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诲和鼓励作文

2024-05-02

教诲和鼓励作文(共6篇)

篇1:教诲和鼓励作文

教诲的近义词和造句

教诲的近义词是什么

教育、教学、训诫、教养、指导、训诲、教训、教授、哺育、熏陶、捕鱼、教化、教导、训导。

教诲怎么造句

一、我常常想起小学时代,回味着老师的教诲。

二、她在内心深处感谢老师的教诲。

三、也许我们还太小,没法完全理解长辈们的苦心教诲。

四、我学习好主要是得益于老师的教诲。

五、老师的教诲至今仍萦绕在我的耳边。

六、我们不应该害怕批评,应在老师的教诲下吸取经验教训。

七、你的教诲我永远铭刻在心中。

八、他那人泥古不化,我都不屑教诲了。

九、老师的谆谆教诲,我将刻骨铭心,永志不忘。

十、面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他低下头来诺诺连声。

十一、老师的教诲言之有理,令人口服心服。

十二、老师对我们的.教诲,真似暮鼓晨钟,发人深省啊!

十三、王老师曾经对我的教诲刻骨铭心,至今让我受益匪浅。

十四、与其以德报怨,不如以直报怨;这是孔子给我们的教诲。

十五、在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以及自身锲而不舍的努力下,他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

十六、对于师长的谆谆教诲,我们千万不能当作是马耳东风,而必须要牢记在心。

十七、老师与爸爸妈妈的教诲使我念念不忘。

十八、对于先生的谆谆教诲,小刘拳拳服膺,并在工作中努力实行。

十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经常教诲青年一代要不忘党的优良传统,做合格的接班人。

二十、临别时,老师对我语重心长的教诲,我至今铭记在心。

二十一、你的这番教诲刻骨铭心,让我永远不会忘记。

二十二、老师的教诲我铭记在心。

二十三、每当我想偷懒的时候,我就想起了父亲的教诲。

二十四、在夕阳的余晖中,依偎在奶奶的身旁,听她语重心长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

二十五、他念念不忘老师的教诲。

二十六、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辜负了父亲平日里对我谆谆不倦的教诲。

二十七、那小子一接到女朋友的电话就兴高采烈地跑出去了,父母学而不厌的教诲早在他耳边烟消云散了。

二十八、小明望着王老师渐渐远去的身影,心中暗自发誓:我这一生一世,一定要记住您的教诲。

二十九、在老师您的耳濡目染下,我终于明白了何为学习之道,感谢您的尊尊教诲。

三十、虽受过多年的感化教育,他仍然不改偷窃的恶习,这样的人已是让人不屑教诲的了。

篇2:幼儿更需要赏识和鼓励

一、让鼓励成为转变的契机

一般来说, 夸奖好孩子是发自内心的, 是随手拈来的, 可是要夸奖一个习惯差、各方面发展看起来一般的孩子, 特别当我们看到他们做的事情令人不愉快时, 要找到理由来夸奖就需要独具慧眼, 甚至是挖空心思。但是如果一旦让你找到这些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那么在点燃他的闪光点时, 其效果就是不同凡响的。本班的涵涵是个体弱多病的孩子, 一生病家人事事顺着她, 所以发展下来, 孩子比较任性, 活动中不能遵守常规, 常常让老师头痛, 批评多了, 老师和孩子都觉得不愉快。在一次泥工活动中, 大家学做小鸡, 只有她搓了几条小长条, 我觉得这些挺像小虫子, 就与她交谈, 并且拿她做的作品给大家欣赏, 表扬她会动脑筋、想办法, 让小鸡吃到喜欢的虫子。在后来的一段时间中, 我们看到了涵涵的变化:活动中有了一定的约束力, 在老师组织活动时特别专心认真, 从眼神中可以看出她的投入与专注, 活动中的热情也相应提高了。

