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赏析

2024-04-07

完璧归赵赏析(精选6篇)

篇1:完璧归赵赏析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原文翻译及赏析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译文

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我不敢苟同这一看法。

秦国以十五座城池的空名,欺诈赵国以勒索和氏璧。这时说它要得到璧是实情,而不是借此以窥视赵国。赵国知此实情就不给,不知此实情就给;知此实情而惧怕秦国就给,知此实情而不惧怕秦国就不给。这只要两句话就能解决了,为何既惧怕它而又去激怒它呢?

况且秦国想要得到玉璧,赵国不给,双方都没有什么是非曲直可言。赵国送去玉璧而秦国不给城,其曲在秦。秦国给城而赵国收回了玉璧,其曲在赵。要想使秦国理屈,则不如放弃玉璧;害怕失去玉璧,则不如不给。秦王既然按照地图划给了城池,又设九宾之仪典,斋戒之后才接受玉璧,其势已是不得不给城的了。如果秦王得到了璧而不给城,相如便可上前陈述:“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这璧不就是赵国的一块玉璧吗?而十五座城池是秦国的宝物。现在假如大王以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城的百姓,都会深深怨恨大王像草芥一样抛弃了他们。大王不给城,而骗去了赵国的璧,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失信于天下,我请求死在这里,以表明大王的失信。”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玉璧。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的人藏璧逃离,从而使理直的一方归于秦国呢!

当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关系破裂啊。假如秦王怒斩相如于市上,再派武安君率十万大军逼临邯郸,责问璧的去向以及赵国的失信,一次获胜可使相如灭族,第二次获胜玉璧终究还得属于秦国。

因此我说,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至于他在渑池对秦国的强硬较量,以柔韧使廉颇惭悟,就越来越显得高妙了。而他能完璧归赵的原因,的确是上天在偏袒他啊!

注释

(1)情:真实意图。

(2)曲:不公正,不合理。

(3)九宾:九位迎接使者的傧相,皆立于朝廷上,是战国时期隆重的外交礼节。

(4)绐(dài):欺骗,欺诈。

(5)僇:通“戮”,杀。

(6)武安君:秦将白起的封号。

(7)邯郸: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市。

(8)责:求,这里指索取。

(9)族:灭族。

(10)劲渑池:指蔺相如在渑池(今河南林县)迫秦王为赵王击缶之事。

(11)柔廉颇:指蔺相如对赵大将廉颇委曲容让,终使廉颇感悟并负荆请罪之事。

赏析

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逆平常观点而提出这样一个看法:“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宝也;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意思就是直言秦王既然已经看着地图划给赵国城池,又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斋戒(五天)后要接受和氏璧,那情势就不能不给城。王世贞认为秦王已经表现出了愿意用十五城换和氏璧的决心,而蔺相如却又将和氏璧偷偷送回了赵国,这就反而显得蔺相如失信了。反让秦王得了理,秦王完全可能斩蔺相如并发兵攻打赵国,以其失信。之后王世贞得出结论,蔺相如此次实在是侥幸。赵国逃脱灾难也是侥幸,是上天保护了理亏的一方。

这是《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的大概内容,然而我不敢苟同,请仔细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第三节:“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宁以负秦曲”可见蔺相如对“理亏与得理”之间是有相当正确的把握的。在赴秦之前已经权衡了利弊得失,因此王世贞在“理”上的思考或许是多余的。

最关键的还是在下面,原文第六段中蔺相如的一番言语:“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蔺相如的这番言语实在是完全得了理。现在的国际形式是秦强赵弱,否则也不会有您秦王一句话而赵王就派遣我立即送璧而来。试问处在弱势地位的人如何去保护自己?处于被动地位的人如何使自己不受到损害?而下面不卑不亢的话就更是精彩:您如果真的想要和氏璧,那就先将十五城割让给我赵国,我赵国岂敢不给你和氏璧?我将不但输在理,还输在义上,届时您秦王可率三军,往其他五国宣扬我赵国的不讲信用,恐怕愿意联秦起兵的不止一国吧?恐怕虎视眈眈妄图侵吞赵国土地而找不到机会的国家也不止一个吧?因此从弱者赵国来看的话,蔺相如此番言语实在是精彩,切合实际。

第三,秦王其实并不想给赵国十五城。哪怕秦王又斋戒又设“九宾”之礼,那也只是做个样子,走个形式。破绽其实就出在原文的一句话上:“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这句话恐怕经常容易被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忽视吧?其实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和氏璧的取得与否是秦国占有主动,然而当蔺相如秘密将和氏璧送回赵国并自己也全身而退后,秦王便再无音讯,倘若其真心实意想通过平等的手段来获取和氏璧,途径实在是有。然而这件事却终究不了了之,而戏剧性的是,这样一件不了了之的`事最终成就了蔺相如。

再次思索时觉得不敢非议王世贞先生的论断,然而在阅读中自己产生了些许拙见,便忍不住要跃然纸上,也便浊了读者的耳目了。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原文翻译及赏析2

作品原文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蔺相如之完璧1,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2,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3,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4,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5,而僇相如于市6,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7,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8,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

若其劲渑池9,柔廉颇10,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词句注释

1、蔺相如之完璧: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得到稀世之宝——和氏璧,秦昭王想用十五座城换取这块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给了秦璧却得不到城。蔺相如请命奉璧入秦,见秦王无意给赵城,用计赚回和氏璧,并叫随从化装从小路逃走,完璧归赵。

