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反思

2024-04-27

古诗词反思(共8篇)

篇1:古诗词反思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古诗距离现在生活时代久远,语意、语法等都有很大变革,且内容少而空洞。常常会出现教师没动力教,学生没兴趣学,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古诗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广的语文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教学要求中提出: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巧用推想,不失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一种好方法。

我在教学《泊船瓜洲》这首诗时,在理解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一句时,学生的意见有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钟山与京口只隔几座山;而有的学生认为,是钟山与瓜洲隔着数重山。而且坚持第二种说法的学生人数居多,这是我备课时万万没有想到的,教参中也未作重点、难点涉及到。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难点,我先让学生各自阐明观点,展开辩论,结果同学们争论得面红耳赤,胜负难分。这时,我抓住机遇巧用推想,对学生说:“刚才你们的辩论都很精彩,各有各的道理,倒让老师也不知所措了。这样吧,让我们置身于画面中,模仿作者,去推想作者站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会想些什么?弄清钟山到底与哪儿隔着数重山。”同学们各个学着作者背起双手,挺起胸脯,翘首远望。教室里鸦雀无声,他们都进入了诗的意境中,静静的进行着各自的推想。突然间,他们惊奇的嚷道:“老师,老师,我知道了,是钟山与京口只隔数重山。”我乘胜追击,“你怎么体会出来的,快告诉告诉老师?”他们争先恐后的说:“因为作者站在瓜洲遥望一江之隔的京口,自然想到离京口不远的家乡钟山了,不禁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太好了,经你们这么一说,老师也明白了,来,让我们为自己鼓掌。”(掌声不断)

分析:

本来干巴空洞的内容,经同学们这么身临其境的推想,便变得情趣盎然,这一纠缠不清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而学生将保持这种高昂的情绪,顺利学完此诗,这真是无声胜有声啊!

总之,在古诗教学中巧妙运用“推想”不仅能解决一些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难点迎刃而解,还能体会诗歌主旨,升华主题。而且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社会在变革,知识在更新,时代在前进,新世纪赋予我们教师的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发展的人。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寻求“和解”

──《长相思》课堂教学反思

打着我的提灯,我找到了一个人:

我。

我观察他。

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就是一个“文本”。按照英美新批评派的观点,文本一旦完成,作者就已经死亡。在这里,对这一命题我权且做一次教学论上蹩脚的迁移:

“课堂教学一旦完成,执教者就已经死亡。”我抛出这样一个观点,意在强调“课”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自足的存在。当课被执教者演绎完成后,课的意义已经不再为执教者本人的意图所支配,“课”用自己的存在向每一位听课者言说它自己的意义。这个时候,不管你愿意与否,执教者只能将自己转换成听课者的角色重新倾听“这一课”的言说。

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也就有了课后的王崧舟与课中的王崧舟之间的对话:我以为,王崧舟的《长相思》一课(这样的言说总有点怪怪的,人要抽身而出看自己,难!说不定哪天你就成了神经病)是在诗(词也是诗)的“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寻求着一种“和解”之道。

诗是不可解的,但诗又是不得不解的,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两难境地,抑或说是一种教学策略上的悖论。诗被卷入课程,既是她的幸运,更是她的不幸。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情保护“诗”的存在,使她免于被拆解、被蒸发。在《长相思》一课中,我们似乎看到了王崧舟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

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他对“诗是不可解的”这一命题的艰难守望和维护。“诗”之不幸,就在语文老师漠视“诗”做为一种完形的存在。“诗”是一个极易被糟践和摧残的小生命,教学上稍不留神,我们就可能毁掉“诗”的存在。其毁灭之道,即在于将“诗”置换成另一样式的言语存在。诗是不能搬家的,做为诗栖居的言语形式就是她唯一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诗”像“树”,一挪就死。因此,一个有智慧的语文老师,教诗的最好途径就是不教诗。让“诗”凭着自己的言语存在说话,让学生直接贴在诗的面颊上感受她的诗意。

王崧舟的《长相思》,走的大约就是这样一个路径。保护“诗”,就是保护“诗”做为一种“完形”的存在,这种保护的最佳策略就是诵读。我们可以从“器”和“用”的层面上理解“诵读”,但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有必要从“道”和“体”的高度看到“诵读”对诗做为一种完形存在的本体论上的意义。诗活在诵读的当下,诵读保护了诗的存在,诗即诵读。于是,我们看到,在王崧舟的《长相思》上,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先让学生读了再说。让《长相思》在诵读中流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读正确、读流利”的问题,这是对诗做为一种完形存在的深刻尊重和理解。

