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莫扎特传观后感

2024-04-14

电影莫扎特传观后感(共11篇)

篇1:电影莫扎特传观后感

观影之后,给我的浅层印象是莫扎特处在的十七世纪欧洲的独特之处。十七世纪的中国正处于清朝初年,有短暂的康乾盛世。中国历史中,判断盛世的标准是贸易发达,往来自由,人口上升,课税减轻。较于中国,欧洲呈现的更是一派在文化科技方面欣欣向荣的阶段。或许是在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之都这样的地方由盛,皇室对于音乐极为重视。国王,教主对于音乐很重视,在自己身边聚集许多音乐家,宫廷乐师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甚至影片中的国王会把让莫扎特留在自己身边创作作为对教皇的挑衅。

欧洲的party文化也让我印象深刻,莫扎特的父亲从沙斯堡来维也纳找他,他选择了带着父亲去参加party,而不是在家里喝茶或者出去吃东西。要为聚会准备各种各样的装扮,除了装扮成小精灵,麋鹿,一些头盔诡异的吓人,就如他父亲和后面的萨列里都有带的死亡面具。在聚会上大家一起跳宫廷舞,无论男女老少,但阶级分化还是存在的。

萨列里作为影片的男二号,一直是一个充满忧郁的角色。他没有天生的音乐天赋,但对音乐却存在嫉妒的渴望,甚至因为父亲的去世而让他得到去维也纳学习音乐的机会在他看来是一件人生中及其可喜的事情。来到维也纳,他倍加珍惜学习音乐的机会,成为了宫廷乐师,并且保持着极好的口碑和人缘,他常常拉拢其他的没有他地位显著的音乐家。正因为如此,他格外嫉恨上帝眷顾的拥有无人比拟的音乐天赋的莫扎特,玩世不恭,不用处心积虑去讨好外界,却可以拥有萨列里怎么样都无法超越的音乐才华。萨列里也是莫扎特最忠实的听众,他把莫扎特的音乐认为是上帝的声音,是天籁,绝非出自人间。因此他恨上帝,恨那个曾经给与他音乐才华,却又借莫扎特的躯体发出天籁的上帝。萨列里和莫扎特绝对不是周瑜和诸葛亮,因为莫扎特是遥不可及的。这种恨更彻骨,更锥心。嫉妒让人发疯。

莫扎特的父亲在其中的作用不得不提,影片中好几个镜头转向了莫父挂在墙上的画像,莫扎特对其父亲的敬重观众不言而喻。萨列里利用了莫扎特对父亲的敬畏让他创作了安魂曲,这一曲更是莫扎特自己的安魂曲。

莫扎特的妻子在我看来是一个很好的妻子了,对丈夫不离不弃,为了家庭的生计一直奔波,怪只怪莫扎特实在不食人间烟火,对过日子之事一窍不通,可怜了康斯坦丝为了莫扎特音乐被皇室赏识宁愿牺牲自己的美色,作为题外话,这是一个很笨的方法。我相信萨列里一丁点儿都不想帮助莫扎特,只是以为要妻子以美色为代价可以吓退康斯坦丝,没想到她愿意为了家庭付出,不知这在更大程度上伤害了莫扎特。

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最大也是最常见的致命伤就是不食人间烟火。可能因为上帝是公平的,给了你一样世间最宝贵的,其他地方一定会有缺憾。所以,莫扎特不是人世间的奇迹,他只是一个正常人。若不问世事, 会招来旁人嫉妒暗算,不遵循规律,整个世界都与你作对。值得庆幸的是,他的才华没有被埋没,得益于欧洲当时开放的文化氛围,若在中国,我想人类将少了一个伟大的音乐家。

篇2:电影莫扎特传观后感

第一次听到莫扎特先生的作品是某次夜里开车的时候,某个广播电台,一个专门播放经典音乐的节目,流畅的山路驾驶感受和优美的旋律就这样不可思议地融合在一起。然后我就忘乎所以地寻找关于这首曲子的一切,后来才知道,那是《Die Zauberflte魔笛》,那是莫扎特,那是连我这样粗俗不堪的半文盲都觉得优美动听的旋律。

真的,我从来没想过自己和歌剧,和西方古典音乐会产生什么交集。我一直以为只有两只蝴蝶和冲动的惩罚,只有庞龙和刀郎才是属于我的音乐,只有丁香花才是我的天籁。就好像我总是觉得蹲在街头吃的北京饭店的大雪条,小时候淌着口水舔的冷狗和人头比冷气店里的哈根达斯好吃一样,毕竟,那是童年的味道。可忽然间,我听到了莫扎特,听到了魔笛;于是歌剧和古典音乐就这样穿越到了我那再也找不到冷狗和人头的生活中。

我依然还是在听周杰伦,依然还是听那些什么榜上的流行歌曲。但偶尔那么一刻,我会把《Für Elise致爱丽丝》,会把《Piano Sonata K331,3.Alla turca》这样的钢琴曲一遍又一遍地播放;会一次又一次地聆听《Die Zauberflte-Der Holle Rache魔笛》,还有那无法忘怀的《Swan Lake-Scene (Act 1)天鹅湖》.我的音乐就是这么复杂,我甚至还会听梵唱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很怪吧。

写着写着就漂移-跑题依然是我的风格,那些怀疑我的文章是转来的人可以放心,绝对原创。

篇3:电影莫扎特传观后感

消息称, 光线传媒将与360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新的公司, 聚焦互联网影视业务。

