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属国有企业改制方案

2024-04-25

市属国有企业改制方案(精选6篇)

篇1:市属国有企业改制方案

市属国有改制和困难企业干部持卡就医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市属国有改制和困难企业离休干部医疗费管理工作,方便离休干部就医,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市属国有改制和困难企业离休干部持卡就医实施方案:

一、实施范围

居住在新罗区的市属国有改制和困难企业离休干部(含“5.12”退休干部)。[以下简称企业离休干部]

二、实施原则

企业离休干部医疗经费来源渠道不变,实行持卡就医,单位尽责,部门配合,财政保底。

三、实施办法

1、根据市委老干部局提供的企业离休干部名单,市医保中心负责制卡,企业离休干部在定点医院(不含院外诊所)就医。

2、企业离休干部在定点医院持卡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经医保中心和企业离休干部主管部门(或托管单位,下同)共同审核后,由企业离休干部主管部门与医院结算付费。需转外就医者按规定办理,医疗费经医保中心审核后,回原单位报销。

3、为确保企业离休干部持卡就医管理机制正常运行,由企业离休干部主管部门分别与医保中心、定点医院签订医疗费支付协议,对困难企业无法支付定点医院的医疗费由医保中心负责担保。

4、企业离休干部主管部门收到医院和医保中心的缴款通知后,须在三十天内向医院支付医疗费。逾期未支付医疗费的,医保中心将通知医院停止使用该单位离休干部就医卡。

5、需财政补助的困难企业和企业改制预留资金不足的企业,按照市政府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资金补助。

6、居住在新罗区外的企业离休干部原则上按现有就医模式实行,如需在新罗区实行持卡就医,由企业离休干部本人提出申请,经市委老干部局和企业离休干部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可在新罗区实行持卡就医。

7、要求维持原有管理办法的单位,必须做好企业离休干部的.思想工作,征得每个企业离休干部签字同意后,以主管单位名义向市政府作出承诺。同时,健全完善相关管理措施,努力为企业离休干部提供医疗保障。

四、职责分工

1、市委老干部局负责把企业离休干部名单提供给市医保中心,由医保中心与定点医院建立管理网络,对企业离休干部医疗费进行监督审核,便于企业离休干部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统一向医疗单位结算付费。同时,要加强对企业离休干部主管部门和持卡人执行持卡就医情况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2、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定点医院的监督检查,督促医院进一步加强企业离休干部持卡就医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3、企业离休干部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属国有改制和困难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精神,主动履行职责,切实保障离休干部医疗费用,并确定一名工作人员(管理员)与医保中心联系,负责企业离休干部医疗费用的审核和支付工作。

五、实施时间

本办法于200x年1月1日起实行。

篇2:市属国有企业改制方案

哪些措施整体推进改制,是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实现科学发展,奋起赶超的需要,是市直各部门,各企业班子要认真分析、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

市属国有企业改制滞后的成因分析

1997年全市学南通,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全市上下刮起了改革风。但未能从企业机制和职工身份转变上实行彻底改革。遇上1998年全市抗洪救灾文秘杂烩网与灾后重建等诸多因素影响,致使市属企业改革拖后了三年。2001年起全省掀起国有企业改革热潮,××各县区都集中时间、精力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但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力度较小,进展缓慢。2003年起,市属企业市直各行业纷纷向政府呈送改制方案,但政府要抓的大事太多,国有企业改制问题似乎提不上主要议题。2004年各部门以企业为单位向政府呈报改制方案,但市政府未成立改制办。一个企业改制从改制立项、职工分流方案初审、资产评估、职代会成立、企业改制方案通过到最后的领导小组批复,全程要经过六个部门、八个程序,最快要八个月至一年,有的甚至是一年半或两年。因此,一段时期政府叫得响、企业干着急、部门慢慢来www.的改革态势,桎梏着市属国有企业的改制进程。2007年市政府加大力度推进企业改制,成立企业改制领导小组和市政府改制办,促进了市属国有企业改制。但2008年4月调整职工身份置换补偿金标准,和改制企业“四零五零”人员养老、医疗保金续缴年龄,增加了企业改制成本,在有些部门与行业引发了新的矛盾。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政府推进企业改制的工作力度、部门服务企业改制的态度、改制政策标准制定和前后一致的尺度、企业班子实施企业改制的同心度,是近几年××市属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滞后的主要原因。

