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科病人护理体会

2024-05-07

脑外科病人护理体会(通用9篇)

篇1:脑外科病人护理体会

今天我们头颈外一科所有实习生参加了甲状腺癌的护理教学查房,学到了很多知识,有关于理论方面的,实践动手方面的,这是头颈外科所特有的,同样的也是别的科室学不到的`,我们每个实习生都很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到这种学习氛围当中来,觉得很特别,也了解有关于甲状腺癌手术前后存在的护理问题,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在查体过程中,不仅是要怎么学会把操作做好,更要求我们学会与患者进行交流,让他们配合之余还能让他们把自己心里的感受更多的吐露出来,这样能更进一步的增进护患关系,一句贴切的问候,一句暖心的关怀,都能很大程度的减少矛盾的发生。

此外,护士长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发表自己对科室的建议,及对自己老师的体会,老师态度认真负责,有些同学上手能力快,老师看着放心,自然而然的动手机会方面的话,肯定相对来说就会多一点,其实,你给老师的感觉,你对这份护理这份工作的态度是积极的向上的,我相信每个老师都是愿意认真去教的,哪怕这个学生再笨,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只要自己肯学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这样的护理查房对于我们每个实习生来说都是学习交流的好机会,有机会一定多多参加!

篇2:脑外科病人护理体会

随着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全院掀起了一股创优质服务的热潮,本着一切都是为了病人的服务宗旨,全院护理人员都积极的参与其中。我科从开展创优活动以来,全科室护理人员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积极响应,朝着“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不断进步。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我做起,事事从细节做起,我也不能落人后。

以前的我:以前总觉得病人只在病房呆一段时间就会出院,他们根本不会记得我们护理人员谁是谁,所以面对病人或者家属我不会说除了治疗以外的事,做完自己的事就离开病房;以前我从不和病人或家属聊天或者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以前做基础护理的时候,我不会向病人很详细的解释操作目的,操作中也不会很主动的关心病人;以前病人液体输完了来叫我加液体,我会叫他等一等;以前病人来查询费用明细,我会叫他去找总务老师……

从“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后,现在的我:会积极主动的向病人介绍自己,会微笑的和病人或者家属打招呼,会偶尔和病人或家属开开小玩笑,用我自己的方式感染他们,让他们能放松一下心情。做各项基础护理的时候,我会很耐心的讲解这么做对病人有什么好处,也会关心病人在我做各项基础护理时有哪些不舒服,而选择等他们适应了再接着做。病人在费用方面有什么不清楚的,如果我不是很忙的话,我会马上给他查清楚。现在有病人叫液体,我会马上询问是输完了还是液体不通畅,根据情况给病人解决问题。……这些虽然只是小小的改变,但我会继续努力争取为每一位患者带去更优质的服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正是体现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篇3:产房外科护理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2011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孕检及产时诊断的24例先天性畸形儿:先天肠闭锁、肛门直肠畸形12例, 脐尿管囊肿1例, 脊髓脊膜膨出2例, 腹裂4例, 脐膨出2例, 头皮缺损3例。

1.2 治疗方法

医护人员组成产房外科绿色通道, 出生前即做好准备工作 (病房、暖箱等) , 和家属交流沟通, 使家属了解病情、熟悉相关注意事项。出生后采血、建立静脉通道等。24例患儿均行相应手术治疗。先天性肠闭锁、肛门直肠畸形12例在产房和家属沟通, 转外科后进一步检查, 当日手术。脐尿管囊肿1例, 脊髓脊膜膨出皮肤缺损2例, 及时手术。先天性脐膨出2例行腹壁缺损修复术。腹裂4例, 3例行修补术, 1例产房给予SILO袋后行腹裂修补术, 效果良好。头皮缺损者和家属沟通、常规护理、美宝外涂保护缺损创面。术后据患儿病情、医嘱给予保暖, 置温箱 (维持箱温30~32℃) , 禁食, 抗感染, 胃肠减压,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支持治疗等。

2 结果

本组24例患儿在产房或手术室均行相应手术治疗, 无死亡病例, 矫治满意。治愈出院, 其中1例腹裂、1例脐膨出术后并发肺水肿、呼吸衰竭, 经多次抢救, 治愈出院。患儿随访3个月~1年, 生长发育良好。

3 护理

3.1 术前准备和沟通

和家属交流沟通, 详述产房外科优势: (1) 从产科到小儿外科的无缝衔接、零转运使外来感染几率、死亡率明显降低。 (2) 胃肠道气体少, 有利于围手术期准备, 使手术更简单、方便。 (3) 及早干预去除病因, 中断了病理状态的进一步发展, 切口愈合后瘢痕反应小, 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4) 畸形及早矫治消除了父母及家属精神上的痛苦。 (5) 减少住院时间, 降低费用。

