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需要鼓励和压力

2024-05-14

好习惯需要鼓励和压力(共4篇)

篇1:好习惯需要鼓励和压力

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一个朋友发来一张图片,是在布里斯班国际机场拍摄的,透明玻璃墙上贴有一张白纸,上书“请不要随地吐痰,谢谢合作”,中文的。他说在澳大利亚所有机场,主要文字是英文,日语也较常见,都没有这样的提示,中文极少见。却是这样的提示,让他感到很难过。随地吐痰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记忆中,小学时就学过“五讲四美三热爱”。20多年了,随地吐痰依然随处可见,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过单位附近的东单地下通道,每一个台阶上都至少有一块痰迹,新的、旧的,稍不注意,可能就会踩到其中一块。但我已习惯了,甚至有些麻木,看见旁边有人张口一吐也无动于衷,继续走我的路。按说何者美,何者丑,道理上似乎是一清二楚,但我们并没有一个强大的社会舆论环境,来扬善去恶,于是往往不以丑为丑,或反将美作丑。看靳羽西的《风度何来》书中有一个小故事:一个中国小女孩儿,很小就到美国读书,在美国上学时,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带一个塑料袋,把自己当天的废纸和垃圾装入袋中,然后带回家来做分类处理。后来她回国内读书,把这个好习惯也带回了新学校,想不到,竟然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这个人神经有毛病,捡垃圾拿回家,她家里一定很穷。小女孩儿很受伤,从此不再带塑料袋了。不随地吐痰和不乱扔垃圾这样的卫生好习惯需要有鼓励好习惯的氛围和大环境才能滋润生根,需要有外在的压力才会长久坚持。非典时期,人人勤洗手、不吐痰,是与当时的舆论宣传和大家对疾病的恐惧密不可分的。我自己真正做到不随地吐痰,也是因为工作后一个女孩儿的劝诫。没有她的“鼓励和压力”,可能我现在还是会时不时啐上一口,只图方便,而不以为丑。

篇2:好习惯需要鼓励和压力

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一个朋友发来一张图片,是在布里斯班国际机场拍摄的,透明玻璃墙上贴有一张白纸,上书“请不要随地吐痰,谢谢合作”,中文的。他说在澳大利亚所有机场,主要文字是英文,日语也较常见,都没有这样的提示,中文极少见。却是这样的提示,让他感到很难过。

随地吐痰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记忆中,小学时就学过“五讲四美三热爱”。20多年了,随地吐痰依然随处可见,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过单位附近的东单地下通道,每一个台阶上都至少有一块痰迹,新的、旧的,稍不注意,可能就会踩到其中一块。

但我已习惯了,甚至有些麻木,看见旁边有人张口一吐也无动于衷,继续走我的.路。按说何者美,何者丑,道理上似乎是一清二楚,但我们并没有一个强大的社会舆论环境,来扬善去恶,于是往往不以丑为丑,或反将美作丑。

看靳羽西的《风度何来》书中有一个小故事:一个中国小女孩儿,很小就到美国读书,在美国上学时,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带一个塑料袋,把自己当天的废纸和垃圾装入袋中,然后带回家来做分类处理。后来她回国内读书,把这个好习惯也带回了新学校,想不到,竟然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这个人神经有毛病,捡垃圾拿回家,她家里一定很穷。小女孩儿很受伤,从此不再带塑料袋了。

篇3:幼儿更需要赏识和鼓励

一、让鼓励成为转变的契机

一般来说, 夸奖好孩子是发自内心的, 是随手拈来的, 可是要夸奖一个习惯差、各方面发展看起来一般的孩子, 特别当我们看到他们做的事情令人不愉快时, 要找到理由来夸奖就需要独具慧眼, 甚至是挖空心思。但是如果一旦让你找到这些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那么在点燃他的闪光点时, 其效果就是不同凡响的。本班的涵涵是个体弱多病的孩子, 一生病家人事事顺着她, 所以发展下来, 孩子比较任性, 活动中不能遵守常规, 常常让老师头痛, 批评多了, 老师和孩子都觉得不愉快。在一次泥工活动中, 大家学做小鸡, 只有她搓了几条小长条, 我觉得这些挺像小虫子, 就与她交谈, 并且拿她做的作品给大家欣赏, 表扬她会动脑筋、想办法, 让小鸡吃到喜欢的虫子。在后来的一段时间中, 我们看到了涵涵的变化:活动中有了一定的约束力, 在老师组织活动时特别专心认真, 从眼神中可以看出她的投入与专注, 活动中的热情也相应提高了。

