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统一思想汇报

2024-05-05

祖国统一思想汇报(精选6篇)

篇1:祖国统一思想汇报

篇一:2014年4月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

-------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尊敬的党组织:

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是各族人民之祸。最近几个月,国家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元素,这些事件的发生,警醒着党和党的领导,也告诉了我们------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发展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维护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每个公民的崇高责任。作为党员,必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3月1日21时20分左右在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火车站发生的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无差别砍杀事件让全国各族人民痛心疾首,而且严重破环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破坏社会稳定,边界安全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同时还引发民族矛盾、暴力冲突、给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使国家敌对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相勾结,对国家安全构成危害。昆明市火车站发生暴力恐怖袭击事件遭到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这说明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都是兄弟姐妹,共同属于一个民族——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自觉履行维护各民族团结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我国各民族团结坚如磐石,少数分裂分子的暴力行为不得人心,任何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都是注定要彻底失败的。一直以来,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为了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为了促进西部人民的小康生活,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如西部大开发战略、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工程、实施“援藏工程”、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贷款”、中东部地区在省级重点中学中开办“西藏班”“新疆班”等。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原则。为了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作为中国的领导组织----党中央---要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国家发展兴盛、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各族干部群众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发愤图强,乘势而上,坚定不移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子,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积极构建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社会的发展和长治久安,确保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作为一个党员,要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积极宣传、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光荣义务;各民族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处,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积极为维护民族团结献计献策;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做贡献。

2014年4月25日篇二:思想汇报之台湾问题 思想汇报之台湾问题 敬爱的党组织 :

通过对党的知识的学习,我对台湾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自新中国成立以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一直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然而,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党本应该继续携手,并肩振兴中华伟业,但是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失败后,国民党一部分军政人员退居台湾,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而美国政府的继续干预中国内政的的政策,造成了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紧张对峙局势,台湾真正的成为了一个流浪者,然而迄今为止,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早在五十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一九五五年五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即提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一九五六年四月,毛泽东主席又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但由于某些外国势力的干预等原因,这些主张未能付诸实践。

自七十年代末开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与此同时,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华人,都殷切期望两岸携手合作,共同振兴中华。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然而祖**亲对宝岛台湾的思念一直没有中断过。为解决台湾的问题,实现国家的统一,全体中国人民把它当做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而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中国人民愿意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早在50年代,毛主席就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然而一系列外国势力干预等的原因,都未能让台湾回归。然而台湾统一重要的意义让我们对台湾更加充满了感情,首先是可以粉碎美国永久以华制华的严重阴谋,清除了我国长期和平发展的重大威胁,使中国向大国强国迈进。其次是在封锁我国的岛链上打开了关键的一环,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海洋战略创造了重要的条件,最后是完成了中华民族和国家的统一。

针对“台湾回归阻碍多”的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两个主要的原因,其一是由于当前台湾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和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的现状,使得有相当一部分人想要台湾从中国独立出去;其二,一些境外势力总是要干涉中国对台湾问题的处理,它们不愿意看到两岸统一,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壮大,而且这些境外势力是支持两岸的分裂状态,甚至乎给予“台独”势力的各种支援。有了它们这些强大的后台,台湾在拒绝统一的立场上便有恃无恐了。

祖国等着台湾归来已经等了太久。台湾是祖国的一份子,谁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中国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就是希望台湾回来,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谁也不会阻碍谁,而台湾也将摆脱一个流浪者的名字,回到自己的家。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地位是确定的,不能改变的!我相信,在海内外同胞和我们这些拥有强大爱国意志的新时期大学生们的不屑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汇报人: 2012年3月13日篇三: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 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

我们56个民族亲如手足,血脉相通是永远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维护西藏长治久安这场严峻的斗争中,我们一定要立场十分坚定、旗帜十分鲜明,牢固树立稳定发展是福,社会**是祸的道理.增强民族团结的忧患意识,心中时刻牢记 “三个离不开”及“五湖四海”的指导思想,积极成为西藏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生力军,做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好公民。拉萨地处反分裂斗争前沿要始终站在第一线,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同**集团作殊死斗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西藏反分裂斗争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对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性质的判断上来,统一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要时刻警醒与**集团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提高警惕、擦亮眼睛、针锋相对、同仇敌忾,彻底根除**集团分裂活动的社会基础。用铁的事实回击**集团和国际敌对势力造谣生事、歪曲事实、欺骗社会的惯用伎俩,撕开恶魔的丑恶嘴脸,让广大群众了解真相,明辨是非,彻底击碎**集团分裂祖国、破坏北京奥运会的险恶用心。用实际行动坚决维护西藏正常的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坚决捍卫我们来之不易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现在拉萨“3?14” 事件已经取得了初步胜利,拉萨社会秩序已基本恢复正常,西藏基本保持稳定,好的局面真是来之不易。我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有力支持,有区党委、政府的正确决策,有西藏280多万各族人民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妄图把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的阴谋是永远不可能得逞的,西藏进步的历史进程是任何势力都挡不了的,任何破坏西藏安定和谐的图谋是不得人心的,终将注定是要失败的。

在今后的工作中把立足点放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在反分裂斗争中牢牢掌握着斗争的主动权,有力地维护西藏社会稳定,以稳定压倒一切。因为只有稳定,才能发展。所以必须坚定不移地开展反分裂斗争;并要把反分裂斗争引向深入,不断揭批**集团分裂祖国的罪恶图谋,**集团在国内没有了市场,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人民群众反分裂斗争的主体和基本力量在稳定西藏局势中的作用,狠狠打击分裂主义分子的破坏活动。为今日西藏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防巩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营造良好氛围。张庆黎书记指出:“热爱祖国还是危害祖国,在西藏尤其具有现实针对性、紧迫性和重要性”,要“把爱国、报国、兴国、强国当作美德和追求,把卖国、辱国、祸国、叛国视为对祖国、对人民的背叛和犯罪”。当前必须坚定不移地同**集团和国际反华势力分裂中国、搞“西藏独立”的图谋进行斗争,维护西藏稳定和发展,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是西藏工作的一项重要政冶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对**集团的斗争方针是:旗帜鲜明,针锋相对,主动治理,强基固本。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依法严厉打击一切分裂破坏活动,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巩固我们的政治基础。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充分认清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切实做好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社会局势从基本稳定到长治久安。

在今后的工作中,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坚决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反分裂斗争的重大决策,以“两手”对“两手”的策略,始终牢记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我将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斗志,扎实的工作,同一切企图将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的违法犯罪行径进行坚决斗争,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的宏伟目标,为夺取反分裂斗争的全面彻底胜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要以反分裂斗争为重点,以打击刑事犯罪为突破口,坚定信心,统一思想,提高对反渗透重要性的认识,对**集团分裂活动、维护祖国统一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的一些糊涂认识的人给予教育和帮助,举起公开揭批**的旗帜,勇于揭露和批驳**集团分裂主义的反动宣传。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立场十分坚定、旗帜十分鲜明,理想信念不犹豫,认识不含糊、态度不暧昧、行动不摇摆,与各族同胞一起努力,万众一心,众志成诚,为建设平安西藏、和谐西藏、小康西藏的发展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进一步唱响西藏奋进之歌。

篇2:祖国统一思想汇报

孙中山先生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说自己“爱国若命”,“生平以爱国为前提”,充分体现了一位真正爱国主义者的伟大情怀。孙中山先生100多年前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他毕生的追求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和中国的民主统一。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他还强调:“„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他大声疾呼:“中国人民再也不能容忍别人瓜分自己的国家,他们希望统一,成为一个强大的和不可动摇的民族”。孙中山先生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思想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

一、孙中山先主张和平统一中国

孙中山希望中国和平统一:他曾采用许多方法,如用武力打倒军阀,使中国统一,以暴制暴;后来又北上,希望通过谈判,开国民大会,以达到和平统一。国父孙中山先生关于中国和平统一的深刻主张,来源于对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分更有合,总趋向是朝向规模更大、层次更高的“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认知,来源于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和“以和为贵”等良知思想的高度认同。他反复重申:“欲得真正统一尚须大家奋斗。今后奋斗之器,不以枪而以笔”。所以他坚决反对“兄弟阋于墙”,反对“中国人打中国人”。他严正提出:“谋国之道,苟非变出非常,万不得已,不宜轻假兵戎,重为民困”。中山先生一生不遗余力地争取和平统一中国,他病逝前还高呼“和平、奋斗、救中国”。他身体力行并始终呼吁全国各派别和各方面的力量“以和平方法促成统一”,并多次向全国各界民众宣示,自己一定“尽心竭力以敦促和平统一之进行”。孙中山先生指出:我们中国人定要自觉承担起责任,消除纷争,把国家导向独立、民主和统一。中国的统一,断不能指望外国列强;相反,中国内乱、分裂,莫不与列强有关。因为“凡为军阀者,莫不与列强之帝国主义发生关系;而列强亦即利用之,资以大借款,充其军费,使中国内乱,纠纷不已,以攫取利权,各占势力范围”。因此,排除扰乱中国的外国势力,中国的和平统一才有可能。

二、孙中山先生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国家

中国不应当分裂而应当统一,这是孙中山一贯的思想。早在1903年,他就著文抨击帝国主义阴谋“分割”中国领土的妄言。他指出:“支那国土统一已数千年”,“支那民族有统一之形,无分割之势”,中国人民决不允许“分割此风俗齐

一、性质相同”之民族。在创建南京临时政府时,孙中山深切感受到全国人民“热望祖国成为强大统一之中国”的迫切要求,宣布新成立的共和国“当成为统一独立与兴盛之国家”,其对内施政方针是要实现“民族之统一”、“领土之统一”、“内政之统一”,坚决反对任何分裂中国的图谋。辛亥革命失败后,针对军阀割据的局势,孙中山更表示要“竭志尽诚,以救民国,破除障碍,促成统一”。孙中山认为,中国之所以必须统一而不能分裂的原因有三:一是中国“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尽管它遇到了许多破坏的力量”。二是““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是全国人民现在的心理”,“不只南方革命党有这种思想,就是北方军队、学生和一般有觉悟的人民,都有这种思想”。实现国家统一,“这就是全国人民现在要做的大事”。三是只有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才能使“中国变成很强盛的文明国家”,实现中 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四分五裂,只能使中国积贫积弱,永远处在落后的任人宰割的境地。为维护国家统一,孙中山同帝国主义列强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南北议和期间,帝国主义积极策划由袁世凯作为新的代理人,同时也企图“划中国为二,限制共和政府于江南”,公然向孙中山提出:“假如你们与北方协议,把国家划分为二,每边分别建立一个政府,你们也将得到承认。”孙中山毫不含糊地予以痛斥:“不!那不行!我国人民的情绪是一致的”,“我们推翻清朝,承继清朝的领土,才有今日的共和国。为什么要把向来统一的国家再来分裂呢?”他明确指出:“民国的幸福,以统一为主……我辈敬服汉高祖,推重明太祖,因彼等能统一国内,增进国民的幸福也。”他说,凡是热爱祖国的中国人,“都是希望中国赶快和平统一的”;反之,凡是“提倡分裂中国的人一定是野心家”,是“中国之仇敌”。孙中山指出,实现国家统一要靠中国人自己的努力,排除扰乱中国的外国势力。他说,如果中国人“自己相争,四分五裂,岂不是自亡其国?近来志士都怕外人瓜分中国,兄弟的见解却是两样。外人断不能瓜分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

三、关心台湾同胞,渴望台湾回归祖国

作为伟大的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非常关心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同胞的命。在孙中山的心目中,台湾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重要基地,而光复台湾是孙中山追求的“民族主义”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孙中山先生曾三次到台湾,第三次到台湾时间短暂,因为他很想与台湾同胞见面,宣传他的民族主义,唤醒台湾同胞的爱国精神。日本殖民当局害怕他与台湾同胞见面后,国民革命精神会在台湾落地生根,会唤醒台湾同胞的民族意识。因此不允许长留台湾,所以孙中山在台湾小住一夜后离台赴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掷地有声地向中外记者表达收复台湾的意愿:“中国如不能收复台湾,即无法立于大地之上”。1924年底孙中山 病重住院,他在病榻上仍“念念不忘台湾同胞,关心台湾同胞的革命事业”。孙中山病逝后,台湾同胞踊跃参加悼念活动。台北的追悼会在大雨滂沱中进行,仍有5000多人参加,可见孙中山对台湾同胞的影响和台湾同胞对孙中山的崇敬都是非常深刻的。