二、让鼓励扬起自信的风帆

在孩子的发展中, 智商和情商同样影响着孩子, 不过可以说, 有时情商会更多地干预其发展的速度。有些孩子聪明伶俐, 可是见人就紧张, 常常在活动中不能充分地发展与施展自己的才能;有些孩子过于敏感, 别人没有在意的情况下, 甚至没有尝试一下, 他就觉得自己肯定不行, 活动中缩手缩脚;有些孩子怕羞, 事事不自信, 活动中躲在别人后面, 唯恐自己出丑。在这样的孩子面前, 我们成人更需要及时发现其优秀点, 并将这一点发扬光大, 以此激发其内在的信心, 激活其潜在的实力。本班的语儿很腼腆, 平时很少要求什么, 不会主动争取发展和锻炼的机会。针对这一问题, 我努力地寻找机遇, 在一次的排列操作活动中, 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将两种不同颜色的珠珠有规律地串起来, 他们一组14个孩子当时只有一半的孩子完全正确, 而且将穿的珠珠作成项链挂在脖子上, 其中也包括语儿。于是我请语儿第一个上来, 让他戴着这个自制的项链拍了一张照片, 并且放在网上让他的父母也看到。当时语儿是昂着头走到位置上的。这一次经历让他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以后也比较积极主动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了。

恰如其分的称赞能帮助孩子自我超越, 建立信心。当我们与孩子相处时, 总是希望孩子更出色, 假如想改变孩子, 就把他看成他已经有了这种杰出的特质, 正像莎士比亚所说:假如他没有一种德行, 就假装他有吧!特别有效的是, 当你公开地假设或宣布他已经有了你所希望的品行, 孩子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送你一份惊喜。

三、鼓励促进师幼间及幼儿间的互动

互动是当事双方在一定的情境下所产生的有效行为, 是衡量幼儿活动积极性的标志之一。有效的互动能激活双方的思维, 相互启发智慧, 分享他人的经验, 并使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成一致的意见。可在小班集体中, 总有部分孩子不是调皮捣蛋的, 也不是特别优秀的, “中不溜秋”的难以引人注意, 有些孩子口齿不清楚, 说话让别人不知所云, 这些孩子在活动中与老师相伴互动的机会就小一些, 即使有机会说, 也难以说好。针对这类孩子, 我们注重在教育中增强他们的互动的兴趣与欲望。菲菲就是一个中等发展的幼儿, 平时在活动中不冒尖也不落后, 很少说话。在活动中, 虽然菲菲不缺少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但较少有同伴主动与菲菲交流。在菲菲生日那天, 奶奶送来了一只大蛋糕与大家分享, 我们让菲菲找好朋友, 并且说说为什么要找他们做好朋友, 她说:“笑笑很聪明, 天天喜欢帮助老师整理书。”“悠悠改正了动作慢的缺点。”瞧, 她对每一个好朋友都夸奖了一下, 这以后, 情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自由选择同伴游戏中, 菲菲已经变成了大家争抢的对象, 旁边的同伴都争着与她合作, 游戏时有商量、有争议, 特别自然, 也较融洽、开心, 可以说互动得较有效, 同时也改变了同伴对她的评价。

篇3:教诲和鼓励作文

【关键词】 作文课堂 尊重 聆听 鼓励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11-025-01

0

一、尊重是互动式作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基本原则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可见尊重是何等的重要。更何况偏远山区的高中生很多曾是留守儿童,他们自尊心强烈,在与人之交往互动时比较敏感,他们和外界接触相对少因而他性格相对内向,甚至会有点自卑。所以互动式作文课堂上师生进行互动的时要以“尊重”为基本原则。

(一)尊重学生性格差异

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互动是难以开展的。在现实的教学中,学生的性格千差万别,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是开展互动式作文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进行师生互动的前提条件。

