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学六步教学法

2024-04-29

四学六步教学法(共6篇)

篇1:四学六步教学法

时间:2017年2月24日上午

主讲人:朱红伟 内容:“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案导学”模式的教学理念

所谓“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学案作引导,以导学案为载体、以教师指导为主导,师生共同探究、交流展示,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力图充分体现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渗透“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以学论教,当堂训练”的理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谐统一起来,发挥教与学的最大效益。

二、“学案导学”模式课堂教学操作流程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三环节六步骤”。“三环节”即“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六步骤”即具体的以下六个操作步骤:

(一)明示目标(约1分钟)

“导学案” 编写案的出示或多媒体演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目标,指导学习方法。

(二)预习检查(约3分钟)

采用教师检查(抽查)、小组长检查、学生互查、预习展示、课堂提问等多种方式检查预习情况,并进行评价,督促学生养成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良好学习习惯等。

(三)自主学习(约6分钟)

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结合学习指导,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

(四)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小组成员按照交流自学成果,达成一致意见。

2、小组长具体分配展示任务

3、小组展示的策划与准备,哪些成员黑板板示、设计,读、写、讲、演等选择何种方式进行展示;要求中下学生必须参与。

(五)展示讲解

1、以小组为单位讲解。小组代表在黑板前分析、讲解,具体讲出解题思路和步骤,说出学习心得与体会;允许多种形式呈现,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力求优、中、下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2、同学们讲解展示完后,针对展示情况,教师、学生作及时点评,或进行反问,追问、质疑及补充,深层次探究问题。

展示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如特征、规律及进一步的启示、感悟、实际联系等,还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神态、动作、情感、书写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六)达标检测(约10分钟)

达标测试是为了查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达标练习要限时限量,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重对学困生的检查,收集学生答题信息。练习完成后,及时检查,反馈矫正,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反馈与矫正的基本要求是“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真实反馈,准确矫正”。因此每个知识点后面对应的练习题要扣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中高考焦点,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反馈矫正不仅仅是书面练习、检测,也可以是提问、展示、练习等多种形式。

三、“学案导学”模式下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尤其要更多地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参加活动。要求人人过关,要始终“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能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

2、课堂上过不了关的部分学困生,要通过“1+1”帮教结对 进行“兵教兵”来解决,或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辅导解决,必须要求学生当日问题当日清并形成制度,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良好习惯。

3、教师要把竞争带进课堂,鼓励学生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培养学生拒绝平庸,超越自我的意识。

4、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要贯穿课堂始终。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无论学生回答与讲解正确与否,只要学生敢于参与、敢于展示,都要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要把关心送给学生,把微笑和信任的眼光洒向每一位学生,用饱满的精神、积极的态度和温暖的话语羸得学生的热爱,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四、“学案导学”模式下的导学案编写

“导学案”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主要依托和载体,编制科学实用的导学案,是顺利实施“六环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首要因素和前提条件。、(一)编写导学案的环节和具体要求

导学案一般由课题和课型、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习反思等九个环节组成。

1、课题和课型。导学案的类型可有新授课和复习课之分,在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侧重点有所不同。

2、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臵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在顺序上随即调整);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做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可操作性要强,教师需面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学习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

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

3、重点难点。它能提醒同学们要着重掌握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激励学生想方设法重点突破。

4、知识链接。设臵与本节学习相关的预备知识测评题,帮助学生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铺垫。

5、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精心设计课堂研讨的问题与学习任务,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完成学习目标。

6、学法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应逐渐渗透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及普遍的学习方法,在导学案中要精心进行设计。

7、学习小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主要由学生来总结所学的主要内容,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建构本节知识的体系。同时还要有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8、达标检测。这也是“导学案”的基本内容,可包含识记类、理解类、应用类、创新型、讨论型等多种多样的题目,能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也能作为课堂内容及例题讲解后的达标检测,以检验所学知识,培养多种能力。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是:

(1)、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选择能覆盖本节课所学内容的题目,以考查知识的掌握及运用为主,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2)、设臵采用“分层测试”的方法,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3)、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9、学后记(教后记)。课堂学习结束之后,学生(教师)书面记下自己的学习(教学)感受、心得、收获、体会或提出疑难问题等。

