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亲的诗歌现代诗

2024-04-08

关于母亲的诗歌现代诗(共9篇)

篇1:关于母亲的诗歌现代诗

关于母亲的诗歌现代诗_赞美母亲节的诗歌简短【精选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母亲的诗歌现代诗_赞美母亲节的诗歌简短【精选4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母亲的诗歌现代诗_赞美母亲节的诗歌简短【精选4篇】1

也许岁月带走了您的丰采,留给您头发的苍白,但它永远带不走您慈祥的笑容。

妈,在这特别的日子里,请让我献上最诚挚的谢意!

母亲节快乐。

我爱的母亲,想说的说不尽,想写的写不完,一切,尽在不言中。

关于母亲的诗歌现代诗_赞美母亲节的诗歌简短【精选4篇】2

母亲就如春天的天使,送来了温暖的春风,带来了如丝的小雨,吹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需要,这位慈爱的天使,照顾孩童的生活,保护孩童的安全,付出了一切,尽管我们再怎麽的坏,母亲这个天使,仍然拥有海般的度量,来宽容我们。

妈妈的爱像块糖

妈妈的爱,就像块糖,包在唠叨里,藏在责骂里,让我东找西找,直到我懂事,才找到。

关于母亲的诗歌现代诗_赞美母亲节的诗歌简短【精选4篇】3

妈妈,在人生的道路上

您为我洒满一路黄金

妈妈,在无知与成熟间

您为我架起一道桥梁

走遍天涯海角

您的爱时刻伴随着我妈妈,看到您的丝丝白发

触摸到您刻在脸上的一道道皱纹

我好想说:“您辛苦了!”

妈妈,您常常指点迷津的小羔羊

滋润这棵稚嫩的小树苗

春蚕到死丝方尽

您苍老的身影

在我的心里激起一片片涟漪

妈妈,您辛苦了!

关于母亲的诗歌现代诗_赞美母亲节的诗歌简短【精选4篇】4

1、很多时候,有几分酸腐的我并不刻意去歌颂母亲

在盆地中部的一个小镇

在初夏的午后,母亲靠在椅子上

扬着轻鼾睡了过去

这场景如此普通,以至于那把经年

斑驳的木椅,似乎更能勾起

我的回忆

2、很多时候,我关注的是

小镇渐渐枯败的梧桐树

儿时嬉戏的石桥

不再清澈见底的`河水,以及那些

像突然从大地上冒出来的明亮的孩子。

当我的目光回到,这座砖瓦结构的老房子

母亲的午睡似乎远没有结束的迹象

我猛然惊觉,母亲的睡眠

如此执着

3、很多时候,故乡小镇

仅仅停放在记忆的某个地方

在一些偶然的遭际前

用作回味与凭吊的素材

好多年来,我离开了又回来

就像此刻母亲悠长的呼吸,反映着

结束了又开始

4、午睡的母亲

她穿一件花格棉布衬衣

裤子也呈相同的面料

脚上着一双小巧的凉鞋

双腿微曲,一只手

抓住椅子的扶手,抓得很紧

另一只自然的垂在胸前

干瘪的胸部,已失去了昔日

哺乳的骁勇

皮肤有些苍老,嘴唇轻启

不再用作饭前的唠叨

鼻子微塌,由它策动的鼾声

在每隔5秒后准时响起

双眉的距离,大约是7毫米

甚至更近。额上几道深深的皱纹

却比她抬头说话时浅了很多

风吹过来

风吹起的几根白发

与门外的老梧桐

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动

5、这个时候,有行人走过

活在这个小镇,多年的人们

他们招呼我,看着我我看着母亲,这个五十岁的女人

午睡的母亲,并没有惊起一只蚊蝇

却陪我度过了一段午后的时光

篇2:关于母亲的诗歌现代诗

很多时候,有几分酸腐的我

并不刻意去歌颂母亲

在盆地中部的一个小镇

在初夏的午后,母亲靠在椅子上

扬着轻鼾睡了过去

这场景如此普通,以至于那把经年

斑驳的木椅,似乎更能勾起

我的回忆

2、

很多时候,我关注的是

小镇渐渐枯败的梧桐树

儿时嬉戏的石桥

不再清澈见底的`河水,以及那些

像突然从大地上冒出来的

明亮的孩子。

当我的目光回到,这座砖瓦结构的老房子

母亲的午睡似乎远没有结束的迹象

我猛然惊觉,母亲的睡眠

如此执着

3、

很多时候,故乡小镇

仅仅停放在记忆的某个地方

在一些偶然的遭际前

用作回味与凭吊的素材

好多年来,我离开了又回来

就像此刻母亲悠长的呼吸,反映着

结束了又开始

4、

午睡的母亲

她穿一件花格棉布衬衣

裤子也呈相同的面料

脚上着一双小巧的凉鞋

双腿微曲,一只手

抓住椅子的扶手,抓得很紧

另一只自然的垂在胸前

干瘪的胸部,已失去了昔日

哺乳的骁勇

皮肤有些苍老,嘴唇轻启

不再用作饭前的唠叨

鼻子微塌,由它策动的鼾声

在每隔5秒后准时响起

双眉的距离,大约是7毫米

甚至更近。额上几道深深的皱纹

却比她抬头说话时浅了很多

风吹过来

风吹起的几根白发

与门外的老梧桐

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动

5、

这个时候,有行人走过

活在这个小镇,多年的人们

他们招呼我,看着我

我看着母亲,这个五十岁的女人

午睡的母亲,并没有惊起一只蚊蝇

却陪我度过了一段午后的时光

篇3:关于初中现代诗歌朗读教学的思考

朗读并不是让学生机械的将文字变为声音,而是让朗读者还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读中结合作者的情感、情境和思想。学生在朗读中可以体会到文章的美感,感受作品创造的意境,并且体会到文章中文字的深刻含义。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需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鉴赏、感悟、解析的能力,感受中国文化艺术之美。

