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考试重点

2024-04-24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考试重点(精选6篇)

篇1:《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考试重点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运用科学的传播手段,有计划、有目标、持续地开展各种活动,使社会组织与公众互利合作,以塑造良好的组织形式形象的管理科学与经营艺术。特征:1公共关系是一种“公众关系”(其行为主体是社会组织、对象是相关公众)2是一种传播活动3具有管理职能4以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为目标。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 区别:1,主体不同。公关是组织,人关是个人群体。2目的不同。人关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双方的了解,联络彼此感情,协调双方的关系,寻求需求的满足。公关是建立适应组织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形象。3手段不同。人关主要依赖人的自然行为去协调人际关系,它采用的基本手段是人际间的直接的人际传播。公关交往的手段复杂得多,需要借助现代传播媒介、传播技术。策划等各种专门活动才能产生效果。联系: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部分人际关系;公共关系包括人际之间的沟通。

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 区别:1目标高度不一(市场营销的目的是营销,公共关系的目的是塑造形象);2应用范围不同(公共关系的应用范围比市场营销要广得多);3着眼点不同(公共关系是着眼于长远,着手于平时;市场营销则是以市场和消费需求为着眼点)。联系:对象都是公众;都遵循互利原则。

公共关系与商业广告 区别:1从主体上看,公共关系范围大,商业广告范围小;2从传播的手法看,商业广告为在很短的时间内引人注目,引起受众购买兴趣,促使购买行为的发生。公共关系的传播原则讲求真实性和公共性;3从传播目的看,商业广告倾向于短期的、具体的、易于界定的、以产品为主的传播,公共关系倾向于长期的、整体的、宏观的、不易界定的、以形象为主的传播;4从评价上看,商业广告看重具体效果,公共关系看重整体效果。联系:都要借助传播媒介来传播信息。

公关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对待公众应该诚实守信、公关传播的信息必须是真实的)2公众性原则(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投身社会服务)3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4创新性原则5全员公关原则。

公关的基本职能:1收集信息(组织形象、产品形象、社会环境、组织内部员工信息)2协调关系(协调好组织内部领导与员工的关系、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组织与外部公众的关系)3塑造形象4咨询建议(是最有价值的职能)。

公关的历史:1公关的萌芽:代表人物;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修辞学>>被西方学者视为最古老的经典之作)、柏拉图、凯撒《高卢战绩》第一流的公关著作。2现代意义上的公关: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有四个时期:孕育时期(19世纪中叶。美国的报刊宣传代理活动,最具影响力的报刊代理人是巴纳姆)发展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主要标志是在美国扒粪运动的背景下,出现了公关职业和公关学科)兴盛时期(20世纪50年代)。

公共关系的组成要要素:社会组织、传播、公众。

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客体:公众。

社会组织:指的是由一定的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围绕一定的目标聚合而成的社会团体。特征:整体性、目标性、自主性、适应性。分类:竞争性赢利性组织(包括生产性组织、商业组织、一般的交通运输业组织、服务业组织);竞争性非赢利性组享受(非营利性医院、学校、各种民间团体、协会);独占性赢利性组织(邮政、电信、电力、铁路、航空、金融等企业);独占性非赢利性组织(国家机关和军队)。

组织形象:是指公众对社会组织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构成要素:1产品形象(包括质量、名称、商标、性能、包装等)2人员形象:(管理者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良好的道德修养、员工形象包括职业道德,专业水平,文化素养,精神风貌,言谈举止,服务态度,着装礼仪等)3环境形象(地理位置、建筑群落等)4标识形象(组织的名称,产品的品牌、商标或徽记、广告形象等)5文化形象(组织的价值观念和管理哲学、职业意识和道德)。

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的步骤:1现有组织形象的评估2组织形象的定位3组织形象的树立 提高组织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具体途径:要注重员工个人素质的提高;要适时策划公共关系活动;增加交往,联络感情。

公关的组织机构:组织内设的公共关系部;公共关系公司;公共关系社团。

组织内设的公共关系部 地位与作用:信息储存中心、信息发布中心、趋势预测中心。设立的原则:权威性原则、专业化原则、高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工作机构模式:领导直属型(最为理想的模式);部门并列型;部门所属型;公共关系委员会。

1985年8月,我国第一家公共关系公司—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成立。1965年5月12日在雅典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全体大会上通过《国际公共关系道德准则》(又称雅典准则),1968年4月17日德黑兰全体大会对该文件进行了修改(又称《德黑兰宣言》)。

公关公司类型:综合服务型公关公司;专业性定向服务型公关公司;顾问公司。

公众:是指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有着现实或潜在的联系、影响的社会群体。基本特征:共同性、多维性、群体性、变化性。分类:1按公众与组织的从属关系分为:内部公众、外部公众2按公众发展的过程分为: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3按公众对组织的重要程度分为:首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4按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独立公众。

公共关系传播:社会组织借助一定的载体和途径,将信息有计划地与公众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活动。特征:公关传播是一个有计划的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是一种双向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活动。传播的方式: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

传播媒介:印刷媒介、电子类大众传媒、信息网络传播媒介。选择的依据:传播对象的特点;传播信息的内容;经济合理的原则。

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又叫四步工作法:公共关系调查、公共关系策划、公共关系实施、公共关系评估。

公共关系调查:指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部门和公共关系人员运用科学的调查手段,根据本组织的公关目标采集、搜寻、选择公关信息的活动。目的:考察公共关系状况,预测民意和社会环境的发展趋势。步骤:准备阶段(明确调查任务、制定调查计划是、组织调查人员);进行阶段(实际收集资料、争取多方支持);处理阶段(整理调查资料、形成调查结果)。调查内容:1自我期望形象调查(包括组织领导层的期望和员工对组织形象的期望)2组织社会实际形象调查(组织自身情况调查、公众意见调查、社会环境调查)。

公众意见调查包括:对组织形象的调查;公众动机调查;活动效果调查;传播效果调查;内部公众意见调查。

对组织形象的调查:组织形象地位图:I象限表高知名度高美誉度。说明组织公关处于极佳状态,今后应进一步总结公关工作经验,努力保持极佳状态。II现象表低知名度高美誉度。说明该组织的公关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重点在维护其美誉度的同时,下大力气提高组织的知名度。III表低知名度低美誉度。说明组织的公关状态不佳。该组织的公关部门应该立足完善自身,争取较高的美誉度然后在提高知名度上下功夫。IV表高知名度低美誉度,说明该组织的形象地位极差、名声很坏,公共关系境况恶劣。该组织的公关部门应集中精力改变形象,设法逐步提高组织的美誉度。

公共关系调查方法:文献法(特点:历史性、灵活性、继承性和创造性)、访谈调查法(不择时空、人群、费时费力)、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抽样调查法(准确度较高、节省时间和费用、灵活度较大)。

公共关系策划:指公共关系策划者为实现组织的公共关系目标,对公共关系活动的性质、内容、形式和行动方案进行谋划与设计的思维过程。原则:创造型、目的性、连续性、严密性原则。步骤:确立目标、设计主题、分析公众、选择媒介、选择时机、公共关系预算(人员预算、时间预算、经费预算)、审定方案。

公共关系策划的创意技法:灵感激发法、横向思维法、逆向思考法、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现代创造学奠基人没过的奥斯本提出的,是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法。它把一个组的全体成员都组织在一起,使每个成员都毫无顾忌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言论,使每一个人都能提出大量新意见、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原则:自由奔放原则、保留判断原则、多量并存原则、灵活多变原则、集中研究一个问题的原则、不作一般性讨论的原则、清楚表述的原则。

公共关系计划实施过程的特点:动态性、创造型、影响性。

正确选择工作的模式:宣传型公共关系;交际型公共关系;服务型公共关系;征询型公共关系;矫正型公共关系;社会型公关。

社会型公关:是通过组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方式,来扩大组织社会的影响力的活动。目的: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基本形式:庆典式、捐赠式、协助式。

影响公共关系计划实施的障碍:目标障碍、实施主体障碍、沟通障碍(语言、习俗、观念、心理障碍)、突发事件。

公关评估 意义:改进公关工作的重要环节;开展后续公关工作的必要前提;激励内部公众士气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公关评估体系的创新。内容:1准备过程评估(信息资料是否充分、信息内容是否准确、信息表达方式是否有效)2实施过程的评估(制作并发送信息的数量、传播信息的数量、接受信息的数量)3影响效果的评估(公众态度、行为的改变、投入产出的改变)。方法:自我评价法、专家评价法、公众评价法、效益检测法。

1997年11月15日,“全国公共关系职业审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标志着公关工作正式成为一种职业。

