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卫风.氓》

2024-04-20

《诗经.卫风.氓》(精选9篇)

篇1:《诗经.卫风.氓》

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折叠

词句注释

1.氓:《说文》“氓,民也。”本义为外来的百姓,这里指自彼来此之民,男子之代称。蚩(chī)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一说憨厚、老实的样子。

2.3.贸:交易。抱布贸丝是以物易物。

“匪来”二句:是说那人并非真来买丝,是找我商量事情来了。所商量的事情就是结婚。匪:通“非”,读为“fěi”。即:走近,靠近。谋:商量。古音咪(mī)。

4.5.6.淇:卫国河名。今河南淇河。

顿丘:地名。今河南清丰。丘:古读如“欺”。

愆(qiān):过失,过错,这里指延误。这句是说并非我要拖延约定的婚期而不肯嫁,是因为你没有找好媒人。

7.8.9.将(qiāng):愿,请。无:通“毋”,不要。

乘:登上。垝(guǐ)垣(yuán):倒塌的墙壁。垝,倒塌。垣,墙壁。

复关:复,返。关:在往来要道所设的关卡。女望男到期来会。他来时一定要经过关门。一说“复”是关名。复关:卫国地名,指“氓”所居之地。

10.11.12.涕:眼泪;涟涟:涕泪下流貌。她初时不见彼氓回到关门来,以为他负约不来了,因而伤心泪下。载(zài):动词词头,无义。

尔卜尔筮(shì):烧灼龟甲的裂纹以判吉凶,叫做“卜”。用蓍(shī)草占卦叫做“筮”。体:指龟兆和卦兆,即卜筮的结果。

13.14.咎(jiù):不吉利,灾祸。无咎言:就是无凶卦。

贿:财物,指嫁妆,妆奁(lián)。以上四句是说你从卜筮看一看吉凶吧,只要卜筮的结果好,你就打发车子来迎娶,并将嫁妆搬去。

15.时期。沃若:犹“沃然”,像水浸润过一样有光泽。以上二句以桑的茂盛时期比自己恋爱满足,生活美好的16.于嗟鸠兮:于:通“吁”(xū)本义为表示惊怪、不然、感慨等,此处与嗟皆表感慨。鸠:斑鸠。传说斑鸠吃桑葚过多会醉。

17.18.19.耽(dān):迷恋,沉溺,贪乐太甚。说:通“脱”,解脱。

陨(yǔn):坠落,掉下。这里用黄叶落下比喻女子年老色衰。黄:变黄。其黄而陨:犹《裳裳者华》篇的“芸其黄矣”,芸也是黄色。20.21.22.23.24.25.徂(cú):往;徂尔:嫁到你家。食贫:过贫穷的生活。

汤(shāng)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渐(jiān):浸湿。帷(wéi)裳(cháng):车旁的布幔。以上两句是说被弃逐后渡淇水而归。不爽:没差错。

贰:“貣(tè)”的误字。“貣”就是“忒”,和“爽”同义。这里指爱情不专一。以上两句是说女方没有过失而男方行为不对。“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的意思是“女方没有什么差错过失,男方行为不对,对爱情不专一”。

26.27.28.29.30.31.32.33.34.35.罔:无,没有;极:标准,准则。

二三其德:在品德上三心二意,言行为前后不一致。

靡室劳矣:言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室劳:家务劳动。靡:无。“夙兴”二句:就是说起早睡迟,朝朝如此,不能计算了。夙:早。兴:起来。

言既遂矣:“言”字为语助词,无义。既遂:就是《谷风》篇“既生既育”的意思,言愿望既然已经实现。咥(xì):笑的样子。以上两句是说兄弟还不晓得我的遭遇,见面时都讥笑我啊。静言思之: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言:音节助词,无实义。躬自悼矣:自身独自伤心。躬,自身;悼,伤心。

“及尔”二句:当初曾相约和你一同过到老,偕老之说徒然使我怨恨罢了。

隰(xí):低湿的地方;当作“湿”,水名,就是漯河,黄河的支流,流经卫国境内。泮(pàn):通“畔”水边,边岸。以上二句承上文,以水流必有畔岸,喻凡事都有边际,而自己愁思无尽。言外之意,如果和这样的男人偕老,那就苦海无边了。

36.37.38.39.40.韵。总角:古代男女未成年时把头发扎成丫髻,称总角。这里指代少年时代。宴:快乐。晏晏(yàn):欢乐,和悦的样子。旦旦:诚恳的样子。

反:即“返”字。不思其反:不曾想过会违背誓言。

反是不思:违反这些。是,指示代词,指代誓言。是重复上句的意思,变换句法为的是和下句叶41.已:了结,终止。焉哉(古读zī):语气词连用,加强语气,表示感叹。末句等于说撇开算了罢!国风·卫风·氓

第一章,追叙自己由初恋而定的婚;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第三章,她对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第四章,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她指出,这不是女人的差错,而是氓的反复无常;第五章,接着追叙她婚后的操劳、被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此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

译文

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

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穷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

婚后三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哈哈笑。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

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哪料反目竞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折叠

篇2:《诗经.卫风.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回顾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2.能力目标:提高并不断挖掘通过研读课文得出结论的能力。3.德育目标:热爱祖国传统文化。

二、设计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诗歌赋比兴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2.体味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情感及其变化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诗歌介绍

