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常见安全隐患

2024-05-14

煤矿常见安全隐患(精选6篇)

篇1:煤矿常见安全隐患

附件:

煤矿安全生产常见事故隐患

一、基础管理

1、煤矿未与从业人员××等订立劳动合同,或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安全生产法》第44条);未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费(《安全生产法》第43条)。

2、矿井新上岗的从业人员××等未经安全培训;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的时间不符合规定,且培训考试无结果(《煤矿安全规程》第6条)。

3、部分入井的管理和从业人员未随身携带自救器,××等少数人员穿化纤衣服入井(《煤矿安全规程》第10条)。

4、矿井维修作业时使用通用安全措施。矿井××作业规程针对性差:无局部通风机选型、巷道布置图、监控设备布置图、避灾线路图等(《煤矿安全规程》第15条)。

5、矿井未及时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无地物、地貌、地面水体等标识(《煤矿安全规程》第12条)。

6、矿井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下井登记档案不规范(《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21条)。

7、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培训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煤矿××工××未持证上岗作业(《煤矿安全规程》第6条)。

8、矿井未按规定编制井下劳动定额定员标准,或者实际入井人数××人,超过规定人数××人,超定员组织生产(《云南省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实施办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8条)。

9、矿井无生产区域限员挂牌管理牌板(《云南省煤矿企业劳动定 员管理实施办法》)。

10、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未及时办理变更手续(《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23条)。

11、煤矿证照不全(证照过期)组织生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5条)。

12、煤矿企业未严格执行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年×月以来没有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帐;煤矿隐患整改记录不详,无隐患整改内容和要求,无整改负责人和整改时限(《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10条)。

13、矿井全年核定产量××万吨,实际生产××万吨,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组织生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8条)。

14、煤矿未健全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或安全目标管理制度等;未建立各种设备、设施检查维修制度,没有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并做好记录(《煤矿安全规程》第3条)。

15、煤矿未设置安全生产机构,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装备(《煤矿安全规程》第4条)。

16、煤矿未对机电设备、安全仪器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办法》第15条)。

17、煤矿拒不执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安全监察指令(《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44条)。

18、煤矿使用不符合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型号:××)的设施、或者设备、或者器材(《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15条)。

19、煤矿隐瞒存在的事故隐患以及其它安全问题(《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办法》第25条)。

20、煤矿主要负责人或者其它主管人员对重大事故预兆或者已发 现的事故隐患不及时采取措施(《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44条)。

21、煤矿未编制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煤矿安全规程》第9条)。

22、煤矿未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按规定设立矿山救护队或者与就近的的专业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煤矿安全规程》第493条)。

23、煤矿未按照有关规定提取安全技术措施专项经费,或使用不符合规定的的设备、器材、仪器、仪表、防护用品(《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39条)。

24、煤矿未对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违法行为定期组织排查,并将排查整改情况每季度向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写出书面报告(《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14条)。

25、××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未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验收,擅自投入生产(《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22条)。

二、矿井开采

(一)开采系统

1、矿井在用巷道净断面不能满足行为、运输、通风和设置安全生产设施的需要《煤矿安全规程》第21条

2、矿井生产布局不合理。生产采区×个,每个采区×个回采工作面,在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布置×个回采工作面和×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第3条)。

3、矿井未按照规定设置躲避硐室。倾斜巷道设置的躲避硐室之间距离实测为×m,躲避硐室宽×m、深×m、高×m(《煤矿安全规程》第22条)。

4、矿井未设有至少2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与××出口间的距离实测××m;××m水平到上部的××m水平和××采区未设至少2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且未与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相连(《煤矿安全规程》第18条)。

5、××采煤工作面回采前未编制作业规程或××采煤工作面回采前未组织人员学习作业规程(《煤矿安全规程》第15、49条)。

6、××煤仓、××溜煤(矸)眼未设置防止人员、物料坠入和煤、矸堵塞的设施,未制定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99条)。

7、矿井××m水平××小眼、××上山和××下山的坡度为×°(超过25°),其上口未设有防止人员坠落的设施(《煤矿安全规程》第98条)。

8、矿井××m水平××行人安全出口,实测倾角为×°(大于45°),未设置梯道间或梯子间;实测倾角为×°(小于45°),未设置人行道(《煤矿安全规程》第19条)。

9、矿井××m水平巷道支架断梁折柱××架,实测断面×m~×m,不能保证通风、运输畅通,行人安全(《煤矿安全规程》第91条)。

10、矿井××m水平××巷道交岔点处,未设置路标(《煤矿安全规程》第18条)。

(二)掘进支护

1、矿井××m水平××巷道掘进工作面未支护,空顶作业;矿井××m水平××巷道靠近掘进工作面10m内的支护,在爆破前未加固。爆破崩倒、崩坏的支架未先修复即进入工作面作业(《煤矿安全规程》第41条)。

2、矿井××m水平××巷道处于松软的煤、岩层或流砂性地层中及地质破碎带,掘进作业未采取前探支护等加强支护的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41条)。

3、矿井××m水平××巷道掘进工作面空顶作业,支架间距实测×m,超出作业规程×m的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第41条)。

4、矿井××m水平××巷道在揭露老空前,未制定探查老空的安全措施;××掘进工作面在揭露老空时,未将作业人员撤至安全地点(《煤矿安全规程》第45条)。

225、××倾斜巷道施工期间兼作行人道时,未设置躲避硐及红灯(《煤矿安全规程》第46条)。

(三)回采管理

1、××采煤工作面未按作业规程的规定(规定控顶距×m)及时支护,实测空顶距×m,××等人空顶作业(《煤矿安全规程》第54条)。

2、××采区结束回撤设备未编制专门措施(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24条)。

3、××采煤工作面情况发生变化时,未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49条)。

4、××采煤工作面的伞檐超过作业规程规定的×m,实测伞檐长度×m,最大突出部分×m(《煤矿安全规程》第51条)。

5、××采煤工作面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20m范围内,未加强支护(《煤矿安全规程》第50条)。

6、××采煤工作面控顶距离实测×m,作业规程规定的控顶距是×m,超过规定仍在采煤(《煤矿安全规程》第56条)。

7、××采煤工作面遇顶底板松软或破碎、过断层、过老空、过煤柱或冒顶区以及托伪顶开采时,未制定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54条)。

8、采掘过程中任意扩大和缩小设计规定的煤柱;××采煤(掘进)过程中破坏工业场地、矿界、防水和井巷等的安全煤柱(《煤矿安全规程》第48条)。

9、××采煤工作面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能的支柱(《煤矿安全规程》第53条)。

10、××采煤工作面未保持一个通到回风巷道,另一个通到进风巷道2个畅通的安全出口(《煤矿安全规程》第50条)。

11、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薄煤层除外)的采煤工作面,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煤 矿安全规程》第48条)。