四、坚决反对国内外分裂势力分裂西藏,维护国家领土完整 孙中山先生非常西藏和西藏同胞。清朝在西藏的统治崩溃,一时谣言纷传,人心惶恐,西藏局势顿趋紧张。英印当局则趁机策动西藏分裂分子搞西藏“独立”,近代以来西藏地方安全最艰险的局面,摆在了孙中山及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面前。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布宣言:“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统一。武昌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强调了民族平等和团结,明确指出中华民国是包括蒙古、西藏在内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实际上,也提出了解决西藏问题所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就是西藏是中华民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1912年2月18日,孙中山又专门发布公告,号召各民族消融畛域,文称:“中华民国之建设,专为拥护亿兆国民之自由权利,合汉、满、蒙、回、藏为一家,相与和衷共济”。在主政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内,孙中山也施行了一些具体措施。例如,批准成立蒙藏统一政治改良会以及中华民族五族大同会,以化解民族矛盾,维护民族团结。同年3月又公布《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中华民族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以国家宪法的形式,规定西藏是中华民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表明了孙中山坚决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决心。但是,此时在英国的唆使和支持下,西藏问题有继续恶化的趋势,西藏地方分裂活动猖獗。孙中山北上,抵京后与袁世凯十多次就蒙藏形势交换了意见。孙中山主张在维护国家统一的情况下,优礼、团结西藏上层人物,主动派人去西藏宣传政府共和主旨,沟通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孙中山强调西藏问题主要为外国所策动,注重外交交涉解决问题。孙中山认识到藏、蒙问题相互关联,一方的变乱会影响另一方问题的解决。孙中山意识到,必须对沙俄的侵略行为抗争到底,否则西藏必仿而效之,直接影响西藏问题的解决。孙中山的这些主张,基本上符合西藏的客观形势,反映了他当时的政治态度。袁世凯主政的北京政府,也大体上赞同孙中山对西藏问题的主张,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争取政治解决西藏争端。至于没有取得积极良好的收效,除了英国的阴谋阻挠外,则很大部分是因为袁世凯个人的政治目的,以致于对内对外都不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上述的政策贯彻到底。

除了陈策解决西藏问题的办法之外,孙中山还身体力行,抓住每一个机会,四处宣传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1912年9月1日,孙中山出席北京蒙藏统一政治改良会欢迎会,发表演说:“凡我蒙、藏同胞,首即当知共和国家异于专制国家之要点。……凡属蒙、藏、青海、回疆同胞,在昔之受压制于一部者,今皆得为国家主体,皆得为共和国之主人翁,即皆能取得国家参政权。……非如前清之于蒙、藏部落视之。……惟以蒙、藏同胞目前未知此理,日受外人挑弄,乃发生种种之背谬之行为。吾辈丁此时艰,所当力为劝导,俾了解共和之真理。” 9月7日在张家口各界欢迎会上,孙中山又着重强调了五族共和,“族无分乎汉、满、蒙、回、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次大会有原国会议员、西藏籍党员代表乌勒吉参加,孙中山于1924年2月21日又任命乌勒吉为大本营咨议兼蒙文翻译官,体现了孙中山对西藏问题的重视与关心。可以肯定的是,孙中山积极提倡民族平等团结、民族自决自治,倡导五族共和,这是我国历史上处理西藏问题的一次重大变革,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时,这有力地团结了广大心向祖国的藏族同胞,缓和了西藏地方的紧张局势,对维护西藏地方稳定和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

孙中山在关注西藏政治问题的同时,还高度重视西藏地方的建设,设计了发展西藏的蓝图,也就是实现他一直主张的民生主义。1899年12月22日,孙中山发表《支那现势地图》,在文中他提出在中国中部地区,以上海为起点,修建至江宁,到汉口,至成都的铁路线,“再向西经双流、新津、邛、名山、雅州、荥经、清溪、打箭炉、里塘、巴塘、出西藏”。初步勾勒出在西藏修筑铁路的蓝图,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修铁路,巩固边防,抵御帝国主义对西藏的侵略。民国成立以后,孙中山详细设计了在西藏地方修筑铁路、发展经济、建设西藏的规划。1912年6月,他曾建议修筑三条全国铁路线,其中的南路铁道线“起点于南海,由广东而广西、贵州,走云南、四川间,通入西藏,绕至天山之南。”希望通过修筑铁路,达到巩固西藏边防,维护国家统一的目的。在《实业计划》中,孙中山拟有在西藏地区修筑铁路,开发农牧矿产资源,移民垦荒的规划,期望能发展西藏地区的经济。孙中山的上述设想为部分西藏上层人士所了解,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1929年1月,九世**大师驻京办事处正式成立,赞同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并在宣言中呼吁国人不仅要注重珠江、长江、黄河流域的开发,也要重视对西藏等边疆地区的开发。这说明,孙中山开发西藏、建设西藏的主张有重大的影响力,已经引起了全国人民包括西藏人士的关注。

五、长期关注外蒙,积极致力于中国和外蒙古的统一

外蒙古位于中国北部,自古即是中国领土。自在鸦片战争后的五十余年里,沙 俄通过近十个不平等条约,先后夺取了外蒙古的大片领土,逐渐把外蒙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沙俄在外蒙的侵略扩张活动,开始引起刚刚从事革命生涯的青年孙中山的警惕,他于1891年在《农功》中指出:“俄国移民开垦西北,其志不小,我国与彼属毗连之地,亦亟宜造铁路,守以重兵,仿古人屯田之法。”这说明,孙中山先生对沙俄侵略外蒙的阴谋有了初步认识。1896年6月,腐朽的满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密约》,孙中山先生得讯后非常愤慨,他指出,《密约》的签订必造成“将来露(俄)之收蒙古,举新疆,天下亦若视为固然矣。”的恶果。根据外蒙古“地大渝而势不相临制”的特点,孙中山先生主张民主革命胜利后应设都西安,以就近控制外蒙古。在辛亥革命的高潮中,沙俄操纵下的外蒙古分裂活动进一步加剧,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民族政策,积极运用政治、军事手段抵制沙俄侵略扩张,维护新生中华民国的统一。1911年11月,沙俄侵占库伦,扶植外蒙**哲布尊丹巴自称“皇帝”,成立“大蒙古国”。面对严峻的现实,孙中山先生不得不将自己的民族政策晓示国人了,他提出了经过长期酝酿成熟的“五族共和”的民族政策。他认为,汉、满、蒙、回、藏各族都是中华民国主人翁,在推翻满清专制统治后,应以平等地位共同组织大中华民族。他认为“所谓独立者,对于满清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本着“五族共和”的精神,孙中山先生希望满足外蒙王公喇嘛合理的政治、经济要求,以瓦解“大蒙古国”的阴谋。1912年1月,刚刚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致电外蒙王公喇嘛,揭露“俄人野心勃勃,乘机而发,蒙古情形,尤为艰险”要求他们“祈将区区之意,遍告蒙古同胞,戮力一心,共图大机,务坚忍以底成„„”。1912年11月,沙俄与外蒙擅订《俄蒙协定》和《俄蒙商务专约》,霸占了外蒙政治、经济、军事等一系列利权。《协定》遭到已经下野的孙中山先生的通电反对,他呼吁“万不可承认”该《协定》,应“当出以最强硬之抗议,使此问题延长时日,则必有良善之结果。”因为“中国方今自顾不暇,一时无力 控制蒙古。惟俟数年后,中国已臻强盛,尔时自能恢复故土。”孙中山先生在积极运用外交手段瓦解沙俄侵略外蒙阴谋的同时,他还高瞻远瞩地主张加强中国军事力量,以军事手段恢复中国在外蒙的主权。他建议国家发行纸币,用替代下来的金银作为抗俄军费,在一年内练兵一百万人,填防满洲和蒙古,然后在两年内再练兵五百万人,对沙俄决战,以“逐俄出满蒙之野,而复我黑龙江沿海洲之侵地。”他坚信只要中国政府和人民奋起抗俄,坚持五年军事斗争,必能最终战胜侵略者。孙中山先生对俄外交、军事部署,是针对当时中俄两国实际情况采取的科学决策,也是符合当时国际形势发展趋势的,数年后的事实证明,部署是正确的。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已无暇东顾的沙俄不得不在1913年11月的《中俄声明》中虚伪地承认“中国在外蒙古的宗主权”,并在1915年6月的《中俄蒙协约》和1915年11月的《呼伦贝尔条约》中勉强同意取消外蒙和呼伦贝尔的“独立”。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打乱了沙俄侵略外蒙的步伐,外蒙成为残余白匪与苏俄红军的角逐场,呈现出纷纭复杂的局势,中国的北部边疆亟待巩固。孙中山先生制定了发展外蒙经济,同化蒙汉各民族的长远规划。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一书中,提出了以筑路移民为中心的外蒙经济发展计划,要求在外蒙修建总长度为1300余公里的三条铁路,作为外蒙经济近代化的基础;他还计划实行全国大裁军,用裁减的兵员从事外蒙基本建设,化兵害为民利;主张从东南人烟密集地区向外蒙移民,发展农牧业,从经济上保证边疆的长治久安。

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和外蒙人民革命的胜利,促使孙中山先生推动中国与蒙古采取联邦制的统一。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主张蒙古联合中国本部,成立中华联邦共和国。这个主张为孙中山先生所接受,成为其对蒙政策的核心和支柱,在此后的时期内,他始终为实现这一政策而努力。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筹备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先生会晤了蒙古人民 革命党代表丹增,双方磋商了外蒙与内地、蒙古人民革命党与中国国民党的联合问题。在会晤中,孙中山先生同意在外蒙实行自治,作为中蒙联邦制的基础。他还在宴请外蒙代表的宴会上发表演说,他认为蒙汉两民族必须相互依赖,才能共同繁荣,外蒙与中国的分裂,是外国侵略势力和中国封建统治者欺压少数民族造成的,现在中国革命政府提倡各民族平等,中蒙联邦制的统一,一定能够实现。不仅如此,孙中山先生还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明确指出:“承认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于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之革命获得胜利以后,当组织自由统一的(各民族自由联合的)中华民国。”他亲自指定外蒙代表恩克巴图、白云梯二人分别担任国民党一大中央执委和中央候补执委,并决定在外蒙设立国民党省党部,开始实施中蒙联邦制统一的宏伟计划。1924年2月,孙中山先生亲自给库伦国民党本部写信,介绍白云梯赴蒙开展党务,白云梯不负孙中山先生厚望,于1925年3月筹组成立了蒙古国民党,蒙古人民革命党派代表出席了该党成立大会,大会议决蒙古国民党应本着三民主义宗旨,联合中国国民党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蒙古国民党是内地、内外蒙古各种革命力量组成的统一战线组织,它的成立标志着孙中山先生对蒙政策已经发展到顶点,是中蒙联邦制统一计划在原有基础上又取得的重大收获,病重中的孙中山先生对它寄予厚望,派代表出席成立大会表示祝贺。不久以后,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随着国民革命的失败,中国与蒙古采取联邦制统一的计划,也就被束之高阁了。

篇3:祖国统一思想汇报

【考情分析】

近两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试题对本单元的考查共7个选择题, 另有4个非选择题涉及到本单元知识。这些试题的考查特征主要是:

1.考点相对集中。主要考查政治协商制度 (3题) 、祖国统一 (2题) 、人大制度 (1题) 、基层民主制度 (1题) 。主要集中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上, 如2013年北京卷考查了中央人民政府与政协会议的关系、2013年江苏卷考查1949年政协会议的使命、2013年上海卷考查共同纲领对国家性质的表述等。非选择题往往只是在答案中涉及到本单元知识, 而且是与同时代的经济、思想、文化等相关内容结合在一起。相对而言, 本单元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新时期法制建设成就等内容均没有命题, 属于高考的“冷点”。

