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关于读后感

2024-04-19

《恰同学少年》关于读后感(精选14篇)

篇1:《恰同学少年》关于读后感

关于恰同学少年的读后感

篇一:《恰同学少年》读后感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读《恰同学少年》这本书,我迷上了这本红色励志小说,天天手不离书。

这本书讲述了毛泽东等青年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求学生活,书中充分展现了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优秀青年为了寻求理想而奋发向上的斗志、敢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与情怀。体现了他们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雄心壮志。

《恰同学少年》不仅讲述了激情的少年也讲述了杨昌济、孔昭绶等优秀老师的伟大。

在这本书中,有许许多多我敬佩的人,我最敬佩的人有两个,一是助人为乐、默默奉献、少为人知的易永畦。易永畦从小就体弱多病,无法剧烈运动,他便默默地为操场上运动锻炼的同学看衣服。他经常悄悄地帮毛泽东缝补好破了的鞋子,临近期末,他还帮忙泽东连夜复习数学。我敬佩他默默做好事而不求回报,敬佩他的善良和好学。

另一个我最敬佩的人就是有勇有谋、勤俭节约、爱读书、全身是胆的毛泽东。毛泽东勤俭节约爱好读书,他的鞋破了也不换,却把买鞋的钱用来买书,省吃俭用天天订报纸、买书,关心国家大事。他读书十分认真仔细,遇到不会的就查字典并标注出有意义、重要的句子,他的标注经常比书上的字还要多。他有勇有谋,胆识过人,在一次假扮桂军守卫城市时,其他学生的冷汗像瀑布似地往外流,而毛泽东去临危不乱,十分冷静,有时竟然哈哈大笑起来,没有一丝的紧张。

书中曲折的故事不停地回旋在我的脑海中,让我感叹、感慨,我敬佩一代伟人的豪情壮志,他们意气风发、敢做敢为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这句名言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我要做一名刻苦勤奋的少年,强壮我的身体、智慧我的头脑,树立远大的志向!

篇二:《恰同学少年》读后感

最近我阅读了《恰同学少年》这本书,这本书我是怀着对领袖的崇敬和对毛泽东的豪气读完的,这部书让我懂得了许多……

这本书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二十世纪初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

在这本书中的众多人物中,我最欣赏毛泽东,他英姿飒爽,虽不怎么帅气,但仅明亮的眼神,就会让人为之一振。每每想到他,我都会想到那个豪气冲天,在读书会上畅所欲言的毛泽东;那个在北洋军阀包围下英勇无畏的毛泽东;那个在易永畦生病时无微不至的毛泽东。当然他也有许多缺点:太冲动、太倔强、太自以为是等等,但他仍然让我敬佩。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我最敬佩的就是毛泽东那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凌云壮志。一个人必须有一个远大的志向,有了远大的志向,就应该朝着他奋斗,努力,才会有学习的动力。这个志向并不一定是具体的,像毛泽东,他也没有想过自己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但他有一种视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这就足够了,正是因为这种责任感,他才会刻苦读书,坚持锻炼,才会带领手无寸铁的同学们保卫长沙。《恰同学少年》给我的一个启示就是:“立志在先。”

记得毛泽东有一句话:“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我们斗不过天,斗不过地,更斗不过人。我们斗得过自己,战胜自己的人,更是一种胜利。

或许大家会说:“我们所生活的年代与毛泽东那个时代是天壤之别,正可谓乱世出英雄。屋门这些甚或在和平年代的人有咱么内和毛主席那个年代的人进行比较呢?”我不认同这个观点,我认为这只是个借口而已。

是啊,我们虽不生活在乱世,但人的一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追梦的过程中难免有一些坎坷。如果一个人连远大的志向都没有,那么,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

今天,就让我告诉苍茫大地,明日我主沉浮吧!

篇三:今日之中华,全在我少年——读《恰同学少年》有感

说实话,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遇到像《恰同学少年》这样让我着迷,乃至心潮澎湃的书了。而带给我更多的,是深刻的思考。

全书讲了以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求学五年生活为背景,展现了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陶斯咏、杨开慧等优秀青年为自己“改造中国,改造社会”的远大志向而奋斗的故事。他们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组织进步青年团体,开展交流活动,面对波涛汹涌的湘江,大声呼喊青春誓言;组织“第一师范学生军”,刻苦地训练,面对几千人的反动溃军,他们机智应对成功缴枪。书中的老师们也同样让人敬佩不已。孔昭绶、杨昌济、黎锦熙,是他们,塑造了一批敢以天下为己任的优秀青年。

这本书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优美的句段,却处处萌发着一种压不住的勃勃生气,使人振奋不已。

毛泽东是书中的主要人物。他的胆识、机智、沉稳,他强健的体魄,他远大的理想,他的偏科,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或从中思考的内容。还记得毛泽东一丝不苟地操练着一师的学生军。反观今日之教育,几乎每所学校只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一双双眼睛盯着书本,却忽视了体育。单凭读书真的能使国家兴旺吗?不,不能,只有搞好体育,才能有强健的体魄,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用不让中国变成东亚病夫!还记得毛泽东因为自己扁扁的口袋,鞋都舍不得买一双,饭也吃不饱。再看今天的学生,随便花钱者比比皆是。是钱多得花不完吗?不是!只是因为要满足欲望!

所以我认为,《恰同学少年》不仅是一部红色革命励志小说,也是一部值得反省的教育小说。书中的成立读书会、进行学生自治等活动都是可以作为现代学生们很好的借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的确,我希望我中华少年能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国家的一腔热血,来证明:

“今日之中华,全在我少年!”

篇四:《恰同学少年》 读后感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同志的一首《沁园春·长沙》不仅脍炙人口,而且激发了几代青年人豪情壮志。最近我有幸拜读了黄晖同志著作的《恰同学少年》,它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心灵震撼,我亦深深被书中的人物吸引着、牵动着……

当我目染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那一批年轻人的豪情壮志、志存高远、发奋图强、报效祖国的精神,我彻底的被感动了。他们那种意气风发、胸怀鸿鹄之志的精神时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奋发向上!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同志和他的同学们在青春年少时期,正是风采、才华旺盛之时,他们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何等的潇洒;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又是何等的执着和豪迈,为我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看了这本书,毛泽东同志给我的印象最深,其次便是刘俊卿,他和毛泽东同志是冤死对头。这样的一个反面人物留给读者或许只有厌恶、憎恨,但我却不以为然。这本书是因为有了他,才更加吸引了我。他是家庭教育的牺牲品,刘老爹的爱并没有让他走入正途,反而却让他越走越远。他的事迹时刻警示着我们:仅仅有爱是不能够培养一个合格的人才的,唯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生活才会向你伸出温暖的双手。

古人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先人的遗训犹在耳边回响。他们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何为抱负?何为志向?何为理想?

