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网络培训总结

2024-05-07

教师网络培训总结(精选6篇)

篇1:教师网络培训总结

线性代数精品课程培训总结

冯爱芬

河南洛阳河南科技大学47100

3线性代数作为理工科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和必修课,它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把它作为一门重要的精品课程来首先进行培训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线性代数中概念、运算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学习起来颇感困难,不免产生望而生畏的情绪,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轻松学习,便于理解接受,是我们老师常说常新的研究话题。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班,有机会目睹了名师的教学风采,领略了名师的教学理念,学习了名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加深了对线性代数知识体系的理解,掌握了如何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了解了现代的远程教学。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到了许多知识,受到很大启发,收获颇多,感受很深,为今后教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现总结如下:

一、语言生动,内容丰富,知识渊博,旁证博引。

郑州参加培训归来,李教授讲课的镜头常常在眼前萦绕,回味李教授多媒体的课件,单是题目就让人耳目一新。“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看到这些优美的诗句,自然就把人带到了一种春天般充满诗情画意的理想境界,数学的枯燥随之抛到九霄云外,带着轻松愉快的美好心情静下心来学习和接受知识,也许

再枯燥、晦涩的、抽象的东西也会变得生动活泼、清晰明朗、具体准确起来了。更不用说“不要板起面孔讲数学”,那一个个晦涩难懂的概念,一个幽默滑稽的笑话,一段精彩诱人的故事,“让抽象变得自然”,让自然变得轻松,让轻松变成愉快,在愉快中接受知识,真是世界从此不再“寂寞”。再听听李教授的比喻吧,“知识点可以分开研究,但他们是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好比人的身体的各个部分,把头砍掉,四肢分开,会是什么样„„”。从三阶幻方到五阶幻方,从“我们爱数学,数学爱我们”,到“代数几何熔一炉,乾坤万物坐标书,图形百态方程绘,变换有规矩阵等”,从学校学生到某足球代表队,由此把矩阵元素和向量的线性组合相联系;从方程组求解到把打假进行到底;无不是巧妙联系,妙趣横生,真正做到了让抽象变为自然具体,随风慢慢的潜入到你的大脑,无声无息的融入进你的知识体系。“世界是联系的”,李教授也又一次巧妙的给我们展现了这个千古不变的哲学观,真乃哲学大师呀!

二、概念引入,新颖独特,生动形象,巧妙联系。

线性代数这门基础课程的概念多,理论性强,晦涩难以理解,李教授讲课中采取的概念引入法实在令人难忘,教学的开始李教授就为大家灌输了一种理念:数学的是很有用的,是基础性的,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所以李教授讲课中始终围绕这种理念,他将每个概念的引入都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展现给大家线性代数与其它学科的有力结合,体现着线性代数的应用价值,激起学习

者的极大兴趣,同时,这样教学很好地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础地位,学习者实实在在看到了线性代数为其他课程服务之处。

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来表述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是李教授线性代数教学的特点之一,譬如把向量的线性组合与学校的某代表队相类比;向量的线性相关或无关,就好像几个不同的代表队的关系。用“寻根法”找源头,找历史背景。用李教授的原话“土话和官腔”相结合,先土话,后官腔;先具体,后抽象。使听者喜欢,又能快速理解和正确掌握。

三、几何、代数融为一体。

李教授在整个讲课过程中,对线性代数一直体现着一种思想理念:空间为体,矩阵为用。线性代数的研究对象几何、线性空间、向量,研究工具代数、矩阵运算,从向量问题开始到矩阵语言描述、矩阵运算解决,从而对向量问题进行解答。例如,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几何意义,向量与向量的关系到二阶行列式、三阶行列式,然后又联系到重庆的汽车很挤,“把人都挤成照片”等,时刻把几何、代数联系在一块,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四、数学聊斋,引人入胜,精彩课堂,使人难忘。