二、现代诗歌朗读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一)忽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很长时间里,教师对现代诗的朗读教学都是漠视的态度,认为朗读教学对考试没有任何好处,也就减少或者删掉了现代诗朗读的内容。教师在讲到这些无法提升学生成绩、考试不涉及的现代诗时,要么是抛给学生自主学习,要么是简单的分析诗歌主旨,这样以来学生只能每天在繁杂的题海中忙碌,无法通过现代诗歌体会美和欣赏美[1]。有些时候,教师让学生读诗歌,也只是为使其纠正错误发音,并不是让他们去真正的朗读。教师会直接跟学生说朗读并不重要,朗读不好也能拿高分,学生在这种思想的灌输下,不会去想办法提升自身朗读水平,也就无法感受现代诗歌的结构美、音韵美、感情美。

(二)教师缺乏对学生朗读方面的指导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只有通过感情充沛的朗读才能够获得丰富的感情体验,并且透过文字和诗人产生思想的共鸣。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机械的方法来讲解灵活的诗歌。

往往会应用这种方式:首先讲题目,然后介绍写作背景,讲解诗歌每句话的意思,最后总结主旨。在这种固定的模式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进行和教师的互动,比如有位教师在讲解《乡愁》的时候,首先指导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而且让学生分角色一组一组的朗读。这些朗读形式看起来趣味横生,但实际上缺乏实质效果。学生只是自由的朗读,并没有获得教师的评价,缺乏反思,最后没有任何收获是必然的[2]。

三、关于初中现代诗歌朗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教师要明确现代诗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朗读教学和学生的成绩没有直接关系,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思维下,自然减轻了朗读教学的分量。教师要接受新课改中提出的新要求、新理念,减少对诗歌的解析时间,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现代诗歌朗读教学课堂。同时,教师不能只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不能只让学生自由阅读,教师要利用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二)有机结合朗读和其它教学环节

朗读,可以让学生和诗人产生心灵的共鸣,并且了解诗歌的深刻内涵。但是教师不能过分夸大朗读教学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有机结合朗读和其他教学环节,这可以有效提升朗读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可以将“读”当作教学主线,同时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扩展、领悟和感受。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带着任务去朗读,比如在学到《天上的街市》这篇现代诗歌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第一遍读的时候,边读边想:这首诗描绘了什么画面?如何用散文的语言来讲述诗歌的内容?如此以来,学生可以初步把握诗歌的情感中心。教师应要求学生带着充沛的感情朗读,在朗读中需要听到“味道”。

(三)教师要善于范读

示范朗读可以是对学生的一种有效指导。教师要掌握好现代诗歌的韵律和情感状态,学生在良好的示范下可以更快速的领会作者的情感。比如教师在讲解《乡愁》这首现代诗歌时,可以首先让学生一起朗读,让学生知道这是表达乡愁的诗歌,然后教师可以播放提前准备好的纯音乐《思乡曲》开始范读,所有的学生都被这浓浓的思想感情感染了。学生在充满韵律和感情的朗读中,沉浸到了作者的忧郁意境中。丰富的情感并不仅仅通过语气表现出来,他通过重音的强调、音调的升高和降低、节奏的快速和缓慢来表现出来。初中生的理解能力仍然有限,教师需要通过范读,表达出是各种的特殊韵律和味道,让学生获得其他环节没有的体验[3]。

(四)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需要适时的营造符合诗歌情境的教学氛围。在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的同时,使其从诗歌中读出自己的体验。创建情境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有些诗歌的所描述的事物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学生无法展开生动的想象,进而难以朗读出感情。比如,教师在讲解《乡愁》这首现代诗歌时,可以通过创建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和家乡的无限怀恋。学生可能难以把握用何种语言来表达作者的这种情感,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来感受诗歌的语言。

教师还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来丰富学生的视听感受。比如,教师可以通过音乐、图片等来增强学生在视听方面的体验,让朗读课堂充满趣味。音乐可以有效的营造出动人的气氛,学生在音乐的铺垫下,不管是缅怀追忆的诗歌还是慷慨激昂的诗歌都能够优秀的完成。诗歌和音乐的有效结合往往创造到完美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用《送别》这首歌曲来引出《乡愁》。

四、结论

综上,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需要指导学生用心灵去体会现代诗歌的音韵和情感美。朗读不仅可以让学生体味诗趣,而且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文化素养。中学生的记忆能力较强,朗读可以使其扎实掌握语文材料,并且在生活中灵活的应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不断的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朗读教学方法,从而发现更有效、更新颖的教学方式。

摘要:朗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学生和教师、教师和文本、学生和文本相互交流互动的过程。本文阐述了诗歌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而后讨论了提高现代诗歌朗读教学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诗歌,朗读教学,思考

参考文献

[1]韩志翔.再谈课文朗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文教资料,2015(21):68-68.

[2]王克强.诗歌审美与现代写作[J].写作与欣赏,2014(6):47-48.

篇4:关于“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

一、《诗歌报》的前“大展”时期

作为策划实施“大展”的两个主要人物之一,我首先要说,对于《诗歌报》来说,“大展”不是凭空而起、突然降临的“飞来峰”。在“大展”之前,在《诗歌报》早就存在一个“前大展时期”。“大展”是1980年代现代诗歌的一个高潮,然而在《诗歌报》,在“大展”这个高潮之前,早已经潮起潮落,波涛汹涌。

“大展”特点之一,是推出了几十个诗歌团体,而《诗歌报》早在1985年4月6日就开辟了《诗社纷纷来如潮》专栏,每期都介绍10多个诗社。此外,还开辟了《全国诗社作品交流中心》,《校园诗社》等专栏,介绍诗社成员,发表他们的作品及他们的诗歌理论主张。到“大展”之前,《诗歌报》推介的诗社有一百多个。

“大展”之前,《诗歌报》推出了4期《崛起的诗群》专栏,每期都是横跨两个版,总共发表50多个诗人的简介以及他们的诗论和诗歌作品。还推出一个整版的《巴蜀诗页》,专门介绍了四川“非非”等诗歌群体。

以《崛起的诗群》《巴蜀诗页》《全国诗社作品交流中心》等栏目为标志的“前大展时期”,无论是作者的阵容,还是作品的质量,都超过了后来的“1986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