诗不能诉诸理性,诗只存在于直观、直感和直觉之中,对于诗的了悟是当下的、瞬间的,这就是所谓的“意会”。《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香菱跟黛玉学诗,香菱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她举例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个‘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宝玉听了香菱的讲诗赞道:“既是这样,也用不着看诗,‘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如果说“完形”是诗之不可解的一个本体论层面上的因素的话,那么,“意会”就是主体论层面上对诗是不可解的又一注脚。在《长相思》一课中,王崧舟总是不厌其烦的让学生交流读词的感觉,前前后后不下十多次。其实,唤醒感觉的过程,就是意会的过程,就是激活诗意的过程。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直觉内省、体验感悟的情感色彩。用维柯的话说叫“诗性逻辑”,用卡西尔的话说叫“隐喻思维”。在我看来,“意会”是一种比言传更本质、更内源、更真实的生命方式。这种意会,不光基于直感和直觉,还基于联想和想象。事实上,对诗的意会,是一个直觉和想象纠缠不清的过程。在《长相思》一课中,王崧舟前后安排了四次不同类型的想象。读词后谈印象是一种再造想象,听诵读看画面是一种表现想象,听音乐写故园是一种创造想象,多维度问作者是一种角色想象。这里的种种想象,既是对词的整体性和生命性的一种小心翼翼的呵护,又是对词做为一种召唤结构、一种空白张力的主动回应。

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又发现,王崧舟正试图以一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方式,对“诗是不可解的”这一命题进行着艰难的突围和颠覆。换言之,他努力想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达成一种互信互谅的和解。之所以尝试这样的突围和颠覆,我想个中缘由是比较复杂的:

第一、诗的学习,尤其是古诗词的学习,他不能不考虑学生的言语解读习惯和言语思维方式。

第二、在小学阶段学诗,他不能不尊重学生的生活积累、人生积淀和文化底蕴。

第三,在教学评价尚未实现革命性的转型之前,他不能不顾及仍然流行着的古诗词学习效果的检测方式和标准。

于是,他不得不冒着“诗一解就死亡”的风险,在“可解”的沼泽地上艰难的跋涉着。我们从中发现王崧舟课堂教学的两处细节,这可以成为这种尝试的标识:

一、在学生默读思考《长相思》的大意后,他设置了这样两个问题:作者的身在哪里?作者的心又在哪里?这两个问题,是对“解诗”的一种打探。这种打探有着明确的方向性,这种打探必须基于词义的初步理解,这对诗的存在而言无疑是一种危险的动作。但这种打探并不死扣词中的字眼,他不想“字字落实”,不想因此将学生的诗性思维与字词的肢解绑在一起。他想通过这种打探,让学生对其中的诗意引发一种敏感和警觉,学生对此的回答不一而足,但这无伤诗之大雅。

二、在学生沉入词境后,他采用互文印证的策略,用纳兰性德另一首词中的一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来引发学生对词的深层意蕴的解读。这种侧面的、迂回的解读策略,依然折射着王崧舟对诗的“可解”与“不可解”的矛盾之情。互文做为一种解读策略,其用意是十分明显的;但互文策略用在这里,王崧舟是有自己的主张的。那就是借助“互文”在诗的“可解”与“不可解”之间达成一种谅解备忘录。诗说到底是对人生、宇宙的一种直观的洞悉,对事物的一种普遍性的了悟。从这个意义上说,诗只能去“见”去“会”去“悟”。但是,诗毕竟是一种言语的存在,尽管这种言语以自足和完形存在着,她处处设防,她把自己保护的严严实实。但百密终有一疏,只要有一条缝,只要有一孔眼,我们就有窥见的机会和可能。正是这样的一条缝、一孔眼,让诗暴露了自己最隐秘的灵魂,于是,诗终于在自己的疏忽中败下阵来。这才给了王崧舟和王崧舟们以“解诗”的可乘之机,一片中间地带在跋涉中被他们发现了。

但不知这种发现,对“诗”们而言,是幸耶?是不幸耶?

《梅花魂》教学反思

上完《梅花魂》这一课,我的心里涌动着一种激动,洋溢着一种感动,为自己,也为学生。下面,我从以下两点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透过窗口看世界,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文本只是教学的一个小小的窗口而己,如何借助小小的窗口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要研究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此窗口为阶梯,创造性地去拓展文本相连的以外的内容,适时地引进推荐给学生,既扩大阅读的量,又能为深度理解文本服务。

在教学伊始,我让学生在欣赏完梅花的图片后,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写梅花的诗词,然后教师用多媒体出示王冕的《墨梅》,王安石的《梅花》,陈毅的《红梅》,陆游的《咏梅》,以及毛泽东的《咏梅》,让学生吟咏,在吟咏中加深对梅花特点的认识,以及对梅花品性的了解。在课快要结束时,适当地引入两首现代的诗歌《游子情怀》和余光中的《乡愁》,让学生加深对外祖父思乡之情的理解,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同时也深化了对梅花魂的理解。让学生漫步在文化的长廊里,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意蕴里,课内外融合,使本节课不仅有了广度,还有了一定的深度。在教材中以小见大,融进大语文教学观,有这样日积月累的教学,小小少年的心便不会拘于孤陋寡闻,视野也一定会达到星垂平野阔的境界。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拨开层层迷雾,让诗性的阳光洒进孩子的语文生活,让我们的学生更多一份语言的醇厚与灵动,更多一份精神的丰裕与深广。我们愿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二、点燃孩子的激情,提升生命的价值

