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善解决代课教师讲话

2024-04-17

妥善解决代课教师讲话(精选8篇)

篇1:妥善解决代课教师讲话

车古乡中心完小

关于妥善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

遗留问题的实施方案

解决好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爱心工程,关系到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的切身经济利益、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根据《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财政厅、中共云南省委机构编制办公室关于妥善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的指导意见》和《红河州教育局、红河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红河州财政局、中共红河州委机构编制办公室关于妥善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的实施意见》及上级会议精神,为了切实妥善解决车古乡中小学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准确掌握民代课教师的数量和有关信息,经车古乡中心完小领导班子研究同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人为本; 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以县市为主,省州奖补;统一思想,强力推动;明确责任,严格问责的原则。通过“建立择优招聘机制、退出补偿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妥善解决我州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

二、实施范围和对象

在红河州红河县车古乡小学曾担任过教师,先后被辞退或解聘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含已去世的)和现仍然在岗的代课教师,离开教师岗位后没有再被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录用的原民办代课教师。

三、解决的办法

1.提高离岗退养民办教师退养费。根据云南省《关于妥善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的指导意见》精神,对目前健在的离岗退养民办教师,离岗退养费按不低于当地公办学校退休教师平均工资的三分之二。对已去世的离岗退养民办教师,按云南省2012年12月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给予其直系亲属6个月的生活补助。

2.择优招聘在岗代课教师。截止到本意见实施之日仍然在岗的公办中小学代课教师,经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审定,个人自愿与用人学校按照国家、省劳动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后,转为临时聘用教师,纳入劳动合同制管理;鼓励符合条件的在岗代课教师参加2013年至2015年的教师公开招聘和特岗教师招聘。对持有教师资格证、评为州级以上劳动模范的代课教师,可以直接考核招聘为公办教师。未能招聘为公办教师的,待劳动合同期满后,终止劳动合同,并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

3.妥善做好辞退人员的经济补偿工作。对在公办中小学已辞退的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含已去世的),按照国家、省劳动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受到开除、除名等处理的和自动离职的除外。对已领取过经济补偿的(含已去世的),按现行标准扣除已领部分给予补发。

一次性经济补偿按云南省2012年12月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教龄每满1年发给1个月的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6个月以下的发给半个月工资。教龄按学校任教年限累计计算。

对已去世的辞退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按云南省2012年12月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给予其直系亲属6个月的生活补助。在本意见施行之日后去世的,按其参加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执行。

4.依法依规纳入社保。辞退的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可自愿选择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也可选择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选择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其补缴费办法另行制定。对符合条件的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可按国家规定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城乡医疗救助待遇。

5.增强就业创业能力。通过支持自主创业、扶持农业生产等多种办法和方式,增加辞退代课教师的就业机会。鼓励辞退代课教师参加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创业能力。

6.进一步改善生活待遇。各县市要积极研究多种措施和办法,对辞退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给予更多关怀,关心他们的实际困难,采取切实措施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

四、方法步骤

1、宣传告知(5月1日至24日)。车古乡原民办代课教师调查摸底工作小组通过召开各村两委干部会议、小学及教学点负责人召开会议,在村务公开栏张贴通知,以及学生通知、原民师代课教师相互告知等多种形式,将这次调查摸底工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广而告之,做到不漏村,不漏人。

2、乡镇登记(5月25日至31日)。符合条件的人员到村委会开具证明信,本人或其委托人持村委会证明信和身份证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到乡原民办代课教师领导工作小组领取并填写有关调查摸底表格,进行登记。登记时需提供能够证明本人原民办代课教师身份和教龄的原始物证材料,由车古乡原民办代课教师领导工作小组查验核实并复印、照相存档,原件退还本人妥善保存,以备正式认定时再次查证。还须提供证明人名单及有关信息,其中须有同事3人以上和学生3人以上提供证明。

登记时本人须公开承诺:所提交的申请材料和信息,真实无误,无虚假行为。如有不实,个人承担一切后果。并由本人签名并按手印。

3、乡镇查证(6月1日至6月22日)。

乡原民办代课教师领导工作小组对本人提供的材料进行调查取证,查证物证材料真伪,听取证人证词,领导工作小组对其进行调查并作出笔录,并由乡派出所出具本人有无违法犯罪的证明材料,由乡计划生育办出具本人有无违反计划生育情况的证明材料等。

4、乡村公示(6月23日至29日)。

按照与宣传告知相同的办法和范围,乡原民办代课教师领导工作小组将查证结果并统计上报的民代课教师信息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对公示期间群众的举报和疑问,原民办代课教师领导工作小组及时进行公开补充调查取证,完善相关材料,查处弄虚作假现象。

6、汇总上报(7月1日至30日)。公示无异议后,乡原民办代课教师领导工作小组将所有登记人的材料整理建档,汇总上报红河县教育局。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对原民办代课教师进行摸底是一项十分敏感、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事关社会稳定的大局,是当前教育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校长要亲自抓,要明确责任,分工负责,确保调查摸底工作顺利进行。

2、层层部署,周密安排。乡镇召开会议,将工作任务分解到有关部门、村委会和有关学校,确保工作如期开展,按期完成。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他们掌握好政策,明确责任,熟悉工作流程,圆满完成任务。