当然,后来的“大展”规模及其产生的轰动效应,是“前大展”不能比的。

二、对于“大展”情况的一些说明

“1986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自问世之日起,就在中国诗坛引发一场超级地震,诗歌界为此争论了近三十年,其影响的余波至今不绝。

今年是“大展”问世30周年,由于时隔久远,加上史料的日渐稀缺,有一些关于“大展”的议论渐渐沦为了主观想象,与实际情况出现了偏离,作为第二发起人和共同策划实施者,我有必要为恢复“大展”的历史原貌说几句话。

1、大展是徐敬亚先生发起的,但不是他一个人完成的。毫无疑问,徐敬亚先生是“大展”的第一发起人,是“大展”的总设计师和操盘手,他的贡献无人可以撼动。但是,《诗歌报》能够参与“大展”,使“大展”产生专业影响力,主要是我发起的。我说过,我代表了《诗歌报》的先锋性和探索性,当徐敬亚把他的想法告诉我,经我向《诗歌报》领导人严阵先生、蒋维扬先生汇报、解释、游说,《诗歌报》才有可能参与并成为主办单位。所以我说自己是“大展”的第二发起人。

2、徐敬亚在“大展”之前,都是和我联系,共同策划实施“大展”的具体事宜,也就是说,徐敬亚在“大展”之前,从来没有和蒋维扬先生联系过。徐敬亚后来在多个场合,说他为了“大展”,与《诗歌报》的蒋维扬、姜诗元联系,一拍即合云云,这是他记忆出了偏差。早在“大展”之前,徐敬亚到《深圳青年报》担任编辑期间,我们就已经开始联系。他曾经在《深圳青年报》的《两界河》文学副刊,发表了我的《本年度潮湿》组诗5首;应当说作为报纸副刊,一次性发表5首诗,动作算大的,体现了徐敬亚“真哥们的真友谊”。我的组诗的题目本来叫《潮湿》,是徐敬亚给我加上了“本年度”三个字,他说是为了增加“当下感”,我采纳了他的意见,一直沿用至今,并成为我诗集的名字。徐敬亚先生后来还为这5首诗编发了徐晓阳的评论文章《忧郁而粘稠的雨季——评姜诗元的诗》。

3、徐敬亚在“大展”之前没有和蒋维扬先生联系过,这在蒋维扬先生的《一封由“大展”引出的信》中得到佐证,蒋维扬先生说,徐敬亚“通过青年诗人、时任《诗歌报》编辑的姜(诗)元同志牵线”(实际上,我做的事不仅仅是牵线,后话再说)联系了诗歌报,他并没有说徐敬亚和他联系过。

徐敬亚给我写过多封信,大都遗失了,幸好留下一封信,从中可以看出若干問题,全信如下:

诗元

收你27日信后我很高兴!看来我估计得对,诗歌报有魄力!我也注意到你们发了有诗群和非非等,你的文章也表明你们是逐浪潮的。在国内诗刊报中,你们干的最放感,这是我们合作的基础。

我很早就想办大展,来深后一直被动。今年才有可能的精力。我给你去信时,已同报社头打过招呼,并且已积了稿子。收你信后,为慎重起见,我又重新将你的信提请编辑部和总编副总编并在编委会上讨论——已一致通过。

些小修改和补充,如下:

1、那就编四个整版(你说可四可二)。

2、各家发两整版。

3、署名分别要用“主客式”,你署《诗歌报》《深圳青年报》联合主办,我署青报诗报合办。

4、各自分付稿酬。

以上2、3、4点均为你的意见。

5、同意你们的审稿权,特殊情况下(你话)你们有权处理。你应相信我不会太让你们费事。有变动通知我便可。

6、版面不宜过“花”,所以可分别排版,由我们统一制作通栏标题:

“……大展”,100级以上圆黑字号,植字照排后寄你,由你们制锌板,——这样双方没有经济往来。标题植字,由我找人弄,不用钱。

我们逢二、五出报。

7、时间,我想10月21日较好,这也符合你说的10月10日前下稿的意见。周二,双方同时上报,我们用2、3版,你们的版面由你们酌定。

8、我7月5日已发约稿信,目前稿件已有20多个流派。我昨又打印一信,再发出,以求稿件更好。25日我去兰州开会,走前将手中稿子编完,9月上旬归来时,我想路经合肥,带去我报约请函(你们说过)如你所愿。派1—2个人同我一起来深圳定稿,怎样?来深费用你们自己出,九月中旬好不好?多少人,你们定。如你们不来,我便不经合肥了,回来编完稿子,在10月10日前把稿子寄到你的手里,以上事项请你们回复一下。

nlc202309081235

另,报社意见,此举必带来大量邮购(我估计可至少增加1000份发行),我的意见,统一由《诗歌报》发行。大展刊出前,同期报上也发邮购消息,分别在两家报上发出大展消息,连发1-2或3期及邮购办法,出报后我们将一定数量的《深青报》邮至你报,统一由你们“成套”地邮给读者。我想,此举从发行角度看是乐观的,每流派估计可要100份,如30流派便3000份,还可能更多。(我们当然给发行量,不过那钱太少。)

至于评论界,我看会有反响,1、兴奋、支持、评论;2、表示我们“拔苗助长”之感。他们不重视创作,是因为这几年创作上不够有力量,无明显对象。至于拔苗,我是想伺机请这群诗魔诗鬼们自己拔头发一举一一总要人为一些。不能全听自然。

是否可称流派?我至10月10日前想再考虑。雏展、潜流、亚流派群等等,再想,也想再审视一下作品。

4000字文章如我写,我当然不会滑(?)意平庸。这一点,只恐你们怕险。但我亦非当前,所以我估计基本同预想。现在的问题是,我想两家报社,都应有一文章,另一文章可以由你们、我们写。我们写便是曹长青写,一定会有锐气!他是我报副总编,黑大77级毕业,有文采,有创新意识、哲学意识。出过《诗的技巧》一书(与谢文利合编),我倾向于他写。如你们有合适的人,你可来信商量。但你们看原稿时间少,怎么办?我想,开始时文章(两篇)均可由我们写,以后的评论(将大量的)可以由你们全面搞。

你的诗怎么参加?你还有什么推荐?请寄我,你们有流派吗?不参加流派我就单发,请写示我。兰州会你们谁去?

