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年历变脸的故事作文

2024-04-24

旧年历变脸的故事作文(精选5篇)

篇1:旧年历变脸的故事作文

旧年历变脸的故事作文

在我的床前,挂着一幅旧年历,年复一年,它经历了三次大变脸。看着那醒目的“20xx”四个大阿拉伯数字,勾起我许多往事的回忆??

那是20xx元旦在玉林银行工作的表姑,送给我爷爷一幅新年历。看着,看着,新年历大致分为两大部分。上面是方形鲜红色、烙印着古色古香拜年线条画的厚纸板,中间嵌着一个金色、很有立体感的大“福”字。细看“福”字的每一个笔划都缠着金龙。这龙,显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也像在告诉人们:中国人的传统佳节??春节就要到了。这金色的“福”字,还藏着远方亲人对我们春节的亲切问候,祝愿我们全家老少幸福安康。看着它,一股浓浓的亲情由此而生。新年历的下边是12张非常精美的大月历,他在告诉我哪天是学习日和双休日。

从那时起,每当撕下最后一张的时候我就发现爷爷总是在那里端详着。像是思量要在着将过时的旧年历上做什么。20xx年元旦来了,一天放学后,我惊奇地发现,这幅旧年历经过爷爷的`一番改造,变啦,它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我的眼前:上方中间,是爷爷从旧大日历选来,剪贴而拼成“20xx”的四个大字,左边剪贴一幅两个女孩提着灯笼,载歌载舞迎新年的彩色画;右边剪贴一幅两个小男孩欢天喜地放鞭炮的画面。好一幅新年到的情景画呀!细看下方,爷爷也换上朋友送他那张新年历12个月的剪贴纸板。哗!爷爷年老手巧,脑子转一转就成了年历的新年新面孔,真是年味十足!

年复一年,20xx年过去,爷爷还是用他惯用的手法迎来20xx年的新年年历。20xx年元旦来了,新年的钟声敲响,我一再注意着床前那幅旧年历,原来爷爷早已换上大的“7”字。下边同样新帖上全新的“丁亥”年年历。我觉得这样下去实在太单调了,我就小心地把新买回来的卡通画贴上去,呵!看起来漂亮多了。我让爷爷看看、评评。爷爷说:“好,好,有创意,美极了!”在场的人都大笑起来。

过后,爷爷语重心长的说:“你也要学会变废为宝,也许在一些人眼里,这幅旧年历早已被当作废纸卖掉了。”

我牢牢的记住了爷爷的话,旧的东西在每个人手里,只要你肯动脑、肯动手,都可以变废为宝。

篇2:一张旧照片的故事

调查发现,一些队员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 心安理得,不知感恩,特别是对自己的爸爸妈妈更是如此,队员对小时候的事记忆模糊,但爸爸妈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却记忆犹新。

活动目的

1.以一张旧照片为载体,帮助队员找回儿时的记忆,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通过感受爱,培养爱的情感,从爱父母到爱家、爱国。

第一课 寻访小时候的足迹

1.以小队为单位,每个队员都来讲一讲“人生第一次”的故事,如第一次独立完成作业,第一次上体育课,第一次给妈妈开门等。

(人生有许多第一次,引导队员讲一讲在别人帮助下才完成的“第一次”经历。)

2.各小队选派几名队员,在中队中分享他们的故事。

(指导队员选择传递正能量的故事,在分享时,当有队员记不清楚时,辅导员要及时引导队员去请教他们的父母。)

3.每个队员回家向爸爸妈妈要一张自己有意义有故事的旧照片(视频),并请他们讲一讲它的故事。

(指导队员主要了解照片或视频拍摄的时间、地点、画面中的人物、拍摄的原因、拍摄的过程等。)

第二课 我的成长故事

1.在爸爸妈妈指导下把旧照片制成电子文档或剪辑成一段不超过2分钟的视频,并准备2~3分钟的照片(视频)故事。故事可以通过讲、演或再现展示。

(辅导员引导队员重点表达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及自己的感受,指导并帮助队员用不同的形式表达“故事”,把每个队员的影像资料编辑在一起。)

2.用多媒体展示旧照片(视频),先请其他队员猜猜画面中的小主人翁是谁?然后请小主人翁讲“照片(视频)的故事”,或请队友帮助演“故事”或请照片(视频)中的其他人物再现“故事”。

(辅导员可邀请部分家长参加,在队员讲故事中引入亲子互动,或提问或对话,引导队员和家长“有爱就大声说出来”。)

情感培养需要持续不断的情感体验积累。在“寻访小时候足迹”的过程中,辅导员要密切注意队员的一言一行,及时捕捉最佳的授教时机,引导队员讲一讲让自己难忘的“第一次”,去了解自己不记得的诸多“第一次”,如第一次学吃饭,第一次学走路等,从而激发队员探密自己不知道诸多“第一次”的兴趣,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当队员从父母那里了解了自己的成长故事,感受到了父母的爱,此时要再加把“火”,让队员把“故事”讲一讲、演一演,强化情感体验。邀请家长参加活动,进行亲子对话互动,则把情感体验推向高潮。

