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乐美作品全文解析

2024-04-14

莎乐美作品全文解析(共8篇)

篇1:莎乐美作品全文解析

《莎乐美》取材于《圣经》的一个情节,通过写作手法 的构建,表达其中蕴含的欲望和自私,还有人性,你有哪些感想呢?

从莎乐美看出人性私欲丑陋的一面

1895年入狱的王尔德几乎告别了他的艺术生涯,从高高在上的爵士到身无分文流浪汉,从爱尔兰到巴黎,王尔德可谓是经历了风风雨雨。回读王尔德的文章能看出他无疑是一个艺术天才,他欣赏着特别的艺术,只不过人类从来没有接收過异端。

莎乐美是王尔德最杰出的特别作品之一,看完这部书,我感觉就算这是一个剧本,也把人物刻画的十分细致,把唯美主义和宗教故事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不由的让人赞叹,可反过来更多的是让我去思考一些东西,那就是文中不断出现的若隐若现的线索‘欲望’。无论是从一开始的莎乐美的母亲希罗底与她的小叔子希律王乱伦的肉欲,到后面被预言家施洗约翰称为通奸而产生想除掉施洗约翰的杀欲。还是后来希律王希望看到妖艳的莎乐美起舞的欲望,更是莎乐美看到约翰而产生的疯狂的爱欲。

在西方,莎乐美一直都是爱欲的代表,这种病态的爱从王尔德的书中可以得到很好体现,莎乐美为了追求约翰做出的种种过激行为,当她的爱慕者侍卫队长看到她调戏约翰的行为而无法容忍而自杀时,莎乐美却无情的连头也没回一下。然后当她向希律王提出要约翰的头时,希律王连半壁江山都答应给她,但她只想要约翰的头颅时。还有她得到约翰的头后疯狂亲吻他的首级时的病态作风,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为了爱情可以抛弃一切的丧心病狂的公主,与传统圣经里的莎乐美不同,王尔德刻画的莎乐美更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只不过她对于爱情扭曲的认识导致了后面一系列让人诧异的故事,正如同王尔德本地人当年所阐述的一样,他改变了两个地方,让莎乐美爱上了约翰,让侍卫队长爱慕上了莎乐美,但里面却充斥了原著里太多得不到的爱欲与死亡,侍卫队长是与嫉妒和绝望,莎乐美死于爱欲和惩罚,而约翰死于莎乐美极端的疯狂。这都是人私欲所酿成的惨剧。

会过头来看,我们的希律王是怎样的一种人呢?细细品味,他是一个很好美色的国王,近乎于疯狂一样,为了看到莎乐美那妖娆的舞蹈,他连自己半壁江山都可以豁出去,为了肉欲,而可以背上一个通奸的名号去乱伦他的嫂子。但同时他也是一个胆小而又无情的国王,看到侍卫队长尸体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把他拉出去,毫无任何感情,而且当莎乐美提出要约翰的命时,他却畏惧了,害怕人民造反,不过碍于面子还是兑现了诺言,而且最后他把莎乐美杀了的时候也是落幕的时候,从这个莎乐美的叔叔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同样的无情残忍,也同时为了自己的欲望可以抛弃一切。

全书很好的展现了人的私欲,但王尔德好像是在替圣经告诉世人一样,太多的欲望一定会得到其相同的报复,就像我们本身一样,有这像莎乐美一样的疯狂的爱欲,有这像希律王一样的肉欲与杀欲,有着像侍卫队长一样的绝望与嫉妒,但同时,我们的身体散发着本能的善良,无私的友谊与爱情,也能抵制住扭曲的欲望,而这些欲望的控制是在于我们自己,看了这么长时间,我有一句反问自己的话,我到底是该做一个有着善良欲望的人,还是做一个控制不住自己的丑陋欲望而走向无尽深渊的怪物呢?

篇2:莎乐美作品全文解析

莎乐美是王尔德最杰出的特别作品之一,看完这部书,我感觉就算这是一个剧本,也把人物刻画的十分细致,把唯美主义和宗教故事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不由的让人赞叹,可反过来更多的是让我去思考一些东西,那就是文中不断出现的若隐若现的线索‘欲望’。无论是从一开始的莎乐美的母亲希罗底与她的小叔子希律王乱伦的肉欲,到后面被预言家施洗约翰称为通奸而产生想除掉施洗约翰的杀欲。还是后来希律王希望看到妖艳的莎乐美起舞的欲望,更是莎乐美看到约翰而产生的疯狂的爱欲。

在西方,莎乐美一直都是爱欲的代表,这种病态的爱从王尔德的书中可以得到很好体现,莎乐美为了追求约翰做出的种种过激行为,当她的爱慕者侍卫队长看到她调戏约翰的行为而无法容忍而自杀时,莎乐美却无情的连头也没回一下。然后当她向希律王提出要约翰的头时,希律王连半壁江山都答应给她,但她只想要约翰的头颅时。还有她得到约翰的头后疯狂亲吻他的首级时的病态作风,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为了爱情可以抛弃一切的丧心病狂的公主,与传统圣经里的莎乐美不同,王尔德刻画的莎乐美更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只不过她对于爱情扭曲的认识导致了后面一系列让人诧异的故事,正如同王尔德本地人当年所阐述的一样,他改变了两个地方,让莎乐美爱上了约翰,让侍卫队长爱慕上了莎乐美,但里面却充斥了原著里太多得不到的爱欲与死亡,侍卫队长是与嫉妒和绝望,莎乐美死于爱欲和惩罚,而约翰死于莎乐美极端的疯狂。这都是人私欲所酿成的惨剧。

会过头来看,我们的希律王是怎样的一种人呢?细细品味,他是一个很好美色的国王,近乎于疯狂一样,为了看到莎乐美那妖娆的舞蹈,他连自己半壁江山都可以豁出去,为了肉欲,而可以背上一个通奸的名号去乱伦他的嫂子。但同时他也是一个胆小而又无情的国王,看到侍卫队长尸体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把他拉出去,毫无任何感情,而且当莎乐美提出要约翰的命时,他却畏惧了,害怕人民造反,不过碍于面子还是兑现了诺言,而且最后他把莎乐美杀了的时候也是落幕的时候,从这个莎乐美的叔叔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同样的无情残忍,也同时为了自己的欲望可以抛弃一切。

全书很好的展现了人的私欲,但王尔德好像是在替圣经告诉世人一样,太多的欲望一定会得到其相同的报复,就像我们本身一样,有这像莎乐美一样的疯狂的爱欲,有这像希律王一样的肉欲与杀欲,有着像侍卫队长一样的绝望与嫉妒,但同时,我们的身体散发着本能的善良,无私的友谊与爱情,也能抵制住扭曲的欲望,而这些欲望的控制是在于我们自己,看了这么长时间,我有一句反问自己的话,我到底是该做一个有着善良欲望的人,还是做一个控制不住自己的丑陋欲望而走向无尽深渊的怪物呢?