3、加强督查,落实责任。各学校要加强对调查摸底工作的指导和督查,需要跨县(市、区)、跨乡镇协调的事项要认真及时地做好协调工作,确保工作进度。镇原民办代课教师调查摸底工作小组要聘请公道正派、责任心强的原民办代课教师代表作为兼职监督员,协助纪检监察人员作好工作监督。对玩忽职守、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一经查实,将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4、关心群众,解决困难。在调查摸底过程中,对发现的特殊困难户,要及时与有关部门反映和沟通,对相关救助条件的人员落实救助措施,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红河县车古乡中心完小 2013年4月28日

篇2:妥善解决代课教师讲话

教育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财政厅 省委局办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使用代课教师问题,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尤为突出。代课教师为我省基础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教育发展出了积极贡献,但许多代课教师不具备相应教师资料,待遇较低,长期使用代课教师制约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的指导意见》(教人[2011]8号)相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妥善解决我省中小学代课教师(以下简称代课教师)问题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是一项非常复杂、关联度高、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地方政府是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责任主体。各地要抓紧部署,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安排专人负责具体工作,保障经费落实到位。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按照着眼长远、以人为本、建立机制、边补边出、规范管理、优待退出,分类解决、逐步化解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确保在2012年底前本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不得再产生新的代课教师。

二、多措并举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一)择优招聘为公办教师,对编制和教师岗位有空缺的县(市、区)乡镇小学,近两年可采取主要面向具备相应教师资格的在岗代课教师组织公开招聘,由招聘工作中要充分考虑代课教师的教育科学经历和实际水平,对符合招聘基本条件的代课教师,尤其是农村边远村小代课年限较长、表现良好、教学质量较高的代课教师适当给予倾斜,对取得教师资格被评为地市级及以上劳动模范的代课教师,可采取直接考核招聘的方式招聘为公办教师。

(二)多途径转岗使用。结合城镇化进展、新农村建设、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的需要,各地在增设寄宿制学校工勤和生活服务岗位以及农村公益岗位时,要择优选聘在岗代课教师、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管理。

(三)妥善做好辞退补偿。辞退未被聘使用的代课教师,要根据本人实际情况,依照或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人实际代课时间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工作每满1年的最低补偿标准由各地参考当地社会成员最低生活费用、职工月平均工资等因素综合确定,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实际代课时间按代课教师本人在公办中小学代课的实际年限合并计处工,由同级教育部门认定。补偿资金按照学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解决。

(四)依法依规纳入社保,各地要按照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政策和方向,充分考虑代课教师的实际贡献,将现户籍在本行政区域内的代课教师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对符合条件的代课教师,可按国家规定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城乡医疗求助待遇。在岗代课教师公开招聘为公办学校在编在岗教师的,社会保险按当地机关事业单位政策规定执行。

依法解聘或辞退、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代课教师,可自愿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问题。同时对担任代课教师期间的工作年限可按不低于参保时上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以20%的缴费比例一次性缴纳15年(工作年限不足15年按实际工作年限计算)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时,按其实际缴费年限计发养老保险待遇。

(五)积极开展就业培训。鼓励代课教师参加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技术、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对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通过支持自主创业,扶持农业生产、承包土地等多种途径提供就业机会和政策支持。

三、建立健全农村教师补充长效机制

各地要按照省下达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具体核定不同层次学校教职工编制,严禁截留、挪用、占用教师编制,严禁非教学单位借用中小学教职工,严禁民办学校借(占)用公办学校教师。学校有缺编制时要及时补充,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健全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补充机制,落实所需经费,保障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推进“特岗计划”、“师范生实习支教”,“三友一扶”等支教计划,着重培养面向偏远农村学校“下得去、留得住”的教师。完善建立直接向偏远乡村学校轮换派遣合格教师的机制,加快推进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改善艰苦边远地区教师的生活条件,建立长效机制,逐步用合格教师替换代课教师,自然平稳地化解代课教师问题,同时避免产生新的代课教师。

四、妥善解决民办教师遗留问题

认真落实《国务院办以厅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通知》(国办发[1997]32号)等文件精神;按照社会保障政策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将被辞退的原民办教师纳入相应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对根据国办发[1997]32号文件被辞退的民办教师,当时未按规定给予一次性生活补贴的,各地应予以落实;对离岗退养的年老病残民办教师,要采取切实措施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

五、严肃工作纪律,确保各项举措平稳实施

篇3:探寻代课教师问题的解决路径

代课教师问题已经成为当下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并已经成为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无法回避的议题。事实证明, “一刀切”的清退政策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对于代课教师这一议题, 我从2006年以来一直在持续关注, 并组织了一系列的调研, 连续三年都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相关议案。2010年的两会上, 我提出了两个针对代课教师问题解决的提案《关于“代课教师问题”解决方案的建议》和《关于尽快出台<中小学离岗代课教师经济补偿及养老保险补缴管理办法>的建议》, 并在我的研究团队的协助下, 草拟了三个办法——《中小学代课教师聘用与管理办法》《中小学在岗代课教师解决办法》《中小学离岗代课教师经济补偿及养老保险补缴管理办法》, 以期能将媒体、公众和政府相关部门对代课教师问题的视角从问题的揭示、情绪的渲染转向“问题如何解决”。

据我所知, 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也一直很重视这个问题的解决。重庆、广东、辽宁、陕西、安徽等省、市, 都已经或正在着手解决代课教师问题。但是, 由于代课教师问题的形成极为复杂, 它的解决不是教育部门可以独立解决的。它的解决涉及人事部门的编制问题、财政部门的经费问题、人事与劳动保障部门的养老金问题, 还涉及各级政府教育投入如何分摊的问题。除此之外, 还涉及农村基础教育师资补充机制问题、人事聘用制度改革问题。目前, 社会及媒体过于关注问题的揭露, 我们期待公众、媒体的焦点能放在可行性解决方案的讨论上。而要获得可行性的方案, 我们必须要清楚问题解决的理路, 为此必须明确如下问题: (1) 代课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2) 问题解决的目标是什么? (3) 问题存在的根源是什么? (4) 问题解决的关键点是什么? (5) 问题解决应本着什么样的指导原则? (6) 问题解决的路径是什么?

