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2022-07-12

第一篇: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在公司的组织下,我和同事们观看完了《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刚开始看的时候没什么兴趣,觉得这样讲述伟人故事的电视剧肯定很无聊,无非是向我们传授伟人精神。但慢慢往后看,慢慢的提起了兴趣,并不是被精彩的剧情吸引,而是被一个个鲜明丰富的人物形象吸引,想到身边似乎也有相似的青年、学生、学者,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

这部电视剧名来自毛泽东的诗《沁园春·长沙》,该片亦讲述了毛泽东等人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学习的故事。其中有这样几个人物给我的印象很深。

一是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毛泽东和田汉等著名人士的老师徐特立。身兼议长、校长、教师几职的他,无论是收入或身份,都那么好。却能时时系念穷苦之人,宁愿自己穿草鞋,打补丁,在学生食堂吃饭,也要办学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都有学上,实在是令人敬佩。毛泽东曾说过,当时最敬佩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杨昌济先生(即他后来的岳父),一位就是徐老。想想现在当官的,有几个能言行一致的为老百姓做事?现代社会十分需要这样的人。

一是周南女子中学的陶斯咏、向警予、杨开慧等女学生。她们都是新型女性的代表,学习新文化,接受新教育。陶斯咏是个富商家的小姐,生活无忧,却不断学习,参与学生活动,主张教育救国,一生致力于女性教育,英年早逝,实为可惜。向警予更为当时的女中豪杰,她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者。她和蔡和森的爱情故事也令人钦佩,共同的理想信念使两人产生了感情。1916年夏,向警予从周南女校毕业,怀着“教育救国”的抱负,回到家乡。她四处奔波,克服重重困难,得到当地进步人士的支持,在县城西街文昌阁创办了男女合校的溆浦小学堂,并担任校长,聘请进步青年任教员。学校在她的主持下,传授新知识,提倡新风尚,宣传新思想。杨开慧,则是毛泽东的第二任妻子,也是他的原配夫人。17岁的杨开慧,不仅树立了自己的人生观,而且有了自己的爱情观。她认为:对爱,不能一厢情愿刻意去追求,那样很容易而且最终会失去真挚的、神圣的、高尚纯洁的爱情。她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态度:“不完全则宁无。”试问如今又有多少青年有这样宁缺毋滥的思想?

最后当然是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作为中华民族的领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个人物。这部电视剧讲述的是青年时代毛泽东的经历,本应该跟以前的那些“红色经典”一样的,但是,它又确实不一样,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它将毛泽东这个伟人还原为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毛泽东也曾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是在求学过程中逐步探寻理想,成为一个有伟大抱负的人的。

有一种声音,穿越岁月的尘埃,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从橘子洲头呼啸而来抵达我们的心房;有一种力量,锤炼青春的硬度,拨开一个时代的迷雾,在神州大地点燃一盏耀眼的火光;有一种感动,在民族的胸膛流淌,如清冽的湘江之水,总是将你我青春的热血激荡。我们在聆听和回望中还原那些激动人心的人物和细节,便深切感受到那凝聚在岁月中的芳香,那么浓郁,那么温馨„„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网络上也流行这样一句话:“多年后的我们会感谢如今奋斗的我们。”是啊,如今我们仍是意气风发的少年,现在不努力难道要到老了以后才后悔么?即使做不了大事,成不了伟人,也要为未来更加努力才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部电视剧给我的精神冲击来的更猛烈点。或许我们会觉得和他们距离很远,可是其实我们与他们同为学生,同为少年,同为中国人,我不是生长那种动荡年代,我感到庆幸,所以我会更加珍惜我现在的生活,积极生活,热爱生活,用最乐观最热情的态度面对我的生活,将从电视剧中学到的知识与精神转换为生活动力,更好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公司,也为更好的自己做出努力,加油„„

第二篇:《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一、

一 修学储能

杨昌济:润之,一个年轻人走进学校的目的是什么?是学习知识,更是储备能力。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就是说一个人,光是能力素质强而学问修养不够,则必无法约束自己,本身的能力反而成了一种野性破坏之力;反过来,如果光注重书本学问而缺乏实际能力的培养,那么知识也就成了死知识,学问也就成了伪学问,其人必死板呆滞,毫无实用。所以我今天送你四个字,就是要让你牢牢记住:修学储能,必须平衡发展。这也是你求学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毛泽东:那以今日之我,应当以修什么学问,储哪种能力为先呢?

