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的现代诗歌

2024-04-21

怀念母亲的现代诗歌(精选6篇)

篇1:怀念母亲的现代诗歌

世上只有妈妈好

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如果你能永远不老

我愿一直依偎在你的怀抱!

无言描述你现在的苍老

我更多记忆是你亲手缝制的小棉袄

你没有被艰苦的条件打倒

筑起我儿时的城堡

我最爱吃你做的水饺

那种味道谁又能做的了?

我就像刚出壳的小鸟

被你喂养到长满羽毛

你抚养的辛劳

只有孩子才知道

我努力做个乖宝宝

将来一定要成为你的骄傲

如今你已得到回报

我就是你的依靠

每天为你洗脚

一直伴你到老。。。

世上只有妈妈好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如果我能将你找到

只愿你能多给我几个拥抱

生育之恩无言意表

为何我睁开眼总是把你寻找

你藏在这世界的哪个角

我只期盼你给我做个新书包

我吃了邻家妈妈做的年糕

缺体会不到妈妈的味道

我挂满泪水的眼角

只想你能帮我擦掉

我的成长充满烦恼

就连小伙伴们都知道

我的渴望非常的单调

仅仅是幻想将你找到

世上只有妈妈好

投进妈妈的怀抱

无数次的祈祷

终于在梦中看见你的笑。。。

篇2:怀念母亲的现代诗歌

又看到妈妈为我流泪。

我的一点小伤痕,

就如同割在了她的心。

她的泪水流呀流,

就像我小时候

丢失了心爱的宝贝。

仿佛又回到旧日的时光,

又看到了过去的件件桩桩。

我的快乐 ,我的忧伤,

总会惹母亲泪流两行。

她的泪水流呀流,

伴着我走过了人生的跌跌宕宕。

妈妈的眼泪 总是为儿流,

叫一声妈妈,

再偎偎妈妈的胸口。

哪怕儿已经两鬓斑斑,

还是您眼里那个调皮猴。

妈妈的眼泪总是为儿流,

让儿为您擦干泪水,

在明媚的阳光里

篇3:怀念母亲的现代诗歌

一、“泪”———抒发着无限的悔恨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 就是‘母亲’, 最美好的呼唤, 就是‘妈妈’。”但季老在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就不可能发出那美丽的呼唤了。其实, 在过去的16年里, 他已经很少享受那美丽的呼唤了。母亲的去世给他留下了无限的悲痛、悔恨、愧疚。“一想到母亲, 就泪流不止, 数十年如一日”, “泪”成了他思念母亲最真的语言。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 到城里去往。中间曾回故乡两次, 都是奔丧, 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 仍然回到城里。”离开家的日子里, 季老便寄人篱下, 不能依偎在母亲怀里撒娇, 无法感受母亲的抚慰。1933年初秋, 在季老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 传来噩耗:“母亲弃养, 只活了四十多岁。”他从北京赶回济南, 又从济南赶回清平, 两天的旅途颠簸, 他终于回到了8年未曾回过的故乡, 跌跌撞撞地进了家门, 看见母亲的棺材静静地躺在简陋的屋子中央。他抚棺大哭, 一直哭到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哭。离家8年, 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 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但季老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母亲。当时季老离家是身不由己, 但他暗暗下定决心, 等他大学毕业, 将立即迎养母亲, 让母亲不再孤苦伶仃, 不再缺衣少食。可是今天, 母亲走了, 永远永远地走了, 他的愿望没能实现, 怎能不使他悔恨万分呢?他痛苦得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 随母亲于地下。夜里他枕着母亲枕过的枕头, 想到母亲在这枕头上想念儿子时不知流过了多少眼泪, 想着, 想着, 那不可名状的自责、无可挽回的遗憾、与日俱增的思念, 怎能不使他悲痛万分呢?“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 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 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 就泪流不止, 数十年如一日”。

