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有真意优秀作文

2024-04-29

此中有真意优秀作文(精选6篇)

篇1:此中有真意优秀作文

似乎所有的人都愿意讴歌光辉完美的成就,无论是对蝴蝶翩翩舞姿的赞美,还是对鸣蝉高昂乐音的欣赏,就连每一个人儿时所听的童话,都可以安插上了一个圆满的大结局,似乎这样故事才算讲完了。

但果真如此吗?

我翻开那个在书架上睡了很久的绘本。泛黄的书页,掸落的灰尘都像在向我诉说,她被遗忘得有些时候了。简单的绘画与黑白色的干净利落映入我的眼中。这本书仿佛苏醒过来,又开始讲那个我听过许多次的故事。

这是一个缺了一角的圆。它认为他不完美,于是它不快乐,所以它动身去找那失落的一角。它风餐露宿,风雪载途。它缺了一角,所以它滚不快,于是它会与虫儿谈笑,闻闻花香,停下来供蝴蝶栖息,抑或与甲虫赛跑。它也会唱歌,有时会找到一个角,却不是它的。它便一直向前不懈寻找。那是它最快乐的时光。

终于,它成功了,它找到了它失落的那一角。它完整了,圆满了,但它滚得太快,他再也无法停下来闻闻花香,或与虫儿谈笑,它甚至连歌儿也唱不了了。于是他停了下来,将那角放下,再向前滚去,唱着他的歌:“我要去找那失落的一角。”

书页翻到最后,是一只蝴蝶停在它的身上。我将它合上,心里有些触动。

为何人们都会如此地赞颂讴歌一个完美辉煌的成就,只看见蝴蝶翩翩之影,去嫌弃他儿时的丑陋?只听见了蝉的激昂长鸣,殊不知这是在地底黑暗蛰伏的迸发?

人们只看见圆满完美的结局,却看不见那一路斩遍荆棘的挣扎彷徨和那浴火之痛。

风吹树叶,哗啦作响。泛黄的书页,在阳光的洗涤下,宛如一只洁白的蝴蝶,呼之欲出。

真意,便在于此中,那是这本书带给我的启迪:也许成就会有大小之分,但一路走来的努力挣扎与坚持不屈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有时一个结局,所谓成就,反而没有人们所想象得那样重要。

有人也许生来就注定是一只蛾,即使破蛹而出,也没有那一身美丽的衣装,没有人会赞美讴歌这样平凡的蛾。

但别忘了它也有过挣扎彷徨,有过不屈反抗。

它,也有了翅膀。

这便是真意,这书中的真意。

篇2:此中有真意优秀作文

不知怎的,自从我上初中以来,就发现身体在慢慢变重,事实果然证明如此,比赛刚刚开始,我就被第一名落后了一大截。不要紧,1500米呢,这才刚开头。我在心底不住的劝说着自己,但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酸辛压制在心头,使我喘不过气。

“加油――”思绪一下被打得烟消云散,这响亮而富有穿透力的两个字硬是将我从迷茫的神智里拽了出来,我抬头看了看,第一的脚步已经渐行渐远了,而我还在孤零零的,缓缓的跑着,不断有人切身而过,带来一阵阵冷风,我使劲摇了摇头。不能在这样下去了。我想着,卖力的奔向前方,似乎又望见了第一名的脚步,不觉有些兴奋与自豪。为了胜利向前冲!

快了快了,第一名我来了!焦急之中又不觉夹杂着少许的兴奋。一不小心踩到自己的鞋带,力不从心,一个趔趄,摔了个狗啃泥。我几乎快没有力气爬起来了,同学们还在为我加油,我能就这么放弃么?同学们微笑的面颊,老师如沐浴春风般的话语……我不敢再想下去了,你一定还可以,一定行,前面的路还远,还是有机会的!加油,为自己喝彩!双手一撑,向前冲。

又跑了一圈,我大口喘气着,胸口剧烈起伏只要一呼吸,胸腔就如针扎般疼痛,我觉得我再跑下去心脏就要蹦出来了,是在胸口开个洞吗?这种精疲力竭的感觉让人难受,精神和身体脱节,无法思考,看着自己的脚在地面上运动,而脑袋黑暗中跳跃。浑浑噩噩。

