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心理学知识复习题

2024-04-29

咨询心理学知识复习题(精选7篇)

篇1:咨询心理学知识复习题

一、命题基本思路

1.知识点:每章至少40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出6题;

2.各知识点相对独立,与其它知识点不发生交叉或覆盖;

3.各章所占比例大体相等。

二、复习方法

1.两个层次、点到为止

2.一题多思、相关知识

三、复习重点

1. 代表人物

2. 学派

3. 生理基础

4. 有代表性的理论和观点

5. 基本概念

6. 分类、判断标准

7. 阶段、时期

8. 重要事件的时间

9. 基本原则

10. 定律、公式

11. 正确的描述、不正确的描述

12. 测验的结构、功能、对象、实施程序、记分和评分方法

---------------------------

 普通心理学

费希纳:对数定律

魏特海墨:格式塔

冯特:结构主义,内省

韦伯:差别阈限

华生:行为主义

 艾宾浩斯:记忆

马斯洛:需要理论

沙赫特:情绪认知理论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条件反射

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

奥尔波特:根源特质和表面特质;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卡特尔,16PF

 艾森克:把人格的类型模式和特质模式有机地结合容格: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

 社会心理学

霍斯蔓:社会交换理论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

布鲁默: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

 勒温:社会行为的公式、社会认知论、场论

弗洛伊德

谢里夫:社会规范理论

费斯廷格:社会比较理论

 舒茨: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FIRO)

多伊奇: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态度的三成分说-又称态度的A—B—C模式

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情需要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霍妮:文化因素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论

 凯利-归因理论(三维理论)。

海德:平衡理论

舒兹:基本人际关系取向理论

 凯尔曼:态度形成阶段说法(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挫折—侵犯学说

安德森: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人格品质

 罗特 归因、控制点

塔尔德:模仿律

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

 塔尔德的《模仿律》

--------

发展心理学

 普莱尔: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以认知发展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临床法(谈话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的综合运用)、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高尔顿: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和“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列昂节夫: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华生:环境决定理论

 毕生发展的观点(荣格、古德奈夫、霍尔)

陈鹤琴

乔姆斯基:语言获得的生成转换语法理论的创始人

 柯尔伯格:儿童道德发展理论(习俗水平的道德以“好孩子”为定向)。

托马斯:儿童气质类型

吉布森:视觉悬崖

 鲍尔比:儿童依恋发展的三个阶段

艾里克森:同一性理论

时期、阶段

儿童最容易接受教育影响的时期

 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不同学派对心理健康状况的理解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标志

精神分析学派

 行为主义心理学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派

=============================================

 心理测验

--

3.定义

13. 重要概念

14. 生理基础

5.重要事件的时间

6.分类,判断标准

7.有代表性的理论和观点

8.基本原则

9.任务、目标

10.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时期

11.咨询关系

12.初诊接待和诊断

13.咨询技能

14.“应该”,“不应该”;“正确的做法或表述”,不正确的做法或表述”

六、心理测验部分

1. 心理测验的定义

2. 测验标准化

3. 代表人物

高尔顿:科学心理测验的倡导者、相关

皮尔逊: 积差相关法

 比内: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的制定者

施太伦:最早提出比率智商

韦克斯勒:最早提出离差智商

罗夏:投射测验

4. 心理测验的基本特点

5. 心理测验的分类

6. 测验编制方法

7. 不同种心理测验的功能、适用范围与对象

8. 测验的组成(分量表、项目数、重要项目)、9. 测验的形式、记分方式、常模和标准分的范围

10. 心理测验的施测程序和基本要求

11. 中国心理测验、量表的特点

篇2:咨询心理学知识复习题

大众沟通即媒介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中介的信息交流过程 2.简述目光及面部表情在沟通中的作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最有效地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个体是很难控制它的。人的态度、情绪和情感变化都可以从眼睛中反映出来。

个体的情绪变化,首先反应在瞳孔的变化上。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人际沟通如果缺乏目光接触,会成为一种令人不悦的困难过程。

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人的面部有数十块表情肌,可产生极其复杂的变化,生成丰富的表情。比如可表现肯定与否定、接纳与拒绝、积极与消极、强烈与轻微的情感。它可控,易变,效果较为明显。个体可通过面部表情显示情感,表达对他人的兴趣,显示对事物的理解表明自己的判断等。因而,面部表情是人们运用较多的体语形式之一。一般情况下,人们的目光与面部表情是一致的,但在特殊情况下会出现分离。此时目光是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3.简述人际距离的概念。人际距离是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由于人们的关

系不同,人际距离也相应的不同。公众距离(12~25英尺);社交距离(4~12英尺);个人距离(1.5~4英尺);亲密距离(0~18英寸)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主要有性别、环境、社会地位、文化、民族等。

4.简述人际关系的概念及特点。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特点是: 个体性:人际交往的双方的社会角色会影响彼此的人际关系。直接性: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

5.简述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基本人际关系趋向理论

三种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

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

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表现方式,构成了六种基本人际关系取向

六种人际关系取向:主动包容式、被动包容式;主动支配式、被动支配式; 主动情感式、被动情感式

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的影响 包容--支配--情感--群体形成;情感不合--失去控制--不能包容--群

体解体 6.人际吸引的层次有几种?都是什么?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7.竞争的条件是什么? 人际互动的主要形式是合作与竞争。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其基本条件是:

1)目标较为稀有或者难得,并且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

2)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一方赢,另一方输),也可能出现双赢结局。3)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第七节 社会影响 1.简述从众的概念与功能。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俗称“随大流”,表现为个体的意见与行为和群体中多数人相符合。

2.简述社会促进及社会惰化的概念。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

高了绩效的现象。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想像在场和隐含在场。社会惰化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日常生活中的“磨洋工”,就是一种社会惰化现象。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因而行为的动力也相应下降。3.简述塔尔德的模仿率。

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最早对模仿进行研究,他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他在研究模仿在犯罪活动中的作用时,提出了三个模仿律。

A.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

B.几何级数律: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迅速蔓延。时尚、谣言的传播像滚雪球一样。

C.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外域文化及行行为方式。

4.社会感染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其特点是:

A.双向性:感染者与被感染者可相互转换,你感染我,我感染你。B.爆发性:在较大群体内产生循环感染。

C.接受的迅速性:在感染的氛围中,感染者发出的信息及情绪刺激为被感染者迅速接受。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

1.简述爱情的概念

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2.简述爱情发展阶段的社会交换论观点。

社会交换论者视求爱者为理性主义者,人们总是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利益和幸福的人做伴侣;而所有导致爱情的因素均可归结为利益和价值。利益和价值两者都既有物质的、经济的因素,也包括社会的、心理的因素。据此理论,爱情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取样与评估;互惠;承诺;制度化。

3.简述婚姻的概念。

婚姻是男女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即婚姻是按照一定的法律、伦理和习俗规定而建立的。

4.影响夫妻心理冲突的因素是什么?

