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学习心得体会 王路芳

2024-05-14

课改学习心得体会 王路芳(精选13篇)

篇1:课改学习心得体会 王路芳

课改学习心得体会 张国芳

张国芳:大专学历,中文专业,小学一级教师,十九年教龄,现任五一班语文兼班主任。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近几年,轰轰烈烈,各种形式的课改扑面而来,不断涌现在老师们面前,冲击着我的视野.我也在不懈努力地探索一条能适合自己班级,自己学生的新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也不断接受着新的教法、理念,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进行尝试、完善、提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从孔孟开始就一直应用于中国的课堂中。通过上周的学习,我更明白了课改中所体现的“习”的重要性。

这么多年的教学,我充分认识到,其实孩子们所学过的知识很多,但是,到用时能提取出来的却很少。这就是平时所习的不够。很简单的例子:在教学中“北”一字,可以说在幼儿园学字的时候,孩子们就应该会写,可我在改作文中发现,有不少学生把“北”写成“兆”,把 “展” “就”等这些很基本的字写的多一撇、少一捺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是大多数孩子身上所存在的共同问题.我想,这些问题的原因也就是平时习之太少,遗忘太多.这些年我越来越发现语文教学的最大失败是现在的孩子们大多都不会写作文了.一到作文课,孩子们就开始把作文书拿出来,也不择其精华,埋头就抄,造成了习作千篇一律,没有了自己的创作,文章更谈不上有出裁、灵魂之说了。我就得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还是一句话:孩子们没有做到“学而时习”“举一反三”。写作时,也缺少细致的观察能力,根本就不知道怎样去入手观察,简直是猫咬刺猬,无从下口.甚至到了五年级还有一个同学把“妈妈”一词写成“女鸟 女鸟”,我看了半天才明白他写的是什么。一次习作课,让学生去观察春天的景物,我们就组织孩子们去伊滨公园,有一个孩子这样写:

今天我们去春游,老师家的狗也去了,一路上,狗一会跑到这里,一会跑到那里,同学们都围着狗玩。路上还有一条水沟,水很臭很臭。到了伊滨公园,老师说,你们去观察春天的景色吧,边观察边记录,于是同学们解散了。玩了一会,我们就集合回家了。

一篇习作就这样出炉了,与文章主题有关的句子一句也没有,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去抓景物特点,更不用说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了.我想,造成孩子们不会写作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孩子们不善于积累,也不善于温习,更不善于阅读.连最基础的字都写不好,更别谈如何去构句成段,构段成篇.我们上周所学习的“一、二、三、四”教学法,其实就是让学生们多“温故”,目的是为学新知做好知识铺垫,是学生自己生成新知,达到不教而会的效果。任何新知识都是旧知识的积累,老师领着学生温故,可以保障不同学生在同一知识平台上接受新知识,从而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就是说,凡知新必温故,凡学新必习旧,可以使学生容易理解,便于掌握新知,并通过对旧知的应用,重复而巩固旧知。应用旧知识学习回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提取知识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温故就是习旧知,就是为学新知铺台阶,一级一级地慢慢接近新知,使学生能感受到新知识的形成其实是旧知识的点滴积累,也是很容易的。这样,也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不过,要想全面提高全体同学的语文素养,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就目前我班同学的成绩来说,想提高还得从基础抓起,从字词句上逐步解决,做到循序渐进,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想一蹴而就几乎是不可能的。

至于我的课堂,如何做到把目标定低,把知识系统化,使新旧知识衔接,还得根据每一课的不同内容和每一个学生的成绩,来制定一个全面的教学方法。并把自己当成一个倾听者,静下心来倾听孩子们的内心。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我会努力使整个教学组织环节都环环相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的课改推动下,我将会不乱提升自己,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课改中多吸取教学精髓。只有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素养,才能给师生一个幸福愉悦的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呈现出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资源的丝丝甘泉。

篇2:课改学习心得体会 王路芳

——学习刘琼芳事迹心得体会 她,是石家庄市首个“医生楷模”称号获得者,23岁走进医院,77岁仍然坚守在诊疗一线。

她,身患三种癌症,四次接受手术,却始终坚持治病救人,从没开过一张高昂的药费单,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纠纷和事故。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留下遗嘱:“不设灵堂,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然而,今年7月9日,79岁的她病逝当天,仍有1700多名患者及家属、医护人员自发为她送行。

医者仁心,芳馨世间。

观看了刘琼芳同志先进事迹事迹报告会后,我深深为之震撼。她23岁走进医院,77岁仍然坚守在诊疗一线。大医精诚、大爱无言,她心系群众,显示出一生为民的崇高精神,昭示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无限忠诚。我们从她的身上读出了对爱的责任,她没有“惊天地 泣鬼神”的豪言壮举,有的只是五十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淡泊名利的爱岗敬业。学习刘琼芳的精神,就是要学习她对工作执着的追求,我们作为青年教师,更应该把教师这个职业作为自己毕生为之努力前进的奋斗目标;学习刘琼芳的精神,就是要学习她对工作精益求精,把对学生的教育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

医院内科的同事们都知道,刘琼芳有两个习惯动作,一是询问病情时,总喜欢拉着病人的手问这问那;二是冬天里总喜欢把听诊器捂在手心里,怕看病时病人被凉着。“伸手摸一摸病人的脑门,拉一拉手,拍一拍肩膀,顺便安慰几句,病人心里就会很敞亮,病就会去一半儿。”刘琼芳的这番话,肿瘤科护士长王红磊至今还记着。爱是教育的源泉,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作为小学教师,我们不仅应该注重立言立行,更注重育人育德,新时代教师的师德更强调“师爱”,以爱育爱,是教师在班级建设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课堂上,面对眼前在智力、文化、家庭方面各异的学生,我们不得不抛弃一切杂念,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个学生。全身心的把自己的爱全部撒向每个学生,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即使你的心情很坏,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一种最朴实的爱。这就是我们要学习刘琼芳的那种忘却自我的爱——教师的大爱之心。

