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工作总结报告

2024-04-28

企业经济工作总结报告(精选6篇)

篇1:企业经济工作总结报告

以来,我镇经发办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在县相关部门正确指导下,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经济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镇经发办工作汇报如下:

一、招商引资

1-11月份完成招商引资3.5亿,占任务97%。其中,引进省外资金2.1亿。

招商引资在建项目:

1、中节能太阳能科技寿县公司1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一期20兆项目已并网发电,投入正常运营;二期100兆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行。

2、安徽昊澜科技有限公司是我镇招商引资项目,企业场址在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建设年产30万吨乳酸益生菌益生元系列产品,项目正在建设中。

3、寿县天蓝蓝生态农业种植有限公司是我镇20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项目总投资1.6亿元,年共完成投资万元。

二、固定资产投资:2020年1-11月份我镇固定资产3.6亿元,占全年计划数90%。

三、工业与民营经济

2020年1-11月份,____镇规上企业绿洲森工、江淮船舶修造、福润禽业食品三家共实现产值9.35亿元,占全年计划任务的92%。

个体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全镇个体经济1540户,今年新增223户,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119户,家庭农场19户。其中,红旗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00余亩,带动周边种植已初具规模;建设村兴农源家庭农场流转土地1000多亩,集种养于一体,形成现代农业新模式。

____镇经贸流通分为正阳、枸杞、建设三地,吸引周边三县三市人流,文化旅游逐渐形成。

____镇微小企业发展良好,天美意玩具厂、三岔村铅笔加工厂,各地绣花点及南街铁器、车床等小加工业近期发展迅速,新增了一部分税源,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藏富于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____镇发展一大特色。

四、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关镇稳步推进,按照县安委会要求每季度召开一次全镇安全生产大会。按“一岗双责,党政同责”要求,单位一把手对安全工作负总责,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对镇领导班子成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今年以来,关停非法码头3处,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开展安全生产各项专项治理活动,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积极开展各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

五、环保工作

今年以来,我镇大力开展对企业的环保检查及督查,针对中央及省、市、县反馈的环保问题,列出清单,责任到人,逐项落实,对环保工作不到位的企业责令停业整顿,不达环保要求,不允许继续生产经营。镇经发办积极开展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做到不重不漏,较好地完成了污染源登记工作。

六、食品药品安全

2020年____镇党委政府制定了《____镇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工作方案》,《____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实施方案》,加大对广大群众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共发放宣传彩页2000余份,并在正阳主要街道、建设街道、枸杞街道显著位置悬挂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横幅。组织对食品药品安全“四员”培训,对我镇流动厨师开展培训及考核,对符合条件的流动厨师发放培训合格证。开展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镇食安办组织市监所对学校食堂,校园周边经营户进行逐户检查,对食品生产企业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及抽查,对超市及个体商户不定期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篇2:企业经济工作总结报告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去年成绩,深入分析当前形势,科学谋划今年工作。下面,我根据镇党委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总结成绩,切实提振发展信心

是新世纪以来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一年来,我们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挑战,以奋发有为的姿态,推动了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一是调优产业结构,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突出产业发展重点,扎实推进“花炮新四化”建设,打造工业造纸基地,壮大现代农业规模,实现了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财政收入9333万元(其中地方收入3027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2370元。二是加大设施投入,镇村基础得到夯实。纵贯6个村(社区)的长浏高速路基初具雏形,106国道大瑶段全面硬化,天和大道开发提速,加 1

快居民别墅小区建设、旧居标准化改造、居民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开展“三清理三整顿”行动,严控非法用地,土地资源规范管理,城市环境得到改善。三是促进和谐发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实行计量联绩考核,计划生育工作呈现良好来势。深入平安创建,加强安全监管,开展“一打三整”专项行动,抓实防汛防火、病疫防控、食品安检和环境保护,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提升教育质量,落实社会保障,民生民利不断改善。四是加强党的建设,执政水平不断提高。以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行风评议和机关作风整顿,健全干部职工绩效考核制度,激发队伍活力,形成真抓实干、奋发进取的生动局面。

过去的一年,我们克服了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们应对了逆势发展的巨大压力;我们顶住了维护稳定的多重挑战。在困境面前经受了考验,保持了增长,经验弥足珍贵,值得汲取和发扬。

一是始终注重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一年来,我们认真践行科学发展,以新的观念和新的机制具体指导和推动工作,有效突破制约发展的观念和机制体制上的障碍,破_科学发展的难题,释放和催生了无穷的生产力。这是实现发展的前提。

二是始终注重准确定位、科学谋划。思路决定出路,思

路决定成败。我们结合大瑶的实际,以小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超前谋划,确定了 “产业革新、城镇扩容、品质提升、人文渗透”四大战略,并坚持以科学的思路指导工作。这是实现发展的根本。

三是始终注重真抓实干、奋发有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一年来,我们的镇村干部雷厉风行,身先士卒,做到实干为先,持之以恒。正因为有全镇上下的真抓实干,奋发有为,大瑶才会在困难中实现较快发展。这是实现发展的关键。

四是始终注重稳定大局、社会和谐。稳定和谐是立国之本、发展之基。在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综治维稳压力较大的前提下,我们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关注民生,将问题、矛盾解决在一线,实现了社会大局稳定和谐。它们是实现发展的保障。

五是始终注重团结一心、同舟共济。一年来,我们加强党的领导,提高执政能力,以事业凝聚人,以发展团结人,以业绩检验人,形成了镇村齐心、干群合力、共克时艰的进取局面,面对长浏高速征地拆迁等繁重任务,确保如期如质完成。这是实现发展的核心。

二、抢抓机遇,全力创造领跑优势

,历史进入了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代,在这个新十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可以说,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应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审视当前大瑶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观念层面上,思想解放的程度与大瑶的发展还不相适应,部分干部群众存在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小富即安思想,缺乏与时俱进、创新求变、开明开放、富而思进的精神。二是发展层面上,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区域竞争的压力不断加大,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市场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领先地位有待进一步巩固。三是稳定层面上,当前大瑶面临着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和计划生育的巨大压力,问题不容忽视,工作任重道远。在推进大瑶率先跨越中,存在的思想观念不够新、发展士气不够足、产业结构不够优、基层基础不够牢、工作作风不够实,成为我们新一轮发展的阻力,率先跨越的压力。

在冷静分析形势、充分估量困难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面临发展新机遇,创造领跑新优势。一是大政策为领跑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虽然随着经济的企稳回升,货币投放开始由“适度宽松”转向“松中有紧”, 但国家推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调控的大政策没有变。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政策和湖南省 “一化三基”战略(即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基础工作),特别是长沙市推进城乡一体化重大决策,让领跑发展的大瑶站在更高的起点、更大的坐标,为推进城乡一体、崛起大瑶新城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项目支持。二是大交