当然,每份学案不一定全部包含以上内容,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适当增减,不同课型的学案亦应有所不同。同时,在一些重要学习板块的设计上要多下气力,力求科学、有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活动,心理特点等实际情况设计问题,因材施教。

(二)编写“导学案”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编写导学案时应注意主体化、课时化、问题化、全员参与、学法指导、层次化、及时化七个原则。

1、主体化原则。学案必须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切忌把学案编写成从教师传授知识出发的教案。

2.课时化原则。在每个学科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问题化原则。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设计的问题:

①能启发学生思维; ②不易太多,太碎;

③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④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4、全员参与原则。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只有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才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5、学法指导原则。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6、层次化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

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导学案”的层次性。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7、及时化原则。“导学案”编写印制必须及时,最晚应在课前一天下发给学生,以保证学案导学各环节的逐一落实。

好的“导学案”决不能一蹴而就、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必须要潜心研究课标、课本,研究学生、学法,加强集体备课,集中集体智慧,切实编好“导学案”。

五、实施“学案导学”模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案编制习题化。在设计“学案”时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成一道道的习题,甚至机械照搬课本内容,认为这就是“学案”。教师如果按这样的“学案”进行教学,结果就成了学生去抄课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简单机械地寻找答案。整堂课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根本无法实现“学案导学”教学的优势。

因此,学案编制,一定要突出“导学”的特点,要在指导学生学习上下功夫,真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达到“作一题,通一类。”

2、用“教学目标”充当“学习目标”。把教参上或其它资料上的“教学目标”照搬到学案上来充当“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该是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指南针,是以学生为出发点的,应该列举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以及各知识的把握层次,最好能将本节知识与各节、各章内容联系起来,构建起知识网络,明确本节课在课本及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本节课的提纲挈领和核心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

3、自主学习等同于放任自流。安排学生自学时,课堂上多数时间采取 “放羊式”,该讲的也不讲,该引导的也放给学生去“死啃”,结果不仅效率低,更严重的是出现了很多知识缺陷和漏洞,学生不会的照样还是不会。

“学案导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但自主学习不等于完全放手,放任自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主体地位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实现。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一定要进行全班巡视,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时的困难和疑惑,及时指导和进行二次备课,在交流展示时,能够有的放矢。学生不会的和讲不清的,教师必须要向学生重点讲解,以突破重点难点。

4、学生的“满堂灌”代替了老师的“满堂灌”。有些学生在课前预习十分充分,对知识的掌握非常到位,他们在展示讲解的时候,展示讲解非常具体到位,但是,他们往往只顾自己的尽情发挥,而忽视了与其他学生的交流,教师应该引导展示的学生注意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并且欢迎其他同学提出不同的见解和主张。

5、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缺乏有序的组织。在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教师布臵的任务时,出现组内学生讨论无序、随口乱说,都急于先表达自己的意见,造成混乱的场面,影响学习效率。教师必须要选出有组织能力的小组长,同时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具体分工,明确职责,并且要求组员有序的进行发言、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合作。

6、为展示而展示。课堂展示只重形式,甚至进行与文本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无效拓展展示,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学生拓展展示时,要给予一定的引导或指导,要加深展示的方法、技巧,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如果展示内容与所学内容关系不大或无关,可以劝说学生放弃那种只重形式的无效展示。

六、正确认识教学模式有助于科学实施“学案导学”模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既要坚持基本思想和框架保持稳定,又要根据教师自己所教的学科特点以及课型在操作的流程、方法上鼓励创新,在不断改进和完善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全县性的教学模式是相对宏观的,在此模式指导下,允许各乡镇中心学校和县属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创造性运用模式、创生模式,不排斥乡镇、县属学校的教学模式,达到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和提高。同时要求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依据学科特点,创造性地运用。

七、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几点要求

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中,各校领导一要充分重视,做好宣传培训工作,组织学科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念、方法和基本原则,准确把握其关键和核心,积极要求教师自觉地在各自的教学中探索;二要以校为单位,开展课例研究,发现典型,及时推广,并且要把教学模式的科学运用作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加以引导和规范,使“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以学论教,当堂训练”的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达到示范引领的作用;三对实验的学校、教师要跟踪指导,及时解决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把推广工作做实做细,不断研究与探索,努力使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科学、规范,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学校要围绕“学案导学”等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促使实验学校,实验教师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五是鼓励学科教师大胆积极地运用和实践,进而提高全县课堂教学效益。并把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做法纳入各级教研工作岗位考核中。