在这个经济发达的社会里,人心很容易变的浮躁浅薄,变的急功近利,变的阴暗势力,惟其如此,象刘琼芳一样执着于医学专业,专心于服务患者,既积极向上又心态平和的人才显得那样难能可贵,境界高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这格言激励我们教师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把学习当作生命存在的方式,以课堂教学为研究阵地,积极创新,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向专业化进击。”真正的教师应该是机智的,要不断在实践中增长教育智慧。在教学的过程中充满灵性,而这种灵性是需要丰富的知识做支撑,使得我们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付自如,从而让自己的教学充满魅力。所以作为教师,要不断充电,丰富自己的知识,从理论上充实自己;自觉地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实践中磨练自己。

刘琼芳前辈用行动给予我们信心和力量,不管我们距离梦想有多远,只要我们一直去做,目标终会越来越近,虽然服务对象会有改变,但是服务行为无处不在。“干干净净地来,干干净净地去,质本洁来还洁去,去得很安详……”老伴在她病逝那一刻写下了这番深情悼语,而这是最合适刘琼芳的。我希望作为教师的自己在工作中锤炼打造更加成熟的自己,用一颗更纯净的心去爱学生。

芳馨大爱在人间

——学习刘琼芳事迹心得体会

吴义小学 李丹

篇3:课改学习心得体会 王路芳

马坪学校实施的“自主发现式”教学模式是以合作学习为核心, 以小黑板为小组成果展示平台, 以知识整合内化为目标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它主要分为目标定向、合作探讨、整合内化三大教学环节。通过教学三大环节改学生围绕教师转为教师围绕小组转, 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均衡课堂”教学模式, 使每个学生的兴趣得到均衡培养、创新能力得到均衡训练、学业成绩得到均衡提升, 形成一种“我快乐我学习, 我学习我快乐”的课堂气氛。

一、观摩学习

2010年12月1日,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科教新报》第A8版:刊登了该报记者任凭、周曦与通讯员艾志飞所写的文章《逼出来的课改》。全文真实的记录了马坪学校在周大战校长的带领下进行的“自主发现式”教学模式改革尝试所经历的过程、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及后来取得的成效。该版编辑在编后语用“新课改需要勇气”对马坪学校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给予高度评价与肯定。

走进马坪学校, 学校教学环境、教学设施与许多好的学校相比不算好的, 学校里水泥路是修修补补的, 学生的课桌凳子、教室的黑板都是旧的。唯独教室里的小黑板是近期买的, 还算比较新, 每个班级每个小组都有一块小黑板。教师办公室不多, 每个办公室有6-8位老师在一起办公, 小黑板只能是上一节课的老师用完, 下一节课的老师马上接着用, 好像没有多余的。从这些细节来看马坪学校教学条件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 那为什么在冷水滩区中考中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值得这么多人来关注、观摩、研究、探讨与学习呢?

在学校围墙的宣传栏里, 学校简介“做课改的先行者, 当教育的一名片”, 写着“一份耕耘, 必有一份收获。随着‘自主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行, 均衡课堂的进一步推进, 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该校在2010、2011年的中考中, 在冷水滩区都取得较好的成绩, 从全区人平成绩排名30位跃升到排名第五、第三名, 他们把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自主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从宣传栏的照片上看到有许多领导来到该校观摩、考察、调研和指导工作, 有教育部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湖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廖湘生及市、区领导等;有《湖南日报》《湖南教育》《永州日报》记者、永州电视台采访报道等;有兄弟市、县、区、校领导与老师来观摩、学习、取经等等。这一切都说明“自主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中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值得大家学习与借鉴。

走上教学楼, 在各个班的教室外参观, 看到每个班教室的同学如《逼出来的课改》报道介绍的一样, 把6张小课桌合拼成一张大课桌, 同学们围桌而坐, 6人一组, 每组有块小黑板。早读时, 大多数学生已经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大声朗读语文课本, 只有极个别班级有老师在教室里, 一些班级有一位学生站在讲台上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语文课本。参观当日没有听到有读英语的班级, 不知学校是否有规定, 分星期单双周读语文与英语。所有班级同学们都是自觉地大声朗读的, 没有老师硬性要求, 看得出同学们都发自内心的在读书。从小学一年级的教室走到初中三年级的教室, 从一座教学楼走到另一座教学楼, 同学们都是书声朗朗。所有教室里讲台的黑板上面题有“自主、合作、均衡、阳光”, 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有“展示改变命运, 合作成就未来”。这是马坪学校的校训与校风。

走进九年级31班教室, 讲台前的墙壁上有大多数学校教室都有的作息时间表、班级课表等。有两张A4纸用钢笔手写的, 可能有的学校教室不一定有。一张是班级的目标与老师的工作口号, 工作口号是:让我们的班级充满阳光, 尽职尽责, 真诚合作;另一张是学习小组组长的名单及学习口号, 学习的口号是:勤学好问, 合作探究, 共同进步。值得一提的是分成的几个小组在教室后面的墙上贴有一个“成长足迹”表, 里面按周给各组插上红旗。该班有29位同学, 分成了5个小组, 名称是花儿朵朵队、永恒之星队、梦想队、拼博队、星月组合队, 这些队的名字是各小组自己商量取的, 在“成长足迹”表里各小组都有红旗, 显示出各队之间互争上游的决心与不服输的勇气。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有学生自己办的黑板报, 标题是:“老师, 我们爱你”, 栏目有“良言台、中学生眼里的‘荣’与‘耻’、颂师录”, 落款有“版面设计、美术、文字”三项。整个版面美观大方、字迹工整, 内容丰富、简洁、内涵深, 如在“良言台”栏里写有《礼记》的句子,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在初中年级相比是办得比较好的黑板报, 值得学习与称赞。