(四)井巷维修

1、未编制××m水平××巷道维修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92条)。

2、在维修××m水平巷道架设和拆除支架时,在一架未完工之前,中止工作(《煤矿安全规程》第92条)。

3、扩大和维修××m水平井巷连续撤换支架时,人员撤退路线不畅通,维修点井巷被堵塞(《煤矿安全规程》第92条)。

4、××m水平巷道支架断梁折柱多,巷道失修率超过规定,断面不能保证通风、运输的畅通和行人安全(《煤矿安全规程》第91条)。

5、在维修××m水平独头巷道支架时,未由外向里逐架进行,人员进入维修地点以里(《煤矿安全规程》第92条)。

6、××井筒大修时未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检修××倾斜巷道未制定防止矸石、物料滚落和支架歪倒的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92条)。

7、在维修××倾斜井巷时,未制定行车安全措施,上、下段同时作业(《煤矿安全规程》第92条)。

8、××m水平××巷维修作业时,没有按作业规程规定要求先加固支架,并撤换旧支架(《煤矿安全规程》第92条)。三、一通三防

(一)通风管理

1、矿井××m水平主要回风巷道断面小,实测断面×m,通风阻力大(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21、101条)。

2、矿井通风系统不稳定。××m水平进、回风联络巷间未设反向风门,且风门不能联锁(《煤矿安全规程》第109条)。

3、矿井通风阻力大(风压为××mm水柱),主要通风机运行效率低(额定风量××m/min,实测仅××m/min)。

3324、矿井××m水平主要回风巷中的风流速度约×m/s(《煤矿安全规程》第101条)。

5、××掘进工作面的乏风1次串入××掘进工作面,未制定串联通风安全措施,未在进入被串联工作面的风流中装设甲烷断电仪(《煤矿安全规程》第114条)。

6、矿井××测风地点无记录牌板(《煤矿安全规程》第105条)。

7、矿井没有按季绘制通风系统图并按月补充修改;矿井通风系统图没有标明风流方向、风量和通风设施的安装地点(《煤矿安全规程》第120条)。

8、矿井主要通风机房无反风操作系统图、司机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和通风机运转记录簿(《煤矿安全规程》第123条)。

9、向××m水平××巷道供风的局部通风机(×型,×kw)供风量为×m/min,巷道净断面×m,使用×型微速风表在回风流中实测,风表不能启动,××等人在掘进工作面微风作业(《煤矿安全规程》第101条)。

10、向矿井××m水平××巷掘进工作面供风的局部通风机(×型,×kw)未悬挂管理牌板(《煤矿安全规程》第128条)。

11、向矿井××m水平××巷道供风的局部通风机(×型,×kw)吸入风量大于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局部通风机产生循环风,在局部通风机以里×m处用风表实测,局部通风机循环吸入风量×m/min(《煤矿安全规程》第128条)。

12、向矿井××m水平××巷道供风的局部通风机的风筒设置不符合要求(《煤矿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第2条)。

13、向矿井××m水平××巷掘进工作面供风的局部通风机(×型,×kw)和启动装置安装位置距离掘进巷道回风口距离实测为×m,实测局部通风机吸入循环风量×m/min,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煤矿安全规程》第128条)。

3214、矿井××m水平设置的主排水泵处为独头硐室,无至少2个出口(《煤矿安全规程》第279条)。

15、××巷道使用编织袋材料制作的风筒(《煤矿安全规程》第128条)。

16、矿井××掘进工作面风筒出口距迎头×m(作业规程规定×m)(《煤矿安全规程》第128条)。

17、××巷道内用风帘代替控制风门(《煤矿安全规程》第118条)。

18、矿井需风量为××m/min,实际供风××m/min,矿井总风量不足(《煤矿安全规程》第104条)。

18、××地点局部通风机未由指定人员负责管理并保证正常运转(《煤矿安全规程》第128条)。

19、××采掘工作面(××巷道)的风速实测为×m/s,高(低)于规程规定的风速(《煤矿安全规程》第101条)。

20、使用1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和××掘进工作面供风;使用3台以上(含3台)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掘进工作面供风(《煤矿安全规程》第128条)。

21、临时停工停风的××掘进工作面,恢复通风前未先检查瓦斯浓度,实测停风区中CH4浓度×%、CO2浓度×%,启动局部通风机(《煤矿安全规程》第141条)。

22、××m水平地点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通风前,没有检查局部通风机及启动设备10m范围内的瓦斯浓度;临时停风的××m掘进工作面恢复通风前检查瓦斯浓度,实测局部通风机及其启动设备附近10m范围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规程≥0.5%),开启局部通风机(《煤矿安全规程》第129条)。

23、矿井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没有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煤矿安全规程》第107条)。

24、矿井因检修、停电或其它原因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时,没有

33制定停风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124条)。

25、矿井装有主要通风机的井口外部漏风率为×%,超过5%(无提升设备时)或15%(有提升设备时)(《煤矿安全规程》第121条)。

26、××采区进、回风巷没有贯穿整个采区,巷道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煤矿安全规程》第113条)。

27、矿井××m生产水平或××采区没有实行分区通风(《煤矿安全规程》第113条)。

28、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m水平掘进工作面,停风时没有撤出人员,切断电源(《煤矿安全规程》第129条)。

(二)瓦斯防治

1、××巷道超过扩散通风距离(实测长约××m、瓦斯浓度×%),未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煤矿安全规程》第140条)。

2、××地点瓦斯浓度实测为×%(大于1.5%),现场作业人员没有立即停止工作并撤到安全地点(《煤矿安全规程》第139条)。

3、(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t或有瓦斯喷出的××区域(采区或工作面),未按高瓦斯矿井管理(《煤矿安全规程》第134条)。

4、矿井总回风巷或××m水平×翼回风巷中瓦斯(二氧化碳)浓度实测为×%(超过0.75%),没有立即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煤矿安全规程》第135条)。

5、××m水平采区、采掘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实测为×%(超过1.0%)或者二氧化碳浓度实测为×%(超过1.5%),××等人没有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煤矿安全规程》第136条)。

6、××m水平采掘工作面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实测为×%(大于1.0%),××仍然爆破(《煤矿安全规程》第138条)。

7、××m水平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3m/min,××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m/min,没有建立地面永久抽放瓦斯系统或井下

333临时抽放瓦斯系统(《煤矿安全规程》第145条)。

8、矿井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以后,未制定恢复通风、排除瓦斯和送电的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140条)。

9、矿井临时停工的地点停风,未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煤矿安全规程》第140条)。

10、矿井××停工区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实测×%(大于3.0%)不能立即处理时,未在24h内封闭完毕(《煤矿安全规程》第140条)。

11、矿井××m水平采(掘)工作面瓦斯检查人员××未将瓦斯浓度检查结果记入瓦斯检查班报手册和检查地点的记录牌上,并通知现场工作人员(《煤矿安全规程》第149条)。

