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治理成效报告

2024-05-23

数据治理成效报告(通用12篇)

篇1:数据治理成效报告

XX县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综合评估报告

一、基本情况

按照《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评估考核规定(试行)》(环办土壤〔2018〕41号)、《XX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实施情况评估考核规定(试行)》(X土壤协调办﹝2018﹞4号)以及《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技术评估指南(试行)》(环办土壤〔2017〕1953号)等文件要求,采用文件查阅、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梳理了XX县土壤污染防治目标任务、政策制度建设、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农用地分类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和成效,并通过专家咨询论证的形式对XX县2017年~2019年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阶段性评估。

二、评估结论和意见建议

(一)评估结论

XX县在2017年~2019年按照国家“土十条”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围绕两个安全利用率目标,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源头预防、农用地分类管理、建设用地准入管理等重点任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较好地完成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XX省、XX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但对标国家的要求,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建设、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土壤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二)进展及成效

在目标任务完成方面,截至2019年底,XX县完成上级下达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含治理与修复)目标;截至2019年底,XX县有1个疑似污染地块,未获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也未违规再开发利用,完成了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的目标。在土壤污染防治政策制度建设及落实方面,XX县制定了《XX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XX县农用地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对源头防控、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与XXXX钨业有限公司重点行业企业签订了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落实企业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成立了XX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并下设土壤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加强净土攻坚战组织领导;出台了《XX县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协调机制》文件,配合开展农用地详查及重点行业企业详查工作;开展涉镉等重金属排查整治工作,对非正规采掘业废弃原料圾堆点进行整治,规范关闭搬迁重点行业企业地块拆除活动,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落实源头预防;建立了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将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重点监管企业自行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开展了不同形式土壤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宣传教育;XX县鼓励公众对土壤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在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方面,XX县建立并更新了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并上报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在土地征收、收回、收购等环节监管上,相关部门已初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开展XX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积极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工作。在其他能力建设方面,XX县推进农用地详查、重点行业企业详查、污染源排查、环境管理政策文件制定、项目组织实施等日常管理工作;对重点监管企业的危废、固废、医废、化学品进行管控,规范管理台账,排查隐患风险;完善各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工矿企业日常环境监管。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1、强化项目储备库的管理。有序推进土壤环境管理项目储备库建设维护,积极组织项目申报,并进行动态更新。

2、强化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一是加快疑似污染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指南》(环办土壤〔2019〕63号)等要求,按规范完成疑似污染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的评审,并及时上传全国污染地块信息系统;二是持续开展污染地块风险隐患排查,按要求推进建设用地土壤调查评估工作,及时更新疑似污染地块清单和污染地块名录。

3、完善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结合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结果,加强农用地分类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强化优先保护耕地和纳入耕地后备资源的未利用地保护,防控企业污染耕地。

4、加强全县环境执法能力和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定期组织业务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提升常规监测能力,注重相关人员培训和能力提升。

5、强化污染防治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大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投入,统筹相关财政资金,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土壤污染防治。

篇2:数据治理成效报告

鑫水环境对2011年室内空气检测治理的用户进行了抽样统计,得出相关数据,希望可以管窥全貌,和大家探讨下目前室内空气环保行业的现状。

鑫水环境抽取了500个新装修用户对象。以甲醛为例,经统计,其中有63户室内空气甲醛含量完全达标,148户室内甲醛含量超标4倍以上。苯超标户数为125户,超标4倍以上11户。TVOC超标户数为327户,超标4倍以上为36户。超标用户中有428户进行了室内空气治理,416户成功治理,其中一次性治理成功的有387户。

经统计分析,目前装修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的现状仍然呈现以下特点:一.室内甲醛超标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新装修的房子有近九成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室内空气质量仍然堪忧。二.严重超标的现象的正在减少。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建材行业的整顿洗牌,装修行业的竞争加剧,室内装修严重污染的现象正在减少。其中以苯为例,随着油漆涂料的革命,新装修房子苯超标的现象正逐步成为历史。三.装修污染的重心逐渐转移。家具板材作为主要的污染源,其导致的污染有缓解迹象。而墙纸等造成的污染正逐步成为主因之一。四.选择装修后进行室内空气治理的人数增多,随着行业的发展,治理产品的成熟和技术的发展,装修后进行室内环境治理的意识正在增强。

对于目前室内治理行业的发展,鑫水环境认为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一.室内空气治理产品的终端销售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大有赶超活性炭之势。室内空气治理产品的市场即将迎来新的发展,爆发式增长一触即发。

二.室内空气治理生物技术逐渐取代化学技术,成为治理行业技术新领航。好的治理产品和技术将是获取市场的关键因素。

三.空气净化器逐步被人认识,催化分解技术被应用,纯概念产品有转向实用可能,未来的发展趋势良好。

四.随着海尔“除甲醛”空调的全面市场推广的展开,预示着空调家电巨头开始涉足室内空气净化行业。

五.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委员会将2011年定为解决家居甲醛超标问题的元年,并宣布了十条解决措施。室内环境治理将走向立体化,全面化。

篇3:数据治理成效报告

1 HSE“三责落实”闭环管理流程

H S E隐患“三责落实”闭环管理, 即通过“首问负责、限时整改、直线落实”三种制度形成闭环管理流程, 有效的治理了隐患。

1.1 首问负责

“首问负责”突出了有感领导。推行“有感领导”可以让企业员工和下属切实感受到领导干部对安全工作的重视, 有利于形成浓厚的安全影响力和感召力。采二结合季节生产特点, 从强化安全技术培训、安全责任制落实、季节安全基础管理、重点环节受控管理四个方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 特别是针对该区由于注水开发, 注水泵等设备存在隐患的实际情况, 通过风险识别, 严格控制关键部位和特殊时段的风险。首次收到隐患报告的承包领导或直线领导, 迅速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对能当场整改处理的隐患, 当场整改处理, 不能当场整改处理或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 及时组织本单位相关人员进行讨论, 并对整改不了的隐患制定防范措施, 拿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意见。