你的文章我读过了,我(有)胆气,也不乏理论。关键一点是你看到了又一个潮头。而很多人茫然。

字草望谅,我是控制不了速度。

敬亚敬礼

八月十日晚

附记:

此举我们好好搞一搞,85年3.21我们搞的那个诗专版,《诗刊》《诗选刊》等都选了,甚至《新华文摘》也选了。《中国文学》海外版(英文)也选了。就是抓住了或说碰了一个时机!你分析过了,目前形势很好,流派展出后一定会有大反响!包括海外,香港的朋友会关心!

尽快复我一信,我们就拍手敲定。

4、从徐敬亚的来信中可以看出,我和他为了“大展”的诸多事宜,曾经多次协商,反复切磋,涉及《诗歌报》方面的事,由我负责搞定,他并没有和《诗歌报》其他人再作联系。徐敬亚最初提出的大展名称是“中国现代诗流派大展”,是我提出来将“流派”改为“群体”,我是根据大学里学的文艺理论知识,知道一个文学流派的产生,必须有相对共识的理论主张,有若干个创作主体及一定的代表性作品作为支撑,才能成立。根据当时的情况,许多诗歌群体都是仓促形成,不具备作为流派的基本条件,我们要打出“流派”的旗号,容易受到保守势力的讥讽和攻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许多批评“大展”的人,还是无视“群体”,而抓住“流派”来说事,以便否定“大展”的成色。

5、在徐敬亚这封信之前,我们的计划是《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各拿4个版面,分两期用8个版面推出“大展”,到最后决定时刻,是《诗歌报》这边的领导,担心动静太大,引起更高级别主管部门的反弹,决定《诗歌报》只用2个版,所以最后才出现《深圳青年报》多出3个版的不对等的情况。

6、即使仅凭这封信,也可以看出我参与了“大展”的策划,并不是蒋维扬先生所说的,我只是“牵线”的。从这个不准确的说法,可以看出蒋维扬先生不管或者是不了解“大展”具体情况,这也符合当时我在《诗歌报》工作的实际状况。当时的主编严阵先生,编辑部主任蒋维扬先生对于我的业务能力是信任的和放手的,我要做的事,汇报了,他们点头了,我就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他们基本不问,甚至连我为《诗歌报》撰写的大量文章,他们也只是做一些文字上的把关,几乎不作大的修改。拿影视作品来比喻,领导就是制片人,可以决定作品的生死,但决定不了作品的艺术价值。我就是导演和演员,我没有生杀大权,但我的能力和水平,可以决定作品的艺术水准和艺术价值。

对于徐敬亚这封信,我要补充的是,我作为《诗歌报》一方的代表,不仅参与了“大展”的策划,还参与了组稿工作。在这封信里,徐敬亚说“目前稿件已有20多个流派(群体)”,“大展”最后呈现的是“59个群体(流派)”,可见大部分组稿工作,是在《诗歌报》《深圳青年报》确定合作之后进行的。既然已经确定合作,我作为《诗歌报》的代表,就不可能不参与组稿等相关具体事宜。现在依然可以查到的我为“大展”组稿的有关信息,其中有诗人周墙代表“三人行”诗社,说我为了“大展”向他们约稿,他们商量以后决定不参加。诗人老巢说,我曾经通知他组成诗社,好参加“大展”,他没有办,错过了参加“大展”的机会。诗人翟永明也说,参加大展是接到《诗歌报》编辑的通知,由于我早前编发过她的组诗《女人》,和她早有联系,所以她说的编辑只能是我。这封信之后,我和徐敬亚参加在兰州召开的“全国诗歌理论研讨会”,无论是与会人员,还是遇到兰州本地的诗歌作者,我们都一起进行组稿。散会以后,我俩一起途径山西到北京,为“大展”组稿,诗人刘自立在写我的一篇文章里说:“他(姜诗元)和徐敬亚一起赴京收集‘诗歌大展’的稿子,那天在王府井,他患感冒,寡言寡语,只有徐敬亚在餐桌上滔滔不绝。”佐证了我们在北京为“大展”组稿的事实。至于具体的诗歌作品,我只记得李亚伟的《中文系》是我组稿并编发的。“大展”结束几年以后,我在北京惠侨饭店见到李亚伟,他为《中文系》一诗的发表向我表示感谢,从此结下朋友情谊至今。

三、“大展”是中国诗坛

“第二次人的解放运动”

关于对“大展”的评价,我在纪念“大展”20周年的文章里說了不少,这里不再赘述。

我还要说的是,近日在网上看到,徐敬亚先生在不同场合说到“大展”,多次提到因为他的不慎或他的放任,让一些“低劣的”诗作混迹于“大展”,多有悔恨自责的意思。我倒是认为大可不必,对“大展”诗人诗作的评价,我比徐敬亚先生宽容得多,所谓“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首先肯定所有参加“大展”的诗人们,都是真诚的,都热爱诗歌创作并力图写出满意的诗作。即使是一些“不够水准”的诗作,也都表现了青年诗人们的真情实感,正因为有了他们,让我们看清楚了当时诗坛诗歌创作的原生态,看到了当时青年人思想感情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及其深度和广度。这些作品,即使诗歌美学价值不高,也是具有真实层面的认识价值。比起前30年充斥全社会的颂歌诗、献媚诗、马屁诗及虚情假意诗等诗歌垃圾,他们具有更高的存在价值。

还有一种说法,是“大展”没有产生代表人物和经典作品。我要说“大展”无需产生代表人物,这种只注重一两个代表人物,而忽略群体,是过时了的片面的思维方式。参加“大展”的每个人都是代表人物,那就是代表自己,每个人都代表自己,这就是“大展”的民主氛围和民主精神。而是否产生“经典”不是“大展”的目的,诗歌创作是人表现或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不是为了创造“经典”,更何况“经典”这个词,本身就违反了“大展”精神,尤其是当“经典”成为榜样、成为楷模,更是“大展”精神所排斥的。如果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那就请他看看过去年代产生的诸多所谓“经典”吧,这些“经典”最终无一不成了压迫人、统治人、奴役人的工具。如果一定要找出经典,那经典只有一个,就是“大展”本身,“大展”以其总体面貌,已经成为1980年代诗歌的经典,进入了中国当代文学史。

