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改学习总结

2022-07-06

叹岁月流逝太快,转眼间便到了年底,一年的辛苦工作中,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难忘时刻,也在不断的工作积累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为了记录这一年的工作成长,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课改学习总结》,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教师课改学习总结

新课改教师业务学习资料---笔记

新课改中如何搞好小组建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人们每时每刻都在谈论着新课改。但新课程改革绝不仅只是一种流行,我们也绝不仅只是在赶时髦。我们要深刻理解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又是什么,新课改下的课堂是如何的等等。这些疑问都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与研究。而新课程改革下课堂的小组建设,本人觉得也是值得深究的一个问题。

新课程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得给足学生发言的空间,展示的空间。课堂上靠老师的指名学生回答,指名学生板演的方式却完全无法给每个孩子一个展示的空间,不能真正意义上的面对全体学生。而小组合作学习就恰好能弥补这个缺陷。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讨论的机会,还能实实在在地体会探究知识的全过程。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教师为了孩子的未来,必须要转变观念,坚持新课改的理念,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新课改中小组建设非常重要。小组建设搞得好,课堂就会既轻松,效率也高。那么,如何搞好小组建设呢?我把小组建设分成几个环节。

一、建立小组

将班级的所有成员进行分组。先给学生讲原则:成员6-8人,男女搭配,优生帮差生。让学生自己先进行初步的分组,老师再全面的调节,尽量做到每个小组各方面能力均衡。然后让学生小组商量自己小组的组名及口号。这是小组内的第一次合作,实践下来,成效不错。有的组起的名字还挺棒的。比如:彩虹组,他们的口号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奋斗组的口号是与其后悔过去,不如奋斗未来;探索组的口号是我探索,我快乐,我自豪;还有阳光组、挑战组等等,他们都通过小组内所有成员的共同商议,有了自己独特的组名及富有鼓动性的口号。

二、选举组长

组长是小组的核心,一个好的组长需要一个有能力有爱心的人来担当,让学生自己独立选举,教师适时提出相应的意见。选举的组长既能挑起重担,有一定的组织力、号召力和榜样示范作用,又能清楚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也能帮助其他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集体,让他真正是老师的好助手。

三、训练组员:这是一个长期而又真正体现新课改的过程。在训练组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训练时要面向全体。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育集体的同时,必须看到集体中每一个成员及其独特的精神世界,关怀备至地教育每一个学生。”在新课程课堂中更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这就要求小组要学会分工合作。可以在小组内自行安排这次谁操作、谁记录结果、谁汇报等等。下次再交换,要每一位组员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和展示。如果某组员他不会说,那么组内其他同学就一句一句的教他说,直到他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为止。也可以将小组内的成员进行编号,编号的过程由小组长进行。在编号前,老师先告诉组长:你们商量怎样才能将每组相同号数的成员各方面能力基本均等?编号下来,每组基本上都是按各方面能力好中差排的序。由于是小组内自己编的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也同时便于老师在上课时好教学。比如,较难的题,就直接可以让各小组内1或2号的学生展示;稍难的题,让各小组内3或4号的学生展示;容易的题,让各小组内5或6号的学生展示等等。 二是训练时要做到三教。 第一,教学生会回答。作为一名老师,上课时最苦恼的事情是什么?可能学生不配合老师,不积极回答问题,应该是最大的苦恼。要尽量避免这样的苦恼,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在正式回答问题前先说:“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等等,让学生自然地将自己所想或小组内讨论的结果清楚的表达出来。

第二、教学生会评价。新课改中评价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学生也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人,从被测的被动地位转向主动地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提出的口号是“把一切学生所能胜任的评价还给学生。”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评价别人回答问题正确与否,板演正确与否,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己评价自己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同时还可以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让学生自评或互评。对他人的评价,教师先要教会一些语言,如:“我觉得他的回答不够完整,我还要补充„„”;“我觉得他的回答既完整,又清晰,声音也很洪亮真棒”等等。在自我评价中,可以每天利用夕会课的时间,书面和语言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第

三、教学生会倾听。善于倾听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它体现了对讲话人的尊重,对于学生来说,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只关注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倾听能力的养成,这样会导致学生学习效力低下,违背教育面向全体的原则,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那就要教给学生“听”的方法使学生会听。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想法一致时,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如果同学的发言精彩,还可给予掌声。要让学生明白听别人讲话,不是只听“热闹”,而是带着问题或目的去倾听。一边听别人的朗读或回答,一边思考问题,这样,学生倾听会更投入,思考也将更深入。可以让倾听的学生对同学的发言给予评价,如“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你对他的观点还有什么补充吗?”带着这样的目的,学生会静心倾听,并作出评价,在倾听中学会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补充他人的不足之处。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向发言者提出问题。在认真倾听了别人观点的基础上分析、判断,互相启发,在倾听中产生思维碰撞,让课堂闪烁智慧的火花。

四、小组激励

小组激励可以结合班级文化建设进行,将各小组名称张贴在墙上,给小组制定一些奖励的措施,让小组之间相互比较,相互激励。比如,一堂课里表现得积极,合作效果好的组奖励一颗星,或者加分等等。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