1.2 限时整改

“限时整改”突出属地管理。采二全方位开展“全员风险大排查”活动, 各基层小队以生产岗位风险识别、工艺风险识别为主, 分层次、分系统进行全方位风险识别。同时要求每名岗位员工知道自己的属地范围, 了解属地存在的风险, 掌握风险规避的具体措施, 确保人人都是“属地培训师”, 做到“我的属地我负责, 属地安全我有责”。

1.3 直线落实

“直线落实”突出直线责任。隐患整改完毕后, 直线落实负责人要及时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落实, 整改合格的, 直线落实人给予首问负责人以答复, 流程结束;整改不合格的, 直线落实人联系该隐患的整改负责人进行再整改, 直至整改达到标准后为止。

2 数据库简介

隐患管理数据库的数据源由作业区安全组统一维护管理, 该作业区局域网内所有联网电脑均可登录查询各类隐患的整改意见、整改责任人和整改进度。通过即时性的管理, 增进了管理者与基层员工的互动交流沟通, 实现了隐患查改的透明化管理, 提高了隐患查改效率和质量。

通过局域网联网管理HSE隐患的方式是该作业区的主要创新点, 该技术水平先进, 通过数据库自动化管理, 避免了多层次管理人员对HSE隐患的重复排查、讨论, 分清了责任, 使有感领导、属地管理、直线责任等理念落到了实处。

2.1 主要技术指标

网络配置方面需要建立完善配套的局域网;微机硬件配置够满足联入局域网条件, 软件安装ACCESS2003运行程序。

2.2 技术特点

局域网联网方式实现了HSE隐患查改工作的即时性管理, 通过增进管理者与基层员工的互动交流沟通, 提高了隐患查改效率和质量。

3 三责落实与管理数据库配套使用的现状

采二严格执行“三责落实”与A C C E S S2003管理数据库的配套使用, “三责落实”闭环管理增强了员工发现隐患, 整改隐患的能力;数据库的应用, 使隐患的管理更加科学、直观, 避免隐患排查的重复性, 既节省了人力、又避免了资金的浪费, 两者有效的结合提高了隐患查改的效率和质量, 更好的保护了人员和设备安全, 减少了H S E隐患可能带来的潜在经济损失, 实现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3.1 隐患排查情况

在排查治理中, 检查方式也多样化, 以各基层队自检自查和作业区检查小组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检查通过日常检查、剖析检查、专项检查、换季检查、交叉式检查、节前检查等多种方式进行全面且平铺式排查。

3.2 隐患整改

对排查出的隐患班站员工及时进行整改, 并随时跟踪反馈;对短期内无法整改的问题要在隐患台账上作登记, 由基层队干部上报相关职能组进行协调整改并制定好防范措施。通过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提出相应的对策, 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并上报作业区安全组, 待整改。

3.3 隐患销项

员工不是找到隐患上报至安全组录入管理数据库就完事了, 为确保查评缺陷隐患整改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防止整改工作不到位、责任不明确和形式主义的发生, 作业区运用整改过程控制方框图来指导和监督整改过程。要求各单位、各基层班组指定专人, 负责收集整理缺陷隐患的整改资料, 逐月逐级上报, 把资料管理工作贯穿于缺陷隐患整改的全过程。对缺陷隐患的整改工作必须与相应的整改计划、月度报表、图纸资料、工作票、操作票、图片等一起进行全过程的闭环管理, 使查评缺陷隐患整改工作步入规范化的轨道。

3.4 与数据库的配合应用

作业区安全组负责将小队上报的所有整改和未整改的隐患情况及时录入A C C E S S2003管理数据库, 让连入局域网的所有用户都能及时看到隐患的情况, 避免隐患工作的重复性。

4 结束语

安全隐患始终存在于以人为主题的实际生产活动中, 只有真正做到领导重视, 措施落实、考核到位, 严格奖惩兑现, 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才能确保安全生产。从而在企业范围内形成安全工作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总之, 新形势对石油系统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统领, 坚持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 坚持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确保安全环保管理始终处于稳定状态, 确保安全管理与企业的经济发展同步协调, 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景凯.石油企业HSE管理文化建设实践[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9, (5) :26-27

篇4:湖南移动垃圾短信治理成效显著

近日,工信部下发2015年12月垃圾短信息治理工作情况通报,湖南地区情况良好,垃圾短信息的投诉举报整体保持低位运行,其中湖南移动成绩较为突出,2015年共计拦截垃圾短信2.3亿条,月均受理垃圾短彩信投诉1500余件,同比下降33%,12321举报中心数据显示,我公司点对点垃圾短信(不含虚拟运营商)月均被举报率下降明显,治理效果省内行业领先。

2015年湖南移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垃圾短信全年治理目标,从开展打击伪基站、源头治理等工作入手,对垃圾短信举报加大管控力度,突破治理瓶颈,具体举措如下:一是依托客户投诉数據,应用技术手段,从网络层面建立了垃圾短信阻断能力,有效保护了客户免受垃圾短信的骚扰。二是密切协同伪基站打击,对假冒房东、移动公司、银行客服号码发送诈骗信息的违法犯罪类垃圾短信与公安、无委联动治理,2015年累计破获伪基站案件55件,缴获伪基站设备76套,抓获犯罪嫌疑人47人。三是严格实行用户实名登记制度,从源头上把控。四是发动群众,借助全社会力量开展垃圾短信实时举报。客户收到垃圾短信后可通过如下三种方式进行举报:一是直接拨打10086热线举报;二是登录湖南移动网上营业厅举报;三是通过转发垃圾短信至10086999进行举报。以上措施有效遏制了垃圾短信的蔓延。

