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恰同学少年有感

2024-04-30

读恰同学少年有感(精选7篇)

篇1:读恰同学少年有感

读《恰同学少年》有感

初读《恰同学少年》时,看得我眼前一亮。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毛泽东等青年在湖南第一师范的求学生活,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少年为寻求理想而奋发向上的斗志,敢以天下为我己任的抱负与情怀,改造旧中国与世界的雄心壮志。深刻揭示了“学生应该怎样读书,教师应该怎样育人”这个与当今社会紧密相关的现实主题,很好展现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与情怀。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句话的确是不可争辩的真理。而在《恰同学少年》这本书中,我所看到的就是一批才华横溢,满腔爱国热情的优秀少年,正因为有着这些优秀爱国少年,中国最后才能摆脱列强侵略,建立全新的中国,顽强地屹立于民族之林,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书中描写了一批充满昂扬斗志的有志青年。他们年轻,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期待;他们自强,他们敢于追逐梦想;他们爱国,他们敢为天下先。全书的重点是描写毛泽东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对人生理想的探索和追求。年轻毛泽东的学生时代是一个爱国和进步思想与风云变幻的政治并存的岁月,是一个自由和开放思潮与封建守旧斗争的年代。毛泽东和他的同学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少年毛泽东饱含着一颗爱国之心,从最基本的做起,勤奋学习,积极交流,开阔视野,关注国事,直至在学生中演变成了如火如荼的最初革命实践活动,徒步游湖南、组建学生军、开办工人夜校等等。他在少年时代就开始一点一点的积累着知识与经验,这也是他在以后的革命中能成为中国解放伟大领袖的重要原因。

“衡山西,岳麓东,城南讲学峙其中;人可铸,金可熔,丽泽绍高风,多才自古夸熊封,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简短而气势昂扬的校歌响彻在当年湖南一师的上空,深深地振奋了上个世纪早期旧中国一大批有志青年的社会理想:“以天下为己任,怀揣国家与人民,从青年做起,用教育拯救中国。”

读完剧情跌宕起伏,富有教育意义的《恰同学少年》,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到了同样身为“大学生”的自己,想到了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通过书

中湖南一师中的热血青年与当代大学生的对比,我意识到我们当代大学生身上正缺乏的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优秀青年的昂扬斗志和用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毛泽东所处的那个时代国家积贫积弱,物质极度匮乏,而那一代的青年大学生们却能够做到精神饱满,激情豪迈,勇于承担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社会责任。而生活在物质生活充裕,养尊处优的我们却在物欲横流,利益熏心的社会环境下迷失了自我。

时势造英雄。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和谐稳定的新环境,但这并不是我们心安理得的理由。如今的我们,更应当具有紧迫感,责任心,因为当今的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不完善,情势严峻的国家,因此我们还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的神圣使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为了将来祖国的繁荣富强,我们需要读书,真正的为中华之辉煌而读书。

读完《恰同学少年》这本书之后,我希望我们当代大学生们能够好好反省,应当以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为榜样。青年人就应该有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我们应该从修身做起,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修养,做一个真正的大学生,胸怀天下,而不要活在以私利为中心的狭小片地中。

这本书中也有很多我非常喜欢的经典片段。我深深的为那个时代的青年人的朝气和思想所折服,深深的为那群青年人的豪爽浪漫和浩然正气所打动。我震撼毛泽东,蔡和森那一代伟人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敬佩他们“百舸争流奋楫者当先,万木竞秀傲寒者夺魁”的竞争力,喜欢他们“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自信,还有那“先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壮志凌云。我最敬佩的,就是毛泽东那股“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凌云壮志。一个人,必须要有远大志向。有了远大志向,才会有奋斗的目标,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生活,就不再是盲目的。志向是我们前进的指明灯,毛泽东正是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他才会一步一步地走上革命的道路,完成他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

让我们大声喊出:“美哉,我中国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让我们发扬革命前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认真读书,心忧天下,为中华之辉煌而读书!

