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国学感想

2024-05-08

论语国学感想(精选9篇)

篇1:论语国学感想

《论语》教会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点拨,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仁”的思想。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凡事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与人交往中懂得相互之间需要帮助与支持,从而为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打下较好的基础。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仁”的思想。难点: 在生活中怎样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展开话题

古代的前贤给我们留下了儒家思想及其《论语》。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弟子先后有3000人,其中著名的有70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关于书名的来源,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这样的解释:“《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lún:编纂。

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这千万条格言中的一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以发现这句话的被人们熟知和推崇的程度。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将心比心,不要把自己厌恶,自己视为痛苦、灾祸的东西强加给别人。但是现实生活中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事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和实践前贤的至理名言。请大家畅所欲言,用自己的话表达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

二 理解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三 感悟内容

(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比如教学楼前的月季花开了,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里面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损坏公物,茶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得抵住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爱人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识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比方说为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卫生默默奉献的老师,如为我们宿舍的安定和谐而苦口婆心的生管老师,如为我们学校的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的门卫老师„„当你再次遇见他们时,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这样,你就已经是一个“仁”者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当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话,也要让别人事业发达。而不是建立在推倒别人而自己站稳了,也不是损害他人发展了自己。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推己及人,我们想到的,别人也会想到;我们想做的,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来面对他们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四 师生互动,展开活动

(一)【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名叫孙叔敖的人,小时候,他在路上见到一条两头蛇,赶快把蛇杀死并且深深地埋起来。当时传说见到这种两头蛇的人必死无疑,孙叔敖哭着告诉妈妈。妈妈问他:“那条蛇现在在哪里?”他回答说:“怕它再害别人,已经把它杀死埋起来了。”妈妈说:“你有帮助别人的心,老天必然会保佑你。”后来,孙叔敖不但没有死去,长大后还做了楚国的名臣。

【教师提问】:你能想象出当时孙叔敖见到两头蛇时的情景吗?请你描述一下他当时的心情。

【教师提问】:你觉得孙叔敖妈妈的话有道理吗?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教师提问】:如果你是孙叔敖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教师提问】:从孙叔敖的这种举动中你看出他具有什么样的品德?

【教师提问】: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师讲述】:孙叔敖见到两头蛇心情很不好,但他能站在别人的立场、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思考问题,他自己碰到的不顺心的事情,不希望别人也遇到,在自己遇见麻烦后常替别人着想。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一种换位思考。

【教师总结】:换位思考:站在他人位置上思考问题,常替别人着想。

(二)心灵剧场:(选三位同学演一演)

人物:李勇 朋友王小海 同学甲

故事梗概:李勇号称班里的“大哥”,好讲哥们义气,平时待他的朋友也不错。一天中午,李勇与班里的一位同学因意见不一致而发生争执,并一时气愤地将那位同学推倒在地。他的好朋友王小海觉得李勇有点过分,下课后便去安慰了那位同学。这令李勇非常恼怒。他想:我对王小海不错,可他居然去帮助别人,太不够朋友了。于是他扬言今后与王小海势不两立。

【教师提问】:李勇为什么气恼?

【教师提问】:李勇这么做有什么不良影响?

【教师提问】: 如果换位思考,假如李勇是王小海他会怎么想?假如李勇是被推倒的那位同学他会怎么想?

猜一猜:故事会怎么继续下去?(鼓励同学多设想几种结局。)

【教师提问】:造成这几种不同结局的原因何在?

【教师讲述】: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每个人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多想一想,多记住他人的帮助,克服偏激或走极端的思维习惯,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生活中千万不能己所不欲,却施于人,这是一种很明显的损人利己,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非常自私的一种做法。我们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他人,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充满阳光,日子将会更加多姿多彩。:

(三)我来做选择

1、考试后,全班谁的成绩最好,最好成绩是多少,你总是: A特别感兴趣,因为这关系到我的排名

B无所谓

C寻找自己与同学们之间的差距

D恨那些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

2、在你帮助别人后,会有这种感觉:

A很自豪,觉得自己生活得有价值

B很后悔,觉得自己吃亏了

C很自然,觉得人与人之间应该这样

D下次一定找机会让他帮我(四)探究话题,价值引导

【教师提问】:当你受到委曲、被人误解时,你是怎么做的?