2、情:实情、本意。

3、九宾:古代举行大典时所用的极隆重的礼仪。宾指摈相,迎宾礼赞的官吏。

4、绐:欺骗。

5、令:假如。

6、僇:通“戮”,杀戳。

7、武安君:秦国大将白起的封号。邯郸: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市。

8、族:灭族。

9、劲渑池:公元前279年,秦王约赵王会于渑池。宴会上秦王请赵王鼓瑟以辱赵王。蔺相如随行,便以刺杀秦王相威胁,请秦王为赵王击缶。劲:强劲。果敢的意思。

10、柔廉颇:廉颇,赵国名将。蔺相如因“完璧归赵”和“渑池会”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打算侮辱他。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多次避让廉颇。廉颇受到感动,负荆请罪。廉蔺遂成刎颈之交。柔:忍让。退让的意思。

白话译文

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道他。但是,我却不敢苟同。

秦国用十五座城的空名,来欺骗赵国,并且勒索它的和氏璧。这时说它要骗取璧是实情,但不是想要借此窥视赵国。赵国如果知道了这个实情就不给它,不知道这个实情就给它。知道了这个实情而害怕秦国而给它,知道这个实情而不害怕秦国就不给它。这只要两句话就解决了,怎么能够既害怕秦国又去激怒秦国呢?

况且,秦国想得到这块璧,赵国不给它,双方本来都没有什么曲直是非。赵国交出璧而秦国不给城池,秦国就理亏了。秦国给了城池,而赵国却拿回了璧,就是赵国理亏了。要想使秦国理亏,不如就放弃璧。害怕丢掉璧,就不如不给它。秦王既然按照地图给了城池,又设九宾的隆重礼仪,斋戒之后才来接受璧,那种形势是不得不给城池的。如果秦王接受了璧而不给城池,蔺相如就可以上前质问他:“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池的,这块璧不是赵国的吗?而十五座城池也是秦国的宝物。现在假使大王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座城中的百姓都会深恨大王,说把我们像小草一样抛弃了。大王不给城池,而骗夺了赵国的璧,因为一块璧的缘故,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信用,我请求死在这里,来表明大王的失信。”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璧。但是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人怀揣着璧逃走而把秦国处在理直的一方呢?那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断绝关系。假如秦王发怒,在街市上杀掉蔺相如,派武安君率领十万大军进逼邯郸,追问璧的下落和赵国的失信,一次获胜就可以使相如灭族,再次获胜而璧最终还是要落到秦国手里。因此我认为,蔺相如能保全这块璧,那是上天的保佑。

至于他在渑池以强硬的态度对付秦国,在国内以谦和的姿态对待廉颇,那是策略上越来越高明了。所以说赵国之所以能得以保全,的确是上天在偏袒它啊!

创作背景

王世贞作为明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不盲从古人,常常见前人所未见,道前人所未道,善察疑似之迹。《蔺相如完璧归赵论》针对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史事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感喟针砭,令读者重又反思这一经典故事背后的合理性。作者撇开蔺相如个人品德优劣不论,着眼于形势大局,从秦赵两国利害关系入手,居高临下指摘历史人物活动的某些欠缺失策之处,顺理而成章,提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在他的此论中,他以散文创作面对政治、社会,发表自己独到的议论:“文之事本一而其用三:曰晰理,曰纪事,曰抒情,是三者,文之大用也。”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十五座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便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这就是家喻户晓的”完璧归赵”,直到后来,人们仍然对蔺相如的英勇行为赞赏有加。

作品鉴赏

蔺相如是战国时赵国人,赵惠文王得到稀有美玉和氏璧,秦昭王诈以十五座城相交换,赵王于是令蔺相如奉璧入秦,见秦王无意兑现诺言,终不辱使命而完璧归赵。文章始以“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即表示了异议,然后以分析秦、赵时势入手,指出赵国有诸多失策之处,而蔺相如完璧归赵实为“天固曲全之哉”。王世贞此论,言辞咄咄,非纯为凿空之谈。

文章第一段,作者力排众说,对蔺相如“完璧归赵”一事“未敢以为信也”。开门见山,毫无遮拦。接着分述其观点,展开全文。《史记》所载的“完璧归赵”始末,事启端于秦昭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结束于“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作者据此断言,虽秦强赵弱,但秦“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也就是说秦当时的本意只是想要得到和氏璧,而没有打算以此为借口进攻赵国。作者开始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和氏璧事件的本质方面,而不去纠缠其中令人眼花缭乱的具体情节,根据史实得出了使人信服的论断。然而作者并没有以事后的认识去苛求古人,而是允许赵国对秦的实情本意有“得”与“不得”的两种选择;对秦的威胁有“畏”与“弗畏”的不同反应。偏执一言,就不近情理;面面俱到,才让人心服口服。赵国的“得”与“不得”,“畏”与“弗畏”都无可非议,作者要批评的是蔺相如“既畏之而复挑其怒”的自相矛盾的做法。换句话说,无论蔺相如如何智勇,而做出可能招致“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的事,也是不足取法的。作者跳出前人只见个人不见大局的窠臼,正本寻源,一新读者耳目。

文章第三段,作者以“得”与“畏”为前提错综组合成四个判断,包罗了赵国的一切可能情况,令人信服地得出了所谓“两言决耳”的必然性结论——“予”或是“弗予”。承认作者的前提就必须承认他的结论,这就是逻辑力量的所在。第三段中作者为蔺相如拟设了一段对秦王的言辞,其所以有力,就是因为其中包含了以城易璧则民怨,不予城而欺赵则失信于天下这样的二难推理。秦王要摆脱这种两难的困境就只有“返璧”这唯一的出路。本文区区不足四百字,却包含了几处严密的逻辑推理。如果说卓越的史识是这篇文章的躯体的话,那么支撑它的正是强有力的逻辑之足。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为了不使读者生疑,作者便用归结于天的说法,含蓄地表示虽然完璧归赵了,可是也不能说明蔺相如的做法正确,恶果没有产生,只是事出偶然罢了。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作者此处是反其意而用之。

