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制案件

2024-05-03

企业改制案件(精选6篇)

篇1:企业改制案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入化阶段以及迎接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挑战,为规范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增强作为市场主体的各类企业的竞争力,真正形成产权明析、权责明确、政企分开、讲究效率的现代企业制度,以集体、国有企业为主的企业改制正进入新一轮高潮,与企业改制相关案件的调查与分析。企业改制是对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造,改变以前所有制为标准的企业划分,依据公司法有关规定,对集体、国有企业采取由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自然人投资入股或股份转让,将集体、国有企业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行为。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案件是指企业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造中发生的民商事纠纷和涉及被改制企业的债权、债务纠纷的案件。雨花法院民二庭在审理涉及集体、国有企业的民商事纠纷案件中,发现有大量案件纠纷的发生与企业改制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统计近年来我庭审理的案件,现抽取与企业改制相关案件143件加以比较分析,研究各类案件的成因、比重,并从审判实践出发探研司法对策。

一、与企业改制有关案件的表现形式

1、与企业改制有关的债权债务纠纷此类案件所占比重最大,直接或间接的涉及到改制企业的债权债务纠纷的有118件,占总调查案件数的82.5%,其中因为企业改制而直接导致企业债权分配、债务承担纠纷的约7件,占4.8%,由买卖、承揽、租赁等合同关系而形成债务债务关系,因企业改制而导致债权分配、债务承担不清,使所生之债难以得到及时清偿,而间接产生的债权债务纠纷有111件,占所统计案件的77.7%。

2、企业公司制改造中发生的股权纠纷、出资纠纷企业产权改造以形成《公司法》所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为企业改制的主要方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往往由一个国有企业单独出资,或几个国有企业共同出资形成国有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这类改制由于是国家出资,有的由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因此纠纷较少,即使产生纠纷也由主管部门协调,通过诉讼解决的很少,在案件审理中还未遇到。国有中小企业在改制中,个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参与形成共同出资的情况因涉及不同利益群体产生纠纷的机会较大,主要表现在出资比例、资产分配等方面,在统计案件中有3件,占2.1%。

3、公司分立中产生纠纷公司分立是将现有的公司分为二个或二个以上具有独立法人的实体,依形式不同可分为新设分立和派生分立。由于公司分立涉及到对原来公司资产、债权、债务的处理,这会产生两方面的纠纷:一方面,由于公司分立协议的不明确而引起分立公司之间的纠纷;另一方面,也是引起现在社会广泛关注的企业不良(或优良)资产剥离问题。企业为逃避债务通过公司分立将企业的不良(或优良)资产剥离出去,以不良资产承担公司的债务,这大大侵害了债权人的利益。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一些地方政府为保护地方利益甚至鼓励这种行为,使得不少亏损企业采用这种方法脱壳逃债,以改制为名行逃债之实。在统计案件中,2件案件就属于此种典型的案件,占1.4%。

4、集体、国有企业出让中产生的纠纷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将集体、国有中小型企业出让给私人经营也是现在企业改制的一次重要形式。但在出让中,因操作的不规范导致各种问题的产生。首先,资产低估。企业资产作为一个整体应包括动产、不动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乃至企业中有特殊技能的技术人员也是企业的财富,但在出让中存在有形资产低估、无形资产不估、出让程序不合法等情况,损害了国家、集体和债务人的利益。例如,2001年西善桥某企业在改制时,主管部门组织内定人员参与拍卖,最终竞标成功,其他竞标方以程序不合法要求法院撤销此次拍卖就属此种情况;其次,在终结原企业的出让中未履行诸如公告通知债权人、注销工商登记等手续,存在着企业实体消灭而身份却未消灭的情况;再次,在保留原企业的出让中,对原企业的债权债务约定不明确,出让人与受让人对债权人相互推诿,逃避履行。此类情况在统计案件中有13件,占9.1%。

5、企业股份制改造中的纠纷股份合作组织制度是将股份制引入全民所有制,以股份的形式融合不同所有制以及各种生产要素,按照“资金共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积累共有”的原则,发展股份合作制。然而这毕竟是在企业以所有制为划分标准转向以组织形式为划分标准的过渡阶段所产生的改制方式。将两种标准进行融合从某种程度而言与其说是为了改制的需要,还不如说是为了迎合政治理论的要求。从实践中看这种改制方式对企业增效有限还极易产生纠纷。如2002年铁心桥某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改制,企业资产由该企业职工持股,持股职工又将所持股份与第三方进行联营,企业资产所属不清,发生纠纷后难以追偿。虽然我院处理的案件中仅有5件,占3.5%,但处理案件过程中,从各个乡镇、街道的了解发现这种改制模式并不成功。