你如何表达你的宽容?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宽容其实就是尊重他人,求同存异;适度忍让,体谅别人;坦诚相待,主动沟通;正视缺点,自我提高。刚刚这几位同学就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宽容之心,这就十分难得。

【教师小结】:生活在团体中,如果每个人都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真正地学会了换位思考,那么我们就是拥有善良之心的人,我们就是一个能扶危帮困的人,那么,我们就能在危难之时显身手,既帮助别人又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教师提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你如何理解?

【学生回答】:在生活中,个人的力量总是单薄的,任何个人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

【教师提问】:你觉得有哪些方式可以帮助他人?

【学生回答】:一个会心微笑

【学生回答】:一句真诚的安慰

【学生回答】:一次无私的帮助

【学生回答】:一句真挚的祝福

【教师提问】: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你能小结出相互支持的表现吗?

【学生回答】:待人和善、关心他人,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企求回报;以实际行动帮助别人。

读读议议

(教师指名两学生配乐朗诵《盲人点灯笼》)

【教师提问】:阅读“盲人点灯笼”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自由发挥谈感想)

【教师小结】:人应该尽力去帮助别人,同时也不应一味拒绝别人的帮助,适当接受别人帮助,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对他人所付出的爱的承认。生活中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将心比心,不要把自己厌恶,自己视为痛苦、灾祸的、不愿意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切记不可“己所不欲,却施于人”。

总结:学以致用。了解了仁的思想,我们大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施行。也许一开始我们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我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以我们为中心,他人也以我们为榜样,这样,和谐校园又怎么可能建设不起来呢?

篇2:论语国学感想

广东肇庆中学

邓礼惠

教材分析: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即“仁”、“义”、“礼”。其中关于“君子”的论述多达四十多条,共出现一百多次,而中国文化中很遗憾的一方面便是“君子之道”的缺失。在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私有化发展程度进一步提高,人在时代中日渐“异化”,社会中不时有一些不合道德之音的人与事出现,所以,唤起学生心中的“君子意识”很有必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回顾《论语》的相关知识;

归纳理解,概括《<论语>十则》中的君子特征,体会其蕴含的君子之道; 过程与方法:

阅读《<论语>十则》,反复诵读体会,并能背诵部分选则;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君子意识,并探讨如实现君子之道。教学重点:阅读、理解、背诵《<论语>十则》 教学难点:体会君子之道,培养君子意识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点拨结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PPT、《秋雨时分》视频

教学素材:《论语》十则、《于丹<论语>心得》、课件及视频 教学过程:

一、初识君子

在我国儒家传统中,有一个典型的人格理想,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将修身放在了理想的第一位。那么,何为“修身”?用我们中国文化里特有的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君子”。

回顾分享:根据你的了解和认识,你认为谁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为什么? 提要:人物,事迹,典型特征。

二、感知君子

阅读:自由阅读《<论语>十则》,可以大声吟诵,可以摇头晃脑地体会,可以有韵律有节奏地朗读。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准停顿,明白大意。

自由阅读五分钟后,学生分享阅读,选取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则或几则来分享阅读。

明大意:针对学生普遍有疑问的语句,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了解其大概意义。并谈谈认识,你认为怎样的人才可以算得是君子。

例句:从 这一句话中,我读到了只有 的人才称得上君子!

教师板书学生归纳的君子之德行。

如:谨慎、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追求道义、心胸坦荡、做好本分······(可以分为自我修养和要求别人方面,而自我修养又可分意识形态和具体行动两个方面。根据学生的归纳总结落实到相应板书中。)

幻灯片打出关于“君子”论述的部分选则,齐读感悟。

三、君子何在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利益仿佛具有极高的地位。茫茫人海,人人步伐匆匆,“权钱”二者似乎占据人们的心灵。而君子,似乎成了一个美丽而遥远的梦想。

观看《秋雨时分》视频,理解从古至今“君子之道”难以实现的原因。结合当今时代社会背景,你认为当今社会需要君子吗?还需要行“君子之道”吗?

四、成为君子 小组讨论:

《论语·里仁》第二十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在解读《<论语>十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社会实际,谈谈如何实现君子之道?