李教授把数学的魅力展现给了我们,也给我们带来了数学之外的享受。一则“峨嵋山的佛光”的数学聊斋,仿佛已经把我们带到了峨嵋山下,既欣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又体会了名家大师是怎么时时刻刻把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现象和数学相联系,处处体现出自己的“数学味”。还有“指鹿为马”、“挂狗头卖羊肉”等

等如是之说,令人难忘,回味无穷。

总之,通过这次线性代数精品课程网络师资培训,在教学中给我们开阔了视野,灌输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了名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为我们今后的线性代数乃至其他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并为和其他兄弟院校进行交流提供了平台,希望这样的培训多多开展,也希望聆听更多的教学名师授课。

“窥一豹可见一斑”,以上总结是个人感想和收获的一部分,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2007年11月23日

篇2:教师网络培训总结

2015年的寒假,对我来说颇不寻常。假期伊始,我便迎来了 “小学语文教师网络培训”。

因为,培训在假期,孩子也放假在家。所以,每天我早早起床到菜市买菜,接着为孩子准备早餐,把孩子送去学琴。回来后便抓紧时间学习网上培训内容,专家的教育新理念,让我眼前一亮;名师的示范课,让我感受到课堂呈现出的魅力;讨论区的交流讨论,让我们思想的火花得到碰撞。

王教授的《阅读教学的两个转向》,让我明确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要点:合宜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设计。王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一个个鲜明的观点、一个个生动的课例让我受益匪浅,也为我今后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从关注“教学方法”转向“教学内容”、从关注“教的活动”转向“学的活动”。

篇3: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模式初探

反思前几轮继续教育培训, 成绩是显著的, 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网络培训的优势则能够很好地克服这些弊端。

在培训的运作方面, 以往的培训模式主要采取行政推动 (行政指令性计划、学分驱动、认证驱动、机构推动等) , 有很强的制约性, 容易组织实施, 教师参训率高。但忽视了受训学校和教师的主体地位, 受训学校和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有限。网络培训以受训学校和教师为主体, 体现“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基本思想, 重视教师的自主学习。

在培训的组织方面, 过去主要运用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 但集中培训的管理难度大, 校本培训又缺乏有力的监管。网络培训能有效缓解工学矛盾, 降低管理难度, 通过有力的网络监管, 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在培训的内容方面, 过去主要使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教材过于统一, 目标指向偏于理论知识。网络培训运用网络交互的基本观念, 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紧密联系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 能学以致用。

在培训的方法方面, 过去主要是“讲—听”式, 方式方法单一。网络培训加强了教师与学员、专家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培训的评价方面, 主要按常德市教育局制定的教师继续教育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但落实情况不理想。网络培训的评价将加强县、乡 (镇) 、校、教师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认真按评价指标计分, 对学校和教师既注重过程上的制约, 也注重结果上的激励。

我们组织了对全县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上一轮继续教育情况和国家级、省级万名班主任远程培训情况以及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 从实践层面客观分析了教师培训工作的经验和不足, 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 澧县中小学教师人数较多; (2) 澧县中小学校分布相对集中; (3) 澧县中小学校都建有现代远程教育接收播放室和计算机教室; (4) 澧县中小学教师大多持有现代教育技术高级等级证书, 具备上网学习技能。因而提出了构建具有澧县区域特点的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模式群的构想。

一、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模式构建的主要原则

⑴目标性原则。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模式的构建, 要以国家、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文件精神为依据, 以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为基础, 以网络为学习平台, 以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尽可能做到准确定位培训目标, 合理组织培训运行, 科学选择培训内容, 有效开展监管评价。

⑵可行性原则。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模式的构建要具有可操作性, 要综合考虑地域经济、培训师资、硬件条件、参训者学习技能的适应性, 要设计清晰的程序和结构, 以利于培训机构按程序组织、运行、管理、评价培训, 利于培训教师选择和实施科学有效的培训方法, 利于引导和规范参训教师有序、真实地参加培训。

⑶创新性原则。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模式的构建要按照国家教育部《2008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要求, 突出网络培训模式的发展和创新。

