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相簿作文

2024-04-12

旧相簿作文(共6篇)

篇1:旧相簿作文

今天

旧相簿作文

一打开来,应入眼帘的第一张看到的是一个英俊挺拔,朝气蓬勃的小男人,一手拿着书,另一手插着腰,两眼炯炯有神看着前方,那就是疼爱我的爷爷。照相的那一年正好是爷爷十九岁的时候成年人了,照相做纪念,爷爷看起来像个饱读诗书的人,光阴似箭,如今的爷爷,已经满头银发,岁月真是不待人。

再来,是一个头上只有几根毛,看起来约两三岁左右的模样,非常的俊秀可爱,

 

最后,我们看到有五个小孩由大到小排排坐。这个我就知道了,是大姑、二姑、三姑、爸爸以及叔叔,看着他们的合照,彷�肥惫獾沽饕谎�,真有趣!

真是岁月不饶人,这些照片中的人物都长大了,各有自己的家庭、小孩及成就,而这些泛黄的照片,使我的亲人每看到它时,大家更团结,凝聚力量一起打拚爷爷创立的产业。

篇2:旧相簿作文

当我拿起那本相簿,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因为我让它永远的沉睡在柜子的最底层,把它当成是我最深的回忆,也是我无法忘记的回忆。

那本相簿非常的`厚,能够放的照片也很多,在最刚开始,我和外婆一起到照相馆洗照片,而洗的照片都是我和外婆和家人一起旅游或是一些日常生活的照片。当时外婆就随便挑了一本很厚的相簿,我们把所有的照片放进去后,容量还很大,外婆就说我们把之后所拍的照片都放进这本相簿里,然后再慢慢分享里面的内容给对方听,我答应了,而这本相簿也成为了我和外婆专属的秘密宝典,是一本独一无二的相簿。

从那天开始,只要我有参加什么活动,我一定会拍下当时的我,也一定会拿回去与外婆分享,外婆也一样,只要她遇到什么有趣的事,一定会拍下来与我分享,这种行为在别人看来,应该会觉得很无聊,可是在我和外婆看来,却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我们会把所发生的事写在照片旁边的空白处,也会写上一些自己的话,说不定这本相簿正是我和外婆心灵交流的地方。

随着外婆的健康每况愈下,而我每次到医院去看她时,都会带着相簿到医院与她分享我最近所发生的事,也把外婆在住院期间的生活拍下来,并写下我的感觉,直到外婆去世的那一天,我都还是抱着那本相簿去医院,而外婆最后一张照片,就是她四肢打直,躺在床上的那一刻。

篇3:旧题材如何写出“新”作文

一、要确定一个新颖的题目

大家知道, 好的题目应该有鲜明、确切、简洁、醒目的特点, 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但是, 许多同学为作文定的题目平淡无味。如写一篇反映童年趣事的文章, 许多同学就都跳不出《童年趣事》《一件有趣的事》《一件难忘的事》《童年傻事》等老框框。试想这种老掉牙的题目, 又怎么能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兴趣呢?语文教科书中关于童年的文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童年的发现》等就比较新颖、醒目。再有一个小作者, 他写了一篇以妈妈送伞为内容的作文, 大多数人都是《送伞》《一件值得回忆的事》等, 但这位同学却用《一半批评、一半表扬》为题, 使人迫切地想读下去, 耐人寻味。

二、要选择一个新颖的表现角度 (即立意) 来写

这就要求大家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 从众多的表现角度中选择一个新颖的, 给一些本来并不新的材料赋予新生命。

1. 逆向思维是出新的常用方法

即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已有的定论, 把思维的触角伸向相反的事例, 从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 便会得出与传统定论或发现截然不同的观点。

成语俗语是个极丰富的语言宝库, 它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社会的正确认识。但由于社会的变迁, 不少成语在沿用时不同时代又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如“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其讽刺意味是很明显的, 而华罗庚却主张“下棋找高手, 弄斧到班门”, 因为这样可以使人少走弯路, 大大提高自己的技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说做事不思进取, 消极度日;逆向的新含义是:撞钟是和尚的职责, 只要还是和尚, 就要敬职敬责撞一天钟, 正是爱岗敬业精神的体现, 应大加褒奖。再如作文《妈妈的爱》, 许多同学总是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来体现妈妈的爱, 写出妈妈对孩子的关心、爱护、教育, 并赞美母爱的伟大。假如我们反其道而行之, 不写真心的爱, 却写妈妈对自己无知的溺爱, 写妈妈没能明辨是非, 将“宠爱、溺爱”当作“真心的爱”。这后者的表现角度与原题相反, 文章就会新颖感人。

2. 发散思维是出新的另一法

学生在习作时出现雷同, 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势, 进行发散思维, 努力挖掘出同一题材的多义性。如在指导学生写《登山》这篇习作时, 可启发学生从这样几个角度去立意: (1) 通过记叙登山途中看到的赏心悦目的美丽景色, 抒发出“对大自然的热爱, 或对家乡美好的赞美”; (2) 受《挑山工》一课的启发, 通过写登山途中的感受, 把中心定为“做任何事, 要想获得成功, 必须脚踏实地地去努力”; (3) 通过写登山远眺的感受, 把中心定为“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 (4) 通过登山联想到杜甫“一览众山小”, 把中心定为“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如果要大家以“做饭”为题, 十有八九会写自己如何把饭烧焦或烧糊。究其原因, 一半是贪于看书或看电视。于是, 第二次做饭,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 终于获得了成功。这种拾人牙慧的做法, 又怎么能表现出新意呢?