五、习惯培养

这是大家都比较头痛的问题。小组成立了,桌子这样一拉,同学间的距离是拉近了,讨论积极了,但纪律也好象有点松懈了。怎样在这种新的学习形式下,又让课堂纪律保持良好状态呢?我想这也需要老师下苦功夫。我呢是这样做的,结合班级纪律的管理,和全班学生一起制定了相应的班规。这样制定出来的班规,学生也能共同遵守。

总之,新课程改革中小组建设非常重要,只有让小组中的孩子每个都能听,都能说,都能动起手来,那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课堂提问设计

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育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运用的好,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灵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一、课堂提问的设计要富有情趣

问答式的导课是老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中富有情趣的提问设计,不仅能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稳定情绪,还能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复习和巩固旧知识,更能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提问前根据教材的情感内涵或德育渗透契机,运用感情色彩鲜明的语言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结感反映,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解决问题。这样的提问设计,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记忆,产生持久的效用。

二、课堂提问设计要有针对性

新旧知识的联系有一定的指向性,学生在理解、分析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偏差。而提问有明确的导向作用,通过提问,学生就有了明确的思考方向和学习目标,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克服提问的随意性。教师在课前要对教材和学生进行仔细的研究。首先,要抓住知识的连接点,提问有价值的问题,恰当地反映知识的层次,以及部分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内在联系,保证学生思维发展的稳定性,也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体现知识固有的和谐性,承上启下,以保证学生思维发展的连续性。其次,提问还是针对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的问题,而且,教师还要给予恰如其分的引导,这样,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自己主动地运用已有知识去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久而久之,不但会缩小后进生优生之间的差距,而且能使学生养成自觉思考的习惯,营造积极主动、活泼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

三、要注意课堂提问设计的灵活性

提问是一门艺术,一种技巧,运用的好事半功倍。因此,设计提问一定要把握时机,适时而发。如:导课时有启发式的诱导发问,解决重难点知识时的悬念式发问,解决疑难产生共鸣时的升华式发问,遇到易混知识点时辨析性发问,深化知识的探究式发问和小结时的巩固性发问等。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活跃的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课堂提问不是提出问题就等于完成了任务,更重要的是增加学生的知识,增长学生的才干,解决问题,从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提问后,一定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考虑,走进问题中,并从问题中解放出来,切不可机械、急躁,违背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对于深度、广度、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期待心理,给予及时的引导,逐层深入,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学的需要同步。

四、课堂提问的设计要面向全体

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了学生知识水平的层次性,因此,提问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而宜。对于基础扎实,有一定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提问的设计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对于大多数学生,则要根据他们的知识和智力水平,设计与此接近的问题,注意由直观而抽象、有易而难、逐层深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主动思考,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发问能力,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总之,提问要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学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大多数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前准备和课堂设计,而对课后的教学反思与总结,则往往忽视了。事实上,教师在教完一节课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总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效果,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即课后小结)是非常必要的。写课后小结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反馈信息,找出教学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为调整教学建立可靠依据,从而促使教学过程不断优化,促进教师素质、教学水平、教研能力的不断提高。

如何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小结应主要记些什么?对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如下认识:

1.记成功之举。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目的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如一些形象贴切的比喻、借喻,巧妙的新课导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激活思维的提问等),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例题、习题简洁明快的解法,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板书,某种数学思想运用的过程或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原理使用的体会,教法上的创新等等,记录下来,目的是供以后教学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失败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败笔”,如失败的演示实验,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步骤复杂的解题过程,难以欠妥的例习题配置,由于某种原因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记录下来,并对这些原因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在教学应吸取的教训。

3.记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师生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一些偶发事件突然产生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突如其来,不由自主”,突然而去,若不及时利用教学后记去捕捉,便会稍纵即逝,令人遗憾。

如机车空气制动机自阀(俗称大闸)周围有七条管路,即总风缸管、撒砂管、列车制动管、均衡风缸管、联络缓解管、作用筒管、给风阀管,由于管路较多,学生反映不容易记忆。某次讲完该内容在引导学生小结、整理时,为书写方便,我便使用上面的七个黑体字分别代表了这七条管路。总结完,我默默地读着这七个字,突发灵感,瞬即发现了记忆口诀:大闸七管在周围,总、撒、制、均、缓、作、给。学生为此欢呼,从而把教学推向高潮。

4.记学生见解。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智慧的火花”闪烁,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见解,值得引起思考的新思路、新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鼓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养分。

如某次讲解“机车空转保护电路”,在引导学员分析电路作用原理时,有位学员对该电路的设计提出了疑问,他认为该电路没有直接干预电路的能力,当机车轮对发生空转,保护电路只能向司机报警,若司机疏忽或操作动作缓慢,未能及时回手柄,减小机车牵引力,会导致机车轮对空转,造成机车电机及轮对、轨面的损伤,机车的空转保护并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听完这位学员的见解后,我不禁为之一震,能结合自己的现场体会分析出电路设计中的某些不足,这对文化程度并不高的成人学员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同时,他的这一发现也促使我不断的去钻研教材,探索、发现现有电路中存在的缺陷,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5.记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上有什么发现,教学组织方面有何新招,课程的重点、难点有无突破,启发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与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一部分内容时应如何进行改进,即写“再教设计”,这样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新的高度。