12、矿井××m水平××采区××巷道停风地点栅栏外(每天至少1次)或挡风墙(每周至少1次)外风流中的瓦斯浓度未按规定检查(《煤矿安全规程》第149条)。

13、矿井通风瓦斯日报没有送矿长、矿技术负责人审阅(《煤矿安全规程》第149条)。

14、瓦斯检查工××不按规定检查××处瓦斯,存在漏检、假检(《煤矿安全规程》第149条)。

15、矿井开拓××m新水平的××巷道第一次接近×开采煤层,未在距煤层垂距10m以外打探煤钻孔,或钻孔超前工作面的距离小于5m,无专职瓦斯检查工经常检查瓦斯(《煤矿安全规程》第142条)。

16、矿井为高瓦斯矿井,××煤巷掘进工作面未安设隔(抑)爆设施(《煤矿安全规程》第150条)。

17、实测矿井××m水平××巷道掘进工作面工作面CH4浓度×%、CO2浓度×%或CO的浓度实测为×%,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煤矿安全规程》第136条)。

18、××掘进工作面停工、停风,没有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煤矿安全规程》第140条)。

(三)火灾防治

1、矿井××的永久性防火墙未设置观测孔,未定期测定和分析防火墙内的气体成分和空气温度(《煤矿安全规程》第247条)。

2、矿井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煤矿安全规程》第220条)。

3、矿井××工作面有自然发火征兆没有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进行处理(《煤矿安全规程》第241条)。

4、矿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性灌浆等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232条)。

5、矿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未建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未选定自然发火观测站或者观测点位置并建立监测系统(《煤矿安全规程》第241条)。

6、矿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未编制防止自然发火设计或者未按设计组织生产(《煤矿安全规程》第232条)。

7、矿井在煤层倾角35°以上的火区下部区段进行采掘工作(《煤矿安全规程》第250条)。

8、矿井在××m水平火区的同一煤层的周围进行采掘工作(《煤矿安全规程》第250条)。

9、矿井启封××已熄灭的火区前没有制定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249条)。

10、矿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没有采取综合预防煤层自然发火的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228条)。

11、矿井××m水平井底车场,主要绞车道与主要运输巷、回风巷的连接处,机电设备硐室采用可燃性材料支护(《煤矿安全规程》第221条)。

12、矿井地面的消防水池水量不足200m或消防用水与生产、生活用水共用同一水池,没有制定确保消防用水的措施(《煤矿安全规程》

3第218条)。

13、矿井没有设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煤矿安全规程》第218条)。

14、××绞车房内悬挂的×台灭火器(MFZL4型)失效(《煤矿安全规程》第226条)。

(四)粉尘防治

1、矿井××采掘工作面长约×m的巷道内煤尘堆积厚度大于×mm(《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规定不得有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粉尘或煤尘堆积)(《煤矿安全规程》第155条)。

2、煤矿未严格执行测尘制度,未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煤矿安全规程》第740条)。

3、矿井××溜煤眼放煤口未安设喷雾装置,回风巷积尘严重(《煤矿安全规程》第154、155条)。

4、矿井××m水平掘进××巷道时,未采取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洒水降尘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17条)。

5、矿井××炮采工作面没有采取湿式打眼或没有使用水炮泥(《煤矿安全规程》第154条)。

6、矿井××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内没有安设风流净化水幕(《煤矿安全规程》第154条)。

7、矿井没有制定或组织实施综合防尘措施、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及管理制度(《煤矿安全规程》第156条)。

8、矿井没有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采掘工作面没有防尘供水管路进行生产(《煤矿安全规程》第152条)。

9、矿井××溜煤眼兼作通风眼使用(《煤矿安全规程》第153条)。

10、矿井没有根据煤尘爆炸性鉴定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151条)。

四、监测监控

1、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传感器设置不符合要求。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未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主要风门未设置风门开关传感器,测风站未设置风速传感器,主要通风机的引风道未设置压力传感器(《煤矿安全规程》第175条)。

2、矿井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未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煤矿安全规程》第175条)。

3、矿井××掘进工作面未装备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煤矿安全规程》第158条)。

4、矿井××采掘工作面传感器设置数量不足(无××传感器),安设位置不当(安设在××位置),调校不及时(调校时间为×天),传感器显示数据为×%(超过规定误差0.1%),瓦斯超限后不能断电并发出声光报警(《煤矿安全规程》第162、169、170条)。

5、矿井安全监控设备发生故障时没有及时处理或在故障期间没有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162条)。

6、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监测日报表没有报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审阅(《煤矿安全规程》第164条)。

7、矿井安全监控设备没有定期(每月至少1次)进行调试、校正(《煤矿安全规程》第162条)。

8、矿井××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没有对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控制区域等做出明确规定,未绘制布置图(《煤矿安全规程》第159条)。

9、矿井采掘工作面与××采掘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没有在被串的工作面的风流中装设甲烷传感器(《煤矿安全规程》第114条)。

10、矿井没有安全监控设备布置图或绘制内容不全,未及时修改(《煤矿安全规程》第167条)。

11、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没有实时监控全部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变 化及被控设备的通、断电状态(《煤矿安全规程》第164条)。

12、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无防雷电保护(《煤矿安全规程》第160条)。

13、未建立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维护、定期调试、校正制度、监测日报表上报、瓦斯浓度超限处理及值班制度(《煤矿安全规程》第164条)。

14、××工作面未设置甲烷传感器(《煤矿安全规程》第169条)。

15、供往××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没有装备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煤矿安全规程》第128条)。

五、突出防治

1、突出矿井未建立防治突出机构并配备相应专业人员,未采取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等综合防治突出措施(《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第5条)。

2、矿井开采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未建立地面永久抽放瓦斯系统或井下临时抽放瓦斯系统(《煤矿安全规程》第145条)。

3、突出矿井在编制、季度、月生产建设计划的同时,未编制防治突出措施计划(《煤矿安全规程》第177条)。

4、矿井××井巷第一次揭穿(开)各煤层时,没有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及其它与突出危险性相关的参数(《煤矿安全规程》第203条)。

5、矿井××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前,没有编制设计,采取综合防治突出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199条)。

6、撤销突出煤层(矿井)没有经原鉴定单位确认和审批并报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煤矿安全规程》第176条)。

六、水害防治

1、矿井××m水平主排水泵硐室没有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水管),水泵房配电设备不能够同时开动工作和备用水泵(《煤矿安全规 程》第278条)。

2、矿井××掘进工作面迎头顶部有淋水、渗水、水叫声等透水预兆,未采取措施,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煤矿安全规程》第266条)。

3、煤矿未开展矿区范围老窑调查工作,未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上标出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等(《煤矿安全规程》第251条)。

3、矿井可能积水的井巷及采空区的积水范围、标高和积水量没有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煤矿安全规程》第260条)。

4、矿井雨季三防措施无针对性,没有在雨季前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矿井在雨季受水威胁,没有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或没有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煤矿安全规程》第253条)。

5、矿井××运输巷积水严重,最大积水段长度大于×m,积水深度达×cm(《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掘进文明生产标准及评分表第5条)