终于,只剩下最后一圈了,我要坚持,我要坚持。奋力向前跑着,同学们的喊叫声也在我耳边渐渐逝去,模糊。只有风声愈来愈大。已经快到终点了,我看到那根标志着胜利与希望的红线了,是那么清晰。还有一人在我视野前方,我紧张的闭上双眼,默念着3,2,1!又是枪声,我扑倒在地上,汗津津的衣服不一会儿就在夕阳的余辉与迎面而来轻悠悠的凉风的交织下渐渐凝固。是第二吧,我轻声问旁边的人,他似乎有些激动又似乎欲言又止,断断续续的说“第……一……”

篇3:此中有真意优秀作文

其实, 古代诗词歌赋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瑰丽珍宝, 它们特有的含义、隽永的意蕴在新时期, 对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仍旧起着独有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 我认为古诗词教学可以在智育、德育、美育等诸多方面影响学生, 使他们终身受益。

一、通过学习诗歌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基本知识、风俗、礼仪。

中国是诗歌的海洋, 发轫于《诗经》的我国诗歌一路走来, 历经风雨沧桑, 世事轮回, 聆听了先秦先民们的“坎坎伐檀”声, 目睹了两汉痴男怨女“冬雷阵阵,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的坚贞, 见证了盛唐士子们“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的壮志豪情, 也历经了南宋遗民“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的亡国破家的哀痛, 更了解了晚清志士“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慷慨悲壮。它来源于生活, 表现了古代人民的夏收秋种、喜怒哀乐, 是反映先民生活最好的镜子, 因此通过阅读古代诗歌我们可以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并且会为这一灿烂文化历经千年却能生生不息而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我们对古代的婚姻制度一直理解为父母包办、媒妁之言, 女子们没有任何的自主权, 只能无条件地依从。但是《卫风·氓》这篇有一定代表性的弃妇诗就从诸多方面反映了先秦以前的恋爱婚姻现象。文章开篇写道:“氓之嗤嗤, 抱布贸丝。匪来贸丝, 来即我媒。”讲的是男子笑嘻嘻地抱着布匹来换丝, 其实并不是换丝, 而是来与女子商量婚事。从这几句诗, 我们可以知道女主人公是与男子自由恋爱的, 并没有家长的任何干预和包办。可见在春秋时期女子的地位还是蛮高的, 至少对于关涉自己终身幸福的婚姻还是有一定自主权的。当女主人公嫁给“氓”之后, “自我徂尔, 三岁食贫。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写了女子结婚多年来夙兴夜寐、任劳任怨, 但是男子无情地一再变心并对妻子暴力相向。面对此情此景, 这位饱受命运捉弄的无辜女子并没有委曲求全、苟活在婚姻的阴影中, 而是毅然决然地与丈夫决裂, 告别无比热爱的家庭生活, 回到了娘家, 保留了一个女子最后的尊严。“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总角之宴, 言笑宴宴,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短短几句铿锵有力的话语, 表现了主人公独立坚强的品质。这首诗歌不仅使我们了解了先秦时期一定的婚恋现象和观念, 而且对于现代青年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仍旧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同样《鄘风·柏舟》也显示了古代女子强烈的追求婚姻自主和个性自由的精神。“泛彼柏舟, 在彼中河。髧彼两髦, 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知, 不谅人之”。女孩子自己选择了配偶, 当父母逼迫她放弃时, 她表示了至死不渝的态度, 结果父母尊重了她的选择。这一为追求幸福而顽强斗争的宝贵品质, 在后来的许多妇女形象如刘兰芝、祝英台、白娘子等身上得到更完善的发展。由此可见, 两宋以前尤其是先秦时期女子的整体社会环境要比我们所理解所想象的要好一些, 这样的知识正是可以通过阅读、学习古代文学能有所掌握。

二、通过学习诗歌可以了解祖国灿烂文化, 激发爱国激情。

古代诗词歌赋中蕴含了丰富多彩的知识, 尤其是对祖国的山川大泽、河流溪谷不遗余力的描绘赞美, 更是让我们心往驰之。“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的《江南好》让我们领略了江南的美丽怡人。而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更让人感受到大漠边塞苍凉雄浑的别样美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会”, 李白的如椽巨笔让我们体会到母亲河的磅礴气势。杜甫的“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让我们对巍峨泰山更加敬仰与膜拜。可见, 美好的祖国河山在诗人的笔下焕发出别样的风情与神韵, 中学生多读、多了解这些诗歌, 自会油然而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