篇3:旧衣物回收箱的故事

大家知道我是谁吗?我全身绿色,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张大“嘴 ”——我的“嘴”不吃饭,也不喝水,我只“吃”旧衣旧物。现在几乎每天都有人把我喂得饱饱的。没错,我就是“常州义工联合总会”的旧衣物回收箱。大家在小区门口总能见到我的身影。

刚刚来到这座城市时,我感觉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街道,陌生的大楼,陌生的居民……我既忐忑又兴奋。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新奇,而那时的我正急切地寻找一份爱。先是一位穿着长筒皮靴的时髦女郎从我身边经过,她对我视若无睹;一会儿,一个小伙子骑着自行车哼着小曲过来了,却又与我擦肩而过……

就在我开始感到迷茫时,突然,一串银铃般的笑声传入我的耳朵。原来是一对母女在散步。小女孩七八岁的样子,长得机灵可爱,白皙的皮肤,长长的睫毛,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望着我:“妈妈,你快看,那是什么?”“那是旧衣物回收箱。”妈妈停下脚步,耐心地回答着。“哦,旧衣物回收箱?”“是呀,你要知道,虽然我们都过上了好日子,新衣服穿不完,而有些山区贫困人家像你这么大的孩子还吃不饱穿不暖呢,就更别提背起书包上学去了,所以我们不需要的旧衣物就可以放到这回收箱里,寄到那些贫困家庭,让他们也能暖和过冬。”女孩听得入了神,不住地点头:“对了,妈妈,我有好多漂亮的花裙子啊,发卡啊,一定有不少小朋友需要它们吧,我要把它们送给需要的小伙伴们!”女孩仰着面孔,满眼都是请求。妈妈摸着女孩红扑扑的脸蛋,满意地笑了:“好啊!”女孩高兴地跳了起来,羊角辫上的大红绢花结,好像两只上下翻飞的蝴蝶,“太棒了!太棒了!”她笑着、跳着……

篇4:匡威:让旧帆布鞋讲述你的故事

在这个叫做“Made by You”的新主题下,匡威希望让用户们都来展示自己穿过的Chuck Taylor All Stars,用品牌全球营销副总裁lan Stewart的话来说,那就是“我们都希望成为这世界上真实而又独特的自己”,而那些带有个人使用痕迹的鞋子便成为了这个展示自我的窗口。

匡威首先集合了一批来自艺术、音乐和时尚界的传奇人物——摇滚名人Patti Smith、波普艺术大师Andy Warhol、作家格伦·奥布赖恩以及街头涂鸦传奇Futura,以图片形式记录下他们穿过的Chuck Taylor All Stars,这些鞋子染上了颜料、灰尘、泥浆或者已经破损,但却仿佛让人看到它们跟随主人时发生的故事。Futura就说到“我全天都穿着Chucks,从卡萨布兰卡飞到东京又飞到迪拜。这些图片就像在讲述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我在什么国家、我做了什么事,谁与我同在。”

“Made by You”并不是一场关于名人的私人聚会,匡威希望有更多的用户加入互动之中。在匡威的官网上已经展出了不少普通人的Chuck Taylor All Stars,钉上串珠的鞋子似乎是位小女孩的杰作,后跟破损严重的鞋主人或许是一名滑板爱好者,没有一双相同的鞋,也就如同这世上只有独特的一个你一样。

篇5:永远新的旧故事

是的,故事永远都是旧的,如何让老套的故事焕发出新的生命,那就看各位考生如何各显神通了。笔者以命题习作“隐瞒”为例,看看学生们就同样的材料是怎样推陈出新和脱胎换骨的。故事的内容梗概是:一个男孩出生就没有耳朵,母亲悄悄把自己的耳廓给了他,他自懂事的时候开始就一直追问家人是谁给自己新的开始,这个秘密一直到母亲逝世,父亲才告诉了儿子的真相,之所以有生之年没告诉他,是怕他有心理负担,至此,人们无不为母亲那无私而又沉淀于心底的大爱而动容!

一、添加细节

细节不但决定成败,而且更能刻画人物,表现性格。

原文里有一句谈到母亲为了隐瞒儿子,多年来一直留着遮耳的长发。其中有个学生添加了一个细节,就是母亲经常在镜子前拿着一双银耳环凝神,他也知道这是父亲送给母亲的礼物,为什么不佩戴呢?这个疑问多年来一直盘旋在心中,直到秘密揭晓的那一刻,他才明白了母亲爱子的心如那一对银耳环在岁月磨洗中越发的晶莹透亮,闪闪“动人”!

