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机工作合同

2024-04-16

挖机工作合同(精选3篇)

篇1:挖机工作合同

恒温恒温机工作原理

恒温恒湿机由制冷系统,加热系统,控制系统,湿度系统,送风循环系统,和传感器系统等组成,上述系统分属电气和机械制冷两大方面。下面叙述几个主要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1.制冷系统:制冷系统是恒温恒湿机的关键部分之一。一般来说,制冷方式都是机械制冷以及辅助液氮制冷,机械制冷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它们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机构和蒸发器组成。如果我们试验的温度低温要达到-55℃,单级制冷难以满足要求,因此恒温恒湿机的制冷方式一般采用复叠式制冷。恒温恒湿机的制冷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为高温部分和低温部分,每一部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制冷系统。高温部分中制冷剂的蒸发吸收来自低温部分的制冷剂的热量而汽化;低温部分制冷剂的蒸发则从被冷却的对象(试验机内的空气)吸热以获取冷量。高温部分和低温部分之间是用一个蒸发冷凝器联系起来,它既是高温部分的冷凝器,也是低温部分的冷凝器。

2.加热系统:加热系统相对制冷系统而言,是比较简单。它主要有大功率电阻丝组成,由于试验要求的升温速率较大,因此加热系统功率都比较大,而且在试验机的底板也设有加热器。

3.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综合试验箱的`核心,它决定了试验机的升温速率,精度等重要指标。现在试验机的控制器大都采用PID控制,也有少部分采用PID与模糊控制相组合的控制方式。由于控制系统基本上属于软件的范畴,而且此部分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问题。

4.湿度系统:温度系统分为加湿和除湿两个子系统。

加湿方式一般采用蒸汽加湿法,即将低压蒸汽直接注入试验空间加湿。这种加湿方法加湿能力,速度快,加湿控制灵敏,尤其在降温时容易实现强制加湿。

除湿方式有两种:机械制冷除湿和干燥除湿。机械制冷除湿的除湿原理是将空气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使大于饱和含湿量的水汽凝结析出,这样就降低了湿度。干燥器除湿是利用气泵将试验箱内的空气抽出,并将干燥的空气注入,同时将湿空气送入可循环利用的干燥进行干燥,干燥完后又送入试验箱内,如此反复循环进行除湿。现在大部分综合试验箱采用前一种除湿方式法,后一种的除湿方法,可以使露点温度达到0℃一下。适用于有特殊要求的场合,但费用较贵。

5.传感器系统:传感器主要是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应用较多的是铂电组和热电偶。湿度的测量方法有两种:干湿球温度计法和固态电子式传感器直接测量法。由于干湿球法测量精度不高,现在的恒温恒湿机正逐步的以固态传感器代替干湿球来进行湿度的测量。

6.送风循环系统:空气循环系统一般有离心式风扇和驱动其运转的电机构成。它提供了试验机内空气的循环。

卓邦专业制造生产净化空调、转轮除湿机、调温除湿机、恒温恒湿机组、机房空调、加湿器!的制造商,为您精心设计酒窖空调!现诚聘各地优秀经销、代理商!!!!!!咨询热线:15968165272

篇2:小型扁形茶炒制机工作装置

关键词:扁形茶,炒制机,工作装置

0 引 言

小型扁形茶炒制机由锅体、炒板机构、调压机构、温控系统、传动系统及机架等组成, 按炒锅数量可分为单锅、三锅和五锅扁形茶炒制机[1]。21世纪以来, 由于该类机型结构简单、价格便宜而获得迅速发展, 已成为我省乃至全国扁形茶炒制的主力机型[2]。随着人们对茶叶品牌意识、规模经营意识和安全意识的进一步增强, 该类机型暴露出工作装置设计上的一些不足, 主要表现为:①人与机器不能分离, 加压、进料均由人工操作完成, 且一人一机, 效率不高;②安全性较差, 炒制过程中经常需要人工检查茶叶炒制情况, 从而发生机器伤人事故[2];③由于人为控制, 炒制的茶叶品质一致性和稳定性难以保证;④炒手抄茶时与炒锅间距固定, 以使其对茶叶的压力恒定, 需人工进行调节, 存在不安全因素[2,3,4,5,6]。