2.知识点的时间分布相对固定。7个选择题中, 考查过渡时期的有4题, 考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有3题, 其中过渡时期的有更多的集中于1949年前后, 非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大多集中于新时期。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革时期几乎没有涉及到。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不多, 没有突破, 祖国统一方面更是空白。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时期党在指导思想上犯了错误, 以致于民主政治建设出现了挫折。

3.提供新材料, 创设新情境, 以选择题为主要题型。试题呈现的新情境材料丰富多彩、新颖别致、来源广泛。材料来源包括中央文件、新闻报道、统计数据等。材料形式除以文字材料为主, 也有命题者自己绘制的图示材料。

4.科内综合的倾向越来越强。高考中的主观题一般都是大跨度、宽视野、高概括的综合题型, 打破了国界、代界、模块界, 围绕一个中心展开, 跨越不同时段、不同地域, 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本单元的4个非选择题均属于这一类型。但近年来选择题也呈现出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的特征。这一特征在近两年本单元试题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如2013年涉及政协会议的3个选择题的选项均涉及到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内容。

【金题点睛】

1. (2013·北京文综·20) 图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1) 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 (2) 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3)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4) 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 (1) (2) B. (2) (4)

C. (1) (3) D. (3) (4)

答案:A

解题技巧:解答本题关键是要从题干结构图中注意两个重要的信息:一是中央人民政府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关系。图示显示政协会议处于最高领导地位, 中央人民政府接受政协领导。二是一些机构的名称如“政务院”、“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等, 这说明该时期应该是在建国初期, 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革命色彩。在建国初期, 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责的时期, 故 (1) (2) 正确。19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而领导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在1956年, 排除 (3) (4) 。

变式练习下图呈现的是20世纪的七十年中关于中国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1) 都借鉴、吸收了欧美民主的精华 (2) 表明了民主建设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3) 都是民主与专制斗争的结果 (4) 说明了阶级基础和社会环境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

A. (1) (2) (3) B. (1) (3) (4)

C. (1) (2) (4) D. (2) (3) (4)

答案:C

解析: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宪法文献不是民主与专制斗争的结果, 而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自我完善。排除含 (3) 的选项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2. (2012·天津高考·6)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 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 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答案:D

解题技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材料信息, 并将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本题的关键信息是“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 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 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断这一事件为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国力的强大。故答案选D。

变式练习1961年6月, 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 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 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 最恰当的是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和平统一台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既定方针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答案:B

解析:20世纪80年代初, 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据此排除A项;C项不符合史实, 排除;D项说法错误, 排除。材料只是表达了毛泽东希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答案为B。

【重点突破】

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线索

(1) 一大“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

(2) 两大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3) 三个宪法性文件: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 四大政治制度:1949年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98年的基层民主制度 (村民自治制度) 。

二、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历的曲折历程

1.初步奠基 (1949-1954年)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 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2.基本形成 (1954-1956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标志着新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这一时期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的职权结束。1956年,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的方针, 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进入新阶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年宪法里有明确的规定, 成为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3.严重破坏 (1956-1976年)

这一时期, 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 特别是1966-1976年, 民主党派人士遭迫害, 司法部门瘫痪,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破坏, 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4.发展完善 (1976年至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共中央拨乱反正, 平反冤假错案,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颁布各种法律法规, 加强基层民主选举等, 使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三、理解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中国特色和民主特色

1.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具体鲜明的中国特色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中, 把人民主权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 符合我国国情, 既能保障全体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又有利于国家政权机关分工合作, 协调一致地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是这一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有效解决我国少数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它的基本特点是, 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 它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2.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立过程具有鲜明的特色

(1) 指导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定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 珍重自己的实践成果, 同时借鉴其他国家政治文明的有益经验和成果, 但绝不能照搬别国政治制度的模式。

(2) 引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核心力量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的, 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独自担负起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职责和角色, 是经过长达几十年的革命斗争才取得的, 也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3) 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式、步骤具有鲜明的特色。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文化落后, 新中国成立时马上实行全国普选的时机和条件均不成熟。因此, 扩大基层民主, 是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基础。有了这样牢固的基础, 再一步步地从地方各级逐渐发展, 达到覆盖全国的范围。

四、“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中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重大转变;20世纪80年代初, 邓小平提出并全面阐述;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提供法律保证, “一国两制”正式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特点

(1) “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 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 (3) 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 依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4) 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 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5) 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具有稳定性。

3.成功实践及现实意义

中国对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正式恢复行使主权。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为解决台湾问题昭示了光明的前景;也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4.深度剖析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

(1) 前提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 综合国力增强, 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 关键因素: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3)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提供了法律依据。 (4) 群众基础: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 渴望回归。

5.影响解决台湾问题的因素

(1) 有利因素: (1) 经过改革开放, 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 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保证。 (2) 结束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 实现统一, 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3) 两岸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相同, 两岸同胞血浓于水。近年来两岸的经济贸易迅速发展, 人员往来及各项交流活动不断扩大。 (4) “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以及在香港、澳门问题上的成功实践。 (5) 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 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和借鉴。 (6) 《开罗宣言》等一系列国际法均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2) 不利因素: (1) “台独”势力的阻挠。 (2) 国际反华势力不希望中国统一, 插手中国内政。

五、辨析几组概念

(1) 《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82年宪法的比较:

(2) 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比较:

(3) 中国的多党合作制与西方的多党制的比较:

(4) 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的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比较:

(5) 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的比较:

(6) 台湾问题与东西德国、南北朝鲜问题的比较:

(7) 弄清“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自治”: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 是包括民族区域地区所有少数民族的自治, 并非单指哪一特定少数民族的自治。

(8) 弄清“文化大革命”与“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应彻底否定, 因为它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外交、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不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 恰恰是广大干部、群众自自觉抵制“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的结果。因而不可将“文化大革命”与“文化大革命时期”混为一谈。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50分, 每题2分)

1. (原创) 新中国的成立, 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下列属于“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制

C.少数民族自治制度

D.责任内阁制度

2. (原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 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 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下面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是农村经济与政治发展的结果

B.是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体现

C.实现了同票同权

D.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3. (原创) 有学者指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是中国民主政治史上一个伟大创举。这主要是指人民政协

A.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始终行使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C.以各党派平等合作为和平建国的途径

D.是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

4. (原创) 《中国人权发展50年》 (2000年) 白皮书:中国人民在50年中实现了人权发展的伟大的历史性飞跃。……中国人民主宰了自己的命运, 过上了丰衣足食、文明健康的美好生活, 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民主自由。下列关于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B.“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使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C.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新民主主义两大原则

D.“文革”期间, 两会停开,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出现根本性逆转

5. (原创) 下图为1953年版人民币1角、2角和5角正反两面图案, 该图案的设计不能体现

A.民族平等原则

B.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C.民族团结原则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

6. (原创) 周恩来说:“中国如果实行联邦制, 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 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 有些地区, 如内蒙古、广西、云南, 汉族都占很大比例, 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 很多人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 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 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 正确的是

A.联邦制都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

B.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

D.周恩来讲话是要实行区域自治政策

7. (原创) 1949年以来, 虽然国家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 但是中国的民主建设一直充满坎坷。“坎坷”表现在

8. (原创) 1977年10月7日, 《人民日报》发表《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一文, 强调要敢于冲破阻力, 推翻“四人帮”一伙对干部审查中的不实之词和所作的错误结论。该文发表的直接目的是

A.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B.为平反冤假错案作舆论准备

C.为健全民主法治建设大力疾呼

D.为改革开放造势

9. (原创) 邓小平在《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中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 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强法制建设是其核心内容

B.针对“文革”践踏民主法制的活动

C.强调了法制与时俱进的思想

D.指导了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10. (原创) 某次会议召开后, 全国各大报纸的报道中都有这样一段:“根据总监票人报告, 有效票3040张, 其中同意票3037张, 反对票没有, 弃权票3张。现在宣布,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由本次会议通过。”据此可以了解到

A.我国实行政治协商制度

B.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

C.中国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

D.该会议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11. (改编) “自由选举产生的领导人对村民更负责任, 他们的土地管理的决策反映了对公平的再分配的大众偏好。……选举往往导致村民委员会主任把投票人的利益放在乡镇机关和党支部之上。”材料反映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A.有利于农村重新公正分配土地所有权

B.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C.不利于农村基层管理

D.得到进一步普及

12. (原创) 据华商报报道, 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 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 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 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三人同意后, 才可将其合并起来盖章, 盖了章的发票才能入帐报销。对些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A.“五合章”现象是村民自治的一种形式

B.“五合章”现象体现了分权制衡理念

C.“五合章”现象反映了村民参与管理的愿望

D.“五合章”现象违背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13. (原创) 自1978年起人大、政协每五年一届, 从未间断。全国人大于1982年全面修改了宪法, 以后又通过四个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00多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据此可知, 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趋势是

A.民主机构有规律地运转

B.宪法进一步完善

C.法律法规更加健全

D.民主政治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系统化

14. (原创) 有学者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 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由此不能得出

A.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B.民主政治建设要尊重历史传统

C.民主政治建设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D.中国不能借鉴西方民主制度

15. (改编)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坚持民主集中制丝毫不排斥广泛的地方自治, 只要‘公社’和省自愿坚持国家的统一”。这可能为我国下列哪一制度的理论提供参考和可借鉴之处

A.“一国两制”构想

B.行省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

16. (原创) 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

A.首先提出于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中

B.最先发表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C.最初是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

D.最先发表于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7. (改编) 回归后, “香港是内地最大的转口基地与第三大贸易伙伴, 以及第二大出口市场;而内地已是香港最大的港产品贸易出口、进口及转口对象。此外, 香港也是内地的最大投资者。”能使香港顺利回归的条件不包括

A.“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C.海峡两岸人民往来频繁

D.邓小平的外交才能

18. (原创) 新中国成立以来, 根据国情的需要, 分别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点是

A.有较大的行政自主权

B.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C.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D.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19. (原创) 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连体钞珍藏套装包括10元、20元两种面值。钱币的主景图案选自澳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景点, 10元正面是妈祖阁, 20元正面是大三巴牌坊, 背面选用澳门中银大厦作为主景, 衬景是澳门的四座大桥。这种设计的寓意是

(1) 澳门钱币在中西交流中占据桥梁作用 (2) 澳门被外族占领的屈辱历史 (3) 古典与现代的结合预祝澳门的未来更美好 (4) 中国文化元素预示着中国的主权

A. (1) (2) (3) B. (1) (2) (4)

C. (1) (3) (4) D. (2) (3) (4)

20. (原创) 1999年澳门回归前的一项调查显示, 有76.6%受访居民对“一国两制”有信心。10年后, 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公布的大型民意调查报告显示, 81.84%的澳门居民对“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施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对中央港澳政策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的合计高达97.36%;对中央政府的信心平均分值为7.48分 (10分最高) , 其中, 一半以上居民给出的分数为8分以上。这说明

A.只有实现祖国统一, 澳门人才会认同中华民族

B.坚持“一国两制”,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解决澳门问题的最佳方式

C.澳门人希望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施增强了澳门人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意识

21. (原创) 下面是金门海域两岸的两幅图片, “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是1980年6月蒋经国先生产生提出。下面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岸在祖国统一问题仍存在原则分歧

B.当时两岸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协议

C.海峡两岸都主张统一中国

D.“一国两制”不符合于台湾

22. (原创) 下列两图的变化反映了我国

A.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台湾问题

B.改革开放政策取得重大成果

C.运用“一国两制”构想推进祖国统一

D.顺应工作重心的转移而调整对台政策

23. (原创) 由中国太平洋学会召集举办, 《浮生六记 (卷五) 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原件专家认证会2010年9月11日召开。经海峡两岸学者研讨, 认为《海国记》一文为古典名著《浮生六记》缺失之佚文。图文中内容明确表示古钓鱼岛归属中国, 为中国确认钓鱼岛主权又添铁证。这一认证的影响不包括

A.有利于海峡两岸“一个中国”共识的形成

B.有利于祖国和平大业的实现

C.影响着中日关系的发展

D.有利于促进学术和艺术的发展

24. (原创) “1980年以前, 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 但到了90年代, 我们认识到, 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由此可得出

