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教案

2024-05-05

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教案(共8篇)

篇1: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教案

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教案

复习总目标:

根据本册教材的内容和特点,结合本班实际,把本学期知识进行系统归类,突出重点。抓好薄弱环节,认真设计练习,面向全体学生,对差的学生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使学生能掌握好本学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并进一步形成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复习内容

1、生字:复习巩固新学的个生字,能读写、组词。

2、词语:以“日积月累”和“词语盘点”出现的词语为主,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

3、句子:掌握常见的几种句式转换,能进行扩句、修改病句等练习。

4、修辞:分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

5、阅读:复习教材精读课文的重点片段,训练学生如何正确体会句子的含义、把 握表达方法及文章的思想感情。

6、习作:重点训练 写人的作文,注重把平时的语言积累在习作中灵活运用,并尝试运用学会的表达方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

三、复习重点

1、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词语盘点中的词语、日积月累中出现的词语、古诗、成语、名言。

2、朗读、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3、阅读方法审题方法的指导。

4、习作“我最尊敬的一个人”、一件小事。

四、复习形式

1、课文中“资料袋”及拓展知识点的复习;

2、阅读

3、习作训练;

4、阅读训练、习作训练穿插安排在平时的基础复习中,尽量避免单调枯燥。

五、复习方法

总结规律、交给方法、集体练习、个别辅导、集体评讲、分类复习、分类检查。具体分层如下:

学困生:实行一帮一的措施,重点落实课本知识的掌握,如,拼音、字词、积累运用等。

中等生:在落实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过程中,适当提高课外阅读训练的深度,掌握一些简单实用的答题技巧。

优等生:充当老师的小助手,让他们在指导的过程中也提高自己,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六、复习思考:

一是互帮互学,优化组合。课外,让优等生与后进生搭配,以优促差;课内主要采用优优组合,相互竞争激励。

二是注意学生的学情反馈,以便及时矫正或查漏补缺。

七、复习措施

1、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学习、纪律的教育,让学生明确复习的目的,端正复习的态度。

2、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做好督促教育工作。

3、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开展“一帮一”的活动。

4、发挥班骨干的作用,做好复习的督促检查工作。

5、认真备课,加强练习,讲求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复习教案

第一、二单元复习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一单元的基本知识,掌握生字词,并背诵要求背的课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中人物的精神世界。

3、能掌握写人物和写一次比赛方法,能做到重点突出,描写细致,注意生动。

4、掌握加标点知识,能熟练地运用书名号,冒号及引号。

5、通过一定的习题练习,掌握基本的技能。教学课时: 总计四教时

第1-2课时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一单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生字词,并背诵要求背的课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中人物的精神世界。

3、能掌握写人物和写一次比赛方法,能做到重点突出,描写细致,注意生动。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感知课文内容:

1、《窃读记》

①“我’是怎样如饥似渴地读书的?边读边想,用书上的语言回答老师。②男女对着背,背出情感来。

2、《走遍天下书为侣》 ①品读重点部分读出感情。

②掌握课文中的成语,并能理解用其造句。

③感知这课的写作方法和描写“我的读书方法”的词语。

3、《古诗三首》

①知识作者与朝代。

②有感情地背诵这两首诗。

③能感知诗的主题思想。

④理解“照我还”、“又开封”、“聒碎乡心”。⑤边背边想着字的写法。

4、《梅花魂》

①自由读课文感知:你感觉外祖父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②读好描写外祖父喜爱梅花的语句。

③复述文章重点的内容,感知人物的精神。

二、标点知识

1、明确不同符号的使用方法:特别是书名号,学生往往分不清哪些名称。

2、典型分析:

◆读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本书 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分析:在读了后面防止学生加上逗号。◆我很喜欢读 石灰吟 和 墨梅 这两首诗。●分析:中间是没有停顿的。

3、练习加深感知

①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老师的教诲之恩 我终生难忘 ●注意引号的使用方法。

②小明 上课要专心 千万不能开小差 爸爸再三叮嘱 ●这与常规的说话是不一样的,最后不能加冒号。

三、关联词语

1、例题分析:森林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大多数学生能知道用“不但„„而且„„”进行联接,但往往找不准位置。

2、学习方法。做完之后要多读,多感知体会,再试一试其它的关联词是否合适,位置是否能换一换。

四、作文提示

1、要以真实的事为前提,把主要的内容细致写好。

2、要生动具体些,写老师帮助自己的一件事,是怎样帮助的部分要注意多写些,多加点情感在里面,如2

“老师的教诲之恩如春雨点点„„”之类。要写比赛,要写出比赛的激烈场面,突出其中的曲折性,同时还要注意其他人物的反映,这样才能有趣而生动。

五、听写生字词(略)

第3-4课时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习题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2、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措施。

3、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

教学重点:教给学生方法,重点引导学生感悟方法。教学过程:

一、词语部分

1、填写成语()()无私

()()在前

()()充数

()()口呆

波()浪()斩钉()()

()()动听

身()其()

翻箱()()()不()待 ●要联系成语的意思去解释,如“波峰浪谷”中的“峰”学生易写成“风”,就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这个成语的具体意思。

2、写出几个反映寓言故事的成语

●要注意所写的成语是讲一个小故事,并且是告诫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二、用关联词语填空

1、在演出时,小玲()唱歌()跳舞。

2、小刚和小学军是好朋友,他们()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在学习上互相帮助。

3、一个人()骄傲自满了,()会落后。

4、()现在我们生活富裕了,()还要注意节约。

5、这支笔()我的,()刘江的。

6、()天下雨,()运动会不开了。

●让学生先做,然后再读检查,确认无误时老师再加以讲解,培养学生养成注意检查的好习惯。

三、找出用错的字,并加以修改。

1、开学头一天,我们排对近入教室。()