二、九年级张慧婵老师的《陈涉世家》课堂记实

⒈上课开始起立。老师同学互相问好, 老师提醒学生微笑1分钟。老师问学生:“为什么要微笑呀!”学生回答:微笑———阳光、健康、心情愉悦等等。

2. 引入新课。

在黑板右边写出毛泽东《贺新郎·读史》中词句“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 更陈王奋起挥黄钺。”导出:陈王就是陈胜, 也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陈涉世家》。

板书:陈涉世家

3.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前询问了学生课前查阅有关该节课的内容的情况, 有学生举手回答, 老师鼓励。⑴讲解《陈涉世家》文学学识, 司马迁《史记》, 从“史记”讲到“传记”、“列传”、“表”, 重点讲解了“世家”其实是“传记”的一种。⑵请学生朗读课文。同学们说大家一起读, 在学生齐读课文时, 当出现多音字的时候, 学生读错时, 老师用掌声示意学生停下, 老师纠正后, 接着读下去。里面有“数”、“王”、“将”、“长”等。⑶出示第一块小黑板“导学指南, 有方法的翻译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想。”老师请学生思考回答“有方法翻译指哪些方法?”学生们积极发言回答了多种方法, 最后老师总结, 要求学生掌握两种最基本的方法:一是直接从字、词、句意思翻译, 叫直译;一是根据文章上下句的关联翻译, 叫意译。⑷分小组, 由各组讨论翻译全文。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 每人都有一份“自学稿”, 他们互动交流, 或在“互帮显示板”上认真书写着。各小组大都已经在课前对原文进行翻译, 并且把译文写在自学的作业本上了。⑸老师抽学生按自然段翻译课文, 有的自然段由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译文, 达到了学生“自主发现”的教学目的。如“曰:‘苟富贵, 无相忘。’”有的学生就根据自己的理解翻译成目前流行的语句, 就很好。用掌声鼓励学生举手积极回答课堂问题。⑹最后老师将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句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 达到学生全部掌握理解其含义为止, 特别是重要句子提醒要加深理解。如“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4. 课堂总结。

因为课文内容较多, 一节课时间按一般的班级是无法完成的, 上课时间快到了, 老师简单地总结该课内容。“陈胜远志—谋划起义—发动起义—陈胜称王”。

5. 布置课后作业。

出示第二块小黑板的“导学指南”, 其内容是:第二课时谈陈胜 (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描写分析陈胜的形象) ;说感受 (从陈胜身上, 你最有感触的是什么?)

张慧婵老师的《陈涉世家》课堂评析

1.把握学科特点, 体现学校课程改革模式—“自主发现式”教学。整堂课基本上是按照学校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自主发现式”教学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了:不是为读而读, 为学而学。这节课学生自主学习贯穿始终, 是深入地读, 富个性地悟, 开放地去发现。学生自觉地结合课文的线索去读去品, 品当时的背景、人物的心情、历史的意义。有较难的问题, 老师加以引导, 特别是告诉学生把这个故事放在当时的环境中去思考, 去翻译。在感悟之后, 各抒己见。

2.在分组学习的时候, 张老师只负责指引和概括, 一切得靠各小组自己来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被分为5个小组, 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 每人桌上都有一份“自学稿”, 他们忙碌着、参与着, 或入神聆听, 或凝神思索, 或互动交流, 或在“互帮显示板”上认真书写着。每个小组的几位同学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事先由组长将该节课的学习任务已经分配到了每个成员, 在小组讨论时将每人的意见归纳在一起, 或由组长或某一同学回答问题。均衡课堂教学在回答问题中得以充分体现, 课堂上充满一种“我快乐我学习, 我学习我快乐”的气氛, 一切都是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 做到了“逼迫学生学习, 不如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改变。

3.在教学中注意了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 是学生接受人文性教育最好的课程, 同时也是提高他们语文实践能力的过程。这样, 我们就必须树立让语文教学由“小课堂”走向“大课堂”的新认识。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人文、语言教育的重要资源, 但不是唯一资源。那么, 课堂是学习的重要渠道, 但不是唯一渠道。课上, 张教师积极适当地扩展学生的读书深、广程度。一方面, 教师抓住教学重点训练项目施教, 引导学生读文, 从文章内容想开去, 适当延伸;另一方面, 教师大胆扩展课文的内容。例如, 课堂上老师要学生翻译“曰:‘苟富贵, 无相忘。’”时, 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恰当的人文教育。在讲到“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时, 两位英雄的做法在当时情况下是英雄的智举, 但现在不可以相信迷信, 要相信科学。课堂中渗透的人文思想, 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延伸, 课内外阅读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 体现了语文教学观向大语文教学观发展的变化。

4.课堂上老师按照正常的教学计划教学, 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学习, 外来观摩学习、听课的老师, 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 他们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课堂上没有打瞌睡、搞小动作的现象, 课堂氛围活跃, 当然个别学生自主性不够强烈, 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就不强了, 需要老师去激发。至于“均衡课堂”教学在一节课里不可能充分地得到体现。学生发现教材内外的课堂问题不是很多, 老师诱导学生得出课堂问题答案的时间有限, 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朝着该校提出的具有阳光个性, 敢想、敢说、敢做、敢担当的“阳光学子”办学目标迈进。

三、几点体会

1. 马坪学校校长周大战在经验介绍时说:

我们打破传统的评教方式, 不是以一节课老师的上课教学水平高低为标准, 而是以学生课堂学习的收获的多少为标准。我们学校不培养名师名教, 人人平等。教师平等, 学生平等。

一所学校办得好坏, 起决定因素的就是校长, 一所名校, 必有一个名校长。马坪学校的课程改革的成功在一定程度取决于校长周大战的勇气与决心, 学校没有名师实际所有的老师都是名师, 因为教出的学生都有了进步与成长。凭着周大战校长的一股子闯劲, 大胆尝试, 摸着石头过河, 开辟了农村学校教学课改的先锋, 走出了一片开阔地。