1、导语:本单元鉴赏先秦到汉魏晋诗歌,从中可以发现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氓》是一首著名的弃妇感伤诗,是弃妇离夫返娘家时所作,充分体现了《诗经》的特点。要求学生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了解赋比兴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2、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关于诗经的常识。

①总评

②所反映的时间段

③篇数

④内容体例分类

⑤三种表现手法

(二)研读课文

1.导语:风流百世诗三百,文采千秋事万千。诗经是一条河流,穿越浩浩时空,却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冰雪气质。秉烛夜读,我们仿佛成为一尾潜游其中的鱼,在诗经的掌纹里游动,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让我们追寻流水的足迹,穿越诗经的画廊,走近《卫风·氓》,去探访远古的诗情与爱意,领略先贤的美丽与哀愁。

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思考:女主人公的思想、行为,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自读课文时,注意大屏幕上给出的字词的读音)

3.找同学范读课文

4.讨论:女主人公的思想、行为,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借此概括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讨论过程中反复读课文中同学发言涉及到的章节)

明确:温柔、善良、忠贞、痴情、勤劳、清醒、理智、坚强、果断、决绝……

5.不知大家注意否,文中塑造的女主人公的情感一直随着事情的发展而变化,那么是什么造成女主人公情感的起伏?(氓的行为)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情感发展:

幸福——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热烈——1.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2.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沉痛——1.无与士耽 2.三岁食贫 3.靡室劳矣

4.靡有朝矣

决绝——1.老使我怨

2.亦已焉哉

明确:幸福——热烈——沉痛——悔恨——决绝 总结:至此一个丰满、鲜活、个性独立的女性形象便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使我们不得不慨叹文学的萌芽阶段有如此的文学创造力,这便是《诗经》文学价值的体现。

(三)扩展研究

1.统观整个文学发展史,从先秦到明清婚姻爱情悲剧比比皆是,今天我们就试着对我们熟悉的故事进行分析,总结一下它们的异同,看看我们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明确:先秦——《诗经·卫风·氓》——男子责任——坚强、敢爱敢恨

两汉——《孔雀东南飞》——家长责任——自杀

隋唐——《琵琶行》——男子责任——漂沦憔悴(无爱的婚姻/无自主性/凄凉)

宋元——《钗头凤》——家长责任——病死

明清——《红楼梦》——家长责任——病死

结论: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女子在政治、经济上处于从属地位,所以婚姻幸福与否取决男子,如果遇人不淑,那么一定会是悲剧性的命运,所以至今在社会上还流传着那句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2.进一步提问:文中女子婚变后,还有无可能重获幸福。

五、课文总结

这样一首短短的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将一个情爱故事表现得真切自然。诗中女子情深意笃,爱得坦荡,爱得热烈。即便婚后之怨,也是用心专深的折射。真真好一个善解人意、勤劳聪慧、果敢率真、通情明义的鲜明形象。

六、课外作业:

篇3:《诗经.卫风.氓》

1、当“我”回家后给兄弟诉苦, 兄弟的反应绝对不应该是“咥其笑矣”。“咥其笑矣”是极端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家庭伦理习俗。一般来说, 姐妹们受到婆家的“欺负”让娘家知道后, 父母兄弟齐上阵, 常常是为女儿姐妹出头出气的主力, 甚至于整个家族还要出面, 因为这首先牵涉到家族的面子问题。当然, 可能有人会说, 女主人公说了“兄弟不知”。既然“兄弟不知”, 那么兄弟怎么会无端地“咥其笑矣”?难道她不会说吗?难道她没有说吗?“帮亲不帮理”是中国人的“一贯至上”的选择, 更何况我们女主人公还这么的有理呢。所以, 从“咥其笑矣”的反应看, “兄弟不知”只是女主人公的主观陈述, 不足采信。值得玩味的倒是兄弟们在听了她单方面的有利于她的陈述后为什么还会“咥其笑矣”。

可能, 她所陈述的受累、受气和被弃可能根本不存在, 真正受累又受气的倒可能是那个“氓”!或者也有可能是她的“娘家”, 诗中所说的“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 可以猜想:结婚时以“掠夺”的方式将家里的钱财作为嫁妆带走, 导致其家庭失和, 兄妹反目。或者是这个婚姻没有得到娘家许可, 娘家在这件事上很没有面子;或是其婚后行为不为人所赞同, 连其娘家兄弟都劝说无效, 以致其兄弟都对其行为极端失望, 才有这极端反常的“咥其笑矣”的结局。

《诗集传》释此段云:“盖淫奔从人, 不为兄弟所齿, 故其见弃而归, 亦不为兄弟所恤, 理固有必然者, 亦何所归咎哉, 但自痛悼而已。”说女主人公“淫奔”, 固不足取;但其他的话可以帮助印证上文的一些推测。

2、终遭人弃的原因绝非氓的“二三其德”。私定婚期, 始乱者己, 也许是终遭人弃的前因。“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非来贸丝, 来即我谋。送子涉淇, 至于屯丘。非我愆期, 子无良媒。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这里, 我们根据诗的内容做一点简单的推理:氓借“抱布贸丝”掩护来私会女主人公, 这一细节证明两个人的交往是秘密的, 女主人公的家里也许知道但是极力反对;氓家有媒来提亲, 但未获应允, 女子要求氓寻求“良”媒也证明了这一点。“自媒之女, 丑而不信。”在氓不能满足女方寻求“良”媒这一要求时, 女子当即草率地答应了氓的婚约, 这一细节证明女子没有也不再打算征求家人的意见, 这在那个时代甚至是现在也是世俗社会所不允许的。氓来求婚不成反而生怒, 这是极不合情理的, 有可能的解释是他们已偷尝禁果, 女子已有身孕, 那么氓在这个婚姻上就会握有较强的主动权。