2、田老师先把诗念一篇,又联起来讲一篇。()

3、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幸勤的圆丁。()

4、小丽每天放学回家后,终是先作完功课,然后在玩。()

●同时引导注意检查自己的题目,注意找全错别字,正确地修改错别字。

四、默写部分

1、自选一首诗默写,并写出作者。

2、让明亮的眼睛 用绚丽的色彩 青山说: 绿水说: ●字的书写与标点的用法,注意准确性。

五、作文练习

1、题目:写一个寓言成语小故事。

2、要求:要讲清楚,并把道理说好。

3、视学生的作文加以指导。

第三、四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能熟练掌握这两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熟练背诵和默写要求掌握的课文。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感知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的优美语言。

3、掌握练习中的基本知识,能正确地完成类似的练习。教学课时:四课时

第1、2课时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能熟练掌握这两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熟练背诵和默写要求掌握的课文。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感知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 熟练地背诵和默写所要求会背的课文。

一、感知课文内容

1、《鲸》

①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鲸的的?

②课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新型玻璃》

①自由读,找出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语句。②课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钓鱼的启示》

①小声读,想一想,父亲为什么坚持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 ②理解课后重点句子的含义。

4、《落花生》

①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②理解课后重点句子的含义。

二、修改病句

1、出示例题 ◆新沂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地方。◆他正在织着毛衣和美妙的音乐。

2、分析典型

要让学生首先找出毛病所在,理解这类型,然后再进行修改。要避免学生找不出病因,而进行修改。同时还要注意进行最简单的修改。

三、积累词语

1、按以下方式进行积累:

①AABB ②ABCC ③ABB ④AABC

2、以上的题目要重点积累“④”,另外防止学生把字给写错了。

四、听写本单元的词语。(对掌握不牢的还要再进行辅导。)

第3、4课时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两单元的基本习题,并较好地形成技能。

2、及时发现不足,及时给予补救。

3、通过练习让学生能掌握这一类的习题,能正确地做出。教学重点: 修改病句部分。

教学过程:

一、词语搭配

●做完后要认真去审题,再试一试连其它的是不是也还可以,否则会两个两个错。

二、照样子完成作业

1、急匆匆 孜孜不倦 波光粼粼 整整齐齐 ●注意字不要写错了。

2、例:老师说:“你行,一定能做成这件事。” 老师摸着我的头,坚定地说:“你行,一定能做成这件事。” 小华告诉小刚:“明天我们去春游。” 老师对小明说:“只要你努力,这件事你准能完成任务。” ●注意这里面既要有动作,也要有人物说话时的神态等等。

三、修改病句

1、出示习题

①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

②南京城的风景建设得越来越美了。

●一定让学生找出病因,然后再修改,不要多修改。

四、背诵积累

1、背诵《四时之风》

2、背诵P74的格言。

第五、六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掌握这两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和理解。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感知,进一步形成良好的积累。

3、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让学生感知其中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认识,形成一定的技能。教学课时: 总共四教时。

第1、2课时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掌握这两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和理解。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感知,进一步形成良好的积累。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加深对课文的感知。教学过程:

一、课文的感知

1、《地震中的父与子》

①有感情地读课文,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的变化的。②说一说为什么把父子称为“了不起的父与子”?

2、《“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①读课文,说一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②你如何看待巴迪父母对他的爱?

二、体会拟人句的用法

1、说一说什么是拟人句,注意与比喻句的区别。(教师可举例说明这两者的主要区别。)

2、让学生分别造句。

3、总结,继续教给方法。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

1、出示例题:

①今天的天可真冷啊。②早晨的雾可真大啊。

2、感知做法

要注意切实写出具体的情况,一定要突出其中的大、冷等。

四、听写这两单元的词。(略)

第3、4课时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一定的习题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本单元的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培养学生正确的做题习惯与良好的方法。

3、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及时给予纠正。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重点: 感知方法 教学过程:

一、成语填空

依()附()雄()英()首()()步 心()胆()谈笑()()专心()()惊浪()()万马()()浊浪()()

●针对学生的错误要找出原因,加强巩固,让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无误掌握这一项。

二、词语搭配

美丽的 宫殿 认真地 请教 壮丽的 焰火 刻苦地 帮助 华丽的 山川 虚心地 劳动 瑰丽的 风景 耐心地 锻炼

●这道题关键是做完以后要再认真地核对一下,试一下还能不能与其它进行连接,最后确定正确的一项。

三、拟人句(仿照后一个造一句)

1、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小鸟在枝头唱着歌。

2、巍巍群山盖满了白雪。巍巍群山披上的银装。

●拟人句是直接把动物或一些东西当作人来写,使其具有人的思想,不要写成比喻句等等。

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海洋大得很,一眼望不到边。

1、今天的雨下得很大。

2、市民广场的人可真多啊。

3、漓江的水绿得很。

4、这辆赛车的速度很快。●有同学会“言过不其实”,如有同学会说“把我的衣服都淋湿了”来形容雨大。

五、修改病句

1、小妹妹穿着一条精彩的花裙子。

2、夕阳的余辉照耀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3、那榕树像把大伞,覆盖了太阳。

4、他站在三十层高楼的平台上,眺望着地面。

●这些句子都是用词不当,让学生仔细读,先找出用错的词,然后再进行修改,最后再认真地进行检查。

六、默写P112的格言

●注意加强对一些难写的字的指导,让学生能熟练地加以记忆。

第七、八单元复习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感知与认识。

2、能较熟练地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等。

3、能较好地复习或背诵所要求掌握的篇目。

4、通过一定的习题练习,让学生巩固本单元所要求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

第1、2课时教学 教学过程:

一、感知课文内容

1、《圆明园的毁灭》

①你是怎样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一句话的?