“大展”是继以“朦胧诗”为代表的新诗潮之后,诗歌界的又一次人的解放运动,或称之为“第二次人的解放运动”。“朦胧诗”以怀疑并反抗社会来获得人的解放;“大展派”(为了对应朦胧诗,新造的词)以正视并袒露自身来获得人的解放。“朦胧诗”高举“我不相信”的大旗向社会宣战;

“大展派”高喊“让风雅灭绝吧”(借用毕加索语)来清理自身。“朦胧诗”反极权、反蒙蔽、反愚昧,打扫环境,创造文明;“大展派”反文化、反伪饰、反矫情,清理灵魂,创造自我。“朦胧诗”说,你有刀子我有旗子,意在以革命的姿态引导社会;“大展派”说,你有刀子我有脖子,不惜以自戕的方式解剖自我。“朦胧诗”与对手在庙堂上辩论,试图取而代之;“大展派”在旷野上撒野,不合作、不承认、不搭理,逍遥江湖。“朦胧诗”试图以一种新的进步的意识形态,去代替旧的落后的意识形态,是所谓的“意识形态革命”;“大展派”拒绝别人强加的意识形态,也不谋求自己的意识形态,是所谓的“去意识形态化”。

经过这第二次解放运动,人与诗变得更为真实、纯粹、干净、日常、节制、天真、灵动、朴素、和谐、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篇5:关于母亲的诗歌现代诗

我乘坐清明节的细雨 和妹妹

揣着湿透了的思念

又一次来这里看你

自从零四年你一个人住在这里

我们没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亲人们间的相聚

也就只能在泪流如海的梦里

这么多年了

你是否已经忘记了回家的路

那为何不来看一看年迈的双亲

难道你听不见他们想你时的哭泣

手中的茔钱像迎春花在寒风中颤栗

决提的泪水和着纸灰在空中飞扬

我要偷来天国大门上的钥匙

篇6:关于母亲节经典现代诗歌朗诵稿

吹弯了小草

吹落了秋叶

风还在吹

枯树阻止不了

不知吹了多少岁月

把母亲都吹衰老了

她们没有怨恨也不后悔

母亲轻轻地把风捧起

轻轻地把牵挂包裹

增加了不知多少质量的风

掠过母亲盖头下仅有的几根睫毛

吹湿了眼眶模糊了远方

泪随沧老的脸庞滑落

风携带着泪,细雨柔绵

吹向朝思夜梦的远方

燕雀飞回老巢

儿女归乡探母

每次母亲都流露着喜悦

心被风吹回了内脏

像是迎接盛大节日的到来

被风吹弯的驼背

在面案前不停得劳作

用那饱经风霜沧桑的手

娴熟得做出儿女小时的味道

几经忙碌过后

母亲拖着疲惫的身躯

抢时面向克尔拜

敬跪於拜毡之上

履行她虔诚的信仰

累,并幸福着……

雁南飞

日子总是过的很快

灶台里的火还没熄灭

母亲的心还没来得及热透

儿女们又要启程

屋里空荡荡的

笑声仍然回响着

母亲一脸茫然

习惯着站在门口

像是丢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一动不动望着远方

篇7:赞美母亲的现代诗

张生Z

有时候

并不是劝说你爱的人去做你认为对的事

有时候

就是让她在她的世界体味她眼里的幸福

从前

我总是对她说

你怎样那样

怎样什么都不明白

那个时候

她在我眼里总是错的

此刻

我好想看她笑

看着她大笑

看着她和外婆一齐

不停的笑

能让她笑着就是对的

她是我的母亲

篇8:关于母亲的诗歌现代诗

新文化对新的言说方式、新的精神土壤的需求促使五四之后的作家们纷纷向“上帝”寻求帮助。王本朝认为, 基督教之进入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遭遇挑战的结果, “文学需要新的思想和力量, 并且他不能完全局限在文学内部, 因为引发传统文学意义危机的并不完全来自文学自身, 而是文学的思想和文化土壤, 是文学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 这就需要异域的思想文化和别样的文学形式来激发中国文学的创造性”。 (2) 传统文化由于其自足封闭的体系而遭到普遍意义的质疑, 在狂飙突进的时代, 传统文化成了老大中国的遗腹子, 被供奉在神坛之上, 消失了人性的色彩。相比较而言, 带有人性色彩的基督教精神就成了信仰理所应当的替代品。基督教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 特别是进入19世纪, 越来越注重人和上帝的信仰关系中人的因素, 产生了“上帝在人心中”的观念, 宗教中渗透进了更多的人道主义成分, 因此, 中国现代作家们接受的基督教精神更多的是被人性化的基督教精神, 或者说是基督教中的人道主义成分, 这些精神资源和五四及之后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需求产生了共鸣。

幽暗意识下自我的分裂和人的堕落

穆旦以怀疑的目光看待一切, 向一切发问, 而这种发问首先指向其自身, 诗人以冷静到自残的目光看到自身无可挽回的逝去和分裂。“枯寂的大地让我把住你/在泛滥以前, 因为我曾是/你的灵魂, 得到你的抚养/我把一切在你的身上安置/可是水来了, 站脚的地方/不久也要失去。” (《从空虚到充实》) 当末日来临, 灵魂成了人唯一的最后的坚持, 可是竟连灵魂也失去了立足之地, 人全然被动, 无力自主。“从子宫割裂, 失去了温暖, 是残缺的部分渴望着救援/永远是自己, 锁在荒原里。” (《我》) 在信仰的迷失和现实的围困下, 人永远都不可能是完整的自己, 人拖曳着残缺的灵魂被抛掷荒原, 寻找着不可到来的救赎。诗人将这种痛苦比喻成脱离子宫的痛苦, 就如同《圣经》中亚当和夏娃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 放逐陌生的荒野, 这不仅是生存家园的丧失, 也象征着人类精神家园的丧失。

