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201

2024-05-02

外科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201(精选6篇)

篇1:外科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201

一、等渗性缺水

1、护理问题:体液不足

与大量呕吐、肠梗阻、腹膜炎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体液量恢复平衡

护理措施:维持正常的体液量

(1)去除病因:采取措施预防水、钠代谢失调,遵医嘱积极处理原发疾病,防止体液丢失

(2)补充液体:遵医嘱及时、准确的补充液体。

补液量:包括生理需要量、已丢失量和继续丢失量三部分。

生理需要量:一般成人每日需要量为2000—2500ml,氯化钠5—9g,氯化钾2—3g,葡萄糖100—150g。已丢失量:指在制定补液前已经丢失的体液量,按缺水程度补充,轻度为体重的2%—4%;中度为4%—6%;重度为6%以上。继续丢失量:成人体温达40℃,需补充1000ml液体;出汗湿透一套衣裤,需补充1000ml液体;气管切开病人需补充1000ml液体。补液量= 生理需要量 + 已丢失量和继续丢失量(额外损失)。

补液原则:第一个8h补充总量的1/2,剩余1/2在后16个h内均匀输入。

补液顺序:先盐后糖、先晶后胶(但是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应尽早补充胶体溶液。)、液体交替、尿畅补钾(尿量达到40ml/h的情况下才能补钾。)

观察疗效:补液过程中,密切观察疗效,如生命体征、精神状态、口渴、皮肤弹性、眼窝下陷等的恢复情况,以及尿量、尿比重,血常规、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心电图及中心静脉压的变化。

观察要点:病人缺水症状和体征改善。

2、护理问题:有受伤害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低血压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未出现受伤现象。

护理措施:减少受伤的危险

(1)注意监测血压,指导病人在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避免造成直立性低血压造成眩晕而跌倒受伤。

(2)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制定活动的时间,量及形式。

(3)加床栏保护,适当约束及加强监护等。

观察要点:病人未受伤,能复述预防受伤的有效措施。

二、低渗性缺水

1、护理问题:体液不足

与大量呕吐,胃肠减压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体液量恢复平衡 护理措施:补充等渗或高渗盐水 观察要点:病人缺水症状改善。

2、护理问题:有受伤害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低血压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未出现受伤现象。

护理措施:减少受伤的危险

(1)注意监测血压,指导病人在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避免造成直立性低血压造成眩晕而跌倒受伤。

(2)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制定活动的时间,量及形式。

(3)加床栏保护,适当约束及加强监护等。

观察要点:病人未受伤,能复述预防受伤的有效措施。

三、高渗性缺水

1、护理问题:体液不足

与高热、大汗等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体液量恢复平衡

护理措施:鼓励病人多饮水,遵医嘱静脉输入非电解质溶液。观察要点:病人缺水症状改善。

2、护理问题:口腔黏膜改变

预期目标:口腔黏膜恢复

护理措施:做好口腔护理

3、护理问题:有受伤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未出现受伤现象。

护理措施:减少受伤的危险

(1)注意监测血压,指导病人在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避免造成直立性低血压造成眩晕而跌倒受伤。

(2)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制定活动的时间,量及形式。

(3)加床栏保护,适当约束及加强监护等。

观察要点:病人未受伤,能复述预防受伤的有效措施。

四、钾代谢异常

低钾血症:

1、护理问题:活动无耐力

与低钾血症致肌无力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能自主活动

护理措施:口服补钾、见尿静脉输入补钾

2、护理问题:有受伤害的危险

与软弱无力和意识障碍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未出现受伤现象。护理措施:减少受伤的危险

(1)注意监测血压,指导病人在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避免造成直立性低血压造成眩晕而跌倒受伤。

(2)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制定活动的时间,量及形式。

(3)加床栏保护,适当约束及加强监护等。

观察要点:病人未受伤,能复述预防受伤的有效措施。

高钾血症:

1、护理问题:活动无耐力

与高钾血症导致肌无力、软瘫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能自主活动 护理措施:恢复血清钾水平

(1)停用含钾药物,避免进食含钾高的食物。

(2)遵医嘱用药以降低血钾水平。

2、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搏骤停 护理措施:(1)严密监测血钾、心率、心律、心电图

(2)一旦发生心律失常应立即通知医师,积极协助治疗

五、酸碱平衡失调

代谢性酸中毒:

1、护理问题:口腔黏膜受损

与代谢性酸中毒致呼吸深快有关 预期目标:口腔黏膜恢复

护理措施: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用漱口液清洁口腔

2、护理问题:有受伤的危险

与代谢性碱中毒所致的意识障碍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未出现受伤现象。护理措施:减少受伤的危险

(1)注意监测血压,指导病人在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避免造成直立性低血压造成眩晕而跌倒受伤。

(2)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制定活动的时间,量及形式。

(3)加床栏保护,适当约束及加强监护等。

观察要点:病人未受伤,能复述预防受伤的有效措施。

3、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高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

护理措施:加强对病人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指标动态变化趋势的监测。

代谢性碱中毒:

1、护理问题:有受伤的危险

与代谢性碱中毒致意识障碍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未出现受伤现象。

护理措施:减少受伤的危险

(1)注意监测血压,指导病人在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避免造成直立性低血压造成眩晕而跌倒受伤。

(2)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制定活动的时间,量及形式。

(3)加床栏保护,适当约束及加强监护等。

观察要点:病人未受伤,能复述预防受伤的有效措施。

2、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护理措施:(1)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等。

(2)遵医嘱正确应用含钙、钾药物。

六、休克

1、护理问题:体液不足与大量失血、失液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体液维持平衡,表现为生命体征平稳、面色红润、肢体温暖、尿量正常。

护理措施:迅速补充血容量,维持体液平衡

(1)建立静脉通路,立即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输液通道,大量快速补液。(2)合理补液,先晶后胶,监测CVP。

(3)记录出入量:准确记录输入液体的种类,数量,时间、速度,并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以作为后续治疗的依据。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意识和表情——反应脑组织的灌流情况

皮肤色泽、温度、湿度——反映体表的灌流情况

尿量——反映肾脏血流灌流,反映组织器官血流灌流。血压和脉压差——微循环变化比血压下降早,回升晚。脉搏——肺率加快,若脉快并细弱表示休克加重

呼吸——增快,变浅、不规则,表示病情变化,呼吸大于30或小于8次/分。

2、护理问题:气体交换受损 与微循环障碍、缺氧和呼吸形态改变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呼吸道通畅,呼吸平稳,血气分析结果维持在正常范围。护理措施:(1)取休克体位

(2)经鼻导管给氧:经鼻导管给氧,氧浓度为40%—50%,氧流量为6—8L/min。

(3)病情许可时,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协助排背排痰,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昏迷病人,头偏向一侧或置入通气管,以免舌后坠或呕吐物误吸而窒息。

(4)严重呼吸困难者: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尽早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3、护理问题:体温异常

与感染、组织灌注不良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体温维持正常 护理措施:(1)监测体温 每4小时测一次,密切观察其变化

(2)保暖:休克时体温下降,应给予保暖。禁止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进行体表加温,可导致末梢血管扩张,增加局部组织耗氧量而加重缺氧,从而使重要器官血流灌注减少,不利于休克。

(3)降温:高热病人以予物理降温;注意病室定时通风;及时更换被汗液浸湿的衣、被等,做好病人的皮肤护理,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

4、护理问题:有感染的危险

与免疫力降低、侵入性治疗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未发生感染或感染发生后被及时发现并处理 护理措施:(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2)协助病人咳嗽,咳痰,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3)加强留置尿管的护理。

(4)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

5、护理问题:有受伤害的危险 与微循环障碍、烦躁不安、意识不清等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未发生压疮或意外损伤 护理措施:(1)预防压疮:病情许可时,协助病人每2小时翻身、叩背一次,按摩受压部位皮肤。

(2)适当约束:对烦躁或神志不清的病人,加床旁护栏;适当约束输液肢体。

七、创伤

1、护理问题:体液不足

与伤后失血、失液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有效循环血量恢复,生命体征平稳

护理措施:

1、密切监测意识、呼吸、血压、脉搏、尿量等并认真做好记录。

有效止血后,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路。

2、护理问题:疼痛

与创伤、局部炎症反应或伤口感染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自诉疼痛逐渐减轻 护理措施:(1)抢救生命:保持呼吸道通畅、心肺复苏、止血及封闭伤口、恢复循环血量、监测生命体征。

(2)包扎: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布料包扎,以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压迫止血、减轻疼痛。

(3)固定:肢体骨折或脱位可使用夹板,就地取材。

3、护理问题:组织完整性受损

与组织器官受损失、结构破坏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的伤口得以妥善处理,受损组织逐渐修复 护理措施:(1)开放性伤口清创术后护理:伤肢抬高制动,注意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感染征象、引流是否通畅,肢端循环情况;定时更换敷料。

(2)闭合性损伤病人的护理:软组织损伤,抬高或平放受伤肢体;注意观察皮下出血及血肿的变化情况。伤情稳定后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4、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休克、感染、挤压综合征等