6、债权转股权中产生的纠纷债转股是我国在借签外国企业破产整顿运作的成功经验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企业改制方式。目前主要存在于国有银行的资产管理公司清理银行债务中所使用。债权转股权可以使负债企业减轻沉重的债务包袱,有利于企业轻装上阵发展生产,对债权人来说,成为股东可以有效地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促进负债企业提高效益,使无望收回的债权转为具有收益性的股权,使“死钱”变成“活钱”,从理论上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改制方式。但在债转股改制中,由于负债企业急于减轻债务,往往采用欺诈手段骗取债权人信任,损害债权人利益。在统计中有2件就属此种情况,占1.4%,调查报告《与企业改制相关案件的调查与分析》。

二、企业改制中诸种纠纷的成因企业改制是我国企业提高实力,迎接国际竞争大潮的必由之路,对于改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不能回避,视而不见,要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去分析问题,目前产生改制纠纷的主要原因是:

1、改制不规范虽然就企业改制全国并无统一的法律法规,但仍有《民法通则》、《合同法》、《公司法》、《民事诉讼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等基本法规可以遵照。但在改制中,企业乃至主管改制的部门不依法改制,侵害国家、集体、债权人利益的情况却屡见不鲜。如被改制企业在清理中不通知债权人低价出让国家、集体资产,被清理的企业不依法进行注销登记等。

2、对行政部门领导改制缺乏有效监督作为集体、国有企业主要由上级主管部门主持改制,领导“一言堂”拍板决定的情形较多。虽然各级部门都有改制办,但未能形成有效的决策集体。改制中缺乏专业人士如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及资深律师的参与。地方改制有跟风倾向,你改、我改、大家改,不管是否符合条件改制效果怎样,只要行政部门决定改制一律都要改。改制步伐的快慢、改制企业的多少往往成为行政机关的政绩,真正对企业效益提高多少却关心甚少。

3、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前已述及,对于改制仍只有几部基本法规,没有针对改制制定出一部统一的、有效的法律规范,这也是造成目前改制比较混乱纠纷频出的重要原因。我们也应当承认,目前企业改制仍处在试验阶段,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到公司制,改制的模式仍未定型。现在虽然大力倡导公司制的改制方式,但由于《公司法》本身的不完善,有些条文缺乏可操作性,使得改制之途更是困难重重。例如,目前各公司中普遍存在着监事会监督不力,股东会无权状态,就是《公司法》对监事会、股东会权利保障不利而造成。

4、司法特别是法院对改制的规制不力司法权对纠纷具有最终裁决权。但目前我国司法存在不够独立依赖于行政的倾向,导致司法机构对企业改制规制不力。法律调整分为事前调整和事后调整。所谓事前调整是已颁布的法律指导人们的行为,事后调整是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和对合法行为的确认和保护。对违法行为的惩治不力会使人们对法律遵从心理大大下降,乃至会无视法律的存在而为所欲为。司法依附于行政,使司法机构对以行政部门为主导的企业改制产生的纠纷不能进行有效的审理,有些法院要么不立案受理,要么立案受理后不能依法正确审理,加剧了企业改制的混乱局面。

三、对策

1、实事求是,深入研究要以一种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态度对待企业改制。我们在统计案件中查阅了卷宗,也翻看了改制资料,发现其中有些改制材料过于简单。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是一个复杂的整体,草草的几页纸就改制完毕,显然是不能制定出完善改制方案措施的,我们也遇到过制定很详细的改制企业,企业也诉讼到法院,但由于方案细致,权责明确,案件审理很顺利,原、被告双方也服判。在经济转型期企业改制是一个很系统的工程,不能跟风而上盲目改制,不能搞数目要改多少多少企业,不能搞比率要改百分之多少多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很好地掌握改制的规律,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2、依法律法规进行改制虽然关于企业改制并无统一的法律法规,但现行法律仍有很多基本原则可以依据。《民法通则》就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被誉为民法的帝王原则,它要求平等主体在交易时要诚实不欺,讲究信用,不能通过损害他人的利益方式而谋取私人之得。改制中遵守诚信原则就要保护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保护企业以及与企业有关联的债权人、企业职工的利益,追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化。不能为了其中一方的利益的满足而侵害他方利益,所颁布《合同法》也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合同法》通过规定合同无效可撤销的情形而保障受害方的利益。在企业公司制改制中,现行的《公司法》又成为改制中依据的主要法律之一。严格依照《公司法》规定的组织形式和设立程序建立公司,是规范改制的重要保障。我们也应认识到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造成了目前改制的混乱,因此应当在不断总结改制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制订有关改制的专门法律法规以适应需要。

3、加强政府各部门间协调与监督企业改制不单单是企业自身的事情,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企业的登记、变更、注销涉及到工商部门、债转股牵扯到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其它还有会计、审计、评估、劳动用工等等。各部门间能否相互协调分工,能否进行有效的监督,对改制的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统计的案件中,我们发现有很多纠纷的产生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于有些政府部门没有有效地屡行其职能。例如,有些企业进行注销时并未清理完毕债务,也未通知债权人,依法不能注销,但却也取得了工商部门的注销登记。