在此需要说明春秋时代婚礼的要求, 《礼记·昏义》上记载:“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所以敬慎重, 正昏礼也。六礼备, 谓之聘;六礼不备, 谓之奔。”所谓“六礼”的具体内容是:纳采:男方托媒说亲;问名:问女方的生辰八字, 与男方合, 以定婚姻的吉凶;纳吉:如占卜为吉, 就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告诉女方;纳征:男方将聘礼送到女家;请期:选择成婚日期;亲迎: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新娘回男家。同时, 《诗经·齐风》也提到“取妻如之何, 匪媒不得”。也就是说, 妇在明知道氓“无良媒”的情况下, 冒着被称作“奔”婚的风险, “秋以为期”地嫁给氓。

在此, 我们可以复制或猜想这位女主人公的行为过程:她私心于氓, 始乱者于己, 只好和氓定下“秋以为期”的婚约来掩饰自己的前一个错误, 能够做出这种承诺她应该有一些处理这件事的根据或把握, 或者是情不得已或者是她可以做这个主。这些说明她在家里并不是一个唯父母之命的小女子甚或之于是一个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在中国的环境中, 对女性而言, 能够这么做, 多数是从小娇惯放纵的结果。有了娇惯放纵这个前提, 我们可以想象我们的女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性格, 是如何地和氓率性交往, 是如何如何地促成或“威逼”父母答应自己婚事的, 而且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氓》的叙事中, 这一艰难的过程为什么被忽略了, 要知道这个艰难的婚姻过程正可以视为对氓的莫大的付出呀!

而且“以尔车来, 我以贿迁”, 浩浩荡荡, 极度张扬。显然, 女子家里此时已经知道了婚约, 或许是被动的配合, 眼睁睁地看着“贿迁”。那么, 是谁促成了这个转变, 文本中没有讲, 但我们前文已经说过———会做这件事情, 并且可以做好这件事情的人只有一个, 就是我们的女主人公。那么这个娘家不愿、婆家不正式 (仅有“纳吉”和“亲迎”两个环节) 的婚姻很当然地为以后的婚姻的发展投下了很大的阴影。

3、遭夫谴遣的理由不够充分。古代女子有“七出”:不顺父母, 为其逆德也;无子, 为其绝世也;淫, 为其乱族也;妒, 为其乱家也;有恶疾, 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 为其离亲也;窃盗, 为其反义也。通观全诗, 我们也很难看到有一点与之关联的:“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如果说有, 也只有这个“妒”字有点关联吧, 细观《氓》中的叙事, 发现其女主人公有很强的主观性和强烈的情绪化特征。片面的一端之辞, 强烈的追悔和空洞的谴责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断定《氓》中女主人公当是自叙其事, 自叙其理。当然, 我们从中还可以看出一些事实:男方比女方家里穷———这是“自我徂尔, 三岁食贫”的明说, 还有这位男性被称为“氓”也说明了他的社会地位。这也可以解释, 为什么男方找不到良媒, 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不得不承认“门当户对”是世俗婚姻的最大基石。我想大约没有哪个媒人愿意去找这个不自在———这种门不当户不对所造成的鸿沟相信是没有哪位“良”媒可以填平的。

同时, 《大戴礼记·本命》:“有所取 (娶) , 无所归, 不去;与更三年丧, 不去;前贫贱, 后富贵, 不去。”也为女子的婚姻提供道义上的保障。

恋爱是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 但婚姻是必须需要柴、米、油、盐的。从女主人公自诉中无意给我们透露的信息中, 我们可得出这样一些猜想:初嫁时的女主人公是一位生于富裕家庭的娇纵任性的少女, 然而, 这位少女对于爱情是痴迷的, 也充满了梦想。她坚定地跟了所选定的郞君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她带去了幻想, 也带去了嫁妆, 却没有换来她所想象中的幸福生活。生活没有像她在家里一样自由自在, 有的只是艰辛和劳作———“三岁为妇, 靡室劳矣;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贫穷的生活使她劳累, 也使她痛苦, 失去了先前的浪漫。当然像这样一位娇小姐是不会责怪自己的, 她会将怨气撒在男方身上。而由于家庭背景的差别以及女方的牺牲, 往往会促使男方对这种行为产生谅解和宽让。但是, 对于这位女子而言的痛苦反诸氓的身上也许会更加深刻, 这种地位上的不平等的“小男人”的生活和长期的内心压抑总有爆发的时候, 也有一种积久成怨的味道吧!女子觉得为这个婚姻付出太多, 回报太少;氓也许觉得这个婚姻是一个无法还清的“感情债”, 身心的压抑太大了, 极易做出如女主人公所言的“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的事来。

篇4:《诗经.卫风.氓》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和设计理念

本课定位为鉴赏诗歌。教学重点是在诵读的基础上,了解赋比兴手法及其艺术效果,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学习古代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