术前对患儿要做全面了解, 如孕期情况、生命体征、营养情况、血红蛋白及心、肺、肝、肾的功能等, 以做到对患儿护理侧重点等心中有数。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 和医生一起对患儿科学评估, 进行必要、充分的沟通, 以避免纠纷的发生。对腹裂、脐膨出等畸形需急诊手术者, 不出产房 (剖宫产不出手术室) 开放静脉通道、采血等护理。手术前, 父母往往对麻醉有顾虑, 担心麻醉药物对孩子智力有影响, 特别是全麻。告诉家长麻醉技术是成熟的, 手术麻醉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本组病例无纠纷发生, 充分说明了沟通的重要性。对肠闭锁、肛门闭锁者, 可回病房进一步检查准备。告知家长注意房间空气流通、禁烟。强调医务人员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防止交叉感染, 避免患儿受凉感冒, 防止并发呼吸道感染。3.2新生儿及母亲心理护理和指导患儿入院后应及时向家属讲解有关手术方式及应做的准备事项, 取得家属的配合。新生儿出生后就已有了感知觉, 如能听到声音、看见色彩鲜艳的玩具和人的脸谱, 并能随声音、人的脸而转头, 新生儿的味觉、皮肤的触觉也很敏感, 因此, 对新生儿应结合日常生活护理进行心理护理, 对新生儿今后的身心发展、疾病的康复都有很大的好处。在给新生儿喂奶、洗澡、换尿布时, 要“告诉”新生儿在做什么, 如“宝宝, 换换尿布, 你就舒服了!”、“宝宝, 现在要洗澡了, 洗的干干净净的, 多舒服呀!”等, 这些声音对新生儿的听觉刺激可促进新生儿听力发展, 同时也使父母感到医护人员极具亲和力, 希望和医护人员沟通。除此之外, 还可经常和新生儿进行目光交流, 当发现新生儿注视的时候, 可以和其说话, 引起注意。换尿布时, 可轻轻抚摸皮肤, 这种皮肤的接触, 对新生儿是一个极大的安慰;给予一些色彩鲜艳、会转动的玩具, 对新生儿的心理发展都有好处。

3.3 液体的管理

新生儿血容量相对较少, 对失血的耐受力差, 新生儿出血、呕吐或脱水易导致休克。静脉输液通道的畅通非常重要, 娴熟的操作技术、微量泵的应用可使新生儿的液体疗法、药物的应用更加有效、安全。新生儿身体较小, 各种操作都可影响其静脉的通畅, 要将穿刺部位的肢体固定好, 并要防止肢体受压, 要随时观察静脉穿刺部位情况, 保证静脉的通畅。严密观察输血、输液量、速度, 根据患儿情况, 随时调节输血、输液滴速, 以免引起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并发症[2]。

3.4 体温的维持

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 皮肤薄, 血管多, 易于散热, 加上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 调节功能不全, 皮下脂肪组织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熔点高, 环境温度低、保温措施不够、热量摄入不足及感染等情况可使体温降低;手术的暴露及麻醉的影响也可使体温降低;术中输液输血、皮肤消毒及体腔暴露致热量的散发等, 又可使体温下降, 不仅可以引起皮肤硬肿症, 同时还可并发其他疾病。因此, 保证室内适当温度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证适应的温度, 术中以远红外线保温操作台作为手术床, 术后放置于暖箱。箱温根据患儿体温而设定, 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箱温及患儿体温, 维持体温在37℃左右。一切治疗操作尽可能在暖箱内进行, 动作要敏捷, 完成后及时关闭箱窗[3]。这样既可保证患儿的温度, 又可给予新生儿黄疸紫外线照射。

3.5 术后病情的观察及抢救

新生儿抵抗侵袭因子的能力差, 同时新生儿的各个系统极具活力, 使得新生儿的病情易变, 因此围手术期的观察非常重要。新生儿腹部术后, 由于胃肠功能未恢复, 腹胀可致腹内压升高, 引起腹腔室综合症, 抬高膈肌, 影响心肺功能。尤其是脐膨出、腹裂等术后。因此围手术期的呼吸道及引流管道的管理至关重要。首先“按全麻术后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 全麻术后未清醒前, 应有专人观察和护理, 取平卧位头偏一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 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给予低流量吸氧, 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口唇及甲床颜色, 监测患儿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胃肠减压可以排出胃肠道内积存的气体及液体, 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降低腹腔内压, 减少对心肺的影响。各引流管道从暖箱侧孔引出并妥善固定, 防止脱落, 以保证各种引流管引流通畅, 准确记录各种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 要勤换尿布, 防止大小便污染切口。观察有无腹胀、呕吐、肛门有无排气、排便色量, 将情况及时报告给医生。

每个护士都应有娴熟的抢救技术, 如液体复苏、心肺复苏技术;必要的抢救药物、各种规格的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负压吸引器等是抢救成功的基本保障, 对新生儿至关重要。本组病例有3例术后出现呼吸衰竭、心跳停止, 均复苏成功。其中2例反复出现呼吸停止, 复苏成功。

3.6 出院后随访

新生儿术后的随访非常重要, 尤其对分期手术及无肛术后患儿。每位患儿出院时详细登记住址和有效通信方式, 告诉患儿家长护办室电话。应根据患儿出院医嘱详细交代母亲及其他家属, 使每次患儿复诊都及时有效。对家长经过培训能做到的, 如扩肛疗法, 不但教会方法, 更应该嘱其注意事项并认真记录。