预期目标:病人无并发症发生或并发症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护理措施:(1)感染:开放性损伤的病人应及早行清创术,使用无菌药物和破伤风抗毒素。若伤口已发生感染,及早引流、换药处理。

(2)挤压综合征:早期患肢禁止抬高,按摩及热敷。协助医师切开减压,清除坏死组织。

八、肿瘤

1、护理问题:焦虑与恐惧

与担忧疾病预后和手术、化疗、在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及经济状况改变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焦虑、恐惧程度减轻

术前护理措施:了解病人心理和情感的变化,耐心地介绍手术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手术方式等。

术后护理措施:对化疗的病人,耐心解释所需实施的化疗方案及常见的毒副反应及应对措施,使病人有效配合,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观察要点:学会有效的应对方法,情绪平稳,焦虑、恐惧程度减轻

2、护理问题: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肿瘤所致高分解代谢状态及摄入减少、吸收障碍、食欲下降、进食困难、恶心、呕吐有关。预期目标:营养状况得以维持

术前护理措施:鼓励病人增加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的摄入;伴疼痛或恶心不适者餐前可适当用药物控制症状;口服摄入不足者,通过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改善营养状况。

术后护理措施:给予易消化且富有营养的饮食;术后病人消化道功能尚未恢复之前,可经肠外供给所需能量和营养,以利创伤恢复;或经管饲提供肠内营养,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康复病人少量多餐,循序渐进恢复饮食。观察要点:摄入足够的营养素,体重得以维持

3、护理问题:舒适度改变:急性疼痛 与肿瘤生长侵及神经、肿瘤压迫及手术创伤有关

预期目标:疼痛得到有效控制,病人自诉舒适感增加

术前护理措施: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为病人创造良好安静舒适的环境,鼓励其适度参与娱乐活动以分散注意力。

术后护理措施:由于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切口疼痛会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应遵医嘱及时予以镇痛治疗。

观察要点:疼痛减轻,止痛措施有效,舒适度增加

4、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1)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术前指导,如指导其进行深呼吸、咳痰练习和肢体活动(2)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3)加强引流管护理(4)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保持伤口敷料干燥(5)加强口腔和皮肤护理(6)鼓励病人多翻身、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及深呼吸(7)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肠蠕

动、减轻腹胀、预防肠粘连,并可增进食欲、促进血液循环及切口愈合,但应注意保暖和安全。

5、化疗病人的护理:(1)营养支持:鼓励病人摄入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多饮水。忌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忌饮酒。保持口腔清洁,增进食欲。遵医嘱应用止吐剂。(2)保护皮肤黏膜:指导病人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治疗时重视病人对疼痛的主诉,鉴别疼痛原因,若怀疑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针对外渗药物的性质给予相应处理。(3)预防静脉炎、静脉栓塞:合理安排给药顺序,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有计划地由远端选择静脉并注意保护,妥善固定针头以防滑脱、药液外漏。对刺激性强、作用时间长的药物,若病人的外周血管条件差,可行深静脉置管化疗。(4)了解化疗方案,熟悉化疗药物剂量、作用途径、给药方法及毒副作用,按时、准确用药。化疗药物现配现用,不可久置。化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肝肾功能、了解病人不适等。(5)预防感染:每周查1 次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低于3.5×10^9/L者应遵医嘱停药或减量。加强病室空气消毒,减少探视视;预防医源性感染。(6)预防出血:协助做好生活护理,注意安全、避免受伤,尽量避免肌内注射及用硬毛牙刷刷牙。(7)注意休息,协助病人逐渐增加日常活动。保持病室整洁,创造舒适的休养环境,减少不良刺激。

6、健康教育:(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2)鼓励家属给予病人更多的关心与照顾,增强病人的自尊心和被爱感,提高其生活质量。(3)加强营养,摄入高热量、高蛋白、富含膳食纤维的各类营养素,多食新鲜水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4)运动与功能锻炼 适量、适时的运动有利于调整机体内在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各类并发症。(5)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勇敢面对现实,克服化疗带来的身体不适,坚持接受化疗。

九、甲状腺功能亢进

(一)术前护理评估:(1)了解病人的发病情况,病程长短。有无甲状腺疾病的用药或手术史等;近期有无感染、劳累、创伤或精神刺激等应激因素;有无甲亢家族史。(2)注意有无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及其程度,如高代谢综合征、神经系统症状等;有无眼球突出、眼裂增宽等。

(二)术后护理评估:(1)评估病人呼吸道是否通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神志是否清楚、切口敷料是否干燥及引流情况、病人的心理反应等(2)了解病人是否出现术后常见并发症,如呼吸困难和窒息、喉返神经损失、手足抽搐和甲状腺危象等

1、护理问题:营养失调 与甲亢所致代谢需求显著增高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营养状况稳定,体重得以维持

术前护理措施: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加强营养支持,保证术前营养。禁用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的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勿进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以免增加肠蠕动而导致腹泻。

术后护理措施:术后清醒病人,即可给予少量温水或凉水。若无呛咳、误咽等不适,可逐步给予便于吞咽的微温流质饮食,注意过热可使手术部位血管扩张,加重创口渗血。以后逐步过渡到半流质和软食。鼓励病人少量多餐,加强营养,促进愈合。

观察要点: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2、护理问题: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咽喉部及气管受刺激、分泌物增多及切口疼痛

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保持通畅

术后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和协助病人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必要时行超声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易于排除。因切口疼痛而不愿咳嗽排痰者,遵医嘱适当给予镇痛药。

观察要点:术后能有效咳嗽咳痰,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术后体位与引流的护理:术后取平卧位,待血压平稳或全麻清醒后取半坐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指导病人在床上变换体位、起身、咳嗽时可用手固定颈部以减少震动。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24——48小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更换浸湿的敷料,估计并记录出血量。

4、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密切监测呼吸、体温、血压、脉搏的变化,观察病人发音和吞咽情况。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并及时通知医师、配合抢救。

十、甲状腺癌

1、护理问题:恐惧

与颈部肿块性质不明、担心手术及预后有关 术前护理措施:(1)加强沟通,告知病人甲状腺癌的有关知识,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手术的方法,术后恢复过程及预后情况,消除其顾虑和恐惧。(2)指导病人练习术时体位,即将软枕垫于肩部,保持头低、颈过伸位。术前遵医嘱予以镇静安眠类药物,使其身心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状态。

2、护理问题: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手术刺激、分泌物增多及切口疼痛有关

术后护理措施:(1)回病房后,取平卧位;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改半坐卧位,利于呼吸和引流。正确连接颈部引流装置。(2)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

3、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窒息、呼吸困难、神经损伤及手足抽搐等

术后护理措施: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并发症发生。了解病人的呼吸、发音和吞咽情况,判断有无呼吸困难,声音嘶哑、音调降低、误咽、呛咳等。及时发现创面渗血情况,估计渗血量,予以更换敷料。

4、术后饮食护理:病情平稳后或麻醉清醒后,给少量饮水。若无不适,鼓励进食或经吸管吸入便于吞咽的流质饮食,克服吞咽不适的困难,逐步过渡为半流质饮食及软食。禁忌过热饮食。

5、健康教育:(1)心理调适 指导病人,调整心态,积极配合后续治疗。(2)功能锻炼 教会病人自行检查颈部。出院后定期复诊,检查颈部、肺部及甲状腺功能等。若发现结节、肿块及时就诊。

十一、乳腺癌

1、护理问题:自我形象紊乱

与乳腺癌切除术造成乳房缺失和术后瘢痕形成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够积极面对自我形象的变化

术前护理措施:多了解和关心病人,鼓励病人表达对手术的顾虑与担心,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向病人和家属解释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护理评价:焦虑、恐惧缓解,情绪稳定,病人及家属能够接受手术所致的乳房外形改变。

2、护理问题: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留置引流管、患侧上肢淋巴引流不畅、腋静脉栓塞或感染有关。

预期目标:手术创面愈合良好,患侧上肢肿胀减轻或消失 术后护理措施:(1)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坐卧位,利于呼吸和引流。(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并予以记录。若病人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应及时报告医师,以便早期发现和协助处理肺部并发症,如气胸等。

护理评价:置引流管期间未出现感染征象,创面愈合良好,患侧肢体未出现肿胀,未出现功能障碍。

3、护理问题: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知识

预期目标:病人能复述患肢功能锻炼的知识且能正确进行功能锻炼。

术后护理措施:患侧上肢功能锻炼

1)术后24小时内:活动手指和腕部,可做伸指、握拳、屈腕等锻炼。

2)术后1~3日:可用健侧上肢或他人协助患侧上肢进行屈肘、伸臂等锻炼,逐渐过渡到肩关节的小范围前屈、后伸运动(前屈小于30度,后伸小于15度)。3)术后4~7日:鼓励病人用患侧手洗脸、刷牙、进食等,并做以患侧手触摸对侧肩部及同侧耳朵的锻炼。

4)术后1~2周:开始做肩关节活动,以肩部为中心前后摆臂。

4、伤口护理:

(1)有效包扎:手术部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防止积液积气。(2)观察皮瓣血液循环:注意皮瓣颜色及创面愈合情况。

(3)观察患侧上肢远端血液循环:若出现手指发麻、皮肤发绀、皮温下降、动脉搏动不能扪及,提示腋窝部血管受压,应及时调整绷带的松紧度。

5、引流管的护理:

1)保持有效负压吸引:负压吸引的压力大小要适宜。

2)妥善负压引流管: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宜,病人卧床时将引流管固定于床旁,起身时固定于上衣。

3)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和扭曲。

4)加强观察: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一般术后1—2日,每日引流血性液体50—200ml,以后颜色及量逐渐变淡、减少。

5)拔管:术后4—5 日,若引流液转为淡黄色,每日量少于10—15ml,创面与皮肤紧贴,手指按压伤口周围皮肤无空虚感,即可考虑拔管。拔管后若出现皮下积液,可在严格消毒后抽液并局部加压包扎。

5、患侧上肢功能锻炼

5)术后24小时内:活动手指和腕部,可做伸指、握拳、屈腕等锻炼。

6)术后1~3日:可用健侧上肢或他人协助患侧上肢进行屈肘、伸臂等锻炼,逐渐过渡到肩关节的小范围前屈、后伸运动(前屈小于30度,后伸小于15度)。7)术后4~7日:鼓励病人用患侧手洗脸、刷牙、进食等,并做以患侧手触摸对侧肩部及同侧耳朵的锻炼。

8)术后1~2周:开始做肩关节活动,以肩部为中心前后摆臂。

6、健康教育:(1)活动近期避免患侧上肢搬动或提拉过重物品,继续进行功能锻炼。(2)避孕 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防止乳腺癌复发。(3)坚持放疗、化疗。(4)乳房定期检查 检查时间最好选在月经周期的第7~10日,或月经结束后2~3日,已绝经的妇女应选择每月固定的1日检查。

十二、肋骨骨折

1、护理问题:气体交换障碍

与肋骨骨折导致的疼痛、胸廓运动受限、反常呼吸运动有关

护理措施:维持有效气体交焕,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鼓励病人咳出分泌物和血性痰。对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应加强呼吸道护理,包括湿化气道、吸痰和保持管道通畅等。

2、护理问题:急性疼痛

与胸部组织损伤有关

非手术治疗护理措施:减轻疼痛(1)妥善固定胸部(2)遵医嘱镇静(3)病人咳嗽咳痰时,协助或指导其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以减轻疼痛。

3、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

肺部和胸腔感染

术后护理措施: 防治感染(1)监测体温变化,若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不退,通知医师及时处理(2)协助并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排痰,以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3)及时更换创面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和引流管通畅。

4、健康教育:(1)合理饮食 食用清淡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多饮水。(2)休息与活动 保持充足的睡眠,骨折已愈合者可逐渐练习床边站立、床边活动、室内步行等活动,并系好肋骨固定带。骨折完全痊愈后,可逐渐加大活动量。(3)定期复诊,不适随诊。

十三、气胸

1、护理问题:气体交换障碍 与胸部损伤、疼痛、胸廓活动受限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能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呼吸平稳

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1)协助病人咳嗽咳痰:卧床期间,定时协助病人翻身、坐起、叩背,咳嗽;鼓励病人做深呼吸运动,促使肺扩张,预防肺不张或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2)实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者,做好呼吸道护理,主要包括气道的湿化、吸痰及保持管道通畅等,以维持有效气体交换。

2、护理问题:急性疼痛 与组织损伤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疼痛得到缓解或控制,自述疼痛减轻

护理措施:缓解疼痛

因疼痛不敢咳嗽、咳痰时,协助或指导病人及其家属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以减轻伤口震动产生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

3、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

胸腔或肺部感染

护理目标:病人病情变化能够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未发生胸腔或肺部感染 术后护理措施:(1)切口感染:保持切口敷料完整、清洁、干燥并及时更换,同时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采取抗感染措施。(2)肺部感染和胸腔内感染:监测体温,因开放性损伤易导致胸腔或肺感染,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痰液性状,如病人出现畏寒、高热或咳脓痰等感染征象,及时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

4、、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措施

(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患者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3)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患者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人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每30~60min一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柱无波动,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师。①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②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4)运送患者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5)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

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h,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第一天的引流量>500ml或每小时引流量在100ml以上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6)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功能的锻炼,是防止肺部感染,促进肺复张的重要措施之一。

方法如下:指导患者进行缓慢吸气直到扩张,然后缓慢呼气,重复10次/min左右,3~5次/日,每次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7)脱管处理: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师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8)拔管指征:48~72h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l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方法:嘱患者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

5、健康教育:(1)向病人讲解腹式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的意义并给予指导,出院后仍应坚持腹式呼吸和有效咳嗽。(2)告知病人恢复期胸部仍有轻微不适或疼痛,但不影响患侧肩关节功能锻炼,锻炼应早期进行并循序渐进;但在气胸痊愈一个月内,不宜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3)定期复诊,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十四、血气胸

1、护理问题:外周组织灌注无效 与失血引起的血容量不足有关

护理措施: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和组织灌注量

建立静脉通路,积极补充血容量和抗休克;遵医嘱合理安排输注晶体和胶体溶液,根据血压和心肺功能状态等控制补液速度。

2、护理问题:气体交换障碍

与肺组织受压有关

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呼吸型态、频率及呼吸音变化。(2)根据病情给予氧气,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3)若生命体征平稳,可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4)协助病人叩背、咳痰,教会其深呼吸和有效咳痰的方法,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3、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 感染

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1)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2)密切观察体温、局部伤口和全身情况的变化(3)鼓励病人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4)在进行闭式胸腔引流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引流通畅,预防胸部继发感染。

4、健康教育:(1)休息与营养指导病人合理休息,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2)呼吸与咳嗽 指导病人腹式呼吸及有效咳痰的方法,教会其咳痰时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以免切口疼痛。(3)自我保健 定期复诊,出现呼吸困难、高热等不适时随时就诊。

十五、肺癌

1、护理问题:气体交换障碍 与肺组织病变、手术、麻醉、肿瘤阻塞支气管、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肺换气功能降低等因素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恢复正常的气体交换功能

术前护理措施:改善肺泡的通气与换气功能,预防术后感染(1)戒烟:指导并劝告病人停止吸烟。(2)维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等药物,以改善呼吸状况。(3)指导病人练习腹式深呼吸、以下科室和翻身,以促进肺扩张,减轻术后伤口疼痛和加深呼吸运动;练习使用深呼吸训练器,以有效配合术后康复,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介绍胸腔引流设备,并告诉病人在手术后安放胸腔引流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措施:维持呼吸道通畅(1)给氧:给予鼻导管吸氧2~4L/min,可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给氧浓度。(2)观察:观察呼吸频率、幅度和节律,双肺呼吸音;观察有无气促、发绀等缺氧征象及动脉血压饱和度情况,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3)深呼吸及咳嗽:病人清醒后立即给予鼓励并协助其深呼吸和咳嗽,每1~2小时1次。咳嗽前给病人叩背,叩背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叩震荡,使存在于肺叶、肺段处的分泌物松动流动到支气管内。而后嘱病人做数次深呼吸,再慢慢轻咳,将痰咳出。病人咳嗽时固定胸部伤口,以减轻震动引起的疼痛。(4)稀释痰液:呼吸道分泌物粘稠者,可用相应的药物进行超声雾化,以达到稀释痰液、解痉、抗感染的目的。(5)吸痰:对于咳痰无力、呼吸道分泌物滞留的病人用鼻导管行深部吸痰。保留气管插管的病人,随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

观察要点:呼吸功能是否改善,无气促、发绀等缺氧征象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肿瘤引起机体代谢增加、手术创伤等有关病人营养状况改善

预期目标:病人营养状况改善 术前护理措施:纠正营养和水分的不足

建立建立愉快的进食环境,提供均衡饮食,注意口腔清洁以促进食欲。术前伴营养不良者,经肠内或肠外途径补充营养,如脂肪乳或复方氨基酸等,以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并利于术后恢复。术后护理措施:(1)严格掌握输液量和速度:24小时补液量控制在2000ml内,速度宜慢,以20~30滴/分为宜。记录出入液量,维持液体平衡。(2)补充营养:肠蠕动恢复后,可开始进食清淡流质、半流质饮食;若病人进食后无任何不适可改为普食。饮食宜为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保证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观察要点:营养状况是否改善

3、护理问题:焦虑与恐惧

与担心手术、疼痛、疾病的预后等因素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自述焦虑减轻或消失

术前护理措施:减轻焦虑 主动向病人介绍病房环境、责任医师及护士,对病人的担心表示理解,并予以安慰。指导病人正确认识癌症,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手术方案,各种治疗护理的意义、方法、过程、注意事项等,让病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主动关心病人,体贴病人,动员家属给病人以心理支持。观察要点:焦虑是否减轻。

4、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出血、肺不张、心律失常、肺水肿等

预期目标: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术后护理措施: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出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检查伤口敷料及引流管周围的渗血情况,胸腔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2)肺炎和肺不张:鼓励病人咳嗽排痰,痰液粘稠者予以超声雾化,必要时行鼻导管深