二、代课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及目标

篇4:妥善解决代课教师讲话

(通讯员陈小兵)赣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妥善解决公办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的实施意见》,通過“关”(关闭吸收代课教师的大门)、“聘”(将符合条件的代课教师择优选聘转为公办教师)、“退”(将不符合条件的代课教师予以辞退)等办法,逐步减少代课教师数量,确保在2011年底前彻底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根据《实施意见》的要求,该市确定了三项工作措施:一是严禁新增代课教师, 从文件下发之日起, 各县(市、区)要坚决关闭新增代课教师的大门。二是及时足额核定和配备教师编制, 对教师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一年一核,杜绝有编不补、补编不及时的现象。三是妥善安置公办中小学校中的代课教师,安排一定指标用于招考具有全日制中专(高中)以上学历,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的在岗代课教师;对不具备教师资格、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公办中小学校代课教师,要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在解决好养老、医疗保险和经济补偿等问题后予以辞退。

据悉,该市现有代课教师6746人,其中,小学代课教师6255人,占全市小学专任教师的17%。

赣南医学院设立“就业导师”帮扶毕业生就业

为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在全校率先开展“就业导师”制。目前,该校已有11个班级选定了“就业导师”,并先后召开就业导师见面会,为下一步深化就业指导工作,推动就业导师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奠定了基础。

就业导师制度要求选拔一批副高职称以上的专业教师担任就业导师,就业导师通过班会、座谈会、个别谈话和走访寝室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和安全稳定教育。此举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会昌县教育文化局提高教育行政审批效率

会昌县教育文化局积极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进一步提高教育行政审批效率,减少审批环节,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该局加大教育行政许可方式创新力度,大力实施政务流程再造,推行教育行政许可网上审批,努力为服务对象提供“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从今年3月起,该局实行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设立统一服务窗口,形成了包括娱乐场所经营许可,民办学校、幼儿园办学许可,教师资格证认定等18项行政许可项目在内的统一窗口服务格局。自实施创业服务年活动以来,该局努力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审批效率提速达到30%以上。此外,该局全面规范教育行政行为,深化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改革,推行行政处罚统一原则、统一标准的基准制度,最大限度地消除“同案不同罚”现象。(冯倩)

安福县出台加强学校安保工作十条措施

安福县认真落实上级要求,提升学校安保级别,出台了加强学校安保工作的“十条措施”。主要内容有:

深入开展学校安全教育,迅速组织开展安全演练和排查,在各中小学组建保卫科,配备1~2名专职保安人员,并设立警务室,统一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有条件的学校在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

该县要求各学校规范学校门卫管理。统一学校聘请门卫的条件,适当提高门卫的待遇,强化门卫工作职责。严格学生出入登记制度,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必须经门卫、保安查验身份证等有效证件。

该县还要求各学校加强值班巡逻。在上下学、夜晚等重要时段,学校安排值日教师、安保人员值班巡逻和作安全检查。严格执行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严禁学校违规延时补课。学校与公安部门加强沟通联系,联合制定安保工作方案。公安部门安排一定警力在校门口值班巡逻。严格落实学校安保责任,明确校长是学校安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所有教职工。(刘吾远张赣秋)

宁都县集中清理整治民办幼儿园

为规范全县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行为,确保全县幼儿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5月19日至20日,宁都县教育局、卫生局、公安局、安监局以及县消防大队采取联合行动, 对城区所有幼儿园开展了一次全面集中清理整治。

检查组重点对各幼儿园园舍场地、设施设备、饮食卫生、从业人员、资质硬件设施安全、接送校车管理和幼儿教材配备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和审核。

篇5:妥善解决代课教师讲话

近几个月来,在全国发生了针对校园儿童的多起血案,震惊中外。同时,也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温家宝总理接受凤凰卫视记者就近期校园被袭事件采访时表示:“我们不但要加强治安措施,还要解决造成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包括处理一些社会矛盾,化解纠纷,加强基层的调解作用,这些工作我们都在努力去做。我想一个和谐、安全的环境,不仅会给孩子们,而且应该给每一个人,我们一定能够做到这一点。”

然而,在河北省中小学校园内部就长期存在着不少尖锐的社会矛盾,且随时都有激化、爆发成为血案的可能。例如全省二万多名代课教师问题的久拖不决就是其中之一。

就代课教师问题而言:所谓的“代课教师”,顾名思义,就是代替正式教师为学生授课的教师。其产生的根源,不外乎这么几条:一是学校教职工编制不够,聘用代课教师缓解教学力量不足的矛盾;二是学校拿出适当比例的空编用于聘用代课教师,目的是用于搞活学校内部的用人机制;三是地方政府为减少财政支出,逃避责任,低薪聘用代课教师;四是教师休病假或女教师休产假而聘用代课教师。五是偏远艰苦的学校正式教师留不住或谁都愿去而不得已聘用大学生代课教师。这足以说明多数有长期代课教师的中小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缺编状况。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村教育长期未受到应有重视,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尽最大努力解决了“民办教师”问题之后又出现的“代课教师”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

