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元朝历史

2024-05-20

真实的元朝历史(通用9篇)

篇1:真实的元朝历史

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的西北部,有一个与宋、辽(金)三足鼎立的少数民族王国——大夏封建王朝,史称“西夏”,都城为兴庆府(今为宁夏银川市),其统治范围大致在今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幅员辽阔。西夏王朝存在了189年,共有十主,即:元昊、谅祚、秉常、乾顺、仁孝、纯、安全、遵顼、德旺和末主,期间经历了重武尚勇、安民求和、崇文虔佛、国道中落、族灭国亡的曲折过程,最终灭亡于成吉思汗之手。鲜为人知的是,地震帮了成吉思汗的忙,使西夏很悲催。

13世纪初,蒙古部乞颜酋长铁木真(也就是后来的成吉思汗),以杰出的军事才能,击败了西起阿尔泰山东至兴安岭,南起阴山北麓,北至贝加尔湖的漠北草原各游牧部落,于12创建了蒙古汗国,结束了漠北数百年的分裂历史。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蒙古漠北地区无法获得生活亟需的农产品及其他更多的物资,为了满足经济上的需要,代表草原游牧贵族利益的成吉思汗,向四邻地区发动了一系列掠夺战争。最初,成吉思汗的主要目标是女真族建立的金国,目的是反抗、摆脱金国的统治。但是,作为战略家的成吉思汗,“深沉有大略”、“未敢轻动”,审时度势,没有首先把矛头指向当时尚能击败南宋的金国,而是选择了在辽、北宋及金、南宋两大势力斗争夹缝中求生存的西夏为突破口。

成吉思汗曾6次攻打西夏,从第一次进攻西夏的12算起,到1227年蒙古军第六次出征彻底征服了西夏,前后经历22年,时间延续如此之久,并非蒙古军无力征服西夏,而是在此期间,他征服和统一了境外诸部落,无暇顾及西夏之事,更无全力进攻西夏的可能。另一方面,西夏始终不甘心臣服于蒙古汗国,每当蒙古军出兵攻打时,在力不能支的情况下,则无奈求和归降,一旦势力有所恢复,形势对自己有利和有机可乘时,就“礼意渐疏,消极纳贡”,“阴结外援,蓄异图”。在23年的战争中,西夏毁约反叛多次,因而蒙古也用兵多次,由于西夏的伪降,使情况更加复杂化,形成了一打就降、一撤就叛的局面。加之蒙古军远征欧、亚的广大地区,无法尽早地解决西夏问题,这就是成吉思汗征灭西夏的战争为何用时较长的根本原因。

1205年,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军第一次向夏国发动进攻。这年三月,铁木真借口西夏收纳了蒙古逃人亦刺哈桑昆,率兵攻入河西,破西夏力吉里寨。并纵兵至瓜、沙诸州进行掳掠。四月,蒙古军在退兵时经过落思城,又大掠人口、牲畜而去。昏庸的夏桓宗纯佑对蒙古军的突然进攻束手无策,只得任其蹂躏。待蒙古大军撤退后,纯佑庆幸危机已过,于是下令大赦。修复经过战争被毁坏的城堡,改都城兴庆府为中兴府,表示夏国经过大难之后,必将中兴。同年十一月,纯佑听到蒙古军进攻金国,与金将河东监军完颜天骥相持不下,即领兵也进入金境,行数日一无所获,后得报金兵被蒙古军击败,遂遣兵救援,知力不胜撤兵而还。

天庆十三年(1206年)正月二十日,长久以来图谋篡位的镇夷郡王安全与纯佑的生母罗太后合谋,发动宫廷政变,废黜了纯佑,安全自立为帝,改元应天元年。三月,纯佑暴卒于宫中,死因不明,终年30 岁。

为扫除征讨西夏障碍,使西夏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进攻西夏之前,成吉思汗已将西夏邻邦盟友——乃蛮部、蔑乞儿部、乌梁海部各个击破。同时在此次征讨西夏时成吉思汗还特别注重研究攻城中的心理战法。在万事俱备、志在必得的情况下,128月,成吉思汗再次进兵西夏,攻克兀剌海城,兀剌海城就是今天的乌拉特中旗新忽热古城,这是成吉思汗从漠北南下、6次征伐西夏时第一个攻克的城池。新忽热古城北依阴山、南控河套平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兵家必争之地。这次征讨,蒙古兵在西夏境内掳掠数月,最后因作战线过长导致粮草不济而退兵。

123月,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再攻西夏。在贺兰山中段的克夷门遭到西夏军重创,蒙古军伤亡惨重。相持两个月以后,蒙古大军还是包围了中兴府。西夏国主亲自上城督战,守城将士拼死防御。两个月后,蒙军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趁天降大雨、河水暴涨之机,引水淹城。中兴府被围困达一月之久,城中居民淹死者无数。后来,城墙坍塌,决堤的河水四溢,蒙古军队也受到洪水的淹溺,在万般无奈之时,借夏主纳女求和之机,顺水推舟,同意退兵议和。

1212月与1224年9月,成吉思汗又分别两次调集兵力征伐西夏,西夏两位圜主遵顼、德旺虽调兵遣将拼死抵抗,皆因军事实力过于悬殊而屡战屡败,以请降遣人质作为条件,换取蒙古军退兵。此间,西夏军队广大将士誓死保卫自己的疆土,打过不少胜仗,给蒙军以沉重打击,一度极大地鼓舞了西夏军民的斗志。但是,就蒙夏之间整个战局而言,还是以西夏王国尽失西域的河、瓜、甘、肃、凉诸州而告终。