由此让我想到当今,作为二十一世纪青少年。我们又应该怎么去做呢?俗话说:“三十六行业,行行出状元”。毛泽东同志和那些志气昂然的青少年们,他们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不管你现在从事的是什么行业,做的是什么工作,都要有计划、有目标的去做,更重要的是要端正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中去实现人生梦想。[关于恰同学少年的读后感]

篇2:《恰同学少年》关于读后感

《恰同学少年》这本书,以毛泽东等青年在南湖第一师范五年半的求学生活为主线,展现了毛泽东等诸多优秀青年,为寻求理想而奋发向上的斗志,敢于改造中国当时封建社会的雄心壮志。其中,孔绍绶校长对学生们节俭生活的教育,对我颇有感触。

记得我小时候,胃口不好,不爱吃饭,经常会剩饭。有一次,上午吃了太多零食,加上胃口差,吃饭时,饭剩了不少。妈妈劝我多吃点,并对我说:“孩子,这些饭,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你要珍惜呀!”那时的我并没有听进耳,只是告诉妈妈自己真的吃不下了,然后,就欢天喜地自顾自玩去了。

有一次,到姨婆家去作客。姨婆以前当过老师,到她家里后,姨婆教我读起唐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完了,姨婆又给我解释起它的意思来。直到那时,我才知道,米是很珍贵的,它是用农民的汗水变成的,也明白了妈妈为什么不让我浪费食物。

“节俭传下去,中国万年福。”只有节约,才能让大家生活的更好。“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是的,就算一天只能攒一天,一千天就是一千元呢!天长日久,有一天,你就会发现,自己竟然积攒下了许多。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3

刚读这本书时,我认为年少时的毛泽东只是一个性质顽劣、桀骜不驯的学生,尽管他文章写得很好,很有文采,但是,他在课堂上与老师顶嘴,一怒之下还摔门跑了出去,根本就没有把老师放在眼里。但当我看到最后时,我发现,他他已经把智慧和与老师顶嘴的勇气用到了该用的地方,救下了整个长沙城。

毛泽东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比如他的乐观开朗,比如他的智慧超群,比如他明明知道家里的钱不够,但仍然要坚持去北京读书,要努力学习。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遇到了困难不要沮丧,要以乐观开朗的心态面对困难。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讲的:中国著名的国画家俞仲林擅长画牡丹,有一次,某人慕名买了一幅他亲手所绘的牡丹,回去以后,很高兴地挂在客厅里。此人的一位朋友看到了,大呼不吉利,因为这朵花没有画完全,缺了一部分,而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边,岂不是“富贵不全”吗?此人一看也大为吃惊,认为牡丹缺了一边总是不妥,拿回去准备请俞仲林重画一幅。俞仲林听了他的理由,灵机一动,告诉这个买主,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边,不就是“富贵无边”吗?那人听了俞仲林的解释,高高兴兴地捧着画回去了。

篇3:恰同学少年

50年的革命家史

菲亚特在欧洲堪称小车之王,在擅长生产速度机器和顶级奢侈品的意大利,这看起来似乎有些另类。但其实,罗马、维罗纳和佛罗伦萨的街道都号称“欧洲最窄”,二战后的意大利又满目疮痍,急需要一些大家都消费得起的“大件”来提振经济。出于实用、好用兼够用的原则,精品小车在意大利遍地开花也就不足为怪了。

但菲亚特制造小车的历史由来已久,并不是以二战为起点的。早在1936年,菲亚特的首款双座微型车Topolino(意大利语“小老鼠”的意思)就诞生了,这款像极了动画片里“门牙乞丐鼠”的小家伙其实就是500的鼻祖。1955年,意大利人在德国大众甲壳虫的基础上开发了菲亚特600和世界上最早的MPV Multipla。1957年,基于600的双门小车Nuova 500诞生了,随后在意大利本土乃至整个欧洲掀起了风情小车的热潮,并对振兴意大利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直到1975年,最后一辆500才驶下了都灵的生产线,被126车型取代。

汽车市场也有规律性的轮回,当节能环保成为汽车消费的主流,当时尚灵动主导了消费者的观念时,曾经的风云小车在它们的故乡欧洲受到了热烈的追捧。甲壳虫、MINI的热卖终于让自恃为“小车掌门人”的意大利人在500诞生后的第五十个年头坐不住了,他们用欧洲福特旗下明星小车Ka的底盘和菲亚特熊猫(Panda)的技术平台复兴了这款经典小车。随后,500在欧洲各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让人流泪的500的外观

据说在欧洲,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第一眼见到全新500的时候都热泪盈眶,因为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中,凝结了太多对过去美好的回忆。相较于其他两位早进入市场的复兴之作,可以说菲亚特500是最忠于原著的。如果用“憨厚老实”来形容新甲壳虫、用“调皮任性”来形容新MINI,那么适合新500的就是“活泼机灵”了。大圆灯和小雾灯的四眼设计,无论是大小比例还是间隔距离都和50年前别无二致。同样成功复刻的还有镀铬的前后保险杠和LOGO两侧的细长装饰条,像克拉克·盖博的两撇小胡子,透着放荡不羁和玩世不恭。

菲亚特集团全新的红色盾徽更加醒目和易于识别,除此之外,新老500前脸的差异微乎其微。由于老款500是发动机后置,所以前面是储物箱,而新款的前置发动机为了散热,设置了黑色的蜂窝状进气口。新款500保留了后排座椅和不可开启的梯形后窗,并将原来的帆布天窗升级为电动玻璃车顶,在忠于原著的同时,为车子增加了时尚气息。纵观新500的整个车身,只能用“精致”二字来形容它的外形设计了,它比MINI更加复古,比甲壳虫更加时尚,四轮四角的经典布局紧凑而又扎实,3.5米长的轴距刚刚可以容得下4个人乘坐,堪称小车的“黄金比例”。

让人发疯的500的内饰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家都习惯说法国人浪漫,但当你接触过意大利人或意大利车之后,多发现比起法国人的古板和执拗,意大利人才配得上“浪漫”这个美丽的名词。在500身上就饱含着这种独到的气质,拉开车门,一场精心准备的奢侈品盛宴拉开了帷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双色的皮质座椅,虽然不敢说是不是手工缝制的,但确实有Gucci的风范,红白搭配即恬静又富有活力。向50年前致敬的短靠背和面包棍式缝制手法坐起来异常舒适,像飞盘一样的头枕能够提供良好的颈部支撑。靠背上做工考究的“500”标识刺绣和头上的织物材质顶蓬让人不得不相信人类资本主义手工业就是萌芽于意大利的。

500的坐姿很高,拥有小MPV一样的视野,头部空间异常充裕,后备箱的容积也足够应付日常使用,让人不得不佩服设计师的空间魔术本领。但更让人抓狂的是内饰设计,白色的珍珠漆饰板和车身的颜色一模一样,大片的白色按键无论是材质还是手感都逼近了Apple的境界,圆形的挡座、出风口、仪表盘、方向盘中央饰圈和圆形的组合按钮融洽得让人过目不忘。在一片白色的世界里,方向盘和挡把上辅以锃亮的黑色钢琴漆,与红色的车门饰板和镀铬门把手一起,让人们领略了汽车界的iPod的独特魅力。

作为小车旗舰,500的细节之处无不体现了菲亚特顶级的造车工艺。中央储物槽在地板上,挡把却在中控台上,这种看似本末倒置的设计在使用中却倍感便利,同样实用但不花哨的还有位于方向盘背面的音响控制按钮,伸手可及但只有车主自己知道。500的仪表只有一个,但集成了所有显示功能,有条不紊而又非常直观,轨道式刻度让我想起了老款的福特野马,红色的背光让人心跳加速。三辐真皮方向盘的包裹十分精细,握感很棒,尺寸也刚刚好。在如此惬意的氛围中,还有6个安全气囊和ESC车身稳定系统保护着你,对于这么一辆小车,你还要奢求什么呢?