语文课程具有审美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我知道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憾学生的也是情,而教师的情感对儿童来说是导体,是火种,学生面对情感丰富的老师,身处充满激情的氛围,一定会有情真真,意切切感受。因此,整节课我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导语用诗性的语言,娓娓道来,让学生渐入佳境,尤其在讲到中国历史上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中国人的时候,教学达到了高潮,孩子们的小脸通红,情绪高涨,他们想到了民族英雄岳飞,金忠报国,想到了诗人文天祥,以及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想到了不辱使命的苏武,不顾威胁利诱,冲破阻挠回到祖怀抱的李四光,想到了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不受嗟来之食的朱自清,想到了方志敏,王二小,陈然,江姐„„说他们就是一束束昂首怒放,刚强不屈的梅花。望着他们一张张因激动而涨红的小脸,我感受到自己正在和他们一同成长,他们分明感受到了梅花魂就是民族魂,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啊。而当张明敏《我的中国心》的歌曲响起时,同学们也情不自禁地高唱起来,可以看出,学生被外祖父的这种深切的爱国情意打动了。他们的心中也涌动着一颗中国心。歌以咏怀,言为心声,语文的人文性在这里得到了弘扬。

我分明看到了文本的背后是海洋,是天空,是丰富生命的心际网络。当学生感到有一滴圣洁的露珠滴落到灵魂深处的时候,当学生被没膝的丰草所震撼的时候,当学生被蜻蜓的薄翼感动莫明的时候,他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他们的生命价值得到了提升。

春光竞会这样的饱满,这样地烂漫,这样地泼辣,这样地华侈,它把一冬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挥霍出来了。

这节课也存在一些缺憾,比如由于时间有限,朗读的指导不够到位,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时间不够等。

《桂花雨》教学反思

“摇桂花”这一段既是课文内容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这部分的教学我注意了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深入的体会了“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我先让学生读,从读懂的地方入手,因势利导,然后步步深入,渐入佳境。对于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和“摇桂花”的快乐,我引导学生阅读文字,从领会对话和动词入手,用分角色朗读和让学生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快乐之情。对于“桂花雨”的感受,我引导学生结合淋雨的生活经验来体验其舒服的感觉,然后又让学生直接来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体验喊时的心情,然后带着这种感悟和体验再次进入文字,读出了其中的感情。最后,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说说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进行情感和能力的迁移。对于这些化纤来的孩子来说,上了一堂生动的体验课。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反思

本文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写出了小桥流水人家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意境,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眷恋和思念。

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并提问读了作文之后,觉得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当学生回答表达了热爱、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时,再请学生说出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从而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的优美景色和小桥流水人家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领会每句话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走进文章,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乐于接受,效果很好。

篇2:古诗词反思

韩陵镇初级中学 李超玲

教了十多年语文,也教了十多年古诗词。虽然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但是,应试教育却走得踏踏实实。所以,为了应对学生的中招考试,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我把一篇篇优美的古诗词教成了一节节实实在在的语文知识课。现在,反思自己十几年来走过的古诗词教学之路,我发现自己的教学方法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今天,我把我的问题和反思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一、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字词释义,轻整体教学。我在教古诗词时,一般都是先对字词进行释义,再逐句进行翻译,最后再翻译全篇。这样的步骤也不能说不对,但把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字、词、句上,缺少对诗词的整体感悟。其实,古诗词的意义不应拘泥于单个字、词的意思,多数时候一首诗词的意义远比单个字、词意思的合成要丰富得多。

2、重内容讲解,轻意义领悟。在教学古诗词时,我很少引领学生去探求诗词更深的内在意义,总是在领悟诗词的意境上浅尝辄止。现在看起来,这简直不像是在学习古诗词,倒像是在学习古汉语。其实,古诗词中所包含的深厚意蕴、哲理意味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味。

3、缺少对古诗词的多层次、多角度的阐释,学生无法展开想象,也就不能有较高的艺术鉴赏。由于升学考试中注重字词的解释和单个句子的翻译,所以,我在教学中基本上不脱离字词解释的范围,很少引导学生去想象,去进行再创造性的艺术鉴赏,更不用说有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了。就是在翻译中,也是为了考试,进行干巴巴的、刻板的解释,缺少艺术的灵动展示。

二、对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反思

1、把字词解释留给学生自己去做,教师着重讲授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存活动的经历、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过程与阶段等,使学生从一定的历史氛围中自己去弄清作品的内在含义。

2、加强对学生“品、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感受、品味出古诗词的艺术意蕴,结合学生的想象与再创造,营造出鲜活、真实的现实美感。

篇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反思

一、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古诗文教学的要求

根据新课程标准所编订的新版初中语文课本的一个十分明显的改进, 就是课文当中的古诗文的比例大大增加了, 这实质上也是对语言的工具性的深层次的理解和对文言诗文中丰富的人文因素的高度重视的结果。新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 即“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初中语文教材中富含文学审美价值、人文文化因素的古诗文的篇目的增加, 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一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为培养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 提高其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并且这对提高初中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写作的档次也有帮助。而强调熟读尤其是强调背诵, 对于改变目前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以讲代读的状况, 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总之, 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将古诗文的教学摆在一个较之过去更为重要的地位, 针对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 具有较明确的指向性。

