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条例》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2024-04-16

深入贯彻《条例》促进和谐企业建设(共6篇)

篇1:深入贯彻《条例》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深入贯彻《条例》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试行)是中华全国总工会首次以条例的形式,就企业工会工作出台的指导性文件。如何贯彻好《条例》,切实履行工会职能,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是摆在各级工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贯彻好《条例》,搞好工会工作,对建设和谐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条例》明确了企业工会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及企业工会与党组织和行政的关系。贯彻好这个《条例》对于加强企业工会工作,推动经济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贯彻好《条例》,加强工会工作,有利于促进党群关系的进一步和谐。工会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可以把职工的意愿和要求及时反映给企业党政领导,加以妥善解决;另一方面又可把企业党政领导的关怀和温暖传递给广大职工;其次,贯彻好《条例》,加强工会工作,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层和广大职工关系的进一步和谐。企业管理层和广大一线职工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两大基本方面。建立高度和谐的劳动关系,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企业工会既要大力支持行政的决策和管理,实现企业的方针目标,又要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以推进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另外,贯彻好《条例》加强工会工作,有利于促进企业全体职工的大团结、大和谐。改革、发展、稳定是企业的大局。推动企业改革,需要各级工会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正确对待利益关系的调整,做到识大体、顾大局,理解、支持和参与企业的各项改革;促进企业的发展,需要工会组织职工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合理

化建议等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献计出力;维护企业稳定,需要各级工会积极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双方相互尊重、平等合作,努力构建和谐企业。

二、贯彻好《条例》,创新工会工作,进一步推进和谐企业建设

贯彻好《条例》,重要的是解决工会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条例》规定:“企业工会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依法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协调企业劳动关系,推动建设和谐企业,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各级工会应根据《条例》的要求和本企业的实际,创新工会工作机制和载体,使工会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推进和谐企业的建设。

1、推进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通过建立职工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的机制,推进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这是维护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的根本,也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基础。各级工会组织要大力开展“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的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

2、凝心聚力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各级工会组织要建立并完善“必访必谈”制度,及时了解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把每一名特困职工都纳入工会组织的视野。要深入基层,积极开展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和专题调研,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增强工作的针对性;3,尊重职工民主管理的权利。要扩大、加深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广度和深度,维护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坚持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方针;

4、倡导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理念,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三、贯彻好《条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是工会有效推

动建设和谐企业的关键

贯彻好《条例》,创新工会工作,必须加强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工会干部的能力和水平,使之成为组织动员职工的能手,协调劳动关系的专家,关心服务职工的模范。

要加大对工会干部的培训力度。各级工会应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工会干部培训,推进工会干部整体素质地提升,为创新工会工作提供人才保证;努力增强工会干部地创新意识。工会干部要善于学习,以创新的理念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强化工会干部地责任意识。要建立健全工会干部考核、评价哈激励机制,增强工会干部地责任感,激发工会干部工作地积极性,更好地为职工群众服务。

篇2:深入贯彻《条例》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在当前社会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确保工会组织和工人阶级的团结统一”的基本要求,如何从本质上体现工会的作用和价值,那就是切实有效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把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实现党的执政宗旨。

当前社会稳定的焦点在劳动关系的稳定,劳动关系的矛盾在企业,不管是下岗失业,还是农民工问题,不管是改革开放成果的享受上的矛盾,还是分配制度上的矛盾,都集中在企业。那么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基本职责的企业工会又处在一个什么状况呢?随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会组织弱化现象比较突出,组织体制与工会干部兼职造成工会维权能力不高,企业内部多种经济成分的出现以及法律的不健全造成的维权环境不好,从以上诸多问题看,加强企业工会工作是势在必行的任务。

一、《企业工会工作条例》提高了对企业工会工作的认识,为企业工会工作创造了一个好的条件。

“以企业为基础,是我国工会组织体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王兆国同志在全国工会领导干部高级研讨班上讲话的一个重点,他突出了企业的工会,他不同于机关工会,不同于事业工会,企业工会处在工会工作的前沿,是我国工会组织体制的基础;企业工会是我国工会组织的主体,从组织数量和会员人数都占较大份额,企业工会他站在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合法权益的第一线,因此企业工会是工会工作的主要力量;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矛盾最突出的地方,是工会工作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最早、最多的地方。因此,企业工会在工会组织体制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企业工会工作。面对新的形势,各级党政领导、社会有关方面对企业工会工作的高度关注,都说明了企业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给我们基层工会工作创造了一个好的条件。