当前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制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市属国有企业改制进程与长江沿岸市区相比落后五至六年,与全省其他设区市相比滞后二至三年。表面上是109户国有企业的存在与急待改制,实质上,一是错失改革良机,增加企业成本;二是国有资产的休眠与浪费;三是挫伤了企业骨干和企业职工创业激情与工作热情;从根本上影响着××的经济发展速度。当前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制,要着重围绕,钱从哪里来,人往哪儿去,妥善研究和解决好以下三个根本性问题。

(一)企业改制成本不足和成本动态增长问题。企业改制成本由企业职工身份置换补偿金,企业应缴职工养老保险金、医保金、失业保险金,企业各类债务等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改制成本年增长速度超过两位数。以市粮食直属分局六户企业为例,2004年底测算改制成本为2800万元,2007年底基本完成企业改制成本为4300万元,如果拖到明年完成改制,成本要达到7000万元。市直109户未改制企业今年底完成改制成本是46亿元,明年底完成接近50亿元,2011年底完成改制,成本将达到55亿元。市直早完成一年企业改制相当于增加三十个1000万元利税大户。就市属各行业,各部门来说,今明两年推进市属国营企业改制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大于任何产业和工作所创造的经济价值。

(二)企业老职工安置和企业员工再就业问题。据统计市属109户企业共有职工4.5万人,剔除己达到退休年龄和五年内提前退休老职工2.5 万人,约有2万人需再就业寻求出路和生活保障。如何以人为本,以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来实施企业改制,是改制工作的核心问题。改制企业,主导改制的行业主管部门,制订企业改制方案,选择老企业的关、停、并、转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企业老职工的安置问题。要以妥善积极的办法,落实老职工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安置,帮助就业有困难的职工实现转岗创业和再就业,切忌只顾少数人利益把职工安置问题简单推给政府,推向社会。

(三)企业债务清理和银行债务偿还问题。市属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企业债务重,银行欠款多的问题。绝大部分企业的地产、房产都抵押在各国有商业银行。企业不启动改制,债权债务得不到有效清理,抵押资产一定程度也在流失和贬值。国家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支持中小型企业发展,××各商业银行也要站在支持××经济发展的高度,支持市属国有企业改制,支持国有老企业的关、停、并、转,支持新企业的整合重组,从而有利于银行债务的有效清理与落实。

整体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制的对策与措施

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精心组织与服务,需要各改制企业干部职工的同心参与和配合,全市

上下要站在发展的高度,兼顾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以人为本,协调各方关系,整体推进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以经济规划和产业发展主导企业改制。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特色。××前几年制订了“十一五” 经济发展规

划,明确了发展机械、电子、汽车、化工、棉纺、水产、旅游、食品等特色产业。市属众多家国有企业曾经都有自己的产业发展定位,市属国有企业改制,首先要分析确认现有企业的产业发展前景、行业发展定位。主导改制的政府行业组成和工作部门,要充分研究行业发展、行业企业整合、行业内企业财税增长培植问题,在本行业内做出企业改制和企业发展方案,以发展主导改制,以改制促发展。

(二)以产权改革和机制创新实施企业改制。许多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事实证明,国有中小型企业生存发展的障碍不是产品不适应市场,也不仅仅是设备、技术、资金问题,而是计划经济遗存下来的公有制形式下的企业经营、管理、分配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属国有企业的改制,首先要动产权、动机制,宜股则股、宜租则租、宜卖则卖,鼓励全民创业,彻底改变企业现有的经营体制与管理机制,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实施企业改制。