纵观全文。文章开头一句揭示全文论旨,“人皆称之”与“予未敢以为信”一反一正相对提出,自然地引发下文。文章的主干是第二、三两段。作者先论“情”,后析“理”,双管齐下。论“情”,则由秦及赵丝丝入扣,抓住“得”“畏”二字论清蔺相如“既畏而复挑其怒”的失策。析“理”,则先破后立多方设想,辩清“曲”“直”两字,证明“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的荒悖。“情”“理”两层文有先后,意有轻重,作者思路清晰可见。

文学赏析

中国古代散文的特征很好地在他这篇《蔺相如完璧归赵论》里表现出来。散文特征在语言上是求简与求精相结合的。所谓“求简”,就是字数、篇幅简要;所谓“求精”,就是语言精当,语意精辟。例如首句“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语言上求简与求精相结合,言简意赅地发表了作者的论点。该文是一篇翻案文章。翻案文章独执异议,贵在识见高远,令人信服。该文开篇对世所称誉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史实,予以否定,先声夺人。接着,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予以否定的理由。首先,文章分析秦以十五城之空名取璧的真实意图,指责蔺相如之所为是“既畏而复挑其怒”之举,是失于智。接着,文章重点分析了蔺相如的所谓曲直论,先明秦赵“两无所曲直”,后又代蔺相如策划,指出蔺相如“使舍人怀而逃之”是“归直于秦”,是失于信。最后,文章分析相如完璧的后果是族灭国破,是失于利。这样,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从而逼出了全文的结论:“蔺相如之获全於璧也,天也。”这里的“天”,是指当时的客观形势。行文至此,文章已可作结,而作者又列出“劲渑池”“柔廉颇”两件事,表面上与上文关系不大,但在“愈出而愈妙于用”一句中,表现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认为,蔺相如的所谓“智”“勇”,不是为了赵国,而是为了自己,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纵横家的权谋机巧而已,这,其实是触摸到了纵横家的本质。因而,该文结论之后的余波,决非可有可无的续貂之笔,用意特深。章法上散聚结合,定主宾之序、掌均变之衡,征节奏之美,懂疏密散聚,知大小曲直,驭圆缺参差,见开合呼应,求从顺言自然。审美上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

作者简介

王世贞(1526—1590),明代文学家。字元美,号凤州,又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嘉靖丁未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早年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领袖,继承并鼓吹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主张诗必大历以上,文必西汉。李攀龙早卒,他独主诗坛20年,号令一世。王世贞持论不像李攀龙那样偏激,时有卓见。他主张诗歌要华与实统一,提倡“学古而化”。晚年,见解有所改变,悟出“代不能废人,人不能废篇,篇不能废句”(《守诗选序》)的道理,并觉察到复古的流弊。王世贞以文学、藏书而知名,其诗歌,才力雄,学殖富,在后七子中成就最高。他的诗歌现实感较强,对封建官僚制度和时弊多所揭露和抨击。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州山人续稿》。

这篇《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大致体现了其散文创作的特点,作者的行文艺术沉博幽深,气味雄厚;浅淡自然,清新有动;纵横捭阖,姿态横生;玄思独造,翻新出奇。虽不精于书写,但通晓书理,议论颇为精当。虽摹秦仿古,依旧自有特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他的诗说:“世贞才学富赡,规模终大。譬诸五都列肆,百货具陈,真伪骈罗。良楛淆杂而名材瑰宝,亦未尝不错出其中。”

篇2:完璧归赵赏析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译文: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道他。但是,我却不敢苟同。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秦国用十五座城的空名,来欺骗赵国,并且勒索它的和氏璧。这时说它要骗取璧是实情,但不是想要借此窥视赵国。赵国如果知道了这个实情就不给它,不知道这个实情就给它。知道了这个实情而害怕秦国而给它,知道这个实情而不害怕秦国就不给它。这只要两句话就解决了,怎么能够既害怕秦国又去激怒秦国呢?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况且,秦国想得到这块璧,赵国不给它,双方本来都没有什么曲直是非。赵国交出璧而秦国不给城池,秦国就理亏了。秦国给了城池,而赵国却拿回了璧,就是赵国理亏了。要想使秦国理亏,不如就放弃璧。害怕丢掉璧,就不如不给它。秦王既然按照地图给了城池,又设九宾的隆重礼仪,斋戒之后才来接受璧,那种形势是不得不给城池的。如果秦王接受了璧而不给城池,蔺相如就可以上前质问他:“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池的,这块璧不是赵国的吗?而十五座城池也是秦国的宝物。现在假使大王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座城中的百姓都会深恨大王,说把我们像小草一样抛弃了。大王不给城池,而骗夺了赵国的璧,因为一块璧的缘故,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信用,我请求死在这里,来表明大王的失信。”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璧。但是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人怀揣着璧逃走而把秦国处在理直的一方呢?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那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断绝关系。假如秦王发怒,在街市上杀掉蔺相如,派武安君率领十万大军进逼邯郸,追问璧的下落和赵国的失信,一次获胜就可以使相如灭族,再次获胜而璧最终还是要落到秦国手里。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因此我认为,蔺相如能保全这块璧,那是上天的保佑。至于他在渑池以强硬的态度对付秦国,在国内以谦和的姿态对待廉颇,那是策略上越来越高明了。所以说赵国之所以能得以保全,的确是上天在偏袒它啊!