2009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考到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这是一篇爱国将领的充满感情的词作, “想当年, 花遮柳护, 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 蓬壶殿里笙歌作”。写到宋徽宗年间的美丽景致, 珠翠环绕, 笙歌震天, 固然有对当初统治者的隐隐不满, 对他们奢侈误国的痛心疾首, 但是“花遮柳护, 凤楼龙阁”, 寥寥几句让人领略了故国的神奇与美好。所以当读到下文“到如今, 铁骑满京畿, 风尘恶”, “叹江山如故, 千村寥落”时, 每一个南宋遗民自会感慨万千, 收复失地的决心自是不言而喻了。这样的诗篇, 它的作用要远胜于一千篇战前动员。当然如今我们不会再用狭隘的民族观来诵读这首词作, 但选它作为高考试题, 也是大有深意的,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命题者对于考生的殷切要求:能领略祖国河山的美好, 在阅读中体味作者的爱国深情, 并有所升华。

广泛阅读古代优秀的诗歌, 可以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专门列出了《唐诗宋词选读》, 使“文质兼美”的古代诗文距离学生更近, 使学生更加感受它们的魅力和情致。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对学生展开道德教育和爱国教育。

三、通过学习诗歌可以培养初步的、正确的审美观, 使学生日渐成熟。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见美存在于天地之间, 我们需要拥有美好的心灵, 拥有善于发现的眼睛, 才能找到它们并且从中受益。

我们要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作品使他们能领悟不同的诗歌之美, 如意境美、语言美、思想情感的美好等。杜甫的诗风为“沉郁顿挫”, 因为他更多地反映“安史之乱”时百姓的苦难、民生的凋敝。如《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悲秋”、“多病”、“独”“艰难苦恨”、“潦倒”等字眼使人读后感慨万千, 对人生之不如意抑郁难平。但是在《春日》中杜甫又写道“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用词工丽清新, 读后令人感觉春风拂面, 精神振奋。这时因为前者写于杜甫漂泊西南十年间, 诗人老病交加, 时逢秋日, 又有感于国家衰败、家人离散, 故有此凄凉之语。后者写于诗人暂居成都草堂之际, 生活暂时安定、风和日丽, 春日迷人, 故有绮丽之语。由此可见, 同一位诗人, 在不同的生活背景下, 心情不同, 诗风也大相径庭。但是正所谓“春花秋月, 各擅风情”, 它们同样可以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诗文中乐观向上之情, 学生便于理解。不过对于具有一定消极意义的残缺之美, 如古诗文中反映的“隐居避世”思想, 我们也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2007年海南宁夏卷选择了南宋诗人刘一止的《小斋即事》:“怜琴为弦直, 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 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 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 不系有兴亡。”在诗中作者表现了隐居书斋、不问世事的避世情绪, 只要有琴棋二物相伴, 就不再关心国家的兴亡了。我们联系写作背景会发现, 本诗创作于因“忤逆秦桧”而被罢官时期, 作者虽有满腔激情却无从报国, 就能理解诗人的真正情怀了, 从而对这种表面上的“消极之美”有了更中肯的评价。

我国古代诗歌承载了中华民族的辉煌与豪情, 虽历经岁月洗礼, 仍不失其璀璨魅力, 它如同一条奔腾不止的江水, 将以其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与无与伦比的激情给新世纪的中学生以最美好和珍贵的熏陶和哺育。

参考文献

[1]游国恩, 王起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篇4:此中有真意

一、固守,体现练习的深度价值

教材的体系是严密的,教材的编者既有教育理论的研究者,也有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练习的选择都是为了把趣味性、知识性和现实性融合在一起,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二)”中“一个数除以小数(2)”中练习十八的三道练习题为例。

7.先计算,再看看哪几题的商大于被除数,哪几题的商小于被除数,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7.8÷3.9 7.82÷9.2

0.54÷1.2 7.8÷0.39

7.82÷0.92 0.54÷0.75

8.不计算,直接在○里填上“>”或“<”。

2.07÷0.9○2.07

3.75÷1.5○3.75

3.96÷1.1○3.96

1.14÷0.95○1.14

10.计算:0.45÷0.6÷0.5

3.7÷2.5÷0.4

0.45÷﹙0.6×0.5﹚

3.7÷﹙2.5×0.4﹚

细细分析编者的意图,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比较每题的运算结果和被除数之间的关系,最后比较大小。设计目的:首先是促进学生对一个数除以小数计算方法的理解,巩固计算技能,其次是让学生感悟商的变化规律。观察计算结果,可以发现“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当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如果观察第一组和第二组题的计算结果,还可以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者缩小10倍,商反而缩小或者扩大10倍”这样的规律。规律的发现也是对小数除法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深化。编者在设计这两组规律时一明一暗:规律一在练习题的要求中已经明示;规律二需要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发现。