(一)需求不满

A.自我价值得不到对方承认,自尊心受损。

B.一方或双方在性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C.一方或双方正当的感情需要,如温存和体贴的需要得不到满足。D.家庭经济需求得不到正当满足,如因种种原因支出过多、入不敷出;或过于奢侈,正当生活没有保障;或一方或双方无经济来源等。

E.在休闲、爱好等方面,双方的需要与兴趣差别太大。

(二)价值观念不一致 对人生目的的看法,对幸福、成就的看法等核心价值观念上的分歧和冲突往往也是持续的。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在生活中碰到相关的问题,往往双方言语上互相指责,行动上背道而驰。

(三)远离的“自我” A.两个“自我”基本利益相异,各趋己利。

B.夫妻的婚姻动机都是利己,爱是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为对方作贡献。

C.遇到分歧,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D.对方处于痛苦时,不安慰,不帮助,使婚姻具有的促使双方心理健康的功能丧失。

E.双方心理调适过程缓慢,难以进入心理和谐状态。

(四)夫妻的性差异 夫妻在性欲及其满足方式方面差异较大,这可能是夫妻冲突的深层次原因。

5.简述家庭的结构。

家庭的结构分为结构要素和结构模式。

(一)结构要素: A.家庭成员的数量 B.代际层次 C.夫妻数量,夫妻是家庭的核心,家庭中有几对夫妻就有几个核心。核心越多,家庭越不稳定。

(二)结构模式

A.核心家庭:由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B.主干家庭:由夫妻和一结已婚子女,如父、母、子、媳组合而成。

C.联合家庭:由夫妻与两对或以上的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兄弟姐妹结婚后不分家的家庭。

篇3:咨询心理学知识复习题

心理咨询师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人。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 是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健康人群会面对许多家庭、择业、求学、社会适应等问题, 他们会期待做出理想的选择, 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各个阶段, 求得自身能力的最大发挥和寻求生活的良好质量。心理咨询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 提供中肯的发展咨询, 给出相应的帮助。

在我国, 劳动部于2001年4月正式推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 (试行) 》, 并将心理咨询师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2002年7月, 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项目正式启动, 全国统一鉴定考试每年举办两次, 分别是5月和11月。

按照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培训鉴定工作的统一要求, 已经或准备从事心理咨询师职业的人员, 都应该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 获得全国统一颁发的心理咨询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的心理咨询活动。我国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从2002年9月开始进行试点以来, 越来越多的人员参加到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学习中。

国家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 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有关专家, 制定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 (2005年版) 。

2006年开始, 将采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新标准进行资格考试。新标准规定心理咨询师职业分三个等级, 分别为:心理咨询师三级、心理咨询师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取消原来心理咨询员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和高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的称呼。

从心理咨询师的出题模式看, 考试的主要内容, 或者说是直接影响考试通过率关键因素是偏医学的内容, 主要包括变态心理学, 心理诊断, 还包括心理咨询的技能 (参与性技能/影响性技能/咨询方法) , 其中认知行为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厌恶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是重点。

心理咨询师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 遵循心理学原则, 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 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具有一定的观察、理解、学习、判断、表达、人际沟通能力, 及自我控制、自我心理平衡、交往控制能力。

考试技巧

一、基础知识题:

这是考试的基础内容, 题目较容易, 大多是习题集上的原题, 即使不是原题, 也很难跳出习题集的内容, 理由如下:习题集以教材为蓝本出题, 已基本涵盖全部的知识点, 再出新题也很难逃出原来模式。所以说, 基础知识考试的要点是把书粗看一遍就重点投入到习题集中, 对着习题看书, 记忆力好, 理解能力强者, 时间来不及甚至可以只看习题集。其中各科知识点除发展心理学稍稍少一些外, 比重较平均。

二、技能选择:

这里考试的重点是变态心理学/心理诊断/咨询技能, 其中最难的是变态心理学, 要多花时间在基础中的变态心理学。虽然书上的内容很少, 但要反复的斟酌, 特别是症状学的内容, 书上举的例子是重中之重, 要尽可能理解, 每年考试都有书上一模一样或稍有出入的案例, 这部分考试题应该是北京安定医院出, 是卷子中最难的部分。一般案例选择题都结合咨询技能考, 一般一个案例重点考一种咨询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厌恶疗法/脱敏疗法) , 要熟悉常见考点:参与性技能/影响性技能, 许又新的评分标准, 心理正常/异常/健康/不健康的评判,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诱因的区别。心理测量一般考两个, 重点要掌握MMPI-2, EPQ, SCL-90, 16_PF, 韦氏智力量表也是重点, 这些量表在考试前一天一定要过一遍, 因为很多细节靠强记, 短期记忆效果比较好, 这方面大部分其实比较简单, 可以拿到大部分分数。MMPI-2可能还会考, 因为其是中科院心理所主持修订, 而出题的又是中科院。

三、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应试的要点是习题集最后的八个案例要烂熟于心, 每一个都极为重要, 也是考前强记的要点, 题目中考题分三种:1.记忆型:如咨询的评估方法, 咨询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2.分析型:资料的收集, 可以参照习题集中的模式写, 只要写上就会有得分点, 各位不要吝啬您的笔墨;写的时候最好分点写, 这样条理比较清楚, 得分相对较容易, 字迹清楚也是很重要的;3.诊断型:这类题目是最难的, 一般考试以偏重症的精神科会诊或转诊常见, 这由中国考试非专业人士多所决定, 因为这样鉴别诊断成为最重要的事。如果遇到较难不能确定的案例, 可以把诊断写的模糊一些, 或打擦边球, 如诊断心理不正常,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等。这样可以避免考官一看诊断相差太远而导致把诊断连同鉴别诊断得分全扣, 鉴别诊断主要是熟记精神障碍、神经症和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要点, 具体模式可以参考习题集最后八个案例。另外, 写案例题时, 先把每题要点分项写出, 再详细补充细节, 以免时间不够导致案例题做不完, 前功尽弃 (案例题100分是转换乘以0.2, 要求达及格分总分才及格, 技能选择100转换是乘以0.8, 无及格要求) 。同时每个小项前标注1, 2, 3, 4等, 可以条理清楚, 便于阅卷老师找点给分, 要尽可能避免一题一大段的答案, 这样老师很少有耐心来给您慢慢找点给分。最后一点, 看到诊断不明确的案例不要慌乱, 静下心来答题, 因为记忆型和分析型的题目诊断错误照样可以得分, 只有尽可能的答题, 通过的机率才会更大一些。

四、论文需要注意的问题:

篇4:谈谈心理咨询

心理学有很多专门分支。例如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性心理学、工程心理学、文艺心理学等等。例如,美国心理学会共编有37个分支部门。“咨询心理学”便是其中的第17分支,在1946年开始设立,现在已经发展为最大的分支之一,1976年已有会员2800人以上。据1973年的统计,美国攻读心理学方面博士学位的人中,四分之一以上(28%)是学咨询心理学的。美国的一些小学、中学、大学、职业训练机构、精神病院、综合性医院、工厂企业等,有咨询心理学家在那里进行工作,给大中小学的学生、寻找职业的人、精神病人、残废人员、有违法行为的青少年、或其他需要在教育上、职业上或生活上得到指导的正常人,提供咨询服务,以帮助他们在教育、职业、社会、个人生活和健康等方面达到更有效的发展和成就。这就是在国外很发达的心理咨询的一般状况。

心理咨询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五种:

(1)门诊咨询这是在医院中或其他机构中,由咨询心理学家或有这方面经验的精神病医生等专门人员值班,接待来访者,通过一次或多次交谈,以帮助来访者解决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对于患有各种与精神因素有关的疾病(心因性疾病)的病人来说,这种咨询也是颇有成效的一种心理治疗。

(2)电话咨询这是一种昼夜可以使用的专线电活,主要用于缓解心理危机。有的国家称这种危急时可以拨叫的咨询电话为“希望线”。当有人处在极度紧张、极度抑郁、极度恐惧、极度孤独、极度绝望以至企图自杀时,便可拨此电话,接电话的值班咨询心理学家或其他专业工作者,便对打电话的人给予亲切、同情、有希望的现实的劝慰,必要时约到诊所进一步进行更详细的咨询,以帮助处于严重困恼中的人渡过危机。这种电话咨询在国外某些城市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效地防止了许多自杀事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现场咨询到工读学校、教养所或其他心理问题较多的单位去,进行现场接触,调查研究,有系统地提供切合实际情况的心理咨询服务。

(4)信件咨询通过给设有咨询部门的医院或其他单位写信,以得到答询者的帮助。

篇5:咨询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1.咨询心理学诞生的学术背景有哪些?