4、司法机关应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改制中作为司法机关特别是法院乃是平庭狱讼,解决纠纷之所,对于民事纠纷素有不告不理之原则。但作为法院对现有案件的处理,也应对人们的行为起到指导作用。由于立法的滞后,在法律依据不足的情况下,应从“三个有利于”出发保护债权人、企业股东及相关当事人合法权益。最高院副院长李国光在2000年10月28日最高法院《在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讲话》提出关于改制后原企业遗留或者遗漏债务的承担的问题,法院审理此类案件应坚持三个原则即法制原则、法人制度原则、债随企业资产转移的原则。江苏省高院对此类诉讼提出了五项原则即诚实信用原则、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原则、过错原则、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笔者认为当前企业改制纠纷的处理涉及程序、实体两方面。(1)、程序方面改制企业诉讼如何确立诉讼当事人,一直干扰了人民法院审判。前面我们分析了改制成因及对策,当涉及个案错综复杂,如集体企业改制买断后,产权无法变更,工商登记无法变更,原企业仍存在,债权人应向谁主张权利?改制中企业资产漏评,原企业已不复存在,原主管部门是否能提起诉讼主张债的请求权?集体企业自行组织改制以无资质拍卖人员变卖的,出让人是否有权以出让程序不合法要求行使撤销权?企业改制职工成为股份合作者又与其他公司联营形成新的法人,债权人如何向其主张权利等等。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确立当事人及诉讼参加人时,应坚持合同相对人的原则,对合同违约之诉以合同相对人确立当事人,对债权之诉以所有权人,债权人及因果关系确立诉讼当事人。(2)、实体方面上面列举的程序方面的有关问题与实体处理密切相关,司法实践中应遵从省高院的“五个原则”处理,如个人购买之后,企业按个体式私营经营,原企业工商登记未变更的,对双方关于企业原有债权、债务承担的约定,债权人明示同意的,应按约定确定债务承担者,债权人不同意的应按“债随资产走的原则”处理,对于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租股结合、出售时遗漏债务处理及企业兼并分立等债务负担,因情况各异不再一一分析,在审判实践中,应坚持“情理、国法、人情”三原则,将司法审判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起来,对企业转让合同效力的认定与处理应遵从合同法、民法则相关规定,严格把握,如无法定无效事由,应当确定合同有效,对效力待定的合同,附条件期限合同等应允许当事人提起撤销权、解除权。企业改制条件的审理是深化改革中,司法所面临的新问题,情况复杂,数量众多,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才能更好地在此类案件审理中实现司法公正效率。

篇2:企业改制案件

引言

企业改制是指企业法人的终止、变更、重新设立,原企业的权利义务有新的法人享有和承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企业必须建立产权明晰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必然带来劳动法律关系的调整。近几年来,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引发的变更、解除劳动合同及下岗、内退、买断工龄的争议不断出现,依法及时、妥善处理好特定历史时期新型劳动争议案件,是民事审判法官和各地法院的重要任务之一,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推进企业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一项紧迫任务。正确处理好这类案件对保障社会稳定和推动经济发展是有重要作用。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制订于1994年,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劳动法》没有规定,法律处于真空状态。审判实践中难以操作。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各级人民法院法律适用的困难,制订了多部司法解释,最为显著的是20颁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对审理劳动争议的范围、法律适用、程序与实体处理都作了具体的规定,但仍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运用。笔者试图对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劳动争议纠纷特点、原则、争议诉讼主体、处理等问题,浅见个人不成熟的观点:

一、企业改制中劳动争议案件的特点

企业改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必然选择。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如劳动关系双方主体地位及权利的进一步明确,双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也随之会发生变化,不同的利益需求会在劳动关系上反映出来,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引发劳动争议纠纷。如改制中企业裁员、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极其平常,其经济补偿和赔偿问题也会不断出现。如企业改制中《劳动法》没有规定的下岗、内退、放长假、买断工龄等新型劳动关系问题也涌现出来。如企业性质的改变,特别是公有制转变为私有制,企业的管理与公有制有着很大区别,职工的自身利益难以与公有制企业相比,职工待遇、福利等受到影响。私有制企业对职工的养老保险不可能按照《劳动法》等法律规定执行,易引起纠纷的发生。为此企业改制发生的劳动争议有以下不同特点:

(一)、案发的必然性和不可回避性。这些有关企业改制的新型劳动关系纠纷,是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现象,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新旧观念、新旧机制碰撞的产物。因此,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一些新型劳动争议是完全正常的,人们不可回避的.。

(二)、案发的集中性和阶段性。由于企业改制的时间比较集中,各地普遍推行,因此引发的劳动争议也相对集中地在一段时间内诉讼到法院。而且量大、人多,工作压力重。但这些争议作为特定时期的产物,在企业改制完成、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的情况下,必将逐渐减少并最终消逝。

(三)、争议内容的特定性。改制期间的劳动争议多因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问题引起,实质上是一种就业引起的争议,内容具有其特定。

(四)、极强的政策性。企业改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新型劳动关系,基本都是推行国家政策过程中的派生物,争议的内容与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息息相关,国家产业政策是企业解决纠纷的依据,法院审理这类纠纷也应当参照国家产业政策,依据法律来解决纠纷。