二、初中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为多年的一线语文教师, 笔者深感古诗词教学中还存在着若干问题:忽视古诗词教学的规律, 不重视诵读教学, 以讲代读的情况普遍;死记硬背, 不注重理解, 记不熟, 记混, 错别字现象严重;学生积累了一些文言词汇, 翻译理解时不懂得用, 面对句子, 下不了手;古诗词作者介绍停留于简单的知识积累, 如作者的字号称谓等, 而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及作者本身的经历创作风格等相关情况涉之甚少;教师要求学生对文言词汇进行梳理积累, 学生做不到;学生对古诗词只是简单的翻译, 字面上的理解, 不关注古诗词的鉴赏美读, 忽视古诗词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学生学古诗词的热情不高, 兴趣不浓等。

三、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 重视诵读教学, 以读促学

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对于诵读有如下论述:“作品读得越好, 学生就越能懂得和受它感染。”“全部了解一个作品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地高声诵读。作品一被诵读就成为好懂的了。”“诵读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理解与懂得, 而且还在于熟悉。”可以说, 学习古诗词, 必须尊重和继承的基本规律就是诵读。钱梦龙老师就主张:“不妨让学生适当学一点吟咏之法, 所谓‘三分诗, 七分吟’, 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 非吟不足以入其境, 得其趣方能领略其韵味。”可见古诗词诵读对加强感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 在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必须把诵读作为教学重点, 而且要保质保量完成。

教师要教会学生诵读, 要读准节奏, 正确停顿, 读出语气, 读出情感, 读出音乐美, 同时教会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 领悟文本内容, 在读中感受古典诗词的独特艺术魅力。

(二) 遵循记忆规律, 科学记诵古诗词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当中的瑰宝, 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人文底蕴的打造都有着重要作用。积累下的古诗词是学生一生的财富, 所以古诗词记诵一定要抛开功利性的目的, 而要长久记忆, 深入内心。这就需要遵循记忆规律, 科学记诵。在教学古诗词时, 首先应该清楚记忆是一个不断巩固的过程, 由瞬时记忆到短时记忆, 再到长期记忆有一个转化过程。也就是说, 要想记准、记牢、记久古诗词, 必须不断“温故”, “学而时习之”。古诗词的记诵, 理解应贯穿在一段时间, 甚至可以是整个学期, 让学生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反复诵读, 在不知不觉中熟记古诗词, 并加深对古诗词的感知和理解。这样, 所学古诗词也会在日后真正成为一笔润泽人生的财富而不是在考试后付诸脑后。

(三) 反对死记硬背, 加强理解、阅读和积累

理解是记忆的第一步, 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则记忆内容更准确, 记忆时间更长。在没有充分理解句意的情况下, 就盲目背诵, 一方面机械记忆, 不易记;另方面学生容易在默写时因不理解而记不准或写错别字。因此, 应在学生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要求其背诵默写。

另外, 词义识记和诗文阅读应该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 学生掌握的古汉语词汇太少, 必然无法完成古诗文阅读, 而记不住古诗文词义, 根源恐怕在于古诗文的见识数量太少。古诗文常见词语的呈现次数不够, 大脑中烙下的印记不深, 就不易记住或想起来。高中生之所以对古诗文理解力强些, 除年龄大、理解力强些外, 见得多应该是重要原因。因此, 除课文外, 教师选择一定量的课外古诗文供学生阅读是重要策略。

(四) 详细书写作者简介, 增强对古诗词的感悟

古代词教学强调知人论世, 这就要求我们介绍作者时, 不应介绍只是空洞的字号称谓生活时代, 更应关注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本身的重大经历和创作风格等。

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 应更深层次地走近作者, 不只见古诗词的“骨头”, 更要见其“血肉”。教师在介绍作者时要能够高屋建瓴, 深入浅出, 把一个充满立体感的作者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走近作者, 融进作者营造的情感世界, 最终更好地“披文以入情”。

(五) 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

文言字词的积累掌握, 有一个从分散到集中, 从不自觉到有意识的梳理归纳过程, 经过这个过程, 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水平才会逐步提高。比如“也”字, 当我们见识了一定数量的有“也”字的句子后, 老师引导学生集中理解归纳:“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余闻之也久。”“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也”是语气词, 至于表示什么样的语气, 在句中翻译不翻译、怎样翻译, 则要根据句子的形式及“也”字在句中的位置来定。文言实词意思的确定, 尽管可以采用语言环境推断法、多音字不同读音辨析法、词性变化辨析法、依据通假规律辨析法、从已知到未知推断词义法等, 但见识到一定量时的归纳整理, 能使学习变得简单容易。如“长”读“chang”时, 可作名词, 意为“长度”, 例如,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高可二黍许。”可作形容词, 其中一个意思是“两端之间距离大”。也许, 这样梳理归纳以后, 学生记起来还会有些困难, 教师还可进一步动脑筋, 比如, 把几个意思编成一个故事, 编成几句顺口溜等, 帮助学生巧记。

此外, 学会鉴赏古诗词, 古诗词赏析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高尚人格情操的提供了绝佳的教育素材。古诗词赏析理应引起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的关注。