马坪学校的“自主发现式”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将自主学习、发现学习与合作学习用一个新的名字组合而成的, 提出这个教学模式首先强调是学生个体自主学习, 调动学生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再次是学生个体在学习中发现自己有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 将这些疑问找出来寻求其他同学的合作, 以达到自己解决学习上问题。这是目前新课程改革推行的最好的教学模式, 也是教学中取得收效最大、最快的教学模式。

“自主发现式”教学模式课程改革, 说通俗点就是将传统的“逼迫学生学习, 不如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改变, 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先学”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分内事, 也就是学习方式的重建。“后教”就是以学论教, 即根据学生的学而教, 是对学的再创造, 在这个过程中, 促进学生的学是教师的准确定位, 教师必须超越学生的先学而使学生的进步有质的飞跃。这种课改模式值得农村中小学借鉴与学习。

2. 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必须先改课。

传统的课堂是“缺失”的课堂, 效率低下, 问题成堆, 课改就是让我们的学生离开学校后不恨同学、不恨老师、不恨学校, 好的课堂就是让学生不瞌睡的课堂, 就是让学生不厌学的课堂……对于每一位行走在课改旅程中的实践者而言, 坚持是一种品质, 坚持就意味走向突破。马坪学校“自主发现式”及“均衡课堂”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能在该校扎根、发芽、结果, 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改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上, 充分利用小黑板, 将班上的同学分成小组, 老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做到“逼迫学生学习, 不如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改变, 把课堂交给学生, 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学业水平得到了提升。当然这不是喊几声口号就能获得的, 是付出了艰辛的汗水与心血。广大中小学老师们如果都像他们一样, 将新课程改革进行到底!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一定能迈出一大步。

3.“均衡课堂”教学模式实际上与“有

教无类”、“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含义一样。马坪学校推行的“均衡课堂教学模式”是通过“自主学习-发问提问-合作探究-整合内化-课外实践”五个关键环节, 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均衡的培养, 使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得到均衡的训练, 使每一个学生的成绩均衡提升, 形成一种“我快乐我学习, 我学习我快乐”的课堂气氛。完成六个转变, 即教师变学长, 讲堂变学堂, 教室变学室, 教材变学材, 教案变学案, 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最终将学生培养成“阳光学子”为目标, 也值得所有学校和老师们学习与推广。

4. 关于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 课

堂均衡则学校均衡, 学校均衡则区域教育均衡。在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一个区域, 所有的孩子享受一样的教育, 在同一起跑线共同学习进步, 这是我国教育改革追求的目标。马坪学校没有能力改变教育均衡的问题, 但可以先学校均衡, 再课堂均衡, 从而进行“均衡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实现学校教育均衡发展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战略任务。学校教育均衡发展有以下两个典型问题:

一是学校教育均衡发展中小学布局结构的问题。按照“四个集中” (即高中向城市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 的布局结构调整思路, 适应城乡发展需要, 因地制宜, 合理规划学校布局, 积极推进教育移民, 努力缩小区域差距, 加快缩小城乡差距, 切实缩小校际差距。

二是中小学教师均衡配置、资源共享的问题。从缩小师资配置的差距入手, 实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资源共享的机制创新, 抓住推进城乡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牛鼻子”, 有效加速学校教育特别是农村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教师是学校第一资源”的理念, 在管理者的思想上必须根深蒂固, 加快学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制定了各项具体的政策, 有操作性。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制度, 尽快完成城乡教师结构调整, 使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得到必要的保障。

篇4:学习刘琼芳心得体会--宋

凤山镇卫生院宋志文

通过观看刘琼芳事迹报告会,我进一步了解了一位从医五十载的苍生大医,一位被病魔缠身却依然心有所系的医者的高大与坚毅。做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刘琼芳的众多先进事迹体现出的大医精诚、大爱无缰及其高尚的医德,深深地触动了我。

在当今社会,医患矛盾日益突出,根本原因在于医患信任的缺失,特别是患者对医者的信任与信心的缺失。一个从癌症刀尖上趟过来的女医生,坚守着平易近人的崇高医德,为患者奉献着高超精湛的医术、无微不至的关爱。刘琼芳五十载至爱的行医历程,值得我们每位医者的认真学习与深刻反思。

刘琼芳有着诸多的殊荣,但她最大的荣誉莫过于被患者视为“咱老百姓的好医生”。面对患者发自内心的尊称,做为一名医者,还有什么能比患者的信赖更让人感动,更让人欣慰。反观当代医者,唯利是图者,趋利避害者,明哲保身者,缺乏责任者,更有甚者,藐视生命者等等不正之风,至使医者在患者心目中的崇高形象几经毁损,信任感极度缺失。刘琼芳的先进事迹所彰示出的崇高医者形象,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及医务工作者重塑形象的楷模。

大医刘琼芳,以其至爱的行动与不朽的医者精神给了我的更多有益的启示,也更为自己今后的行医历程指明了方向。做为一名医务工

作者,对照大医刘琼芳,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与差距,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与目标。我要努力向刘琼芳学习,学习她的高尚医德、大医精诚、大爱无缰的品格,把“以患者为中心”、“救死扶伤,德技双修”,做为努力并始终奉行的行医操守。端正态度,坚决的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及不正之风,锲而不舍地把心中的坚定信念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强大动力,从平凡做起,以自己的真诚、热诚和激情去帮助、温暖每一位患者。

篇5:学习柴生芳心得体会

中央组织部日前印发《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追授柴生芳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全文如下:柴生芳,男,汉族,甘肃宁县人,1969年7月出生,1990年7月参加工作,2011年6月入党,先后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委办公厅工作,2006年主动要求去贫困地区定西市工作,曾任陇西县副县长,定西市安定区委常委、副区长,临洮县委常委、副县长,临洮县委副书记、县长等职务。2014年8月15日凌晨,柴生芳同志因劳累过度诱发心源性猝死,在办公室不幸去世,年仅45岁。(12月11日,新华网)