(三)以招商引资和资产盘活促进企业改制。近几年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是招商引资。市属国有企业改制,要以招商引资为切入点,加大企业招商,产业引资力度,引进外来资金、技术、机制、人才,对现有企业进行彻底的改组、改造。只要企业在××落户、安排××人就业,向××财税部门纳税,要舍得让利,与其企业关停,留守人员坐食国有资产,不如引进盘活,让资产生财,让政府得税,让员工得利,促进地域经济发展。

(四)以土地收储和资产抵交扶助企业改制。近两年市属企业改制,普遍遇到一个有地无钱,有业无现的问题。很多企业通过了改制方案,确无资金起动。如何解决影响市属企业改制的资金瓶颈问题,按市场价格集中收储市区各改制企业的国有土地,和企业应缴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经评估后以资产抵押,畅通改制企业与社保、医保,为参与改制职工进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通道,在政府集中土地资源和有效资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支持企业尽快完成改制。

篇3:市属国有企业改制方案

市经信委、交通委、商务局、农业局领导先后作了发言, 纷纷表示坚决拥护市委市政府政企脱钩工作, 全力配合支持做好已改制企业的移交工作。已改制企业代表市水运公司原经理刘子萍作了表态发言。

最后市城镇联合社主任陈彪作了讲话, 指出:一要从讲政治和落实市委市政府政企脱钩部署的高度, 充分认识已改制企业管理职能移交的意义;二是感谢相关单位对移交工作的配合与支持, 希望继续加强协调配合, 共同做好已改制集体企业管理职能变更工作;三要落实工作责任, 做到管理职能移交期间工作不断、秩序不乱, 严格遵守财经纪律, 确保职能变更工作顺利完成;四要加强衔接, 规范管理, 由联合社市属集体企业改革与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与各留守处抓紧衔接, 提升服务水平, 更好地为已改制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服务。

篇4:市属国有企业改制方案

困难职工就业、收入情况不理想。一是就业低。调查的106家企业中,现有困难职工8731人,在改制重组企业就业的困难职工2343人,占26.8%,内部退养或退休321人,占3.8%;已完成身份置换后离开企业的困难职工6388人,其中,自谋职业563人,占6.4%,无业5504人,占63%。二是收入低。在改制重组企业就业的困难职工月平均收入仅780元,自谋职业人员收入极不稳定,年均收入5000-6000元,无业人员依靠低保或其它收入度日。

困难职工生活状况堪忧。人均生活费支出远远低于社会平均支出;居无定所,人均住房面积在5平方米以下,住自有产权房2318人,占26.5%,租房住4215人,占48.2%,住简易房或住自搭棚房或借住亲戚家的2198人,占25.2%。医疗费用和子女就学费用负担重的1190人,占13.6%。

困难职工管理、帮扶不到位,思想不稳定。在改制重组企业就业、内退的困难职工,虽有企业管理,但企业大多不会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实施帮扶;移交社区管理的困难职工,基本上是被边缘化,原企业或主管单位不管,社区管理因资金和困难群体集中,得不到应有的帮扶和关怀,失落感严重。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困难职工收入大多很低、就业困难、医疗和子女教育负担重,造成职工生存压力加大,没有稳定感,使他们多有怨言,心态不平,认为没有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应有成果。

就业、再就业困难。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有73.1%以上困难职工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失业。一是企业改制后,职工安置以发给一次性安置补偿金为主,再就业率偏低。职工在发给安置补偿金后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完成了身份置换,由“企业人”变为了“社会人”。但由于安置补偿金等费用本来就不高,加上就业无门,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免不“坐吃山空”,进而致贫致困。这个问题在改制企业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二是再就业扶持优惠政策不到位。这次调查的企业中,有76家集体企业。在企业改制时,集体企业与国有企业执行的是一样的改制办法,但其下岗失业人员却不能享受国家的扶持优惠政策。这些失业职工要求享受国家扶持优惠政策的愿望十分迫切。三是由于年龄偏大,技术落后,文化较低等原因,普遍存在再就业难的问题,其中绝大部分人根本不可能在社会的主导产业中实现再就业。有些即使暂时找到工作或实现灵活就业也没有稳定的工作环境和收入,很容易二次下岗或失业。访谈的450名困难职工中,80%以上是40—50岁以上人员,文化水平低、没有什么技能,基本上是处于失业或零星就业状态。四是工残、重病等原因致使就业难。