篇5: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经济成效

清流县运用治理与保持同步、治理与经济发展同步、治理与新农村建设同步的“三同步”机制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取得良好成效。去年,该县完成水土流失治理投资9320万元,完成水土保持措施面积2.45万公顷,为省下达任务数的411%。“这两年,实施了坡改梯,采取大平台、大穴、大肥等标准化种植方式,不但治理了水土流失,油茶也种得不错,盛产后年产值可达800万元左右。”21日,在清流县山珍源油茶开发有限公司的油茶种植基地里,公司老总吴轩毅对记者说。吴轩毅是工商管理学硕士,2010年选中赖坊乡陈家村的一大片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种下了2000亩油茶。“油茶树有固土和防火的功能,对水土治理有特效。”吴轩毅说,“油茶种下后5年开始初产,7年盛产,此后生命周期可达100年之久。”山珍源公司的做法,是清流采取“三同步”机制治理水土流失工作的缩影。清流自然条件十分特殊,森林覆盖率高达84%,却又是全省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县,尤其是南部乡镇,由于土地贫瘠,树种单一,缺乏灌草植被覆盖,土壤表面裸露程度高,林下水土流失严重,呈现“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景象,是红壤水土流失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新一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来,清流采取针阔叶林混交、林下套种以及土谷坊、天沟等措施,重点进行林下水土流失和小河流域整治,并坚持贯穿“三同步”——

治理与保持同步。治理水土流失,首先要保护原有的绿色资源。在灵地镇、赖坊乡、李家乡等水土流失治理重点乡镇,清流实施了改燃禁柴补贴制度,并实行封禁治理措施,关停不符合规定的木材加工厂。同时,规定项目建设必须遵守“三同时”原则——水保方案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生产项目竣工,须验收水土保持设施,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产。

治理与经济发展同步。清流引进滕头园林、永明园艺等一批企业,种植绿化苗木,让水土治理工作既绿山头,又鼓腰包,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位于灵地镇的益晟农林有限公司苗木基地,以前是水土流失严重区。2009年,在滕头园林带动下,当地村民集资4000多万元,利用荒坡地和废弃果园,以坡改梯高标准建设绿化苗木种植园区,种植绿化苗木2000多亩,林下种植大豆等可改良土壤的作物。目前,基地苗木价值已达亿元以上。

篇6:数据治理成效报告

随着各种夏季水果的陆续上市,大量流动摊贩囤聚在客运站场、人流密集商业圈进行占道乱摆卖,此乱象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还造成交通拥堵。为遏制此类乱象的蔓延,巩固“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新华街城管会同交警一中队开展联合执法,重点查处涉“五类车”占道乱摆卖现象。

6月20日,新华城管执法队、交警一中队、新华特勤中队等单位约50人组成联合执法队,通过提前踩点、多部门联合治理、突击查处等方式,依次对涉“五类车”占道乱摆卖比较严重的广州北站、花都客运站、新中路、建设路等多个区域采取执法行动。目前,联合执法队已查处各类违章31宗,扣押“五类车”17辆、手推货架5宗,其它乱摆卖行为9宗,派出所处理抗法1宗。

据悉,为巩固环境综合治理的成果,新华城管执法队将不断地加大市容“六乱”的巡查与执法力度,并于近期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建设整体水平。

篇7:以民为本抓整改,综合治理显成效

综合治理显成效

——甘州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加强社会综合治理见成效

教育实践活动中,甘州区以群众利益为导向,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以化解群众矛盾、保障群众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为重点,坚持以民为本抓整改,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社会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化解矛盾维稳定

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根本工作目标,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清积行动,共清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256件,清积率达80%以上,其中37件重大问题由区上分管领导包案化解,清积行动效果明显。加大对群众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对进京非正常上访、群体性上访等重点信访人员进行细心劝说、耐心引导,有效解决非访37起、群体性上访124起。建立完善化解机制,实行清单管理、定期销号、按月通报、重点管理等制度,集中攻坚研判,强化调处措施,全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群众权益。加大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的跟踪化解力度,每月组织专门力量,采取多种形式督查督办,促进了矛盾信访问题限期化解,有效防止了一些领域新的矛盾纠纷发生。行动中,全区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227件,化解成功率达98.5%。

严打整治保平安

开展群众关注度高的治安问题和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黑恶势力、“两抢一盗”、寻衅滋事、暴力恐怖、经济犯罪、制假售假、诈骗以及涉邪、毒品、赌博等违法犯罪。围绕平安甘州建设,扎实开展“零命案”乡镇(街道)、“零发案”村(社区)创建活动,不断夯实治安管理基础,构建城乡大巡防格局,提升实有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加大严打整治力度,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各类案件发生。开展治安专项整治,确定3个区域、2个行业、2个单位开展区域性整治活动;乡镇、街道结合实际,排摸确定治安重点区域和突出问题32个,组织开展集中清理整治。整治工作中,共开展集中清查整治8次,整治突出治安问题4类35个,开展校园及周边、南关及西关区域治安整治联合行动9场次,清理整治突出问题73个。

强化防控抓预防

着力建设城区大巡防体系,以治安巡防大队为龙头,建立由民警武警、小区保安、联防队伍、城管力量、单位内保或楼院长为主体的“五位一体”巡防机制;实行网格化布警,落实定巡区、定职责、定方式、定时段的“四定”责任制和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巡逻制度,实现对城区街面的有效监控。着力构建社区防控网络,加大居民小区治安防范设施投入力度,完善安全硬件,增加技防设施;以社区警务室为依托,建立社区民警、专职保安、综治维稳信息员、治安志愿者四支队伍,落实治安保险、治安防范承包责任制,推行义务巡逻、邻里守望和联户联防、有偿值日等做法,提升了防范实效。着力建设现代科技防控体系,加强视频监控建设,维修维护视频监控一期工程,启动实施二期工程127个监控探头安装建设,有效增强了重点区域的防范效能。