在一次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写作课上,我先让学生谈谈生活中触动自己心灵的事,一位女同学回答的声音太小,由于听不清她讲话的内容,其他同学开始窃窃私语。受到干扰,发言的女同学更犹豫,更不敢说,着急得脸都憋红了。这时我提醒其他同学尊重别人,安静聆听别人的发言,同时把自己的麦克风递给发言的女同学,解决了这个尴尬,互动也顺利进行。

有时会遇到性格外向又调皮的学生,在互动时他或许会故意岔开课堂上要讨论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不能用言语来伤害学生,对他们给予必要的尊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正确引导他们。在一次分享交流写作素材的作文课上,我给大家介绍蔡元培先生的事迹,可刚说了个“蔡”字,一位同学便大声说“菜市场”,引起哄堂大笑。我停下来,很平静地看了一眼那个同学,没有批评他,准备课后再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因为该同学是个爱面子的人,当面批评他,既可能伤害他的自尊心,让他产生逆反心理,同时也影响课堂教学进程。对突发情况的暂时冷处理不会影响互动的进行。

(二)尊重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

由于偏远山区学生在信息的接收方面相对的迟钝,知识面也相对的狭窄,在讨论时评类作文的时候,面对相对新鲜的观点,或者社会比较热点的现象,有些学生在开展讨论的时候会显得无所适从。在一次作文课上,当讨论当下的社会热点“抢红包的现象”时,发现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微信是何物,更不要说要他们对“抢红包现象”展开讨论了。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尊重理解学生这种知识水平的差别,在讨论前对微信和抢红包现象进行解释,不能一味地责怪他们,或者对他们不参与讨论进行批评,这样才能让互动顺利有序地进行。尊重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还要注意课堂内容的选择。选择贴近山区学生生活的内容才能让他们在互动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如在学习细节描写时,若让学生讨论农民在田间辛苦劳作的细节,他们必然侃侃而谈,深有感触。

二、善于聆听,适当鼓励是互动式作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重要技巧

(一)善于聆听,是开展师生互动的前提和重要技巧

作文教学不是语文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互动式作文课堂教学更不是老师的一家之言。百家争鸣是互动式作文课堂常见的现象。进行互动时,老师应充当一个耐心的聆听者,没有耐心就不可能发现学生发言中的亮点。孔子就是一个善于聆听的人,在他的弟子谈论自己理想的时候,无论是子路的轻率大胆还是冉有的谦恭,抑或是公西华的谨小慎微,孔子都认真地听完他们各自的表述,并且最后对曾皙的疑问进行解答。我想孔子其实为我们进行互动式作文课堂教学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无论学生的见解如何,善于聆听,给予必要的引导是我们开展师生互动不可或缺的技巧。

(二)适当鼓励,是师生互动的润滑剂和有效方法

高中新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的见解。”因此,鼓励是我们教师挖掘学生新鲜思想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没有鼓励就不会有学生的批判精神,更不会有学生独特的见解。而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潜能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我们要善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经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偏远山区的高中生,因为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他们缺少父母的爱,更缺乏的是别人的肯定和欣赏。在互动式作文课堂上,他们的见解如果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肯定,他们会更乐于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也更乐于和老师进行交流。鼓励应当有针对性,要具体明确,避免“假、大、空”,如“你好棒”类的吹捧式鼓励。

如班上部分同学阅读量少,语言表达能力不佳,作文水平提高比较慢,因此对作文自信心不足,兴趣也慢慢减少。为此,我特别注意鼓励这些同学。在讲评时,先让四人为一组互相找对方的作文亮点,讨论交流。然后我也展示自己发现同学作文的亮点,在班级上表扬他们:有些题目拟得特别有诗意,有些开头写得特别有文采,有些细节描绘得生动感人,有些结尾写得意蕴深长……这样的互动鼓励了学生,使他们自信心增强,对作文的兴趣增大,作文水平慢慢提高。

互动式作文课堂教学要有原则,注意技巧,互动时尊重偏远山区学生自身的特点,善于聆听,适当鼓励,这样才能使互动式作文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才能达到作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有利于提高偏远山区学生作文的成绩。