作者:王圣淅

篇3:莎乐美作品全文解析

1 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广播电视新闻单位是党的舆论喉舌,是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阵地和平台。因此,县级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不管进行何种形式的创新,都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这是县级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必须坚守的底线,无论何时都不能违背这一原则。尤其在社会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各种新闻素材与信息层出不穷,广大人民对新闻内容也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部分新闻编辑工作者为了迎合受众的需求,往往不顾基本事实,刻意歪曲新闻内容,以博取观众眼球。为此,在面对纷繁复杂、内容多样的新闻素材与信息时,县级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在进行新闻编辑时,一定不能脱离国家的政治主线,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舆论导向,使新闻节目成为宣传正确社会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以及对广大人民群众具有教育与启迪作用的节目,并将这种价值观导向融入到新闻编辑工作中,在满足人民群众新闻需求的同时,也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2 新闻编辑要着眼于群众的需求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不再为温饱问题而发愁,从而有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提高精神境界,其对新闻节目关注度的提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这是我国县级广播电视台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人民群众对新闻节目需求的不断提高,意味着县级广播电视台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县级广播电视台也必须认清现状,人民群众虽然对新闻节目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同时对新闻节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县级广播电视台要想抓住这个机遇,就必须有所创新,尤其是新闻编辑工作方面,必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具体而言,一是新闻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县级广播电视台作为基层新闻工作单位,在新闻编辑过程中,应该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避免陷入“高大远”的陷阱,使新闻可以满足群众实际需求,可以解决群众生活与工作中的难题,从而使新闻具有实际价值,群众也乐于观看新闻节目,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二是新闻内容要丰富多彩。观众对新闻内容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因此,县级广播电视台在新闻编辑过程中,应该要保证新闻内容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3 提高新闻编辑者的综合素质

要想提高新闻编辑者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就需要不断提高新闻编辑者的综合素质。只有不断提升新闻编辑者的综合素质,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才能得到有效实现。为此,第一,要提高县级电视新闻编辑者的政治素养。在编辑新闻的过程中,每一个新闻编辑工作者都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党的路线不动摇,坚持实事求是,不夸大、不扭曲新闻内容,始终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向上的新闻资讯;第二,加强对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培训,提高其新闻编辑能力。电视新闻编辑不仅要对新闻信息与素材进行审阅,也需要对节目进行剪辑与制作,这对新闻编辑工作者的编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加强对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培训。一方面要加强对新闻编辑工作者人文素养方面的培训,提高其人文知识水平,进而使其可以具备较为浓厚的人文关怀理念,从而在新闻编辑过程中,可以始终为人民群众着想;另一方面,加强对其新闻编辑能力的培养,使其可以熟练掌握各种新闻编辑技能,精通各种新闻编辑工具。只有不断提高新闻编辑者的综合素质,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才有实现的可能。

4 结语

县级电视新闻节目在基层群众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国家进行政治思想和政策宣传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传媒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要求势必会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尤其是新闻节目编辑方面的创新,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潘家华.县级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5(18).

篇4:《莎乐美》:伦敦的禁演

以他罕有的天才,王尔德的确有他自负的理由。但王尔德也并不无视一切,他也尊重他人的天才。三年前,即1879年,当萨拉·伯恩哈特来伦敦访问,王尔德前往码头迎接她时,把一大抱百合花撒落在她的脚下;以后也一直与她保持良好的友谊。这是因为伯恩哈特是一位让王尔德觉得值得尊重的天才人物。

萨拉·伯恩哈特(1844~1923)生于法国巴黎,原名亨里埃特-罗西娜·贝尔纳,是一个私生女。父亲爱德华·伯恩哈德是一个穷苦的大学生,母亲朱丽·凡·哈德则是在巴黎颇有声望的一位荷兰高级名妓。

萨拉小时曾想做一个修女,但1858年十四岁那年被送入公立的戏剧表演学院。不多久,她的表演技巧便使教她的老师们感到吃惊。1862年离开学院后,凭着她母亲的情人、第二帝国时期的政治和社会领袖、拿破仑三世同母异父的兄弟莫尔尼公爵的关系,她进了国家剧团法兰西喜剧院做一名见习演员。在此期间,她曾三次登台,却都未能引起剧评家们的注意,而且其他方面也出现过一些麻烦。

萨拉·伯恩哈特第一次令人瞩目的成功是与奥德翁剧院订下合同之后的第三年,即1868年出演法国小说家和剧作家大仲马的《凯恩》中的安娜·丹比一角。在奥德翁剧院的最大成功则是1869年在青年剧作家弗朗索瓦·科佩的独幕诗剧《过路人》中扮演游吟诗人札那托。后来因拿破仑三世亲点此剧,她再次扮演这个角色。

1872年,萨拉回到法兰西喜剧院。在那里,她最成功的表演之一是扮演伏尔泰《萨伊》中的同名人物;最后,她终于有机会在让·拉辛的《费德尔》中担任剧名女主角,使剧评家们改变了以往对她的看法,为她写出了热情洋溢的评论;萨拉在维克多·雨果的名剧《爱尔那尼》中塑造的多娜·索尔一角,据说使剧作家本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在1878年出演威廉·莎士比亚《奥瑟罗》中的苔丝德蒙娜之后,萨拉·伯恩哈特随法兰西喜剧院于1879~1880年去伦敦。她主演《费德尔》第二幕获得很大的成功。在此之后,她就一步步建立起国际性的声望。