部吸痰或协助医师行支气管镜吸痰,病情严重者行气管切开,以确保呼吸道通畅。(3)心律失常:多发生于术后4日内。与缺氧、出血、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有关。术后应持续心电监护,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酌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密切观察心律,心率,严格掌握药物剂量、浓度、给药方法,控制静脉输液量和速度。(4)肺水肿:病人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心动过速、咳粉红色泡沫痰等。一旦发生,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控制液体入量;给予吸氧,氧气以50%乙醇湿化;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强心、利尿、镇静药物,安抚病人的紧张情绪。

观察要点: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十六、食管癌

1、护理问题:营养失调和体液不足: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进食量减少或不能进食、消耗增加等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营养状况改善,水、电解质维持平衡 术前护理措施:(1)能进食者,鼓励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若病人进食时进食黏膜有刺痛,可给予清淡无刺激食物;告知病人不可进食较大、较硬的食物,宜进半流质的软食。(2)若病人仅能进食流质而营养状况较差,可遵医嘱补充液体、电解质或提供肠内、肠外营养。

术后护理措施:(1)术后早期需禁饮、禁食3~4日,禁食期间持续行胃肠减压,注意经静脉补充营养。(2)停止胃肠减压24小时后,若无呼吸困难、胸闷剧痛、患侧呼吸音减弱及高热等吻合口瘘的症状时,可开始进食。(3)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嘱病人进食后2小时内勿平卧,睡眠时将床头抬高。防止胃液反流至食管,致反酸、呕吐等症状。

2、护理问题:焦虑

与对癌症的恐惧和担心疾病预后等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自述焦虑减轻,表现为情绪稳定 护理措施:(1)加强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实施耐心的心理疏导。(2)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以促进睡眠。

3、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

肺不张、肺炎、出血、吻合口瘘等 预期目标: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护理措施:(1)出血: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量。(2)吻合口瘘:术后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胸腔积液和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寒战、休克等吻合口瘘的临床表现。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包括:嘱病人立即禁食;协助行胸腔闭式引流并常规护理;遵医嘱予以抗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若出现休克症状,积极抗休克治疗。(3)乳糜胸:注意病人有无胸闷、气急、心悸,甚至血压下降;若诊断成立,迅速处理,置胸腔闭式引流,及时引流胸腔内乳糜液,使肺膨胀;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十七、腹股沟疝

1、护理问题:急性疼痛

与疝块嵌顿或绞窄、手术创伤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疼痛减轻或缓解

护理措施:(1)观察病人疼痛性状及病情变化,若出现明显腹痛,立即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2)若发生嵌顿、绞窄,引起肠梗阻等情况,应予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抗感染,必要时备血。做好急诊手术准备。行手法复位的病人,若疼痛剧烈,可根据医嘱注射吗啡或哌替啶,以止痛、镇静并松弛腹肌。手法复位后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观察腹部情况,注意有无腹膜炎或肠梗阻得表现。

观察要点:疼痛得到减轻或缓解

2、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

术后阴囊水肿、切口感染

预期目标: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术后护理措施:(1)预防阴囊水肿:术后用丁字带托起阴囊,并密切观察阴囊肿胀情况。(2)预防切口感染:注意体温和脉搏的变化;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疼痛,阴囊部有无出血、血肿;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不被污染。

观察要点:未发生阴囊水肿、切口感染;若发生,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3、术后护理:

(1)术后当日取平卧位,膝下垫一软枕,使髋关节微屈,利于切口愈合和减 轻切口疼痛。次日可改为半卧位。术后卧床期间鼓励床上翻身及活动肢体;传统疝修补术后3~5日可离床活动,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病人术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动。(2)术后6~12小时,若无恶心、呕吐,可进流质,次日可进软食或普食。行肠切除吻合术后应禁食,待肠功能恢复后方可进食。(3)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引起咳嗽;指导病人咳嗽时用手掌按压,以保护切口和减轻震动引起的切口疼痛。保持排便通畅,便秘者给予通便药物,避免用力排便。(4)为避免阴囊内积血、积液和促进淋巴回流,术后可用丁字带托起阴囊,并密切观察阴囊肿胀情况。(5)注意体温和脉搏的变化;观察切口有红、肿、疼痛,阴囊部有无出血、血肿。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若敷料脱落或被污染,及时更换;术后易发生切口感染,须合理应用抗生素。

十八、腹部损伤

1、急救护理:腹部损伤可合并多发性损伤,急救时应分清轻重缓急,首先处理危机生命的情况。(1)心肺复苏,注意保存呼吸道通畅(2)合并有张力性气胸,配合医生行胸腔穿刺排气(3)止血;经静脉采血行血型及交叉配血实验(4)迅速建立2条以上有效的静脉输液通路,根据医嘱及时输液,必要时输血(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6)对有开放性腹部损伤者,妥善处理伤口

2、护理问题:体液不足 与损伤致胸腔内出血,严重腹膜炎、呕吐、禁食等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体液平衡能得到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非手术治疗护理措施:维持体液平衡和预防感染 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补充足量的平衡盐液、电解质等,预防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使收缩压升至90mmHg以上。

术后护理措施:静脉输液与用药

禁食期间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必要时给予完全给予胃肠外营养,以满足机体高代谢和修复的需要,并提高机体抵抗力。术后继续使用抗生素,控制腹腔内感染。观察要点:体液得以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无脱水征象

3、护理问题:急性腹痛 与腹部损伤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腹痛缓解

护理措施:全身损伤情况未明时,禁用镇痛药,可通过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改变体位等来缓解疼痛;空腔脏器损伤者行胃肠减压可缓解疼痛。诊断明确者,可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镇痛药。

4、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 损伤脏器再出血、腹腔脓肿、休克 预期目标: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护理措施:(1)受损器官再出血:平卧位,禁止随意搬动病人。密切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变化,观察腹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和辅助检查结果的变化。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输血等。(2)腹腔脓肿:合理使用抗生素给予高蛋白、高热

量、高维生素或肠内外营养治疗。

5、腹腔引流管护理:术后应正确连接引流装置,引流管应贴标签注明其名称、引流部位,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能高于腹腔引流出口,以免引起逆行性感染。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若发现引流液突然减少,病人伴有腹胀、发热,应及时检查管腔有无堵塞或引流管是否滑脱。

十九、胃癌

1、护理问题:焦虑与恐惧 与病人对癌症的恐惧、担心治疗效果与预后有关

护理措施:鼓励病人表达自身感受,向病人解释胃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帮助病人消除不良心理,增强对治疗的信心。鼓励家属和朋友给予关心和支持,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护理问题:营养失调 与长期食欲减退、消化吸收不良及癌肿导致的消耗增加有关

术前护理措施:改善营养状况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和少渣的食物;不能进食者,应遵医嘱予以静脉输液,补充足够的热量。术后护理措施:(1)肠外营养支持 及时输液补充病人所需的水、电解质和营养素;详细记录出入液量,为合理输液提供依据。(2)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妥善固定营养管,防止滑脱、移动、扭曲和受压;保持喂养管的通畅,防止营养液沉积堵塞导管,每次输注营养液前后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20~30ml冲管,输注营养液的过程中每4小时冲管一次。营养液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

3、健康教育:(1)胃癌的预防 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的癌前疾病;少食腌制、熏、烤食品,戒烟、酒。(2)适当活动 参加一定的活动和锻炼,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3)定期复查 胃癌病人应定期随访,检查肝功能、血常规等,注意预防感染。术后3年内每3~6个月复查一次,3~5年每半年复查1次,5年后每年一次。

二十、肠梗阻

1、护理问题:急性疼痛 与肠蠕动增加或肠壁缺血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腹痛程度减轻 非手术治疗护理措施:(1)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期间应保持减压管通畅和减压装置有效的负压,注意引流液的色、质、量,并正确记录。如发现血性液体,应考虑肠绞窄的可能。(2)安置体位 取低半卧位,减轻腹肌紧张,有利于病人的呼吸(3)应用解痉药 在确定无肠绞窄后,可应用阿托品、654-2等药物,以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的痉挛,抑制胃肠道腺体的分泌,使病人腹痛得以缓解。

2、护理问题:体液不足 与频繁呕吐、腹腔及肠腔积液、胃肠减压等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体液能维持平衡,能维持重要器官、脏器的有效灌注量

非手术治疗护理措施:维持体液与营养平衡(1)根据病人呕吐次数、量及呕吐物的性状等补充液体补充液体(2)肠梗阻时需禁食,给予胃肠外营养。若梗阻解除,病人开始排气、排便,腹痛、腹胀消失12小时后,可进流质饮食;如无不适,24小时后进半流质饮食;3日后进软食。

3、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 术后肠粘连、腹腔感染、肠瘘

预期目标: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护理措施:(1)肠粘连 鼓励病人术后早期活动,如病情平稳后,术后24小时即可开始床上活动,3日后下床活动,以促进机体和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防止肠粘连。(2)腹腔内感染及肠瘘