①1882年高尔顿对个别差异的研究和“自由联想”方法的建立。②1890年卡特尔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

③1896年韦特默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④1904年比内—西蒙编制智力测验。

⑤1907年大卫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⑥1908年帕森斯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

2.心理咨询起源于1896年诞生的《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是《临床心理学》早期的工作内容。

3.韦特默的主要贡献有:

①提出了“临床心理学”的概念;②在解决儿童行为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③1907年创办了专业刊物。4.心理测验和个体差异的研究,是临床心理学发展的主要基础和促进因素,也是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手段。

5.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次年,即1954年,由20余位心理学家发起创办了《咨询心理学杂志》,该刊物成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1955年,美国心理学会开始正式颁发心理咨询专家执照。6.APA咨询心理学分会确定的咨询心理学的贡献:

①通过关心人的动机,情绪的调节,进而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②通过发展人们必要的能力、动机、帮助个人与环境协调。

③正确地利用个体差异、充分考虑所有成员的发展,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

1.2001年8月,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我们开始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由国家颁布《心理咨询师职业标准》(试用版)

2.《标准》中提出的心理咨询师的定义: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其中“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含义有二。一是,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二是,帮助求助者解决的问题只能是心理问题或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3.“广义的心理咨询”它涵盖了临床干预的各种方法或手段;包括“狭义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狭义的心理咨询”主要指非标准化的临床干预措施,是各类非标准化干预手段或方法的统称。

4.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有哪些?

①罗杰斯将心理咨询解释为:通过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②威尔森将心理咨询解释为:A、B两个人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的A,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祈求解决问题的B提供援助的过程。

③陈仲庚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帮助人们探索和研究问题,使他们能决定自己做些什么。心理咨询应该明确的3个问题:①待解决问题的性质;②咨询师的技术;③所要达到的目标。

④本书建议的定义:心理咨询就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5.心理治疗是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各类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6.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

①相同:工作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消除求助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②不同:

(1)心理治疗在操作上是规范化、标准化的;心理咨询是不太规范、不太标准的。(2)心理治疗是“矫治”,即用带有强制性的矫正和治疗方法进行调治;心理咨询是“协助解决”,即在协商和帮助过程中解决问题。

1.咨询师应有哪些思维方式与态度:? ①唯物主义的观点 ②普遍联系的观点

(1)心身一体。心理和生理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求助者常有心理问题躯体化的倾向;生理状况欠佳,体验为心理不适。

(2)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互为因果。(3)整体性观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不是静止和孤立的;将各种咨询方法整合起来运用。③限制性观点

(1)咨询师的职责限制。咨询师的职责受心理咨询任务的限制,心理咨询的任务只能解

决心理问题本身,而不包括引发心理问题的具体事件,不介入、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2)时间上的限制。(3)咨询关系的限制。(4)感情限制。

(5)咨询目标限制。1 心理咨询目标只能锁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2 在心理咨询的各个阶段上以及最后结束咨询时,到底能将心理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也是有限制的。④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

(1)在咨询开始时,就应当集中考虑他的心理问题有无个人史原因。

(2)必须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求助者,在求助者的演变中,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⑤中立性态度:是指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并对求助者进行客观的分析。作用:(1)才能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对其问题有正确的了解。

(2)有可能提出适宜的处理办法。

(3)可以保证咨询师不把个人情绪带入咨询之中。

(4)可以增强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感,便于建立咨询关系。

“理解”一词的意义:①说明个体产生某种反应合乎逻辑的结果;

②“理解”即不代表赞同,也不代表反对;

③“理解”一词是中立态度最恰当的代表词。2.心理咨询师应有哪些心理素质?

①品格: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②自我平衡能力(1)咨询师必须有能力将一天中由负面信息造成的不良情绪排除,以保证第二天带着平衡的心态走进咨询室。

(2)在咨询关系外解决自己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在咨询过程中能保持相对心理平衡。(3)经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不能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③善于容纳他人。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的咨询关系和安全、自由的咨询气氛;才能接纳各种求助者和求助者的各类问题。

④有强烈的责任心

(1)必须对求助者负责。

(2)不能夸大心理咨询的作用。

(3)自己能力有限,不能对求助者提供帮助时,应向求助者说明,并转诊。⑤“自知之明”。通常理解为“清楚自己的优点、缺点,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度”;能对自我生存价值进行评价。1.20世纪30年代,丁瓒先生作为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进入北京协和医院从事心理学工作。1937年,丁瓒和丁祖萌一起,翻译出版弗·狄·布鲁克的《青年期心理学》一书。20世纪50年代中叶,丁瓒、伍正谊、李心天、王景和、钟友斌、龚耀先、许淑莲、陈双双等人,曾用“综合快速疗法”治疗神经症和心身疾病。六七十年代,心理学在中国销声匿迹。1986年,北京市朝阳医院建立了改革开放我们第一个心理咨询中心。2.发展到现在,心理咨询具有的体征 ①心理咨询已经开始职业化。

②对心理咨询的需要与咨询力量存在差距。社会需求远远超过了学科自身的发展。3.心理咨询已经开始职业化的佐证有:

①社会化水平;②社会效益;③经济效益;④组织的建设和信息沟通;⑤社会的认可; ⑥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已经出台。

4.未来我国心理咨询工作可能具备的特点有:

①借鉴西方文化而产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将会越来越贴近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②社会需求的广泛性以及心理咨询的普及化,其发展势头将会保持强劲。

③职业化的心理咨询师,将不断以自身的完善化和高效率,来提高自身的价值,并且会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融为一体。④中国的心理咨询职业,将以独立的诊断、操作方式和基本理论概念与邻近学科逐渐区分开来,独立性将是未来发展的目标之一。

⑤对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化的社会舆论,其主流是肯定的。

⑥心理咨询师职业化将艰难而有序的向前发展,关于心理咨询师职业化是否会“乱”,我们的回答是:乱,肯定乱不了,最多是发生一些小麻烦。

1.阿帕波特是首先概括精神分析学说的五个观点的精神分析家。2.《精神分析引论》包括《过失心理学》、《梦》、《神经病通论》,又称“性学三论”。3.精神分析有哪些观点? ①关于心理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心理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由于弗洛伊德十分强调深层的潜意识对人类心理的作用,所以,人们又把它的理论称作“深层心理学” ②关于人格结构 ③关于心理动力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有二,一是性本能,即力比多。二是营养本能,就是自我保存的本能。心理发展动力是性本能和营养本能的复合体。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促进心理发展。④关于心理发展 ⑤关于适应问题

(1)两种基本的应对方式:1 变相宣泄;2 自我防御。(2)弗洛伊德根据焦虑产生的根源不同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3)防御机制可以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用一定的方式调整自我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它包括压抑、投射、置换、反向、合理化、升华、转移等。

4.关于钟友斌的“认识—领悟疗法”

“认识—领悟疗法”,实际上是充分利用求助者的认识能力,引导求助者认识自己在个体心理发育某一阶段上所发生的某种停滞,并认识到这类心理发育停滞造成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进而引导求助者认识这些滞留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与现在年龄阶段是何等的不相容、不合理,最后通过领悟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不合理,达到自觉矫治的目标。它的理论基石是精神分析。5.行为主义的研究对象是行为。它的先驱是巴甫洛夫和桑代克,代表人物是华生。6.华生建立了“刺激—反应模式”,即R=f(S)模式,认为不必考虑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过程。托尔曼提出了B=f(S、P、H、T、A)的公式,其中B为行为,S为环境刺激,P为生物内驱力,H为遗传,T为训练方式,A为年龄。还提出了“中介变量”。

7.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还提出了R=f(S.A)公式,其中R为反应,S是刺激,A为第三变量。

1.社会学习理论的班杜拉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替代学习”;“自行奖赏或批判”;行为自控等概念。

2.替代学习:又叫观察学习,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某些行为,就可达到学习的目的,不一

定要亲身经历。

3.沃皮的行为治疗定义: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4.行为治疗的方法主要有哪些?主要步骤是什么?