公元1226年2月,成吉思汗又借口西夏迟迟不纳人质,以65岁高龄统兵十万第六次攻打西夏。虽然西夏的各处守将忠心竭力,守城御敌,但最终抵挡不住蒙占铁骑,被—一攻破。同年11月,成吉思汗大军直扑中兴府的北方重镇灵州城。守城的将领是西夏名将嵬名令公,他在灵州城西黄河沿岸层层设防。然而天助成吉思汗,干里黄河,朔风成冰,蒙古铁骑冲过黄河杀将前来。嵬名令公率军迎战,西夏将士倒下一批,又冲上一批,以死相拼。终于阻住了蒙古军如潮的攻势,蒙古军开始拨马往回逃了。成吉思汗见了逃兵,不禁大怒,挥刀砍死几个逃兵,重整旗鼓,再次猛攻,这才歼灭了西夏守军。这场战争非常惨烈,是蒙古军队东征西讨所遇到的最顽强的抵抗。因而激怒了成吉思汗,他发誓要荡平西夏,于是就挥师包围了中兴府,同时派军队把外地的西夏守军各个击破。并于12月命令蒙古军队攻克盐州(西魏置,治所于五原,即今陕西定边,后入西夏,蒙古废之),派兵四处烧杀抢掠,西夏民众“免者百无一二,白骨蔽野”。

1227年1月,成吉思汗留一部分兵力继续围攻中兴府,自己带领大部分军队渡黄河进攻积石州,以彻底卡断夏军后路。夏军日夜在都城坚守、抵抗。多次打退蒙军的进攻。5月,成吉思汗回师隆德,因天气炎热,在六盘山避暑休整,派人前往中兴府谕降。

篇2:真实的元朝历史

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对明代外交定下基调:一要奉行和睦,二则厉行海禁。奉行和平外交是华夏天朝传统的“怀柔远人”之道的延续,也是对蒙元统治者穷兵黩武对外扩张的否定。

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下令编纂《皇明祖训》宣布将朝鲜、日本等15个海外国家列为“不征之国”,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恣意征讨。这15个国家是:朝鲜国(今朝鲜)、日本国(今日本)、大琉球国、小琉球国、安南国(今越南)、真腊国(今柬埔寨)、暹罗国(今泰国)、占城国(今越南)、苏门答腊国、西洋国、瓜哇国、湓亨国、白花国、三佛齐国、渤泥国。

这15个“不征之国”的宣布,标志着明朝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也象征明朝政府承认了上述国家的主权独立。在此后给各国的诏谕中,明朝也一再表明“共享太平之福”的立场。

附:

这十五个不征之国里,日本排在第二位。据说是看见元蒙两次远征日本而遭遇顽强抵抗,最后反致失败,太祖感其刚烈于是定其为不征之国。

但是,因为日本涉嫌卷入胡惟庸谋反案,朱元璋“怒日本特甚”,并且在《祖训》中指出日本“虽朝实诈”,但他却依然没有讨伐日本的意思,只是“决意绝之”。朱元璋的这种处理方式固然有受到忽必烈两次征讨日本均告惨败的教训影响,但最重要的原因在他于洪武四年颁布的诏书中说的极其详尽明白。该诏书称:

“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古人有言,地广非久安之计,民劳乃易乱之源。如隋炀帝妄兴师旅,征讨琉球,杀害夷人,焚其宫室,俘虏男女数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载诸史册为后世讥。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惟西北胡戎,世为中国患,不可不谨备之耳。”

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的“不征”其实是受保守的思想所局狭的,日本的狡猾也跃然纸上。

又:据说地球上有三个国度的人最勤劳,分别是:德国、日本及中国。

日本出过丰臣秀吉,也出过足利义满;有东条英机,也有大平正芳。

极善与极恶并存,这个中国曾经不屑一顾的蕞而小国,中国人嘴里的倭寇、倭奴,欺负起主人来却最为凶狠。

篇3:真实的元朝历史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每次讲到元朝历史时, 学生们总要激动一番。在他们眼里, 元朝是那样的神秘和不可思议;一个落后的少数民族是怎样征服先进发达的中原地区?文化单一的蒙古统治者是如何管理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灿烂文化的中原地区的?他们是怎样走出统治瓶颈, 走向通达和融入先进的汉文化, 形成具有特色的民族历史并互相吸纳;共同促进;共同繁荣的?学生们总是带着这些疑问同我们一道走进元朝历史, 探索深邃的历史, 让我们为学生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把元朝真实的历史展现在学生面前。

元朝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重要的时段和组成部分, 是一个空前强大和赋有生机的朝代, 她的生机勃勃使她衍生出无数动人的历史故事和感天动地的史无前例的人物, 如:成吉思汗、文天祥、黄道婆、关汉卿、马可·波罗等等, 他们的事迹和元朝的历史史实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发挥空间, 用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及情感, 也便于师生共同探索历史规律历史经验和在执行新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之上进行互动。

二、课前准备

(一) 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关于草原风

情的歌曲, 草原蒙古族和元朝历史中元朝的建立和统一、行省制度、元朝大运河、重要人物如成吉思汗、文天祥、黄道婆、关汉卿、马可·波罗、元朝首都元大都、民族融合、元朝对外交流等资料, 并在家长或相关人士的帮助下做简单的截取、集收、取舍。

(二) 制作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图表、发言提纲、故事提纲。

(三) 老师帮助学生准备小道具排演小话剧, 准备在课堂上表演。

三、课堂实录

(一) 初步感知

1、“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先听听草原风情的歌曲, 在屏幕上显示北朝民歌《敕勒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提问:同学们, 这首民歌反映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答:古代的敕勒族 (后融入蒙古族) 。进入正课展示蒙古草原风光, 介绍敕勒族及蒙古族的生活和兴起, 制造情景教学, 让学生感知辽阔的草原和强大的蒙古族, 然后提问, 有谁知道在蒙古族兴起和强大的过程有一个起关键作用的杰出人物, 他是谁?

