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三查模式教学法

2022-08-18

第一篇:六步三查模式教学法

“六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操作及说明

“六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总结以杜郎口为首的各成员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课改初期易遇到的普遍问题,而设计的一个具有课改推进普适性的高效课堂基本模式。“六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指导我校课改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推进效果。对于我校不同学段以及不同学科有着广泛的课堂建设指导意义,能让教师直接借鉴应用,少走弯路,缩短高效课堂“临帖”的周期,从而为打造我校高效课堂服务。

一、“六步三查”一般教学流程说明

(一)“六步”:指课堂导学环节六个基本步骤。

1、第一步:独学

2、第二步:对学、群学。

3、第三步:组内小展示

4、第四步:全班大展示

5、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6、第六步:布置预习,拓展延伸。

(二)“三查”:指课堂上的三次学情调查。

1、“一查”:在学生独学时,查进度和自学掌握情况。

2、“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查暴露的问题和小组备展的内容。

3、“三查”:在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时,查整节课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情况。

二、“六步三查”一般性教学流程详解 第一步:独学。“独学”指学生独立学习

在独学环节开始前,通常要进行上节课有关知识的反馈检查和新课的导入。

1、检查反馈。从检查内容和检查对象上要注意分层次,并重点关注C层次学生(即潜能生)。是否需要检查,或者检查哪些内容和哪些学生,可依照上节课导学案整理过程中和达标测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或学习组长反馈上来的情况而定。

2、新课导入。导入虽然不作为课堂的一个基本步骤来看待,但它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导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方面。导入新课后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独学。即利用导学案独立自主学习。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独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关键,因此独学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效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状态之所以普遍较佳的原因之一,是后面的展示环节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更好地激励了学生自学。

高效课堂下的学生独学,要求课堂纪律不影响别人的学习为宜。以导学案为抓手,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并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标注,带入对学、群学中解决。独学环节完成后,要及时告知本组学习组长。

学生独学时,教师要高度关注各小组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尊重个体差异,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对个别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适时点拔指导;独学环节完成时要对各组进行即时性点评,达到激励、引导、提高的目的。

第一次学情调查。独学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个别指导和巡视调查,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对导学案独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即基础类题目),并据此确定独学的时间,适时转入下一步学习。

第二步:对学、群学。“对学”指两名同等学习程度的学生合作学习;“群学”指小组内不同程度的学生合作学习或具体指“学习对子”间帮扶学习。

1、对学生的要求。对学、群学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要求对学生先对学,后群学,继而深入探究。首先通过同层次学生的对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再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由学习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2、对教学的要求。教师在这一环节中仍然要高度关注各小组内对学、群学的的状态,对个别对子或小组要适时去点拨指导;这一环节完成时要对各组进行评价激励和引导;同时要做好小组学习问题的跟踪调查,并做好必要的问题记录。

第三步和第四步:组内小展示和全班大展示

展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和培养自信心的一把金钥匙。高效课堂可以说就是展示课堂。展示即发表,展示即暴露,展示即提升。只有通过展示,才能体现高效课堂“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这一真正内涵。

1、展示的基本原则——“三性”。无论是组内小展示还是全班大展示都要明确,展示是为了提升学习力,绝不是各小组对导学案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为此,展示要遵循三大原则,即问题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创生性原则。

“问题性”是指从展示的内容上来讲,要展示共性度高的问题或易错点、重难点。“互动性”是针对展示的方式来讲,要体现出师与生、生与生的交往,可以是疑难求助、对话交流、质疑对抗、文本批判、合作表演、课文朗诵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创生性”是从展示的价值体现来讲,包括学习的方法总结、规律探寻、学习的新发展、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这样就避免了展示不高效的情况,也真正体现出展示环节的必要性。这种生成既有预设中的生成,也有课堂即时性的生成,无论哪种生成都必须是有效的生成,而不是漫无边际、脱离主题的生成。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课堂,动态生成的课堂。一堂课缺乏动态生成性,这堂课一定是不精彩的,也很难感受到“生命的狂欢”。

2、小展示和大展示的区别。二者的区别在于展示的范围不同,问题的共性度不同,内容的层次不同。

小展示是由小组长组织的在组内进行的展示,目的是展示对学、群学的学习成果,暴露对学、群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由学习组长将学习成果或暴露问题汇报给老师,便于教师把握学情,确定大展示的时间、内容、形式和进程。