篇4:在古诗词皎洁的月光中反思

月亮被“毁容”了,不再是千年前的皓月了。脸上布满了灰尘,而这都是人类熏出来的啊,工业的繁荣带来的是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环境的破坏,大气环境的破坏,使月亮毁了容。被“毁容”的何止是月亮,还有山川、草木、鸟兽,甚至是人类自身。山石滑坡了、河流枯竭了、树木伐光了、鸟兽的栖息地没有了,人类也遭到了各种病毒的侵扰。月亮也累了,不堪重负,脸上露出了疲倦,“像刚走出工地的民工”。而造成这一切的都是因为人类的贪婪无知。

“被贪婪毁容的月亮”不再“明月照我行”,而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诗人说它是害羞了,“羞于面对世界/羞于陪伴人们睡眠”,因为它不再有以往的美丽,不再有以往的纯洁。真是月亮害羞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实则是月亮不愿见到地球上“大气污染/世俗浸漫”的现状。人类伤害了月亮的心!“它的美被谁葬送?它的美被谁亵渎?”诗人询问这个世界。到底是“谁”?相信读完这首诗歌的读者都会有一个答案!

那个诗人笔下曾经纯洁、皎洁的明月,那个曾经为诗人魂牵梦绕的明月,我们应向何处寻?诗人告诉我们:“如今只能坐在古诗词里赏月/如今只能在文字中与月交谈”,因为“诗词中的月亮才是原来的月亮/高高悬挂在唐宋的夜晚”。我们只能在古诗词里演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古诗词里欣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古诗词里感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古诗词里嗟叹“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在古诗词里聆听“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在古诗词里畅想“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在古诗词里忧思“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且看恍惚中,似在风清月明的乡间,有诗人正“烫一壶老酒”,是稼轩“醉里挑灯看剑”,抑或是太白“斗酒诗百篇”,还是东坡“把酒问青天”……另有三五诗人,似是昌龄在琉璃堂与太白、高适把酒言欢,抑或是东坡、佛印等在谈古论今……一篇篇才华横溢的诗篇横空而出。诗人告诉我们,“唐宋诗人的才气,都斟于头顶融融的银盏”。月亮汇聚了他们的才气,也成为他们灵感的来源。

古诗词的意境让人流连忘返,古诗人的才情让人赞叹万分,但最让人难舍的却是那一轮“银盏”!那一轮纯洁、皎洁的明月!梦已醒,酒已醒,“走出诗词的意境”,只剩下“浑浊的世风扑面”。诗词里美好的意境,现实中却再也难寻,美丽的月亮、秀丽的山峦、清澈的河流、湛蓝的天空、翠绿的树木、豪情壮志、金戈铁马等等都已成为过去,看见的只是“风亦不明,天亦不蓝”。诗词里的淳朴与美好也同样寻觅不到了,只剩下为名利、为生活奔波的人们,而月亮只作为地球的卫星留在人们的印象中。月圆之时,又有几人能“举头望明月”进而“低头思故乡”呢?月宫中的玉兔和吴刚,以及美丽的嫦娥早已敌不过灯红酒绿的夜生活,真正成为了一种遥远的传说,离开了今人的意识。“举头望明月”,我们看到的却是“变质”了的月亮。大诗人李白曾咏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确实是看不到古时的月亮了,可如今的月亮却未曾照过古人。禁不住想问一声,随着“神七”上天的宇航员们,你们有没有看到曾经美丽的月亮?

诗人慨叹:真是愧对祖先!可是,愧对祖先的何尝只是诗人一人?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

坐在古诗词里赏月

曲近

大气污染

世俗浸漫

披面纱的月亮啊

离我们越来越远

原有的纯洁

原有的皎洁

都已不复存在

像刚走出工地的民工

除了灰尘,还有疲倦

被贪婪毁容的月亮啊

总是躲躲闪闪

羞于面对世界

羞于陪伴人们睡眠

它的美被谁葬送

它的美被谁亵渎

如今只能坐在古诗词里赏月

如今只能在文字中与月交谈

诗词中的月亮才是原来的月亮

高高悬挂在唐宋的夜晚

风清月明的乡间

烫一壶老酒,醉里看剑

邀三五高朋,赋诗论道

唐宋诗人的才气

都斟于头顶融融的银盏

走出诗词的意境

浑浊的世风扑面

风亦不明,天亦不蓝

真是愧对祖先

篇5:古诗词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设置。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项:

1、提升学生诵读古诗词的能力与水平。

2、强化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继承与弘扬。

3、探索阅读教学朗读指导的落实途径与方法。

将提升学生诵读古诗词的能力与水平放在首位,这是由古诗词诵读专项训练这节课的性质与内容决定的。同时,因为是小课题研究课,所以实验、探究并创新阅读课朗读指导方法,就自然成为本节课的目标任务之一。