二、教材分析

《氓》出自《诗经》,是一首叙事诗。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都不难把握。本设计让学生通过反复的吟诵、品味、领悟,通过丰富的联想、比较、探究,理解诗歌的内容,体验女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诗经》的内容及表现手法,感受其古典韵律;把握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的形象,理解其婚姻悲剧的原因;学会在朗读中理解诗意,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正确评价诗中的主人公,理解诗中悲剧产生的原因。

3.方法与过程

利用注释读懂诗歌,整体把握诗的内容;重点探究女主人公的形象,分析悲剧产生的原因。

四、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氓》中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2.领会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的妙处。

五、教学难点

1.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2.背诵课文。

六、教学方法

1.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公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八、教学教程

第一课时

文学常识介绍,疏通字词,注意诵读,概括内容,初步感知文意。(过程略)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叙故事,梳理行文思路

明确:

诗歌讲述了一个女子自由恋爱、明媒正嫁到最终被弃回家的故事。全文共六章,是按“恋爱——婚变——决绝”这样的思路叙述的。

[恋爱(一、二章);婚变(三、四、五章);决绝(六章)。]

(二)自主学习,思考问题,探究文本内容

1.学习“婚恋”部分

(1)恋爱阶段,男女双方各有何举动?(请找出能够表现人物心理的动词)

明确:

男:抱、贸、来、谋、怒、卜、筮;其中,“怒”,名词活用为动词。

女:送、乘、望、泣涕、笑、言。

(2)这一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古老的艺术手法?

提示:“赋”。(追忆“恋爱+结婚”的经过。)

(3)思考两个问题:

这一段的感情基调如何?从女主人公的这段回忆来看,她的婚姻是否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

明确:感情基调:热情、幸福。不是包办婚姻。从女子的回忆看,二人自由恋爱,婚姻自主。

2.学习“婚变”部分

(1)小组朗读。

(2)提问:诗歌运用了什么古老的艺术手法,来阐述这种感情的变化呢?

明确:在总结自己的婚前、婚后生活时,用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属于比兴手法。

(3)提问:请说说比兴手法的特点,并举一两例。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第三章以比兴开头,用葱茏茂盛的桑树比喻自己的青春,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的小鸟,谆谆告诫读者:不能沉溺于爱情。

第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拟流年带走了的青春,再加上婚后长期的贫困生活,女主人公被抛弃了。

第三四章用起兴的诗句,以自然现象来衬照恋爱生活的变化,激发读者的联想,从而,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4)提问:在这场失败的婚姻中,女子有没有过错呢?作者用哪些语句表现女主人公的品行?女主人公又是是用哪个句子表现自己的认识的?

明确:由“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等语句来看,女主人公是勤劳、善良、任劳任怨的。女子自己认为自己“女也不爽”,所以,没有责任!

(5)提问:导致婚姻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由“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等语句看,是男子的变心导致婚变。

(6)女主人公的爱情失败了,她是不是只是自个一味地哀叹?她是怎么说的?(用了什么古老的表现手法?)她从婚变中总结出了什么经验呢?

明确:“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以斑鸠贪吃桑葚为例,告诫妇女们不要迷恋所谓的爱情。

(7)是不是就不要爱情,独身算了?

明确:爱情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鲁迅《拿来主义》)。

3.研习“决绝”部分

(1)提问:女主人公通过回忆、自省,做出了什么抉择?

明确:“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这反映出她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清醒、刚烈。

提问:女主人公在回忆往事和做出清醒的抉择时,并没有做任何的修饰和渲染,那么,是如何表达的呢?

明确:用了“赋”的表现手法。如《木兰诗》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提问:这一章用的是什么样的写法?在文中的其他章节还有多处,请同学们找几例。

明确:对比。将昔日的“信誓旦旦”与今日的结局作对比。

附:其他对比

氓婚前与婚后的态度形成对比。

女主人公与氓对婚姻的态度形成对比。

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性格形成对比。

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思想感情形成对比。

(4)除了婚姻的不幸外,还有哪些因素给了她痛苦呢?这又反映出什么问题?

提示:娘家人的不理解。更能反映出那个时代,女子在爱情和社会中的弱势地位;更能反映出这场婚姻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社会悲剧和时代悲剧。

(5)本课小结

诗歌叙述了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批判男子的负心,揭示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带给妇女深刻的痛苦。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不仅有个人原因,更主要的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造成的。我们在憎恨氓始乱终弃的同时也应该想到,这个悲剧也是那个社会和时代的产物。

(6)分析探究

请同学们听听流行歌曲《香水有毒》并仔细分析一下歌词,说一说,其中的女主人公和《氓》中的女主人公,性格有何不同?

温馨提示:找出歌词中表现女主人公的动作和行为的语句。

[附]

《香水有毒》歌词

歌手胡杨林(演唱)

我曾经爱过这样一个男人,他说我是世上最美的女人,我为他保留着那一份天真,关上爱别人的门!也是这个被我深爱的男人,把我变成世上最笨的女人,他说的每句话我都会当真,他说最爱我的唇!我的要求并不高,待我像从前一样好。可是有一天你说了同样的话,把别人拥入怀抱!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是我鼻子犯的罪,不该嗅到她的美,擦掉一切陪你睡!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是你赐给的自卑,你要的爱太完美,我永远都学不会!

