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技术

2023-05-17

第一篇: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技术

航空数字化制造技术技术报告-齐鹏

航空数字化制造技术

200808125

本文从我国航空数字化现状讲起,首先介绍了数字化总体框架研究的概念,设计要求,系统组成,基础环境,工作机制等内容,然后在实际应用层面着重介绍了MAZATROL FUSION 640系统,并简单介绍了数字化装配过程仿真验证技术以及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

关键词:数字化 总体框架 智能化 网络化 信息化

数字化装配

一、我国航空数字化现状

我国的航空制造业数字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产品的三维数字化设计、数字样机应用、工装数字化定义、预装配、主要零件的数控加工,产品数字仿真与试验、工艺数值模拟与仿真、产品数据和制

—1—

造过程管理等方面有了较深入的应用,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通道尚未打通,数字化工程体系还未形成,数字化技术的巨大效能远未发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巨大差距,尽管我们在航空制造业实施了并行工程,但仍然停留在以产品为中心的产品研制理念,而发达国家已经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研制理念,即产品研制过程中,产品的目标从(可)制造性向服务性转化,采用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美国对于高风险的大型武器装备的研制,率先采用一体化产品与过程设计模式,将系统工程方法和新的质量工程方法相结合,并应用一系列决策支持过程,在计算机综合环境中集成,有效控制了产品的质量和风险。著名的JSF项目(新一代联合攻击战斗机)的研制,完全建立在网络化环境上,采用数字化企业集成技术,联合美国、英国、荷兰、丹麦、挪威、加拿大、意大利、新加坡、土耳其和以色列等几十个航空关联企业,提出“从设计到飞行全面数字化”的产品研制模式,用强势联合体来化解风险。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制造业的数字化。制造业企业急需从战略的高度,构造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

—2—

支持跨企业联合的数字化工程体系。本文根据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多年的应用成果,以航空制造业为背景,提出制造业数字化的总体框架,给制造业数字化应用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二、航空制造业数字化总体框架研究

(一)总体框架设计要求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大环境,制造业的唯一出路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生产出最能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制造业企业间既有竞争又有联合,只有发挥各自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才能降低成本,分摊风险,共享市场。构建数字化工程体系是达到以上目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数字化工程体系的核心是信息共享和过程管理,因此,制造业数字化工程的总体框架必须能实现制造业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过程控制。

产品数据信息和产品生命周期相关的其他信息在各企业、各部门、各专业之间的顺畅流转,是产品研制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总体框架的设计要有利于实施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数据管理,实现单一产品数据源,打通企

—3—

业间的信息流。

过程管理的内涵是面向产品的管理,而不是面向企业(或组织)的管理。它需要数字化体系能够把设计、试验和制造部门与客户、供应商、协作单位联系起来,采用IPT组织的方法,优化产品研制流程,达到控制成本、降低风险、缩短产品研制周期的目标。

针对当今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制造业数字化体系能够支持企业业务变更的需求,支持流程再造和组织重构的要求,满足通用性和专业性的要求。

(二)数字化框架组成 1.数字样机系统

数字样机是产品的数字化描述,贯穿于产品从概念设计到售后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是工程设计、功能分析、试验仿真、加工制造、直至产品售后服务等的信息交换媒介。随着产品研制的不断深入,数字样机由表及里,由粗到细,成熟度不断增长。

数字样机系统生成了数字样机,也提供了对数字样机进行分析、评估、仿真等功能。 2.产品数据管理系统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管理并维护与产品相关的所有工

—4—

程数据,包括产品的几何模型、说明性文档、技术状态数据等,产品数据管理同时也管理与维护产品数据间的关联信息,如产品结构、构型、版本等信息。 3.工程协同系统

工程协同系统是由数字化设计系统、数字化试验系统、数字化制造系统等业务系统所组成的集合,从信息化的意义上来说,业务系统就是使能工具。工程协同系统是工程数据的主要生成源,各个业务系统通过数字样机进行数据交换。该系统包括:

(1)数字化设计系统:针对航空制造业业务需求,集成所需的专业业务软件,包含产品设计的各种专业软件和工具,专业仿真软件工具,设计评估工具等。

(2)数字化试验系统:针对航空制造业业务需求,集成所需的专业试验系统包括:数字化强度试验、飞控试验、系统试验、电气试验、航电武器试验、地面联合试验等试验业务系统。

(3)数字化制造系统:针对航空制造业业务需求,集成所需的专业制造系统,包括:数控加工系统、数字化复合材料生产线、数字化钣金生产线、数字化切削生产线、数字化工装生产线、数字化焊接生产线、数字化