答:成吉思汗

介绍成吉思汗, 统一蒙古和建立蒙古政权的过程, 讲他征战四方和建立地跨欧亚大帝国的情况。提问:你觉得成吉思汗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坚强机敏……

提问:成吉思汗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答:统一蒙古建立统一的蒙古政权, 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统一蒙古为后来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他是我国古代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2、忽必烈建立元朝。 (1)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提问:元朝是怎样建立和统一全国的呢? (答案省略)

(2) 文天祥抗元斗争的事迹 (答案省略)

提问:文天祥是怎样的人, 你能用材料证明他具有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吗? (让学生展示他们所收集的关于文天祥的资料)

然后提问:蒙古族建立统一的中国是有积极进步意义的, 那么文天祥抗元是否应给予肯定?从他身上能学到什么?

答:应该肯定。因为他反抗的是蒙古贵族在统一战争中的烧杀抢掠的破坏行为, 有保护人民利益的性质, 并不妨碍也不针对统一战争, 他身上的那种“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的崇高的民族气节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3、元朝的政治制度和行省制度

介绍元朝政治制度。

提问: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怎样才能有效地管辖呢?

答: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物别介绍行省制度, 强调行省制度对后来的影响, 它一直沿用至今。

4、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提问:元朝统一后, 统治者想方设法来维持它的统治, 那么如果你是元世祖, 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治理国家经济, 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下去呢?

答:重视发展农业。

5、闻名世界的元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即国际大都市——元大都。介绍元大都。

小插曲: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是元朝对外开放和宽松政策下产生的一个很有趣的人物。他在元朝的主要活动和事迹一直是史学界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他回国后把做中国包子的失误演绎成意大利名点比萨的经典故事, 告诉人们一个人生经验, 即不以循规蹈矩为局限, 有突破才有创新, 有创新就有创收, 这种收获既有文化效应又有经济收益, 并对历史产生积极影响, 何乐而不为呢?

发散性思维:西方人常以他们的随机应变大胆新奇创新, 不拘一格的民族开放性来影响历史, 而中国人却擅长以循规蹈矩, 潜移默化来促进历史的进步, 今天我们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博采中外之长, 解放思想, 清除障碍, 改进创造现代文明, 这些已是现代人必备之功了。

6、师生共同探讨元朝政府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及对社会历史的影响意义。

7、民族融合。请学生表演民族融合发展的剧目。

提问:元朝民族融合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师生共同探讨总结:A、各族人民共同开发边疆;B、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C、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D、公元13世纪, 蒙古军队西征, 中亚的穆斯林 (伊斯兰教徒的特称) 大批迁入中国, 以这些信仰伊斯教的中亚移民、波斯人、阿拉伯人为主, 后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

8、让学生演示他们在网上所收集的元朝资料, 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小结: (省略) ;巩固复习

师生一起列出线索图 (7分钟) 。教师课堂巡视并及时把做得好的图案展示给大家看, 以激发大家做得更好, 然后提出思考题;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结论:元朝重新统一全国,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和趋势, 满足了广大人民渴望统一的愿望;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现行疆域奠定了基础;行省制度被沿用至今;对台湾和澎湖人管辖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民族融合和回族的产生说明中华文明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经济持续发展, 中外频繁交流, 社会的开放强大, 使元朝成为中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功垂千秋。

四、总结

篇4:真实的元朝历史

关键词:《世说新语》;历史真实;艺术真实

《世说新语》撷取富于表现力的生活化细节,刻画出形形色色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反映出魏晋时期特有的时代风貌和精神追求,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意义非凡的一颗明珠。古代目录学家自《隋书·经籍志》以来,便将《世说新语》归入“子部小说家类”,鲁迅先生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赋予了《世说新语》以近代意义上“志人小说”的身份。与此同时,古今史学家、文人学者却也从未停止对它史学价值的珍视与信奉。

然而也有人偏执地认为《世说新语》“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种对历史生活或现实生活的实录。因此我们在欣赏《世说新语》的妙言隽语的时候,应当明确,这些记载完全是历史。”[1]还有人武断地认为:“《世说》所记载的都是真人真事,没有一项符合小说应该具备的条件。”[2]

一、《世说新语》对历史事件的谬误悖离

《世说新语》中存在着许多明显与史料相悖的情节,这些有的出于作者的主观用意,有的属于偏差谬误,这些正是我们为何不能全然将《世说》定性为史料的原因。然而这些有意为之的“张冠李戴”“虚构假设”,正加强了它作为叙事性的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序言》中写过,诗是活东西,史诚然是诗的骨干,然而单凭内容是否在史书上确实存在就断定诗歌的价值,就像是用医学手段鉴定图画家和雕刻家所描绘的人体美一样荒谬。《世说新语》虽然不是诗,可作为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和魅力却是可以统一而论的。

例如,在以曹丕为主要人物的几则故事中,情节“谬误”的情况就频频发生。曹丕是颠覆旧王朝的篡位者,新政权的首位执政者,而拥护原王朝的文人无疑会会竭力丑化篡位者形象,他本人也正是王室贵胄,有这么明显的贬低曹魏的倾向就不足为奇了。

《惑溺》第一则,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3]然而根据史料记载,曹操破邺为建安九年,即公元204年。而在建安十六年时,即公元211年时,曹丕才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并且建安九年,正是曹丕、曹植兄弟太子之争的关键时期,曹丕此时小心谨慎以求大事才是,又怎会与父亲抢美女。此事件在《魏略》《魏晋世语》《魏志春秋》三部史书的说法,基本相同:“曹军破邺,曹丕为先锋,于袁府内室中见甄氏貌美,有意于她,后曹操闻,为纳之。”相比之下,史书的真实性明显远远高于《世说新语》,可也正是这这种富有戏剧性、极具冲突性的文学色彩浓重的故事,才会流传于当时市井民间,达到丑化曹丕、曹操的目的,达到诋毁曹氏集团的效果。也正是由于这种文学的魅力、感染力,三曹争夺甄氏的传说,才会流传至今,被编写各种戏剧小说,甚至形成中国古代文学中典型的父子、兄弟争夺美姬的故事,令今人每每谈起便引人遐想。