在基督教的生存观中, 自我的分裂和重新确认是创世纪之后人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也是人的智慧产生的标志。人本来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 带有神性的光辉, 但人一旦被创造出来就因其欲望的萌动堕落成了自然状态的人, “自然状态就是沦落状态。” (3) 《圣经》第三章中, 上帝向背叛了他的亚当呼唤到:“你在哪里?” (4) 上帝岂是不知道亚当在哪里, 他的言下之意是“背叛了本性的人啊?你还知道你是什么?你身处何地呢?”人有了智慧, 智慧就诞生了罪恶, 穆旦在《智慧的来临》《智慧之歌》等多首诗中感叹智慧给人带来的痛苦。人堕落之后开始怀疑上帝的力量, 上帝惩罚人类让人类经历“二次创生”, 让耶稣“道成肉身”代替人类背负所有的罪恶, 所以人生来便是有罪的。人在信仰迷失之后开始重新相信上帝的力量, 从而获得求赎, 至此, 人的身份才得到重新确认。

而在穆旦的诗歌中, 关于人的分裂和堕落在带有基督教原罪色彩的同时, 也掺杂了现代主义关于人的异化的命题。在19世纪的西方, 当现代主义者们共同呼喊着“上帝死了”, “异化”的概念也随之产生, “‘上帝死了’, 人失去了本质, 所以, 人也就异化了, 成为没有本质的东西了———这就是现代一些西方作家的异化观。” (5) 将人的异化归因为对上帝的背叛, 信仰的迷失, 因此, 重新信仰上帝成了救赎之路, 只是这时的上帝已带有更多的认识论成分, 成为“人心中的上帝”, 带有个人主观色彩。穆旦诗中的上帝更接近这种主观化的上帝, 所以“上帝”一词在他的诗中才可以在不同的意义间转换, 和20世纪西方基督教阐释者们的异化观相近, 穆旦也认识到了人的异化这一现代性的命题。在穆旦的时代, 人的异化是和时代的异化同时完成的, 并且由于遗忘的功力, 离救赎之路越来越远。因此, 围困和突围, 以及突围不得后的倦怠和虚空是穆旦永恒的主题。

穆旦关于自我的分裂和人的堕落的认识都是在幽暗意识的烛照下进行的, “幽暗意识”可以说是穆旦最接近鲁迅的地方。“所谓‘幽暗意识’正是发自人性中与生俱来的阴暗面和人类社会中黑暗势力的正视和警惕。” (6) 这句话用在穆旦身上是再贴切不过了, 不管穆旦的诗作中有多少类似基督教精神的超越的东西, 但是他写作的出发点正是对人性之罪和现实之恶的深刻洞见和勇敢的正视, 正如鲁迅所说的一样,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罪的渊薮中对救赎的吁求

穆旦诗歌中对罪的认识是全面而深刻的, 这里既有现实之罪也有人性之罪, 甚至有对自身之罪的返现。穆旦对人性的要求是极度纯洁的, 而现世的一切无一不受到罪的侵染, 一旦降生, 罪即无可避免, “长大了, 你就要带着罪名/从四面八方笼罩来的批评。”所以他对摇篮中沉睡的婴儿说:“为了幸福, 宝宝, 先不要苏醒。” (《摇篮歌———赠阿咪》) 而罪的原因就在于遗忘, 人忘记了自己的童年, 正如当初人忘记了造自己的上帝, 所以人离本性越来越远, 身在罪中而浑然不知。看穆旦是怎样描述那些都市中快乐忘形的有罪之人, “我们的世界是在遗忘里旋转, 没日没夜/他有金色的和银色的光亮, 所有的人们/生活而且幸福, 快乐而又繁茂/在各样的罪恶上, 积久的美备只是为了年幼人/那最寂寞的野兽一生的器泣/从古到今, 他在遗害着他的子孙们。”罪是全然的、普遍的, 是现实最深处的内核, 即使他呈现出五光十色、幸福快乐的假面, 即使是以“美德”的名义, 罪都被最深地包庇着。这种对罪的普遍性的认识颇接近基督教的“原罪”思想。

按基督教义理, “罪人与上帝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偏离或断裂。前一种偏离导致人与自身的价值本源 (上帝) 关系的断裂, 这就是罪;后一种偏离导致人与人的相互关联的断裂, 是为恶”。“在罪感中主体心智感到自身丧失了存在的依据, 生命附入深渊的黑暗, 进而感到必得赎回自己的生命依据。” (7) 罪感是人的救赎欲望得以产生的直接精神意向, 而“救赎”则是穆旦诗歌的别一个重要主题。当意识到现世之罪、人性之罪和自身之罪, 诗人用尽全部的青春热血和理想信念呼求着救赎的来临, 而救赎首先是来自自身。

依靠自身得到救赎的方式就是不断地突围, 在更强烈的自我反思下脱离既有的知识、社会的规则、天性的懦弱对人精神的束缚, 达到理想的彼岸, 对彼岸的呼求在穆旦的诗歌中不断出现。但是诗人最终意识到, 依靠自身是无法获得救赎的, 诗人承认自身的软弱和堕落, “我不再祈求那不可能的了, 上帝/生命的变质, 爱的缺陷, 纯洁的冷却/这些我都继承下来了。当可能还在不可能的时候”。 (《从空虚到充实》) 当自身已汇入冷漠的大军, 当生命已经残破不全, 从何处去寻找重生之泉源?诗人只能一遍一遍地追忆着已然逝去的童年、青春、理想、生命力……“我们为了补救, 自动地流放/什么也不做, 因为什么也不信仰/阴霾的日子里, 在知识的期待中/我们想着那样有力的童年。” (《控诉》) 这里的童年即是指人的本源状态, 诗人只能遥想着那样的岁月, 却无力补救什么, 因为信仰的丧失, 所以一切努力都成了虚空。这是对人类童年期的神往, 在诗人看来, 似乎只有回到天地鸿蒙、知觉混沌的绝对纯净之地, 人才能算作真正意义的人, 在这点上, 穆旦是软弱的。有人将穆旦比喻成中国现代的哈姆雷特, 因思考的力量反而显得软弱, 但也许正是因为看透了太多, 认识到“绝望之于虚妄, 正与希望相同”, 因此软弱反而成了坚守的另一方面。