总之, 新生儿病情变化快、代偿能力差、手术难度较大, 对医护人员观察病情及处理技术要求较高。明确诊断、充分沟通、科学的评估和正确的手术方式, 对患儿实施全面、系统、个体化、优质的护理, 可取得良好效果, 有效改善先天发育缺陷儿的预后, 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产房外科护理可使治疗更有效, 医患关系更和谐。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产房外科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孕检及产时诊断的24例先天性畸形儿, 出生后不出产房手术、早期干预病例资料, 其中先天肠闭锁、肛门直肠闭锁12例, 脐尿管囊肿1例, 脊髓脊膜膨出2例, 腹裂4例, 脐膨出2例, 头皮缺损3例。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 效果好, 家属满意度高。从术前准备及母亲心理准备、环境温度、静脉通道的选择与管理、病情的观察以及与母亲家属的配合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产房外科手术护理对策。结论:与传统新生儿手术相比较, 产房外科使新生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更有效。充分沟通、个体化优质的护理对新生儿顺利康复、避免并发症和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产房外科,手术,护理

参考文献

[1]郑珊.重要脏器结构畸形的围产期诊断与处理现状[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0, 9 (2) :81-83.

[2]李正, 王惠贞, 吉士俊.实用小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4-16.

篇4:脑外科病人护理体会

【关键词】脑外科;气管切开;护理;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412-01

脑外科手术是临床常见的手术之一。脑外科大手术后,部分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和意识障碍等现象。临床上,术后通常运用气管插管的方法,以便危重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进行紧急抢救。但运用气管插管后,如果护理不当,患者易出现痰液堵塞、阻塞呼吸道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循环骤停,危及患者生命。

1 一般资料

根据我院自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我科脑外科手术后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21~74岁,平均44.8岁。其中,脑溢血患者13例,颅内肿瘤患者17例,脑外伤患者70例。慢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37例,占总数的37%。

2 护理方法

2.1 术后患者立即连接心电监护仪。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并有专人进行护理。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防止空气干燥.每日室内空气消毒2次(多采取紫外线照射)。保持气管套管的通畅,随时检查是否出现脱出,在气管套管口覆盖双层盐水纱布,随时注意保湿,以确保吸入空气有定的湿度;及时吸出痰液,防止痰液增多堵塞呼吸道造成室息和痰液干燥附于套管内壁形成痰痂。

2.2 每日3~4次雾化吸入,每次20分钟,以预防肺部感染,同时作好口腔护理,预防肺部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按时更换切口敷料,每日室内清洗、消毒内套管2次,吸痰管每次使用后应冲洗,并浸泡于消毒液中;外套管每周更换一次,同时要注意全身用抗生素。

2.3 体位根据病情气管切开术后24~48小时取平卧位,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一般病人床头应抬高15~30度,以利于改善通气,增加组织供氧,但头部位置不宜过高或过低,给病人翻身时应防止套管旋转角度过大,影响通气而窒息。昏迷病人容易引起坠积性肺炎,应平卧位与侧卧位交替更换。

2.4 呼吸道管理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的气道不畅可导致气体弥散功能障碍,因此对气管切开术后的病人,应做好呼吸道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专人护理床头抬高15~30度,应及时吸痰,因气管切开术后3日内气管内分泌物較多,此时护理的关键就是吸痰,吸痰时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吸痰管一次一换,用一根吸痰管时应先吸呼吸道內痰液,再吸口鼻腔内分泌物,不可重复进入气道。选用粗细适宜带侧孔的吸痰管,若吸痰管过粗负压吸引过大,可造成肺内负压而使肺泡陷闭;若过细,吸痰不畅。吸痰时用无菌钳夹持吸痰管逐渐深入气管,左右旋转,当吸痰管达到一定深度时再开动吸引器,同时慢慢捻转吸痰管轻轻向外提拉,吸除支气管內痰液。吸痰时手法要轻柔迅速,一次吸痰时间不应超过15秒,每次间隔时间不应少于2分钟,吸痰器负压应为33.3~40.4Kpa为宜,吸痰遇到阻力时,应后退吸痰管,防止吸痰管侧孔吸伤黏膜。吸痰前后均应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防止发生低氧血症。

3 护理体会

3.1 气管切开处的护理

手术当日不宜过多变换体位,以免套管脱出。术后第2天调整系带的松紧,保持头,胸、气管套管在一条线上,翻改体位时要同时转动,避免套管活动刺激损伤气管粘膜或套管脱出。保持切口敷料整洁,更换切口敷料 2次/天,如有污染及对更换,切口周围皮肤严格消毒后,用无菌纱布覆盖,每次更换时注意纱布上有无分泌物及颜色,如有感染可用抗生素涂抹,导管外口用双层湿纱布覆盖。一次性气管套管更换,待1周窦道形成后视气道情况而确定,一般15天进行更换一次。