让人心痒的500的动力

作为法拉利和玛莎拉蒂的东家,菲亚特的车各个都是赛道高手,500也不例外。试驾时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悬挂真的很硬,但这不是超级跑车的那种“不颠死人不罢休”,而是充满乐趣和对路感判断的神经质的底盘调校。但考虑到500的车主将有很大一部分是女性,所以它的转向力度并没有MINI那么激进,非常的轻盈而易于驾驶。看看它超过国内很多家庭轿车的195宽胎,就可以知道意大利人并没有为了经济性而牺牲激情和驾驶乐趣。事实上,这款数据非常普通的1.4升自然吸气发动机在6挡自动变速箱的加持下,表现还算给力,挡位升降很活跃,如果用Sport模式拉高转速,还能体会到些许增压机的提速感。

但真正让我心痒难耐的是500在海外装备的0.9升TwinAir涡轮增压双缸发动机,这款堪称最小排量的增压机拥有超低的油耗和敏感的动力输出,配合手动变速箱或者AMT序列式变速箱,应该会有更多的乐趣。当然还有那台强悍得有些嗜血的1.4T涡轮增压发动机,装备在顶级的500 Abath上,我在大一个级别的Bravo博悦上已经体验过了,听说在500上的调校更加激进。

作为菲亚特在与广汽合作后引进的第一款产品,500担负着提升品牌形象、导入品牌全新精神的作用。在这点上,500用16.98万元到22.88万元的略显高昂的售价和精致的做工、时尚的外观显然已经达到了目的。但厂家在动力单元的选择上仍然有些保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500也会像它的同班同学MINI那样,让全系产品在越来越时尚的中国遍地开花。

菲亚特500 Lounge尊享版

篇4:恰同学少年读后感

我曾经在电视上看过《恰同学少年》的电视剧,十分好看有趣,再读这本书时,更觉得有韵味。本书主要叙述了毛泽东在就读湖南省第一师范时期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自己感兴趣的社会学知识,并成为一个教育救国论的非暴力改良主义的信仰者。一步步实现着“衡山西、岳麓东……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的理想。共同的学习生活中,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优秀青年结下了友谊,周南女子中学的陶斯咏、向警予、杨开慧等女学生也和他们志同道合走到了一起,一个先进青年学生组成的读书会组织让他们有了更多学习与交流的机会。蔡和森与毛泽东这两位人才也为以后的新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记得印象最深的是1917年底,在护法战争中被击溃的三千北洋兵败往长沙,妄图洗劫全城,城中却空无一兵可资防守。危急时刻,毛泽东以惊人的胆略,率领二百名赤手空拳的一师学生军,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空城记”,一举将三千溃兵全部缴枪,在生死较量中保住了长沙城。

读了这本书,我被毛泽东的机智勇敢和他那男子汉的英雄气概所感动,二十八画生交友的方式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我想在学习生活中也可以向他们一样建立一个学生会,与更多热爱学习的人交流切磋。

篇5:《恰同学少年》读后感

毛泽东身体很好是绝对离不开他的毅力的,他向杨老师学习,每天早上洗凉水澡,不论春秋冬夏,都与同学们结伴去长江游泳,这难道还表现不出他的毅力吗?他为了磨炼自己在闹市中读书,这就是“闹中求静”呀!如何演绎激情飞扬的青春,毛泽东们已经给了大家一个精彩的答案,那就是:把学习、把人生紧密的同中国的命运结合起来,为中华之崛起,为人民之幸福,竭尽所能;为理想、为信念,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他们关心国家,关心人民;他们谈论国家大事;他们崇尚光明正义,勇敢地批判当时黑暗的社会;他们蔑视权贵,严厉的痛斥万户侯们的行为,视此为粪土,这是何等的潇洒,何等的执著与豪迈!我还敬佩他们不慕虚荣,胸怀坦荡,豪情万丈,心系天下;敬佩他们倔强狂傲,正义直爽,从不服输;敬佩他们有勇有谋,胆识过人,自信自强,文采飞扬。因此,胸怀远大理想,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应当是中国青少年报效祖国,有所建树的根本所在,也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走向世界的最重要的力量之源。

篇6:《恰同学少年》读后感

在同学及老师的推荐下,我看了《恰同学少年》这本书。书中主要讲述了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等为代表的青年为寻求梦想而奋发向上的故事,他们有着以天下为已任的抱负和情怀,有着改造中国的雄心壮志。

长沙,这块充满神秘色彩之地,是青年毛泽东学习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文章将上世纪代工农业革命运动蓬勃发展,革命斗争风起云涌的峥嵘岁月描绘的栩栩如生。在那个年代,在湖南第一师范院校,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心中怀着崇高理想,他们一起登山,一起在湘江游泳,他们关心国家,他们指说江山社稷大事;他们爱憎分明,他们以文字做武器,对黑暗批判;他们蔑视权贵,视封建军阀如粪土,严厉痛斥他们的行为。

在这本书中,我还看到了他们那代青年人的坚持和努力。

毛泽东非常喜欢读书,并且会在读书过程中做批注,每当晚上大家都在休息时,毛泽东还会借着弱光线读书;蔡和森家境贫困,为了家里人经常在周末时摆摊为人擦皮鞋;向警予、陶斯咏不像当时其他女性,她们有着十分公平的思想,坚信“男女平等”。

正是这些努力与不同,才使得他们能够为革命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

他们正值青春年少,是风采、才华昭著之时,他们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何等的潇洒!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又是何等的执着和豪迈!

篇7:恰同学少年

最后的春雨 最初的夏雨

初恋的感觉,就是自己燃烧起来,世界也跟着燃烧起来了。那是1983年的初夏,我已经26岁。

在父亲的专制下长大,我一向腼腆内敛,同时不乏内在的炽热与反抗的欲望。离毕业还剩一个月时,为赌一口气,我决定谈一场恋爱,哪怕输得精光。对爱情的渴望,已经炙烤了我多年,但我还从来没有接触过女人。

刚刚恢复高考后的大学校园,女生少得宛若大熊猫,就是丑如嫫母者,身边也不乏导弹一样的追求者。

在我眼中,她不仅漂亮,且气质优雅过人。带着强烈的自卑加犯罪感走到她面前时,那份窘迫,不啻于司马迁“汗未尝不发背沾衣”的痛楚。没想到她会微笑着打量我,略一沉吟后,竟答应了我的请求——那是个不设防的年代。

晚上她如约而至,地点是山大新校操场。借着夜色的掩护,我渐渐变得雄辩滔滔,那情形很像一只开屏的孔雀,努力向心仪的异性展示自己身上每一根美丽的羽毛。我们谈文学,谈社会,谈历史,谈人生,谈青春的贫瘠与丰饶,谈自己的梦想与迷惘。

不知不觉中,几个小时过去了。天开始落雨,不大,是最后的春雨,是最初的夏雨。寂静的夜里,雨点诗意地敲打着法桐树叶,那是我今生听过的最美的打击乐。

把她送到女生宿舍楼下。她问,我还不知道你姓什么呢,咱们明天什么时候见面?