这是必然的。萨拉·伯恩哈特有一张白皙的脸,一头红色的鬈发,容貌娇好;她嗓子甜美,动作优雅,内心充满激情;她能极好地感受剧作的内在意蕴,再缓缓地以清晰而精致的吐字、优美而银铃般的迷人的声音表达出来。她因饰演雨果《吕伊·布拉斯》一剧中的王后玛丽娅,被雨果誉为“金嗓子”,自此,她这“金嗓子”的美名就被广泛接受;人们甚至称她是“天赐的萨拉”。

1880年,已是声誉赫赫的萨拉·伯恩哈特组建起她自己的旅行剧团,并很快就成为一位国际性的偶像。她相当有规律地去英国演出,并把她的巡回演出扩展到整个欧洲大陆和美国、加拿大。

以艺名亨利·欧文而闻名的约翰·亨利·布罗德里布(1838~1905)是英国最著名的演员之一。

欧文初期参加英国北部的一家固定剧团当配角演员去各地旅行演出时,三年里在三百三十部戏剧中饰演过四百多个不同的角色,包括莎士比亚的大部分保留剧目。成名后,欧文于1878年成为著名的伦敦兰心剧院的租赁人和经理,并在身边建立起一个忠实于他的剧团。他对剧团的演出,别说是对演员的要求,连细节都异常关注。他不惜代价讲究布景和服装,并雇请英国最优秀的舞台设计师和音乐师,还聘用了著名女演员爱伦·特里(1847~1928)。从1878年开始,他本人还与爱伦·特里持续了长达二十四年的合作,由他和爱伦·特里扮演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和奥菲利娅、《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和波希霞等角色,被认为是珠联璧合的典范。由于欧文为英国的舞台戏剧做出巨大的贡献,1895年,维多利亚女王为他授爵士位。他是演剧界第一个获得爵士封号的演员。

欧文经常以举办午餐会等形式邀请演员、剧作家、剧评家,作为联络感情的方式。在一次萨拉·伯恩哈特也参加的这种聚会上,欧文邀请王尔德为这位法国女演员写一出用她的母语——法语演出的戏。王尔德说,他心中已经有一个要为她而写的题材了。王尔德指的就是莎乐美的故事。在王尔德看来,萨拉着装艳丽夺目,长期在国外生活,接受放荡的性传统,私生活上也出现过一些丑闻,如女作家玛丽·科隆比埃在1883年的《萨拉·巴尔尼姆回忆录》中写到一些离奇生活,与野兽嬉戏啦,睡进棺材啦,当然还有情夫什么的,都是尽人皆知的绯闻,虽然其中不少是纯属杜撰。王尔德曾在《费德尔致萨拉·伯恩哈特》一诗中这样称颂萨拉·伯恩哈特:“定显得寡味而虚幻,这世俗凡尘/你这样的人物只该在佛罗伦萨与/米兰多拉交谈,或在学园漫步/走进园里那片清凉的橄榄林……”

在王尔德的心目中,觉得萨拉·伯恩哈特是扮演莎乐美的最合适的人选。对此,学者让·保罗·里基尔评论说:伯恩哈特本身的强有力、影响深远的个性,有助于观众解除理解剧本上的困惑:可以设想,观众看莎乐美时,他们看到的不仅是王尔德的人物,还有以往的作家、艺术家的莎乐美,以及伯恩哈特的个性。

于是在欧文的午餐会结束后的那个晚上,他们就开始研究起莎乐美的个性特征和生理特征;不过对于在舞台上萨拉·伯恩哈特是否应像夜一样的黑、像银色的月亮,像一条古怪而有毒的绿蜥蜴,发生激烈的争论。最后,剧作家和演员取得一致,让莎乐美的头发以蓝色来表现。

但是该剧五年里都未能得以演出。

《莎乐美》于1892年6月开始在伦敦皇家剧院排练,萨拉·伯恩哈特饰演莎乐美,阿伯特·达曼特饰希律,格雷厄姆·罗伯逊设计服装。一切看起来都非常好,不但是萨拉的表演,连莎乐美的服装都异常不同凡响。可是到了6月底,排练正进行得火热,在即将上演的“最后一分钟”,立法机构下议院议员张伯伦爵士(1863~1937)指控剧作“一半是圣经,一半是黄色”,下令禁演。“黄色”说的是剧中莎乐美的舞蹈和疯狂的吻;而“圣经”,是因为一项古老的法律禁止将《圣经》中的人物搬上舞台——这指的是清教徒在十六世纪时制定的法律;不过这禁令也可能是针对剧中的性激情的。《纽约时报》报道说:

伦敦演出季开场了。奥斯卡·王尔德的独幕剧《莎乐美》被禁止在伦敦上演。萨拉·伯恩哈特小姐要穿的服装有两部分:掩盖在飘动的长袍服里的是质地极佳的黄金织物,造价每码十二英镑。这件金的服饰上面,都绣有一大朵一大朵淡蓝色和橙红色的花,花朵的中心是圆润的珍珠,边缘以金丝勾勒。金服外比较短一些的那件黄色的鲜艳的丝织礼袍,也饰以一朵一朵中央嵌有宝石的大花。伯恩哈特小姐特别赏识这一极为丰富多彩的设计,她演出时大概不曾有过这种不同寻常的昂贵的服饰了。

下议院为英国两院制中的立法机构,上议院极少搁置下议院通过的法律,英国国王也几乎是自动地同意下院所通过的法案,因此下院被认为是大不列颠的有效的立法权威。不过虽说是张伯伦颁发的戏剧许可证、“下令”禁演《莎乐美》,实际上干此事的是一个小职员爱德华·皮戈特,他当时任张伯伦爵士的戲剧检察官。对此,王尔德在给友人的信中愤怒地抨击说,“审查官拒绝上演我的悲剧是立委基于他不能上演《圣经》题材的愚蠢庸俗的规定”;而皮戈特是为了“迎合英国人民对于平庸和虚伪的需要,准许每一出低级笑剧和平庸的情节剧上演。他甚至允许舞台用来讽刺艺术家的性格。在他禁演《莎乐美》的同时,他准许一出对《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的滑稽模仿的戏上演”。王尔德这里指的是1892年5月19日在喜剧院上演的音乐剧《诗人与木偶》,其中一个演员扮成王尔德,将王尔德戏仿为“诗人”,模仿他的声音和举止,进行讽刺。基于种种情形,大戏剧家萧伯纳把皮戈特描写为是“一本活的、平庸的、狭隘的偏见手册”。