收入水平低,家庭负担重。一是收入低。在改制重组企业就业的困难职工月平均收入仅780元左右,自谋职业人员收入极不稳定,年均收入5000—6000元,无业人员依靠低保或其它收入度日,年均收入3000元左右。二是家庭负担重。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因家庭成员患病,医疗费用重,致使生活困难的占19.1%;因家庭人口多,子女教育费用高的占17.2%;因事故、灾害等原因致困的占0.2 %。如湘运公司孙启生,虽有1350元每月,但由于自己有病,妻又患癌症,医疗费用开支很大,致使生活贫困。伤残和大病(重症)职工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问题日益突显。

社会保障不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较窄,社会化水平低。工伤、医疗、失业、生育等保险等制度很不完善,分散风险的能力不足,加上,最低工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住房等方面的保障政策还不配套,难以保障所有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据调查,78.3%的困难职工无力按现有缴费基数缴纳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导致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接续困难。只有13.5%的困难职工纳入了低保,仅有3.6%的困难职工享受了住房保障优惠,所有自谋职业人员均未参加医保、失业保险等。

针对上述原因,要想改变娄底市属改制企业困难职工生活状况,各级各部门要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要进一步抓好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继续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再就业扶持政策,完善和落实劳动、财政、税务、工商和金融信贷等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在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开展再就业培训、保障改制企业职工就业相对稳定、支持失业职工自谋职业、帮助困难职工再就业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并健全完善长效机制。要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好改制企业职工遗留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关心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大力开展帮困送温暖活动,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尽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二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医疗、工伤保险制度,使广大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要突破制度障碍,想方设法减免困难职工养老、医疗保险缴费额;要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伤残(大病)职工大病医保救助体系。从根本上解除其后顾之忧,考虑到伤残(大病)职工无力支付后续治疗费用,而“低水平、广覆盖”的全民医保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因此,很有必要在尽快落实全民医保的基础上,采取以政府财政为主,改制重组企业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办法,多方筹集资金,探索建立伤残(大病)职工救助专项资金。二是进一步扩大“低保”面。要秉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对现行“低保”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并作出适当调整,尽量把所有困难职工纳入“低保”范围,使之不致于因生活困难而过不下去。三是进一步完善住房、教育等保障制度。要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增大供给量,尽量满足困难职工的需求,使困难职工居有定所。要完善教育保障制度,并对困难职工群体给予特殊照顾。四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化帮扶制度。要建立完善集就业培训、就业介绍、法律援助、生活救助、助学救助于一体的社会化帮扶制度,为困难职工群众提供快速、高效、方便的解困服务。要开展以党员干部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结对帮扶困难职工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按照胡锦涛同志“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率先垂范,在全社会形成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帮助困难职工群体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篇5:市属国有企业改制方案

II

宿纪办发〔2019〕42号

印发《关于推进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

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纪委监委,市纪委监委各派驻机构、委机关各部(室)、机关党委:

《关于推进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已

经市纪委常委会市监委会会议研究通过,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

认真抓好贯彻执行。

中共宿迁市纪委办公室

2019年11月25日

关于推进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

改革的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关于深化江苏省纪委监委派驻机

构改革的实施意见》(苏办发〔2019〕23号)、中共江苏省纪委

办公厅《关于推进省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

(苏纪办发〔2019〕19号)、中共宿迁市委办公室《关于深化宿

迁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宿办发〔2019〕54号)