二、《企业工会工作条例》更好地规范了基层工会的工作,对企业的工会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条例》共有九章六十条,把企业工会诸项工作规定地的更加详尽;把企业对工会的关系以及支持从原几个文件统一到《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当中体现,这是条例的一个特点;工作中工会的角色与责任说的更加明确。

1、企业工会工作的原则和目的条例的总则部分说的明确,企业工会就是在本企业党组织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和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关心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热忱为职工群众服务,努力建设成为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活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企业工会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依法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协调企业劳动关系,推动建设和谐企业,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企业工会的基本任务和活动方式

工会的基本任务从原来的九条改为企业工会的十条,并有很多新意。其中第2条的组织职工依法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和其他形式,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第3条的帮助和指导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定额、休息休假、劳动安全、保险福利等与企业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第7条的协助和督促企业做好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和保险福利等方面的工作。第9条的加强组织建设,健全民主生活,做好会员会籍管理工作。

3、明确了企业工会的工作机制和制度

本节共用十二条来说明制度的建立与保障,其中第34条对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的职权做了明确的说明;第36条对厂务公开,第37条对董事、监事通过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38条建立劳动法律监督组织,第39条建立劳动保护检查组织,第40条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第41条开展困难职工生活扶助、医疗救助、子女就学和职工互助互济等工作。条例都给于了明确。

4、女职工工作给予了专章说明

其中企业建立女职工委员会和企业应为女职工委员会开展工作与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都做了专条的说明。

5、为企业工会工作提供保障

其中第四章用七条的篇幅专门讲述工会主席的产生、职责、职权;第十一条讲了工会每届任期三年或五年;第七章专门讲了工会的经费和资产;第八章专门讲了工会与企业党组织、行政和上级工会的关系。这些内容的明确给工会独立自主的开展工作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

三、贯彻落实《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建设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和谐社会建设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任务,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劳动关系是重要的基本的社会关系,建立和谐社会必须高度关注和谐的劳动关系。

1、根据《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的要求,针对分院科研企业的特点,认真分析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上的工作。一是针对分院各类下属小公司用工的特点,做好协调劳动合同规范化的工作;二是在四季度督促分院落实集体合同中有

关的内容;三是根据《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的要求,与有关部门协调建立帐目的项目和相关比例。以保障条例所要求工作的落实。

2、根据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星级单位的目标与内容,继续做查漏补缺工作。

重点是与有关部门协调,建立人力资源管理诚信和就业准入制度;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和创新奖励办法的细化;三是技术创新活动与分院科技创新的结合。

3、加强《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的学习与宣传。一是组织党委中心组带头学习和贯彻《条例》;二是通过举办工会干部培训班,组织全体专兼职工会干部及骨干进行重点学习,并用答题考试的方法熟悉新的工作内容;条例相关内容上墙建栏。

4、根据《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的要求,继续抓好分院的民主管理工作。职工代表大会和厂务公开是民主管理的基础工作,所以在四季度做好这两项工作的总结之外,还要把职工的建言献策的反馈工作落实好。

总之,企业工会的每项工作都是围绕单位的发展来进行的,《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给基层工会工作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提供了制度的保障,对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起到了促进作用。

篇3:深入贯彻《条例》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城乡区域建设任务重, 对各种建材的需求量很大, 尤其是对水泥的需求量更为突出, 袋装水泥不仅浪费大量资源, 而且污染环境, 难保工程质量, 所以散装水泥的优势就明显显现出来。发展散装水泥, 是国家的重要产业政策, 是建材行业和建筑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需要, 也是促进国民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 进一步明确发展散装水泥的意义, 尤其要认识发展散装水泥确有许多现实的好处。首先, 发展散装水泥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散装水泥, 可以节约大量资源, 保护森林资源, 较好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带来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其次, 发展散装水泥可以改善工作环境, 加强劳动保护, 保障职工身心健康。生产、销售和使用袋装水泥, 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工作环境恶劣, 对劳动者身心健康危害很大。而散装水泥的生产和销售是在密闭状态下的机械化操作, 不仅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还可以极大地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因此, 水泥散装化可以改变企业落后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方式, 达到保障职工权益和人民身心健康的目的。第三, 使用散装水泥, 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推动建筑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散装水泥的推广应用必然带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产业的发展, 而预拌混凝土的发展, 同禁止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又是相互联系的, 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诸多弊端, 有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文明生产, 减少粉尘和噪声污染。