6、矿井井底主要水仓为独头水仓,没有设置副仓(《煤矿安全规程》第280条)。

7、矿井××采掘工作面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没有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煤矿安全规程》第286条)。

8、矿井××采掘工作面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没有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煤矿安全规程》第286条)。

9、矿井在××m水平有突水威胁区域进行采掘作业未按规定进行探放水(《煤矿安全规程》第286条)。

10、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尚未建成防、排水系统即开始向有突水危险地区开拓掘进(《煤矿安全规程》第271条)。

11、矿井××m水平采掘到探水线位置时没有探水前进(《煤矿安全规程》第260条)。

12、矿井将矸石、炉灰、垃圾等杂物堆放在山洪、河流可能冲刷到的地段(《煤矿安全规程》第257条)。

13、矿井井口及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高程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没有修筑堤坝、沟渠或采取其它防排水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255条)。

14、矿井井口和工业场地内建筑物处于可能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地段(《煤矿安全规程》第255条)。

15、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没有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等综合防治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252条)。

16、矿井没有作好水害分析预报或违反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煤矿安全规程》第286条)。

七、提升运输

1、××斜井内未安设“一坡三挡”装置(《煤矿安全规程》第370条)。

2、设置在××斜井的阻车器和跑车防护装置不能正常使用(《煤矿安全规程》第370条)。

3、主斜井(斜长××m)仅设置×个躲避硐(《煤矿安全规程》第22条)。

4、在主斜井内安设的跑车防护装置失效,撞杆距轨面距离实测×m,大于矿车高度(《煤矿安全规程》第46条)。

5、倾斜井巷使用绞车提升,井巷上端没有足够的过卷距离(过卷距离为××米)(《煤矿安全规程》第371条)。

6、××绞车房内未悬挂绞车制动系统图、电器系统图,无司机岗位责任制、设备运行记录本、司机交接班记录簿、操作规程(《煤矿安全规程》第436条)。

7、××倾斜井巷串车提升时挡车装置未处于常闭状态,没有做到放车时方准打开;××兼作行驶人车的倾斜井巷,在提升人员时,斜 巷安全装置没有做到常开状态,并可靠地锁住(《煤矿安全规程》第370条)。

8、矿井使用的连接装置(各种保险链或者矿车的连接环、链和插销等)初次使用前和使用后每隔2年没有逐个以2倍于其最大静荷重的拉力进行试验(《煤矿安全规程》第414条)。

9、××倾斜井巷运输用的钢丝绳连接装置,在换钢丝绳时没有对其用2倍于其最大静荷重的拉力进行试验(《煤矿安全规程》第412条)。

10、新安装的××矿井主要提升装置,未经验收合格直接投入使用(《煤矿安全规程》第435条。)

11、提升人员和物料的钢丝绳无MA标志(合格证验收资料)(《煤矿安全规程》第7条)。

12、××提升绞车没有电气制动装置、没有装设深度指示器、未装设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装置、没有可靠的防止过卷装置;没有减速功能保护装置、没有可靠的限速装置、没有可靠的防止过速装置;没有可靠的松绳保护装置、没有可靠的闸间隙保护装置;没有过负荷和欠电压保护装置。(《煤矿安全规程》第427条)。

八、电气管理

1、矿井××地点在用的煤电钻(××型)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启动和停止煤电钻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不全,或综合保护装置失效(《煤矿安全规程》第457条)。

2、矿井提升绞车房的电缆敷设不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第468条)。

3、主要通风机的配电闸无防护罩或遮栏等防护设施(《煤矿安全规程》第447条)。

4、矿井在××变电所内未悬挂电工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和“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的警示牌(《煤矿安全规程》第465条)。

5、矿井机电硐室未设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煤矿安全规程》 第460条)。

6、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不符合规程要求,局部接地极采用铝芯线接地(《煤矿安全规程》第486条)。

7、井下××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煤矿安全规程》第445条)。

8、矿井在××总回风巷或专用回风巷中敷设电缆(《煤矿安全规程》第466条)。

9、矿灯没有集中统一管理,经常使用矿灯的人员没有专人专灯,或者矿井完好的矿灯总数没有10%的备用量(《煤矿安全规程》第475条)。

10、主要通风机(设备)的控制回路和备用(辅助)设备,没有与主要设备同等可靠的备用电源(《煤矿安全规程》第442条)。

11、矿井××m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少于两回路(《煤矿安全规程》第442条)。

12、矿井××m水平××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和局部接地装置没有与主接地极连接成总接地网(《煤矿安全规程》第484条)。

13、井下照明和信号装置,未采用具有短路、过载和漏电保护的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配电(《煤矿安全规程》第480条)。

14、矿井(6wt/a以下的)备用电源的容量不能满足通风、排水、提升等要求(《煤矿安全规程》第441条)。

15、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向井下供电(《煤矿安全规程》第443)。

16、矿井××m水平(型号:××)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不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煤矿安全规程》第489条)。

17、矿井××采区内××电气设备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煤矿安全规程》第7条)。

18、矿井提升人员的绞车、钢丝绳、提升容器、斜井人车等未取 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或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煤矿安全规程》第7条)。

19、矿井××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未检查“三证”(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防爆合格证)及安全性能(《煤矿安全规程》第452条)。

20、矿井××巷道内高、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小于0.1m或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小于50mm;或者××巷道内的通信和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挂在井巷的同一侧或敷设距离不符合规程要求(《煤矿安全规程》第469条)。

21、矿井××m水平机电硐室××台××型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绞车房无绞车运行记录,悬挂的××台灭火器(××型)失效(《煤矿安全规程》第460条)。

九、井下爆破

(一)爆炸材料

1、矿井使用的炸药、雷管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第320条)。

2、在运送爆炸材料时电雷管和炸药未分开运送(《煤矿安全规程》第311条)。

3、作业人员将爆炸材料存放在井口房、井底车场或××巷道内(《煤矿安全规程》第311条)。

4、矿井用××型号机车运送爆炸材料时,爆炸材料未由井下爆炸材料库负责人或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人护送,有其它人员乘车(《煤矿安全规程》第312条)。

5、爆破工××装配起爆药卷时,未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电气设备和导电体的爆破工作地点附近进行(《煤矿安全规程》第326条)。

6、爆破工××未把爆炸材料箱放到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点(《煤 矿安全规程》第324条)。