代课教师是教育系统的弱势群体。其实,代课教师与民办教师并无本质上的不同,都是从农村文化程度比较高的青年中选拔而出,他们也是从事育人工作的。但是民办教师的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认可,可评模、评职称、转正……而代课教师虽然各地情况不同、且参差不齐,在社会上整体素质不高,然而他们中却有也部分代课教师通过不同渠道取得合格学历与教师资格证,他们干的工作并不比国办教师少,其教学成绩也并不比国办教师差,而拿得报酬却仅有国办教师的五、六分之一的优秀代课教师。从事实上来说,他们是农村教师队伍的一部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多年来、甚至是二、三十年来,在艰苦的情况下,忠于职守、辛勤工作、任劳任怨,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既没得到各级党政部门的认可(含不许评模、评职称、转正……)。然而,却得到了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事实上这些人已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劳动者。理应享有法律法规的保障,然而他们不仅远不及民办教师,就连农民工也不如,农民工到企业工作,企业必须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工资福利写得明明白白;代课教师到学校工作,多数没合同,更谈不上什么福利;农民工可享受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而代课教师每月却仅有200元——600元;农民工享受《劳动合同法》的保障,企业违规辞退要给予补偿;代课教师却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没任何补偿;农民工打工,企业要交“三险一金”,不交就被政府有关部门查处;代课教师任课,那一所学校给他们交“三险一金”了?农民工可评模;有哪个代课教师被政府评为先进了?……,上述行为既有违于《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 ……同工同酬。),又有失于社会的公平,同时也不利于广大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人民网教育频道2010年5月19日源于《中国青年报》的载文“返乡大学生成代课教师月薪仅三四百元”一文指出:“孟立军、王永利、段文静……这些大学毕业后回乡或背井离乡做了农村代课教师而被沦为社会最困难的群体之一,孟立军已经30而立,连个对象都找不下(原因不是因他长得丑或择偶条件过高,而是穷得连自己都养活不起),象孟立军这样处在困境中的代课教师仍有不少。”

河北省教育厅的一位官员表示,不公正待遇,既损害代课教师的权益,又损害受教育学生的利益,也会影响到义务教育的质量。像代课教师这样“同工不同酬”的现象确实广泛存在,也由来已久,但解决难度很大。……代课教师属地方用工行为,财政不予保障。各地财政状况各异,一些地方教育投入严重短缺。同时,省里空余编制很少,很多地方甚至已经超编,而“目前在岗代课人员全河北省约有2万多”,代课教师的编制问题很难解决。

近几年来,全国数十万代课教师问题已引起了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与众多媒体的高度关注。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2006年3月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部清退现有的44.8万名中小学代课教师,其中学历合格、素质较高、取得教师资格的代课人员,可根据需要通过适当的形式或者举办专场招聘会,参加招聘取得正式教师资格。”又据教育部在2008年2月2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加大省级政府的统筹力度,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从实际出发采取稳妥的措施逐步、妥善地解决代课人员的问题。……”之后,重庆市、广东两省市根据这一精神,由各级财政共同负担妥善解决了所在辖区的广大代课教师问题,使长期存在的代课教师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光彩地划上了句号。

然而,虽然根据《河北教育》杂志2009年第二期报道:“龙庄伟副省长在2009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各市、县(县、区)政府和教育部门要认真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舆论引导工作,积极稳妥地处理好改革后教师待遇问题、代课人员问题……‟。”又据河北人大网“人大信息2009年第22期” 河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9年9月21日至23日在石家庄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的议案。关于《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委员们认为,条例已经比较成熟,建议本次会议通过。同时提出,……妥善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但是,至今仍未妥善解决全省二万多名代课教师问题。如果说空余编制很少的话,而据媒体报道:我省一些县、市(县级)、区却是在几乎隔三差五地大规模地招聘正式教师,绝大多数县、市(县级)、区不是规定:“全日制大专学历以上,28岁以下”;就是仅有极少数县、市(县级)、区出台了让45岁以下的合格代课人员与目前普通高校毕业生一起在统一规定的政策下平等考录,并根据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这对于2003年9月25日以前聘用的高中毕业(有大专文凭、教师资格证)或大学毕业的还可以,而对于40岁以上的、干了二十多年的符合条件的且教学成绩优秀的老代课教师来说,简直就是等于让风华正茂的子女辈与年老的父母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赛跑一样,父母辈能否战胜子女辈,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还将45以上,55岁以下干了二、三十年、甚至是一生、且能正常工作的合格代课教师关在了考录大门之外。这些歧视广大代课教师的行为,引起了他们的极大愤怒,倘若任期这种状况长期发展下去,势必总有一天会导致他们精神失常、直至失去理智而爆发成为校园群体性事件、甚至是血案的悲剧。

为了河北千千万万名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了河北农村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为了河北及首都周围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河北经济和社会事业早日挤身于全国强省的行列,为了河北的明天更加美好。河北百名代课教师在此特强烈建议并恳求河北省尽快借鉴重庆与广东经验妥善解决全省二万多名代课教师问题,使我省二万多名代课教师遗留问题光彩地划上句号。