第8题要指导学生运用第7题发现的规律直接作出判断,再适当说明判断的理由。这种判断的行为是对规律理解后的运用。

第10题的设计首先是让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时注意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其次是通过计算和比较,让学生发现运算规律: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小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小数的积。很显然编者的意图不止于此,这道题的设计还要求学生能够体会运用这个规律可以使计算简化,并且能在计算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个规律。

这里我们是把三道题割裂开来领悟编者的设计意图,如果把这三道题看作一组题,看作一个整体的话,我们还会发现这三道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第7题的规律在题中已经有了信息的提示,给学生明确指出“关注被除数和商之间的大小关系”;第10题已经没有了这种信息的提示,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主动迁移,自主发现规律;第8题规律的运用以“不计算”三个字标明,而第10题的规律的运用就暗藏在题目之中。

二、超越,突破教材练习的深度价值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些都表明了一个同样的观点:教材是固定不变的,而教师和学生是灵动的,教材无法适应所有富有个性的班级、富有个性的教师、富有个性的学生。编者设计的练习对于教师来说是统一的,但是教师的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因此编者给教材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所以教学过程中教者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材,在依托中拓展,在拓展中超越,这种创造性也同样体现在教者对于练习的运用上。

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中“体积和体积单位”练习五中第三道练习题为例。

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一摆:

(1)摆一个较大的正方体和长方体;

(2)摆三个体积不同的长方体;

(3)摆三个体积相同,形状不同的物体。

这道题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理清操作的要求,摆出符合要求的物体,加深学生对体积意义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下面我们看看一位教者是如何体现这道题的深度价值的。

师(出示两个同样大的空杯,一个空杯倒满水,一个空杯中装有一个桃):这两个空杯装的水是否相同?

生1:相同。

师(将满杯的水往装桃的杯中倒,直至倒满):杯中为什么还剩一些水?

生2:因为桃占去了一定的空间。

师(出示两个和刚才同样大的空杯,一个空杯倒满水,一个空杯中装有一个荔枝,将满杯的水往装荔枝的杯中倒,直至倒满):两个杯中剩下的水一样多吗?从刚才的试验中你知道些什么?

生3:不一样。桃占的空间大,杯中剩下的水就多;荔枝占的空间小,杯中剩下的水就少。

生4:一个物体的表面积越大,占据的空间就越大。

师:一个物体的表面积越大,占据的空间就越大吗?待会我们再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个物体的表面积越大,占据的空间就越大。”这个问题是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通常这个问题是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以后再来解决的问题。教师说“待会儿我们再来探讨这个问题”,不是对课堂生成的简单应付,而是对解决这个环节的问题已经了然于胸,这种了然缘于教师对教材中设计的练习的超前把握。

师(学生完成了练习五第三道练习中“摆三个体积相同、形状不同的物体”的要求后):同桌的相互检查一下,体积相同吗?

师:再想想,这三个物体的体积相同,表面积也相同吗?

师: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一个物体的表面积越大,占据的空间就越大吗?

……

这样的课堂生成的问题,被教师巧妙借助于教材中的练习化于无形。本来是后阶段才需要解决的难题,学生此时已经在直观呈现在自己面前的三个物体中领悟出了。三个物体的体积相同,表面积却不相同,所以并不是一个物体的表面积越大占据的空间就越大。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价值取向。教材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把促进学生的发展,利于学生适应将来学习与生活等要素放在首位。因此通过钻研教材中的练习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最基本的途径之一。

(责编 金 铃)endprint

钻研教材是一个旧的话题,钻研教材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对教师不变的要求。教材中教学内容的选择,融合了众多编者的深度思考,蕴涵着丰富的教学价值,其中练习是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若是教师仅仅满足于练习表面呈现出来的信息,必不能准确把握教材,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一、固守,体现练习的深度价值