王尔德非常感激萧伯纳对他的同情和支持,在给他的一封信中称赞他“写可笑的舞台审查制度的文章非常出色而机智”,在英国这个“知识迷雾笼罩的国度,你为净化空气做了很大贡献”;他也感谢“除乔治·伯纳·萧之外,唯一一位站在我一边反对审查制度的著名评论家”威廉·阿彻(1856~1924)。这位苏格兰的批评家和剧作家曾在1892年致函《蓓尔美尔公报》对此表示抗议。

《蓓尔美尔公报》是一张历史悠久的晚报,由出版商乔治·史密斯创办于1865年,他的基本思路一是摘要各家晨报上新闻,同时还就政治和社会问题发表重要文章,1892年至1896年在亨利·克鲁斯特主持期间,乔治·罗斯金、王尔德、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拉迪亚德·吉普林等都是它的撰稿人。阿彻的这封抗议禁演《莎乐美》的信件发表在这年7月1日的《蓓尔美尔公报》上,全文如下:

先生,自从奥斯卡·王尔德先生两周前告诉我,《莎乐美》一剧已被萨拉·伯恩哈特夫人接受后,我就一直以某种恶意的欣喜之情盼望着那个了不起的不负责任者会不可避免地禁演此剧。尽管那位绅士以及他的前任过去的功绩十分离奇,但没有哪次比目前事态中的审查纪录更稀奇古怪的了。这是一件严肃的艺术作品,我们时代最杰出的女演员已接受了它并对它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排练。就在此戏作者的人格夜复一夜遭到嘲笑时,它却在公众舞台上被断然禁止,一贯正确的法令居然完全准允此事。但王尔德先生逃离一个依靠英国剧作者的倾轧和冷漠而生存的暴政并不体面。巴黎并不特别需要王尔德先生。那里他将成为众多天才中的一员,而且身体又不好,还多多少少得使用一种后天的方言。我不知道有什么人用一种并非母语的活生生的语言创造出最高艺术水平的作品。而在这里,情况截然不同,王尔德先生的才华却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需要他的才华,我们赞赏他的才华——我们中任何懂得艺术欣赏的人都会如此。我们尤其需要他帮助我们将艺术从不负责任的官僚愚蠢的干预中解放出来。一旦英国戏剧获得某种类似于理性的男子气概的东西时,那么审查制度的寿命就不会太长了。然而如果天才们和敌人第一次交锋后,就“屈服于寻求另一民族的诱惑”,艺术又怎能获得这种男子气概?“除了诱惑,我什么都能抵制”,达林顿勋爵在《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中说道。但这一个案属于例外中的例外。一个像王尔德先生这样的人,怯懦行为的诱惑不该是不可抵制的。

您恭顺的仆人〓威廉·阿彻

后来,阿彻又一如既往地支持王尔德。如王尔德的《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1893年4月19日开始上演后,阿彻在4月26日的《世界报》上发表评论,说“有关奥斯卡·王尔德先生剧作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它必须被放在英国戏剧的最高水平上,而且在英国戏剧中独领风骚。无论在智力上、在艺术竞争上还是在戏剧直觉上,王尔德先生在戏剧界的同行都无人可与他匹敌”。

对阿彻这次为他辩护,王尔德当然表示感激,感激他“很礼貌地、大度地承认我的作品,而且对在英国戏剧方面存在的可鄙的官僚制度提出了强烈的抗议”。但同时王尔德对自己的剧作《莎乐美》和对伯恩哈特的演出,也都具有充分的信心,他相信,无论是禁演,甚至遭到有影响的《泰晤士报》上的评论抨击,都不能削弱他这个作品的价值。

1893年2月23日《泰晤士报》的评论是这样说的:

这是一出为萨拉·伯恩哈特夫人写的戏,张伯伦勋爵为此禁止该戏在本国上演。这出戏血腥,残忍,病态,稀奇古怪,令人作呕,而且由于在一些背离神圣的情景中采用《圣经》语言而极为令人作呕。它倒适合于伯恩哈特夫人这位戏剧天才某些不太引人注目的阶段,而且某些部分写得很刚健。总的来说,它显示了王尔德先生掌握法语的本领,但我们必须指出的是,开头几场听起来就像奥伦道夫的一次练习。

评论中说的“伯恩哈特夫人这位戏剧天才某些不太引人注目的阶段”一句,意思不太直白,想必是暗示伯恩哈特夫人某些私生活上的事。

王尔德根本不顾这一切,他给《泰晤士报》写信,对这篇评论作了有力的回击。他首先说道,评论关于他法语掌握方面的肯定,“引不起我的兴趣”;重要的是他要更正评论中的“一个错误说法”。他声称:“事实是现在还活着的任何舞台上的最伟大的悲剧女演员都在我的剧作中看到了美,她(伯恩哈特)急于将它表现出来,自己当女主角,将她性格的魅力赋予整首诗,将她长笛一样动听的声音赋予我的作品——这当然而且永远是我的自豪和快乐的一个源泉……”他又在给友人的信中表达了自己对剧作的信念,说“《莎乐美》的趣味和价值不在于它被一个愚蠢的官僚禁止,而是它是一个艺术家写的。作品的悲剧美造就了作品的价值和趣味,并非审查官的无知和粗鲁的恶劣行为”。

篇5:劳动合同法全文解析

案例回放:今年2月,“卡夫”完成对达能饼干业务的收购后,决定将其在中国的总部由北京搬迁至上海,这涉及250多名员工的切身利益。“卡夫”职工火速成立工会,要求与公司进行集体协商。北京市劳动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也指出“卡夫”的行为“程序违法”。后在社会***的关注下,双方终于就总部搬迁的员工安置之事达成了和解,签订了专项集体合同。员工获得了高于法定标准的补偿金,公司也挽回了社会影响,保证了搬迁的顺利进行。

新法亮点:《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由于卡夫公司当初没有进行平等协商,即使按照法定标准支付了经济补偿,仍被有关部门指责“程序违法”。俗话说:“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难断。”新法的这条规定大大拓宽了职工集体维权的法律渠道。

