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12、雨点儿

2024-05-05

语文 -12、雨点儿(共7篇)

篇1:语文 -12、雨点儿

一年级语文上册

12《雨点儿》教学设计

安徽省灵璧县娄庄中心学校

孙玉 学情分析:

班内学生通过四个月的拼音、识字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大多数学生识字速度较快,又喜欢朗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更是受他们的欢迎,但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是较短,好动、好玩。

教学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2、架起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语中主动探究中识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反思:《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水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课文用了拟人的方法,让学生感悟雨点能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一年级的基本任务是识字学词,读通读顺读好课文,并注意积累语言。

首先,把识字融入到句子教学中。

我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识字解词、读句学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学习第一句: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这句话中有很多的词语:数不清、云彩、飘落等,我把这些词语的学习放在句子教学中穿插进行,巧妙地连接,这样既不会断了文章情感学习的线,也使词语教学不显得枯燥乏味,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与生字反复见面,从整体上把握字形。同时在课上注意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认识汉字,培养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注重朗读的体验和朗读的指导

开课伊始,放手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请学生说说:读了课文知道了些什么?学生的生活体验、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在设计中教师不设定统一的感知目标,而是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后交流,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这样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交流互补,感知由模糊到清晰,由量变到质变。设计还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主人翁意识。

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因此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化色彩的。我不追求朗读的技巧,不追求整齐划一的朗读效果,在学完全文后,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地选择听众,自由地选择朗读方式,自由地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有所创新,从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此时,学生的各种感官都沉浸在课文中,从而获得了丰富、生动、独特的感受。

再者,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学习语言的环境。

孩子们学习语文应该是一种美丽的畅想。在追求自主感悟、个性体验,人文熏陶的新课标环境下,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给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情境和空间。让他们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培养语感,张扬个性,陶冶性情,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的特点,查找相关资料图片,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情境和空间,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比如:让学生看动画——草绿花红与枯枝败叶的强烈对比,一目了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雨点儿给花和草带来的变化,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从不同的渠道理解了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新的认知建立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使教学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又如:为帮助学生理解“飘落”一词,我在出示图片之前,首先采用了现场演示的方法,直观而具体,为后面词语的运用做好铺垫。

但课无完课,经过反思,发现本堂课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时间的安排上不够合理。这是比较靠后的一篇课文。而当时上这一课时,孩子们还只学到第4课,还没有认识几个偏旁部首,没掌握多少识记生字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的环节落实不够到位,显得仓促不够扎实,学生的识记方法称不上灵活多样。

一次教学实践一份教学反思带来的将是一份成长,虽然课上得不尽如人意,但却让自己收获多多。

篇2:语文 -12、雨点儿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 系。教学重难点:

认字和朗读是教学重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

1、诵读诗歌

2、欣赏雨景

二、谈话导入

小朋友,我们从雨景里走出来吧。刚才漫步在雨的世界里,你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把 心里的感受说出来,告诉大家。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写雨的。(出示:

12、雨点儿)谁来读一读?这是一个儿化音,儿字不出声,只要在读点的时候把舌头卷一卷,像老师这样。谁愿意来试一试?

三、初知课文大意

小朋友,知道小雨点是从哪里落下来的吗?

我们到课文里去找找答案,请小朋友大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找拼音帮帮忙,把你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1、自由读课文

2、分段范读

3、说说:小雨点是从哪里落下来的?(出示:云彩)谁愿意认一认?“彩”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四、品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课件)看,谁来了?

云彩是雨点儿的家,云彩里的雨点儿越积越多,云彩慢慢变黑了,突然,刮风了,风呼呼地吹着,只见。。。(课件)

你看到什么了?

(出示:飘落)这个词用得真好,谁想读?谁是我们班的识字小能手,想个办法记住“飘”。学习偏旁:风

雨点儿从高的地方飘着落下来,我们叫“飘落”,想想,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可以用“飘落”?

2、(课件)看,现在你又看到什么了?

学习词语“数不清”,说说还有哪些事物数不清?

3、出示句子: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这些词语连起来就变成一个句子,一起读一遍。

让我们再去看看雨点儿落下来的情景吧。(课件)看,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了,他们嘴巴裂得大大的,笑得多开心呀!让我们再来读一遍,把雨点儿的高兴劲读出来。

(二)、学习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

1、(课件)其中有一滴大雨点和小雨点在半空中遇见了,他们说起话来。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2、(出示大雨点和小雨点说的话)老师也找出来了,一起读一遍大雨点说的话,再把小雨点说的话读一读。

3、分角色读

与学习小伙伴读

学习小伙伴范读

点评:老师来采访一下这两位小朋友。

学习问句:大雨点,你在读这一句的时候,“哪里”的语调为什么要往上甩一甩? 谁来试一试?一起来一遍。

小雨点,你读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呢?

大雨点,你再读读回答小雨点的话,你此刻心情怎样?为什么? 全班分角色读对话。

(三)雨后赏景

1、(课件)大雨点和小雨点都找到了自己的新家,不久,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雨后的景色吧!

2、在小朋友一阵阵的赞美声中,已经感受到了雨后的景色很美,你能用动听的语言来赞美这些美景吗?

有位小诗人欣赏完小草这幅图后,它写了一句诗赞美雨点儿: 雨点儿是绿色的,小草喝了它,变得更绿了。我们也来学做小诗人吧。

离开这些图片,想象一下,雨点儿还是什么颜色的?

老师也想到了一句:雨点儿是五彩缤纷的,大地喝了它,变得更美了。

(四)、学习第五段

1、听了小朋友的赞美声,让我们感到这世界更美了,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一句吧!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草更绿了。

2、在我们地球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地方,那里没有花,没有草,只有光秃秃的一片。后来,大雨点和许许多多热心的雨点来了,不久,这里变了!看看,都有哪些变化?