《黑龙江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条例》自2011年1月1日施行以来, 我办以此为契机, 掀起宣传“发散”工作新高潮, 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班、座谈会、散发资料、张贴标语等宣传活动, 使我市的发散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认知。在全国散装水泥宣传周的活动中, 我办认真研究, 统一部署, 周密安排, 在印发的通知中要求有关单位紧紧围绕“发展散装水泥, 建设美丽家园”这个宣传主题, 大力宣传发展散装水泥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资源利用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标志之一。大力推广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是发展散装水泥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也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提高建筑施工现代化水平、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文明施工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 对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 我市发展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工作在省散装水泥办公室的正确领导下, 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到2013年末散装率达到60%, 散装水泥使用率达到70.3%以上;新建7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 引进的都是“三一重工”等大型企业的高端设备;现在我市商混的使用率达到70%~80%, 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突出重点, 强化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管理

由于受地域影响, 推广用散不均衡, 远离水泥的县 (市) 发展缓慢。农村用散条件差, 个别地方仍有利用招商引资等政策减免专项资金, 对建筑量进行瞒报等情况, 监管还不到位, 工作思路还走老路, 缺乏创新性。我办针对这些现象制定了以下措施:

1. 严格贯彻执行《黑龙江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条例》, 加强散装水泥执法监督, 防止执法过程中违法行使职权, 促进依法行政规范化。

2. 工信委负责本部门的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 对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廉洁勤政、纠正不正之风及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对行政处罚案件负责审核。

3. 各科室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必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实施行政执法行为必须做到合法、公正、适当、准确、及时。

4. 行政执法实行执法责任制。分管主任与各行政职能科室签定责任书, 将执法任务具体量化到各科室, 职责清楚、任务明确。

5. 各科室公开各类制度和标准, 执法人员持证上岗, 上岗时必须两人以上。

6. 委内行政执法实行季度、半年、年度监督检查, 年底进行综合考评,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严格按《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执行。

7. 设立举报箱, 公开举报电话和投诉信箱。

8. 严格请示汇报制度, 较大执法事项实施按级审批和呈报备案, 防止执法随意性。

9.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教育。坚持定期学习制度, 每年开展二次法律法规讲座, 并进行法律法规考试, 每半年一次工作总结, 以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觉悟和法制观念。

三、强化措施, 明确职责, 使《条例》得到真正的实施

为使《条例》得到有效实施, 我办定期组织职工进行业务学习活动, 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科长和科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落实岗位责任制,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一级对一级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签订责任书,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提出全年工作目标和任务, 要求各企业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学习宣传《条例》, 各企业要认真研读《条例》和各项内容, 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经营当中, 做到合法经营, 依法管理。二是解放思想, 充分认识农村发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严格监管, 明确责任, 确保全市混凝土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四是强化措施, 落实政策, 力争使散装水泥资金足额征收到位, 推动扶持农村散装水泥事业的快速发展。

篇4:深入贯彻《条例》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关键词:深入贯彻;依法治校;建设和谐高校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能依法进行。这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高校肩负着为祖国输出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如何把高校的各项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深入贯彻依法治校,合力建设和谐高校,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依法治校的时代背景

依法治校是在面对社会变革、民众法律意识逐渐觉醒以及依法治国逐步推进的新形势下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多部法律的出台,证明了我国教育部门对学生管理法治化的重视程度。早在1999年,我国就已经树立了依法治校的目标;2003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依法治校的目标;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对高校学生的法制化管理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二、依法治校的意义

1.方便对学生进行管理

贯彻依法治校就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依法治校的实质就是按照法律规定处理日常事务和对学生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学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在贯彻依法治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只有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才能进一步深入贯彻依法治校,合力建设和谐高校。

2.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遵守法律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树立坚定地法律意识。高校作为学生走出社会的第一步,承担着至关重要培养工作,而这种培养,不仅包括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包括思想品质的塑造,以及法律意识的树立。通过贯彻依法治校,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法制化管理中,树立起坚定的法律意识,从而强化遵守法律的责任

3.确保学校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互动

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在贯彻依法治校的过程中承担着主要责任。在以后的高校事务管理工作中,要遵守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原则,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学校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提高学生依法自治的能力,另一方面发挥学校管理的优势,共同努力,深入贯彻依法治校合力建设和谐高校。