②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狼牙山五壮士》

①默读课文,写出小标题。

②能熟背课文中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3、《七律。长征》

①背诵课文。

②熟记诗句的意思。

③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

4、《开国大典》

①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背诵第七自然段。

③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感知破折号的用法。

1、说说有哪些用法。

2、让学生列举一些例子。

三、默写词语

1、听写“词语盘点”

2、根据学生听写的情况进行指导。

五、习题巩固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七律。长征》是一首,概述了红军 的史实,歌颂了。

②(时间)在(地点)举行的,表达了中国人民。

2、默写《卜算子。咏梅》这首诗。

第十五课时 句式的转化

一、教学目的

复习巩固四种句式转化的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总结四种句式转换的规律注意事项。难点: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人称转化。

三、教学准备

投影仪、各种句式转化的练习题。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中华语言文字曼妙精深,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极大得丰富了汉语文库,也使得祖国的语言文字更加生动、灵活。

2、小黑板出示四种句式:

3、(1)“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2)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3)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7

转化;(4)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转换。

3、各种句式的概念(学生叙述,教师完善。)

4、分类进行练习指导。

5、总结归纳在句式转换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具备各种类型句式的特点,如双重否定句必须要有两个否定词;(2)句式转换完成后句子的意思不变;

(3)句式转换还要注意标点的转换(主要指陈述句转换成反问句。);(4)句子转换前后句子都要保持通顺与正确;

(5)在进行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转换过程中要注意人称指代明确。

6、进行各种句式的综合转换练习。

7、讲评练习,发现问题再总结。第十六、十七课时 作文复习

(写人作文)复习目标:

1、把事情发展顺序列提纲、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2、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列提纲、作文。

3、写人文章写出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或某一方面的 品质。

复习重点:

1、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具体,并把事情经过分几步写具体。

2、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反映人物的品质。复习难点:

1、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反映人物的品质。

2、列提纲。复习过程:

1、回顾我们本学期学过的作文类型

学生自由地说说作文的篇目、要求、内容等。

2、选取学生的优秀作文,进行朗读与评议,结合每一类的作文要求谈谈作文的注意点。(1)复习写清楚一件事。学生进行讨论注意点:

在写一件事时,要注意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注意语句的通顺。

这件事是自己经历过的或者看到、听到的事。可以是使自己高兴的、有趣的、新鲜的事,也可以写使自己感到惭愧的、伤心的事。

(2)复习把事情经过分几步写具体 讨论重点:

1、怎样抓住一件生活中的事,虽然这样的事情看似不起眼,也很小,但要想想是否反映了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

2、仔细回忆事情的经过,想象当时的情景,可以把情况分成哪几步?怎样一步一步写清楚。

3、感受最深的部分是什么?如何把这部分详细地写清楚?所反映的人物品是什么?

4、同样列举学生习作中的片段进行评议巩固。

5、说说作文的一些常规要求,看看自己的作文,找找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同学之间作文交流。

篇2: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教案

体现语文学习能力

为实际生活服务

——2009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复习指导

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

周卫华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英雄们:

下午好!记得2003年非典肆虐的年代,党中央、地方政府表扬了一大批抗非典的英雄,很多医生、护士、专家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可是我要说真正的英雄也在我们中间,我们老师们不但抗非典,我们还抗“甲流”,我们也是一批战斗在一线的英雄。我们的学生大批病..倒,我们的老师大批病倒,但是老师们还是坚持战斗在一线,哪怕班上只有十个健康的儿童,我们都要为他们上课,为他们批改作业,为他们服务。我们没有一个逃兵。所以我要用我微弱的声音向社会呼吁——表扬一线领导和老师们吧!是你们这些抗“甲流”的英雄们,为我们的学生撑起了一片学习的天地,为我们的学生战胜困难作出了榜样。我呼吁大家把我们战胜病魔的过程写下来,让社会认可,让同行学习,让大家互勉。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2009学年第一学期的期末考,我们该怎么考呢?按照领导意图,本学期期末五年级部分学校语数英都要参与质量监控系统的诊断,为了出题方便起见,我们复习的主题定为“熟悉标准化试题

体现语文学习能力”,用我们所学的语文知识为我们“实际生活服务”。

一、回顾所学知识

五年级语文知识点比起六年级来说,更多了不少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根据上述要求,五年级应该复习什么?开学初,我们请中心组成员认真读教材,并把知识点找寻出来,挂在天河部落供大家下载使用(http:///zhouweihua/default.aspx),中心组成员一共找寻了两届本册书的知识点,因此可以说这些知识点找得是比较齐全的。在此不再赘述。

本次复习,我想让大家看看本学期单元卷中考察的知识点都有哪些? 然后我们得出结论——单元卷所关注的知识点一定是出卷人视为核心的内容(正在整合之中,稍等)

知识点、题型等归纳如表所示。

◆说明:如若上述知识点表述不够准确(以教研室质量监控出具的知识点为准)请见谅,笔者是根据试卷题目进行归纳的。从知识点出现的次数可以看到出题者(部分中心组成员和笔者)关注书本的情况。

二、复习所学知识

凭着经验,我们早就发现五年级所学的知识比六年级所学的知识多了,因为这个学期质量监控我们这个年级,所以我的复习册没有怎么改变,基本上沿用了上个学年的内容,那本复习册涉及的知识面还是不少的。而且编写得比较有水平(夸奖撰写老师),希望能帮助学生建立语文知识体系,让他们知道学什么,复习什么。

五年级复习册知识点题干

1.补充词语。2.多音字组词。3.选择正确读音2 4.辨字组词。5.猜字谜。

6.歇后语中的谐音字。7.选词填空。

8.选择语词填在句子括号里。9.搭配词语

10.重新排列词语顺序。11.选择词语填写。

12.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13.填上词语 14.造句 15.关联词2 16.补写格言2 17.写出句子含义.