如病人有引流管,应妥善固定引流管并保持

通畅,观察记录引流液色、质、量。更换引流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监测生命体征及切开情况,若术后3~5天出现体温升高、切口红肿及剧痛时应怀疑切口感染;若出现局部或弥漫性腹膜炎表现,腹腔引流管周围流出液体带粪臭味时,应警惕腹腔内感染及肠瘘的可能。根据医嘱进行积极的全身营养支持和抗感染治疗,局部双套管负压治疗。引流不畅或感染不能局限者需在此手术处理。

4、健康教育:(1)饮食指导 少食刺激性强的辛辣食物等,宜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饭后忌强烈活动。(2)保持排便通畅老年便秘者注意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等保持大便通畅,无效者可适当给予缓泻剂,避免用力排便。(3)自我监测 指导病人自我监测病情,若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等不适,及时就诊。

二十一、急性阑尾炎

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1)一般情况:了解病人年龄、性别,女性病人月经史、生育史;评估饮食习惯。(2)现病史:有无腹痛,及其伴随症状。评估腹痛的特点、部位、程度、性质、疼痛持续的时间以及腹痛的诱因、有无缓解和加重的因素等。(3)既往史:有无急性阑尾炎发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右肾或右输尿管结石、急性胆囊炎或妇科疾病史,有无手术治疗史。

2、身体状况(1)评估腹部压痛的位置,麦氏点有无固定压痛,有无腹膜刺激征。(2)全身有无乏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无腹泻里急后重等。(3)评估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等

3、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急性腹痛或阑尾炎的认知、对手术的认知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

(二)术后评估

评估病人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原发病变。若有留置引流管的病人,了解引流管放置的位置、是否通畅及其作用,评估引流液的色、量、性状等。评估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是否发生并发症等。

1、护理问题:急性疼痛 与阑尾炎症刺激壁腹膜或手术创伤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疼痛减轻或缓解

护理措施:(1)已明确诊断或已决定手术的病人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给予解痉或止痛药,以缓解疼痛。(2)全麻清醒后或硬外麻醉平卧6小时后,血压、脉搏平稳者,改为半卧位,以降低腹壁张力,减轻切口疼痛,有利于呼吸和引流,并可预防膈下脓肿形成。

2、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 腹腔脓肿、门静脉炎、出血、切口感染等 预期目标: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护理措施:(1)出血:表现为腹痛、腹胀和失血性休克,一旦发生出血,应立即输血、补液,紧急手术止血。(2)切口感染:表现为术后3日左右体温升高,切口局部胀痛或跳痛、红肿、压痛等。感染伤口先行试穿抽出脓液,或在波动处拆除缝线敞开引流,排出脓液,定期换药。(3)粘连性肠梗阻:与局部炎性渗出、手术损伤或术后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关,不完全性肠梗阻者行胃肠减压,完全性肠梗阻手术治疗。

3、术后护理:(1)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并准确记录加强巡视,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观察病人腹部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2)体位 全麻术后清醒或硬外麻醉平卧6小时后,血压、脉搏平稳者,改为半卧位,以降低腹壁张

力,减轻切口疼痛,有利于呼吸和引流,并预防膈下脓肿形成。(3)腹腔引流管护理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保持通畅;经常从近端向远端挤压引流管,防止因血块或脓液而堵塞;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4)饮食肠蠕动恢复前暂禁食,期间给予静脉补液;肛门排气后,逐步恢复经口进食。(5)鼓励病人术后早期在床上翻身、活动肢体,以促进肠蠕动恢复,减少肠粘连发生。

二十二、痔

1、护理问题:急性疼痛 与血栓形成、痔块嵌顿、术后创伤等有关

术后护理措施:判断疼痛原因,给予相应处理,如使用镇痛药、去除多余敷料等

2、护理问题:便秘 与不良饮食、排便习惯等有关

非手术治疗护理措施:饮食与活动 嘱病人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多吃粗粮,少饮酒,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嘱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术后护理措施:控制排便 术后3日尽量避免解大便,促进切口愈合,可于术后48小时内口服阿片酊一减少肠蠕动,控制排便。之后应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崩裂伤口。如有便秘,可口服液状石蜡或其他缓泻剂,切忌灌肠。

3、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 尿潴留、切口感染等 护理措施:(1)尿潴留:术后8小时仍未排尿且感下腹胀痛、隆起时,可行诱导排尿或导尿等。(2)切口感染:术后2日内控制好排便;保持肛门周围皮肤清洁,使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切口定时换药,充分引流。

二十三、大肠癌

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

1、症状 评估病人排便习惯有无改变,是否出现腹泻,便秘、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有无大便表面带血、粘液和脓液的情况。病人全身营养状况,有无肝大、腹水、黄疸、消瘦、贫血等。

2、体征 腹部触诊和直肠指诊有无扪及肿块及肿块大小、部位、硬度、活动度、有无局部压痛等

3、心理 评估病人和家属对所患疾病的认知度,有无过度焦虑、恐惧等影响康复的心理反应;对结肠造口知识及手术前配合知识掌握程度。

(二)术后评估:

1、手术情况 了解病人术中采取的手术、麻醉方式,手术过程是否顺利等

2、康复情况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是否平稳,营养状况是否得以改善,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及切口愈合情况等。评估术后有无发生出血、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

3、心理 了解行永久性人工肛门手术病人术后心理适应程度。术后生活能否自理,生存质量有无下降

1、护理问题:焦虑 与对癌症治疗缺乏信心及担心结肠造口影响生活、工作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未发生过度焦虑或焦虑减轻

护理措施:关心体贴病人,指导病人及其家属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方面的新进展,树立与疾病斗争的勇气。

2、护理问题:营养失调 与癌肿慢性消耗、手术创伤、放疗反应等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营养状况得以改善

护理措施:(1)术前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营养丰富的少渣饮食。(2)术后早期禁食、胃肠减压,经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及营养物质。术后48~72小时肛门排气或结肠造口开放后,若无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即可拔胃管,经口进流质饮食。术后1周进少渣半流质饮食,2周左右可进普食。

3、引流管护理:(1)留置导尿管:注意保持尿道口清洁,并清洗会阴部。(2)腹腔引流管护理: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避免受压、扭曲、堵塞,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

二十四、肝癌

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1)局部:有无肝大、肝区压痛、上腹部肿块等。(2)全身:有无肝病面容、贫血、黄疸、水肿等体征;有无消瘦、乏力、食欲减退及恶病质表现;有无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及各种感染,如肺炎、败血症、压疮等。

(二)术后评估:

1、手术、麻醉方式,术中病变组织切除范围、出血、补液、输血及引流管安置等情况

2、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血氧饱和度、尿量、肝功能等;监测腹部与创口情况,观察胃管、腹腔引流管等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等。

1、护理问题:急性疼痛 与肿瘤迅速增长导致肝包膜张力增加或手术、介入治疗、放疗、化疗后的不适有关

预期目标:主诉疼痛减轻或缓解

护理措施:(1)评估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诱因和程度,疼痛是否位于肝区,是否呈间歇性或持续性钝痛或刺痛(2)遵医嘱按照三级止痛原则给予镇痛药物,并观察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3)指导病人控制疼痛和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2、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 消化道或腹腔出血、肝性脑病、肺部感染等

预期目标:未出现并发症,或并发症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护理措施:(1)出血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1~2日应卧床休息,不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避免剧烈咳嗽和打喷嚏等,以防术后肝断面出血。引流液的观察: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和颜色。(2)膈下积液及脓肿 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以防膈下积液及脓肿发生;每日更换引流袋,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及量。若已形成膈下脓肿,必要时协助医师行B超定位引导下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鼓励病人取半坐位,利于呼吸和引流。严密观察体温变化,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鼓励多饮水。

二十五、急性胆囊炎

1、护理问题:急性疼痛 与结石突然嵌顿、胆汁排空受阻致胆囊强烈收缩或继发性染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疼痛减轻或缓解

护理措施:缓解疼痛 嘱病人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指导病人有节律的深呼吸,达到放松和减轻疼痛的目的。诊断明确且疼痛剧烈者,给予消炎利胆、解痉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

2、护理问题:营养失调 与不能进食和手术前后禁食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营养状况改善,水、电解质维持平衡

护理措施:改善和维持营养状况 根据病情决定饮食种类,病情较轻者给予清淡饮食;病情严重者需禁食和胃肠减压。

3、“T”型引流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将“T”型引流管固定于腹壁,不可固定于床单,以防翻身、活动时牵拉造成管道脱出。(2)加强观察:观察并记录T管引流出胆汁的颜色、量和性状。(3)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4)预防感染:长期带管者,定时更换引流袋,更换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二十五、下肢静脉曲张

1、护理问题:活动无耐力 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有关

术后护理措施:早期活动 病人卧床期间指导其做足背伸屈和旋转运动;术后24小时可鼓励病人下地行走,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活动时,避免外伤引起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健康教育:休息与活动 休息时适当抬高患肢;指导病人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增强血管壁弹性。

2、护理问题: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皮肤营养障碍、慢性溃疡有关 术后护理措施:保护肢体 活动时,避免外伤引起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篇2:外科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201