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就推进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深刻认识改革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

纪委监委釆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对市属国有企业纪检工作的领

导,持续压实企业“两个责任”,推动企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取得

新成效。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市属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企业纪检机构权威性和独立性不

强,监督作用发挥不够有力,全面从严治党任重道远。为贯彻落

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适应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和深化国家

监察体制改革新任务,必须推进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

革,通过创新组织形式、完善制度机制,加强对企业纪检监察机

构自上而下的领导,强化其监督责任,切实发挥好“探头“作用,推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做强做优做大市属

国有企业提供坚强保障。

二、准确把握改革的总体要求

推进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是深化市纪委监委派

驻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依据党章党规和宪法、监察法,适应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要求和市属国有企业党的建

设工作领导体制,进一步落实“三为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

总基调,突出政治监督,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坚持问题导向,积

极探索创新,切实加强对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充

分发挥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作用,推进新时代市属国有企业

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向纵

深发展。

三、机构设置

1.对企业规模较大、设立党委且领导班子由市委管理的,保留纪委设置,纪委书记由市纪委监委按程序报市委同意后,任

命为监察专员。设立监察专员办公室,与纪委合署办公。对企业

规模较小、未设立党委或者市委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通过市

纪委监委派驻相关部门纪检监察组实施监察覆盖。撤销企业内设

监察部门,人员充实到纪检监察机构。

2.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企业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不兼任其他职务或者分管其他工作。

3.根据《市属国有企业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试

行)》(宿办发〔2015]

88号),加强对企业纪委书记、副书记人

选的提名考察。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由市纪委监委会同

市委组织部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其任免、薪酬、奖惩等事项挂

钩。纪委副书记的提名考察、考核以市纪委监委会同企业党委为

主。

4.按照既有利于开展工作、又强化监督制约的原则,完善

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将人员力量进一步向监督工

作倾斜。

四、主要职责

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要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根据授权认

真履行监察职责,聚焦主责主业,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主要履行好以下职责:

1.协助企业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

反腐败工作,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2.坚守监督第一职责,把政治监督摆在首位,督促推动企

业党委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

重大决策部署在企业落到实处,坚决整治贯彻落实中的形式主义

和官僚主义。强化日常监督,抓住“关键少数”,督促推动企业主

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企业党委管理人员忠诚干净、担当作

为,督促推动企业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企业主要负

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其他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部门和领域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督促企业党委做好履

责记实工作。

3.经市纪委批准,协助初步核实反映企业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问题线索;参与审查企业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涉嫌违反党纪的案件。加大对企业党委管理人员的监督执纪力度,坚决减存量、遏增量,始终保持企业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贯彻''惩前掾后、治病救人“方针,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坚持严管和厚爱结

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精准、有效地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全面净化企业政治生态。

4.依法履行监察职责,对企业监察对象依法履职、秉公用

权、廉洁从业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

和有关规定对企业监察对象涉嫌职务违法的案件进行调查,并依

法依规予以处置。

5.依纪依法开展问责,对违反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企业党组织、党员领导人员,以及其