篇2:读恰同学少年有感

这些天来,我天天都在看《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故事主要讲述了毛泽东等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在长沙第一师范里渴望知识,追求真理的感人故事。其中最令我震撼的是最后那一集了。

一支溃败的反动军阀部队想占领长沙城。吓得老百姓们四处逃散。就在这时,以毛泽东为首的一支一二百人的学生军将反动军阀团团围住,他们先用此起彼伏的呐喊声来吓住敌人,这样敌人就以为他们有好几千人,接着他们又把点着的鞭炮放在油桶里,来虚张声势。

敌人心虚了,便要求谈判。毛泽东挺身而出,决定亲自前往,但是大家都担心毛泽东会出什么意外,议论纷纷,最后才决定由毛泽东、萧子升和蔡和森他们三人乔装改扮后,一起去同敌人谈判。

他们昂首挺胸大步走近反动军队。当毛泽东和副官握手时,副官怀疑毛泽东他们不是长沙城内的正规军队,所以心里很不服气,握手时他就暗暗用力,想给毛泽东一个下马威。毛泽东也毫不示弱,最后副官被毛泽东攥得龇牙咧嘴,只好松了手。

开始谈判了!毛泽东说:“我给你们两个选择:

1、缴枪后退出长沙城,2、死!”反动队长说:“能不能给我们留一些枪,回去我们也好交代。”毛泽东严肃地说:“不行,全部缴枪!”当反动军队准备交枪时,那个副官不服气地说:“反正我不交!”毛泽东瞪着眼睛说:“那你就试试!”当我看到这里,我真对毛泽东的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品质钦佩不已。

可是就在反动军队已经交了两个小队时,被绑在第一师范的三堂会会主马爷跑了出来,他一边跑一边大声喊道:“不要相信他们!他们只是一群手无寸铁、手拿破烧火棍的学生军。”反动队长疑惑地说:“那怎么有枪声?”马爷说:“他们把鞭炮放在油桶里糊弄你们呢!”反动队长冷笑着对毛泽东说:“戏演的可真不错啊!”远处的学生都呆呆地看着毛泽东他们,不知所措。这时我也为他们捏了一把汗,紧张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只见毛泽东神态坦然自若,慢慢地端起杯子,喝下一口水,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郭亮带着一小队长沙城内的警察来帮助学生军,他们从远处对准马爷开了一枪,马爷应声倒下,嘴里还喃喃地说:“他们还…还真有…有枪啊!”

这下敌人被镇住了,只好乖乖地缴枪投降了,这时我才长长地嘘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看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我真为毛泽东机智勇敢的精神所折服。他在青年时期竟有这样非凡的胆识与才能,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篇二:读恰同学少年有感

翻开《恰同学少年》,走进毛泽东,走进那段难忘的岁月,感受那个时代的青春激情。

内容向我讲述了毛泽东等青年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求学生活为主线,充分展现了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寻求理想而奋发向上的斗志,敢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与情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雄心斗志。

怀着对革命领袖的好奇心,翻开这本震撼心灵,给予我无限斗志的《恰同学少年》。

徒步游湖南,组建学生军,开办工人夜校。一颗颗积极向上,为国为民的心,仿佛催促着东方雄狮从噩梦中奋起,也为我们谱写心中最美的诗篇。

穿越时空,那个时期国内外发生了“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大事让人浩气长舒,激起我内心深处潜能的正义感。明耻篇使我看穿有的人邪恶的嘴脸,而有的人却让我领会昂首向前;一句“感国家之多难,誓九死不移”掀起我内心的波澜,瞬间万分感概就像汹涌澎湃的巨浪涌上心头;书生练兵则告诉我:没有一个野蛮强健的身体,光有满脑子书虫,那国家的强没有了武力的振兴何提成就啊;