3、看到这样美丽的变化,你的心情怎样?来读读这句话: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绿的草,红的花。

(五)、小结:

我们的地球越来越美了,这些都是谁的功劳呀?是呀,雨点儿落在草地上,小草更绿了;雨点儿落在树林里,树更高了;雨点儿落在花园里,花更红了;雨点儿落在菜园里,青菜更绿了。。。。雨点儿能帮植物生长,它还能干什么呢?(发电、冲洗、供水。。。)

五、整体诵读课文

六、课后延伸

篇3:语文 -12、雨点儿

先从故事说起吧。某大学教授给大学生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教授从讲台下拿出一只装满大石块的大烧杯问学生:“ 请问烧杯装满了没有? ” 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 “ 装满了。 ”教授未作评价,伸手又从讲台下拿出一只装满小石子的杯子, 高高举起,然后把小石子“ 哗哗”地全倒进了大烧杯里。教授又问“: 烧杯装满了没有?”学生有的说“ 装满了”,有的说“ 没装满”。教授仍没评价,又从讲台下拿出一只装满细沙子的杯子,高高举起,然后把沙子“ 沙沙”地倒入大烧杯里。教授笑看问“: 装满了没有?”学生们没有声音了, 他们不敢再轻率地回答。教授微笑着又从讲台下端出一杯水,高高举起,然后把水慢慢地倒入了大烧杯里。 实验结束,教授正式发问。“ 请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有的回答:“ 看似满的东西其实没有满。 ”有的回答:“ 人就如大杯子,说明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教授接着再问:“ 假如我的大烧杯内先装满沙子或者是水, 请问大石块还能放进去吗? ”

假如首先放进去的不是大石块而是小石子或沙子、 水, 那大石块还能放进去吗? 这个问题如当头棒喝,给我震动,让我清醒,促我思考:基础教育,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育的“ 大石块”是什么呢?现在语文教科书里选用的一篇篇白话文是语文教学的“ 大石块”吗?假如不是,那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 大石块” 呢? “ 大石块”的故事促使我对12岁以前的语文应该教什么产生了反思,在童年期该播下什么种子太重要了。

12岁以前人的智力特点是什么?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12岁之前是人的记忆力的黄金时期。 12岁之前如自然之春天,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人在学习的春天是记忆的季节,是积累的季节。 12岁之后如自然之夏秋,夏天是生长的季节,是人的理解力生长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人在12岁之后学习应侧重理解能力的培养。人的智力发展特点促使我反思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问题,反思我们到底该怎么教语文? 是重记忆,重积累?还是重分析,重理解?这可是遵循人之智力发展规律的大问题啊。

过去的老师是怎么教语文的呢? 梁实秋先生在《 岂有文章惊海内》 中说:“ 我在学校上国文课, 老师要我们读古文, 大部分选自 《 古文观止》 《 古文释义》 ,讲解之后要我们背诵默写, 这教学法好像很笨,但无形中使我们认识了中文文法的要义,体会摅词练句的奥妙。 ”朱自清先生也多次在文章中谈到背诵的重要性: “ 中国人学诗向来注重背诵。 俗话说得好: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熟读不但能领略声调的好处,并且能熟悉诗的用字、句法、章法。诗是精粹的语言,有它独特的表现方式。学习这些方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综合,背诵便是这种综合的方法。 ”中国的国学大师、文学大师是怎么产生的呢? 可以这样表述:无一例外在童年时期背诵了大量的经典诗文。 茅盾背过《 红楼梦》 , 鲁迅从小背下《 纲鉴》 ,辜鸣铭背下37部莎士比亚的作品, 杨叔子幼年熟背“ 四书”“ 五经”,杨振宁熟背《 孟子》 ……过去的成功经验难道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没有启示吗?难道我们要把自己几千年的语文教育精华彻底抛弃了吗?

以上反思,使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重构12岁之前的语文教育体系!

重构的理由

其一, 宏观教育史的视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博士生导师郭齐家教授认为:中国的教育发展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三皇五帝一直到清朝末年。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把它叫作人文教育的阶段,重视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缺点是重道轻艺。 第二个阶段是近一百年来,鸦片战争以后,我们引进了西方的教育, 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教育, 这个阶段叫科学教育阶段,缺点是重艺轻道,或者是学艺忘道。 第三个阶段是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 是把前两个阶段的缺失加以整合,把前两个阶段的优点集中起来,形成一个科学加人文整合的新教育阶段。站在宏观教育史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我们对本民族几千年灿烂辉煌的文化要珍惜,要传承,要纳入当下语文教学的体系,不可采用民族虚无主义态度,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一概摈弃。当下小学语文教材,除了几十首古诗以外,还有什么是传统文化的吸纳与传承?

其二,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台湾“ 中研院”院士张灏先生在 《 传统与现代化》 一文中指出:“ 谈到批判传统,首先我们必须澄清一些对传统的误解。我们最需要正视的当然是五四时代所产生的全盘反对传统思想。这种思想演发到极端,是视传统为一片非理性的黑暗,阻挠着中国的进步,必须把这片黑暗全部扫除,中国前途才能有光明。 这种以黑暗的过去与光明的未来作简单对照,原是中国知识分子在困难频仍的刺激下,心理失去平衡后的思想产物。因此对传统所作出的全面否定, 也难免是情绪的反应多于冷静的反省,武断的曲解多于耐心的分析。然后,不幸的是,情绪的反应和武断的结论常常是一般人所欢迎的。 这份‘ 五四遗产’到今天仍然在中国知识分子中间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就是这个原因。”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它是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分水岭, 它高举“ 民主”“ 科学” 的大旗打倒孔家店,打倒文言文,推广白话文。它无疑是近代中国文化的一场大革命。当历史的车轮走过了一个世纪,我们今天再冷静审视,它对中国的发展走向当然功不可没,但对传统文化的一概抛弃显然失之偏颇。其实,即使是五四文化运动的健将,哪一个不是在传统文化中浸染成长的呢?朱自清先生曾在文章中坦称,五四运动之后中学生国文水平下降了!

其三,个体学习语言的规律。 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先生认为:“ 儿童个体智力发展史是人类种系智力发展史的缩影。 ”人类种系是怎么样发展过来的呢? 就是靠口耳相传, 就是靠不断地背诵民族的史诗、民族的经典、民族的语言、 民族的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 人类的童年就是这么过来的, 靠不断地背诵发展他的记忆力来促进他的智慧,促进他的脑结构的发展。 所以靠背诵, 人类传承了文明; 靠背诵,人类发展了自己的大脑,发展了自己的智慧。 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结论:12岁以前是人类记忆力的高峰,15岁以后人的理解力慢慢上升,记忆力慢慢退化。 根据这一规律,语文学习在小学阶段应以记忆为主, 而不是以理解为主! 这一规律应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规律。 叔本华在《 论教育》 一文中论述:“ 相比之下,记忆力在青少年时期是至为旺盛和坚韧的, 所以,我们要特别发挥它的作用, 但是这需要我们经过谨慎、周密的考虑以后作出一定的挑选。 在年轻时学到的东西永远都会粘附在记忆里,所以,人的这一宝贵功能应该得到充分利用,以便得到最大收获……既然每人只有不多的年轻岁月,并且,记忆的能力总的来说相当有限, 那么,把每一学科知识最基本和最关键的东西灌输给孩子,而其他的一概免去,就成为至为重要的事情。 ”重诵读、重记忆、重积累, 应是12岁之前学习语文的重要法则!