三、深入贯彻依法治校合力建设和谐高校的措施

1.开展法制宣传,增强师生的法律意识

在相关政府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领导下,有效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对人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法律法规的学习。同时,对教育工作者也要开展法制教育,全面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可以采取舉办法制专题讲座、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板报、法制专题演出等一系列的新普法形式,逐步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师生的法律素质,从而深入贯彻依法治校合力建设和谐高校。

2.完善相关制度,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

建设完善的制度是依法治校的关键。如今,任何高校的发展都是依赖着一套成熟、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只有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才能实现高校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首先,要强化常规管理,落实各项常规化评比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表现优异适时奖励,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营造良好的法制知识学习氛围。其次,按照法律规定来约束教师、学生的行为,保障教育教学秩序。再次,健全教职工岗位责任制度,树立高效有序的工作运行体系,使高校各部门的工作井然有序,确保学校管理工作的整体优化。最后,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制度,做到学校各项支出透明化,勤俭办学、廉洁奉公。

3.坚持依法治校,合力建设和谐的高校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高校必须始终坚持依法治校,有效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师生的法制意识,培养师生的法律素质。积极主动地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保证高校各项工作的法制化、秩序化,为建设和谐高校提供坚实有力的条件。

总之,深入贯彻依法治校合力建设和谐高校我们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逐步建立和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把教育活动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反映,我们必须将这一理念贯彻到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合力建设和谐高校。

四、结语

将依法治校落实与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合力建设和谐高校是未来高校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介绍了依法治校这一理论的时代背景,阐述了依法治校的意义,分析了深入贯彻依法治校合力建设和谐高校的措施,以期望为以后开展教育工作提供指导。高校肩负着为祖国输出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贯彻依法治校对建设和谐高校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在高校贯彻依法治校合力建设和谐高校的道路上不仅充满无限的机遇,还有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文庆华. 着眼师生全面发展,加大依法治校力度,全力构建安全稳定和谐校园——对依法治校的再思考[A].建国60年陕西教育30年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C].2010 .

[2] 宋广文. 坚持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A].建国60年陕西教育30年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C].2010.

篇5:深入贯彻《条例》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干部教育条例》

中共中央最近颁布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它的颁布实施,对于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干部教育条例》全文共9章、57条,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构成了完整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体系。第一章总则,提出了制定《干部教育条例》的目的和依据,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条例适用范围。第二章管理体制,规定了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和有关工作部门的管理职能、工作分工,明确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行在党中央领导下,由中央组织部主管,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部门分工负责,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体制。第三章教育培训对象,明确了干部有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对干部教育培训的对象、类别、时间要求和培训期间的待遇等作出了规定。第四章内容与方式,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教学方法等相关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第五章教育培训

1机构和第六章师资、教材、经费,从目标、标准、机制等方面对干部教育培训各项基础建设工作作出了规定。第七章考核与评估,规定建立干部教育培训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制度,对考核与评估的主体、内容和结果运用等作了具体规定。

第八章监督与纪律,规范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监督主体、权限和范围。第九章附则,规定了《干部教育条例》的立法授权、解释权和生效时间。

作为为地方经济保驾护航的工商干部,我们更要紧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深入学习贯彻《干部教育条例》。

一要围绕提高干部“四种能力”,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导向性。发展,各级干部要“不断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务实创新的能力。”工商系统的各级培训机构必须按照《干部教育条例》的精神,走出一条既能反映干训规律和优良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既立足市情实际,又面向全国和世界,能较好适应高素质学习型工商干部队伍建设需要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新路子。当前,要着重围绕“四种能力”的培养提高来开展培训工作,“确立民本思想,善于创新思维,增强法制观念,具有世界眼光,塑造自身形象”为重点,继续巩固和不断探索加强和改进工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提高工商干部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

二要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的要求,增强工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针对性。要充实培训内容。要按照《干部教育条例》要求,不仅要加强工商业务工作的教育培训,还要针对当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建立不同层面、不同类别的干部教育培训“课程”。根据好中选优、优中选需的原则,确定涉及政治理论、市场经济、法律知识、文化素养和自身专业知识等内容供干部学习,并以政治理论培训为重点,促进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政治面目理论培训要重点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党史党纪和国情形势的教育,引导干部干部不断夯实理论基础、培养战略思维、增强党性修养。政策法规培训重点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规的教育,提高工商部门各级干部依法执法规的能力。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加强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知识注册登记、商标、广告、执法办案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要改进培训方式,积极探索运用模拟教学、专题研讨、案例分析、远程教育、现场教学等切合实际的方式方法,教育干部自觉遵循客观规律,克服急功近利、盲目攀比、贪大求洋、朝令夕改的错误做法,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拓宽培训渠道,建立完善教育培训基地,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提高务实创新的能力。