(五)法律的滞后性。《劳动法》制定于两种经济体制的颤变期,立法受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很大,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不足,立法没有前瞻

篇3:保险公估企业案件处理风险分析

关键词:企业,公估,风险分析

一、背景介绍

保险是以经济合同方式建立的保险关系, 集合多数单位或个人的风险, 合理记收分摊金, 由此对特定的灾害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或人身伤亡提供资金保障的一种经济形势。保险产品作为一种承诺性的特殊产品, 最终体现在对承保风险造成损失的理赔上。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不断发展, “理赔难”一直在各类保险消费投诉事项中位居首位, 给保险业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2012年1月, 保监会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财产保险理赔服务质量的意见》, 其中对提高保险理赔质量的指导思想、工作措施和机制均给予相关要求, 由此可以看出改善保险理赔环节质量, 对提高保险行业水平以及改善保险社会形象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财产保险而言, 目前已形成了三种理赔服务制度模式:一是财产保险公司完全自主理赔的服务;二是以公估机构为助手的理赔服务模式;三是财产保险公司理赔外包服务。这三种模式的本质是财产保险公司主导理赔服务。后两种理赔模式是以专业的理赔中介公估机构参与进行案件处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由于保险公司所面向的行业不同, 其承保的保险标的、责任范围也大相径庭, 在处理赔案件时可能因专业技术、经验以及信息资讯问题造成无法准确对案件进行赔偿, 造成拒赔或错赔现象发生。另外从经营者角度出发, 保险公司存在理赔成本问题, 专业的理赔机构可以有效降低劳动成本。其次对于赔案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双方存在主观利益性, 致使无法客观评估实际损失情况, 容易造成双方争执甚至冲突, 需要第三方进行客观的责任认定与损失评估。所以专业的理赔中介公估公司进行赔案处理将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从公估企业业务角度出发, 对案件处理流程进行分析, 找出可能导致理赔案件处理不善的原因, 改善公估公司的案件处理质量, 达到快速、准确地完成索赔案件。

二、公估企业与案件处理风险

保险公估作为专业的理赔中介性机构在我国保险市场上仍处于发展阶段, 相比于发达国家, 我国的公估机构无论从外部的独立性、市场占有率, 还是从内部的发展模式、业务管理都存在着较多问题。目前许多学者针对我国的公估行业也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 游悠洋对我国公估发展以及所面对的问题从法律、市场以及公估公司自身进行了分析。张领伟、王希坤等人分别从保险公估管理制度、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对公估公司体制优化进行了剖析。但以上对于公估行业分析较为宏观, 公估企业难于短期通过自身调整来改变现状, 所以对其探索与讨论的内容需要更加具体、详细。下面就从公估案件质量角度出发, 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分析。

公估案件处理由四方共同配合完成, 其中以保险公估公司为核心, 保险公司、被保险人、第三机构共同辅助完成。保险公司委托案件后, 公估机构与被保险人沟通, 对损失进行勘察, 公估人员通过权威的第三方机构对事故进行公估, 最终得出损失估算, 递交公估报告予保险公司, 案件结论的准确性与处理的时效性是成功完成业务的考量指标。下面按照处理流程中对案件质量有影响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一是案件从保险公司到公估机构再到内部委派过程中, 可能有信息漏报、失准情况;二是在公估人员处理案件过程中, 在人员方面, 由于公估人水平以及被保险人自身情况会导致现场收集材料不能及时、全面地达到要求, 影响案件的理赔效率。在案件方面, 由于事故类型以及标的的结构、环境等因素无法确定事故责任与损失程度, 进而造成赔案定责不明、理赔金额不准等影响;三是市场询价, 确定理赔金额过程中, 由于标的特殊性如:购买渠道、修缮技术、单证证明等, 可能造成无法从第三方机构获得准确的理赔信息, 导致理赔金额失准;四是最后在报告撰写中, 可能出现信息不符、理算错误等情况, 影响案件的处理质量并极易产生重大影响。

三、总结

我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表明, 公估机构将愈渐重要, 发展空间巨大。而目前公估公司若想抓住机遇, 必须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即案件处理质量。通过本文分析, 将公估公司赔案处理时效与准确性作为目标, 识别出可能遇到的问题。公估公司根据自身企业受理案件特点, 对影响较为严重的问题进行重点控制, 分类型统计出问题出现频率来审查控制方案效果, 由此可更好地提升服务水平,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孙祁祥.保险学[M].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赵春梅.中国财产保险理赔服务制度设计与选择[J].理论学刊, 2013 (06) .

[3]李艳, 马忆.我国保险公估业的健康发展问题探析[J].保险市场, 2012 (02) .

[4]游悠洋.基于我国保险公估业现状的矛盾分析与行业发展研究[J].中国保险, 2012 (02) .