持续多功能心电监测,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呕吐抽搐及肢体运动情况,观察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绝对卧床,保持病室环境舒适、安静。2.脑灌注异常

持续氧气吸入2-4L/小时,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遵医嘱及时准确使用脱水利尿药物,及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病情稳定后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清理呼吸道无效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给予患者持续吸氧,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痰液黏稠者,可以遵医嘱予以雾化吸入,帮助稀释痰液,不能自行咳痰者,及时给予吸痰,保证有效通气,气道功能严重受损及短时间内不能清醒的患者,及时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必要时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遵医嘱保证病人充足的液体入量,以利痰液的稀释。

4.低效型呼吸形态

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节律、频率及血氧饱和度,遵医嘱正确使用呼吸机,使用呼吸机时,注意观察呼吸机的运作情况及呼吸机的参数,及时消除报警因素,管路连接紧密,防止漏气,观察患者对呼吸机的耐受情况,及时协助医生调节参数值,积液瓶及管路中的积水及时倾倒,每周更换管路两次,注意无菌操作,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密切观察水封瓶内水柱波动情况,有无气体及液体溢出,并作详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5.体温异常

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高热时遵医嘱予以一般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以降温毯物理降温,或酒精擦拭。行物理降温后半小时再测量体温一次并记录。体温不升时,注意保暖,禁用热水袋。遵医嘱及时准确使用抗菌药物,及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6.排便形态的改变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大小便的量、性质、颜色等并报告医生。必要时保留标本送常规检查或培养。轻度腹泻时应注意保护肛周皮肤,便后用软纸揩拭以减少机械刺激,用温水清洗,涂油膏于肛门周围,以保护局部皮肤。腹泻严重时,应暂禁食,给予止泻药;便秘时,嘱病人切忌用力排便,给予粗纤维、易消化饮食,必要时遵医嘱口服缓泻剂或使用开塞露通便。小便失禁,给予保留导尿,加强尿管的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采用间断放尿,鼓励病人多饮水,定期更换尿管及尿袋。体温的异常 7.头痛

密切观察患者头痛的性质、程度及生命体征,定时准确使用脱水剂,持续氧气吸入,病情稳定后抬高床头15-30度,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如出现剧烈头痛及时通知医生,防止再出血的发生。限制患者家属探视时间,给患者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8.焦虑

工作人员表现出自信,镇静和善解人意。建立优良的环境,使患者心情舒畅,建立良好 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重视患者的主诉,鼓励其表达自身感受,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重视对患者精神情绪变化的监控,及时干预,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训练及掌握自我护理方法,增强自信,指导家属对患者的照顾,使患者感受到来至家庭的照顾和关心。

9.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协助病人翻身拍背,给予晨晚间护理,早期行语言及肢体功能锻炼。10.知识缺乏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疾病的病程及预后,评估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向家属讲解有关知识,如头部损伤类型,CT的结果和护理计划。向家属提供最新的病情变化,鼓励家属给病人沟通交流,多带些喜爱的音乐磁带,促使患者苏醒。

11.语言沟通障碍

根据不同的失语类型,分别采用语言交流、自制图片、提供手写板、自编手语暗号等方式与病人交流,在与病人交流时,护士应始终保持微笑,态度诚恳,理解病人,尊重病人。12.躯体移动障碍

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是保证肢体功能顺利康复的前提。仰卧或侧卧位时,头抬高15~30度。下肢膝关节略屈曲,足与小腿保持90度,脚尖向正上。上肢前臂呈半屈曲状态,手握一布卷或圆形物。功能锻炼每日3~4次,幅度次数逐渐增加。随着身体的康复,要鼓励病人自行功能锻炼并及时离床活动,应严防跌倒踩空。同时配合针灸、理疗、按摩加快康复。(1)上肢功能锻炼:护理人员站在病人患侧,一手握住患侧的手腕;另一手置肘关节略上方,将患肢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转运动;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手腕,另一手做各指的运动。(2)下肢功能锻炼。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的踝关节,另一手握住膝关节略下方,使髋膝关节伸、屈、内外旋转、内收外展。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的足弓部,另一手做个趾的活动 13.潜在并发症:(1)营养失调

改善营养状况,维持机体需要量,禁食期间,向病人讲解禁食重要性,以取得病人配合。可以进食的病人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的少渣饮食。(2)电解质紊乱

监测皮肤的一般情况并记录。补足充足的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采集血标本,测定电解质,血气分析监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情况,及时纠正酸中毒,使酸碱保持平衡。如发现有异常,遵医嘱准确使用药物等。(3)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做好记录,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局部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局部长期受压。提供一些有效的减压装置,如气垫,防止皮肤受损。定时协助患者作被动性肢体运动,并保持功能位,鼓励病人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水分,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遵医嘱使用高渗溶液时,如甘露醇要注意观察尿量和颜色,同时要加强巡视,避免药物漏出血管外引起组织坏死.静脉泵入氯化钾时,应从中心静脉泵入,以防药物外渗造成皮肤组织坏死或溃烂。(4)感染

定时给病人翻身,拍背,及时吸痰,痰液粘稠者给予雾化吸入,气道湿化。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更换切口敷料,吸痰管每次更换,吸痰后听诊肺部。每日会阴护理两次,定时更换引流袋。监测体温的变化,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长期卧床病人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行口腔护理一日两次,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并发症,每日行晨晚间护理,会阴擦洗,留置尿管应定时夹闭尿管,定时放尿,以尽早拔管。妥善固定头部引流管,防止管道扭曲,折叠或滑脱,注意引流袋的高度,低位引流,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颅内感染。(5)再出血

保持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限制陪伴探视,维持血压平稳。避免用力咳嗽、解便、喷嚏、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如病人在情绪稳定下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发作、昏迷甚至去皮质强直及脑膜刺激征明显增加,多为再出血。(6)下肢深静脉血栓

根据病情适度活动下肢,配合肢体气压治疗促进静脉回流。观察双下肢有无肿胀,定时测量腿围并记录,观察双下肢皮肤色泽及皮温,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患肢制动抬高,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7)上消化道出血

观察胃液及大便的颜色,如胃液呈咖啡色或红色,提示胃出血,给予禁食,必要时行胃肠减压或遵医嘱药物止血。(8)体液不足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及体重的变化,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9)受伤的危险 躁动不安的患者,给予约束带适当约束肢体及躯体的活动,避免发生意外拔管及抓伤、撞伤,同时给予床档保护,防止发生坠床,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物镇静。患者下床锻炼时,注意做好保护措施,防止跌倒。常见护理诊断名称:

篇3:外科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2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泌尿外科护理人员18名, 其中男性护理人员5名, 女性护理人员13名, 年龄在24~34岁不等, 平均年龄28岁。其中大专学历11名, 本科学历7名。

1.2 方法

随机选取的18名泌尿外科的护理人员, 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从患者入院到做完手术再到最后出院的全过程进行跟踪观察, 从而找出泌尿外科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技术操作上有6名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有2名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不足, 没有很好的执行人性化护理;有5名护理人员在心理承受方面和应变能力方面存在问题。存在的问题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72.22%。并且针对调查出来的问题寻找相关的措施进行解决。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检验水准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泌尿外科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护理人员护理操作上不够规范

由于泌尿外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需要为患者更换导尿管, 因此, 在技术上要求熟练, 操作上要求精准。因此, 在对18名护理人员的跟踪观察发现, 有3名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更换导尿管时, 在操作上不符合要求, 造成安全隐患, 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护理人员在对导尿管的清洗上也有很多不规范地方, 由于不同种类的导尿管用的清理液不同, 有1名护理人员在进行对导尿管的清理工作的时候, 应该用抗菌素清理的却用生理盐水清洗等等[1]。导致清洗导尿管时出现严重错误, 致使患者在术后引发炎症等等;另外, 在为患者进行导尿管的选择上, 有2名护理人员导尿管的种类和用途分不清, 不知道哪种导尿管具体应该应用在哪类患者的身上, 从而导致护理人员选择导尿管时出错, 造成来回更换导尿管给患者造成了莫大的痛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在泌尿外科的护理工作中也引进了一些新技术, 但是由于护理人员对新技术不了解, 无法正确的使用等等, 从而造成了为患者应用新技术护理时, 出现错误, 严重损害了患者术后的恢复治疗。

注:P<0.05。

2.2 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护理关怀不够

由于患者住院进行治疗的时候, 在心理上比较抑郁, 在情绪上比较焦躁。因此, 患者需要护理人员更多方面的人性化的护理。然而在对这18名护理人员进行跟踪观察时, 发现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 人性化关怀不够。在为患者更换导尿管的时候, 动作应轻柔, 以免弄疼患者, 然而一些护理人员在更换导尿管的时候, 动作力度过大, 给患者造成伤害;另外, 患者在医院进行治疗时, 在心理上由于环境, 疾病的困扰, 容易出现心理上的抑郁, 情绪上的烦躁, 护理人员应给予更多的人性化关怀[2]。然而在对这18名外科护理人员进行跟踪观察的时候, 发现有2名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护理时, 没有表现出人性化关怀的一面, 仅仅是进行完护理操作, 没有与患者进行语言上的交流, 没有进行一些开导性的言语。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不够, 导致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心理上的抑郁, 从而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影响患者的康复治疗。