其四,当代实验的有益启示。 当代小学语文界,一些有识之士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陈琴老师的“ 素读”实验, 让孩子从小“ 素读”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取得了有益的成效。韩兴娥老师两周教完一本教科书,它重诵读、重背诵、 轻理解的做法给人有益的启示。 她挤出时间干什么? 就是带领学生进行“ 课内海量阅读”, 她所谓的阅读就是三大块:第一为读熟,第二为背诵, 第三为运用。我曾经带着我校“ 情智语文组” 八位骨干教师专程赴山东潍坊听了韩老师两节语文课。一节课她让学生背诵120多个成语,方法是熟读成诵,用各种方法读,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记诵;另一节课她用半节课给二年级孩子上苏教版四年级《 槐乡五月》 , 通读课文后, 即背诵优美句段, 然后提问了一两个问题, 一篇课文就过去了。然后让我们听课的教师每人上黑板写一句名言警句,她带领学生读一句然后让学生背诵和名言相近的成语、诗句、警言。二年级学生口若悬河, 张口即来, 学生丰富的积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韩老师从语文教材中突围的尝试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一缕希望的曙光。

重构的体系

现在来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小学语文的“ 大石块”呢? “ 这需要我们经过谨慎、 周密的考虑以后作出一定的挑选。 ”我们先来看冯友兰先生在《 中国哲学简史》 开头的一段话“: 从前在中国,一个人如果受教育,首先就是受哲学方面的启蒙教育。 儿童入学,首先要读的就是 《 论语》《 孟子》 《 大学》《 中庸》 。 这“ 四书”也是宋以后道学家认为最重要的文献。 孩子刚入学,通常所用的课文《 三字经》 每三个字为一组,每六个字成一句,偶句押韵,朗读时容易上口,也便于记忆。 事实上,这本书乃是中国儿童的识字课本。 《 三字经》 的第一句“ 人之初,性本善” 便是孟子哲学的基本思想。

张志公先生在《 传统语文教育》 一文中指出:“ 传统语文教育非常重视字的教学,采取的办法是集中识字。儿童入学后,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集中认两千多字,以后集中识字课文逐渐形成‘ 三、百、千’那么一套,即《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三本合起来正好是两千多常用字) ……再者,‘ 三、 百、千’音节整齐,押韵,也不太艰涩,便于学童记诵。 这个办法不失为一个好的经验。正因为如此, 集中识字, 使用‘ 三、百、千’做教材,这个办法通行上千年。 ”

鉴于此,我认为,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一块“ 大石块”是国学经典。中国文化是儒、释、 道三家文化,其中尤以儒家文化为主流、主脉。什么是经典? 《 现代汉语词典》 上说:经典是“ 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 那么,《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 论语》《 大学》 《 中庸》《 孟子》《 声律启蒙》《 增广贤文》 就是国学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5年, 赵朴老等九位老人在政协开会的时候提出一个提案,在这个提案里他们呼吁, 要建立幼年古典学校。 我们的“ 经典”一直没有中断, 如果现在再不重视,我们就面临着中断的危险。“ 经典”的意义在哪里? 它是我们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 它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依据。 它也是几千年来,我们民族屡遭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 这几位老人呼吁,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这些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是民族的罪人,历史的罪人!

从小诵读国学经典意义重大,首先在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延续,其次在于“ 蒙心养正圣功也”。 蒙童时期应该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造就圣人君子的气质,追求“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的博大境界。 再次,“ 读书改变人的气质”, 读国学经典能改变每个人的气质。 一代人的气质变化了, 就会影响社会风气。“ 五四”时期把传统文化经典解构了,我们失落了它,现在我们再把它重新找回来,在当今现代文明的背景下重建它,就是重建新的文明秩序。

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二块“ 大石块”是诗歌经典( 我把诗歌作为韵文单独列出) 。 有人说, 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中国教育的核心是诗教。孔子对儿子孔鲤的教育是“ 不学诗, 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在中国广大民间, 孩子牙牙学语,首先背诵的是“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等朗朗上口的五言绝句。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 无言之美》 一文中这样表达他对诗歌的认识:“ 就文学说, 诗词比散文的弹性大; 换句话说,诗词比散文所含的无言之美更丰富。散文是尽量流露的,愈发挥尽致,愈见其妙。诗词是要含蓄、暗示,若即若离,才能引人入胜。 现在一般研究文学的人偏重散文,尤其是小说, 对于诗词很疏忽。 这件事实可以证明一般人文学欣赏力很薄弱。现在如果要提高文学,必先提高文学欣赏力,必先在诗词方面特别下功夫,把鉴赏无言之美的能力养得很敏捷。因此我很希望文学创作者在诗词方面多努力,而学校国文课程中诗歌应该占一个重要的位置。 ”

小学诗歌怎么筛选,我个人认为应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主,以现代诗歌为辅。一、二年级可以历代著名绝句为主,约80首左右;三、四年级可以唐诗为主,约80首左右;五、六年级可以 《 诗经》《 古诗十九首》《 楚辞》《 宋词》( 节选) 为主,大约80首左右。现代中外诗歌可以名家短篇为主,精选冰心、泰戈尔、普希金等名家适合小学生诵背的名篇约60篇。这样小学阶段古诗加现代诗约300首,真正达到古人所讲的“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诗使人灵秀” “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 通过诗教涵养我们民族的气质, 培养有高贵气质的一代新人。

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三块“ 大石块”是儿童文学经典。 如果说国学经典、诗歌经典更多的是面向过去、 面向历史的话,那儿童文学经典就是面向现代、面向儿童。 因为儿童文学是专门写给儿童阅读的文学,它充满幻想,充满想象力, 充满情趣和童心。张志公先生在《 汉语教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文中说:“ 文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 思想教育、美学教育,同时又是一种非常有利于智力开发的教育。学文学有助于发展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文学和科学绝非没有关系。 ”作者很同意这句名言:“ 很难说牛顿和莎士比亚谁需要的想象力更多一点。 ”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天生的作家、天生的诗人、天生的哲学家。因此,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重要的基石。

我认为小学阶段儿童文学可大致分为:低年级以阅读绘本为主,中高年级以童话和儿童小说为主。当然教师要给学生精选名家名篇,在激发阅读兴趣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由阅读,共享阅读,亲子阅读。

重构后怎么教

我提出在小学阶段增加语文教育的三块“ 大石块”的观点,一线教师最大的疑问就是这么多内容怎么教?