系统脱敏法、模仿学习、自我管理技术、角色扮演、自信心训练、厌恶疗法、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

①“靶行为”的发生情景及功能分析。②“靶行为”量化与标定。③矫正目标的制定。

④制定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的干预措施、监测、调整计划。⑤结束以及复发的处理。

5.认知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信息加工过程。所谓认知就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件事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6.认知活动的整个流程

①刺激物经感觉器官成为感觉材料。

②经过以往的经验和人格结构的折射,赋予感觉材料具体意义。

③这个过程中,个人会对其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而这个认识(评价、解释和预期)会进一步激活情绪系统和运动系统,产生各种情绪和行为动机。

1.人性:是人自身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质的规定性。2.人性心理学认为,人性的三个基本属性是:

①被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制约的生物属性。体现为,人作为生物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新陈代谢)的过程。

②以生物属性作为前提,社会属性作为内容的精神属性。体现为,为生存发展而对外界环境进行探究反射,是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

③以生物属性为基础,以精神属性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属性。它是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本能,体现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交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3.人性心理学认为的心理动力是: ①个体保存、种族延续的本能。

②为认识世界,向自然界索取生活必须资料和适应环境的探究本能。③为生存而组成人类社会的依存本能。

4.人性心理学认为,咨询和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使人性的各类失衡状态恢复相对平衡的状态。5.心理咨询的对象:①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②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③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1.心理咨询的任务是:

①总的目的: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使人健康、愉快、有意义的活下去。②具体内含

(1)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更多的侧重内部世界的认识和评估,特别是对那些缺少自知之明,咨询师应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尚未解决的内部冲突。

(2)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和错误观念。帮助求助者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学会评估自己的思维、观念是否合理。能够看清未来的方向,从加速自我成长,有“自为地生活”发展到“自觉地生活”奠定可靠的基础。(3)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 面对现实。生活的真谛是面对现实。过去是历史,未来是希望,只有现在才是真正属于自己,并可以把我的时空 应对现实

人面对现实事件有三类反映,分别是:感性反应、理性反应和悟性反应。感性反应是对外部事物的情绪化应对,是一种儿童式的应对行为,不管时间和场合,一律采用感情式的反应,我们只能认定他有心理问题。理性反应是用概念和事物之间的客观逻辑去反应外部事物,是心理发展成熟的表现。在健康的人群中表现的最广泛。悟性反应是另一类超现实的反应形式,站在更高的位置上,用哲理把事物看穿。

三种反应方式各有各的用途,没有七情六欲,生活质量必然低下;没有理性会变成无头苍蝇;没有悟性,必然婆婆妈妈。可以说:人的一生应该屁股坐在理性上,左手握住感性,右手握住悟性。(4)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5)使求助者有自知之明

(6)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 咨询师启发、鼓励和支持求助者建构“新的有效行为”。

求助者的确形成了合理的想法,可是他仍然不能行动起来,但他为此而深感苦恼时,这恰恰是协助他建立“合理有效行为模式”的最佳时机。3 心理咨询师应当按计划行事,逐个地协助求助者实施每个有效行动,4 解除心理问题的要害是求助者能否将合理的思想和欲望付诸行动。

1.心理咨询的分类: ①按性质分

(1)发展心理咨询: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为选择合适的职业,为个人事业的成功突破

个人弱点等等,所要进行的就是发展性心理咨询。

(2)健康心理咨询:发现自己的心理健康遭到破坏时,这时进行的心理咨询就是健康心

理咨询。

②按咨询规模:(1)个体咨询;(2)团体咨询。③按咨询的时程:

(1)短程咨询,1~3周以内;(2)中程咨询,1~3个月;(3)长期咨询,3个月以上。④按咨询形式:(1)门诊心理咨询;(2)电话心理咨询;(3)互联网心理咨询。2.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是:①资料的搜集;②资料分析;③综合评估;④诊断;⑤鉴别诊断;

⑥咨询方案的制定

3.资料的搜集的途径有:①摄入性会谈与记录;②观察与记录;③访谈与记录;④心理测量、问卷调查;⑤实验室记录(心理、生理)4.资料分析的过程是:

①排序—按出现的事件,将所有资料排序。

②筛选—按可能的因果关系,将那些与症状无关的资料剔除。

③比较—先按所有症状按时间排序,再按因果关系确定主症状和派生症状。④将与症状有关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造成问题的主因和诱因。

5.综合评估的主要内容是:将主诉,临床直接、间接所获资料(含心理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将主因、诱因与临床症状的因果关系进行解释,确定心理问题的由来、性质、严重程度,确定其在症状分类中的位置。6.鉴别诊断的主要内容是:

①症状定性—按症状的表现确定其性质。

②症状区分—将已经定性的症状和在现象上于其相近、性质相类似的其他症状做细致的区分,并做出明确判断。

③确定鉴别诊断的关键症状和特征。

④按现行的症状诊断标准,进行鉴别诊断。7.咨询方案的内容包括:

①求助者的概况(人口学资料、主诉、亲属介绍、临床观察等); ②诊断和鉴别诊断;

③与求助者协商制定咨询协议; ④确定使用的咨询、治疗方法; ⑤确定咨询的步骤和阶段;

⑥确定阶段性咨询预期目标及评估方法; ⑦确定最终预期目标及评估方法; ⑧确定预后;

⑨确定咨询意外和失败的对策及措施; ⑩确定本方案允许意外修改的可能范围。

1.对于3岁以前的婴幼儿来说,心理发展最大的威胁,莫过于安全感得不到满足。

2.儿童心理障碍更多以行为障碍为主,如多动、缄默、多余动作、攻击或退缩行为等等。3.小年的厌学主要原因是小学教育背离基本宗旨。4.少年期的孩子产生行为和心理障碍的原因: ①学前期不良教养;

②入学后成人的错误对待,特别是教师的错误对待; ③家长的一好百好的观念。

5.社会需要是变成压力还是动力的问题,是所有青年的共同问题,也是容易造成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

6.在社会、家庭和自我的需要的重压下产生心理问题,是中年人心理问题的特点。7.造成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原因:①老年是人生全方位失落阶段;②离开工作岗位而生活单调。8.爱情困惑与障碍的心理咨询的原则是:避免刻板的理性逻辑思维。

1.理解婚姻问题的三个要点:情爱,理解和相互依附。2.婚、恋问题的心理咨询遵循的一般原则:

①必须遵守与婚恋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但是与求助者的会谈内容,应当是法学,伦理学之外的心理学知识。②在心理咨询中,对恋爱问题必须先用爱情的定义去判断爱情的质量,而后才能进行疏导。③如果求助者处在非理性的恋爱生活中,应当用理性警示他们,不要在“爱”的大漩涡中沉入海底。④恋爱是利人利己的事情,是否利人同时利己,是鉴别真假爱情的试金石。⑤人类两性间的爱情行为,其背后是“复合动机”。同时追求性、情、道德满足的“复合动机”是正确的。

3.影响婚后夫妻关系的因素:

①结婚动机;②恋爱过度情绪化;③角色适应;④心理相容问题。4.家庭心理咨询的主要原则:

①面对夫妻关系造成家庭问题,判断“破裂家庭”或“死亡婚姻”,必须小心!②将问题具体化、客观化。

③咨询师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来揣摩求助者的看法,须以求助者的看法为核心展开讨论。④只向求助者摆出几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不替求助者进行选择。⑤必须为求助者绝对保密。