⑷针对性原则。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模式的构建将尽可能避免和克服以往教师培训针对性不强的弊端, 以教师为本, 以岗位为本, 以问题为本, 以教师在岗学习、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 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认识论的取向, 努力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模式构建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模式群由运行模式、组织模式、内容模式、方法模式和评价模式五个板块构成。

1. 运行模式

我们认为, 以往的教师培训运行模式各有利弊。行政推动是目前最主要、最常用的运行模式, 具有统一性、规定性和强制性, 但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不强, 中小学教师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机构推动模式由相关业务部门实施专项培训, 针对性较强, 但适应性不强, 有一定的工学矛盾;自主参与模式注重了参训教师的主体地位, 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但不易有效管理, 有很大的随意性。

我们将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运行模式的研究定位为:三个阶段有序推进, 外力推动和内需驱动相结合。

三个阶段有序推进: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外力推动和内需驱动相结合:外力推动包括行政推动:两线 (教育行政部门、师资培训机构) 四级 (省、市、县、校) 三位一体 (进修学校、师训站、学校) 推动;机构推动 (由专门研究机构实施运行专项培训, 如学科培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等) ;认证驱动 (如学历毕业证、继续教育结业证、普通话等级证、现代教育技术等级证等与教师评先评优、晋职晋级挂钩) ;学分驱动 (制定具体的学分标准, 严格计分, 落实奖罚措施) 。内需驱动包括课题驱动 (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 满足教师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博文驱动 (组织教师在一定的范围内发表博文、评点博文、评选名博等) ;友情驱动 (引导教师组成友情圈子、开展互动交流) 。

外力推动和内需驱动相互整合, 互为补充, 可以推演变化出以下运行模式:行政推动+课题驱动模式 (或博文驱动或友情驱动) ;机构推动+课题驱动 (或博文驱动或友情驱动) 模式;学分驱动+课题驱动模式 (或博文驱动或友情驱动) 。

2. 组织模式

前几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最基本的组织模式有集中培训、校本培训、远程培训, 另外还有收看卫星电视课程等。集中培训便于组织和管理, 利于解决普遍问题, 但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差, 工学矛盾突出, 学校、教师经济负担较重。校本培训突出了学校的主体地位, 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但一般中小学培训条件 (师资、技术、装备等) 有限, 上级对培训过程的监管不便, 很容易流于形式而收效甚微。远程培训学习资源丰富, 能得到专家的及时指导, 能与专家进行交流和互动, 非实时课程学习也解决了工学矛盾, 但对教师的学习监控手段和作为有限, 易出现弄虚作假。

综合以上组织模式, 我们认为以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为基础的、以网络为学习平台的组织模式应该是目前的最佳选择。为此:

(1) 开通校园网。中学、中心小学、县城小学和有条件的农村完小要开通校园网。

(2) 创新师训网。县教师进修学校要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 以现有的教师进修学校网站为基础, 设计并开通澧县师训网。

(3) 链接继教网。校园网、师训网都要与省和国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链接, 充分利用网络培训资源, 分享继续教育成果。

以网络为平台, 形成以下多种组织模式:

校本培训。通过校园网, 组织本校教师开展教研教改和课题研究, 参加县级及以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集中培训。按照上级要求, 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业务部门组织相关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按实际情况以校 (乡) 集中、片区集中或全县集中。

片区联合。按行政区划, 分澧阳片区、红湖片区、垱市片区、梦溪片区、甘码片区, 片区内校园网络连通, 也可以和其他片区连通, 联合开展教师培训。

网络磨课。磨课是集中教师个人经验和其他教师智慧的课以及上课前的反复推敲试讲过程。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将教案挂在网上, 征求他人意见, 多次修改, 反复推敲, 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培养教师教学反思精神都是大有裨益的, 我们要加强对教师的磨课指导。

好课上传。如果一堂课有问题的驱动, 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信息量充足, 凸显生成性, 难易适中, 语言得体, 就是好课。学校、教研部门、师训机构要组织教师在网上开展好课上传和评选活动。