大展示是全班范围内由教师组织(中高年级也可由学生组织)的各组进行展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组织、点拨、追问、应对、激励等主导作用将得以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成果将得以展示;学生的学习激情、自信心将得以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将得以提升;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将会暴露。大展示过程中力求达到课堂的动态生成效果,从教师的主导作用上来讲,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时追问、点拨、启发、引导,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展示情况,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3、对学生的要求。小组展示从分工上来讲,要避免精英展示,增强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提供展示的机会,满足个体需要,增强自信心,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展示者准备要充分,尽量脱稿或半脱稿;展示要声音洪亮,语言规范;展示者要充分运用肢体语言:板书要讯速、工整规范,合理运用双色笔。听别人展示要认真、不插嘴、不私下议论,如有疑问要及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质疑对抗和评价。还要根据展示及师生补充点拨随时记录,做好即时性巩固及学案的整理。

4、对教师的要求。组内小展示,教师进行第二次学情调查,适时引导点拨,及时评价各小组展示情况。大展示时,教师要做好组织、点拨、追问、应对、评价等工作。

第二次学情调查。组内小展示,进行第二次学情调查,调查的方式可以是教师巡视指导和听取学习组长的反馈。教师就小展示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小组备展的内容,灵活调整预设展示的时间,确定大展示的内容、时间和方式,为组织全班大展示作好准备。

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通过前面的小组学习与展示,学生对学案进行整理,而后教师组织达标测评。

1、学案整理的要求。整理学案主要包括对疑难问题的整理、个性化重难点、生成性知识的系统整理,将这些内容整理在纠错本或者导学案的设定位置,并就重点内容用好双色笔标记。导学案整理一方面是对课堂上生成问题的梳理和价值知识的落实,另一方面是方便学生以后的复习。

2、达标测评。教师根据导学案最后测试题(也可以临时添加题目)组织小对子、小组长检查或抽测。题目设计上要体现分层次的原则,按照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题目要少而精。达标测试检查的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可以组织小组长之间互查、小组长检查或是抽查部分学生,但最终要达到把握学情,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关注潜能生。这也是对下一节课反馈检查的主要依据。

第三次学情调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进行的第三次学情调查,教师了解整节课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情况,分析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作为下节课课前反馈和单元测试的依据。

第六步:布置预习,拓展延伸。

布置下次课的预习,让学生充分做好学具、资料查找等学前准备。也可就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拓展性阅读和补充训练。

三“六步三查”一般性教学流程效能分析

1、较好地落实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实现了“活”与“实”的统一。

3、实现了“动”与“静”的统一。

3、实现了“放”与“收”的统一。

5、实现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6、实现了“主体”与“主导”的统一。

四、“六步三查”模式应用的几点说明

1、重视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一节课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依据学生的认识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分层次的评价练习(练案)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导、学、练合一”的文本。其核心就是从学生的当前情况出发,在教师占有大量资料和综合把握的前提下,把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精心设计成问题的形式,来导学、导练。在高效课堂上,导学案被称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课堂学习是否高效等,导学案起关键作用。因此要特别重视导学案的编写。尤其注意在问题的设计上要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注重学习的个体差异,做好分层导学,分层定标,分层训练,分层达标。

2、正视高效课堂的一般操作模式。我们提出的“六步三查”一般性教学流程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共性流程。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学段、学科、课型的不同,在导学案的设计和课堂环节上可以略有调整。比如,课型如果是单元巩固提升课,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应由侧重于“学”转向侧重于“练”,由关注知识的分支转向更多地关注知识系统的梳理和方法规律的总结,同时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强化新课学习时学生的易错点,在课堂环节上就要侧重展示和达标反馈,从而才能达到“课课清、单元清、人人清”。如果是预习课型,就可以侧重于学生独学、对学、群学的环节。

3、合理安排好各环节的时间。“六步三查”一般性教学流程就六个步骤的时间来讲,教学可以根据学情作提前预设,但是在课堂实际操作中还要根据“三查”的情况,对时间做出适当的调整。根据学科、文本内容和学情不同,时间可灵活安排。就一般预设而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到2分钟;独学7到8分钟;对学、群学5分钟;展示20分钟;整理学案、达标测评5分钟。