篇4:教诲和鼓励作文

关键词:学生;起步作文训练

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觉到:小学的习作教学要求脱离了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语文能力,加上缺乏有利的措施,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的整体中,一直处于较弱的地位,效果不够理想。针对现状,新颁布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教学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训练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无疑是对目前作文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挑战。小学三年级正是处在作文教学的起始阶段,如何引导学生走好开头的第一步,对于以后的作文训练,将是十分重要的。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与体会。

一、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自身的各种心理因素,推动学生向更深更广的知识领域去探究。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一阶段中,笔者主要是通过实物呈现或媒体显示,以学生的观察、联想活动为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如笔者在指导三年级学生写《秋天美景》时,事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走向大自然,观察了秋天的景色。教师指导时,设计了“秋天的校园”“秋天的田野”等投影片,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再现学生们所观察到的秋天的情景,用来弥补学生观察和体验的不足,激发学生想象:看到校园中的树木花草,你会想到些什么?观察了金色的田野,看到一片片成熟的稻子,你又会想到些什么?结果,学生写得非常生动。写道:“一阵微风吹过,田野里,成熟的稻子弯着腰向我们点头;菜园里,一个个小葫芦挂在枝头,像是一个个可爱的胖娃娃向我们微笑。”“秋姑娘是个魔术师,拿着魔棒点一下田野,田野变成了一片金黄,像披上了一件金色的毛衣。”“秋天来了,校园里的菊花开了,有的金灿灿的,随风起伏,像金色的‘麦浪’;有的红彤彤的,花瓣盘曲,像一簇簇跳动的火焰;有的红中透粉,花瓣高低错落,像一顶顶颤动的鸡冠……”这样用电教媒体再现生活情景,給学生以美的熏陶,开阔眼界,丰富了习作的内容,培养了写作的兴趣。

二、读写结合,开启思维

学生学习作文的过程也就是发展思维,形成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创造的能力的过程。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两方面的引导:“从说到写”和“读写结合”。作文前的说,目的是使学生提笔前有一个思维和互相启发的过程。流利的说可以使写作更顺畅。三年级是作文的启蒙阶段,作文前的说在这个阶段尤为重要。对于刚接触作文的孩子们来说,作文既神秘又新奇,当然还有一些难度。为了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降低习作的难度,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我在这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从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来看,口头语言的发展能促进书面语言的发展,书面语言的发展又能使口头语言更加丰富和完善。从说到写,交错进行。例如开始之初,教者对学生进行的是观察事物、看图说话、口述见闻,或口头回答问题、朗读、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等方式。在学生动笔写之前,让学生自己先说一说,用说来为写引路,说得熟练以后再写。在说的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在说之前精心地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意思;其次,学生要有足够的勇气站起来,面对大家,声音洪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一句句流利的话语和一段段精彩的演讲中,他们突破了心理障碍,成功地实现了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转化。教师在组织引导学生发言的过程中,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激趣原则;二是鼓励原则;三是照顾全体原则。教师在组织学生发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给每一名学生机会,作文前的说要面对全体学生,不能成为个别学生展示自己的空间。练习“说”时,教者尽量让学生放开些,多说点,到练习“写”时,再把要求放低些,从扎扎实实地写好一句话、几句话开始。笔者在教学中也不失时机地联系学生实际,精选佳作、例文,寻求读、写中可以借鉴的突出点,诱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三、扫除束缚,发展天性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只提示写什么,而怎样写则由学生去尝试运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自己去领悟和摸索。起步习作训练的一般方法是从“仿”到“创”,从“放”到“收”。前苏联教育学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那样同等重要。”通过模仿性的习作,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逐步学会如何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进行创造性的习作练习。当学生的习作思路逐步打开之后,笔者再适时地提出一些习作的具体要求,规范学生习作应当写什么,应当怎么写才好。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放胆习作”,它是发展学生的个性,进行习作训练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放手写自己想写的事物,按自己的方式写,减少了学生习作的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从放到收,基本顺应儿童的习作心理和学习规律,先易后难,逐步提高。如学了课文《我的外公》后,我也让学生来写一写自己的外公(或外婆)。写前先让学生回顾一下课文是如何抓住了外公的特点写的,而后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外公(外婆)是怎样的,并抓住其最让你喜爱的一个方面来写。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作文也就有内容可写。再如第五册语文课本中的习作1“看图写话”,文中有四幅图。我在引导学生看图的同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展开想象,说说自己是如何做的。在写的时候,学生根据图上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写出的片断就有内容,也避免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体现了学生作文的个性化。