—5—

电缆管线生产线等制造业务系统。

(4)数据转换接口: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接口。

4.工程过程控制系统

工程过程控制系统包括基于数字样机的并行过程控制系统和项目管理系统。

并行过程控制系统实现了设计、试验、制造等业务系统的过程集成。并行过程控制系统确定了一个任务应涉及哪些业务系统,并通过控制数字样机的成熟度,确定业务系统是否启用,是否能够访问数字样机,同时并行过程控制系统也监视业务系统的状态,从而使之围绕特定任务协调有序地运行。

项目管理系统完成项目任务的计划、资源调配、IPT组织管理、进度和质量监控等管理控制过程。

5.工程支持系统

工程支持系统主要向工程协同系统提供工程过程中所需的支持信息,包括质量、五性(可靠性、可维修性、可测性、保障性和安全性)、标准、适航、情报资料、研制知识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模板、文件以及其他对象等形式。该系统同时也提供了质量、五性、标准和适

—6—

航等方面的控制和评估功能。

(三)基础环境

基础环境包括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等,是企业内部和企业间信息交换的基础。

(四)总体框架工作机制

产品研制业务关系表现在业务数据关系和业务流程关系两个方面,从信息化的角度来看,总体框架应实现信息的集成和过程的集成。因此,制造业数字化的总体框架由纵向的工程过程控制、横向的工程工作面和作为支撑的基础环境所构成,其中工程过程控制实现过程的集成,工程工作面实现信息的集成。

工程工作面是产品研制过程的时间断面。在工程工作面中,工程协同系统是工程研制中数字化设计、试验和生产等方面业务系统的集合;数字样机系统对产品数据进行映射生成了数字样机;产品数据管理系统负责管理产品相关的所有数据;工程支持系统提供工程支持信息的共享。

工程协同系统中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是通过数字样机来进行的;数字样机系统根据业务系统的不同要求,对产品数据管理系统所管理的产品数据进行过滤,

—7—

生成相应的数字样机;工程协同系统可以从工程支持系统中得到质量、标准等信息。工程工作面实现了信息的集成。

工程过程控制分为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基于数字样机的并行过程,所控制的对象是工程协同系统中的各个业务系统,并行过程采用成熟度控制的机制;另一条主线是项目管理过程,采用任务节点控制的机制。

项目管理过程控制的是点,而并行过程控制的是线,并行过程由项目管理过程触发,工程过程控制实现了过程的集成。

项目管理过程可以理解为对工程过程的任务节点(里程碑)的控制过程,任务节点主要描述了任务的进度、资源需求和任务间的关系等。在一个任务开始前,需要配置相应的资源(包括人员和物料、设备等),由IPT小组执行此项任务。通常,一个任务是否完成,是由并行过程控制系统返回的状态来确定的,对里程碑(阶段评审)来说,需要阶段评审的结论来支持。阶段评审的内容可以包括:质量、标准、五性和用户意见等方面。

当一个任务结束后,为之所配置的资源将被释放,随着一个新任务的启动,新的资源配置也将完成。因此,

—8—

项目管理过程同时也包含了IPT组织的动态变化过程。

按照过程定义,并行过程确定哪些业务系统参与任务的执行。业务系统之间的协同是以数字样机为共同的信息基础,并行过程通过控制数字样机的成熟度,来限制各个业务系统访问数字样机。并行过程监控各业务系统的运行状态,并根据数字样机的成熟度、过程定义实现对各个业务系统的协同控制。

工程工作面、工程过程控制和基础环境,三个部分构成了以数字样机为中心、以产品数据管理为手段、以工程过程控制为主线的制造业数字化总体框架。

三、数字化制造助力航空制造业发展

随着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产品的设计开发、虚拟制造、工厂的管理软件和电子商务方面,都有大量比较成熟的硬件平台和软件供使用,然而,产品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生产制造方面,目前来讲还是一个瓶颈,制约了数字化的应用和发展。

在这种大的环境和背景下,对生产制造关键环节的信息化要求就越来越迫切。数控机床虽然经历了几十年

—9—

的发展,无论从功能还是从精度来讲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长久以来,数控机床网络化的应用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由计算机向机床传输程序、机床参数和加工参数等原始的应用内容方面,而机床的工作状态如何我们无法知晓。很显然,这样的数控机床很难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无法适应当今智能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方面的需要。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MAZATROL FUSION 640系统应用而生:

(一)MAZATROL FUSION 640系统简介 MAZATROL FUSION 640系统是MAZAK公司开发的新一代数控系统。该系统将CNC和PC紧密地融合起来,兼具传统CNC和现代PC双方面的优势,使很多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功能得以实现。

采用人机对话式编程方式的MAZATROL 640系统对编程操作人员的要求大大地降低,同时也提高了编程的准确性和效率。操作者只需要输人被加工零件的材质、使用的刀具材质、加工部位的最终要求、被加工工件的形状数据和工件的安装位置,数控系统就会通过内置的专家系统自动决定零件的加工参数(比如主轴转速、进给速度等)以及自动计算并确定刀具路径,避免了绝大部分的