五、总结 于丹说:

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有恒心的人。做一个有良心的人。我说:

做一个 的人!

经过一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论语》有了与以往不同的了解,对君子也有了和以往不一样的认识和思考。希望这堂课是一个起点,是大家个人修身的起点,愿我们都能经过自己的努力,向成为君子努力;愿我们的社会能越来越美好,真正走向和谐,实现中国梦。

六、作业

在其他国学经典里,查阅至少五则关于“君子”话题的语句,摘抄并背诵!

附:

《论语》十则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①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②2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3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4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5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8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⑥⑤

③9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注释】

①有道:有道德的人;正:匡正,端正;②周:以当时所谓道义来团结人;比:以暂时共同利害相互勾结;③喻:明白,懂得;④戚戚:忧虑的样子;⑤思:所思虑的;⑥道者:所行的事;⑦举:提拔;后文的“废”有鄙弃的意思;⑧得:贪得;⑨俨然:庄严可畏。

篇3:论语国学感想

尽管“三”有虚指功能, 但在涉及具体虚实指意味的问题上, 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对《论语》中所有数词“三”进行分析, 试图区分出它的虚指功能, 并发现规律。

一、数词“三”在《论语》中的重要意义

在对《论语》中各数词出现的次数进行了统计之后 (见下图1) , 可看出数词的出现次数呈不平衡分布。其它数词出现的次数大多为10次左右, 而数词“三”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其它数词的, 高达56次。

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节选《论语》中的章节, 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语文课本为例, 节选《论语》十则, 有三则涉及到数词, 其中两则都与数词“三”有关。数词“三”与其它个位数数词相比, 有一个特殊的功能:虚指。这是其它个位数数词少有的。在语文教学中, 向学生阐明数词“三”的虚指意味与语法功能, 是一个教学难点。

二、数词“三”的虚指功能

《论语》中存在大量数词“三”的虚指用法。从结构上看, 可大致分为四类。

1. 数词与量词组合需辨别虚实指意味, 数词“三”与年、

月、日等表示时间含义的量词相结合, 多是虚指, 也有个别实指的情况: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这是虚指, 指几个月、长时间, 并非实指“三个月”。

有两例特殊情况: (1) 祭于公, 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 不食之矣。“三日”指第三天。 (2) 子曰:“苟有用我者, 期月而已可也, 三年有成。”“三年”指三年时间。只需记住这两例, 用普遍规律就能分析出《论语》中数词“三”与年、月、日等表示时间含义的量词相结合时的意味。

2. 数词与数词相结合, 数词“三”对数词“二”有影响, 如:

(1) 子曰:“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 (2)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踰矩。” (3) 子曰:“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虽多, 亦奚以为?”除了以上三例, 其余皆以“二三子”形式出现, 如: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 是丘也。”“二三子”皆是虚指, 指“你们这些学生”, 并不表示确切的实数词含义。

数词“二”在《论语》中共出现8次, 6次以“二三子”的形式出现, 其它两例如下: (1) 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 吾犹不足, 如之何其彻也?”“二”指“十分抽二”, 意思是:“十分抽二, 我还不够, 怎么能十分抽一呢?” (2) 子曰:“周监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其中, 数词“二”前者为分数, 后者为基数词。

《论语》中, 数词“二”以单个数词出现、不与其它数词相结合时, 表示实指意味;与数词“三”结合, 则表示虚指, 这可看成是由于数词“三”的影响。总结规律如下:《论语》中的“二三子”都译为“你们这些学生”, 表示虚指;数词“二”若没有与数词“三”结合则为实指意味, 一为基数词, 一为是分数词。

3. 数词与动词相结合, 数词“三”往往表示虚指, 如: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 曰:“再, 斯可矣。”《论语》中有四例, 其中“三”皆用作副词, 表示“多次地”, 可推论凡在《论语》中见到数词“三”与动词结合, 皆视为虚指。有一例特殊, 至今未能有断论:色斯举矣, 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 时哉时哉!”子路共之, 三嗅而作。很多人疑它有脱误, 为避免妄断, 未对此作出分析。