1999年5月,国家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出版了《国家职业分类大全》。该大典首次将公共关系人员列入大典的第三类,这标志着我国已正式承认公关员这一职业。

2000年11月3日,我国第一次举行了全国统一进行的公关员资格鉴定,这标志着我国公关业已正式走上了职业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品德素质(真诚、公正、勤奋、热情);生理素质(公关人员具有健康的体魄、得体的仪表风度、旺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准确的记忆);心理素质(良好的性格、广泛的兴趣、合适的气质、敏锐的思维);知识结构T字形,即专业知识要精,一般知识要博。T识,横向知识表与公关专业理论和应用技术相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及外语);公共关系人员的公关意识(塑造形象的意识,服务公众的意识、高度的法律意识、长远意识)。公关工作的真诚表现在以下方面:1公关人员为公众服务的态度应真诚2要让公众感觉到可信可亲可敬 3公关传播的内容要真实 4真诚地接受公众的意见、投拆和抱怨

公关工作的公正表现在以下方面:1组织内部无论亲疏远近、职位高下,都应一视同仁、平等相待 2在对外交往中,既不能为了组织利益损害公众利益,也不能一味迎合公众而置组织利益于不顾。

公关工作的勤奋表现在以下方面:应该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多干苦干勤于动脑,勇于开拓不断进取。

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口头、书面形体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自控、自制和处理危机能力。

情绪智商的内容:认识自身的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理解他人情绪、人际关系管理。

员工关系的协调是公共关系工作的起点。

员工关系协调的重要性:员工是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细胞;员工是组织对外公关的生力军;处理好员工关系,有利于引进和留住人才。

协调员工关系的方法:重视员工的物质利益要求、全面满足员工精神方面需求、重视组织的内部沟通、创造令人满意的家庭气氛。

顾客关系协调的重要性:能够为组织带来直接的利益、能够帮助组织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是稳定顾客队伍的保证。方法:

1、树立顾客至上的观念

2、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3、重视顾客消费教育

4、妥善处理顾客投诉

5、与顾客保持畅通的信息沟通。

新闻媒介关系的协调的重要性:1新闻媒介是社会组织的特殊公众2新闻媒介能加强社会组织与公众的信息交流3新闻媒介有助于提高组织公共关系工作的效率。方法:要经常积极主动与新闻媒介取得联系;充分尊重新闻媒介;真实传播组织信息;正确对待新闻媒介的批评或误解。

协调国际公共关系的方法:遵守国际惯例;运用跨文化传播手段;具备全球眼光。

公共关系危机 特征:危害性、意外性、紧急性、关注性。类型:组织行为不当引起的危机;突发事件引起的危机;宣传报道引起的危机。产生原因:组织行为不当(自身素质低下、管理缺乏规范、经营决策失误、法制观念淡薄、公关行为失策);外界突发事件(自然环境突变、其他组织侵犯本组织利益的行为、外来的人为制造的麻烦、政治体制不利、科技的负面影响、社会公众误解);报道失实。

危机事件的预防措施:培养全体员工的忧患意识、建立灵敏的预警系统、完善组织的管理系统、模拟准备

公共关系危机处理:原则:预防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应急原则、变危机为良机的原则。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1成立专门机构;2迅速调查原因(查明危机的种类;查明危机的后果和影响;查明危机的现状、原因、控制措施;危机的发展和采取措施后的效果预测;本次

危机牵涉到的公众对象有哪些);3制定有效对策(针对新闻媒介的对策:第一,确定配合新闻媒介工作的方式,实事求是,并统一对外宣传的渠道和口径。第二,向新闻媒介及时通报危机事件的调查情况和处理方面的信息。第三,利用有较强公信力、影响力,并与企业有良好互动关系的媒体,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积极引导舆论向有利于危机处理的方向发展 第四,确定与新闻媒介保持联系、沟通的方式,何时何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应事先通报新闻媒介);4重塑组织形象。

公关危机的处理方式:独立快速式(危机事件主要是由于公众误解引起的,组织本身没有实质性问题,不涉及人身、财产等重大问题,影响范围比较小);协商维权式(时间较长,可危机事件性质比较严重);主动进攻式(危机是由于恶劣手段陷害而使组织形象受损时)。社会型公共关系:CIS:即“企业识别系统”,也叫“企业形象设计系统”,通常简称“CI”。是企业将其理念、行为、视觉、听觉形象及一切可感受形象实行统一化、标准化与规范化的科学管理体系。构成要素:视觉识别(VI)、行为识别(BI)、理念识别(MI)。

MI:理念识别,是CIS的基本依据和核心所在,是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BI:行为识别,是组织所有员工行为表现的综合和管理制度的再现;VI:视觉识别,是组织形象的静态表现,包括组织的产品品牌、商标、标志、字体、颜色、广告等。

实施CIS战略的意义:能扩大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传达统一信息;有利于重建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吸收招揽到优秀人才、有利于企业扩大资金来源、有利于扩大企业的流通渠道、有利于获得更大的利润、有利于新产品上市);有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化道路。

CIS的基本原则:统一化原则;个性化原则;有效性原则;艺术化原则;长期性原则。企业理念的内容:企业价值观、经营宗旨、经营方针、企业准则。

企业理念识别设计程序:企业调研;理念定位;确立新的理念系统。

企业理念识别的语言表达设计:要简明凝练、要富有文化个性、要易于传诵。

企业行为识别设计:设计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建立一个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创建令员工满意的家庭气氛。

企业视觉识别设计流程:创意准备、初稿设计、反馈修正、编制VI手册。

视觉识别基本内容:1基本要素设计系统:包括:企业名称、企业标志、标准字体、企业标准色、企业常用印刷字体、企业造型、象征图案、基本宣传标语和口号等.2应用要素设计系统包括:企业产品、事务用品、办公室器具和设备、招牌、标识、旗帜、制服、衣着、交通工具等包装用品、广告、企业建筑、环境、传播展示与陈列规划等。

视觉识别核心要素的设计:1企业标志的设计(文字型、图案型、图案文字混合型)2标准字的设计(印刷体、美术体、书法体)3标准色的设计:(企业在选定标准色时,要注意以下两个特点:第一,要能突出企业风格,体现企业性质、宗旨、经营方针。第二,标准色的设计应与消费者的心理相吻合)。

公共关系广告:作为商业广告的一种,它是为扩大社会组织的知名度、提高美誉度、树立良好形象,以求得公众对社会组织的理解和支持而进行的广告宣传活动。(企业如果能通过广告来树立最有利的形象,树立起自己品牌的清晰人格,那么,从长远来看,他们就一定会以最高的利润,获得这些商品的最大市场。)类型:1组织广告(即主要介绍组织的整体特点,宣传企业形象,让公众全面了解组织情况的广告。包括:宣传组织的价值理念、组织时态广告、解释生产目的和消除误会);2响应广告(指组织为响应社会或其他组织的号召,支持公益事业的发展,以求社会公众的理解与支持而进行的广告活动。主要形式:a 对政府的某项措施响应或者对当前社会公益事业热心支持的广告b是以向社会各界公众贺喜为主要内容,以同行身份刊登广告以热烈祝贺。);3特殊类型的广告(创意广告、印象广告、征求类广告、声明类广告、引导广告)。

公关广告的原则:明确主题原则、真实性原则、社会效益性原则、一贯性和传新性原则、艺术性原则。

公关广告的程序:1公关广告的设计(明确广告目标、确定广告定位、进行广告创意)2公关广告的制作(拟定广告制作方案、公关广告文案的写作,包括标题/正文/标语口号/随文)3公关广告的发布(可信度高、一致性强、适应性强、费用适当)4广告效果的测定与评定(等级评价、回忆测验、传播效果的测定)。

公关广告技巧:1制作技巧(巧用名人效应、发挥创造能力)2传播技巧(利用广告信息传

播的刺激技巧、对公众进行心理诱导、恰当的运用媒介组合)。

新闻发布会:是社会组织为发布某一重要信息(如荣誉与真相)而邀请新闻记者参加的一种特殊的会议形式,也称记着招待会。

公关人际交往的原则:平等、互利、诚信、宽容原则。

晕轮效应:是指由认识对象的某一特征而泛化、推及出其他一系列或全部特征的心理定势。礼仪: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在言谈举止、仪表、仪式等方面达成的共识,并共同遵守的规范和程序。

篇2:《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考试重点

一、简答

1、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区别与联系

⑴ 联系:从本质上看,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都是资金盈余者与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一方面使资金供给者能够充分利用多余资金以获取收益,另一方面又帮助资金需求者获得所需资金以求发展。