也是这个被我深爱的男人,把我变成世上最笨的女人。他说的每句话我都会当真,他说最爱我的唇!我的要求并不高,待我像从前一样好!可是有一天你说了同样的话,把别人拥入怀抱!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是我鼻子犯的罪,不该嗅到她的美,擦掉一切陪你睡!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是你赐给的自卑,你要的爱太完美,我永远都学不会!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是我鼻子犯的罪,不该嗅到她的美,擦掉一切陪你睡!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是你赐给的自卑,你要的爱太完美,我永远都学不会。

课堂小结:

《氓》中的女主人公,性格是刚烈和坚贞的,她能从事实中找到婚变的症结,并且断事果敢;《香水有毒》中的女主人公,性格是屈从和卑谦的,她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处事十分软弱。两相对比,对待婚恋的态度,思想境界的高下,不言自明。

我们的思想,一定要与时俱进,否则,就会是陈腐思想的遗老遗少,受害者,自然是自己。

九、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十、教学反思

全诗大致按事实发展的过程叙述这一悲剧的始末。第三章为全诗的转折,诗中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及对比的手法,将抒情、叙事、议论熔于一炉,增加了叙事的感染力和抒情的深度。全诗韵律和谐,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她的遭遇值得我们同情,她的人格值得我们尊敬,而男青年的做法则应遭到我们的唾弃。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了关于爱情、婚姻的初步的认识。

篇5:诗经·卫风·氓 竞赛教案

执教者:胡慧芹

教学目标:1.掌握《诗经》的基础知识。

2.了解《氓》的大意,分析人物形象。3.学习本文塑造人物方法。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塑造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因此又可称为“诗三百”,按诗歌内容,可将诗经分为“风”“雅”“颂”。“风”有15国风,大多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三、学生自由朗诵诗歌

请学生咬准字音,把握好朗诵节奏。培养语感,熟悉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

四、听录音,整体感知

1.简述故事情节。

明确:讲一个女子从恋爱到被抛弃的故事。

2.在从结婚到被抛弃的过程中女主人公内心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

明确:期待、甜蜜——悔恨、悲痛——清醒、挣脱

五、分析人物形象。

1.从人物内心情感中感受了女主人公人物形象。请用关键词概括女主人公特点,指出文中哪些词给你这样的印象。

明确:热情,善良,单纯,勤劳,任劳任怨,清醒而坚强。

2.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明确:正面描写: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对比手法:婚前氓的表现——氓之蚩蚩

婚后氓的表现——士也不爽

士贰其行

比兴手法: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六、扩展延伸:

女主人公的经历对于现今的我们有哪些启示呢?

篇6:《诗经.卫风.氓》

这里先忽略诗中述说方式,只是品味诗中所述,将诗有“不及”的地方,略增描述,来粗线条地再现这位女子和“氓”的情爱经历。

我和他从小在一起嬉戏玩耍,留下多少愉悦美好的回忆。后来,他们家搬到了很远的复关,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他。

一天,他突然拿着布到我们家来换蚕丝。看到他憨笑的样子,我知道他是以换丝为由头来见我的。果然,他说这么些年来一直抹不去我的身影,希望我能嫁给他。我家种桑养蚕,他家缫丝织布,都是勤劳人家,他从小忠厚善良,正是我的意中人啊。可是,女孩子的羞涩,让我不能直白地答应他。我说:“还早呢,过些时候再说吧。”

送他回家,一程又一程。见他闷闷不乐的样子,真让人心疼。我也顾不得矜持了,就告诉他:“不是我故意拖延时日,你要找个好的媒人来跟我家里说呀。”看到他还是为难,就干脆说:“看把你着急得!你容我做些婚嫁准备,到秋凉了来迎娶我吧。”

他这一来,唤起了我的情思。他走后,没有一时不想念他。多少次,我登到高处眺望,期待他的到来,却总是一次次地失望,一次次地落泪。

那天,他终于来了。我远远地跑过去接到他,说笑着一起回家。他又是龟板又是蓍草地占卦卜算,大吉大利,一切如愿。还等什么呢?我让他赶快驾车来带上我的嫁妆举办婚事。

婚后几年,我没有哪天不是早起晚睡,辛勤操劳家务,就是再苦也没有怨言。我不知道我有什么过错,但他待我远没有从前那么好了。未嫁时信誓旦旦说要爱我一辈子,嫁过来才几年就经常对我发脾气。原想和他白头到老啊,可这个样子白头到老又有什么意思呢?

这种处境,我跟谁说啊。娘家兄弟不了解缘由,也只是讥笑我。静下心来想想,只能暗自神伤。

既然他违背誓言不念旧情,这样的婚姻就让它终结吧!

这样一首短短的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将一个情爱故事表现得真切自然。诗中女子情深意笃,爱得坦荡,爱得热烈。即便婚后之怨,也是用心专深的折射。真真好一个善解人意、勤劳聪慧、果敢率真、通情明义的鲜明形象。在婚前,她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毅然和氓同居,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按理说,婚后的生活应该是和睦美好的。但事与愿违,她却被氓当牛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弃。原因就是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而只是的丈夫的附庸。这种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因此她虽曾勇敢地冲破过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运,终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束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地异途同归了。“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社会的不平,使这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化。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说是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故能博得后世读者的共鸣。