一、时间如何分配? 可向韩兴娥老师学习,压缩教材教学时间。韩老师两周教完一本书,如果我们有困难,能否一个月两个月教完一本书,挤出一半时间来教国学、 诗歌、儿童文学经典? 另外,每天早读时间可让学生诵读国学和诗歌经典。 一日之计在于晨啊! 每天早上读10~20分钟,一年下来时间就非常可观了。

二、现有教材怎么教? 现有教材基本上是由一篇篇白话文组成,学生阅读理解不是主要问题。因为白话文已写得很白很直很露了,没有多少可以值得反复咀嚼品味的了。一般可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提一两个关键问题理解课文, 接着可背诵文章写得精彩的成语、句子或片段即可。 大可不必在理解课文上翻来覆去, 浪费时间。 这样一来,大块时间可以节省下来,为校本教材的学习赢得时间、赢得教学的主动权。 2011年版《 语文课程标准》 说得好:“ 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

三、国学、诗歌经典怎么教?国学诗歌经典因其语言精练、富有韵味、充满音律美的特点,教学时应以诵读、背诵为主,辅以适当讲解,让学生大致了解意思即可,不必在理解上花太多功夫。“ 不求甚解” “ 熟读成诵” 应是国学诗歌教学的原则。对于吟诵、背诵,朱自清有一段精辟的见解,他是这样说的:“ 这儿可以看出吟诵的重要来。这是诗的兴味发端,也是诗学的第一步,但偶然的随意的吟诵是无用的;足以消遣, 不足以受用或成学。 那得下一番切实的苦工夫,便是记诵。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 一个文科学生,与其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这三百首诗虽少,是你自己的;那十部诗集虽多, 看过就还了别人。我不是说他们不应该读十部诗集,我是说他们若不能仔仔细细读这些诗集,读了是和没读一样。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运用各种方法,像竞赛法、情境法、表演法、展示法、师生共读法、亲子共读法等都是有效的方法。教师要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让学生乐此不疲,出口成诗。

四、儿童文学怎么教? 儿童文学的教学和国学、诗歌经典应有区别,因为儿童文学语言通俗易懂, 没有阅读障碍。 再加上儿童文学是以故事为主,有人物,有情节,有故事, 特别吸引学生。因此儿童文学教学重在积极引导、 推荐书目、激发兴趣,以孩子自主阅读为主。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有条件的话可以全班共读同一本书, 共同交流阅读心得;也可以利用中午午休时间教师读书,学生听书; 还可发动家长参与, 班级阅读, 提倡家庭亲子共读。一旦引导孩子走上阅读的金光大道,养成手不释卷的良好习惯,那我们语文教学的任务就已完成一大半了。

五、 课内课外怎么处理? 课内教的东西要适当难一点, 要有智力挑战,要对学生有智力吸引力,课堂要有紧张的智力生活, 这叫“ 跳跳摘到桃子”。建议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大多放在课内教学。课外阅读的内容可有趣一点, 丰富一点,吸引人一点,简单一点,儿童文学读物特别适合学生课外阅读、家庭阅读。 这样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学生阅读量就会极大提高。

篇4:12.《雨点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语言。

3、通过学习,了解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4、理解“数不清”“飘落”的意思,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进行“

。”的句式说话。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语言。

2、理解“数不清”“飘落”的意思,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进行“

。”的句式说话。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考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进行“

。”的句式说话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放多媒体)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注意听,看谁听得最认真,猜得最准确: 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雨)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指导“儿”的读法。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轻轻翻开书105页,把课文读一遍,在读之前,老师有个问题: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你会怎么办?(指名回答:读拼音、问同桌、问老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和生字。

3、同桌互相说识字方法。

4、学习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齐读,男女生赛读。(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3)、课件出示生字和词语,学生抢读。

5、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三、读中感悟,体会情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雨点儿图片。

2、来了这么多的雨点儿,你能数得清吗?(数不清)

3、是呀,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了下来。(出示句子)

谁来读读这句话?(都想读呀!)那我们就来比比谁读的雨点多,好吗?(指名读——齐读)

4、学习词语“数不清”

除了课文里的雨点儿数不清,开动脑筋想想看,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数不清呢?(出示课件提示:头发、雪花、星星、树叶、小草„„)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发现大自然里有很多东西都是我们数不清的。

5、学习词语“飘落”

那它们是怎么来到我们身边来的,谁能吧这个意思读出来呢?(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飘落下来是什么意思?你能用手来比一比吗?飘落:就是飘着落下来。你们知道什么东西是“飘落”下来的?(羽毛、树叶、雪花、棉花)你能加上动作来读吗?(带动作读)

6、学生用“

句式说话。”

(二)、品读2-4自然段

1、这数不清的雨点儿里面有大雨点,又有小雨点(将大、小雨点儿图片贴到黑板上)他们正在说悄悄话呢,你想知道它们说什么吗?让我们到课本中找找答案吧。

2、生自由朗读2—4自然段。

半空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见面了,他们还聊起天来,他们都说什么了,请你读读课文的2、3、4自然段。

问:小雨点儿要去哪里?大雨点儿要去哪儿? 孩子们,现在我们就是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我们见面了,多高兴呀,现在,第一组的同学当大雨点儿,第二组的同学当小雨点儿,我们一起把它们的对话读读。

分角色扮演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想象: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去了自己喜欢去的地方,想象一下,它们到过的地方会是什么样?(据学生回答来学习)

2、多媒体出示: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师范读,注意读好“更红、更绿”。

3.问:为什么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为什么大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4、拓展:如果你是大雨点儿(小雨点儿)你想去什么地方?