18.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2 19.读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20.根据句子画线部分的意思写出词语 21.解释句子中带点的字。22.写比喻句。

23.修改下列病句(在原句上改)。

24.指出下列句子的语病,并加以改正。

25.调整下列句子的顺序,使它们成为一段语意连贯的话,序号填在括号里。

句 子

一、判断对错。

二、写出下面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三、按要求写句子。

1.改写成拟人句 2.改写成夸张句 3.改写成比喻句

4.调整词序,不改变原意 5.改反问句

6.用关联词将这两句话合并成一句。7.把句子写具体

四、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六、根据句子画线部分的意思写出词语。

七、排列错乱句子

课外阅读

1.文中出现一些像“大发牢骚”“半信半疑”等好词语,请找出一些写下来。2.省略号;破折号2 3.心情变化语句 4.动作是(),性格是()。

5.心里会想些什么?想象写下来。6.近义词。2 7.反义词。

8.理解句子意思 9.简要写出两个你印象最深的事例。

10.文中找出与下面的句子相应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11.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用一句或几句话写下来。12.给下面的字加偏旁成字,再组词

13.把第三自然段中四个用错的字圈出来,按顺序写出正确的字。14.选择正确读音 15.照样子写词语

16.按顺序重新排列词语2 17.理解文章意思2 18.联系上下文语境,说说词的大致意思 19.摘抄句子。20.主要表达方式

21.谈谈你的一点体会。3 22.用“/”划掉()里不恰当的词语,保留恰当的。23.给第一自然段中没加标点的部分加上标点符号。24.将短文分为三段,请概括出第二段的段意。25.神态

26.描写内心活动的句子

27.这篇文章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的。28.这篇文章是按 写的,主要写了。29.画去文中()里错误的读音。

30.用波浪线“﹏﹏”画出本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31.用双竖线“‖”划分本文的意义段,全文构篇方式。32.最主要的特点有哪些 2 33.说明方法 34.主要特点

35.围绕“ ”这句话来介绍的,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6.造句。37.起题目,题眼 38.短文中心句

习作

1.写事。

2.我真想对 说。3.把你对家的感想写下来。4.展开想象,写一篇想象作文 5.写一篇读后感。

6.介绍一本你读过的好书。

7.请用“灯、我、路”为线索,写一篇令人感动的记事作文,字数四百字以上。8.(1)班里趣事

(2)我拥有一个小秘密

9.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以“书是我的良师益友”为题写一篇短文,字数不少于400字。

10.运用所学到的方法,以故乡的()为题写一篇短文,不少于400字。11.介绍你喜爱的一种物品,要求将它的外形、特点、用途说明清楚,题目自拟。12.选一种事物写写你的认识

13.父母对儿女的爱无处不在,请把你最受感动的一件事写下来。14.写一本书或一部动画的一个梗概。

15.升旗仪式,把当时的情景、氛围、感受等具体写下来。16.下面的名言警句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你的理解和生活实际,选择其中一句写写自己的感受。

以上的练习足够学生复习了。希望老师们指导学生用好复习册,不一定要求学生全做题,但是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知识缺陷在哪里,从而有选择的做题。题目不一定是课内的,但是有示范作用,学生一定要明明白白做题。建议在学生练习题中多找一些选择题、判断题做。综合练习卷也有这些题型练习。

你们还有很多好方法,比如陈玉娟校长的方法就很不错,她在Q群里说:(员村陈玉娟15:20:15我们低年级就用故事和游戏的形式来复习,孩子们也还喜欢。高年级的话,只能用小组自主梳理知识然后就是个人抽奖、小组竞赛的形式 特别是五六年级就语言刺激和分数刺激并行,老师讲解和学生演示均要,学生出题和教师精选同在,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反正多变花样,今天发型不同啦、明天语气不通啦、后天格式不同啦、大后天连老师都不同啦,天天新鲜。”),每位教师都把你们复习得好方法拿出来分享,将是对其他胶是绝好的帮助。希望在这次网络复习中,看到更多老师拿出你们的经验来,让更多的年轻教师受到帮助。

三、考察所学核心知识

本次考察学生学习情况本着广州市发行的《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进行。只考基础知识(偏重拼音与汉字、词语、句子、标点符号)、阅读(理解、分析概括、领悟体会、积累)、习作三大部分。识字写字以生字词、语文园地为主。涉及的知识点稍后提供双项细目表透露。习作方面重点复习读后感、写梗概、写心里话、一句话的启示等四大内容,不管哪个题目的作文关注点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因此要求学生在复习阶段,每天看央视新闻、广州新闻、报纸等,关心国家大事、广州大事、身边大事,把语文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会观察才会发现美,才会有个人真实感受。培养学生有一双观察的眼睛、有关注国家大事、民生大事的习惯,我们的孩子才能长成心胸宽广、志向远大、热爱生活的人。具体的题目内容以当日考试题为准,请老师们参考综合练习题进行认真复习。

考试的所有试题都来自复习册和单元卷综合练习卷,请教师们安心复习,不必到处找试卷让学生反复做题。一定要查缺补漏,计划好每次的复习内容。还是建议先复习作文、在复习阅读,最后复习基础知识。这样不会出现“前松后紧”现象。

四、评价所学知识

今天特意要谈谈评价问题,每年考试完毕,老师们都免不了要为考试评卷发生争执。通过对六年级语文能力竞赛的试卷观察老师们改卷情况,大多数教师是认真负责的,但是发现一个现象,同样的人同样的答题,教师给分不一致,这是要杜绝的。另外,我还发现一个现 象,对一些学生的作文扣分离谱。我们提供了作文评分标准,为什么有的老师总是不用?我们一再强调不能再做拍脑袋的事情了,想给学生作文多少分就多少分的时代过去了。不要再随意扼杀孩子作文的真实性了,每每想到此,我总感觉非常痛心!有标准为什么不用?标准也是大家讨论出来的,中学作文标准也是这些内容,为什么我们小学老师就不照标准执行呢?