篇2:四学六步教学法

城关小学 刘俊玲

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益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本人教学实际以及近期赴德顺、实验两校听课、学习、研讨的收获,在此,就谈一谈我对“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的粗浅认识及感悟。

一、对导学案的认识:

导学案是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学习的方案,导学案不是教案,也不是作业。应适时灵活地应用导学案。

二、对“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六步骤的认识:

(一)导入明标

这一步是教学活动的第一步,也为后续各环节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实施这一步时,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导入的激励与引导功能。此外,在这一环节,尽可能不使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而用“学会,会运用”等明确语言给出学习目标。力求简单明了、不耗时。

(二)自学质疑

在这一环节,教师在充分研读课标、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组建导学案,将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带着“学什么、以什么方式自学、学多长时间”去学。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做自学检测题,对于有疑问的题准备好在下一环节小组交流中去研讨、解决!

(三)小组交流

在此环节,要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群策群力,将在自学环节遗留的问题,小组交流探讨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留到下一环节在全班进行探讨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只需要细心观察、倾听,不要打断学生的讨论,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即可。

(四)展示点拨

在这一环节,各个小组将自己小组的成果或者共性问题进行汇报展示,引导学生进行组间讨论。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则需要老师进行精讲点拨了,教师在精讲点拨时只需要讲难点、联系、规律;要讲清概念。

(五)训练拓展

这一环节是基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初步掌握之后而精心设计的检测训练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运用。从而完成学生的梯队提升,加强教学与社会实践、生活实践的联系,改善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

(六)小结反思

凡事要善始善终,学习也不例外,要形成一个统一体,瞻前顾后才是有效的学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自发的归纳小结与反思,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

三、对“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的总体感悟: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达到学生敢质疑、会质疑,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提高业务水平

教学要求在制定学案之前由各学科备课组长组织组内教师集思广益,在全面把握教材标准和考纲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每个人的教学经验,精心制定教学案,把授课的重点、难点、教学思路都集中体现在教学案上,使教学案能集众家之长。同时,这也要求教师们要致力于钻研教材、了解学情,更要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教学将课堂教学中心由“教”转到“学”上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小结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扬,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机,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也学会了交流,提高了学生之间合作能力。

(四)重视师生课后反思

篇3:四学六步教学法

关键词:存在问题,细心,设计,提示,评价

2014年, 我县全面推行的“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 明确了主导教学时的六环节和上课指导学生质疑、合作、展示、反思的学习过程, 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发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但在“六步教学模式”运用中, 课堂模式化束缚了大部分教师的手脚。

一、存在问题

“你们组表现不错, 加10分”“你们组表现好, 奖一颗五星”……诸如此类的评价语蔓延于课程改革的课堂中, 满堂评价, 不管是教师的还是学生的, 满堂加分, 不管是10分, 五星, 还是苹果。“现在四人一组开始合作”“哪个小组为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合作成果”教师将问题交给学生, 之后学生自己探究学习, 展示汇报, 看似真正做到了引, 但静心思考, 就会发现教学中仍存在问题。

(一) 小组合作未能完成学习目标

小组合作前, 组内缺乏必要的准备而急于讨论, 小组合作顺序混乱, 有的只有组长在发言, 其他组员只是被动地听, 没有进入课堂学习, 课堂学习目标无法完成。

(二) 小组合作分工不明确

在课堂中, 学生质疑一个问题后, 教师立即让学生讨论, 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稍加注意便会发现, 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 实际上“活而无序”。

(三) 评价单一

教师评价语言敷衍, 多用“嗯”“行”“好的”;学生回答错误, 教师只让学生坐下来, 不指出错误;有时同样的评价会重复出现多次。“很好”“不错”“真棒”, 看似在评价, 简短明了, 实则无效。好在哪儿?不错在哪儿?真棒棒在哪儿?这种评价无法深入学生的内心, 失去了其对学生个体的激励与发展。

二、具体措施

面对上述问题, 课程改革下的课堂缺少了什么?又该怎样运用新模式呢?