4、把握好“预习、展示、反馈”三环节或三课型。“预习、展示、反馈”是高效课堂上最关键的三个环节,预习是关键,展示是提升,反馈是保证。当然也可以是三种课型。预习课型应侧重于学生独学、对学、群学的环节,教师做好相应的小组学习辅导,并做好反馈评价;展示课型一般在课前已经进行了预习,完成了独学、对学和群学环节;单元(或课时)巩固课型,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应由侧重于“学”转向侧重于“练”,在课堂环节上侧重达标反馈,并做必要的展示。究竟作为课堂的三个环节还是三种课型,要看课堂学习内容与学情、学时而定。

5、落实高效课堂的管理与评价。我们要由原来对学生个体的管理转向对学习小组的管理。在推进高效课堂过程中,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快乐课堂不单纯是课堂教学的改革,它是个系统工程,带来的是理念、教学、组织、管理、评价、文化等一些列的改革。所以要求老师要在“做中学”,在“学中研”,在“研中提升”。

第二篇:“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

“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 2010-11-07 17:33 “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杜郎口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形成的一套具有普适性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对高效课堂理念的最佳呈现。

“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在步骤命名、环节设计和操作的基本流程上力求简单易记、简便易学,方便一线教师掌握和运用,并尽可能从方法和规律的角度来指导教师付诸教学实践,很好地解决新课程理念“顶天入地”的问题。本期特邀高效课堂培训专家张海晨对此模式进行系统解读。 “五步”: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独学;

第二步:对学、群学;

第三步:组内小展示;

第四步:班内大展示;

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三查:指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

一查:在学生独学时;

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

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

第一步:独学

“独学”指学生个体学习而言。在独学环节开始之前,通常要进行对上节课有关知识的反馈检查和新课导入。

(一)检查反馈:从检查内容和检查对象上要注意分层次,并重点关注C层次学生(即潜能生)。检查最好以爬黑板方式进行。

(二)新课导入:导入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方面。导入新课后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独学: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如此学生才会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1.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课堂纪律以不影响别人的学习为宜。学生以导学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并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标注,带到对学、群学中解决。独学环节完成后,要及时告知本组学习组长。

2.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要高度关注各小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尊重个体差异,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对个别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适时点拨指导;独学环节完成时要对各组进行即时性点评。

第二步:对学、群学

“对学”指两名同等学习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群学”指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或具体指“学习对子”间帮扶学习。对学、群学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

1. 对学生的要求:先对学,后群学,继而深入探究。首先通过同层次学生的对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由学习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2. 对教师的要求:基本上等同独学环节的要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小组学习问题的跟踪调查,并做好必要的问题记录。 第三步和第四步: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小展示”指小组内由学习组长组织的展示,组员将学习成果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汇报;“大展示”指小组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一般由教师组织,当然也可以由学生代表组织。二者的区别在于展示的范围不同、问题的共性度不同和内容的层次不同。

1. 对学生的要求:展示要体现“四性”:问题性、层次性、互动性、创生性。即从展示的内容上来讲,要展示共性度高的问题,或者易错点、重点、难点、焦点等问题;从展示的分工上来讲,要避免精英展示,增强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提供展示的机会,满足个体需要,增强自信心,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从展示的方式上来讲,要体现出师生、生生的交往,可以是疑难求助、质疑对抗、文本批判、合作表演、诗歌朗诵等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从展示的价值体现上来讲,包括学习的方法总结、规律探寻、学习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这样就避免了展示不高效的情况,也真正体现出展示环节的必要性。

学生展示行为中要聚焦问题,避免“平行站位”;展示学生要提前进入预定位置;展示者准备要充分,尽量脱稿或半脱稿;展示要声音洪亮,语言规范;展示者要充分运用展示艺术,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板书要迅速、工整规范,合理运用双色笔。

听展者的站位要合理,前后由低到高,保证全员观看、听展;坐要端正,站要直立,要做到拥而不挤;听展要认真、不插嘴、不私下议论;要根据展示及师生补充点拨随时记录,做好即时性巩固及导学案整理。

展示者展示完后,听展者如有疑问要及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同学可以进一步质疑对抗;质疑对抗要针对问题,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听展者主动质疑、补充要做到有抢有让、语言规范、简明扼要;进行对抗质疑时无需举手,可直接起立发表自己的观点。