杨:什么学问?哪种能力?润之,你的这种想法首先就是错误的。

毛:老师的意思是„„

杨:今世今日之毛润之是什么人?一个师范学校的一年级学生而已,你喜欢哲学伦理,也关心时事社会,那是兴趣,也是天赋。但我同时担心,你走入另外一个误区,那就是知识能力的涉猎直面太窄。润之啊!你的求学之路才刚刚开始,你才掌握了多少知识?拥有多少能力?过早的框死了自己修学储能的范围,与你今后是有百弊而无一利。所以在你修学储能的后面,还应该加上四个字,先博后源。

毛:我明白了,博采众长才能相互印证,固步自封必将粗陋浅薄。

二 勤俭(一师校长演讲)

小的时候,我家里很穷,吃不起什么好东西,有一次过年,我母亲借了半袋玉米,磨成了面蒸了一锅窝头,我当时饿极了,拿了一块就吃,结果烫了嘴,窝头掉在地上,母亲把那半块窝头捡起来,把脏的那一半自己吃了,干净的那一半,留给了我。香啊!今天,我看到这半块窝窝头,又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那半块,真的很香。同学们,第一师范的同学们,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啊!你们的父母,在家里是何等的节俭,何等的惜粮惜物。还记不记得,你们那种田的老父亲,冒着三伏天的大太阳,在田里一整天一整天地割稻子,还记不记得,你们的母亲,经常把碗里的饭拨一半到你们的碗里,还说自己吃了一半,就已经很饱很饱了。刘俊卿同学,请你出列。有一位老师,我想重新给你介绍一次,也给我们全体同学重新介绍一次,那就是被你们称为“徐大叫花”的徐特立老师。是啊!我们这位徐老师看起来还真像一个叫花子,身穿粗布衣服,脚下穿草鞋,坐不起轿子,吃学生食堂,就连一把油纸伞都舍不得买,下雨天就穿一件蓑衣,寒酸呐!在长沙城的教书先生中,就找不出第二个这么寒酸的了。可就是这位“徐大叫花”,在省议会,光副议长一职,就有二百块大洋的月薪,更不要说他还担任着长沙师范学校的校长,同时兼着三所学校的课程,他的收入,全长沙城教书先生当中无人能比。那么他的钱去哪了呢?大家如果有空的话,不妨去一趟徐老师的家乡长沙县五美乡,就会看到一所小学,一所免费招收贫困农家子弟的五美小学,那里的学生读书不要钱,一分钱都不要,而我们的徐老师,“徐大叫花”,把自己的家人全都留在了乡下务农,因为在长沙城生活费太高,因为他觉得只要能省下一块钱,就能让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多读一个月的书,刘俊卿同学,你觉得不可思议吧!请入列吧!同学们,第一师范的同学们 ,什么是贫困?什么是富有?穿草鞋打补丁粗茶淡饭就是贫困?穿皮鞋坐轿子山珍海味就是富有了吗?不!孩子们!真正的贫困与富有,不在于这些表面上的东西,今天你们还年轻,将来走入社会,都要经历金钱和名利的诱惑,都要面临现实与理想的选择,等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就会真切的感受到,自己不计较个人得失,尽己所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的时候,你在精神上是那样的富有和快乐,相反,如果一天到晚,只记得自己那一点私利,就算你坐拥万贯家财,就算你白天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可是到了晚上,当你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并不快乐,因为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无尽的空虚,因为你在精神上,是个一文不名的穷光蛋。今天,这半块窝头我留下了,我也希望这半块窝头从此留在每一位同学的心里,使我们牢牢记住,简朴乃修身之本。

三 毛泽东说:有时候,规矩定出来也是给人破的

四 张干校长被开除时杨昌济的演讲

杨昌济:校长没能开除学生,到让学生赶走了校长,的确是一件奇闻,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赶走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你们对他又了解多少呢?张校长的教育理念,治校方式,也许我们大家并不十分赞同。但当你们抱怨,功课压力太重的时候,有谁注意到了张校长办公室里每天亮到深夜的灯光呢?当同学们为催缴学费而意见纷纷的时候,有谁想到过张校长在教育司在将军府据理力争却毫无结果是的痛苦?当一项又一项新校规压得同学们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你们又有谁知道,为了能让同学们吃个半饱,张校长甚至卖掉了自己的怀表。古人云:将心比心。然而真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过这一次,我只希望大家今后遇上别的事情的时候,不要光凭个人的好恶,不要以一时的冲动,不要单从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一个人,因为,那样做出的判断,常常是有失公允,常常是会伤害到别人,最终也令自己后悔莫及的。这,不仅是我们这些老师的希望,我想,当张校长走出一师校门的时候,这,也一定是他心中对大家保留的最后一份期望。

五 杨昌济劝润之向袁老承认错误

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润之啊!读过这篇文章吗?