通为领跑发展提升了良好的区位。大瑶地处浏阳南大门,是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每一轮交通的大改善、区位的大提升,就是经济的大提速。浏大公路重修工程的启动,特别是途经6个村在大瑶开设南区唯一互通的长浏高速的建设,拉近与长株潭、长三角、珠三角的时空距离,必将开启大瑶经济发展的“高速时代”,为“领跑浏阳、辐射湘赣”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三是大产业为领跑发展创造了广阔的舞台。作为浏阳经济重镇、花炮文化的发源地,大瑶产业优势相当明显,不但有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传统花炮产业,更有着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花炮原辅材料产业,还有正在倾力打造的造纸工业基地,这些支撑大瑶经济的大产业为我们筑高了发展的舞台。四是大市场为领跑发展蕴藏了巨大的潜力。大瑶从首开先河在三湘土地拍卖第一锣,到拉通三纵四横的城镇骨架,再到开发建设出一个崭新的大瑶集镇,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如今的大瑶,就是一个汇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大市场,就是一个聚集人气、商气和财气的大市场。每天,花炮成品和原辅材料交易繁忙,银行大厅存贷门庭若市,门店商家客户络绎不绝,集镇街道车辆川流不息。这样繁华的大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五是大团结为领跑发展营造了浓烈的氛围。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这些年,我们党委政府一班人率领全镇干部和人民团结务实、开拓创新,一心一意干实事、励精图治谋发展,成为我们推动

大瑶领跑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强大优势。

三、瞄准目标,强势推动率先跨越

进入20,大瑶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新一轮的发展高潮,全镇干部群众要弘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浏阳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未来三年,瞄准思想大解放、城市大扩容、产业大发展、文化大繁荣、民生大改善的目标,全力实施“南北呼应、东西贯通、环线连接、一体推进”的发展战略,把大瑶打造成为一个领跑全省、辐射湘赣的区域性次中心城市。

年我镇经济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崛起大瑶新城,率先科学跨越,争创全省一流”的总目标,抓住“产业和项目”两个关键,强化“开放、创新、进取、责任”四种意识,主攻“开放引领、拓城兴市、强工富农、弘文固本、统筹发展”五个重点,大力推进大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全省城乡一体化典范而努力奋斗!

按照这一基本思路,2010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 %,财政收入增长13 %,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20%。

主要集中办好八件实事:一是强势推进大瑶新城建设;二是加快工业新区建设;三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四是启动

国道106绕城环线建设;五是铁腕治理集镇“脏乱差”现象;六是加快新农村建设;七是实施文化强镇工程;八是巩固基层基础。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 坚持开放引领,以思想大解放推动率先跨越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可以说,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大解放的过程。大瑶是一个率先开放、得益于开放的乡镇。然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面对异常激烈的竞争,容不得我们半点满足,要在快速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惟有掀起新一轮更深层次、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思想大解放。

一是要破除自我满足心理。在大瑶人中,不乏有知足常乐、小富即安,满足于现状,陶醉于自我,缺乏不断进取、做大做强的意识,缺乏做行业老大、做产业领头的精神。在新一轮大发展中,要保持大瑶的领跑地位,实现大瑶的率先跨越,必须破除自我满足心理,敢想大目标,争取加速度,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地融入经济全球化。

二是要摒弃封闭保守意识。封闭保守必然会导致思想上的求稳怕变,观念上的因循守旧,工作上的循规蹈矩。要实现经济发展从量变向质变的飞跃,我们就必须善于抓住牛鼻

子,摒弃封闭保守意识,敢于伤筋动骨,敢于触及灵魂,敢于冲破体制。

三是要树立创新创业精神。创新是大瑶科学跨越的不懈动力。我们要大力倡导敢闯敢干、创新创业精神,宽容改革者,善待失败者,全面看待有争议者。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新、尊重创业的良好风尚。

四是要弘扬开放包容文化。坚持开放引领不动摇,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大解放,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海纳百川的气度学习先进,开阔眼界,吸纳经验,更新理念,让开放引领成为大瑶发展的主旋律、最强音。

(二)坚持拓城兴市,以城市大扩容崛起大瑶新城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大瑶人敢为人先,敲响三湘土地拍卖第一锣,创造小城镇建设的“大瑶模式”,一个边陲小镇一跃成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进入新世纪十年代,长浏高速的兴建,为新城建设创造了机遇,为城市扩容营造了空间,为拓城兴市提供了可能。我们要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依托长浏高速,拉开大瑶第二轮城市大建设战幕。

一是高起点规划新城。在由集镇建设向城市建设的迈进中,我们要立足高起点,规划大瑶新城,聘请全国城建规划名家,以打造中等城市为目标,以发展花炮产业为支撑,进

行大瑶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南北呼应,东西贯通,环线连接,一体推进”思路,构建城市主体骨架。

二是大手笔建设新城。举全镇之力,聚多方之财,强势推动大瑶第二轮城市大建设。一要延伸花炮大道,扩建汇丰大道,以十里长街为纵轴,南拓工业新区,北建大瑶新城,形成南北呼应。二要拉通李畋路,东至强盛,西通环线,以李畋路横轴,将319国道和长浏高速融汇贯通,实现东西贯通。三要启动环绕建设,连接南川河路,东上319国道,西经汇丰大道进入长浏高速,构成大瑶第一条环线,达到环线连接。大规模、大手笔的拓城的同时,重点在兴市上做文章、显特色。根据大瑶的产业特点,一是依托人流、物流和商流的优势,提质改造老城区。二是对接长浏高速,北延花炮大道,建设国际花炮交易中心,打造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花炮辅材物流中心;三是突出旅游兴城、产业兴城,提质改造花炮文化博物馆,巩固和提升浏阳世界花炮王国地位。

三是高水平管理新城。要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的计划,完善城市设施,强化精细管理,彻底根治“脏乱差”,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品位。要创新城管机制,积极推行门前三包,聘请管理监督员,开展卫生大评比,建立人人参与、户户自觉、街道互评的社会监督管理机制,着力打造环境优美、诚信经营的全省城市管理样板镇。

(三)坚持强工富农,以产业大发展推进城乡一体 大瑶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缺乏,为此,我们既要突出产

业优势,坚持强工富农,一手抓新型工业化发展,一手抓现代农业发展,又要注重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提升综合实力,实现富民强镇。

一是主抓基地建设,培育新兴工业。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为培育发展后劲,提升新兴产业,我们要加强造纸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通过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招商引资,让更多的规模企业在园区落户,更多的高端产品在大瑶投产。要整合关联产业,引导彩印包装行业入园,奠定全省纸业专业园区地位。

二是实施“三三”工程,改造传统产业。花炮在浏阳、在大瑶的地位,“现在不能少,将来少不得”。自李畋先师发明爆竹的那一刻起,大瑶的花炮产业就开始萌芽、传承、发展。1400多年后的今天,花炮产业仍然是大瑶经济最重要的支撑点。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企业数量多,规模企业少;科技含量低,产品门类多;机械化水平不高,安全监管难。主要原因是管理思想保守、科技人才缺乏、创新意识淡薄。我们要大力实施“三三”工程,铁腕整治“小、乱、差”,达到提升一批、整合一批、关停一批。以“新观念、新体制、新水平”规范生产安全管理,培育大产业、大企业、大企业家。引导企业更新理念、组建营销集团、推出个性品牌,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之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创新生产模式,发展现代农业。要积极探索新形势