我们相爱了。

就这么简单。

只需要一点点精神酵母,爱情之舟便欣然启航。

那是个浪漫的年代,即使是理工科的学生,也都是文学爱好者。

没有举行任何仪式,甚至没有给她买一双袜子

因为毕业论文惹了点麻烦,张榜公布分配去向时,我被“发配”到了老家。那时我像一只爱欲的火炉,天天像烤羊肉串一样烤着自己,也烤制一些发烫的诗。心想,发配到伊犁才好呢,那更浪漫。

同窗好友劝我说,她比你矮两级,又小那么多;她是知识分子家庭,而你出身贫下中农;她毕业肯定留在大城市,而你窝在老家。这么多障碍,一个月的恋情,太玄了吧?另外一点他没好意思说,但我是明白的,即她很漂亮,而我很“贫困县”。

热恋中的人没有“理性”,不会按常规出牌。凭直觉,我感到已经找到了那个相伴一生的人。从此,她继续求学,我在那个小城打发清冷而悠闲的教书生涯,胶济线上,每天彼此都有一封信扑向对方。对此,我曾赋打油诗一首,诗云:朝朝暮暮相思苦,缠缠绵绵两地书。此生惟愿为君老,何妨天涯结草庐。

1985年她大学毕业。估计父母不会同意她嫁给我,她没有告诉家里,而是一毕业便跟我领了结婚证,那样子,很像个“五四青年”。

没举行任何仪式,甚至没给她买一双袜子。在我蜗居的那间平房里,她用电炉子烧了几个菜,约了几个要好的老乡和同事,拧开两瓶廉价的景芝白干,一干人喝得不知今夕何夕——这就是我们的新婚。

那时我非常拮据,但也要浪漫一把,揣着不足200元钱,我们来到了青岛。旅馆是住不起的,恰好她的一位朋友有一套闲房子,住进去的感觉,仿佛是来到了天国。我有一位大学同学正给部队上课,他从部队给借了部很高级的相机,我买了两个黑白卷,便似乎买下了大海和那座美丽的岛城。栈桥边,八大关,小榆山,鲁迅公园,都留下了我们幸福的身影。在小榆山的壁画前,我们有一张合影:她一脸阳光,把脑袋倚靠在我瘦削的肩上,像一朵正在绽开的初春的花。

我们没有逛过商场,大约因为囊中羞涩,也就没有了逛的冲动。我们拿了大把的时间,依偎着坐在沙滩或者礁石上,看躁动而沉静的大海。天地开辟,亿万斯年,大海一直像个热情的少年。我似乎生来便是个悲观的人,仿佛没长大就已经满腹苍凉,但爱情给了我新生一样的热情,而眼前的大海,似乎携来漫天青碧,洗去了我前世今世和来世的疲惫……

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虽然牛粪同志很努力

我们回到了我的老家,这是新婚的最后一站。

母亲给做了两床棉被。这是农村的风俗,是母亲的一点心意,也是我们新婚时唯一添置的东西。父母无力资助我,就是有,我也不会接受。

读大学前,我做过4年工人,且参加过两期会计学习班,在县城也就很有一帮狐朋狗党。一位最铁的哥们,经济条件不错,因为担心我拒绝,他拍出2000元时说,你现在太难,就算我借给你的。

在当时,这是笔大钱了。与这位哥们情同手足,我不怀疑他的真诚,而我也实在需要钱,起码也该给新娘买一件礼物,但我没有接受。穷日子,富日子,都要自己对付着过,如果不是天灾人祸,负债过日子在我看来是不道德的。

依旧没有举行任何仪式,依旧是约了一帮朋友。母亲主厨,大姐和新娘打下手,我辅佐老爹跟一帮哥们在八仙桌上推杯换盏。在我老家,女人是不上席的,包括新娘。

都是多年的兄弟,革命情谊很深,又是我所谓新婚的日子,这酒自然要放开吃。开始时大家还假惺惺地装斯文,一盏一盏吃下来,很快就成了牛饮,开到第8瓶酒时,量小的哥们已经开始学驴叫。

送走哥们回到家,却不见了新娘。刚才大家手忙脚乱,竟不知新娘何时负气“出走”了。新娘居然成了局外人甚至是“下人”,她在城市长大,哪领教过这等“礼遇”?举家惶然,嚷着要分头去找。我说,可别,灯笼火把的,搞得草木皆兵,让父老乡亲们笑话。

我拿了手电,带着几分醉意,到村后的野地里搜寻我的新娘。

玉米已经高过人头,所谓的青纱帐,像一片深不可测的海。

估计她不敢走小路,更不敢钻到玉米地里,于是顺着村后的大路寻觅,很快就在不远处的桑树下找到了她。

看不清她的面容,但能感觉到她的愠怒和沮丧。我说了很多对不起,更含泪表达了我的歉疚和忏悔。话说了很多,无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基本意思是:出身和门第的差异,可能意味着很多无声的眼泪;一朵鲜花插到牛粪上,鲜花就要受委屈,虽然牛粪同志很努力。

这个比喻把她逗笑了,接着伏在我怀里哭了。只要有爱,任何东西都是容易化解的。

我吻干了她汹涌的泪水,说,鲜花插到牛粪上,因为肥料充足,说不定可以开得更灿烂呢。

她破涕为笑。因为怕家人担心,我们挽着往回走。

不知何时,月亮已经升上来了。

乡村的天空像刚刚用水洗过,月亮又大又圆。村后有一大片胡桑,正是疯长的时节,肥硕的叶子在月下像透明的玻璃,仿佛铺了一地月亮。

月是故乡明。我有些写诗的冲动,于是说,亲爱的,等咱老了,就回老家种胡桑。

她说,好,太好啦,你种树,我养蚕……

wugengwang@163.com

篇8:恰同学少年读后感

它是一部摧人向上的健康作品。让我看到的是阳光和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胸怀祖国的气魄,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有志青年的意气风发,看得人眼前一亮。

《恰同学少年》吸引我的另一点是跟大多青春剧一样,这部戏充满了俊男美女,但跟韩剧和其它偶像剧所不同的是,剧中人物个个清新自然,造型朴实干净,行为大方坦然,没有矫揉造作“装酷耍帅”的桥段,整部电视剧给人以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感觉。看后给了我无限的憧憬。

这部电视剧也使我想起即将离开的大学校园,正在工作岗位上实习的我这才明白大学的光阴是最珍贵的。好怀念大一的生活,好想念我的母校,好想念我的老师、同学,一点点,一幕幕,大一的点滴在脑海中闪现。还会想起那条熟悉的街道,那熟悉的计算机楼,那熟悉的教室,春天里的绿草坪,夏天里的花海,秋天里的落叶,冬天里的皑皑白雪……那是充满烂漫幻想的时候啊,有我们太多的憧憬,我们也曾有过那样的雄心壮志,也曾有以天下为已任的伟大抱负和崇高理想,但缺少了那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雄气概。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梦里无数徜徉,却不能回头。这就是人生的无奈罢。如果时光再重来,大一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呢?我想《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给了我们更多的诠释,那种久违的青春活力,那种久违的理想主义,那种不容阴暗的堂堂正气,那种对教育、对中国的未来深深的反思和忧患,那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想不光是我,每一个收看的观众,都会为之震撼。

篇9:《恰同学少年》读后感

但是看了《恰同学少年》之后,我对毛泽东又有了新的认识。我开始佩服他,景仰他,崇拜他。

一开始,毛泽东就倒立着看书。无论外面是多么吵闹,他丝毫没有分心。他的这种专心真是无人能比。同时倒立着看书还能锻炼自己的体魄,真是一举两得。此后他还和同学集体冬泳,还自创了六段操(毛发明的一种融合体操和武术于一体的健身操),在全校推广开来。