近两年来,随着中央反腐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一只又一只的大小“老虎”纷纷落马,一只又一只的“苍蝇”被拍。伴随着这些“老虎”“苍蝇”的不断出现,众多网友对“党的干部队伍”出现了否定和不满的情绪,甚至在网络上毫无原则的肆意炮轰“党的整个干部队伍”,这不禁让人疑问,难道我们的干部队伍里就真的没有真正为民的好干部了吗?然而,事实告诉我们不是这样的。在我们身边,依然还有很多好领导、好干部,甚至还有为了群众利益而“活活累死”自己的好干部,柴生芳无疑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他是留洋博士,在更好的出路面前,毅然选择回到贫瘠的故土;他是一县之长,在权力和地位面前,却把自己看成了人民的公仆;他是壮年之身,却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诱发心源性猝死,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柴生芳之所以能成为传奇人物,并不是因为他从农村娃到北大高才生的人生转变,也并非是日本神户大学博士生的身份光环,而是用‘我能奉献给你们的,只有热血和汗水’的精神,践行了一个党员干部的职责和使命,他把所有忠诚都献给了基层和百姓。的确,他把服务群众当成自己的追求,到基层去接地气,为事业带去生气,让工作充满锐气,作为科班出身的留洋博士,本可以有更优越的人生安排,但他最终选择回到家乡,为老百姓的生存和发展出实招、下苦力,呕心沥血。在定西的近十年时间里,他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一心为民,全身心扑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上。为了解民情、掌握民意,他跑遍了当地的田野山川,主动与群众促膝长谈,就连最偏僻的山村,也留下了他的足迹。在别人眼里,他是“父母官”,在他心中,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是为百姓排忧解难的公务员。

俗话说,“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柴生芳正是以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投身基层、躬身实践的工作作风,勇于担当、敢闯敢干的工作魄力,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唱响了时代主旋律,同时为广大党员干部指明了前进方向。

他,的确无愧于新时代我们应该学习的“时代楷模”!

学习柴生芳

他的离去,让一个默默无闻的县长世人皆知;他的离去,为临洮县所有党员干部树立了新的标杆;他的离去,给家人亲朋及所有关心他的人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却给临洮县的历史留下了光荣的一页。就像焦裕禄、孔繁森„„他留下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不菲的精神财富,他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他,就是临洮县委副书记、县长柴生芳。

学习他的价值观、人生观。一个80年代的北大生,一个留洋博士,为什么拒绝了舒适而高薪的工作,偏偏回到贫瘠的家乡,来到这个贫困县甘当县长?“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他不正是想尽自己的力量为家乡的父老乡亲谋幸福,用自己的所学来回馈家乡吗?他曾说过:“看到贫困乡亲,就会想起自己早早去世的母亲,想起仍在农村受苦受累的父亲”,这种视乡亲如父母的情怀,不正是一方父母官最难得的精神品质吗?习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讲,要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问题,柴生芳淡泊名利、心系群众、执着于事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是我们许多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学习他的勤奋好学。经常研读《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等理论书籍、案头常有《求是》《中国经济周刊》等时事期刊、办公室的灯常常亮至深夜、8年间记录30本工作日志„„一个博士县长,在常人看来已经博学,但他依然坚持随时随地地学,并以自己的良好学风不断影响着身边的人。凡是他到过的村子,其地理位置、产业状况、民情风俗等,他都能过目不忘,想必不仅仅是记忆力强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用心,用心下基层,用心向基层学习。学无止境、学而不厌、活到老学到老,体现出的是一个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一个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一个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

学习他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三岁的女儿过生日,因为工作,他都没有去,遗憾的留下了年幼的孩子、年轻的妻子、年老的父亲。在他倒下的前一天,工作长达近18小时。也许有人会说,他是县长呀,当然,他是县长,他的肩上担负有更大更多更重的责任。可是不要忘了,我们的一般干部以及其他领导干部,同样拥有着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同样肩负着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同样接受着党和人民的恩惠。心系群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是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具备的优秀品质,无论身处哪个岗位,我们都应以强烈的事业心去敢于担当,大胆干事,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在父亲、妻子、女儿眼中,也许他不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但他一定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好儿女,是我们的好榜样。

篇6:学习陈玉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通化一校李俊贤

一名淳朴的农家妇女,走上讲台,向我们讲述她二十余年来收孤养残助学的不平凡经历,也向我们展现了一名普通的共产党人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的光辉。有一种力量让人感动,它就是大爱无声;有一种奉献震彻心扉,它就是默默无闻。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爱无私的这种奉献精神。

学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坚持不懈的奉献精神。一个人要干好工作并不难,难得的是长年累月的坚持。陈玉芳同志22年来收养56名孤残儿童,这不仅体现的是她的爱心,更是担当了56份责任。这是一种从不间断的执着,正因为如此,才在自己的平凡人生中,创造了不平凡,不断将自身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

在她收养的一名孤儿日记当中写道:“管吃管住是无私的母爱,管读书上学是智慧的母爱,管理想前途是目光远大的母爱。陈姨妈将3种母爱都给了我们。”看到这我想了很多很多,平心而论,谁没有家庭?谁没有子女?谁不渴望平安和幸福?但是,在需要帮扶的弱势群体面前,在沉甸甸的社会责任面前,我们每一个人是否都能够挺身而出,无私奉献?陈玉芳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她用一个共产党员的赤诚情怀,把一份丰厚的精神资产与人间之爱献给了孤残儿童,以一个女性柔弱之躯,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天空。