下土地流转机制,完善农民承包用地、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制度,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组织指导和统一管理,鼓励农民集中居住,优化土地利用空间,促进土地集约利用。要以工业化发展理念发展现代农业,要扶持蔬菜、油菜、水果、油茶、生猪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发展专业合作社、土地合作社,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四是强化示范带动,推进城乡一体。下大力气开展新农村建设,加快镇村(社区)对接,实施以“公路通达、电力扩容、安全用水、环境整治”为重点的“1050”示范工程,按照“布局统一规划、项目统一安排、功能同步发展”的求建设新农村,以集镇为中心,对接10个村(社区),重点打造南山、汇丰两个示范村(社区),带动所有村(社区)发展;以10个村(社区)为支点,对接146个小区,重点打造50个示范小区,辐射带动全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四)坚持弘文固本,以文化大繁荣提升综合实力 文化体现一个地方软实力。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大瑶,具有独特的花炮文化、丰富的民间文化,形成了大瑶人敢为人先、实干进取的人文精神。在推进城乡一体、崛起大瑶新城的征程中,坚持培育先进文化,大力发展产业文化、繁荣民间文化,提高文化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对城市建设的引领作用,对群众素质的提升作用。

一是弘扬花炮文化。打造“花炮之源”国际品牌,给产业注入文化内涵,走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相结合之路,提升传统产业附加值,满足消费者精神和物质的双向需求,激活传统产业的生命力。通过弘扬花炮文化,打造大瑶 “花炮之源”国际名片。

二是实施教育强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以创建教育强镇为动力,在全镇上下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提升教学教育质量。落实义务教育,培育一代新人;加强素质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开展法制教育,培养守法公民。

三是繁荣文体事业。充分发挥各类民间文化艺术团体的作用,聚集和储备乡土人才,开展健康文化娱乐活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要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用市场化的思路发展文体产业,努力建设文化强镇。借助丰富的文体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树立健康向上、文明活泼的社会新风。

(五)坚持统筹发展,以民生大改善构建和谐社会 突出以民为本,统筹社会事业发展,倾力改善民生,提高幸福指数,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抓好计划生育。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村民自治,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计生管理和服务,打造全市一流计生技术服务站。

创建平安大瑶。深入“平安大瑶”创建活动,牢固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意识,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努力加强安全生产与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确保花炮生产安全。完善治安防范网络,做好信访、司法调解工作,妥善处理和化解各类矛盾,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完善社会保障。认真落实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疫病防控、环境保护等工作,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抓好殡葬改革,提高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关心特困群众和弱势群体。

(六)加强党的建设,以凝聚大合力实现科学发展 要全面完成今年的任务,实现跨越发展目标,关键在于扎实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为推进大瑶科学跨越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弘扬浏阳精神,凝聚强大合力。“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浏阳精神是我们领跑发展、率先跨越的强大支撑,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我们倍感压力巨大、责任重大和使命光荣,只有在全镇上下凝聚强大发展合力,才能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业绩。一要努力提高镇村干部的战斗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镇村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彰显广大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将镇村干部聚集在发展的大旗下,瞄准既定的发展目标,形成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的强大合力和战斗力。

二要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向心力,以发展实绩鼓舞群众,以务实作风感染群众,以细致工作发动群众,以贴心服务感动群众,将人民群众团结在发展的周围,形成支持发展、投身发展的强大力量。三要努力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力,扶持初始创业,激励二次创业;鼓励企业家开拓创新、富而思进、做大做强,激发全社会的创富活力。

加强能力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引领发展能力,对于抢抓机遇、谋求率先跨越意义重大。一要加强班子建设,将镇村班子建设作为重点,扎实推进“四好”班子建设,促进团结与协调,努力提高班子凝聚能力,形成推动发展的领头雁和核心。二要加强队伍建设,贯彻“有位要有为、有为才有位”,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干部轮流换岗”,严格考核评议、竞争淘汰机制,以实绩考量干部,建立一支与时俱进、充满活力的队伍。三要提升发展能力,面对推进城乡一体、崛起大瑶新城的历史任务,要提升抢抓机遇、善谋发展的能力,要提升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的能力,要提升应对挑战、创新求变的能力,开创跨越发展的全新局面。

切实转变作风,服务发展大局。作风就是凝聚力,作风就是号召力,作风就是生产力。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强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树立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形象。多议事、少议人,多想事业、少想个人。把心思放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放在谋求发展上,把感情放

在服务大局上。

篇3:企业经济工作总结报告

现在, 我代表山东省轻工集体企业联社第四届理事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四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省轻工集体企业联社第四次代表大会以来,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的部署, 在省经信委的直接领导下, 省联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高度重视联社自身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 认真履行“指导、维护、监督、管理、协调、服务”职能, 团结带领广大轻工企业和成员单位积极应对外部市场环境变化, 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加大技改科技投入,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扶持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以时尚、健康、安全、绿色为核心引领消费品产业转型升级, 继续巩固和提升全国消费品制造业大省地位, 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 全省轻工联社系统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957家,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846亿元、利税1591亿元、利润1013亿元、出口交货值1579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6.12%、5.23%、4.44%和6.31%。8个重点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继续保持全国同行业前列, 其中衡器和体育用品行业排名第1位, 家具、工艺美术、塑料制品行业排名第2位, 五金制品行业排名第3位, 家用电器行业排名第4位, 皮革行业排名第6位。

(一) 加强行业指导, 认真组织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 全省各级联社和有关行业协会,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署, 积极参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的制订, 认真组织规划任务和年度重点工作的落实。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省联社紧紧围绕落实全省轻工业调整振兴规划, 开展对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 积极协调相关工作, 顺利完成轻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和行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所确定的目标任务。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 “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顺利完成。“十二五”期间, 全省轻工联社系统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特色产业基地培育提升、名企名品名牌发展壮大、工艺美术助力文化强省建设、打造产业发展人才梯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新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2016年以来, 积极对接“十三五”规划, 组织各行业协会完成了8个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并颁布实施。

加强行业指导和调查研究, 深入基层和企业调研经济运行状况, 加强行业发展情况和经济运行监测分析, 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为行业发展积极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省联社与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并积极协调省统计部门给予数据支持, 为加强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提供了有利支撑。通过山东轻联网和《山东轻联信息》等渠道定期发布全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为广大轻工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二) 坚持创新驱动战略,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四代会”以来, 省联社坚持创新驱动战略, 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和“互联网+”, 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加强产学研合作,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到2015年末, 全省轻工联社系统共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4个, 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20个,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4个,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5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有中国驰名商标78件, 山东省著名商标455件, 山东省名牌产品420个。宝恩皮革、九阳股份、海普电器等11个企业列入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海尔集团荣获中国质量奖, 海尔、九阳、金猴、海信分获省长质量奖。九阳股份公司全自动家用豆浆机荣获首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金奖, 海信、三环、银鹰等3个单位荣获银奖, 青岛英派斯等9个单位荣获铜奖。

2014年, 省联社组织省家电协会、省家具协会, 组建专业人才队伍, 征求行业重点企业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分别编制了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5年4月, 省政府下发了《山东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 (2015-2020年) 》, 配套的22个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集中公布。省联社作为家电和家具两个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责任单位, 建立了日常工作调度联系制度, 积极推进方案实施。家电和家具行业以增量调结构, 以创新促升级, 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和消费终端延伸;智能节能家电、健康个性化家具发展加快。加大技改创新力度, 积极创新应用行业先进技术和关键工艺, 增强核心竞争力。五金、皮革、塑料、工艺美术等行业也围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明确重点目标与主攻方向, 加强行业指导, 推广先进经验, 努力缩小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差距。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重视科技创新, 加大科研投入, 从技术、管理和人才三个方面苦练内功, 企业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环境下业绩逆势增长, 综合实力逐年大幅度提升。泰安市行管办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 引导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加强合作, 提高智能制造水平, 推动轻工行业转型升级。