正像他说的人的身体光靠天靠菩萨是没用的,只要坚持锻炼,身体自然百病不侵。“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确确实实在他身上得到体现。“青年的未来需要的是坚实而强健的体魄”让我明白体育之重要性,健康之重要性。缺乏锻炼的我今后一定要加强运动,“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在一师的新生考试中,毛泽东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地考入一师。在杨昌济先生的第一堂课上,先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说说自己的志向。”其他同学都说了自己的志向,但是毛泽东却说不知道,虽经常想,可一直没找到答案。对于这个问题,我也还没找到合适的答案,只是在不断地选择之中。正如毛泽东所言:“求学即求索。”总有一天会找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毛泽东生活朴素,就算他的鞋子磨破了底,他也毫不在意。甚至把杨老师给他买鞋的钱用来买书,可见他爱读书之深。他的这种简朴的生活作风真是现在的我所缺乏的。

可是刘俊卿却和毛泽东截然不同。他家境贫困,父亲为他拼命工作,到处借钱供他读书,甚至把看病的钱都给了他。但是刘俊卿却拿这些钱去买昂贵的鞋,真是枉费他父亲为他付出的心血。他的所作所为都是那虚荣心驱使的。想想有时我也会这样做,真是惭愧啊!

和他相比,蔡和森几乎是完美的。他没有毛泽东那种锋芒毕露,更没有刘俊卿那种奢侈浪费,更多的是一种内敛。他的作文以105分考入铁路学堂,100不止还多出5分。这样的一个优秀生却丝毫没有傲气,反而比其他人更平易近人。他勤工俭学,在大街上擦皮鞋,没有任何自卑,反而有一种乐观的心态,真是苦中作乐,其乐无穷。蔡和森还有一份博大的胸怀。在竞选谁是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中,蔡和森主动担任计票员,放弃竞选,不得不让人佩服。

最让我热血沸腾的毛泽东劝降3000大军。他和同学们没有刀枪,竟和大军对抗,胆识过人。尤其是在马排长说破毛泽东是学生时,毛泽东仍坦然自若地喝茶水,还仰天大笑。甚至在团长用枪指着毛泽东的头时,他也丝毫没有动容。在如此危险的时刻还能保持着一份冷静,非常人能做到。毛泽东通身是胆,难怪能成就一番伟业。

从毛泽东的身上,我还明白了研究学问是为了改造社会。原本的我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现在是他指明了我读书的目的,为了改造社会而读书。

《恰同学少年》让我重新认识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纠正了我从前的片面看法。

它真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

篇10:恰同学少年读后感

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句话的确是不可争辩的真理。而在《恰同学少年》这本书中,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一批才华横溢,满腔爱国热情的优秀少年,正有着这些优秀爱国的少年,中国最后才能摆脱列强侵略,国家内战的局面,迎来崭新的新时代。

毛泽东的学生时代,一个爱国和进步思想和风云变幻的政治并存的岁月,一个自由和开放热思潮和封建守旧的习惯斗争的年代,毛泽东和他的同学风华正茂,书生意

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或许当时他还没有想到自己以后辉煌的功业,但是他是饱含着颗爱国之心,从最基本的做起,勤奋学习,积极交流,开阔视野,关注国事,直至在学生中演变成了如火如荼的最初的革命实践活动,徒步游湖南、组建学生军、开办工人夜校.....,他再少年时代就开始一点一点积累着知识与经验,这也是他今后在中国解放时做出正确领导与决策的基础。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我最敬佩的,就是毛泽东那股“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凌云壮志。一个人,必须要有远大志向。有了一个远大的志向,才会有奋斗的目标,知道自己的努力是为了什么。生活,就不是迷茫的。志向是我们前进的指明灯,毛泽东正是拥有着 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他才会一步一步走上革命的道路,完成他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

少年为一国之本,所以一心希望投身于教育事业中,培养祖国的花朵,破旧立新。毛泽东本是本着教育的愿望前进的,但是和

鲁迅与孙中山一样的心情,放弃的最先的职业梦想,最终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在革命的道路上奉献一生,成就了更伟大的理想。从“男儿蔚为万夫雄”这节中就已经看出毛泽东必将成为非凡大器。所以,当革命在呼唤他时,当人民需要他时,毛泽东义无返顾的站了出来,选择了革命这条道路,为革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最终他与人民一起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从书中不仅能看到那些有志青年的奋斗与优秀,还可以让我们在生活小事上受益,例如我们应该常常锻炼,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一切的基础,毛泽东为了磨练意志,每天都做冷水浴,野外露宿,还喜欢长途步行。游泳更是他经常进行的活动方式,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而现在社会上”亚健康”已经比比皆是了,我们作为新一代,没有健康的身躯如何去追求梦想。

我们看到毛泽东不仅坚持锻炼,他还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考第一师范的时候,别人都十分紧张。只有他不慌不忙的拉着蔡和森他们去吃臭豆腐。说:“是你的,总是你的,不是你的,想了也白想。”当杨昌济老师问他们志向是,他从容的站起来,用那双睿智的眸子盯着老师。一字一顿的说:“我不知道”当溃兵的探子已经揭穿他的计谋时,他还在镇定的品茶。最后,枪都顶到他太阳穴上了,他也纹丝不动。这种气魄也是当代少年所缺少的,被溺爱的九零后不能接受挫折,每年自杀的少年就是一笔大数字,为什么?为什么在这么温暖的环境中成长的少年思想进入误区,那是因为我们不会学习,将那些自强不息的人和事迹仅仅作为故事来看,不从中学习那种坚强淡定的精神,于是遭遇重大甚至一点都不重大的挫折时选择逃避,留给亲人无尽的伤痛。

作为一个学生,毛泽东的勤奋与刻苦认真让我阅读后依感慨万分,当我们现在喊学习苦学习累的时候,是否有想过当年那些在时局动荡,战争不断的环境中刻苦学习的少年,拼命汲取着丰富的知识,最终可以高声吟唱“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

舟。”现在的我们拥有着光亮的教室,优秀的师资,先进的教学设备,而现在大学课堂上逃课睡觉玩手机全是正常现象,甚至有大学不逃课是不正常的思想。面对那些前辈我们如何能不脸红。

篇11:恰同学少年

迎合时代

要成为NBA乐透、前五甚至前三的新秀,必须拥有过人的能力、抢眼的表现以及无穷的潜力,但有时时机同样非常重要。像奥尼尔、詹姆斯这样的绝世天才,当然在任何年代都会锁定状元,可剩余更多年轻人的身价,还基本都会随着NBA“潮流”的变化而变化。比如英格拉姆的杜克学长,去年首轮第三顺位被76人选中的贾利尔·奥卡福,有身高、有意识、有力量、有技术,无论天赋还是大学期间表现都无可挑剔,尤其擅长低位持球背身单打,如果20年前参加选秀势必会成为所有球队争抢的对象。可结果呢?却被湖人在第二顺位硬生生放弃了。