《贤嫒》第四则,“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及帝病困,卞后出看疾。太后入户,见直侍并是昔日所爱存者。太后日: ‘何时来邪?’云:‘正伏魄时过。’因不复前而叹日:‘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至山陵崩,亦竞不临。”[4]《资治通鉴·魏纪》记载曹操在洛阳去世时,“是时太子在邺,军中骚动。凶问至邺,太子号哭不已。时群臣初闻王薨,相聚哭,无复行列。明旦,以王后令,策太子即王位,大赦。”[5]从史料记载中,可以清楚地得知,曹操在洛阳逝世,曹丕在邺。相距千余里,连穿传递噩耗都需要数天,曹丕来不及、也顾不上在曹操将死招魂之际,召幸曹操的美女们。噩耗传至邺城,曹丕的嚎哭不已,和第二天母亲有令才得以继承王位这样的记载。诚如《惑溺》主旨,下属文章都是要体现惑溺的,此时选择文学作品的审美效果而塑造出的淫乱好色、不忠不孝的曹丕形象,远比一个真实的、政权交替中谨慎处事以求掌握大权的太子更加有观赏性。

二、《世说新语》对历史时间、人物背景的模糊虚化

《世说新语》之前出现的史传不同,它既不是“编年”也不按照“国别”记事,而是按照人物品行、容止等大类分列开来。在叙事时序上来看,每一大类都是按照人物所处时代来排序的。然而这些仅仅有条一个一个同类型的小故事之间,是不存在除主题一致之外的其他关联的,每个主题内部的历史时间是确定的,而全书三十六个主题,每部分都是相对独立的一个单元。也就是说,当读者阅读完这个主题,转换到下个主题的时候,又被迫重新接受了下一个主题内部时间。最先读到的故事,往往不是最先发生的。在全书的接受过程中,读者的整体时间观念被不停打乱,无法成功建立的。在这个过程中,真实的绝对历史时间也就被颠倒,或者取消了。也可以说《世说新语》全本中实际上是排斥“编年体”的介入的,这从全书几乎都用现在时就可以看出。

不按照编年的记叙方式并不能成为《世说新语》真实性不足的直接证据,然而可以看出作者在世说的编写中对于时间是持主观模糊虚化,甚至是消解的态度的。与史传中“晋献公二年”等历史资料中明确的绝对历史时间相比,《世说》中“周处年少时”“王大将军年少时”“王大将军年少时”“顾荣在洛阳”等,此类对绝对历史时间做出有意识的消解,是显而易见的。时间只在体现一个人的生命历程时才有具体意义,刘义庆这种处理手法,正是现代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对于时间处理的常规手法。这更使得这部作品的性质和创作意图更倾向于文学作品,而非为传世纪实而写的历史资料。

除了对于时间和重大历史事件、人物背景的刻意虚化之外,《世说》中还存在不少时间上的谬误。刘孝标除了对《世说》省略掉的背景资料予以补充之外,还纠正了无多谬误。例如《尤悔》第一则,魏文帝忌弟任城王骁壮...文帝以毒置诸枣蒂...复欲害东阿,太后曰:“汝已杀我任城,不得复杀我东阿!”[6]

史学家考证,诸王来朝的时间是黄初四年年初。曹彰“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借此塑造出的曹丕,阴狠狡诈心狠手辣,甚至不惜在母亲面前谋杀她的小儿子,其心之狠厉可窥一斑,然而我们只能将其看做是塑造曹丕负面形象为目的的文学作品,因为文中的时节与常理和现实生活中的节气明显相悖。依照农桑节气,枣树5月末期到6月中旬开花,8月末9月中才会结果,曹丕年初就来谋杀亲弟的手段还长在树上,连花还未开更难说结果了。且不说古代气温较现在寒冷,单在母亲面前谋害弟弟的做法,就实在不像“狡诈”的曹丕所行之事。刘孝标也引用了吴人孙盛所作的《魏晋世语》给另外一个解释:“初,彰问玺绶,将有异志,故来朝不得见,有此忿惧而暴薨。”绝对历史时间的模糊,不仅没有提供“现在时”的真实感,反而细节中出现的时节谬误,也直接挫伤了《世说新语》作为史料的真实性。

《世说新语》的立体志人之法,早于《红楼梦》一千多年实现了“写好人不必全好,写坏人未必全坏”的真实效果,撷取具有代表性的场景片段,与史书相得益彰的丰富了魏晋时期的文士形象和社会风貌。“唐修《晋书》采录《世说》人书共四百余事,超过《世说》全书的三分之一”[7],可见它作为研究魏晋历史的一手资料是极其珍贵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它作为成功的叙事文学,所提供给古今读者的审美享受,对于历史真实的冲淡与艺术真实的强化,在《世说新语》中寓于和谐统一,强化了它的文学价值。相比将其当做史料去“使用”,将其作为文学去“欣赏”才更能享受它的意趣。

参考文献:

[1]孙守让《文史互济相得益彰—<世说新语>与历史的真实性》[J].《阅读与写作》,2006(4):4-5.

[2]法子.魏晋风度的探究—简评<世说新语>的整体研究[J].江海学报,1995(4).

[3]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第一则[M].中华书局,2011,5,1(1).

[4]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嫒第四则[M].中华书局,2011,5,1(1).

[5]司马光.资治通鉴第六十九卷[M].岳麓书社,2009,1,1(1).

[6]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第一则[M].中华书局,2011,5,1(1).