(三) 依托县乡, 加快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四代会”以来, 集约、集聚发展成为产业发展主流, 伴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 全省各地充分发挥轻工行业及手工业投资门槛低、吸纳就业能力强、布点灵活、适应性强等优势, 依托县乡发展“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 特色产业基地和集群迅速崛起, 涌现出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产业基地, 有力地带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2013年2月, 在总结前期特色产业集群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省联社出台了《山东省轻工联社特色区域、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共建管理办法》, 加快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截止到目前, 全省轻工联社系统共有42个国家级和47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

为宣传和展示全省轻工联社系统特色经济区域和特色产业集群风貌, 今年年初, 省联社整理印发了《山东省轻工联社系统特色经济区域和特色产业集群》一书, 绘制了特色经济区域和特色产业集群分布地图, 首批确定了136个特色经济区域和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涵盖了联社系统各重点行业领域, 为政府和社会各界了解特色产业状况、关心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今年8月, 省联社召开了发展特色产业助力扶贫攻坚新闻媒体座谈会, 详细介绍了特色产业在扶贫方面的三个明显优势、各地发展特色产业的三种主要路径和各地支持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六条主要做法, 并现场发布了从136家名单中精选出14个特色产业集群典型经验选编。目前全省136个特色经济区域和特色产业集群吸纳就业人员已达到420万人, 其中农民工占75%以上, 农民工中低收入困难群体占20%左右, 累计解决了7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就业脱贫问题。

(四) 发展壮大会展经济, 拓宽国内外市场

突出产业特色和行业优势, 积极培育和优化行业品牌展会, 做精做大青岛国际家具展和中国 (山东) 工艺美术博览会, 这两个展会已成为我省行业品牌展会, 在北方乃至全国都有很大影响力。省家具协会已连续举办13届青岛国际家具展, 今年5月举办的第13届青岛国际家具展暨第4届青岛家具木工机械及原辅材料展, 展示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 参展企业642家, 涵盖了实木家具、软体家具、办公家具、木工机械、原辅材料配件以及客厅配套家具、设计公司等门类, 以其全产业链的展示特色、高涨的人气、丰硕的贸易成果、规范的现场管理再次赢得了行业的高度评价。省工艺美术协会已连续举办8届中国 (山东) 工艺美术博览会, 今年5月举办的2016第八届中国 (山东) 工艺美术博览会展览面积达2.1万平方米、标准展位1000个, 参观客流量达到3万人次, 充分展示了我省工艺美术行业“十二五”发展成果, 展现了山东地方特色工艺品种独有的传统技艺, 为促进我省工艺美术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青岛市工艺美术协会连续两年承办了全国工艺美术两大展会, 有效提升了青岛市和山东省在全国工艺美术界的地位和影响。淄博、潍坊、临沂、滨州等市联社也积极举办全国性和地区性工艺美术展会, 对繁荣当地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在做好自办展会的同时, 各级联社、各行业协会还组织行业企业参加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性展会和全国性展会, 开展多种形式展销活动, 帮助企业提升知名度, 扩大市场份额, 开拓国内外市场。

(五) 重视人才培养, 加快行业人才队伍建设

“四代会”以来, 省联社及各专业协会加快行业人才队伍培育建设, 多年连续组织家电、美术、皮革和五金四个行业省级一类技能大赛, 开展技师、高级技师、首席技师、技术能手评选认定, 组织皮革、家具、家电等行业协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充分发挥省联社工艺美术高评委、中评委的积极作用, 培养选拔一批行业高技能拔尖人才, 为行业和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2013年12月, 省联社开始承接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2014年10月, 顺利开展了第四届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工作, 评选出130名省工艺美术大师。结合工艺美术行业实际, 积极争取省人社厅支持, 于2014年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艺美术专业职务资格评审体制促进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意见》, 支持和鼓励不具备规定学历或资历、确有真才实学、对工艺美术事业贡献特别突出的人员破格申报工艺美术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 促进了全省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

到2015年末, 全省共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6名, 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286名, 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140名, 高级工艺美术师470名。通过行业技能大赛共选拔认定首席技师20名, 高级技师300名, 技师600名, 技术能手70名。有9人荣获“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青岛、淄博、潍坊、临沂等市联社积极挖掘和培养工艺美术人才, 分别评出了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和工艺美术名人, 壮大了当地专业人才队伍。

(六) 突出工艺美术行业特色, 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工艺美术产业涵盖工业和文化领域。省联社作为工艺美术行业的主管部门, 依靠各级工艺美术协会, 突出行业特色, 大力发展工艺美术产业。2014年底, 召开了全省工艺美术行业工作座谈会, 学习贯彻落实国家、工信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一系列指示和要求, 座谈交流工艺美术行业在转型升级、特色产业基地、工艺美术协 (学) 会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和行业发展意见, 提出了加快促进我省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作为文化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全省各级联社深入挖掘、保护、发展以工艺美术产业为代表的工业文化产业, 促进了全省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推动了文化强省建设。截至目前共有61项工艺美术产品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46项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七) 加快信息化建设, 搭建行业发展信息平台

省联社重视加快信息化建设, 通过“互联网+”新业态, 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 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 促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 创造新的发展生态。2014年, 省联社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基层, 加大调研力度, 撰写了省联社两化融合调研报告并提供8家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典型案例, 所推荐的省轻工信息所、淄博宝恩等单位申报的5个项目全部列入当年山东省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重点项目。2014年10月, 省联社与中轻联在济南联合召开轻工业两化深度融合经验交流会, 工信部、中轻联、省经信委等有关领导及轻工联社系统140余人参加会议, 通过企业经验交流、专家专题授课和现场参观学习等方式, 全面促进了我省轻工企业两化融合发展。

加强行业发展信息平台建设, 轻联网经过多次改版、提升, 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省轻工信息所负责的“山东轻工集体经济运行与预测预警系统”不断完善, 省家电、五金衡器、皮革、家具和工艺美术协会等单位建设的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全部列入山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各行业协会在规范化建设中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特别是省家电协会被省民政厅评为5A级社会组织。省家具协会、省轻工信息所倾力打造的“乐天天家具商城”, 已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省轻工信息所与省工艺美术、家具、家电、皮革等协会合作, 采用虚拟现实全景技术, 把展会实体场景在轻联网上全景再现, 打造永不落幕的网上展览馆。

多家市联社、市行业协会行业网站运行状况良好, 行业特色越来越鲜明, 行业刊物数量增多、质量提升, 为各地行业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枣庄市轻工办精心打造《轻工博览》电视专题栏目, 加大行业宣传, 至今累计制作企业宣传专题片60多期。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拍摄百名大师宣传片, 通过当地电视台对大师进行宣传。博兴县从事草柳编、老粗布等工艺品电子商务淘宝业户达8300多户, 直接从业人员2.7万人, 年网上交易额突破6亿元, 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之一。