合上这本书,回忆她一桩桩,一件件震撼人心的事件。它教我向领袖革命看齐,引我迈出困境将历史和未来的接力棒焊接。

新中国,新未来是中国无数个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暗暗许下誓言:在中国未来的道路上一定有我铺下的牢固的砖。

我在静谧中感叹道:“书中看到的竟不是一堆“国家,民族,理想,志向”的大道理,而是一个个年青人为新世界而奋斗,打拼的历史。我想:岁月是永远夺不走那昂首挺胸的神情,张翅飞翔的雄鹰,就算再过一个世纪来翻开它,也依然会让人的激情像洪水般泛滥得到处都是。”

篇三:读恰同学少年有感

《恰同学少年》这本书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五年半的住读生活为背景,展现了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等一代人的生活,同时塑造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形象。这本书给我们展示了真正的友谊、浓烈的师生情和崇高的爱国精神……

毛泽东少年时便气宇轩昂,虽然年纪轻轻却已有宏伟志向,读书非常刻苦经常废寝忘食,从书中毛泽东第一次登场时我们便可以发现,为了读一本书可以大半天站着一动不动,几天以来每天只吃一个烧饼,为的是省下钱来买书。

毛泽东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做事沉着冷静。报考学校时同学们都十分紧张,而他在公布成绩时却十分不以为然,认为太浪费时间没有带本书来读,这既写出了他的好学,更加写出了他的沉着冷静,甚至到后来还拉着同学去吃臭豆腐。在后来军阀入侵,他与蔡和森、萧子升三人共同前去谈判,深入敌营而冷静应对,在后来突发状况时也可以做到从容冷静、临危不惧,可端起茶杯悠然喝茶,可以到最后以少胜多,毛泽东的心理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了毛泽东之外,其他朝气蓬勃的每个人也仍然牢记,这一批学生他们踌躇满志、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篇3:读恰同学少年有感

首先, 我们要明确, 受众排斥宏大的正能量主题宣传么

分析这则演讲我们认为, 不是的!为什么宏大主题的传播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呢?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传播形式, 其传播效果才会打折扣!分析这则演讲的传播语境, 受众以90后青年为主, 大多数90后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 更没有经历过战火纷飞, 他们是被社会和家长捧在手心里不曾感受过风雨的一代, 这样的受众如何才能对“国强则少年强”的大主题产生强烈的共鸣呢?演讲者精心设计, 从恋爱中的青年男女可能会碰到的情境入手, 适合现场90后受众为主的语境, 定位准确, 以此引出关于“安全感”的话题, 进而由浅入深, 一环扣一环, 引出“国家安全感”这一关键词。传播内容是重要的, 但是传播形式也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因为传播内容只有借助传播形式才可能得到传播, 而且受众是先接受传播形式才会接触传播内容, 传播形式直接影响到了传播效果, 即使是“内容为王”的时代, 传播形式也不容忽视。

其次, 生动鲜活的案例与正能量水乳交融, 大主题才会水到渠成地被接受

在本则演讲中, 大主题的宣传往往是以生动鲜活又贴近受众经历的案例为基础的, 主题与案例水乳交融, 主题的得出水到渠成。演讲者以自己去以色列的亲身经历, 尤其是两个细节——在登机时被盘问半个小时、最普通的飞行着陆后大家报以掌声, 这两个与我们已有的生活体验截然不同的细节, 有效地抓取了受众的注意力。当这份经历与受众已有的经验有着鲜明的“冲突”时, 就会引发受众的关注和思考, 并在受众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 甚至会在以后坐飞机时再次回忆起这个极具画面感的细节。通过这份独特的经历, 演讲者顺理成章地让受众感受到了国家安全感的重要性, 案例与主题相辅相成。接下来, 又一个细节化的案例——自己与同在美国留学的叙利亚同学的对话, “难民”与“国民”的对比, 得出了“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 是一个国家赋予其年轻人最好的礼物”, 受众听到这里, 内心油然而生强烈的共鸣, 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演讲者由衷感慨, 当国家安定强大时, 国民的语言才有分量, 所以即使她自己的观点不一定多么出色, 但是在美国课堂总是有一丝话语权的, 因为其背后是不容他人忽视的强大的国家作后盾。最后是主题的升华部分, 也是演讲者着重要指出的, 国家所带给每一个公民的安全感是以许多人的辛勤付出为代价的, 因此作为国家的少年也有责任为国家的更安全和更强大奉献自己的力量。综观通篇, 主题的水到渠成是以鲜活而富有细节的案例为基础的, 自始至终, 案例与次主题间隔出现, 可谓张弛有度, 跌宕起伏, 在11分钟里紧紧吸引住了受众, 这是本则演讲受欢迎的重要因素。