英格拉姆和奥卡福同为杜克效力,都只在NCAA打了一个赛季,论个人表现还是球队战绩前者皆处于下风,不过对NBA球队来说,师弟可能还是更好的选择。当今联盟,早已不再绝对迷信内线强攻和高位挡拆,跑轰、三分球……锋卫球员正越来越多主导比赛,而英格拉姆这种机动性极佳的“竹杆”无疑是最大受益者。

从体型和技术相结合的角度看,英格拉姆可以说是自2007年杜兰特后最符合现代战术体系的球员。主打三号位的他身高2.06米,臂展达到2.21米,站立摸高2.78米,上赛季在杜克三分球命中率高达41%。

“篮球比赛的球员位置正变得越来越模糊,各队都需要有一到两名身高臂长、技术全面的多面手,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某NBA球队总经理说,“显然,布兰登正是这样的球员。像今年季后赛,你能明显感受到这点,各队都会有大量的错位防守。布兰登身上集合了长臂、投篮准、能控球等诸多优点,除非NBA再发生巨大打法变革,否则他现在来,时机刚刚好,融入进来绝对没问题。”

英格拉姆最擅长的位置?当然是小前锋,但其他位置他也有能力客串。上赛季效力杜克时,去年12月,阵中主力大前锋杰弗森受伤,他立刻就顶到四号位。此外,他还经常在抢下篮板后自己带球推进,策动快攻,俨然又像一个后卫。由于体重有限,英格拉姆不是顶级的防守者,可凭借速度、臂展这也不至于成为他的短板。在杜克,“老K”教练关键时刻经常会祭出1-3-3联防,其变化的最核心部分就是英格拉姆超长的臂展和极快的反应速度。

欣赏了多年肖恩·马里昂、泰夏安·普林斯怪异的投篮姿势,球迷还总会觉得:有时,胳膊太长真未必就是件好事。这点英格拉姆则完全不用担心。21世纪以来,NCAA只有过四名臂展超过2.18米的球员,场均出战20分钟以上,平均每40分钟出手三分球5次,命中率还能超过40%。杜兰特是第一个,英格拉姆是最新一个。

如果用相似标准在上赛季NBA进行筛选——臂展超过2.18米、平均每40分钟出手至少5次三分球、命中率还达到35%,则有9人达标。其中,两人曾在常规赛MVP票选中杀进前二(杜兰特和科怀·伦纳德);另有三人在今年季后赛球队中打主力(火箭阿里扎、开拓者阿米奴和黄蜂马文·威廉姆斯);猛龙队帕特里克·帕特森与开拓者队迈耶斯·伦纳德不是首发,却是球队板凳奇兵;卡温顿是76人队主力,只是球队未能打进季后赛;至于克里斯·波什?他是因病赛季提前报销。仔细看这份名单,有7人是在首轮前15顺位被选中(且除伦纳德外,其余全是乐透秀);阿里扎是二轮,但现在已有一枚总冠军戒指;卡温顿选秀落选,如今也已在联盟站稳脚跟。

是的,如果现在就拿英格拉姆来和杜兰特、伦纳德比,不公平,也不现实。但成为像2009年阿里扎那样进化版的紫金军团主力?此绝非奢望。就像前文提到的那位某NBA球队总经理所说:“你可以把布兰登放到很多个体系里,他都能迅速适应。”而这,正是其区别于状元本·西蒙斯最明显的地方。

今年夏季联赛期间,代表76人出战的西蒙斯已经展现出巨星潜质。2.08米的身高,两只手都非常灵活,可以运球也可以传球,按照主教练布雷特·布朗的设想,他未来或许会进化为比“魔术师”还要大只的控球后卫。而在NCAA,同样只读了一年,西蒙斯数据也优于英格拉姆。但问题是,前者眼下中远距离投篮能力并不出众,所以球队必须为他量身定制战术体系。“BS需要持球,否则他根本无法打出高效比赛。”还是那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总经理,他如是说道。“同时,有这样一名球员在阵中,更意味着一、二号位都要有能打无球的得分手,用人局限性太大。”

倘若无法搭配出这样的阵容,或者西蒙斯作为“大脑”发挥欠佳,情况又会怎样呢?“给球队带来麻烦!”某球探斩钉截铁地说道。反观英格拉姆,无论能否将天赋完全转化为实力,主教练都能相机而动,随时对他进行改造。简言之,可能西蒙斯的打法会更吸引眼球,但英格拉姆绝对球路更宽。

早入职场

同样是大一结束参加选秀,但这些球员的年龄却不尽相同,国际球员哪怕是在美国大学就读,因为手续繁多、流程复杂,所以往往还是会比本土同届的年轻人大一些。

西蒙斯和英格拉姆同一年参加选秀,前者比后者大了足足13个月。一方面,是由于西蒙斯出生在澳大利亚,起初在墨尔本上学,后来转学到佛罗里达的蒙特沃德预科学院,最终进入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而另一位也只在NCAA打了一年的新秀斯卡尔·拉比西埃(首轮第28顺位被太阳选中),更是足足比英格拉姆大了18个月!出生于太子港的这位海地小伙,曾先后在孟菲斯福音派基督教学校和洛桑中学读书,后来进入肯塔基大学,成为约翰·卡利帕里的弟子。相比起他们,出生于1997年9月2日,选秀当天只有18.82岁的英格拉姆,是2016届新秀里第二年轻的,仅次于四号秀克罗地亚人德拉甘·本德尔(18.62岁)。岁数小,起点却高,这跟他最近一年的迅速成长有着莫大关系。

nlc202309081806

17岁时,英格拉姆就已经是NCAA传统豪强杜克的一员了,他场均贡献17.3分、6.8个篮板,荣膺ACC联盟年度最佳新人。全国锦标赛,虽然没能像学长奥卡福那样带队登顶,但挺进甜蜜16强,比起只能在家看电视的西蒙斯还是强太多了。NBA球探们都注意到了这个年轻人,并且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与此同时,他们更觉得,如果留校再打一年,明年再参选是不是更合适?毕竟,这个孩子还太小了。

闻听这种想法,杜克大学教练组成员杰夫·卡佩尔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更忍不住马上开始畅想那一幕。“那可真太棒了!布兰登跟我们将要新招的那几名球员简直太搭了,如果他留下,明年我们将很有机会再次称雄‘疯三’。”

被视为2017届状元热门候选之一的大前锋哈里·吉勒斯,他只比英格拉姆小7个月,下赛季即将入主杜克;而另一位被堪萨斯招募的天才乔什·杰克逊,他甚至比英格拉姆大7个月。“如果布兰登在大学多留一个赛季,我敢保证,他的数据会跟上赛季西蒙斯一样好。”某专门负责观察英格拉姆的球探这样说道。

湖人榜眼不仅是本届新秀里年龄最小之一,还是NBA自实行选秀年龄限制制度后最年轻球员之一。从2007年至今,共有超过50名NCAA大一球员在乐透区被选中,只有3人比英格拉姆更年轻(分别是杜兰特、阿隆·戈登和德文·布克)。十年来,除2013届本内特(20)外,其余状元都是年满19周岁,而英格拉姆距离现有规则下首位18岁的状元,只有一步之遥。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可年龄小便是种优势。下赛季,如果湖人在困境中需要他力挽狂澜?可能这个孩子无法做到。反观西蒙斯,当他打第一场夏季联赛时都已经快满20周岁了。“如果在比赛最后关头要投一个绝杀球,可能更多人还是会选择BS。”又一位球队总经理说,“布兰登太小了,也太瘦了,谁都不知道他有没有这个心理承受能力,增重的话,又需要多长时间?效果会不会理想?全是未知数。”