篇4:企业改制案件

关键词:自办案件;盘活线索;抓住关键;完善机制

一、盘活线索,推进办案工作精细化

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线索案源是基础。发现案件线索,盘活线索资源,对查办案件工作至关重要。

(一)精细挖掘线索案源。从掌握案件线索来看,近70%的案件线索来源于信访举报。这表明,信访举报是企业纪检监察部门获取案件线索的主渠道。因此,要珍视线索案源,充分发挥信访举报的主渠道作用,对信访举报件,从举报动机、线索来源,要认真分析,排查甄别,精心筛选,深挖细寻。要针对当前腐败现象日益复杂、案件线索难度加大的新情况,拓展揭露腐败的视野,拓宽案件线索的渠道,从腐败行为的案发规律,案件易发多发的领域、部门,挖掘线索案源。要把精细线索案源延伸到监督检查、效能监察、专项治理、媒体舆情、查办案件和巡视、审计等工作中,延伸到正在查办的大案、要案、案中案中,在分析排查中发现新线索,扩大线索案源的成果。

(二)精细管理线索案源。捕捉和发掘案件线索需要做深入的工作,付出艰苦的努力,而把掌握的线索管理好,显得尤为重要。纪检监察部门在实行案件线索集中管理过程中,应进一步完善案件监督管理职能,注重发挥信息技术在线索管理中的支撑作用,创建集中备案管理模式,对案件线索实行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将案件线索从拟立案、初步核实、暂存、留存、了结等线索处置方式和标准,全部纳入监督视野,形成精细严密、环环相扣的管理链。

(三)精细经营线索案源。集团公司纪检监察部门在查办督办企业违纪违法案件中,有力度、有成效,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抓住案件线索不放,深度开发、讲求效应。在这方面,我们地区公司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应该有所启示和感悟。要深化案件线索经营意识,树立案件线索经营理念,把线索案源作为资源,努力在投入产出、开发利用、体现价值上下功夫,努力在全面清理、不留死角上下功夫。通过精细经营线索案源,提高案件线索的采收率,提高问题线索处置率。要把案件线索的经营理念渗透、融入到查办案件的具体工作中,切实做到“一个转变”、“两次评估”。推进案件线索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梳理归纳线索案源,储备线索经营开发,使不具备可查线索变成可查线索,使可查性不强的线索变成具有可查性的线索。建立线索评估制度,对管理的案件线索先一次评估,确定初查的方向和重点,策略与步骤,在此基础上,汇总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二次评估,尽量减少盲目性,避免浪费线索案源,避免耗费工作精力做无用功。

二、抓住关键,推进办案工作功效化

(一)整合办案力量。针对基层单位办案人员不足和经验不够的实际,积极采取联合办案、交叉办案、督导办案的方法,集中办案力量。我们在查处案件中,抽调基层纪检监察人员,参与案件的查处工作,既整合了力量,又达到了“以干代训”、“以案代培”的目的。同时,分阶段选派部分纪检监察干部参加集团公司组部案件查办工作,使纪检监察人员在实战中接受锻炼,提高办案能力。

(二)把握重要环节。提高查办案件水平,案件检查和案件审理是重要环节。案件检查作为纪检监察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手段,应体现在正确把握案件查处的时机、节奏和力度上,体现在阶段性工作的落实上。在初核阶段,紧紧抓住要害性问题获取关键证据,查清基本事实,为立案奠定证据基础。在立案调查阶段,严格履行审批程序,抓主要违纪违法问题,全面调取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要增强规范运行、有效运行的意识,增强提高办案效率,力求快查快结意识,控制办案风险,确保安全第一。案件审理作为查办案件的法定程序和必要环节,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纪为准绳,严把事实关、证据关、定性关、处理关,真正体现依纪依法办理案件。要通过运用好《初步核实呈批表》、《立案呈批表》、《案件移送审理审批表》等相关表单流程,增强两个环节的独立性和互补性,确保案件检查和案件审理的一致性和有效性,确保案卷的完整性和统一型,促进案件检查和案件审理的有机衔接。

(三)打造精品案例。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是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重要职责,能不能获取案件突破,使查办案件不断取得新进展、见到新成效,是衡量纪检监察部门和广大纪检监察人员履职能力和办案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司法机关和组部直查企业违纪违法案件上升,企业自办案件相对较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查办案件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没有真正以反腐败的成效取信于员工群众。因此,提高企业查办案件工作水平,应该把着力点放在实现案件突破、务求办案功效上,放在打造精品案例上。在工作理念上,要正确把握发案规律,适应腐败案件类型、性质、作案手段等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牢固树立缺乏力度就是失职,缺乏深度就没尽职的理念,努力把案件办成优案铁案,以增强适应力来提升履职力。在工作目标上,注重顶层设计,注重细化分解,注重分类考量,把查办案件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纪效果和经济效果的有机统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方法上,讲策略、讲智力、讲耐力,突出查办重点,抓住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严肃查办典型案件。要把握时段节点,对重要时期、重大项目建设中出现的违纪违法问题,从严从速查办,不断增强反腐败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工作措施上,实施项目管理和工程式运作,建立和落实查办案件立项、销项制度,把查办案件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牛鼻子”工程,强势推进,打造精品。endprint