案例回放:今年7月,四川省旺苍县某企业在劳动保障局的主持协调下,一次支付职工奉云双倍工资8300元。奉云自12月起在企业看大门,企业始终未与之签订劳动合同。他在《劳动合同法》宣传活动中得知,用人单位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要支付双倍的工资,随即向县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后企业除全额支付6个月工资4800元,再一次性支付其赔偿工资3500元。

新法亮点:为了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惩戒,加大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违法成本,《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但需注意的是,此规定情形应当发生在今年2月1日以后并从劳动者进入用人单位的第2个月开始计算,而且该条款是对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惩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劳动者也有义务与用人单位积极协商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责任在劳动者而不在单位,支付两倍工资的请求未必会得到支持。

案例回放:今年2月,西安音乐学院乐器厂农民工党义军和李浩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确认乐器厂单方解聘的行为违法,并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此前接到辞退通知的李浩在乐器厂当了的油漆工,乐器厂却从来没和他签过劳动合同,没缴过社会保险。今年5月,劳动仲裁支持了两位员工的请求。

新法亮点:《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扩大了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范围,取消了《劳动法》中“同意续延”限制,改为只要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龄满十年,员工即可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另增加了两种新的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情形,同时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违反上述规定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案例回放:今年7月,北京东城法院宣判京城首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雇案,驳回了员工当事人的全部请求。,这位员工入职日立数据,第二年10月与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职务是商务经理。公司称她的工作范围包括数据录入,但她在该项工作中经常出错,随后她还表示停止数据录入工作并多次拒绝参加职业培训提升计划。今年3月,因她拒绝录入工作已2个多月,公司不得不另行招人填补空缺。

新法亮点:《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双方约定没有确定终止时间的合同,有人称之为“铁合同”,但只要符合《劳动合同法》第39条和第40条规定情形,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此案的关键并不是员工在数据录入工作中总是出错,而在于公司曾通知她参加改进业绩计划,如果业绩改进将继续履行合同,但是她予以拒绝。如果劳动者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可解除。

案例回放:今年7月,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创下本市解雇赔偿之最。谢先生1995年6月进入上海西门子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担任销售工作。10月,被调入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担任公司安徽省总经理。今年4月18日,公司单方无理由将其解雇。谢先生6月向浦东劳动争议仲裁院申诉,要求恢复劳动关系。公司方坚持不肯恢复劳动关系,谢先生遂提出300万元的补偿要求。经调解,双方最终就补偿135万元达成一致。

新法亮点:《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但需注意的是,今年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高收入劳动者经济补偿设定了双重上限,即经济补偿基数按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确定,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此案关键是在于法律尊重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所达成的协议。

案例回放:今年4月,北京市顺义区劳动仲裁委首次裁决两名飞行员零赔付解除劳动合同,驳回新华航空公司的全部反诉请求。3月,中国新华航空飞行员王振军和郭岳炳申请劳动仲裁,要与新华航空解除劳动合同,遭新华航空反诉,分别被索赔500余万元的违约金和补偿费。对于新华航空要求两名飞行员支付空职成本和管理费的主张,仲裁庭认为,这笔费用是航空公司根据自己的利润和管理情况自行测算的,在两名飞行员不予认可,航空公司又拿不出证据的情况下,仲裁庭不予支持。

新法亮点:《劳动合同法》有一个重要变化:取消了《劳动法》中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条款,规定只有在依法约定的培训服务期以及竞业限制条款中,用人单位才能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由于两名飞行员在转业前就已是空军的成熟飞行员,航空公司并没有为他们花费巨额的培训费用,而且根据民航局的有关规定,飞行员70万至210万元之间的“转会费”应由接受飞行员的“下家”而不是飞行员个人承担。据此劳动仲裁认为新华航空不得要求飞行员承担违约金。但此案尚未尘埃落定,另外其他判例显示,飞行员跳槽也不都是“零赔付”。

案例回放:今年5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一起学历造假案作出终审判决:徐女士返还公司补偿金及部分多得的工资,并赔偿经济损失,合计7万余元。几年前,徐女士持伪造的复旦大学双学士学历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一家高科技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每月工资9000元,后增加到13000元。去年2月,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与其签署了协议,支付徐女士相当于4个月工资标准的经济补偿金和一个月代通金共计65000元。去年8月,徐女士提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公司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22万余元。9月,公司得知徐女士的学历纯属伪造,遂向劳动争议仲裁委提起反诉,要求徐女士向公司返还经济补偿金和多得的工资,并赔偿公司经济损失。

新法亮点:《劳动合同法》首次明确了劳动合同订立中的知情权问题,第八条规定,当用人单位行使知情权时,劳动者有如实告知义务。此案中徐女士伪造学历,属于《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采取欺诈的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自始无效的情形。

案例回放:今年3月,上海市金山区法院发出本市首例申请劳动报酬支付令。夏火林等13名员工均在上海锃刚五金有限公司从事铸造工作。对于员工的工资发放,该企业一直采用年初向员工预先发一部分,其余的工资等到年底一次性发放的方式。到了20,由于该企业经营不善,屡次拖欠其他企业货款,并且被这些企业告上了法庭。由于该企业支付工资能力有限,便开始拖欠员工工资。此事被金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劳动监察中发现,该企业受到行政处罚后,仍不支付员工的工资,员工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愤然向金山区人民法院申请讨薪支付令。

篇6:鱼我所欲也全文解析

《鱼我所欲也》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一个道理呢?下面一起来赏析该篇文章。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心。

段落分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第一层中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引出论点,虽然很巧妙,但比喻毕竟不是严密的论证,第二层就直接对论点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与阐释了。

作者先从正面来讲: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因此即使是死亡之患,我有时也不避开它。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所说的“甚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

接着,作者又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因为暗含了这样的意思,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两句话,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又举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一箪食,一豆羹”虽然比“万钟”少得多,可是“弗得则死”,看来更为重要。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按财富的数量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通过这种对比,既让人认识到将“礼义”抛到脑后,贪求富贵的行为是多么地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写法介绍