注释:

蔺(lìn)相如之完璧(bì),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蔺相如之完璧: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得到稀世之宝——和氏璧,秦昭王想用十五座城换取这块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给了秦璧却得不到城。蔺相如请命奉璧入秦,见秦王无意给赵城,用计赚回和氏璧,并叫随从化装从小路逃走,完璧归赵。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情:实情、本意。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zhāi)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jiè)也。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九宾:古代举行大典时所用的极隆重的礼仪。宾指摈相,迎宾礼赞的`官吏。绐:欺骗。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lù)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hán)郸(dān),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令:假如。僇:通“戮”,杀戳。安君:秦国大将白起的封号。邯郸: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市。族:灭族。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miǎn)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劲渑池:公元前279年,秦王约赵王会于渑池。宴会上秦王请赵王鼓瑟以辱赵王。蔺相如随行,便以刺杀秦王相威胁,请秦王为赵王击缶。劲:强劲。果敢的意思。柔廉颇:廉颇,赵国名将。蔺相如因“完璧归赵”和“渑池会”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打算侮辱他。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多次避让廉颇。廉颇受到感动,负荆请罪。廉蔺遂成刎颈之交。柔:忍让。退让的意思。

赏析:

结构赏析

蔺相如是战国时赵国人,赵惠文王得到稀有美玉和氏璧,秦昭王诈以十五座城相交换,赵王于是令蔺相如奉璧入秦,见秦王无意兑现诺言,终不辱使命而完璧归赵。文章始以“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即表示了异议,然后以分析秦、赵时势入手,指出赵国有诸多失策之处,而蔺相如完璧归赵实为“天固曲全之哉”。王世贞此论,言辞咄咄,非纯为凿空之谈。

文章第一段,作者力排众说,对蔺相如“完璧归赵”一事“未敢以为信也”。开门见山,毫无遮拦。接着分述其观点,展开全文。《史记》所载的“完璧归赵”始末,事启端于秦昭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结束于“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作者据此断言,虽秦强赵弱,但秦“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也就是说秦当时的本意只是想要得到和氏璧,而没有打算以此为借口进攻赵国。作者开始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和氏璧事件的本质方面,而不去纠缠其中令人眼花缭乱的具体情节,根据史实得出了使人信服的论断。然而作者并没有以事后的认识去苛求古人,而是允许赵国对秦的实情本意有“得”与“不得”的两种选择;对秦的威胁有“畏”与“弗畏”的不同反应。偏执一言,就不近情理;面面俱到,才让人心服口服。赵国的“得”与“不得”,“畏”与“弗畏”都无可非议,作者要批评的是蔺相如“既畏之而复挑其怒”的自相矛盾的做法。换句话说,无论蔺相如如何智勇,而做出可能招致“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的事,也是不足取法的。作者跳出前人只见个人不见大局的窠臼,正本寻源,一新读者耳目。

文章第三段,作者以“得”与“畏”为前提错综组合成四个判断,包罗了赵国的一切可能情况,令人信服地得出了所谓“两言决耳”的必然性结论——“予”或是“弗予”。承认作者的前提就必须承认他的结论,这就是逻辑力量的所在。第三段中作者为蔺相如拟设了一段对秦王的言辞,其所以有力,就是因为其中包含了以城易璧则民怨,不予城而欺赵则失信于天下这样的二难推理。秦王要摆脱这种两难的困境就只有“返璧”这唯一的出路。本文区区不足四百字,却包含了几处严密的逻辑推理。如果说卓越的史识是这篇文章的躯体的话,那么支撑它的正是强有力的逻辑之足。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为了不使读者生疑,作者便用归结于天的说法,含蓄地表示虽然完璧归赵了,可是也不能说明蔺相如的做法正确,恶果没有产生,只是事出偶然罢了。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作者此处是反其意而用之。

纵观全文。文章开头一句揭示全文论旨,“人皆称之”与“予未敢以为信”一反一正相对提出,自然地引发下文。文章的主干是第二、三两段。作者先论“情”,后析“理”,双管齐下。论“情”,则由秦及赵丝丝入扣,抓住“得”“畏”二字论清蔺相如“既畏而复挑其怒”的失策。析“理”,则先破后立多方设想,辩清“曲”“直”两字,证明“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的荒悖。“情”“理”两层文有先后,意有轻重,作者思路清晰可见。

文学赏析

篇3:完璧归赵赏析

一、徐先生提倡的“反事实假 设思维法”有其可取之处

1.思维方式多样化有利于社会 进步

帕斯卡尔说过“,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类正是凭借自己特有的思维能力, 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前, 人类之所以不致于束手无策, 能立于不败之地, 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原因之一就在于人类的思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人类的思维能力是无穷无尽的。分析、综合, 演绎、归纳……通过概念、判断、推理, 人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 不断丰富实践经验, 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难想象, 思维方式的单一与僵化, 只能阻碍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因此, 我们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时候, 既要重视常规思维训练, 也要注意异向思维训练, 让学生既习惯于正向思维, 也能做反向思维、发散思维 (多向思维) , 让思维方式多样化, 不断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反事实假设思维法”用于课 堂教学, 能活跃学生思维, 有利于将 学习引向深入。

什么叫“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呢?徐先生说“, 那就是按照与原事件关键因素相反的运作方向去设定条件, 作文学性虚构想象, 去分析可能发生的情况。把这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与原事件本身进行比较, 就可以对原事件进行评判, 可把此种判断方法命名为‘反事实假设思维法’”。 (《思考》) 尽管这种思维方法并非现在才有, 古人其实早已使用, 比如前人作的那些“翻案”文章, 像苏轼的《贾谊论》《范增论》, 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 苏洵的《管仲论》之类, 使用的大致就是这种方法。就是徐先生文中的那些有关“完璧归赵”事件的游说假设思路, 古人也早说过的。这种思维方法确实很有用, 值得学习运用。世界是多样的, 问题是多角度的, 因此人们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在常规的正向思维之外, 开了另一扇门, 是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 避免思维定势甚至僵化的, 尤其适用于课堂延伸拓展, 有利于将学习引向深入。