总之,写教学后记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的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所得,必有成效。

第二篇:新课改教师综合素质业务学习材料

①摘选自张熊飞《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应用研究》报告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铸造教育之魂,保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我们认为:教育事业应该坚持“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之义就是“以人为本”,是指发展的目的。胡锦涛同志对于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的地位有一个科学的规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

2、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发展”是指发展的内容。毛泽东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邓小平则提出了“三个面向”“四有新人”;江泽民及时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等;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3、在科学发展观中,“和谐发展”是发展的原则。

4、在教育事业中,发展亦是硬道理。这个“发展”是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观构成了发展的主题,明确的回答了四个问题:(1)为谁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培育学生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开拓型创新型人才而发展;(2)怎样发展?要依靠科学发展观获得发展,并把其具体化为一系列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3)靠谁发展?在教师诱导下,靠学生自己学习获得自身发展;(4)发展目标?就其阶段性目标而言,是培育一代代振兴中华的炎黄儿女,保证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就其终极目标,则是解放全人类,完成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

5、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就是开启发展这个主题的钥匙,这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灵魂的意义。

(二)把《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建立在哲学的基础上

1、正确认识三维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我们又依据学生学习心理的认知过程中三个层次要素(观察、思维、迁移)的因果层次性,提出了学习过程要抓“四基”,即基本事实,基本方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实质就是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2、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和谐关系

3、构建崭新的课堂教学结构,使教学过程的运行机制建立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

历史的遗产提醒我们:学生的学习过程,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的接受式,也不是以学生为太阳、学生纯粹的发现式,而应该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学生主动的探究式正如教学职能观所明确指出的:要把教师的“教”真正转变为学生在教师诱导下的“学”因此,构建崭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就是要构建学生学习运行机制的崭新方式。

(三)使《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更准确的反映客观教学规律

构建新的理论体系,为保证在正式出版、《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时,我们对理论体系有四处重大修正:

其一,把教师的“主导作用”改为“引导作用”。

其二,把“训练为主线”改为“体验为红线”。

其三,要遵循“生物”的成长、发育规律,去精心培育学生。

其四,理论体系在结构上也有一处变动。

对于教与学的职能归纳为两句话:

师者,所以引路、开窍、促进也;

学者,所以体验、探究、创新也。

引导作用是教师的职能,也有四大特征:情感性、启发性、促进性及反馈性核心特征是启发性,归结为一句话:循循善诱;

归纳出四条教学规律:

引而不发,因人善喻,不言之教,和易以思,这就是为师之道的根本

食贵自化,学贵自得,深思熟虑,积水成渊,这就是为学之道的灵魂

善诱则通,善思则得,诱思交触,众志成城,这就是教学辩证法的真谛。

教贵善诱,学贵菩思,以诱达思,启智悟道,这就是启发教学的精髓。

二、探索指导实践的规律认识

(一)培养撰写典型教学设计的能力

撰写教学设计,必须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正确分析学生的原有基础、思维特征和学习心态,精心创设适应于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以适宜的学习速度,艺术地采用诱思、探究的学习方式,着力于激发、引导、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真正把教师的“教”变成学生在教师诱导下的“学”,这正是撰写教学设计的根本出发点,亦是对教学设计进行评价的唯一标准。只有当设计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相和谐时,学生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进行教学设计,首先应确定要解决的具体内容,比如是对一个单元的设计、还是对一节课的设计、或者是对一个主题活动的设计,然后按照以下要求,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

1、撰写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 1 -

(1)主体性;(2)完整性①设计的整个学习过程要全面落实四个子过程的教学功能,也就是全面实现:自觉创情境,始终含情意: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探索得材料,研究获本质:三维促发展,反馈终达标。(3)和谐性;(4)实践性

2、撰写教学设计的一般规格

撰写教学设计一般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课程分析:(2)学情分析:(3)设计理念:(4)学习目标:包含四个方面:其一,行为主体是学生;其二,行为目标必须是可测评的、具体而明确的;其三,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范围,为测评提供依据(5)教学流程:撰写教学流程还要注重以下几点:①设计要完整②教学设计要详略得当③必要的“课前准备”或“预习”可以有④精讲⑤教师要具有应变能力⑥课后反思:

3.提倡以下内容的教学设计:

(1)单元教学设计(2)教学设计可撰写成“优秀案例”的形式

4、要使教学流程表达形式规范化。

(二)采用“一课两上讨论”的基本形式,切实搞好“研究课”

1、开展研究课的基本形式:一课两上三讨论,意即:一堂课上两次讨论三次。

2、开展“一课两上三讨论”的关键在于认真落实讨论研究

要上好研究课,关键在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认真落实讨论研究因此,有的基地将此基本形式简化称为“一课三讨论”、“一课三研摩”等