⑵ 区别(×7:2+2+2+1):商行/投行

① 业务: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

证券承销发行、兼并收购、风险资产管理、基金管理、资产证券化

② 利润构成:存贷利差收入、资金运营收入、表外收入/ 佣金、资金运营收益、利息收入 ③ 融资手段: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

④ 融资服务对象:短期资金市场/ 长期资本市场

⑤ 管理原则: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资金密集型

风险性、开拓性、稳健性、智慧密集型

⑥ 宏观管理:银监会/ 证监会

⑦ 所遵循的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 证监会颁布的投资银行的保险制度

2、投资银行在股票承销时如何防范风险

⑴ 投资银行是股票发行上市的总设计师,设计工作的总体方案,安排工作进度,协调会计师和律师工作,协助企业处理与政府机关和其他机构之间有关上市的问题。投资银行可以通过负责地履行职责来防范风险。

⑵ 投资银行在股票承销过程中的职责(×9:2+2+2+3):

① 取得承销商资格。② 选择符合政策标准和条件的拟上市企业。

③ 对企业进行尽职调查。④ 对企业进行上市辅导。

⑤ 制定发行方案,确定发行价格。⑥ 制作招股说明书等文件,报中国证监会核准。⑦ 路演。⑧ 组织承销团。⑨ 刊登墓碑广告。

3、解释格拉斯斯蒂格法规的内容(×3)

⑴ 规定商业银行(从事吸取存款和贷款业务)和投资银行(承销和发行证券)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严禁交叉业务和跨业经营。

⑵ 对银行支付活期存款利率进行限制(实际最初规定为:利息为零,但后来提高了利率上限),以降低银行的支付危机。

⑶ 政府对银行存款给予了保险,以保障储户利益,同时提高银行的信用水平。

4、如何理解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概念、对比)

⑴ 定义:① 直接融资:资本市场融资,包括:发行股票、出让股权融资等。

② 间接融资:通过银行这一中介的融资。

⑵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在于债权、债务关系的形成方式。直接融资活动先于间接融资而出现、直接融资是间接融资的基础,而间接融资又大大的促进了直接融资的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是并行发展,互相促进的。

⑶ 直接融资:筹资成本低、投资收益大、风险大。间接融资:筹资成本高、安全性高。

5、投行监管机制有哪些优缺点(重点关注集中监管)

⑴ 集中监管制的优点(×2):① 专门的法律使投资银行及其业务活动有法可依。② 监管机构地位独立,可较为公平、客观、公正地发挥监管作用。

⑵ 集中监管的缺点(×3):① 监管机构脱离市场运作,监管滞后僵化,监管效率低。② 各部门协调困难,监管成本高。③ 各种自律性组织的自主权较少,不利于其自身监管。⑶ 自律监管的优缺点和集中监管互补,综合监管则同时吸收了以上两种监管方式的优点。16、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3)

⑴ 竞价式转让:股份公开上市。此方式可让风险资本家获得高额的回报,被公认为风险投资最理想的退出渠道,但是其也有上市限制,上市成本较高。

⑵ 契约式转让:股权出售或回购。此方式符合风险资本“投入-退出-再投入”的循环,投资公司效益较高,操作费用低,可有效回避风险。

⑶ 强迫式转让:破产清算。此方式是风险投资不成功时减少损失的最佳退出方式。

7、创业板上市回购

⑴ 创业板市场:是针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新型集资市场,上市标准低,市场风险高。⑵ 因为创业板市场股票的价格较低,为了防止股价下跌、避免公司被收购的风险或实施股票期权计划,创业板市场公司在上市时,一般会将其发行在外的股份购回。

8、报价驱动制度和指令驱动制度的区别(×4):“交易时”

⑴ 价格形成方式:做市商报出的外部输入价格、竞价形成的系统内部价格

⑵ 信息传递的范围和速度:后者比前者传递地更及时更全面。

⑶ 交易量和价格维护机制:前者的做市商有义务维护交易量和价格,后者则不存在此问题。⑷ 处理大额买卖指令的能力:前者比后者更为有效和及时。

9、做市商制度的优势(×5):有利于:

⑴ 有利于提高市场运作效率:交易及时,降低了交易风险。

⑵ 有利于提高市场的流动性:维持了双向交易,且便于大宗交易。

⑶ 有利于股票价格保持连续性:双向报价使供求关系更明朗,股价稳定。

⑷ 有利于股票价格回归真实价值,较少泡沫。

⑸ 有利于创业板市场的稳定:股价的稳定确保了市场运行的稳定。

10、投行监管目的和原则

⑴ 目的(×4):

① 根本目的:建立高效资本市场,发挥市场机制资金配置作用,促进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② 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③ 确保投资银行业的健康发展。④ 降低系统风险。⑵ 原则(×6):依法管理原则、“三公”原则(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度原则、效率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监管与自律相结合原则。

二、名解

1、风险投资:投资人将资本投向高新技术企业,在承担很大风险的基础上,为融资人提供长期股权投资和增值服务,培育企业快速成长;数年后通过:上市、兼并或其他方式撤出投资,取得高额投资回报的投资方式。

2、做市商制度:在证券市场上,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证券经营法人作为特许交易商,不断地向公众投资者报出双向报价,并在该价位上接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的制度。

3、资产证券化:指某一资产或资产组合采取证券资产这一价值形态的资产运营方式,主要包括:实体~、信贷~、证券~、现金资产证券化。

4、资产支持证券:债券性质的金融工具,其向投资者支付的本息来自于:基础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或剩余权益,是一种以资产信用为支持的证券。

5、⑴ 杠杆收购(LOB):通过增加公司的财务杠杆来完成收购的行为。其实质是:收购方以目标公司的资产作抵押的举债收购。

⑵ 敌意收购:合并方不顾被合并企业的意愿,采取非协商性购买的手段,强行合并对方企业。主要通过股权收购,合并时间短,手续简便。

6、资产配置:根据投资需求将投资资金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分配,通常是将资产在低风险、低收益证券与高风险、高收益证券之间进行分配。

7、路演:股票承销商帮助发行人安排的:发行前的调研活动,并对可能的投资者进行的:巡回推介活动。

8、绿鞋期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可以在发行方案中采用的:超额配售选择权。其可以稳定大盘股上市后的股价走势,防止股价大起大落。

9、(国债)一级自营商:具备一定资格条件,参与国债发行、分销和零售业务的银行、证券公司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其可:促进国债发行,维护国债市场顺畅运转。

10、⑴ 经营杠杆度:目标企业由于销售额的变化引起的息税前利润变化的幅度。

⑵ 财务杠杆度:目标企业因负债经营导致息税前利润的变化引起的企业净利润的变化幅度。

三、单选、多选

1、把“证券”成为投行的国家:日本、泰国、中国。

2、投行的本能业务:证券公开发行(承销)、证券私募发行、证券交易经纪。

补充:新型业务:企业并购、基金管理、风险投资、资产证券化、金融工程、项目融资、公司理财、财务顾问和投资咨询。

3、我国证券公司符合罗伯斯定义中的:第四种定义。

4、把投行称为“商人银行”的国家有: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2)。

5、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核准制、上市保荐制度、发行审核委员会制度。

6、从事证券交易最低注册资本金:5000万。

7、从事证券承销、保荐、自营管理最低注册资本金是:1亿。

8、发行制度遵循的原则:

⑴ 注册制:(财务)公开管理原则or强制性信息披露原则。

⑵ 核准制:实质管理原则or强制性信息披露、合规性管理原则。

9、实行集中监管制的代表:美国、韩国、日本、巴西。

10、短期贴现国债采用:单一价格、拍卖方式发行。价格优先。发行价格=票面额-贴现利息。

11、长期零息和附息国债采用:多种收益率的方式。

12、把证券投资基金成为共同基金的是:美国。

13、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的特点(×7):① 战略驱动型并购。② 形式多样化,横向、纵向、混合并购并存。③ 波及多个行业。④ 发生次数变化不大,但交易规模大型化。⑤ 杠杆收购兴起。⑥ 运用多种新型金融工具。⑦ 跨国并购迅速发展。

14、买入并持有策略适合于:稳健的投资者。(风险小、收益低)

15、债务分析:

16、投资银行的基本功能(×4):① 提供金融中介服务。② 推动证券市场的发展。③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④ 推动产业集中。

○ 投行角色:⑴ 一级市场:保荐机构、主承销商、辅导机构、协调机构。

⑵ 二级市场:证券经纪商、证券自营商、证券做市商。

17、国债承销价确定的因素(×6):① 市场利率。② 承销商承销国债时的:中标成本。③ 流通市场中可比国债的:收益率水平。④ 国债承销的:手续费收入。⑤ 承销商所期望的:资金回收速度。⑥ 其他国债的:分销成本。