回到北平后, 季老仍旧昼夜思念自己的母亲, 常常在夜里醒来, 失声痛哭, 不能自已。1933年12月24日, 他在日记里写道:“晚上又想到母亲, 又大哭失声, 我真不解, 上天何以单给我这样的命运呢?我想到自杀。”1934年5月3日的日记中写道:“因为想到王妈又想到自己的母亲。我真不明了整整8年, 在短短一生中占多长时间, 为什么我竟一次也没回家去看看母亲呢?使她老人家含恨九泉, 不能瞑目!呜呼, 茫茫苍天, 此恨何极?我哭了半夜, 夜里失眠。”1935年11月18日的日记中写道:“好几天以前, 房东太太就对我说, 她的儿子今天回家, 从学校回来, 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她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 她有点沮丧。她又说, 晚上还有一趟车, 说不定他会回来的。看到她的神情, 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 真想哭!”他后悔, 真不该离开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 什么地位, 什么幸福, 什么尊荣, 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这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他只能抱终天之恨而片刻不得安宁。

二、“梦”———架起了思念之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 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小城, 不知道为什么, 母亲频来入梦。”日日有所思, 才夜夜有所梦, 白天不能复现的母亲, 在梦里来了。他多想留住这美丽的梦啊, 留下母亲清晰的形象, 然而, 他无法留住梦, 留住母亲, 当他哭着醒来的时候, “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 在泪光里, 幻出母亲的面影。”这是多么失落与无奈呀!

没有生身母亲, 我们就无法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养身之母, 我们就不能生活长大。远离故土, 置身异国, 获得最多的就是“孤寂”了。“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 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夜深人静的时候, 最是想家的时候。“我不开灯, 只沉默地站在窗前, 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 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 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 故乡的老朋友, 心里有点酸酸的, 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 是甜蜜的, 浓浓的, 有说不出的味道, 浓浓地糊在心头。”虽是孤苦, 但对远方的惦念却涌起浓浓的爱意, 原来他心底里有非常宝贵的东西, 那就是依靠, 那是他将来归属的地方。他的心里开始温暖起来, 思乡的情感也更加浓烈, 因为他深爱着故乡、亲人、老朋友。虽然自己与母亲的距离远了, 与祖国的距离远了, 与亲人的接触少了, 心中有忧愁、有思念, 心里感到有点凄凉, 但是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 能时常怀念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 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 感到他们无处不在, 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点甜蜜, 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 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

时间就是情感的催化剂, 有的可能渐渐淡忘, 可是根植于灵魂深处的爱与日俱增, “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我仰躺在沙发上, 听风路过窗外。风里夹着雨。天色阴得如黑夜”。自然本无意, 但与此刻“我”的心境融合, 它就带着太多悲戚苦楚, “心里思潮起伏, 又想到故国了”。思念带着温暖, 思念更是一种折磨, 时时刻刻撕扯着他的身心。“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 祖国母亲成了游子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身在海外十一年, 作者遭遇过多少苦难与艰辛, 挫折与委屈啊!祖国母亲怎能不频来入梦呢?二战爆发后, 作者便同家里断了联系。一个人孤悬海外, 祖国的抗战情况怎样了, 家里的情况怎样了, 甚至那条名叫“憨子”的小狗和院子里那两棵海棠花都频来入梦。难以排解的思乡之愁, 数不尽的不眠之夜, 剪不断的离愁别恨, 使他的精神痛苦万分。

三、“真”———平平淡淡写自传

季老在《留德十年》的《楔子》中说:“我特别强调‘实事求是’四字, 因为写自传不是搞文学创作, 让自己的幻想纵横驰骋。我写自传, 只写事实。”遵从这一原则, 写《怀念母亲》时, 季老为了“避免用今天的情感篡改当时的感情”, 几次引用当年的日记和文章片段来“保存自己当时的感情”。这样一种组织语言材料的方式, 是服从于整本书作为回忆录的性质的。