(1)讨论要营造民主平等;(2)讨论要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三维教学目标为宗旨(3)讨论研究中, “双向谈话式”的“满堂教”还比较盛行(错误的)(4)要提倡百花齐放,

3、用“一课两上三反思”为自己积累智慧。

4、实现教学组织的合作化

②《教研工作主旋律须有新基调》

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工作创新主旋律的基调应当是:调整、整合、合作、作为。

调整:理顺关系才能协调运行一是理顺工作思路。二是调整教研工作。

整合:优化组合才能形成合力一是人力资源整合。二是物力资源整合。

合作:团结协作才能面貌一新一是系统合作。二是上下合作。三是多边合作。

作为:有所作为才能找到位置

③《县级教研室应有三个新视角》

立足“三个服务”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学校教育改革服务。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

增强“三种意识”整体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做好“三篇文章”加强自身修炼。创新教研方式。推进课程改革。

④《每节课教师讲几分钟岂能硬性规定》

既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又坚持科学、实事求是

既抓知识、能力学习,又抓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既要坚持课程改革,又要整体推进

既要用好教材,又要走出教材

既要学生紧张学习,又要教师科学引导学生紧张地自学,还要靠教师的正确引导。首先,课前,教师们备好课,精心设计好学生学习的方案(准备锦囊妙计)。其次,课堂上,教师们要像电视主持人那样,讲好激动人心的过渡语,一步一步地激发、引导学生看书、练习、更正、讨论、当堂完成作业。第三,该讲的要讲好。通过“兵教兵”(学生更正、讨论自学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会了的,就不讲;学生错了的、不会的,都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一定要讲,一定要讲得有序,讲得好,不是就题讲题,一题一题地讲,而是要一类题一类题地讲,由个别(这道题)到一般(归纳理论知识),再指导学生如何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⑥《改革评价制度是教研组团队形成的前提》要形成一个真正的团队,首先必须要有共同的需求。 其次,教研组内需要形成共同的目标。

⑦《创设“走出校本”的校本教研新形式》“以强扶弱均衡式”;“强强联合辐射式”; “三衢课改论坛”; “周五相约新课堂”;“借助外力发展式”;“学校发展共同体式”;“就近区域联盟式”;“龙同球三乡联盟”《导学达标教学模式在新课程中的应用》

一、背景简介

这种模式有五个基本教学环节组成:出示目标、阅读教材、解决问题、相互讨论、感悟总结、练习反馈,简言之就是读、思、议、悟、练。

二、新课程标准与诱思探究理论的一致性

1、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2、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三、导学达标教学模式的实施与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情意—呈现教学生活基础。

2、展示学习目标—为学生指引学习方向

- 2 -

3、自主学习—发挥教科书的引领功能

4、合作探究—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5、释疑解惑——倾听来自学生心灵呼声

6、知识梳理——构建学科知识支撑体系

7、学以致用——反馈矫正,促进同化

一、新课程改革评价的基本理念

⑴ 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⑵ 从评价对象上,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以过程的评价。

⑶ 在评价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

⑷ 在评价结果上,不只是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而是更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以原有状态的改进。

⑸ 在评价内容上,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⑹ 在评价方法上,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整合量化评价。

⑺ 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二、一堂好课的标准

1、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宗旨。基础目标;提高目标;体验目标

2.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⑴教师正确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确定重点和难点,精选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知识。

⑵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⑶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

⑷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

3.教学策略与方法:学生主动地学习

4.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⑴课堂驾驭能力⑵实践操作能力

⑶语言表达能力

3.新教材的本质

4.新教材具有哪些特点

A教材管理由“国编制”转变“国审制”,教材呈现方式多样性。B适当降低了知识难度 ,大量引进现代信息.

C密切联系生活,关注学生个体经验。

D重视活动设计,鼓励学生探究创造

E尊重师生个性,给师生广阔的发展空间。

5.怎样认识新教材所体现的教学目标

每门具体学科的目标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 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怎样用新观念教新教材

⑴重视单元教学目标。 ⑵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⑶强化教学的反馈意识。 7.面对新教材,教师首先要作什么

第一,研究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

第二,研究教材.研究教材主要有:

一是研究教材对《课程标准》反映的真实性;二是教材内容选择的容量与难度是否符合地方教育的实际情况。

8.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一是方向性的专业知识要求。

二是具体性的专业知识的要求。9.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哪些新的教学思想和策略

⑴主动参与教学策略

⑵“探究——发现”教学策略:

⑶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⑷联系生活教学策略

10.教学方式应该实现的转变

⑴ 变“组织教学”为“动机激发”

⑵ 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

⑶ 变“巩固知识”为“自我表现“

⑷ 变“运用知识”为“实践创新”

- 3 -

⑸ 变“检查知识”为“互相交流”

11.新课程的教学原则

⑴ 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世界的学习中。

⑵ 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

⑶ 设计真实的任务。真实的活动是学习环境的重要的特征。就是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日常的活动或实践整合多重的内容或技能。