篇5:元朝的历史小故事

1341年,脱脱上台,开始脱脱更化。主要内容有,恢复被伯颜废除的科举。大兴国子监。置宣文阁,开经筵。恢复太庙四时祭及其他礼仪制度。平反冤狱。允许民间养马,减盐税。编辽史、金史、宋史。

伯颜倒台后,元顺帝下令减少宫廷开支,裁减宫女、宦官,至正五年(1345年)十一月书成《至正条格》。次年颁布,以完善法制;颁布举荐守令法,以加强廉政;下令举荐逸隐之士,以选拔人才。派遣使臣在各地巡行,考察地方发展状况,查办地方官员违法犯罪行为。裁减僧尼。

至正新政虽然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但并未触及社会矛盾的核心土地兼并问题,也没有解决财政困难。因此没有能拯救元朝。

★ 元朝的历史小故事

★ 文明礼仪历史小故事

★ 唐代有趣的历史故事

★ 数学的历史小故事

★ 关于宋朝的历史小故事

★ 有趣的童话小故事

★ 历史感人的爱情小故事

★ 关于古代名人奋斗历史小故事

★ 小学数学小故事有趣的

篇6:元朝的历史人物故事

这两次渡海东征的最高指挥者,是元世祖忽必烈。他占据北京,摒弃了金亡后的中都城,另起炉灶,于1266年开始营造以北海琼华岛为中心的新大都,历时十九年竣工。北海、中南海乃至什刹海,顿时都成为这位雄视天下的霸主私人的金鱼池。元大都就是今天北京城的前身,在《马可·波罗游记》里称作“汗八里”(汗王之城的意思):“大汗平时住在都城,在每年三月离开此地,向东北方前进,一直瞳到距海仅两日路程的地方……当大汗向海滨前进时,会有许多富于趣味的事件伴着狩猎活动而出现,这真可以说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游戏所无法比拟的。”

从这段叙述里,能管窥出忽必烈对大海的向往与好奇——不知他一生中是否亲眼目睹过真正的海?对于他来说,恐怕只有征服才是最刺激的游戏——他一直很认真地玩着。他在北海的湖心琼华岛(又称万岁山)指点江山,挥霍一生,不仅命令麾下乘胜攻取了南宋小朝廷苟且偷生的杭州西湖,而且孕育了更为膨胀的欲望:向真正的大海进发,向日出的地方进发,抢渡日本列岛——这是天之骄子对海之骄子的挑战。北海的波光与涛声哟,曾经为他心游万仞的豪情伴奏。北海中的琼华岛,是根据“蓬莱仙岛”的传说设计的,忽必烈最喜欢住在山顶的广寒殿——这是他的月宫。一位住在月亮上的帝王,连梦想都是那么缥缈,清高乃至浪漫。

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基本上沿袭了元故都的规模与格局。把中南海、北海包括在皇城之内——爱称为太液池(“太液秋风”是燕京八景之一)。又把皇城之外的什刹海尊称为玄武池——因为什刹海彼岸有一座供奉玄武神的火神庙,系唐代遗留的古建筑。到底是汉人的皇帝,连结湖泊起的名字都引经据典,别有涵义,好像有多大学问似的,而且多多少少带一点实用主义——太液池和玄武池的命名,都有防火除灾的寓意。其实,防不胜防。

篇7:元朝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元朝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有那些?“大元”在它短暂的生命历程中给中国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一起看看吧.

(一)政治上:

1、元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达360余年的几个政权分立和割据的局面,出现了空前的统一。

这种大统一局面在中国历史上是仅见的,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而且疆域之大,也是以前历朝不可比拟的,也为它以后五、六百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据《元史地理志》载,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

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历来由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统治的一些地区,也正式划入了元朝版图。

正所谓“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

随着吐蕃诸部归附元朝,西藏地区就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元政府在此设立了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自此西藏的政治制度和宗教制度开始确立。

也是在元朝,政府在台湾地区设置了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台湾。

这是中国政府在台湾正式建立的行政权力机构。

所有这些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都是极为巨大的。

2、为加强中央集权,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事务之同时,在地方推行了行省制,统管地方军事、行政、财政事务。

当时全国共分设了11个行省。

其中包括了唐时所谓的“羁縻之州”。

行省制度是元朝的一个创举,是对秦汉以来郡县制的发展,对后代行政区划影响很大,这一制度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

(二)经济上:

经济方面仍以农业为主,由于蒙古统治者的残暴和剥削,元朝整体生产力比宋朝低,但是在生产技术、垦田面积、粮食产量、水利兴修以及棉花广泛种植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

蒙古人是游牧民族,草原时期以畜牧为主,经济单一,无所谓土地制度。

攻打华北时,惨酷的屠杀和劫掠带来很大的破坏。

灭金国后,在耶律楚材劝谏下,成吉思汗同意复苏农业,鼓励汉人垦殖以期长治久安。

忽必烈即位之后,实行一些鼓励生产、安抚流亡的措施。

到元朝时,由于经济作物棉花不断推广种植,与棉纺织品在江南一带都比较兴盛。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促使国内经济的发展。

元代的农业生产从总的来说,不是倒退,而是有所前进,但各地区的发展却并不平衡。

由于蒙古贵族在西征,攻金和灭宋战争中,俘虏了大批工匠,都集中到官营手工业局、院。

元朝统一全国以后,手工业局、院几乎遍布全国各地。

规模较大,分工很细,能工巧匠多,故而生产有了发展。

手工业空前发达,其规模和产量远在宋、金之上。

总之,元代的工商业保持着相当发展的趋势,在中国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均超过前代。

由于蒙古对商品交换依赖较大,同时受儒家轻商思想较少,故元朝比较提倡商业,使得商品经济十分繁荣,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相当富庶的国家。

而元朝的首都大都,也成为当时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

为了适应商品交换,元朝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的纸币流通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全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朝代,然而因滥发纸币也造成通货膨胀。

商品交流也促进了元代交通业的发展,改善了陆路、漕运,内河与海路交通。

(三)民族关系上:

元朝的大统一为国内各民族的联系与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的中国由各民族间的相互厮杀的战场变成了一个民族的大熔炉,因此在元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又一个新高峰。

汉族与少数民族长期杂处,互通婚姻,实现融合。

进入中原的契丹人、女真人以及其他多种色目人,与汉人逐渐融为一体,蒙古人也逐渐汉化。

元朝又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阶段。

我国的“回族”便开始形成于此时。

蒙古汗国西征后,中亚和西亚信奉伊斯兰教的各族人士大批来到中国,他们被称为“回族”,为色目人种之一。

在元代,他们受汉文化的深刻影响,明显汉化,但他们保持着信奉伊期兰教和一些独特的生活习惯,后来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