标准只有一个,如果要给分都给,如果不给都不给。如果答案不唯一,我建议也要统一标准,比如排序问题,如果有多种答案,以学生答案为准——既学生能自圆其说,说得通,给分。这是一条原则定下来。一则是尊重学生的思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动),如果学生思考得有道理,而且不违背文本的本意,我认为都要给学生分数,但是这个分给得一定要统一。不能说这个给3分,那个给2分,同样的答题同样的层次给予的分数应该相同。

二、实在有争议的时候请教导处仲裁,所有语文教师都应该遵守这样的游戏规则,没有必要为孩子的分数伤了和气,孩子多一分少一分对他们的成长无所谓,但是要的就是一个公平公正。在给予分数的同时,我们要教会学生公平对待事物。所以不要同等情况不同等的对待现象出现。我也知道这绝对不是老师的本意,在学生试卷多,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难免改错分数,请大家多见谅一些,和睦一些,我相信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当然根子还是在我这里,我尽量把题目出得少有争议一些,标准化一些,这样免得麻烦大家。谢谢大家看我啰嗦,祝复习愉快!辛苦大家了。

篇3: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教案

一、看拼音, 写词语。

二、下面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

三、比一比, 组成词语。

愉 () 核 () 沸 () 牌 ()

偷 () 该 () 佛 () 脾 ()

稳 () 幻 () 代 () 洪 ()

隐 () 幼 () 伐 () 供 ()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然后选词填空。

血 () 亲情 () 啕大哭耀武 () 威

() 如其来 () 所当然平 () 无事

() 到成功 () 息凝视呆若 () ()

面对 () 的灾难, 更多的人选择了勇敢面对, 与灾难抗争。可是当听到亲人 () 的消息后, 这些坚强的人却 () 。此刻, 他们流的眼泪不是因为伤心, 而是因为喜悦。

五、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单: (1) 仅仅; (2) 种类少, 不复杂。

(1) 这次数学测验的应用题很简单。 ()

(2)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 一块有两三千斤重。 ()

益: (1) 增加; (2) 更加; (3) 利, 有好处。

(1) 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 ()

(2) 坚持体育锻炼, 可以延年益寿。 ()

(3) 好的学习习惯会令我们终生受益。 ()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在图书馆附近住。 (改变词序, 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

2.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3.遇到困难, 我们怎么能退缩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

4.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它若是不高兴啊, 无论谁说多少好话, 它都一声不出。

________________

5.修改病句。

我用了整整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学会了电脑。

________________

6.把句子补充完整。

(1) 湖静得像_______, 绿得像_________。

(2) 山重水复疑无路, _________。

(3) 四面荷花三面柳, _________。

(4) 雾锁山头山锁雾, _________。

(5) 莫以善小而不为, _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过了一会儿, 响声_________, 只见东边的地方出现了_________, 人群又_________。

2.叶尖_________, 在墙上铺得那么_________, 没有_________, 也不留一点儿_________。

3.榕树正在_________的时期, 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 一簇_________另一簇上面, 不留一点_________。那_________的颜色, _________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_________。

4.鹅的高傲, 更表现在它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中。

5.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竟能独自一人游欧洲, 我真佩服她!我要夸夸她:“_________”

八、阅读短文, 完成练习。

(一) 课内阅读 (课文节选)

秦兵马俑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 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 若有所思, 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 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 神态庄重, 好像在暗下决心, 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 好像在听候号角, 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 好像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 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精致— () 仿佛— () 注视—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艺术品 () 的目光 () 的神态

() 的呼吸声 () 着远方 () 地端详

3.这段话主要介绍了 ()

A.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B.秦兵马俑的神态各异, 个性鲜明;C.秦兵马俑类型众多

4.对“走进他们的身旁, 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这个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准确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呼吸声。

B.形象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经历了千年的历史仍有生命力。

C.运用想象, 生动地表现了秦兵马俑惟妙惟肖的情态, 高超的雕刻艺术。

5.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___________

(二) 课外阅读

竹, 是极平凡的, 然而, 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 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 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菇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 助消化, 防便秘。翠竹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顽强不屈的品格□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自古至今, 为诗人所题咏, 画家所描绘, 艺人所雕刻, 游人所向往。当残雪还没有消融时, 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 它就像一把利剑, 穿过顽石, 刺破土层, 脱去层层笋衣, 披上一身绿装, 直插云天。暑往寒来, 迎风斗寒, 经霜雪而不凋, 历四时而常茂, 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 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我想, 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个人, 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

2.在第二自然段的□里加上标点符号。

3.这篇短文第2、3自然段分别写了竹子的_____和_____两个方面, 重点写了竹子的_____。

4.竹子全身都是宝, 竹竿可以用来做_____和_____;竹皮可以用来_____;竹沥和竹菇可供_____;竹笋不仅_____, 而且_____。

5.“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

6.竹子的品格是:_____。作者由竹子的品格联想到了什么?用“_____”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7.用“~~~~~~~~~~”画出文中一个打比方的句子。这个句子把_____比作了_____。

九、习作。

1.以“我喜欢的_____”为题, 在自己喜欢的人、物品、事情或景物中选一种写下来。

2.题目:我真的很棒

提示:未来的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 善于推荐自己将是迈向成功的起点。请你以“我真的很棒”为题, 写一篇习作, 用具体的事例告诉大家你“棒”在什么地方。

要求: (1) 题目自拟; (2) 内容具体, 语句通顺。

篇4: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教案

——I ____ English to Chinese.