(八) 加强联社自身建设, 积极开展社务活动

省联社作为全国总社系统重要成员单位之一, 积极参加中轻联、全国总社召开的全国性会议和组织的有关活动, 省联社、青岛市联社和烟台市联社在总社“七代会”上荣获“全国集体经济先进联社”。与各省市兄弟联社加强联系与沟通, 共同分析探讨联社职能作用发挥、集体资产运营和监管、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思路, 共同致力于轻工集体经济发展。

2011年11月起, 省联社受省经信委委托负责指导城镇集体企业资产管理工作, 指导推进城镇集体企业改革。2013年, 省联社组织省轻工信息所完成了“山东省轻工集体经济发展研究”软科学项目;省轻工信息所撰写的《新形势下促进城镇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论文荣获全国总社组织的“中国集体合作经济创新发展”活动二等奖;今年4月, 省经信委印发了《山东省轻工集体企业联社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办法》, 为联社更好地行使集体资产监督管理职能提供了可靠依据。为更好指导和推进我省城镇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由省联社牵头, 省政府研究室、省经信委、省委党校、省社科院等有关部门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参加, 开展了“推进全省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发展”课题研究, 并列入省政府年度重点调研课题。

经过历届编纂委员会的不懈努力, 《山东省志·工业志·二轻工业篇》已形成送审稿, 并于今年9月底报送省史志办, 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印刷出版。《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山东卷》的编纂工作也正在积极推进。

各级联社十分重视机关党的建设和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取得较好成效。省联社党组高度重视和始终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和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四代会”以来, 根据上级党组织统一安排, 认真开展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加强了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和党费收缴管理工作, 各支部通过“三会一课”制度, 组织党员开展活动, 6月份省联社机关党委进行了换届。机关组织多次党史学习、参观并开展警示教育,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工作机制, 通过这些工作, 进一步加强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 推动和保障了省联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省联社在连续7年保持省直文明单位的基础上, 今年确定积极创建省级文明单位, 并把文明单位创建与联社工作紧密结合, 层层分解和落实工作任务。通过创建活动, 机关工作环境和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机关工作作风持续向好, 对各项社务活动的开展产生了积极促进推动作用。关心支持老干部工作, 充分发挥老干部作用。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维护联社系统社会稳定。

“四代会”以来, 各市联社面对机构变动和职能调整, 努力克服困难, 积极大胆作为, 创新工作思路, 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指导行业协会建设、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企业改革改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青岛、烟台市联社创新工作思路, 加强集体资产运营和监管, 在集体企业稳定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刚才, 我们表彰了“四代会”以来行业涌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他们是行业的杰出代表, 为全省轻工集体经济的改革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全省轻工联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 要以他们为榜样, 克服困难、积极作为, 开拓创新、再创辉煌。

“四代会”以来, 全省轻工联社系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这是轻工联社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和各级各部门支持的结果。在此, 请允许我代表省联社理事会, 向轻工联社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向一直以来领导、关心和支持我省联社工作的省委省政府、中轻联和总社、省直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 也要清醒地看到, 在新形势下, 轻工联社事业发展既面临着新的机遇, 又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新的挑战:消费品产业发展还不能满足国内外消费升级需求, 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宽松, 制约因素增多, 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城镇集体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集体经济成份发生了很大变化, 集体经济发展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对传统手工业和工艺美术产业保护力度不足;各行业协会的职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各级联社机构职能仍处于调整变化时期, 职能发挥有待加强等等。以上困难和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轻工集体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代表和全系统干部职工共同努力, 一起克服。

二、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今后五年, 联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的奋斗目标, 充分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 加快培育形成经济发展新供给新动力, 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 以供给创新释放消费潜力, 紧紧围绕主题主线, 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集中精力抓好深化集体经济改革、加强行业管理指导、加强联社自身建设三大任务, 争取在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做出更大贡献。

主要奋斗目标是:今后五年, 全省轻工行业和集体经济继续在全国保持前列,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经济增长的结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传统手工业和工艺美术产业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 名企、名品、名牌队伍进一步壮大, 新型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健康发展。到“十三五”末, 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1700亿元, 年均增长6.5%以上;利税总额2200亿元, 利润总额1350亿元, 出口交货值2100亿元, 年均增长6%左右。

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努力抓好“十三五”规划实施, 指导行业科学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省轻工联社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紧紧围绕全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总目标, 认真抓好全省轻工联社系统8个重点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实施。以“十三五”规划为指导, 逐年分解落实年度工作计划和奋斗目标, 以重点项目和重点任务为抓手, 建立工作调度机制, 对规划中提出的纳入“十三五”期间重点项目库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两化融合、节能减排、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项目分年度推进实施, 搞好项目跟踪服务, 为企业争取各级政策支持。各行业协会要抓好规划落实情况的检查考核和评估, 及时就规划落实问题予以指导推动, 提出意见和建议。

加强行业管理、指导、服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培植消费增长新动力, 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紧密跟踪国内外消费品产业创新发展趋势, 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 对照先进标杆找差距、强措施、补短板, 努力在更多领域继续保持国际领先优势, 在大部分领域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技改科技投入, 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推进消费品产业向个性化、高端化、服务化方向健康发展。以先进标准引领消费品质量提升, 倒逼消费品工业提质增效。要认真组织实施今年刚刚出台的《山东省家电行业企业生产条件规范》和《山东省家具行业企业生产条件规范》, 用规范引导和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 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加强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完善平台功能, 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要精心培育和持续打造行业品牌展会, 充分利用展会平台在促进行业交流、引领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提升优质品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二)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扶贫攻坚行动

特色产业是助力扶贫攻坚的一支重要力量。要高度重视以特色产业集群为载体、以手工业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在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吸纳就业、助力扶贫攻坚、促进县乡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 指导和推动特色产业集群继续健康发展。要认真研究特色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和升级的内在规律, 准确把握产业集群不同阶段发展特征, 坚持以县乡为依托, 立足各地资源优势, 找准产业结合点,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因地制宜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特色产业集群。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对扶贫攻坚的重要作用, 争取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 增强特色产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能力。要在现有的136个特色经济区域和特色产业集群的基础上, 继续培育发展更多的特色经济区域和特色产业集群, 总结不同地区和企业的典型经验, 大力推广和宣传, 开展多种方式培训、现场观摩等活动, 提高各地产业集群指导服务部门和产业带头人的创新发展能力。

(三) 加快推进城镇集体经济改革, 引导城镇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集体经济与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 是能够较好体现共享发展理念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之一。各级联社承担着指导城镇集体企业资产管理工作、指导推进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重要职责, 要努力当好集体企业改革发展的指导者和组织者、集体资产的管理者和维护者、集体经济政策制定的建议者和协调者、中小企业合作互助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要从我国城镇集体经济发展演变历史背景和规律出发, 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城镇集体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趋势、新走向,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认真回答集体经济有关问题, 找准开展工作的新路子。要加快推进城镇集体经济改革, 研究出台深化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配套政策, 按照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要求, 指导城镇集体经济改革。要研究制定山东省城镇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办法, 明确集体资产的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和监督者的职责与权益, 建立集体资产运营与监督管理机制, 健全资产监管规章制度, 维护所有者合法权益, 保证集体资产的完整性, 规范集体资产的产权转让与变更, 使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要支持各级联社加强集体资产管理, 结合各地实际建立新时期集体经济运营管理方式, 推动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四) 加强传统工艺保护, 促进工艺美术行业加快发展