(四)交通及对外联系上:

元朝的交通十分发达。

不仅陆路有完备的驿传制度,四通八达,(这种制度对国外诸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俄罗斯,沿用了数百年之久)而且注意发展漕运和海运。

元朝灭南宋后,为了南粮北运,开辟了南北海运线。

海运线自长江口的刘家港入海,至崇明三沙放洋东行,由成山转西至刘家岛、登州,于莱州大洋入界河口到直沽。

这条海运线成为元朝南粮北运的主要航道。

隋时开凿的大运河在宋、金时已不畅通,于是元世祖决定对运河进行疏浚与整修。

分别开挖了“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自此元代运河航线不必绕道洛阳,全程缩短了900余公里。

对于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发挥了巨大作用。

有元一代是对外开放的时代,进入了中国中外交通,经济文化大交流的活跃期。

陆路通波斯、叙利亚、斡罗思和欧洲其它国家。

海路通日本、朝鲜、东南亚、印度、波斯湾,以至非洲各地。

泉州、广州、明州成为当时三大对外贸易港口。

各国旅行家在元代交往频繁。

马可波罗的《行记》成为欧洲人了解中国及亚洲知识的重要来源,对欧洲人编制地图和哥伦布等人的远航产生了很大影响。

元朝时,中国的印刷术、火药等技术发明,先后辗转传入西欧,中医学及纸纱制度传入了中亚。

元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五)文化上:

元朝在民族文化上则采用相对宽松的多元化政策,即尊重中国各个民族的文化和宗教,并鼓励中国国内各个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和融合。

元朝还包容和接纳欧洲文化,甚至能准须欧洲人在元朝做官,通婚等。

欧洲著名历险家马可.波罗曾是元朝的重要官员。

元代在继承前代文化的基础上,由于国际文化的大交流,它大统一为文化发达提供保障。

经济发展为文人安心从事文化活动提供条件。

“兼容并包”的相对自由、宽松的学术空气促成了元代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元文化成了我国封建文化继汉唐以来的第三个文化高峰。

元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不同于其他征服王朝为了提升本身文化而积极吸收中华文化,元朝同时采用西亚文化与中华文化,并且提倡蒙古至上主义。

例如极力推崇藏传佛教,在政治上大量使用色目人,儒者的地位下降以及元代前期长时间没有举办科举等。

由于士大夫文化式微,意味宋朝的传统社会秩序已经崩溃。

这使得在士大夫文化地位下降,属于中下层的的庶民文化迅速的抬头。

这个现象在政治方面是重用胥吏,在艺术与文学方面则是发展以庶民为对象的戏剧与艺能,其中以元曲最为兴盛。

当然,我们在肯定元代对中国历史作出贡献的同时,始终不能忘却,游牧民族对农业民族的征服,必然会对农业民族造成许多不利的影响,对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破坏作用。

元朝科举方面:

元朝虽然最先把程朱理学规定为考试取士的标准。

对明、清两代科举制有重大影响。

但是元朝本身对科举并不重视。

有例为证:有元一代,共开科16次,取士人数仅占文官总数的4%。

科举制可谓跌入了历史的最低深渊,这对文官的素质和社会风气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之说。

篇8:真实的元朝历史

一、多元史观引入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必要性

历史观是指人们看待历史的角度,它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应当重视对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培养,这既符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也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需要。

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力求遵循唯物史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全球视野和环境意识,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的多元史观,即在坚持历史唯物史观的前提下,借鉴和吸纳新的史学观点,如全球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文明史观等。用多元史观来选择史料、解读史料,对教材进行综合把握,既是教师进行历史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基础。

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来看,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处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过渡阶段,所持的观点容易偏激片面,会对主流观点表现出不信任与排斥的情况,所以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多元的历史观。在具体教学中,要注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如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探究、解释历史和现实问题;运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历史进程,评估人们做了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以此来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因此,对史料的多元解读、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归宿。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正常教学的开展,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多元史观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渗透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正确历史观点的形成必须选好史料,因为史料是进行历史思辨的基本素材和对象。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正确地选择史料、渗透多元史观,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笔者以人教版《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的教学为例,来探讨这些问题。

通观教材和课程标准,其突出体现的史观有唯物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或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此外,还有革命史观、社会史观等。其中,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一对基本矛盾;全球史观侧重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世界上每个地区的每个民族和各个文明都处在平等的地位;现代化或近代化史观侧重理解人类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从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一课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的重点与难点。对蒙古扩张、行省制的建立、中外交流的评价是这一课的重点内容。由于史观不一样,角度不一样,学术界的评价也不一样。因此,以《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为例,如何运用多元史观进行教学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在该课教学中,笔者有意从不同史观的角度选择史料,进行全面解读。这既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学生批判地看待历史问题、发展历史思维的能力。

对蒙古扩张的评价,从革命史观的角度可以选择下面的史料:

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羊畜牛马席卷而去,屋庐焚毁,城郭丘墟。

———《续资治通鉴》

根据史料,可以让学生分析以下问题:史料中提到蒙古在扩张过程中造成了什么影响?通过对这段史料的分析,学生不难发现,在蒙古族的扩张当中,中国中原地区遭到摧残,两河、山东人民遭到灭顶之灾,财产被掠夺,房屋被烧毁,造成中原地区人民家破人亡,社会经济停滞,生产被破坏。

对中外文明交流的解读,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可以选择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

由于交通畅通,……许多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都在这一时期传播到世界各地。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科书

材料二

有人认为,由于有了蒙古人,人类才第一次拥有了世界史,而蒙古人的倔强不拔、勇猛无敌的精神和机智敏捷的性格塑造了伟大的成吉思汗。同样,我也赞成一些人的评价,网络还未出现的七百年以前的蒙古人却打通了世界各国的关系,建立了国际往来关系。