(一)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面对教学中的一个新生事物, 教师不能仅局限于把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分组 (四人、六人或八人) , 也不能仅局限于让成绩好的当组长。其实, 小组长不仅要成绩好, 他还有另外一个职责是会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 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有的组长只是成绩好, 但不一定具备这样的组织才能, 所以教师还应该适当指导小组长。例如, 在学校组织的全校教师奔赴华亭听课学习时, 我看到了这样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学习《伯牙绝弦》时, 让小组合作理解文本意思, 接着课堂便出现了三人一组热烈讨论的场面, 我在邻近的两组参与了讨论, 发现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展示汇报时, 教师选取奋斗小组展示:一人 (1号学生) 读文, 一人 (3号学生) 讲意思, 一人 (2号学生) 补充。看到这样的课堂, 我们不难发现组中的每位学生都能够真正参与到小组学习中, 每个成员都发挥着自己应有的作用。这样的课堂如雨露甘泉, 滋润着学生的身心, 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二) 进行恰当的问题设计

要让课堂真正“动”起来, “活”起来, 应讲科学、讲艺术, 讲效果。当教师抛给学生问题时应考虑:这个问题设计到底有没有合作的价值?该在什么时候合作?合作用多长时间?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让看起来轰轰烈烈的讨论避免流于形式。在今年全县组织的第五届课堂教学能手赛课上, 王娟娟老师讲授了《电脑住宅》, 她设计了这样的合作问题:电脑住宅中的门外、门口, 会客厅、厨房、卧室、浴室各有哪些功能呢?此时, 教师要求:组内成员1号学生解决电脑住宅中门外和门口的问题, 2号学生解决会客厅和厨房的问题, 3号学生解决卧室的问题, 4号学生解决浴室的问题, 并限时学生在3分钟内完成交流汇报。这样的问题设计, 既解决了本课的重点问题, 又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节约了教学时间, 达到了真正的省时、高效。

(三) 适时给予温馨提示

教师如何恰如其分地指导学习活动, 而又不去“主宰”课堂, 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呢?适时恰当的课堂提示必不可少。尤其是小学生, 他们年龄小, 活泼好动, 把课堂完全放手给学生, 让他们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可能会“放得开, 收不回”。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要让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和懂得合作规则, 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每一次合作前、合作完成后的展示, 教师最好能根据课堂需要设计一些明确的提示。比如, 学生读文汇报时, 温馨提示可以为“声音要洪亮”“倾听要仔细”“评价要积极”;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可这样提示为“分工要明确”“交流要有序”“汇报要积极”。这样, 教师才能灵活地调控课堂纪律, 避免“放得开, 收不回”的麻烦。

(四) 开展多样化的评价

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例如, 表扬小组合作时可以说“你们小组合作既快又好”“你们小组真棒!既分工明确, 又善于合作”“你们小组每位同学都能为解决问题献计献策, 合作得很好”“你们小组的想法很独特”“集体的力量大于一切, 你们已经证明了”等。又如, 鼓励小组积极合作时可以说:“集体的智慧不可低估, 只要你肯投入进去, 你就有所收获”“小组合作时, 你听得认真, 看得仔细, 能否自己也发表见解呢”。需要注意的是, 在这一过程中, 组员之间要分工合作, 充分发挥小组的优势, 同时还要能接纳别人的见解, 这样的合作才是最有效的。

另外, 诙谐幽默、机智巧妙、独特创新的评价语言, 会让学生的交流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也能促使其他成员对某种想法做出必要的补充和一定的评价;举个大拇指、拍个手、一个微笑、一个点头赞赏的目光等肢体评价, 同样可以带给学生莫大的安慰与鼓励。总之, 只有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 教师才能让真正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 体悟到学生飞扬的个性, 感觉到学生的成长。

三、结语

篇4:四学六步教学法

情景导入 明确目标

根据学习内容、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景。从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设计时要紧扣教学目标,找准教学切入点,力求做到简明、实用、巧妙、生动。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后,立即明确学习目标。