《氓》诗的结构,是和它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叙述时激昂波动的情绪相适应的。全诗共六章,每章十句。但它并不像《诗经》其他各篇采用复沓的形式,而是依照人物命运发展的顺序,自然地加以抒写。它以赋为主,兼用比兴。赋以叙事,兴以抒情,比在于加强叙事和抒情的色彩。一、二两章是追叙,第一章,叙述自己由初恋而定的。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诗人叙述到这里,情绪极度激昂,悲愤与悔恨交并,使叙述中断。第三章,她对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第四章,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她指出,这不是女人的差错,而是氓的反复无常。第五章,接着追叙,叙述她婚后的操劳、被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这些,都是作者的经历、内心活动、感情变化的再现,结构严整,形成一首千古动人的诗篇。

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最大的艺术成就在于塑造了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首先是弃妇的形象,她本是一个纯洁、善良的美貌少女,诗中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形象地写出了这位青春少女的形象。她爱过“氓”,并且对他一往情深,”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嫁给“氓”后,她幻想着”及尔偕老”,过上好日子,因而一心持家,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直到“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失去了青春美貌,而此时,“氓”已变心,对她虐待“至于暴矣”!她孤苦无助却被兄弟讥笑,心中的悲苦无人可以诉说。但不幸的遭遇锻炼了她坚强的性格,悔恨之余,她采取了与“氓”决绝的态度,表现了她的反抗精神。这是一个既令人同情又令人佩服的弃妇形象。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氓”的形象。他本是一个抱布换丝的小商贩,凭着花言巧语博得少女对他的爱,而当他们结婚后,他去口把大量的劳动压在妻子肩上,等到妻子失去了青春美貌,他又狠心地抛弃了她。“氓”的虚伪、薄情与弃妇的善良、痴情形成鲜明对比,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诗经两首氓采薇教案

2.诗经氓全诗鉴赏

3.诗经·国风·卫风·氓

4.诗经《氓》艺术手法

5.诗经氓诗句赏析

6.诗经氓赏析

7.诗经·氓原文赏析

8.诗经两首氓采薇原文

9.浅谈《诗经·氓》中的另类婚姻

篇7:《诗经.卫风.氓》

黄(其黄而陨):变黄(形容词作动词)

二三(二三其德):经常改变(数词作动词)

夙(夙兴夜寐):早起(名词作状语)

夜(夙兴夜寐):晚睡(名词作状语)

贫(三岁食贫):贫困的生活(形容词作名词)

篇8:《诗经.卫风.氓》

一.女性大胆自主、恋爱自由

《诗经·卫风·氓》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 距离远古还不是太久, 远古的遗风对周代还有很大的影响, 《周礼·媒氏》曰:“……仲春之月, 令会男女。于是时也, 奔着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 罚之。”所以周代青年男女间的相识、相知和相恋有很大的自由, 不像后代受封建礼教的束缚, 对男女的交往有很多的限制, 周代的女子可以自由地追求爱情。诗篇一开始描绘了“氓”向魂牵梦绕的女子来求婚, “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匪来贸丝, 来即我谋。“丝”与“思”谐音双关, 表明该女子是“氓”思念和心仪的女子。“氓”是个经常游走在乡间用布匹换蚕丝的小商人, 被乡间女子的美貌所吸引。于是, “氓”这个青年就费尽心机来接近女子, 假装用布来换女子家的丝。实际上是醉翁之意是想和女子结下百年之好。女子被氓憨厚朴实的形象所打动, 于是二人遂陷入爱河。

爱情, 是人性中最美好、最动人的情感。恋爱时相处的时光是那么短暂, 虽有相处时的甜蜜快乐, 也有分别时的依依不舍, “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姑娘送郎君渡过淇河, 又到达顿丘, 还是不舍得离去。怎样才能长相守呢?自由恋爱, 甜蜜约会, 二人的感情终于发展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女子甜蜜温柔地回敬男子, “匪我愆期, 子无良媒。”不是我不想到你身边和你长相厮守, 主要是没有媒人来提亲。虽然他们是自由恋爱, 周代“六礼”对民间婚礼要求没有那么严格, 但当时民间婚姻也需要了媒人, 除了“仲春之月, 奔者不禁”外, 这是婚姻结合必须的礼节。二人虽然是自由恋爱, 女子还是希望“氓”能找个媒人, 按照正常的婚姻礼仪来自己家和父母谈论自己的婚姻大事。但由于男子家只是一般的小商贩家庭, 家境贫穷, 没有财力来备财礼。看到氓的困顿和愁闷, 贤淑和善良的女子冲破世俗的礼节束缚, 毅然决然自己做主, 答应“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秋天就可以把姑娘娶回到家里, 长相厮守。

二.对爱情的执着和忠诚

恋爱是甜蜜幸福, 也是痛苦和煎熬。《卫风·氓》中女子追求爱情简单却执着。“乘彼垝垣, 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和夫君别后, 痴情的女子每天来到村口, 登上残破城墙, 痴痴地等待心上的情人来和自己会面。见不到思念中的情人就哭哭啼啼, 茶饭不思, 思念绵绵不绝;而见到心爱的人, 心情马上晴朗起来, 感觉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 眼前的一切也变得可爱起来。情人就是她的一切, 可见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和忠诚。热恋中的女子是那么可爱、天真和诚挚, 两个人的感情已经发展到了难以分开的程度。