2.3 护理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欠缺

由于泌尿外科的护理工作复杂和繁琐, 所以要求泌尿外科的护理人员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敏捷的应变能力。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 由于病人的病情复杂, 且在不断的变化, 因此需要护理人员敏捷的应变能力, 需要在病人病情危急的时候做出快速的抢救措施[3];护理人员面对不同的患者, 应具备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面对患者的诸多要求是, 护理人员应有足够的承受力, 能够尽量的满足患者的护理要求, 然而, 在对这18名泌尿外科的护理人员的跟踪调查时发现, 有3名护理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有2名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不足。在面对患者诸多的要求时, 由于泌尿外科的特殊性, 需要为患者导尿, 一些护理人员表现出不耐烦的表情, 言语不友好。在面对病情危急的的患者时, 3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不足, 无法在危急的情况是做出正确的措施, 护理人员在患者危急的情况下自己就先乱了阵脚, 从而错过了为患者急救的最佳时机。

3 改进措施

3.1 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

鉴于对18名护理人员的跟踪观察, 发现6名护理人员在专业护理技能上存在问题。因此, 医院应积极的对泌尿外科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对导尿管的种类和使用方法的系统训练;对更换导尿管和清洗导尿管的具体方法进行相关培训;对新技术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法进行相关的培训。在对泌尿外科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的同时, 还应增加对泌尿外科护理人员的考试审核, 实行竞争上岗, 坚决做好泌尿外科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技能方面的把关工作[4]。只有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上去了, 才能在泌尿外科的护理工作中在护理操作上符合规范, 从而有利于对患者疾病的治疗, 避免一些因技术操作上的失误给患者造成伤害, 耽误患者病情的康复。

3.2 加强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护理的监督力度

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的护理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医院只有在人性化护理方面做到更好, 才能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就诊环境, 才能有利于患者的疾病的治疗。鉴于对该院泌尿外科的18名护理人员的跟踪观察, 发现在人性化关怀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针对人性化护理方面, 医院首先应加大监督力度, 监督方式可以是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护理满意度高的护理人员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 护理满意度低的护理人员应给予相应的惩罚, 从而一方面进行激励, 一方面进行约束;另外, 医院可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 只要具有了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自然而然的在护理工作中, 能够替患者着想, 照顾患者的情绪, 理解患者的心情, 从而能够做到在护理工作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患者服务。因此, 医院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是在主动教育, 另一方面也是在硬性规定。

3.3 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应急反应能力

对于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和反应能力不足的问题, 医院应组织专门的人员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方面和反应方面的训练。从而达到护理人员通过专业的心理和反应能力的培训, 使护理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反应能力有所提高, 在处理护理中的突发事件时, 能够冷静的做出应急反应, 并且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进行应急处理。在遇到紧急事件时, 应沉着冷静, 不慌张, 才能将紧急事件处理好。因此, 对我院护理人员的护理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反应能力进行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另外, 护理人员在平时工作中也应积极努力的培养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以防止在实际的应急事件的处理上, 不能够做到沉着冷静, 错过了最佳处理时间, 耽误了患者的病情。因此, 护理人员除了接受培训以外, 还应自己在护理工作中对心理承受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多加培养, 以便能更好的泌尿外科的护理工作。

4 结果

通过对该院泌尿外科的18名护理人员的跟踪观察, 发现了一些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这18名护理人员中, 共有6名护理人员在专业的操作上不规范;有2名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不足;有5名护理人员在心理承受方面和应变能力方面存在问题。

5 对论

泌尿外科的护理工作复杂, 需要一批专业技术好, 职业素质高, 应变能力强的护理人员担任。为了提高该院的泌尿外科的护理水平, 对18名护理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 结果发现在这18名护理人员中, 共有6名护理人员在专业的操作上不规范;有2名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不足;有5名护理人员在心理承受方面和应变能力方面存在问题, 研究表明, 护理人员想要解决现有在护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需要在专业技能上、人性化护理上、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水平上进行提高, 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院泌尿外科整体的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余舸.对多例泌尿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护理[C]//第十七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2]吴维华.48例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电切术的护理[J].当代医学, 2010 (28) :133-134.

[3]彭艳华, 李蔚.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0, 27 (6) :738.

篇4:外科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201

【摘要】对于泌尿外科患者逐年增加,就让泌尿外科的护理工作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愈加深刻,也让护理要求逐渐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影响到泌尿外科临床治疗的效果,也影响到患者的恢复速度。本文从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隐患,探讨护理工作的解决措施,为泌尿外科的护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泌尿外科;护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295-02

1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泌尿外科患者方面

泌尿外科患者多是五十岁以上的人,随着患者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年龄方面的问题导致患者行动缓慢,自理能力差,在移动时容易跌倒。而且患者身体虚弱,感受力弱,活动少,存在着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例如便秘等等。

1.2 泌尿外科临床护理方面

泌尿外科臨床中会让患者带有导尿管等管道,这些引流管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会有脱管、堵塞、感染等方面的问题。比如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电切术的患者,在引流管道中如果存在着血块而导致堵塞,就必须进行冲通。如果无法冲通,就必须进行二次手术。

1.3泌尿外科护理管理方面

护理人员在风险管理方面意识淡薄,大多按照医嘱而进行被动性地工作,但是对于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引起重视。而且有的护理人员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熟悉,对于自己的工作范围、责任义务等不够明确。还有部分护理人员存在于着专业知识不够全面等问题,导致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由于自身的操作技能不够熟练,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如果对于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不及时,还会导致患者并发症的产生,加重其病情。还有部分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存在着责任心不强的问题,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护理人员在护理中经常会对患者伤口等隐私部位进行处理,在处理中一旦护理人员态度恶劣,会加重患者的抵触情绪。

1.4泌尿外科术前护理方面

在进行泌尿外科手术前,需要向患者介绍一些注意事项,术前对患者进行的指导缺乏人性化。部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手术介绍时可以考虑到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仅仅只告知患者术前的一些必要准备。在临床操作中许多泌尿外科手术都会将患者部分身体进行切除,在术前护理人员不考虑自己的说话方式,将会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让患者产生痛苦的情绪,甚至让患者失去成功治疗的信心和勇气。

2泌尿外科护理工作解决措施

泌尿外科护理工作要贴近患者,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形象,就必须解决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落实有效规范的护理措施。

2.1 提升护理意识

首先要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重视对病人的护理工作。护士长要利用好交接班的时候对护理工作环节中一些必要的措施及存在的问题向其他护理人员进行提醒并预防。要求护理人员每天去病房巡视两次,对手术患者进行重点检查,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提出具体要求。让护理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同时在为患者的护理中,使用礼貌用语,能够及时同患者以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适时满足患者的一些具体要求。护理人员还要避免同患者发生冲突,如果发生,护理人员还是需要从自身的责任义务角度,去平息患者的激动情绪,采用换位思考等方法来减少火灾降低护理的纠纷。

2.2 加强业务培训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对护理理论和技能进行培训。每个月进行业务学习以及护理查房,一旦遇到疑难病症,新的护理技术等等,就需要邀请专家来开展讲座,对护理人员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病情的实时观察,防止并发症的产生,提升护理人员对患者并发症发展的预见性。还需要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进行考核并抽查,而且对于新进的护理人员必须每月对其进行考核,只有成绩合格才能让其进入。

2.3 完善护理制度

对护理工作的制度进行完善,要正确处理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冲突。可以通过制定具体的护理工作制度以及护理的操作流程,来完善护理人员的日常护理要求。对于泌尿疾病制定应急预案,对于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护理人员要有应急处理的能力,做到早预防、早救护。

2.4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泌尿外科护理要根据其特点,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制订切实可行的基本护理的工作时间表,积极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保障各项护理工作做到责任到人。具体的护理工作如患者生命体征的测量、病情的观察,都需要护理人员的细致服务,还要协助患者的生活、饮食方面,如喂饭、擦洗等方面的护理,协助患者进行就餐,同时了解患者的进餐情况,在患者临睡前,对患者的心理进行了解,做好睡眠指导护理,保证其睡眠质量。在护理中护理人员按照具体的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全面护理服务。

3 总结

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需要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中进行经验的总结,完善存在的问题,及时探索实践,以求进步,来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全面贴心的护理,让护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余舸.对多例泌尿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护理[A].第十七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

篇5:外科休克的抢救措施及护理体会

【摘 要】目的:探讨外科休克病人的抢救措施以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因外科疾病导致休克需进行抢救患者40例,给予综合的抢救措施和护理工作。结果:抢救成功34例(85%),死亡6例(15%)。结论:针对外科发生休克患者,抗休克最关键的基本措施就是及时去除病因,快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提高抢救成功率,保证护理质量,促使患者早日脱离危险。