《怀念母亲》一文初读平淡无奇, 甚至感觉跳跃性比较大。读过一些相关作品, 了解了写作背景, 慢慢走进作者的心灵, 再回头去读, 渐渐读出了味道。季老学贯中西, 文通古今, 对如何写散文有自己的独特看法。他曾说, 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 “真”就是真实, “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现在, 为了自传“只写事实”, 他在写此文时尽力取“真”而去“情”, 使文章读来显得平淡。可是在文章“平”和“淡”的背后, 隐藏了更深的“情”。季老一生埋首躬耕于古文字这片坚硬的土地, 开掘出一部部丰厚的典籍, 他偶尔到散文这片田里散散步, 便留下不少性灵文字。季老一生宁静淡泊, 从他的散文中, 我们却又读出了一个善感而多情的季羡林。他曾为一茎古藤被砍断而暗自垂泪 (《幽径悲剧》) , 他曾为身边小动物的病亡而“内心颤抖” (《老猫》) , 他曾为异国他乡偶然相识的少年魂牵梦萦 (《塔什干的一个男孩子》) ……母亲早逝使少小离家的他今生无法膝前尽孝, 这成为他“永久的悔”;去国离乡时亲老、妻少、子幼, 本以为两年即可回国, 却因为战乱被阻留异国他乡──对生身母亲、对祖国母亲的怀念怎不是他异国十一年中内心深处炽烈的情感?

于是, 季老感叹:“我一生有两个母亲, 一个是生我的母亲, 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朴实的语言, 拳拳的爱国之心与恋母之情明月可鉴, 永无绝期。

【王崧舟点评】

文本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前世连着作者, 今生皈依读者, 但它自身毕竟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语言是它的肌肤、结构是它的骨骼、思路是它的血脉、情意是它的灵魂。一切细读, 文本是唯一的出发点和最后的归宿。因此, 触摸作品的语言、解剖作品的结构、梳理作品的思路、体悟作品的情意, 是再自然、再正当不过的事儿了。在本案例中, 一个“泪”读尽文本的全部温度, 一个“梦”读尽文本的全部深度, 一个“真”读尽文本的全部风度, 这是在充分沉入文本之后才会做出的切身体察。好好读文本, 读出文本的“这一个”, 永远是细读文本的金玉良言、金科玉律。

篇4:简论《怀念母亲》蕴含的思想感情

一是思念生身母亲的锥心之痛。

季羡林六岁离开母亲,到城里去求学,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远远低于百分之九十五的人,但这丝毫没有降低他对母亲的爱,在他“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他“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母亲去世时,季羡林悲痛欲绝,这是儿子对于母亲深厚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发自内心的汨汨真情。

后来他到德国留学,母亲总是夜里“频来入梦”,“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每每梦到母亲的时候,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真想扑到母亲的怀抱,可是,他没有捉到一个完整的梦。这种感受把作者思念母亲的痛苦推到了极限。

季羡林思念母亲的感情经不起外界刺激,一触即发,房东太太盼望儿子归来的神情,让他“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其实,作者心里时刻在流泪,只是碍于男人的面子,把流泪思念母亲的感情隐藏起来了。

季羡林通过母亲去世、梦境和房东太太三个片段,把自己思念母亲的感情写得入木三分,力透纸背。读者朗读过程中,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共鸣。

二是思念祖国母亲的复杂味道。

祖国对于在国内的公民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生存空间,没有思念之情,但对于海外游子来说,祖国就是母亲,甚至比母亲更为重要。郁达夫在《沉沦》一文结尾写道:“祖国啊,祖国啊,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这就是祖国对于海外游子的重要性。祖国贫穷,她的儿女在国外一定会受到各种欺凌;祖国富强,她的儿女在国外则能受到尊重。《怀念母亲》中虽然没有写到由于祖国的贫穷而导致作者的痛苦,但却写到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季羡林在文章第一句话里,这样写道:“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他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他“第一次离开她”,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动听的乡音,亲爱的同学朋友,“住在(德国)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陌生的环境,难懂的语言,怪异的人群等等,这些都不能慰藉他孤独的灵魂。他的喜悦、他的希望当然只有潜意识里的祖国的山山水水、芸芸众生。每当他闲下来的时候,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祖国来了,进入他的视野,给予他安慰。