二、教学环节的设计。

共分为四个步骤:一是为了使学生对古诗词文学知识有所认识与了解,特设置了领悟诗的内涵环节。这是上好整节课的前提与先决条件。所谓“诗无达诂”,只有理解了古诗词的本质与特点,掌握了它表情达意的方式与手法,才能准确把握每首诗词的主旨与情感,也才能吃透诗歌,与诗人气脉相通,读出意境,读出文字背后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二是佳篇名作诵读,先听录音欣赏视频,再有感情地朗诵诗词。所谓诗情画意,每首诗词就是一幅绝好的画卷,而优美的音乐更是为诵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与环境。再加上知名播音员声情并茂、饱满深沉的示范朗读,使所有学生在朗读方法与技巧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指导与启发。三是佳篇名作吟唱,先欣赏视频中的诵读与演唱,再由学生进行诵读,也可演唱。古诗词不仅能诵读,而且可以唱出优美动听的歌曲,这对学生来讲又具有莫大的吸引力。这也是我这节课的创新之一,虽然吟唱与朗读完全不同,但两者又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事实证明,学生的情绪在这个环节达到了整节课的最高潮,而古诗词朗诵的质量也得到了质的提升与飞跃。四是作业,这是本节课内容的延伸与扩展,目的在于巩固课堂上所得到的朗读知识,继续提升朗读能力与水平,并为下节课的复习提问环节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效果的评价。

篇6:古诗词教学反思

初读 —— 画出不懂的词句;

再读 —— 参考学习资料进行理解;

品读 —— 与同学深入探讨重点词句,品味诗意;

诵读 ——边读边想象诗中意境。

在学生理解诗所表达的内容后,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将诗的意境用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表达出来。10分钟后,一个学生质疑:这首诗到底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争执不休。有的说:“从第一句和第二句的‘梅子金黄’和 ‘杏子肥 ’ 中可看出描写的是夏天的季节” ;有的说: “ 从第二句中的 ‘菜花’和图上画的 ‘绿油油的田野’可以看出是春天 ”。 我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耐心地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们情绪高涨。他们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诗的内容最后一致认为描写的是夏天这个季节的景色。

篇7:古诗词教学反思

郑州市中原区育才小学

栗 芳

在本次中原区古诗词教学研讨会上,我执教了一首词--《渔歌子》。我先从背积累的古诗词引入课题。然后,我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反复读词,达到正确、流利。接着,我从“不须归”切入,以“渔翁为何不须归”为主线,解诗句,入诗境。最后,我用置换角色的方法创设情境,引生思考:渔翁仅仅是在钓鱼吗?从而感悟诗情:钓美景、钓心情、钓生活。

课上完后,感觉非常不好。整堂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与文本的互动都不够到位,教师一直在拉着学生往前学,学生的参与面、参与度和参与热情都不好。

课后,许主任进行了总结和评课。首先讲的是如何备课。备课是让课堂高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但总的备课理念与步骤是大致相同的。其中给我触动最深的是“通备教材”和“备单元”,以后我一定要试着这样来备课。

完备课问题,许主任进行了评课。对我执教的《渔歌子》,许主任肯定了优点,但更多地是毫不留情地进行了批评。虽感难受,深受打击,但对于现在才能鼓起勇气进行反思的我来说,不可否认,她的批评当真是一针见血的。如:本节课丝毫没有提及单元主题和单元要求,脱离了基本的文本要求;在“吟诵”环节混淆了诗与词的基本特点,给了学生错误的知识;等等。甚至,许主任还为《渔歌子》重新设计了流程,加入了大量背、默、练的环节。这些都是很朴素的课堂理念,是当今热闹、浮华的语文教学所缺少的东西,很宝贵。

本次古诗词教学研讨会令我思考了许多。对于许主任讲的观点,有些我非常赞同,但也有一些我有不同的意见。许主任批判了沙老师过深、过多地指导和拓展,批判了我让学生“表演读”古诗词,她一再强调小学的古诗词教学目的是“积累”,强调课堂上可以用一半的时间来背诵、默写、做练习。猛一听,似乎就应该是这样上,但细一思索,却又不然:首先,公开课与常态课是不一样的,不能拿一般常态课的要求来评价公开课,公开课表达的更多的是理念与教法,它所承载、所蕴含的内容肯定会多一些,肯定会比常态课变形一些。其次,对于小学古诗词课来说,把积累做为目的是对的,教学生了解学古诗词的步骤“释词--解意--悟情”是对的,要求学生当堂达到背默也是对的,但是,如果每一首古诗词都这样学、这样背、这样默,效果会如何呢?为什么学生反复背默却背完就忘、屡默屡错呢?为什么学生学了好几年的古诗词,背默了几十首古诗词,却对古诗词毫无喜爱之情呢?为什么学生在考卷上描述古诗词时所呈现的语言如此苍白与贫乏呢?为什么生活中学生在身处相似的情境时,所学、所背、所积累的古诗词不能脱口而出呢?„„我认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古诗词教学没有调动学生的兴趣与感情,没有让学生在轻松中走进诗词的意境中,没有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

我认为,小学古诗词课的定位应该是--欣赏与积累。这里的“欣赏”并非许主任所说的“赏析”、“鉴赏”,而是指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在兴趣中,品味诗词的语言特点,感受诗词的魅力,轻轻松松地达到积累的目的。我一直都坚信:兴趣比背默更重要。兴趣可以给学生走进古诗词的大门提供更多更持久的动力,这远比让学生枯燥地背默几首古诗词重要,也远比只教学生学会理解古诗词的步骤重要。当然,我并非否定“背默”和“教学步骤、方法”,但是在掌握步骤、方法的基础上,教师更应该致力于引导学生依据词句,进入诗词的意境中,感受古诗词所蕴涵的内容和情感,感受古诗词的“言简意丰”。因此,只要教师能够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兴趣,感受到学古诗词是快乐的,愿意在课堂上去读、去说、去想象、去写,甚至愿意在课下多读一些古诗词,这就足够了。至于教师采用什么教法,无可厚非,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通往“成功”的路不止许主任所说的这一条。