【关键词】外科休克;抢救措施;护理体会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047-2

休克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机体组织后,出现的有效循环血量骤减、血液灌注组织匮乏所导致的以微循环、代谢障碍为主的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组织灌注不良,以及以细胞受损为病理特征的血流不能提供细胞需要所导致的一种综合征,临床常表现为循环、代谢、内分泌、神经系统的较严重障碍,以面色苍白、精神烦躁或不振、四肢厥冷、呼吸急促或发绀、脉搏细数、脉压缩小、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为特征。出现休克后常可并发多器官功能发生衰竭,外科常见的有低血容量休克以及感染性休克两种[1,2],本文对我元40例外科休克患者临床救护经验进行总结,现汇报如下: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因外科疾病导致休克需进行抢救患者40例,给予综合的抢救措施和护理工作。所有患者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24―54岁,平均年龄35±2.5岁;其中低血容量休克28例,感染性休克12例。

1.2抢救方法

一是建立静脉通路,患者发生休克后必须立即恢复有效血容量,建立静脉通路,选择较为粗大的血管进行穿刺。按患者发生休克的原因和程度,通常先进行平衡液和右旋糖酐、聚明胶肽、706代血浆等液体输入,必要时进行输血。二是积极治疗原发病,积极消除导致休克发生的原因,并有效恢复血容量,纠正血容量之后,应立即安排实施手术根除原发病,或是在抗休克的同时进行手术,避免延误病情,危及生命。三是给予吸氧,吸氧能够提高动脉血氧含量,改善患者机体组织以及细胞的缺氧状况,通常以间歇给氧或是经鼻导管给氧,氧气浓度在40%―50%,流量在6―8L/min左右。四是进行心肺复苏,患者若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则预示十分危险。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CPR技术,以及各种抢救器材的操作使用,保证抢救成功率和质量,避免耽误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结果

2.1 40例休克患者中,抢救成功34例,占总数85%,死亡6例,占总数15%。

2.2护理体会

一是进行止血,对于较严重外科损伤发生休克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及时处理其活动性出血,必要时应用抗休克裤,这样既能够有效控制患者下肢出血症状,还能够通过压迫患者的下半身,达到自体输血的效果。根据多篇文献调查显示,用此方法约能够增加600―2000mL血液,有效改善人体内各器官的血液灌注[3]。二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日常护理工作进行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不管患者的姿势是平卧位还是中凹位,都要保证其头部保持偏向一侧,有助于患者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和节律的变化情况,关键是要观察是否发生呼吸困难、三凹症等危险症状。休克患者通常均处于缺氧状态,保持其呼吸功能正常尤为关键,所以需要给予氧气吸入。若已发展到ARDS,就必须予以机械通气措施给予呼吸末正压(PEEP),保证患者肺泡内维持正压,扩张已发生萎缩的肺泡,避免患者发生生命危险。三是保证体位的正确,护理中通常将患者头部和躯干抬高保持在约20―30°,下肢抬高保持在15―20°,于是就能够有效增加患者的回心血量,并一定程度降低呼吸困难。也可以可以让患者间歇性平卧位,可以有助于患者脑部血液的供应,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使头部放低,因为若患者头部放低后,会影响颅内静脉血液回流入右心,导致患者颅内压升高,因此一定程度上使脑组织灌流压(脑组织灌流压为平均动脉压和颅内压之差)减少。护理工作中要需注意保持患者病房内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避免由于各种原因安排不当而搬动病人。四是给予心电监护,在护理的过程中,通常都会用监护仪严密观察休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随时掌握患者病情改变。监护仪设置为每5―15min进行血液测定,护理人员准确记录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等。同时,定时测量并准确记录患者体温,对每个休克患者均勾画体温升降曲线,直观把握体温变化,休克患者体温通常偏低,除了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体温可表现为突然升高到40℃以上,或突然下降到正常范围以下,这些表现都预示着病情的危险化。所以在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非常仔细、认真的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对于各种异常变化情况需及时向主治医生进行报告,有利于医生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抢救,并积极配合。五是一般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神志、皮肤色泽的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肺毛细血管楔入压(PCWP)、中心静脉压(CPV)以及24h尿量,以此作为指导输液的指标,有助于及时有效的控制患者的休克发生[4,5]。讨论

从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40例外科休克患者抢救成功34例,占总数85%,可见,我们的护理工作能够快速、有效的进行补液,选择合理的输液途径,保证早期足量的液体输入,熟练掌握抢救技术,与医生进行密切配合,是保证抢救成功和质量的前提。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对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休克患者发病急促,进展较快,若不能及时发现,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则极容易发展成为不可逆阶段导致死亡。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烦躁或神志不清的患者,需放置床旁护栏,放置患者坠床,必要时用约束带固定四肢。护理人员需提高主观急救意识,快速建立抢救措施,培养自己成为合格的高技能急救护理人员,有效提高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孟瑞莲.休克病人的抢救措施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4(13):26-27

[2] 王秀兰.谈外科休克病人的抢救与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2,16(7):88-89

[3] 王琪,华阳.高血压病诊治与预防探讨[J].北京医学,2005,6(16):14-15

篇6:外科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201

【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给出相应对策,总结防范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自2011年6月~2013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92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此次实验对象,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一般临床护理,而实验组则通过改良后护理措施,分析对比两组病人住院阶段的感染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利用改良护理措施后,96例患者没有出现感染情况,和对照组对比,p<0.05,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神经外科病人实施改良后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避免各种不良事件及问题的发生,从根本提升病人的满意度。

【关键词】神经外科;护理;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239-02

一般来说护理感染指的是护士在护理病人阶段可能发生的一系列不安全事件。ICU基本都是一些危重患者,病人病情变化无常,同时意识存在明显障碍,留置管道多,很有可能发生并发症与突发情况。而神经外科护士也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这也是造成感染的主要因素。文章将随机抽取自2011年6月~2013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92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此次实验对象,同时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予以总结,并实施了改革,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自2011年6月~2013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92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此次实验对象。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均96例患者。其中男为122例,女性为7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9.17(±4.5)岁;192例患者的疾病类型包括:脑出血70例,脑挫裂伤46例,头部外伤36例,硬膜外/下血肿40例。上述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对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我们予以一般护理措施,病人在入院后,护士严密的监视其病情,努力完成治疗性操作,全程实施基础性护理,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最终完成护理。

实验组病人我们则荣国改良后护理。再此过程中我们针对的护理问题包括,呼吸系统感染预防问题;泌尿系统感染预防问题;环境问题;家属支持问题:对气管切开患者的辅料每240分钟更换一次。在吸痰环节无菌操作时使用一次性的吸痰管,同时将按时吸痰改变成按需吸痰,降低对病人的刺激。坚决杜绝输氧管、面罩以及鼻塞的交换使用。使用硅胶材质导尿管,每30天更换一次;使用反逆流集尿袋,每7天更换2次。除了要予以常规临床护理,避免交叉感染外,同时还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每天对插管卫视实施消毒。在尿道护理过程中每天使用碘伏擦拭2次,同时用碘伏纱布包绕尿道口的导管。确保重症监护室中的空气畅通,按时进行通风及换气,确保室内温度保持在22℃,湿度控制在62.4%,每天至少通风换气1次。通过空气净化器予以常规消毒,且监测温度及湿度。对物品表面按时进行消毒。对病人家属予以心理引导,告知家属病人目前的情况,同时细致的解答家属的疑问。且要讲解有关ICU治疗与护理的一般性知识,让患者家属可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且将正面的情绪渗透给病人。

1.3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全部使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处理。

2结果

实验组利用改良护理措施后,96例患者没有出现感染情况,和对照组对比,p<0.05,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共发生14例感染,3例为口腔感染,其中有6例为呼吸道感染,5例为泌尿系感染。

3讨论

此次研究,我们针对相应的问题,通过改良后的护理为患者服务,其中包括泌尿系统感染预防、呼吸系统感染预防以及环境预防。利用这些护理对策,可以非常有效的让护士重视无菌操作,从而防止了一些入侵操作对屏障功能的损伤,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微生物感染的发生率。而且可以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因为重症病人的家属希望可以更多的探视患者,从而造成人口流动,这样可能会为空气清洁带来影响,导致感染的发生,所以我院护士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此情况,控制人员的流动,同时对空气进行相应的消毒,避免空气为病人带来影响。

从此次实验我们也可以分析出,实验组病人再通过护理干预后,96例患者都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和对照组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5。

此次临床实践我们还纳入了人性化护理,为病人家属与患者提供相应的信息,让其可以通过信息消除心中的恐惧与不安,从而提高战胜病魔的信心。且护士的解释工作以及负责的态度,还让病人及其家属提高了对护士的满意度。

总的来说,对神经外科患者实施改良后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避免各种不良事件及问题的发生,从根本提升病人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唐贝;神经外科常见的护理缺陷分析及应对措施[A];中华护理学会2011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1,14(03):352-355

[2].李茹芳;神经外科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的探讨[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6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2,16(04):348-352.[3].许静;刘宁;加温输液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意义[A];中华护理学会2011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1,19(09):943-945

上一篇:南岳社区文化礼堂下一篇:自读提纲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