—10—

编程错误。系统还有三维实体模拟加工功能,可以立即对编程的结果加以验证;系统的加工向导预测功能可以根据切削条件计算出主轴的功率负荷和加工时间,据此,编程操作人员可以对程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以平衡主轴输出负荷,提高加工效率。

系统的语音提示和导航功能可以在开机后用语音问候操作者,提示操作者机床的状态并做安全确认,防止出现误操作;震动抑制功能可以将机床加减速引起的机械震动消除,从而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刀具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进行虚拟加工,在机床、工件、刀具和夹具的3D模型下实现加工程序与实际加工环境一样的模拟加工,从而在实际加工前就可以检查加工中可能出现的干涉,还有智能安全保护功能,在手动操作时可以进行干涉确认,在干涉发生前停止机床,不用担心发生撞车;虚拟加工、自动加工过程中的干涉检查,使得编程更加放心、快捷、简单。

另外,刀其的寿命管理功能、机床维护保养提示和在线服务等智能化的功能也为机床的使用和维护提供了很好的手段。

(二)智能生产中心CPC(Cyber Production Center)

—11—

管理软件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需要更多的生产设备来满足生产的需要,但是随着生产设备的增多,生产管理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因此,MAZAK公司在单机的智能化网络化基础上,开发了智能生产中心CPC管理软件,一套软件可以管理多达250台的数控机床。该软件包含4个独立的模块:加工程序自动编制(CAMWARE)、智能化日程管理(Cyber Scheduler),智能刀具管理(Cyber Tool Manager)和智能监控(Cyber Monitor)。

加工程序自动编制是一种易学易用的人机对话式零件加工自动编程系统,该系统使用通用的DXE或者IGES格式从CAD图纸中获取零件的形状信息,根据每台加工设备的设备信息和工厂内的刀具数据库刀具信息,通过简单的操作针对现有的设备和刀具配置生成零件的加工程序以及刀具需求、加工时间等数据,并通过网络将这些数据直接传送到相应的加工单元和管理系统软件。这些数据就可以自动生成工时成本,进行刀具准备,实现了加工工艺编制、加工程序编制、工艺路线安排和刀具资源配置的并行作业。而且该软件还有加工程序管理方

—12—

面的功能,方便客户对大量的程序资源进行准确、高效的管理。

智能化日程管理软件能够根据营业单要求的数量、交货期以及CAM WARE提供的加工时间数据和工时成本信息,迅速自动编制出对顾客的交货周期和报价。另外根据合同要求的交货周期以及生产现场的每个单元、工位的现状做出零件、部件的作业计划和整机的装配和出货计划,对临时出现的紧急情况也可以方便快速地对计划做出调整,并通过网络自动将精确的日工作计划发送到每个现场终端和每台机床的控制器上。通过智能化日程管理,工厂的每个加工单元、加工工位都实现了实时精确的作业调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机器的空闲时间,给顾客报出的交货周期和价格更具准确性和竞争力。

智能刀具管理软件能够根据智能编程软件提供的刀具信息和智能化日程管理软件提供的工作任务信息,对每台设备的刀具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控制系统的刀具寿命管理功能将刀库内现有的刀具清单和需要的刀具清单进行对照分析;再针对每个加工任务提出刀具需求和状态,比如加工工件需要而刀具库中没有的刀具清单、刀具库中多余的刀具清单、刀具库中虽然有但是加工过程

—13—

中将要达到寿命的刀具清单;然后通过网络将这些信息发送到每个相应的加工单元和刀具室。有了这些信息,操作者和刀具管理人员就可以对刀具进行快捷、高效的管理。

智能监控软件将现场每台机床以及每个工位的加工状态通过网络实时反馈到管理者和相关部门的电脑上,使管理者以及相关部门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实时地了解到加工现场的工作情况和计划的执行情况,随时监督机床的运转状态、参数设定是否合适、加工完成情况而无需人工汇报;同时,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必要时及时下达相应指令。另外,MAZATROL FUSION 640数控系统的双向通信功能可以让管理软件直接调用其工况记录数据库,使得工场工作量的统计完全由计算机自动进行。智能监控的应用使管理者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够清楚地了解工厂的生产状况,从而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做出及时淮确的反应。