他监察对象依据权限进行问责,或者向有权作出问责决定的党组

织(单位)提出问责建议。

6.加强对直属企业(单位)纪检机构的领导,指导、检查、督促企业所属纪检机构层层落实监督责任。

7.负责对本级纪检监察机构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

完成市纪委监委交办、督办的其他任务。

五、工作权限

1.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企业党委有关会议,可

以列席企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会议、专业委员会以及研究“三

重一大,等事项的其他会议;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其他负责人根据工

作需要可以列席有关会议。

2.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应当从动议酝酿阶段就参

与企业党委选人用人工作并实行全过程监督。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建

立健全企业党委管理的领导人员廉政档案,按规定就考察人选的党

风廉政情况,提出书面意见。

3.根据工作需要,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可以约谈企业党委管

理人员,查阅或者复制企业的有关文件、资料、财务账目、信息

系统数据等材料,使用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社会监督力

量。

4.对直属企业(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履行职责存在的问

题等,可以按照程序经市纪委监委对口联系的监督检查室审核

后,向相关党组织或企业(单位)提出纪律检查建议或者监察建

议。相关党组织或企业(单位)应认真研究吸纳,并落实整改。

5.根据市纪委监委授权,国有企业纪検监察机构按照干部

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对国有企业监察对象涉嫌职务违法的案件进

行调查并依法依规予以处置;对涉嫌严重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问题

按程序提交市监委指定管辖。

6.严格规范监察措施使用审批程序。根据市纪委监委授权,市属国有企业在初步核实中可以依法使用谈话、询问、查询、调

取、勘验检查、鉴定等6项不限制人身、财产权利的措施。市属

国有企业立案后可以依法使用冻结、查封、扣押(暂扣、封存)

措施,但须经对口联系的监督检查室报市纪委监委审批后,由案

件监督管理室办理相关手续,对口联系的监督检查室协助实施。

市属国有企业在初步核实中可以依法使用限制出境措施,但须送

案件监督管理室办理相关手续,层报省纪委监委审批后实施。

7.查办企业党委管理重要人员案件和案情重大复杂的其他

案件,必须向市纪委监委报告;对企业党委管理人员给予党纪政

务处分,必须事先向市纪委监委报告。

六、工作制度机制

1.工作例会制度。市纪委监委分管副书记(常委)、副主任

(委员)每季度主持召开1次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会

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安排部署工作。对口联系的监督检查室

根据工作需要召开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会议,就监督检查、线索处置、审查调查等工作沟通情况、研究协商。企业纪检监察

机构一个季度内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没有实际工作的,要向市纪委监委作出书面说明。

2.约谈制度。市纪委监委分管副书记(常委)、副主任(委

员)经常约谈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了解企业管党治党

主体责任落实、纪检监察机构履职等情况。坚持问题导向,对口

联系的监督检查室受市纪委监委分管领导委托,可以就专项问题约

谈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市纪委监委分管副书记(常委)、副

主任(委员)不定期约谈企业主要负责人,持续压实主体责任。

3.迷责述廉制度。企业纪检监察机构每半年向市纪委监委

分管副书记(常委)、副主任(委员)书面报告1次工作,并抄

送对口联系的监督检查室。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每年年

底向市纪委监委提交书面述责述廉报告,根据市纪委监委安排进

行述责述廉。

4.重要情况报告制度。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对下

列事项,要及时向市纪委监委报告:(1)企业领导班子会议研究

问题情况,重点关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

决落实“两个维护“,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坚持民主集

中制等情况。(2)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违规插手干预企业选人用人、生产经营管理等重要事项。(3)企业党委及领导班子成员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状况

等情况。(4)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5)企业重要舆

情、重大突发事件等重要情况。发现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存在一般

性问题的,应该及时向本人提出、予以纠正;重要问题及时通过

对口联系的监督检查室向市纪委监委报告;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

线索,按规定报送案件监督管理室。

收到反映企业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涉嫌违纪违法的信访举报,径送市纪委监委信访室;监督执纪中发现企业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问题线索,移送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企业党委管理的领导干部被执法机关立案查处的,及时向市纪委监委对口联系的监督检查室报送情况;确保审查调查工作安全,发生审查调查安

全事件(事故)的,按照规定及时向市纪委监委报告。

5.线索处置报备审核制度。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实行问题线

索集中统一管理制度,严格依规依纪依法使用监督检查、审查调

查措施,建立措施使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台账。对企业党委

管理人员问题线索处置,应报市纪委监委对口联系的监督检查室

备案。需要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的,拟定工作方案及安全预案,由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其中,对反映企业

党委管理的正职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采取谈话方式进行处置的,通过对口联系的监督检查室报市纪委监委批准。经谈话函询、初步核实后予以了结或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第一种形态“