网格管理促和谐

篇8:数据治理成效报告

1、公司治理的概念

公司治理, 也被译为“公司治理结构”。国际上较权威的定义是OECD提出的:公司治理是一种据以对工商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公司治理明确规定了公司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 并清楚说明决策公司事务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同时, 它还提出一种结构, 使之用以设置公司目标, 也提供了达到这些目标和监控运营的手段。国内这方面的专家李维安认为, 公司治理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是指所有者 (主要是股东) 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 即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而广义则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外部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供应者、雇员、政府、社区之间关系的利益关系。

2、研究意义

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表现在:一是我国银行业占金融业比重过大, 银行公司治理的有益经验不仅有利于行业发展, 更能减小金融行业的风险;二是国际经济动荡的大背景下, 欧债危机的影响远未消除, 而国内经济下行的现实情况也伴随着银行坏账比例的逐渐上升, 因而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也凸显;三是目前国内各银行同质化竞争严重, 各行都在寻求差异化服务的转型, 向特色化经营的转型过程中更需要研究银行公司治理的相关问题, 以寻求控制风险、追逐利润的途径。

二、理论回顾

徐振东 (2001) 认为应从改进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约束激励机制来创建银行有效的治理结构和机制。李维安、曹廷求 (2003) 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阐述了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并对银行公司治理的一般模式进行了总结, 对治理结构如何改进提出了建议。孙月静 (2006) 采用了股份制银行的年报数据对我国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对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但结论因研究样本数量较小而有局限性。郝项超 (2010) 总结了国际对于公司治理与金融危机关系的反思, 认为公司治理出现的问题是激励与长期目标不一致和监督不力造成的, 虽然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所受损失不大, 但也应认真总结。宋增基、杨天赋、王戈阳 (2010) 指出, 银行董事会的独立性越强, CEO报酬越能反映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股东的经济利益得到越好的保护。而CEO影响力增强时, 银行董事会的独立性将变弱, CEO报酬则更容易偏离股东利益, 加大银行代理成本。

三、实证分析

1、样本选择和变量定义

本文选取了中国A股市场16家上市银行的数据。研究时段为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2006年以后上市的公司则取其上市后公布的数据。数据来源为同花顺软件。

本文选取的解释变量, 主要从董监高规模、股权结构、高管人员薪酬、银行通行评价指标等方面入手, 挑选了公司董事会规模 (dshgm) 、公司监事会规模 (jsh) 、公司独立董事人数 (dlds) 、大股东持股比例 (dgd) 、第二到五大股东持股比例 (2ndgd) 、高管年度报酬 (ggxc) 、不良贷款比例 (bldkb) 、资本充足率 (zbczl) 。被解释变量, 选取了总资产净利率 (ROA) 、净资产收益率 (ROE) 、每股收益 (EPS) 。

2、实证分析

本文以代表银行业绩的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 以公司治理变量指标为解释变量, 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表1显示各变量的两两相关系数。

用SPSS软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 在大量回归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以下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模型:

回归结果汇总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各模型的拟合优度均通过显著性检验, 表明各模型的线性关系显著。

第一, 资产质量与银行绩效。不良贷款率与每股收益及市盈率均呈负相关关系, 表明银行资产质量对银行绩效产生负面影响。不良贷款率的控制是银行管理的目标之一, 只有全面提高资产质量, 才能推动银行绩效的增长。

第二, 董事会规模与银行绩效。模型 (3) 表明, 董事会规模与每股收益负相关, 而公司独立董事人数与每股收益正相关, 说明董事会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对银行的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这可能由于在我国现代银行企业制度试点的历史较短, 行政干预银行的现象尤其是银行行长行政任免制度仍未发生根本转变, 以致董事会功能尚未得以有效的发挥。而独立董事人数与每股收益正相关, 说明独立董事制度在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独董能通过自身特有的董事地位加强公司治理效果。

第三, 股权结构与银行绩效。模型 (3) 表明, 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第二到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与银行每股收益负相关, 即股权越集中, 银行经营绩效越差。实际上总体来看, 近几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股权集中现象有所缓解, 绝大多数银行股权在逐步分散, 但在这一过程中银行的绩效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 横向比较16家上市的商业银行也可以发现, 股权相对分散的几家银行, 其净利率、不良贷款率等绩效指标均比股权相对集中的银行优异。

第四, 高管年度报酬与银行绩效。模型 (4) 表明, 银行高管年度报酬与市盈率显著正相关, 说明对高管的薪酬激励对银行的绩效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影响, 银行对高管人员的物质激励无疑会增强高管人员的工作热情, 相应促进银行经营绩效的提高。

四、结论和启示

1、在注重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在利率未市场化的背景下, 形成了同质化竞争的现实。但未来这种现状必然被打破, 市场竞争机制促使银行必须开展金融创新。金融创新会带来利润增长点, 但若不重视风险控制, 又可能使公司面临诸多问题, 影响经营效果。因此, 市场竞争机制必然倒逼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 商业银行要想在将来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就须在公司治理方面下苦功, 至上而下形成良好的治理结构。

2、建立完善的三会治理结构

应当重视董监高三会的优化与完善, 尤其是董事会在履行公司发展战略和监督职能发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应特别予以关注。实证亦表明董事会规模并非越大, 公司治理效果越好。董事会规模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成员决策科学高效, 公司治理的效果会更佳。同时, 应重视独立董事的作用, 进一步发挥其在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方面对银行的帮助, 加大银行业绩与高管薪酬的挂钩程度, 从制度上使高管对银行业绩结果承担更大的责任。