可即便如此,用宝贵的榜眼签选择英格拉姆,湖人队上下也没有犹豫,他们更看重的还是他身上的潜力。一位超级年轻,在NCAA便声名鹊起的球员如何在NBA取得更大成功?杜兰特已经树立了榜样,德文·布克正做得越来越好,阿隆·戈登也走在正确的路上。那英格拉姆呢?这个早入职场的年轻人,他的未来同样让人无比期待。

后来居上

不少人都觉得,英格拉姆之所以到了NCAA才异军突起,一举成为2016届状元热门候选,一度与西蒙斯平起平坐,是因为外界过于反感后者及其团队一直以来的高调炒作,属于打压澳大利亚人选秀行情的一种战术。

事实真的是这样么?当然不。

英格拉姆可不是被拉来陪跑的。从事青少年球探工作多年的资深专家埃文·丹尼尔斯分析了过去10年全美顶尖年轻篮球运动员的成长曲线,他对英格拉姆得出的评价是:“布兰登在同年龄一届里绝对是后来居上的。高中前两年他还不是这么耀眼,但自高三起开始一飞冲天,且直至今日,这种上升势头都没有减缓。”

还记得卡佩尔第一次见英格拉姆,是2012年秋天,那时他还没有崛起。卡佩尔特别驱车赶往金斯顿,只因为有人告诉他那里将诞生一个明日之星。金斯顿这座小城,人口只有两万多,却颇是出产了几位在NBA闯出过名堂的人物。像塞德里克·麦克斯韦尔,征战联盟11个赛季,1981和1984年两度帮助绿衫军多去总冠军,还荣膺1981年FMVP;杰里·斯塔克豪斯,1995年探花秀,征战联盟长达18载,总计得到超过16000分,两次入选全明星;还有雷吉·布洛克,和斯塔克豪斯一样是北卡高材生,2015年首轮第25顺位被快艇选中,现效力活塞。他们的名字被印刻在金斯顿高中球馆大厅摆放的奖杯上面,昭示着这座小城的篮球荣耀。

英格拉姆会成为下一个,乃至最大的骄傲么?当卡佩尔第一眼见到英格拉姆,并没有马上将他和NBA联系在一起,而只是惊叹:“太瘦了!真的太瘦了!胳膊和腿真长!”是的,当时英格拉姆刚满15周岁,瘦的简直吓人,完全没有未来职业球员应有的样子。但看过比赛后,卡佩尔想法彻底变了:“这个孩子技术真不错,虽然瘦,却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弱不禁风,非常敢于,也有信心去进行对抗。”

于2013年退役的斯塔克豪斯现担任猛龙队助理教练,过去十数年间,他都是金斯顿篮球的旗帜性人物。在这位北卡名将的记忆里,金斯顿,这里一向都是藏龙卧虎之地。斯塔克豪斯当年之所以能够被北卡相中录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得益于常年和这里的篮球高手们对抗厮杀,然后不断进步。这其中,一位叫唐纳德·英格拉姆的,更是让杰里终生难忘。

“唐纳德是金斯顿史上最伟大的投手之一。”斯塔克豪斯说,“他甚至可以在半场就出手投篮,而且命中率极高,就像现在斯蒂芬·库里一样。”那时还是个高中生,杰里同已经成年的唐纳德在一场三对三锦标赛中相遇。“那是场血脉喷张的比赛,大家都拼劲了全力,没有人把我们当孩子,我们自己也深知,为了能登上更高更广阔的舞台,就必须要经受这种洗礼。”

这就是金斯顿篮球的标签:你要能得分、够凶狠、擅拼命。二十多年过去,如今,唐纳德的孩子们已纷纷接过他手中的枪——长子泰伦斯,2010-2012年间曾代表得州大学阿灵顿分校征战NCAA;英格拉姆是次子,升入八年级前的那个夏天,被唐纳德送到斯塔克豪斯休赛期效力、位于亚特兰大的AUU球队,让自己这位老朋友好好指点指点。看得出来,早年间在球场上的对抗使杰里获得了唐纳德对他的认可,加之后来在NBA一度取得的成功,这些都促使老英格拉姆放心把小儿子交到他的手中。

因为英格拉姆比较恋家,所以少年时,他并没有像大多数天才新星们那样频繁亮相于各大训练营和篮球峰会,而只是打了一届全国巡回赛。在帮助金斯顿高中拿到三个州冠军后,2014年,他本有机会转学去预科名校进而得以征战全国比赛,可最终的结局,是他选择继续留在金斯顿读到毕业。要知道,即便是斯塔克豪斯,1992年也曾离开金斯顿前往橡树山高中打球,但英格拉姆却没有离开。

就这样,他在家乡安静地成长着,不断打磨自己的技术。高四那年,英格拉姆进步神速,主教练奥利弗·卡尔可谓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外线远投、低位单打、快攻暴扣……看到了么?这就是职业水准。”卡尔说。那时尽管已经长到2.03米,卡尔更多时候还是让英格拉姆担当组织后卫。“没办法,布兰登太优秀了,比队里其他人优秀一大截,不让他去掌控比赛,简直就是在浪费天赋。”

去年一月,金斯顿高中获邀参加斯伯丁Hoophall经典篮球赛,英格拉姆当时在全国高中生排名的情况大概是20-50之间。“Hoophall就像一束光,布兰登就是从这里向更高的平台开始起飞的。”丹尼尔斯说。Hoophall归来后,英格拉姆带领金斯顿实现州冠军四连霸,随后又被邀请参加麦当劳全美高中生明星赛。正是这届明星赛,他受到了更多NBA球探的注意,在这个高中生球员的最高舞台上,尽情展现着自己的才华,尤其是同等身高里罕见的精准跳投。就像出发前卡佩尔所叮嘱的那样:“玩得开心,但也要记得使命。”这个年轻人完美兑现。待到四月,波特兰耐克篮球巅峰赛打完,英格拉姆已经是最新一期高中生球员排名前五的佼佼者了。自然而然地,他也收到了包括杜克、北卡、肯塔基、北卡州大等在内很多名校的入学邀请。月底,在征询多方意见和自己深思熟虑后,英格拉姆决定加盟杜克,披上“蓝魔”的战袍。不过临走前,他在左肩文上了金斯顿高中的标志和“小城大梦”的字样。

小城大梦,这就是英格拉姆的篮球信仰。来到杜克后,在“老K”教练指导下,他愈发成为同龄球员里数一数二的好手。上个赛季,数据统计显示:英格拉姆共有130次背身单打,每个回合得0.94分,不仅比2006-07赛季杜兰特更出色,也比2015级其他所有侧翼球员更出色。没有人会怀疑这个平台只能留他一年,如今登陆NBA、成为榜眼、加盟传统豪门湖人,英格拉姆的人生又翻开了新的一页。是的,仍然没有人,包括球探、记者、教练,敢拍着胸脯说,他未来一定会成为超级明星。但卢克·沃尔顿教练新官上任,显然希望阵中能有个像杜兰特那样的前锋,与拉塞尔一起,组成又一个“双少二人组”。从这个角度看,一进联盟就直接走在正确道路上,“生逢其时”的英格拉姆,还真的是好福气呢。