听展者在补充评价时,要用第二人称,目视被评价者;不做重复、无意义评价,要积极发现优点,中肯指出不足;大胆鼓励个性化、创新性的观点表露,达到质疑对抗、文本批判、个性解读、创新生成的目的;被点评同学要认真对待他人评价,及时改进。

2. 对教师的要求:组内小展示时,教师进行第二次学情调查;适时引导点拨;及时评价各小组同学展示的情况;在备课中要针对有关问题做相关的预案准备,以便能应对突如其来的问题。

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通过前面的小组学习与展示,学生整理学案而后教师组织达标测评。

1. 对学生的要求:整理学案,主要包括对疑难问题的整理、个性化重难点、生成性知识整理、知识系统梳理;结为对子的两名同学相互检查,狠抓重难点、疑点的落实;让学生养成学思结合的好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感悟、不断提升。

2. 对教师的要求:教师根据导学案最后的测试题组织小对子、小组长检查或抽测;教师要进行学情调查,了解整节课学生掌握的情况,分析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在导学案的设定位置做好记录。 效能分析

“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概括地讲有六个支撑: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小组合作学习定成败;独学、对学、群学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学情调查是教学起点;展示、反馈、评价是基本手段;达标测评是学习效果的基本保证。

另外,教师在运用“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时,深刻体会到这样的课堂不仅仅是教学,而是教育。在具有生活性、开放性、生成性的课堂环境里,课堂即社会,蕴含着自主、合作、沟通、竞争、创造、自由、批判、挑战等等,这些都是一个人一生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品质。 特别说明

一、高效课堂的一般性操作模式

由于学段、学科、课型、学习内容的难易度、学校作息时间安排的不同,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就要有所调整,在课堂环节上也不一定执行“五步”的环节,根据需要做相应调整。

预习课型应侧重于学生独学、对学、群学的环节,教师做好相应的小组学习辅导,并做好反馈评价;展示提升课型一般在课前已经进行了预习,完成了独学、对学和群学环节;单元(或课时)巩固提升课,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应由侧重于“学”转向侧重于“练”,同时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强化新课教学时学生的易错点,从而达到“单元清,人人清”。在课堂环节上侧重达标反馈,并做必要的展示。

在课堂各环节的时间分配上,由于科目、文本内容和学情不同,很难统一。就一般预设而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3-4分钟;独学7-8分钟;对学、群学5分钟;展示25分钟;整理学案、达标测评5分钟。

二、高效课堂的去模式化问题

我们主张高效课堂的实施应经历“临帖—入贴—出贴—破贴”的阶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推行初期阶段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且不可以教学是个性化的艺术为由而否定模式在这个阶段推行的必要性。待“固模过关”后,学校可以结合本校情况形成学校或学科课堂教学特色。 课改小贴士

三、重视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展示、反馈是高效课堂上最关键的三个环节,当然也可以是三个课型。预习是关键,展示是提升,反馈是保证。

第三篇:五步三查教学模式

“五步三查”高效课堂学教模式

学校采用已经在全国区域课改实施推进中成功探索出的“五步三查”高效课堂学教模式。

一、五步

“五步”包括“独学”、“对学、群学”、“小展示”、“大展示”、“整理学案、达标检测”。自学贯穿始终,自学的过程具体操作:以导学案为抓手,问题为主线,双色笔标注,

第一步:独学

最好的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而独学是自主学习的起点,也是自主学习的终点。独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在自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10个自主”:

1.学习目标自提;2.学习计划自定;3.学习对子自结;4.学习方法自选;5.学习进程自控;6.遇到问题自议;7.个人观点自表;8.有关资料自集;9.课堂练习自选;10.学习效果自评。

第二步:对学、群学

对学、群学通常在小组内进行,遵循“同质对学、异质帮辅、梯度推进”的基本原则。 第三步:小展示

小展示在小组内进行,就学习成果和学习存在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汇总,以备大展示之需。 第四步:大展示

大展示在全班范围进行。展示突出“四性”:问题性、层次性、互动性、创生性。展示是人的天性,展示既是对成果的分享,又是对问题的暴露,同时是促进自学的最好形式。

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整理的内容突出问题整理、个性化重难点、学习生成整理以及知识系统的重新建构。