三要妥善处理“三种关系”,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效性。要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既要抓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又要抓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既要抓党政领导干部和中青年后备干部,又要抓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既要抓宏观管理,又要勇于创新。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既要适应建设学习型干部的要求,构建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新格局,达到大规模培训量的要求;更要创新培训观念,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益。要处理好增知与增智的关系。既要加强工商干部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政策,当代经济、政治、科技、法律、管理等基本知识的灌输和教育,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知识素质;更要注重加强调查研究,培养工商干部判断形势、应对挑战、驾驭全局、解决矛盾、推动发展的各种能力和方法,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和能力水平。

四要建立健全八项制度,增强干部培训工作的活力。一是健全工商干部教育培训各项管理制度。在严格执行干部训前抽调、训中管理、训后反馈等制度的基础上,强化培训工作管理,健全和完善培训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和培训与使用相结合制度,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努力形成健全完善、富有活力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的制度体系。二是建立培训需求调查制度。采取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各级党政干部、各专业技术干部进行培训需求调查,根据实际需求开展培训工作,增强吸引力和针对性,使班次、学制、内容设置更符合干部的学习要求,与干部队伍的实际相符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对干部素质的要求相适应。三是健全培训质量评估制度。每期培训班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主体培训班结束后,由工商人教部门对培训项目和培训质量进行评估,督促培训机构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同时,各级人教部门和党校共同组织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测评,督促教师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四是建立培训基地等级评估制度。组织专家对干部培训机构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服务质量等软硬件资源进行等级评估,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激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动力与活力。五是实行培训办班计划申报备案制度。各级工商部门拟举办的在职干部培训班,实行计划申报,由上级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备案。每期主体班的课程设置都要经过上级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审定后实施。六是建立师资资源共享制度。组织专家对各级工商部门及当地党校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和干部的专业特长、研究领域和成果进行评估和登记备案,供各级培训机构有偿选择使用。建立由多层次、多部门、多方面学者、专家组成的客座师资队伍平台,补充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七是健全干部培训考核制度。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机构要制定综合考核办法及量化标准,对学员进行全方位跟踪考察,考核结果记入档案,并以此作为推荐使用的重要依据,激发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八是实行政治理论水平岗位任职资格考试制度。按照不同职级岗位应具备的知识水准,强制性地要求干部在任职后一定时间内必

须达标,不达标改任非领导职务,新提拔干部必须预先取得岗位任职资格。

篇6:深入贯彻《条例》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2007年1月12日中国共产党

河南省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河南实际,对推进和谐中原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进和谐中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和谐中原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河南的具体实践,是中原崛起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总体保持和谐。随着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在为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一些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我省基础差、底子薄的基本省情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和保障能力不强,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还比较严重。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充分认识和谐中原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加积极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创造性地做好和谐中原建设的各项工作。

推进和谐中原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科学发展为基础,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以民主法治和社会稳定为保障,以和谐文化为精神支撑,以加强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工作为重心,以党的领导为政治保证,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而奋斗。

今后五年,和谐中原建设的目标任务是: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强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就业形势持续好转,分配秩序逐步规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人民各项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激发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创新型河南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社会管理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保持安定有序;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使全省物质基础更加雄厚、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更加良好、社会更加和谐。

推进和谐中原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在工作实践中要认真把握以下要求:

——把加快发展与促进和谐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夯实和谐中原建设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把效率与公平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提高效率、加快发展,不断完善平等竞争的体制机制,同时更加重视社会公平,建立健全社会公平保障机制,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把维护稳定与激发活力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公平正义保障社会稳定和谐,以深化改革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实现稳定与活力的相互促进。

——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积极主动地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扎实做好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着力建立健全促进和谐的长效机制。

——把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政府主导作用与群众主体地位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加强领导、完善制度、营造环境,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主导作用,合理引导群众预期,又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坚持科学发展,夯实和谐中原建设的物质基础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科学发展是解决我省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力度,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加快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