婚期如约而至。“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男方用龟板、蓍草占卜婚姻情况, 没有不吉利的预兆, 卦辞很吉祥。于是, 男方约定婚期来迎娶自己心爱的姑娘, 女方父母只好同意这门婚事, 为女子准备还算体面的嫁妆, 嫁给了氓, 也希望体面夫妻能够恩爱百年, 过上幸福快乐的时光。刚结婚的时候, “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 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女主人公以桑树的繁茂, 比喻男女未成婚时情意的浓厚, 女子年轻貌美, 生活象惯了蜜糖, 眼里跳动的尽是新婚的快乐, 想着自己找到了人生的依靠, 整个人陶醉在爱情甜蜜的港湾。

“自我徂尔, 三岁食贫。”氓的家境贫穷, 嫁过来之后, 女子就下定决心要和心爱的男子患难与共, 用自己的双手来打造自己幸福的生活, 坚信苦日子总会过去了, 只要二人齐心协力。于是, 女子全身心地投入这个家庭, “三岁为妇, 靡室劳矣;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嫁给氓的几年来, 日夜操劳, 早起晚睡, 安贫守道, 每天没日没夜地干活, 希望更改变家里的贫困状况。过度的操劳, 使女子漂亮的容颜不再。但女子能够勇挑重担, 为家庭操碎了心, “女也不爽”从来没有出现过差错。女子漂亮勤劳、淳朴善良、忠于爱情, 在她身上聚集了中华妇女的传统美德, 闪耀着人性美的光辉。

三.理智地对待爱情

通过婚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女子认识到“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 桑葚是甜的, 鸠多食则易致醉;爱情是美好的, 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堕入爱河, 则无法挣离。这是多么沉痛的语言!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 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 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士之耽兮, 犹可说也;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告诫天下的女性不要沉迷爱情太深, 不要把自己完全和婚姻捆绑在一起。否则, 一旦婚姻失败, 受到伤害最深的还是女性。

面对自己不顾一切, 辛苦追求来的爱人, 最后竟然嫌弃自己, 甚至“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氓完全无视女子这几年来对家庭无怨无悔的付出, “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女子伤心之极, 悲叹氓的背叛爱情, 自己的遇人不淑。但女子没有为自己的婚姻悲剧而失去理智, 而是“静言思之, 躬自悼矣。”尽管痛心, 但女子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考虑如何为自己负责。女子没有什么过激的言辞, 更没有报复行为, 有的只是痛定思痛。女子怨而不怒, 使我们顿生对她命运的悲惨产生同情, 也对她在悲惨命运前保持节操产生敬意。所以, 把《卫风·氓》看成“弃妇诗”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卫风·氓》中的女子回忆了恋爱时期, 对氓的情意绵绵, 自己完全坠入爱河, 不顾“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义无反顾地嫁给了氓。婚后甜蜜的生活没有持续太久, 虽然女子是全身心地位这个家庭付出, “……靡室劳矣;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但丈夫最后还是把她抛弃了。女子有对丈夫的不满和怨言, 但她没有一直伤痛下去, 而是敢于控诉丈夫的暴行和社会的不公。女子对美好、纯真的初恋热烈地向往, 没有后悔可言;婚后的夫妻应该感情专一、互敬互爱、携手到老。直至最后横遭家庭变故, 女子断然宣布:“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一切都是过往烟云, 不堪回首的往事就让它随风而去吧。女子没有忍气吞声地向命运屈服, 而是理性地选择了反抗的态度, 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对失去的婚姻虽然有太多的不舍和怨恨, 还是理智地选择了放手, 清楚地理解了爱情与生命的价值, 最终战胜不幸, 保持了一种人性的独立, 成为生活的强者。

四.《诗经·卫风·氓》中女子的婚恋观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春秋之时, 男女之间的交往和相爱也是很自由的, 不像我们想象的严格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只是后来南宋理学兴起之后才严格起来。《诗经·卫风·氓》中男女主角自由恋爱、婚姻自主, 他们的恋爱阶段和正常青年男女恋爱一样, 甜蜜而幸福!“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匪来贸丝, 来即我谋。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乘彼垝垣, 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海誓山盟, 海枯石烂, 永不分离。婚姻自主、恋爱自由, 也是现代青年男女追求的主旋律。现代家庭也都是比较开明, 婚姻都是尊重孩子的意见。现代的父母都是有知识有文化, 但是父母的意见还是要参考的, 毕竟父母比孩子的阅历丰富, 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以利于婚后生活的和谐。提到“父母之命”, 不要只看到它消极的方面。男女自由恋爱已成趋势, 男女步入婚姻殿堂前, 有必要征求一下父母的意见。本诗的最后结局, 一定程度上来说, 就是缺少了家长的监护和媒人之间的调停矛盾。当然, 最好的的方法是把自己的婚姻置于法律的保护之下, 使婚姻有更好的保障。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也有专一性和排他性, 不允许第三者介入。一旦建立恋爱关系, 就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朝秦暮楚, 最后只能自吞苦果。对于现代的女性, 在恋爱中, 不能沉侵在爱的甜言蜜语中。有人说, 恋爱中的女人是个傻子, 也就是在在爱情的蜜语甜言中失去了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 要清醒地对待爱情, 通过自己的智慧来理智地对待爱情, 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爱情, 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幸福。

《诗经·卫风·氓》中, 女子几乎把自己全部感情都投入到这个家庭中, “三岁为妇, 靡室劳矣;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自从嫁到你家后, 揽尽家里的一切家务, 起早贪黑, 吃苦耐劳, 任劳任怨, 毫无怨言。甚至对氓也是言听计从, 没有说过半个不字。这些年的付出, 没有换来氓对自己的珍惜, 而是助长了他的坏脾气, 遭到了他的背弃。男人和女人, 是家庭的两级, 在家庭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幸福不是靠一味地付出得到的, 女人的名字不是软弱, 应该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在男权社会中, 女性更应该独立, 不仅经济独立, 人格也应独立。

参考文献

[1] .张海平.流氓之滥觞——解读《诗·卫风·氓》[J]楚雄师专学报, 2000: (2) .