18、① LBO:杠杆收购。

② MBO:管理层收购(×3之一:战略投资人、金融投资人、管理层)

③ MBS: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④ ABS:资产支撑证券化。

19、资产证券化最初出现在:美国。

20、适合于证券化的理想资产特点:① 未来现金流稳定。② 信用记录良好。③ 同质性高(便于流通)。④ 变现价值高。⑤ 历史记录良好。⑥ 统计广泛、数据易得。⑦资产有规模。

21、美国标准普尔和穆迪投资债券属于:独立企业,仅提供投资者决策参考。

仅是:道义义务,非法律责任。

22、以自残来驱退敌意收购被称为:焦土。

23、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是:原始权益人(最初需求者)。D:变现资产、提高资产流动性。

24、承销国债的收益来自(×4):

① 价差收益。② 发行手续费收益。③ 资金占用的利息收益。④ 留存自营债券交易收益。

25、并购分类:

⑴ 行业相关性(×3):横向、纵向、混合。

⑵ 并购后法人地位变化(×2):吸收、新设。

⑶ 出资方式(×4):现金购买资产、现金购买股票、以股票换资产、以股票换股票。⑷ if取得目标公司同意(×3):善意、敌意、熊抱。

⑸ 收购手段(×2):要约、协议。

⑹ 融资渠道(×2):杠杆、非杠杆。

书上:

⑴ 出资方式(×2):现金支付、股权支付。

⑵ 交易条件(×3):承担债务式、资产置换式、杠杆并购。

⑶ 动因(×4):规模型、功能型、组合型、产业型。

26、监管内容

⑴ ① 审慎性监管:市场准入、市场退出、业务范围、经营报告、谨慎性(准备金、流动性)。② 对机会行为的监管:信息披露制度、不正当交易行为监管、抑制过度投机和稳定市场。③ 惩罚性监管: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等。

⑵ 对业务的监管:承销业务、经纪业务、自营业务。

⑶ 书上:① 业务范围。② 承销、经纪业务。③ 自营业务。④ 基金管理。⑤ 金融创新。

篇3:《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考试重点

2015年5月16日至17曰, 第四届“公共管理、公共财政与政府会计跨学科研究国际论坛”暨第六届“政府会计改革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本届会议由中国会计学会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专业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承办。来自财政部会计司、中国会计学会、厦门大学、伊利诺伊大学 (芝加哥) 、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社科院、财政部科研所、审计署科研所、中国人民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 以及《中国会计报》、《商业会计》等媒体记者近150人参加了此次学术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伊志宏教授为本次大会致开幕词。伊志宏副校长表示2015年是我国政府会计全面改革的元年, 在政府会计改革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她指出, 新的形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时, 政府会计领域的许多研究, 往往涉及到公共财政、公共管理等相关领域, 因此, 她希望政府会计学者能够加强跨学科的合作和研究, 更好推动我国政府会计事业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在致欢迎词时, 简要介绍了商学院的基本情况, 并表示对跨学科、跨院校的学术合作研究交流给予大力支持。财政部会计司正司级巡视员应唯向大会作了政府会计改革主题报告。她系统阐释了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基本原则、时间表和路线图, 以及改革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祧战。她指出政府会计改革不会一蹴而就, 需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并希望高校能够加强政府会计人才培养、建设好政府会计智库。厦门大学副校长李建发教授作了题为“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提升政府会计能力、夯实国家治理基础”的主题报告。他从会计能力建设的目标、途径和四个支柱出发, 为增强政府会计能力提供了一个指引性的框架。财政部会计司王鹏处长则详细讲解了我国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制定的背景、过程、遵循原则和征求意见稿内容等, 并诚挚地希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政府会计准则制定, 充分表达相关意见。在随后的学术专题报告中,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郭庆旺教授简要讲述了现代财政制度的提出背景、核心理念、现代预算制度、支出制度、税收制度和财政体制。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许光建教授探讨了公共治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主要进展以及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的有关思考。教育部特聘海外名师、伊利诺伊大学 (芝加哥) 陈立齐教授结合自身长期从事政府会计研究的经历, 指出政策制定需要思想和理论基础, 他希望政府会计学者能够克服客观困难、进一步提高学科水准, 在小学科做出大学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琦教授集中介绍了政府财务信息公开的状况;中国人民大学赵西卜教授指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应该报告综合信用评级、资产负债、政府绩效、财政风险和国家信息安全五个方面;北京师范大学袁连生教授分析了我国高校人员经费比例严重偏低之谜;中央财经大学余应敏教授阐述了他对《政府基本会计准则 (征求意见稿) 》的认识及相关建议;财政部财科所陈穗红研究员报告了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信息分析和应用;东南大学陈志斌教授分析了国家治理和政府会计改革报告之间的关系。上述主题报告, 为处理好政府会计领域中的国际经验和中国国情之间关系、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问题、会计基础创新和机制转变问题、目标设定与效果评价等问题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见解。大会第二阶段为会议论文报告与交流, 来自十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彳4位专家和青年学者报告了会议论文。论文主题涵盖了政府负债、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政府会计改革、国家审计和治理、政府财政管理等多个领域, 体现了本论坛跨学科研究的特点, 也为深化政府会计改革提供了诸多政策建议。最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荆新教授做大会总结发言, 简要回顾和概括了来自政府会计政策制定部门和学术界代表的报告内容, 展望了政府会计以及跨学科研究的前景。他指出, 不同研究的范式、方法和思维各有特点, 通过不同类型研究的融合和优势互补, 必将为政府会计研究和改革带来重要的理论启发和政策建议。 (本刊编辑部)

篇4:公共秩序保留的理论与实务研究

关键词:公共秩序保留;冲突法;司法实践;立法

一、前言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是一项在国际私法领域被无数学者认可、各国各项立法和司法广泛赞同并且被各种国际条约所普遍认可的一项一般制度。从定义上来看,公共秩序保留是指法院地国根据本国的冲突规范应当适用外国法时,如果外国法的适用或外国法的适用结果会违反法院地国的公共秩序时,限制或排除该外国法适用的制度。

探讨国际私法领域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不仅对推进国际私法中有关一般制度的学术研讨具有积极意义,更能对世界各国的立法实践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也正是由于如此,无论是现阶段我国研究国际私法领域的学者,又或者是国际上其他国家在国际私法领域有着深刻见解和极深造诣的国际私法学者们,对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研究向来予以高度重视。

二、我国现行法上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和实践的现状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涉外民商事关系的蓬勃发展,涉外民商事案件也随之不断攀升,国际私法作为调整涉外民商事关系的法律,在法律制定中理所当然变得更加完善,因此被包含于国际私法中的公共秩序也当然地出现在该领域的立法当中。

我国对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一向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有关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如今我国主要包含这几种情形:若依照内国的冲突规范本该援引的外国法有悖于内国的基本原则,那么该外国法不予援引;我国部分条例具备直接排除外国法适用的功能;如果外国法和国际社会上的基本原则不符,可以不予适用。中国当前法律体系里还未严格界定公共秩序的准确内涵,仅用“社会公共利益”作为表达,由此得出中国对公共秩序保留的具体内涵仍然有待规范。我国民商事法律中的《民法通则》和《海商法》中仍然只是用“公共利益”一词在表述,显然这样的用语不够严谨规范。结合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本身的弹性,应该考虑在制定法律时确定适用条件,到底何种条件下予以适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于公共秩序保留的定义可以由各个国家自行决定,事实上任何国家在对其作出解释时都应当也必须参考国际法的标准。

根据上述描述不难得知我国的立法模式是直接限制的模式,这种立法模式即在国际私法中直接表示在援引外国法时禁止与内国的社會公共利益相悖,如若相悖则该外国法不予援引。该立法方式没有明确表示外国法的适用何时属于违背公序良俗,因此由法官自行定夺,此种立法方式灵活性比较强,对于法官依案情作出合理化的判决有较大帮助。

尽管我国法律制定中明确表示可以利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来排除外国法的适用并以此保护我国基本利益,然而迄今为止在具体操作中却尚未发现这样的案例,由此可见在援引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对外国法不予适用上我国的立场是较为保守的。然而在中国具体案件上,采取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对外法域法不予采纳的情况确有发生,外法域法指的是香港、澳门、台湾的法律。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不同区域之间实行的法律并不相同,然而我国的法律却并未规定当区际法律相互冲突时应当如何解决,所以通常都是参照涉外案件的处理方法。