三、完善机制,推进办案工作常态化

(一)完善工作责任机制。要把查办案件工作作为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针对查办案件在反腐倡廉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建立和完善查办案件责任体系。明确企业主要领导人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重大案件的查处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纪检监察部门抓好重大案件查办的组织协调和督办,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相关部门和基层单位尽力尽责做好协调配合工作。要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和完善办案工作实施细则和目标管理机制,尤其对重要案件,要实行办案组长负责制,通过“签字背书”的方式,对所查案件负责到底。制定严密的信访核查方案,确定查办人员、时间、任务、质量和纪律要求,把办案的责任落实到工作阶段、工作程序、工作环节和工作成效上,以法制思维和方法方式办案,确保办成铁案,经得起历史检验。

(二)完善协作联动机制。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必须有全局意识和整体作战的理念,把目标锁定在深度查办、协作查办,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上。要深化内部协作。着眼于增强查办案件的执行力和内动力,加强纪检监察部门内部的沟通协调,完善和落实全员办案机制,推进全员参与协作办案。要强化区域协作。由于公司所处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区域不尽相同,协调联动查办案件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工程建设企业,项目相对分散,再加上近年来持续重组整合,板块性、区域性更为凸现,一个案子往往牵涉多个领域多个分包单位。去年,在查办一起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案件中,就涉及到2个项目单元、8个分包单位、11名相关证人。因此,在查办案件中,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和协同办案机制,强化联合联动办案,形成办案整体合力,实现办案同心、同向、同步。要加强外部协作,当前许多企业与检察机关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践证明,这是防患于未然的举措,也是成功的尝试。我们要努力适应反腐倡廉的格局和环境,通过联合联动查办案件,争取工作主动,取得案件突破。通过联合联动查办案件,增进与司法机关的联系协作,不断增强自办案件的能力和水平。

篇5:企业内部发生案件报告制度

企业内部发生案件报告制度

根据《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有关规定,为使《鞍山网通分公司内部治安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得到有效实施,使各种突发事件能够得到迅速有效控制,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如下报告制度:

遇有企业内部治安突发事件,本企业内部护卫队员、值班值宿人员或现场目击者,应在迅速控制、处置的同时,分别向所在单位负责人及公司安全保卫部等逐级报告,并根据治安突发事件的性质或危害程度,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公司安全保卫部和所在单位负责人分别向其主管经理报告,由主管经理向总经理报告,并及时传达处置指令。

篇6:企业诉讼案件管理办法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管理部门、职责、权限 第三章 非诉讼案件管理 第四章 诉讼案件管理 第五章 档案管理 第六章 监督与检查 第七章 问责与考核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本公司诉讼与非诉讼案件管理工作,依法、及时、高效处理诉讼、非诉讼案件,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诉讼是指本公司及下属的子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以本公司或下属子公司为当事人的各类诉讼及仲裁案件,包括:民事诉讼案件、劳动争议诉讼案件、行政诉讼案件、执行案件、申请复议案件以及各类仲裁案件等。

公司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的,依照本办法执行。

本办法所称非诉讼是指本公司及下属的子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以本公司或/本公司的下属子公司为一方当事人,采取协商、调解(限非司法/仲裁机关主持下)等方式解决有关纠纷或争议的法律事务活动。

如无特别约定,本办法所称纠纷案件包括诉讼案件及非诉讼案件。第三条 诉讼案件直接影响公司的合法权益及声誉,因此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应本着诚实信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互惠互利的原则开展经营、管理工作,尽量避免诉讼案件的发生;对发生的诉讼案件应充分重视,及时、妥善处理,有效规避、控制风险,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及公司下属子公司(以下简称各所属公司)。

第五条 各所属公司可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另行制定相应管理制度或实施细则。

第二章 管理部门、职责、权限

第六条 纠纷案件管理实行业务部门和法律部门分工管理、密切配合的原则。纠纷案件发生部门或纠纷案件涉及事项的主管部门是纠纷案件管理的业务部门,法律部门是纠纷案件管理的归口部门。如无特别说明,本公司的法律部门为法务部。

第七条 业务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提供纠纷案件涉及的事实情况及证据材料;

(二)参与纠纷案件处理讨论;

(三)根据需要承担部分纠纷案件处理事务工作;

(四)负责与纠纷案件相对人的商谈和解工作;

(五)负责协调纠纷案件处理涉及的费用支出及收取(律师费除外);

(六)指导下级业务部门(如有)做好纠纷案件处理工作;

(七)建立非诉讼案件工作台账和档案管理制度;

(八)根据纠纷案件处理需要承担的其他工作。第八条 法律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制定纠纷案件管理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

(二)牵头负责纠纷案件的司法程序处理;

(三)负责纠纷案件处理涉及的外聘律师费用管理;