篇12:《恰同学少年》读后感

翻开《恰同学少年》这本书,首先看到的是这样几句铿锵有力的词。这是民国初期,湖南第一师范的校歌。这本书介绍的就是当时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这样一群学子,在第一师范众多思想开明的老师的指导下,努力读书,开拓眼界,探索救国道路的故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民国初创,百废待兴的时期,湖南第一师范汇聚了大量学识渊博、思想开明、师德高尚的老师。如英国留学归来,学贯东西,以“欲栽大木拄长天”明志的板仓先生杨昌济;如求学日本,望“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力图改革国民的孔昭绶。这些学者深刻的认识到:民智未开,国必落后!只有开民智,兴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这,才是民族生存之根本,中华强盛之源泉!于是,他们怀着无限的热情,在第一师范这片热土上,把毕身之所学教授给学生。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积极进步的思想正在迸发!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中国雄于地球。”一师的校园里,梁任公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不绝于耳。以毛泽东为首的一群学子认识到,如今国之强盛,国之未来,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故今日之学子不可如往日之秀才,读死书,死读书。而应该关心时事,以学生之力量,开拓思维之新领地,书写时代之新 篇章。于是,他们成立读书会,积极交流,大有发展千古文化之滥觞的趋势;他们谈论时事,关心国家,力图改变今日之积贫积弱之局面;他们抛开世俗,不拘小节,把那些酸腐的陈年旧俗都踩在脚下。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股新兴的力量正在不断的发展壮大。

我认为,书里表达的三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修学储能,经世致用。与现在相比,前辈们读书的目的要比我们现在明确许多。一个人读书,是贮备知识,更是锻炼能力。在求学的路上,如果光是能力素质强而学问修养不够,就无法约束自己,这样还可能造成一种破坏性的能力,相反,如果一个人光是注重书本知识,却不注重自己的实践能力,那样学到的知识就成了死知识,毫无价值。修身治国平天下,而简朴乃修身之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毛泽东为了买到新书,为了订阅报纸,不舍得买鞋穿,没有纸作就裁剪报纸的空白处作为草稿纸;蔡和森自知家境贫困,每到周末便到街上给人擦皮鞋以赚钱补贴家用,因为把他的饭菜给妹妹吃,自己去吃同学剩下的而遭到人羞辱,“贫而好学,穷且益坚”便是对他的评价;作为湖南省议会副议长的徐特立,他每次都跟学生一样,吃不要钱的学生食堂,只为把钱节省出来创办免费的学校。他们珍惜每一件东西,爱护每一次的劳动成果。让我从精神上明白怎样勤俭节约,从行动上开始自己的修身之路。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是毛泽东在这本书里的观点。从古以来,中国的教育,可谓从来没有把体育放在眼里。颜回、贾谊、王勃、卢照邻,这些古之文人哪一个不是才华横溢!可是他们却短命啊!于是只能给历史留下一页页遗憾。没有健康的身体,学得再多,学问再大,可是命都保不住,又有什么用呢!古希腊的斯巴达人,人数少,却能称霸希腊。因为他们不仅重视精神之文明,更崇尚野蛮之体魄。这本书里提到毛泽东从青少年时期重视体育。让我明白在学校当中不要一味啃书本,而要注意身体锻炼,应该要多参加锻炼,应该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要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把学习效率提高,使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认为,要想读懂一本书就应该学习书中人物的精神,并且把书中的理论付诸实践。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邀请身边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读书会,开始了更多的校园活动,并以书中的学子们为榜样,关心国家,胸怀天下。

篇13:《恰同学少年》读后感精选

每当我看见毛泽东,他总是高高在上,身后的万丈光芒十分耀眼,这让我觉得他遥不可及。但当我看了《恰同学少年》后,却让我觉得近得能触摸到他。觉得他再也不是我眼中那个高高在上的毛泽东了,而是一个在我心里可以让我们领略和学习的毛泽东同学!

那是一个爱国思想和白色恐怖并存的岁月,一个民主新文化和封建旧习惯斗争的年代,毛泽东和他的同学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激扬文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怎样救国,怎样救民,这一切都在少年毛泽东的脑海里回荡:“我现在还找不到,但将来一定会找到!”于是,勤奋学习,积极交流,关注国事,直至在学生中演变成了如火如荼的最初的革命实践活动,徒步游湖南、组建学生军、开办工人夜校.....,一个个比我们的研究性课题更能提高自己能力的活动都发生了。那,为什么我们自己却不曾尝试过?为什liuxue86.com么毛泽东同学行,我们却不行?并不是我们不可以,而是因为我们自身缺乏很多很多的勇气.坚持和青春的热血。毛泽东同学在学生时代已经给我们立了个楷模,相信学习,服务人民,实现自我价值,奋斗的激情也会从我们向远方和未来无限的延展。当成功的你回过头来,看者那条你曾经走过的道路,看者那一滴滴的泪痕和血迹,你耻笑当日那个胸无大志的你。因为当年的你差点被懦弱夺取今天的成功!

篇14:恰同学少年读后感精选

还记得第一次邂逅《恰同学少年》这本书时,是在学校的图书馆里 。在这之前,我已经看过了由这本书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并深深地被里面的人物和剧情所吸引。但我还是情不自禁地拿起了这本书,开始阅读起来。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我对这句话深表赞同。阅读了《恰同学少年》这本书,我仿佛也置身于那所千年学府中,与他们一起用功勤学,一起探讨人生,一起追求理想。我羡慕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人的友谊和才华,敬佩孔昭绥、杨昌济等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忧国忧民情怀,同时也对向警予、陶斯咏等新女性的巾帼不让须眉和与时俱进感到自豪。他们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希望,让我相信“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

很多师范生怀疑自己读师范的正确性,但在《恰同学少年》这本书中,兴许他们可以找到了说服自己的理由。我至今仍记得书中的那个场景:新生入学的第一天晚上,校长孔昭绥到宿舍看望学生。他对他的学生说:“乱以尚武平天下,治以修文化人心。所以,读师范,学教育,他日学成,以我之所学,为民智之开启而效锦薄,为民族之振兴而尽一己之力,这不正是诸位经世致用的最佳途径吗?”是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师范生,多数人毕业后从事教育行业,到时,用所学的知识,为国家,为社会尽绵薄之力,不也是一件幸事吗?连板仓先生杨昌济都自豪地写出“自闭桃源称太古,欲在大木柱长天”的宏愿,师范生为何不能甘心地做一名教书匠呢?

有些人会抱怨读大学不知道在读些什么。我想这本书可以来给出开导。在本书中,杨昌济曾教育毛泽东说:一个年轻人走进学校的目的是学习知识,更是储备能力。我觉得大学就是让我们储备能力的地方,只有知识和实际能力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在社会上更好的立足。修学储能,这是杨昌济送给毛泽东的四个字,也是我在大学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书中毛泽东的一句话让我受益匪浅,他说:“什么是最可贵的,就是这种从不气馁,永远饱含希望,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的胸襟才是最可贵的。”是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只有相信自己,才可能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也许我们没有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他们那样的才华与胆识,但也并不影响我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很多人感慨生不逢时,认为时势造就英雄,却不知英雄更能造就时势。谁能真正做到“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呢?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像毛泽东一样,自信地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上一篇:最平实真挚的论文致谢下一篇:观省运会开幕式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