为提高小型扁形茶炒制机的作业性能, 针对该类型机存在的不足, 本研究对部分工作装置进行改进设计[7]。

1 三心微凸炒制锅

炒锅是影响茶叶品质的最重要部件, 本研究对传统炒锅进行了改进, 设计了一种能满足“轻—重—轻”的扁形茶炒制工艺要求的三心微凸炒制锅。该锅体由锅面和侧板组成, 锅面分切入段、加压段、减压段, 每段均为圆弧面, 每段圆弧面的圆弧半径各不相同, 在减压段有一条向内凸筋, 侧板固定在锅面两端并嵌入锅面内, 如图1所示。工作时, 由加热机构对炒制锅进行加热, 同时炒板机构作逆时针旋转, 锅体到预定温度时, 鲜茶叶进入锅体, 在旋转的炒板作用下, 经过锅面的切入段、加压段、减压段进行反复炒制, 由于每段圆弧面的圆弧半径各不相同, 而炒板的回转中心固定不动, 从而满足“轻—重—轻”的扁形茶炒制工艺, 减压段的凸筋设计, 使茶叶在炒制过程中翻转充分, 提高炒制茶叶质量的稳定性。

1—锅底;2—侧板;3—炒板机构;4—机架;5—加热机构;R1、R2、R3、R4—切入段、加压段、减压段及凸筋圆弧半径

2 无级调压机构

压力是扁形茶炒制的关键工作参数之一, 茶叶炒制过程中需通过不断调整炒板与炒锅底面之间的间隙而进行控制。目前, 单锅炒制机压力调整为杠杆档位式, 并均分为数档。这种机构简单, 调整精度受限。无级调压机构的功能由螺母在丝杆轴上移动完成, 机构工作时, 启动电机, 电机轴通过键和连接套带动丝杆轴转动, 丝杆轴转动使螺母在丝杆轴上移动, 螺母的移动带动杠杆机构运动使炒锅绕铰链转动, 炒锅的转动改变锅体底部与炒板之间的间隙, 从而改变炒板对茶叶的压力, 如图2所示。

通过控制电机运行时间, 扁形茶单锅炒制机具有了无级调压机构的功能, 在茶叶炒制过程中, 根据实际情况准确调整茶叶炒制所需要的压力, 以达到提高茶叶炒制质量的目的。

1—杠杆机构;2—顶杆导套;3—机架;4—炒锅;5—电机;6—键;7—轴承座;8—丝杆;9—螺母

3 称量式茶叶投加装置

称量式茶叶投加装置包括料斗、双滚筒机构、托盘机构、杠杆机构、翻盘机构和杠杆限位机构等。

该装置工作时, 动力输入, 齿轮滚筒向内旋转, 料斗内茶叶经两滚筒间隙落入托盘中, 当托盘中茶叶重量达到设定值时, 杠杆尾部抬起, 红外线接通时, 动力输入被切断, 加料停止, 电机启动, 电机轴带动拨杆拨动托盘, 托盘翻转时, 托盘中茶叶落下 (如图3所示) 。

增设鲜茶叶的称量投加机构后, 鲜叶投加时的投加量可以定量控制, 使鲜叶投加均匀, 提高茶叶的炒制质量。

1—支撑侧壁;2—料斗;3—滚筒机构;4—翻盘机构;5—杠杆机构;6—机架;7—托盘机构

4 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由于炒茶环境温度高、粉尘大、电磁干扰信号复杂, 采用低成本的单片机将不利于程序的稳定运行。本研究选用了西门子的PLC设备, 把工业级的智能化设备加装到茶机上。虽然该设备的选用提高了一定的制作成本, 但设备运转的稳定性提高, 因程序运行状态波动导致茶叶生产的损失可以得到避免。由于各地茶叶原坯品质差别很大, 不同品种、不同季节、不同采摘天气都会影响茶叶的原坯品质, 也就直接影响炒制茶叶的工艺流程。考虑到炒茶工艺的多变性, 能给炒茶用户开发出一台能普遍适应各种扁形茶炒制的设备, 是智能化设备设计的重中之重。在整个炒茶工艺流程中的所有工艺参数中, 智能化控制采用多层次、多方式的控制模式, 能给用户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 保证茶叶的炒制品质与效率;同时还可最大程度地降低使用难度和劳动强度。所有工艺流程进入控制范围[4], 也就是说, 从进茶、炒制到出料, 整个炒茶过程控制全部由智能化设备来完成。但这个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可以由用户自行调节, 且可以通过非常简单的操作实现最好的茶叶炒制工艺[5]。

可编程控制程序框图如图4所示。

5 试验与分析

2008年4月, 在磐安县尖山镇新宅村进行了试验, 鲜叶为本地茶。先由本地炒茶能手人工控制炒制, 直至其认为较满意后, 转为智能自动炒制, 两者炒制结果如图5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外观几乎一致。

