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的记叙文

2024-04-10

凝望的记叙文(精选5篇)

篇1:凝望的记叙文

你,那棵我最爱的广玉兰,你可知道我一直在深情地凝望着你,你可知道,那凝望中包含着我的爱与感激。

那年暑假,我第一次见到你,是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高大蓬勃地立在那儿,如鹤立鸡群。我刚一走近,便有一股幽香扑面而来,我正奇怪香气的来源,忽一抬头,只见你那绿油油的叶片间藏着一朵朵洁白芳香的花朵,它们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则完全盛开,露出淡黄的圆茎,花瓣白得没有一丝杂质,摸上去一定很有质感吧!我昂着头,似乎看呆了,是的,你的独特的美已印在我的心里,挥之不去。

后来,是有一次心情失落吧,也许是遇到了什么挫折,我无比抑郁地在校园小径上踱步,不知道该如何坚持,如何微笑着面对,又一次抬头望见了你,你似乎明白我的心事,轻轻摇摆着枝叶,像在对我轻声安慰。我望着你那历尽沧桑的躯体,摩挲着你那粗糙不堪的枝干,心想你一定是历经发无数次挫折和磨难,坚强地与困难斗争,才会长成这样一棵挺拔的大树,开出芳香美丽的花朵,赢得人们的赞赏吧。你又一次晃动枝叶,散发出阵阵幽香。是

的,你是在鼓励我不怕困难,勇敢面对,奋发前进。我深深地凝望着你的树影,坚定地点了点头。

如今在你的鼓励下,一个个困难,一个个挫折,都被我踩在脚下,因为我一看到你,就如同被注入了无尽的动力。当我感到烦闷时,望着你碧绿的树叶,心情便轻松许多,听着你枝叶摆动的沙沙声,便仿佛身在林海,倍感舒畅。嗅着你清新的花香,便如同被清凉的泉水洗涤身心,溢满自然的香气。

噢,爱你呀,我的广玉兰,感谢你三年来给我的关心的帮助,你的幽香伴随我走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有了你才有我现在的快乐。

很快就离别了,再让我深情地凝望你一次,希望你能记得那凝望中饱含的爱与感激,还有依依不舍。

 

篇2:凝望星空的眼睛

赫琳达·斯文·李维特(1868~1921)——提出遥远天体的距离测定方法;

E·玛格丽特·博比奇——研究星系、类星体的现代先驱;

温迪·弗里德曼——测量宇宙膨胀率和宇宙年龄的带头人;

南希·G·罗曼——美国航宇局第一位首席天文学家,倡导研制太空望远镜……

玛利亚·米歇尔

说起那些遥望繁星、执著追寻星空真谛的女性们,就不能不提到170多年前那个寒冷的夜晚。那个晚上,一对父女站在自家的屋顶,仰望星空,小女孩忽然问道:“爸爸,天上为什么有那么多星星呀?”父亲答道:“唔,那是神赐给我们的装饰品,就像各色的小花点缀草坪一样。”小女孩接着问:“神为什么要造星星呢?”父亲解释说:“那是因为神要人类学会谦卑,认识有造物主的存在。同时也提醒我们,神是确实不变的存在,我们要对他充满信心。”小女孩越发疑惑了:“星星和神的确实不变怎么会有关系呢?”父亲望着女儿,进一步解释道:“整个天上的星星,就像一台异常精准的钟表,比格林威治时间还要准确,几千、几万年来都分秒不差。”“哇!真的呀?!”小女孩惊叫起来,望着星空若有所思。

这个好奇的小女孩就是日后美国第一位发现彗星的女性天文学家——玛利亚·米歇尔。当时的米歇尔只有十三岁,从小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却对大自然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在男孩子们都出海打渔的时候,她就呆在家里自学数学、语言学、天文学及其他自然科学。这些知识为她日后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打下了基础。她提出了对于太阳黑子的新解释,研究了土星和木星的卫星。她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天文学家。