A.两岸有着相同的文化根基和血浓于水的亲情

B.两岸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C.“一国两制”得到两岸官方的认可

D.台湾与美国的经济联系不复存在

25. (改编) 在2012年6月第四届海峡论坛大会上,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说:“过去金门、厦门炮火隆隆, 充满硝烟。而今根据我们保守的估计, 金门每4个家庭, 就有1户在厦门购地置产, 每10个金门的居民, 就有1个拥有人民币账户。”这表明

A.台湾当局放弃对两岸经济交流的限制

B.海峡两岸民间交流进一步加强

C.两岸同胞普遍认同“一国两制”构想

D.台商投资促进厦门房地产繁荣

二、非选择题 (50分)

26. (原创) (17分) 法制的发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 而是“民治”, 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是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 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 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二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 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

材料三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 新中国第一个律师立法的颁布施行, 标志着律师制度的正式确立;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 被称为“我国律师制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材料四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个, 其中主要包括《宪法》 (82年修订) 、《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套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特别是“八二宪法”的制定和颁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法治发展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和法律框架。

———《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及启示》

(1) 材料一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实现的? (4分)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787年美国宪法相比在民权方面的进步性。 (4分)

(3) 结合史实说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律师制度确立和完善的必要性。 (4分)

(4) 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 说明改革开放后立法高峰的特点及其原因。 (5分)

27. (原创) (19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 以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 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 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 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 人大代表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 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5年初, 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 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 “选举法”修订, 取消了举手选举, 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 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

———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史》

材料二近110年时间里, ……中华民族危难深重, 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 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 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 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 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 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 民主形式日益丰富, 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 不断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三1945年, 在延安窑洞里, 毛泽东与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有过一次颜有历史意义的谈话。黄炎培说:中国历史有一个从兴旺到灭亡的周期律, “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在历史上, 周期律是跳不出的, 希望中共能找出一条新路, 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毛泽东欣然答道:“我们已经找到一条新路, 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律, 这条新路, 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 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 才不会人亡政息。”这就是著名的“窑洞对话”。2012年12月25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走访各民主党派时, 称“窑洞对话”对中国共产党仍是很好的鞭策和警示。

———摘自凤凰博报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人大代表选举法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人民当家作主有何作用?纵观人大代表产生方式的演变, 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 (6分)

(2) 建国后新中国为避免雅典式的直接民主推行了哪一重要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6分)

(3)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 从制度建设层面概括建国初期中共是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的?习近平重提“窑洞对话”说明了什么? (5分)

(4) 综合上述材料, 谈谈你的认识。 (2分)

28. (原创) (14分)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英国是分几步从中国手中获取香港的, ……1949年之后, 周恩来对英国明确表示, 香港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 ……中国仍允许英国人留在香港只是权宜之计。……在1982年, 当中英谈判走出礼貌性接触阶段, 进入实质性讨论阶段时, 她最初的态度是充满敌意的。在内部会议上, 她 (撒切尔夫人) 承认“新界”的租约将在1997年结束。但她问手下的官员, 英国是否有可能在面对中国的敌对的情况下, 依靠陆海军力量守住香港岛和九龙, 能否在1997年之后与中国共享对香港的控制权。在1982年9月撒切尔在人民大会堂与赵紫阳会谈之前, 除了完全将权力移交给中国以外的所有其他可能的方案, 英国都考虑了。……但其实在与邓会谈之后, 她已经明白1997年之后英国就不可能再对香港行使任何控制权了。

———贾尔斯·钱斯《撒切尔夫人与香港》

(1) 根据所学知识, 列举英国是怎么逐步完成对香港的占领的? (4分)

(2) 指出1949年“允许英国人留在香港”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有哪些积极意义? (3分)

(3)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哪些因素促使英国1997年以后“不可能再对香港行使任何控制权”? (5分)

(4) 结合上述材料, 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的认识。 (2分)

参考答案

个别解析

7.A反映了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及至人身权利遭到严重践踏。符合题目要求。B项属于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 D项属于外交关系的领域, 均不符合题目要求。C项是法制建设和实践的成果, 不是坎坷。

19.图案中有澳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景点、三巴牌坊, 也有现代建筑中银大厦, 所以体现了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结合, 预示历史悠久, 前景美好。古典和现代建筑都体现了中国文化元素, 体现了中国主权。四座大桥体现了澳门钱币在中西交流中占据桥梁作用。 (2) 在图案中没有体现。

20.材料所述是澳门回归后澳门人对“一国两制”的认可, 强调的是“一国两制”的现实意义, A、B两项都不符合题干要求。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所以排除C。

26. (1) 实现:通过《共同纲领》,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1分) 召开一届全国人大,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分)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大政治制度。 (2分)

(2) 进步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年满18岁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 (或取消民主权利的各种限制) 。1787年宪法公民权是有限制的 (或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相等的权利) 。 (4分)

(3) 必要性:中国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4分)

(4) 特点: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开始形成。 (2分) 原因:文革后被破坏的法律体系亟待恢复;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 强调法制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的需要。 (3分)

27. (1) 变化:由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的方式变为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代表名额由偏向大城市转为城乡平等。 (3分) 作用:更利于体现人民意愿;更利于人民平等地参政。 (2分) 轨迹:民主进程一度被打断, 但整体仍在向前推进。 (1分)

(2) 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分) 特点: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经济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建设并举;民主形式不断创新。 (3分) 趋势: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系统化。 (2分)

(3) 制度建设: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召开一届人大,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分) 说明:中共与民主党派的真挚情谊;中共的忧患意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的坚强决心。 (2分, 任答两点, 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4) 认识:新中国非常重视民主政治建设;民主制度要适合国情;民主政治建设要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2分, 任答两点, 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28. (1) 占领: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租借新界。 (4分)

(2) 意义:有助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联系与交往 (香港是中国与西方交往的唯一窗口) ;有助于香港的稳定和繁荣;有助于中英关系的改善 (英国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 和中国建立了代办级半外交关系) ;如果当时收回香港, 则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联系的唯一通道就会被封闭, 香港也将成为死港。 (3分, 任答三点即可)

(3) 因素:中国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英国国力的进一步衰退;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香港与内地经济联系的加强。 (5分)

(4) 认识:新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外交体现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2分)

篇4:心系桑梓 心系祖国统一

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程思远同志,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我与他认识、交往近40年,相互间建立了较真挚的情谊。他那坦荡襟怀、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两岸统一的赤诚和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深刻印象。

程思远先生不忘故土,为家乡的建设牵肠挂肚,这是他留给我一个最深刻的印象。

我于1966年2月底开始认识程思远先生,他当时陪国民党政府原代总统李宗仁夫妇回广西观光。我作为南宁市市长,曾与自治区党政领导人到机场迎接他们,也曾陪他们参观南宁市的厂矿、公园等。晚宴又与程老同坐一桌。在交谈中,他盛赞南宁市发生天翻地覆地变化,说新建的邕江大桥桥面比长江大桥还宽敞,说市里道路的清洁卫生和绿化也搞得好。他还以称赞的口气对我说:“我最近陪李宗仁先生走了很多省市,你可说是一位最年轻的市长!”

1977年底,程老与夫人从北京回到阔别31年的宾阳县探亲和观光时,他参观了清平水库、桃源水库、县城轻工业展览及大桥乡和茶村的果园等地后,高兴地称赞说:“变了,家乡变得认不出来了!”他回京后写了长篇游记《重游广西睹巨变》一文,称赞“今日宾阳分外娇”。

1983年,我担任自治区主席后,与程老接触更多。他几次回广西观光、视察工作,或每年我到京开会,我们都相互热情接待、开怀畅谈。1985年8月,我与自治区党委书记陈辉光等上京参加全国党代会期间,在京召开了广西籍和曾在广西工作的老同志座谈会。时任全国政协常委的程老应邀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会议由我主持,我代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恳请到会同志为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会上,程老语重心长地说:“我是个老广西了。广西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金木水火土’样样齐全。金,就是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木,就是广西山多林木多;水,就是有红水河、西江等大河流和沿海独特资源;火,就是水力发电资源丰富;土,就是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适合粮食、经济作物、水果的种植,建议你们利用这金木水火土的优势来加速发展广西的经济,广西大有希望。”他在发言中充分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期望,我和陈辉光书记听后都表示接受和感谢。后来,程老还反复多次对我说:“我不懂经济,但我总认为,广西除了发展粮食生产、推广杂优水稻外,应多种桐油、茶油、剑麻等经济作物,还要发展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他的意见很中肯,对我的工作给予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1988年12月,程老作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代表团成员到南宁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时,我到西园饭店程老的房间去看望他。他关切地询问广西改革开放的情况,并从北京带来一幅亲笔条幅送给我。条幅写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涵百川,有容乃大”。他还给覃应机(时任自治区政协主席)和甘苦(时任自治区人大主任)两位同志送了条幅。这也可说是对家乡“父母官”的关爱和鞭策。

1995年5月底至6月初,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程老到广西视察工作。当他回到家乡看到刚修复好的程村旧居时,心情颇为兴奋,对县党政部门深表谢意。同时,他还视察了黎塘金龙开发区、宾阳商贸城、新桥东昌制革厂、金玉造纸厂等。高度赞扬了家乡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宾阳人的聪明,并为黎塘开发区亲笔题词:“开发黎塘,建设家乡”。他还拿出自己的1万元稿费捐给家乡的扶贫工程。

1999年10月1日,“壮乡第一条高速路”——桂林至柳州高速公路段建成通车。已91岁高龄的程老,高兴地应邀从京回广西参加该高速公路通车典礼。同年11月12日至16日,程老又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宋平及王光英副委员长到广西参加“99南宁国际民歌节”等活动,活动结束后,他驱车回家乡视察。当他看到县城新建起雄伟壮观,规模、设备居广西第一流的体育馆时,他激动地说:“我作为宾阳一份子,家乡的建设和变化都时刻牵动我的心。”当天,他高兴地在该馆与宾阳县党政领导同志一起观看南宁地区第六届体育运动会男子篮球赛。同时,程老对家乡的教育事业很关心,致信宾阳县委和县政府,表示愿意将自己积累多年的30万元稿费捐给家乡建设一所小学,接着汇来了捐资款。县委、县政府对此建议很重视,决定在程老家乡——宾阳县大桥镇大程村筹建思远育才学校。

2001年11月中上旬,年已93岁高龄的程老到南宁参加国际民歌节活动后,第八次回宾阳视察工作,这也是他从香港回大陆定居后的最后一次回乡。其重点是了解家乡的教育工作情况。当他听到县党政部门已接受其倡议,开始筹建育才小学的消息时,甚为高兴,他深有体会地说:“搞经济建设,要敢下本钱,以超前的和更高的标准抓好教育事业建设。”乡亲们以浓重的乡音表示感谢程老解囊捐款建校,他回答:“党和人民给我很高的荣誉和关怀,我应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家乡人民。”在程老的倡议和捐助下,加上南宁市、宾阳县、大桥镇各级政府的投入资金共154万元,于今年8月建成了一座拥有1020㎡教学楼、720㎡教工宿舍楼和宽阔运动场的“宾阳思远育才学校”。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为该校题写校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发来贺信。

正由于程老对桑梓有笃深情愫,家乡人民称他为“宾阳之子”。每逢程老华诞或春节,大程村村委会都会代表全村父老乡亲向远在京城的程老发去贺电或节日问候。程老接电后,也至感盛情,给予复电致谢。

程思远同志一生同海内外的赤子一样,满腔热血,热爱祖国,关爱祖国的前途、命运,尤其是其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立场和所作出的贡献,令人敬佩。

他定居香港时,为促成李宗仁先生回国,曾冒着生命危险,五上北京,两赴欧洲,最终在周恩来的关怀、指导下,推动了李宗仁夫妇毅然从海外回到祖国大陆定居。程老陪李宗仁夫妇回大陆后,曾担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全国政协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副主任、中华海外联谊会第一届名誉会长、全国台湾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等职。他设法和台湾各界友好人士联系,并经常自费接待台湾来的客人,向他们宣传大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为两岸和平统一大业穿针引线。

2003年3月11日,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图为胡锦涛(右一)和程思远(左一)亲切握手