4. 数词“三”与名词结合, 要注意注意语义演变与历史典故, 实指意义之后演变为虚指, 如: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是周朝的制度, 指诸侯中的大国可拥有军队三军, 因此用“三军”作军队的通称。“三军”不能简单理解为“三支军队”, 经过语义演变, “三”在此处是虚指意味。

三、结语

经过对数词“三”的虚实指意味的探析, 分析虚数词与实数词的比例构成 (见下图2) , 必须指出:数词“三”在古代汉语中具备了作为虚数词表示虚指含义的功能, 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数词“三”都指示虚数词。因此, 中学语文教师在涉及这个问题时必须辩证地看待, 不能刻板地以为“古代文学中的数词‘三’都是虚指, 表示多数”。在国学经典著作《论语》中, 虚数词与实数词出现的次数的分布比例基本持平。

在对关于如何区分《论语》中数词“三”虚实指意味的问题进行层层分析后, 我尝试进行初步总结, 规律如下。

针对判断数词“三”是否为虚指的问题, 在实际阅读中, 可以运用这些技巧作为辅助判断的方法:第一, 数词与量词组合时, 除了这两例: (1) 祭于公, 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 不食之矣。 (2) 子曰:“苟有用我者, 期月而已可也, 三年有成。都判别为虚指。第二, 数词“三”与数词“二”结合时, 都可断定为虚指。第三, 数词与动词相结合, 数词“三”往往表示虚指。第四, 数词“三”与名词结合, 经过语义演变后, 实指意义可能变为虚指。此外, 还可以由分析结构来判定。国学经典《论语》中, 凡见到数词“三”与动词结合, 基本上皆可视为虚指。

假若能逐渐归纳、掌握《论语》中的语法规律, 可减少今人阅读古文时的不便之处, 大大提高阅读速度。规律虽细微, 但假若能不断累积, 则《论语》这本巨著亦易可攻。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2010.

[2]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 (上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3]顾越.文言词法常识.北京:北京出版社, 1964.

[4]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学.上海:商务印书馆, 2004.

[5]王力.古代汉语.上海:商务印书馆, 1999.

篇4:品读国学经典《论语》

有一本书,如林间清风般拂醒人的善念;有一本书,似山涧泉水般不断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它,告诉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它,对我们诠释无数做人的道理。这本书便是国文经典——论语。

品读《论语》是一种精神境界的提升,那小小书上的每一个字都是孔子以及他的弟子用心去篆刻上去的,里面凝结了他们一生的心血,带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宁静。《论语》一共短短二十篇,寥寥数万字,却出现了一百多遍“君子”。孔子不也正是这样的人么?他对学生们以身作则,不由半点虚假,游说列国。《论语》中还特别利用季氏之类的`小人来衬托出“君子”的高大。于是,“君子”成了《论语》中的主角。到底怎样才算“君子”,这是《论语》中主要探究的问题。古人将“梅、兰、竹、菊”代表君子,这表示“君子”需要有坚韧不屈的精神以及傲视万物的气魄,这也是《论语》中主要推扬的精神。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也可以理解为君子。正如上面所说,“君子要有坚韧不屈的精神。”君子不能不坚强刚毅,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不能只对眼前的小小成功沾沾自喜,人生的道路还很远,责任还很重。但是将“仁义”作为自己的责任,会感到无比快乐。“君子”正是如此,往往将仁义作为自己的原则,一直向前,不论路途多么艰难,丝毫不退缩。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说明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就是他们所选择的路不同。

“君子”为了道义而奋斗,小人却只贪图个人利益,甚至不惜私下用一些阴谋诡计来夺取自己想要的,根本不在乎别人;而君子则为天下众生着想,用正义服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一些“小人行径”,在“不知不觉”的财富中塞满了自己的腰包,却还说自己“为官清廉”,这是精神上的不道德。子曰:“君子先行起言而后从之。”君子在没有做成事情前,不会夸夸其谈,而在做了之后也不一定会向世人说是自己做的,“君子”不会向大家夸耀自己的成功,而想着继续努力,这不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吗?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君子不是从光鲜的外表和花言巧语来分辨的,而是应该看他的行动。他认为:“君子应呐于言而敏于行。”君子把自己所想所说付诸行动,用行动来证实。