博友圈子。引导教师组成博友圈子、参加圈内活动、交流圈内信息、探讨圈内话题。

澧县教坛之星城乡行。组织全县教师参加“澧县教坛之星”网上评选, 组织“澧县教坛之星”到学校或片区交流, 组织“澧县教坛之星”与中小学教师在网上实时互动。

3. 内容模式

内容模式研究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的内容, 解决训什么的问题。

首先, 出色完成“规定动作”。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师训机构规定的培训必修课程要高质、高效地完成。

其次, 精心设计“自选动作”。我们提出博文分类的思想, 将博文分为叙事类、案例类、议论类、技术类。

(1) 叙事类。叙事就是对一个或一连串真实、有意义事件的叙述及其精彩点评。主要有教育叙事和教学叙事。教育叙事包括教育历史叙述、教育调查叙事、教育经验叙事、教育传记 (自传) 等。教学叙事包括教学反思、生活故事、实践体会等。

(2) 案例类。案例是实践活动中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 通过分析这些典型事例,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主要包括:教育案例, 教学案例, 课例研究, 好课视频。

(3) 议论类。议论是一种评析、论理的表述方法, 一般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周密。主要包括:一事一议, 简要描述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个真实的含有问题的事例, 然后进行评析, 得出一个观点 (结论) ;案例点评, 对两个及以上具体教育情境逐一进行描述, 或通过描述几个教学情境 (包括教学录像回放、观看教学视频等) , 然后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分析和评价;好帖集萃———将教师在网上发布的精美帖子汇集, 然后在师训网上统一发布, 微博可以归入此类。

(4) 技术类。主要研究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的技术及应用, 如校园网、师训网的开通, 校园网、师训网、继教网的整合, 片区网络的联合, 网络培训过程的监控和评价, 博文、好课视频、课例评论的写作或制作技术等, 还可以组织中小学教师适度开展网上休闲娱乐活动。

4. 方法模式

方法模式研究的是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方式、方法, 即教学模式, 解决怎么训的问题。

案例教学。我们要通过网络模拟或重现教育教学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 让参训教师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 通过讨论或研讨来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模式。

合作交流。网络学习合作小组可以是同校教师, 可以是片内教师, 也可以是县域内任何学校的教师, 通过网络参与合作。校内、小组内、片区内、县域内的教师, 利用网络学习平台, 讨论学习内容, 交流学习体会, 分享学习成果;还应该组织学员和专家之间的网上互动交流。这种教学模式在网络培训中应该普遍运用。我们首先要指导教师通过网络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然后要引导教师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交流互动。

示范—模仿。这是以培养和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技巧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 适用于发展技能、技巧和培养动手能力的教学。教师要明确受训者应该掌握的行为技能, 并说明该技能的操作原理和程序, 精心设计和编制教学软件, 通过网络向学员演示示范, 指导学员参与性练习和自主练习。

情境教学。在基于网络环境的培训教学过程中, 培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参训教师一定的情感、态度体验, 并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除以上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模式之外, 为突出网络培训特色, 我们还设置了以下三种课堂模式:

(1) 图文课堂。以有关图文课堂构建的理论为指导, 培训教师通过师训网向受训教师展示图文案例, 组织中小学教师进行网上案例诊断和座谈, 并指导中小学教师进行实践和反思。

(2) 视频课堂。在专家的指导下开辟视频课堂, 通过课例示范, 组织中小学教师开展网络论坛交流, 然后由专家进行点评, 使受训者得到反思提高。

(3) 博客课堂。培训教师聚焦教育教学的热点、焦点、难点而提出问题, 通过博客参与交流, 分享探究成果, 以完成教师的自修反思。

5. 评价模式

研究、探讨并形成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的在线监控、测试、评价体系及细则。

评价主体 (评价者) :县级师训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

评价客体 (评价对象) :中小学校和教师。

评价内容: (1) 学校:主要考查参训学校开通校园网络、联合片区网络、组织校本培训和集中培训、开展网训活动、收集整理网训资料以及培训成果等。 (2) 教师:构建中小学教师参加网络培训以学时、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作业与实践、培训效果为主体结构的评价体系;制定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的案例、课例、磨课、好课、叙事、评论、反思、图文、视频、博文十类评价标准;研究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在线测试、监控的方法和手段。