卡洛琳·苏梅克

卡洛琳·苏梅克,是女性天文学家中的又一位杰出代表。她先后曾在美国地质调查局、北亚利桑那州大学、加州理工学院、洛韦尔天文台等处工作,共发现了32颗彗星和300多颗小行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恐怕要数1993年3月她与丈夫以及好友列维共同发现的苏梅克-列维9彗星了,这颗彗星在1994年7月17日至22日投向木星的怀抱,上演了“天体大冲撞”的宇宙奇观。苏梅克对天文学界中女同胞的一段话显得语重心长:让自己在天文学中的知识面尽可能宽广,让自己对将要用到的仪器了如指掌……如果你精通你的领域,并且积极肯干,那么你会被接受的。

J.塔特

“是的,你能够得到所有的东西,只是不要认为那会很简单(实际上,不仅仅难,而且是相当的困难,但每一次努力都是值得的)。试着不去理会那些男性化的计划,做你想要做的。”“凤凰”项目主任J.塔特博士不仅是在寻找地外的生命,更是在寻找自己的生活。她的工作总是让人联想到卡尔·萨根的著名科幻小说《超时空接触(Contact)》。在小说里,主人公也是一位致力于搜寻外星智慧的女性天文学家,她和她的同事们为了寻找外太空生命而努力工作并最终有所发现。不同的是,“凤凰”项目至今尚未获得小说中那样重大的发现。美国广播公司在对J.塔特博士的专访中曾问及,她是否在某个早上起床时感觉泄气沮丧、想要就此放弃,塔特博士的回答是:“恰恰相反——我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我每一天都能获得新知,都是学校里所学不到的科学和群体生态学知识——几乎所有的一切都与外星生物的存在性这个问题有关。……我们正在把研究做的越来越好。”这就是J.塔特,一位睿智、坚强而乐观的女性。

多拉西亚·K·罗伯茨

1861年,多拉西亚·K·罗伯茨出生在美国旧金山的一个德国移民家庭。她的父亲做地产生意发了财,在1877年把她和她的姐妹们送到欧洲去接受“欧洲大陆教育”。她一开始学习的是音乐,后来转而学习天文学,并考进了巴黎大学。她在1886年获得了理学士学位。也是那一年,英国天文学家提出各国天文学家联合绘制全天星图的建议。巴黎天文台台长对此很感兴趣,开始招募工作人员。作为一名外国人和一名女性,多拉西亚击败了50位男性竞争对手,于1891年当上了项目主任。她主持完成了96张星表,展开来达37米长!1899年,她成为第一位乘热气球观测狮子座流星雨的女性。1929年,她发表了她一生中的第二个星图,作为对她丈夫的礼物。1934年2月22日,她接受了一生中的最高荣誉——胡内地区奖,这是法国国内最高的奖项之一。当时的法国颁给她这个奖是为了感谢她半个世纪以来对法国天文学作出的贡献。在此之后,她返回到阔别了将近60年的旧金山,和她的姐姐安娜一起度过晚年,于1942年去世。339号小行星和1040号小行星都以她的名字命名,为了纪念这位现代天文学的女性先驱,也为了让人们不要忘记,所有今日的天文学家都是站在她和其他先驱的肩膀上进行工作的。

篇3:对面凝望的眼睛

与那对老夫妇“结识”,也是在这样一个起风的清晨,时间也恰是去年的这个时节吧。在公园冰面平铺的亭台中,错落着十几个衣衫臃肿的“京剧老人”,清冷的清晨里,那里分明是一处热闹的地域。弦声清越,唱腔高昂。

男主人右腿托起一方红绸,红绸上架着一把暗紫色的京胡,那京胡一侧的蟒皮在曦光中泛起一抹油润的光亮。“咿呀”的琴声,丝丝缕缕地包裹住他弓腰低背的身影,以至于那张脸便也深埋进了乐声之中,隐去了颜貌。只是随着右手弓弦的急速抽动,他的整个身躯兀自铿锵着,起伏律动。老妇人坐在一旁的角落里,俯下身静静地择着膝间的青菜,手上掐掐停停,不瘟不火,直至地上的两堆已经泾渭分明了,她仍不忙着起身,反而神情专注地望向拉琴的老人,眼神中充盈的那份温情,纵然风沙扑面,依旧显得清晰、执拗。后来,两位老人蹒跚着自我面前相携走过,一只琴盒、一袋青菜,就也这般悠悠地在前方的路上渐行渐远了。