毛:读过,是韩愈的《马说》。

杨:对!《马说》,在这个世上人才易得,识才者难求啊!为什么呢?因为人都有个毛病:自以为是。凡事总认为自己是对的。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你比方说„„比方说袁仲谦袁老师这方面的毛病就不小。怎么?你不同意我的看法?

毛:老师„„怎么突然批评起袁先生来了?

杨:他做的不对,我当然要批评他。你看,像你这样的学生,作文写得这么好,他居然看不上眼,这像话吗?不就是文章锋芒过甚,不太注重含蓄吗?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毛病,值得这么抓住不放?就算是有毛病吧!你毛润之该不该,关他什么事?他这么一而再,再而三的跟你过不去,这不是吃饱了饭没事做嘛!你说对不对?

毛:老师,我„„

杨:还有还有,动不动就搬出什么韩柳欧苏,要人学什么古之大家,那韩柳欧苏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几百上千年人人都认为他们写的好吗?难道你毛润之非得跟上千年的读书人看法一样?说不定你比这上千年来所有读书人都要高明得多呢!他袁仲谦怎么就没看到这一层呢?你说,他这不是自以为是是什么?最可气的是,他居然看不上梁启超的文章,那梁启超的文章有什么不好?就算比不上韩柳欧苏那么有名气,就算许多人都认为他的文章过于直白,只适合打笔帐,上不得大台面,那又怎么样?你毛润之偏偏要喜欢,偏偏认为他十全十美,他这个老师管得着吗?还要因此在课堂上,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教训你,跟你争个面红耳赤,哪有一点虚心的样子?哪有一点容人的气度嘛!

毛:老师,别说了。

杨:润之啊!道理,我就不跟你多说了,你自己慢慢去体会。不过有一件事我要告诉你。你入学的作文,大家都知道,是我敲定你为第一名的,可你不知道的是,那次阅卷其实是袁仲谦先生负责,当时是他把你定为第二名。仲老是长沙国学界公认的权威,在他的眼中,能得到第二名的成绩,足见他有多么的赏识你的才华,之所以定为第二名,也是因为在你的作文中,还存在明显的缺陷,他一次次指出这些缺陷,一次次降低你作文的分数,乃至降到四十分,为什么?难道他看中的第二名写出的文章,就真的只值四十分吗?一个老师,当他碰上自己非常欣赏的有才华的学生,却又总也看不到学生改正缺点的时候,他会是什么心情?我告诉你,五个字:恨铁不成钢。

二、

《恰同学少年》这部影片非常精彩,看完之后,我的印象很深。之前我对毛泽东主席不是很了解,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过他带兵打仗和红军长征时候的电视剧,读书时也有学过这一类的知识,知道毛泽东主席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通过这部影片,知道毛泽东从少年时代就有为中华人民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的志向。虽然是部影片,可它却是实实在在的历史,只是现代人把它编成影片给现在的后辈人看,让我们知道毛泽东和湖南一师的其他同志是那么的伟大,那么的厉害,他们有着丰富的知识,高远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毛泽东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他有智慧、有理想、有胆识,而且他的理想观念都以我们农民百姓利益为主,时时刻刻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领袖。

从毛泽东的指导恩师杨昌济老师给他们上的第一堂课“修身”我印象很深“凡修身,必先立志”因为立场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有了志向,就会有目标,有目标就会有计划,有志向的人必定会成功,因为他会朝着这个志向不断的努力,不顾一切的追求。目标可以激励一个人,也是一个人的动力,在我看来,修身是现在人最缺少的,因为在我身边的人跟修身扯不上一点关系,也包括我自己,在进五齐之前,连修身这个词都没听过,人对人之间的影响力非常大,如果你身边的朋友都是素质低的,那么你的素质也好不到哪去,如果周围的朋友都是百万富翁那么你肯定也不好是穷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湖南一师出了这么多的英雄豪杰,每个人志在为人民服务,把农民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首先想到的总是农民百姓,个个都那么有胆识,为人民奉献一切,后面那么多的英雄都是为人民壮烈牺牲,而且都是英年早世,为此我深深的悼念他们,为祖国有这么多的英雄豪杰感到自豪,我个人非常崇拜他们,我会永远把他们记在心里。