(一)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增强财力的有机统一。进一步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积极利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优势产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服务业快速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实施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充分发挥科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导作用。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技术进步和聚集发展为基本途径,大力推进优势产业基地化、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化,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保持投资的稳定增长,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发挥投资、消费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协调拉动作用。

(二)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壮大城市经济实力,走以工业化城镇化提升农业、带动农村、富裕农民的发展路子,引导、帮助农民持续稳定转移,促进农业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加快发展。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大金融支农力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完善培训农民的长效机制,加快培养新型农民。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鼓励中原城市群率先发展,大力支持豫北、豫西、豫西南和黄淮地区加快发展,加强区域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积极支持传统农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务经济,多渠道吸引外来投资,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大对产粮大县、扶贫开发重点县、革命老区、经济困难县和资源枯竭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改善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三)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正确处理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积极推进,使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突出社会事业的公益性和公平性,强化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加大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加快社会事业的改革和创新,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社会事业资源整合,推行规范化管理,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发展水平。

(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集约用地,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十一五”期间确保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年均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均减少2%以上。落实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转变土地利用方式,集约节约用地,加强土地整治,努力探索土地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路子。完善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加快环境科技进步,加大污染防治、区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染行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搞好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严格环境执法,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加强生态建设,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做好主体功能区规划。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等问题,深入开展农村计划生育“幸福家庭行动”,提高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以改革开放促发展、促稳定、促和谐。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着力建立健全优化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坚持政治上放心、发展上放开、管理上放手,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大力推进创新型河南建设,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树立人民群众是创业主体的观念,鼓励和支持广大群众通过自身努力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继续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努力实现利用外资、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重大突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三、认真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和谐中原建设既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又是一项重大现实课题。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每年为群众办几件实事,形成长效机制,使建设和谐中原的过程成为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实现和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过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过程。

(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就业门路,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支持自谋职业、灵活就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提升劳务输出层次,加快我省由劳务大省向劳务强省转变。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退役军人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稳定就业能力。深化户籍、劳动就业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加强就业服务,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完善政府购买就业服务成果机制,支持并规范发展各类职业中介机构和劳务派遣、职业咨询指导、就业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就业服务机构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完善就业扶持政策,积极发展小额贷款,落实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加大公益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成员、“4050”人员、残疾人、独立工矿区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健全劳动争议调处仲裁机制,实行“阳光仲裁”,及时化解劳动纠纷。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切实做好各类企业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尽快使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各类企业。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征缴发放激励和约束机制,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实现省级统筹。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和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保难问题,尽快建立面向全体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加强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建设。在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措施,提高标准,把绝对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农村五保供养、灾民救助、孤儿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临时捐助等制度,逐步实施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老龄事业,搞好老龄服务。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发展慈善事业,落实社会捐赠减免税政策,健全社会扶助体系。发挥商业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三)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通过增加就业、健全农民增收减负长效机制、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等举措,促进低收入者稳定增收。坚持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依法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鼓励更多的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加快致富。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调控和指导,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对工资水平的引导作用,加快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津贴补贴,积极推进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行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国有企业管理者收入,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

(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巩固提高义务教育,继续发展高中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在提高质量的前提下保持高等教育适度增长,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倾斜,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硬件及师资队伍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和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优化中小学布局结构,继续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解决山区和农村偏远地区学校教师配置不合理、教育质量较低等突出问题,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课桌凳更新工程。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7年在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全面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在城市逐步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完善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政府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鼓励社会捐资助学,不断完善对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资助体系,确保所有学生不因贫失学。规范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收费和经费管理,坚决查处教育乱收费行为。鼓励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五)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到2010年,以县为单位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达标率达到85%,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90%。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医学科研,全面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和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及医疗救治能力。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群众卫生观念和自我保健意识,发展妇幼卫生事业,加强职业病、地方病防治和残疾预防。加大艾滋病预防和救治救助力度,有效遏制艾滋病蔓延。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公共卫生财政保障机制,逐步提高人均公共卫生投入水平。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级医疗、双向转诊、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基层服务制度。建设高素质的卫生人才队伍,加强城乡社区卫生人才培养。完善和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8年实现全覆盖。推进医疗机构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理顺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推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纠正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倾向。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医药费用。依法整治医疗医药广告。严格医疗机构、技术准入和人员执业资格审核,鼓励引导社会资金依法创办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六)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规范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和产权转让,妥善安置职工,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规范工资支付,健全工资保障金制度,加大清理拖欠工资工作力度,严厉打击恶意欠薪、逃薪行为,确保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规范城镇房屋拆迁管理,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切实做好被拆迁居民安置工作。加快征地制度改革,依法提高补偿标准,加强征地补偿金的管理和监督,保证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搞好县、乡、村公路建设和管理,2007年基本实现建制村通水泥(油)路,积极推进村道联网成片,切实解决农村行路难问题。加快实施安全饮水工程,2015年基本解决全省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结合农村改水、改厕和发展家庭养殖,大力发展农村沼气,为农民取暖做饭提供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根据群众意愿,搞好村庄规划和住宅设计,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建设,规范和加强经济适用房建设,着力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增加财政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扶贫,逐步减少贫困人口。