二、三查

“三查”指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要突出做好三次学情调查:第一次是在学生课前独学时,第二次是在小展示时,第三次是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教师的作用重在学情调查,而在“五步三查”教学模式中,重要的是做好以上“三查”。 除此之外,教师之为教,重在“导”,而“导”在于“三点”:点燃、点拨、点化。点燃即点燃学生学习热情,放飞梦想;点拨即点石成金,拨云见日。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点化即醍醐灌顶、明德悟道。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生成智慧。

“五步三查”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人为本,生为本,学为本”,“人为本”即体现人本,充满人性,尊重人格,成就人生;“生为本”即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学为本”即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评促学,自学为本。

“双主四维”高效互动自主管理体系

“双主四维”高效互动管理是学校在办学一年来不断实践探索中,逐步提炼生成的基本管理体系。它包含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个层面,内部管理为“双主互动式”高效管理模式,外部管理引进家长参与和社会监督体系。整合起来的管理体系基本框架为“双主四维”的基本管理框架,并实现高效互动的管理过程。该体系目前命名为“双主四维”高效互动管理体系。

一、“双主互动式”高效管理基本架构

此架构的总称叫:学校“两会”。包括学校校委会、学生校委会。学校校委会由学校校长室、五个中心和督查室组成。学生校委会由学生自治委员会(简称“学自委”)和学生监督委员会(简称“学督委”)组成,学自委设学生校长一名,学生校长助理一名,五大中心各设学生副校长一名,分别与学校校委会五大中心相互对接;学督委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与学校校委会督查室对接。两套班子相互对接,尤其是在学生校委会的中层部门下,每个部门都有参与管理的基层学生干部十余名。

学校校委会和学生校委会实行的是“双主互动式”高效管理模式——“主导”与“主体”双线并行,对口互动。主导为主体服务,并逐步放大主体的作用,弱化主导的作用。两条线一粗一细,一明一暗。“主体”线是粗线、明线,“主导”线是细线、暗线。整个管理架构体现的管理特色彰显的是自主、团队、高效。

二、专设学生校长室

在挥公实验中学学教楼二楼有一个特殊的办公室,室内电脑、办公桌、书橱等物品一应俱全,各个部门的档案资料盒整齐的摆在柜子上,这个办公室只有课下时间才有人办公,这就是挥公实验中学的“学生校长室”。学生校长室是专门为“学生自治委员会”(简称“学自委”)和“学生督查委员会”(简称“学督委”)的学生校长们使用的。

三、“四维”管理体系

在“双主互动式”基本管理架构的基础上,又引进家长与社会参与到学校整个管理体系中来。建构起“学生主体、学校主导、家长参与、社会监督”的“四维”管理体系。

学校成立学校家长委员会,专设家长委员会办公室。班级也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议,建立网上家长论坛和挥中家长家园,全程参与、监督学校管理。

根据清河县委县政府对建设教育强县的有关部署,县委县政府及教育局领导对挥公实验中学给予了特别关注。特由县人大主任任山景承包学校。在学校管理上继续借力,引进社会监督,并筹划在此基础上邀请更多的热衷教育事业的社会爱心人士来参与到学校的监督管理中来。不断完善“双主四维”高效互动管理模式,使其日臻成熟。

四、 “五制一式”管理方略

如上所述,挥公实验中学的基本管理框架是为实施“四新”(新课堂、新教师、新学生、新学校)教育服务的全新框架。学校在管理方略上,立足于发展学生、成就教师的基本指导思想,瞄准打造新学生、新教师的“黄埔军校”的发展目标,在办学两年多来的实践中,始终在寻求突破,自我蜕变,追求卓越。目前形成了常态化的“五制一式”,即全员轮值制、项目责任制、“两会”联席制、每日反思制、评价反馈制、工作流程式。

(一)全员轮值制 每天由教师组成的值日校长,以及由学生组成的值日校长、值日班长、值周班长。每天一名值日校长带两名值日教师从教学、考勤、管理,后勤服务、设备设施等方面进行巡检。学生分别从课堂、卫生、就餐、就寝、活动等方面,参与学校和班级管理。体验学校日常管理。