有一年年底,程老到广西视察工作,我曾在桂林对他说起这么两件事:一是桂林市为扩大榕湖饭店,想要拆掉白崇禧的故居,征求我的意见,我坚决不同意;二是讲我有一位在美国的桂林籍学生,他与蒋经国有交往,有一年回广西探亲告诉我,蒋经国对大陆不承认国民党抗战功绩有意见,若中共承认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功绩,蒋经国表示台湾今后对大陆的政策会起根本性变化。程老听后很高兴。为了改善两岸的关系,他回京后,即向中央有关部门建议于1987年举行纪念“七・七”事变50周年活动。恰逢当时周恩来建议广西电影制片厂筹拍反映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大捷的故事片《血战台儿庄》,程老很高兴,两次参加该剧本编写座谈会,在拍制过程中还提供不少宝贵资料和意见。1986年秋,该片拍成送审,电影局邀请了几位中央有关领导观看,一位领导看完后说:“我们对当时的抗战历史事实不太清楚,难以发表意见。”其他领导同志也沉默下来,该片未获中央批准。程老找我商量,并作了分工:广西方面的工作由我负责做,北京方面的工作主要由程老做,我也给予协助。恰逢同年11月中旬,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到广西参加国家重点项目——天生桥二级水电站截流成功庆典,我便趁此机会,晚上请他们观看新拍成的故事片《血战台儿庄》。看后征求他们的意见,问是否可以公开放映,国务院一位主要领导同志表态说:“历史事实是这样,就可以放。但还要拍一些反映一些八路军、新四军抗战的影片。”我即把此话转告在北京的程老,后北京的有关部门终于批准该片公开放映。

该片在海内外放映后,引起巨大反响。它可说是国内第一部反映正面战场国民党抗日事迹的影片。该片被带到香港后,程老托新华社香港分社的同志把它交给台湾中央通讯社的负责人。后据程老说:蒋经国看完此片后说了三句话:第一,共产党肯定了国民党的抗日功绩;第二,没有丑化、歪曲我父亲;第三,我父亲在影片中成为正面人物。蒋经国把此影片推荐给国民党中常会委员观看,宋美龄等要人也观看了此片。不久,国民党政府决定局部开放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接着,又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这些关系的改善,是与程老的铺路搭桥工作和《血战台儿庄》的公开放映分不开的。

1993年4月,大陆在山东台儿庄隆重举行“纪念台儿庄大战55周年”活动,86岁高龄的程副委员长应邀前往参加纪念活动,并在纪念会上发表有关实现两岸统一的讲话。

同年下半年,为纪念我国抗战胜利50周年,广西电影制片厂筹拍反映国民党军第五军军长杜聿明指挥的广西昆仑关大捷的影片《铁血昆仑关》,他和我、韦瑞霖三位同志担任此片顾问。他非常关心该片的摄制,多次为该片题词。如“魂绕昆仑”、“昆仑关战役大捷是攻坚战和运动战密切结合的结果”、“拍好《铁血昆仑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1995年,该片拍成后送审,因种种原因,只获海外发行,未获在大陆公映。至今年,在纪念我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前夕,该片才获准在国内公映(片名改为《铁血》),可惜程老在该片国内公映前一个月谢世,甚为遗憾。

程老生前特别关心两岸关系的改善,当他病重在床上听到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的消息时,感到非常高兴。可惜他未能看到祖国河山一统、两岸统一,这可说是程老一生中最大的憾事。

程老坚持与中国共产党保持“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亲密友好关系,积极、真诚、坦率地向党和政府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或批评意见,他可说是中共难得的诤友。

1966年2月,程老陪李宗仁夫妇到南宁观光时,他及时地向我们反映李宗仁先生的观感,有的是他们私下叙说的知心话。如李宗仁观看了广西第一座大型水电站——西津水电站后,曾激动地对程老说:“过去,我们长期视中共为匪,杀了他们很多人,现在,百闻不如一见,我服罪了,服输了,中共是真正为民造福祉的政党!”程老听后立即把李宗仁先生说的心里话和自己的观感,坦率地向我讲述、反映。此后对党中央一些重大决策和自己一些不理解的重大问题,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见。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程老对当时发生的一切,很不理解。尤其是全国开展“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时,他的思想更陷入迷惑不解的境地。听说他在全国政协直属学习组上首先“放炮”,提出了几个不解的问题和为什么:“党内思想斗争是否一下子上升到纂改党的路线、复辟资本主义、成为敌我矛盾、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敌人?我的小孩从外面大字报中抄回《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一百例’》,说它是反革命修正主义纲领,我反复看不懂、不理解,何以说它是反革命纲领?外面大字报又点了邓小平的名,要把他揪出来,他的‘三项指示为纲’有什么错?”他坚决支持邓小平出来工作,充分表现了一个无党派人士的凛然正气,还讲述苏联斯大林搞肃反扩大化的深刻教训。幸得主持会议的人设法为程老解脱、保护,才使程老免遭厄运。

1999年3月上旬,我到北京参加全国地方志会议期间,曾抽空到程老家里看望其夫妇俩,恰逢他夫人石泓患重病住院,他为家里无法招待我吃饭而感到歉意和难过(因他不要国家配给服务人员,故过去都是石泓亲自给我们做饭菜招待)。我同他谈起影片《铁血昆仑关》的史实问题,他说,该片反映的内容与历史事实不大符合,只写中央军第五军,没有写到桂军的配合,他对此很有意见。我对该片存在的缺点也有同感。我说,影片应反映桂军对昆仑关战役的配合和群众的支援,也不应过多描写战场的恋情,但该片基本内容还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桂军在抗战中的确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在昆仑关战役中,只是在外围起了很大的配合作用。我还唱起当年流传的歌谣:“中国分省二十八,广西子弟最刚强,天生会打仗,个个勇敢上战场。”我还给他念了自己1995年在桂林写的诗句:“八桂英雄舒国恨,壮乡何处不同仇。”他听到此,心里才开始高兴起来,向我介绍其养生之道:一是有适当、经常的运动;二是要有开朗、坦荡的心胸;三是要有节制、规律的生活方式。告别前,我们高兴地合了照。分别时,我要他保重身体,祝他健康长寿,但没有想到,这次分别,竟成永别!

篇5:祖国统一思想汇报

2017年中考真题

1.(2017·山东威海)201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的人民载歌载舞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自治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和谐共处,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体现出()A.我国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政治制度

B.民族自治区行使自治权,可以自由管理本民族事务 C.各族人民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D.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已没有任何差异

2.(2017·山东烟台)“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将继续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等四县.新的发展周期,山东省将更加突出“输血”向“造血”功能的转变,提高被支援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关注民族地区基层民众需求,多做增加民众就业、提高民众收入的实事,进一步体现综合效应.这说明()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 B.在我国,各民族的政治地位一律平等 C.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新时期,应赋予少数民族地区更多的自治权

3.(2017·山东济南)“同胞共气,家国所凭.”这启示我们,维护民族团结()①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②要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③

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④各民族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2017·山东青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发展.2016 年国家发改委在民族 8 省区安排交通方面中央投资超过 223 亿元,安排农林水利方面中央投资超过 400 亿元.这些措施有利于()①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②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保证各民族地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④实现各民族同步富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2017·浙江绍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来硕果累累: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生产总值比成立之初增长了642倍;铁路运营总里程已增加到1.35万公里,居全国首位……这主要得益于()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17·湖南邵阳)社会主义事业,是各族人民自己的事业,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构建了新型的民族关系,其特点是()A.和平稳定公正合理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7.(2017·广东)201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举行70周年庆典.70年来,该地区各项事业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生产总值由1947年的5.37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8 633亿元,增长了642倍.这表明我国()A.实行民族高度自治制度 B.坚持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

C.坚持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D.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8.(2017·浙江丽水)近三年来,丽水市共完成援疆建设项目31个,投入资金2.33亿元,带动当地投资9.96亿元.这有利于()①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②保障少数民族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推动并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④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人民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7·浙江杭州)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社会安定团结,民族关系和睦,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说明()①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完全实现现代化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 ③内蒙古自治区已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④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得以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17·江苏盐城)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以来,告别了“靠天养畜、水草逐居”的时代,全民进入农牧、工商、能源、交通、城市化等跨越发展阶段.这得益于坚持()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②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④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17·浙江嘉兴)2017年5月,第三期少数民族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的学员在杭州市进行了理论学习和考察“取经”.这()A.能够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C.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有助于消除差距以实现共同富裕

12.(2017·江苏宿迁)2017年5月1 日,在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古城村,家庭成员来自4个不同民族的赵晓芳一家团聚在一起,共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这一其乐融融的场景,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是()A.民族区域自治

B.各民族共同繁荣

C.消除民族差异

D.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郑家庄村,是全国闻名的民族团结示范村.这个125户的小村庄,聚居着汉、白、藏、傈僳、傣、纳西和彝7个民族.小亮和同学们慕名来到郑家庄,感受它的魅力.据此回答13~14题.13.(2017·河北)村党支部书记热情接待了他们,向他们详细介绍了村里的民族关系.在介绍中,他会提到()①各民族生活习俗相同 ②各族群众和睦相处 ③各族群众互帮互助 ④各族群众亲如一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2017·河北)说起未来,书记信心满满.“我们要建设民族文化展示厅,打造民族旅游示范村,做到全体村民共建共有共享.”这些美好愿景的实现,有利于()①展示民族文化特色 ②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③实现村民共同富裕 ④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相较于全国其他地区,民族地区发展基础一般较弱,扶贫开发任务艰巨,而且民族之间、城乡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经济状况分布更加错综复杂,民族地区更需要精准扶贫.党

和国家之所以强调民族地区更需要精准扶贫,是基于()①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间繁荣的需要 ②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需要 ③保证少数民族地区都充分享有自治权的需要 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需要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16.(2017·江苏南京)下列关于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在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 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够更好地维护我国国家统一 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要让各民族自行决定本民族一切内外事务 ④只有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保障平等友善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17·江苏扬州)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七十年来,内蒙古人民高举民族团结进步伟大旗帜,开拓进取,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这表明,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民族地区全面发展

③彻底消除民族差异 ④促进民族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2017·湖南常德)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①保证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②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③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④违背了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2017·新疆)新疆与内地之间的发展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正视这一差距要()①自我满足,安于现状 ②客观地了解差距的由来 ③正确看待差距是发展中的差距 ④解放思想,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17·新疆乌鲁木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①反映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表明了我国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③道出了我国各族人民实现个人梦想的心声 ④唱出了我国各族人民唇齿相依的血脉之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2017·贵州安顺)总投资42.4亿元的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172个项目集中开工,由此掀起了援疆项目建设热潮.这一行动()①坚持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②有助于更好实现民族之间的平等 ③坚持了同步富裕的根本原则 ④有助于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22.(2017·湖南怀化)“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①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 ②全部靠发达地区的全力支援 ③实施了援藏工程 ④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2017·湖北随州)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针对香港个别候任议员宣扬“港独”主张等问题,依法行使基本法解释权.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强调:“港独”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对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始终充满信心.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政治权利,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全票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明确该条规定的“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既是该条规定的宣誓必须包含的法定内容,也是参选或者出任该条所列公职的法定要求和条件,明确宣誓就职必须遵循的法定程序和内容;明确违反宣誓规定丧失就职资格的法律后果以及作出虚假宣誓或者违反誓言的法律责任.据此回答24~25题.24.(2017·四川成都)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既是行使正当权利,也是维护“一国两制”和国家统一的必要手段.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是()A.信守长期不变的诺言 B.实行两种社会制度并存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中央赋予高度的自治权

25.(2017·四川成都)全国人大常委会主动释法()①表明了中央政府反对“港独”的坚定决心和意志

②是维护基本法的权威,保持香港大局稳定的需要 ③顺应了包括港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④表明中国人民已经顺利完成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2017·浙江金华)为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这一规划()①是“一国两制”新的实践 ②能优化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格局 ③会影响港澳民主政治发展 ④有利于保持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2017·湖南娄底)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为此,我们应该()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②在台湾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④紧密团结,共同奋斗,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8.(2017·黑龙江绥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坚持民族区域自治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资本主义制度

D.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9.(2017·湖南永州)2017年2月28日,韩国国防部不顾中方强烈反对,与乐天集团就“萨德”系统部署用地正式签署协议.对“萨德”入韩的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①与我们个人生活无关,不必理会 ②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对“萨德”入韩要强烈抗议 ③“萨德”入韩严重威胁周边国家安全 ④“萨德”入韩主要针对的是朝鲜,对我们没有危害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30.(2017·黑龙江绥化)2017年4月26日,中国首艘自行研制的航母下水,这是继2012年服役用于训练和研究的辽宁舰后中国海军拥有的第二艘航母.我国目前正致力于壮大海军实力,以保护在中国东海和中国南海的主权利益.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有利于扬我军威国威,称霸南海 B.违背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C.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 D.我们要自觉履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31.(2017·吉林·节选)为迎接建国68周年,某校开展了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回答问题.【民族旺】云南省昆明市金星社区是典型的多民族混居社区,共

有29个民族.每年中秋节,数百人甚至上千人欢聚一堂,同过民族节,众筹百家宴,堪称民族团结的典范.(3)“同过民族节,众筹百家宴”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民族关系?(4)为了处理好民族关系,我们应自觉履行哪一义务?