二、“反事实假设思维法”之“反”实质是“反向”, 而非“违背、违反”, 讲的只是一种可能, 而非事实。

1.正确把握“反事实假设思维法”之“反”的含义, 确保假设的合理性。

笼统地讲“‘反事实’, 就是与事实相反”“, ‘假设思维’, 就是去想象根本就没有发生的事情‘, 假如’那样发生了会怎么样” (《实录》) , 其实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因为人们的假想既可以是从事实出发的合理想象, 也可以是不顾事实的胡思乱想, 而不顾事实随心所欲的胡思乱想往往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淖, 最终导致历史虚无主义、不可知论和神秘主义, 凭主观好恶随意颠覆一切。现在的中小学生并非思维迟钝、守常, 而是普遍太活跃、太大胆, 什么东西都敢怀疑都敢调侃, 没有道德底线, 无厘头的搞笑搞怪精神十足。2013年年初新学期开始时网上不是出现了小学生恶搞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事吗?任由学生胡搞的话, 学生只会故意去跟既成事实唱反调, 故意违反公俗良序, 以图一时之快。这样做的最终结果, 只会造成学生思想混乱, 只会与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初衷背道而驰, 只会害人不浅, 误国误民。所以, “‘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就是给‘假设思维’规定了一个条件, 或者说一个方向, 当我们做‘假设’的时候, 是按照相反的情况做‘假设’, 并且以这种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为前提, 去思考会发生什么情况” (《实录》) 。也就是说, 这里的“反事实假设思维法”之“反”实质是“反向”的意思, 是反向思维, 而非故意的“违背、违反”, 绝不能罔顾公俗良序和历史事实, 违背历史逻辑, 任意颠倒、歪曲, 做无厘头的搞怪游戏甚至别有用心。

2.坚持唯物史观, 正确运用“反事实假设思维法”。

既然“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实质是一种反向思维, 那么, 我们在运用这种思维方法的时候, 尽管可以假设, 但也必须坚持唯物史观, 应从历史事实的内在逻辑出发, “大胆设想, 小心求证”, 绝不能罔顾事实, 胡思乱想。历史事件的出现尽管不一定完全就是“存在就是合理的”, 但总有它的前因后果。因此, 我们的这种反向思维, 还得遵循历史的逻辑, 作合乎情理的假设、合乎事理的推测。合情合理的假设与推断才能让人信服, 才有意义。并且, 假设就是假设, 只是一种可能, 并不就是事实, 因而我们绝不能用假设去任意否定成功事实。说“蔺相如的‘完璧归赵’令人十分后怕———这是一次失败的外交活动” (《解读》) , 实在有点强词夺理。我们可以假设 (认为) 某种策略会比蔺相如的更好, 但我们不能否认既成事实的成功———蔺相如外交的成功不管你承认不承认, 都是铁定的事实 (“使不辱于诸侯”) , 我们怎能信口雌黄呢?用可能的假设去否定既成的事实, 只会让人觉得滑稽。

三、徐先生“完璧归赵”假设 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1.蔺相如是莽夫吗?

徐先生说, 蔺相如“他的所谓‘智勇’, 隐含着轻率、无理、无礼, 罔顾赵国的安危, 损害赵国的国格, 眼中只有那块和氏璧, 根本没有战略眼光”“, 他事前没有任何充分的预案, 只是见机行事赌一把而已”, 是一个“冒险主义者”, 而“冒险主义者的另一面就是机会主义者”。 (《解读》) 也就是说, 在徐先生眼中, 蔺相如就是一个莽夫。

果真如此吗?

秦昭王以城易璧明显是一个阴谋, 暗含杀机, 明眼人一看就知“:欲予秦, 秦城恐不可得, 徒见欺;欲勿予, 即患秦兵之来”。在这里, 和氏璧并非一块孤立的玉璧而已, 而是既关涉着赵国的国格, 又牵连着赵国的安危。套用现在的政治术语, 秦王推行的其实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在他看来, 秦强赵弱, 我看上了你赵国的和氏璧, 你给也得给, 不给也得给, 没有商量的余地 (以城易璧只是借口而已, 楚国就上过秦国“割地绝交”的当, 商於之地没得着, 与齐国之交却绝了, 楚国因此而终趋于亡) 。在这种情况下, 赵国失璧实质就是失国格 (两国相交, 自己的东西保不住, 哪还有国格可言?) 而要保璧又有挨打之虞 (“即患秦兵之来”) , 实在关系着赵国的安危。赵国君臣“计未定, 求人可使报秦者, 未得”的实质是什么?实质是一时难以找着这么一个既能保国格 (保璧归赵) 又能保国家安危 (秦军不来进攻) 的让事情能两全其美的人来。你看这人重要不重要?关键不关键?赵国君臣会轻率地把这么一个重要任务交给一个莽夫吗?缪贤用自身经历做例子, 证明蔺相如“有智谋”, 并非莽夫。蔺相如通过形势分析, 主张“均之二策, 宁许以负秦曲”, 表明他很有见地, 要知道“, 宁许以负秦曲”实质是要抢占道义制高点。而“王必无人”云云, 表明他并非抢着要去、只想邀功的莽夫, 而是敢于担当的汉子, 实在是临危受命。他十分明白此行的利害关系, 不辱使命才能保赵国保自己, 否则, 赵国有难, 自己也活不了“,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 臣请完璧归赵”的誓言并非“虚假”的承诺, 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心, 因为谁会轻率地拿国家和自己的命运开玩笑呢?正是他的见解、他的决心让赵王选定了他, 他实在是赵国当时出使的不二人选。