我的心倏地一热,继而那对老夫妇的身影,便像一张无形的网缚住了我的身心,再难让我忘却。

好久没去寻老妇人脉脉的眼神了,脚下的步子就在这热望里仓促起来,那情形就仿佛前方正燃着一炷好香,氤氲的缕缕青烟,正唤我去往一个温暖的所在。

寒冷的亭台中,依旧火热着京剧的古韵,脸孔也大概是去年的旧识。我神情急切,觅着老夫妇的身影,不想眼前的变故,一时让我完全茫然了。

还是在那个角落里,端坐着老妇人弱小的身躯。清凉的风中,她颜容依旧,白发飘舞,衣襟拂动,宛若一幅吹皱了的剪纸,只是地上已不见了她择就的两堆青菜。老人的视线犹还停在那只曾经落定过无数次的石凳上,不过今早坐在那儿的已不是她的丈夫了。

老人就这般呆呆地望着,沉静的眼中蕴着痴迷。想来在这群人中,在乐声里,一定有她深深的回忆吧?只是这睹物怀人的情重,来得残酷了些。

我按捺不住一探究竟的冲动,在曲终人也将散之际,奔至老妇人身前。哪知她笑着对我点着头,那神情分明是早已识得我了。

老妇人说起她的故事,在这青光一脉的清晨里,我就伴着她一道回到了那段历史的河流之中。

在那场空前浩劫的文化革命中期,做教师的男主人落下了癫痫症,频时一天要抽几次。那时还在中年的老妇人只好辞去了厂里的工作,专心地照料他。爱情也许真的会生出神力,三十个年头过去了,老教师的病居然奇迹般好了起来。“有时一年不犯一次呢!”老妇人酽酽地笑着。

那把琴是老教师做学生时,他的老师送给他的,不曾想竟在晚年给了他莫大的安慰。“老头子病后对一切都恍恍惚惚,唯独这把琴,一天里总是提在手上一遍遍涂着松香,一遍遍地擦,后来他知道了这儿,就天天嚷着要来。你说怪不怪,他孩子般在这儿宣泄了一通后,回到家里,一天的心情都好着呢。”“我真爱看他的那个样子。”

肺心病引发的呼吸系统衰竭,在去年年末夺去了老教师的生命,无儿无女的老妇人从此孤零零守着一个家,再不用天天买菜了。“但我一早还来这儿,每天看过了老头坐的那个石凳,心里才觉得踏实。”

“我遇上了个好人,我们相依相伴生活了四十二年,我这辈子有了他,想来也没白活!”老人最后对我说起这话的时候,略已浑浊的眼睛竟掠过一隙光亮,随后笑容也自她的嘴角升起,很快便漾成了一片……

篇4:凝望宇宙的巨眼

“地毯”

虽然事先从资料获知:“所谓宇宙线是来自宇宙深处的高能粒子流,并且携带着宏观宇宙、微观世界与空间环境的信息,对于科学家来说堪称自动上门的宇宙物质样品。”但在见到年逾七十的科学家谭有恒之前,我们对于什么是宇宙线仍然懵懂。

在古代世界,也许在人的渺小与空间的辽阔之间产生了巨大落差,使人们想到用神话来弥补——在羊八井宇宙线观测站,一座中意合作的实验大厅便用希腊神话中巨怪“ARGO”的名字来命名。最初,我们以为这头百眼巨怪可以作为巨型望远镜的隐喻,但是它有更具体的含义,一般的望远镜只能观看一个领域, “ARGO”则是宽视场和全天候的,它观看的范围不仅更大,并且像巨怪永远不会全部闭上的一百只眼睛一样,24小时不会休息。在这座巨大的高山实验厅里,地面上一片银色的探测器构成全覆盖地毯式EAS阵列,工作人员平时便直接称呼其为“地毯”。在中文里,把EAS阵列称作“宇宙线广延大气簇射”探测阵列,就像为从天而降的宇宙线带电粒子主动准备的传感器,其作用是感知宇宙线的到来。