———韩国前总统金大中

两段材料都论述了中外交流的盛况。通过材料分析,学生可以认识到蒙古的扩张虽然给中国和亚欧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但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蒙古在扩张过程中以及元朝建立后采取的措施,客观上为打通中西交通、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

对民族融合的学习,从文明史观角度可以选择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

元时,汉人进入黎族地区定居,渐渐地与黎族同化。同时,不少黎人已经“半能汉语,变服入州县墟市,人莫辨焉”。

———《青阳先生文集》

材料二

◆元世祖灭南宋统一全国后,很多西来民族已遍布塞北、中原和江南。所谓:“迄元世,其人遍于四方,皆守教(伊斯兰教)不替。”

◆元时回回遍天下,至是居甘肃者甚多。

———《明史·西域传》

运用这两段史料时,可以让学生探究“元代大融合体现在哪里”,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而元代是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多个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因此,元的统一为中华民族整体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另外,在对成吉思汗的人物评价上,可以适当补充成吉思汗生平事迹,引导学生结合蒙古扩张、中外交流、民族融合等学习内容,展开“成吉思汗是神还是是魔”的讨论。通过争辩,学生会对成吉思汗有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全面地看问题、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机械地照搬“一分为二”的人物评价方法。

三、运用“多元史观”进行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运用多元史观,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用多元史观来合理选取材料,培养学生的思维,要注意合理整合教材,选取的史料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初中学生对古文接触不多,学习文言文有难度,所以教师应该注意将材料简化,或引导学生解读。此外,应选择描述史实的第一手史料,尽量不用带有结论性或主观倾向性的史料,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思维和独立思维能力,避免灌输历史定论。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只讲史观理论,而应该将材料与史学的观点结合起来,设置有梯度的问题,化难为易,让学生对史观有深刻的认识,从而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知识迁移,举一反三。

(二)多元史观应该灵活运用,有机结合

史观是指看待历史的角度,每种史观肯定有不同的侧重,对同一历史事件或人物可以有不同的看法,运用多种历史观点,这并不矛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尝试用各种历史观去分析、评价同一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知历史的面貌。如用多元史观解读欧洲的早期殖民与扩张,从革命史观上讲,西方列强的早期殖民扩张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从现代化史观来看,对欧洲来说,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对亚非拉来说,客观上也传播了资本主义文明,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从全球史观看,早期殖民扩张,进一步打破了东西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展。从文明史观看,使各文明由分散开始走向链接,世界走向汇合。从生态史观看,早期殖民扩张残酷掠夺亚非拉地区的矿产资源,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病菌的传播更是造成土著居民灭亡的主要杀手。

篇9:真实的元朝历史

王冕在家乡,可是个“偶像破坏者”。他曾有“爨下缺薪,则斧神像爨之”的惊世骇俗之举(陆容《菽园杂记》), 又曾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宋濂《王冕传》)。而最值得玩味的是,史传与小说各自如何交待王冕最后的结局。细绎留存至今的文本,“王冕之死”极具争议,难下定论,大略言之,古今史籍不外归诸两大原因,也都各拥文献证据:其一突然暴毙,其二遇难而死。另有若明末散文家张岱溢出历史的神仙说(张岱纂《越中三不朽图赞》),则不予论列。

宋濂(1310-1381)的《王冕传》(《宋濂全集》)向来为后世所尊, 王冕“暴毙而死”不仅成为主流论述,更成为《明实录》(卷七)、《明史》(卷二百八十五)的依据。宋氏认定朱元璋(1328-1398)曾“物色得冕,置幕府,援以咨议参军,一夕以病死”。由于宋濂系明初开国功臣,素负文名,他的说法遂为众人所取。但倘若比对该时的原始史料,则颇有斟酌的余地。

职是之故,清初大家朱彝尊(1629-1709)撰《王冕传》(《曝书亭集》)交代王冕晚年的下场,则与宋濂所述迥然有异。他特为表彰王冕对于朱元璋“不降其志以死者”,因别为立传,图欲上之“史馆”,希冀编纂者慎择,可见朱氏认真的态度,可惜官修《明史》终究仍本诸宋濂之说。

朱氏的质疑,无非本诸王冕的同乡徐显(生卒年不详)的说词。徐氏系王冕好友,王冕北游南归,曾告诫徐显天下将大乱,王冕遂决定南栖归隐。徐显也替王冕写了篇传记,文末说王冕遭寇(明军)挟持见“大帅”,冕慷慨晓以大义,但“明日君疾,遂不起,数日以卒”,众人为之具棺服敛,墓碑署曰“王先生墓”,可见犹为一介平民。徐显论赞王冕云:“卒能使暴戾之寇,格心起敬,浩然之气,至死不衰。”所以只能直称“元逸民”(徐显《王冕》,见《稗史集传》),而与尔后官修《明史》入列《文苑传》,显有歧出。

但在艺术再现上,王冕则别有一番意味。盖以历史人物作为文学创作的题材,虽仍存有大幅发挥想象的余地,但比起全然虚构的人物,多少受到时空与史实若干的制约,最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莫若《三国演义》之于《三国志》。换言之,文学创作固然依违于历史的缝隙之间,却非完全受其范囿。视《儒林外史》为“稗官”文类的“闲斋老人”,便认为“稗官为史之支流,善读稗官者可进于史”,他举《三国演义》为佐证,说道:

《三国》(演义)不尽合正史,而就中魏晋代禅,依样葫芦,天道循环,可为篡弒者鉴,其他蜀与吴所以废兴存亡之故,亦具可发人深省。(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

可见“文”与“史”之间的关系,并非以“虚构”与“事实”的分辨,就可以一语道尽,其辩证关系需得逐一详究。

宋濂的《王冕传》说“冕屡应进士举不中”,但在《儒林外史》里却绝口不提王冕曾屡试不中之事,刻意将其塑造成无意仕进,“不求官爵,又不交纳朋友,终日闭门读书”的高士。按,文学创作本不须“秉笔直书”,与史实小大出入可也。