(三)智能生产中心结合MAZATROL 640系统的优势功能

智能生产中心软件结合MKP,PDM和ERP等等管理软件,可以实现从订单输入、产品设计、库存管理、生产

—14—

制造订单发行、生产购买订单发行、生产管理、半成品和成品管理全过程控制,实现了作业日程安排、工艺管理以及数控机床运行状态的监控,使生产全过程控制由车间级细化到每台数控机床,保证了生产进度和生产成本控制,使机床开动率大幅提高。使用一般的生产管理模式和CNC机床时,有75%的时间是用来进行准备的(设计、工艺、编程、刀夹量具准备、调度、工时或成本核算等),只有25%的时间是用来加工的。用智能生产中心后,准备时间由75%降为50%,加工时间由25%上升至50%,使工厂的生产和管理过程实现了并行化、网络化,大幅度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辅助时间,从而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对于工厂的管理者来讲,最想知道的是昂贵的数控设备在生产现场是如何运转从而创造利润的,以及如何合理地安排这些资源以满足客户对质量和交货周期的要求。智能化、网络化的MAZATROL 640系统加上智能生产中心软件可以帮助管理者随时随地了解这些信息。

比如管理者想知道每台机床每天的工作时间、工作状况、生产了多少零件、机床的开动率等信息,智能化的MAZATROL 640系统会自动记录机床的工作状态,管理

—15—

者可以很方便地了解每台机床每天的运行记录:机床什么时候开机,什么时候停机,开机时什么时候处于自动运行状态,什么时候处于调整状态,什么时候发生机床报警,都加工了什么工件,加工了多少工件,机床的主轴转速及负荷是多少等等,方便管理者及时把握现场的机床运转状况,并根据现场的情况及时作出调整计划。

另外,系统还可以对记录的这些工作状况进行运算处理,并用图形把它直观地表达出来,如以时间为坐标,用条形图显示出机床每天每一时段的状态,还可以用饼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各种工作状态所占的比率,这样可以很方便地统计出机床的开动率,工厂的管理者和计划人员可以依据这些信息进行管理和计划。

MAZATROL 640系统将PC和CNC融合在一起,具有非常强大的网络化功能,可以方便地接入任何类型的计算机网络环境,这些功能都可以通过软件和网络来实现。无论在办公室、家里还是出差,只要有网络存在,我们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对机床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实现了机械加工的信息化,完全满足了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需要,给传统的制造业经营管理模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因此,它为用户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公司管

—16—

理方式的一种变革,这种变革可以对市场的变化作出快速的反应,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综合竞争能力。

基于网络的制造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主要制造模式,各个行业无不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进行着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互联网贯穿了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成为各个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赢得市场竟争力和自身不断发展的主要手段。具有智能化、网络化的MA7ATROL FUSION 640系统和智能生产中心软件使机械加工这个瓶劲环节迅速地融入到现代信息社会中,为航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使航空企业走在时代的前列。

四、数字化装配过程仿真验证技术

三维数字化装配过程仿真验证技术是在软件虚拟装配环境中,调入产品三维数模、资源三维数模和设计的装配工艺过程,通过软件模拟完成零件、组件、成品等数模上架、定位、装夹、装配(连接)、下架等工序的虚拟操作,实现产品装配过程和拆卸过程的三维动态仿真,验证工艺设计的准确度,以发现装配过程工艺设计中的错误。仿真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不断地调整工艺设

—17—

计,不断地仿真,直到得到一个最优的方案。

(一)装配干涉的仿真

在虚拟环境中,依据设计好的装配工艺流程,通过对每个零件、成品和组件的移动、定位、夹紧和装配过程等进行产品与产品、产品与工装的干涉检查,当系统发现存在干涉情况时报警,并示给出干涉区域和干涉量,以帮助工艺设计人员查找和分析干涉原因。该项检查是零件沿着模拟装配的路径,在移动过程中零件的几何要素是否与周边环境有碰撞。在三维环境中,检查过程非常直观。

(二)装配顺序的仿真

在虚拟环境中,依据设计好的装配工艺流程,对产品装配过程和拆卸过程进行三维动态仿真,验证每个零件按设计的工艺顺序是否能无阻碍的装配上去,以发现工艺设计过程中装配顺序设计的错误。虽然装配顺序设计是按先里后外的原则设计的,但实际装配时候就发现有零件装不上去,无奈只有拆除别的零件,先装这个零件。

(三)人机工程的仿真

产品装配的过程,少不了人的参与,产品移动的过

—18—

程也就是人动作的过程。在产品结构和工装结构环境中,按照工艺流程进行装配工人可视性、可达性、可操作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的仿真。将标准人体的三维模型放入虚拟装配环境中,针对零件的装配,对工人以下工作特性进行分析。

(四)装配现场三维工艺布局仿真

在数字化环境下,建立厂房、地面、起吊设备等三维制造资源模型,将已经建立的各装配工艺模型和装配型架、工作平台、夹具等制造资源三维模型放入厂房中,按照确定的装配流程进行全面的工艺布局设计。三维工艺布局比传统的二维工艺布局更直观,充分体现了三维空间的状况。并且在数字环境下可以仿真生产流程。