早在两个月前就已有传言称, 360将同光线传媒联合成立一家新的视频网站, 新成立的网站将全部围绕电影, 盈利模式是付费点播, 完全无广告。并且, 双方也都将拿出各自的全部优势资源, 由独立团队进行全方位运营。不过, 盈利模式并非完全依靠付费点播, 双方还有可能在互联网电影发行、放映、在线售票、整合明星资源以及会员附加值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篇4:电影莫扎特传观后感

摘 要: 在第57届奥斯卡颁奖盛典上,人物传记电影《莫扎特传》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编剧等8尊小金人以及众多其他奖项,卓越的成绩证明了其电影艺术的成功。然而影片中所讲述的是萨列里杀害了莫扎特这一剧情并不准确,且有较强误导性,影响了观众对萨列里的认识。本文将影片对萨列里的不实描写做出还原。让我们正确认识萨列里与莫扎特,进而准确诠释他们所留下的伟大音乐作品。

关键词:萨列里 《莫扎特传》 歌剧 贡献

1984年9月19日,由彼得·谢弗(Peter Shaffer)创作剧本,并由米洛斯·福尔曼(Milos Forman)导演的电影《莫扎特传》(Amadeus)在影院公映。影片采用倒叙的叙事结构,以晚年萨列里的回忆展开剧情,不仅表现了莫扎特坎坷而又辉煌的一生,同时也表现了才能平庸的宫廷作曲家萨列里与莫扎特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影片中萨列里运用手中的权力剥夺了莫扎特的演出机会,断绝了莫扎特的经济来源,使他陷于贫病交加的境地而英年早逝。当时间洗尽铅华,叱咤一时的萨列里逐渐被人们遗忘时,莫扎特的音乐成为人类音乐殿堂里的瑰宝被永远传唱。影片传递出对音乐天才莫扎特悲情生平的怜惜,对其音乐才华的肯定,对其作品的赞赏,以及对莫扎特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演绎都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为了增加戏剧冲突和矛盾,却把萨列里这个人物做了不实的虚构和夸大,把莫扎特之死演绎成是由萨列里一手操纵。这重要的一点既不忠于历史事实,也不为大多观众所知,以至于观看了影片的人都会把莫扎特之死归咎于萨列里。基于对莫扎特和萨列里以及对他们所留下的音乐作品的尊重,我们在这里做一下说明。

一、影片中的萨列里

电影一开始,晚年的萨列里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两位手持烛台的仆人为了哄他开门,拿出沾着奶油的点心,一边拍门一边喊他不要错过了这辈子最好吃的东西……莫扎特来到维也纳,萨列里满怀兴致地跑去看这位天才人物,却被大主教家里仆人们手中托盘里的点心所吸引,不自觉地跟在后面,等待仆人们放好点心走出门,他便悄悄地溜了进去……萨列里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也常常把手从琴键上转而伸向钢琴边的点心盘等等。在电影里,萨列里表现出夸张的贪嘴。电影是艺术加工的产物,丑化反角儿衬托莫扎特,所以上面的这个情况可以理解,但是可怜的萨列里,被人们记住竟是因为一件他从未犯过的案件——谋杀莫扎特。这个无端的问题让萨列里一直以来身披恶名并接受着历史的审判。

在影片《莫扎特传》中,萨列里对莫扎特的音乐天赋和作曲才能非常认可:萨列里第一次在莫扎特的雇主大主教家里看到莫扎特演奏的乐谱,他便眼睛大放异彩、如获至宝的读着谱面上的音符;当莫扎特的夫人拿着莫扎特新创作的手稿来拜访身居要职的萨列里,以乞求得到一个能够支撑生计的职位的时候,萨列里掀开皮夹子的那一瞬间,那无法压抑的惊异、嫉妒、赞叹,饥饿的眼睛迫不及待地、贪婪地读着每一个音符;莫扎特的歌剧在美泉宫上演,大家都跟着剧情的发展时喜时悲的时候,你会发现萨列里一个人悄悄地躲在包厢里比任何人都紧张、认真地听着每一个音,那种崇拜,那种折服,那是一种区别于一般观众、是知音的表现,就仿佛全世界只有他能通过那音乐读懂莫扎特的心声……当然,还有晚年的萨列里对着神父陈述当年的这一幕幕时,那充满感叹的语气,那对于所叙述的音符(莫扎特的作品)毫不吝啬地使用大量溢美言辞。这是一个纯粹的音乐人直面伟大音乐的时候应有的反应和表现。但这一切,在电影里都被安排成嫉妒心持续发酵直至变态而决定杀害莫扎特的动机。太遗憾了,这毫无依据的剧情安排,不知道误导了多少试图通过这部电影来认识莫扎特的人。或许这脱离事实的虚构,为电影的情节设置和戏剧冲突增色不少,但是在我看来,这伤害的不仅是来看这部描写莫扎特电影的观众,恰恰相反,不尊重事实,它伤害的正是莫扎特本人。影片中的萨列里是个音乐才华平庸却很贪嘴的一个家伙、是一个嫉妒变态甚至仇视上帝的狂徒、是夺去天才音乐家莫扎特生命的历史罪人。