教材的体系是严密的,教材的编者既有教育理论的研究者,也有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练习的选择都是为了把趣味性、知识性和现实性融合在一起,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二)”中“一个数除以小数(2)”中练习十八的三道练习题为例。

7.先计算,再看看哪几题的商大于被除数,哪几题的商小于被除数,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7.8÷3.9 7.82÷9.2

0.54÷1.2 7.8÷0.39

7.82÷0.92 0.54÷0.75

8.不计算,直接在○里填上“>”或“<”。

2.07÷0.9○2.07

3.75÷1.5○3.75

3.96÷1.1○3.96

1.14÷0.95○1.14

10.计算:0.45÷0.6÷0.5

3.7÷2.5÷0.4

0.45÷﹙0.6×0.5﹚

3.7÷﹙2.5×0.4﹚

细细分析编者的意图,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比较每题的运算结果和被除数之间的关系,最后比较大小。设计目的:首先是促进学生对一个数除以小数计算方法的理解,巩固计算技能,其次是让学生感悟商的变化规律。观察计算结果,可以发现“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当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如果观察第一组和第二组题的计算结果,还可以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者缩小10倍,商反而缩小或者扩大10倍”这样的规律。规律的发现也是对小数除法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深化。编者在设计这两组规律时一明一暗:规律一在练习题的要求中已经明示;规律二需要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发现。

第8题要指导学生运用第7题发现的规律直接作出判断,再适当说明判断的理由。这种判断的行为是对规律理解后的运用。

第10题的设计首先是让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时注意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其次是通过计算和比较,让学生发现运算规律: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小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小数的积。很显然编者的意图不止于此,这道题的设计还要求学生能够体会运用这个规律可以使计算简化,并且能在计算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个规律。

这里我们是把三道题割裂开来领悟编者的设计意图,如果把这三道题看作一组题,看作一个整体的话,我们还会发现这三道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第7题的规律在题中已经有了信息的提示,给学生明确指出“关注被除数和商之间的大小关系”;第10题已经没有了这种信息的提示,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主动迁移,自主发现规律;第8题规律的运用以“不计算”三个字标明,而第10题的规律的运用就暗藏在题目之中。

二、超越,突破教材练习的深度价值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些都表明了一个同样的观点:教材是固定不变的,而教师和学生是灵动的,教材无法适应所有富有个性的班级、富有个性的教师、富有个性的学生。编者设计的练习对于教师来说是统一的,但是教师的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因此编者给教材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所以教学过程中教者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材,在依托中拓展,在拓展中超越,这种创造性也同样体现在教者对于练习的运用上。

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中“体积和体积单位”练习五中第三道练习题为例。

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一摆:

(1)摆一个较大的正方体和长方体;

(2)摆三个体积不同的长方体;

(3)摆三个体积相同,形状不同的物体。

这道题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理清操作的要求,摆出符合要求的物体,加深学生对体积意义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下面我们看看一位教者是如何体现这道题的深度价值的。

师(出示两个同样大的空杯,一个空杯倒满水,一个空杯中装有一个桃):这两个空杯装的水是否相同?

生1:相同。

师(将满杯的水往装桃的杯中倒,直至倒满):杯中为什么还剩一些水?

生2:因为桃占去了一定的空间。

师(出示两个和刚才同样大的空杯,一个空杯倒满水,一个空杯中装有一个荔枝,将满杯的水往装荔枝的杯中倒,直至倒满):两个杯中剩下的水一样多吗?从刚才的试验中你知道些什么?

生3:不一样。桃占的空间大,杯中剩下的水就多;荔枝占的空间小,杯中剩下的水就少。

生4:一个物体的表面积越大,占据的空间就越大。

师:一个物体的表面积越大,占据的空间就越大吗?待会我们再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个物体的表面积越大,占据的空间就越大。”这个问题是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通常这个问题是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以后再来解决的问题。教师说“待会儿我们再来探讨这个问题”,不是对课堂生成的简单应付,而是对解决这个环节的问题已经了然于胸,这种了然缘于教师对教材中设计的练习的超前把握。

师(学生完成了练习五第三道练习中“摆三个体积相同、形状不同的物体”的要求后):同桌的相互检查一下,体积相同吗?

师:再想想,这三个物体的体积相同,表面积也相同吗?

师: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一个物体的表面积越大,占据的空间就越大吗?