(二)项目责任制

学校各项工作实行项目分工责任制,各项目设置责任人、项目负责人、参与工作人。从教育教学工作、科研、活动、后勤管理服务等方面对工作进行细化,由个人自愿申请岗位、学校组织协调,工作跟踪评价。学校将细化后工作制成台账并上墙,各项工作具体时间、负责人一目了然,真正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责任到个人,事事得解决,学校各项工作都迈上一个台阶。

(三)“两会”联席制

学校校委会以及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在每大周第一周周一下午活动课都会准时在会议室召开联席会,每次会议都安排有主持人、记录员,双方对过去一大周工作进行回报总结,找问题查不足,并对接下来一大周工作进行计划安排。

“两会”将问题摆上桌面,绝大多数工作能够当场得到安排、落实、解决,这种短平快的沟通方式,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管理效率。

(四)每日反思制

学校倡导并践行“反思即成长、落实即水平、发展即尊严”的理念,注重校园文化反思的建设。每天下午“阳光大课间”,由教师、学生代表,值日校长等各部门人员共同参与的反思会,对当日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即时反馈,确保“问题不过夜,整改不过天”。

(五)督评反馈制。

学校强化执行力,构建督评反馈机制。凡事有计划、有执行,有评价,有反馈。通过督评反馈机制的运行,助推各项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六)工作流程式。 学校将各项工作流程化,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制定了“学生一日流程”、“工作台账”,对于每项活动,都要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保障各项工作有人做,有人查,有人监督,有人评价,有人反馈。

(七)活动促管理

遵循“社团化,学科化,课程化”三维一体的活动原则,开展“高效课堂节”、“艺术节”、“体育节”、“感动校园人物”系列评选、体验式家长会、班级文化巡展、夏令营等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强化体验,助推学生能力提升,以最终达到“自律律人,自觉觉人,自警警人,自达达人”的管理目标。

第四篇:“板块式六步三循环”教学模式

罗山县教研室

舒江

“板块式六步三循环”教学模式,就是借鉴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思路”,结合“杜郎口教学经验”的理念和实质,创造出的全新课堂教学模式。

板块式教学就是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板块的教学形式。板块式思路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特征是教学结构清晰,所表现出来的内部特征是教学内容优化,它侧重教学的艺术性设计。

“杜郎口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具体地说,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着眼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上,采用“三三六”教学模式。我们借鉴其“三个模块”,将“预习、展示、反馈”三种课型变为三个循环的教学环节。

“三循环”指:在每个板块的学习中,灵活、循环、交替使用“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

“板块式六步三循环”教学模式克服了“杜郎口教学”展示环节的复杂、冗长等不足,使教学设计漂亮、富于艺术性,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同时又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

操作流程:六个步骤

一、情境导入

教师创设情境,自然导入课题,并简介作者。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方法很多,如:谈话导入,故事导入,诗词导入,名言导入,名家评论导入,猜谜导入,图片导入,歌曲导入等。有时课堂时间有限,可直接导入课题。

二、定标导学

定标是指教师在编写教学案时制定教学目标,无须由学生确定。目标的呈现,可用投影仪、课件出示,然后让学生齐读,也可由教师口述。导学就是根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主动学习。这一环节就是让师生牢固树立目标意识,围绕目标组织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三、预习检测

即检测课前的预习情况,以检测作者简介、文学常识、写作背景和字词积累为主。

四、板块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板块,设计板块前要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单元提示、课文导读,重新整合教材,并突出课型特点,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板块间应有内在联系,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一般设计3至4个板块,最多不超过6个板块。字词积累一般不作为独立的教学板块,字词的处理放在预习检测环节完成。板块教学应是对课文的完整解读和学习,每个板块就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一节课的几个板块就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课型。板块教学是本模式的核心,也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艺术。

每个板块的教学要循环使用预习、展示、反馈这三个环节,大致有以下几步: 1.教师指导:就是根据板块教学内容,教师明确预习范围、指导预习方法、提出问题和要求,并规定预习的时间。

2.学生预习:有两种情况

课前预习,就是利用早读或自习时间预习,课前预习须有预习提纲或导学提纲。每篇课文至少读3遍以上,了解作者作品和时代背景,了解文体知识和文学常识,扫除生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和学案部分内容。课前预习的情况一般在“预习检测”环节进行检测。