篇5:国学论语读后感

《论语》语句言简意赅,哲理深蕴,发人深省。不少语句历代沿用,已成为格言或成语,如:吾日三省吾身、见义勇为、既往不咎、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举一反三、任重而道远、欲速则不达等。有些片段,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颇具抒情意味。 《论语》教了我们许多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是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还教了我们许多修身做人、为人处事的态度,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篇6:国学经典论语读书笔记

遇到困难,求助鬼神,这是心力不足,志向不坚之人常做的事。子路登堂而未入于室,张居正说:“盖疾病行祷虽弟子事师迫切之至情,然不达于人鬼之理,机电溺于祸福之说,惑亦甚矣。”。有诸?是指请祷之事,是否有古圣贤同类事件的依据。诔,是叙述死者事迹表示哀悼的文章。古人注中,有认为诔当为讄。讄,指古人行善积德,以文求神佛保佑、降福的仪式。孔子所尊崇的先贤,除了尧舜禹汤文王武王之外,大概是周公了。因周公建礼作乐之功,辅弼周王之忠义,以至于常常梦见周公。《尚书金滕》却记载了周公向太王、王季、文王的祈祷,愿以身代武王去死的故事。周公祈文,以自已多才多艺,请以自已代替武王去死,而到另一个世界更好侍奉先祖,没多久武王病就好了。这或许是与汤武从天受命,以革命的形式获得政权,同最理想的受命于人,从禅让获得政权不同,文化建构尚未健全,而心理上有巨大压力所致。

子路请祷的思维,是以世俗福祸为念,忏悔改过,以祈避凶趋吉。以此思维,迁善改过,鬼神见之而喜,赐福于人。孔子迁善改过,博施济众,岂不比以祸福为念头而产生的悔过之心,可谓是祷之久矣。加之夫子行道,个人祸福也无法影响行道之决心,祷之无所增益。

另,夫子于人世间行道,人世间的秩序不宜过多引入怪力乱神之说,所以以此教弟子世人。

篇7:论语国学感想

1《论语》德育思想在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廉政文化教育是指通过积极践行廉政文化理念和指导思想,褒扬勤政廉政人物、宣扬社会正气,培养广大民众对廉洁从政的信仰和追求,抨击各种不廉洁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以期在全社会形成“敬廉崇洁”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社会风尚。作为全社会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以高校教师、高校管理人员和高校学生为主体,包括廉政从教、廉洁从政和廉政修身三部分内容,涉及从高校廉政文化生成到最终践行的全过程,本文所关注的重点是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廉政修身教育。高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并奠定终身发展基础的重要阵地和关键机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代表着青年人的主流方向,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高度关注高职大学生的发展,高度重视高职廉政文化教育工作。党中央和国务院在21世纪初就制定了将学校纳入反腐倡廉体系的重要方略,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发[2005]3号)、《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规划(2013—2017)》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2015)》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中,充分肯定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以及“廉政教育体系”基础工程的重要地位,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廉政教育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将“高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辐射源”。因此,在高校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借助其相对完善的文化传播渠道和系统的文化建设载体,将廉政教育锻造并融入到高校文化中去,正是将反腐败斗争提前到学生“职前”阶段,是提升到文化反腐高度,从思想根源上清除腐败病灶、实现标本兼治、打破腐败“反复发作”怪圈的必然选择。

同时,加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还应当做好从本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的充分准备。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了丰富的“廉政文化”,而这些“廉政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历久弥新,最终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中华廉政文化思想体系,成为中华民族延绵不衰的宝贵精神源泉。因此,加强高校廉政教育,应当回溯至廉政文化的发源处,从传统廉政文化中淬精撷华,使之为推动高校廉政教育工作的稳步发展提供更多的助益。孔子所著的《论语》一书,正是廉政教育最当之无愧的宝贵成果之一。该著作成书于春秋时期,正值我国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分化的转型阶段,政治危机频发、人类所信守的道德信条被破坏,无数哲人陷入了对“道德”“天人关系”等重要命题的深入思考中,涌现出了诸多经典著述和思想理论,成就了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一次不可多得的大繁荣。《论语》一书完整翔实地记述了孔子关于儒家伦理道德的全部设想与“理想人格”的热切期待,以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及更强的践行力,对中华民族甚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甚至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论断。认真研究《论语》的“德育”思想,深入发掘蕴含其中的合理成分和当代价值,从中找出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做好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性转换,使其更好地为改善和提升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更好地为培育和践行高校廉政教育服务,是当代高校思政教师所应关注的重点。