7、由爆炸材料库直接向工作地点用人力运送爆炸材料时,电雷管和炸药装在同一容器内(《煤矿安全规程》第314条)。

8、矿井××爆炸材料库未采用矿用防爆型的照明设备,照明线未使用阻燃电缆,电压超过127V(《煤矿安全规程》第308条)。

9、矿井××爆炸材料库的炸药和电雷管未分开贮存(《煤矿安全规程》第307条)。

10、矿井××作业点爆破工××未把炸药、电雷管分开存放在专用的爆炸材料箱内(《煤矿安全规程》第324条)。

11、煤矿未建立爆炸材料领退制度、电雷管编号制度和爆炸材料丢失处理办法(《煤矿安全规程》第309条)。

(二)井下爆破

1、矿井××采掘工作面爆破前,班组长未布置专人在警戒线和可能进入爆破地点的所有通路上担任警戒工作(《煤矿安全规程》第314条)。

2、矿井××采掘工作面当班爆破工××未将爆炸材料箱加锁,并乱扔、乱放炸药和电雷管(《煤矿安全规程》第324条)。

3、矿井××采掘工作面当班爆破工××装配起爆药卷时未将电雷管脚线扭结成短路(《煤矿安全规程》第325条)。

4、矿井××采掘工作面当班爆破工××装配起爆药卷时将电雷管斜插在药卷的中部或捆在药卷上(《煤矿安全规程》第309条)。

5、矿井××采掘工作面当班爆破工××处理拒爆炮眼时,用镐刨或从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药卷或从起爆药卷中拉出电雷管(《煤矿安全规程》第342条)。

6、矿井××采掘工作面当班爆破工××未随身携带起爆器钥匙或转交他人(《煤矿安全规程》第338条)。

7、矿井××采掘工作面起爆地点到爆破地点的距离为×m,小于 该作业规程规定的×m(《煤矿安全规程》第337条)。

8、矿井××采掘工作面爆破前,未将爆破母线扭结成短路(《煤矿安全规程》第334条)。

9、矿井××采掘工作面爆破母线与电缆、电线、信号线挂在同一侧,爆破母线未挂在电缆的下方,相距小于0.3m,实测×m(《煤矿安全规程》第334条)。

10、矿井××巷道掘进时,使用固定爆破母线(《煤矿安全规程》第334条)。

11、矿井××采掘工作面使用煤粉、块状材料或其它可燃性材料作炮眼封泥(《煤矿安全规程》第328条)。

12、矿井××采掘工作面炮眼封泥未使用水炮泥,或水炮泥外剩余炮眼部分未用粘土或不燃性的、可塑性松散材料制成的炮泥封实(《煤矿安全规程》第328条)。

13、矿井××采掘工作面炮眼内无封泥,裸露爆破(《煤矿安全规程》第328条)。

14、矿井××采掘工作面当班爆破工未使用专用发爆器(《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办法》第12条)。

15、矿井××作业点爆破工作由××担任,××不是专职爆破工(《煤矿安全规程》第316条)。

16、矿井××作业点爆破作业,未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实际使用的是××型号的炸药和××型号的电雷管(《煤矿安全规程》第320条)。

17、矿井××采掘工作面炮眼内发现异状、温度骤高骤低、有显著瓦斯涌出、煤岩松散、透老空等情况仍装药、爆破(《煤矿安全规程》第331条)。

18、矿井××采掘工作面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实测××%)仍装药、爆破(《煤矿安全规程》第331条)。

19、矿井××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爆破工××仍装药放炮(《煤矿安全规程》第331条)。

20、矿井××采掘工作面爆破作业未执行“一炮三检制”(《煤矿安全规程》第316条)。

21、矿井未按照瓦斯等级选用相应的煤矿许用炸药和雷管(《煤矿安全规程》第320条)。

篇2:煤矿常见安全隐患

1、煤矿企业未严格执行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年×月以来没有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帐;煤矿隐患整改记录不详,无隐患整改内容和要求,无整改负责人和整改时限(《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10条)。

2、煤矿未健全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或安全目标管理制度等;未建立各种设备、设施检查维修制度,没有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并做好记录(《煤矿安全规程》第3条)。

3、矿井在用巷道净断面不能满足行人、运输、通风和设置安全生产设施的需要《煤矿安全规程》第21条

4、矿井未按照规定设置躲避硐室。倾斜巷道设置的躲避硐室之间距离实测为×m,躲避硐室宽×m、深×m、高×m(《煤矿安全规程》第22条)。

5、××煤仓、××溜煤(矸)眼未设置防止人员、物料坠入和煤、矸堵塞的设施,未制定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99条)。

6、××倾斜巷道施工期间兼作行人道时,未设置躲避硐及红灯(《煤矿安全规程》第46条)。

7、××采煤工作面情况发生变化时,未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49条)。

8、××采煤工作面的伞檐超过作业规程规定的×m,实测伞檐长度×m,最大突出部分×m(《煤矿安全规程》第51条)。

9、在维修××m水平独头巷道支架时,未由外向里逐架进行,人员进入维修地点以里(《煤矿安全规程》第92条)。

10、在维修××倾斜井巷时,未制定行车安全措施,上、下段同时作业(《煤矿安全规程》第92条)。

11、××m水平××巷维修作业时,没有按作业规程规定要求先加固支架,并撤换旧支架(《煤矿安全规程》第92条)。

12、向矿井××m水平××巷道供风的局部通风机(×型,×kw)吸入风量大于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局部通风机产生循环风,在局部通风机以里×m处用风表实测,局部通风机循环吸入风量×m3/min(《煤矿安全规程》第128条)。

13、矿井××掘进工作面风筒出口距迎头×m(作业规程规定×m)(《煤矿安全规程》第128条)。

14、××巷道内用风帘代替控制风门(《煤矿安全规程》第118条)。

15、矿井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没有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煤矿安全规程》第107条)。

16、××巷道超过扩散通风距离(实测长约××m、瓦斯浓度×%),未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煤矿安全规程》第140条)。

17、××地点瓦斯浓度实测为×%(大于1.5%),现场作业人员没有立即停止工作并撤到安全地点(《煤矿安全规程》第139条)。

18、矿井总回风巷或××m水平×翼回风巷中瓦斯(二氧化碳)浓度实测为×%(超过0.75%),没有立即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煤矿安全规程》第135条)。

19、矿井临时停工的地点停风,未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煤矿安全规程》第140条)。

20、矿井××m水平采(掘)工作面瓦斯检查人员××未将瓦斯浓度检查结果记入瓦斯检查班报手册和检查地点的记录牌上,并通知现场工作人员(《煤矿安全规程》第149条)。

21、矿井通风瓦斯日报没有送矿长、矿技术负责人审阅(《煤矿安全规程》第149条)。

22、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监测日报表没有报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审阅(《煤矿安全规程》第164条)

23、瓦斯检查工××不按规定检查××处瓦斯,存在漏检、假检(《煤矿安全规程》第149条)。

24、矿井为高瓦斯矿井,××煤巷掘进工作面未安设隔(抑)爆设施(《煤矿安全规程》第150条)。

25、矿井××m水平井底车场,主要绞车道与主要运输巷、回风巷的连接处,机电设备硐室采用可燃性材料支护(《煤矿安全规程》第221条)。

26、矿井××采掘工作面长约×m的巷道内煤尘堆积厚度大于×mm(《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规定不得有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粉尘或煤尘堆积)(《煤矿安全规程》第155条)。