智能控制炒茶的应用, 可以使加工后的茶叶获得较高的品质并且质量稳定, 而且由于是连续自动加料, 一人可操作多台机器, 茶叶炒制效率大大提高。而人工控制炒茶方式存在投料量的均匀度、控制时间等误差, 往往造成茶叶品质不稳定, 且一人只能操作一台机器, 炒制效率难以提高。

6 结束语

通过对扁形茶炒制机的工作装置进行改进设计, 经试验得出以下结论:

(1) 实现智能化炒茶工艺后, 可提高并稳定成品茶的品质;

(2) 一人可操作多台机器, 大大提高茶叶炒制效率;

(3) 通过结构设计, 进行炒制过程智能自动控制, 可彻底消除使用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权启爱.几种新形式的龙井茶炒制机[J].中国茶叶, 2003, 25 (2) :16-17.

[2]叶水娟.自动龙井茶炒制机推广与应用[J].中国茶叶加工, 2006 (1) :39-40.

[3]张冬春.扁形茶炒制机的安全使用技术[J].浙江农村机电, 2005 (6) :30.

[4]刘新.电脑控制龙井茶炒制机研究[J].茶叶科学, 2003, 23 (S1) :73-77.

[5]马兆林.针、扁茶两用炒制机全程工艺技术[J].浙江农村机电, 2005 (1) :6.

[6]陆德彪, 朱松涛.扁形茶炒制机伤人事故剖析与安全对策[J].茶叶, 2005 (4) :233-239.

篇3:辗环机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

1 辗环机的分类

辗环机分为径向轧制辗环机和径-轴向轧制辗环机两类。径向轧制辗环机又称为立式辗环机,其原理如图1所示。主辊做旋转运动和直线进给运动,是环件轧制的主动辊。芯辊为从动辊,在主辊的带动下做从动旋转轧制运动。在轧制过程中,首先将环件毛坯穿过中心孔放置到芯辊上,主辊逐渐向芯辊靠近,通过主动辊和芯辊的轧制力作用,环件的径向端面产生局部塑性变形,直径不断扩大。定心辊为可以自由转动的从动辊,和环件外表面接触并对环件产生一定压力,随着环件的长大被动退回,起到辅助成形的作用。直到环件外圆与信号辊接触,环件轧制过程结束。径向轧制辗环机主要用来加工中小型环件,结构简单,环件的端面质量较低。

径-轴向轧制辗环机又称卧式辗环机,是在径向和轴向两个方向上对环件同时进行轧制,如图2所示。设备结构复杂,比立式辗环机增加了一对轴向轧制锥辊,轴向锥辊作旋转和轴向进给运动。有的设备在上支撑顶部还添加了抽芯装置,便于放置环件毛坯。工作时,主辊以恒定的速度顺时针旋转,上支架抬起,由机械手将环件毛坯放在底座上,使环件毛坯与芯辊基本同心;然后,定心辊、测量滚轮以及轴向机架靠近环件毛坯;轧制开始时,芯辊通过径向直线进给运动逐渐靠近主辊,环件连续变形,直径逐渐扩大;同时上锥辊向下压紧工件,轴向尺寸逐渐缩小。测量辊、定心辊随着环件直径的增长被动退回。轴向机架根据环件的增长速度在随动缸的带动下远离主辊,使工件壁厚上各点的线速度与锥辊母线上的线速度相等。径-轴向轧制改善了轧制环件的端面质量,还可使环件获得复杂的截面轮廓形状,主要用于大型复杂截面环件的轧制生产。

2 环件轧制的特点

(1)环件的材料利用率高,无飞边材料消耗,加工余量少,同时可保证环件的表面质量。

(2)轧制成形的环件,与锻造和机械加工生产的环件相比,环件内部组织致密,晶粒细小,机械强度、耐磨性和疲劳寿命有明显提高。

(3)环件轧制是通过局部变形的积累而实现环件成形的,所需要的轧制力较小,因而使轧制设备吨位大幅度降低,设备投资小。

3 环件轧制质量的影响因素

环件的加工质量主要取决于下料毛坯、轧制工艺、设备能力等方面。

3.1 下料毛坯

热轧环件轧制流程为下料→加热→制坯→加热→轧制,工艺流程中的各个工序之间都要相互衔接、密切配合,才能使轧制生产顺利进行。

毛坯对环件轧制成形有决定性影响,不合理的轧制用毛坯是无法轧制成合格环件的。毛坯决定了环件体积的初始分配、轧制变形程度和金属流动状况,应按照环件锻件图和环件轧制成形流动规律进行设计,还需要考虑加工余量、轧制公差等因素,以及制坯和环件毛坯放入轧制孔型的方便。环件轧制用毛坯设计的影响因素多、影响规律复杂,设计难度大。为了使轧环件获得精确的形状,毛坯尺寸与轧环件尺寸要保持一个正确的关系,下料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环件的加工精度。生产实践中,环件毛坯通常要经过多次轧制成形进行优化。