32.(2017·新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在2017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家住新疆和田地区的库尔班·吐鲁木的长女托乎提汗·库尔班回信,向她和家人及乡亲们送上祝福,并希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材料二 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发表《致维吾尔族同胞觉醒书》,发出了对中国共产党、对伟大祖国的感恩之声,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之声和坚决与“三股势力”作斗争的正义之声,倡导广大维吾尔族党员干部群众清醒地认识到“三股势力”的罪恶本质,肩负起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定,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1)根据上述材料,请你说说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为什么倡导广大维吾尔族党员干部群众要清醒认识“三股势力”的罪恶本质?

(3)作为中学生,你能为共同创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做些什么?

33.(2017·新疆乌鲁木齐)材料一 对口援疆是国家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自2011年起,山东省重点援助喀什四县,“十二五”期间共投入援助资金50.95亿元,实施项目453个,带动对口四县6.1万人就业.坚持民生优生,八成援疆资金用于安居房、学校、医院等建设,并无偿捐助资金物资3.7亿元,让当地群众切实享受对口支援带来的实惠.材料二 2017年4月1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九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强调,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体目标,稳定和发展是两个关键点.在抓好稳定的同时,要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确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平衡健康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材料三 2017年5月10日,微信公共号“凝结共青团”发表的《双双清华硕士毕业的“90后”维吾尔族小夫妻南疆驻村、宣讲的心里话》一文爆红网络.这是维吾尔族夫妻在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的“访惠聚”驻村工作中,耳闻目睹援疆给基层带来的可喜变化.撰文写道,祖国的强大和稳定是我们的福气,祖国一直牵挂着我们,我们要有感恩之心,要知道我们肩上的责任.传播正能量的正义之声得到成千上万陌生人的点赞.阅读材料,运用“民族团结教育”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怎样的?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原则?

(2)结合材料

一、材料二,谈谈你对稳定和发展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两个关键点的理解.(3)联系材料三,就青少年如何为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履行责任发出你的“正义之声”.34.(2017·湖南郴州)2017年我们即将迎来香港回归20周年.20年来,香港成就全球瞩目,2016年香港再次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第一位.事实再次充分证明,“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请问: “一国两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2016年中考真题

1.(2016·江苏扬州)2016年5月,总书记来到黑龙江省看望

只有5 300多人口的赫哲族部分群众,希望“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习总书记希望我们()A.牢记国家安全

B.坚持国家统一 C.维护民族团结

D.捍卫国家主权

2.(2016·江苏连云港)201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会在乌鲁木齐隆重举行.60年来,自治区经济发展迅速.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②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③我国坚持同步富裕的原则 ④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2016·江苏淮安)201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1.1% ,增速在全国位次由第30位跃升至第4位,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连续5年居全国前列.上述材料表明()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国努力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我国积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2016·福建泉州)西藏自治区成立50多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这表明()

A.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促进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C.每个公民都能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D.“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5.(2016·山东烟台)50年栉风沐雨,50载春华秋实.2015年9月8日上午,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约2万人欢聚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贺匾上题词“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 ②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③要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大融合 ④要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16·湖北孝感)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促进各民族和睦共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责任.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2016·四川资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党的治藏方略,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2015年9月8日,他为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题词“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之所以强调“加强民族团结”是因为()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原因 ③民族团结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2016·山东威海)2015年10月1日,新疆各族各界隆重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是由于()①我国坚持民主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艰苦奋斗 ④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扶持的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9.(2016·重庆·A卷)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沙妮亚在朋友圈晒出了她的家乡:我的家乡,各民族在分布上是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60年来,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在新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②各族人民相互尊

重,促进了新疆的繁荣 ③新疆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 ④新疆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2016·福建福州)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这体现了在我国()A.要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

B.各民族差异消失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各民族一律平等

11.(2016·山东菏泽)2015年9月8日,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在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雪域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这表明()①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完全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④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家的扶持和各族人民的帮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16·山西)你了解多少少数民族常识?请你根据下列6幅人物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上述6位人物中的前3位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分别为蒙古族、朝鲜族、苗族

B.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多在我国东南部聚居.马头琴、风笛是蒙古族乐器

C.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标志性建筑是清真寺,穿和服是其民俗

D.五大自治区中,壮族自治区离香港最近,我国对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方针

13.(2016·吉林)二十年来,中央先后派出6000余名干部、专业技术人才支援西藏建设.这一举措()①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增进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④说明支援民族地区建设是国家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4.(2016·湖南长沙)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上述材料表明()A.西藏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B.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D.西藏人民享有高度的民族自治权

冀华中学的米热古丽,是一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学生,她聪明、善良、热情、纯朴,与同学们和谐相处.据此回答15~17题.15.(2016·河北)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米热古丽组织了民族舞蹈大赛.下列图片中能够体现维吾尔族舞蹈特色的是()

16.(2016·河北)米热古丽的父亲要开办一家具有新疆特色的餐厅.下列对餐厅布置的建议,适宜的是()①餐厅名称用汉、维两种文字书写 ②餐厅入口处备有酥油茶供客人品尝 ③餐厅走廊里悬挂吊脚楼、竹楼照片 ④餐厅内张贴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场景的装饰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17.(2016·河北)在思想品德课上,米热古丽讲到:“在新疆,每逢少数民族群众过节,汉族群众会上门道贺;每逢汉族百姓过节,少数民族群众也送来自制的糕点同乐.无论谁家遇到婚丧嫁娶的大事,大家必定要前去帮忙.”米热古丽的话使同学们体会到()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各民族亲如一家 ③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④各民族之间没有差别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18.(2016·江苏宿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党民族政策巨大优越性的生动体现.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2016·湖南永州)“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告诉我们()①我国各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②我国各民族有相同的风俗习惯,没有任何区别 ③我国开辟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时代 ④我国各民族已实现同步繁荣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0.(2016·贵州黔东南)2015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国共两党领导人再次会晤,有利于()

①推动两岸交流,实现祖国统一 ②促进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 ③消除民族差异,实现共同繁荣 ④维护国家主权,实现民族自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2016·湖南郴州)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率团访问台湾,与台湾方面举行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第二次正式会面,并与台湾基层民众“深接触”“走亲串友”,倾听他们对发展两岸关系的心声.此次访问()①能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②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③能根除“台独”分子的生存空间

④有利于增进两岸的政治互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2016·四川资阳)2016年3月5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就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两岸双方就有了共同政治基础,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动.两岸双方的共同政治基础是()A.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B.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不妥协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放弃

23.(2016·湖北黄冈)2016年5月20日,台湾新任领导人蔡英文就职当天,国台办评论称,蔡英文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这是一份

没有完成的答卷.5月25日,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与台湾工商团体会谈时强调,台湾新执政当局在两岸关系的性质上,必须以实际行动,才能确保两岸和平发展得到良好局面;同时,强硬向台湾新执政当局喊话:“搞‘台独’只有死路一条!”这表明()①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②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④我国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2016·江西·多选)总书记指出,不管两岸同胞经历过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这是因为()A.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B.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C.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D.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25.(2016·湖南郴州)2016年3月7日下午,在郴州市飞天山景区,新疆维吾尔族小伙海比尔·艾合麦提和汉族青年周祚宏冒着生命危险联手勇救落水妇女,演绎了一场“维汉一家亲、各民族一家人”的兄弟情谊.海比尔·艾合麦提和周祚宏同志也因此获得“郴州市道德模

范”荣誉称号.请问:“维汉一家亲、各民族一家人”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

26.(2016·甘肃张掖)【民族团结共繁荣】

2016年,国家民委决定命名146个县级以下(含县级)单位为第三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其中包括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平凉市华亭县山寨回族乡、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王格尔塘洒索玛行政村、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三十里铺镇、临夏回民中学.2016年1月23日至27日,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现场会暨《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规划纲要(2015~2020年)》启动实施大会在陇南市徽县召开.会议指出,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过程,就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就是温暖人心、争取人心、凝聚人心的过程,也是合力推进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新形势下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紧扣甘肃省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任务和民族工作的阶段性特征,把创建活动与激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全面宣传教育、繁荣民族优秀文化、城市民族工作、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打造样板、树立典型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1)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民族关系?

(2)作为中学生,应该以怎样的行动来配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

作?

27.(2016·湖南衡阳)材料一 2015中国新疆发展论坛于2015年8月18日上午在乌鲁木齐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的发展机遇与选择”.张春贤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今年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今日的新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各族人民安居乐业.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现代化的生活在这里完美结合,谱写着神奇的新疆故事.俞正声在贺信上说,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是连接亚欧大陆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科技文化中心.材料二 2015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来自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5个自治区的13名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个心愿和目标,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体现了我国哪一项基本国策?

(2)我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结合材料说说,为什么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的发展?

(4)请列举党和国家为维护民族团结所采取的一些措施.28.(2016·湖北鄂州)【维护团结 捍卫主权】

材料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大部分与汉族杂居在一起,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区、自治州等自治机关.材料二 我国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出台了许多“兴边富民”举措,使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幸福指数显著提高.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的民族分布有何特点?

(2)自治机关的设置,遵循了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哪一项基本政策?

(3)我国为什么要重视民族团结?

29.(2016·湖南永州)2015年9月8日,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50年来,西藏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奋

进,用勤劳与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雪城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问:

(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哪一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该项制度有何重要意义?

(2)促进民族团结与进步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作为中学生你能做些什么?

2015年中考真题

1.(2015·四川南充)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A.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B.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C.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D.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2015·山东东营)在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前夕,东营市某学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同学们通过活动认识到: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我们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因此()①国家安宁和民族团结需要我们共同去维护 ②一言一行都要遵从汉族的风俗习惯 ③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各族人民要平等相处 ④维护民族团结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手捧如歌的哈达/心儿像格桑花明亮/风沙扬起青春的热望/冰霜铸就高原的坚强/各族同胞携手情深意长/雪域儿女筑起人间天堂/……”这是对支援某一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赞美的诗句.据此回答3~5题.3.(2015·河北)由诗句内容判断,这一少数民族地区是()A.新疆

B.宁夏 C.内蒙古

D.西藏

4.(2015·河北)这段诗句能够体现出的党和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是()①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②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③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④民族团结政策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5.(2015·河北)一批批优秀的中华儿女听从祖国召唤,来到这片圣洁的土地,在这里办学校、建医院、传技术……他们的贡献在于()①提高了当地的人口素质 ②维护了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④实现了共同富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2015·四川宜宾)近年来,受境外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我国新疆等地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极端分子伤害无辜民众、冲击政府机关的暴力恐怖事件.许多同学就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暴力事件是个别案例,不会改变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

B.我国以后不应该再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C.不同民族人民之间不能建立起真正的平等关系

D.应该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以暴制暴的制度,打击暴恐犯罪 7.(2015·山东威海)2014年是国家支援西藏工作的20周年,20年来,全国投入援藏资金260亿元,实施了援藏项目7 000多个,20年间,西藏经济总量增长了13倍.全国援助西藏()①有利于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可以加快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 ③有利于维护国家长期的稳定和边疆安全 ④能消除民族差别实现各民族大融合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2015·福建泉州)2014年12月下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强调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①符合我国的国情 ②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③体现了