……

这样的课堂生成的问题,被教师巧妙借助于教材中的练习化于无形。本来是后阶段才需要解决的难题,学生此时已经在直观呈现在自己面前的三个物体中领悟出了。三个物体的体积相同,表面积却不相同,所以并不是一个物体的表面积越大占据的空间就越大。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价值取向。教材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把促进学生的发展,利于学生适应将来学习与生活等要素放在首位。因此通过钻研教材中的练习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最基本的途径之一。

(责编 金 铃)endprint

钻研教材是一个旧的话题,钻研教材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对教师不变的要求。教材中教学内容的选择,融合了众多编者的深度思考,蕴涵着丰富的教学价值,其中练习是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若是教师仅仅满足于练习表面呈现出来的信息,必不能准确把握教材,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一、固守,体现练习的深度价值

教材的体系是严密的,教材的编者既有教育理论的研究者,也有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练习的选择都是为了把趣味性、知识性和现实性融合在一起,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二)”中“一个数除以小数(2)”中练习十八的三道练习题为例。

7.先计算,再看看哪几题的商大于被除数,哪几题的商小于被除数,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7.8÷3.9 7.82÷9.2

0.54÷1.2 7.8÷0.39

7.82÷0.92 0.54÷0.75

8.不计算,直接在○里填上“>”或“<”。

2.07÷0.9○2.07

3.75÷1.5○3.75

3.96÷1.1○3.96

1.14÷0.95○1.14

10.计算:0.45÷0.6÷0.5

3.7÷2.5÷0.4

0.45÷﹙0.6×0.5﹚

3.7÷﹙2.5×0.4﹚

细细分析编者的意图,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比较每题的运算结果和被除数之间的关系,最后比较大小。设计目的:首先是促进学生对一个数除以小数计算方法的理解,巩固计算技能,其次是让学生感悟商的变化规律。观察计算结果,可以发现“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当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如果观察第一组和第二组题的计算结果,还可以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者缩小10倍,商反而缩小或者扩大10倍”这样的规律。规律的发现也是对小数除法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深化。编者在设计这两组规律时一明一暗:规律一在练习题的要求中已经明示;规律二需要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发现。

第8题要指导学生运用第7题发现的规律直接作出判断,再适当说明判断的理由。这种判断的行为是对规律理解后的运用。

第10题的设计首先是让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时注意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其次是通过计算和比较,让学生发现运算规律: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小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小数的积。很显然编者的意图不止于此,这道题的设计还要求学生能够体会运用这个规律可以使计算简化,并且能在计算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个规律。

这里我们是把三道题割裂开来领悟编者的设计意图,如果把这三道题看作一组题,看作一个整体的话,我们还会发现这三道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第7题的规律在题中已经有了信息的提示,给学生明确指出“关注被除数和商之间的大小关系”;第10题已经没有了这种信息的提示,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主动迁移,自主发现规律;第8题规律的运用以“不计算”三个字标明,而第10题的规律的运用就暗藏在题目之中。

二、超越,突破教材练习的深度价值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些都表明了一个同样的观点:教材是固定不变的,而教师和学生是灵动的,教材无法适应所有富有个性的班级、富有个性的教师、富有个性的学生。编者设计的练习对于教师来说是统一的,但是教师的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因此编者给教材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所以教学过程中教者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材,在依托中拓展,在拓展中超越,这种创造性也同样体现在教者对于练习的运用上。

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中“体积和体积单位”练习五中第三道练习题为例。

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一摆:

(1)摆一个较大的正方体和长方体;

(2)摆三个体积不同的长方体;

(3)摆三个体积相同,形状不同的物体。

这道题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理清操作的要求,摆出符合要求的物体,加深学生对体积意义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下面我们看看一位教者是如何体现这道题的深度价值的。

师(出示两个同样大的空杯,一个空杯倒满水,一个空杯中装有一个桃):这两个空杯装的水是否相同?

生1:相同。

师(将满杯的水往装桃的杯中倒,直至倒满):杯中为什么还剩一些水?

生2:因为桃占去了一定的空间。

师(出示两个和刚才同样大的空杯,一个空杯倒满水,一个空杯中装有一个荔枝,将满杯的水往装荔枝的杯中倒,直至倒满):两个杯中剩下的水一样多吗?从刚才的试验中你知道些什么?