四、加强民主法治和社会稳定工作,为和谐中原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民主法治是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完善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坚持依法治省,扎实推进平安建设,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一)完善群众工作机制,妥善解决社会矛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推广和完善基层创造的成功经验。建立群众工作网络,健全群众工作新机制,主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做好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工作。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听证制度,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引导群众依法合理地表达利益诉求。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推行部门联合接访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基层联系点等制度,开通热线电话和政府电子信箱,加快信访信息系统建设,方便群众表达意见、反映情况。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和信访工作责任制,对重大问题实行领导包案,确保信访案件三级终结。重点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两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社会矛盾就地化解。探索建立轻伤害案件委托人民调解机制,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轻伤害案件,试行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到基层,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重点打击有组织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严重经济犯罪和多发性侵财类犯罪,集中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和各种邪教组织的渗透破坏活动,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积极推行社区矫正,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和规范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完善流浪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闲散青少年和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监护、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和改进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感化和管理好吸毒人员。完善政法保障机制,加强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等基层政法组织建设,改革和加强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提高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建立健全平安建设责任制,广泛开展平安地区、平安单位创建活动,2010年8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标准。

(三)完善司法体制机制,促进司法公正。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充分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落实国家关于诉讼、检察监督、刑罚执行、教育矫治、司法鉴定、刑事赔偿、司法考试等制度的改革措施。加强司法民主建设,健全公开审判、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等制度,发挥律师、公证、仲裁的积极作用。推行司法便民措施,公示立案标准、诉讼收费标准,健全远程立案、诉讼引导、巡回审判制度,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落实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制度,做好判前释法、判后答疑和诉讼调解工作。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工作,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严格依照法定原则和程序进行诉讼活动,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改革完善执行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大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执法监督工作,健全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认真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严肃查处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徇私枉法和失职渎职等违法违纪行为。

(四)加强法制建设,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依法保证公民权利和自由,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完善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规范社会组织、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规体系。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制度和行政问责制,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认真实施“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规划,推动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重点抓好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农民工和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风尚。

(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从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权利。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严格实行重大决策的公示、咨询、听证等制度,积极探索和推行各级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财政与编制“两公开”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城乡基层政权、基层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积极推进基层党务公开,保证党员和广大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五、建设和谐文化,为和谐中原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建设和谐中原需要广泛的社会共识、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必须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打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形成全省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我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群众、指导工作。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弘扬河南人民朴实正直、自强不息、团结友善、求真务实、开放创新的优秀品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国情省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全省人民加快中原崛起的信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引导全省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

(二)大力加强诚信建设,培育文明道德新风尚。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全社会树立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风尚。继续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道德规范进万家、诚实守信万人行”活动,弘扬传统美德,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形成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破除封建迷信,引导人民群众移风易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扎实推进诚信河南建设,全面实施以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为重点的诚信体系建设工程,努力树立河南新形象。积极开展信用村、信用户建设活动。加强信用监管制度建设,建立全省公共信用信息网络。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提高失信成本。加强诚信教育和宣传,培养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营造诚信为本、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三)以和谐创建活动为载体,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坚持把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和谐村庄、和谐单位、和谐企业、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美、人际和谐,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广泛开展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健全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健全社区、学校、企业的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和军民共建活动,加强国防教育,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四)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体制机制,整合资源,精心谋划,加大力度,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按照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要求,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到2010年基本实现县(市、区)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街道)有文化服务中心,农村建制村和城市社区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积极推进“户户通”。创新群众性文化活动形式,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实施全民读书计划,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科学制定规划,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建设项目,鼓励社会资本依法进入文化产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价格合理、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积极开发演艺文化、武术文化、杂技文化、影视文化、旅游文化等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五)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宣传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加快中原崛起的成功实践,唱响科学发展共创和谐的主旋律。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安定有序的社会舆论环境。倡导创业创新有功、合法致富光荣的观念,进一步清除封闭保守、嫉能妒富的小农意识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营造崇尚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善待他人的和谐创业环境。围绕全省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舆论引导。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及时准确发布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加强对互联网等媒体的应用和管理,使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加大“扫黄打非”力度,净化出版物市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对“两大跨越”、“两大建设”的研究和推动。文学艺术要弘扬真善美,创作生产更多陶冶思想情操、推动社会进步的优秀作品。