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 在现在的接受语境下, 口号宣传式的正能量传播收效甚微, 甚至会引起逆反, 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 从来不缺乏口号式的宣传, 再好听的语言也会导致受众审美疲劳;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 当受众没有被传播者的语言带入既定的情境时, 宣传也就只能停留在“口号”上, 受众内心是难以产生情感共鸣的。信息渠道多元化时代, 受众的选择也多元化, 广电媒体的传播者更应该设计传播形式, 重视叙事方式, 靠实力抓住受众注意力, “讲好故事”是我们应该一直努力的方向。

再次, 语言富有时代感——“接地气”

案例的鲜活离不开演讲者生动的语言表达。“宝宝心里苦, 但是宝宝不说”“上个月看中的包我买了呀, 昨天的朋友圈我点赞了呀, 前天前女友发过来的短信我删掉了的呀”“在线等, 挺急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可是家里那么好, 我随时可以回得来”, 对于90后年轻人而言这些语言耳熟能详, 甚至不少是年度热语, 这种表达使得传者和受者之间实现了沟通的无障碍, 也正是这些语言使得整个演讲生动活泼, 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感, 这也正是媒体需要借鉴的地方。任何节目都有受众定位, 传播者的语言表达一定要与受众定位一致, 这种语言的认同感对提高传播效果是非常有效的, 方言类节目的区域化流行也证明了这一点。

再次, 这些极具画面感细节的案例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 有感而发, 才可能打动受众

演讲者说自己有这些想法好长时间了, 所以才想要表达出来, 由此可见, 要想打动受众, 最好是传播者个人的直接经历, 至少也是打动传播者的间接经历。要做到这一点, 传播者必须要走出演播室, 走入火热的老百姓生活中。不少主持人经常坐在演播室内, 容易脱离百姓生活, 其内容和观点常常会与社会“脱节”, 或者诸多表达言不由衷, 关键时刻“失语或者呓语”, 难免被称为“传声筒”, 这是传播者必须要警惕的。从2012年开始的媒体界“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就是很好的契机, 传播者必须要走到基层去, 缺乏阅历, 就要阅读和经历, 去获取资料、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 才能避免作品被群众戏称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

最后, 恰当的互动能提高传播效果

在本则演讲中, 互动环节还是比较少的, 演讲者只有一句“那位鼓掌特别热烈的男士, 你的女朋友肯定跟你提过200次了”, 导致全场观众都笑了, 气氛轻松, 暖场效果挺不错。本则演讲互动较少应该是美中不足, 成功的演讲往往离不开经常的互动, 刘媛媛的《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演讲也曾在90后引起轰动, 演讲开始的互动——“在演讲开始之前, 我先问现场的各位一个问题, 你们当中有谁觉得自己家境普通甚至出身贫寒想要出人头地就得靠自己?你们当中又有谁觉得自己是有钱人家的小孩?”把评委和现场观众都调动起来了, 很好地抓住了大家的注意力。我们认为, 在目前语境下, 受众参与节目的心理特别强烈, 网络播放视频时, “弹幕”信息不断就是很好的证据。因此, 媒体在有些栏目中可以设置一些现场互动环节, 这往往能够调动受众欣赏节目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互动性强的节目应该是一个发展趋向。