毛泽东那种爱学习的精神,生活检朴的作风,做事那么有魄力,勇于承担责任,知错就改的风格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他那种学习精神,不管走到哪里,带得最多的永远都是书,他所在的地方,看到的也都是书。生活检朴,鞋破得脚趾都露出来了,也不舍得去买,而路过书店时,却又跑到书店里去买书,根本没想过要买鞋一事。所以一个人有理想还得脚踏实地积累能力。想想一师里面那些同学的志向,每个同学的志向都很了不起,每个人都是为了中华人民的利益,他们的志向都是那么伟大,他们不断的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断的努力,到最后他们都有完成自己的理想,所以我们也要提高自己的格局,让自己变得更大气。

我最佩服的还是毛泽东,佩服他的聪明智慧,只有他看过的书就没有背不出来的,还有他的判断力,只要他认定的事,该做的事,就会坚持去做,不管别人的反对,他还是会坚持完成,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去学习,这也是一种执着吧!奇的是只要毛泽东下的决定,就没有错过,这真是少见。还佩服也的智谋,像印逆书一事,他占用天时,地利,人和,把书印成他计划的书,借别人的场,唱他自己的戏,轻而一举就破坏了汤乡茗的计划,他遇到的事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他的方法永远比问题多,对他来说,天下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也很羡慕他们成立的那些活动,比如“哲学读书会”看到他们在一起开心的讨论着,那种气氛是多么的开心,虽然有时候会有争辩,但最终会偏向毛泽东那边,因为他下的定议就从没错过,而且从来不会因为争辩而影响他们之间的友情,可见他们的心胸多么的宽敞,素质也非常好,就如古人说的“宰相肚里能撑船”。

我理佩服他的胆量,当农民百姓听到了要打进长沙城时,一个个都收拾东西准备逃命时,他还有胆量去探听敌人的情况,当人们听到敌人有3000人时,都吓得跑了,而他还想着带领学生去打仗,敌人手上是枪,他还想进攻,而且非常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打败敌人。他用鞭炮来冒充子弹,这是智慧,用木根当枪使,无论是谁都会认为行不通,但他的坚持,他的影响下,使一师的200名学生愿意相信他,用他的坚持说服了校长和其他老师,校长和老师愿意相信他,让200名学生跟他去冒险,想想当时的情形,是多么的危险,200名学生身上没有一支枪,硬碰硬是绝对不行的,所以他很聪明,选择智取,先把鞭炮放在桶里炸响,让敌人认为我们手上有枪,然后再冒充检军,以检军的势力吓唬他们,敌人只是想发财,并不是真想打起来,所以知道他们有枪时就提出谈判,毛泽东毫无考虑就答应前去,明知道是虎,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三个都争着前去,看到他们这种宁可自己冒险也不让身边的人去冒险时,我深受感动,结果是三人一同前去,冒充的是不同身份。谈判时,毛泽东那种气势,坚固的眼神,整个人的精神,就让敌人的锐气减了半,他好像把敌人都看透了,用钱来贿赂敌人,这就是毛泽东厉害的地方。当敌人愿意交枪拿钱走人时,突然冒出一个叛徒时,揭穿了毛泽东他们的身份,但毛泽东依然不变的眼神,不变的气势,让敌人看不出一点破绽,犹豫着该不该相信他是冒充的,这就是一种能力,当枪指在毛泽东头上时,他的表情,气势依然不变,此时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但没看到他有一丝的后悔,或是失望的表情,真可谓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猛虎执于后而魂不惊”。不过还好当时有十几个及时警察赶来,挽救了整个局势,此时毛泽东三人只是松了口气,他顺利打败敌人,顺利缴了三千多只枪,当敌人交完枪后,知道他们只是一师的学生时,身上并没有枪,那种上当的表情真是好笑。