3、探索合理的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合理与否对银行公司治理效果至关重要:过于集中, 大股东有足够的话语权, 可能导致出现大股东通过决策而损害小股东利益的道德风险。过于分散, 则会出现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随成本上升最终高于收益而逐渐下降的可能, 同样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实证表明, 股权越集中, 银行的经营业绩越不理想。对比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与世界知名银行的股权结构亦可发现, 中国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仍相对集中。各商业银行应逐步探索合理的股权结构, 大股东逐步稀释股权, 引入对银行管理有丰富经验的机构为公司治理出力, 寻求大股东与非控股股东的平衡, 提升银行公司治理的效能。

4、强化外部监管, 营造良好的外部治理环境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可从内、外部两方面加以研究。在外部治理的统一标准下, 不同银行自身治理情况不一, 反映到绩效上会有不同。监管部门应尽力营造良好的外部治理环境, 建立层次清晰的审慎监管法规体系, 督促银行建立完善有效的内控制度架构;要强化银行的信息披露, 银行披露信息的主动性或有不足, 应由外部监管政策予以明确, 要求其强制披露, 促进稳健有效的公司治理。同时, 由于银行业同其他行业相比存在高资产负债比、债务结构的分散化和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等特殊性, 更应重视对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规定, 从外部监管的环节辅助银行进行更彻底有效的公司治理。

摘要: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业中的规模占比相当庞大, 也是我国众多行业中较为特殊的行业, 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挑选了A股市场上16家上市银行作为样本, 通过计量方法研究其公司治理的成效, 并进行了相关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成效

参考文献

[1]李维安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模式与我国选择[J].南开大学学报, 2003 (1) .

[2]孙月静: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 2006 (3) .

[3]徐振东:论国有商业银行的有效公司治理[J].国际金融研究, 2010 (10) .

[4]曹廷求等:银行治理、治理机制与治理风险[J].经济研究, 2010 (9) .

篇9:数据治理成效报告

一是上传下达浓氛围。立即组建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集乡村两级干部、乡属部门单位及境内全部11个工矿企业、木材厂、小作坊和水电站负责人召开专题部署会,传达上级会议及文件精神,将环保保护严峻形势及治理要求直接传达到企业单位一线。要求每村张贴环保宣传标语10条以上,全乡悬挂宣传横幅12张,全域5块LED屏全天候滚动播放环保动员标语,通过占领视线,将环保理念植入群众生活。

二是纵横到边全排查。联村领导带队、驻村干部包片、村两委干部按照自然村联系分工,全面开展境内34家民宿农家乐、4家水电站、4个蜡烛坊、2个木材厂、1家工矿企业的集中整治行动,与业主自查自纠相结合,关停整顿14家不规范、有隐患的民宿农家乐。全域推进环保污染点、隐患点的再排查再治理,确保底数清。

篇10:数据治理成效报告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0》发布会9月29日在京举行。《报告》以“大国治霾之城市责任”为主题,分专题讨论了当前雾霾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对全国重点地区主要城市采取的治理措施进行总结,系统评价中国城市健康发展状况,分析研究城市雾霾治理取得的成效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强化雾霾治理、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发布的第三个年头,雾霾治理攻坚战依旧在继续。《报告》指出,随着政府重拳治霾和地方防治措施的升级,城市空气质量逐步得到改善,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降低,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和达标城市增加,雾霾天气出现频次和覆盖范围减少。2016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同比增加11个,平均优良天数所占比例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7.1%,空气质量总体向好。但与此同时,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人口密集地区的空气污染程度依然较重,中西部地区部分城市的PM2.5浓度相比上年不降反升,各地区雾霾成因各异、复合型特征突出,全国范围内重污染天气频发、空气重污染现象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报告》认为,从近年来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来看,我国的雾霾治理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总体情况有所改善,但污染状况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局部地区污染依然严重,形势不容乐观,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产生雾霾的重要原因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国、第一大煤炭消费国,也是全球第一大环境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国,生产和生活高度依赖煤、石油等化石燃料。2015年,中国原煤、原油、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分别为72.1%、8.5%、4.9%和14.5%,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为64.0%、18.1%、5.9%和12.0%,煤炭占能源消耗的比重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能源消耗中煤炭仅占20%左右)。不合理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及其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是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特别是我国使用的煤炭大多是高硫煤,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气中,进一步促成了雾霾的形成。

经济结构转型滞后是雾霾重污染地区面临的普遍挑战

从蓝皮书报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的雾霾天气形成和分布与工业污染物排放有很大的关联。大多数雾霾污染的重灾区,也是高污染和高排放产业占比较大、产业结构偏重、经济结构转型相对滞后的工业发达城市或老工业基地。以7座城市位列PM2.5年均值前十位、雾霾污染较为严重的河北省为例。2013年河北省生铁和粗钢产量分别是16358.54万吨和18048.4万吨,分别占全国的22.99%和22.19%,产能均居全国之首;消耗煤炭31663.3万吨,占全国的7.5%,而煤炭、钢铁企业排放的大量污染物正是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导致部分地区环保责任弱化

环境执法是加强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存在着“重发展、轻环保”“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甚至认为雾霾治理会影响地方经济发展。部分地区环保措施不到位、环保责任不落实,对于企业排污、环境违法等行为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干预环保监测、监察和执法,导致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效果大打折扣。

区域协调治理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化

从雾霾构成来源看,上海市来自外地输送的污染源约占20%,北京市来自外地输送的污染源则超过30%,浙江省自身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相对良好,但是受到外地大气环境污染的影响,雾霾天气仍然时有出现。这说明加强联防联控对于区域雾霾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部分区域如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虽然已经形成了协调治理机制,但是这种松散型的行政合作,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财力支持,致使涉及跨行政区域的环境规划、生态保护等难以落实。当地区经济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发生矛盾时,地方政府经常会选择牺牲环境、追求GDP。同时,这种松散的合作机制也很难保持长效化,联合执法机制则更加弱化,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性。