2《论语》德育思想体系及内容与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高度契合

“廉”及“廉政”是我国古代伦理学史、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概念,其中:“廉”由本义为厅堂的侧边引申为一种道德品质和行为,具体指人在利害矛盾、冲突面前节制谨慎和方正刚直的表现;“廉政”则具体指从政者在这种道德品质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崇尚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严守法纪、艰苦朴素,杜绝贪污受贿、以权谋私、铺张浪费的高尚行为。廉政教育,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则更多地表现在对其主体人格及道德方面的修正与规范。从这一角度来讲,作为一部“君子”修身、立德、自省的“教科书”的《论语》,正与高职廉政文化教育的目的、理论及方法论高度契合。

2.1 以“仁”来修身正心

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中,“仁”是其间最为重要的“精神内核”,是孔子“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仁”的内涵十分深远:第一层含义是一种可使人安身立命的道德追求。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因此,“仁”是人心所在,同时,孔子对这种人之本性还寄予了一定美好的期待,认为“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强调了内心处于“仁”的状态是很美好的事情,并相信具备了“仁”的美德,即可安于贫苦,专心于仁道的修炼,而颜回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被孔子所称道:“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以“仁”这一至高道德范式来规范和修正内心,使内心处于一种平和安乐的良好状态,波澜不兴地面对当前腐败所带来的物欲诱惑,正是再恰当不过了。第二层含义则指一种人生活在世上的具体选择道路。孔子所推崇并认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君子”人格是与“仁”这一人生道路选择紧密联系起来的,“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对于大学生而言,选择与“腐败”为伍还是与“廉洁”相伴,在孔子那里似乎就可以很轻松地找到答案;第三层含义是人格的完善及人生价值的实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孔子没有对“仁”进行具体界定的原因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实现“仁”的实践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大学生都是性格分明的鲜活个体,在道德和人格完善方面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但只要坚定目标、坚持不懈,就必然能够“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2.2 以“礼”来规范行为

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中,“礼”则是“仁”的外在形式和标志,是实现“仁”的一种制度保证。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原有的社会规则这个时候被破坏殆尽,这使得孔子在《论语》中对“礼”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界定和说明:第一,“礼”需要以“仁”之心为心理基础,仅有“礼”的外壳而无“仁”的内核,则“礼”的根基也是虚无的,因此,孔子强调“三年之丧”这一守丧礼制是建立在儿女感恩父母恩德基础之上的真心实意的行为。对于大学生而言,只有坚守廉洁的行为而缺乏对“廉政”的高度认同,其行为也必然是无法一贯而终的。在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中,人文素质课教师既要使学生知道“如何做”,更应当使其明确“为何做”,唯有如此,这一教育才是成功的、可持续的;第二,“礼”具有规约人、评价人的重要功能。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指出了“礼”的作用就是发挥使事情发展最终恰到好处的约束作用。在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文化素质课教师应当以廉政文化思想及行为体系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当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将“礼”的约束之力上升到制度层面,即将廉政文化教育与法制教育密切联系起来,最终使其成为自觉遵循、自觉维护法治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第三,“礼”是指使人的人格得以完善、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基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礼”使人获得行为规范,具体培养人性,启发心智,使人开始走向人性之道,在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中,人文素质课教师也应当始终把握教育的主线,始终贯彻“完善人、发展人、成就人”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思想、人格和行为方面得以全面完善,最终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2.3 以“义”来引导人生

“义”,即“宜”,是指以相适宜的行为来做相适宜的事。“义利之辩”是我国古代社会伦理中的重要命题,在孔子的“德育”思想领域中,“义”也同样被放在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高度,将“义”作为衡量人道德品质的最高准则,“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论语·卫灵公》)孔子进一步指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始终坚持“君子以义为上”(《论语·阳货》),肯定“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以比”(《论语·里仁》),特别强调“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甚至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孔子强调以“义”来调节和引导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这种价值观念对于中华民族道德的形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使人们不断超越物欲的羁绊,提高人格精神境界。而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与孔子所提倡的去除“私欲利诱”十分契合,人文素质课教师要以“义”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提高廉政文化教育的实效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孔子虽然坚持“义重于利”的“义利观”,但并不是全盘否定对“利”的追求,“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认为在合理合法下获取收益是完全可以的,这样的廉政文化教育也更符合“人性”,即可以有适当的欲望,但不可毫无节制,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也因此而更具有说服力和践行性。