三、影响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模式构建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⑴校园网。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步伐日益加快。网络学习以其资源丰富、跨越时空、方便快捷等特点而深受人们的欢迎, 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发展趋势。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看作实现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关键。校园网是一种为学校学习活动、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管理活动服务的校园内局域网络环境, 它是建构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之上并与因特网相连接的。校园网是进行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最基本的物质支持条件, 不建设好校园网, 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对策: (1) 教育行政部门要高瞻远瞩, 科学规划, 统筹安排; (2) 建设中小学校园网, 澧县已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一般中小学校建一个百兆以太校园网即可, 模块配置可选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心、视频点播中心、教学资源中心和网络监控系统等。

⑵专业技术骨干和上网学习技能。网络技术属于高新技术, 掌握网络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在一般的中小学校更是凤毛麟角。充分利用网络环境, 实现基于网络平台的中小学教师培训, 需要形成并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交流平台、管理平台、评价平台, 需要整合和优化虚拟学习环境, 需要进行软件资源建设和网络维护。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模式构建的另一个前提条件是参训教师要具备上网学习技能。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博文的写作上传、网上合作学习、与专家的互动交流、参加网上实时座谈以及接受在线测试监控等, 都必须使受训教师掌握一定的上网学习技能。这是开展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必需的技术支持条件。缺乏这一技术支持, 网络培训便无从谈起。

对策: (1) 分层次进行技术骨干培训。县级教师培训机构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对全县中小学校的技术骨干进行培训;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为中小学校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2)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和各中小学对全体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通识培训, 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学习技能 (如博文的写作上传技术、加入博友圈子的方法、网络磨课的技术、如何分享教育成果、怎样和专家互动交流等) 的专项培训。

⑶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对学习的考核评价。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模式的构建, 突出中小学教师的主体地位, 需要教师有主动的学习动机、自觉的反思行为和合作的学习态度, 这是不容置疑的。同时, 科学、有效的网络培训管理 (包括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对学习的考核评价) , 对于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来说, 实乃关键环节。否则, 网络培训便会流于形式, 培训实效性低的难题就得不到破解。

对策: (1) 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的激励政策, 形成激励机制, 激发教师主动学习的动机; (2) 县教师培训机构要优化学习过程监控的方式和手段, 并开展在线测试, 强化网络培训过程和结果的管理; (3) 县教师培训管理部门要组织中小学校落实考核评价, 评价结果既要有激励性, 也要有制约力。

⑷专家引领和指导。构建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模式, 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也迫切需要专家的引领和辅导。要确保课题研究的深度和高度, 专家是不能缺位的。

篇4:关于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 教师培训 网络培训 专业化建设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环节和途径,也是高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在需求和愿望。为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部于2007年批准成立了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构建起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新体系,实现了教师教育培训的网络化,一方面提高了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又提升了高校的网络建设管理水平,为高校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便捷的网络环境。

1 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优势与特点

1.1 降低培训成本,有效缓解工学矛盾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积极增强其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来自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这种工学矛盾长期影响着高校教师的工作效率,成为制约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发展的瓶颈,使得教师培训工作长期处于高校建设的边缘化地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严重阻碍了高校教育教学的健康稳定发展。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体系是一个覆盖全国的高校教师培训系统。参训教师通过计算机终端完成报名和选课,并通过视频、文字等参与互动学习,甚至在网上提交作业。参加“同步课堂”的教师能够集中就近培训,不仅大大降低了培训费用和时间成本,还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工学之间的矛盾。