二、影片外的萨列里

安东尼奥·萨列里(Antonio Salieri. 1750.8.18~1825.5.7)出生于意大利,接触并学习音乐的童年是在威尼斯的小镇列尼纳戈(Legnago)度过的,15岁的时候在他父亲的一位富商朋友乔瓦尼·莫塞尼戈(Giovanni Mocenigo)的帮助下去了威尼斯并进一步研习音乐,在威尼斯它引起了波西米亚作曲家佛罗里安·迦斯曼(Florian Gassmann)的注意,迦斯曼对年轻的萨列里印象深刻且颇具好感,于是把他带到了维也纳住在自己家里接受全面的音乐熏陶。在维也纳,萨列里结识了作曲家格鲁克,并且还得到了约瑟夫二世国王本人的赞许,之后顺利进入约瑟夫二世的音乐机构,在市民歌剧院演奏了大键琴。在1769年萨列里创作了自己的首部歌剧《识字女人》(Le donne letterate),脚本由诗人吉奥凡尼·波切利所写,于1770年在维也纳成功上演并获得好评。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大量歌剧、清唱剧、器乐曲、声乐曲以及各种形式的教堂音乐,尤其是在意大利歌剧方面成就卓著。1774年迦斯曼逝世,萨列里接替他担任了宫廷作曲家和意大利歌剧院乐队长的职位。在维也纳音乐界,萨列里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作品和声名都红遍奥地利甚至整个欧洲。当时的大都市像巴黎、维也纳、罗马、米兰等大街小巷传唱着他的各种形式与题材的音乐作品。各剧院邀约更是应接不暇,如1778年的歌剧《重建欧洲》(LEuropa Riconosciuta)便是为米兰斯卡拉剧院落成典礼做开幕首演、为巴黎歌剧院所作歌剧《达纳伊得斯姐妹》(Les Danaides)、《调整》(Tarare)等等,均获得巨大成功,部分歌剧甚至被剧院作为保留剧目一直上演到萨列里去世以后。晚年的萨列里,在妻子和儿子相继去世后仍然坚强地活着,由两个女儿负责照料生活起居。虽然繁杂沉重的行政事务占据了萨列里很多的时间,在1813年勤奋的萨列里在他的学生贝多芬的歌剧《威灵顿的胜利》(Wellings Victory)首演中还担任了模仿枪声的演奏工作。在1815年,他创作了一些变奏曲并且开始回顾自己早期的作品还做出一定幅度的修改。

安东尼奥·萨列里,他是贝多芬、舒伯特、李斯特和莫扎特儿子(弗朗茨·克塞维亚·沃尔夫冈)的老师、是被邀请到莫扎特的包厢里观看莫扎特生前亲自指挥的最后一部歌剧《魔笛》且不时高喊bravo的忠实乐迷、是个毕生创作了40部歌剧,4部清唱剧和大量优秀教堂音乐以及纯器乐的多产作曲家、是个兢兢业业为奥地利皇室工作超过半个世纪、为欧洲音乐的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与影响的人。

三、萨列里与莫扎特之死

莫扎特的死因,艺术界、医学界、考古界和文学界都有研究,但各家观点莫衷一是,均缺乏有力证据。在莫扎特逝世前两个月,1791年10月14日莫扎特写给他妻子的信中提到:“在Auf der Wieden剧院上演《魔笛》时, 我非常乐意地邀请萨列里到自己的包厢里来,而萨列里也对这部歌剧充满赞美和感叹。歌剧里面每一号曲(《魔笛》是编号歌剧)都会让萨列里兴奋激动地大喊‘bravo或‘bello”。可以从莫扎特信里看出,两个人的关系是很好的。莫扎特与萨列里两个人的交集是莫扎特定居维也纳开始的十年间(1781~1791)。当1781年莫扎特无法忍受雇主大主教的羞辱提出辞职,脱离权贵庇护离开家乡萨尔斯堡来到维也纳,那时的萨列里在维也纳已经功成名就,是一个在维也纳音乐界是具有重大影响的权威人物,是约瑟夫二世在宫廷音乐机构委以重任的御用作曲家,是拥有幸福美满家庭的成功人士;这时的莫扎特却是个顽皮淘气的音乐精灵,是在约瑟夫皇帝和众乐长眼中的异类,是生活拮据经济状况极为糟糕且身体常染病患的弱者。所以说,萨列里要害死莫扎特是缺乏动机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萨尔斯堡莫扎特基金会主席鲁道夫·安格穆勒的支持。安格穆勒甚至反问道:“有哪一位母亲会把儿子(莫扎特之子)送到杀父凶手那里学习?”。另外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报告引述了莫扎特妻子(康施坦斯·韦伯)对其病史的回顾,得出结论莫扎特的死因是风湿热。莫扎特的灵魂是纯净的,传世作品是伟大的,身后赞誉是美好的。所以,历史事实和艺术作品对他生死的记载和描述便不应该是不准确的。这一点对于萨列里也一样。

19世纪20年代前期,萨列里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被送进医院,在此期间他曾有一次试图自杀,这个事件加剧了30年前莫扎特之死的谣言,也加重了他风烛残年的失意感与无助感。

萨列里去世前,他的学生莫舍勒斯曾到医院探望他,并做了如下记录:“萨列里内心倍受折磨,他饱含泪水地辩解自己是清白的……在宫廷的宠辱斗争中不能否认萨列里曾中伤和陷害莫扎特以保全自身,但他绝不是杀人凶手……他对《魔笛》的喜爱是真实的……送行亲友寥寥无几的莫扎特葬礼上,他庄重肃穆地出现在雨中……他还那么乐意地教小弗朗茨·克塞维亚·沃尔夫冈作曲。”

四、结语

电影《莫扎特传》的巨大成功和强烈反响拿下了奥斯卡等众多奖项多不胜数,对人物塑造的鲜明而影响深远。我们观看影片去追忆值得我们缅怀与敬仰的音乐巨匠,但不能建立在一个虚构的基础之上。我们看了戏里的萨列里,还要把视线拓展到戏外的萨列里,只有给莫扎特和萨列里一个正确的还原和定位,才能准确理解和诠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那些伟大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刘延立等.西方音乐漫话[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德】马林,金经言译.莫扎特的晚期歌剧与当时维也纳的环境[J].中国音乐学,1993(2).