3 以《论语》德育思想创新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

春秋时代是一个“最好的”、也是一个“最坏的”特殊时代,这样的特殊时代和社会形势,造就了孔子这样一位伟大的先贤,也成就了他的“德育”思想和育人事业。开展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将孔子的“德育”思想看作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财富,高度珍惜其间所蕴含着的理论思维的积极成果以及可以激活当代文明发展的活性因素,将会对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产生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文化素质课教师应对孔子及其《论语》的“德育”思想加以现代诠释,使之与当今时代精神相熔铸和升华,在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中充分实现价值发挥。

3.1 明确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目标点

目标明确是强化高职廉政文化教育践行性的目标保障。孔子在《论语》中刻画了一个鲜明的“君子”形象,这也是千百年来儒家在德育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终极目标,将成为“君子”这一目标“拿来”作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目标,使整个廉政文化教育的目标更为形象化、生动化、明确化,使教育主体——广大学生自觉树立道德修养的理想,积极主动对身心进行修正和“规范”,使自己最终成长为一个拥有较高道德修养,能够遵循礼乐伦理,拥有“循义、尊礼、谦逊、诚信”等优秀道德品质的彬彬“君子”,使廉洁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自愿的追求,而这将进一步提高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3.2 完善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理论体系

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促进高职廉政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深化的理论保障。孔子及其所著的《论语》,最初就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道德规范”系统,再历经数千年的完善、阐释和锤炼,已经成为融入中华民族血脉中成为被高度认同的道德准则体系。我国高校开展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廉政文化教育是以“廉政文化进校园”这一活动为起点的,最初主要借鉴了党员干部廉政文化教育的理论、办法和经验,在理论体系方面仍有待于完善。将孔子的“德育”理论纳入到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理论体系中来,正是健全充实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举措。高校人文素质课教师要牢牢把握这一点,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梳理清晰孔子的“德育”理论体系,并使其“为我所用”,成为建设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理论支撑的宝贵资源。

3.3 丰富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知识内容

丰富的廉政文化知识是提高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实效性的内容保障。“仁”“礼”“义”“利”“孝”“悌”等“德育”概念、“德育”知识、“德育”资源,使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知识体系更加丰满,内容更加丰富,也使得人文素质课教师在开展廉政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时有更多的“着眼点”和“下脚处”。当然,人文素质课教师也要始终把握“时效性”原则,在保留孔子“德育”精髓的基础上对其中所包含的理论、观念和知识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工改造”,不断地注入新时代的内容,消除因时代久远而造成的阻隔影响,拉近与现实及教育主体之间的距离,增强大学生对高职廉政文化教育的认同感。

3.4 创新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路径

创新路径是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实践的方法保障。孔子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十分尊重“人”的主体性,这一点值得高职人文素质课教师学习和借鉴。人文素质课教师在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时,要采取更符合“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将“廉政理念”渗透到形式多样、类型丰富的各项校园活动中去,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来激发大学生参与廉政文化教育学习的积极性,使廉政理念入耳、入眼、入心。例如,在学校门户网站上开设“廉政大家谈”专栏,引导学生针对一些热门话题、典型案例进行辩论、研讨,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充分利用社团组织,使社团成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重要的活动载体,组织开展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座谈会、读书会、知识竞赛和辩论大赛等形式更加活泼的教育活动,切实提高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实效性。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高职思想政治文化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反腐倡廉工程的基础部分,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文化教育,引导他们明晰何谓腐败、何谓廉洁,帮助他们构筑一道坚实的拒腐防变防线,培养他们对腐败的“零容忍”态度,确保他们成为“崇廉敬洁”的坚定支持者,增强他们廉洁从业、做人、处事的自律性,是一项播撒廉洁种子、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使一切更有利于逐步解决腐败现象深层次问题的重要举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廉政传统。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作为中华民族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其“德育”思想的内容、原则、路径和方法,《论语》一书中所蕴涵的高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精神,为今天我们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推动“反腐倡廉”工程提供了有益借鉴和重要参考,丰富了当代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的优质资源,奠定了当代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坚实根基,有助于引导高校人文素质课教师把握廉政文化教育的价值导向,强化廉政文化教育的教育效力,对于实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左丘明,郑天挺.左传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杨树达,陈寅恪.论语疏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5]冯莹,张雯.对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调查、分析和途径思考[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3).