⑷ 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就从事有效行动的复杂环境。

⑸ 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教师应该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⑹ 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

⑺ 鼓励学生在社会背景中检测自己的观点。

⑻ 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12.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是:首先进行“学习需要的分析”,主要包括“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两个方面的内容;然后进行“学习目标的阐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接着依次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论对教学设计的前期工作进行修改完善。

教学设计的五大基本要素。

⑴ 从学习的需求分析开始,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这样以解决“为什么”及“学什么”和“教什么”的问题。

⑵ 教师需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进行学生特征分析,考虑课程、单元及课时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考察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前,关于学习内容具有什么知识和技能,即对学生初始能力的评定,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态度。

⑶ 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应该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

⑷ 确定教学策略,考虑如何实现学习目标或教学目标的途径,解决“怎么学”和“怎么教”的问题,其中应考虑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或教学资源。

⑸ 对学和教的行为做出评价,在行为评价时,一方面要以目标为标准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评价提供了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从而对模式中所有步骤作重新审查,特别应检验目标和策略方面的决定。 对于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理解,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将整体性的教学设计过程分解为诸多要素,主要是为了便于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并掌握和发展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的技术。因此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要从教学系统和整体功能出发,保证“目标、学生、策略、评价”四要素的一致性,使各要素相辅相成,产生整体效应。

二是应该认识到我们所设计的教学系统是开放的,教学过程是动态过程,涉及到的如环境、学生、老师、信息、媒体等各个因素也都是处于变化之中,因此教学设计工作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在利用模式设计教学时,应根据不同情况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决定设计步骤,确定从何入手,重点解决哪些环节的问题,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工作。

13.以主动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操作策略

新课程强调教学四个基本环节:情境创设、自主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⑴ 情境创设:这是引发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习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

⑵ 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不是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⑶ 协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批判性地考察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假说、思路、方法等,通过社会协商的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内化为个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

⑷ 效果评价:这是主动学习的延伸性环节。包括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每个成员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是否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协作学习中对群体活动的个体贡献等。建构主义的评价强调非量化的整体评价,反对过分细化的标准参照评价;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尤其关注和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发现知识、认知策略、自我监控、反省与批判性思维、探究与创新能力的评价;反对“答案唯一性”的评价,提倡一种开放的、多解的、多元的评价,以充分反映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不同水平差异。

- 4 -

“主动学习”要求的体现,说到底是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

- 5 -

第三篇:教师学习体会——新课改理念心得体会

新课标学习心得

赵秋玉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在教学中应该是平等的交流”等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不仅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模式。由于新课改的许多理念最终是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而得以实现的,要构建和谐、互助、愉悦的多元交流和相互支撑的鲜活课堂生活,合理有效地开发各种教学资源,教师是推进课改的最关键因素。那么,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促进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的变革和教学行为的创新呢?

我认为在教学中应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以往教学中,通常看成绩,注重结果,轻过程,课堂上教师安排好一切。教师把重点、难点分析透彻,再讲解给学生,学生通常被动接受,缺少参与;教师几乎把所有的原理、概念、具体的生物知识都当作定论呈现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教师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而开放式教学可以改变过去学生“等、靠、要”的被动形势,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自己探索、

1

辨析思考,自己去体验,为其终身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使用的新教材中设置了很多活动性栏目,为我们使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因此,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变老师教为真正学生动手探究,不怕学生出错。走下讲台,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互相充当老师,互相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只有创造出这样的氛围,才是学习的环境。学生讲的可能不是很圆满,应根据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对有一定难度的题进行点拨,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根据学生情况,使学生牢固的掌握了知识。

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某些做法,但并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学习,否定教师的讲解。教和学的方式受多种因素制约,有些很难理解问题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即使讨论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灵活处理,不能刻意的追求某些教学的外在形式,把课堂教学版式化。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积极思考、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来说都是第一次,毕竟我们和我们的学生都是接受式教育的产物,要想一下改过来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因此我们应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课

2

堂上给学生以参与的机会。

以上是我实践新课改的点滴体会和看法。作为新课改的具体实践者,我坚定新课改方向不动摇,对生物学课改的过程不断进行探索,伴随着高中生物新课改的步步深入,我会一路实践一路总结,在课改中成长,当然也会在课改中收获,我坚信新课改是振兴国家教育,适应国际潮流,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唯一选择。只有改革旧课程才是教育的出路,我会继续发挥新课改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自己的专业素质与课改一起成长。

第四篇:教师课改工作总结报告_教师课改工作总结范文

教师课改工作总结篇一

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进行很长时间了,但步子不是很大,今年市教育局加大课改力度,全面推行课改。我校在市局教育精神的指引下,也加大了课改的力度,人人参与课改,人人实施课改。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我校确立了“导学探讲练”五字教学模式,全体教师都努力践行这一模式。下面就实施这一模式时的感想作以总结。 在全面实施课改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胜任今天的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边教边学,利用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外出听课的机会,向其他学校的老师学习,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同时利用网络观看名师的课例。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实施“导学探讲练”的教学模式,为了让学生更快的进入角色,我把本班42名同学重新分组,并给他们讲清每堂课的具体思路使学生学习起来有的放矢。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遗憾的是,我们班还有个别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上有掉队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地改变策略,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校本教研中主动献课,得到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及时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的地方,并寻求好的解决思路,不断改善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在课改中早日脱颖而出。 回顾一学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存在一种惰性思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课改工作会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