第一段包括两层,从“鱼,我所欲也”到“故患有所不避也”是第一层。这一层的开头两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只是作为一个比喻,借以说明“我”“舍生取义”的果敢,只具有使文章生动形象,鲜明可感,富于气势的修辞效果(孟文的特色之一),完全没有使论点得以证明的论据作用。因为人能“舍鱼而取熊掌”并不能证明人就能“舍生取义”。所以,如果把上述两句换成“果敢地”三字放在“舍生取义”四字的前面作状语,是不影响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结构的。可见,这一层的重心全在后面的几句话中。后面几句中的`“舍生取义”、“不为苟同”、“患有所不避”是同一个意思,即不贪生怕死。这些都是作为事实论据的,分别放在第一个分论点我“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前后,进行回环论证,即从事实得出结论,再用事实证明它(孟文常用的方法)。所以这一层不是用“舍鱼而取熊掌”为论据证明“舍生取义”。而是用“舍生取义”,(即“不避患”、“不苟得”)为论据证明:“我”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

从“如使人之所欲”到“贤者能勿丧耳”是第二层,首先用“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两个假设反问句所蕴含的普遍事实,从反面证明第二个分论点:人们具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接着又用两个肯定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从正面论证分论点。然后顺承上文的事实论证,正反论证和酣畅的行文气势,概括性地提出了中心论点:“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体现了孟文的辩论色彩),可谓水到渠成,顺当明快。

概括上面两层可知:第一段是用“我”“人”的行为作事实论据,通过推究原因论证了中心论点。

承接第一段,文章的第二、第三段又用具体的事实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严密有力。第二段(从“一箪食”到“乞人不屑也”)举出“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的事实证明饥者照样有人的“本心”:“所欲有甚有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第三段用反问排比句式,通过把“向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德)我而为之”作比较,深刻地提示了“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是失去了“本心”的行为,从而证明了他们也是有“本心”的,只是已经丧失罢了。“是亦不可以已乎!”是在中心论点得以充分论证后提出的一句号召,增强了文章的现实批判性。

通过分析《鱼》文的结构和材料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鱼》文是用“我”“人”“行道之人”“乞人”“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者”的行为作论据,通过推究原因,然后概括提示出中心论点的。

从《鱼》文的出处看,《鱼》是《孟子》一书中第六篇《告子》中的第十章。《孟子》全书对人性的看法是人所共知的性善论。第六篇《告子》更是系统地,全面地,集中地阐明了人性善的哲学观:其中第二章指出:“人性之向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第六章又集中地指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紧接着第八章又以牛山上本来有繁茂的树木为喻,说明人皆有“性善”的“本心”,在有些人身上看不到善的行为,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善”的“本心”,只是因为它像牛山上的树木那样被砍伐殆尽了。正是这样,第十章《孟》与以上诸章在思想内容上一脉相承,论证了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恰如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所指出的:“此章言善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只有这样确认人皆有“本心”为《孟》文的中心论点,才能和《告子》全篇乃至《孟子》全书的思想内容相吻合,才有利于正确理解孟子“王道仁政”思想的哲学根源,才有利于把握孟文的艺术风格,才有利于把它作为论说文的范文进行教学。

简析

本文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他从人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与死、利与义、守义与失义等方面,层层深入、正反对比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必须舍生取义。还强调指出“非独贤者有是心(舍生取义之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人如果经不住万钟、宫室、妻妾、施恩的诱惑,必然会“失其本心(舍生取义之心)”。[2]

《鱼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按现在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为“廉耻之心”)。因为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不接纳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

主旨

《鱼我所欲也》文本身的结构和材料所揭示的中心论点应当是: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贤者能勿丧耳”。如果把《鱼》文分成三段来分析,是不难说明这一观点的。本文逻辑严密,析理精深,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流畅,气充词沛,颇具说服力。

整体把握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近“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因此,放到《告子下》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有损于人格的事来。

论点

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亏心事来。其实,仅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它的主旨是讲每个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

简要分析如下:在第1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行文至“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对这个观点的论述就结束了。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人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它。第2段就是对这个命题的论说和阐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举的失去“本心”的事例,并不牵涉生死,而只是富贵与“义”之间的矛盾与对立,所以,它和“舍生取义”的说法没有什么关系。从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本心”是本文论述的中心。“舍生取义”的观点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反面论证。

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还是比较恰切的。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什么?

篇7:“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全文解析

第一条

当事人以婚姻法第十条规定以外的情形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当事人的申请。当事人以结婚登记程序存在瑕疵为由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撤销结婚登记的,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陈群律师解析] 此条解决了以往有争议却无统一解决方案的问题。“婚姻非自愿”、“结婚登记非本人亲自到场”等等,都曾是请求宣告婚姻无效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是支持还是驳回?各地各级法院做法不一。那个非常有名的离婚财产案件,就是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司法解释三这次明确地加以解决。难能可贵的是,它还同时指明了出路:走行政程序。但这等于同时给婚姻当事人提出了救济的时限:要么60日(行政复议)、要么三个月(行政诉讼),而不是“宣告无效”的没有期限限制。其实,婚姻登记程序有瑕疵的,如果一方要撤销或宣告无效,一般都不会在三个月这么短的时间内,一般要到矛盾不可调和、利益冲突尖锐才想到才采取诉讼的行动。因此可以说,以后很难以程序瑕疵来诉求婚姻利益。第二条

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并已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张成立。

当事人一方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并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陈群律师解析]

这一条也对婚姻当事人或同居当事人纠缠不休、审判机关及承办法官莫衷一是的“亲子鉴定”举证责任及证据推定作出了明确规定,杜绝了相关人“携亲子以令亲父(母)”的尴尬现象。

不过,该规定还有不周延的地方。我在多年前曾代理过一宗再审案件,一男子以“公告送达”、缺席审理方式离婚并再婚,其前妻在娘家待产、生产、抚养幼子,却突然获知“被离婚”且亲子不被确认,遂申诉要求确认亲子关系、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等,然而,该女子却不同意做亲子鉴定,她认为,孩子是婚生子、法定的亲子,做“亲子鉴定”是多此一举,既抽血伤了孩子、又否定了婚姻关系效力、还羞辱了女方。当然,此种情形很少见。

如果在本条明确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生子女,均为婚生子女,除非有充分证据证明并经人民法院裁判,才可确定为非婚生子女。”则可解决前述问题,并填补我国婚姻法内容的一项空白、避免法律盲区。

第三条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拒不履行抚养子女义务,未成年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请求支付抚养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陈群律师解析] 不知为何有这一条?此内容《婚姻法》第三十七条已明确规定。

第四条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请求分割共同财产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重大理由且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

(一)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行为的;

(二)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的。[陈群律师解析] 这一条突破了婚内不分割财产的传统。

但是,“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的行为如何界定、谁负举证责任?很明显,“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的一方通常是背着婚姻另一方的,只有极个别特例可能是公开的不隐瞒的。那么,另一方如何知晓并取证、举证?