27、矿井××溜煤眼放煤口未安设喷雾装置,回风巷积尘严重(《煤矿安全规程》第154、155条)。

28、矿井××炮采工作面没有采取湿式打眼或没有使用水炮泥(《煤矿安全规程》第154条)。

29、矿井××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内没有安设风流净化水幕(《煤矿安全规程》第154条)。

30、矿井××采掘工作面传感器设置数量不足(无××传感器),安设位置不当(安设在××位置),调校不及时(调校时间为×天),传感器显示数据为×%(超过规定误差0.1%),瓦斯超限后不能断电并发出声光报警(《煤矿安全规程》第162、169、170条)。

31、矿井安全监控设备发生故障时没有及时处理或在故障期间没有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162条)。

32、矿井××掘进工作面迎头顶部有淋水、渗水、水叫声等透水预兆,未采取措施,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煤矿安全规程》第266条)。

33、矿井雨季三防措施无针对性,没有在雨季前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矿井在雨季受水威胁,没有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或没有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煤矿安全规程》第253条)。

34、矿井××运输巷积水严重,最大积水段长度大于×m,积水深度达×cm(《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掘进文明生产标准及评分表第5条)

35、设置在××斜井的阻车器和跑车防护装置不能正常使用(《煤矿安全规程》第370条)。

36、主斜井(斜长××m)仅设置×个躲避硐(《煤矿安全规程》第22条)。

37、在主斜井内安设的跑车防护装置失效,撞杆距轨面距离实测×m,大于矿车高度(《煤矿安全规程》第46条)。

38、矿井××m水平(型号:××)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不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煤矿安全规程》第489条)。

39、在运送爆炸材料时电雷管和炸药未分开运送(《煤矿安全规程》第311条)。

40、矿井××巷道掘进时,使用固定爆破母线(《煤矿安全规程》第334条)。

41、矿井××采掘工作面使用煤粉、块状材料或其它可燃性材料作炮眼封泥(《煤矿安全规程》第328条)。

42、矿井××采掘工作面爆破作业未执行“一炮三检制”(《煤矿安全规程》第316条)。

43、矿井新上岗的从业人员××等未经安全培训;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的时间不符合规定,且培训考试无结果(《煤矿安全规程》第6条)。

44、矿井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下井登记档案不规范(《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21条)。

45、煤矿未健全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或安全目标管理制度等;未建立各种设备、设施检查维修制度,没有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并做好记录(《煤矿安全规程》第3条)。

46、矿井××m水平××小眼、××上山和××下山的坡度为×°(超过25°),其上口未设有防止人员坠落的设施(《煤矿安全规程》第98条)。

48、矿井××m水平××行人安全出口,实测倾角为×°(大于45°),未设置梯道间或梯子间;实测倾角为×°(小于45°),未设置人行道(《煤矿安全规程》第19条)。

49、矿井××m水平××巷道处于松软的煤、岩层或流砂性地层中及地质破碎带,掘进作业未采取前探支护等加强支护的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41条)。

50、矿井××m水平××巷道在揭露老空前,未制定探查老空的安全措施;××掘进工作面在揭露老空时,未将作业人员撤至安全地点(《煤矿安全规程》第45条)。

51、××采煤工作面控顶距离实测×m,作业规程规定的控顶距是×m,超过规定仍在采煤(《煤矿安全规程》第56条)。

52、××采煤工作面遇顶底板松软或破碎、过断层、过老空、过煤柱或冒顶区以及托伪顶开采时,未制定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54条)。

53、矿井××m水平主要回风巷道断面小,实测断面×m2,通风阻力大(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21、101条)。

54、矿井通风系统不稳定。××m水平进、回风联络巷间未设反向风门,且风门不能联锁(《煤矿安全规程》第109条)。

55、矿井没有按季绘制通风系统图并按月补充修改;矿井通风系统图没有标明风流方向、风量和通风设施的安装地点(《煤矿安全规程》第120条)。

56、向××m水平××巷道供风的局部通风机(×型,×kw)供风量为×m3/min,巷道净断面×m2,使用×型微速风表在回风流中实测,风表不能启动,××等人在掘进工作面微风作业(《煤矿安全规程》第101条)。

57、矿井需风量为××m3/min,实际供风××m3/min,矿井总风量不足(《煤矿安全规程》第104条)。

篇3:煤矿安全隐患及其管理措施

1.1 煤矿具有安全性差的特点

与国外相比, 我国的煤矿数量远远超出国外, 其中有中小型煤矿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中小型煤矿大多自然环境较为恶劣、设备简陋、开采方法陈旧, 并不符合煤矿开采条件, 也无法有效保证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性。近年来, 我国政府对那些开采条件差或不符合开采条件的小煤窑进行了整顿, 使中小型煤矿的数量有所减少。我国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煤矿的储存量较大, 但是煤矿的开采容易受到地质条件、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因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安全性较差, 且对设备和技术的要求较高, 在开采的过程中, 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1.2 煤矿开采设备不够先进, 技术较为落后

煤矿生产对于煤矿开采设备和开采技术的要求较高, 但是许多煤矿企业为了节约成本, 省去了本该用于安全生产的部分投资, 而采用较为落后的开采设备与安全监控系统, 且许多中小型企业的开采技术较为落后, 导致煤矿生产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1.3 煤矿安全监察体系不完善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煤矿安全监察体系存在着许多不足, 在专业化、规范化等方面不及发达国家。煤矿安全监察体系不完善, 这种安全监察体系无法系统有效地实现对危险源的监控和对安全事故的预防, 导致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

1.4 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确立

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可以促进煤矿企业工作的规范性, 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 降低煤矿企业的成本, 节约资金, 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 在我国许多煤矿企业中, 并未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给煤矿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1.5 煤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

在我国当前的煤矿生产企业中, 民工数量占多数, 他们大多受教育程度较低, 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并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 专业素养较低。且许多的工作人员主人翁意识淡薄, 缺乏安全意识, 思想较为保守落后, 无法适应较高难度的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此外, 一部分地方的煤矿基层管理人员并未学习和培训煤矿安全技术专业知识, 在管理的过程中只凭自身的经验来进行, 导致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缺乏有效性与科学性, 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安全隐患。

2 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原因

2.1 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安全责任心

在煤矿企业中, 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员工的安全问题, 将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但是, 当前许多煤矿企业的管理者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 只重视煤矿生产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而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生产理念。管理者的安全责任心不足, 不重视安全管理, 淡漠弱势群体的生命, 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企业领导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一部分煤矿企业的领导安全意识较低, 不按照有关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却迷信愚昧, 靠烧香拜佛来祈求平安;工作人员存在着经验主义和侥幸心理, 一部分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较低, 认为生死有命, 对事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缺乏正确的认识, 只是盲目蛮干, 还有一部分工龄较长的工人认为自己经验丰富, 缺乏警惕心理。且由于工作人员对煤矿生产技术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较低, 缺乏安全知识, 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3 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法规不科学