1.2 扩大培训规模,有利于提高培训效率 据统计,目前在高校教师队伍居于主体地位的是中青年教师,他们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都亟需提高。而当前,随着高校专业设置的不断细化,以及专业课程数量的不断增加,高校现有的教师队伍已无法满足其教学课程发展的需要,承担具体教学任务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因此,高校在组织教师培训上承担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其培训质量难以保证。而网络培训的出现,有效地缓解了高校现有基础资源与培训需要的矛盾,实现了各高校相同专业教师的同步培训学习,有利于学习目标的顺利完成。主讲教师与参训教师可以在异地进行即时交流,大大扩大了受众面,提高了培训效率。

1.3 主讲教师水平高,有利于优质培训资源共享 主讲高校网络课程的教师主要为国家精品课程的主持者,国家骨干级教师团队的组成人员,专业阵容强大,教学经验丰富。他们以广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和对教育的炙热情怀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参训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方法及理念,并使参训教师享受到了主讲教师对知识的智慧解读,有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2 进一步搞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的策略

高校网络培训极大地提高了高校教师培训工作的效率,解决了专业教学人才队伍培养的难题。但总体来看,目前的网络培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无法满足教师个性化的培训需求、难以保障资源的开放性、缺少后续服务支撑等,网络培训依然任重而道远。

2.1 以人为本,实施个性化培训 高校要重视培训前的培训需求调研工作,将培训对象的需求作为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解决他们在教学科研活动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和困惑,增强教师培训的吸引力;又要研究他们的潜在需求,并据此设计科学的网培发展规划,进一步拓展网培发展内涵。要彻底转变传统培训自上而下的灌输式培训方式,在充分调研不同地域、不同类别高校及其教师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培训,以教定培,按需施训。

2.2 协同创新,提升培训综合效益 积极进行教师培训机制创新,是高校教师培训的时代要求,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因此,高校要组建一支专业精干的培训设计团队,加大资源库开发力度,建设与高校课程数量相当的、能够满足教师不同成长阶段进修学习的培训课程体系,邀请更多名师大家担任主讲教师。同时,高校还要组建一支技术过硬的保障团队,建设全国性网络支撑平台和体系,确保网络畅通稳定,为培训保驾护航,支持和辅助高校开展大规模教师培训。网培中心应适时探索与各省市分中心更加广泛的合作,根据各省市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不同需求和培训实力,为其制定更加符合各自特点的培训项目,指导其充分利用现有网培平台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分中心师资培训综合效益。

2.3 转变观念,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转变培训理念,是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教师培训数量与质量的统一。高校培训是面向全体教师开展的,要积极关注教师的全面发展,积极利用网络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发挥远程教育手段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和考评制度,引导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不断扩大培训范围和覆盖面。网络培训交互性强,形式灵活,能够满足教师个体发展需求。因此,高校教师要主动追求发展,积极参加培训,不断提高专业化发展水平。

3 小结

教师培训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而网络培训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高校教师培训的质量,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稳定的动力。因此,各高校要切实加强教师网络培训建设,积极进行制度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朝着专业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利民.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高校教师培训与发展研讨会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成立5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J].教师与教学,2012(2):10-1.

[2]程敬恭.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刍议[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01).

篇5:教师网络培训总结

教师网络培训总结1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至今已经历了十多年的春华秋实。从教十余年来,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投身课改工作之中,忠于职守,任劳任怨,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在积累了较为丰厚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这次全员远程培训,使我获益匪浅。我的体会与感悟有三点: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但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不是知识的收购站,他们需要的不是一杯水,一桶水,而是一种能力,一种去探究、去寻找整个知识海洋的能力!与其让教师有一桶水往学生的杯里倒,不如教学生如何去挖掘水源,如何变“杯中水”为“长流水”。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而先进的教育观念来自不断的学习,因此,我积极参加市县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新课程培训,把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作为我自己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把新课程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我对照新课程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讨论反思。通过学习、讨论和反思,提高了认识,深刻地感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为了洞察最新的教改动态,关注教学改革实践和研究成果,我坚持阅读了大量的教学刊物,在杂志报纸中汲取营养。我还借助网络这一快捷的信息资源,从专家和同行的优秀经验中去深深体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我快速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转变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灵活施教,积极挖掘课堂效率。