从这影片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最主要是精神,坚持的精神,我缺少的正是这种精神,现在社会上很多人也缺少这种精神,虽然现在是和平时代,不需要我们再去打仗,但我们还是需要这种精神来为社会做点贡献,我们国家正处理发展中国家,虽然人口众多。在农村,穷人比富人多很多,所以我们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我发现当今社会上有很多人非常自私,而且有些人还有“人不为已,天珠地灭”的心态,我以前也有这种自私的心态,但是我来五齐学习,就是要改变这种心态,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五齐学习,因为我们这些农民工的素质都非常低,我们国家人口众多,素质低的人也多,我农民工素质不提升,国家就很难强大,如果我们农民工的素质提升了,我相信我们国家的整体实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绝不会比其他国家弱,我学习了这些知识,那么我就要从自身做起,要爱国,哪怕不乱扔垃圾,从小事做起,这也是爱国啊,我要提升自己的素质,多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把国家弄成像花园一样美丽,五齐文化不单单属于五齐的,它是全国、全世界人民都要学的文化,把所学的五齐文化落实到时生活中。

第三篇: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观恰同学少年

本剧是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一代人的生活,同时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绶等优秀教师形象。这群人在那个时代应该是最时尚的,最先进的,最现代的。他们追求真理,追求信念,现在任何青春偶像在他们面前都会黯然失色。

其实,它讲的是青年时代毛泽东的经历。本应该跟以前的那些“红色经典”一样的,但是,它又确实不一样,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它将毛泽东这个伟人还原为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毛泽东也曾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是在求学过程中逐步探寻理想,成为一个有伟大抱负的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是出自梁启超梁任公先生的一段诗,在剧中这段诗也是给予了毛泽东很大的启发的。同时这首诗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览当今中日之钓鱼岛事件,无不看出中国的软弱,就连一个战败的岛国也敢与我泱泱大国做对。身为当今学子更应刻苦学习,争做社会之栋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修学储能”,这是本剧中的一个片段,是杨昌济先生私下给与毛泽东一人上的第一节课时提出的一个学习目标。杨昌济告诉润之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年轻人走进学校的目的是什么?是学习知识,更是储备能力。孔子曰: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也就是说一个人,光是能力素质强,而学问修养不够,则必无法约束自己,本身的能力反而成了一种野性破坏之力。反过来,如果光注重书本学问,而缺乏实际能力的培养,那么知识也就成了死知识,学问也就成了伪学问,其人必死板呆滞,毫无实用。”所以修学储能,必须平衡发展。是我们在求学路上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的方面。

“大风怎么了?大雨又怎么了?古人云:纳于大麓,烈风骤雨弗迷。”的确,在那个大雨的夜晚,在爱晚亭,当毛泽东说出:“趁着这满山夜色归你我所独享,烈风骤雨中,凌其绝顶,一览众山,岂不快哉?”蔡和森说:“风,浴我之体;雨,浴我之身;烈风骤雨,浴我之魂!”那种在大雨中沐浴,巍巍岳麓任二人独享的快乐。有谁不想在此夜与其共鸣呢?

“修身乃必先立志,俭朴乃修身之本”,想想当年毛泽东上学的环境与当今相比,他如此艰苦的学习条件,宁可不穿鞋也要买书来看。如此的学习之心,我们无不佩服其对待学习持之以恒的刻苦精神,我们又有谁可以抱怨现在的学习环境,又有谁可以不专心学习。什么是贫困?什么是富有?穿草鞋,打补丁,粗茶淡饭难道就是贫困?穿皮鞋,坐轿子,山珍海味难道这就是富有了吗?就我看来,也许真正的贫困与富有,不在于这些表面上的东西,如今我们不能真切体会到真正的贵贱之分,但迟早有一天我们会走入社会都要经历都要面对现实与理想的选择。也许到了那时候我们就会真切的体会到。

第四篇: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看了《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我被深深地打动了。不仅因为剧情的跌宕曲折,更因为一代革命家少年时代的豪情壮志。他们忧国忧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使人钦佩,他们敢作敢为的胆量让人赞叹,他们勇于破旧立新的的精神令人折服。

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少年时的志趣思想,往往预示着一个人一生的前进方向。而电视剧中所描述的毛泽东的少年时代,给了我们大学生无限启示,告诉我们应该心怀祖国、志向远大,先完善自身继而立足世间。