三、完善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建议

1.对公共秩序的范围进行限制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被无节制地使用的主要根源是当前国际社会的多数国家还未能对公共秩序的深刻含义有准确到位的见解,这让审判者处理案情时可以任意解释公共秩序的内涵。就这种情况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达成的共识是,努力分辨国际私法和国内法上公共秩序的不同,限定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只能在有悖于国际私法上的公共秩序的领域时才能予以适用。

2.限制外国法的适用后对于内国法的适用予以约束

如今,具体案件中已经越来越不提倡在援引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对外国法不予采纳后一律用内国法替代的方式。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一旦再不就此种方法予以限制,则可能使更多审判者在司法实践中过度援引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事实上各国法官在司法实践的长期积累下,极易在法律适用上形成一种向内的惯性,即更倾向于适用内国法,而这种惯性又非常容易被诱导。法官往往对内国法更熟悉,理解的更透彻,运用起来也更熟练,因此运用内国法做出的判决往往更合理,这些都是适用内国法的优势。因此一旦采纳内国法更益于获取正当的裁判,则可以采纳内国法。所以约束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运用并非一味打压内国法的替代适用。

篇5:出版理论与实务 重点总结

第一章 编辑出版基础理论

第一节

出版与出版物(重点)

1、出版的概念(三个要素)

a)出版是对作品进行编辑加工,使其具有适合于读者消费的出版物内容的活动。

b)出版是对加工好的作品进行大量复制,使其具有能供读者消费的某种载体形式的活动。

c)出版是将生产过程形成的出版物进行广泛传播的活动。

综合而言,所谓出版,即指将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

2、出版的形成条件

a)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形成出版的资源条件。

b)必须具备能对出版产品进行加工制作的生产条件。

c)必须具备广泛组织出版物“公之于众”的流通传播条件。

d)必须具备由一定规模的消费需求构成的市场条件。

3、出版物的分类

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4、期刊的定义

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成册的连续出版物。

5、增刊的要求

需刊印一次性增刊许可证编号,并在封面刊印正刊名称和注明“增刊”,而且禁止用书号出版增刊。

6、图书的定义

是用文字、图片、声音或其他符号,按一定的主题和结构组成一个独立的整体,复制以向公众发行的出版物。

7、封面、书名页、前言、目次页、正文、附录的定义

8、主书名页的位置与内容

9、附书名页的位置与内容

10、音像制品的类型

录音制品(录音带/唱片/激光唱盘)录像制品(录像带/激光视盘)

11、电子出版物的类型

软磁盘FD,只读光盘CD=ROM,交互式光盘CD-I,照片光盘PHOTO-CD,高密度只读光盘DVD-ROM,集成光盘IC-CARD和新闻出版署认定的其它媒体形态。

12、电子出版物的特点

以数字代码形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者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读取使用,以表达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体。

13、出版物编码系统的组成

包括中国标准书号,中国标准刊号以及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

14、中国标准书号的组成

由一个国际标准书号ISBN和一个分类次号组成。

15、中国标准书号校样码的计算

前9位数字依次以10~2加权之和并以11为模数计算的出,当10作为校检码时用X代替。

第一章 编辑出版基础理论

第二节

编辑与编辑工作

1、编辑的含义

指按照一定的方针,设计、组织、选择和加工稿件,为复制、发行做准备的工作,也是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或出版专业技术服务中的中级职称。

2、编辑活动的内涵

1)是指对已有作品进行选择,加工,整理的活动。

2)是生产精神产品的活动。

3)是为知识传播创造条件的活动。

3、编辑活动的不同发展阶段

萌发草创阶段。

生长发育阶段

专业化/职业化阶段

4、编辑工作的性质

a)政治导向性

b)创造性

c)中介性

d)选择性

e)加工性

5、编辑工作的基本功能

a)设计功能

b)组织功能

c)优化功能

d)协调功能

6、编辑工作的社会功能

a)文化功能

b)教育功能

c)导向功能

d)娱乐功能

7、编辑工作的原则

a)党性原则

b)质量原则

c)效益原则

第三节

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

1、作者的含义

直接从事著。译、编作品的人。

2、作者的类型

按著作方式划分:著者。编著者。编纂者。选编着。主编。译者。编译者。注释者。校订者

按与出版社的关系:古代作者。近代作者和当代作者;基本作者和一般作者

3、读者需求的类型

阅读需求(求知。实用。成就。娱乐)收藏需求

交往需求

自尊需求

4、编辑与作者、读者关系的基本原则

a)平等原则

b)相互尊重原则

c)服务原则

5、作者的培养

可分为发现。选择和建设三过程

6、读者工作

读者调查。读者服务和处理读者来信三方面

第二章

编辑过程

第一节

选题和选题计划

1、选题的含义

是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创造性思维劳动的结晶,是出版物主题,内容和名称的总体设计。

2、选题的构成要素

稿件名称,作者,稿件内容的说明,提出旋梯的理由,读者对象,写作要求

3、选题报告(主观题)

一般包括选题名称,著译者情况,读者对象,预计字数,内容概要,编写要求等内容,同时要求介绍已出版的同类出版物,并对选题的成本、定价、印数和效益进行预测。

4、选题计划的内容

一为总则和文字说明,二为列题。

5、选题计划的结构

知识结构,层次结构,功能结构,读者结构

6、选题的主要类型

a)从提出计划的主体看,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制定的旋梯规划

几家出版单位联合制定的选题计划

一家出版社指定的选题计划

b)从时间跨度看,中长期选题和年度选题

c)从选题范围看,综合性选题

专向选题

7、选题计划的制定

a)选题设计

b)选题论证

c)选题计划决策和审批

d)选题计划的调整和修订

8、选题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a)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出版方针

b)坚持出版社的专业分工

c)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9、选题工作的要求

a)针对性

b)预见性

c)创新性

d)系统性

e)可行性

第二章

编辑过程

第二节

组稿

1.稿源和集稿方式

a)约稿

b)自投稿

c)推荐稿

d)选编稿

e)征稿

2.组稿的意义

a)是落实选题计划的基本途径

b)是保证稿源连续性的重要条件

c)是组织作者队伍的主要手段

3.组稿的程序和要求

组稿准备

物色作者

确定约稿关系

1.三审制的含义

指由编辑职称或具有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初审,具有正副编审职务的编辑室主任一级的人员复审,具有正副编审职务的正副社长和正副总编辑终审的三级审稿制度。

2.外审的含义

出版社可以根据需要,聘请社外的专家担任顾问或特约编审,或某些书籍的编委成员,依靠他们的编审部分书稿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3.审稿的基本要求

a)思想性

b)独创性

c)知识性

d)科学性

4.评价性阅读的步骤

a)了解熟悉性阅读,对原稿的内容和形式做一般性的了解,归纳出原稿最重要的一般性特点,从而对原稿做出初步评价;

b)鉴审评价性阅读,深入分析。研究,为进一步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c)加工润色性阅读,为那些得到肯定但又有不足之处的作品寻找完善的途径和办法。

5.初审报告的内容

a)作者和稿件的基本情况

b)稿件的主要内容和优点缺点。

c)审读时的疑点和难点

d)对稿件的初步处理意见

6.出版合同包括的内容

著作全许可合同如下:

a)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

b)表明是专有使用权还是非专有使用权

c)使用许可的专用范围期间

d)付酬标准和方法

e)违约责任

f)双方认为许约定的其他内容

转让合同如下:

a)作品名称

b)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

c)转让价金

d)交付转让价金的日期和方式

e)违约责任

f)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第二章

编辑过程

第四节

编辑加工

1.编辑加工的作用

a)是对原稿质量的依次增值和优化

b)是对原稿从内容到形式的规范

c)还可以为排版,制版,校对排除障碍,使原稿适合印刷复制要求。

2.编辑加工的原则

四改四不改:语法修辞不妥可以改,引文错误可以改,根据出版需要的技术处理可以改,不符合国家标准与规范的内容必须改;对书稿的学术观点,主要内容,文章结构,语言风格不能改。

3.编辑加工的步骤

首先,加工前的准备,先检查高见是否齐全,特别是附属部分,如图稿,照片,表格等。

其次,粗读摸底,结合深度意见对书高进行依次浏览

第三,精读加工,逐字逐句仔细阅读

4.编辑加工的内容

a)内容和形式的加工

b)辅文和图稿的加工

c)技术加工

第五节

发稿

1.发稿的要求

a)齐,稿件齐全

b)清,清晰的文字,图表符号等

c)定,原稿的各个组成部分从内容到语言表达形式都已确定,无遗留问题,原稿的体例已定,章节的安排,字体字号的使用等

2.发稿的手续

a)审读报告

b)编辑室发稿预审单

c)装桢设计通知单

d)发稿单

3.校样审读及样书检查

校样审读是指为了纠正书稿在排印过程中出现的排版错误,检查加工时的疏漏,解决校对员提出的问题及处理版式方面等的问题。

第六节

编务任务

编务工作的主要任务

a)协调编辑工作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

b)协调编辑部门与出版单位其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c)协调编辑室之间的关系

编辑推荐:

一、编辑人员的基本素质

(一)政治素质:1.懂政治、讲政治;2.有基本的政治理论素养,正确的政治观点,保持高度警觉;

(二)思想素质:提高出版物思想品位,必须提高编辑人员的思想境界;

(三)文化素质:1.知识广博;2.博中求专。

(四)职业素质:1.职业追求:文化追求。大胆变革。2.职业敏感:创造性敏感;3.职业作风:严肃的工作作风,拒绝想当然,拒绝侥幸和浮躁,学会独立思想,勤查工具书,不放过一个疑点。

二、编辑人员的能力:

(一)政治认知能力,即对政治形势的发展、社会的政治思想动向有较高的认识和辨析能力,能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在复杂变化中保持清醒;对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比较熟悉,并能认真贯彻执行;

(二)策划能力:包括选题、营销、出版单位形象宣传策划等,取决于:

1.是否充分收集和分析信息;2.能否别出心裁,富有创新意识;

3.是否熟悉出版实务,懂得经济核算;4.是否了解消费者,把握出版物市场变化趋势。

(三)语言文字能力:1.规范能力,2.加工能力,3.写作能力。

(四)社会活动能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社会建立广泛联系,进行社会调查。

(五)判断能力;(六)信息感知能力;(七)审美能力。

三、编辑人员的责任:1.政治责任,2.社会责任,3.把关责任,4.宣传引导责任。

四、编辑与作者、读者:

(一)与作者:离不开作者,互助式合作关系,为读者服务,相互尊重;

(二)与读者:读者是编辑的服务对象,编为读服务,但不能消极迎合,应引导读者。

(三)编辑是沟通作与读关系的桥梁:

1.编辑可向作及时传达读者需求;2.编辑可向读发布出版物供应信息。

(四)编辑的作者工作:

1.发现作者,2.选择作者,3.建立作者队伍数据库,4.与作者保持经常联系,5.为作者服务,6.维护作者权益:精神和物质。

(五)编辑的读者工作:1.调查读者,2.为读者服务,3.认真处理读者来信。出版学

一、出版学的学科性质:属于应用科学。年轻的学科。

二、研究对象:出版活动及其发展规律。涉及出版活动各个方面,包括出版活动的主体、客体、过程以及运作方式等。出版物、出版业、出版物市场的矛盾运动,构成出版活动的基本规律。

三、学科内容:

(一)总体任务:在充分把握出版活动性质的基础上研究出版活动规律。

(二)具体任务:1.研究出版物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2.研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3.研究编辑、复制、发行之间的内在关系;4.研究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5.研究出版物市场和出版物营销;6.研究出版队伍的建设;7.研究出版业的管理和经营;8.研究中外出版史。

四、相关学科:传播学、新闻学、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目录学、版本学、文化学、文献学、校勘学等。即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和影响。

五、中外出版学科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概况

(一)中国:从20世纪初期起,我国开始出现专门研究图书和出版活动的刊物《图书月报》等。

(二)外国:英国开展等比较早。日本和韩国都是较早提出出版学的国家。

六、开展出版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1.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活动实践,才能树立正确的出版观念,适应形势,应当挑战。

2.只有依靠出版学的学科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各方面对出版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使专业人才的素质在正规、持续的培养中不断得到提高。3.只有对出版学有足够的理论兴趣,才能更加热爱出版工作,自觉吸收营养,才能在岗位上不断成长,最终成为有精湛造诣的学者专家。

物理量与非物理量

物理量

物理量量值必须用阿位伯数字,并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小学和初中教科书、非专业科技书刊的计量单位可使用中文符号。

示例:8 736.80km(8736.80千米)600g(600克)100kg~150kg(100千克~150千克)12.5m2(12.5平方米)外形尺寸是400mm×200mm×300mm(400毫米×200毫米×300毫米)34℃~39℃(34摄氏度~39摄氏度)0.59A(0.59安[培])

非物理量

一般情况下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示例:21.35元 45.6万元 270美元 290亿英磅 48岁 11个月 1 480人 500幅 50名

整数一至十,如果不是出现在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组数字中,可以用汉字,但要照顾到上下文,求得局部体例上的一致。

示例1:一个人 三本书 四种产品 六条意见 读了十遍 五个百分点

篇6: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整理

总贸易体系与对外贸易体系:总贸易体系又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凡是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记为进口,凡是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为出口;对外贸易体系则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国际货物贸易是指在国际市场上货物的交换,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受国际分工的影响。国际货物贸易分为10大类: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0);饮料和烟类(1);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2);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3);动植物油脂及油脂(4);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机械及运输设备(7);杂项制品(8);没有分类的其它商品(9);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

对外贸易依存度:以一国对外贸易额同该国GNP或GDP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国际分工的含义: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过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它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1)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3)资本流动,特别是战后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成为国际分工向广度、深度、多层次发展的重要力量;(4)上层建筑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4、绝对成本理论的核心观点 亚当·斯密认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对自己有利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如果各国或地区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

5、比较成本说核心观点

李嘉图认为,一国不仅可以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种商品处于绝对优势时出口该商品,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种商品处于绝对劣势时进口该商品,而且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只要它与其他国家相比,生产各种商品的相对成本不同,那么,仍可以通过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并出口,来换取它自己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从而获得利益。

6、如何判断比较成本优势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7、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根据这一观点,一般认为,美国是资本相对丰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理所当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但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要素禀赋理论预测相悖。西方经济学界将这个不解之谜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8产品生命周期说 弗农将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产品创新时期、产品成熟时期和产品标准化时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时期,由于要素密集性不同、产品所属类型不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以及产品价格的不同,因而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在产品处于不同时期具有的比较利益不同,比较利益将从一个拥有大量熟练劳动力的国家转移到一个拥有大量非熟练劳动力的国家。

重商主义的主要论点和贸易政策

重商主义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为重金主义或称货币差额论;晚期为贸易差额论。

早期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货币-金银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任何商品输入都会使货币流出,减少本国货币拥有量,从而减少本国的财富。因而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应尽可能多的多输出或少输入,最好使不输入,一国才能迅速增加货币,即财富的积累,该理论主张禁止货币出口。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即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购买他们商品的总值),以增加货币流入量。

早期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1)禁止货币出口,由国家垄断所有的货币交易;(2)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交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的货物。晚期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1)以补贴和出口退税等措施鼓励出口;(2)禁止重要原料的出口,但许可自由输入原料加工后再出口;(3)减低或免除出口税;(4)设立特权公司;(5)与外国签订贸易条约;(6)直接禁止若干外国商品,尤其是奢侈品的输入;(7)课征保护关税,即以高关税来限制国外商品的输入。

什么是保护幼稚工业论

在承认自由贸易利益的前提下,主张以保护贸易为过渡,扶持有前途的幼稚工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实现自由贸易。其保护对象是刚刚开始发展且遭遇国外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工业;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期限。

超保护贸易的观点

超贸易保护主义认为(1)不仅要保护幼稚工业,而且更多的保护国内发达的或出现衰落的工业;(2)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3)不是防御性的限制进口,而是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型扩张;(4)不是保护代表先进势力的一般工业资产阶级,而是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5)保护政策的措施不仅有关税和贸易条约,还有其他各种奖出限入措施。

12、发展中国家的保护贸易的理论依据: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普雷维什的贸易保护论,主要有两点:中心—外围论和贸易条件恶化论。

13、战略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1)布朗德—斯潘塞的“以补贴促进出口”论点;(2)克鲁格曼“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论点;(3)“战略支持产业的外部经济效应”。

14、国际市场价格的种类(1)世界“自由市场”价格;(2)世界“封闭市场”价格。此类价格包括:调拨价格、垄断价格、区域性经济集团内的价格、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15、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16、关税的特点(1)关税是一种间接税;(2)它的征收主体和客体是进出口商和进出口货物;(3)它可以起到调节一国进出口贸易的作用;(4)它是一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

17、关税的主要种类(1)按征收对象或商品流向分,有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2)按征收目的分,有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3)按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有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和普遍优惠制。

18、普惠制及其主要原则普惠制规定,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其主要原则是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