篇8:学国学《论语》体会仁道

与经典同行,和圣人为友!

――题记

近日,深入学习《论语》感悟颇深。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也曾云“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皆恕也,仁也。

《论语》中的仁道便在于“恕”。也就是说,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本身自己做到像别人这样了。如此你的要求才能心安理得,简单来说, 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到人做到。

“恕”,便是这样种由己及人的情怀,人性往往是自私的。自己不愿做的总想推给别人,因此,仁便是包容这种心思。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社会的各个方面,这都是人际交往的准则。人应该都有宽广的胸襟,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该宽宏大量、明白“宽恕”。

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远离他了,哲学家说:因为你有钱后眼中便只有你自己,早无他人。富人仔细琢磨这句平淡无奇的话却百思不得其解。富人虽得到了财富却丢掉了仁的准则,更何谈“达者兼善天下”的仁。

这何曾不像我们的`学习生活。当他人语言行为刺激你的时候,换位思考一下,你有没有瞧不起他人呢,你有没有犯这样的错误呢。以宽容真诚之心待人,他也一定会真诚待你。可见,论语中的仁道就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小事。做到“仁”其实并不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真诚才能换真心。当他人有过失时,包容原谅他,别人会对你尊重万分;“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善天下”受人帮助与帮助别人,你就做到了真正的“仁”。

仁者还会在别人强加于自己时不恼不愠,平和地礼貌的拒绝,在拒绝时也考虑别人的感受,随时推己及人,拥有博大的胸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值得我们反复思考,不断琢磨。对修身做人,仁,甚至国家修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都应怀着宽容宁静的心奋勇直前,仁亦在其中矣!

篇9:作文:读国学经典《论语》有感

初读《论语心得》时,心中生出一些困惑,因为书中所说的安贫乐道,现在看来颇有些让人不思进取的味道,细细读来,慢慢明白其中的深意。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其实,高官厚职的,生活得不一定快乐。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整与他人的关系,倡导良性竞争而非恶性竞争。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管多聪明、多能干的人,缺少他人提供的帮助,成功也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只是一叶“舟”,而众人才是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

于丹教授分析的《论语—心灵之道》,读过之后,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同样一件事情,看待的角度不同,心态会不同,心情也会不同。就像平时开车,同样是红灯前的第一辆车,有的人会想:真倒霉,别人都能赶在红灯前过,怎么偏偏我过不去,心情就会变得很糟糕;而有的人会想:我真幸运,下次变绿灯时,我能第一个通过,心态就会很平和。《论语心得》告诉我们,要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调整自己。

感触较深的还有于丹教授讲的《论语—交友之道》。朋友有好坏之分,良朋益友可以带来很多帮助,恶朋佞友却会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引你走上邪路。什么样的朋友是好朋友?什么样的朋友是不好的朋友?书中说到的“益者三友”和“损者三友”,细细想来,颇耐人寻味。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朋友,特别是那些身世显赫,家境优越的人,周围更是不乏与其称兄道弟的人,但是,当他们失去了这些优越的条件,或是当他们身处困境时,又会有多少真正站在他们身边,肯为其两肋插刀的人?怎样才能交上好的朋友呢?《论语》也给出了答案。要想交到好朋友,一要有仁爱之心,二要有辨别能力,都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有了一个好的朋友,人生便开启了一段美好的生活。

人活一世,草活一秋,能够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过一生,这是每个人心中的梦。相信我只要踏踏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工作、以诚相待地交友;学会放弃、学会舍得、学会宽容、学会立志,就会让自己的心灵变得完美、强大,就会享受到生活的美满与幸福!

上一篇:最新纪录片《中国战役录》心得体会下一篇:第9课教案温州国际会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