教师课改工作总结篇二

一年来,我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认真学习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重实际,抓特色,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加速了学校发展。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1、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我校十分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大力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各种培训、在这一学期里,我校芦小妞老师,杨翠萍老师到郑州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精英论坛观摩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组织教师听专家讲座,看专家教学实录,并对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经常性的反思。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我校教师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并将一轮课程改革视为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们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3、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教室外、校外,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教师集体备课与论课活动,强调合作交流等,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使老师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

在校内教研活动中,我校制订了语文教研组长李艳利老师,数学教研组长许亮老师。要求教研组长,每学期初制定好该组教研计划,写好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做好教研工作总结。要求每位教师在一学期内都要讲一节校内公开课,教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本学期,我校共举行教研活动17次,取得了较好的教研效果。本期作课的教师,均在各方面展示了自己的高素质。老师始终面带微笑,教态亲切、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富有感染力,教师的范读情景交融,把学生带入如梦如幻的美景之中。教学语言流畅,板书美观工整、新颖,教态大方,驾驭课堂能力强。部分教师设计制作的课件很好,运用自如。

另外,我校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组织教师学习专家讲座,优秀示范课等,和校内听课间周进行。本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30节,主任听课不少于40节,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

让老师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新课改的组织者、参与者,投身到新课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实践中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合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

三、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1、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之一。不会学习的人将是21世纪的新文盲。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

2、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走下高高的神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四、 狠抓教学常规工作,重实际,重实效

1、我校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同时提出具体的改革设想,以达到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和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

3、积极参与一课多研活动。通过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学习。

4、结合我区的教学工作计划,把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和开展“走近、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校本教研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

5、注意总结经验。在这一学期里,我校的教师能按要求做好教学反思,能积极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有意识的把实践上升为理论撰写成文章。

总之,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改工作。

教师课改工作总结篇三

2008年秋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吹进了我校的校园。学校领导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引领全校教师在课改的舞台上尽情展示,在课改的浪潮中不断实践,努力探索,并结合校情制定了详细的课改方案,调动精干力量,在一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参加课改的班级8个、学生324人、教师11人。半年来,在教研室及县课改办的精心指导下,在教导处的扎实工作下,学校的课改工作稳步发展、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实验过程中,我校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动员,全员参与

学校利用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对进入课改的一年级教师和其他非课改年级教师都作了全面动员,广泛宣传了课改的目的和课改实验的意义,以形成课改实验的良好氛围。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和课改指导小组。以分管教育的副镇长王小春为组长,以颜学永、邱成章二位校长为副组长,以教导主任、各村小主任教师为成员组成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课改的决策和协调。课改指导小组由教导主任陈国芝同志为组长,负责抓课改的管理和实施。并推选了一批教育观念新、教学技能强、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成立了课改专家指导组。各小组各自明确职能,有效发挥组织的计划、组织、实施、检查、反馈、评估功能,为课改实验提供了组织保障,确保了课改实验的顺利进展。

二、师资培训,转变观念。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我校把抓教师新观念培训、交流学习放在首位。

1、学习新课标,树立新理念。

我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课,让他们接受外界的新思想,把握课堂教学新脉搏。每人每学期要自学课改文章,积极探索新课改中教师角色转变、教师教学行为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还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学习,积极撰写反思。

2、学习新课标,实践新课标。

(1)充分发挥课改年级的带头作用。教导处每月进行一次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即公开示范课、说课活动,教学经验交流,专题讲座,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观看教学实录等 通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以课改实验为中心内容的校本培训,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既充实了实验教师的教学理论,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使课改实验得到了纵向发展。

(2)转变教育观念,用新课改理念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各位教师深刻领悟新课改实验的目标和实验任务:通过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和管理体制,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改实验教师必须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要用新课改理念进行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镇中心学校教务处经常下各村委会、各教研组、各班级听课,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指导,努力使全镇教师的教学技能得以提高。

(3)注重过程管理。我校教务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所有参加实验的教师必须做到每周写一篇教学札记,每月写一篇心得体会,每学期必须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总结报告,教科室制定了检查评分表对实验教师上交的各种材料进行登记检查,并根据各位教师完成材料的数量、质量进行评分,评分结果与教师的年终考核相挂钩。

我校做为农村学校,在课改方面目前只能不断深入地理解新的教育理念,探究新课程各方面的新意和要求。还可以做一些不影响教学大局的教学尝试,逐步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目前由于各方面的条件尚不具备,我校在课程改革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并采取了一定的改进措施:

一、新课程改革步履艰难,存在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

在我校,新课程中所使用的教具,不能购买。例如,数学一年级教学中需要色笔涂色,学生家长部分不理解,不给自己的孩子购买,并且有的学生把钱花在吃零食上,没有购买。学校没有资金为学生购买。这只是小例子。新课程的新教案中,媒体平台中,有使用CAI部分,并且有些知识需要上网查询,FLASH演示,将起到几课时的效果。可是无论如何,这只能停留在纸面上,无法实行。

二、考试仍然是衡量一位教师教学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

新课程实施中,考试仍然是衡量一位教师教学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不利于教师放心大胆的开展新课程。领导仍然是喊口号,表示在改革面前的决心和信心。但是,新课程改革对我校来说,目前只能算是刚刚起步。课程改革是一个大工程,不是一个学校想改就改的事,更不是短期内就能大见成效的事。我们把此问题提出来讨论讨论,想想办法。

三、家长对课程改革质疑,更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

此次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参与者之一,家长也是新课程实施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学校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顺利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证。但是,新课程改革对于我校的家长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谈!他们不明白老师为什么一年级数学课要学生带色笔,更不明白老师为什么把课桌椅分成小组形式学习,刚开始,很多家长反对,认为这样会使学生分神讲话,影响学习,降低学习成绩。

评分组由9人组成,对各组展示活动按10分标准进行评分,各组评“优秀特长生男女各2名”,发给学生奖状。全校共评“优秀课外教育活动指导教师”6名。对各组辅导教师按总分分出“好、中、差“三等,对图书组、学科兴趣组,完善各类资料为“好或中”,未完善者为“差”。各组辅导教师按以上第六条的考核办法发放该项劳务补贴。

三、教师的认识不到位,素质还需不断提高

由于许多教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法陈旧、落后,而新课改要求完成的培训目标和任务较高,致使一些老教师不能领悟新课改的理念,仍用老模式授课,还有少部分教师认为新课改在是摆花架子,走过场,流于形式,不愿意用新课改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工作,各种材料的撰写、上交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质量总体不高。

总之,我校的课程改革实验还刚刚起步,有些经验还比较幼稚,与其他兄弟学校尚有一定差距,学校将进一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全面推进课改实验工作。

第五篇:教师课改经验总结

课改伴我成长

自2012年我进入农村教师的队伍,课改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了。我们紧跟课改的步伐,先后参加了新教师培训,国培,每年的暑期业务培训和班主任培训。在一次次培训和实践中我更坚定课改的方向。课改,指引着我,在碰撞和磨砺中一步步成长起来。

一、在课改中我得到了学习的机遇。

课改对于我们这些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是一个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我也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上不再是固守“一言堂”的传统,而是想方设法为学生搭起相互学习的平台,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了。于是我对课改有了深刻的理解,也不再茫然,反而更充满了信心,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挑战,是课改让给了我一个不断学习的机遇。

二、课改让我走进了学生的心。

课改的春风吹来,我变单纯的管制为民主管理,变以前的树立权威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在这种民主之风下,学生个性得到了张扬,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在课堂上找到了自己的发言权,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正因为这样,我和孩子们的心贴得更近了。同时我也得到了很多的收获,因为我受到了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成了学生真正的朋友,我更深深感到家长和学生的心不断向我靠近。

三、课改使我提高了自身素质

我坚持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大量的新课程方面的书籍,了解当前课改的动向,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查找各种资料,学习多媒体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积极外出听课,从专家名师们那里我又学习了很多新的知识,大大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四、课改使课堂变了样

以前,在我的头脑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现在的教学,已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应当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经过三年多的大胆、刻苦实践,我的课堂终于变样了!可以说爆发了青春的活力。课改使课堂变活了,变得更有趣了,使老师更亲切了,使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他们回答更主动了,敢讲、敢说、敢问、自信又活泼。真正体现新型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分组学习中鼓励学生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承担个人的责任,小组成员之间要沟通,解决冲突。 课堂里多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多了小组合作;多了资料交流;多了语言积累„„

当然,在课改路上,我还需要"充电",要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我的教育教学观念、意识和方式方法将得以不断发展,逐渐成熟,最终成为合格的课程改革实施者。

我与课改一起成长

同善初中课改经验总结 宁亚飞

踏着岁月的痕迹,带着收获的喜悦,我从新课程改革的年轮中走来。回首自己走过的课改之路,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迷茫与苦恼、反思与提升、快乐与欣慰,令我百感交集。

2002年,全国新一轮课改实验正式拉开了序幕。03年,我校在全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吹响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号角,我有幸成为这次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批实验教师。当自己带着贫乏的知识和经验置身于课改大潮时,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措手不及。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类培训,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及研讨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理论。观看洋思、杜朗口课堂教学实录并积极投身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然而,我的课革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课改刚一开始,面对没有讲台、四周全是黑板的教室,学生感到格外的新鲜。课堂上,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教学效果明显好起来了。课改的首战告捷,我兴奋不已。但好景不长,我还未来得及品尝成功的喜悦,问题就接踵而来。和许多老师碰到的问题一样,课改的“高原现象”出现了:学生似乎倦怠了,课堂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无数个夜晚,我躺在床上,苦苦地思索着,难以入睡。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嘴表达,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思维水平的提升,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自己都做到了吗?于是,我就通过写教育随笔、教学反思,和同学科教师进行“同课异构、三课两反思”等活动,加强交流与研讨,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评价机制滞后