学案导学 自主学习

教师提前精心设计学案。学生在学案引领下,根据学案提示的学习内容、任务要求、过程方法和问题,通过看书、查资料等方式自主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完成学案上的填空、问答。学生把自学过程中不会的问题标在学案上,把产生的疑问和提出的问题填在学案上。教师要有效地进行启发引导和学法指导,把控自学情况。本环节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自学结束后,将自学结果进行交流展示。解决自学中部分不明白的问题,仍有疑问的,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于重点难点问题,利用学案引导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启发引导学生明确探究步骤。根据学案或教师提示的过程方法及注意事项,引导组织学生亲历探究。引导学生从探究过程中收集并整理获取的信息,从获得的信息中去分析、归纳、概括,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同学的观点,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技能与方法,更能体验合作探究的快乐。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敢想、敢说、敢做的创新精神。

精讲点拨 知识建构

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的普遍性疑惑,教师进行精讲点拨,启发引导学生总结知识规律,构建知识网络。所谓“精讲点拨”是指教师在启发引导到位的基础上的讲解。 “精讲”要起到“画龙点睛”作用,要做到“三讲三不讲”和 “两注重”的要求,即讲重点、讲难点、讲规律;学生能自学学会的知识不讲,学生能合作探究训练学会的知识不讲,学生能讲的教师尽量不讲;注重过程与方法引导,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引领的作用,帮助学生归纳规律,构建知识网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完成知识建构,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系列训练 拓展应用

此环节目的是巩固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环节要做到:①当堂训练题要紧扣学习目标精心设计,练的内容要序列化,练的方式要多样化,练的方法要科学化;训练题要精,量要少,质要高。②当堂训练题要分层次设计,进行系列训练。可设必做题、选做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全班学生都有所提高。③要联系生活、生产和科技社会实际,设计几个拓展应用的练习题,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④学生能交流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完成,教师及时启发引导、点拨纠正。⑤课堂上一定要留足当堂训练的时间。

当堂达标 总结反思

对应学习目标设计当堂达标检测,学生独立限时完成当堂达标检测题。明确正确答案,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矫正。最后进行课堂小结。通过总结反思,体会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第一中学)

篇5:四学六步教学法

静宁县教科所 孙学良

一、需要澄清的几个误区: 选调。有一个规范性的东西,有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真正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会有新的一茬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关键在教师的态度和精神,在学校培养的机制和氛围,不等靠要,要积极思考、主动出击。(深沟初中)

折腾。用自己当年老师的一套继续;大多数人只着眼于凑合、过得去;致力于课堂研究的人少;存在抵触情绪。要有一种观念:学习总是有用的。模式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的东西,我们不妨先来个作茧自缚,然后破茧而出,化蛹成蝶。把洋思和太谷、六步割裂开来,令人费解。流传着一些充满揶揄和奚落的顺口溜:洋思模式刚下架、太谷经验顶呱呱。

神秘。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教学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抓住课堂教学的核心因素(让位、三讲三不讲、引导)就可以了。正确认识、化繁为简,处理好六步与导学案之间“纲领”与素材的关系。

畏难。其实只需要我们稍微转换一下思维方式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变一变学习方式,把该用的资源充分利用好,并创造性地整合、提炼,你会有一种在课改的浪潮中冲浪的惬意和舒爽。

利弊。科学合理地运用导学案,课堂上能做到边学边巩固,课堂上练足,课后多给学生布臵活动性作业,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六步”课堂实施解读:

(一)“24字”与“六步”的对比分析: “24字”: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分层训练、拓展延伸。

“六步”:导入明标、自学质疑、小组交流、展示点拨、训练拓展、小结反思。

好处:学习目标的单另提出,突出了教师对课标、教材体系的研读和整体把握;自学环节突出了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要问、会问,旨在着力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能力;突出了小组,在小组的组建上要多探索,下功夫,这是一个关乎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将“24字”的最后两个环节合二为一;突出了师生课堂小结和反思,对课堂所学来一个“回头看”,很有必要,有助于做到一课一得。

(二)“六步教学模式”解读:

1.导入明标:应该作为两个步骤来看待(一般2分钟内完成)。

首先是导入。导入一要干散,不拖泥带水;二要方式多样,灵活处理。不一定只设计专门的导语;也可以温故知新(可能需要导学案);也可以由典型 例题引入;甚至插图、实物、歌曲等等;三要紧扣课堂所学,直击要害。

其次是明标。就是明确学习目标(这一节课要带学生到哪里去?必须清晰、具体、可测)。目标必须依据课标要求、教材单元要求以及学情来制定,切忌笼而统之,大而化之;目标可通过小黑板、电子白板、简要板书等途径直观出示。(高斌老师《芦花荡》)