[3]胡越菲.一位遭到诽谤的大师[J].音乐爱好者.2012.

[4]傅雷.独一无二的莫扎特[J].1956.

[5]罗曼·罗兰.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书信[J].1955.

篇5:电影莫扎特传观后感

但当我忍住抛开个人执念看完整部电影时,一切都完全不同了。Mozart那双孩童般清澈的眼睛,随指尖流出的天籁之音同他创作音乐时眼神中散发光彩,洗涤了我的心灵。

总觉得这样的mozart似曾相识,想来想去,原来是宝哥哥啊。“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同样的行为乖张怪癖,痴痴傻傻,懒得理会世人的说词。对世界真挚的彻底,爱即是爱,不爱即是不爱,所以只肯对自己热爱的事物诚赤认真,对一切世事俗物不予理会,连假装都懒得。让你又爱又恨,哭笑不得。

然而两者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宝哥哥的任性,是因为生为大户人家的少爷,家世雄厚,社会地位显赫,又深得宠爱,更像是一种“恃宠而骄”。而mozart的任性轻狂之下,是深深的无奈。

Mozart从6岁起便跟随父亲四处演出。面对形形色色地位显赫的观众,却鲜有人能欣赏他的音乐。大家想看得更多是他的技艺,或者说是冲着天才的名号而来想亲自验证,想出形形色色刁钻古怪的方法,就像片头让年幼的mozart蒙着眼睛弹奏钢琴之类的。没有人真正的理解和热爱他的音乐,没有人真正因为他的音乐而平等的尊重他。是的,mozart是马戏团的猴子,因为观众对待他深爱不已的音乐,更像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观看猴子耍出的高超技艺。

you don’t know where you are .Here,everything goes backwards.People walk backwards and dance backwards and sing backwards. 莫扎特第一次出场时,这句看似不经意的玩笑,似乎真正道出了他的心声。“6岁起便随父亲四处游历演出,这些经历让年幼的mozart显得少年老沉,而长大后却又变得似顽童般。”在太早的年纪经历了人情世故,自然会变得老沉。而之后的癫狂,我理解为是看透世事后,放弃了向世界求爱。既然世界无法认真待我,我又何苦活的太认真?所以mozart狂妄自大,沉溺于宴会酒色,没有金钱观念,夸张的笑声——更像是一种自我放逐。但他从没有放弃音乐,因为音乐是他真正所热爱的,是他生命中最后一片净土。为了这片净土,心甘情愿把自己关起来没日没夜的创作。对待自己的音乐他有着百分百的偏执和自信。什么都无所谓,但在音乐这件事上绝不肯妥协。mozart演奏完毕后去寻求旁人的认可,眼中闪烁的光芒,像个渴望得到父母承认的小孩。音乐大概是他对人世最后的求爱。

在音乐的世界里,他活的太纯粹,太一尘不染,不似活在人间。他所钟爱的妻子知道音乐对他的重要性,可悲的是却也从未真正理解他的音乐和才华,直到他死去后,才意识到一切。我喜欢每次mozart演奏时,妻子在一旁沉醉地观看的镜头。可她终究只是个要活要生存的世人,若是相信mozart的才华,又何苦为了得到宫廷的一席之地和钱财而把绝无仅有的乐谱丢在地上,选择脱衣献身。从这一刻起,她和mozart的矛盾就显示出来了。她不似mozart,像精灵般靠音乐就可以过活,她只是个凡人。

而这世界终归是凡人所有,人类的卑劣本性又是从来容不得与自己不同的人。对待那些散发耀眼光芒的人,人们从来都是若想要得到又触碰不得,只能团结起庸才的力量,浇灭那刺眼的光芒,似乎才能显得自己不那么渺小,才能活的更舒服些。最后,影片中的mozart,这个不似人间所有的音乐精灵,终是逃不过世俗的魔爪,死在了庸才和金钱手里。

太爱导演对电影结局的处理。片末,萨列里对神父说,I will speak for you father,I

eak for all mediocrities in the world .I am their champion .I am their patron saint.是的,他替所有庸才毁灭了那耀眼的太阳。之后医生推着萨列里行走在医院的长廊上,萨列里满含激情和优雅地说到,Mediocrities everywhere…I absolve you. I absolve you. I absolve you.镜头转向长廊两侧形形色色精神病人,mozart 舒缓轻柔的Piano concerto No.20 in D minor奏起,耳边再次响起Mozart癫狂的笑声。

所以疯癫的,到底是谁?这不再重要。

当大多数人聚在一起时,面对少部分人,他们既拥有了绝对理智的权威。

篇6:《莫扎特传》观后感

影片中的萨里埃利看似是一个心中充满嫉妒与仇恨的卑鄙小人,是一个表面上对莫扎特嘘寒问暖,用心良苦,背地里却因为嫉恨莫扎特的才华而不断阻碍他在音乐方面前进的道路的伪君子。然而,最大的敌人往往也是最好的知己。萨里埃利是唯一真正懂得莫扎特的音乐