生3:不一样。桃占的空间大,杯中剩下的水就多;荔枝占的空间小,杯中剩下的水就少。

生4:一个物体的表面积越大,占据的空间就越大。

师:一个物体的表面积越大,占据的空间就越大吗?待会我们再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个物体的表面积越大,占据的空间就越大。”这个问题是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通常这个问题是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以后再来解决的问题。教师说“待会儿我们再来探讨这个问题”,不是对课堂生成的简单应付,而是对解决这个环节的问题已经了然于胸,这种了然缘于教师对教材中设计的练习的超前把握。

师(学生完成了练习五第三道练习中“摆三个体积相同、形状不同的物体”的要求后):同桌的相互检查一下,体积相同吗?

师:再想想,这三个物体的体积相同,表面积也相同吗?

师: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一个物体的表面积越大,占据的空间就越大吗?

……

这样的课堂生成的问题,被教师巧妙借助于教材中的练习化于无形。本来是后阶段才需要解决的难题,学生此时已经在直观呈现在自己面前的三个物体中领悟出了。三个物体的体积相同,表面积却不相同,所以并不是一个物体的表面积越大占据的空间就越大。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价值取向。教材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把促进学生的发展,利于学生适应将来学习与生活等要素放在首位。因此通过钻研教材中的练习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最基本的途径之一。

篇5:此中有真意优秀作文

我漫步在秋天小径中,满树艳红,抑或枯黄。风轻轻摇曳,就坠了一地的霞。我俯身拾起一片叶,早已枯死,生机不再。我为它可怜,为它惋惜,感慨如此一叶经历了多少风雨,从未动摇过,却被那孕育它的老树放弃了,它终其一生只能在地里当个秋天的殉葬者了。我怅然离去,以为会忘掉这片叶,然而……

一年时光流过,如白驹过隙。世故多变,数次的失败后,我再次到这片树林里散心,恰逢又一个秋天,树叶零乱飘飞,飘满了一地。这肃杀的树林和我的心情一样那么沉重,那么无趣。我从树上捋下一片叶,迎风看去,似一面金黄的大纛,顽强地向秋天炫耀着自己生命的不屈。这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一惊,这片落叶与去年的那一片竟如此相似!

原来,树叶并未死去!那为何要落!我急急跑回,查阅,原来树在冬天所获水分和养分甚微,不足以供叶的生长,所以只好落下,更积攒了养分以待第二年的重发。

树叶并不是真正落下,只是暂时看不见它的枯黄,然后驻进老树的根里,再慢慢以翠绿的姿态爬回树上,完成自己青春的重新开始。

老树要放下,我何曾不要放下?竞选失败了,就感到同学们不信任自己了;考试失利了,就感到自己不行了;比赛输掉了,就感到自己能力好差……这样折磨自己,何必呢?不如放下,放下自己,对方确比自己强;放下心情,只是马虎一点,没事的,以后要认真;放下名利,比赛重在参与!放下了,感到好轻松。

感谢那片秋叶,它让我懂得了重新开始;感谢那棵老树,它让我懂得了放下重拾……或许,这就是自然界的真意吧。四季轮回,周而复始,这是自然万物不惑不悔的真意啊!

篇6:此中有真意九年级作文

书啊!是姿态万千的舞伴,陪着我们踢踏过生命的每一份精彩;是无话不说的知心人,给我们快乐和微笑;是知识渊博的智者,总在困难时答疑解惑……

书是纯洁的、高尚的,是我们把书庸俗化了。隋唐的科举制度,明清的八股,无不是以书评价标准。古人口书总念叨:“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完全是追求功名利禄的工具。很少人能做到陶渊明那样“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记得听说过有这样一个书店。书店很小,空间仅够做一个卖报亭。可是里面上上下下摆满了书,仍不显凌乱,在店内一脚有一张懒人椅,上面是一个天窗,店内的光线全献给了读书一角。书架的某个角落或许还隐藏着几根嫩芽,让人感受到绿的生机。就仅仅这样一个书店,容不下过多的读者,却能让读者在繁忙的工作中停下脚步歇一歇,感受生活的美好。

作为中学生,平日里的我们把自己埋进书堆里,浸在题海中。或许在空闲时间再也不想碰书,只想懒懒的睡上一觉,不想与书有过多的接触。可是我们不得不说,我们很多所不知道的都在书中,并且,在书中游上一下午也是一种放松,书有一种特别的魅力。当然,我们要选择好的书,适合我们的书。

上一篇:高考改革启动 将不分文理科下一篇:班级开展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主题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