⑥无论属于婚姻中的那类问题,必须尽量坚持夫妻双方同时参加咨询。5.亲子关系的本质:

①自然的血缘关系;②人伦道德关系;③法定的养育、监护和赡养关系。6.良好亲子关系应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

①亲、子双方对亲子关系有全面、正确的理解; ②对人伦道德有端正的态度;

③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对方,亲子关系的年龄阶段有正确认识。

1.人类性科学包括:性道德、性法律、性生理、性医学和性心理学。

2.性的心理因素:人类性行为是个体的性需求、性动机、性态度、性情绪、性经验以及人格特征在性活动中的综合体现。性活动很大程度上是由心理因素决定的。

3.性的社会因素:指的是家庭、宗教、人际关系、道德与法律等,这些都会塑造、调整和影响人类性活动。4.人类的性特征: ①性的普遍性

(1)性与人类共同存在,性作为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是每个人正常需要的。(2)人类行为中,只有性交能导致怀孕。②功能的多样性

(1)它是满足人的生殖需要,是生儿育女的手段;(2)在维系夫妻关系上起纽带作用;

(3)它能满足人的心理需要,维持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

(4)最后,在某些人群中,它是达到性以外的某种目的的手段。

③选择性、排他性,婚姻与性交是一对双生子,这是人类性特征的特点。④责任性

⑤文化—社会制约性,在每一个社会文化,都有自己的正统的性活动方式和性行为模式。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则有不同的种类繁多的性活动,这是人类性特征最具有特色的方面。

⑥有学者认为,人类性活动的无季节性、人类女性性高潮以及手在性活动中的参与和运用,也是人类性活动区别于动物的特征。5.人类性道德的特点:

①多样性;②一致性;③继承性;

④双重性(理想期待与现实行为脱节和对男女性行为道德评判不一致)。6.人类现代性道德的特点:

(1)严肃性:A性行为应该在婚姻内进行;B性行为应是 双方爱情的表达。

(2)平等:A性交过程双方自愿;B性交中双方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3)科学:A遵守性医学原则,不得将疾病传染给对方;

B遵守性生理学原则,在对方生理条件不许可时,不应要求对方性交;

C遵守性心理学原则,性交时不得带有性心理虐待倾向。

1.性态度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由三种因素构成:性认知、性情感和性行为倾向。2.性认知的内涵有二:一是对性规范的认识;二是对性知识的理解。3.性心理咨询的基本宗旨:

①依据科学的原则,对人类的性行为做出本质的说明; ②帮求助者将自己的性行为由“自为”转向“自觉”、从愚昧转向文明。

③借助于对性行为的科学认识,排除自己的种种性心理障碍,澄清种种性道德的混乱; ④使求助者从苦闷、冲突与迷惑中解放出来 4.性咨询的基本原则:

①在性心理咨询中坚持性道德、性法律、性心理、性生理、性医学五位一体的结合。②在宣传普及性知识教育的时候,坚持性知识教育与性道德以及性法制教育的统一是一个重要原则。

5.儿童期的性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①性别认同;②性冲动的困惑;③性好奇。6.少年期性道德咨询的主要内容: ①以“尊重他人”,“羞耻感”,“不应以强凌弱”等道德观念作为性道德基础教育; ②以“男女有别”,“尊重女性”,“自律精神”,“循规蹈矩”,“组织纪律性”等规范,进行自我约束教育。

7.少年期性法律咨询的主要内容:

①有越过性道德范畴并触犯法律时,受到必要的法律惩治; ②更重要的是对当事人及其监护人进行性法律教育和咨询。8.少年期的性生理和性医学知识咨询主要内容包括: ①在性方面身、心发育是否健康; ②性生理卫生知识的讲解; ③如何应对性生理变化。

1.青年期、成年期的性心理咨询。主要集中在婚、恋和夫妻性生活方面。

2.影响老年人性活动的心理因素:①认知偏差;②兴趣下降;③性态度老化;④恐惧衰老;⑤人际关系问题。

3.认知偏差主要有:①无能为力;②一滴精十滴血;③肮脏的,见不得人的;④老年无性。4.造成性行为问题的原因:生、心、社。

5.认知心理学性行为的过程分为:①性角色认知;②性欲望产生;③性动机形成;④性对象选择;⑤性能力发挥;⑥性交操作过程;⑦性交体验;⑧性后果的责任。6.性心理问题的类型有:①性角色问题;②性欲望问题;③性动机问题;④性对象选择问题;⑤性能力问题;⑥性交操作问题;⑦性交体验问题;⑧性后果的责任问题。7.正常的性动机应该是性爱、情爱和相互依存融为一体而形成的。

篇6:心理咨询师复习计划

按照平均每周一章的速度,如果购买了心理咨询师网校课程,配合课程精讲的内容精读心理咨询师考试教材,完成第一遍学习。

巩固阶段【1.1-3.4】

按照每周两章的速度泛读一遍教材,如果购买了心理咨询师网校课程,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完成第二遍学习,完成结业考试。标出学习中的难点易错点。

应考技巧学习阶段【3.5-3.27】

完成前一阶段尚未完成的学习任务,完成阶段性模拟考试,了解考试规程和应考方法,了解后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并作出时间安排及复习规划。

复习阶段【3.28-5.15】

完成模拟考试,对考试内容和形式进行练习,有针对性的练习如何应考。攻克之前学习中的难点,配合错题读书,对重点考试内容进行再学习。

冲刺阶段【5.15-5.20】

完成模拟考试之后,查漏补缺,反复记诵考试重点知识点,放松心情准备考试。

篇7:小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复习题

A、它是一种带有批示性的说服 B、它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中心 C、它不是一种替代,而是一种协助与服务 D、它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 3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这属于学校心理辅导的()。A、发展性目标 B、防治性目标 C、教育性目标 D、社会性目标 4 学习辅导的核心与归宿是()。

A、学习动机辅导 B、学习情绪辅导 C、学习机会辅导 D、学习能力辅导 5 学生的自尊、自信是其学业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而长期的自卑及由此引发的焦虑将导致神经症人格,由此可见()的重要性。

A、自我意识辅导 B、情绪辅导 C、青春期辅导 D、人际交往辅导 一个学生因咽炎发作,觉得咽喉部被包紧而难过,有异物感。正巧翻到一本医学杂志,其中提到咽喉部的异物感可能是癌症的信号,然后就对号入座,担心自己患上癌症,惶惶不可终日,这是青春期()的表现。

A、情绪冲突 B、心理生物性紊乱 C、人格冲突 D、性心理问题 7 个体所期望的自我形象称为()。

A、自我体验 B、自我理想 C、自我评价 D、自我概念 8 休闲辅导强调学习生活比学习工作更重要,它所重视的不是物质方面的享受,而是精神生活的内涵,使个人经由自我教育,更能懂得享受生活,这体现了休闲辅导的()。A、非功利性 B、自主性 C、生活性 D、内隐性 9 提出职业发展五阶段的人物是()。

A、金兹伯格 B、霍尔 C、帕森斯 D、萨帕 直接影响职业活动的效率,决定能否在职业中取得好成绩的基本条件是()。A、职业道德 B、职业兴趣 C、职业能力 D、职业个性 11 下列不属于心理辅导课程的活动形式的是。()

A、角色活动 B、体育活动 C、社会活动 D、游戏活动 12 下列关于心理辅导课程的论述错误的是()。A、心理辅导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B、心理辅导课程内容应以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为主。

C、辅导目标、辅导内容和辅导活动的方式是心理辅导课程的三个基本成分。D、心理辅导课程的设计通过组织各种心理活动,达到老师帮助和自助相结合。下列哪种心理辅导课程的实践形式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提高社会责任感最好的实践活动?()

A、社会活动 B、社会考察 C、社会服务 D、社会实践 14 激发学习动机是对哪类学生教育的关键问题?()