有一个同学写“做饭”选了这样一个写作角度:“我从小就得到了爷爷的宠爱, 因此爷爷常常为我做饭。随着岁月的流逝, 我渐渐地长大了, 而爷爷却越来越老。终于有一天, 爷爷卧床不起了, 而“我”却一改过去的懒散, 义不容辞地去“做饭”。但是, 当我把能体现“我”手艺的饭做成时, 爷爷却去了天堂。由于作者别开生面, 从“爷爷”这一角度写“做饭”, 新颖别致, 独具一格, 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

三、要选择一种新颖的表现形式

如写一篇源于环境保护的文章, 许多同学无外乎《××的变化》或《××变了》。其实写成寓言童话, 如《垃圾的自述》《废纸流浪记》等;也可以写成书信, 如《给环保局长的一封信》或表扬稿、批评信等;还可以写建议书、新闻报道、独幕剧、诗歌甚至病历卡等。体裁的新颖让人眼前一亮, 心情一爽。

篇4:旧时光

锦瑟年华,恍然已逝。十年早已在时间的河流下磨平了棱角,唯有那记忆中的我们,依旧笑靥如花。不知在地球另一端的你,是否怀念过那段我们一路走过的曾经。小羽,你还好么?

铃声如往常般准时地响起,室外的那抹身影让我不知不觉地放慢了动作。熟悉的面孔在鱼贯而出的人流中变得模糊、陌生,逐渐消失。只有那抹身影,逆光而来。没有像往常那样嬉戏,只是快步离开,带着冷漠。你追了上来与我并肩行走,却没有任何话语。脚步时快时慢地变换,来来回回的几次让你不得不放弃。只得默默地跟随在后,追随我的脚步,却一次次地被人潮隔开,渐行渐远。我停下脚步,等待着你,等你开口,你只是陪我走向车站。我不由加快步伐,躲过人流,躲过你。列车缓缓地开启,突然像明白了什么,急切地朝向窗外,你的唇瓣微微地蠕动,像在诉说着什么。树影在不停地倒退,一排排地滑过,如一阵清风。一阵淡淡的花香和熟悉的气味围绕在鼻尖,久久不散。那抹白点宛若坠落的星星滑过,消失殆尽。努力地踮起脚尖,也终究来不及了。

你像只蜻蜓,而我只是个孩子。观察着,伺机扑上去,它却腾腾地飞走了。我只能站在远处不停地张望,直到两眼发酸,手脚无力。那时的我们还太年轻,太天真。不知道这次分离便遥无后期。

一封信和一本相册静静地躺在桌上,你说你走了,秀气的字体映在纸上还残留那淡淡的花香。心,变得冰冷。全身的每个细胞都充满着悲伤的水分子,蠢蠢欲动。那夜,我抱着相册不停地落泪,哭着闭眼,哭着睁眼。伸手抚摸每一张照片上你徒然绽放的光华,仿佛你就在身旁,那样的温暖,逆光而来。夜色凝结,渐深渐浓。一夜冷月,一地梨花泪。

照片是情感的本身,是历史的原体。

你是否还记得那个喜欢波德莱尔却怂恿着我买下书店中那套正在积灰的波德莱尔全集的你?那个在圣诞夜睡过头而忘记和我说晚安的你?那个在夜晚为我放烟花被骂却对我笑的你?那个在我受欺负时第一个冲出去为我打架的你?那个在我犯错时挺身而出的你?那个耐心地一道道教我数学题的你?那个爱艺术爱到死的你?……全都是你,每个画面都抹去不了你的身影。哥哥,这么多年了,你是不是还不肯原谅我的任性呢?你什么时候才愿意回来啊?泪珠滑过,无声无息。

昼的离别潮汐———

就这样在绯红的汩汩声中离去。

导师:钟萍

篇5:那些旧时光

——题记

还清楚记得朱自清先生这篇文章, 但再细细品读却又是另外一番感受了。我从字里行间仿佛回忆了起高中的生活, 还记得那时纯真的梦想, 稚嫩的脸庞, 有神的目光。还记得那时穿着一件蓝色的校服, 坐在第三排横着数第四位的座位上。还记得当时的数学题真的很难解答, 一道题又废掉了自己一整个晚自习。

貌似高中的记忆很清晰, 我们每个人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高考, 在不同程度地努力着, 各科的老师纷纷在讲完课后, 布置许多作业。成绩是每个人证明自己的途径, 那时的我们总会为成绩的好坏而开心和难过。但在那些枯燥的日子里, 同学们也不缺乏谈天说地, 每个人的想法在那时会很新奇, 会大胆地去想, 未来自己会是什么摸样。还记得对物理成绩好的那个小白, 说自己长大一定是高深的物理科学家。我那是却只是傻傻看着窗外, 向往着外面的世界, 想着外面的世界会有不同。但至于未来自己会怎么样, 那时自己没那么大胆地去想, 看着同学说出各自的想法后, 自己将那些向往埋藏在心里。