本则演讲也并非完美无缺, 演讲者的语言表达非常流畅, 眼神过于自信, “演”得过了, 导致过犹不及, 整个的表达多了些油滑, 少了点儿真诚, 这也是本则演讲还要提高的地方。但毫无疑问, 作为宏大主题的演讲, 本篇值得肯定。广电媒体作为传播正能量的主力军, 需要认真思考并借鉴。

参考文献

[1]孙启, 演讲艺术与技巧, 经济管理出版社[A].2014.10

[2]利兹著;颜秋静译.美国最权威演讲与口才[A].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

篇4: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感

——题记

耶稣曾对其门徒多玛说:“你只相信你所看到的,但那没看到就相信的,有福了。”因此当来访作家说他相信派讲述的第一个故事时,派诡谲地一笑,说:“所以你跟随上帝。”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的是少年派与一只斑马,一只猩猩和一只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在海上漂泊227天的故事。

诚如李安所言:“这个电影,是关于信仰的宏大叙事,它所传达的重点,是故事的价值以及分享故事的价值。”就电影本身来说,最出彩的部分,是讲述的电影语言和方式、亦真亦幻的3D效果,美轮美奂的瑰丽场景,目不暇接的奇幻经历……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包含了多种意味——关于信仰、信任、依赖、力量、生存、自然、博弈、苦难……不仅如此,电影行将结束时,成年派讲述了故事的第二个版本,将动物置换成人类:幸免于难的水手、厨师、派以及他母亲在太平洋中捱过227天,最后仅剩一人。李安向观众揭开一个残酷的真相,出人意料,又让人恍然大悟。

既息息相关又彻底悖反的叙事元素,像是预先埋在观众思绪中的火药,瞬间被引爆,摧毁所有对美好的预想,成了众人千引万续都揣测不尽的黑洞。也就是说,李安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讲述了一场既惊心动魄又意味深长的冒险,同时还对信仰与救赎,和解与成长,上帝与善恶等抽象的精神命题展开讨论——它就像奇幻版的“罗生门”,可以多层次和多角度挖掘,观者在为派做出抉择的同时,也就选择了自己的精神信仰。

这是一个披着奇幻漂流的外衣,演着残酷现实的故事。少年派的两个故事向观众传达了“理性科学治人,感性宗教自人”的观点。“我心中有猛虎,在细嗅着蔷薇”,这无疑是对信仰和人性的深刻反思。

在电影结尾,派得救的同时,对白响了起来:“然后,那个让我生存下来的理查德·帕克,那个让我痛苦,使我害怕的凶狠伙伴,径直向前走,没有回头,永远消失在我的生命里。”派像个孩子一般放声哭泣,就像在说,我以为它会回头,但它只是朝着森林深处望去,然后永远消失。

正因为李安懂得怎样包装寓言,知道如何把深奥的艺术哲思转化为精彩影像,并在不失故事本色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所以不同层次的观众,可以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看到不同的故事,而且对他们而言,无论是美好童话,还是残酷现实,都不再重要,只要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慰藉就够了。毕竟,总是怀疑事物美好的人类,也在拒绝接受现实的残酷。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并非恣意纵情的电影,即便水紧浪高,它也要喃喃自语出弥撒之音,更何况其中还有无尽的深邃海洋、浩渺星空和接踵而来的绝佳谕示。

【作者系湖南省邵阳县第一中学花季文学社社员】

篇5:读恰同学少年有感700字

我觉得造成他们不同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他们周围的人,他们的父母、老师和朋友。想想看,如果没有一位有新思想的好妈妈,蔡和森也许只是一个吃家产的少爷;如果没有一位帮他的好妈妈,毛泽东也许只是一个小学徒;如果没有孔昭绶对“天才”的格外照顾,也就没有毛泽东后来的伟绩了。如果没有蔡和森的支持,也许王子鹏永远只能当一个娇气的大少爷。