才华,对莫扎特惺惺相惜的人,实际上他所做的一切从另外一种角度诠释了天才是如何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大凡天才都不被世俗所理解与容忍,在他们的眼里天才是如疯子一般的异类,所以在影片里我们才会在一方面看到莫扎特的音乐天赋,被他的才华吸引,被他的音乐打动的同时为莫扎特悲惨的人生感到惋惜,为造物弄人感到无奈。莫扎特仿佛是上帝派来的使者,把最美好的音乐带到人间,却被贪嗔痴傻和愚昧的人类所遗弃。

美国音乐学者约瑟夫.马克利斯曾经这样评价莫扎特的音乐:“在音乐历史中有这么一个时刻:各个对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个灿烂的时刻。”我们似乎可以这么计量莫扎特留给我们的宝藏:歌剧22部:其中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小提琴协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此外,还有不计其数的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到如今,依然愚昧的我们真的搞懂了这个天才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吗?“有耳朵可以听的,都听吧!”

篇7:莫扎特传读后感

她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建筑学家。幼年时期的林徽因因为自己的母亲是家里的姨太太,在家里的不得宠,姨太太生的女儿俗称为庶女,古代的庶女在家里地位是很低的,经常要看大房的脸色,况且大房还有儿有女的情况下,庶女想要脱颖而出是很难的!但是小时候的林徽因很是会察言观色,知道怎么讨好父亲,而父亲对这个可爱聪明的女儿确实很看重,时长出入父亲的书房,耳濡目染的学习了很多知识。

青年时期的林徽因娇俏活泼,美丽动人,深受大诗人徐志摩的爱恋,她是徐志摩一生的白月光,那首《再别康桥》就是写的林徽因,我们读了那么多徐志摩的诗可能大家对他的印象就是情种,渣男!确实如果搁现代徐志摩就是我们大家认为的渣男,婚内出轨,对老婆孩子父母不管不顾,只要自己高兴,自己喜欢就非要得到手。诗人的热情浪漫对于他们那个年代是很难抵抗的住的,我觉得如果林徽因不是庶出肯定抵挡不住徐志摩的才情与魅力。但是正是因为她的原生家庭的环境,正是因为看见了母亲的处境,自己的小心翼翼与隐忍,她觉得自己绝对不能做小老婆。

篇8:电影中的莫扎特音乐

I have no idea to this day what those two Italian ladies were singin' about. Truth is, I don't want to know. Some things are best left unsaid. I like to think they were singin' about something so beautiful it can't be expressed in words, and makes your heart ache because of it.

I tell you, those voices soared. Higher and farther than anybody in a gray place dares to dream. It was like some beautiful bird flapped into our drab little cage and made those walls dissolve away...and for the briefest of moments - every last man at Shawshank felt free.

这是被广大影迷称之为无冕之王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瑞德的画外音,画面中是一段长长的镜头:主人公安迪不顾典狱长的威胁将门反锁,用扩音器将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第三幕中伯爵夫人和苏珊娜著名的二重唱《晚风轻拂树林》传遍整个监狱,镜头摇移到屋外,从由肖申克监狱下而上直到犯人的放风区上空的俯拍,当音乐回荡在监狱上空的时候,包括犯人和狱警在内的所有人都静立着,有一种抛却所有愤懑、狠毒和怨怒,仅仅是为了音乐而存在的感动,整个监狱俨然是个神圣的教堂,相信不管你是否喜欢歌剧,甚至是否喜欢听音乐,看到这一段你一定会感动——莫扎特的音乐是如此美妙,那些平日里最粗劣最愚昧的人在这一瞬间都变得高尚美丽。

正如安迪的朋友瑞德旁白说的那样,虽然我们很多时候没有刻意去聆听,但我们可以感觉到莫扎特音乐的存在。一代又一代的电影大师们,在需要表达强烈的内心情感,撩拨人们心灵中最柔软的那一部分时,总是一次又一次借助莫扎特的音樂,就如《海上钢琴师》那样,虽然全片音乐都是以爵士音乐为主体,但在开头和结尾需要表达强烈内心情感时,仍然用的是莫扎特音乐。

《费加罗的婚礼》这部歌剧是莫扎特歌剧创作的巅峰之作,剧中有太多足以流传万世的唱段,加上曲折缠绕的剧情发展,最后塑造出了一部颂扬爱情伟大的杰作。仅《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和苏珊娜的这段著名的二重唱就被多次引用,科恩兄弟的经典黑色电影《不在场的男人》中运用了这段音乐,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兄弟俩的怪诞黑色风格;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火柴人》里也同样运用到了这个二重唱;歌剧中著名的序曲也被很多人用过,最有名的是《落跑的新娘》里的运用,这个主题和歌剧类似的电影运用这个序曲再也合适不过了。路易·马勒的晚期名作《五月傻瓜》以清新温柔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家庭的故事,其中也运用到了其中的凯鲁比诺的小咏叹调《爱情的烦恼》。

说到莫扎特的音乐与电影之间的联系,最早可以追述到1930年的德国经典电影《蓝天使》中,这部由约瑟夫·冯·斯登堡自导自演的作品在电影史上享有无上经典的地位,尤其是他和当时叱咤一时的女明星玛丽·黛德丽的合作成为了荧幕上最早的导演与演员完美拍档。约瑟夫·冯·斯登堡扮演一名中学教师,因为到夜总会调查班上学生的放荡生活,竟然疯狂地爱上了一名歌女,经过教师的苦苦追求,她终于嫁给了他,而他的前途也因此被毁。最后,她对他产生厌倦,复出演唱,他却孤独地在他以前任教的教室倒下。无数影评人都趋之若骛地探讨这部爱情先锋之作,但却几乎很少人注意到在电影片末的音乐运用,那就是莫扎特的歌剧《魔笛》中的帕帕·基诺的咏叹调《如果有个爱人该多好》,唱段在帕帕独有的幽默中哀伤的唱道:吃的喝的都有,世界上漂亮的女人多的是,就是没有一个爱上我。此处的运用显然是和老教授的心境是相照应的。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当时有声电影才刚刚问世不久,在电影的片尾就能如此契合的结合歌剧来表达电影的主题实属不易,由此可见导演的独巨匠心。