篇6:关于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请求

2013/4/17 11:00:54 尊敬的王厅长:

我们是一群教师中的农民工,是将一辈子青春奉献给湖南教育事业的编外人,是始终坚守在在农村或偏远贫困山区的临时工,承担着正式教师不愿承受的艰苦和教学任务,可无法享受与正式教师的工资、社会保险、职称评定、福利等待遇,却始终默默为教育事业而无私奉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中央编办于2011年出台了关于妥善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的指导意见(教人[2011]8号)文件,广东省、吉林省等省市也及时出台了相关的实施意见,我们期待王厅长及时出台相关文件,及时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我们可等不起,老了,没有多少时间等待你们的好政策,希望今年上半年能看到你们的好政策出台。

怎样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我提几点建议:

一要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在岗代课教师最基本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政府要解决代课教师问题,首要的就是利用《劳动合同法》保障代课教师的合法权益,让他们能安心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二要尽快制定《中小学在岗代课教师解决办法》,并据此解决在岗代课教师的出路及管理问题。在办法中,要进行分类处理:如:(1)对在岗3年及以上、具有教师资格证,经考核且胜任教育教学岗位的代课教师,鼓励他们参加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尤其是对那些年龄超过35岁、教龄满5年的代课教师;在未被招录为编制内教师之前,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其签署无固定劳动合同,并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进行管理;完善当前的编制核定机制,确保有足够的编制以满足当前教育教学

实际需要,并保证在岗合格代课教师能被正常招录;(2)对在岗3年及以上,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经考核能胜任教育教学岗位的代课教师,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可与其签署期限为3年的劳动合同。在3年期间,代课教师应积极参与由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组织的各项在岗培训,并努力获得教师资格证。3年内取得教师资格证者,再按前款进行管理。3年内无法取得教师资格证者,需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办理辞退手续,并进行合理补偿。(3)对在岗3年及以上,未能够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且经考核不能胜任教育教学岗位者,需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办理辞退手续,并进行合理补偿。

三要在中小学努力推行教师聘任制。对于今后学校在无法通过公开招考获得师资的情况下,可利用教师聘任制补充师资,以“聘用教师”替代“代课教师”来解决学校的师资缺乏问题。“聘任教师”与“代课教师”的区别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聘用教师要有教师资格证,并达到规定学历;二是要同工同酬;三是经过二期合同后,考核合格,符合条件,应该录用为正式教师。但是,在当前一些地区,教师聘用制推行起来仍然有困难。因此,新聘代课教师还可能在一定时期存在。所以,在逐步推行教师聘任制的同时,也要制定出《中小学代课教师聘用与管理办法》,以规范今后代课教师的录用、培训、考核、薪酬、辞退等操作程序,使代课教师的管理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制定《中小学代课教师聘用与管理办法》或完善有关政策,规范代课教师今后的录用、培训、考核、薪酬、转正与解聘的操作程序,使代课教师问题的解决能有法可依。换句话说,农村代课教师问题解决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法执政、依章办事。

我们期待着!!!!!!!!!!

一群教师的农民工

篇7:妥善解决代课教师讲话

民办教师问题是一个历史的遗留问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无力支付庞大的教育经费的必然产物;是建国六十周年后急待解决的问题。

民办教师产生于上世纪五、六、七、八十年代。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国力贫穷,经济落后,教育也固然落后。因此,教育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公办教师”与“民办教师”由此产生。

是此,广大农村文化程度稍高,思想素质稍高,立志报国,为建设新中国呕心沥血的爱国男女青年,由基层党支部推荐便走进学校,登上讲台,拿起教鞭,成为一代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是我省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对我省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大量的民办教师“从黑发教到白发”,我们的教龄大多在一、二、三十余年以上。凭着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和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为全民接受教育(大多数民办教师忙了校内又忙校外——即扫盲教育,政治夜校的教育。)寒来暑往,春秋易节,我们不辞劳苦,披星戴月,活跃在地头田角。寒暑假还下队与广大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为祖国后代的健康成长,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活力,默默无闻地工作了几十年。我们为党的教育事业渡过难关付出了心血,为全民教育流淌了汗水。虽然不及于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开创基业那么豪迈,那么气壮山河,但是,为培养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复合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是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战士,是教育战线上的生力军,是农村教育的脊梁。

在当时环境差、工作苦、待遇薄、任务重的艰苦条件下,为了祖国的今天,我们都无怨无悔,甘心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可以这么说:在祖国三十余年的建设 1 中,如果没有民办教师在校园里辛勤耕耘,就不可以换得我们今天硕果累累,桃李满下天。

民办教师劳苦功高,功不可没。为党的教育事业,我们用心血和汗水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我们的精神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永载史册。

“饮水思源”建国六十余年,我们不可以忘记那些曾为开创新中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及开国的元勋们,也不可以忘记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过卓越贡献的民办教师,这样,科教兴国,尊师重教方显得有本有末,尊严才得已正确的昭彰。

十一届三中全会制订了科教兴国的方针,教育事业不断地发展,师资力量不断地增强,高校毕业生不断地充实教育队伍;党的计划生育政策不断地落实,生源不断地减少;小学戴帽初中班的取消,教师队伍显得雍肿。于是,便出现了民办教师逐渐被教育行政部门所辞退的史实。我们抚今思昔,百感交集:“含辛茹苦数十年,而今落得这般光景……”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下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一前一后对民办教师的处置,是历史与时代客观环境所造成的;是当时体制改革不完善,法制法律不健全所致;是当时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的误区;是历史与时代造成的欠债。

正本清源,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在建国初期和中期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过卓越贡献的民办教师的功臣们。今天,全国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昂首阔步向建成小康社会进军的行程中,妥善解决我们这些被辞退的民办教师的生计问题吧!