A. like B. prefer C. hope D. enjoy

2. ——What do you think ____ the new film?

——I like it a lot.

A. up B. over C. out D. of

3. I like the new teacher ____ came here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A. whom B. who C. which D. where

4. I hope to visit places ____ are very beautiful and interesting.

A. where B. that C. who D. when

5. ——Where have you been?

——I have been to ____.

A. anywhere warm B. somewhere warm

C. warm anywhere D. warm somewhere

6. ——What should I do if I go to spend vacation in Singapore?

——You should ____ light clothes. It is very hot there.

A. pack B. borrow C. sell D. buy

7.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in the room; it’s too ____.

A. expensive B. heavy C. crowded D. quiet

8. The Chinese football team will join in the match. Let’s ____ them success.

A. hope B. wish C. like D. want

9. ——I am going to Hong Kong for vacation tomorrow.

——____.

A. Goodbye B. You are luckyC. That’s great D. Enjoy yourself

10. Could you help me ____ some of the work so that we can finish it early?

A. with B. do C. to do D. A,B and C

11. Mr. Robinson plans to ____ a student volunteer project at school.

A. set up B. come up with C. fix up D. give in

12. The volunteer work ____ each of us several hours every week.

A. costs B. takes C. spends D. pays

13. ——What’s the matter?

——We have ____ our money.

A. cleaned up B. run out ofC. used D. spent

14. The boy was seen ____ the building just now.

A. to come out B. coming in C. come out of D. to come into

15. ——Can I go now?

——No. All the work ____ before you leave.

A. must do B. can be done C. must be doneD. should do

16. ——What film is going to be ____ at the cinema?

——Titanic.

A. shown B. looked C. heard D. listened

17. ——Please write to me when you reach Beijing?

——Yes,I ____.

A. may B. will C. can D. do

18. ——I’m afraid no one will agree with you.

——I don’t think it ____.

A. matters B. minds C. works D. takes

19. ——I ____ meet your uncle in the street yesterday. Has he been in our city?

——Yes,he came to my home last week.

A. had to B. happened to C. used to D. decided to

20. ——How long have you had the nice bike?

——____ 2001.

A. For B. Since C. In D. From

21. She said when she got to the cinema,the film ____ for 5 minutes.

A. has begun B. had begun C. has been on D. had been on

22. By the end of last week,we ____ ten units.

A. had learnt B. learnt C. will learn D. have learnt

23. ____ our eyes,we can see over ____ stars in the sky.

A. In; five hundred B. With; five hundred

C. In; five hundreds D. With; five hundreds

24. They didn’t know ____ next.

A. what they should do B. how they should do

C. when could they go D. how did they get there

25. My son’s shoes ____,and they can’t ____.

A. worn out; be mend B. wore out; be mended

C. are worn out; be mended D. are worn out; are mended

26. There are all kinds of shops on ____ of the street.

A. both side B. neither sides C. either side D. either sides

27. The foreigner spoke ____ fast ____ we could hardly understand him.

A. too; to B. either; or C. so; that D. very; that

28. Mr Li said that he ____ to Shanghai the next day.

A. flew B. will fly C. would fly D. flying

29. ——How long ____ you ____ this nice watch?

——For half a year.

A. did; buy B. have; bought C. have; had D. did; have

30. ——Can your son ____ himself?

——Yes,he is old enough to do it now.

A. have on B. dress C. put on D. wear

31. ——Do you think it is a lot of ____ to play with your pet?

——Of course. It’s just like an intelligent boy.

A. time B. place C. problem D. fun

32. ——This way,please. I’d like to ____ you to the door.

——Thanks for having me. Bye!

A. show B. bring C. ask D. find

33. ——We are ready for the picnic this Sunday.

——I’m ____ you will have a nice time.

A. afraid B. surprised C. worried D. sure

34. ——Can I help you?

——Well. I’m afraid the box is ____ heavy for you to carry.

A. much B. so C. too D. very

35.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I helped to ____ newspapers.

A. give out B. give up C. give in D. give to

篇5: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教案

一、复习内容: 1. 分数的初步认识; 2. 小数的认识; 3.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4.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5. 正小数和负小数的认识和四则运算 6.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式题(2)解方程(3)应用题 7. 三角形的面积 8.平均数

(二)二、复习目标:

1. 会看图讲出分数的含义,会用分数表示某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掌握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方法。

2. 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说出小数的组成,会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小数的大小。

3.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会正确计算。

4. 能运用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对小数加减法进行简便运算。

5. 会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和除法的一些性质,使一些小数的乘、除法的计算简便。

6. 会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7. 会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互相改写。

8. 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小数四则计算的文字题(不超过三步)。9. 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10. 会应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11. 理解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12. 会计算一些组合图形的面积。13. 会解答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

三、复习重点:

(1)分数的含义,会比较分数的大小。(2)小数的意义。

(3)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和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减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4)一个数乘以、除以10、100、1000。(5)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6)小数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和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7)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8)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学会使用面积公式。(9)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

四、复习难点:

(1)分数概念的理解,对带单位名称的分数和不带单位名称的分数的区别。

(2)小数的组成。

篇6: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教案

(五)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

一.选择题:

1、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2、由于风力作用形成的景观是()A.荒漠草原 B.高寒草场 C河口三角洲 0,雅丹地貌