(四)会同业务部门制作重大案件专题汇报并供本公司管理层和相关部门阅知;

(五)建立诉讼案件工作台帐和档案管理制度;

(六)负责纠纷案件的报备工作;

(七)签收、发送法律文书(非诉讼案件除外);

(八)指导下属单位(如有)的纠纷案件管理工作;

(九)根据纠纷案件处理需要承担的其他工作。

第九条 纠纷案件处理完结前(诉讼案件应在裁决/调解书生效前),案件处理的参与者不得泄露案件的信息内容,坚持保密原则。如违反保密规定,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泄露公司商业秘密和其他秘密事项的,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追究其相应责任。

第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纠纷案件为重大案件。对于重大案件,法律部门应报有关管理层审批,并形成专题汇报供本公司管理层和相关部门阅知。

(一)涉案标的额为人民币 万元(含)以上;

(二)案件主体或标的涉外(含港澳台),单个劳动纠纷案件除外;

(三)涉及公司整体利益或处理结果对本公司有重大影响;

(四)本公司法律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案件。

重大案件之外的其他案件为一般案件,对于一般案件,由法律部门会同业务经办部门决定,在必要时可报公司管理层审批。

第十一条 纠纷案件处理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性文件、合同类文件的出具/查找,按照公司的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程序。

第十二条 各相关职能部门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及本公司的有关规定,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参与纠纷案件管理。

第三章 非诉讼案件管理

第十三条 公司各部门及各所属公司在工作过程中,如发现本部门难以处理,需要公司法律部门和/或律师提供支持的案件及事项,应积极了解情况并与纠纷对方当事人协商,及时填写《非诉讼案件情况登记表》(见附件一),经部门负责人签署处理意见后,连同纠纷情况说明、相关资料等,报法律部门。

业务经办部门应根据法律部门的具体要求,提供或补充提供详细的情况说明及资料,以便于及时、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第十四条 法律部门对业务经办部门提交的《非诉讼案件情况登记表》及案件资料进行分析,于 个工作日内提出法律意见或建议,并及时通知业务经办部门,同时督促经办部门妥善处理。在必要时可报请公司管理层批示处理意见。

第十五条 业务经办部门在收到法律部门转发的《非诉讼案件情况登记表》后,应在 个工作日内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处理,并将确定专门负责人的《非诉讼案件情况登记表》反馈给法律部门,以便沟通跟进。

业务经办部门在全面了解案件情况的基础上,应通过积极的沟通、协商、调解,及时、妥善、有效的解决纠纷。

第十六条 非诉讼案件处理原则上由业务经办部门负责;法律部门提供法律服务与支持。

对于重大纠纷或疑难法律事务,由法律部门联系公司常年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作为纠纷处理的参考;或请公司常年法律顾问协助处理。

纠纷处理过程中涉及专业、疑难问题,或需要协调公司其他部门共同处理时,业务经办部门应根据公司相关制度的规定,及时书面上报 部门,由 部门 统一协调处理。

第十七条 非诉讼案件发生后,各部门及各所属公司应充分重视

并积极处理;杜绝隐瞒不报、推托迟延的情况,避免因纠纷处理不当、不及时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十八条 非诉讼纠纷处理完毕后,经办人应于 个工作日内将处理结果填写于《非诉讼案件情况登记表》,经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法律部门。

第四章 诉讼案件管理

第十九条 业务经办部门对需要提起诉讼或仲裁的案件,应提前个工作日(凡涉及到诉讼时效的,最迟应在诉讼时效到期2个月前上报)填写《拟起诉案件审批表》(见附件二),连同相关证据资料、情况说明报法律部门。

法律部门对《拟起诉案件审批表》及证据资料进行审查,于 个工作日内提出法律意见或建议,必要时报请公司管理层审批,并在 日内将处理意见书面通知案件经办部门。

第二十条 案件经办部门应在收到法律部门书面通知后 个工作日内确定案件承办人员,由案件承办人员具体负责诉讼案件的处理。

第二十一条 业务经办部门对需要提起诉讼或仲裁案件的时效负责,确保诉讼、仲裁案件在法定的诉讼时效内启动法律程序。

第二十二条 确定起诉后 日内,由法律部门负责制作诉讼文书,或在必要时将案件材料提交外聘律师,由律师起草,并由其确认。并在确认诉讼文书后 日内,办理完毕立案相关手续。

第二十三条 对于公司被动应诉案件,由法律部门统一接收法院或仲裁委员会送达的起诉状、仲裁申请、应诉通知书等法律文件。

第二十四条 法律部门应在收到应诉案件的法律文件后 日内,通知案件所涉及的业务经办部门,并提供诉状或仲裁申请书、应诉通知书等法律文件复印件。

业务经办部门应于收到法律部门转发的法律文件后 个工作日内填写《应诉案件情况登记表》(见附件三),备齐相应的证据材料、情

况说明,并确定具体经办人,经部门负责人签署处理意见后报法律部门。

诉讼案件处理的对接程序及相关诉讼手续办理由法律部门负责协调,应在起诉状、仲裁申请、应诉通知书等法律文件送达后 日内办理完毕。

第二十五条 法律部门应加强对外聘律师的监督和管理,定期了解案件的进度。与此同时,案件承办人员应积极与律师沟通,如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有可能对案件处理产生影响,应尽快通知法律部门和律师,以便及时调整诉讼策略。