3.2 气管插管的护理

气管套管及切开处护理气管切开术后早期切口有少量渗血和肿胀。术后2~3天局部肿胀消退。若切口出血较多或有皮下气肿要及时报告医生,切口处纱布应每天更换1~2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切口感染,如被污染严重应及时更换。套管周围皮肤涂以凡士林,以防刺激皮肤。套管固定要松紧适当,固定套管的系带要打死结,根据患者颈部肿胀及消退情况随时调整松紧度,避免过松或过紧,应以放入一指为宜,系带每天更换1次,发现被痰液或渗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3 定时翻身叩背

护理人员运用正确的拍背方法,每隔1~2h帮助卧床患者翻身拍背。注意保护气管管道的畅通及头部手术部位。翻身拍背可以使附着于肺泡周围与支气管壁的稠痰液松动,改变附着位置,易于被吸引或排出。拍背时五指并拢形成空心拳,由肺底到肺尖,自下而上地反复拍打背部。有咳嗽反射者,拍背力度以能引起咳嗽反射为宜。

3.4 健康宣教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反应。在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前,应告知家属气管插管的重要性。术后患者易出现意识模糊、躁动等症状,因此应当嘱咐家属注意看护病人,防止意外拔管而导致呼吸道梗阻,危及生命。一旦发现意外脱出,应立即通知医生更换套管,确保呼吸道通畅。为了预防长期卧床的患者肌肉萎缩,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肌肉按摩。每日6~10次,每次15~20min并指导患者家属进行按摩,促进全身功能的恢复。对长期卧床患者还需提醒家属经常帮助患者进行翻身,避免褥疮形成。对于清醒患者,应向患者讲解自主咳嗽的重要性及吸痰的必要性,配合护理操作。对于语言交流困难的患者,长期卧床,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或恐惧感。护理人员采取手写或卡片等多种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4 结语

脑外科手术病人一般情况因需带管时间较长,做好术后患者的气道管理及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抢救成败和转归。因此,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基本操作和注重基础护理是确保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晓燕.脑外科手术患者气管插管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3):391.

[2]王秀娟.脑外伤患者术后气管插管管道护理两种方法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2):156-157. .

[3]盛卓人.特殊用途的气管导管.实用临床麻醉学.第3版[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389.

[4]刘晓艳.脑外科患者术后带气管插管的护理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0):33-34.

篇5:外科护理的心得体会

1、对一般轻症、择期手术的病人责任护士能热情接待病人,并把病人送至床边,主动向病人或者家属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规章制度及主治医师等,及时发放护患联系卡,了解病人入院后的心理状态与需求。

2、对急症、危重病人能迅速组织抢救,减轻病人痛苦,同时安慰病人及家属,减轻其恐惧心理。

3、在生活上为病人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对出院病人半月内主动询问病人的康复情况并记录访问内容,广泛听取病人及陪护对护理服务的意见,对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及时进行了整改。

三、完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护理安全得到保证。

1、列举神经外科护理风险29项及相应的防护措施,组织全科护士进行了分析讨论学习。

2、每周护士会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查找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措施,消除差错事故隐患,认真落实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发挥科内质控小组作用,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各项护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四、护理文书书写,力求做到准确、客观及连续。

护理文书即法律文书,是判定医疗纠纷的客观依据,书写过程中要认真斟酌,能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反映病人的病情变化,不断强化护理文书正规书写的重要意义,使每个护士能端正书写态度,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力度,每班检查上一班记录有无纰漏,质控小组定期检查,护士长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及出院病历终末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月进行护理文书质量分析,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继续监控。

五、规范病房管理,建立以人为本的住院环境,使病人达到接受治疗的最佳身心状态。

病房每日定时通风,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对意识障碍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落实岗位责任制,按分级护理标准护理病人,落实健康教育,加强基础护理及重危病人的个案护理,满足病人及家属的合理需要,全年护理住院病人 人,其中手术病人 人,抢救病人 人,气管切开病人 人,特护 人,一级护理 人共 天。

六、急救物品完好率达到100%。

急救物品进行“四定”管理,每周专管人员进行全面检查一次,护士长每周检查,随时抽查,保证了急救物品始终处于应急状态。

七、按医院内感染管理标准,重点加强了医疗废物管理,完善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组织学习医疗废物分类及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并进行了专项考核,院感小组兼职监控护士能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使院感监控指标达到质量标准。

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一、 基础护理不到位,依赖病人家属,个别班次新入院病人卫生处置不及时,病人卧位不舒服。

二、病房管理有待提高,病人自带物品较多,物品放置杂乱。

三、个别护士无菌观念不强,无菌操作时不带口罩,职业暴露防范意识差,生活垃圾、医疗垃圾时有混放。

四、 主动学习风气不够浓厚,尤其年轻护士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性不高;学术风气不够,只有一篇学术论文。

五、护理文书书写有漏项、漏记、内容缺乏连续性等缺陷。

篇6:外科护士护理心得体会3篇

外科是研究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科学,是以手术切除、修补为主要治病手段的专业科室。下面是外科护士护理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外科护士护理心得体会