3、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A.高寒 B.暖湿 C干旱 D.温热

4、雅鲁藏布江河谷所产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单产高,其主要原因是()A.水源充足,灌溉方便 B.地势较低,气温高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品种优良

5、在我国素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

A.拉萨 B.成都 C.三亚 D.上海

6、“风吹草低见牛羊”最有可能描述的西北某一地区是()

A.塔里木盆地腹地 B.天山山麓草场 C.呼伦贝尔草原 D.青藏高原草场

7、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②纬度较高,气温低③终年积雪,冰川广布④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暑假一位同学乘火车从乌鲁木齐到呼和浩特旅游。他在沿途能够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9、右图是我国四地气温降水资料图,甲、乙、丙、丁位于不同的地理分区,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地理分区是()A.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 B.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10、青藏高原上的主要农作物有:()A.青稞、小麦 B.小麦、玉米C.青稞、玉米 D.青稞、水稻

11、“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

12、下列是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B.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就是沿着秦岭—淮河一线伸展的 C.我国0℃等温线就是沿着秦岭—淮河一线伸展的

D.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13、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

A.骆驼 B.三河马 C.牦牛 D.藏绵羊

14、以下几组对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存在的自然差异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A.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B.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冬季河流都不结冰,河流终年可以行船

C.在植被方面北方地区主要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地区则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D.北方地区地形多以高原草地为主,南方地区则以平原水乡为主

二、.连线题(10分)

1.将下列我国主要的牧区与牧区类型、主要畜种连线

A内蒙古牧区 a高寒牧场(1)牦牛、藏绵羊

B新疆牧区 b温带草原牧场(2)细毛羊

C青海和西藏牧区 c山地牧场(3)三河马、三河牛 2.将下列地形、自然景观与所在自然区用直线连接起来。

自然区

地形

自然景观

①西北地区

A.东北北部平a.沙漠起伏绵延 ②青藏地区

B.长江中下游平原 b.北大仓

③北方地区

C.塔里木盆地

c.山青水碧,鱼米之乡 ④南方地区

D.唐古拉山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三、综合题

1.下图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问答下列问题。(11分)(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分别是A__________地区,B___________地区,E C__________地区,D____________地区。(2)划分E,F,G三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3)界线C大致与我国1月____℃等温线接G近,大致与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吻合。

F(4)界线C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与__ __(山脉)、_ ___(河流)一线分布大体相一致。(5)太阳能、地热能丰富的区域是(填序号)。2.读景观图回答:

⑴A图是我国 地区的景观,该地区的耕地类型为 为主,农村重 要的运输工具是。

⑵在B图中,该建筑物的名称为,这种建筑主要分布在。⑶C图是我国 地区的景观,该地区传统民居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 ⑷在D图中,是我国 地区的景观,牧区传统放牧方式是。

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1)图中数字代号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①、②、该地近年来发现了丰富的__________资源;③。

(2)图中各字母代表的省区是:

篇7: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王伟

复习是巩固已学知识,拓展新知识的必要手段,做好期末复习工作能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开展学生的智力。复习阶段做到有条不紊复习,按部就班地推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更系统化、完整化,从而更好地应用知识,提高学习质量。做好全面复习工作要有周密的计划,这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更好更多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为此,在复习之前做出本学期的期末复习计划。

1、抓住重点习题:把书中或练习册中的重点练习加以强化,发现学生不懂的地方要反复训练,直到掌握为止。对于优生要给予较为有难度的练习,而对于一般的学生重点还是基础性的习题,做到“分层对应”,有针对性地复习。

2、章节小测:小测在复习中很有必要,能及时巩固复习知识,同时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小测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标。对于一些难以掌握的知识点或一些掌握不好的学生要反复训练,直至掌握为止。

3、难点强化:难点是复习的重点,通过专项训练和反复练习的方式,把难点的内容温习好。采用个别辅导的形式,对一些有难点的学生进行特殊的训练,特殊的要求,并把难点归类分析,形成习题进行强化性的复习。

4、专项训练:对于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采取专项讲解和专项训练的方式进行复习,讲解知识点,解答方法,进行专项的测试来完成专项复习的目的。

5、系统强化:主要是通过习题的形式来强化和巩固已学的知识点,全面系统地整合知识点,以上级考试文件为准绳,把握新课标,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在测试中发现问题要重点进行讲解与训练。

篇8: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和+3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A)(B)(C)(D) 12F

2.在静电场中,一个电子由a点移到b点时电场力做功为5 eV,则以下认识中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由b沿直线指向a (B) a、b两点间电势差Uab=5 V

(C)电子的电势能减少5 eV (D)电子的电势能减少5 J

3.如图1所示,虚线表示电场中的等势线,相邻等势线之间的电势差相等,一电子以一定的初速度进入电场中,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由此可判断()

(A)M点电势高于N点电势

(B)电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C)电子在M点的电势能小于在N点的电势能

(D)电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在N点的动能

4.如图2所示的图象能正确反映下面哪两个量的变化规律()

(A)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y表示速度,x表示时间

(B)路端电压与外电阻,y表示路端电压,x表示外电阻

(C)带电粒子在某处所受电场力与带电量,y表示电场力,x表示带电量

(D)电容器的带电量与电压,y表示带电量,x表示电压

5.图3所列的4个图象中,最能正确地表示家庭常用的白炽电灯在不同电压下消耗的电功率P与电压平方U2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以下哪个图象()

6.如图4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当滑动变阻器的触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时,发现电压表V1、V2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U1和△U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灯泡L1、L3变暗,L2变亮(B)小灯泡L3变暗,L1、L2变亮