“地毯”上面架设的木板作为阵列中的步行通道。当我们踩着木板跟随谭有恒置身于“ARGO”内部,仿佛进入科幻电影中某个复杂陌生的空间。“ARGO”大厅全部用轻质、高保温的聚氨脂彩钢夹心板建成,在不用空调的情况下,保证探测器工作状态长期稳定,不受到高海拔强烈的日夜温差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要对“地毯”的作用进行一番交代不是件轻松的事。我们眼前遍布地面的银色探测器,即是被称为RPC的“高阻平板粒子探测室”,这是一种用高电阻物质制成的厚仅2毫米的气体室,带电的宇宙线粒子穿过它时,将电离其路径上的室内气体,从而在7000伏的均匀电场的加速下,形成气体放大并产生流光,这样就能在相应位置的“感应读出块”或“读出条”上,获取一个快速脉冲信号,从而得到在此相应位置入射的EAS簇射粒子数目,以及到达的时间。在“地毯”全阵,安置着各种信息通道近15万路,硬件上对其进行分区管理。把每12个RPC划作一个组,归一个“地方站”来管理。这样一个组内任何“读出条”或“读出块”所获得的宇宙线带电粒子通过的讯息,都会立即被送入相应的地方站进行测量和缓存,再由中央指令统一送往中心站。全“地毯”所有这些信号都要汇集到中心站加以整理,这样在羊八井高处,一个具体的EAS几乎所有带电粒子时空分布的原始数据,就会被较完整地记录下来,这整个工作过程完全是自动的。

在EAS阵列的心脏位置是数据采集中心站,工作人员陈文一坐在这里时,被包围在电缆与机器中间的他显得尤其孤寂瘦弱。自154个地方站来的信息在中心站的管理下,有序地汇集到这里,对号入座地存储在专用存储插件AMB板(Argo Memory Board)中;数据经过整理后再按照一定格式,编辑成“EAS事例”,送往控制室并且写入专用的索尼高密磁带,或者经由互联网,迅速传往北京的高能所数据中心。

谭有恒说,可以把“ARGO”看作仿佛具有生命,因为它能够自动感觉与传输,并且时刻不停息地监测天空。

最佳环境

我们提出到小镇上走走,工作人员陈文一提醒我们,下午3点半是这里每天开始刮风的时间。从1991年建站不久,陈文一就到羊八井观测站工作至今。由于谭有恒需要一个可信赖的人在站里长期留守,当年高考失利后的四川广安老乡陈文一到了羊八井。直到目前,陈文一仍未成为中科院的正式员工。羊八井镇上几乎所有人都认识陈文一,由于时常有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到羊八井工作一个时期,他逐渐也能够用英语同对方进行基本交流。

当我们走在小镇惟一的一条街道上时,时间到了3点半,羊八井小学的上学钟也开始敲响。气温开始降低,风开始刮起来。从甜茶馆传出声声震耳的藏语版济公歌。路边有许多正在修建的房屋,凿石声充斥我们的耳朵,由于用来修建藏式房屋的花岗石有放射性,有的房屋正在刷上一层厚泥。在没有修建房屋的地方,人们也用石灰画出了一块块地基,表示自己待用的领地。摩托车轰鸣着来来往往。这里的小百货商店还保持着80年代供销社的氛围。在这条街道上可以看到的最显眼的建筑,是已经废弃的象牙黄色的大礼堂,修建并使用于80年代,现在它的内部是空寂的舞台与一排排残破的观众席,以及鸟类的扑翅声和从天顶射下来的一道道光束。

因为有宇宙线观测站和地热电站的存在,小生意商人和一部分牧民聚集到这里,逐渐形成了羊八井镇。当地的藏族人把观测站叫做“实验室”,但不了解是“实验”什么的,有的人隐隐约约知道它“和宇宙有关”。平时,牧民的牛羊就自由出入于露天的中日合作闪烁探测器阵列,并且从未发生过牲畜破坏探测器的事情。陈文一说,就好像牛羊自己意识到这些东西是它们不该碰的一样。羊八井既有耕种也有放牧,由于观测站没有围墙,不论是农民还是牧民,都可以在工作时,从许多角度望见这些白色的立方体,在雪山前面的平原上整齐地摆放,反射着亮光。初到西藏,乘坐火车经由青藏铁路路过这里的过客,也许会把远处这些白色的细点误认为羊群。