我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④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15·江苏南京)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是我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 ②体现我国积极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团结 ③主要目的是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 ④表明各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⑤符合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A.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⑤

10.(2015·湖南娄底)2014年8月30日,总书记就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促进西藏发展.青藏公路建成通车有利于()①促进民族团结 ②实现西藏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同步富裕 ③维护我国西南边疆的稳定 ④推动西藏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1.(2015·江西)新疆维吾尔小伙阿迪力·买买提吐热读大二时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家乡美食——切糕,和同班的两个汉族同学在淘宝网上开起了切糕专卖店.在创业中有分歧时,他们互相理解.他们还以三

个人的头像注册商标,成立了“梦想起航”公司.这种“维汉合作”的创业模式让我们感受到()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B.以团结统一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C.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D.海内外中华儿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共同心愿

12.(2015·广东)2015年5月18日,“中华民族一家亲”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启动.目前,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果:一是反映十世**大师生平的巨幅画卷《至尊的光辉》基本成型;二是完成了民族团结进步题材鸿篇巨制《巨龙腾飞》的构图.这一工程有利于()A.繁荣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B.尊重宗教信仰,维护国家统一 C.维护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繁荣 D.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13.(2015·湖南常德)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9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支持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这表明()①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维护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③防止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的破坏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④党和政府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务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2015·山东潍坊)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在会见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代表时说:独龙族人口不多.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的一员,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骄傲地、有尊严地生活着,同各族人民一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斗.你对这一讲话内容的体会是()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是一家 ②我国各族人民平等相待,团结和睦,共同发展 ③我国各民族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发展程度是一样的④少数民族更有自己的尊严,更值得骄傲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2015·浙江台州)对回族,不得使用如“回回”“蛮子”等带有侮辱性的称呼.这表明我国()A.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尊重少数民族和重视民族团结 C.致力于实现民族共同繁荣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

16.(2015·湖南张家界)在拉萨八廓街社区里有若干个大院,几乎每个大院里都住着藏、回、汉等好几个民族的群众.大家共居一院,亲

如一家:汉族大嫂去买菜,出门时总是问一声藏族阿妈需不需要捎点什么;藏族阿妈晒太阳时,总是帮着照看学步车里的回族小孩;蒙古族大哥上班,顺便把邻居家上小学的维吾尔族小姑娘送到学校大门口……这一和谐的景象告诉我们()①我国各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②我国各民族已实现同步繁荣 ③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④我国56个民族没有任何区别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7.(2015·广东广州)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这一政治基础的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A.同属一个中国

B.同属一种制度 C.文化走向融合D.经济走向繁荣

18.(2015·江苏南京)2015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只有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才能为两岸民众谋福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②坚持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④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⑤坚持和平统一方针 ⑥坚持高度自治基本原则

A.③

B.①③

C.①④⑥

D.②⑤⑥

19.(2015·浙江杭州)2014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纪念日.15年来,澳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60亿美元增长为500多亿美元,失业率从6.3%降至1.8%.这一切成就的取得,是因为()①坚持“一国两制”方针 ②发挥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③从澳门实际出发,发展经济 ④得到了中央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15·浙江绍兴)2014年,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率团访问台湾,与台湾方面举行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第二次正式会面,并与台湾基层民众“深接触”“走亲串友”,倾听他们对发展两岸关系的心声.此次访问()①能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②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③能根除台独分子的生存空间 ④有利于增进两岸的政治互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2015·四川资阳)2015年4月25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要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这表明四川省委、省政府()

A.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坚持把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C.在新形势下不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积极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22.(2015·辽宁沈阳)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各族同心,雪域成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西藏走上一条文明进步之路.回顾历史,立足现实,我们从多个视角看到了西藏的发展.历史视角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1978年后,西藏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呈现经济发展、社会祥和、民生改善的喜人景象.人民视角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居住着藏、汉、回等45个民族.长期以来,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奋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共同建设着美丽的雪域高原.我的视角

在拉萨八廓街社区里有若干个大院,每个大院里都住着藏、汉、回等多个民族的群众.大家共居一院,和睦相处,亲如一家.(1)【历史视角】可以看出我国在西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人民视角】体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哪一方面?

(3)【我的视角】当你走进这个大院,将如何与他们和睦相处?

23.(2015·辽宁丹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5年5月4日,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强调,两岸关系处于新的重要节点上.两岸关系路应该如何走,是摆在两岸所有政党和社会各界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攸关亿万民众福祉,需要我们大家认真思考.材料二 2014年12月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要求加快推进改革开放.据统计,中国经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持续高速增长,年增9.8%,人均GDP年增9%,使6亿人脱贫;我国名义GDP已由1980年的3 090亿美元飙升到2014年的10.355 3万亿美元,占全球产出比重由1.9%上升到13.3%.材料三 据统计,丹东市第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共有代表332人,其中少数民族代表86人,占代表总数的25.9%.近年来,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丹东市累计投入资金2.41亿元,建设各类项目784个,有效地落实了“兴边富民”政策,推动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和群众致富.(1)材料一中要解决“两岸关系路应该如何走”的问题,我们必须遵循的方针和坚持的政治基础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改革开放具有怎样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说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24.(2015·广东广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强调,要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为首要任务,重点搞好扶贫攻坚.在民族地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加大双语教育力度,注重培养民汉双语兼通人才.从处理民族关系的角度,简要说明国家实施上述举措的意义.25.(2015·四川内江)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

2014年6月25日至28日,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首度访台.作为建国以来首位“登台”的国台办主任,此趟宝岛行意义重大,堪称“张志军的一小步,两岸关系的一大步”.其实,两岸间的每一个“第一”,对两岸民众来说都是正面的因子.有些事情看似简单,一旦要跨过窄窄的台湾海峡,就变得没那么简单了.两岸谈判走了近40年的慢慢长路,骨肉团聚、书信往来、飞机直航,哪一件的实现,都并不轻松容易,每一步都是历史.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个个“第一”,两岸才得以跨越隔绝于分离,两岸才有了继续向前的可能.每一个“第一”,都是两岸民意推动使然;每一个“第一”也都承载了民意更多的期待.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谈谈对“每一个‘第一’,都是两岸民意推动使然;每一个‘第一’,也都承载了民意更多的期待”的认识.(至少四点)

参考答案

2017年中考真题

1.C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关系.由材料中“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和谐共处,取得了辉煌成就”可知,我国各族人民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C说法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A说法错误;B虽然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各民族之间并没有完全消除差异,D说法错误.2.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四县,“提高被支援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说明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A虽然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B、D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3.D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团结的意义及做法,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辨别能力.根据题干给出的“同胞同气,家国所凭”可知,这是考查民族团结的作用,①③是对民族团结作用的认识;④是维护民族团结的做法,也是正确的;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是不现实的,因此②错误,排除.4.A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团结,考查学生对教材中易错易混点的掌握.材料中的举措说明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发展,有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助于巩固、加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①②正确;③错在“高度自治”;④错在“同步富裕”,应该是“共同富裕”.5.B 解析:本题考查少数民族地区取得成就的原因.内蒙古自治区取得的成就得益于正确的方针政策,①②④正确;内蒙古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自治区,与“一国两制”无关,③排除.6.B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关系,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关键应明确新型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7.C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团结.题干中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表明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8.B 解析: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高度重视援疆工作是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基本原则的具体表现,是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①③正确;②不符合题意;我国已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排除.9.C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关系.我们的共同理想是实现现代化,①错误,排除;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社会安定团结,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②正确;内蒙古自治区还没有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③错误,排除;从“民族关系和睦”可以看出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得以体现,④符合题意.10.D 解析: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得益于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益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得益于全国人民的支持,②③④正确;①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11.B 解析: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里,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应自觉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题干中的行为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12.D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关系,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C错误,应尊重民族差异;只有D是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13.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关系,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关系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们的民族关

系,②体现和谐,③体现互助,④体现团结,因此B正确;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生活习俗,①错误,排除.14.D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保护和发展各民族文化艺术、发展少数民族经济.解答本题关键是学会归纳这些做法的作用.题干材料提到的举措对展示民族文化特色、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巩固民族团结都会起到促进作用,因此D正确.15.C 解析: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党和国家之所以强调民族地区更需要精准扶贫,是因为精准扶贫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①④正确;②③不符合题意.16.A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全,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自主权利,使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因此①②正确;③观点过于绝对;④错误,应该是“才能保障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17.B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团结,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③观点错误,民族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尊重民族差异,并非彻底消除差异,排除这个错误选项可知正确答案是B.18.A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民族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管理本民族事务的自主权利,使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①②③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④错误.19.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东西部地区差异的认识.东西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正视这种差距,并积极寻求缩小差距的方法,所以②③④正确;①说法错误.20.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关系的认识.“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爱我中华”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的关系,所以①②④说法正确;③说法错误.21.D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团结,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重大时事的能力.援疆项目建设体现了共同繁荣的原则,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民族平等,所以①②正确;③中的“同步富裕”错误;④与题意无关.22.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采取的重要举措.大力培养、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包括各类专门人才,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也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一

项重要内容,也是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实施援藏工程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西藏地区的发展.所以①③④都是正确的;②说法错误,排除.23.B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的义务.依据课本内容,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B表述错误,符合题意;A、C、D都是正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24.C 解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所以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25.A 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主动释法是依法治国的体现,表明了中央政府反对“港独”的坚定决心和意志,有助于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有助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实施;有助于香港的繁荣稳定,①②③正确;④观点错误,我们还没有完成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26.B 解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旨在保持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实现区域经济更好地合作和更快地发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说法显然错误.27.C 解析:本题考查维护国家统一,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表明两岸人民应当携手合作,维护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为此,我们应该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紧密团结,共同奋斗,为两岸同胞谋福祉,①④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制度,②错误;③材料未体现.28.B 解析:本题考查台湾问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29.A 解析: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安全,考查学生分析社会时事的能力.“萨德”系统严重威胁我国的国家安全,与我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所以①④错误.30.C 解析: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安全.中国致力于壮大海军实力,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并非称霸世界、称霸南海,并不违背当今时代的潮流,所以A、B错误;D与题意无关.31.(3)平等团结互助和谐.(4)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关系、公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本题设问非常明确,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依据教材回答即

可.32.(1)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2)①“三股势力”是影响新疆团结稳定的主要危险.②“三股势力”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鼓吹民族分裂主义,制造民族矛盾.③“三股势力”策划组织了一系列暴力恐怖活动,危害了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④严重干扰和破坏了新疆的发展与进步,他们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3)①中学生要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公民意识.②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③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反对民族分裂主义.④好好学习,掌握本领,立志为新疆的发展而奋斗.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团结.第(1)问的设问比较明确,考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依据教材回答即可.第(2)问主要从“三股势力”对新疆的团结稳定和社会发展进步、国家的统一、社会稳定、人民的幸福安定等方面的危害组织答案即可.第(3)问属于措施类试题,从爱国、理想、义务、学习、斗争等方面组织答案即可.33.(1)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②坚持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2)①新疆只有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才能确保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才能使各族人民安居乐业.②社会稳定是新疆发展进步的前提和基础;发展为社会稳定提供物质条件.③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树立国家观念,维护国家最高利益;牢固树立“五个认同”,热爱伟大祖国,增强公民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从身边小事做起,维护民族团结;拥护政府维稳措施,反对民族分裂等.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团结.第(1)问要求回答我国各民族的关系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依据教材作答即可.第(2)问回答时要从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及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两方面组织答案.第(3)问属于措施类试题,回答时要围绕“实现新疆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一总目标组织答案,大到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小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34.“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②实行两种社会制度并存.③信守长期不变的诺言.解析:本题以香港回归为材料,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的理解能力.回答时要抓住“一国”和“两制”的具体内容来回答.2016年中考真题