谨呈:

福建省 教育厅

建瓯市八、九十年代被辞退民办教师

篇8:妥善解决代课教师讲话

一、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政策在各地逐步推行

当前, 我国各地先后不同程度开展了城乡教师流动实践, 部分地区还制定并推行了相对稳定的城乡教师流动政策细则。2012年4月, 武汉市出台教师流动政策, 规定义务教育学校50周岁以下男教师、45周岁以下女教师, 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满6年的, 原则上要在区内进行流动, 各区每年参加区内流动的教师人数要达到符合流动条件教师总数的7%以上。这一措施无疑对于淡化教师身份管理及教师区域管理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也能促进师资在区域内的均衡分布。此外, 我国东部沿海如江苏省、东北地区如沈阳市都率先展开了教师流动工作, 并且一直不断推进。例如2010年, 江苏省教育厅在《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 (草案) 》中明文规定“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满六年的, 应当流动”, 而在同年颁布的《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 再次明确“区域内教师和校长定期合理流动”, 其中几年流动一次、如何流动等, 考虑到各地的教育水平和现状差异很大, 省里不做统一安排。不过这一没有设定年限, 而是将具体的实施细则交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的做法, 仍旧引起了很大争议。有的人认为“不规定教师、校长流动的具体年限, 法规就不好实施, 容易导致好看不中用”。而正是在这样不断的争议声中, 教师流动政策逐渐在各省各区县推行开来。

2010—2011年, 笔者因导师尹力教授承担的无锡市地方教育制度创新项目而两次赴无锡市A区进行教育制度的调研工作, 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当地的教师流动。通过对部分学校教师、校长、管理者的访谈, 笔者初步了解到教师流动中包含的复杂关系, 涉及从校长、教师 (包括一线教师与中层管理者、主科教师与副科教师、优秀骨干教师与非优秀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与中年教师等等) 、流入校和流出校、地方教育部门以及学生和家长的多方面的利益。其中的复杂情况可想而知, 这也给教师流动政策的执行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基于此, 选取某一地区做具体而细致的分析, 特别是选取一个特定的视角阐释, 将有利于我们对教师流动政策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 从而更好地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二、A区教师流动政策总体实施情况良好, 但也凸现了政策争议点

1. A区教师流动政策的稳步推进

通过对A区2011年教师流动情况的资料搜集和访谈了解到, A区在2011年流动出去的教师共333名, 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教师319人。在这319名流动教师中, 其骨干构成、关系类型以及学科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注:其中有一名教师属于从小学流动到幼儿园, 不将其纳入学科内计算。

从上图中能看出, A区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数占该区教师总数的比例大约在10%左右, 没达到指标规定的15% (《无锡市A区教育局2011年教师流动工作设想》文件中“流动比例”明确规定为15%, 其中骨干教师须占15%, 简称“双十五”原则) ;骨干教师流动率与规定的15%的指标还略微有差距, 但已经达到了10%以上。流动教师的组织关系中, 人事关系不调动和人事关系调动的比例相当, 还有少数属于教师借调;从流动教师的学科构成可以看出, 主科流动占绝大多数, 副科则多少不等, 分配不太均衡, 例如政治、地理老师只流动了1名。但值得肯定的是, 这些数据对比往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例如2009年全区中小学教师流动率仅为5%左右, 骨干教师流动率仅为3.5%。这一进步, 不仅仅得益于教育部门的推进工作有力有据, 更是由于几年下来, 教师流动工作已经渐渐形成氛围, 推行起来并不困难。而从这一进步中, 也应肯定教师流动政策的逐步完善对于优化师资配置,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2. A区在执行教师流动政策中凸现的争议

不过, 问题仍然存在。这些基本数据中体现出的问题恰好是目前教师流动政策在地方执行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制约和争议。首先, 教师流动要形成一个怎样的规模?15%的指标规定并不少见, 在沿海发达地区包括中部如武汉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 都沿用了15%的比例。这意味着, 基本上6年下来, 一个学校的教师就会全部换掉一轮, 而不再是老面孔。它究竟科不科学、适不适合当地实际, 还有待考量。

其次, 骨干教师要占到流动教师数的15%的规定, 固然是考虑到流动要达到实效就应该有优秀教师来保证, 但这样的规定会不会影响一个学校本身的发展?尤其是一个学校常常有一些特色学科, 校长在自身学校的发展建设中是不舍得让真正优秀的教师流走的, 因此实现15%骨干教师流动的真实性将受到质疑。此外, 谁流动、谁不流动常常是教师们忧虑的问题, 他们担心这将成为中层管理者及校长玩弄权力、实施打压排挤的工具。