四、放大优点,欣赏鼓励

在评价学生作文时,不能只关注作文的文字技巧和形式,还要记住作文教学的育人目标,尊重学生特有的表达方式,不以成人的思想、思维、语言去要求学生。不强求学生追求选材是否典型,立意是否深刻、结构是否严谨,只要学生作文文句具体顺畅、清晰自然、感情真挚、健康有趣,就给予肯定和赏识。尤其是对待三年级学生,他们还处在起步阶段,教师更要用一颗挚爱的心,对每一位学生都抱有良好的“期待”,对每个好词佳句、每一点思想的闪光都不吝啬自己的赞扬,并真正体贴学生的欢乐和忧愁,了解学生的心灵。只有这样,师生的情感才能发生共鸣,学生才会更进一步增强求知欲望、学习激情和表达信心,才能积极而愉快地投入到作文训练中去。

熟能生巧,习作是靠长期的练习形成的。教师指导学生习作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有效地进行启发诱导,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掌握文字规律和特点的同时,提高运用文字的技巧去学会表达和创造,写出优秀的文章,“始于学步,终于创新”。

篇5:教诲和鼓励作文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属于教育范畴,都应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的成长规律。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对于孩子性格的把握,对于教育规律的认知比起其他家长应该更专业一些,因此对孩子的教育也应更顺手一些。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恰恰是因为教师的工作性质,往往容易將师生关系的学校教育理念带至家庭教育,从而导致亲子关系的家庭教育相应弱化,造成实际意义上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和错位,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同时是一个4岁女儿的妈妈,结合自身的体会,对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让孩子多感受到一点“温情”和“慈爱”

教师这个职业,每天要面对很多活泼的学生,尤其是小学教师,学生年龄低,纪律性差,因此在平日经常会板着脸,用严厉的言辞镇住调皮的学生,长此以往这种长期形成的面部表情和说话口气就会被带回家中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孩子很自然地会产生抵触心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心理会慢慢加剧最终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所以上班做老师,回家做妈妈(或爸爸)很重要,要注意调整角色,多给孩子父母应该有的“温情”和“慈爱”,让孩子成长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快乐长大,心智健全。

二、让孩子多接受一点“宽容”和“鼓励”

教师在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很优秀的学生,回到家里很容易会拿自己的孩子跟人家比,往往更多地看到差距而忽视了孩子本身的优点,容易给孩子提出一些不符合孩子实际情况的要求,最终好心办了坏事,孩子会感到不应有的压力,严重的会产生自卑心理,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其实就是教育观念的问题了,教师的孩子不一定要是最优秀的,这是给孩子的不公平的压力,教师家庭的孩子与其他家庭没有什么不一样,五个手指伸出来有长有短,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对孩子的一些不足和错误,应该多一点“宽容”而不是责备,多去发现自己孩子独特的优点,并加以“鼓励”和着重培养才是正确之道。

三、让孩子多享受到一点“自由”和“勇敢”