一个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没有了身边的人的支持有何成大器?俗话说得好:“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再厉害的天才没有他人的协助也只是独杆司令一个。而独杆司令是无法获得大的成功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不也正是这个道理吗?就拿纣王来说吧,纣王没才?不,他很聪明,那他为什么会失去他的天下呢?因为他的残暴使那些协助他的人纷纷远离,于是,他失去了他的天下。

篇6:读恰同学少年有感

我有幸参加了2011年上海市对口云南支教工作, 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 本着对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事业的热爱, 以及对偏远云南偏远山区青少年体育课的相关情况的深入了解, 工作之余走访了文山州广南、富宁、丘北、麻栗坡四个县城乡数十所初级中学, 采访了中教高级、一级以上职称或教龄在15年以上体育教师24人, 召开了部分学校体育主管领导、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座谈会6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在4县中抽取12所中学, 每所中学随机抽取30人为样本 (男女各半) , 发出问卷420份, 回收问卷403份, 有效问卷392份, 有效回收率为97.27%, 并对问卷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 均符合统计学要求。

此次调研结果表明, 云南偏师资队伍整体学历较低, 专职体育教师配备率远山区中学生体育认知总体水平较低, 其中男生略高于女生, 体育价值取向呈现集中化趋势;存在学生爱体育而不爱体育课和喜爱的运动项目不能运用于健身的矛盾现象;男女生之间在运动场地和运动时段的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 并在体育锻炼组织形式上表现出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 具有自由松散性、个性化和小群体化的特点;师资队伍整体学历较低, 专职体育教师配备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各学校场地器材缺乏、资金不足, 对体育教育投入较少等。

以往的调研多认为:学校体育场地较差、器材缺乏;学校体育课执行率低、学生课余活动开展少;师资队伍存在突出问题;学生体质水平较差, 等等。本次调研结果与以往略有不同, 首先, 场地器材缺乏、资金不足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达到调研学校的83.5%, 这主要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经费投入方向的制约, 在短时期内很难改善。

其次, 本次调研发现与以往不同的是, 云南边远山区体育课执行率较高, 达到89.7%, 这主要跟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管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考评有关。在云南大部分地区, 教育局对学校体育课的监管总体比较到位, 体育不同于其他学科, 上与没上、内容如何很直观, 学校较少可以弄虚作假。此外, 相对于城市学校, 边远山区教师的教学压力小, 对学生进行额外超时补课的较少, 占用体育课的现象极少发生。总体来说, 体育课在云南边远山区执行率较高。

再次, 师资队伍整体学历较低, 专职体育教师配备率只有48.8%, 大专以上学历占所调查教师比例为57.3%,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也将长期存在。但学历跟教学能力并不完全成正比, 体育课的目标是“健康第一”,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运动健身项目大不相同, 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也应该结合民族特色。云南偏远山区许多学校, 因为场地器材等原因, 体育课开展起来较难, 所以一些当地自行培养的、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体育教师因地制宜, 努力挖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发展其成为地方特色课程, 在体育教学大纲的范围内, 组织一定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 以此为突破口寻找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更激发民族地区学生学好体育的热情, 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能充分利用现有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内容, 这也是对教学水平和能力的考验, 因此, 片面地从教师学历高低来评判偏远地区体育课质量高低并不科学。

通过此次调研, 我认为长期以来,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 云南边远地区无论学校、学生还是家长, 都形成了“多读书—考高分—上大学—改命运”的定势, 大量的学习任务压在学生头上。在各种考试科目面前, 体育课变成了可任意占用的“副科”, 大量的教育投入, 并没有向体育教育倾斜。这样扭曲的教育理念, 把体育的教育功用大大弱化了。