(五)可视化装配

经过仿真验证的三维数字化装配过程仿真文件,可在不同的工位节点或A O节点通过程序打包传递到车间,也就是将产品的三维数模和工艺信息(装配顺序说明或动画、装配产品结构等信息)传递到操作者手中。操作者能够采用终端电脑或手持电脑读取这些信息,使工人能够准确、迅速地查阅装配过程中需要的信息,提高装配的准确性和装配效率,缩短装配时间,降低装配成本。

—19—

在生产现场指导工人对飞机进行装配,帮助工人直观了解装配全过程,实现可视化装配。也可用于维护人员的上岗前培训。

五、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是数字化装配技术实际应用的一个方面,下面简单介绍该技术的应用过程:

1.利用设计部门发放的产品三维数模和EBOM,在三维可视环境下进行产品的装配工艺规划及工艺设计。将三维数模数据(属性)导入产品节点,并将三维数模数图形的路径关联到每个零件上,在编制工艺的任何时候都可预览零件和组件的三维图形,直观地反映装配状态。

2.在产品工艺分离面划分的基础上,对每个工艺大部件进行初步装配流程设计,划分装配工位,确定在每个工位上装配的零组件项目,在三维数字化设计环境下构建各装配工位的段件装配工艺模型,并制定出产品各工位之间关系的装配流程图,形成装配PBOM。

3.在装配工位划分的基础上,对每个工位依据段件装配工艺模型在三维数字化环境下进一步进行各工位内的装配过程设计,确定每个工位内的段件装配工艺模型

—20—

零组件的装配顺序,并且将相关的资源(设备、工装、工具、人)关联到工位上。确定该工位需要由多少个装配过程实现,并定义装配过程对应的AO号。

4.在装配AO划分基础上,对每本AO依据段件装配工艺模型进行详细的装配工艺过程设计,定义该工艺过程所需要的零组件、标准件、工装等,在三维数字化环境下确定该装配过程零组件、标准件、成品等装配顺序,明确装配工艺方法、装配步骤,并选定该装配过程所需要的工装、夹具、工具、辅助材料等资源,形成用于指导生产的AO和MBOM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制造业的各个方面,而且近几年发展迅速并对各国的先进制造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数字化技术的普及还有待深入、提高,尤其是我国的航空数字化制造技术与欧美一些国家、日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应当大力开展航空数字化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使数字化制造技术普遍应用于航空制造工业,并不断改进完善传统的制造工业。这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国家、企业和

—21—

从业于制造业的各类人员都应给予高度重视。

—22—

第二篇:****公司技术中心 技术专家委员会章程

第一条 总则

为推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实力,促进企业稳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技术专家在企业技术管理、新技术推广应用和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中的咨询和辅助决策作用,使****公司科技专家委员会的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特设立****公司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技术委员会)。

第二条 技术委员会的性质和任务

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的宗旨是:发挥各类专家、学者的聪明才智,积极推动公司科技进步,提高公司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技术委员会是在****公司技术中心领导下的技术咨询机构。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

1、对公司的科技发展规划、方针、企业技术法规提出咨询意见;

2、 对****公司的重大科技决策、重大技术开发、攻关项目、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和重大技术引进项目进行调研、论证,提出咨询建议和意见;

3、对国家、省、市各部门组织安排的重大项目技术攻关、技术开发、试验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审议;

4、指导、主持或参与相关的技术标准、企业标准的编制或审查;

5、根据需要,对公司在国内、外大型项目的招、投标技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重大项目技术难题提出咨询审查意见;

6、对****公司系统内知识型无形资产的创建和整合提出建设性意见;

7、 对****公司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出建议;

8、 负责****公司内部新产品开发的立项、鉴定及科技奖励评审工作; 并对公司申请国家、省、市各部门的新产品鉴定、科技成果鉴定、科技奖励提出咨询建议和意见。

9、****公司领导委托办理的其它工作。

第三条 技术委员会的机构

****公司技术委员会由名誉主任委员1人(由国内知名专家担任)、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2人、秘书长1人,委员若干人组成,另聘请顾问若干人、特邀(聘)委员若干人。日常工作由****公司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负责,秘书处设在公司发展管理部。

第四条 委员人选

****公司技术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及委员人选,原则上在****公司系统内产生,由****公司聘任。委员会委员应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负责人中产生。

顾问从长期从事电线电缆研究工作、具有相当专业资格和专业水平的专家中产生,不受年龄的限制,由****公司聘任。

技术委员会特邀(聘)委员从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长期从事电线电缆研究工作、具有一定专业专长和施工经验的领导专家中产生,由****公司聘任。

技术委员会委员的专业特长和所在部门应有一定代表性,并能基本覆盖****公司主要技术门类和业务范围。

第五条 委员的权利和义务

委员享有下列权利:

1、参与专家委员会举行的各项活动和获得专家委员会提供的信息、资料;

2、了解与咨询任务有关的文件、资料、数据、背景材料,以及参加有关的专业学术会议。

3、在参与决策咨询过程中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并可保留个人意见和建议;

4、独立地从事所承担的咨询课题的研究工作,不受任何个人因素的干扰。

5、向专家委员会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

6、可自愿退出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成员承担下列义务:

1、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专家委员会章程

2、积极参加技术委员会的各项活动;

3、向委员会提供相关的科技信息,提出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先进技术的建议;

4、对承担的咨询任务,应当认真负责,按时完成;

5、在咨询工作中,应当从全局出发,坚持真理,尊重科学,秉公办事;

6、对咨询工作中涉及到的问题和资料,应当保密,未经有关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对外泄露;

第六条 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制度

****公司技术委员会在主任委员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技术委员会每年由主任委员主持召开一至二次全体会议,必要时根据项目建设和****公司科技工作的需要也可临时通知召开会议。 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在秘书长的领导下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工作。

第七条 技术委员会的活动经费及委员待遇

技术委员会的活动经费由****公司拨款、科研项目补充经费、咨询收入等来源解决。

委员会提倡义务工作和奉献精神,专家委员会为委员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对公司外部特聘专家、顾问支付一定的咨询费用,具体费用由技术委员会及公司各相关部门协商确定。

第八条 附 则

本章程经全体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有效,由****公司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秘书处负责解释和修改。

****公司技术委员会名单

主任委员: ### 副主任委员: ### 委 员: ### 秘 书 长: ### 专家组成员: ###

第三篇:电力公司调度技术汇报

电力公司调度个人技术工作总结

花谢花开,年复一年,不知不觉本人已在调度这个工作岗位上度过,平淡却充实的近二十年。1993年6月份,本人从通江县35kV诺江站调至调度中心调度班工作,从事电力调度与电网运行监控工作。这是上级领导对本人的信任与培养。以下是本人的技术工作总结:

一、 立足本岗,做好本职工作从到调度中心报到之日起

本人1992年毕业于达县水电校。十月份分配到通江县电力公司工作。1992年10月至1993年5月在35kV诺江站工作,1993年6月至今在调度中心调度班工作。为把在学校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真正运用到工作中去,我在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学习和钻研业务知识。尊重老师傅,团结同事,服从领导,学习到很多很好的经验。在技术方面也有了提高。在调入调度中心调度班工作后,我对通江电网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不断努力下,2000年4月我开始担任通江 电网正值调度员,指挥通江电网的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 2009年12月15日通江电力公司认定助理工程师资格。 近二十年的工作中,在值班期间的所有倒闸操作、事故处理实现了零差错,得到了公司认可。

二、主要技术工作经历

1992年10月至1993年5月在35kV诺江站工作,参加了35kV诺江站大修工作,在工作中提高了我对电网接线图及35kV变电站站内设备的认知,同时也学了许多电力系统的现场设备及二次系统知识。

1993年6月,我调入通江调度中心调度班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跟班学习,1993年9月开始担任通江电网副值调度员。作为一名调度员,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在不断的努力下,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000年4月,经过笔试和考核,我开始担任通江电网正值调度员,主要从事电网调度运行,负责分析本值电网运行状况、处理各种故障,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根据主变损耗与负荷关系曲线图来合理的进行变电站主变经济运行方式的调度。通过这一方式运行,减少了主变的损耗,增加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另外,根据我县水电特点,合理利用小水电电力资源,科学调度,要求九电、石电每日汇报库容水位, 经常以各种方式深入小水电客户,掌握客户发电和设备情况,密切客户关系。在工作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调度,为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检修计划提供参考意见,努力提高供电可靠率等。2006年随着国网的深入,通江电力公司由地方公司变身为控股公司,调度工作不仅缺乏技术还缺乏经验。作为一名正值调度员,压力和责任让我不得不学。为了快速适应新技术融入调度工作中,不断加强对安规、调规、两票等规程、规定及相关技术书籍的学习。同年七

月到巴中地调跟班学习一个月,将巴中地调的安规、调规、两票等规程、规定带回通江公司调度中心,并向领导作了详细汇报,得到了公司领导好评,并及时运用到调度工作中去。

2007年指挥和协调了大量新建变电站试运行、变电站检修、异常及事故处理工作。在每次操作时,我都会认真准备,精心执行,从未出现差错。在每一次的事故处理中,我都沉着冷静、及时正确的进行了处理。具备了独立分析电网运行状况、处理各种事故,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能力,得到了所有同事和领导的肯定。