(C)ΔU1<ΔU2 (D)ΔU1>ΔU2

7.关于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在B为零的位置,那么它受到的磁场力也一定为零

(B)通电导线所受的磁场力为零,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也一定为零

(C)放置在磁场中1 m长的通电导线,通过1 A的电流,受到的磁场力为1 N,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就是1T

(D)磁场中某处的B的方向跟电流在该处受到磁场力F的方向相同

8.如图5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液滴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中的竖直面内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电场和磁场的方向如图.那么这个液滴的电性与转动方向应是()

(A)一定带正电,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B)一定带负电,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C)一定带负电,但旋转方向不能确定

(D)电性和旋转方向不能确定

9.质谱仪是一种测定带电粒子质量和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它的构造原理如图6所示,离子源S产生的各种不同正离子束(速度可看作为零),经加速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有界匀强磁场,到达记录它的照相底片P上,设离子在P上的位置到入口处S1的距离为x,可以判断()

(A)若离子束是同位素,则x越大,离子质量越大

(B)若离子束是同位素,则x越大,离子质量越小

(C)只要x相同,则离子质量一定相同

(D)只要x相同,则离子的比荷一定相同

10.如图7所示,a为带正电的小物块,b是一不带电的绝缘物块,a、b叠放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地面上方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用水平恒力F拉b物块,使a、b一起无相对滑动地向左加速运动,在加速运动阶段()

(A) a、b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减小

(B) a、b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增大

(C) a、b物块间的摩擦力减小

(D) a、b物块间的摩擦力增大

第Ⅱ卷(共60分)

二、实验题(20分)

11.(4分)某同学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薄的金属圆片的直径和厚度.读出图8中的示数.该金属圆片的直径的测量值为______cm.厚度的测量值为______mm.

12.(16分)欲用伏安法测定一段阻值约为5Ω左右的金属导线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现备有以下器材:

(A)电池组(3 V,内阻1Ω)

(B)电流表(0~3 A,内阻0.0125Ω)

(C)电流表(0~0.6 A,内阻0.125Ω)

(D)电压表(0~3 V,内阻3 kΩ)

(E)电压表(0~15 V,内阻15 kΩ)

(F)滑动变阻器(0~20Ω,额定电流1 A)

(G)滑动变阻器(0~2 000Ω,额定电流0.3 A)

(H)开关、导线

(1)(6分)上述器材中电流表应选用的是______;电压表应选用的是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的是______;(填写各器材的字母代号)

(2)(2分)实验电路应采用电流表______接法;(填“内”或“外”)

(3)(4分)设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某组示数如图9所示,图示中I=______A,U=______V.

(4)(4分)为使通过待测金属导线的电流能在0~0.5 A范围内改变,请按要求画出测量待测金属导线的电阻Rx的原理电路图.

三、计算题(本题有3个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2分)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x轴上的P(a,0)点以速度v,沿与x正方向成60°的方向射入第一象限内的匀强磁场中,并恰好垂直于y轴射出第一象限,如图10所示.请判断粒子带正电还是带负电,并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和射出点的坐标.(不计重力影响)

14.(12分)如图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9 V,内阻r=2Ω,定值电阻R1=6Ω,R2=10Ω,R3=6Ω,电容器的电容C=10μF.

(1)保持开关S1、S2闭合,求电容器C所带的电荷量;

(2)保持开关S1闭合,将开关S2断开,求断开开关S2后流过电阻R2的电荷量.

15.(16分)测定电子比荷(电荷q与质量m之比q/m)的实验装置如图12所示.真空玻璃管内,阴极K发出的电子,经阳极A与阴极K之间的高电压加速后,形成一束很细的电子流,电子流以平行于平板电容器极板的速度进入两极板C、D间的区域.若两极板C、D间无电压,则离开极板区域的电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O点;若在两极板间加上电压U,则离开极板区域的电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若再在极板间加一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则打到荧光屏上的电子产生的光点又回到O点.现已知极板的长度l=5.00 cm,C、D间的距离d=1.50cm,极板区的中点M到荧光屏中点O的距离为L=12.50 cm,U=200 V,P点到O点的距离;B=6.3×10-4 T.试求电子的比荷.(不计重力影响).

一、选择题

1.(C) 2.(C) 3.(A)、(B)、(C)4.(A)、(C)、(D) 5.(C) 6.(B)、(D)7.(A) 8.(B) 9.(A)、(D) 10.(A)、(C)

二、实验题

11.1.240;1.682(1.681~1.683均正确)12.(1)C、D、F (2)外

(3)0.48 2.20

(4)如图13所示(电路图4分)

三、计算题

13.粒子带负电;由射入、射出点的半径可找到圆心O',如图14所示,并得出半径为:,射出点离O的距离为,射出点坐标为.

14.(1)保持开关S1、S2闭合,则电容器上的电压:,电容器带电荷量:Q=CUC=3×10-5 C.

(2)保持开关S1闭合,将开关S2断开后,电路稳定时电容器上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此时电容器上的电荷量:Q'=CE=9×10-5C.而流过R2的电荷量等于电容器C上电荷量的增加量:QR2=ΔQ=Q'-Q=6×10-5 C.

15.设电子刚进入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区域时的速度为v0,因为速度方向平行于电容器的极板,通过长度为l的极板区域所需的时间:

当两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设两极板间的场强为E,作用于电子的静电力的大小为qE,方向垂直于极板由C指向D,电子的加速度:

因电子在垂直于极板方向的初速度为0,因而在时间t1内垂直于极板方向的位移:电子离开极板区域时,沿垂直于极板方向的末速度:vy=at.设电子离开极板区域后,电子到达荧光屏上P点所需时间为t2:

上一篇:问责留守儿童自杀事件 家长也要追究下一篇:中西美术比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