“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这是远在异国他乡之人的感受,作者的亲身体会,心灵的复杂阐释。对于作者来说,是思念祖国的娓娓叙说,排解心灵惆怅的滴滴记述;对于读者来说,是理解海外游子的文字。作者与读者之间只有通过这些话语,才能达到心灵上的沟通,读者才能体会身在异国他乡的同胞的心情。

身在异国他乡的同胞们“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这种感情,正像我们偶尔出差,在外地想亲人一样,真挚、迫切、归心似箭。“一想到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我就心潮腾涌,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季羡林说到做到,他学成回国,把毕生心血献给了祖国母亲。

季羡林的《怀念母亲》不同于一般人的《怀念母亲》,他的视野更开阔,角度更高,他把怀念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交织在一起来写,道出了母亲即祖国,祖国即母亲的普遍真理,让我们没有海外经历的人感受到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重要性,让爱国主义教育有了可资借鉴的依据。

篇5:怀念母亲的诗歌

您走了

没有一句遗言

风雪大声抱怨

为什么

你不在床前

瞬间的震撼

仿佛到了临界点

理智撞击着悲伤

立刻提醒自己

家里还需要有一片天

您走了

没有一句遗言

有一个故事

至今没有告诉你

儿时从睡梦中哭醒

梦的内容就是今天

我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那个梦境依然保留在今天

您走了

没有一句遗言

九十多岁的外婆

面对空荡的老屋

只说了一句

她走了

我无言

让我相信

母女连心的.格言

您走了

没有一句遗言

从无训斥过

更没谩骂过

你的洁净与勤俭、

言行和尊贵

犹如四季的牧歌

不必解释

我就能心领神会

您走了

没有一句遗言

是没来得及

还是不想让子女有更多的留恋

其实您留下了

您留下的应是无形的大爱

您的言行已融进我的血液

颜容已装裱在我的记忆里

母亲--想您

今天是母亲节

您的儿女会衣钵你的血脉

在大地之上生生不息

您的灵魂会永远萦绕在儿的心头

想您就是绿叶对于根的情素

愿天国里的您能感知到

儿对你的思念

篇6:怀念母亲的现代散文

走在母亲走过千百次的小路上,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在我的眼里,仿佛到处都是母亲苍老的身影,浮现出母亲那饱经风霜的慈祥的脸。母亲。您就这样匆匆的离我而去,留给女儿无以伦比的忧伤和哀愁。让女儿感到无穷的思念和内疚。

母亲,您一生辛劳,给了女儿博大的母爱,难道您对女儿就没有一丝眷念,不能给女儿留下一句临终的遗言,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抛下女儿,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吗?

母亲,我想您。虽然,您已经离我而去,脚步匆匆,越走越远。然而,女儿的悲痛,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淡去,反而与日俱增。多少次,我把您的照片放在我的床头,看着您的`遗像,伤心,垂泪。多少次在梦里,我见到您的面容,和您一起幸福的生活。

母亲,您是女儿永远的眷念,您是女儿永远的牵挂。

每次,我走到您坟前,我都要伫立良久,回想起我的母亲,回想起您对我付出的一切,回想起我们一起走过的三十三年的艰难岁月,回想起您忙碌的身影,回想起您的匆匆离去。过去的一切,就像发生在昨日,一切离我那么近,那么近……

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母亲,您在那边还好吗?您冷吗?您也在想念您的女儿吗?您的一切,是我永远的牵挂。

愿母亲在天之灵,会得到安息。愿母亲勤劳善良的一生,会在遥远的天国,得到回报。

上一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报告内容下一篇:新移民求职要领(二)Cover Letter、简历、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