有人说,比起医生、律师、技术工等职业,教师的职业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甚至有人毫不客气地说教师就是“教书匠”,只要是人就能当教师,话虽难听,但却能令人深思:今天的教师们,我们难道真的要像许主任所说的那样,只要按照课程建设中所教给的课堂流程去上就行了吗,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人人都可以当教师了,我们可以“下课”了。

小学古诗教学反思

------------------

发布:周莉东

时间:2009-12-10 11:27:46 来源:兴庆区教育局信息中心

点击:3461

一直以来,我就觉得古诗是很难上的,短短的几句诗要深入的挖掘、拓展开来,让学生去体会、感悟,实在是太难了。平时也很少听到古诗这样的公开课,只知道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古诗诵读的能力和想象力,加深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审美的乐趣。新课程下的古诗课堂,不提倡原本的逐字逐句的翻译,要求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去自主感悟,达到一种无痕的教学效果。说归说,可做起来实在是难。

在一次研讨课上,原本想选篇阅读课文上,可是想既然古诗是我一直很困惑怎么去教学的一种文体,不如就选古诗吧,这样也是一次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好机会。各位老师在听了我的课后,对一些方面做了一定的肯定,让我从理论到了实践,对古诗教学也有了一定的目标。特别是大家指出了教学中的一些不足,让我从中受益匪浅。

首先,让我知道了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在课堂开始导入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我是以图片的形式导入,继而介绍古诗的作者以及写作的背景。这首诗主要就是让学生感悟诗人独自一人在他乡的孤独、寂寞的心情,从而体会王维思念自己家乡的亲人的思想感情。在导入时,虽然我介绍了重阳节是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一家人要聚在一起登高、喝菊花酒、赏菊、佩带茱萸等。但在这个方面我是一笔带过,如果我能以图片或其他的形式让学生去了解这样一种场景,那么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为下面的教学做了一个铺垫,也让学生更好的领悟到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情。

其次,对诗歌的理解上,学生一直停留在浅层次,而我没有适当的去引导他们向深层次挖掘,从而使学生没有完全的理解诗意,读的效果也就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从知背景,知试题,知诗意等,我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是我却没有考虑到孩子们心中的需求并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对于诗中“独”、“异”、“倍”、“遥”、“少一人”等一些重点字词,孩子们都能够大体的理解。但就如老师们提出的那样,“遥”到底是有多“遥”?这时候,可以通过地图让学生体会到遥的距离,从而更好的感知王维在离家几年的时间中的那份孤独和寂寞。“少一人”少的到底是谁?如果你是作者的亲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课堂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通过这次研讨课,我也初步知道了在教学古诗时的一些技巧。古诗重在读,特别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没有具备一下子就能分析诗意的能力。所以先要让学生知道古诗的节奏。在多读的基础上再去悟情,而学生只有在真正悟情了才会读出诗中的情感,古诗的韵味。我想“熟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这个道理吧。还有对于我们这样的青年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加强自己各方面的修养。路还很长,我们应该在走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不断成长。

古诗教学反思 经过一阶段的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作为学生要把那些枯燥无味的课文学好是多么的难呀!教完《静夜思》这一课后,我觉得低年级语文教学应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让儿童自主快乐学习。

一、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1.读一读,说一说,整体感知诗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在自读自悟,相交切磋,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古诗,初步感知大意。在检查初读情况时,可让学生争当小老师给大家正音,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切忌逐行分析诗意。此时可适时地张贴文中插图,并问学生图中的内容,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其实诗意就蕴含在这一声声的话语中。

3.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

优美的古诗是我国遗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但对于刚学习古诗的一年级小学生并不懂这些。因而在教学中可借助录音范读,让学生从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以学生自己的看法来朗读,富有具性地朗读,比如:你喜欢这首诗的哪一行呢?把它读给大家听听,也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好吗?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十分活跃。

4.读一读,演一演,领悟古诗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富有个性的学习必须强调个体的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假如小朋友们就是诗中的劳动人民,看着自己种的粮食被人夺走,而自己却要挨饿,你的心情会是怎样?”“我们一块跟诗人的心情把这首古诗读一读,好吗?”教师在学生的自读自悟中稍作点拔,旨在再现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还可加以音乐渲染,让学生戴着头饰,自由想象表演,一边演一边吟咏古诗,会使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更为鲜明、丰满,从而内心掀起情感的波澜,入情入境,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在教学生字时,我以和新字交朋友的游戏激发学生的识字写字的愿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互相交流学会的生字,并让人人争当小老师把你认识的新朋友介绍给大家。在学生观察探究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好生字。切实地体现“以人为本,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新理念。