部分污染源控制工作缺乏配套技术支撑

近年来,环保部门在重点生产企业、各类施工工地、燃煤供热站以及拆迁现场分批安装了在线实时监控设备,对向大气中超标偷排污染物以及违规扬尘污染行为实行全天候24小时环保监察;同时,为部分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网格员配备了流动监控设备——“环保通”,方便网格员流动巡查、抓拍污染源。这些措施起到了很好的大气污染防治效果,但部分污染源控制工作由于缺乏配套实施技术,会产生新的环境或社会问题。例如,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秸秆处理处置技术,秸秆焚烧的监控治理工作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仍然难以完全禁止,而且大量废弃未烧的秸秆也成为新的环境问题。

不科学的城市规划建设导致自然生态功能下降

目前对雾霾治理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化石燃料和污染物减排方面,而忽略了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本身也具有自净功能。实际上,当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相对完整、生态环境容纳能力和自净功能较强时,很多大气污染物都会被森林、草地、水体等自然生态系统所吸收、消纳。但我国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因为不科学的城镇建设开发模式,往往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容量下降。主要表现为:一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大量森林、水体、林地、草地等被开发占用,导致各类生态用地减少,自然生态环境系统遭到破坏;二是中国城市普遍存在过度建设与过度硬化的问题,城市集中连片大面积硬化建设,使自然降水不能渗入地下,水土交换功能丧失,大量污染物无处消纳,只能悬浮于大气中,遇有局部静稳天气就会形成雾霾;三是盲目的城市扩张导致城市规划不合理,建设用地大量占用耕地,既破坏了生态环境,也阻碍了大气流通,人为造成了局部静稳天气,更易促成雾霾的形成。

篇11:数据治理成效报告

——屏山县鸭池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场镇及村社环境

专项治理工作汇报

尊敬的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检查组各位领导:

屏山县鸭池乡地处岷江、金沙江之间的三角地带,全乡耕地面积770公顷。位于屏山县东偏北,东距宜宾市区公路里程36千米,西距屏山县城公路里程54千米,东邻宜宾县喜捷镇,南接楼东乡、福延镇,西连大乘镇,北接宜宾县高场镇,幅员面积67平方千米,辖16个村,116个村15622人。自城乡环境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市、县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场镇及村社环境专项治理工作要求,通过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创新举措,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专项治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一是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站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认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坚持把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中之重的惠民工程来抓。乡上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第一副组长,分管领导及乡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 1

专门的城乡环境办公室。各村、单位也相应成立了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二是召开各类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我乡党委、政府在县上6月28日召开会议后于6月29日上午召开了鸭池乡环境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会,针对工作存在的问题,专题研究部署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场镇及村社环境专项治理工作。7月1日上午召开全乡“除陋习、树新风”动员专题会议。乡党委书记周忠杰、乡长沈蜀华分别在会上做了统一部署,提出了要求,并做了具体安排部署。通过召开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二、营造氛围,宣传到位

我乡通过多种形式在全乡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方式,营造了浓郁的治理舆论氛围。一是采用广播、电视进行滚动播放,在网络及报刊媒体上刊发文章,宣传我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的工作成绩和实效;二是充分利用板报、专栏和在场镇、交通要道及人口密集地方悬挂宣传标语横幅、制作了大型宣传壁画进行广泛宣传;三是乡、村、组干部深入到农户发放宣传资料,倡议书,基本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百姓参与整治的主动性、积极性极大提高;四是利用赶场天开展集中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治理工作当中来。截止目前,我乡共发放各类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资料5000余份,发放倡议书3500余份、悬挂宣传标语横幅10幅,书写宣传标语50余条,制作工作信息简报15条,在屏山县党政

网,宜宾日报及宜宾晚报等刊发文章进行宣传。乡上和各村分别制定了城乡环境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形成了齐抓共管 的工作格局和全面动员、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完善制度,责任到位

一是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责任主体。我乡在年初与16个村签订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落实责任主体;二是制定了工作制度。以政府名义制定了工作意见和专项治理场镇“三乱”和农村“五乱”工作方案,制定了乡村组干部包村包户制度,对重点户实行领导包户帮助、乡村组三级干部包村包户,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三是健全完善监督机制。建立了工作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全乡各村组及重点农户进行明查暗访,对措施不具体,治理不到位的,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实行限期边整改边落实,对整改未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对情节严重的给予处罚;四是列入“双文明”年终考核。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严格奖惩斗硬。五是建立环境卫生评比制度。各村开展了卫生文明户、卫生清洁户、卫生示范户评选活动,使广大村民“比、学、赶、超”相互促进,积极有效地推进了专项治理工作。

四、加大投入,保障到位

乡党委政府为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场镇及村社专项治理工作落到实处,乡财政积极筹措资金投入此项工作开展。一是示范场镇建设。在场镇客运站内新建公厕1个;二是在政府院坝新增了绿化面积1500余平方米;三是新建污水处理池1个。将场镇居民的生活污水都集中处理,并配套

新做了500米的排污水沟,切实解决了污水“流于表面”的问题,防止二次污染;四是招商引资修建客运站1个;五是在建综合性农贸市场1个。融资500万元新建一个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标准农贸交易市场,建成后将改善场镇环境,提升场镇品味,既方便了群众,又改善了场镇的风貌。六是新安装路灯、设立垃圾桶25个,在场镇及马鸭路沿线修建标准垃圾集中池15个,垃圾焚烧池2个,场镇落实固定的保洁人员16名。二是示范村社(周家山)打造。修建连户便民路14条共700余米,打造集中连片示范农户21户,修建垃圾集中池5个,垃圾焚烧池1个,墙体刷白2200余平方米,购垃圾三轮车1辆,设专人保洁员5名,改造了村办公室及厕所、大院门等基础设施。