再次, 教师从一个学校流动到另一个学校, 关系类型的不同决定了薪酬的多少。目前正值教师绩效工资备受争议的时候, 教师流动问题叠加在绩效工资上, 使得情况更为复杂。教师流动属于教师的人事变动, 如果流动教师的人事关系还留在原来校, 那么工资、待遇都依照原来校发放。这里就需要原来校对流动走的教师平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定, 无疑增加了复杂性;如果流动教师的人事关系也跟随流动到其他校, 那么他的工资、待遇就不一样了。但凡出现教师现在拿到的工资比他流动前还要少的情况, 一定会大大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一旦普及流动, 对于薪资问题就应该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至少应当保证流动教师的工资不应比流动前少, 让教师们感到自己的利益是受到这一政策保障的。

最后, 究竟各个学科要流动多少教师数?现在很多地区在执行教师流动政策中不是没有完成指标, 而是其中结构的合理性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农村薄弱地区, 教师的结构性短缺显著, 流动过去的教师有时并不符合当地的实际需要, 于是造成流动教师身兼数科、身兼数职的现象。事实上, 各学科的流动教师数应该根据当地学校的实际需要来决定, 教育部门应对相关的学校教师需求进行考察, 然后再划分好对口流动的学校, 使得供需也能达到对称。

三、基于A区情形, 对教师流动政策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综观已有的城乡教师流动实践, 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制定与运行机制, 导致城乡教师流动或流于形式、虎头蛇尾, 或在执行中遭遇巨大阻力、事与愿违。无锡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实行教师流动时间较早, 力度较大, 可以说是做得较好的地区。但是, 就其实效性而言, 连教育部门的人员也表示“很难说”。基于此, 对各利益相关者的态度、立场进行分析显得尤为必要, 可借此凸显政策涉及的冲突从而分析其实效性偏低的原因。

1. 各利益群体如何看待教师流动政策

(1) 对政策的直接对象教师而言, 他们普遍认为教师流动政策需要其付出诸如经济 (薪酬、交通等) 、职业成长、社会生活 (家庭为主) 等成本[2], 这不利于他们自身的利益诉求。有的老师怀揣教育理想而甘愿赴农村交流, 却可能因为交流中各种区域文化差异、人际关系、教学对象差异、业绩考评差异等众多新问题而叫苦不迭。

一名受访教师这样谈道:“可能我个人比较安于现状, 对培养我的学校有感情, 心里更多的是不愿意离开, 更不愿意到陌生的环境去工作。加上路途、交通、照顾家人等因素, 说实话, 我不太愿意流动。”

还有的校长表示, 教师工作有特殊性, 各校对学科、学段的不同要求以及教师工作上的连续性使得教师不适宜流动。在我国, 虽然教师工资不算高且压力大、负担重, 但不少人还是会因为教师职业的稳定性才去选择当教师。现在这一优势被剥夺, 部分人将会重新考虑其职业选择。更坏的影响是, 有些教师担心“被流动”或为了流动到好学校而不安心教书, 跑关系、走后门成了家常便饭[3]。

(2) 就校长来说, 一些好学校的校长为了保住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来好不容易换来的成绩, 避免几十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想方设法、挖空心思地把那些优秀教师留下来, 让一些教学水平不高的教师流动出去。一位校长表示, “骨干都在中层岗位, 聘期三年, 哪怕短期交流也会影响三年校本提升”。试想, 这样的流动对农村教育何益?同时, 一旦教师流动后, 该流出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升反降, 校长则会有一种无法向家长交代的无奈感。

自从《纲要》中明确规定了建立“校长交流制”后, 校长也要“流动”, 如此一来, 有的好学校、特色学校可能因此失去了发展的主心骨, 毕竟校长对一所学校的发展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3) 对于家长而言, 他们为孩子选择学校, 甚至尽可能为孩子选择教师。在孩子学习背后默默付出和操尽心力的家长, 最大的愿望无非是自己的孩子能拥有稳定、优越的学习环境, 即便不是最优秀的师资和最好的学校, 但最起码也应该保证稳定性。所以, 家长是不愿意自己孩子的老师经常更换的。且不说流动能不能带来好老师, 单就孩子对于新教师的适应以及师生间的相互适应来说必定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一位受访农民工家长这样说道:“国家有这个政策自然是好, 我们也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好的老师的教育。但就是怕这些都是表面工作, 孩子得不到真正的好处, 反倒还会产生一些不适应的问题。”而现在学区房的大批涌现, 也使很多家长对教师流动政策持抵制态度。一位母亲谈道:“我们夫妻俩贷款好不容易买了名牌小学的学区房, 可既然要实行教师流动, 好学校的教师都轮流到普通学校去, 普通学校的老师都进名校, 那名校就不是名校了。这么一来, 这个学区房买得岂不是一点意义都没有?”

(4) 流入校、流出校则更是存在着各自为“流动”支付的成本。当城市校或优质校作为流出校时, 常常发生城市校、优质校的教师被交流出去后其原本的师资正常结构被打乱的情况, 影响了正常的教学, 也影响了学校的发展规划;当城市校或优质校作为流入校时, 很可能农村校或薄弱校流动来的优秀教师并不能很快地适应其学校的教学工作, 有的还需要学校投入新的成本对其进行培训。当农村校或薄弱校作为流出校时, 一旦其优秀教师流入城市, 原来为培养优秀农村教师而花费的成本就都白费了;当农村校或薄弱校作为流入校时, 接受流入的城市优质师资却不一定能适应学校自身的发展, 或者他们根本就是消极交流, 无心建设, 这样对农村校、薄弱校来说更是可悲[4]。而最终的负面影响如果落在教学中, 那么学生就是更大的受害者。如此一来, 政策就完全与其政策目的南辕北辙了。