另外,“重大疾病”及“相关医疗费用”又如何界定、谁负举证责任?

会不会因为这样的规定,让一些家庭硝烟四起、为财而争? 第五条

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陈群律师解析] “自然增值”其实就是法定孳息,它毫无疑问属于财产所有人。个人认为,这样规定,对个人财产所有人一方有失公平,尤其是财产数额巨大的情况下。

第六条

婚前或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约定将一方所有的房产赠与另一方,赠与方在赠与房产变更登记之前撤销赠与,另一方请求判令继续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处理。[陈群律师解析] 这一条为年轻人热恋时心血来潮“赠与”、感情降温后清醒后悔的情形,以及打着婚恋旗号讹取钱财的情形中的“赠与方”提供了保障,稳定了财产关系。第七条

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陈群律师解析] 这一条解决了千千万万举全家之力、倾毕生积蓄买一套房为子女婚嫁的老人们的后顾之忧。只是,提醒老人们,可要留好证据,可要把好“产权登记”关,不可在子女弱势时被强势对方要挟而乱登记。

第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遗弃等严重损害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的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益行为,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别程序要求变更监护关系;变更后的监护人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陈群律师解析] 这一条前半部在《民法通则》第十七条、第六十四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已有规定。后半部是创新,解决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行为能力问题。

第九条

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权为由请求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双方因是否生育发生纠纷,致使感情确已破裂,一方请求离婚的,人民法院经调解无效,应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第(五)项的规定处理。[陈群律师解析] 这一条对因生育而起的婚姻纠纷给出了妥当的解决方案。第十条

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陈群律师解析] 这一条是引起社会上广泛关注、热烈讨论、争议激烈的内容。房地产因其价值高、增值快而对婚姻家庭影响巨大。房地产购置情形又千差万别,这么短短一条并不能概括所有的房地产所有权情形。

但是,这一条确立了一个基本原则:协议优先,登记人备选。这就为人民法院尽快地确定地定纷止争提供了一个可行方案。

第十一条

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购买、支付合理对价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另一方主张追回该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损失,离婚时另一方请求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陈群律师解析] 这一条体现了“保护交易原则”,保护了善意第三人,强化了产权登记的效力。将夫妻对共有房屋处理的分歧作为夫妻内部处理、不影响外部法律行为的效力、同时又使受蒙蔽一方的权益在离婚时得到补偿。

但是,如何界定“善意购买”?在民法理论中,“善意购买”通常是不适用于不动产买卖的。再则,夫妻共有的房屋,至少有两种产权形式:一是登记在夫妻两人名下,一是登记在夫或妻一人名下。在夫妻两人共同登记的情况下,何以存在“善意购买”行为? 第十二条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用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购买以一方父母名义参加房改的房屋,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离婚时另一方主张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对该房屋进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购买该房屋时的出资,可以作为债权处理。[陈群律师解析] 这一条特别体现了登记公示效力,同时体现房改房的政策效果。父母才有权参与房改的,子女当然不能享有该房改权利。第十三条

离婚时夫妻一方尚未退休、不符合领取养老保险金条件,另一方请求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养老保险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婚后以夫妻共同财产缴付养老保险费,离婚时一方主张将养老金账户中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个人实际缴付部分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陈群律师解析] 这一条告诉人们,要选择好诉讼请求,不要搞偏了。换个名目,你的目的就可达到。不过,养老金具人身性质、且是将来可预期收入,当然不宜在离婚时分割;实际缴付部分,却类同于夫妻债权,加以分割,是有道理的。

第十四条

当事人达成的以登记离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协议离婚为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如果双方协议离婚未成,一方在离婚诉讼中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财产分割协议没有生效,并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陈群律师解析] 这一条贯彻了民法理论中“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理念,条件不成就,行为不生效,当然。第十五条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作为继承人依法可以继承的遗产,在继承人之间尚未实际分割,起诉离婚时另一方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在继承人之间实际分割遗产后另行起诉。[陈群律师解析] 这一条特别注意到法律规定之间的统一和协调,交代很清楚。只是,对数额不大的遗产、对分居两地甚至两国的当事人,“另行起诉”可能比较难以实现。

第十六条

夫妻之间订立借款协议,以夫妻共同财产出借给一方从事个人经营活动或用于其他个人事务的,应视为双方约定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离婚时可按照借款协议的约定处理。[陈群律师解析] 这一条具有新时期的新特色,实际案例不多,但将来可能有增多的趋势。

第十七条

夫妻双方均有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过错情形,一方或者双方向对方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陈群律师解析] 这是“过错相抵原则”的具体体现。但我认为,如果简单相抵、不分青红皂白,可能会有失公平。假若一方有三四种错且程度严重,另一方仅有一种错且程度轻微,那也相抵?再说,也许一方愿意赔偿以求得内心平衡的,也不支持?此处应当有除外情形。

第十八条

离婚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的,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陈群律师解析] 这一条以前有过规定,不赘述。

第十九条

篇8:莎乐美作品全文解析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多层螺旋CT,诊断

急性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或通过发生障碍的状态, 属于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该病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等特点, 需尽早确诊, 及时手术, 否则极易发展为肠坏死、急性腹膜炎等严重病症, 危及患者生命[1]。本次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34例,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探讨螺旋CT在诊断该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4例疑似急性肠梗阻患者后经手术与病理确诊, 其中, 男19例, 女15例;年龄17~75岁, 平均 (52.6±9.8) 岁;病程1~7 d, 平均 (3.2±1.3) d。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困难。