又,王冕原以“画梅”见长,倚此闻名于世。但在《儒林外史》里却不提“梅花”,王冕改以画“荷花”见著。按,“荷花”作为象征,不外取喻释教佛本身或载道工具,但核诸王冕生平素不礼佛、敬佛,则知非其所本。只是《儒林外史》里塑造王冕画荷的寓意,应与佛教无关。作者吴敬梓较可能取材自北宋大儒周敦颐(1017-1073)的传世名文《爱莲说》(张伯行编《周濂溪先生全集》),将出淤泥而不染、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莲花,转化作君子洁净高超的象征。

王冕似曾见过明太祖,明初刘辰(1334-1412)的《国初事迹》里,载有以画梅著称的王氏,曾赴金华见太祖,太祖待之颇厚,曰:“我克绍兴,看你做知府。”(刘辰《国初事迹》)遂赐衣服遣回,并未任用。按该书类案牍之词,逐条记实,行文朴质,无所隐讳,应有所据。甚至复传有王冕曾献奇计于明军之事,告以攻城之略,却惨遭溃败,王冕得咎,遂受疏远(徐勉之《保越录》)。明人另有传言,云“洪武开国之初,所以待元绅士者极其优厚,奖其忠义而抑其顽钝、无耻者”,反讽的是,名列“忠义者”的王冕却落得如此下场:

诸暨王冕,值大兵攻城,舁至军前,直言而死。此又忠义者之果于自决,非为上者之不优容也。(来集之《倘湖樵书》)

此似为太祖开脱之言。诸如此类遁词,不禁启人疑窦。

相反的,宋濂并未亲见王冕,却着意为之立传,恐缘当时两军对垒(朱元璋与张士诚),王冕为该时名士,其投效与否,大有文宣价值。此外,明初另一国师刘基(1311-1375)也为王冕的《竹斋集》写过序(刘基《竹斋集序》,见寿勤泽点校《王冕集》)。一介逸士需劳得两位重要的开国文臣为其作传、写序,显得十分不简单。

疑团是:以王冕的狂傲自恃、放言无碍,遇上素轻儒生、拒听雅言且嗜杀的朱元璋,恐凶多吉少。太祖诛杀其义子亲侄朱文正(1336-1365?)的罪名,正是“亲近儒生,胸怀怨望” (吴晗《朱元璋传》;刘辰《国初事迹》;孙宜《洞庭集》“大明初略三”),何况太祖毫不掩饰地径告其近臣:“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 (《明史》卷一百三十九,并参吴晗《朱元璋传》第五章《恐怖政治》)王冕处境的艰危,可想而知。

唯王冕的死因扑朔迷离,徒增后世史册纷扰,致难为其清楚定位。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纂修的《诸暨县志》即反映了此一窘境,它如是记述道:

王冕,万历《绍兴府志》列《儒林》,《浙江通志》载《续高士传》列《隐逸》,《续宏简录元史》(按,此指邵远平撰《续弘简录元史类编》,共四十二卷,清康熙时期刻印)列《文翰》,《明史》列《文苑》;今录宋濂传,仍拟列《儒林》。(枕椿龄等修、楼卜瀍等纂《诸暨县志》卷二十五,清乾隆三十八年刊本)

该书采宋濂之说,故将王冕入列《儒林》,但不得不承认和其他史册的分类多有分歧。

吴敬梓则在两橛之间,借文学创作,将王冕刻画成始终如一的高逸之士,完美了其艺术形象,并超拔于历史枝节的纠缠。在《儒林外史》里,王冕最终选择躲避明朝征召,吴敬梓如此交代:

王冕隐居在会稽山中,并不自言姓名;后来得病去世,山邻敛些钱财,葬于会稽山下。……可笑近来文人学士,说着王冕,都称他做王参军!究竟王冕何曾做过一日官?

观此,作者让王冕“得病而死”,且不曾“做王参军”,在史料两相对垒的夹缝中,开拓权宜的想象空间,也实践了他将王冕形塑成“嵚崎磊落”之士的宿愿。因为王冕即使怀有经世之志,并不见得愿意投效明军,他所处的历史情境乃是多方势力竞逐的场域,包括旧有的元朝政权、新起的张士诚(1321-1367)和草莽出身的朱元璋,回旋其间,委实令人难以适从。其生平遭遇,为各方势力各取所需,遂呈现传闻异辞的状态。

于此,顾颉刚(1893-1980)的“古史层累说”,也可用在后世的历史人物身上,例如王冕的境遇。原先朴质的原始记述,愈到后世,愈形丰富。即使事隔多年,好事者则捕风捉影,臆想出偌多追加之词,甚至达到绘声绘影的地步,诸如明太祖与王冕生动的对谈内容(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九《山农刺时》;李西月编《张三丰集》卷二《王山农》)。

析言之,攸关王冕的生死,既存史料的分歧与矛盾,在在使得发掘历史真相难以取得定论。相形之下,反倒是《儒林外史》里的“王冕”,由于作者精心刻画,呈现了风格完整的理想形象,充分体现了艺术的真实性(authenticity)。盖吴敬梓所形塑的“王冕”,至能体现王冕的真精神(ethos)。王氏在晚年(乙未年,即1355年)所作《照水古梅轴》的右上方,自题《梅先生传》,即兴书写虚拟的“梅先生”,他人一望即知系王冕的自况之辞。《梅先生传》的文末,王冕借“太史公”的口吻总结道:

梅先生,翩翩浊世之高士也。观其清标雅韵,有古君子之风焉。彼华腴绮丽,乌能辱之哉!以故天下人士景爱慕仰,岂虚也耶!(《王冕集》)

诚如其所述,则吴敬梓笔下的“王冕”,是否更加契合王冕的自我形象呢?果真如此,岂非印证了西哲亚里士多德(前384-322)所说的“诗比历史拥有更为普遍真实的意涵”?

上一篇:增强现实系统虚实亮度评价方法研究下一篇:教案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