二、让鼓励扬起自信的风帆

在孩子的发展中, 智商和情商同样影响着孩子, 不过可以说, 有时情商会更多地干预其发展的速度。有些孩子聪明伶俐, 可是见人就紧张, 常常在活动中不能充分地发展与施展自己的才能;有些孩子过于敏感, 别人没有在意的情况下, 甚至没有尝试一下, 他就觉得自己肯定不行, 活动中缩手缩脚;有些孩子怕羞, 事事不自信, 活动中躲在别人后面, 唯恐自己出丑。在这样的孩子面前, 我们成人更需要及时发现其优秀点, 并将这一点发扬光大, 以此激发其内在的信心, 激活其潜在的实力。本班的语儿很腼腆, 平时很少要求什么, 不会主动争取发展和锻炼的机会。针对这一问题, 我努力地寻找机遇, 在一次的排列操作活动中, 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将两种不同颜色的珠珠有规律地串起来, 他们一组14个孩子当时只有一半的孩子完全正确, 而且将穿的珠珠作成项链挂在脖子上, 其中也包括语儿。于是我请语儿第一个上来, 让他戴着这个自制的项链拍了一张照片, 并且放在网上让他的父母也看到。当时语儿是昂着头走到位置上的。这一次经历让他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以后也比较积极主动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了。

恰如其分的称赞能帮助孩子自我超越, 建立信心。当我们与孩子相处时, 总是希望孩子更出色, 假如想改变孩子, 就把他看成他已经有了这种杰出的特质, 正像莎士比亚所说:假如他没有一种德行, 就假装他有吧!特别有效的是, 当你公开地假设或宣布他已经有了你所希望的品行, 孩子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送你一份惊喜。

三、鼓励促进师幼间及幼儿间的互动

互动是当事双方在一定的情境下所产生的有效行为, 是衡量幼儿活动积极性的标志之一。有效的互动能激活双方的思维, 相互启发智慧, 分享他人的经验, 并使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成一致的意见。可在小班集体中, 总有部分孩子不是调皮捣蛋的, 也不是特别优秀的, “中不溜秋”的难以引人注意, 有些孩子口齿不清楚, 说话让别人不知所云, 这些孩子在活动中与老师相伴互动的机会就小一些, 即使有机会说, 也难以说好。针对这类孩子, 我们注重在教育中增强他们的互动的兴趣与欲望。菲菲就是一个中等发展的幼儿, 平时在活动中不冒尖也不落后, 很少说话。在活动中, 虽然菲菲不缺少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但较少有同伴主动与菲菲交流。在菲菲生日那天, 奶奶送来了一只大蛋糕与大家分享, 我们让菲菲找好朋友, 并且说说为什么要找他们做好朋友, 她说:“笑笑很聪明, 天天喜欢帮助老师整理书。”“悠悠改正了动作慢的缺点。”瞧, 她对每一个好朋友都夸奖了一下, 这以后, 情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自由选择同伴游戏中, 菲菲已经变成了大家争抢的对象, 旁边的同伴都争着与她合作, 游戏时有商量、有争议, 特别自然, 也较融洽、开心, 可以说互动得较有效, 同时也改变了同伴对她的评价。

篇4:预防中风,需要养成好习惯

导致中风的危险因素很多。一部分危险因素是我们不能够控制的,比如年龄比较大的人高发、男性比女性高发、有家族史的人易患病等。但其他的很多危险因素,则是可防可控的,包括房颤、高血压、动脉硬化、血脂异常、糖尿病、牙周炎等。而从根本上说,不良生活方式,包括不良饮食习惯、吸烟、大量饮酒、肥胖、运动不足等才是中风的基础危险因素。

例如,我们中国人吃得“太咸”。美国现在人均每日吃盐3.2克,而且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突发事件,他们还要把盐在此基础上减掉10%;我国现在人均每日摄入盐达10克以上,远超推荐限量(6克以下),因此中国人患高血压的人非常多,这也为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埋下了隐患。其次,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预防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非常有效,是保健第一要素。但是,中国人运动普遍不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经常锻炼的人多是退休的老头、老太太,而中年人却很少运动。事实上,中风发病年龄提前与此也有关。再比如,很多人不注意口腔卫生,平时饭后不漱口,可引发牙周炎。而牙周炎长期存在,已被证明会增加发生中风的风险。

因此,预防中风等疾病,一定要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着手。首先要限盐,把每天盐的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相当于一啤酒瓶盖的量)。当然还要注意整体的饮食营养的平衡。平时还要注意运动,“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当然,运动也要讲究科学。比如,冬季气温较低,容易引发血管痉挛,故早晨是中风的高发时段。因此,一些有晨起锻炼习惯的中老年人,应避免在寒冷的天气里过早出门锻炼。此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很重要,比如每顿饭后都记着漱口,将牙缝隙间的食物残渣清理干净,预防牙周炎等口腔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16字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预防中风等疾病的健康格言,值得铭记并按此操作。

最后,医学保健也很重要。每年都要体检,以了解自己的血压、血脂、血糖等是否正常,心血管健康状况是否良好等。特别是中年人,绝对不能忽视不正常的健康指标。诊断为房颤的患者要接受抗凝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病情;动脉硬化患者一定要做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看颈动脉是否有狭窄或不稳定斑块。高血压患者还应到医院通过血生化检查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指标,看是否为 H 型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伴有同型半胱氨酸的增高(即H 型高血压),中风的发生危险比单纯高血压高 5 倍,需要补充 B 族维生素和叶酸等药物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只要我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中风预防,控制好以上危险因素,绝大部分人可以不患中风,健康幸福地生活。

上一篇:学习中国画心得下一篇:议论文:珍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