2008年 “5.12汶川地震”时期,认真学习特殊运行方式、典型事故预案、应急处理措施,加强电网运行监控。为了通江电网在特殊时期的正常供电,随时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对薄弱环节做到心中有数。积极进行事故处理,缩短事故停电时间。

2009年获得了巴中电业局“优秀许可人”称号,在这一年里我协助领导认真制定“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方案,充分考虑温度突高突低、冬天用电量大增、非计划停运和基建投产变化,细化调度运行方案;针对电网结构薄弱问题,进一步细化反事故方案,制定“迎峰度夏”、“迎峰度冬”事故应急预案。针对电网薄弱环节制定详尽预案,明确事故处理原则;强化电网监控,并完成“迎峰度冬”、“迎风度夏”反事故演习,增强了事故处理能力,为通江电网安全运行打下了好的基础。

2010年是通江电网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的一年。也是通江电网建设实现大跨越的一年,完成了新建 220千伏GIS站——“220千伏草池变电站”顺利投运的保电任务,通江电网进入220千伏时代,将110千伏南通线开Π接入220千伏草池变电站后,110千伏草通线主供通江,不仅提高了通江电网可靠供电能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主网供电质量。2010年参与了“至诚站Ⅱ#主变投运”“35千伏永小线投运”“广纳站Ⅱ主变投运 ”工作。在铁溪、铁佛、涪阳3座35千伏变电站扩容技改工作,我在接受工作票时,严格把关,仔细认真进行审查,逐项审核,有疑问的申请票反复核实确认。在2010年7.

17、7.24洪灾期间认真执行抗洪保电方案,保证了通江电网安全正常运行。

2011年电网基建投产项目多、任务重,大量运行设备停电配合施工,电网运行方式安排困难,电网安全运行形势非常严峻。为了保证通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我严格执行通江电网运行规程,认真学习修订完善后的各种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最大限度防止运行控制不力引发设备连锁跳闸而扩大事故,防止电网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优质运行,,最大限度地满足用电需求。完成了“35kV民胜站主变投运”工作 。

2012年4月作为通江县王坪“烈士陵园”开园保电期间现场调度,为了保证重大活动的顺利开展,认真学习保供电方案,强化电网监控,精心调度,精心操作,严禁设备、通道超极限运行,确保了通

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王坪“烈士陵园”开园活动的可靠供电。完成了“35kV广纳站主变投运”工作,缓解了主变过载压力。

三、主要技术业绩和成果

四、回顾、思索、展望

一晃就是二十多年,纵观这二十多年风风雨雨走过的历程,那是我人生观不断成熟、不断深化的时期,随着电网的扩大,设备的增多,接线复杂,我时刻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调度工作各个环节都充满着高端的技术,是一项责任很强的工作,也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现在随着电力改革的趋势对调度值班员的要求更加高,需要对设备运行状态有独立的判断处理能力,为了使自己透彻的掌握自己岗位的技术,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料进行专业学习,只有扎实过硬的业务技术,才能在企业、部门中立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不断发展进步,只有把握了信息技术发展动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掌握一些新兴实用技术,才能将更好为企业、为社会所服务;也使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企业发展目标得以紧密结合。现代社会需要我们掌握更新更好的技术,满足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当代社会已加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新技术、新科技不断出现,电力行业也不例外。我所从事的工作,不久的将来,绝大部分工作是在电脑上完成。所以掌握先进的生产管理工具是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必要素质。要使自己成为一名新时期要求合格的调度值班人员,就一定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能,积极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扩大知

识面,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使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够不断提高,更能适应现代化电力建设的需要。

总结人:倪慧呈

2012年05月26日

第四篇:公司技术质量培训总结

技术质量及相关规范培训总结

本次公司对于各相关规范和公司程序文件的培训学习,使我对于专业知识和公司的相应程序更加了解,熟悉。对于一个工程来说,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和严格的技术监督以及严谨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指导施工生产和质量创优。

在项目上要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主的技术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部的领导应对施工过程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进行有效控制,严格执行公司的技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规范及上级部门颁发的有关技术质量管理规定和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的规定。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安全教育,学习有关的操作工艺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以提高管理人员及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严格执行质量检查标准和强制标准。加强技术总结和各项原始资料管理,认真做好施工记录、施工技术总结。做到工完资料全并及时整理归档。加强成品保护,防止施工过程中碰撞损坏成品。

公司程序性文件对于每一个人都有着指导性的作用。通过本次对于公司程序文件的学习,让我对自己的岗位职责、步骤、方法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意识上有了进一步提高。只要我们公司在质量管理方面做到了真正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我们就能稳定的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

质量管理体系不仅贯穿于公司的经营活动,还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方向。要实现自觉自愿的全员参与,使质量文化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实践中形成共同的凝聚力、约束力和推动力,使提高服务成为全体员工自觉的行为和习惯。