2.自学质疑:这个环节很重要,需要导学案的支持和配合来完成(一般在8分钟内)。

生先学,师后教;学定教,正当道。生之学,贵自主;师之教,贵帮助。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学多长时间、怎么检测。这也就是我们学洋思时候的“自学指导”环节,也要明确出示给学生。需要注意的是自学检测部分的训练题一般是基础性的、概念性的、最基本的,80%的学生通过自学有80的内容自己可以掌握。学生自学前,老师一次性布臵完任务,学生学习的时候,教师要观察、记录,尽量做到静悄悄。

其次:如何质疑?一是教师设疑:充分利用导学案,让学生顺着教师的设计自学;二是引导学生质疑,逼学生提问质疑,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为下一步小组交流做好铺垫。学生课堂上没问题才是大问题!

3.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具体体现(视具体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确定。可有可无;又有可能贯穿整节课),小组内先由学生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5分钟以内)

第一:坚决杜绝无谓的小组讨论。为合作而合作、处处合作。助动力,生乐学;助方法,生会学;助行为,生勤学。

第二:探索学习小组的科学构建。这是目前的一个难点。合理分组(班主任宏观地、综合各学科及学生整体素质,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综合学生智力、性别、个性、兴趣等因素,让各组组员实力基本相当,一名优秀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

团队合作(组长、副组长、发言人、纪律委员,分工不分家);

组员培训(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补充、求同存异、心态开放);

常规训练(总体要求,低年级:仔细听、说完整、敢提问;中年段:重理解、讲规范、乐提问;高年段:有效听、说生动、善提问)

听:低:坐正静听、注视发言人,听清听完才发表自己的见解。中:专心听懂,边听讲边思考,弄懂所讲的意思。高:听思结合,做到耳听、眼观、口到、脑思、手记 说:低:大声、大胆、大方,说完整。中:敢说、乐说、有条理地说,说规范 高:有序说,分工说,说得生动形象 问:中:敢于提问,会模仿性提问 中:乐于提问,会提有价值的问题

高:善于提问,会对别人的问题作出正确的评价 第三: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学生学习重难点或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进行类比学习时,同类型的课例,教师可以“授之以渔”;解答开放性问题或意见有分歧时,在能求异、能争议、能共存、能综合的问题上;对知识进行整理复习时,可以开展互教、互学、互助、互检、互评、互测,提高课堂效率;进行分角色朗读赏析时,通过不同学生扮演读、轮读达到互相启迪、感悟升华的作用;进行拓展训练时,能开启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交流中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第四:适时调整、指导小组合作。(参与性不强,优生唱主场的问题)注意纠偏,引导成员回到讨论的主题;加强巡视,防止小组在讨论重点上步入误区;防止冷场,指导合作技巧,激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加强协调,互帮互助、共同进退,优生要主动让出话语权,帮助消极学生树立自信,自主志愿加入小组合作。

第五:多种形式科学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班级评价。学生自评:其实是一个反思的过程(第六步小结反思)

小组互评:各个组长根据参与度、投入度、精彩呈现等方面在广泛征求小组成员的意见之后,代表小组给其他小组打一个分数,然后将评价结果汇总到班长那里。班长在结合班干部对各组一周表现打分,综合评出一个最佳学习小组,并将本周最佳小组进行公开表扬。小组互评结果可以累计,作为期末评优的依据。这样可以让小组和小组之间产生良好的竞争。

教师评价: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依问题难易分个人和集体进行。个人展示那些基础性、较容易的知识点,采用抢答和点名两种方式,对回答正确的同学,不光给所在小组记分,而且要对该学生进行表扬。老师点名的时候可以根据问题来选择程度不同的学生回答,借机进行鼓励,使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增强,从而增加了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随机方式请同学回答,并把成绩记入各组,这样可以使每位同学都有一种紧迫感。每个人都有被抽查的可能,最大程度避免“与我无关”现象的发生,也可以使每位同学都能体验自豪感。课堂结束时老师汇总各组个人和集体的得分并填入表格,作为各组评选的依据。