处理或组织处理的,应报市纪委监委对口联系的监督检查室审

核;经初步核实后拟立案的,报经企业党委主要负责人同意,同

时通过对口联系的监督检查室向市纪委监委报告,形成明确意见

后再正式行文请示。定期将信访举报、线索处置、案件管理、实

施问责等数据信息报送市纪委监委相关职能部门。

6.与企业协调机制。(1)建立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与企业党

委定期会商、重要情况通报等机制,及时向党委通报日常监督中

发现的普遍性或者突出问题,主要负责人要经常与党委书记就政

治生态、作风建设、廉洁风险、问题线索等交换意见,提出工作

建议。督促推动企业党委至少每半年专题研究1次全面从严治

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督促企业党委准确把握本企业

政治生态情况,掌握企业领导人员思想、工作、作风、生活状况。

督促党委抓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和移交问题线索处置。(2)

推动企业成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纪检监察机

构主要负责人担任小组组长,召集企业巡察、审计、财务、党建、组织人事、法律、风险控制等部门定期沟通情况,及时通报问题,协调相关部门相互支持配合,形成监督合力。

7.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市纪委监委对口联系的监督检查室

与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信息共享、共同研判企业政治生态机制。经

批准,及时向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通报日常监督中发现的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的一般性问题,以及谈话提醒、诫勉谈话情

况。市纪委监委对口联系的监督检查室要及时向企业纪检监察机

构传达党中央和省委精神以及市纪委监委工作要求。

8.审查调查协作机制。(1)建立与市纪委监委职能部门衔

接协调机制。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开展审查调查工作,由对口联系的监督检查室按程序履行沟通、审批等手续后,帮助协调一般性

谈话场所等事项。市纪委监委职能部门业务分工范围内的事项,由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直接与相关职能部门衔接°

(2)市纪委监委

建立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专业人才库。审查调查力量不足的,可以通过对口联系的监督检查室向市纪委监委提出,从专业人才

库中安排人员协助。(3)完善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与市县纪委监委

和有关单位协作配合机制,探索建立对工作地点在县区、干部管

理权限在主管部门案件的联合办理机制,协作开展审查调查工作

中,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明确各自所应承担的安全责任。

9.完善案件审理工作机制。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要落实案件

审理主体责任,坚持审查调查与审理相分离,审查调查人员不得

参与审理,建立健全内部案件审理工作流程,提高审理工作质量,按规定做好报批报备工作。市纪委监委在市属国有企业中探索试

行集中统一、分片交叉、上下联动等案件审理工作模式,加强案

件质量评查,案件审理室充分履行审核把关和监督制约等职能。

七、服务保障

企业党委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力支持深化

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支持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依规依

纪依法开展工作,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信息化建

设、薪酬待遇、干部交流使用等方面为纪检监察机构履行职责提

供有力保障。

中共宿迁市纪委办公室

2019年11月25日印发

篇6:国有企业改制改革方案

红海咨询

很多人听说过企业改制,何谓企业改制,企业改制是指依法改变企业原有的资本结构、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模式或体制等,使其在客观上适应企业发展的新的需要的过程。

(1)什么是企业改制方案

企业改制方案是企业改制的具体操作依据。企业改制方案是企业改制成功的关键,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有关的法津、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制订切实可行的企业改制重组方案,以利于改制的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效果,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2)企业改制方案应遵循的原则 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企业改制方案的内容要合法,二是设计企业改制方案的程序要合法。第一层意义上的合法可以称为实体合法,第二层意义上的合法可以称为程序合法。

稳定性原则

设计改制方案要保持企业改制前后生产经营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避免由于企业制度的变动而导致生产经营中断或停止。要实现企业改制前后的稳定过渡,必须妥善安置改制企业的员工,员工安置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企业难以成功改制。

科学性原则

企业改制的目的之一是建立先进的产权制度、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设计企业改制方案要遵循赞赏性原则,坚持企业组织制度的科学改造。