A、动力型困难学生B、能力型困难学生C、暂时性困难学生D、整体型困难学生 对于学习困难学生的诊断,下列哪种方法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问题?()A、课堂行为分析 B、能力诊断 C、出声思维诊断 D、教育会诊 16 以下个别辅导理论流派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刻的是()A、精神分析理论流派 B、行为主义理论流派 C、人本主义理论流派 D、认知主义理论流派 17 理性情绪治疗技术基于“ABC”理论,其中B是指()。A、存在的一个事实 B、个人对A的看法和信念 C、个人的情绪反应 D、个人的行为反应 其主要任务是促进成员间的互动,对团体目标与方向很少介入的团体称为()。A、同质团体 B、异质团体 C、结构性团体 D、非结构性团体 下列心理测验工具中,有较高权威性但对施测者有很高的专业要求而且施测时间过长的是()。

A、团体儿童智力测验 B、瑞文图形推测测验 C、渐进矩形测验 D、韦氏儿童智力测验 20 心理辅导工作者最根本的道德原则是()。

A、精深的专业知识 B、诚实守信的作风 C、热情友善的态度 D、严守秘密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 10分)1 辅导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历程,旨在帮助个人自我了解、自我适应、自我发展与成长。()2 罗杰斯提出以当事人为中心的疗法,被称为“心理辅导之父”。()3 学习动机辅导解决学习的动力问题,即为什么要学,为谁而学的问题。()4 在儿童期,认知内驱力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内驱力逐步减弱,附属内驱力逐步加强。()5人际交往辅导的终端目标是增进学生的人际互动和社会适应,改进学生的人际关系,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6 盲目追求消费使学生养成浪费的坏习惯,但不会导致心理问题。()7情景法是让学生进入模拟情景、实际情景和想象情景中体验情感,测试心理反应,培养适 应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8奖励可以增强学生的内部动机,所以“奖励”运用得越多越好。()9在选择心理测验量表时应该选择那些权威的国外心理测验量表。()10当事人有危机状况产生,其状况和可能解决的方法又相当复杂,对于这样的情况宜采用个别辅导的形式。()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 自我提高内驱力 2 生活辅导 情绪的认知理论 4 教育会诊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 简述学校心理辅导的涵义。2 简述心理辅导课程的活动形式。3 简述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策略。4简述系统脱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三题,请任选其中两题作答,每题15分,共30分)试联系实际分析幼儿课堂行为问题的成因。并谈谈你对课堂行为问题的处理方法。2 试述个别辅导的基本过程。(最好结合一至两个案例回答)以培养幼儿的合作心理为例,设计一个学校团体游戏辅导的活动方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10:CAADA BBCDC 11——20:CBCAD ABDDD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 分)√ × √ × × × √ × × √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 自我提高内驱力:又称自我提高的动机。对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为了赢得在学校 中一定的地位而使自己有一个相应的学习成绩或能力特长,而努力学习。自我提高内驱力是 自尊心的需要,自尊心是自我提高内驱力的基础。

2生活辅导:是通过休闲辅导与消费辅导等,来培养中小学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 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发展个性、增强才干、提高学习效率具有迁移作用。现代教育的 潮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不仅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一部分,也是现代教育的一 项主要内容。情绪的认知理论:以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辛格及阿诺德为代表的关于情绪的认知理论最 有影响力和生命力。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情绪的产生是环境因素(刺激因素)、生 理状态(生理因素)、认知过程(认知因素)三个条件所制约的。认知因素是决定情绪性质 的关键因素,同样的刺激条件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缘于不同的认知评价。教育会诊:班主任、任课老师、辅导人员对学习困难生进行集体会诊的方法。(本人也可 参加)。优点: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问题;形成比较适当、完善的会诊意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 简述学校心理辅导的涵义。

学校心理辅导,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有三层涵义:

1、学校辅导的直接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学校心理辅导是帮助学生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成长发展的自我教育活动。

3、学校心理辅导是以咨询心理学为主的多学科综合的教育方法与技术。2 简述心理辅导课程的活动形式。(见p210)

心理辅导课程的活动形式:活动形式的主要特点:兴趣性、积极性、社会性。▲活动形式:1.角色活动;2.表演活动;3.游戏活动;4.体育活动。▲训练形式:1.教练式;2.母爱式;3.互助式;4.自助式。

▲实践形式:1.社会活动;2.社会考察;3.社会服务;4.社会实践。3 简述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策略。(见p265-268)

(1)个案辅导:提出干预方案;制订干预方案的方法;实施个案辅导个案辅导需要班主任、任课老师、家长和同学多方力量的协作。有时也需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带动整体。(2)教学策略:①分层递进教学。具体步骤: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评价;矫正、调节、分层提高。②成功教学。具体步骤: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3 简述系统脱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见p281)

系统脱敏法技术 —— 著名精神病学家沃尔帕创立。

在掌握放松技术的基础上,使之逐步减少引起其焦虑、恐惧、紧张源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分两步:第一步:制定一张焦虑层次表。从引起焦虑、紧张最轻微的情景到最强烈的恐惧,依次排列出若干等级;第二步:先让当事人肌肉完全松弛,从最低的焦虑层次进行想象,肌肉会紧张起来,这时进行肌肉松弛,等到完全松弛,再进行下一个等级的放松。这样一个等级一个等级地进行,直到引起恐惧最强烈反应的情景、恐惧完全消除。▲此法关键:当事者从想象情景向现实情景转移,如果能在引起恐惧的情景中保持放松状态,焦虑就不会再出现,辅导即告成功。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三题,请任选其中两题作答,每题15分,共30分)试联系实际分析幼儿课堂行为问题的成因。并谈谈你对课堂行为问题的处理方法。答案:造成学生课堂行为问题有来自个体的原因,也有来自环境的原因。从个体原因分析,有性格、生理和态度与动机的原因:(1)性格上的原因;(2)生理上的原因;(3)态度与动机的原因。

从环境因素分析,有来自教师、家庭、社会媒体等方面的原因:(1)教师的行为;

(2)家庭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3)社会传媒的不良影响。课堂行为问题的处理策略:

(1)教师“中止授课”的策略。(2)教师对课堂行为问题的分析评估策略。教师对每种行为问题的清醒分析评估非常重要,这有利于教师“对症下药”也解决问题。

(3)利用同辈集体的资源,纠正课堂行为的问题。教师帮助班级集体确立良好的集体舆论和规范,是纠正课堂行为问题的重要策略。(注:要回答本题的过程中要结合实践回答)2 试述个别辅导的基本过程。(最好结合一至两个案例回答)答案:个别辅导的基本过程如下所述:

(1)接纳。接纳是个别辅导的开端。个别辅导实际上是辅导员与当事人的一种人际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处于个别辅导开端的接纳非常重要。

A接纳首先要有一个基本态度。辅导员对每一个当事人都要无条件地接纳,不论其学业、个性、品行、不良行为如何。B其次要热忱接待。在上述信念的基础上对当事人应抱着十分热忱的态度,对当事人表示欢迎,请他入座。对初次接受辅导者还要告之辅导的原则,尤其是保密原则,使他们解除顾虑,愿意把心里话说出来。C再次,要正确运用聆听技术。第一次谈话结束,一般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已经建成,为进入下阶段打下了基础。(2)诊断。诊断是接纳的基础上,明确当事人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的过程。

A在接纳过程中已经初步了解当事人的心理问题,为了诊断正确,还要进一步了解当事人的背景材料。B辅导员在诊断后,首先要判断是否属于自己的辅导范围。如属于自己的辅导范围,就要为下一步辅导作准备;如果不属于自己的辅导范畴,要考虑转介问题。在诊断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难以诊断的个案,不要轻易下结论,可以约他下次再来,以便自己有充足的时间思考,或者与同仁研讨。