工艺美术产业既是工业产业, 又是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 承载着传承悠久齐鲁文化的重要使命, 在建设经济文化强省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 认真贯彻实施《山东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 加快出台传统工艺美术保护配套政策,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在技艺传承、挖掘、保护、创新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 大力保护各类工业遗产、传统工艺、手工业作坊等, 使传统工艺美术在法律法规的保护下传承光大。推动工艺美术产业与市场经济更好结合, 瞄准重点领域, 放大产业规模, 增强市场影响力。要依托工艺美术产业载体, 大力延伸发展各类创意产业, 促进大众文化与精品文化的结合, 促进工艺美术与制造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要充分依靠和发挥我省工艺美术人才队伍作用, 倡导工匠精神和“大师兴业”理念, 加强大师队伍建设, 完善师承制度, 及时发现和培养优秀年轻人才。

(五) 贯彻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围绕经济转型升级需要, 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 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加强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实施工业转型升级“领军计划”, 着力培育一批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重大产品研发、创新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领军人才和领军团队。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 充分尊重企业家的市场主体地位, 切实减少对企业家的干扰和束缚, 主动热情为企业家提供服务,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积极创造条件多开展企业家培训交流及考察活动, 开阔视野。要把培养一支宏大的产业高技能人才作为今后工作重点, 为行业和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精心组织好省联社省级一类技能大赛, 逐步拓展大赛覆盖领域, 发现和培养技能拔尖人才。继续开展技师、高级技师、首席技师、技术能手评选认定, 开展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好工艺美术职称评审和工艺美术大师评选认定工作。

(六) 加强联社自身建设, 提高指导服务水平

各级联社和行业指导组织要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主动作为, 积极探索和实践新常态下联社工作的新途径、新方式, 不断增强各级联社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能力, 促进联社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要大力加强党的建设, 充分发挥各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的各项指示要求, 持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努力为党的事业多做贡献。要适应新发展形势要求, 及时吸收新型经济组织成份加入联社, 将联社服务领域由传统的部分轻工产业领域延伸到消费品产业领域, 由传统的城镇集体经济组织延伸到包括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等, 由工业领域延伸到工业文化产品生产业和工业服务业领域。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联社和成员单位之间的联系, 按照联社章程, 落实联社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监事会等会议制度, 保障联社各理事成员单位权利, 畅通各理事、监事参与联社事务渠道, 切实发挥好联社组织者作用。要发挥好山东轻联网、《山东轻联信息》等平台的作用, 提高信息质量、扩大覆盖范围, 畅通上传下达信息交流渠道, 把政府的政策解读好、把行业的呼声汇总好, 增强各级联社和成员单位之间的凝聚力, 提升行业战斗力。要充分依靠各行业协会推动工作, 坚持行业协会“引领行业发展、推动技术进步、维护行业利益、规范行业行为”根本宗旨, 强化“承接政府委托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维护行业和企业权益”三大职能, 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 提高行业协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篇4:企业经济工作总结报告

摘要:本文对2015年吉林省乡镇企业发展情况、经济运行基本态势、特点以及对全省国民经济特别是对农村经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起到的作用和贡献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乡镇企业;运行;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7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2.001

2015年,全省乡镇企业积极适应新常态,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克难攻坚,逐步走出了年初的低迷状态,保持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完成增加值2335.4亿元,同比增长6.89 %。

(2)实现营业收入8081.8亿元,同比增长6.90%。

(3)实现利润总额489.1亿元,同比增长3.51%。

(4)实缴税金172.9亿元,同比增长4.21%。

(5)年末乡镇企业607315户,同比减少0.53%。

(6)期末从业人员279万人,同比减少0.39%。

(7)本年工资总额532.4亿元,同比增长19.58%。

(8)期末固定资产净值1242.3亿元,同比减少23.35%。

2 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2.1 前期运行跌宕起伏,中后期缓中趋稳

在经历了初期的低迷回落、中期的筑底企稳、后期的稳步回升,行业经济大体上走出了一个“U”型曲线轨迹。各月份的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1月份为5.3%;2月份为4.8%;3月中下旬为4.2%;4月上中旬為4.3%;4月末为4.7%;5月份为5.8%;6月份为6.94%。7月份为7.21%;8月份为7.03%;9月份为6.91%;10月份为6.85%;11月份为6.79%;12月份为6.89%。

由此可以看出,全省乡镇企业经济开局低迷。前3个月增长速度持续回落,比上年的8.69%,每月分别回落了3.39、3.89和4.49个百分点,增速回落快,传导的下行压力也大。分析其原因主要:一是受国际、国内低迷的经济环境影响,整体需求不足,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乡镇企业也很难独善其身;二是受行业的经济构成影响。长期以来,吉林省乡镇企业行业构成特点是以汽车和石化等大企业配套企业所占的比重较大,以往这是吉林省地方产业优势,但2015年年初以来,汽车、石化等行业的生产经营遭遇了近年来少有的困局,受其影响,为其配套的乡镇企业生产经营也随之陷入困境;三是粮食加工企业受产销价格倒挂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加工企业基本处于亏损或减产经营状态。据对22户规模以上企业跟踪调度,它们上半年完成产值228亿元,同比减少25.1%;实现销售收入212亿元,同比减少27.6%;实现利润0.6亿元,同比减少85.6%。从事淀粉及系列衍生物、生物化工、食用酒精等玉米深加工企业,剔除国家临储补贴、电力补贴和其他政策补贴因素,企业全部处于亏损经营状态,企业开工率大都不足80%,有的甚至低于60%,有7户企业基本停产。即使是初加工类的饲料加工企业由于受下游畜、禽饲养业需求低迷和上游原粮价格持续偏高的双重挤压,收入下降,盈利空间收紧,大部分企业处于微利或零利润运行状态。粮食加工也是乡镇企业的支柱行业之一,其运行态势对乡镇企业整体经济运行走势亦有重大影响;四是受季节性停工、节日休假和节后需求不足影响,对部分行业例如建筑施工、休闲旅游农业、交通运输等行业,亦有较大影响。随着国家不断推出宏观调整政策,各项利好效应逐步显现,再加后期季节性行业陆续开工以及乡镇企业先天具有的灵活应变机制,整个行业在经过3月中下旬和4月上中旬的筑底企稳后,从4月末逐步摆脱了下行走势,开始奋力上行,4月末增速为4.7%,比前期最低点4.2%提高了0.5个百分点,5月份增速回升到5.8%,亦比前期最低点提高1.6个百发点,到6月份增速达到6.94%,高于前期最低点2.74个百分点,经济运行态势已企稳步入上升通道。7~12月份增速在7.21%~6.79%波动,振幅0.42个百分点,是典型的平稳运行特征。

2.2 调整成效初步显现,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2015年,为更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供给侧方面改革,乡镇企业进一步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一是主动化解过剩产能,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全年固定资产净值在上年缩减242.5亿的基础上再减378.5亿,同比减少23.35%,比上年多减10.29个百分点。全年关停企业5103户,企业净减少3267户。去产能、去库存、处置不良资产力度之大,可谓空前。有效的减少低端无效供给相应的扩大了中高端有效供给,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二是第三产业的比重有了较大提高。从实现增加值的构成看,第一产业完成85.2亿元,第二产业完成1317.3亿元,第三产业完成932.9亿元,产业结构比为3.65%、56.40%、39.95%。第一产业比上年减少0.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上年减少1.97个百分点,工业所占的份额比重虽然仍达总量的52.59%,但比上年减少1.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2.02个百分点。这表明服务业对全行业经济增长贡献持续加大,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2.3 总体经济运行趋于平稳,但增长质量呈下滑态势