(3)企业改制方案的内容

企业进行改制时,首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有关的法津、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制订切实可行的企业改制重组方案,以利于改制的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效果,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企业改制方案的内容包括:

一、改制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简况,包括:(1)企业名称;(2)企业住所;(3)法定代表人;(4)经营范围;(5)注册资金;(6)主办单位或实际投资人。

2、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包括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及税后利润。

3、职工情况包括现有职工人数、年龄及知识层次构成。

二、企业改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包括企业的业务发展情况及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和问题。

2、可行性结合企业情况和改制方向详细阐明企业改制所具备的条件,改制将给企业带来的正面效应。

三、企业重组方案

1、业务重组方案根据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实际情况,并结合企业改制目标,采取合并、分立、转产等方式对原业务范围进行重新整合。

2、人员重组方案指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企业职工的安置情况,包括职工的分流、离退人员的管理等等。

3、资产重组方案根据改制企业产权界定结果及资产评估确认额,确定股本设置的基本原则,包括企业净资产的归属、处置,是否有增量资产投入、增量资产投资者情况等等。

4、股东结构和出资方式包括改制后企业的股东名称、出资比例、出资额和出资方式的详细情况。

5、股东简况包括法人股东、自然人股东的基本情况,如有职工持股会等其他形式的股东要详细说明其具体构成、人数、出资额、出资方式等。

6、拟改制方向及法人治理结构选择哪种企业形式,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或其他形式。

法人治理结构是指改制后企业的组织机构及其职权,包括最高权力机构,是否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还是设执行董事、监事,经营管

理层的设置等。

四、下属企业情况下属企业的数量、具体名单、经济性质和登记形式(法人、营业)。

如下属企业有两层以上结构,即下属一级企业还下设一级或若干层次企业,要详细列出层次、结构。

根据“企业改制,其下属企业资产列入改制范围的应一并办理改制登记”的要求,拟改制企业全资设立的法人、非法人及与他人共同设立的联营企业都要一并参加改制工作,其改制方案可以参照上述企业改制方案予以制订。不列入改制范围的下属企业(包括联营企业),要先行办理隶属关系的变更划转手续,并办理变更登记。拟改制企业控股、参股的企业,其资产不进入改制范围的应先行办理股权变更登记,出让其股份;列入改制范围,则只需待企业改制登记完成后办理股东名称的变更登记。

(4)企业改制方案的类型

一、企业公司制改造。

主要适用于将非公司制的原国家控制支配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其他企业以及集体所有制企业按照《公司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规定的规范发行成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国有独资公司。其中资产在1000万元以下的只能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

二、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

主要适用于城乡集体企业和处于竞争性领域的国有小型企业改

制时对公司形式的选择。这一方式既有人合又有资合,所有权与经营权结合在一起,股权可以是员工个人股、员工集体股和法人股等多种形式,比较灵活。经营方式与分配方式也较易于为员工等各方接受。但不利于规模化、现代化经营。

三、企业分立改造。

主要适用于企业存在多种互不关联或者能够互相独立的经营项目,整体效益较差,分开经营竞争力较强而又为各方普遍接受的情况。此时可将一个企业分立成几个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法人。

四、企业债权转股权。

主要适用于企业负债严重,没有现实偿还能力但又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情况下,经与债权人协商一致将全部或部分债权人的全部或部分债权转成股权,从而债权人变成股东的情况。这一改造方式,可以降低改制企业的负债率,降低改制企业的财务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

五、国有小型企业出售。

主要适用于企业规模较小、经评估后国有净资产数额较小、经有审批权的部门审批同意的情况。这一改造方式涉及法律关系较多,也较易产生纠纷,是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引起注意的一种。

六、企业兼并(或者合并)。

主要适用于两个或者几个企业间达成一致,合并后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的情况。

七、破产。

上一篇:为切实抓好烤烟生产工作下一篇:大学推荐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