7月以来,我从外一科开始轮转,通过一个多月的工作,使我对护理工作有了较深的认识。

一、领导和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是我工作打好基础的关键

从接受我到医院报到及安排工作,医院和护理部领导给了我极大的关心,到外一科进行轮转,科主任、护士长及老师们工作上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和生活上的关心,带教老师在护理工作中给予了很多指导和帮助。在工作中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和困难,外一科各位老师进行指导,帮助查找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并鼓励我、关心我,增加了我干好工作的信心,使我能在短时间内找准工作突破口,及时将科室的工作理顺。

二、不断的学习和提高,是干好护理工作的基础

在我实习一年和这一个多月的护理工作中,体会到作为护士不仅要熟悉自己的工作,还要不断加强学习,包括学习专科知识、与病人沟通、与同事配合协作、调节自己的家庭生活等。8月中旬,护理部首先安排我们进行岗前教育及操作示范演练,进一步提高了我对护理工作的认识,理论知识得到丰富,实际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外一科轮转,我充分抓住这次轮转的机会,外一科收住普外肿瘤烧伤方面的病人,我一方面加强相关疾病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不放过任何机会,学习护士长及各位老师的工作经验、对自己所管病人的管理,出现问题及时对工作进行重新梳理,找问题,寻差距,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善自己工作、沟通、操作的能力,工作中精益求精,不出现任何差错事故。

三、坚定的信心和勇气,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动力

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战胜困难的决心面对科室的工作,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也从没有放弃过。特别是刚到外一科时,由于科室病人多,对科室环境不熟悉,需要有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调节,在这个阶段,不知道怎样才能把这份工作做到更好,感觉自己游离于轮转生与护士角色之间找不到突破口,科室的樊老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要开始进入护士这个角色,要试着与医生,护士交流,要开始融入我们这个科室,其实放开了就好了。”听完樊老师说的这些话,我才发现其实科室的老师和医生们都在关心着我。自从那次之后,我就开始试着与老师和医生们进行交流,有什么不懂或者有疑问的问他们,他们都会耐心细致的给我讲答,我有什么做的不对或者不好的地方,老师和医生们也都会提出来,让我下次能够不再犯这样的错误,能够把事情做到更好。现在我与病人的沟通也越来越多了,我管的病人对我的工作很认可,信任我,时不时给水果吃,我都善意的拒绝了。交班记录也渐渐开始独立书写。其实这也验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万事开头难”做什么事情都是开头最难的,当自己敢于踏出第一步,敢于去尝试了,那么后面的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来外一科工作的这一个多月中,我无论是在工作经验,还是做人处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都是与科室领导和老师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是他们燃起了我对这份职业的热爱,是他们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是多么的骄傲与自豪!

篇二:外科护士护理心得体会

手术室一个让人听了感觉很恐怖又很神秘的名词,手术室的一道门将里外分割成两个世界.让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所有科室中手术室是另我最向往的科室,因为手术室对我来说很神秘,我带着好奇心来到手术室实习.在手术室一个月的实习生活中感觉自己收获很多,增长了很多见识包括护理知识上,也包括人际关系方面.手术室护士分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器械护士负责术前准备工作,给医生传递工具,术后打包.巡回护士负责接送病号等.每天早晨八点上班,更换好鞋戴好帽子口罩,换好手术室衣服才能进入限制区,更加增强了自己的无菌观念,在手术室实习期间很荣幸上了两台小手术,是鼻腔取肿物,我仅仅是帮助拉钩为了更好的暴露手术视野,但是从内心里还是感觉机会的来之不易,从每一个小步骤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手术过程中无菌要求的严格程度.我从刷手学起到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每一步都严格要求自己,以达到无菌的要求.在手术室我还学会了扎套管针,打大包,打器械包等.在一个月的实习中,我看了很多手术例如直肠癌,腹腔镜等.感觉实习时间过的很快,一个月就这么过去了,从中学到的东西感觉无法用语言描述,对手术室有很多的不舍,手术室外面披的神秘面纱终于揭掉了,希望以后工作能到手术室!

篇三:外科护士护理心得体会

我们的职业是被人尊称的“白衣天使”,也许只有同行们才清楚这天使背后的苦和累。工作对我们的要求是苛刻的。白大褂一穿,什么情绪和烦恼都得抛得远远的。在医院消毒水的气味中,我们走过了清纯的少女时代;从血淋淋的伤口边我们走过了炙热的青春年华;在白色的氛围中送走了无数个宁静的夜晚;在爱人的期待和孩子的埋怨中把自己奉献给了一个个伤痛病人。众所周知我们的工作辛苦,没有固顶的节假日;没有固顶休息时间。工作琐碎,责任重大。有的护士还需要跟麻风患者、精神病患者、传染病患者打交道。我们默默无闻的付出了很多。然而我们却经常遇到委屈和误解。但我们无怨无悔。因为我们深知服务对象是一个个需要人帮助和同情、在病痛中苦苦挣扎的病人。