至于司马迁为什么不事先交代“预案” (具体应对策略) , 那是作者选材以及运用技法的自由。《左传·曹刿论战》重写“预案”,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却不写“预案”, 而《三国演义》却以“如此如此”一笔带过“预案”, 三种写法各有侧重各有千秋, 并没有什么死的规定, 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蔺相如没有预案, 只是碰运气的莽夫而已。从他到秦以后先“奉璧奏秦王”, 再用计要回和氏璧, 并安全送回和氏璧的一系列举动来看, 他不仅有预案, 而且很严密, 一环套一环, 有板有眼, 井然有序。蔺相如之所以要奉璧入秦而不是空手入秦, 目的在于抢占道义制高点。蔺相如“奉璧奏秦王”, 而秦王却“传以示美人及左右“”无意偿赵城”, 这样第一回合蔺相如就抢占了先机, 它表明我赵国是讲信用的, 而你秦国却失了信, 正因为道义制高点被蔺相如率先抢得, 所以接下来他的用计要回和氏璧并暗中送回赵国等一系列的举动才能顺利展开, 一向专横的秦王才会无可奈何, 最后只好“毕礼而归之”, 秦王即使要发作、报复赵国, 也不能就在此时, 而是二年后的赵惠文王十八年 (“其后秦伐赵, 拔石城”) 。可见, 蔺相如的做法有理、有利、有节, 既保全了国格, 又避免了战争危险, 得到了赵国君臣的高度肯定———“使不辱于诸侯”, 这哪能是莽夫呢?

2.怎样看待蔺相如的冒险?

徐先生认为“蔺相如是冒险主义者”, 因而认为他的出使“这是一次失败的外交活动” (《解读》) 。徐先生用可能性的推理否认已成事实的胜利, 我们认为欠妥。弱国与强国斗争既要有智谋, 也要敢于“冒险”, 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才能求得生存, 一味忍让“, 韬光养晦”, 只有挨宰亡国的命运“, 今日割五城, 明日割十城, 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 而秦兵又至矣”“, 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苏洵《六国论》) , 根本不可能有生存的机会。羊与狼的交往没有“双惠双赢”的事, 这只是幼稚而善良的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周天子手下那么多的诸侯国, 兼并到最后, 周的天下为秦一家独得, 哪有“双惠双赢”的影子? 蔺相如在与秦王的斗争中有胆有识, 有理有利有节, 以自己大无畏的精神战胜了强秦, 保全了赵国, 如果没有他的这种“冒险”, 哪会取得这种大好局面呢?他的成功并不是什么秦王“很大度” (《解读》) 的结果, 并非什么“纯属偶然” (《思考》) 的事。外交风云一如战场, 形势瞬息万变, 机会稍纵即逝。蔺相如凭着自己的沉着机智勇敢, 没有让强秦吓住, 也没有让机会溜掉, 牢牢抓住了斗争的主动权, 让形势一步步地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世界上能有这样的“冒险主义者”“、机会主义者”吗?实质上这是一种高超的斗争艺术, 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一物降一物。面对一贯飞扬跋扈的秦王, 你跟他低三下四地讲道理、讲好话, 设想他是一个讲诚信的谦谦君子, 以为他会真心实意跟赵国做公平交易, 从而去向他游说什么“罢议”或“以谷易璧” (《解读》) , 只能是与虎谋皮, 只会死得更快。所以, 蔺相如的冒险是理智的冒险, 是斗争的艺术, 不是盲目的冒险主义, 并非人人都干得了的。

3.能凭空抽去前提而妄加指责 蔺相如的“两骗秦王” (《解读》) 吗?

篇4:金佛像完璧归赵

这个孩子叫吴昊,郑涛警官曾到吴昊所在的学校上过法制教育课,课后吴昊缠着郑警官问这问那,因此郑警官认识他。

郑警官听了案情报告,立即对他的助手周新说:“快,出发!我们去抓捕这个盗贼,去晚了他就可能溜掉了。吴昊,你也跟我们一起去吧!”

周警官驾车抄近路追过去,刚到达岔道口,就看一辆黑色轿车飞驰而去,转入了海滨大道。郑警官对驾车的周警官说:“全速前进,咬住他!”

那贼发现了跟踪的汽车,开得更快了。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个弯道,可能因为速度太快,前面那辆黑色轿车忽然像脱缰的野马栽进了大海之中,顿时从海面上冒出一串气泡。

周警官停住了车,三人急忙下车查看,只见汽车蹿进大海的地方是个缓坡,再看公路,弯道也不是很陡。周警官不由得自语道:“盗匪的车技不赖,按理说是不会栽入大海的。”

“放心吧,他死不了。”郑警官说,“小周,你在这儿盯着,我去找潜水员。看到盗匪爬上岸来,你就拘捕他;如果你一人不能制服他,就开枪打他的腿,把他击伤。”

吴昊胸脯一挺,勇敢地说:“郑叔叔,你就放心去吧!万一小周叔叔制服不了他,我就上去帮忙。”

两位警官一听这话都笑了,周警官说:“可要注意安全噢,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有效地打击敌人。”

吴昊紧紧地注视着海面,连眼睛也不眨一下。

很快,郑涛警官就带着潜水员来了,一见到他俩就连忙问:“那家伙上来没有?”

“没有,难道他潜到远处溜走了?”马小真不解地说。

“真是奇怪,这家伙不会是两栖类,能在水里呼吸吧?谁能在水里坚持那么长时间呢?”吴昊也感到纳闷。

郑警官对潜水员说:“劳驾你下海去察看一下吧!”