五、措施有力,成效明显

我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场镇及村社环境专项治理工作通过创新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群众的环卫观念得以转变。乱扔、乱到、乱吐等“五乱”象现进一步治理,群众爱护环境、讲卫生的良好习惯逐步养成。二是交通秩序进一步规范。在场镇设置规范的机动停车点和停车场,规范车辆停放,使城乡交通秩序得到根本好转;二是临时市场摊区进一步规范。通过治理,进一步规范了蔬菜、肉类市场,彻底解决了以街道为市场的现象。同时,强力整治骑门占道,乱摆摊设点等行为,做到了坐商归店,行商归区,市场秩序井然;四是乱搭乱建进一步得到治理。清理乱贴广告,彻底清除临街房屋违规搭建橱窗,遮阳

棚,乱建霓虹灯。五是建筑工地乱象治理有效。建筑工地全部实行打围作业,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

我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场镇及村社环境专项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此项工作还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找出工作差距,理清工作思路,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开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新局面。

篇12:数据治理成效报告

关键词:数据,治理,模型,国际标准

1 背景

从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到近日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成立, 以及马云推动的阿里战略:从IT (信息技术) 到DT (数据技术) 时代, 都离不开一个关键词——数据。信息化和移动互联网推动着企业业务的数据化后, 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数据沉淀, 如何从数据中发现、预警问题到用数据解决问题、创新应用数据、创造价值, 数据与业务相伴相生。

目前, 数据治理及相关标准体系的研究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2014年6月, ISO/IEC JTC1/SC40 (IT治理和IT服务管理分技术委员会) 在悉尼召开第一次全会, 中国代表团首度提出“数据治理”的概念, 引发国际同行的兴趣和研讨。2014年11月, 在荷兰召开的SC40/WG1 (IT治理工作组) 第二次工作组会议上, 中国代表提出了《数据治理白皮书》的框架设想, 分析了世界上包括国际数据管理协会 (DAMA) 、数据治理协会 (DGI)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IBM) 、高德纳咨询公司 (Gartner) 等组织在内的主流的数据治理方法论、模型, 获得国际IT治理工作组专家的一致认可。2015年3月, 中国信息技术服务标准 (ITSS) 数据治理研究小组围绕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 调研了中国的企业实践, 形成了金融、移动通信、央企能源、互联网企业在数据治理方面的典型案例, 进一步明确数据治理的定义和范围。随着IT到DT的趋势认同, 数据治理研究和应用变得越来越迫切。以此为基础, 中国代表团于2015年5月, 在巴西圣保罗召开的SC40/WG1第三次工作组会议上, 正式提交了《数据治理白皮书》国际标准研究报告, 经过讨论和表决, 同意由中国国家委员会正式提出新工作项目申请, 并作为ISO/IEC 38505-2《信息技术IT治理ISO/IEC 38505-1在数据管理的应用指南》的编辑。

2 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数据成为资产, 还成为可以变现交易的资产, 但又不同于传统的财务资产, 数据的可拷贝、可重用以及数据的搜集、存储、使用都有其特殊性, 数据还涉及到个人隐私、运行的安全;而当万物互联时, 更需要数据的标准化, 便于交换, 这就是数据治理要解决的问题。研究和调查表明, 数据治理不但与数据标准、数据产生过程的业务规范相关, 也影响到IT治理、公司治理、业务策略及决策架构。

图1阐述了数据治理的核心理念。数据是资产, 通过服务产生价值, 数据治理是在数据产生价值的过程中, 治理团队对其的评价、指导、控制, 是数据治理的最基本概念。

数据治理对于确保数据的准确、适度分享和保护是至关重要的。有效的数据治理计划会通过改进决策、缩减成本、降低风险和提高安全合规等方式将价值回馈于业务, 并最终体现为增加收入和利润。

中国数据治理特色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体制层面、管理对象层面和技术平台层面。

在机制层面, 数据治理对依系统、依业务条线的集团总部-分子公司的纵向数据管控推动力、执行力强, 效果较好。

在管理对象层面, 中国数据治理的实践更符合中国企业特点。强调数据标准建设 (数据元素、参考数据) , 行业性数据标准制定广泛 (如:金融、电子政务、公安、税务等) , 较之谈“主数据管理”, 数据标准可覆盖交易数据;强调指标管理。数据标准管理和指标管理在国外数据治理体系中未单独成一部分, 而是分别归入主数据管理和业务元数据管理。

在技术平台层面, 中国数据治理实践将主数据、数据标准、数据质量、元数据等几部分功能统一形成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并作定制化开发, 一站式数据管理用户体验更好。但由于多为软件开发商按项目方式开发, 产品化程度不高, 客户投资有一定程度的重复。

中国数据治理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方法论层面和技术平台层面。

在方法论层面, 跨业务、跨部门、跨系统的横向协同机制不顺畅, 治理效果欠佳;在数据治理体系的中层和基层缺乏可操作的数据治理方法和标准,

在技术平台层面, 身份数据解析、数据标准化、数据匹配、数据语义等主数据、数据质量技术应用不佳, 国外产品不能适应中文数据的特点;本地尚未有较成熟的技术和产品。

3 数据治理模型解析

数据治理以目标和准则为导向, 在明确的目标下, 考虑重要的关注域和促成因素, 并考虑影响促成因素和关注域的流程和活动, 最终形成一个从由底层活动和流程到关注域和组成要素, 再到战略的从底层到高层的业务逻辑, 如图2所示。