2015年全省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081.8亿元,同比增长6.90%,完成增加值2335.4亿元,同比增长6.89%,高于全省增速0.39个百分点。这个在调结构、去产能,企业数量减少,固定资产净值缩减23.35%的背景下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对稳定全省经济增长贡献颇大。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经济增长质量显现出下滑的态势也不应小觑。

2.3.1 利润增长降幅过大 2015年虽然实现利润489.1亿元,但同比仅增长3.51%,比去年的6.71%低3.2个百分点,降幅高达47.7%;比同期的营业收入增速低3.39个百分点,低49.1%。其原因在于大多数企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经营,产品单一少创新、利润过薄,一直处于经济“微笑曲线”底端,抗压能力弱、应变能力不强,一旦外部经营环境变差,企业的盈利便呈现滑坡式下跌。

2.3.2 规模企业整体表现不佳 一是规模企业关停数量过多,全年企业净少133户,减少5.26%,关停比例高于整个行业平均数10倍;二是规模企业几项主要财务评价指标全面下行。其中:亏损面达13.19%比上年高12.04百分点;营业收入增长率为负10.33%,比上年的5.70下降17.03个百分点;资本金增长率为-17.61%,比上年的2.30%降19.91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5.74%,比上年减少1.5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4%,比上年高3.5个百分点。主要经营指标全面变差,显现出规模企业的经营整体陷入困境。而规模企业虽然数量上占整个行业比重较小但对整个行业的经济运行影响却不容小觑。以2014年数据为例,规模企业数量以占行业0.41%的比重,提供了全行业38.98%的营业收入,43.03%的净利润。加上其带动配套的关联企业提供了全省乡镇工业53.9%的增加值,62.1%的营业收入和79.9%的实缴税金。见微知著,规模企业经营业绩整体变差,对整个行业的经济运行质量走势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2.3.3 企业用工成本增长过快 工资总额532.4亿元,同比增长19.58%。高于同期的营业收入增长率12.68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利润增长率16.07个百分点,虽然对提高农民纯收入的贡献增大,但也反映出企业用工成本上涨过大,大大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速。长此以往企业生产经营必将难以为继,最终也会危及员工的长远利益。2015年关停企业较多,用工人数比去年减少1.1万人就是最好的佐证。

2.3.4 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融资难度大、融资成本高更使企业的经营困局雪上加霜。一是银行放贷条件过于严苛,过分强调抵押物的可变现度,造成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收购季节收购资金缺口过大,而赊购或错过季节收购,采购价格就会大幅度上升,加上节节攀升的人工成本,加工企业几乎无利可图;二是国家虽然一再降准、降息,但企业并没真正得到实惠。原因是商业银行贷款利息有一定的自主浮动空间,落到企业头上往往是国家降息,企业增息。储户的存款利率虽然下降,但中间差价几乎全被银行拿走;三是企业难以达到银行的放贷条件,只好转而求助金融担保机构到民间借贷公司,其结果只能是融资成本进一步上升,利率一般要到2分有的甚至高达3分。融资成本过高,实令企业难堪重负。

2.3.5 固定资产净值减幅过大 2015年期末固定资产净值1242.3亿元,全年固定资产净值在上年缩减242.5亿的基础上再减378.5亿,同比减少23.35%,比上年多减10.29个百分点。这固然有调结构、化解剩产能的积极因素,但固定资产净值连续两年的大幅减少对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也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主动减量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增量。在培育新动能,生成新产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传统产业的保护和利用,而传统产业通过改造升级同样可以提高供给体系的效率和質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去产能、去库存带来的负面冲击,保证经济平稳持续增长。

整体经营指数的走低预示着经济领域的寒潮将至。面对日趋严峻的经济形势,一方面企业要主动转型、积极应对市场新需求,培育新的优势领域产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一方面各级行政部门要切实用好宏观调控的各种措施。唯有合力用好市场和宏观调控这两只“看不见”和“看得见”的手,才能挺过经济寒冬迎来发展的春天。

3 乡镇企业对社会贡献日益显著

乡镇企业的持续发展,经济增长质量的逐年提高,为带动全省经济增长,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及农村的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3.1 对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2015年全省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2335.4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36%,比上年高0.53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8081.8亿元,上交税金172.9亿元,提供给劳动者报酬532.4亿元,乡镇企业在破解“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

3.2 对全省的财政收入和县域经济的贡献日趋增大

全省乡镇企业上缴国家税金172.9亿元,同比增长4.21%。比同期的利润增长率高0.7个百分点,这表明乡镇企业对国家的贡献大于自身的发展速度。在省内县域经济财政收入的50%以上是来自于乡镇企业,有的县(市、区)已超过70%以上,这证明乡镇企业已成为我省县域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3.3 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2015年,全省乡镇企业上缴支农、建农和补助社会性支出达45374万元,同比增长71.56%,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有力的支援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技术装备水平。955户规模以上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完成了总产值173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成为农业产业化龙头,带动了优势农业产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

乡镇企业通过发展商业、交通运输业及各类综合性和专业性商品批发市场,为农业、工业生产服务,为农民、市民服务,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32.9亿元,占全部乡镇企业增加值的39.95%。各地因地制宜积极发展观光采摘和乡村休闲旅游农业,不仅极大丰富了市民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也促进了乡镇企业一、三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同时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一个新平台。据初步统计,2015年全省休闲旅游农业全年净接待游客占全省旅游业总数的1/4以上,收入达59.9亿元,安排就11.7万人,提供工资15.3亿元,带动了56183户农民一起致富,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乡镇企业第三产业的发展,除了直接提供给乡企职工工资,还通过对农村、对社会的服务,繁荣了农村经济,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截至2015年末,全省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279万人,占全省农村社会劳动力的32.41%,有效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的规模经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同时还吸纳城镇居民就业13.5万人,缓解了城镇的就业压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乡镇企业支付的工资总额为532.4亿元,同比增长19.58%,高于同期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率12.68和16.07个百分点,这表明乡镇企业对农村收入增长的贡献远大于自身的发展速度。而且平均每个职工获得工资19082元,比上年增加3189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得到纯收入3568元,比上年增加595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1.5% ,比上年高5.4个百分点,乡镇企业已经成了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3.4 对农村的社会进步贡献卓著

乡镇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仅对我省的经济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农村的社会事业进步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3.4.1 市场经济的“先行者” 在一切都需要“计划”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乡镇企业的先行者们硬是在密如铁桶的“计划”经济营垒中撬开一条缝隙,播洒了市场经济的种子,并通过辛勤的耕作浇灌,使之开花结果,发展壮大,开启了一代市场经济的先河,为后来的私营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3.4.2 农村工业文明的“传播者” 乡镇企业不仅开启了农村工业化进程,还通过对员工的培养,向这些世代以务农为生的农民灌输了工业文明思想,并通过他们的榜样示范,向占当时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宣告,农村人放下锄头,不依赖土地,一样可以生存而且可以生活得更好。发展壮大乡镇企业不仅在物质反哺农业生产,使农业技术装备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而经过工业生产经营培养熏陶的新型农民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文明素质,初步具备了用工业化思维来谋划农业的理念和能力,实现了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直接相融。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因此说,乡镇企业是农村工业文明的传播者。