潜水员点了点头,就潜入到水中。几分钟后,他钻出海面,朝岸上说:“郑警官,汽车完好无损,车里没有人,也没见什么贵重物品,看来这个盗贼不简单!”

周警官狐疑地说:“难道这家伙真的像吴昊说的,像两栖类的青蛙一样潜走了?”

“噢,我知道了,潜水员叔叔穿着潜水服能在水里待一段时间,我想那家伙一定也穿着潜水服,而且是个游泳高手。”吴昊说。

“吴昊说得对,就是这么回事!”

郑警官对潜水员说:“麻烦你再下去搜寻一下汽车内部,看看他还留下什么可疑的东西,我们到现在还不知这个狡猾的对手姓甚名谁呢!”

“遵命!”潜水员又潜下了海。

等他再次露出水面时,手里多了一只小皮包。他说:“我在汽车周围以及汽车蹿下海的路径两旁都仔细检查过了,只有这个。”

郑警官接过皮包,发现了里面有一本游泳运动员的证书,就打开来看。“原来这个盗匪叫秦成,还是个一级游泳运动员呢!难怪能溜走。”

“我说的吧!他真是个游泳高手。”吴昊说这话时,显得很得意。

这边,盗窃案进入了调查的关键阶段,而同时,一个正在进行黄金交易的人被江城警方抓获了,此人叫尤琪。江城警方知道郑涛、周新正在侦查一宗盗窃案,就向他们作了通报。他俩立刻赶到江城警察局,对尤琪进行了审讯。当然少不了“小尾巴”吴昊。

郑警官开门见山:“你交易的黄货中包含一尊金佛像吗?”

尤琪说:“好像……好像没有。”

“到底有没有?”郑警官放大了声音。

“有有,不过不是‘老庙黄金’的。”

吴昊不由得笑了。周新问:“小机灵鬼,你笑什么?”

吴昊一本正经地说:“尤同志,你说你们交易的佛像不是‘老庙黄金’的,你为什么不说是其他品牌的呢?这说明你是为了掩饰才这么说的。不打自招哦!”

尤琪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了,他老实认罪,并交代了秦成的隐藏之地。

篇5:完璧归赵赏析

【拼音】wán bì guī zhào

【简拼】wbgz

【近义词】物归原主

【反义词】支离破碎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物归原主

【例子】请放心,不要多久,这两件东西定会完璧归赵。此事放在弟身上好啦。(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英文翻译】return the jade intact to the state of zhao

【谜语】物归原主

【成语故事】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国大王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宝玉。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呐?要不答应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跟大臣们商量。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蔺相如知道了,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又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美女们去看。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城换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就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看着虽然挺好,可是有一点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有毛病,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子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真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跟这块宝玉一块儿碰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对着柱子,就要摔过去。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摔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我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赵王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说:“好!就这么办吧!”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宾馆去休息。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就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后来秦王发觉这件事,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赵国吧,赵国在军事上作了准备,怕打不赢。最后秦王只好放蔺相如回到赵国去。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就叫作“完璧归赵”。直到今天,人们谈起这段故事来,还对蔺相如的英勇行为翘大拇指哩。

【成语辩形】璧,不能写作“壁”。

【产生年代】古代

篇6:改写《完璧归赵》

改写《完璧归赵》

“干!”桌前,蔺相如与廉颇高举酒杯,冰释前嫌。这,不就是课文《负荆请罪》的大结局么?战功赫赫的老将廉颇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府请罪,将相从此心连心。不过,你可知道前面的那段传奇?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去一探究竟吧——

清晨·邯郸

不知不觉中,秋意已将大地铺满。片片金色的银杏叶,似小扇,像蝴蝶,飞舞在秋风铺成的小道上。

一声嘹亮的鸡啼热腾腾地划过破晓,邯郸的宁静被撕开一角,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忙碌的行人多起来了。

“让开!让开!”一匹快马向着皇宫方向疾驰,卷起了满地金黄。

朝堂·君臣

“这和氏璧到了秦王手中,怕是有去无回啊!”“可是秦国实力强大,咱们不送过去,岂不正好给他出兵的理由?”„„大臣们议论纷纷,宝座上的赵惠文王愁眉紧锁,得到和氏璧的喜悦早已烟消云散。自从接到秦王的来信,他整日心事重重,茶饭不思。

“这秦王,虎狼之心天下皆知!若他胆敢犯赵,臣请出兵御敌,万死不辞!”廉颇声如洪钟,在大殿内回荡。

“廉将军息怒!臣固然知道将军神勇,但两军交战,百姓苦不堪言哪!况且秦强赵弱,颇有风险„„”说话的是宦官头目缪贤,他沉吟片刻,“大王,不如寻找一位贤能之士出使秦国,既保住和氏璧,又可避免双方交战。”

赵王眉头稍稍舒展:“何人可担此重任?寡人重赏!”群臣面面相觑,无人敢应。

缪贤上前施礼:“臣有一门客,名曰蔺相如,有勇有谋,胆识过人,可担此重任。”

“一个门客?”赵王满脸狐疑之色,思索片刻,“暂且先宣他进殿吧!” 迈着稳健的步伐,蔺相如踏进了这金碧辉煌的大殿。迎接他的,是两旁不屑的议论声:“一介草民„„”他神色不变,上前跪拜施礼:“草民蔺相如叩见大王!”

“秦王欲以十五城换取寡人之和氏璧,寡人恐秦王使诈,你看怎么办?”赵王的语气中透出急切。

“大王,如今秦强赵弱,不答应的话恐怕会招致祸患„„”蔺相如话音刚落,刺耳的议论声又响起:“不过一个懦夫罢了!”

蔺相如上前一步,朗声说道:“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如秦王果真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留在秦国;如果城池不给赵国,我必会将完好的玉璧带回!”