《魔笛》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直到他临终不久才完成,《魔笛》既具有正歌剧的庄严,又具有喜歌剧的明快,其音乐将神秘、圣洁的宗教色彩和明朗、欢快的世俗色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十分动听。莫扎特本人十分钟爱《魔笛》这部歌剧,他亲自指挥了第一场、第二场的演出,临死前几个小时,他还渴望听到《魔笛》的音乐,他请人把钟放在床头,以便计算时间,在想像着正在进行的《魔笛》演出。

在《蓝天使》的影响之下,后继导演也开始注意到莫扎特音乐的巨大潜力,纷纷开始效法。而在《魔笛》上动足了脑筋的作品还有不少。例如1948年马克斯·奥菲斯改编茨威格小说的经典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也运用了《魔笛》的选段,1975年美国大导演伍迪·艾伦的影片《爱与死》中运用了它的序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74年意大利电影《午夜守门人》,这部备受争议的作品讲述了一名二战时期的军妓和一个纳粹军官在二战后再次意外相遇,两人在一系列痛苦的回忆和爱情的纠葛中双双走向灭亡的故事,看后叫人不禁连打寒颤,电影中的音乐运用也应值得我们留意品味。因为剧中的女主角的丈夫是一名指挥家,而他一直疏于妻子的感情。导致最终悲剧的原因是他所忙于排练的歌剧《魔笛》,而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魔笛》所要表达的主题是有关爱情的崇高力量,纵然有万般磨难只要有坚定不移的爱情作为精神支柱,那么黑暗必将过去,而影片中所反映的却恰好是这个歌剧主题的背面,或许导演这样安排就是刻意的,在光明的背后总有午夜守门人在地狱守侯着无知生命的光临。

“新德国电影运动四杰”中,赫尔佐格是最具哲学家气质的电影导演,他的电影是明显的“主题先行”的产物,极其风格化。他总是选择一些人类生活经验和文明的理解力之外的人物或事件,放在一种与人类经验保持距离的极端境况下,反省人类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1974年,他根据欧洲历史上被人们称之为“欧洲之谜”的加斯·赫伯事件拍摄的影片《加斯·赫伯之谜》就是其代表作之一,影片也是借用莫扎特的《魔笛》中的咏叹调作为开头和结尾,寓意及其深刻。

影片的引子部分是一组平静、舒缓、安详的长镜头,看起来和电影毫无关系:平静的河面,一叶小舟轻轻荡过,泛起涟漪,一个少女朦胧的面容慢慢化作河边洗衣的老年妇女,人的一生从年轻到衰老,就像这样,平静而安详,多么美好!但是,导演一开始就给影片加进了一个不和谐的因素。随着影片的开始,莫扎特《魔笛》中塔米诺王子误入夜后黑暗森林时的咏叹调“Dies Bildnis Ist Bezaubernd Schon”,就在这平静、安详的画面中缭绕着,挥之不去,当咏叹调唱到一半时,音乐、画面戛然而止,接着进入正片。

这一段镜头看起来很玄妙,仔细分析起来我们不难发现,导演通过塔米诺王子的咏叹调告诉我们,在这平静安详的生活中将有一个“外来的”闯入者,他将考验人类赖以骄傲的宽容和同情心,探索所谓的文明与进步背后的阴影。果然,導演的镜头一转,他用一组极为冷静和克制的长镜头来详细渲染加斯·赫伯在地窑中肮脏而浑浑噩噩的生活,然后,象征人类的黑衣人“父亲”出现,他将带着加斯·赫伯走入文明社会,走入我们中间。夜色深沉,四野寂静,墨绿的草地和树木像人类的同情心一样暧昧地沉默,背他出来将要弃他于市的父亲一袭黑衣,在画面的中间背对镜头端坐着,如一座威严冰冷的塔,前景中的加斯·荷伯俯卧于地,显得那么无辜和无助,也许,弱势的、边缘的个体需要帮助的时候,社会就是这样一个冷漠威严的塔。

而在影片的片末结尾,有近两分钟的长镜头:解剖完加斯·赫伯的尸体,书记员作完记录,心满意足地从屋内出来,挥手叫了马车,却只让车夫把他的礼帽带回家,他则要步行回家,因为“这是值得记住的一天”,他得与平时有所不同才行。他们刚刚在加斯·赫伯的大脑和肝脏发现了不正常的形状,“使我们最终能对这个怪人做出解释,真是太棒了”。镜头缓缓地向右摇了九十度,不动声色地看着这个有些滑稽的背影自言自语,沿着房屋夹道的石板路,跟在马车后面走向城市的深处。影片开头部分戛然而止的塔米诺王子的咏叹调在这里接着响起,科学和冷漠最终取得了对这个可怜的非人的胜利。

和《魔笛》、《费加罗的婚礼》一样在电影中有被广泛使用的是莫扎特的另外一部歌剧《女人心》,钢琴家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说:“莫扎特音乐中还有以下各种对比:宿命与个人;潇洒、优雅与庄严;滑稽与严肃;反语与直白——特别是在《女人心》中。”