篇7: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体会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1997年8月至1998年8月共对120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心理护理。其中男73例,女47例;年龄8~72岁;文化程度:受过高等教育25例,中等教育65例,初等教育30例;职业:职员25例,工人30例,农民6例,学生5例,个体劳动者10例,干部38例,其他6例。

2 护理措施

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反应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使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关键。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从患者入院开始。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熟悉环境、人员、制度,并使患者简单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让其尽快适应医院的生活,从而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是直接相关的。护理人员的言行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心理反应。通过美好的语言,端庄的举止,亲切的问候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心理支持,使患者感到真诚与温暖,具安全感和信任感,能对护理人员倾心相谈,说出心里话。

2.2 共性化与个性化心理护理相结合

同一种疾患可以有同样的心理反应及心理反应程度,也可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方式及不同的心理反应程度,同样的心理反应方式及心理反应程度可来自于不同的原因。因此,对于外科手术患者应首先从他们的共性着手进行心理疏导,如从认知的角度启发患者,指出其所患疾病的相关原因。根据专业理论知识,用患者能听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给患者介绍疾病和手术,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权衡手术的利弊,实是求是,恰如其分地解答患者的问题,以消除患者顾虑。详细地向患者介绍手术程序、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并教授患者必要的技巧。例如:术前禁烟酒、禁食、禁水;自我精神松弛法;术后各个部位放置引流管的时间,更换、保护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咳嗽、呼吸的技巧;如何进行床上排便排尿的训练;减轻切口疼痛方法等。患者术毕回到病房用亲切的目光、关心体贴的语言与之交流。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切口及引流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主管医生并作出处理,使其顺利度过手术期。由于患者的性别、年龄、性格、文化程度和社会经历等不同,对疾病和手术引起的心理反应也有个体差异。对担心手术成败者向其介绍主刀医师的业务水平和以往成功的例子,启发、鼓励患者,帮助树立成功的信心。对在工作上有业绩的患者,给予鼓励赞扬,证实其并不比别人差,使其摆脱自卑、消极观念。对于担心经济问题的患者则首先给予安慰,陈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使其放下思想包袱,愉快接受治疗。

2.3 进行相关的健康宣教,提高心理护理的质量

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分阶段进行健康宣教,使其对所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措施、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康复和预防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机体的耐受力防止手术后并发症,是促进康复的措施之一。

2.4 发挥家庭支持作用

了解患者真实疾患者常局限于家庭,因而家庭支持对于患者具有很大的作用。做好家属的工作,通过患者家属良好的心理支持作用,使患者得到安慰和支持,摆脱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2.5 定时评估记录,了解患者的心身状况,以指引心理护理的方向

我科对每一个住院患者,均填写一份外科患者入院评估表和护理问题项目单。从中评估记录患者从入院开始到出院为止,住院期间的生命体征、精神、心理、饮食、睡眠、行为状况、嗜好、专科检查情况以及治疗护理措施、效果评价等。对于特级护理患者每天评估记录1次,一级护理患者从入院当天开始,连续评估记录3d后,每隔3d评估记录1次;二级和三级的护理患者则每周评估记录1次。在评估记录的同时,针对各个患者的不同情况,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并作出效果评价。根据上述的评估、记录和评价,了解患者住院期间心身健康情况的变化,以便引导心理护理工作,从而保证患者健康康复。

3 护理体会

3.1 效果

根据对120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前的评估记录分析,焦虑患者占90.5%;忧郁者占9.8%;担心者占85.2%,包括:担心收费过高者39.4%,担心医生不负责者占7.1%,担心术后效果不佳者20.2%,担心术后功能障碍者占18.5%;对手术有顾虑者占69.3%,包括:怕手术不成功者29.5%,怕复发者占39.8%;精神紧张者占89.9%;对手术成功有信心者占70.8%.经过对120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后记录评价分析,患者的负性心理反应有明显改善。焦虑者降至70.5%;忧郁者降至4.7%;担心者降至62.3%;精神紧张降至42.8%;对手术有顾虑者降至49.5%;对手术成功有信心者为89.9%.120例患者均能以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稳定的情绪接受、配合手术的治疗,无1例发生并发症,基本在预期间康复出院,患者及家属都感到满意。

3.2 心理护理的目的

心理护理不同于一般的临床护理,其根本特点在于它通过护士的态度、言语、行为等有意识地影响患者的感受和认识,从而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进而达到防病治病,加速康复和提高生命质量,保证心身健康的目的。

3.3 心理护理的价值

心理护理与技术护理相辅相成,具有同等价值。而心理护理在特定条件下,往往胜于技术护理的作用。近代心身医学研究发现,躯体疾病可导致情绪障碍,通过大脑皮质下中枢的反作用,可以加重疾病或使之长久不愈。如恐惧、焦虑、悲伤、痛苦、愤怒等。长期的心理刺激可引起机体内部的不良反应。良好的心理因素,积极配合治疗则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心理护理工作是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去改变患者的负性心理反应,促进康复,从而体现出独特的价值。