朝堂上鸦雀无声,赵王的脸上现出如释重负的喜悦。

秦国·咸阳

带上几个随从,蔺相如连夜赶往秦国。

当马蹄踏上咸阳土地的那一刻,他笑了。

与此同时,他的心又是一紧。虽然这几天奔波生活的结束让他快乐,可想到这里还有一场智慧的较量在等待着他,心中那块石头不由得悬了起来。秦王,你会是个怎样的对手?

章台宫·较量

章台宫,金碧辉煌的宫殿,歌舞升平,美人如云。这就是秦王接见使臣的地方?

蔺相如深吸一口气,将紧张缓缓压倒心底。他拜见了秦昭王,小心地呈上了和氏璧。

从侍从手中接过宝玉,秦王细细地对着光观察着。这和氏璧通体碧绿,晶莹圆润,泛着迷人的光泽。“呵呵,好玉!果然绝世珍宝!”一转手,和氏璧到了秦王身边的美人手里,她们毫不顾忌地抚摸着,嬉笑着,旁边的侍从们齐刷刷地跪下:“恭喜大王喜得美玉!”

“大王!我„„”蔺相如的声音完全被笑声淹没。

蔺相如的眉头越皱越紧,怒从心生:这还是接见使臣吗?这秦王,根本没有换璧的诚意!赵国受到这番轻视、侮辱,我蔺相如怎么受得了!他压抑着满腔的愤怒,思考着对策。

“禀报大王!”蔺相如提高了音量。

“哦?使臣一路劳顿,快回驿馆休息吧!”秦王挥了挥手。

“臣还有一事相告!这和氏璧虽名扬天下,不过它还有一个为人不知的瑕疵,请让我指给大王您看!”蔺相如话语恳切,秦王愣了一下,虽满心不舍,还是把璧交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后退了几步,倚靠柱子站立。他双手将和氏璧高举过头顶,怒视秦王,大声呵斥:“大王想要我们赵国的国宝和氏璧,我今日专程赶来,可您的态度如此傲慢!我看大王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的诚意,若是您非要逼我,我的脑袋就要和这块宝玉、一齐撞碎在柱子上!”

秦王大惊失色:“使臣息怒,今日寡人多饮了几杯酒„„你等退下!”他连忙挥手叫美人离开,又叫人取来地图,他装模作样地比划给蔺相如看:“从这„„到„„十五座城池,都归你们赵国!”看着蔺相如缓缓放下手中的和氏璧,一丝狡黠的笑容在秦王脸上绽放。蔺相如心知肚明——这只是空中楼阁而已。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拖延时间。蔺相如将脸色缓和了一些:“我们赵王在送这块宝玉时,曾斋戒了五天。大王,您若是诚心要换这块玉璧,也应当像我们赵王一样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盛大的典礼,我才敢献上宝玉!”

看着秦王无奈的样子,蔺相如心中荡起了一抹笑的涟漪„„秦王啊,咱们走着瞧!

驿馆·化装

“吁——”马车在广成驿馆门口停住了。蔺相如捧着装有和氏璧的匣子,疾步走进驿馆。

他轻轻抹去额头上细密的汗珠,来不及换衣,立刻唤来自己最信任的随从,郑重地将和氏璧包好交给他:“你快换上便衣,带着玉璧连夜离开这儿,越快越好!„„五天后,秦王就来不及派兵追你了!”

“可是„„没有了和氏璧„„您„„”随从的担忧溢于言表。

“你快走!我自然有法子脱身!”

抬起头,他与随从四目相对,一道坚定的光芒从他的眼中射出,给人以无比的勇气。

“是!大人!”

街道在夜幕的笼罩下披上了一层黑纱,一个模糊的黑影似乎与黑暗融为一体。他轻灵地穿过街道,拐入了一条乡间小路,直奔赵国方向而去„„

宫廷·愤怒

五日的斋戒,盛大的典礼。

想着和氏璧即将到手,秦王威震天下的气势又回来了,他一脸得意地俯视着站在廷上的蔺相如:“请问使臣,和氏璧现在何处?”

“秦国自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从来就没有坚守信约的。”相如捋着胡须,慢条斯理地讲着,“我怕受大王的骗而对不起秦国,所以让人先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如今秦强而赵弱,大王只要派使臣到赵国,赵王立刻会派人把璧送来,只要大王您先割让那十五座城池给赵国。如果您认为我欺骗了您,相如任凭处置!”

朝堂上一片寂静,如暴风雨将来的前兆。

瞬间,大臣们恼羞成怒的惊呼如决堤的洪水想朝着蔺相如猛扑过来。“大胆!竟敢欺骗大王!”“把他推出去斩了!”涨得通红的脸,咬牙切齿的怒喝,几个勇士已经冲过来扭住了蔺相如的手臂。

“慢!”秦王叫住了侍从,与其将蔺相如扣在这里,坏了秦赵的友好交往,还不如将他放走,倒显得秦国宽容。憋着一肚子气的秦王强颜欢笑,款待了蔺相如,让他毫发无损地回到了赵国。

宫殿·凯旋

殿堂之上,礼乐声声。

“使臣蔺相如归来!”前来报信的侍从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风尘仆仆的蔺相如缓步走进大殿。

赵王猛地从宝座上站起,喜形于色,亲自走下台阶,握住了蔺相如的双手:“相如不负寡人重望!”

“相如感谢大王知遇之恩,拼尽全力当不辱使命!”相如拜谢赵王,又朝缪贤施礼。

“今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下奇功,寡人封他为上大夫,赏百金!”赵王大声宣布。众臣皆呼“万岁”,只有廉颇脸上闪过一丝不悦。

上一篇:燃气公司录入工作总结下一篇:劳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