[2] .周穆.且听风吟《:诗经》与爱情[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8.

[3] .王佳楠.《诗经》爱情诗中的婚俗与民俗[J].大连大学学报, 2010 (05) .

[4] .高尚卿.从《诗经》中看周代妇女的爱情婚姻观[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3) .

篇9:《诗经.卫风.氓》

关键词:《卫风·氓》 氓 蚩蚩 性格

《氓》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弃妇诗。对氓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之时,笔者对“蚩蚩”这一表现氓主要性格的词语颇有感触。原文是“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蚩”,《说文》释为形声字。从虫,之声。本义:蚩虫。《康熙字典》解为:[唐韵]赤之切[韵会]充之切,音妛。蟲名。[六书正讹]凡無知者,皆以蚩名之。《新华字典》解为(1)无知,痴愚;(2)古,同“嗤”,讥笑。(3)古同“媸”,丑陋。对于“蚩蚩”,《毛诗》注:“蚩蚩者,敦厚之貌。”朱熹《诗集注》:“蚩蚩,无知之貌。”马瑞辰《传笺通释》:“蚩蚩,痴昧之貌。”王力主编《古代汉语》训释:“蚩蚩,忠厚的样子。”宋王禹偁《君者以百姓为天赋》:“徒观乎浩浩玄穹,蚩蚩黔首。”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诚》:“翁辍泣愕然,不能喜,亦不能悲,蚩蚩以立。”

氓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敦厚老实。他越过淇水,走过顿丘,前来我谋,看似诚心可嘉,真心可感,爱心让人动容,再加上憨厚的模样,很容易让年纪轻轻的少女觉得这样的人才可以托付终身,可以信赖,可以长相厮守。而由“抱布贸丝”一句可知,氓是一个商人,一个生意人,这样的人多数是有心计的,否则他如何做生意?从“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证明了这一点。贸丝只是一个借口,而真正的目的是来求婚。氓看中的是女子的美貌、能干、嫁妆,当美貌不在,嫁妆归己的时候,他的真实嘴脸也就暴露出来,看似蚩蚩,最终还是“至于暴矣”。也就是说,当氓的目的达到之后,他就对这个女子粗暴起来。因此,从这一点可知,“蚩蚩”不仅表现忠厚老实,实际上可以看到在这一伪善的外表下其内心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也就是说他是一个有心计的人。原来那一片“信誓旦旦”是假忠诚,那一脸“蚩蚩”是假厚道。

同时,“蚩”同“嗤”,有讥笑、嬉笑之意。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氓把求婚当成了儿戏。现代社会中的求婚、结婚也有一个繁杂的程序,尽管我们常说婚姻是男女当事人双方的事,其实也是两个家庭的事。那么,古代社会男女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氓一个人假借贸丝来求婚,没有“父母之命”,更没有“媒妁之言”,而是自由恋爱,“秋以为期”私订终身。可见把一个严肃的恋爱婚姻家庭问题,当成了一件在嬉笑中就可以完成的事,仅从这一点也可以预示其结局的悲剧性。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婴宁》一文,有一段内容描写婴宁的性格,其中用到“嗤嗤”一词:“媪又唤曰:‘婴宁,汝姨兄在此。户外嗤嗤笑不已。”这里的“嗤嗤”是天真的、没有心蒂的内心世界的真实表露,同时也能看到在没有受到当时社会的污染,而生活在鬼的世界中的婴宁的本质。“嗤嗤”是其天性、本性、真性情。这与氓的“嗤嗤”是大相径庭的。

也许读者会问:氓在结婚前为什么要那么认真地去占卜,要“尔卜尔筮,体无咎言”才行,那不是希望能和这个女子白头到老吗?如果真的这样,为什么女子会发出“及尔偕老,老使我怨”的哀鸣。究其原因就在于氓的“二三其德”。这不难理解氓占卜是有目的的,他图的是女子的貌美,女子的嫁妆。也许读者会问,氓本身是个贸丝的商人,商人行商的目的就是积累财富,他怎么会看重女子那一点点的嫁妆?且往后看下文,当女子嫁过去后“三岁食贫”,而且“靡室劳矣”、“靡有朝矣”,长年累月辛苦操劳,却一直过着穷苦的生活。如果氓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怎么忍心让心爱的妻子日夜操劳,缺衣少食。由此可见氓是一个没有责任心、没有良心的人。即使作为商人,也是失败的。

另外,“蚩”同“媸”,有丑陋之意。《后汉书》:有“孰知其蚩妍。”陆机《文赋》:“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妍和蚩对用,妍是美好的、美丽的,蚩是丑恶的。这不仅指外貌,也指其内心。而纵观氓的所作所为,氓就是一个心口不一,貌似憨厚,而内心丑恶的人。

上一篇: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下一篇:笔袋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