当前许多煤矿企业有关安全管理的法规并不完善, 许多有关煤矿安全管理的法律和法规制定的时间很久了, 不符合新时期经济形势的发展和要求。一部分企业所制度的安全管理制度不按照国家的有关规章制度来制定, 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 但并未从思想上认识到其重要性, 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制定, 导致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失去了实际意义。

2.4 煤矿企业对于安全管理的投入不足

煤矿企业对于安全管理的投入不足是当前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较为普遍的一个问题, 据我国专家的分析与预算, 发达国家用于安全管理的投入约占本国GDP的3.3%, 而我国则不足1%。安全管理的投入不足, 致使我国的安全装备质量和可靠性较差, 最终导致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处于被动的局面。

2.5 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

根据我国《煤矿安全规程》以及《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要求, 在煤矿企业工作的新工人只有在经过安全知识培训, 通过安全考核, 才能够正式上岗工作。目前, 我国煤矿企业招收的农民工大多素质较低, 且流动性较大, 给培训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3 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3.1 树立“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针

煤矿生产单位的领导“安全第一”的思想不牢固, 重生产而轻安全, 一部分企业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存在着侥幸心理, 是导致煤矿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之间。因此, 加强煤矿安全管理, 必须提高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安全意识, 树立起“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针, 正确认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当前, 许多的企业虽然强调“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 但是这一理念并没有被落实到实际操作中, 执行力度较低, 落实不到位。一部分单位的领导仍未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不能够将生产安全摆到重要的位置, 不能够正确地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导致安全工作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中。

3.2 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

1) 加大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 开展安全教育, 使员工能够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于自身、家庭以及社会的重要性, 只有保证安全生产, 才能使自身的健康, 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国家的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2) 完善企业的安全测评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安全检查, 对比每个员工的行为, 查看其是否遵循安全为主的生产理念, 并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评价, 对遵循安全生产理念的员工一定的奖励, 对不遵循安全生产理念的人员不同程度的处罚, 以此来促进员工安全生产理念的提高。

3) 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 煤矿生产必须在生产安全经理的带领下来认真完成, 精心组织, 加强管理, 努力降低负伤率, 深入一线了解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 控制材料的消耗, 组织员工认真学习有关于煤矿安全的知识, 认真执行政府下发的关于整改的通知书, 采取积极措施排除和处理安全隐患。

4) 建立健全有关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建立科学的安全问题解决方案, 有效促进安全问题的解决。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一般分为确定问题、寻找根源、提出办法、批准实施以及测试评估等几个环节。

3.3 处理好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内在关系

1) 应当处理好安全与生产之间的关系。许多人将安全与生产视为对立关系, 这种认识是片面与错误的, 安全与生产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两者之间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我们应当注意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并将其落到实处。

2) 应当处理好安全与效益之间的关系。追求经济效益是煤矿工作的中心和目的, 但是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 必须注意安全第一。若是企业无法保证安全, 就会导致内部工作人员人心惶惶, 不能按时出勤, 导致企业生产的效益降低, 此外, 安全事故也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伤亡和经济损失, 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3) 应当处理好突击与持久之间的关系。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将突击与持久政策有效地结合起来, 注意加强日常巩固, 持之以恒, 改变只重视突击战而忽略持久战的做法, 树立起持久战的思想, 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

3.4 努力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素质

企业应当注意组织员工开展安全教育, 进行有关于安全知识的培训工作, 在确保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安全知识后再准许入井工作。应当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学习活动, 使员工能够及时了解有关安全的政策和方针, 对一段时期内的安全经验进行学习和总结。在安全培训方面, 企业应当制定较为严密的计划,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针对工种和员工的不同, 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结合近期内所发生的事故, 对其进行仔细分析, 促使煤矿工作人员提高安全意识, 克服侥幸心理, 认真学习有关煤矿安全的知识, 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4 结语

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煤矿企业实现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是我国当前煤炭企业的重中之重, 也是促进我国煤炭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当前的煤矿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消除煤矿安全隐患, 加强煤矿安全管理, 应当注意明确安全隐患存在的根源, 树立“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针, 提高领导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立健全有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 处理好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内在关系, 努力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素质, 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李石新, 王文涛, 肖石英.中国煤炭企业安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4) .

[2]黄平, 李晋杰, 杨珊.中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C].沈阳:国际安全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2:344-349.

[3]赵传浩, 陈中.现代化煤矿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的探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3) .

[4]王力争, 任树奎.论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创新[J].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 2001 (4) .

[5]张宏宇.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2) .

篇4:煤矿安全隐患排查及其处理措施

一、建立“三级”排查制度

什么是“三级”排查制度?即每月(每季)两次的矿级隐患排查;每月两次的井下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排查;每班一次的班组排查。矿级隐患排查要重点放在下月(下季度)的矿井重大事故隐患上,由矿总工程师负责,召集专业副总工程师和生产科室主管工程师、井下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技术主管参加;井下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重点排查当月及下月存在的事故隐患,由生产单位技术主管负责,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参加,排查出的隐患形成书面材料后,在矿级隐患排查会上进行汇报;班组主要排查当班生产现场存在的事故隐患,由当天区队值班人员和班组长负责,当班或在一天内解决。坚持每周安全办公會制度,定期分析、排查矿井安全状况,重点解决影响安全的各类隐患问题。严格执行副总以上领导下井带班制度,做到时刻都有领导干部在井下现场督查安全生产,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基层区队干部24小时井下带班,保证现场动态安全监查到位。经常组织拉网式安全大检查,按照谁带队、谁签字、谁复查的原则,对查出的问题全部进行落实整改。“三级”排查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各岗位各负其责,形成紧密的排查合力。

二、狠抓排查的重点环节

1、发挥各部门、各级领导的监管职能作用。各级领导下井要严查细管,各类检查要注重实效,隐患整改要落实到位,凡出现检查不负责任,隐患不按期整改,隐患督查不到位的,一律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责任者的管理责任,造成事故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对隐患管理要做到档案管理规范,隐患上报及时,凡出现建档不规范、流于形式或上报材料不及时,按公司和矿考核办法处罚。各级领导、业务科室要认真排查、检查和督促整改隐患。凡工作不认真、不仔细,导致被上级部门查出重大隐患,造成停产或受到经济处罚的,隐患单位、各业务科室、矿分管领导以及包队领导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将井下作业环境的排查放在首位。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多变,主要表现在瓦斯、煤尘、水、火、顶板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事故隐患。这类事故隐患分长期性事故隐患和短期性事故隐患。长期性事故隐患主要有:水患威协、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的自然发火倾向、瓦斯涌出、顶板压力等。短期事故隐患主要有:地质构造变化,瓦斯、煤尘、涌水出现突然异常变化等。环境因素中的长期事故隐患,在生产过程中,要及时找到有效的防范方法,除加大强化管理力度,在开采设计、设备配置等方面,要做好防御基础工作,确保长期事故隐患不引发事故。另外,短期事故隐患引发的事故,是由于这类事故隐患的突发性所造成的,其引发事故的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突遇短期事故隐患,而现场作业人员对事故隐患认识不高,处理不及时,应变能力差,不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而酿成事故。