第二十六条 案件终结,取得裁决/调解文书后,代理律师应在领取诉讼文书后 日内将案件结果告知业务经办部分及法律部门。

第二十七条 案件经办部门认为需要提起上诉或申请再审的案件,应于裁判文书送达后 个工作日内填写《拟上诉(再审)案件审批表》(见附件四),连同裁判文书、相关资料报法律部门。

法律部门对案件经办部门报送的《拟上诉(再审)案件审批表》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查,于 个工作日内提出法律意见或建议,必要时可报请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处理意见。

上诉、再审案件的办理程序,参照本办法关于起诉案件的规定执行。

公司决定上诉、再审的案件,公司各部门及各所属公司应配合协作,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或申请再审。

第二十八条 公司决定不予上诉的案件,法律部门应将处理意见及相关裁判文书及时转发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负责裁判文书的履行。

第二十九条 公司申请执行或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的审批、办理程序,按照本办法关于起诉、应诉案件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关于诉讼案件委托代理人的选聘资格及聘用审批程序,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诉讼案件承办人员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应对案件的情况作详尽的了解,有权调查、收集相应的证据材料,公司各部门及所属公司应全力配合,不得无故推诿、拖延、拒绝。

第三十二条 对于诉讼案件办理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事项,经办人可随时向法律部门咨询,由法律部门提供法律服务与支持。对于疑难法律问题或重大法律事务,由法律部门联系公司常年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或提供专项法律服务。

对于诉讼案件办理过程中涉及的专项问题,经办部门可向法律部门作出书面通报,由法律部门协调相关部门或所属公司协同处理,或报请公司领导批示处理意见。

第三十三条 法律部门负责诉讼案件的统计、报告、分析工作,同时定期向有关部门报送《诉讼案件统计报表》(见附件五)。

第五章 档案管理

第三十四条 非诉讼案件的具体经办人员应建立案件档案,一案一档。

案件档案包括但不限于:有关案件的合同、协议、票据、往来函件、履行资料等。

对于已处理完毕的案件,应在 日内,完成整理订卷,并交本部门档案管理机构存档。

第三十五条 诉讼案件的代理律师应在收到判决/裁定/调解/裁决书后 日内整理归档,并将案卷移交法律部门。案卷应包括但不限于:案件受理通知、应诉通知书、起诉状或仲裁申请书、相关证据、答辩状、代理词及判决、裁定、裁决书等。

第三十六条 法律部门应及时将诉讼案件案卷交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归档,并负责对公司的诉讼案件存档情况登记造册备查。

第三十七条 公司档案管理部门根据公司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负责诉讼案件档案的存档、管理、查阅工作。

第六章 监督与检查

第三十八条 公司各部门及各所属公司应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开展工作;法律部门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对各部门、各所属公司的非诉讼、诉讼案件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及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凡在检查或日常工作中发现各部门、各所属公司未按本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的,有权督促其限期改正。

第三十九条 法律部门定期对部门及各所属公司非诉讼、诉讼案件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工作检查的时间由公司根据具体工作安排确定。对于公司的工作检查,各所属公司应积极配合。

工作检查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是否严格按照本办法及各所属公司实施细则的规定(如有)办理非诉讼及诉讼案件;案件管理工作基础性资料是否真实、完整;报告、审批程序是否完备;相关制度是否完善、可行;案件档案是否建立,档案资料是否完整、全面;相应报表是否及时、准确填报;是否存在有损公司合法利益的行为。

第四十条 法律部门应对检查工作予以总结,并在检查工作完成后 个工作日内出具工作检查报告,提交公司领导,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法律部门应及时通报相应部门及各所属公司并限期整改。各部门应及时整改,并于收到法律部门通报之日起 个工作日内出具整改报告,由法律部门监督整改。

第七章 问责与考核

第四十一条 各所属公司工作人员如有下列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应将相关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对于未给公司造成损失的,给予批评并限期改正;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的,还应给予处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触犯《刑法》的,依法报请有关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及要求办理案件;

(二)在办理案件过程中谋取私利、收受回扣的;

(三)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拖延、推诿、不予配合的;

(四)违反本办法规定,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对公司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失的;

(五)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及时、准确报告纠纷案件情况的;

(五)其他违反本规定的行为。

第四十二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行为的,除给予相关责任人员处分外,相应追究相关部门及所属公司负责人的管理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由公司法律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 公司如有其它规章制度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

一、《非诉讼案件情况登记表》

二、《拟起诉案件审批表》

三、《应诉案件情况登记表》

四、《拟上诉(再审)案件审批表》

上一篇:我向你推荐一本书下一篇:盐的复习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