伟人的少年时代以天下为己任。他在作文中多次谈论天下大事,提出自己的看法,虽然因“过于张扬”而被老师批评,但他心怀祖国和改变旧中国现状的伟大理想得到了教师们的肯定,也得到了同学的钦佩。伟人的少年时代乐观而不畏寒苦,假期无处可去住在山上的亭中,也不能改变他的达观,携友一同读书游山,淋山雨而叫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他曾经所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这种乐观的精神让我深受启发。毛泽东的魅力不仅如此,因为他光明磊落的为人、沉着缜密的思维和独特的领导才能,团结了一群有志于改造贫腐的旧中国的青年。在少年时代,他们游走于工厂乡村,成为当地先进思想的宣传兵;成年以后,他们更是各显所长,在华夏大地上掀起了革命的滔天巨浪。他们的理想与抱负,他们的气魄与胆转载自百分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量,他们()的志趣与胸怀,无一不令人深深为之折服。

反观自身,恐怕许多人有愧于心。生活在改革开放、物资丰富的新社会,我们物质上充裕,却难免精神上的贫乏。衣食不缺的我们无须为明天的生活发愁,却反而常常失去理想,更缺乏社会责任感。在大学甚至是中学,虚荣攀比的现象屡见不鲜;因为失去奋斗的目标与动力而沉溺于网络的人也比比皆是;怠于努力而寄未来的希望于歪门邪道者也大有所在。虽然生活中少有如剧中刘俊卿之辈,但刘俊卿却是当代大学生精神弊病的集中和写照。在剧中,他的所作所为让人厌恶,生活中,他所代表的思想问题却不得不让人警示。

但与其说这部电视剧为我们敲响警钟,不如说它向我们提出了要求。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句话的确是不可争辩的真理,也是这部剧集的最好见证!正是因为有了湖南一

师的那群优秀少年,才有了之后的富强中国!我们大学生应从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行。在当今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革命家,但放眼天下,我们依然应当有用于国家与社会;远观未来,我们更有属于我们的时代任务,即使对于个人,我们也应不断自我完善,立志树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本文由百分网提供,原文地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第五篇:(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______梁启超

永远的青年-----<<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怀着对革命领袖的无比崇敬,怀着对历经时代风雨和对穿越历史精神的怀念,我看完了<<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连续剧.在剧中,我深深地为当年那气宇轩昂.胸怀天下的少年学子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充满朝气的青春活力和豪迈的英雄气慨所震撼,深刻地感受了时代伟人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非凡风采.

长沙,这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是青年毛泽东生活,学习,工作过的地方.电视剧把我们的视线带到了上世纪20年代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反动势力为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反扑,革命斗争风起云涌的峥嵘岁月.这个时期国内外发生了"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大事.在进行革命活动中,青年毛泽东结识了很多同志,并积极引导他们与广大工人农民相结合.他在湖南第一师范院校的几年,十分耐人寻味,他和他的同学们满怀崇高理想,一起登麓山,一起畅游橘子洲,一起游泳湘江......他们关心国事,他们忧国忧民,指点江山社稷;他们爱憎分明,激浊扬清,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常形之于文章;他们蔑视权贵,视当时那些祸国殃民的封建军阀如粪土,严历地给予痛斥.1916年暑假,毛泽东与罗章龙,蔡和森等组成"新民学会",办<<湘江评论>>、<<新湖南>>,发动**;1919年底,毛泽东又领导了有名的"驱张"运动,最终迫使张敬尧退出湖南.

"问茫茫大地,谁主沉浮?"在当时湖南开展的很多次反军阀斗争中,毛泽东都是主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与他的同学们对理想,对事业充满信心,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自由、民主、进步,从少年时起,以自己远大的革命志向和敢于对人民的敌人作顽强反抗,英勇的精神已经作出了成竹在胸的答案......真可谓"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青年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在青春年少时期,正是风采,才华旺盛之时,他们书生意气,是何等的潇洒;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宇,粪土当年万户侯,又是何等的执着和豪迈.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古人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说的都是关于少年志向与成就事业,实现理想抱负与现实的辩证关系。志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想,二是实现理想所必备的意志和毅力,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因此,胸怀远大理想,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应当是中国青少年报效祖国,有所建树的首要任务,也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走向世界最重要的力量之源.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如今,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中国青少年新的历史使命.作为新时期的青年,要想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只懂得死记硬背这种笨办法是不行的,一定要掌握其中的要领,才能不断奋进.

一代伟人虽已远去,但他留下来的精神却永放光芒.我们不会忘记,一个从同学少年到年过半百的老人在莫斯科对中国留学生发表演说的语重心长:"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神采飞扬的演说穿越历史的时空,在年轻的中国大地上回荡.

啊!永远的青年!

上一篇:青少年入团申请书下一篇:七十岁大寿祝福语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