学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她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陈玉芳靠着做衣服的手艺创业,逐步创建了制衣厂。事业成功后,她接连创办了三所学校,希望身边的乡亲和姐妹能学到一技之长,尽快脱贫致富。陈玉芳说:“谁都知道投资扩大制衣厂比创办学校的经济效益大,但钱是挣不完的,用有限的钱帮助更多的人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篇7:2016学习刘贵芳心得体会

> 2016学习刘贵芳心得体会

刘贵芳所在的南堡村是一个拥有3600多口人的大村,人口居住分散。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500多位。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青壮年出去打工的越来越多,村里70%以上的老人成了空巢老人。

群众医疗保健的重担就落在村医刘贵芳的肩上。为乡亲们提供健康保障的同时,刘贵芳还照顾村里患慢性病的72位空巢老人,视如亲生父母,精心照料护理,老人们也都在心里把她当成女儿看待。

“乡里乡亲之间都太熟悉了,再说啦,打个针、输个液、拿个药片啥的,都是块儿八毛的,能花上几个钱,不能太计较了”刘贵芳说,自己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如今又为乡亲们看病,大家都是街坊邻居,不能考虑靠当医生挣钱,能为乡亲们服务,心里很充实很满足。

村里80多岁的孤寡老汉王春井,自10年前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后遗症,长期卧床。刘贵芳不仅按时上门看病治疗,还像女儿一样精心照料他的生活。老人常说,只要看到刘大夫,身上的病就好了一半啦!

因没钱交医药费,长期“免费”看病,王老汉有时还谎称身体好,不肯就医。当知道老人是因为赊欠过多没钱付费时,刘贵芳便假装生气地说:“大爷,俺把你当亲人看待,你却把俺当外人。”之后,刘贵芳不仅不收老人的医药费,还经常为他送日用品,照顾他日常生活。

与王春井老人类似情况的,在村里还有71位。这72位老人中年岁最大的80多岁,年龄较小的60多岁,病情多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类疾病,长年累月,不能断药不说,一旦发作,便是非常凶险。

刘贵芳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笔记本写下当天的工作日程,一有闲暇就拿出来看看还什么工作还没做完,哪个患者还有什么事需要她去做。

2011年,南阳堡村有位孤寡老人刘景川独自在家,因长期无人照料,去世2天才被发现。2013年初张庄村空巢老人张大召,孩子出去打工,死在家中4天无人知晓。每当听到这样的事儿,刘贵芳的心里便不是滋味。为了帮助这些无人照料空巢老人,刘贵芳逐渐走上了公益路。www.在为乡亲们提供健康保障的同时,义务照顾起了村里患慢性病的72位空巢患病老人,视如亲生父母。因事迹突出,刘贵芳获得了“最美乡村医生”、“全国优秀乡村医生”、“感动河北人物”等诸多荣誉,2013年1月5日,还在中南海受到时任李克强总理的接见。鼓励称赞他“你们是积善行德,做到这样很不容易,是平凡中见伟大。”

给老人建个温暖的家

刘贵芳的“名气”越来越大,而她也感到肩膀上的责任越来越重。通过和老人们的接触,刘贵芳感觉到农村的孤寡老人一方面是缺人照顾,比较孤单;另一方面是看病难,缺乏医疗保障。虽然自己一有时间就去各家走访,帮助这些老人解决问题,但时间和精力等问题,不可能将这么多老人都照顾好。如果能给无人照料的老人们建个“家”,把他们集中起来照顾就好了。但想起来容易干起来难。

刘桂芳的爱人孙志宇是南阳堡乡卫生院的负责人,刚听说妻子要办敬老院就劝她:“你每天够忙的了,建养老院要投资、管理不是小事,算了吧”。执着的刘贵芳不忘总理的鼓励赞扬,多次和爱人谈心交流,取得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和她一起制定方案、选址、跑项目、凑资金、、、、。

刘贵芳拿出家里全部积蓄,把儿子做生意的流动资金抽回来,借遍亲戚朋友,又从银行贷了40万元,钱还不够,又把孩子结婚时的轿车变卖了......听说刘贵芳建设养老院资金紧张,邯郸市主要领导协调民政等部门,按照国家政策给予最大力度扶助支持,再加上开发商先行垫付的一些资金,就这样,2013年6月,爱心敬老院终于破土动工了。

篇8:学习李元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淮南市凤台县丁集镇张巷小学教师李元芳患有小儿麻痹症,却身残志坚,18年如一日坚守教学一线,用多年的坚持,无声践行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职业使命。前不久,李元芳被评为“淮南好人”,她的事迹也赢得了许多人的点赞。

自1998年大学毕业以来,李元芳已经在张巷小学工作了18个年头。“在黑板写字的时候,李老师得靠着拐杖和黑板来支撑,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学生们告诉记者,李老师最初是用双拐支撑行走,但是为了教学需要,她放弃了双拐,学会了使用复杂的单拐。每天,李元芳都要上4节课,并照看一个小时的自习,一天差不多要站4个小时。经常一天课上下来,汗水已浸透她的衣服。

为缓解疼痛,李元芳在讲台后边放了一个长板凳,每次疼得受不了,她就跪在板凳上上课,就这样,一跪就是8年。“坐着学生就看不到我了,我得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清楚地看到我,清晰地听到我讲课,才能放心。”李元芳说。

长期的久站让原本就腿脚不便的李元芳脊柱严重变形,天气一转凉,腰和腿就疼痛难忍,医生多次建议她冬季要注意休息和保暖,她说自己放心不下班里的孩子。

“李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她是我心中最美的老师。”说这话的是李元芳现在所带班级的班长强强。3年前,强强还是一个在课堂上好动淘气、学习落后的男生。经过家访,李元芳得知他的父母不在身边,与他相伴的只有一个20多岁的哥哥,生活中,强强很少和别人交流,性格上有些孤僻。