3.4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人体系统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系统。人体的存在决不是孤立的,人体这个系统不但受化学因素、生物因素所制约,而且也受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每个患者之间存在诸如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生活习惯、爱好等差异,所患疾病也不一样。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措施所做出的反应。因此,必须使患者处于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护理和治疗,使护理的工作达到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的目的。

篇8:脑外科病人护理体会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选自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月采用静脉留置针的脑外科患者788例, 男525例, 女263例;年龄4~78岁。

1.2 护理

1.2.1 置管前指导

向患者耐心细致地讲解置管的目的和意义, 让其了解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常识和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优点及常见的并发症。正确宣教, 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向患者告知静脉留置针置管后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 置管期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洗漱、淋浴时防止局部进水等[1]情况, 使患者及家属取得信任, 积极配合。

1.2.2 置管部位及选择

置管操作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全身情况、机体的营养、病情、静脉血管的弹性和治疗所用药物评估, 置管部位选择避开手术操作区域及容易受压和不易于固定的部位。血管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易于固定的血管[2]。遵循由远至近、左右交替的原则, 选位顺序应先上肢后下肢。长期卧床的患者, 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 且留置时间不宜过久。对血管不充盈的患者, 可用热毛巾局部热敷, 刺激血管充盈, 然后再进行穿刺。

1.2.3 静脉留置针固定

一般选用透明胶纸以穿刺点为中心固定, 既固定针体又保护针眼, 此方法简便易行。特别适用于关节部位的固定。对加长静脉留置针待输液完毕后, 将留置针的延长部分紧贴留置针外侧根部向穿刺端反折, 然后将反折部分用胶布固定在针翼上。避免血液进入留置针的反折部分, 大大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无菌敷贴给予静脉留置针第一层的保护, 但它又常常会出现粘贴不良的情况, 包括边缘卷边、薄膜下潮湿、积气等。这些都使静脉留置导管处于滑脱的危险中。因此需密切注意观察敷贴的状态, 及时更换, 防止因敷贴粘贴不良导致的并发症。在敷料贴上注明留置时间、姓名, 每天用安尔碘消毒穿刺周围皮肤并更换透明敷贴, 用无菌纱布包裹肝素帽。连续24 h输液者需更换输液器, 肝素帽每周更换1~2次。

1.2.4 封管措施

封管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每次输液完毕用无菌生理盐水5~10 ml正压封管, 每隔6~8 h重复冲管一次:也可以应用每毫升生理盐水含10~100 U肝素钠3~5 m正压封管。抗凝作用可持续12 h以上。采用连续、不间断、边推注、边旋转式退出针头的方法, 封管液推注速度要慢, 使其充满整个导管腔。

1.2.5 静脉炎护理

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最常见并发症。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在输液过程中, 如输注刺激性强和渗透压高的药物, 应注意速度缓慢。加强观察局部皮肤血管情况, 重视患者主诉,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减轻痛苦, 保护血管。一旦出现穿刺部位红、肿、热、痛及体温升高, 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等情况明确为静脉炎[3]。

轻度静脉炎患者局部轻微红肿, 红肿面积较小, 应用0.2%碘伏消毒局部3次/d, 一般2~3 d, 局部热敷, 大多数症状可消退。避免同一部位再次进行输注液体。中度静脉炎患者自感觉症状明显局部胀痛、红肿明显, 手触摸有硬结, 局部用33%硫酸镁湿敷, 纱布浸硫酸镁溶液以不滴为宜, 湿敷面积应超过部位外围2~3 cm, 湿敷时间应保持24 h以上。重度静脉炎患者局部红肿面积>5 cm×5 cm。局部可以触摸有硬结, 有烧灼感。给予抬高患肢减轻肢体肿胀, 局部应用硫酸镁溶液进行热敷, 并同时应用烤灯照射2~3次, 温度调节照射局部的高度, 照射时间为每次20 min, 每天2~3次。

1.2.6 导管堵塞

导管堵塞是静脉留置针最常见的情况, 能够引起导管堵塞原因很多, 与封管液种类、用量;封管液推注速度;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 机体的凝血机制等有关[4]。在封管液选择如无明显的禁忌证应用肝素进行封管;注意封管液推注速度不可过快。有研究表明, 缓慢推注组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组。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 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

2 结果

本组病例输液7~21 d, 平均16 d。静脉留置时间3~14 d, 平均静脉留置时间10 d。出现导管脱落11例, 导管堵塞25例, 静脉炎19例。采取积极措施后未造成严重后果。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应用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对血管刺激性小, 使静脉管道保持通畅, 便于危重患者的抢救, 既减轻患者由于反复操作造成的痛苦, 又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5], 临床加强对应用静脉留置针的综合护理, 细致的观察能够有效地延长静脉留置针应用, 减少并发症[6]。

参考文献

[1]中华护理学会.临床高新技术知识与现代护理1400问[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90.

[2]孙克莎.血黏稠度对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问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 (12) :3-4.

[3]张晓静.国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3) :219-220.