最怀念的时光, 还是在高三那年, 班中挂着距离高考还有多少天的大牌子, 每天都能清晰地看到, 时时刻刻地提醒我们, 在这一年我们不能有任何松懈。那时的我们, 凌晨四点半就被闹钟吵醒, 晚上11点才下晚自习。下了晚自习后, 回到宿舍还和舍友侃大山后, 才能入睡。我们各自安慰, 相互鼓励。无论结果怎么样, 但这段经历, 给予自己的人生经历填了一笔无比珍贵的财富。

可以这么说, 高中, 我们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高中结束, 虽然我们即将奔赴不同的征程, 但那段时光, 我总会铭记于心。在我的感觉里, 大学应该是最轻松, 最愉快的时光。因为没有了高考的包袱, 我们可以过我们自己想过的青春时光。

高中时自己就一直幻想, 可以夜晚在大学的校园里, 静静地散步在校园的林荫小道, 可到了大学才发觉, 自己心中所幻想的的环境与现实截然不同, 校园没有那么大, 但规划得很得当, 宿舍到教室居然用不了太长时间。就这样带着不是很满足的心情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大学我们可以有很多的业余时间, 做自己想做的事, 但时间多了, 我们又会迷茫, 不知道该做什么, 于是, 一到学校就参加各种活动, 各种学生组织。听着学长讲, 大学就是向社会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 大学是个所谓的“小社会”。

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匆忙中度过, 因为时间每个人的安排和管理会有所不同, 所以大学期间给予自己的定位, 就是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 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让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充实的, 这样每一天我们过得才会精彩, 才会真正地成长。

篇6:一则旧日记

俺家三面环山,前面就是一条溪流,再过去就是一大片黄泥巴土地,在大伙一起改造下,成了一半果园一半菜园,大伙都用这清得可以见到溪底的溪水浇果树和青菜。这些树个个争气,没几年就长出了果子,收获也一年比一年多,吃不完的就拿到镇里去卖,卖的钱就买一两件新衣裳和年货啥的。

俺家门前有两棵大树,在俺祖辈时就有了。这两棵古树每天都引来许多鸟,有的鸟还把这两棵树当成了家。夏天更是多,不过鸟儿们也不吵,偶尔喳喳两句也挺好。这个时候俺每天从后山竹林砍两根竹子,拿着板凳坐在树下编果篮,有喜欢俺的果篮的小伙子围在俺周边学俺编,俺也会编不带门的鸟笼。俺认字,偶尔也会教孩子们写写字啥的。老人们坐在一棵树下下棋,男人们围在周边看。另一棵树下,俺老伴坐在树下和女人们唠嗑。记得有一次一只鸟拉稀拉在秃头老李的头上,他抬着头指着那鸟说:“你这鸟真会挑人,要是拉在这些个家伙头上,看不炖了你。”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俺编好的果篮会给大家伙送去,大伙都坐着感谢俺,还夸俺手艺好呢。鸟笼就挂在树上,老伴在里头放上许多稻谷,鸟仔有时候就在里边住着。下雨前老伴会在每只鸟笼上套一层防水膜,鸟们跑到里头躲雨。雨后,鸟们都叽叽喳喳的感谢俺和老伴。

快入冬了,大伙的麦子和稻子都收满了仓,俺老伴和女人们一起到果菜园里摘果蔬放到窖里用来过冬,大伙都不怕谁摘的好谁摘的多,还会你帮着俺摘俺帮着你摘。哦,对了,老旺家做的馍特别的好吃,只要他家做了馍就会给大伙送点吃。下雪了,大地一片白,溪也结冰了,青松也穿上了雪衣,大伙的屋顶都盖着一层厚厚的雪,但在那一层层的雪下却透着红彤彤的光,俺知道那就是幸福的光。

前两年,俺老伴去世了,大伙很伤心,常常到家里陪俺唠嗑。俺也很伤心,村里有许多九十岁的老人,为啥俺老伴不能长寿呢?

后来,俺孙儿出息了,说俺一个人照顾不了自己,要把俺接到城里享福,俺说俺不走,可不知咋的,还是被带到了城里,俺的心为啥他们不懂呢?

在这里每人都把家门关得紧紧的,有的人家还要再装上一层铁门。俺家人又整天不在家,也没有人唠嗑。有一次俺在家实在待得太闷了,出去走走还迷路了,之后俺就再没有出去了。好多次俺都想回去看看大伙,他们肯定像俺想他们一样想着俺。俺想知道俺不在,谁为他们编果篮,还有老旺家的馍是俺吃过最好吃的东西。可是俺家人没空带俺回去,俺又不认路。现在身体也折腾不起了,大伙啊,俺没法回去看你们了。

上一篇:税法练习题汇总下一篇:倒饭记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