3.2 轧制工艺

环件轧制过程可分为环件咬入建立轧制过程阶段、稳定轧制阶段、轧制结束阶段。在环件稳定轧制阶段,环件近似处于静力平衡状态。可根据静力学理论对环件的咬入过程、锻透状态和塑性弯曲失稳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建立相应的物理力学模型、条件和判据,计算相应的轧制力、进给速度和转速。

环件轧制过程中,在轧制力的作用下,环件产生局部塑性变形,轴向壁厚减小,直径扩大。这些变形的规律性直接影响到环件的轧制过程。运用运动学理论研究和揭示环件轧制过程中各种运动的相互作用,可以计算环件直径扩大速度等关键技术参数。

环件轧制过程中,各部件的运动都不是匀速的。在非平稳环件轧制过程中,环件轧制的运动学参数变化较大,环件和轧辊可能会产生强烈振动,使轧制过程失稳,产生废品,甚至损坏轧制孔型和辗环机。可通过建立环件轧制的动力学模型,对轧制振动的稳定性条件、稳定性条件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等进行研究,为环件轧制过程的动力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3.3 设备能力

设备能力是指设备自身的结构、部件所决定的生产能力和加工精度。取决于设备的机体结构、材料、装配精度,液压系统的技术参数,以及电气系统的响应能力。环件轧制直线进给运动是由辗环机的液压或气动装置来实现的。环件轧制条件所要求的进给速度要靠辗环机进给装置来保证。因而进给装置的力学参数和运动学参数对进给运动有直接影响。例如,为了实时控制和调节环件轧制过程中的轧制力和轧制速度,液压系统一般采用比例压力阀和比例调速阀,这些关键比例元件对压力和流量的输出值和电气输入信号成正比,由于比例元件存在一定的阶跃响应时间,电气指令改变后,压力、流量的输出不会立即发生变化,存在一定的滞后,增加了控制误差,同时比例元件的滞环、重复精度等性能指标也决定了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着轧制设备的整体性能。

4 环件轧制的发展方向

环件轧制成形技术已经成为环形机械零件的先进制造工艺方法。其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向:

(1)大型环件轧制技术。直径2000mm以上的大型环件越来越多地采用环件轧制工艺生产。我国对环件轧制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大型环件加工设备的数量迅速增加。5000mm~8000mm数控辗环机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2)高速、精密环件轧制技术。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下料、加热、制坯以及轧制工艺过程逐步实现了流水自动生产,环件轧制速度和生产率随之迅速提高。随着制坯精度的提高和环件轧制过程测控系统的快速发展,环件轧制精度逐步提高,精密轧制的环件直径尺寸精度可达到1/1000mm。

(3)复杂环件轧制和柔性环件轧制技术。为了减少机械加工量、提高环件材料利用率,通过优化毛坯,合理设计轧制孔型,许多复杂截面的环件实现了直接成形轧制生产。同时为了满足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环件的轧制生产,孔型快速更换、工作参数调节方便的柔性环件轧制设备得到快速发展,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4)环件轧制过程智能控制系统。根据环件轧制理论,通过智能检测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紧密结合,实现了环件毛坯几何精度、重量误差、材料性能等参数的在线检测,进一步优化了轧制工艺参数,实现了环件轧制过程智能控制,提高了轧制环件产品性能质量。

环件精密轧制成形是制备高质量无缝环件的先进制造技术,在机械、汽车、火车、船舶、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原子能等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要:辗环机主要用于加工高质量无缝环件,具有许多优良的工艺特性。本文在简要叙述轧环理论、轧环工艺的基础上,分析了环件轧制质量的影响因素和轧环技术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械制造,辗环机,综述,原理,趋势

参考文献

[1]华林,黄兴高,朱春东.环件轧制理论和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朱春东,张猛.径向辗扩机辗环过程控制的研究[J].锻压技术,2000,(5):37-39.

[3]华林,刘志平,杜平,周传新.环件轧制力能计算[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1994,(5):26-27.

[4]江绍成.立式辗环机的轴向辗压装置[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11,(1):44-45.

上一篇:如法网习题及答案完整版下一篇:预订酒店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