(3)干预。在进行正确诊断的基础上,进入干预阶段,即对当事人的心理问题实施帮助的过程,这是纠正当事人心理困扰,发展健康心理的实质性阶段。

A首先,辅导员要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考虑采用怎样的干预手段。辅导员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专业技能来决定采用哪种方法,也可以和当事人一起商量,提出多种方法并分析利害得失,让当事人自己作出决定。B选择好采取哪种干预手段后,辅导员要与当事人一起制定具体细节,以便更好地执行干预方案。C干预过程中,如果遇到需要家长和学校配合的问题,要先告诉当事人,征得他的同意。如果当事人不同意,不要强制,可以采取等待态度。D对不属于自己辅导范围的个案,要认真做好转介工作。这是一种特殊的干预,也是辅导员的基本职业道德。E干预之后,要不断反馈效果,评估干预措施是否得当。如果效果 不好,要加以调整,甚至推翻原来的干预方法,重新制定方案。

(4)随访。当事人的某一心理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个案就告一段落。但心理辅导工作并不因此而真正结束。辅导员在一段时间后要对当事人进行随访,了解当事人的巩固情况,看看问题是否有反复,要主动召其前来辅导。(最好结合一至两个案例回答)以培养幼儿的合作心理为例,设计一个学校团体游戏辅导的活动方案。

答案:对于幼儿的团体辅导,游戏是最好的一种形式。儿童生性活泼好动,游戏不仅能满足儿童的身心需要,而且可使他们在轻轻松松的嬉玩中,观察学习良好的行为,增进各项技能的发展。游戏辅导的设计,一般有以下这些步骤:

第一,选择游戏。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因人、因事、因地、因时选择最合适的游戏。如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合作心理,可以设计“和尚抬水”、“与你同行”等游戏活动。第二,学习规则。每个游戏都有一定的规则,游戏之前,教师必须具体说明本游戏的规则,活动时的注意事项。学生通过学习游戏规划,无形中也在学习良好的行为。第三,观察行为。教师必须在游戏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行为表现,这不仅是为了保证游戏的正常进行,也是为了能更详细地了解学生。第四,澄清讨论。游戏之后,教师可以对刚才观察到的学生行为发表看法,也可以引导学生共同讨论。但是提出的问题必须是与游戏活动密切相关的,而且是学生关心而有兴趣的。第五,重复游戏。经过澄清讨论,学生一般都有在道理上认识了一些问题,但诸如人际关系相处和输赢风度等问题却不能只是口头上会讲,必须要在类似情境下实践体验才能化为行动。因此,游戏可以重复进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学校心理辅导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A、心理抗病能力 B、身心健康发展 C、人格健全发展 D、社会适应能力 2下列有关心理辅导的描述,哪一个判断是错误的?()

A、它是一种带有批示性的说服 B、它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中心 C、它不是一种替代,而是一种协助与服务 D、它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 3 下列人物被称为“心理辅导之父”的是()

A、比尔斯 B、帕森斯 C、比奈 D、罗杰斯 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习辅导的内容?()

A、学习内容辅导 B、学习动机辅导 C、学习行为辅导 D、学习情绪辅导 5 要提高学生的附属内驱力,可以采用以下哪种方法?()A、学习内容自选法 B、互助法 C、习题自编法 D、表扬法 6 学生的自尊、自信是其学业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而长期的自卑及由此引发的焦虑将导致神经症人格,由此可见()的重要性。

A、自我意识辅导 B、情绪辅导 C、青春期辅导 D、人际交往辅导 一个学生因咽炎发作,觉得咽喉部被包紧而难过,有异物感。正巧翻到一本医学杂志,其中提到咽喉部的异物感可能是癌症的信号,然后就对号入座,担心自己患上癌症,惶惶不可终日,这是青春期()的表现。

A、情绪冲突 B、心理生物性紊乱 C、人格冲突 D、性心理问题 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休闲辅导的基本特点?()A、功利性 B、自主性 C、生活性 D、内隐性 直接影响职业活动的效率,决定能否在职业取得好成绩的基本条件是()。A、职业道德 B、职业兴趣 C、职业能力 D、职业个性 10 下列关于心理辅导课程的论述错误的是()。A、心理辅导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B、辅导目标、辅导内容和辅导活动的方式是心理辅导课程的三个基本成分。C、心理辅导课程内容应以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为主。

D、心理辅导课程的设计通过组织各种心理活动,达到老师帮助和自助相结合。11 下列不属于心理辅导课程的活动形式的是。()

A、角色活动 B、体育活动 C、社会活动 D、游戏活动 下列哪种课堂管理模式效率高,教师控制性强,而学生自主性差?()A、专制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恐吓型 13 激发学习动机是对哪类学生教育的关键问题?()

A、暂时性困难学生 B、能力型困难学生 C、动力型困难学生D、整体型困难学生 14 下列属于行为改变技术的一项是()。

A、抑制不良行为 B、积极暗示 C、系统脱敏 D、家庭作业 15 理性情绪治疗技术基于“ABC”理论,其中B是指()。A、存在的一个事实 B、个人对A的看法和信念 C、个人的情绪反应 D、个人的行为反应 为了帮助成员学习,根据团体所要达到的目标设计活动,引导成员参与学习的团体属于()。

A、同质团体 B、异质团体 C、结构性团体 D、非结构性团体 按照米德尔曼对团体内沟通形式的分类,团体领导者与某一成员是一来一往的交流,其他成员旁观,此种模型属于()。

A、辐射型 B、圆圈型 C、自由漂浮型 D、热椅子型 其主要任务是促进成员间的互动,对团体目标与方向很少介入的团体称为()。A、同质团体 B、异质团体 C、结构性团体 D、非结构性团体 19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A客观性原则和适用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 C、适用性原则和尊重原则 D、尊重原则和差异原则 20 心理辅导工作者最根本的道德原则是()。

A、精深的专业知识 B、诚实守信的作风 C、热情友善的态度 D、严守秘密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 分)1 辅导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历程,旨在帮助个人自我了解、自我适应、自我发展与成长。()2 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和维持学习的心理动因,基础是学习兴趣。()3 在儿童期,认知内驱力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内驱力逐步减弱,附属内驱力逐步加强。()4 就社会适应性来说,人格目标又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认识自己,主动发展,第二,积极沟通,增进交流。()5 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一般职业能力是辅导学生了解自己的 重点。()6 情景法是让学生进入模拟情景、实际情景和想象情景中体验情感,测试心理反应,培养适应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7 奖励可以增强学生的内部动机,所以“奖励”运用得越多越好。()8考试焦虑训练小组,采用异质组辅导比较适合,而成长性的团体,则宜采用同质组辅导。

()在选择心理测验量表时应该选择那些权威的国外心理测验量表。()10当事人有危机状况产生,其状况和可能解决的方法又相当复杂,对于这样的情况宜采用个别辅导的形式。()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 学校心理辅导 2 情绪的认知理论 3 心理测验的三要素 4 团体辅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 简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八条标准。2 简述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策略。3 简述心理辅导课程的活动形式。4 简述系统脱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三题,请任选其中两题作答,每题15分,共30分)1下面辅导活动的设计有哪些优点?实施该活动时就注意什么问题?