3、如实上报隐患信息。煤矿各生产区队和班组每天坚持对本区队作业范围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每天把排查结果报告矿安监处;煤矿各专业每旬组织对本专业的安全隐患排查,排查结果筛选后报告矿领导,同时报告集团公司安监部;矿长每月组织1次重大安全隐患的专项排查,排查结果每季度由集团公司汇总并向当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集团公司安监部每月组织1次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的专项检查,每旬对各矿上报安全隐患信息,筛选统计分析并向集团公司有关领导报告。

三、安全隐患处理措施

煤矿安全隐患的长期性、顽固性、复杂性、动态性决定其在防范、治理方面的艰巨性、持久性、群众性。安全隐患不可能不出现、不发生,但要切实加强管理,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排查治理,主要还必须从隐患的源头和矿井从业人员思想教育上抓起,从矿井的每个岗位和矿井基础工作管理抓起,达到标本兼治,总体提升。

1、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企业各级管理干部,尤其是业主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摈弃单纯追求效益的思想和做法,真正确立“安全是最大效益”的安全观,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真正做到把安全工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正确处理生产和安全的关系。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无条件服从安全,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没有整改不生产。

2、树立预防为主的安全观念。煤矿事故发生虽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但仍然有自身规律可循。只要充分认识和掌握隐患发展、事故发生的规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加大资金投入,及时加强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及时实现事前控制,把事故提前到对隐患的预防上,把对事故的处理提前到对隐患的处理上,就会预防事故发生。

3、增强隐患即事故的理念。这是新时期应当坚持的安全观。隐患是事故发生的苗头,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要加强隐患的预防工作,及时割裂、阻止具有因果关系的事故条件之间的联系,就能有效防止事故发生。反之,事故的发生就不可避免。从这种意义上讲,隐患就是事故,预防事故发生就是要预防隐患发生,消除隐患的存在。确立这种认识,有助于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4、加强综合治理。把安全生产的重点转移到隐患治理上来,切实建立隐患的预防、发现、整改、检查、验收、处罚机制,完善隐患治理整改制度,严肃隐患整治纪律,多方面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

总之,煤矿安全生产是同大自然作斗争,必须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严谨的作风,有赖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严密措施和到位执行。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科学的隐患排查,一旦发现有不安全隐患就及时治理,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就一定能够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和安全生产。

篇5:煤矿安全隐患整改报告

关于延安市煤炭工业局于201*年5月22日对我矿进行复检查发现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我矿针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及措施。由矿长督促,落实到人,严格要求,对存在的隐患进行全面整改,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任务,整改情况如下:

1、“三项岗位”人员培训数量不足,培训档案未健全

由总工负责,及时组织人员,按市局下达的2013年“三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计划及时进行培训,并健全培训档案

2、未签订救护协议

由总工董海龙负责,及时与救护队联系,及时签订救护协议

3、管理机构不全

由总工负责,及时配备相关人员,健全管理机构

4、主井筒皮带保护不全

由机电矿长冯老虎负责,及时安设皮带保护装置

5、副斜井提升绞车属淘汰产品

由矿长高二渠负责,及时订购提升绞车

6、矿井未形成双回路供电

由机电矿长冯老虎负责,联系供电公司,协商接火协议

7、井下仍使用淘汰调度绞车和局扇

由机电矿长冯老虎负责,对井下淘汰的调度绞车和局扇进行更换

8、井下轨道敷设在煤仓口上方且无保护设施:

由机电矿长负责,及时在煤仓口上方安设护栏等保护设施

9、局部通风机未实行“三专两闭锁”

由机电矿长冯老虎负责,及时安设风机专用变压器、专用电缆、专用开关,并安设风电、瓦斯电闭锁

我矿针对贵局提出的问题,以严谨负责的态度认真整改,矿领导周密安排布署,全面检查指导。经近段时间的整改,我矿有关人员进行自查自检,各项工作已按要求全部整改完毕。

**县前进煤矿

篇6:车间常见安全隐患

生产现场有否“三违”现象

“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重点查员工现场操作是否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不同行业员工劳保用品配备和使用有不同的规定,如建筑工人要配备和使用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粉碎工要重点配备和使用防尘毒口罩,钳工、机床工重点配备和使用防护皮鞋、防护眼镜等。

危险物品管理是否规范

如剧毒品、爆炸品的管理是否做到“五双”,危险化学品是否专库存放,危险化学品是否有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等。

重点项目、重点设备设施

是否安装安全装置和安全警示标志

消费器材严格管理

消防器材: 主要是查灭火器要按照企业场所危险等级配置。在配置灭火器时要根据企业生产性质选配,如石油化工场所应配置泡沫或ABC干粉灭火器,精密仪器应选配气体(二氧化碳、卤代烷)灭火器,其它场所配置ABC干粉灭火器为宜。

灭火器配置标准如下: 场所名称场所分类面积平米配置数量厂房甲类251只乙类251只丙类301只丁类501只戊类501只库房甲类301只乙类301只丙类501只丁类501只戊类501只配电房101只

九、通风除尘是否达到要求

生产过程中有产生微量热量、蒸汽、烟雾、粉尘的车间,有否利用门窗进行自然通风换气;比较严重的车间,有否采用机械通风排除有害物。

电气设备及安装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和安全条件,电气设备包括发电、变电、输电或用电的器件

1、输配电线路:甲类厂房、库房,甲乙类液体、气体储罐与电力架空线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小于电杆高度的1.5倍,丙类液体储罐不小于电杆高度的1.2倍。厂房内电线不能乱接乱拉,不能用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

2、配电房的长度大于7m和建筑面积大于60m时,应设2个出口;配电房的门要向外开;配电房的窗户,应采取防止雨雪和小动物进入的措施。

3、电气设备要接地。

4、危险物品生产、存储场所的开关、照明等电器设备应采用防爆装置,电线应穿非燃管保护,仓库白炽灯要在60w以下(严禁使用普通日光灯)等。

特种设备是否有安全使用证

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使用,必须通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登记、检测检验,并取得使用证。

常见检查项目

1.建设项目有否经过安全生产“三同时”审查

根据规定,需安全生产“三同时”审查的建设项目有:

一是矿山建设项目

二是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

三是使用危险化学品等高危险行业的建设项目

四是属于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五是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建设项目

六是对国家、地区经济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

七是国家、行业另有规定的建设项目

八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确认的其他具有较多危险或危险程度较高的建设项目。

审查的步骤分为初步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审查。

2.高危企业有否按照规定进行安全评价

指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使用单位,矿山、烟花爆竹等高危企业,以及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安全评价。

3.员工是否有超时间劳动。

4.有否根据行业的生产特点,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重点检查和整改工作,如制革企业喷光车间的安全状况,高危企业是否安装防静电装置、防雷装置等。

上一篇:表达自己内心的心情说说下一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交通公路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