针对问题,我在课堂上将激励性评价贯穿始终,把我的集中评价,与小组内部、学生个体的评价结合起来,做到老师欣赏学生,学生自我欣赏,互相欣赏,大家都在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助人的快乐,学生不仅得到了发展,课堂教学改革也在实施中得到优化;我还根据学校制订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细则》,对各学习小组实行捆绑式量化管理;定期评选出优秀合作学习小组、展示明星等,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每个学生参与课堂、勇于发言、敢于展示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随着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自己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也迅速成长起来。随后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了,思维更加活跃了,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真正成了“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我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兴趣比天赋重要,心态比成绩重要,自信比名次重要。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成长,我由一名教书匠变成了一名勇立潮头的三晋课改名师。此时此刻,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是课堂教学改革为我的专业成长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是校本教研为我的专业成长插上了理想的翅膀。 遥望今后的课改之路,现在的我们,或许就像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一样;或许我们仍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意想不到的艰辛,但亲爱的老师们,请别忘记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的一份份惊喜与感动!它正和我们一起奏响动听的乐章;它正和我们一道描绘多彩的画卷;它正和我们一同谱写壮丽的诗篇。走进课改是一种责任,实践课改是一种创新,体验课改是一种人生,让我们感谢课改,祝福课改!我们将满怀信心、满怀激情,与课改一起成长,将课改进行到底!让绛县教育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习题讲评课反思

九年级英语

张云娟

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是Unit3 和Unit2的学案上的习题讲评以及对所讲知识的巩固—即纠错! 我是这样设计这堂课的:

时间安排:每单元讲解占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讲评完之后至少有20分钟左右的纠错时间。

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讲解。共性问题由老师点拨讲解,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写出重点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个性问题可以由学生讲解。上课要多地提问学生,提问对象主要是培优补差的学生。第二环节----纠错。学生先把错题罗列到作业本上,把试卷收起来,自己再做一遍,做完之后检查,若还有错误,加以个人辅导,继续纠错。 我在这节课上,有几个环节做得还是不够好:

1.这节课想让学生巩固复习的知识,所以上课时一些基础题由全体学生一起回答,个性问题由学生回答。但是提问学生的人数还是不够多,没有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参与率。 2.重点知识没有写出更多的边式,有点就题论题。 3.最后5分钟时没有进行结课。希望自己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注意这些细节,把习题讲评课讲的更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以后的习题讲评课上,我的想法是: 1. 应该给学生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根据试卷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可让学生讲,课小组讨论,或教师讲 ,师生,生生互动,使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

2.

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在讲解试卷时,要尊重学生的心理,正确对待学生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对一些常见错误不要训斥,要与学生共同面对错误;对考试不理想的学生,要竟可能的挖掘其闪光点,并不时地加以表扬,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情趣。 3.

我们可把试卷中的典型错误,常见错误已经普遍性的错误都列举,演示到黑板上,让学生自己诊断,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正错误。 4.

加强发散性提问,拓展学生的思维。考试中每年所靠的知识点是相对固定的,而命题人可以变化题意,角度,在题设条件问题的设问方式上推陈出新,因此教师在讲解中可从多角度,多层次地提问,引导学生从多反面思考,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和善于应变的能力。

希望自己在以后的习题讲评课上,能不断创新,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教 学 反 思

九年级历史

张丽霞

课堂无程式,教学贵创新;教师无特权,应以人为本。 结合自身所授的复习课,细细品味,还是有太多的不足,有待完善。首先,复习前节课的巩固情况,特精选了三道题,抽人上黑板,其中有两人王海侏、薛素珍答题不写答,没给纠正。这是我的失误造成的,因为在转看时,他们的纠错本上答题很规范,一上黑板不知是紧张或是什么原因,造成不必要之错。教师因为没发现也有责任。

其次,主讲前次考试中共性错误,有针对性地面向全般同学指出来,梳理清楚知识体系,把握分析材料的思路及捷径。使得在考试中高速、高效的完成试卷。讲完后的重点纠错题只在下面转看检查了一下,做的还不错,就没有收起来批阅。

最后,由于时间的原因,课下没时间可抓,怎么办,我临时起意,对前节课没有过关的学生到前面过关。显得课堂有点乱,主次安排不合理。

总之,在课堂上来不得半点马虎,不能以教师的主观意愿来要求或限制学生的思维,要求学生配合教师是不正确的,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成意义、交流的场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下必须备好课,多设计几种课堂上随时可能生成的问题等,做到周全缜密,才不致荒废课堂,才能做到: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教育战线上的好骨干!

上一篇:教师师德演讲材料下一篇:教师实习教学反思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