这是一则为幼儿设计的、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的自信心辅导活动。此次活动的题目是“优 点轰炸”,主题是自信心训练。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让幼儿省察、叙述自己的优点,也通过他人对优点的评价,充分认识自身的长处和优势,从而提高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是借相互评价的机会,认识同伴的长处,从而欣赏同伴,增强对同伴的了解和感情。活动 主要采取小组活动的形式,将全班分为每组4—5人的小组,将游戏与讨论结合在一起。活 动过程主要有:分组、自我评价及同伴评价(亦称之为“优点‘轰炸’”),小组讨论,班组 集体汇报,试述个别辅导的基本过程?(最好结合一至两个案例回答)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10:CABAD ABACC 11——20:CACAB CDDAD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 × √ √ √ × × × √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学校心理辅导,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 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 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心理 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2 情绪的认知理论:以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辛格及阿诺德为代表的关于情绪的认知理论最 有影响力和生命力。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情绪的产生是环境因素(刺激因素)、生 理状态(生理因素)、认知过程(认知因素)三个条件所制约的。认知因素是决定情绪性质 的关键因素,同样的刺激条件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缘于不同的认知评价。3 心理测验的三要素:(1)测量对象——事物的属性(2)测量工具——某种法则(3)测量 结果——某种数学表达形式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团体成员围绕某一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 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成员的观念、态度和 行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 简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八条标准。

1、具有良好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心态与意识;

2、能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愉悦、平静;

3、能承受挫折;

4、能较正确地认识周围的环境,适应环境并能改造环境;

5、际关系协调,具有合群、同情、爱心、助人的精神;

6、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

7、思维发展正常,并能激发创造力;

8、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道德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规范。简述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策略。

(1)个案辅导:提出干预方案;制订干预方案的方法;实施个案辅导个案辅导需要班主任、任课老师、家长和同学多方力量的协作。有时也需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带动整体。(2)教学策略:①分层递进教学。具体步骤: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评价;矫正、调节、分层提高。②成功教学。具体步骤: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简述心理辅导课程的活动形式。

心理辅导课程的活动形式:活动形式的主要特点:兴趣性、积极性、社会性。▲活动形式:1.角色活动;2.表演活动;3.游戏活动;4.体育活动。▲训练形式:1.教练式;2.母爱式;3.互助式;4.自助式。

▲实践形式:1.社会活动;2.社会考察;3.社会服务;4.社会实践。4 简述系统脱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系统脱敏法技术 —— 著名精神病学家沃尔帕创立。

在掌握放松技术的基础上,使之逐步减少引起其焦虑、恐惧、紧张源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分两步:第一步:制定一张焦虑层次表。从引起焦虑、紧张最轻微的情景到最强烈的恐惧,依次排列出若干等级;第二步:先让当事人肌肉完全松弛,从最低的焦虑层次进行想象,肌肉会紧张起来,这时进行肌肉松弛,等到完全松弛,再进行下一个等级的放松。这样一个等级一个等级地进行,直到引起恐惧最强烈反应的情景、恐惧完全消除。▲此法关键:当事者从想象情景向现实情景转移,如果能在引起恐惧的情景中保持放松状态,焦虑就不会再出现,辅导即告成功。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三题,请任选其中两题作答,每题15分,共30分)1下面辅导活动的设计有哪些优点?实施该活动时就注意什么问题?

这是一则为幼儿设计的、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的自信心辅导活动。此次活动的题目是“优点轰炸”,主题是自信心训练。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让幼儿省察、叙述自己的优点,也通过他人对优点的评价,充分认识自身的长处和优势,从而提高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是借相互评价的机会,认识同伴的长处,从而欣赏同伴,增强对同伴的了解和感情。活动主要采取小组活动的形式,将全班分为每组4—5人的小组,将游戏与讨论结合在一起。活动过程主要有:分组、自我评价及同伴评价(亦称之为“优点‘轰炸’”),小组讨论,班组集体汇报,教师小结。

答案:

1、这一活动设计的特点在于: 第一,它有一个新颖的、吸引小学生的标题。这一标题既概括了此次活动的中心内容和主旨,又别出心裁,带有强烈的游戏活动性质,容易抓住小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第二,它巧妙地选取了恰当的活动方式,借助自我对自身优点的省察和同伴的评价,为学生认识自身的长处和优势提供了社会比较、社会互动和分享的机会,其结果不仅使学生认识了自己,也使学生全面正视和认识同伴的长处,对增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同伴关系都起

到了积极的作用,可谓收到了一石二鸟之功效。第三,小组活动之后的班级集体汇报使得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拓展了活动的影响面和影响深度。第四,教师的小结既为本次活动起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反馈和巩固的机会,指出了活动的深层意义。当然,此活动也有其难度。这主要是如何创造友好的、建设性的、没有顾忌和压力的活动氛围。这一点通常可以通过引导团体成员共同参与制订有关的活动规则和纪律,外加教师引导得法,并有意识培养小组组长来解决。如果此次活动围绕“轰炸”这两个字,设计、布置一定的情境、情节,加强活动的游戏性质,则效果会更好。此次活动的特征是:第一,它采取的形式活泼,具有游戏的性质,容易抓住学生的兴趣;第二,它给学生的自我小结保留一席之地,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深化,使学生的情绪认识和体验更清晰、明朗;第三,教师的小结不仅起到点题的作用,亦是教师分享、分担情绪的示范机会,还为学生分享、分担他人的情绪提供了观察模仿的机会。此次活动如果能在学生言语表达或图示自己情绪的基础上,教师再辅之以面部表情、体态语言等活动指导,效果会更好一些。(回答过程中适当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试述个别辅导的基本过程?(最好结合一至两个案例回答)

答案:个别辅导的基本过程如下所述:(1)接纳。接纳是个别辅导的开端。个别辅导实际上是辅导员与当事人的一种人际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处于个别辅导开端的接纳非常重要。A接纳首先要有一个基本态度。辅导员对每一个当事人都要无条件地接纳,不论其学业、个性、品行、不良行为如何。B其次要热忱接待。在上述信念的基础上对当事人应抱着十分热忱的态度,对当事人表示欢迎,请他入座。对初次接受辅导者还要告之辅导的原则,尤其是保密原则,使他们解除顾虑,愿意把心里话说出来。C再次,要正确运用聆听技术。第一次谈话结束,一般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已经建成,为进入下阶段打下了基础。(2)诊断。诊断是接纳的基础上,明确当事人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的过程。A在接纳过程中已经初步了解当事人的心理问题,为了诊断正确,还要进一步了解当事人的背景材料。B辅导员在诊断后,首先要判断是否属于自己的辅导范围。如属于自己的辅导范围,就要为下一步辅导作准备;如果不属于自己的辅导范畴,要考虑转介问题。在诊断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难以诊断的个案,不要轻易下结论,可以约他下次再来,以便自己有充足的时间思考,或者与同仁研讨。(3)干预。在进行正确诊断的基础上,进入干预阶段,即对当事人的心理问题实施帮助的过程,这是纠正当事人心理困扰,发展健康心理的实质性阶段。A首先,辅导员要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考虑采用怎样的干预手段。辅导员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专业技能来决定采用哪种方法,也可以和当事人一起商量,提出多种方法并分析利害得失,让当事人自己作出决定。B选择好采取哪种干预手段后,辅导员要与当事人一起制定具体细节,以便更好地执行干预方案。C干预过程中,如果遇到需要家长和学校配合的问题,要先告诉当事人,征得他的同意。如果当事人不同意,不要强制,可以采取等待态度。D对不属于自己辅导范围的个案,要认真做好转介工作。这是一种特殊的干预,也是辅导员的基本职业道德。E干预之后,要不断反馈效果,评估干预措施是否得当。如果效果不好,要加以调整,甚至推翻原来的干预方法,重新制定方案。(4)随访。当事人的某一心理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个案就告一段落。但心理辅导工作并不因此而真正结束。辅导员在一段时间后要对当事人进行随访,了解当事人的巩固情况,看看问题是否有反复,要主动召其前来辅导。(最好结合一至两个案例回答)

3试联系实际分析幼儿课堂行为问题的成因。并谈谈你对课堂行为问题的处理方法。

上一篇:三治三提剖析查摆_第二阶段_实施方案下一篇:有关善良的日记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