在影片中运用《女人心》最典型的是《毕业生》的导演迈克.尼克尔斯2004年的影片《偷心》,这部文艺片通过两男两女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深刻揭示了美国当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问题,以及对感情,婚姻和性爱的看法。电影里的台词十分的泼辣犀利,有很多赤裸裸的性话题,但在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后,让人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了自身的问题所在。而影片中所流露出的种种迹象和莫扎特的《女人心》里的主题“女人是靠不住的”有那么一丝相像,影片中的两位男主角最后的情感结果似乎都处在女性的下风。虽然影片不是在向《女人心》有意靠拢,但几处选段的运用却很有意思,其实真正出现《女人心》的段落只有3处,但却几乎把里面的有名片段全部囊括了。第一次出现是茱丽亚·罗伯茨扮演的摄影家和裘德·洛扮演的作家的见面,那是茱丽亚在剧中首次出现,刚开始的时候,两人一边交流而她一边在为作家摄影,此时画外音只是隐约地出现,似乎是在大气中飘荡一般,如果不注意的话根本无法辨别。而在这之后,两人的感情开始灼热起来,互相都爱慕对方,最后两人亲热在了一起,而音乐也随着两人的情感发展不断渐强,最后在多拉贝拉的咏叹调《狂乱骚扰着我的心》中达到了高潮,而空气似乎也凝固了一般,两人的情感被音乐完美地烘托了出来,可谓是珠联壁合的经典结合。音乐的第二次出现是不久后的第二男主角克里夫·欧文扮演的外科大夫的出场。这一次的音乐运用很有意思,呈现在耳边的是《女人心》的C大调序曲,场景是诊所办公室里,而他正和尚未结识的裘德·洛在性爱交友网上聊天。作家在惯用他恶作剧式的男扮女角,一开始似乎都在相互认识寒暄,音乐也处在行板的状态下,风平浪静。而随着两人聊天的深入,所谈论的话题也开始胆大露骨,似乎正在进行一场网络的性爱约会,而此时的音乐也转为俏皮的快板,速度逐渐加快,莫扎特独有的嬉游曲风格呈现;为配合两人的低俗形象和举止起到了讽刺的效果,而整个场景随着序曲的结束而正好收场,这也显然是导演有意控制和设计的一幕。音乐第三次的出现是在大饭店中,此时两人分别离开各自的伴侣而走在一起,这里所要称赞的是摄影的美感,一开始的镜头是一个略带俯角的全景,把整个大饭店顶楼的气派很好的展示了出来,而音乐不知从哪里飘荡了出来,而随着镜头的推进,让人明白了音乐是从吧台的电视里出来的,音乐一直是多拉贝拉姐妹的唱段,这里的运用起到了烘托环境的作用,因为往往当呈现出一个富丽堂皇的建筑时,高雅音乐是最好的伙伴。

而把莫扎特音乐运用到极致的,是美国导演西德尼·波拉克于1985年拍摄的《走出非洲》,一本平淡无奇的自传体小说被搬上银幕,竟然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编剧、最佳摄影、最佳原作音乐等7个奖项,成为传奇,这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英国作曲家约翰·巴里在影片中对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的运用。

全片从女作家卡琳·布里克森的回忆开始,出现在片头的配乐主题,是作曲家根据影片一开始我们就听到、而且后来一再出现的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主题的动机创作的。这是男主人公丹尼斯最喜爱的音乐作品。我们听到的这一旋律因此具有一种典雅、高贵的品质,同时又带有着作曲家约翰·巴里最鲜明、最迷人的创作特征。它节奏沉稳,和声宽广,旋律优美,舒展流畅,是约翰·巴里最受人喜爱的银幕旋律之一。在摄影机优秀而忠实地再现的辽阔壮丽的原野上,通过音乐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大地的律动、万物的呼吸和泥土的芳香。

莫扎特的作品在影片《走出非洲》中是以“画面有源音响”方式出现的。从丹尼斯送给卡琳一架留声机的情节起,我们就不断地听到莫扎特的几首器乐作品片段。其中使用次数最多、积极参与了故事叙事的,是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单簧管独奏的主题质朴宁静、意味深长,在影片的后半部它时时伴随男主人公丹尼斯在镜头中出现。丹尼斯一向不愿受到情感的羁绊与家庭的束缚,拒绝了卡琳想共同生活的愿望。他习惯了独往独来,注定要漂泊一生,在卡琳听着留声机播放的音乐,苦苦等候心上人再度光临的场景中,独奏单簧管静静的旋律似乎在加深她心中的孤寂和失望。

走进非洲是为了逃避,走出非洲是为了逃离,进出间是生生不息的爱情咏叹。在非洲广袤的土地上,人不幸成为最脆弱的生物,而莫扎特却给这最脆弱的心灵温柔的抚摸和慰藉。

莫扎特三大喜歌剧中也许《唐璜》的银幕缘最小,或许和其中所透射出来的过于阴暗的氛围有关。最有名的运用是法国大导演夏布罗尔的名作《冷酷祭奠》里的大段运用了。导演通过这个简单的故事,深入揭示了女性内心由于自卑而产生的极大的非理性反抗,同时对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做了详尽的描述。似乎运用《唐璜》的音乐能够很好地反映人的内心活动,尤其是人的挣扎与反抗,这是莫扎特其他歌剧里所没有的。