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曾说:“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体育锻炼, 不仅使人体格强壮健康, 更是锻炼意志力、树立规则意识、培养团队精神的绝佳方式。体育教育对于青少年的重要性, 丝毫不亚于书本知识和琴棋书画等兴趣爱好。

当前, 在云南偏远地区, 尽管师资力量有待完备, 体育器材有待增加, 体育设施有待完善, 但是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不能缺失, 体育课伤不起, 它关乎民族地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因此, 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 云南偏远地区的广大体育教师应根据体育课活动空间广、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的特点, 统一教材与地方特色课程结合的教学模式, 不断探寻激发偏远民族地区学生学习体育的新方法新思路, 不断激发民族地区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以便实现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 (体育与健康)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6.

[3]唐君玲.湘鄂渝黔边区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5.

[4]王峰.陕南地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5, (S1) .

篇7:读恰同学少年有感

对于纯个人生存层面的意义而言, 如何评价个人的信仰选择, 这也纯粹是个体化的。如果你未曾经历过少年派的那种磨难, 你也不会去接触到所谓的上帝和神;如果你未曾知道过有关神的一切, 你也不会去在那样的时刻去寻求所谓神的庇护。你也许会质疑说, 作为一个未曾接触过宗教的某个中国人, 他即便不知道上帝、真主阿拉和毗湿奴, 他处在少年派在海上的困境时, 也肯定会祈求老天爷的眷顾。然后, 你就会总结道:“其实这个中国人眼中的老天爷就是上帝和真神, 或许, 你还会郑重其事的告诉我们:‘少年, 不要被名字和称号迷惑了双眼, 那不过都是神的化身。’”我尊重有信仰的人, 我也不是对宗教信仰有不敬之意, 有人说:你不能给我证明, 我便不会去信;也有人说:正因为荒谬, 所以才信仰。有些时候, 一些极端言论的出现和使用总让人感觉很别扭, 本来完全不用这样说的, 为何要如此之绝对?

非也, 我们在评价古代中国之礼法之争的时候, 儒家与法家关于法律的态度, 也是如此的让人难以理解。比如, 儒家说法律这东西只能是低级的, 社会秩序的维护要靠礼之教化, 靠圣人、君子之德性来引导民众, 曰: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又曰: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讲“为人君着谨其所好恶而已矣。君好之, 则臣为之;上行之, 则民从之” (礼记·乐记) ;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论语·子路) 。而法家则反对此种人治之思想, 而重视客观的工具, 将赏罚之规则客观化, 名为法或律、刑、令。方式是通过重刑威慑。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 尧不能正一国” (韩非子·用人) 、“无庆赏之劝, 刑罚之威, 释势委法, 尧、舜户说而人辩之, 不能治三家” (韩非子·难势)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 (商君书·画策) ”。儒法之争看起来是针锋相对, 水火不容。其实在明眼人看来, 为何要如此争得头破血流, 其中之缘由无非政治企图耳。如果儒法两家之代表人物都将其思想作为治国之根本思想, 并以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相互攻击的极端化就可想而知。然而, 众所周知的是中华法系的特点就是以礼入法, 礼法结合。在中华法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儒法两家各自绝对之观点互相吸取精华慢慢走向融合之路。

那么说在信仰与理性之间, 是否一定要划清一条界线、两者非要争个你死我活吗?在我看来, 大可不必如此, 理性和信仰之间有着莫大的联系。暂且不说康德的“在理性之外给信仰留下地盘”, 还是克尔凯郭尔的伦理阶段还是宗教阶段。没有理性的反思和追问, 就如同没有理性的怀疑, 就不会有真理的答案或意义的评价。在自然科学领域以及社会科学领域内对价值的判断是两种相对区分的系统, 在自然科学内, 以理性的逻辑演绎推论而求真为最大的价值目标;在社会科学内, 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方法论范式, 来试图解读社会价值背后的意义, 没有终极价值标准, 只有尽可能地反映事实的真相以及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对客观的价值选择。由于后者没有绝对, 人就会在没有绝对中寻求一种绝对、超越性的存在, 那一部分是信仰层面的事情。