新课改的实施,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起码要做到两点:首先,变权威者为组织者,担负着学习、探索的重任,不再有“经验”可谈。工作特点和职业要求决定了教师在课改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根据课改的需要和学科特点,积极参加各种集中学习、教材培训、集体备课、召开教学研讨会,共同探究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和途径,为广大教师展示才华、相互学习,提供机会,构建平台。其次,变指导者为参与者。

新课改中,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求教师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使用学习,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便于学生多感官接受和传递信息,增加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我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学习互相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我秉承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沿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努力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学习氛围,逐步形成了激活学生经验、贴近现实生活、追求真实有效的`教学风格。

三、善于思考,潜心提炼教改成果。

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透彻了解他的学生,不断反思教学常态下的师生活动,课改工作尤为如此。几年来,课程改革使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教育科研意识对新课程的作用。实践中我坚持质疑反思,尤其善于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去关注学生,研究学生。我还不时地把自己在教育教学、课改实践中的点滴感悟流淌于笔尖,通过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多种渠道与专家对话,与同行交流,在反思中行动,在行动中反思,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我特别注意老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就与同行交流磋商,定期总结一些问题与同行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使自己的知识得到了丰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山巍巍其高峻兮,吾将竭力而攀登。今后的路更加漫长,我将以这次培训为契机,不断地学习,更新教学理念,继续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坚信,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激情、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

教师网络培训总结2

历时一个多月的市培临近尾声了,通过这次培训我也收获了许多。

作为一名乡下中学的物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面临着许多问题;作为一名刚毕业上岗的特岗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十分欠缺。我亟待充实自己,但由于学校规模小,物理学科教学仅由我一人承担,没有一个交流、讨论与探讨的平台,也就造成了我在平时教学中只能靠自己。网络培训给我们注入了新的营养,给了我们一个学习成长的机会。

通过培训,我重新审视、定位,使自己能够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教材,进行高效地课堂教学。本次培训,按照远程网络学习与讨论的方式,在学科课程专家的引领下,积极参与研读与交流,将理论指导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不光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解决了很多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培训中,讲座、教学案例课例、网络交流,相互交流等新颖、丰富的形式,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学科理念、理论、实践活动的.窗口,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平台。

老实说,通过网络研修学习,在网上观看专家视频讲座、学科带头人教学案例、思考总结,提交作业、浏览阅读精彩的__和他们的教学心得,使我更深层次的认识到新课改下最新的教学理念和自己存在的差距、思想误区,也使我更加明确了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有主动发展的意识,要努力成为学生最亲近的人。在教学中,要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创新,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平时要善于思考,勤于积累。研修提交作业时,初读作业问题感觉自己有很多的话要说,可真要写时,又觉得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平时只注重实际教学,而缺少及时的总结反思,以至于写出来的作业内容不够充实。更重要的是不利于自身成长和发展。

篇6:教师个人网络培训总结

看了几位专家的讲座,特别是陈虹教授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和北京教育学院陈爱教授的《新师德与教师教育》。我确有“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之感,对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发生哪些变化,又有了新的认识和反思。

一、师生关系:尊重、激励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和老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喜出望外,教师应赞叹不已:“科学的发现总是属于孜孜不倦、顽强探索的人。”“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的气氛中,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中、小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个体正处于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因而对其教育,尤其是心理教育就成为一个关系他们后天发展如何的关键问题。心理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具有针对性。教育者必须了解被教育者学生生理发育、心理发展的特点,科学地、规范地、适时地进行心理教育。

通过培训,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会聆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需求。在此次培训中,不仅使我更新了教育观念,还掌握了一些现代教育技术。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大。

二、注重反思、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当学生迷路的时候,引导他们怎样去明辨方向;鼓励他们不断向上攀登。

三、不断反思

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自己。教学前,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进行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上一篇:电工安全培训考试题下一篇:中国工艺美术史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