六、加强以城乡社区建设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工作,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

适应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转变政府职能,下移社会管理工作重心,以社区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工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一)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建立健全各级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简化办事程序,创新管理制度,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为群众和基层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推进政事分开,加强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农资市场整治和保护知识产权行动,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传销和变相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平等竞争的条件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增加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逐步形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财政补贴制度,改善县乡财政困难状况。积极化解乡村债务,严禁发生新的债务。推进乡镇综合改革,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全面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法规制度,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和应急指挥体系,建设精干实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城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能力。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参与和自救能力,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行政首长、执法部门和业主三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准入条件。坚持预防为主,突出抓好煤矿、危险化学品、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等方面的安全监管,加强对公共场所和重要设施的安全管理,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查禁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城乡社区安全工作的自防自治,构建工矿商贸、城市社区和农村“三位一体”的安全新格局。

(二)推进社区建设,加强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工作。坚持把服务群众、造福居民作为社区工作主题,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区管理。以建组织、建阵地、建服务体系为重点,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化街道、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减少行政管理层级,整合政府部门在基层的办事机构。发挥驻区单位、社区民间组织、物业管理机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城乡基层社会管理网络,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

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居(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完善村委会民主选举制度,推进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健全居(村)民会议和居(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壮大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队伍,优化人员结构,加快实现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

增强社区综合服务功能。整合社区资源,健全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建立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加强社区的就业、社会保障、救助、卫生、文化、教育、体育、安全、计划生育和离退休人员、流动人口、农民工等方面的服务,完善社区警务室、医疗点及文化体育设施等硬件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自助互助服务,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积极引导驻区单位服务设施向社区开放。探索建立政府对社区组织发展公益事业的扶持补助制度,通过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等形式,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以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建设为重点,加大各级财政对社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提高社区服务自动化、现代化水平。

(三)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方针,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逐步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作用明显、充满活力的社会组织体系。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积极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公益慈善类和基层服务类民间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和规范各类基金会以及律师、公证、会计、资产评估等机构。健全政府与社会组织协作机制,支持各类社会组织承担社会事务,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资助机制,制定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扶持政策。健全社会组织监管体系,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

七、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形成建设和谐中原的合力

推进和谐中原建设,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和谐中原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为和谐中原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一)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正确把握和谐中原建设的方向,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团结,自觉做到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形成干事创业的合力。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注重选拔熟悉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优秀干部。加强社会建设管理理论、社会政策的学习研究和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加强对和谐中原建设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正确把握和谐中原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完善决策咨询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支持和鼓励他们在和谐中原建设中建功立业。

(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和拓展“三级联创”活动,扎实推进强基富民工程,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做好企业、城市社区、机关和学校、科研院所、文化团体等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外出务工人员的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积极开展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切实提高农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做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率。

(三)为和谐中原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把培养社会工作人才作为一项紧迫任务,纳入全省人才总体规划,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加快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合理调整省属高校的专业设置,抓紧培养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建立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

(四)深入持久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增强全社会的廉洁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加大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监督力度,把党内监督与各方面监督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监督主体的积极作用,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坚持纠建并举、综合治理,切实纠正干部以权谋私、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加大查处案件工作力度,特别要注意查处工程项目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巩固和发展全党动手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局面,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五)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共创和谐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发挥统一战线促进社会和谐的独特优势。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扩大与港澳台的交流与合作,做好侨务工作。

和谐中原建设事关中原崛起大局,事关河南未来,事关全省人民福祉。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带领全省人民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扎实推进和谐中原建设,为创造幸福美好的新河南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1茶平中心小学工作总结下一篇:与国庆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