由于宇宙线能量分布极为宽阔,最高可达到最大人工加速器的十万倍以上。但是能量越高就越稀少,对于超高能宇宙线的探测,尺度小的空间探测器就无能为力,所以使用巨型地面探测阵列是必然之选。最初是谭有恒的朋友及同行,日本科学家汤田对他提到羊八井,向他描述了一番这里的地形优势与宜人气候。1984年选址考察时,谭有恒曾经考虑过的地方还有那曲、浪卡子等地。高至4300米的羊八井盆地,宽阔平坦的场地正好适于建设大规模的探测器阵列,并且气候温和,有国道、青藏铁路和通讯光缆在近旁通过,与地热电厂和中国电讯等单位、以及数千居民为邻——这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意味着可以在这里正常生活,不需要像世界上其他的高山站那样,要忍受非常态的生存环境。目前世界上的高山站多半地势陡峻,而且气候严酷,往往孤守在面积狭窄的山脊或者山顶,没有就近的交通、能源与通讯设施,科学家在那里工作和生活面临极大的困难与高昂的成本,更重要的是,无法在那里建设比较大的硬件设施。

与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的合作,使羊八井宇宙线观测站的建立与生存成为可能,这种与国际合作为主要途径的方式,也许可以为其他试图开发与建设科学项目的人们带来启迪。在与谭有恒同时期申报的项目中,羊八井观测站是惟一成功的一个。

篇5:凝望开花的树

我常在一棵树下留恋,痴看一树花。梨树苍劲的树干,托举起人世间的美丽,枝丫涌动日月精华,花萼托出一朵朵尘世绝唱。缀于枝头长了翅膀的梨花一身清秀地绽放,圣洁的花瓣间蜜意层叠,柔情流转。凝视那一朵朵站在枝头的小缪斯,你的心田也会绽放出洁白、温馨、纯净的花朵来。和煦的春风吹开了桃花一朵两朵,甚至几十朵花蕾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洋洋洒洒地绽开了。桃树低垂,将繁花递到人们的眼前,轻轻一嗅,有淡淡的幽香。娇嫩的花朵太繁密,紧紧地缠满枝条,使人担心那细枝不堪其情。绿波荡漾的槐树披了花蕾串串,仿佛无言而又不停说话的白色风铃。如水的清风漾过来,轻轻地摇摇,白花如雪,飘飘拂拂,落满小径。我如一只舞在蕊中的蝶,尽情享用花朵的馥郁与静美。

当我站在一株蓊蓊郁郁的花树下,目光与花朵灼灼的眸光相遇时,你可以想象我是怎样的惊喜,乃至狂喜,是那种透明的狂喜。美的事物总让人陶醉,我的心灵被纯粹的美丽、圣洁的花朵打动,连那些褶皱,也被花朵的光芒照彻。我从名缰利锁凡尘琐碎中挣脱出来,投入大自然的一株自由开花的树中。树用花朵说话,用花朵表达情感与思想,表达得很智慧,很美好。花树是乡野的灵魂,花朵是树的灵魂。树沉默不语,树的语言却如同古筝琴韵,在我的心田缓缓流过,涤去浊世的尘埃。

一棵树只要与大地和天空发生联系,就会与天合气,与地合灵,与天地精神往来,从而与人合情,把鲜美芬芳的花朵拿出来愉悦人。树以这种美好的方式证明,自己有一颗美好的灵魂。我真想把人类中的一部分种到盛开的花树下,在花朵芬芳的浸润里,想想自己,想想灵魂。我们占有了多少阳光、水和土壤,可是心灵像一个大杂院,堆满了金钱、官位、名声……诸如美德、彩虹、星空,已被挤到狭窄的角落,乃至无处存放,终被摒弃。我们的每一根头发都想着发财,每一个表情都向权力微笑,市侩的学问渗入骨髓,我们的心园几近荒芜。试问,我们的心田还能绽放出多少美丽的花朵,献给我们赖以生存的大地和天空,献给我们的未来?

开花的树是为心灵显现的事物。凝望开花的树,我与花朵相视而笑,心有灵犀。我的目光与灵魂变得宽广而纯净,即使花儿谢了,我依然会感到慰藉。

(编辑/张金余)

上一篇:一站到底活动策划书下一篇:自言自语对身体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