四、总结全文,透知道理

1、我们的地球越来越美了,这些都是谁的功劳呀?(雨点儿)那我们再亲切地叫他一次吧。(生齐:雨点儿)

2、如果你就是这些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呢?(指名说话)雨点儿还会到哪里去?(出示课件,生想象说话)

3、是呀,小朋友们喜欢雨点儿,老师也喜欢雨点儿,小花小草更喜欢雨点儿!小朋友们,雨点儿又要去浇花浇草了,让我们轻轻地拿起课本,美美地读一遍课文来送雨点儿,好吗?(配乐齐读全文)

附:板书设计 雨点儿

篇5:语文 -12、雨点儿

一、导入:

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雨点)

2.今天我们就认识一位新朋友“雨点”(析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打开语文书,读课文,然后把生字画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生字。2.出示词语:云彩、半空、回答、地方、飘落、数不清。(开火车读)3.PPT出示词语:数不清、飘落。

(1)这两个词语在课文中哪句话呢?找找。

PPT出示句子:谁来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2)再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想,雨点从云彩里怎样落下来呢?(飘落)师演示用纸片“飘落”:它轻轻地飘呀飘,慢慢地落到地上。(3)齐读句子。

(4)看105页,书上画了一幅很漂亮的图,是雨点从云彩里瓢落下来。再齐读句子。

4.今天换种读书方式,你想读哪段就读哪段。

(1)先想好你读哪段。

(2)分段读文。(订正:地方——方,轻声)

三、再读。

1.同桌为了组,再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们喜欢雨点吗,为什么喜欢?

2.你喜欢雨点吗?为什么?

(1)雨点儿把花草变得更美了。

从哪儿知道的?(第5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看106页图。师:绿树、红花、白云,小雨点确实使我们大自然变得怎么样?(更美了?)一齐读第5自然段。

(2)喜欢大雨点还是小雨点?(小雨点和大雨点要去的地方不同。)师生合作读对话。(师,叙述;男,小雨点;女,大雨点)3.学习句式。

(1)PPT出示句子:“雨点从云彩里飘落下来”。(指两生读)

仔细听老师说:雨点飘落下来,雨点从哪儿飘落下来?(指两生答;齐读)(2)PPT出示第二、三句:“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 “亮亮从屋里跑出来。”

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3)PPT出示“______从_____来。” 你们还能这样说一句话吗?

四、写字。

篇6: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地上才会长出红的花、绿的草。教学这篇课文除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外,还要注意三点:一是把识字、写字作为教学的重点,除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和学会写字之外,要充分体现学习汉语言的规律,注意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字词义。二是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克服一字一顿地读,重点学习疑问句的读法。三是学会用“从……里(中)……”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目标:

1、认识“点、数”等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方、半”2个字,理解、积累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相应的语气读疑问句。

3、感知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认字和朗读是教学重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小朋友们,今天在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请大家猜个谜语,好吗?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都不见。”(雨)演示动画《雨》。

2、板书课题《雨点儿》。

(通过观看动画说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对雨的认识水平,并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关于雨的信息。在说话中注意引导学生将“雨点儿”这个词读正确,化解儿化音的读音难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板书课题并注音:12、雨点儿)

谁来试着读读课题?(指导读准轻声、儿化。)

二、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究竟讲了雨点儿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读课文,喜欢那一节多读几遍。

要求: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和老师。

2、指名将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的同学帮助正音纠错。

3、随着读文出示生字、生词认读。

三、看多媒体课件,学习课文。

1认读理解“数不清”、“云彩”、“飘落”。

(1)逐一出示生字“数”、“清”,看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词语“数不清”,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4)认读“云彩”、“飘落”。

(5)在文中找出带有“数不清”、“云彩”、“飘落”这三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2、出示句子“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结合动画情景,展开想像,模仿句子说说雨过后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

小花从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读理解“问”、“回答”。

(1)出示生字“问”,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问什么?把有关句子画出来。

(2)交流,指导朗读,问:“你要到哪里去?”

(3)读课文找一找,小雨点儿是怎样回答的。出示新词“回答”,指导学生读正确。

(4)辨析:“你呢?”这句话是不是小雨点儿在回答大雨点儿。理解“回答”。

(5)读课文找出大雨点儿回答小雨点儿的句子,读一读。

4、认读“方”。

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中带有“方”字的句子,让学生明确“地方”这个词中,“方”字读轻声。

四轻松一刻

播放《小雨沙沙》歌曲,让学生边听边想小雨都让什么事物发现变化了。

五读文感悟

〈1〉数不清的雨点儿飘落下来。这时,半空中,一个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说起悄悄话来,让我们听听它们说了些什么。

〈2〉大雨点儿要去哪儿?小雨点儿要去哪儿?(板画:有花有草的地方,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3〉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笔找出大雨点和小雨点分别是怎么问的,用直线画出来,读一读。指导学生体会“你呢”这句话没说完整。

〈4〉分组读对话,指导读好疑问语气。分男女生扮演大雨点,小雨点读对话。

师:同学们,读到这儿,你们想不想知道大雨点、小雨点去了那儿以后,那里的景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我们去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吧!(自由大声读课文,找一找发生了什么变化。)

〈5〉指名说说有花有草的地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画)。

(播放多媒体)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6〉那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播放多媒体:荒地―有花有草)

师: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7〉(看图)想象: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呢?〈小组讨论后,指名说话。〉

六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感情,把全文朗读给好朋友听,再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七、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雨点儿〉一课,知道了大雨点儿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儿更红,草更绿了;小雨点儿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那儿就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你们喜欢雨点儿吗?让我们带着喜欢雨点儿的感情,再听范读课文(课件播放)可以边听边跟读。

篇7:语文 -12、雨点儿

1978年,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语文教学的现状“ 少、 慢、 差、 费”———“ 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 应该说,30多年来语文教育界对吕先生的“ 少、慢、差、费”这一质问, 从未停止过求解的脚步。 其间,亦有不少真知灼见, 然而遗憾的是, 大多数只是在“ 技” 的层面进行改良, 而在“ 道”的层面进行改革的却为数不多。 因而直至当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依然深陷于“ 少、慢、差、 费”的困顿之中,且出现了三大明显的缺失。

1.语文课程地位性的缺失。

尽管语文是一门母语课程, 但它的地位却越来越显得有些尴尬,屈居于英语、数学之后,甚至被人奚落为“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随着年级的升高, 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愈来愈淡。 就拿完成作业来说吧,排在第一方阵的是英语、 数学,至于语文,常常是最后迫不得已的一项。 语文学科地位的失落, 除了受别的学科的冲击之外, 关键还是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封闭性、 学习方式的单调性、评价结果的受挫性等, 致使语文课程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语文课程地位的缺失, 是一个需要引起我们警惕的问题。