为帮助强强克服缺点,李元芳经常陪他聊天谈心,陪他过六

一、过生日,及时地在班上表扬他所取得的进步。一学期后,强强好像换了个人一般,精神状态好了,学习劲儿足了,现在还被选为班长。

李元芳的学生中,很多都是留守儿童或者困难家庭儿童。李元芳在教学上坚持对每一个学生都给予足够的关爱。“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儿童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精神、心灵上的抚慰。”李元芳说。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李元芳的座右铭。18年来,李元芳坚持爱的付出,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学生。在校园里,李元芳总是笑呵呵地与孩子打成一片,在所有孩子眼里,这位拄着拐杖的老师既可敬又可亲,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对她讲。李元芳教过的学生中,很多都考上了重点大学。“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将来,就是我心中最大的快乐。”李元芳说。

篇9:优秀党员陈玉芳事迹学习心得

最近一段时间,观看了陈玉芳先进事迹的报告,深受感触,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党员员的使命和本色,用自己的先进事迹向所有的党员员做了最好的榜样!

陈玉芳,用22年的时间,收养了56名孤残儿童,资助贫困生500余人。从她身上和她这么多年的坚持,体现出三层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所体表现出来的第一层精神就是坚持。如此长时间,如此多孤残儿童,这是一种多么难能可贵的坚持精神;

所体现出来的第二层精神就是博爱、大爱精神。她所收养的孩子都是一些或是身患残疾,或是孤苦伶仃,都是一些

社会上认为是累赘的孩子,但她用她的博爱精神和大爱精神收留并养育了这些孤残儿童;

所体现出来的第三层精神是至高无上的社会责任感精神。论文写作因为陈玉芳对她所收养的孩子,不仅仅是管吃管住管穿衣,而且还管教育,管做人,管成家立业,做到“五管”,这种至高无上的负责任精神,不仅是对她所收养的孤残儿童负责任,更是对社会负责任。收养孤残儿童,本身就是对社会压力的一种缓解,更是对社会的一种奉献。她为社会树立了榜样,起到倡导社会新风尚的作用,值得社会上千千万万的家庭学习。

陈玉芳的博爱、仁爱、大爱,是她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信念,是她所保有的崇高的党性的具体体现。她用一名党员的身份,践行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诠释着我们党员人造福人民的理念。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要以陈玉芳同志

篇10:学习陈玉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芮城县中医医院

观看了陈玉芳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录像,心里感触颇深:一名淳朴的农家妇女,走上讲台,向我们讲述她二十余年来收孤养残助学的不平凡经历的点点滴滴。听完报告之后,不由人百感交集,肃然起敬!

22年来她收养了56名孤残儿童,资助贫困生500余人。从她身上和她这么多年的坚持,这不仅体现的是她的爱心,更是担当了56份责任。这是一种从不间断的执着,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儿不做坏事。22年的不懈坚持,22年的不断努力,22年的风雨历程,才使她在自己的平凡人生中,创造了不平凡,不断将自身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精神境界也得到了新的升华。

篇11:学习最美村医刘贵芳心得体会

> 学习最美村医刘贵芳心得体会

8月24日,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南阳堡村乡村医生刘贵芳起了个大早,村里的留守老人刘文美心脏病又犯了,她急匆匆地背着医药箱,往老人家里赶去。

离开刘文美老人家,刘贵芳还是不放心,又把全村“重点照顾”的几个留守老人家里都走了一趟。一看表,已经上午九点多了。回到卫生所匆匆吃了点饭,刚放下碗,家里就来了两位小客人,她们是今年刚刚高考完马上要进入大学的学生,专程为感谢刘贵芳资助她们上学而来。

当看到刘贵芳生活、工作的环境时,受助学生刘楠楠说:“刘阿姨,您家里的条件也不富裕,还为我们捐那么多钱,真不知道怎么谢您啊!”

上大学,是刘贵芳年轻时的梦想,但是当时家里条件不允许。这次为贫困大学生捐助,刘贵芳认为圆了她的梦。起初,捐多少钱让家人矛盾了很久。家里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也就1万多元,如果全捐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可能都无法周转。但是刘贵芳认为,钱捐得少解决不了三名贫困大学生的困难。为此家里临时开了个全体会议,最后全家拗不过刘贵芳的倔脾气,同意拿出1万元捐助三名贫困大学生。

受助大学生郗红艳,今年考入了承德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她说,“刘阿姨让我感受到一位乡村医生对社会的爱,毕业后,我也要回到家乡做一名乡村医生。”

1984年,初中毕业后的刘贵芳,来到了南阳堡乡卫生院学医。勤奋好学的她购买了很多医学书籍。为了强化学习效果,她还专门记了笔记,将自己学到的重点知识和临床经验一一加以记录,如今已经记满了60余本。

刘贵芳有一个特殊的家庭,除了她本人,她的公公和爱人都是乡村医生。爱人孙志宇是南阳堡乡卫生院负责人,虽然离家很近,可是忙起来焦头烂额,几乎没有空闲时间照顾家庭。2008年年底,父亲因脑出血瘫痪在床,刘贵芳便坚持每天喂饭喂水、端屎端尿、测血压、做肢体锻炼,www.家里的重任全都落在了她肩上。既要照顾家里老人,还要干好村卫生所的各项工作,提起这个,孙志宇还很感动:“这么多事情,都靠贵芳一个人抗。”

南阳堡村是一个有3600多人的大村,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大约600多人。近年来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留守老人的生活成了问题。于是,刘贵芳在为乡亲们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还主动承担起了照顾留守老人的重任。特别是患慢性病的72位留守老人,她把每个人都当做自己的父母一样照顾。

今年年初,为了改进村里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刘贵芳自筹5000元设立了孤寡老人基金。同时,她还多方争取资金144万多元,建成了南阳堡乡幸福院,可容纳100多位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同时居住。>