如果说, 人的个体对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层面上的思考导致了宗教信仰, 这完全是纯全个人的思想自由, 你可以选择信仰一个神, 也可以选择信仰成百上千个, 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选择其中之一来寻求慰藉;然而, 如果说, 群体层面上的信仰, 最大的价值就是秩序, 关于如何维系这个秩序以及如何定义这个秩序的价值追求, 这就很难说必须用到宗教信仰。关于秩序的看法, 有种信仰叫世界观信仰, 有人认为无政府主义的秩序是其认定的最美好的秩序, 那就是这个无疑就是他的信仰, 有人固执地认为人间天堂的存在, 我们也无妨称其为一种信仰。至于信与不信, 一曰看教育, 二曰看实效。前面提到了法律人, 法律人对于秩序构建和维系方面的基本世界观, 仍不妨称之为信仰的部分。法律人对秩序构建以及秩序的价值追求, 在笔者看来, 法治是必然之势, 用什么词汇来指代这种信仰, 笔者以为不要回避, 也不要怕解释, 无非法律信仰耳。明明说的是法律信仰, 为何要避而求法的信仰、法律信任等词汇?就如同那些宗教信仰者可以告诉你, 你在信仰老天的时候, 他会告诉你, 其实老天就是上帝。你为何不能说, 你在说关于法治对社会秩序的价值时, 其实, 那就是法律信仰呢?有信仰的人是可敬的, 有人选择信仰上帝, 有人选择信仰天命, 也有人信仰主义, 也有人信仰某个人, 于是他们都获得了理性以外的力量。他们活得从容而自信, 只因他们有了信仰。你问他为什么?他也许会说, 我就是信。我想, 这也可以算作信仰的一部分, 来自内心深处难以明说的确信和遵从。可是, 如果我要信仰法律, 在大家都认为法律仅仅是一个工具的语境里, 我就不得不去解释我为何要信仰法律。也许, 信仰法律的人大可以说, 我就是信仰法律, 那是我的事。可是, 如果要更多的人去信仰法律, 如果信仰法律可以带给我们更良好的秩序、更能保障我们的权利、更能约束政府权力的滥用等, 那么, 我们就必须对法律信仰做出很好的解释。

法律信仰论者注定因为现实中法律所遇到的种种困境而倍加痛苦和艰难, 可这些都不能阻挡法律信仰的合法性、合理性, 并把它当作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正如塔马纳哈教授在《论法治》一书的末尾处所说:在整个历史上, 法治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政府官员和一般民众接受法治的价值和正当性, 并逐渐视其为理所当然之事。也许有些人会说, 我们的传统中, 就不存在什么法律信仰, 我们的文化中就没有这样的因子。所以, 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是以过去不曾有什么, 来否定现在和未来不能有什么的逻辑, 也没有多少可信性。

法律信仰代表了最大层面上的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追求。作为个人而言, 你鄙视和抵制法律信仰的说法和价值, 那完全是纯全个人的信仰自由, 但是对于一个社会、国家而言, 这种信仰是无法鄙视和抵制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宪法实施30周年的讲话里, 说宪法的伟力来自人民真诚的信仰。法治是一种方式, 更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手段, 更是一种信仰。于是, 少年派在海上漂流的时候, 他不会想到什么法律信仰, 但是他来到了陆地, 他必然生活在世俗社会的秩序中。不要因彼信仰而忽视了此信仰。非此即彼, 在信仰领域不必如此。

摘要:时下有关信仰缺失的现象层出不穷, 有关信仰的讨论也逐渐深入。然而究竟何为信仰?通过对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解析与探讨, 可以把握信仰与理性的辩证关系。而法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是人类理性设计的规则体系。那么, 法律信仰就代表了最大层面上的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追求。

上一篇:午后的阳光美文下一篇:监磅员个人总结转正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