2.教学内容丰富性的缺失。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本应是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的、社会万象的、人文科技的、现实生活的、想象虚拟的、古今中外的…… 语文教材呈现出来的虽是线性排列的有页码的白纸黑字, 但教学内容所包蕴的却是无限定的五彩缤纷、立体具象。 然而,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一本语文书似乎就是课程的全部, 语文教学在黑白两色间穿梭,内容变得干瘪,色彩变得单调,形象变得空洞,语言变得乏味,学习变得无趣。 正是因为语文教学内容丰富性的缺失, 致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出现了严重的“ 贫血”现象,学生的语言之树长期得不到“ 活水”的滋润,也就难于根深干壮、枝繁叶茂了。

3.语言习得规律性的缺失。

语文学习重感悟, 但感悟绝不是胡思乱想、胡言乱语,感悟是有方法的; 语文学习重积累,但积累绝不是死记硬背、食古不化,积累是有门道的;语文学习重表达, 但表达绝不是自言自语、自说自话,表达是有序列的。 语文教学有规律可循。 鉴于此,我们研究团队于2008年提出了“ 12岁以前的语文”这一教育主张, 尝试进行了学校语文课程体系的初步构建和教学实践。 顾名思义,“ 12岁以前的语文” 是指0~12岁儿童的整个语文学习过程, 它包括三个阶段: 0~3岁婴幼儿阶段,这是基于倾听的 “ 家庭语文学习”,是儿童语言发育的储备时期; 3~6岁幼儿阶段, 这是基于游戏的“ 伙伴语文学习”,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敏感时期; 6~12岁童年阶段, 这是基于语言交往的“ 学校语文学习”,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 12岁以前的语文” 是以儿童认知心理为依据, 以回溯母语习得规律为旨归, 以超越语文教材,涵盖国学经典、古典诗词、 儿童文学及广泛社会生活为内容, 倡导开掘资源重构内容、广博阅读不求甚解、注重积累关注表达, 以期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播种下经典语言的种子, 留存好童年语言的基因, 释放出生命语言的活力。 现阶段,我们北京东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团队正着力于6~12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研究。

二、 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自2008年以来, 我们在“ 12岁以前的语文” 这条路上, 边探索实践,边反思总结,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着。

1.酝酿准备阶段。

2008年, 面对日益严重的语文课程地位性缺失、 教学内容丰富性缺失、 语言习得规律性缺失的现状, 我们开始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 通过对1500份学生问卷、 1500份家长问卷、100份教师问卷的统计梳理, 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下降, 是源于教学内容的干瘪、教学形式的单调。 一本本薄薄的语文书, 教师不厌其烦地分析讲解, 消解了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 耗散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那么,语文教学该做怎样的变革呢? 我们组织语文老师扎进书海, 去找寻解决问题的路径。 慢慢地,我们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想法: 构建一个“ 12岁以前的语文”全新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回溯习得规律,或许可以改变语文教学中“ 少、慢、差、费” 的教学现状, 把学生心底的语文兴趣给重新唤醒。

2.顶层设计阶段。

2009年, 我们在 《 人民教育》 上发表了“ 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宣言,提出了基于“ 三大石块”的课程体系,即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儿童文学经典, 强调儿童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 主张语文教育应给儿童学习经典文化奠基, 给儿童一生幸福奠基, 以经典的熏陶来发展、 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 同时, 初步设想了重新建构后的课程内容该如何教的问题:教学时间如何分配?( 压缩教材教学时间。) 现有教材怎么教?( 摒弃分析,直奔重点。 ) 国学经典怎么教? ( 熟读成诵, 不求甚解。) 儿童文学怎么教?( 自主阅读,交流心得。 ) 课内课外怎么处理?( 得法课内,迁移课外。 ) 语文作业做什么? ( 删繁就简, 积累表达。 )

3.资源开发阶段。

2010年, 在聚合了全校语文教师的共识与智慧之后,我们启动了“ 12岁以前的语文”教学资源的重构工作。 全校语文教师全员参与教学内容的研究, 在现有的国家教材基础之上,按照12岁以前的儿童不同年龄特点,历时两年时间,编写了一套《 12岁以前的语文》 补充教材( 6本) ,适用于小学六个年级。 每本教材的基本体例为“ 国学篇”“ 诗歌篇”“ 儿童文学篇”。 其中,“ 国学篇” 以中国儒家文化中的 《 三字经》《 弟子规》《 论语》 等经典篇章为重要组成部分;“ 诗歌篇” 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主,以现代中外诗歌为辅,作品文质兼美、合辙押韵、朗朗上口;“ 儿童文学篇” 则精选了中外名家名篇。 希望儿童在诵读国学经典中,传承民族文化;以诗歌涵养儿童的民族气质,培养拥有高贵气质的一代新人; 通过阅读儿童文学经典, 顺应儿童天性。 各板块篇目的选择采纳了多个领域专家的意见, 力求选文经典,体例设计科学, 符合儿童心理及母语学习规律。 这套补充教材,还特别注意与国家课程标准《 语文》 教材的有机整合,虽独立成篇,但彼此关联, 便于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整合资源, 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4.实验探索阶段。

从2011年起,在重构语文教学内容之后, 我们积极更新教学观念, 大胆进行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模式的整合与改革。 在教学内容上,寻求“ 1+X”的教学资源效益最大化, 教科书、《 12岁以前的语文》 以及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相互取长补短,并行融合;在教学方式上,删繁就简,摒弃分析, 注重积累,关注表达,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积累、有效表达中, 内化语言习得规律,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在评价模式上,寻求在积累的厚度、阅读的广度、表达的深度上作“ 3D”立体评价。

( 1) 尝试“ 1+1”模式。

实验初期, 部分语文教师组建了实验团队, 在完成国家教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 在各年级对《 12岁以前的语文》 教材进行有重点、 有层次的教学尝试: 确保每周一节补充教材的教学时间,辅以每天晨读、午间默读活动, 力图在各个年段渗透国学、诗歌和儿童文学,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 实践证明,进行语文教学方式改革的教师与儿童, 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 教师开始自发地审视自己的语文教学内容, 自觉地呈现出多样的教学方式; 儿童的母语学习热情更加高涨, 视野更为开阔……北京东路小学的语文教师并不满足于这样补充式的语文教学方式, 坚持地不断反思与实践。