19、关税的经济效应(1)价格效应;(2)贸易条件效应;(3)税收效应;(4)保护效应。20、非关税措施的特点(1)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2)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3)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21、非关税措施的主要种类(1)进口配额制;(2)“自动”出口配额制;(3)进口许可证制;(4)外汇 管制;(5)进口和出口国家垄断;(6)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7)国内税;(8)进口最低限价制和禁止出口;(9)进口押金制;(10)专断的海关估价制;(11)进口商品征税的归类;(12)技术性贸易壁垒。

22、商品倾销的概念及分类商品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它包括偶然性倾销,间歇性倾销或掠夺性倾销,长期倾销三种。

23、最惠国待遇条款的涵义和种类 最惠国待遇,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特权、优惠和豁免,也都同样给予缔约对方。它分为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有条件最惠国待遇两种。

24、什么是国民待遇条款

缔约国一方保证缔约国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和船舶同等的待遇。

25、国际商品协定的主要条款

主要有经济条款、行政条款和最后条款三种。经济条款主要有缓冲存货的规定,出口限额的规定,多边合同的规定,出口限额和缓冲存货相结合的规定。

26、经济一体化的形式(1)按照贸易壁垒取消的程度,经济一体化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2)按经济一体化的范围,经济一体化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部门的一体化和全盘一体化;(3)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4)按经济体制分,有市场型一体化和计划型一体化。

27、地区经济一体化产生与发展的原因(1)历史的原因;(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维护民族经济权益和发展的需要;(4)解决国际收支困难;(5)维护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28、世界贸易组织何时成立1995年1月1日。

29、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了哪些协议

(1)工业品方面:工业品关税大幅下降;

(2)农产品贸易方面:所有参加方必须将一切非关税壁垒措施转换成关税,实行关税化;对于需要关税化的农产品,必须承诺相当于国内消费量3%-5%的最低市场准入量;对农产品生产影响国内支持措施减少20%,出口补贴削减36%,发展中国家可削减24%;

(3)纺织品和服务贸易方面:逐步取消数量限制、发展中国家开放国内市场等5条;(4)进口许可证程序方面:4条;

(5)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方面:6条;(6)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方面:7条;(7)服务贸易方面:3条。

30、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资格、基本原则、组织机构

成员资格有两种: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成员和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基本原则:(1)贸易自由化原则;(2)非歧视贸易原则;(3)关税保护和取消数量限制原则;(4)可预见性、稳定发展贸易原则;(5)促进公平竞争原则;(6))对发展中国家特殊优惠待遇原则;(7)区域性贸易安排;(8)透明度原则;(9)允许例外和实施保障措施。

组织机构: 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决策权力机构是部长会议,其下设总理事会和秘书处。

31、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和规则(1)协商;

(2)要求成立专家小组;

(3)专家小组工作(调查,向争端各方和争端解决机构提交最终报告);

(4)通过决定(争端解决机构应在60日内通过工作组报告,全体成员反对方可阻止专家小组报告的通过;如果争端一方对法律问题或专家小组的法律解释有不同意见,该方可以上诉。);

(5)执行(如果上诉机构同意专家小组的报告,有关成员必须执行报告所作的建议或支付赔偿;不履行,则赢得争端的成员经相关部门授权可采取报复措施)。

33、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交易磋商的一般程序包括哪些环节 邀请发盘、发盘、发盘的失效(或还盘)、接受。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各自的基本义务是什么 卖方:按合同规定交付货物,移交一切与货物有关的单据和转移货物的所有权; 买方:按合同规定支付货款和收取货物。国际贸易的方式有哪些

包销与代理、招标投标与拍卖、寄售、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等。包销的含义和包销协议的主要内容

包销指出口人通过协议把某一种商品或某一类商品在某一地区和期限内的经营权单独给予某个客户或公司的贸易做法。

包销协议包括下列主要内容:协议的名称、签约日期与地点;协议双方的关系 ;包销商品的范围;包销地区;包销期限;专营权;包销数量或金额;作价方法。代理的含义和性质

国际贸易中的销售代理是指委托人授权代理人代表他向第 三者招揽生产、签订合同或办理与交易有关的各项事宜,由此产生的权利与义务直接对委托人发生效力。

招标投标的含义与适用领域:招标是指招标人在规定时间、地点,发出招标公告或招标单,提出准备买进商品的品种、数量和有关买卖条件,邀请投标人投标的行为。投标是指投标人应招标人的邀请,根据招标公告或招标单的规定条件,在规定投标的时间内向招标人递盘的行为。适用领域:国际政府机构、国营企业或公用事业单位采购物资、器材或设备的交易中,而更多地用于国际承包工程。拍卖的出价方法有几类:增价拍卖、减价拍卖和密封递价拍卖。补偿贸易是指在信贷基础上进口设备,然后以回销产品或劳务所得价款,分期偿还进口设备的价款及利息。大体上可分为三类:直接产品补偿、其他产品 补偿和劳务补偿。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推崇重商主义,在贸易政策上实施强制性的贸易保护政策,通过限制货币出口和扩大贸易顺差的办法扩大货币的积累;

(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较发达国家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资本主义较落后的国家执行以保护幼稚工业为目标的保护贸易政策;

(3)19世纪末至二战前:带有垄断性的超保护贸易政策;(4)二战后:贸易自由化;

(5)70年代中期:新的贸易保护主义;

(6)80年代中后期以来:协调管理贸易政策。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大多执行保护贸易政策。但总趋势是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外贸 逐步从内向型的保护转向外向型的保护。

37、国际贸易术语的作用

不仅用来表示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的划分,而且还用来表示商品的价格构成。

38、国际贸易惯例的性质

国际贸易惯例是指国际贸易中经反复实践形成的,并经国际组织加以编纂与解释的习惯性做法。国际贸易惯例本身不是法律,它对交易双方不具强制约束力,因而,买卖双方有权在合同中做出与某项惯例不符的“意识自治”为基础的。

39、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主要有哪三种 《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美国对外贸易定义1941年修订版本》、《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40、《2000年通则》中贸易术语的名称及分组

(1)E组:E组仅包括EXW(工厂交货)一种贸易术语;

(2)F组:F组包括FCA(货交承运人)、FAS(装运港船边交货)和FOB(装运港船上交货)三种贸易术语;(3)C组:C组包括CFR(成本加运费)、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CPT(运费付至)和CIP(运费保险费付至)四种贸易术语;

(4)D组:D组包括DAF(边境交货)、DES(目的港船上交货)、DEQ(目的港码头交货)、DDU(未完税交货)和DDP(完税后交货)五种贸易术语。

41、FOB、CFR、CIF的含义、风险转移点、使用的运输方式 FOB:装运港船上交货,装运港船舷,水上运输; CFR:成本加运费,装运港船舷,水上运输; 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装运港船舷,水上运输。

42、CIF与DES的区别

(1)DES的交货地点在目的港,CIF的交货地点在装运港;

(2)DES交到目的港有时间的限制,CIF没有必须何时抵达目的港的规定;

(3)DES下卖方的风险在目的港船上交货时结束,CIF下卖方的风险在装运港装上船就结束了。

43、FOB与FCA的区别

交货地点不同:前者装运港口,后者出口国内地、港口;

风险转移界限不同:前者装运港船舷,后者货交承运人处置时起; 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前者水上运输,后者任何方式。

44、规定品名条款的注意事项

(1)内容明确、具体,并能反映标的物的特点,切忌空泛、笼统;(2)尽可能使用国际上通用的名称;

(3)选用合适的品名,以利减低关税,方便进出口和节省运费开支;(4)在交易中,做不到或不必要的描述性的词句,都不应列入品名条款。

45、品质的表示方法凭实物表示品质和凭说明表示品质。

46、国际贸易中一般采用哪些方法来说明商品计量单位

按重量计算、按数量计算、按长度计算、按面积计算、按体积计算和按容积计算。

47、重量的计量方法毛重、净重、公量、理论重量、法定重量和实物净重。

48、商品包装的种类

运输包装、销售包装、中性包装和定牌四种。

49、各类运输包装的标志的概念

运输标志:又称唛头,它通常是由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和一些字母、数字及简单的文字组成; 指示性标志:指提示人们在装卸、运输和保管货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的标志;

警告性标志:又称危险品标志,是指在易燃品、爆炸品、有毒品、腐蚀性物品、放射性物品的运输包装上表明其危险性质的文字或图形说明。

50、我国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的机构是哪些国家商检局和设在全国各地的商检局。