因为职业特点,教师往往都是火眼金睛,对学生的脾气习性了如指掌,很容易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并防患未然。但是当教师将工作中练就的火眼金睛和十八般武艺拿回家对付自己的孩子,那真是“小菜一碟”。于是教师家庭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很循规蹈矩,很少有特别调皮捣蛋,品行上也很少有问题,学习习惯也好,从提高成绩角度这当然是很好的,但是孩子在家里也长期处于紧张约束的上学状态,缺乏轻松的亲子家庭氛围,可能导致孩子缺乏敢闯敢试、勇于突破的精神和胆识。因此作为教师的父母,对孩子更应少一些条条框框,不一定非得要孩子做百分百听话的“乖宝宝”,而是鼓励其多尝试一下新的事物和观念,多一点“自由”和“勇敢”。

四、让孩子多接触一些学习以外的“空间”和“交流”

教师这份职业另一个特点就是其生活的圈子比较单纯,生活、交往的圈子往往都是和工作教学有关的。这样的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局限的。孩子终要走上社会,必须学会如何判别真伪明辨是非,学会与各式各样的人交流,同时坚守做人的原则又懂得灵活变通,这些往往在教师家庭中被无形忽视。

所以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我们还应该多多与孩子交流学习以外的事情,增加孩子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渠道;多带孩子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大自然;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学会与人合作与交流,并懂得宽容与关心别人。

“好教师”不等于“好家长”,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时时提醒自己,摆正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地位,当好孩子的良师益友。

篇6:爱在宽容和鼓励中

我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那天,我正在上语文课,班上一位调皮、倔强地学生不停地做着小动作,同时也在影响别的学生。我用眼神提醒着他,他根本就是视而不见,又过了一会,他似乎比刚才更放肆,更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我只好开口:“请安静坐好。”他却依然玩个不停,丝毫没有理会老师的话,我只好再次严厉中带着亲切的说:“请你安静做好,听老师讲课,好吗?”谁知我的话刚出口,他的同位便站起来:“老师,他骂你还说你管的宽。”周围的同学也起来一同作证。这位同学立即跟其他的同学急了,并出言不逊,开口便骂。听了他的话,我心痛极了,呆呆的站在講台上,此时,教室里出奇的安静,我缓了一口气,平静得说:“我不是管的宽,如果老师不管你,任由你的性子,那是老师对你不负责任,对你的家长不负责任,同时也是对教师这个职业不负责任。""同学们,老师说的对吗?”“对”大家异口同声的说。接着我又开始了讲课,经历了这一场风波之后,同学们的听课格外的用心,包括那位同学。

事后,我找到他,温和的对他说:“今天,你在课堂上的表现另我很难堪,你认为这样做对吗?”他低下头说:“不对。”“那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何况老师并没有什么恶意,只是希望你上课能认真听讲,别把时间白白浪费。你想,如果老师知道学生有错而不去纠正,不批评,任由你的性子自由发展,天长日久,你的缺点会改变吗?你会进步吗?”“不会,只会使自己的缺点更多。”“对呀,你能认识到这一点,说明你认为老师的批评是正确的,是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积极的改正,今后你会更加优秀!”他把头低的更低了,片刻之后,他抬起头,诚恳的说:“老师,我错了,你能原谅我吗?我上课时还骂你了。”我笑着说:“傻孩子,老师早已原谅你了,你能认识到错误,老师非常的高兴。不过光认识到错误还不行,必须改正错误。”不等我说完,他就抢着说。

在以后的语文课上,这位学生非常认真,堂上大胆举手发言,成绩不断进步。同学对他的评价变了,他的脸上露出了真诚的笑脸。在高兴之余我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进步,每一位学生都能进步。

通过这件事情,使我认识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就是要拥有一颗爱心。严是爱,宽也是爱。每一位教师都要善待学生,少一些责备,多一些宽容,当他们犯错误时,应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想想,不能因一时的失态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要给他们被别人认可的机会,使他们从新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点燃追求进步的火种。

至此,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高而基的一句话:“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好孩子。”

上一篇:1普通话试卷标准答案下一篇:以昨天今天明天为题的高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