( 2) 建构“ 1+X”模式。

现阶段, 北京东路小学的语文团队正在进行力度更大的尝试与改革。 基于“ 起点高一点、容量大一点、结构整一点、 视野宽一点、积累厚一点”的教学思路, 我们对国家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优化与重组:“ 单元内的主题整合”“ 跨单元的体裁重组”“ 主题式的文本拓展”“ 作家连串式深度阅读”“ 作品比较式阅读”“ 自主阅读后的交流会”……同时, 我们对《 12岁以前的语文》 教材的教学方式也进行了创造性的尝试:“ 不求甚解的国学诵读” “ 广泛积累的诗词背诵”“ 图文交融的绘本阅读”“ 剧本表演式的儿童小说阅读”“ 仿创式的现代诗歌阅读”“ 多种媒体互动式的阅读”……同时,我们还对国家语文教材和 《 12岁以前的语文》 教材以及教师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进行独有的尝试: “ 主题关联式的读写实践”“ 家校互动式的阅读实践”“ 多媒体式的语文学习”……

我们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并建构了以“ 大量阅读”为基石、以“ 前置研读”为起点、以“ 深度批注”为抓手、以“ 主题学习”为策略、以“ 多元对话”为核心、以“ 析少积多”为旨归的语文学习新思路。 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视野拓宽了,思维开阔了,对话丰富了,思想深邃了,底蕴深厚了,传统文化与古典诗词的积淀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 3) 实施“ 3D”评价模式。

“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实验,离不开评价模式的改革。 我们大胆尝试建构了“ 3D”立体的评价模式。 一是多元考察学生积累的“ 厚度”,在全校各个班级开展“ 汉字书写大赛”“ 成语接龙大赛”“ 诗词背诵大赛”等活动,给予获奖者“ 汉字大王” “ 成语大王”“ 诗词大王” 等称号。 二是全面考察学生阅读的“ 广度”, 在全校各个班级开展“ 美文串串烧”“ 小说大家读” “ 读书报告会”“ 阅读大比拼”等活动,给予优秀者“ 读书大王” 等称号。 三是专题考察学生表达的“ 深度”,在全校各班级开展“ 我是小作家”“ 我是小编辑” “ 我是小评论”“ 我是小记者” “ 我是小演员” 等专题活动,对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成绩优异者,给予“ 北小小作家”等称号。 这样的“ 3D”评价模式,让北京东路小学的每一个孩子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真切地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价值,悄然地掌握了学习语文的规律。

5.推广普及阶段。

“ 12岁以前的语文” 从我们北京东路小学一所学校开始实验, 到区域内十余所学校参与同行, 再到省内研究共同体创立, 直至全国百余所学校热情加盟。 2011年5月,全国首届“ 12岁以前的语文” 教育论坛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成功举办;2012年4月, 全国第二届“ 12岁以前的语文” 教育论坛在河南洛阳实验小学成功举办。 如今,这一教学主张在全国小学语文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我们的“ 12岁以前的语文” 已经超越一所学校, 成为全国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经过五年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在不断扩大实验的过程中反思总结,逐步形成了“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结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 形成一个新理念:“ 12岁以前的语文”。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12岁之前是人记忆力的黄金时期。12岁之前如自然之春天,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 12岁以前的语文” 就是在儿童的心田里播下生命的种子。 在诵读中,在积累中,在表达中,一粒粒富有生命力的语文种子, 自然会生机勃勃地发芽、成长。“ 12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着眼于为儿童的一生奠基;“ 12岁以前的语文”是种子的语文,着力于为了勃勃生长而聚集能量。

“ 12岁以前的语文”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远离枯燥, 厌恶单调,它是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的; 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拒绝烦琐, 摒弃分析, 它是生动活泼、生机盎然的。“ 12岁以前的语文” 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 学”的无限张力,古今中外、宇宙万象、唐诗宋词、名家名篇, 无所不有, 这里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文字世界;“ 12岁以前的语文” 也最大限度地给予教师“ 教” 的无限张力, 无需循规蹈矩,不必按部就班,一切以生为本, 在儿童语言的最近发展区里播种再播种,积累再积累,习得再习得, 这里是一个充满魔力的语言世界。“ 12岁以前的语文”是一片希望的田野,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2.构建一种新体系: 多向融合的课程体系。

“ 12岁以前的语文”在实践层面最大的变革就是“ 多向融合”。 在我们惯常的语文教学中, 一本语文教材就是语文课程的全部,字、词、句、 篇, 语、 修、逻、文,翻来覆去地教,久而久之,语文课就变得单调乏味、 干瘪生涩、食之无味。 语文课程绝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本语文教材,它需要作多维度的拓展、 延伸、链接,因而课程体系的多向融合,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为了实现“ 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主张,我们研究共同体的师生共同努力, 用五年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创编出了以国学经典、古典诗词、儿童文学为三大基石的《 12岁以前的语文》 补充教材, 建构出以国家课程标准《 语文》 教材和《 12岁以前的语文》 补充教材相互渗透、互为补充、 多向融合的课程内容新体系。 旨在让每一个儿童建构属于其自身的独特的、 丰富的、经典的语文学习体系,将国家课程标准《 语文》 教材与学校的《 12岁以前的语文》 补充教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内容重组、 结构重建、 线索重排、 体例重构, 让语文课程内容既彰显鲜明的儿童立场, 又重续传统的经典文脉, 在儿童与经典之间寻找到一种丰富的平衡、 无痕的交融、相互的照亮。

3. 探索一种新范式:“ 五点合一”与“ 六位一体”。

实验之初, 有教师担心,原来一本语文教材,我们一个学期教得还急急忙忙, 这又加上了《 12岁以前的语文》 教材, 这么多内容该怎么教呢?我们的回答是,教学课时不增加,学生学业不加重,在教学方式上做文章。

( 1) 教学策略上, 彰显“ 五点合一”的新线索。

1起点高一点。 正视并尊重当下儿童语文学习的真实起点,了解学生的学情,不炒夹生饭,不做无用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具有挑战性。

2容量大一点。 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心理特点, 适度加快语文课堂教学节奏,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更加饱满。

3结构整一点。 避免烦琐的咀嚼式的语文教学方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板块化。

4视野宽一点。 不局限于国家语文教材, 也不局限于校本教材,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视野更加开阔。

5积累厚一点。抓住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黄金期,给予儿童珍贵的、经典的积淀,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更为丰厚。