篇12:学习吴慧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吴慧芳是上海金桥开发区综合党委副书记、工会联合会主席,13年来,吴慧芳和团队创新工作方式,实现非公企业工会覆盖率达到93%;实行“百名先进育优发展计划”,3年来,已有94名员工加入党组织;劳资纠纷实现“三不”:劳资矛盾不出厂区、劳资纠纷不发生肢体冲突、不损坏公司设备和财物。

吴慧芳真正把职工的需求放在了心坎里,落在了行动上。一桩桩竭诚为群众服务的实事,也让吴慧芳在开发区职工群众心中树立了群众工作的美好形象,使她成为金桥开发区一呼百应、极具感召力的一面旗帜。

吴慧芳做群众工作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她不是那种工作计划上报了,制度定过了,文件发过了,大会开过了,奖章捧回了,就算大功告成了;也不是那种“一招鲜吃遍天”:做一点工作,干

一、两件事情,重复讲几年,遇到好事就去蹭一把。一桩桩竭诚为群众服务的实事,让吴慧芳在开发区职工群众心中树立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美好形象,使她成为金桥开发区一呼百应、极具感召力的一面旗帜。

在妥善处置劳资矛盾纠纷上,吴慧芳实现了在别处很难企及的“三不”,即劳资矛盾不出厂区、劳资纠纷不发生肢体冲突、不得损坏公司设备和财物。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金桥开发区生产性企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劳资矛盾频发,她和她的团队妥善处理了群体性劳资纠纷124起,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6起,涉及员工11930人。

在开发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上,吴慧芳和她的团队一家一家走,一点一点做,十年磨一剑,愣是让综合党委的工作覆盖到417家非公经济企业,实现了开发区内党的群众工作组织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一片。

吴慧芳同志作为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领导,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的真实声音,“善干实干甘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在工作中,也只有切实关注现场的声音,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提供有效的意见作为决策参考,不然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责。()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挥团队协作。以实现个人和组织的最大价值。阅读了吴慧芳同志的先进事迹,对照自己的表现,我感到差距巨大。她的先进事迹激励我,要立足于平凡岗位,始终如一地把平凡的事做好,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吴慧芳同志的先进事迹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就是一种丰盛的精神食粮,鞭策并激励着我时时刻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看到关于“有求必应”才能“一呼百应”,我深有感触,这点对于我们工作在支持部门的人很有借鉴价值。限于我们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分工,我们可以不期望“一呼百应”,也很难做到“有求必应”。但是遇到别人来咨询问题,都应该尽心的回答或者提供点帮助,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话,所谓的“跨部门”沟通问题都不应该是最难解决的难题了。

无论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态度决定一些。我们可以微笑着面对困难,相反,也可以愁眉!只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一颗感恩的心,一颗有责任感的心。那么,任何的困难都将迎刃而解。在去年的培训中我知道了同理心的概念,这次的学习资料更强化了这一概念。相信如果在支持工作中能够积极的看待责任,以一颗同理心去与人相处,做到双向沟通,那我们的工作可以更有效的进行,保证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可是要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持续的做好事,需要的是强大的毅力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学习吴老师的工作态度,更要学习吴老师的信念。只有信念才可以创造看似平凡却又生动感人的奇迹。认真工作,积极生活,经营好小家,贡献于国家。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在工作中向每一位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的同事学习。学习先进,立足本职,祈求世界和平。吴慧芳同志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她的事迹令人受益匪浅。受她的启发,我反思了自己的工作:事情有轻重缓急,工作中始终要明确工作的重点、端正自己的态度;作为一名做技术支持的工作者,现场有问题时,要第一时间为他们解决,不怕重复做事,就怕没人找你做事;时刻谨记:态度,决定品质。要常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真诚待人,细心做事。

篇13:课改学习心得体会 王路芳

一、要养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刘琼芳同志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和长处就是刻苦学习,善于思考,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学习,钻研技术和业务知识,使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很快得到提高。我要学习她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是与自己工作的实际需要分不开的。因为如果不注意读书学习,不注意知识的积累,不注意研究新问题,思想就会封闭,思路就会狭隘,在工作中也就拿不出新办法,出不了好主意,工作流于一般化,难以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像刘琼芳那样,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抓紧学习。

二、要养成勤奋敬业,踏实肯干的好作风

刘琼芳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项工作。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她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正是靠着这种勤奋的敬业精神,她在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我们树立起了学习的榜样。通过学习先进,我觉得我们就要像她们一样用满腔热情,恪尽职守,勤奋踏实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要养成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好品质

刘琼芳同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可贵之处在于她通过艰辛劳动,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的时候,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她能站在更高的利益上,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得养成一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缺乏埋头苦干的精神,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要修炼她们那样不张扬,默默奉献的个人品质。一是要务实,就是要知实情、说实话、想实招、求实效。想问题,办事情,要以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为标准。二是要勤勉,就是要发扬“老黄牛”的精神,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做到夙兴夜寝,殚精竭虑。三是要吃苦,就是要经受住苦与累的考验,勇挑重担,敢于到艰苦岗位和困难多的地方去工作,以累为荣,以苦为乐,永葆艰苦

奋斗的作风。

对照先进的典型、榜样,我想:不管干什么工作,都应该保持一种激情,永远做到对党的事业、对自己的工作激情澎湃地干些事情。刘琼芳同志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撼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她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而她们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将转化成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我要以她为榜样,认真对照检查不足,切实改进提高工作,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自己的工作不断进步。

刘琼芳同志的先进事迹和模范行为带给我们许多启发,也让我们深深的思考!学习模范、反思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开拓未来。

我们要时刻以刘琼芳同志为楷模,学习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学习她坚忍不拔、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探索精神;学习她干一行、爱一行、求真务实、讲究实效的敬业精神;学习她勇于创新、迎难而上的可贵勇气。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上一篇:项目扬尘污染防治承诺书下一篇:大自然新貌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