课中预习,就是课堂上按照教师的指导预习。一般采用的方法:让学生边读书,边看课下注解,边查工具书,或边读书,边思考,边作批注,既可独立自学,也可小组合作、交流。

这里学生预习指的是课中预习,即学生在课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小组讨论:学生自学没有解决的问题,应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来解决,各小组做好展示的准备,并推荐本组将要展示的成员。

4.课堂展示:

组内展示:各小组在预习结束后,一部分在本组内展示、交流,有时可让小组代表到黑板演板,为部分展示节省时间。

全班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鼓励争论,并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见解;让更多的学生展示,照顾学困生,尽可能多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允许学生在展示时暴露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读、可讲、可练、可写、可唱、可演,可纠错,可补充,可争论,多形式、多层次、灵活地展示学习成果。

5.反馈评价:即对每个学习板块的及时反馈。课内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引导学生及时反馈、评价、矫正。这种反馈是双向的,包括师生的双边活动。

生生互动:学生对展示情况及时评价,及时纠错,及时补充。鼓励学生质疑和有不同的理解。

师生互动:教师实施激励性评价,适时点拨,针对共性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合作探究,达成共识。

6.教师总结:在一个板块的学习中,学生评价反馈后,教师应有一个终结性的评价和总结,不留知识死角和模糊认识。

这六步在具体操作时可灵活友好运用,不要机械照搬。

五、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对课文的深度挖掘和拓展补充,但不要拓展的太远,要紧密结合课文,适度拓展,用时不宜太长。一般情况下,拓展延伸不是课堂的主体部分,课堂的主体依然是对文本的学习。恰当的拓展确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确能够增加课的深度和厚度。因此,我们认为拓展延伸是必要的、有意义的。

六、总结提升

1.归纳总结:教师归纳本节内容,升华主题;或总结学习规律和方法;或赠送教师寄语。

2.布置作业:以课后练习和《基础训练》为主,可在课内完成,也可在课外完成。

第五篇:“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仅供参考学习)

“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仅供参考学习)

“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杜郎口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形成的一套具有普适性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对高效课堂理念的最佳呈现。

“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在步骤命名、环节设计和操作的基本流程上力求简单易记、简便易学,方便一线教师掌握和运用,并尽可能从方法和规律的角度来指导教师付诸教学实践,很好地解决新课程理念“顶天入地”的问题。本期特邀高效课堂培训专家张海晨对此模式进行系统解读。 “五步三查”教学模式

“五步”: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独学;

第二步:对学、群学;

第三步:组内小展示;

第四步:班内大展示;

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三查:指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

一查:在学生独学时;

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

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

第一步:独学

“独学”指学生个体学习而言。在独学环节开始之前,通常要进行对上节课有关知识的反馈检查和新课导入。

(一)检查反馈:从检查内容和检查对象上要注意分层次,并重点关注C层次学生(即潜能生)。检查最好以爬黑板方式进行。

(二)新课导入:导入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方面。导入新课后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独学: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如此学生才会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1.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课堂纪律以不影响别人的学习为宜。学生以导学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并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标注,带到对学、群学中解决。独学环节完成后,要及时告知本组学习组长。

2.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要高度关注各小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尊重个体差异,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对个别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适时点拨指导;独学环节完成时要对各组进行即时性点评。

第二步:对学、群学

“对学”指两名同等学习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群学”指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或具体指“学习对子”间帮扶学习。对学、群学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

1. 对学生的要求:先对学,后群学,继而深入探究。首先通过同层次学生的对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由学习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2. 对教师的要求:基本上等同独学环节的要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小组学习问题的跟踪调查,并做好必要的问题记录。

第三步和第四步: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小展示”指小组内由学习组长组织的展示,组员将学习成果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汇报;“大展示”指小组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一般由教师组织,当然也可以由学生代表组织。二者的区别在于展示的范围不同、问题的共性度不同和内容的层次不同。

1. 对学生的要求:展示要体现“四性”:问题性、层次性、互动性、创生性。即从展示的内容上来讲,要展示共性度高的问题,或者易错点、重点、难点、焦点等问题;从展示的分工上来讲,要避免精英展示,增强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提供展示的机会,满足个体需要,增强自信心,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从展示的方式上来讲,要体现出师生、生生的交往,可以是疑难求助、质疑对抗、文本批判、合作表演、诗歌朗诵等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从展示的价值体现上来讲,包括学习的方法总结、规律探寻、学习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这样就避免了展示不高效的情况,也真正体现出展示环节的必要性。