3.4.3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助推器” 乡镇企业在农村建厂创业,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对周边的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建设,客观上改善了农村公共设施。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聚集了越来越多人气商机,带动了商贸物流、交通运输、餐饮酒店等行业联动发展。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就地市民化。他们积极捐款捐物,修桥补路,热心于农村的公益事业,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使乡村更加美丽。实现了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的有机衔接,他们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大批乡镇企业家到城市里开厂设店,带动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保证他们在城市有事可做、有錢可赚,真正做到了进得来、稳得住、融得入,切切实实的由农民转变为市民,为城镇化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四平市红嘴子屯的蜕变历程,就是乡镇企业助推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最好例证。

3.4.4 农民增收致富的“倍增器” 长期以来,人多地少是制约我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所谓的“三农”问题,其核心就是人的问题。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而发展乡镇企业就是减少以依赖种田为生的农业人口有效途径之一。2015年全省乡镇企业实有员工27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 32.41%,提供了532.4亿元的工资性收入,平均使每个农村人口获得 3568元工资收性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1%。并且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人均耕地面积有大幅度提高,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得到有效提升,种田的收入也相应得到增加。乡镇企业每吸纳一名农民就业,就能使农民从企业和种植业两端获益,因此说,它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倍增器”。

3.4.5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催化剂” 乡镇企业发展的初衷就是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近年来,随着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许多农产品加工类企业为适应市场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需求,凭借着在农村良好的人脉关系和相对强势的经济实力,使其能不断的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通过转租、转包、组建合作社等方式,控制了部分种养殖产业,通过经营物流、商贸服务业,发展的触角伸向第三产业。客观上促进农村产业链条的完善。并在以产业为引领的基础上,发展了集体验、采摘、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休闲旅游农业。加工企业向上链接种养殖业,向下链接商贸服务业,把一二三产业有效的串联起来,并使之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乡镇企业与联产承包、私营经济、经济特区一起被誉为对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大事,它被称为突起的“异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建设发挥了并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它是“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所在”。(数据来源:全省乡镇企业会计、统计年报及省统计局提供相关数据)

篇5:企业经济工作总结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会计工作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研究

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 学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 导 教 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辅 导 教 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6:企业经济工作总结报告

一、生产平稳增长,产销基本平衡

1-2月份,呢绒生产与上年同比增长较快,增幅明显高于上年水平。毛纱线生产累计同比增长3.37%,增幅略有下降(-2.78个百分点)。毛纺制品中的针织人造毛皮、毛毯、地毯生产1-2月份累计同比呈现明显增长的态势。1-2月份规模以上毛纺织、毛针织和毛纺制品业累计产销率分别为96.35%(+3.63个百分点)、99.49%(-1.67个百分点)和96.18%(-3.74个百分点),产销基本平衡。

二、固定资产投资

初步统计,1-2月份毛纺织和染整精加工、毛制品制造、毛针织品及编织品制造行业固定资产实际完成投资同比均有较快增长,显然随着两个市场的复苏,行业投资升温。

三、内外销市场

1、内销稳步回升

内销是毛纺行业走出困境,提高自身应对能力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初步统计,1-2月份全行业内销市场与上年同期相比明显好转,规模以上毛纺织企业、毛纺制品企业完成销售产值同比均有明显回升,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34.85和29.86个百分点,显现出较好回升势头。其中,毛纺织业销售产值增幅略高于纺织业增幅。毛针织企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1.70%,比上年同期增长6.59个百分点。分行业产品的内销比重进一步提高,内销市场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观察1-2月份主要毛纺产品国内零售市场销售情况,全国重点大型百货商场的男西装销售同比提高30.12%,比上年提高了41.49个百分点;羊绒衫及羊毛衫销售同比下降0.56%,回落0.54个百分点,与上年基本持平。

2、外销明显复苏上年一季度毛纺产品出口形势极为严峻,出现了严重下滑,因此,与较低基数相比较,今年1-2月份多数毛纺大类产品出口数量呈现明显回升。规模以上毛纺织、毛纺制品企业1-2月份完成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增长15.58%和13.05%,但仍低于同期纺织业出口交货值平均增长17.60%的水平。据海关统计,1-2月份毛纺主要产品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7.30%,提高41.57个百分点。各大类产品出口数量均出现明显的回升势头。总的来说,由于上年基数较低,1-2月份出口相比去年同期的困难局面有显著的好转,以羊绒为主要原料加工的服装类上下游产品出口数量增长幅度尤为明显,只有羊毛地毯等个别品种出口数量出现下跌。毛针织服装出口数量增长7.84%,回落了19.43个百分点,单价同比增长32.46%。梭织服装及毛织物出口单价继续下跌。1-2月份毛纺产品主要出口市场除日本外,出口金额同比提高显著,欧盟、美国主要毛纺产品出口金额同比分别上涨24.17%和26.61%。

但主要出口市场出口份额萎缩,欧盟、美国、日本、香港等主要出口市场所占总份额为54.57%,比上年下跌了近10个百分点。从出口地区观察,出口额排在前五位、总额占比达67.26%的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广东等省市出口额均出现增长,其中浙江省回升速度最快,同比增长45.64%。

四、全行业效益

1-2月份规模以上3841户企业共实现利润9.60亿元,同比增长101.25%,高于纺织业83.14%的增幅,行业效益明显好转。亏损企业亏损额为4.12亿元,同比减少了22.82%,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7.99个百分点,亏损面为27.20%,仍高于同期纺织业亏损面20.02%的水平。

1、毛纺织行业

1-2月份规模以上1499户毛纺织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27.97%;利润总额5.71亿元,同比增加2.89亿元(+102.12%),效益明显提高。

2、毛针织行业

1-2月份规模以上2104户毛针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18.54%;生产与销售增长较快,相应的企业营业费用及管理费用同比增长。产成品同比下降了1.29%,应收账款同比减少了2.09%,资金周转加快。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21亿元,同比增加1.54亿元(+92.13%),行业运行质量同期显著提高,回升势头进一步增强。

3、毛纺制品行业

1-2月份规模以上238户毛纺制品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62亿元,同比增长32.51%;利润总额0.68亿元,同比涨幅高达147.90%。该行业复苏并恢复快速增长,效益提高。

五、毛纺业原材料市场

今年1-2月份国际市场羊毛价格增长较快,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好转,主要羊毛出口国汇率走高,也助长了羊毛价格上涨。据海关提供数据,1-2月进口羊毛4.94万吨,同比增加29.48%(+49.24个百分点),市场需求旺盛。

六、上半年行业运行走势展望

1、利好因素

1)内外销市场回升向好。内销市场潜力巨大,国际市场明显复苏,一季度全行业运行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上年同期。2)围绕《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的关于企业管理、品牌建设等指导意见得到推进落实。有利于行业进一步加快调整步伐。3)企业积极应对危机,增强了自身的应对能力。企业更加重视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营销渠道建设、科学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注重提升内涵将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2、不确定因素

上一篇:招警考试面试:走出五大心理误区下一篇:学习型班组创建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