细节如同魔术师的手杖,那么轻轻的一点,人物的风神便跃然纸上。

二、重设情节

一位同学是这样改写的,开头第一句“他一直十分讨厌自己的妈妈”,因为“这个女人只有一个耳朵,看起来怪怪的”,所以从懂事时开始,他就躲避这个“丑陋”的女人。这个情节具有颠覆性的,他让主人公提前知道了母亲没有耳朵,甚至让儿子从小就“厌恶”自己的“丑娘”,进而不允许母亲去学校探望他,担心别人会嘲笑。这样一改似乎更顺应中国的国情,符合人性的弱点。阅读此文时,一方面为年幼无知的儿子对母亲的伤害感到痛心,另一方面也非常佩服小作者的机智。他这种大胆地改造,不仅让故事更具有说服力,也让原本故事中单薄的儿子形象变得丰满与母亲多年的默默隐忍形成强烈的对照,更彰显出母亲的伟大。

最精彩的是,作者没有让母亲死去,而是通过无意间在门边偷听到父母的对话,才知道母亲这么多年来的良苦用心。作者结尾处收缩得非常巧妙,他没有冲过去扑在母亲的怀里为自己多年过错忏悔而嚎啕大哭,只是在心间默念,那就把这一段不是秘密的秘密共同守护下去,永远不用说破。母亲的爱终于换来了儿子的成熟和理解,也赢得了读者们的敬意。

这样的故事改写,既大刀阔斧,同时又细打精磨;既尊重了原作品中的核心精神,又没有亦步亦趋,让异国故事的种子在中国的沃土上生根发开,开出了芳香的花朵。

三、变换主体

原作品是以第三人称的口吻讲述的。第三人称表述往往有一个弱点,如果语言不到位,就会变成一篇平淡无奇的故事转载,不少同学在运用此材料时都犯了这样的毛病,缩手缩脚,死搬硬套。

有些同学很聪明,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事情的参与者,把自己变成故事里的儿子,想他之所想,急他之所急,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第一人称的表述,常常给人以真实感,能够拉近读者的距离,鲁迅的《人力车夫》不就是如此吗?这样的表述立场还有一个好处,人物的内心活动展现更直观具体,而第三人称总有些隔靴搔痒的难受。

原作品对母亲着墨不多,点到而已,主要通过儿子的言行来衬托母亲。一位小作者奇思妙想,把母亲变成故事的主角,同时赋予了时代特征,因为没有耳朵,所以没有外出工作,设定成一个网络作家,通过博客记载多年育儿的心经,其间有儿子对母亲耳残的不解,有自己不愿道出秘密的苦心,更多是儿子成长道路上的欣慰,文章到最后也没有揭示出儿子不知道母亲为他牺牲耳朵的秘密,但是我们都读出了这位知性母亲的善良和伟大。

学生中还没有尝试让父亲成为叙事的主体,如果换成父亲,这个角色就更有可塑性,也会更具话题性,他既见证了妻子由健康转为残疾后多年的痛苦,同时又要帮妻子隐瞒这个秘密,而且还要静心呵护儿子的成长,两个都是他最爱的人,两个都不想伤害,由他来传达隐瞒的亲情之爱,是不是也很有意思?

四、增添冲突

故事是人与人发生一定的联系后的有机反应,所以没有了人与人的互动,仅凭单个的叙事主体,很难把故事支撑得更为形象。戏剧中常强调冲突,就是通过人物之间展开的对手戏,来加强戏剧效果的。

原作的包袱只在结尾处留了一个,中间的情节设定中规中矩,没有什么起伏。有个同学先渲染了儿子小时候和留着黑亮长发的母亲温馨嬉戏的场面,紧接着写开家长会时在众人面前母亲被不懂事儿子揭开头发后发现耳残的惊愕错乱,以及儿子多年后一直为母亲在众人面前让自己丢脸的事耿耿于怀,直至母亲离世时也没能得到儿子真正的理解。这几个情境设置,打破原先温情脉脉的母子主线,让他们一直处于矛盾的冲突中,而最后的真相,竟然是父亲临终前才告诉了他,这样的悲剧效果是不是比原作更胜一筹?

这样剧烈的矛盾冲突不仅升华了母子之爱,更彰显了家人间相扶相持之情,更展示了人性的复杂,让作品的意蕴更为深厚。

五、锤炼语言

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主要载体。所以古今不少文学大师都强调语言的重要性。能少说一个字,千万不要长篇大论;三言两语说不清楚,那也不能偷工减料。精彩的语言常常起到“一字千金”的神奇效应。

不少同学在行文里,急于求成,总是跳出来评价母亲多年的隐忍之爱,意思虽到了,可惜过于直白的表述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

有位同学是这样结尾的,在母亲的葬礼上,老父亲走到儿子的面前,“儿子认真地听着,只听见父亲轻缓地吐出一句话:你的……耳朵……是你妈……给……你的!”全文戛然而止,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断断续续的语体风格,既符合父亲的年龄,又暗合了此刻儿子和读者的心境,以一种看似不太流畅略带夸张的断断续续的结尾,收束全文,简短有力,震撼人心。这里没有华丽的煽情,也没有看似点题升华的语言,有的仅是质朴的真情流露,而这仅有的一点不一直是我们作文教学中始终追求的吗!

质朴不等于直白,不等于平淡,是语言的大美境界。豪华落尽见真淳,中学生的语言很多时候跟他们年龄契合,喜欢炫弄语言的技巧,过多的浮华的修饰和意识流的表白,常常让人眼花缭乱。只有多加锤炼语言,回归生活的本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人气”。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曲塘高级中学(226661)

上一篇:望马台小学上学期德育工作亮点下一篇:大章三中2011关于收费情况的自查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