“ 五点合一” 是基于“ 起点高一点、容量大一点、结构整一点、视野宽一点、积累厚一点” 的教学新线索, 让儿童在更开放、更自由、更丰富、更立体的语文学习时空中,获得言语、思维乃至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 2) 学习方式上, 探索“ 六位一体”的新思路。

1大量阅读。 通过“ 不求甚解的国学诵读”“ 广泛积累的诗词背诵”“ 图文交融的绘本阅读”“ 剧本表演式的儿童小说阅读”“ 仿创式的现代诗歌阅读” “ 多种媒体互动式的阅读”等各种方式,极大地扩大、丰富儿童的阅读量。

2前置研读。 通过家长学校、班级网络平台等方式,提供前置研读单,进行阅读的链接、 规划与指导, 引领儿童进行语文课堂学习的前置研读, 进行阅读思考与质疑, 让儿童自己学会学语文。

3深度批注。 主张泛读与精读两种方式相结合, 通过在精读过程中的“ 批注式”阅读, 指导儿童突破文本关键词、制作阅读地图、绘制人物图谱等, 让儿童的阅读向纵深前进。

4主题学习。 根据儿童语文学习的需要, 师生共同规划各种语文学习主题: 儿童幻想小说的阅读、绘本读写实践、儿童诗仿创、儿童论语课堂、走近作家等, 让儿童的语文学习更富有情趣与魅力。

5多元对话。 避免单向的、 线性的语文学习方式, 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组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组内对话、小组间的对话等, 让儿童的语文学习更加平等、自由、愉快。

6感悟积累。 引导儿童自己学会学语文, 在各种语文实践中感悟、 积累, 在体验中运用、提升,逐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让儿童真正成为会学语文的主人。

“ 六位一体” 是集“ 大量阅读”“ 前置研读”“ 深度批注”“ 主题学习”“ 多元对话”“ 感悟积累”为一体的语文学习新思路, 与“ 五点合一”的教学新线索共同建立了一整套完整而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新体系。

相应地, 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质的变化———语文学习不再只是烦琐的分析和字、词、句、篇的机械训练,经典阅读、广泛积累、个性解读、 多元感悟、 差异对话、 创新思考、深度阐释、开放表达才是语文学习的新生态,以学为主、以教为辅、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已经成为“ 12岁以前的语文”全新的标识, 为越来越多的师生所认可与接纳, 并内化为一般的教学与学习生态。

四、效果与反思

1.实践效果。

经过近五年的探索、 实践与研究,“ 12岁以前的语文”逐渐成长, 并对儿童的语文素养提升、 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校文化的整体构建产生了较为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 1) 提升了儿童的语文素养。

随着“ 12岁以前的语文”在全校的逐步推进与深化, 参与实验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兴趣、儿童文学阅读量、国学经典与古诗词的积累、 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口语交际与创作能力等方面,都获得了极为显著的提升。 据统计,系统参与“ 12岁以前的语文”实验的六年级学生,目前的阅读量已远远超越 《 语文课程标准》 所规定的6年145万字的要求, 基本达到人均600万字的阅读量,超过1000万字阅读量的学生比比皆是。 学生的创作兴趣与能力也得到极大提高,仅六年级学生中,拥有个人作品集的学生就有92人。 与此同时,随着班级图书角、图书漂流、与作家面对面、家庭亲子阅读、 阅读进社区等活动的全面开展, 阅读已经从原先的个体活动不断拓展为班级团队活动乃至家庭与社区活动, 阅读已成为实验班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校学生参加“ 全球华文经典诵读大赛”和“ 七彩语文经典诵读大赛”,都以选文的独特、 诵读的传情、 表现的完美,获得特等奖。

( 2) 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卓越发展。

“ 12岁以前的语文” 课程体系的建构, 对于我校教师语文视野拓展、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语文教育理念更新、自身语文素养提升等方面产生了质的影响。 实验过程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兴趣,激发了语文教师的创新活力与研究动力。 5年来,我校教师在全国、 省级课堂教学竞赛中有12人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在全国、 省级小学语文研讨活动中有20人( 次) 作学术交流,应邀到全国各地执教观摩课、作学术报告有200人( 次) ,先后有3位教师被评为特级教师,6位教师被评为学科带头人, 还有12位教师被评为优秀青年教师。

( 3) 系统建构语文教育品牌。

随着“ 12岁以前的语文”教学体系的不断建构与实践深化, 加之拥有近百家同盟学校的教学研究共同体的创立,“ 12岁以前的语文” 不再只是一种学科教学理念或主张, 她已经逐渐成长为一种具有独特教育思想、鲜明价值追求、完整理论体系与具体实践模型的学科教育品牌, 在南京乃至全国语文教育界享有良好的声誉与口碑。 现在,我们的“ 12岁以前的语文” 已经拥有160所联盟学校,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举办过南京、 洛阳两届系列论坛,出版了《 12岁以前的语文》 补充教材( 6本) 和《“ 12岁以前的语文” 实践与研究》 ,还创建了一个“ 12岁以前的语文”专题网站。

2012年12月,《 12岁以前的语文: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 成功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十二五”规划课题。 未来,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 相信这一基于儿童立场、立足文化传统、彰显实践创新的教育品牌会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绩。

2.实践反思。

应该说,“ 12岁以前的语文” 研究是一个未完成的图式框架,我们正行走其间。 在这几年的实践过程中, 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 觉得在以下三个方面还存在留白点, 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提升。

( 1) 在资源开发多向融合上需作进一步深化。

“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还应该与时俱进, 寻求其他资源的融入。 例如,科普类的经典阅读,当下名家的精彩篇章, 这些资源亦是不可或缺的。 此外, 当我们拥有大量教学资源时,我们需要合理取舍、安排序列、有机整合,这项探索性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 2) 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进一步提升。

再好的教学理念, 再丰富的教学资源, 都离不开教师的高效教学。 当我们把语文的课堂打开之后, 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国学经典这一类内容的时候, 我们不少教师感觉到自身的知识储备, 以及对文本的理解都还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 3) 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需作进一步完善。

“ 12岁以前的语文” 是指0~12岁孩子的语文学习,我们现在仅着力于6~12岁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我们还要对“ 0~3岁的婴幼儿”和“ 3~6岁的幼儿”的语文学习进行研究, 以使我们的“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上一篇:常见春节对联下一篇:大专生学什么技术好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