班级评价:每周对小组在一周内的成绩进行汇总,评出小组的等次,让每个小组都能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位臵。并根据小组的成绩采取不同方式的奖励和相应的惩罚,使学生对自己小组的成绩在乎起来,这样才会使小组的成员有动力。而且评价的方式要多种多样,时常更新。

4.展示点拨:这个环节一定要有,其实就是当堂解决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15分钟以内)。

首先:展示。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朗诵、板演、讲解、书写、画图、表演,凡是能让学生就所学知识进行展示的就让学生展示,教师不包揽。方式。必须单个展示,且站在讲台上,面向同学,仪态、声音等都应该有要求、有指导。展示的同学老师应注意监管和调整,不要经常出现老面孔,要关注学困生,为他们多提供展示的机会(我的主持经历)。

其次:点拨。点拨前深入学生中间,耐心认真倾听、记录;点拨时以鼓励为主;讲难点、讲联系、讲规律、讲方法、讲易混易错点,学生展示对的,不重复。点拨的落脚点——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提炼形成理性的总结,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让学生触类旁通,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网络,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点拨可能会贯穿课堂的始终。学生应该有自己的学科笔记,记录教师点拨的方法、技巧、思想等。

师进退,把握好;生展示,少霸道。多倾听,速思考;装糊涂,逗生笑。5.训练拓展:这一环节需要导学案的支持和配合来完成(10分钟以内)。首先:精编精选训练题。分层设计、有梯度,在自学、交流的基础上有提升和拔高。

其次:训练完成方式。先独立,后同桌、小组合作完成,组内互阅,教师深入组内了解完成情况,并就共性问题进行点拨,就个性问题视情况单独辅导。

6.小结反思:(5分钟以内)首先:小结。小结什么?知识网络体系;学科思想;学习方法;情感教益。怎么小结?可以让学生书面小结,口头交流,可以画树状图,可以先组内后组间;教师可以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点评、多媒体展示小结。

其次:反思。反思什么?学生反思:重要知识点和学习交流、展示过程,还有没学会的吗?还有没理解透彻的吗?有什么收获?哪些方面印象深刻?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教师反思:预设的目标达成了吗?教学方法得当吗?对学生的评价科学吗?训练题选得怎么样?学生学习效果如何?布臵什么作业?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

三、几点思考:

1.预习是否有必要?非常有必要。韩立福“读(查工具书、划重点、写感想、记内容、练习题、思问题)、导、评”,依我们的学情看,最实用的是读。预习必须指向明确,不要泛泛预习,面面俱到,如果布臵预习联系,必须简练、简单,每个学科十五分钟能够完成;学生不会的让他做好标记,不要强迫学生必须完成,加重学生负担。预习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做多少作业,而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知底细、有准备。

2.教案如何备写?以“六步”为纲,注意详略,注重预设,关注可能生成的问题。学生自学中会有哪些问题?哪些问题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交流中 会有什么问题?展示中哪些需要注意引导?点拨主要针对哪些方面?训练拓展选什么题?哪些问题不会?小结重点应该是哪些方面?

3.导学案、配套练习、教材练习如何整合? 勿满灌,勿满问;勿满练,勿满教。目前的导学案还在试行期和不断完善中,并不权威。

导学案是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学步车。导学案的功能重在“导”、核心在“学”、而“案”是指教师课前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课堂教学互动方案。导学案一般要具有以下要素: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点难点、学法指导(部分学科导学案只有训练题)。导学案重在备教材、要备学生、备学法,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课前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导学案(课堂)练习要优中选优,以一当十,质胜于量。教师课前要做大量筛选、拿来的工作,要亲自做,不要一股脑儿全印给学生了事。如果不好好整合、精简,造成的局面势必是课堂上老师忙、学生乱,贪多求全、食而不化。要力争教师下水,学生上岸。现行的配套练习编得非常好:典例析解、基础演练、能力提升、知识视窗、视野拓展、自主探究。

4.如何处理减负与增效的关系?学生减负、教师加压、课堂增效

把更多的训练安排在课堂上,课后多给学生布臵预习、拓展、手工操作、实验、读书之类的活动性作业,不要课上霸占学生的时间讲学生都会的,课后将课堂上能完成的东西都堆给学生,让他们做无谓的重复练习(武高小学,练习册上的抄到作业上,又何必要?)