[4]董淑华.静脉输液相关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9) :719-720.

[5]乔虹.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 2000, 15 (2) :78-79.

篇9:外科手术术后护理体会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茶店中心卫生院湖北十堰442512)【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术后的优质护理体会,为外科手术后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术后护理患者,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早日解除病痛,恢复健康。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明显提高,且缓解了医患关系。结论:外科手术后采取优质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外科手术;护理;优质服务【中图分类号】R3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331-01 普外科在医院各科室中具有急诊多、周转快、手术多、任务重等特点,而该科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度往往比较低。因为外科手术后引起的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经历手术后,切口的疼痛会引起机体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加剧组织分解代谢,从而影响切口的愈合及康复,患者常常因此而睡眠不足,机体免疫球蛋白下降,最终延长切口的愈合期。因此,提高外科手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笔者通过对2009年以来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9年以来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103例,男67例,女36例,年龄24~68岁,平均46岁。2.方法2.1护理人员方面:集中护理人员学习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有关内容,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让护理工作者了解当前护理形势,确信优质护理服务势在必行,它不是一种形式,也不是一种运动,更不是洗头洗脚工程,而是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并举的一项措施;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服务项目和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让每个护士明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意义及所需达到的目标,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1]。2.2患者方面:(1)对外科术后患者应注意观察其伤口有无渗出、出血及感染迹象,顺引流管方向是否妥善固定,注意减少因翻身活动导致引流管刺激引起的疼痛;协助患者翻身,背部置靠垫,膝下置软枕,保证舒适;指导患者侧身起床,减轻疼痛。创造良好的病室氛围:病房温度、光线适宜,保持整洁、安静、舒适的环境,尽量将治疗护理集中在适宜时间段进行。分散患者注意力,比如听音乐、轻轻按摩伤口周围的皮肤等,同时指导患者学习一些预防及减轻疼痛的技巧,如咳嗽或做深呼吸时,用手或枕头按住伤口,防止牵扯缝线;留置引流管的患者翻身及改变体位时,避免压迫、扭曲、牵拉管道。及时排尿防止术后尿潴留,如出现排尿困难,立即诱导排尿(听流水声、按摩膀胱区等)必要时导尿;为高龄患者配备了老花镜,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的患者配备了拐杖,为大手术后患者配备了移动坐便椅等。(2)大多数手术病人在手术后都会由于疾患或其他原因而产生心理应激。研究表明,术后焦虑与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密切相关。因此,做好外科手术病人术后的心理护理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术后病人清醒时,护士及家属应尽量守在床边,使病人感受到生命有充分保障,同时说明手术已顺利完毕,告知手术效果,减少病人的担心,鼓励病人安心静养,早期下床活动,争取尽快康复。对手术后疼痛而表现为焦虑不安的病人,首先应检查病人体位是否恰当,引流是否畅通,有无腹胀,二便是否正常等,然后一面做好病人的安抚工作,稳定病人情绪,一面按病情给半卧位,理顺引流,解除腹胀等,必要时给止痛剂止痛,这时不宜把真实病情告知他们,对情绪低落、悲观抑郁的病人,要多做心理治疗,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产生缺陷心理的病人,更应关心,体贴,经常与之交谈,使其尽快适应和接受术后的现实。陶丽霞[2]认为术后的忧虑,是心理損失感的类反应。并多见于女性乳房切除术,以及截肢、颅内手术等造成的脏器及肢体的损失,这类病人最容易产生绝望心理,对预后有重大影响。对这些病人更应细致照料,给予深切的同情和热情的劝慰,帮助病人承认丧失的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鼓励病人加强健肢的锻炼以补偿患肢的不足。3.结果2009以来,我院对外科术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并同时组织做好患者填手术患者咨询表,内容包括评价自身日常心理状态、疼痛耐受程度、护士采取的减轻术后疼痛的措施指导、对护理工作者的满意度、护理舒适度等,结果显示优质护理能有效地控制了患者术后的忧郁心理,消除患者的恐惧,减轻身心压力,保持心率、血压的平稳,以良好心态逐渐恢复健康。4.讨论

疼痛是机体对损伤组织或潜在的损伤产生的一种不愉快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外科术后疼痛是一种有创伤刺激,表现为心理和行为的一系列反应。进行优质护理时,护士正确掌握评估方法,有效参与病人的后期护理,帮助患者安全地度过术后疼痛期。心理护理也是优质护理必不可少的环节。正确的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疼痛,从而提高患者潜意识里控制痛觉。在护理期,通过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使其觉得自己处于逐渐恢复健康过程。鉴于医患关系紧张,护士也应多与家属沟通,让家属最大的帮助患者适应新的生活,消除对疼痛的恐惧、焦虑无助感,并及时想医师及护理人员报告康复进展,及时处理,促进患者下床活动,最大程度降低手术的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参考文献[1]甘飞儿.创新护理模式在妇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71-72.[2]陶丽霞.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J].安庆医学,1997,18(3):48.

上一篇:小学生宪法学习演讲稿下一篇:党校培训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