依靠自身无法获得救赎, 诗人便转向上帝。“看见到处的繁华原来是地狱/不能够挣脱, 爱情将变作仇与恨/是在自己的废墟上, 以卑贱的泥土/他们匍匐着, 竖起了异教的神” (《潮汐》) 。在异国千疮百孔的土地上, 基督成了绝望的男女老少救命的稻草, 因为他们自己的佛, 只是一尊泥塑, 在宝座里发光, 远离了救世的初衷。这首诗看似在说宗教, 实则是为本土传统文化的无力自救而感到惋惜, 为人们无处寻找救赎而痛心。王佐良说:“穆旦对中国新诗最大的贡献是创造了一个上帝, 他自然并不为任何普通的宗教或教会而打神学上的仗, 但诗人的皮肉和精神有着那样一种饥饿, 以致喊叫着要求一点人身以外的东西来支撑和慰藉。” (8) 当意识到自身的软弱, 诗人只能在已然残破的生命中, 呼唤出上帝的力量, 然而这时的“上帝”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上帝, 他等同于一种祷告的姿势, 或仅仅是诗人心中郁闷情绪的宣泄和信念皈依的暂时性寄托。诗人并不相信真有一个上帝存在, 也不相信依靠上帝的力量可以把人救出罪恶的深渊。对一切救赎之路都产生怀疑的穆旦带有虚无主义的色彩。基督教中的信仰是以对虚无和残缺的承认为前提的, 离开了对上帝的信仰, 生活是无意义的, 只有重回上帝的神圣怀抱, 生命才能在虚无之上重建意义。但是约伯最终得到了救赎, 因为对上帝无条件的绝对忠诚, 而在现世的苦难中迷失了信仰的穆旦则注定无法得到救赎。

穆旦其人其诗都具有着浓厚的基督教的隐忍品质, 当众生皆乐时他皱紧了眉头, 当众生皆苦时他只是沉默不语。苦难过后也不像同时代人那样揭露伤痕、宣泄苦痛, 再拿出一支诗笔时, 人们惊讶地发现他还是从前的穆旦, 只是苦难让他多了几分冷静的智慧。什么才是他的“痛苦的智慧”的泉源?看似是理智, 实则穆旦的隐忍和忧虑都是来自于大爱, 对现世和生命爱得太迫切, 因此才为之彷徨、忧虑。在基督教精神中, “忧心是爱感意向的阀限, 使生命感觉保持感恩承负、忍耐的意向。在某种意义上, 爱感首先即是忧心。不仅如此, 在价值的颠倒的时代, 爱感还是受苦、蒙辱, 不得不承负恶的摧残, 不得不忍不可跨越的界限的不幸, 不得不担负历史残酷的裂痕。” (9)

穆旦的诗是忧世之作, 隐忍之作, 在忧世中承载着现世的裂痕, 徘徊于围困与救赎之间;在隐忍中扩大人生的疆域, 增加生命的厚度, 在某种程度上, 他向人们证明, 坚守绝望也是一种执着。

参考文献

[1]刘建军.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传统[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三联书店[M], 2001.

[3]齐宏伟.文学苦难精神资源[M].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8.

[4]王本朝.基督教为何能够进入中国现代文学[J].社会科学研究, 2007, 5.

[5]刘保亮.论穆旦诗歌的荒原意识和宗教情绪[J].洛阳大学学报, 2004 (3) .

[6]陈才斌.略论穆旦诗歌中的中西宗教因素[J].文化研究, 2009, 2月下旬刊.

篇9:关于诗教传统的体认及现代性思考

一.在历史文化视野中,充分认识诗教的社会教化功能

“诗教”一词最早见于汉代人作的《礼记·经解》篇,托言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其实质就是以《诗经》为教材的教育实践活动。《诗经》最重要的功能在《论语》上有非常鲜明的论述:其核心理论就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和“《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以及“不学《诗》,无以言”学说的创立。其目的就是通过《诗》教,经世致用,教人“修齐治平”,实现儒家思想核心“仁”、“礼”的目标。同时,还可以明人伦之道,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毛诗·诗序》对《诗》的教化功能作了进一步强调:“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易风俗。”这种“正、动、感”的育人功能和“经、成、厚、易”的育人成效,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由此,孔子成为“诗教”的最早也是最积极的倡导人和身体力行者。由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的深远影响,两千多年来“诗教”的传统绵延不绝,虽经历朝历代社会制度的变革动荡,而“诗教”文脉绵延流转,流淌成一幅轨迹清晰的民族心灵地图。诗经的美刺,屈原的悱恻,汉魏的生命精神,陶潜的自我意识,李白的奔放,杜甫的沉郁,东坡的旷达,稼轩的悲慨,遗山的哀怨,直到近代黄公度的时代强音,诗歌文化的精神底色,就是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由此,诗歌达于粹美之界,止于至善之境。诵诗、写诗,会让人不满于做一个只关心一己之得失的“小我”,而成就宇宙人生的“大我”,让自己更有历史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实现人生的普世价值。

二.在社会文化视野中,充分认识诗教的人格教育功能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归纳出人格教育的三大步骤:“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通过诗的感兴作用,激发人的性情,培育人的仁孝之心;通过礼的节制,使人的性情归于中正平和,气质变得温文尔雅;通过音乐熏染,使人的一举一动,皆合于天地的自然规律,至此教育获得彻底的完成。孔子认为诗教是教育的开始,通过对诗的咏叹感发,既可以提升语文能力,提升词汇量,还可以抒发情感、了解民风、结交朋友、宣泄不平。诗是源自于心灵的声音,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泻,天下没有比诗更惠己、更私己的学问。凡经诗教入门的人,总是更容易坚持为己之学,总是更容易产生坚定的文化信仰。所以,想要养成君子人格,必须从诗教开始,必须从学诗开始。但是,自“五四”以来,尤其是近半个世纪来,随着以文言为载体的古典诗词的教学和写作日渐式微,“诗教”的传统事实上已经难以为继。