学生展示行为中要聚焦问题,避免“平行站位”;展示学生要提前进入预定位置;展示者准备要充分,尽量脱稿或半脱稿;展示要声音洪亮,语言规范;展示者要充分运用展示艺术,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板书要迅速、工整规范,合理运用双色笔。

听展者的站位要合理,前后由低到高,保证全员观看、听展;坐要端正,站要直立,要做到拥而不挤;听展要认真、不插嘴、不私下议论;要根据展示及师生补充点拨随时记录,做好即时性巩固及导学案整理。

展示者展示完后,听展者如有疑问要及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同学可以进一步质疑对抗;质疑对抗要针对问题,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听展者主动质疑、补充要做到有抢有让、语言规范、简明扼要;进行对抗质疑时无需举手,可直接起立发表自己的观点。

听展者在补充评价时,要用第二人称,目视被评价者;不做重复、无意义评价,要积极发现优点,中肯指出不足;大胆鼓励个性化、创新性的观点表露,达到质疑对抗、文本批判、个性解读、创新生成的目的;被点评同学要认真对待他人评价,及时改进。

2. 对教师的要求:组内小展示时,教师进行第二次学情调查;适时引导点拨;及时评价各小组同学展示的情况;在备课中要针对有关问题做相关的预案准备,以便能应对突如其来的问题。

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通过前面的小组学习与展示,学生整理学案而后教师组织达标测评。

1. 对学生的要求:整理学案,主要包括对疑难问题的整理、个性化重难点、生成性知识整理、知识系统梳理;结为对子的两名同学相互检查,狠抓重难点、疑点的落实;让学生养成学思结合的好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感悟、不断提升。

2. 对教师的要求:教师根据导学案最后的测试题组织小对子、小组长检查或抽测;教师要进行学情调查,了解整节课学生掌握的情况,分析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在导学案的设定位置做好记录。

效能分析

“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概括地讲有六个支撑: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小组合作学习定成败;独学、对学、群学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学情调查是教学起点;展示、反馈、评价是基本手段;达标测评是学习效果的基本保证。

另外,教师在运用“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时,深刻体会到这样的课堂不仅仅是教学,而是教育。在具有生活性、开放性、生成性的课堂环境里,课堂即社会,蕴含着自主、合作、沟通、竞争、创造、自由、批判、挑战等等,这些都是一个人一生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品质。

特别说明

一、高效课堂的一般性操作模式

由于学段、学科、课型、学习内容的难易度、学校作息时间安排的不同,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就要有所调整,在课堂环节上也不一定执行“五步”的环节,根据需要做相应调整。

预习课型应侧重于学生独学、对学、群学的环节,教师做好相应的小组学习辅导,并做好反馈评价;展示提升课型一般在课前已经进行了预习,完成了独学、对学和群学环节;单元(或课时)巩固提升课,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应由侧重于“学”转向侧重于“练”,同时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强化新课教学时学生的易错点,从而达到“单元清,人人清”。在课堂环节上侧重达标反馈,并做必要的展示。

在课堂各环节的时间分配上,由于科目、文本内容和学情不同,很难统一。就一般预设而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3-4分钟;独学7-8分钟;对学、群学5分钟;展示25分钟;整理学案、达标测评5分钟。

二、高效课堂的去模式化问题

我们主张高效课堂的实施应经历“临帖—入贴—出贴—破贴”的阶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推行初期阶段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且不可以教学是个性化的艺术为由而否定模式在这个阶段推行的必要性。待“固模过关”后,学校可以结合本校情况形成学校或学科课堂教学特色。

课改小贴士

一、高度重视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直接服务于学生,服务于不同层次的每一个学生,要特别重视导学案的编写。尤其注意在问题的设计上要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训练,分层达标。通常可将问题分为三个层次:“基础题”(基础在线),“提升题”或叫“拔高题”,以及“拓展题”。

二、重视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展示、反馈是高效课堂上最关键的三个环节,当然也可以是三个课型。预习是关键,展示是提升,反馈是保证。

上一篇:劳动标兵代表发言稿下一篇:劳动法实施条例试卷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