1.C 解析: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习近平希望“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说明习总书记希望我们维护民族团结,所以C正确,A、B、D均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C.本题难度较小.2.D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战略、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的知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为帮助民族地区发展,实施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①②④符合题意;我国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而不是同步富裕,③错误,故选D.本题难度适中.3.C 解析:本题考查各民族共同繁荣、科学发展观等知识.材料中新疆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1.1% ,增速在全国位次由第30位跃升至第4位,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连续5年居全国前列说明了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新疆的各民族共同繁荣,所以②③符合题意;①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④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故选C.本题难度适中.4.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关系.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是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说明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A符合题意;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错误;维护民族团结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但并不是每个公民都能履行,C错误;D与题意无关.故选A.本题难度适中.5.C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团结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国之所以要加强民族团结,是因为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 ,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①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③错误,民族差别是不会消除的.故选C.本题难度适中.6.B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符合题意.故选B.本题难度较小.7.A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团结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国之所以要坚持民族团结政策,是因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坚持民族团结,才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①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③的说法错误,我国的主要矛盾不是民族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水平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故选A.本题难度适中.8.A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

能力.我国少数民族取得成就的原因得益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扶持政策,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以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民族原则,所以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选A.本题难度适中.9.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关系.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了新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各族人民相互尊重促进了新疆的繁荣,新疆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①②④正确;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错误.故选C.本题难度适中.10.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民族平等的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可见国家既不偏袒哪一民族,也不歧视哪一民族,各民族之间是平等的.故选D.本题难度较小.11.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我国完全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此说法不符合我国的实际,③不选;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排除④;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本题难度适中.12.D 解析:本题考查少数民族常识.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上述6位人物中的第2位是蒙古族,A错误;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多在我国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聚居,风笛不是蒙古族乐器,B错误;宁夏回族自治区处在中国西部的黄河上游,穿回族传统服饰,C排除.故选D.本题难度较大.13.C 解析: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组合式选择题常用排除法,我国现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④说法错误,排除.故选C.本题难度适中.14.B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原则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从图表中可以看出50年来,西藏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B符合题意;A、C在图表中没有体现;D的说法错误.故选B.本题难度适中.15.D 解析:本题考查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维吾尔族舞蹈中,从头肩腰臂肘到膝脚都有动作,传神的眼神更具有代表性,还要加上动脖子、弹指头、翻腕子等一系列的修饰性动作,这些共同形成了维吾尔族舞蹈的特点.由此可以判断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难度适中.16.C 解析:本题考查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我们应该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是维吾尔族人的传统节日,因此要开办一家具有新疆特色的餐厅,①④符合题意;②符合藏族餐厅的特色.③符合苗族或傣族的餐厅特色.故选C.本题难度适中.17.D 解析:本题考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由材料可知,汉族和新疆少数民族人民和睦相处,这体现了各民族亲如一家,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①;各民族间是有差别的,④错误.故选D.本题难度适中.18.D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正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本题难度较小.19.D 解析:本题考查新型民族关系.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①③正确;我国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②错误;我国各民族要实现共同繁荣,而不是同步富裕,④错误.故选D.本题难度适中.20.A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国共两党领导人再次会晤,便于加深两岸交流,促进两岸合作共赢,实现祖国完全统一,①②符合题意;③④错误,两岸关系不同于民族关系.故选A.本题难度适中.21.B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和台湾问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本题以新闻材料为背景,考查对祖国统一问题的理解.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两岸和平发展有利于两岸关系改善,有利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有利于增进两岸政治互信、文化交流、经济往来以及情感交融,①②④符合题意;“根除‘台独’分子生存空间”片面夸大了此次访问的作用,排除③.故选B.本题难度适中.22.C 解析:本题考查祖国统一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两岸双方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符合题意;A、B、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本题难度较小.23.D 解析:本题考查祖国统一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说明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因此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遵循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决反对“台独”,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难度适中.24.B D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B、D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新型民族关系与

台湾问题无关,排除C.故选B、D.本题难度适中.25.体现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关系.本题以材料题形式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新疆维吾尔族小伙海比尔·艾合麦提和汉族青年周祚宏冒着生命危险联手勇救落水妇女,“维汉一家亲,各民族一家人”,体现了我国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本题难度较小.26.(1)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2)中学生要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在实际生活中,要做到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关系以及中学生如何维护民族团结的知识.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分析材料的能力.第(1)问考查我国的民族关系,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第(2)问考查中学生如何做,可以从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做等方面回答.本题难度较小.27.(1)对外开放.(2)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3)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最终实现共同富裕.③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④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⑤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⑥有利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⑦有利于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4)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载入宪法和法律.③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⑤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表彰.⑥修建青藏铁路.⑦展开兴边富民行动.⑧对口支援.⑨在内地重点学校设“少数民族班”.解析:本题考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民族团结,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等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能力.第(1)问要求回答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体现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指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耕地保护、科教兴国和对外开放,“丝绸之路经济带”体现的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第(2)问,我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第(3)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无论人口多少、经济发展程度强弱都是国家的主人.重视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重大,依据教材知识,从我国的国家性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

统一、维护社会公平、全面建设小康、实现中国梦等方面作答,一定要联系到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并升华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本题难度适中.28.(1)“大杂居,小聚居”.(2)民族区域自治.(3)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的安定,更不会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增进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各民族的共同愿望.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分布的特点、民族团结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材料的能力.第(1)问考查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属于教材基础知识,回归教材回答即可.第(2)问考查学生的归纳问题的能力,我国自治机关的设置遵循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第(3)问考查重视民族团结的原因,可以从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愿望,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保证以及民族团结对国家、社会的作用等角度回答.本题难度较小.29.(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今后,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够使这一制度在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青少年要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并坚决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繁荣作贡献.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维护民族团结等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解材料的能力.第(1)问,首先认真审题,分析材料,联系教材有关知识,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权利、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巩固国家的统一等角度作答.第(2)问,首先认真审题,分析材料,联系教材有关知识,从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等方面作答.本题难度适中.2015年中考真题

篇6: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教学目标

1.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难点:“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的含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七子之歌》。请学生一起跟着唱。

教师提问:这首歌同学们一定很熟悉,它的名字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1925年,爱国诗人闻一多把被外国占领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这七处中国领土,比作与母亲离散的七个儿女,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母亲,母亲也一直在努力找回儿女。在母亲的努力下,漂泊在外的儿女绝大部分回到母亲温暖的怀抱。到上个世纪80年代,还有香港、澳门、台湾游子没有回到母亲的怀抱。今天,我们就来回望离散多年的游子是怎样回到母亲怀抱的?

推进新课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教师讲述:进入历史新时期后,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以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1.提问:“一国两制”的构想被认为是最富天才的创造。你认同这样的看法吗?为什么?

学生分小组学习讨论。

2.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分析理解。(1)阅读课文,说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和

成功实践的例子。

(2)阅读课文后的“材料阅读”,归纳出“一国两制”利在哪里?

学生阐述。

教师进一步点拨:“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自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后,海峡两岸对峙了30多年之久。台湾同胞在与大陆分离的这30多年中,尽管已经逐步接受了资本主义思想意识,但也从未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思考讨论:港澳问题和台湾问题的性质一样吗?中央政府对台湾回归后的政策与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策有何异同?

提示:港澳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港澳台回归后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香港回归

教师过渡:“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在港澳付诸实施,但港澳的回归经过了艰苦的谈判。特别是中英两国在1982年就香港问题的谈判,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提问:邓小平在谈判中态度怎么样?谈判获得了成功后,中英两国就香港问题在何时达成共识?

学生回答:坚决捍卫主权等等。1984年签订联合声明。

多媒体展示: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片段。

教师讲述:香港,离开母亲150多年的孩子终于回来了。

请学生就交接仪式上英国米字旗降下,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升起的场面,回顾近代历史上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史实,发表三分钟即兴演讲。(要求语言生动,联系史实,感情充沛,体现真情实感)

学生自发上台演讲。2.澳门回归

教师讲述:16世纪中叶,澳门逐步被葡萄牙占领。中国历届政府都不承认葡萄牙对澳门的非法占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主张在适当的时机通过谈判解决澳门问题。

多媒体播放澳门回归十周年的庆祝活动。

提问:澳门是什么时候回到母亲怀抱的呢?(1999年12月20日)

学生讨论:(1)过去,澳门、香港为什么会被葡萄牙和英国侵占?(2)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和澳门?(3)香港、澳门的回归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1)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落后。(2)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全国人民的支持;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等等。(3)洗雪民族耻辱;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港澳发展;推动解决台湾问题。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教师过渡:这个时刻,母亲更加思念漂泊在外的游子,这个孩子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我们来看在外的游子——台湾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是怎么表达的。

1.朗读:《乡愁》

教师引导:这首诗表达了台湾人民的什么愿望呢?(渴望祖国的统一、亲人团聚)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列举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3)目前海峡两岸交往的原则是什么?(4)目前海峡两岸交往的任务是什么?

(5)举例说明海峡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史实。(经济与文化两方面)

3.展示材料:“一国两制”,展望台湾。

材料一 1979年以前,海峡两岸处于敌对状态,厦

门、金门互相炮击,断断续续长达20年。

材料二 据台湾官方统计,在2002年,台湾对大陆出口贸易额占其全部出口贸易额的25.3%,跃居第一位,台湾出口美国贸易额占其全部出口贸易额20.5%,退居第二位。

材料三 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甲型流感等不利因素影响,2009年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仍取得长足进步。据测算,2009年大陆游客为台湾旅游业创造了近13亿美元的直接收益。

问题:海峡两岸关系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参考答案:海峡两岸关系结束敌对状态,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人员往来日益频繁,两岸关系飞速发展。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很多,我国推行“一国两制”政策,促进两岸交流;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解除两岸关系的重大障碍;海峡两岸人民血脉相连,早就渴盼自由往来;海峡两岸经济互补;等等。(强调我国推行“一国两制”政策是主要原因)

本课小结

本课讲述了祖国的统一大业,通过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实现了香港、澳门回归及稳定过渡和繁荣发展,并对台湾问题的早日解决进行了展望,为祖国的统一大业绘出了宏伟的蓝图。

板书设计

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回顾历史→确定

方针→解决问题 “一国两制”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联系密切

【典籍广角】 “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这项方针的内涵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了这一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中,明确指出台湾在祖国统一后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决权。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时,邓小平提出按“一国两制”的构想收回香港。12月,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这样,“一国两制”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作出的巨大贡献。

【课堂实录】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背景音乐:《橄榄树》)

主持人: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五十多年前风雨的夜,枪炮声敲碎了你我的亲缘,从此你在那头,我在这头,盼你回还的双眼,秋水望穿。娘啊,回家的心不曾疲倦。请看小品《台胞归乡记》。

主持人:是谁造成了这母子的分离,是谁割断了这对夫妻的姻缘?团圆的日子究竟有多远?台湾是华夏子孙难以割舍的情结,是两岸儿女难以抚平的心痛。这结怎样解,这痛怎样愈?我们请志鸿中学“中国大一统研究会”研究员王静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台湾问题,它是怎样形成的?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王静:◆元朝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85年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来源:学 ◆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逃到台湾,台湾与大陆又被人为地分离了。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均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主持人:“和平统一”将回归的时间缩短,“一国两制”犹如指明灯一盏,将团圆之火点燃。“一个中国,两制并存,高度自治,和平谈判。”邓公斩钉截铁的川音回响在耳边;“决不放弃武力”是江总书记惊天动地的誓言。九七、九九历史将团圆重演,港澳回归成为邓公模式的实践,紫荆白莲告慰祖先。请听诗朗诵《团圆》。

(幻灯片:香港、澳门回归回眸;背景音乐:《东方之珠》《七子之歌》)

主持人:“一国两制”的蓝图率先在香港实现,九九年的冬天,澳门也回到了中华的家园,一多先生的在天之灵可曾听见?忘记港澳被掠屈辱,就意味着对祖先的背叛。我们再次回忆一下港澳问题的由来及解决方案。

(幻灯片:香港、澳门的历史:三个不平等条约;背景音乐董文华《归航》)[来源:学科网] 主持人:“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印证着一种情感。亲缘虽被一片汪洋割断,同根同宗的两岸表达同一个心愿:统一是咱中国人的心,岂容“台独”政客肆意横行泛滥?下面进行专家座谈,我们有请“中国统一促进会”未来研究员张凯杰先生和台湾“中华统一会”朱瑛教授两位学者从大陆与台湾各自的角度谈谈对中国统一大业的一

些看法。

(幻灯片:祖国统一论坛、台湾历史、台湾人民反“台独”等图片)

上一篇:hse知识点下一篇:申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