三.在教学视野内,充分发挥诗教的审美教育功能

源远流长的古典诗词,就是一部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士大夫的品格心灵史,无不闪耀着“求真、向善、爱美的光辉。诗是真情的流露和自然的宣泄,最能体现“修辞立其诚”的要求,它是性灵的化身,真实不妄,表里如一。学作诗,便是让自己性情真醇,胸无杂陈。欧阳修说:“书犹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陈独秀说:“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危气若虹。”所以,惟有真纯率性、坦坦荡荡的君子,才能养成亘于天地的浩然正气。

诗歌的音律节奏,合于天籁,便于口诵,一唱三叹,韵味悠长,是最能激荡人心的质美文体。文辞隽永,典雅庄重,既能抵御卑劣俗气,又能使人心灵不死。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有言:“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诗本身具有的这种高雅的审美特征。人们诵诗写诗,重视语言、情感、声韵之美,体现出的都是高雅的审美情趣。高雅的审美情趣本就根源于高贵的心灵,而对高雅的追求又会强化心灵的高贵。人们诵诗写诗,就是亲近高贵,崇尚高雅。

诗教不是为了培养诗人,而是为了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是要把美的种子播撒到他们的心田里。这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现在的应试教育只重前者,所以陷入了科学主义的泥潭,使学生功利化,成为缺少情感,缺少理想,缺少创造,缺少想象力的人。一句话,缺少人文素养。而积极倡导诗教,就是要弥补人性发展在这一方面的严重缺损。

四.在新课程背景下呼唤诗教,实现文化寻根教育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受西学思潮的影响,教育思想和内容的政治化、功利化,长期与传统文化割裂,由此导致国人素养的缺失,人心溺陷、灵魂无主、道德崩溃、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日益严重。中国诗教的传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虽然在中小学教育中也有诗教内容,但与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内容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教学方法上,以肢解翻译为主,忽视诵读和体验。诗是什么?诗是情绪和情感的感发,诗因为较少细节的描述、价值观念的束缚、个人恩怨的羁绊,几乎纯粹是情绪化的喷发,因而比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更能超越时代的局限,从而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你能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抱怨哪一个人不理解自己吗?你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发泄对哪一位当权者的不满吗?你能说“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控诉社会黑暗吗?是,又不都是。诗歌从创作的角度说,是个人情绪的瞬间爆发;对读者来说,感受到的却是人类的爱与恨、美与丑、和谐与冲突等普遍的感情。因此,诗歌不读不足以成诵,不读不足以感发,不读不足以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训练上,以呆板僵死的定性考察为主,学生失去了鲜活灵动的审美期待和温馨的情趣陶冶。古典诗词言约意丰,贵在含蓄,非想象不能悟其境。因此,必须下一番切己体察、虚心涵咏之功夫。“诗家语”与一般的散文有别,它是意象的叠加和暗示,有着很大的跳跃和想象空间,必须借助想象,去构建、领悟其美妙意境。历代诗词,包含了中国国民精神的全部符码,故读古人诗词,是与中国古人高贵的人文情怀相遇,是与中国古人高雅的审美情趣相磨荡。王守仁说:“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人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意思是说:歌诗,能激发人的天性,疏通迂滞,调节心理,舒活筋脉,反躬自省,涵养德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远大的理想。而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使教学过程过分功利化,诗歌教学成为教学的副产品,即便是高考试卷中虽有一首简短的古诗体现,也只不过是诗歌知识的套用而已,学生本来就读不懂,更谈不上鉴赏。至于现代诗歌的赏读在高考试卷中退出也早有一些时日了吧,更让人不解的是高考作文命题竟然“不得以诗歌体写”。呜呼,“诗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在教学内容上,教材编写中对诗歌淡化,这种淡化当然有其价值观、政治观和思想意识等方面的深层原因,但诗教传统之不传却是不容置辩的事实。在教材上的体现大致有:一是目前的选文以白话文为主,点缀式地有一些文言文和古诗。对文言的学习就像解剖尸体一样地分析字义、语法,对学生阅读文言的能力和文言阅读习惯的养成用处不大;而选古诗却不讲平仄、格律等内容,使得学生完全被隔离于古典诗词殿堂的墙外。二是应试教育使教学过程功利化了,这是自晚清民国以来,吸收西方教育体系,把知识体系作为中心的教育,致使因遗漏中国教育的传道功能而造成了国民精神缺失。从目前作为语文教学“指挥棒”的高考来看,能够直接引导学生同时进入阅读与写作两扇大门的,依然是白话文,古诗词受不到重视,只应对考题中的几个填空。三是教材编写者由于对现代诗尤其是对八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现代诗坛十分隔膜,这也使许多优秀诗作难入教材,对学生来说作为“诗”的概念还有吗?而在我国古代传统教材中,古代的诗歌读本以及传统启蒙教材,浩如烟海,质量上乘。

中国古代诗歌乃是最为主流的文学艺术载体,提倡诗教,从一定意义上,就是要求文学艺术直接服务于管理国家、振奋精神、教育大众。现代社会,各种文化载体和传播手段很多,但我们呼唤诗教传统回归,主张青少年的教育要从诗教开始,全社会都重视诗教。让人们身处物欲横流、价值杂乱、精神失落的环境,仍能够保持一颗健康、脱俗的心灵。在优雅的、美丽的、沉郁的、高格的诗歌诵读中,感悟到真、善、美的可贵,发现假、恶、丑的可耻。心灵远离低级趣味,不流于俗套,力求超拔,秉持高蹈的人生态度。这是诗教的务本之道,是诗教成为不可替代的教育方法的根本原因。

总之,诗教对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美的心灵,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和任务就是:语文教学从诗教开始,传统文化寻根亦应从诗教开始。

上一篇:韦州中心学校关于在全镇开展铸廉和铸勤行动的实施方案下一篇:酒店服务员规章制度6043840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