第五篇:公司职员技术比赛总结

同志们:**公司第二届职工技术技能竞赛经过近2个月紧张激烈的角逐,取得了圆满成功,实现了预期目标,今天胜利闭幕了。这次职工岗位技能大赛是在公司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的新形势下举办的。对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全面推进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里,我代表公司第二届职工技术技能竞赛组委会,向给予本次竞赛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公司各级领导、承办单位、全体裁判员和工作人员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对受到表彰、取得优异成绩的30位参赛选手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通过你们,向工作在公司各岗位上的生产技术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为积累经验,发扬成绩,使职工技术学习活动深入、有效、持久地开展,受大赛组委会委托,下面由我对公司第二届职工技能大赛做如下总

一、领导重视,上下支持,确保大赛顺利开展本次技能竞赛得到了公司上下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这是大赛各环节衔接紧密、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7月份,在公司党委和公司的高度重视下,以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开展公司第二届职工技能大赛的通知》,成立大赛组委会,公司经理**同志和党委书记**同志亲自担任竞赛组委会主任,多次听取竞赛组委会的筹备情况汇报,对一些具体工作,提要求、给意见,帮助解决工作中的细节性难题。公司各部门、各单位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使大赛的各项筹备工作领导有力、组织得力。**分公司、**分公司和**分公司为热网运行工和热力司炉工的实际操作竞赛提供了竞赛场地和设施,保证了比赛的有序进行。在实际技能操作中,公司领导还亲临各赛场为选手们加油鼓劲,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二是组委会精心策划。本次技术大赛,各参赛工种均由公司内部承办,工作难度高、比赛规模大、涉及人员多。为了保证大赛的顺利进行,大赛组委会从7月初就开始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商讨大赛活动的有关事宜,对竞赛方案、参赛工种、比赛规则、决赛场地等进行了细致地研究分析,力争使各项赛事公正、科学和严谨。从实际效果来看,可以说做到了精心筹划,缜密布署,严谨实施,确保了大赛的高效、实效、公平运作。尤其是在大赛经费核算上,组委会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精打细算,减少了外聘裁判人员和命题人员,对考试所需试件进行带料加工,本次比赛较历届大赛开支最少,比去年节约资金**万元。三是承办单位严密组织。本次参赛的5个工种,分别由自控信息服务中心、机关服务中心和公司生产技术部承办。为了确保大赛顺利进行,各承办单位成立了分赛工作小组,从选择参赛试题、设计考试程序、布置实际操作现场等方面入手,制订了详细的计划。筹备过程中,各承办单位高度负责,不等不靠,积极主动与公司内外部门、单位协调沟通,联系场地、落实器材和试件,想尽办法,克服困难,保证了大赛的顺利进行。大赛中,各承办单位的领导亲自带队,全员上阵,分工负责,与裁判员密切配合,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放弃休息时间、克服夏日炎炎,为竞赛的成功举办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立足生产,突出实战,确保大赛见到实效开展技术竞赛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一支高技能的操作人才队伍,使生产技术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贴近生产,贴近实际是本次大赛的立足点。一是科学确定参赛工种。在比赛工种的确定上,本着生产应用性广、专业性强的原则,设立了热网运行工、热力司炉工、焊工、维修管工和汽车驾驶员等5个生产应用实效性较强的比赛工种,并制订了具体的立项原则和条件,规定了参赛人数和参赛人员的基本条件,共有2100余人参加了比赛,有303名选手进入决赛。二是慎重选择考试题目。在理论考试内容上,充分与中高级工晋级考试相结合,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材为基础确定复习内容,结合岗位实际选择试题,既提高了参赛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为职工晋升工种等级做好了准备;在实际操作内容上,立足生产运行实际,突出实战操作,不但考核了选手的基本功,更检验了选手处理复杂工况的能力。按照公司对岗位操作人员一专多能的要求,将电气焊合二为一,并结合日常抢修中焊位不确定的实际,设置了45度角电弧焊和水平气焊操作题目。结合公司供暖的生产实际,增加了带压补漏的项目。为提高岗位人员的审图看图能力,在维修管工试题中,进行了煨制工艺流程图竞赛。为使高技能人才真正脱颖而出,在热网运行工实际操作考题中,增设附加题,使参赛选手现有知识得到检验的同时,可以学到更多的新知识。三是合理安排比赛日程。今年的技术比赛体现了覆盖面大、战线短、参赛集中、行动迅速的特点。竞赛采用了岗位练兵、基层预赛、公司决赛三个阶段层层选拔的方式,既扩大了职工的参与面,又保证了参加决赛选手的质量。在理论考试上,5个工种同时开卷、同时阅卷、同时出成绩,保证了竞赛的公平、公正。

上一篇:中国没有兑现入世承诺下一篇:这个社会怎么出人头地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