1.2 方法

1.2.1 X线片检查

仪器为philips公司生产DR机, 患者取站立前后位, 扫描参数为80 k V, 28 m As, 照片距离110 cm等, 严格按照相关操作参数进行扫描检查。

1.2.2 多层螺旋CT检查

philips公司制造的64排128层螺旋CT全身扫描仪, 扫描参数为120 k V, 200 m As, 扫描层厚为3 mm, 螺距为1~1.5。一般选用碘海醇作为对比剂, 用量为80~100 ml, 注射速度调整为3 ml/s[2]。扫描范围从膈顶开始, 下至耻骨联合水平。在增强扫描的过程中注射相关对比剂, 并在30 s、60 s时获取动脉、静脉、延迟时期影像。安排两名经验丰富的腹部影像诊断医生共同阅片, 同时和手术、病理等诊断结果相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将α=0.05作为检验水准,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多层螺旋CT检出肠梗阻33例, 诊断符合率为97.06%, X线检出肠梗阻23例, 诊断符合率为67.65%。两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多层螺旋CT对梗阻程度与梗阻原因的诊断准确率均明显优于X线 (P<0.05) , 见表1。同一患者的X线图与CT图见图1、图2。

3 讨论

急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3]。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 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是解除病痛、预防不良预后的关键。诊断急性肠梗阻的关键在于观察肠梗阻的发生原因、梗阻部位以及梗阻程度。多层螺旋CT拥有强大的三维成像功能及图形处理功能, 有较好的时间分辨率与密度分辨率, 可清晰显示出机体复杂组织结构的横断面, 因此, 能迅速确定梗阻部位、诱发原因及梗阻程度[4]。

根据梗阻部位来分, 急性肠梗阻包括低位与高位肠梗阻。低位肠梗阻是指梗阻部位集中在结肠、回肠或盲肠等处, 高位肠梗阻的梗阻部位在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引起急性肠梗阻的病因非常多, 包括肠粘连、肠肿瘤、肠套叠、肠扭转、炎症、肠疝、结石等[5]。根据梗阻程度来分, 急性肠梗阻又分为绞窄性肠梗阻与单纯性肠梗阻, 前者的危害性较大。单纯性肠梗阻一般只需保守治疗, 无需进行手术治疗。因此, 要注意鉴别和区分, 尽早确定是否是绞窄性肠梗阻。从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CT图像中可发现, 梗阻段肠壁增厚, 肠系膜水肿, 肠壁强化减弱或消失, 同时, 伴有腹腔积液。另外, 还可结合临床症状来判断绞窄性肠梗阻:急性腹痛, 持续性疼痛, 甚至出现休克症状;体温短时间内升高, 白细胞增多, 出现明显的腹膜刺激特征;呕吐物与粪便中有血, 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CT鉴别肠梗阻的标准如下:肠管内存在积液或积气, 小肠肠管内径扩大范围在3 cm以上, 结肠肠管内径超过6 cm。下面主要介绍常见病因的CT表现鉴别要点: (1) 粘连性肠梗阻:一般是手术或炎症引起的, 前者常发生在小肠, 后者常发生在小肠与结肠。观察CT图可见梗阻部位 (移行带) 肠腔通常为鸟嘴样, 有变窄趋势, 局部肠壁光滑, 有时可观察到粘连的索条[6]。尽管未发现清晰的索条或粘连带, 但在逐一排除了其他梗阻原因后仍应考虑为粘连性肠梗阻。 (2) 肿瘤性肠梗阻:这是由于肠管遭到肠道内原发性肿瘤或其他部位的肿瘤侵犯后所形成的梗阻。良性肿瘤形态一般较为规则, 界限清晰, 密度均匀;恶性肿瘤一般可见肠壁内呈不规则增厚, 增强扫描病灶区域为异常强化, 周围供血动脉丰富。 (3) 炎性病变:由此诱发的肠梗阻特点明显, 肠腔一般比较狭窄, 狭窄段的肠管呈细线状, 可见肠腔轮廓较为光滑。梗阻部位肠壁呈弥漫性增厚, 肠壁轮廓比较规则。不同于肿瘤引起的肠梗阻, 炎性病变所造成的肠梗阻肠壁增厚一般比较均匀, 并且会累及更长的范围[7]。肠结核与克罗恩氏病好发于回肠末端与右半结肠, 其病灶特点为节段式、跳跃式分布。 (4) 肠扭转:从CT图像上可观察到肠袢呈C型或U型, 肠系膜血管聚集呈螺旋状。同时, 梗阻点有鸟嘴征与旋涡征, 闭袢肠管内几乎全部是液体。 (5) 肠套叠:一般发生在回盲部, 套叠部肠管呈同心圆状或袖套状, 并可发现有低密度系膜卷入其中[8]。 (6) 腹部内外疝:外疝是最常见的, 经MPR重建后可清楚观察到邻近恶性肿瘤转移、复发压迫或直接侵犯相关肠管。通常可根据原发病灶进行诊断。 (7) 粪石性肠梗阻:肠腔内存在高密度结石阴影, 可见伴梗阻上端肠管发生扩张, 而邻近肠壁未出现增厚。

本次研究显示, 多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为97.06%, 误诊1例, 误诊率为2.94%。多层螺旋CT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片, 为临床医生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采取救治措施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因此, 多层螺旋CT对急性肠梗阻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由于引起急性肠梗阻的原因复杂且多, CT图像质量与看图医生的经验各不相同, 因此, 诊断准确率也有所差异。为减少误差, 提高诊断准确率, 建议由3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共同观察CT图像, 最终得出CT报告。

参考文献

[1]丁强.探讨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治疗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 2015, 5 (18) :66-67.

[2]肖华清.64排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5, 13 (5) :58-60.

[3]梁荣真, 曾炳恬.肠梗阻的CT诊断[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35) :42.

[4]唐海燕.128层螺旋CT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5) :65-68.

[5]Matrawy K A, El-Shazly M.Intestinal obstruction:role of multi-slice CT in emergency department[J].Alexandria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 50 (2) :171-178.

[6]钱卫学, 谈瑞生, 王鼎, 等.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17) :94-96.

[7]宋福瑞.螺旋CT诊断78例肠梗阻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14) :40.

上一篇:门其实是开着的作文900字下一篇:区粮食局班子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