二、语文教学应注重沟通课堂内外,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其他课程的融合

1.在学完这首古诗后,我设计让学生回家查找有关描写动物的儿歌或古诗,也可自创儿歌,再配上自画的图画。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饶有兴趣中完成并锻炼多方面的能力,从而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

2.趁学生初学古诗、爱上古诗,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学习古诗,并定期开展“小小古诗会”、评选“优秀小诗人”。

古诗教学反思

南关学校 许富贵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学习有认知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和感悟,从而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到底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我认为主要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情感最丰富。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情感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情感的我”,陪伴孩子度过金色的童年!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或直观演示、或猜谜语、或进行质疑„„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苍松怪石图题诗》这首古诗时,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使学生在感悟中领会古诗意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先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苍劲挺拔、饱历冰霜的松树,把诗画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走进画中,融入诗中,去体会古诗的诗情画意,领悟诗人的情感,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师生的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就是师生间的和谐。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情感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出来.2.注重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篇8:古诗词反思

一、“渭水秋风起, 落叶满长安”——古诗词教学实践中的现状与隐忧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笔者感受到了这些教学隐忧, 中考考什么, 怎样考, 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古诗文教学怎么教, 教什么, 中考的导向让我们的老师太现实, 我认为如下:

1. 解析为主, 淡化意境。

古诗文教学不进行解析学生肯定是云里雾里, 根本就不知道在讲什么。

2. 重统一认识, 轻个性解读。

准确理解诗词内容是毋庸置疑, 包括意象意境和用典的正确理解, 在之前不妨让学生把古诗文放在文化背景下阅读, 了解作者的生平, 猜一猜诗句的意思, 有一个自我的理解。

3. 重背诵, 轻诵读。

教学以诵读为主, 而不仅仅是机械背诵。初高中诗词的停顿、抑扬、轻重、韵味, 情感的激昂、豪迈、欣喜、忧愁, 在学生平铺直叙的念读中倍感失落。

4. 课外拓展举步维艰。

在中高考诗歌鉴赏中, 诗词基本是选用课外, 但学生的完成情况不容乐观。如 (2012年云南大理)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练习。

闻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 高斋闻雁来。

(1) 诗歌第一二句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 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语或句子简要分析。

此类鉴赏题, 虽然教师已讲练过多次, 但在实际的考查中, 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偏低。

二、“一片花飞减却春, 风飘万点正愁人”——造成初高中衔接断层的原因探析

由于初高中对在语文素养方面的要求衔接不到位, 特别是初中新课程有淡化、弱化倾向, 从而使学生无法适应高中的学习, 初高中语文教与学比较, 语文学科各学段的知识应是循序渐进的, 但在有关课文及相关知识的衔接方面, 却存在一些问题。

从选文的角度看, 初中和高中在篇幅和难度上的区别是必然的;从教学目标来看, 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的一些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 初中课堂往往不涉及, 也造成了初中与高中教学的脱节, 相对于初中课标, 高中课标对文言文的要求难度跳跃性太大。这里主要是指文言语法知识, 由于文言语法知识都安排在高中, 而现代汉语语法教学在初中处于无法落实的状态, 所以要学生在高中阶段理解这些语法现象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三、“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初高中古诗词教学衔接的反思

1. 做好教育理念的衔接, 强化衔接意识的形成

由于初高中教学目标的不一致, 必然导致教学内容、教法学法、教学评价等等方面的区别, 这就需要初高中教师改变观念, 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的学习方式, 讲究师生民主平等、重视科学探究的指导, 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呈现较多。

2. 提高衔接的能力, 重视“诗教”传统, 欣赏诗词中创造出新的审美趣味和美学追求

“诗人”这个名字在希腊文中的意义是“创造者”。真正的诗人不仅要创造一种新的意境、新的情趣、新的语言、新的风格, 也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新的精神和新的人生, 同时他还要在大众中。

中国诗词有着深厚的意境, 每一首诗词都是一幅美景, 每一首诗词都包含着一颗诗心。在中国诗词的教学过程中, 美学价值的培养与体现是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种必要途径。例如《诗经》里的《蒹葭》:“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首句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时间和环境, 以秋景起兴, 为全诗渲染了凄清、惆怅的气氛。此情此景, 使得主人公感到分为凄凉, 再现他神情焦灼, 心绪不宁, 时而凄凉徘徊, 时而翘首眺望, 更加思念心上人的形象。

3. 确定研读和比较的教学方法, 为丰富的联想打下的扎实基础

著名的语文教学法专家张寿康教授曾说:“在比较中阅读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俄国著名教育家乌中斯基也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如我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课中围绕“闲人”这个话题, 引出陶渊明的《饮酒选一》“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闲趣。运用“例证法”引出了这么多的“闲人”, 这些都是作者罢官或被贬时期的作品, 都流露出抛却官场烦恼, 醉心于自然风物的悠然自得、恬淡闲适, 其心境都是安宁愉悦的。

总之, 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都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古诗词教学要在初中阶段打好基础, 为将来高中教学的衔接做好铺垫, 是初中老师的责任, 更需要我们长期探索更有用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迟桂凤.《浅谈初高中诗词鉴赏之衔接》.语文天地, 2011年第11期.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4月.

[3]倪文锦, 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上一篇:生态调研报告范文下一篇:医患沟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