具体实施的方法通常是自顶向下, 从数据治理的核心内容顶层战略、组织、驱动因素到关键域、活动与流程, 具体体现其标准要求。

研究报告中提出的数据治理模型和框架见图3。图3展示了数据治理的框架和模型, 模型由三个框架组成:原则框架 (模型顶面) 、范围框架 (模型正面) 、实施和评估框架 (模型侧面) 。

依据四个原则开展九个关键域的治理, 范围框架明确了数据治理的主要工作, 定义数据治理的范围和任务, 分为三层, 最下面为基础层, 中间为保障层, 上面为应用层。其中, 应用层增加了大数据, 将大数据作为支撑战略的应用特性加以提炼, 并对基础层、保障层产生影响。

该模型明确了数据治理的三个主要方面:数据治理的准则、治理域和实施方法, 如图4所示。这三个方面是组织和企业开展数据治理应该重点关注的方面。这也在国际数据治理的实践和研究中逐步形成了共识。准则表明了治理应遵守的准则, 治理域展示了关注的内容, 实施方法展示了如何实现治理的方法论。

在数据治理实施方面, 应考虑两个重要方面:数据治理的实施周期和数据治理的成熟度评估。生命周期展示了依据过程的角度开展治理工作, 成熟度评估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当前的治理水平, 并且指明改进的路径。

4 大数据治理时代的需求分析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各行业带来基于数据资产进行业务创新、管理创新的契机以及大数据技术建设需求, 面向大数据环境和传统IT环境融合的趋势下, 数据治理体系、方法、标准将产生新的思考和实践。

“互联网+”将加速各行业的移动信息化、物联网化, 数据市场也迎来蓬勃发展, 我们认为数据治理标准化工作未来的主要趋势如下:

数据资产的观念将在治理工作中得到进一步深化, 未来数据作为一种服务将通过传递有用的信息为他人提供服务, 逐步产生“数据及服务 (Data as a Service, Daa S) ”。

大数据治理需求已经出现。大数据治理是广义信息治理的一部分, 它制定与大数据的优化、隐私、货币化相关的政策与目标。货币化是将一项资产, 如数据转换为钱出售给第三方或使用它来开发新的服务的过程。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 并不把企业信息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 除非从外部购买的有货币价值的。随着大数据分享、交易的兴起, 企业认识到应该把大数据视作有财务价值的企业资产。数据治理和大数据治理有不同的关注点。数据治理是提供数据管理和应用框架、政策和方法, 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访问性、合规性, 而大数据治理更强调发挥数据的应用价值。大数据治理更关注将业务目标映射到数据分析, 包括数据分类和数据建模。因此, 数据治理是大数据治理的基础。

5 数据治理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数据治理标准定位于组织对数据资产的管控与利用, 以帮助提高目前许多企业的数据管理水平。通过企业现状的调研发现, 大量冗余数据散落在多个复杂、毫无关联的信息孤岛中。使用数据的业务过程缺少统一的数据框架、一致的数据规范, 导致跨部门的合作变得重复和紊乱, 并进一步导致风险的显著提升和更为低劣的数据质量。因此, 如何制定一个基于价值的数据治理计划, 确保董事会和股东可以方便、安全、快速、可靠地利用数据进行决策支持和业务运行, 是企业高层面临的挑战。

一是有效的数据治理有助于改善决策能力。企业对可信数据的需求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数据治理策略和流程建立了必要的框架, 用以把数据转化为业务价值。数据治理框架可以帮助企业在数据治理业务规范内更有效地管理数据, 比如:为分散于各业务部门的数据提供一致的定义、建立企业数据管理, 以及监管数据质量等。数据治理框架也有助于协调不同业务部门的目标和利益, 并跨越产品和业务部门提供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数据。数据的质量必然会影响到据此作出的决策的质量。

二是有效的数据治理产生高质量的数据, 增强数据可信度, 降低成本。数据治理要求建立规则和标准以满足企业的业务功能。数据治理活动必须在遵循规则和过程的基础上加以严格执行。有效的数据治理可以产生高质量的数据, 更高的数据可信度又会产生与业务目标保持一致、更有洞察力和更为高效的决策。随着重复数据的不断减少, 源数据的质量不断提升, 企业的数据清理费用会不断缩减;同时, 通过在业务部门间推广标准程序, 也可实现数据费用的降低。

三是有效的数据治理有助于降低风险。如今的企业对数据通常是富有侵略性的。为了开展业务, 它们通常会在一些关键领域搜集、分析和使用各种有关客户、产品、业务环境变化等方面的信息, 但是意外的数据泄露无疑会对企业的业务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许多企业由于缺乏正确的数据治理策略以及对正确使用数据的了解, 导致敏感数据丢失。有效的数据治理可以为数据的访问管理、评估和管控风险、实现合规、明确数据利益相关人、建立决策权分配机制、明晰岗位职责提供全面支持, 这必然会有助于保护敏感数据。企业通过对数据进行覆盖整个生命周期的、有效的治理, 可以提供更具竞争性的产品, 将其快速推向市场, 并以较低的风险支持业务目标的实现。

四是有效的数据治理有助于提高合规监管和安全控制。合规监管和安全控制是数据治理的核心领域, 关系到数据隐私、存取管理和许可、信息安全控制, 以及规范、合同或内部要求的遵守和执行。一方面, 数据治理应在业务的法律框架内进行;另一方面, 数据治理政策和规则的制定应与政府和行业相关标准相一致。数据管理工作需要整个企业的努力, 通过有效的数据治理可以降低因为不遵守法规和规范所带来的风险。在主要业务和跨业务职能间应用数据标准, 为合规监管创造了一个统一的处理和分析环境。

6 结语

上一篇:董事会决议(借款人)下一篇:力学第三版思考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