如何印制,目前要量体裁衣,看菜吃饭。有电子白板或多媒体设备的单位,没必要逐一打印下发,课堂上能做的当场就做了;如果没有多媒体设备,可以利用学生读文本的时间抄,或提前准备小黑板,像小学数学,完全可以这样做。如遇见比较好的题,阅读之类的,可以适量打印,以减轻学生和学校的经济负担。

导学案一旦下发,要求学生完成的,必须要通过小组或教师批阅反馈,不要一股脑全发给学生了,却没有检查、反馈和评价,学生只能被题海淹没,耗干,造成新的矛盾和厌学情绪。

篇6:谈谈教学中的“四学”

一、配合学习

配合学习是指学生与教师密切、主动地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在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教师只是充当了“引路”者的角色。学生的学最终必须靠自己,谁也代替不了。因此,要想搞好教学,学生必须在各个方面、各个教学环节与教师密切配合并保持同步、协调。

课前预习环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要了解下堂课的大概结构、思路、不懂或不易理解的地方,做到上课时有的放矢。同时对基础差、底子薄的学生,“带帐”知识的弥补工作也是很必要的。

上课听讲环节。作为学生,首先要在纪律上与教师配合。做到不讲话、不打瞌睡、不干其它与上课无关的事。其次,思维上要与教师配合。做到与老师思路同步,老师提出的问题要积极思考,不开小差、不走神。再次,做笔记上与老师配合。老师讲的内容,应该记的、有必要记的一定要记下。特别重要的是,老师在课堂上布置的练习,一定要积极配合练习。

作业环节。做到按时、认真、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解决疑难环节。通过复习,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疑难问题,并在老师辅导或答疑时间问老师,把它搞清楚,这个环节做不好,就会造成新的“带帐”。

自我检查和小结环节。通过复习、练习和测验,自我检查一下,看看自己在前面学过的内容中,哪些掌握了,哪些还没搞清楚,还需要加强。同时,还要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小结,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二、自我学习

自我学习,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学习内容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自我学习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课前自学环节。

一方面,教的目的最终要达到不教。教师作为“引路”者这根“拐杖”最终要逐步扔掉。要达到这一点,学会自学,是学生必然的选择。

另一方面,对当代人来说,自学能力是在信息社会生存的必备本领。大量的新知识、新技术要靠自己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不断学习。这种学习,多数要靠自己独立完成,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有自学能力才行。有了自学能力,就相当于拥有了一部知识的“充电器”。

教学实践证明,自我学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一方面,在课前自学中,力争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探索,主动、独立地获取和掌握知识,尽量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另一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动地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智力和创造力,逐步地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不教而会的目的。

三、相互学习

相互学习,是指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它主要体现在学生课前自学和解决疑难两个环节。

在课前自学和解决疑难环节,要多与别的同学交流学习经验(这样可借鉴别人的经验后少走弯路)、学习方法(对别人的方法,在借鉴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多相互讨论问题(通过讨论,理解更深透,记忆更深刻)、多相互帮助(帮助别人的过程也是自我巩固知识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四、创造学习

创造学习是指在脱离教师指导的前提下,学生独立地运用已有的认识结构去同化新的认识结构。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的各个环节。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发掘学生中蕴藏的创造潜能,要爱护、尊重、赞扬他们的创造精神。不可因其“不够完善”、“不够全面”而轻视,甚至横加指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如何去创造学习,训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教给他们一些常用的创造技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发掘他们的创造热情。教师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教学。这样,形成一个良好的创造教育的局面。

在课前自学环节中,由于是自学,要不拘一格,要大胆想象,要大胆尝试,要有自己的学习风格。

在听讲环节中,要从多种角度(如前人的角度、老师的角度;好的角度、坏的角度等等)、多种层次(对同一问题,善于站在不同的层次看)、多种方向(即发散思维,殊路同归)考虑问题。要创造性地记笔记(记内容的要点、重点,记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记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路,记老师引申的问题等等)。

在作业环节,要善于一题多解,不要怕浪费时间(其实这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在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也是最好的巩固知识的方式)。

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上谈到的“四学”不妨作为一个探索的切入点,从这个角度看问题,也许我们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创造性教学原理与方法》申纪云著湖南教育出版社

[2]《教育学》张燕镜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新学期新打算--林峰下一篇:(定稿)东山镇2011年年终工作总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