51、海洋运输的优缺点优点:通过能力大,运量大,运费低;缺点:易受气候影响,风险较大,运输速度慢。

52、海洋运输的分类:班轮运输和租船运输。

53、班轮运输的特点

(1)航行时间固定,航行线路固定,航行港口固定,航行运费固定;(2)由船方负责装卸,装卸费包括在运费中,货方不再另外支付装卸费,船货双方也不计算滞期费和速遣费;(3)船、货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豁免,以船方签发的提单条款为依据;4)班轮承运货物的品种、数量比较灵活,货运质量较有保证。

54、班轮运费的计收标准(1)按货物实际重量计收运费;(2)按货物的体积计收;(3)按重量或体积计收;(4)按商品价格计收;(5)按货物的件数计收;(6)由货主和船公司临时议定。

55、其他运输方式的特点

铁路运输: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小,能保证全年运行,运输能力大,速度快,连续性强,运转过程中可能遭受的风险小,办理铁路货运手续也比较简单;

航空运输:运输速度快,货运量大,且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等优点; 邮包运输:“门到门”的运输性质,手续简便,费用也不高;

国际多式联运:把海陆空各种传统、单一运输方式有机地联合起来,组成一种国际间的连贯运输;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货物损耗少,运送速度快,可以实现门到门运输,但运输能力小,运输能耗很高,运输成本高;

内河运输:在运输和集散进出口货物中起着重要作用。

56、《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中关于分批装运和转船的规定

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除非信用证有相反规定,可准许分批装运。但买卖合同如对分批装运不作规定,按国外合同法,则不等于可以分批装运。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议,防止交货时发生 困难,原则上应明确在出口合同中订入“允许分批装运”为好。

57、提单的性质和作用

(1)提单是承运人或其代理人签发的货物收据,证明已按提单所列内容收到货物;(2)提单是一种货物所有权的凭证;

(3)提单是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所订立的运输契约的证明。

58、海运提单的主要种类

(1)按货物是否已装船划分:已装船提单和备运提单;(2)按提单上有无批注划分:清洁提单和不清洁提单;

(3)按提单收货人的抬头划分:记名提单、不记名提单和指示提单;

(4)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划分:直达提单、转船提单、联运提单和多式联运提单;(5)其他种类提单:集装箱提单、舱面提单和过期提单。

59、在海上业务保险中,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的概念及范围

自然灾害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界力量所引起的灾害。在海上保险业务中,自然灾害并不泛指一切自然力量所引起的灾害,而是包括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以及火山爆发等人力不可抗拒的灾害。意外事故是指由于偶然的非意料中的原因所造成的事故。同样的,在海上保险业务中,意外事故也并不包括所有的海上意外事故,它仅指搁浅,触礁,沉没,碰撞,火灾,爆炸和失踪等。60、一般外来风险和特殊外来风险的范围

一般外来风险,是指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偷窃,下雨,短量,渗漏,破碎,受潮,受热,霉变,串味,沾污,钩损,生锈,碰损等原因所导致的风险。

特殊外来风险,是指由于战争,罢工,拒绝交付货物等政治,军事,国家禁令及管制措施所造成的风险与损失。如因政治或战争因素,运送货物的船只被敌对国家扣留而造成交货不到;某些国家颁布的新政策或新的管制措施以及国际组织的某些禁令,都可能造成货物无法出口或进口而造成损失。

61、什么是全部损失和部分损失

全部损失简称全损,指运输中的整批货物或不可分割的一批货物的全部损失;部分损失是指指运输中的整批货物或不可分割的一批货物没有达到全损程度的损失。62、什么是共同海损和单独海损

载货船舶在海运上遇难时,船方为了共同安全,以使同一航程中的船货脱离危险,有意而合理地作出的牺牲或引起的特殊费用,这些损失和费用被称为共同海损。单独海损,是指保险标的物在海上遭受承保范围内的风险所造成的部分灭失或损害,即指除共同海损以外的部分损失。这种损失只能由标的物所有人单独负担。

63、基本险的概念、种类及范围

基本险亦称主险,是可以独立承保的险别。平安险、水渍险和一切险三种。平安险的范围:(1)被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造成整批货物的全部损失或推定全损。(2)由于运输工具遭受意外事故造成货物全部或部分损失。(3)在运输工具已经发性意外事故下,货物在此前后又在海上遭受自然灾害落海造成的全部损失。(4)在装卸或转运时,由于一件或数件货物落海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5)被保人对遭受承保范围内的货物采取抢救、防止或减少货损的措施而支付的合理费用,但以不超过该批被救货物的保险金额为限。(6)运输工具遭难后,在避难港由于卸货所引起的损失以及在中途港、避难港由于卸货、存仓以及运送货物所产生的特别费用。(7)共同海员的牺牲、分摊和救助费用。(8)运输合同订有“船舶互撞责任条款”,根据该条款规定应由货方偿还船方的损失。水渍险的范围:除平安险的各项责任外,还负责被保货物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

一切险的责任范围:除平安险和水渍险的各项责任的,还负责被保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一般外来原因所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64、附加险的概念、种类及范围

附加险别是基本险别责任的扩大和补充,它不能单独投保。附加险别有一般附加险和特别加险。一般附加险有11种,它包括:偷窃,提货不着险,淡水雨淋险,短量险,渗漏险,混杂、沾污险,碰损、破碎险,串味险,受潮受热险,钩损险,包装破裂险,锈损险。特殊附加险包括:交货不到险,进口关税险,舱面险,拒收险,黄曲霉素险,卖方利益险,出口货物到港九或澳门存仓火险责任扩展条款,罢工险,海运战争险等。65、国际贸易中使用的票据主要有哪些汇票、本票和支票。66、汇票的概念及主要种类

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按照出票人的不同分为银行汇票与商业汇票;按照有无随附单据分为光票和跟单汇票;按照付款时间的不同分为即期汇票和远期汇票。67、本票、支票的概念

本票是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68、汇付的含义和种类

汇付又称汇款,指付款人主动通过银行或其它途径将款项汇交收款人。汇付可分为信汇、电汇和票汇。69、汇付在国际贸易中通常适应的情形:预付货款、随订单付款和赊销等业务。70、托收的主要种类1,付款交单〔D/P〕2,承兑交单〔D/A〕

71、信用证:是指开证银行应申请人的要求并按其指示向第三方开立的载有一定金额的,在一定的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

72、信用证方式下的当事人有哪些:开证申请人、开证银行、委托人、受益人、议付银行和付款银行。73、为什么信用证付款会成为国际贸易中普遍采用的主要支付方式

它将进口人履行付款责任转为由银行来履行付款,保证出口人安全迅速的受到货款,买方按时受到货运单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进出口人之互不信任的矛盾;同时,也为进出口双方提供资金融通的便利。

74、信用证的特点

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信用;是一种独立文件;是单据的买卖。75、信用证的主要种类

(1)以信用证项下的汇票是否附有货运单据划分为:跟单信用证及光票信用证;(2)以开证行所负的责任为标准可以分为:可撤销信用证和不可撤销信用证;(3)以有无另一银行加以保证兑付,可以分为:保兑信用证和不保兑信用证;(4)根据付款时间不同,可以分为即期信用证和远期信用证;

(5)根据受益人对信用证的权利可否转让,可分为:可转让信用证和不可转让信用证;(6)循环信用证;(7)对开信用证(8)对背信用证;(9)预支信用证;(10)备用信用证。76、各种支付方式如何有效结合使用

(1)信用证与汇付相结合:信用证与汇付相结合是指部分货款用信用证方式支付,余款用汇付方式支付;(2)信用证和托收相结合:信用证与托收相结合又称“部分信用证、部分托收”,即指一笔交易的货款部分用信用证支付,其余部分用托收方式结算;(3)汇付、托收和信用证三者相结合:在采用分期付款和延期付款的方法时。

98、名义保护率、有效保护率、有效关税保护率的计算

名义保护率=(国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100% 有效保护率=进口商品的名义关税/进口商品在进口国该行业中的增值比率

有效关税保护率=(进口商品的名义关税-原料价格在最终成品中占有的比率×进口原料名义关税)/(1-原料价格在最终成品中占有的比率)100、含佣价、卖方实际净收入的计算 含佣价=净价/(1-佣金率)

卖方实际净收入=原价-单位货物折扣额 102、FOB、CFR及CIF之间的价格换算(1)FOB价换算为CFR价或CIF价

CFR=FOB+运费

CIF=(FOB+运费)/ [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2)CFR价换算为FOB价或CIF价

FOB=CFR-运费

CIF=CFR/[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

(3)CIF价换算为FOB价或CFR价

FOB=CIF-保险费-运费= CIF ×[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运费

CFR=CIF-保险费= CIF ×[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

上一篇: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下一篇:《搭错车》论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