篇9:电影观后感 莫扎特的一生

——莫扎特的一生

125051138 张跃茹

电影没有直接一第一人称讲述莫扎特的一生,而是通过一个第三者——一个罪恶的第三者的转述,这个天才的艺术家的辉煌、潦倒、短暂、永久的一生。

莫扎特不仅仅是天才的艺术家,也是天生的,少年成名。天才的艺术家总是相似的,性格独特,略有怪异。像中国古代少年成名的诗人文学家——王勃一样,以7岁一首《鹅》扬名,也因而养成了不羁的性子。莫扎特也是从小家庭熏陶,近水楼台,很早就在皇室赢得了美誉,有了自己作的乐曲。但是都是桀骜不驯的性子,都不明白在那些年代,皇室的权威,即使再优秀的艺术家,也离不开皇室、上流社会的认可,不可能随心所欲的进行艺术创作。

王勃因为少年心性,戏为《檄英王鸡》文,后又牵连父亲贬,后渡海探亲溺水而亡。莫扎特因恃才傲物,无意间得罪了心胸狭隘的萨列里——电影的讲述者,而萨列里久居高位,深的皇帝大臣的欣赏,尤其是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胜于莫扎特甚多,萨列里时不时的捅刀子,抹黑莫扎特在皇帝等人眼中的印象,阻挠莫扎特的演出及授课,使莫扎特糟糕的生计更加雪上加霜。

也许爱艺术的人,都有那么一些执着。莫扎特执着的认为他一个致力于美妙神奇的音乐创作而不是教小姑娘弹钢琴,萨列里执着的想求得他人认可和欣赏。但是他们都不如意,萨列里遇到了莫扎特,产

生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愤恨,而他因为身居高位,有了作恶的力量,邪念稍稍不控制,就产生了恶果:

莫扎特在三岁时就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六岁时,莫扎特就以高超的演奏技艺轰动了作为欧洲文艺中心的维也纳艺术界。两年间,他走遍了德国、法国、美国荷兰和瑞士,从此欧洲各国不仅

称莫扎特为“神童”,而且称他为“十八世纪的奇迹”。八岁时,他创作了第一批奏鸣曲和交响乐作品,十一岁写出一部歌剧。

但是,这个“神童”愈是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大师,贵族社会愈是对他失去了兴趣。少年时期的天才演奏被视为一种消遣和娱乐,而成年的莫扎特,却不再引起人们的兴趣了。特别在十七、十八世纪时,音乐家们都是靠贵族的庇护而生活。莫扎特不甘于这种奴役式的境遇而选择了一个自由音乐家的艰辛道路,因而从青年时代起就不得不为谋生和得到人们的承认而艰苦奋斗,终其一生都挣扎在贫困泥沼中。

莫扎特因为萨列里假扮他的父亲,接连不断的恐惧,身体越来越虚弱。最后,在萨列里又一次的欺骗中,竭力创作《安魂曲》,最终,妻子的到来,也未能明白萨列里这个虚伪邪恶的音乐家的本质,不甘的看着未写完的作品,凄凉地死去了。萨列里终于从精神上和物质上都折磨死了这个伟大的音乐家——他逝世时尚不满三十六岁。

篇10: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观后感

有时候活了几十年回过头才发现自己的错失太多,人到中年,却不知道为何而活,不清楚该如何活着。

让曾经是孩子的父母重新找回并懂得曾经的自己,(涛先生)时光倒流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

篇11:《莫扎特传》影评

高一(5)班 李聪聪

音乐课看了《莫扎特传》,不免想起了《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这本书的书名。4岁时创作了第一首协作曲,7岁时又写出第一首交响乐,12岁创作了第一出歌剧的人,无疑就是备受神的恩宠的人,而这个人的名字就是——莫扎特。

莫扎特是个天才,至少我总是这么觉得的。其他天才总是怪异的,我从小就这么觉得。片中莫扎特的笑无疑是留给所有同学印象最深刻的一样事物了。作为一个音乐天才,莫扎特在其他方面的表现总是让人不法理解,简直就是个疯子。这就是为什么我提到了“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这个短语。莫扎特是个天才,但倘若他失去了音乐的才能,他与疯子无异。《莫扎特传》从萨列里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莫扎特的一生。萨列里羡慕莫扎特,却又嫉妒莫扎特,后来甚至到了几乎扭曲的地步。他一次又一次地暗地伤害着莫扎特,而莫扎特却一直认为萨列里是一直支持他的好朋友。对于这个影片来说,我觉得饰演萨列里的演员十分出色。音乐是一个神奇的事物,一个真正热爱音乐的人在音乐面前时,他的灵魂会被洗净。而那个演员再欣赏音乐时,那种眼神只让我看到了羡慕,没有一丝嫉妒。只有当他离开音乐时,他才会开始实行他的罪恶,当然我也相信这就是真正的萨列里。

相比萨列里,莫扎特这个角色更加难以表现。他是一个天才,又是一个疯子。演员在细微的方面很难让观众感受到这个重要的角色,于是他便以那个笑容来让我们记住这个不朽的人物。

莫扎特只活了35岁,但他给后世人带来的,却不只是其他人能通过短短35年能成就的。贝多芬的音乐是改出来的,而莫扎特的却是在脑子中,只需要写下来就是一副完美的作品,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初稿和其他人的定稿一样工整。

天才的世界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这也就注定了别人不能品味他作品中希望别人品位的东西。专精音乐的人尚且如此,外行就会把莫扎特完完全全看做是一个疯子。

上一篇:《枣核》 教案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下一篇:看童话剧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