(5) 至于地方教育部门, 由于国家对各省的教师流动虽没有明确的规定, 但却抱着特定的期待, 导致各省、市制定下来的规章制度有的是迎合中央的意愿, 有的则想要标榜功绩, 其政策并不真的符合当地实际, 很多规章制度常常不健全、不到位;再就是也没有考虑到当地各校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于政策执行的实效, 很多地区教育部门并不敢或者不愿多想, 有的甚至选择形式上的流动而逃避政策执行的实效问题。一位教育部工作人员谈道:“由于有的偏远乡镇学校与市区校其直属体制不一样, 给真正意义上的流动带来困难。在我们无锡市A区, 对有普通小学、分校、办学点的学校确实需要由中心统一指挥流动, 从而达到均衡。但对于其他学校是否也需要大面积流动, 我们有所怀疑, 这样的工作不好做, 就怕是为了实现数字而流动。”

2. 教师群体内部的纷争

(1) 一线教师与中层干部:一线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中的绝大多数, 也构成了教师流动的大部分, 这一群体常常会将自己与中层干部对比, 如果看到中层干部因为职权的作用而能选择不流动或流动到好的学校, 那么一线教师们多会产生不满与不平衡。而在实际中, 中层干部确实可以利用自身身份影响到教师流动的指标敲定, 从而维护自己的利益。

(2) 主科教师与副科教师:现今教师流动在涉及城市校、优质校的教师对农村校、薄弱校进行援助交流时, 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教师流动的结构不正常。主科教师流动得多, 而农村真正所缺的是副科教师的流入。由于一个学校本身在音乐、体育、美术这样的副科上师资就不多, 因此城市校、优质校也不太愿意将自己的副科教师流动出去。这样的话, 主科教师常常会因为自己的工作量比副科教师大、工作压力比副科教师强, 却相比副科教师而言更容易被流动出去, 产生不平衡和不安的心态。某些情形下还会影响到教师之间的关系。

(3) 优秀骨干教师与非优秀骨干教师:一个学校常常会以其优秀骨干教师为荣, 这也是学校实力的一种体现。那么在教师流动政策中, 由于鼓励骨干教师流入农村校、薄弱校, 且在无锡的教师流动政策中被明确规定为“双十五”原则, 即“专任教师轮岗交流比例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15%, 区教学新秀 (班主任新秀) 及以上骨干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骨干教师总数的15%”, 注定了骨干教师逃不过“流动”的命运。有的骨干教师觉得自己拼命工作干出这么好的成绩, 现在说流走就要流走, 难免出现自觉吃亏或教学积极性受到打击的情况。而非优秀骨干教师则可能出现“反正优秀了也要被流走, 我还不如就这样”的心态。

(4) 青年教师与中年教师:A区在对教师流动的条件中规定“在同一学校任教 (在职) 满6年以上的专任教师”优先考虑交流, 因此刚好满6年的青年教师由于年富力强, 常常是被优先考虑交流出去的, 这有可能导致青年教师不满。而同样符合流动条件的中年教师则常常被学校保留。A区一位校长坦言, “我们最珍惜的其实是处于30多岁的中年教师。因为他们这时工作经验也有了, 家庭已基本稳定, 同时有了小孩的对学生更有爱心。因此他们处在教师的黄金年龄”。他们一旦真的流动, 在家庭、心理上将会付出更大的成本。所以一般情况下, 学校对这些教师的流动会有所保留。

四、肯定成就, 认清矛盾, 鼓励地方不断完善政策设计

目前, 各地教师流动政策仍在不断的推进中。无锡市在高位均衡教育理念的推动下, 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教师流动政策的有效执行。例如:教育局和学校一起合作制订落实轮岗流动计划;任命督导室等相关科室负责考评;召开推进会, 加大宣传, 明确提出流动指标;教育局出台相关政策, 建议学校结合幼小衔接、中小学衔接、学校校际联动等活动, 进行骨干教师合理流动;要求有普通小学、分校、办学点的由中心负责完成轮岗指标。同时教育局层面通过结合“职称评定”, 以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评选为契机, 加大中小学骨干教师流动的推进力度等等。尽管这些措施可能只在某一方面起到有限的作用, 但不可否认, 教师流动在这样不断的政策改进中将会一点点靠近政策目标, 这对我国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师队伍的优化配置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不过笔者认为, 如果不能尽早实现教师身份的公务员化以及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的要求, 那么就不能对教师流动政策赋予太高的政策期待, 不能将它定位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主力。否则, 这个政策容易因过高的期许和有限的作用而流于形式。

因此, 目前对教师流动政策执行中的困境和低效现象, 不仅需要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角度对其运行机制和制度构建进行研究, 还应当从微观层面对政策在一所学校的具体执行情况及学校内部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方案设计。这个政策事关教师的人事安排, 通过对一个地区教师流动内部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的展现、分析, 抽出现实中的问题;再将其放入政策的视域内去探讨其症结, 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从而开出真正能“治病”的药方。

参考文献

[1]顾明远, 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贾建国.我国教师流动制度创建中的利益冲突及其协调[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8) .

[3]卢俊勇, 陶青.对教师流动制的原理与问题分析[J].当代教育管理, 2011 (4) .

上一篇:有根据的写简历下一篇:高三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教案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