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教学设计》

2024-05-26

四季《教学设计》(共8篇)

篇1:四季《教学设计》

《四季》是我很喜欢的一篇课文,每每读完一遍,都对自然界的四季分明、风景不同更加喜爱。对我是如此,我也希望我能把这份喜爱同样带给班上的孩子们,正好组里的老师前段时间又在研究如何上这篇课文,我也同样一起思考,如何才能让孩子喜爱这篇课文,并从中将知识学习扎实。

一、利用插图,观察感悟

《四季》这篇课文分为四小节,每个小节都有一幅插图。这些插图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它们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在研读课文时,我从这四幅图片入手,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看着图片说一说,从图中观察四季的不同景物。例如在观察夏天这幅图片时,我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细节,从荷叶和青蛙脸上的表情来感受夏天的美好。在观察秋天的图片时,让孩子观察稻穗的样子,还让孩子观察后表演稻穗的动作,深入体会文本。

二、训练朗读,读中感悟

我一直认为朗读对于学习语文非常重要,听一个孩子的朗读就能看出孩子学的如何。但是一年级孩子在朗读上的训练还不多,在朗读中很容易有拖音、不流利的情况,因此要加强训练,而《四季》这篇带有节奏感又富童趣的课文就是一次训练的好机会。先让学生们观察图片或者联系生活,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把春天的美景和特点表达出来,如发现春天里草芽的特点是“尖尖的,嫩嫩的”;再读一读课文,并问学生:“你认为“草芽尖尖”应该怎么读更好呢?”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使他们体会到草芽很轻、很嫩的感觉,所以读起来就知道声音要轻细一些。通过学生自读自读,通过“读”逐渐体会景物的这些特点。随后我还会让学生做动作表演读,如 “雪人大肚子一挺”,并且表演出顽皮的样子,孩子们读起来就更有劲,更集中注意力了。

篇2:四季《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写四季的儿歌。

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吗?

(教学时如果学生说得不完整。可以引导他:“能说得再完整些吗?”)2.教师板书课题。师生齐读

二、识字

(一)用图识字1.现在咱们来认识一下四季的名字。

(教师出示带有背景图画的春、交、秋、冬卡片)问:小朋友们认识吗?

(学生齐读、指名读。如果有的字音学生读不准。可出示本字的拼音帮助学生识记。)2.识图。

教师引导:你看到了吗?四季名字的后面还都有一幅漂亮的图画呢。你能说出这是什么吗?

学生通过观察可能会说有桃花、荷花、枫叶、雪花。教师尽录引导学生说完整。比如问学生:‘。谁的后面是桃花呀?’’

3.教师指图引导说句子。

教师:春天到了。桃花开了。夏天到了。()()()(教师只说第一句。后面的可以通过手势的提示引导学生自己说出:“荷花开了。秋天到了。枫叶红了。冬天到了。雪花飘飘。”)

(二)通过贴图,初步感知课文1.出示挂图。自读课文。

教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四季的名字。老师这儿还有四幅描绘四季的图画呢。请同学们帮帮忙给四季找个图画朋友。哎。找之前同学们得先读一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找到生字的读音。

2.找朋友教师:谁愿意上来给它们找朋友?

学生看到美丽的图画肯定都跃跃欲试地要为四季找朋友。

教师:(请四位同学上来自己选图画)拿着图画站到你找到的季节前面。给大家说说图上有什么?为什么站在这里?其他小朋友要认真听。听听他们说得怎么样。可以给他们补充、评价。

学生拿着自己选的图画。站到所找的季节前而。并说明为什么要这样找。说不出来的可以请其他小朋友帮忙。人家都认为说得很好的教师要及时进行奖励。奖励的同时学生就明白了怎样回答问题会更好。并对课文有了初步的感知。

(三)做游戏《摘礼物》

1.教师创设意境:秋姑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秋天的礼物,她委托老师带给大家。想不想看?(想)把眼睛闭起来,老师数一、二、三。数到三的时候小朋友们再睁开眼L清。一、二、三!(拿出识字大树)想得到这些礼物吗?(想)不过。有个小要求。每个礼物上都有一个生字娃娃。你要准确地读出来并介绍给大家。才能摘到礼物。快。先在心里默默地读一读。

通过老师的渲染。看到漂亮的礼物。学生肯定都很想把礼物摘下来。但是老师又提出了要求。可以激励学生认真地自读生字。

2.摘礼物,读字:请一队学生来摘礼物。摘之前必须准确地读出字音,读不准的请别的小朋友帮忙。

3.摘下礼物的小朋友领大家读一读。

教师:把你的生字娃娃介绍给大家吧!

在前面的学习中己经有了这方面的训练。学生会把自己想到的记字方法介绍给大家。比如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的卡片上是‘叶’,一个“口’加上一个‘十’。就是‘叶’。”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的生字娃娃是‘肚’。它左边是‘月’,右边是‘土’。”还有的可能会说:.‘我摘到的是‘雪’。雪人’介绍完后。摘到礼物的学生领着大家把生字读两遍。

4.齐读词语。

教师:哦!后面还有词呢!拿给大家读读。

学生齐读词语。的“雪”

三、学文

(一)由“秋姑娘”引入秋。老师带领学习第三小节1.教师:秋姑娘给我们送来了这么多礼物。那儿歌里是怎么写秋天的呢?快找一找。

学生自读课文找句子。

教师:谁起来读给大家听?

请一名学生读自己找到的写秋天的句子。

如果第一个学生就能找对。那教师就可直接在大屏幕上出示本小节。

如果学生找错了。教师可以问:你和他找到的句子一样吗?

把你找到的读给大家听听(然后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意见)。你认为谁找到的句子是写秋天的(通过学生的比较。找到正确的句子后,用大屏幕出示出来)?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3.请几个学生读给大家听。

4.教师带着表情,加上动作范读。通过动作、看谷穗实物,让学生理解“弯弯、鞠躬”。

5.评价教师问: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出怎样才能读得好。鼓励学生也来试一试。6.学生配着优美的适合本课朗读的音乐再读。

(二)请学生说说喜欢的季节。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学习一小节1.学生选择学习内容。

教师:我们知道秋天是什么样了。你还喜欢哪个季节?

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季节。

教师:那我们就去天看肴。找到写天的那一小节用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大屏幕出示学生选择的小节)。

2.请觉得自己读得很好的学生读给大家听。

3.同位互读。

(三)分组学习另外两小节1.总结刚才的学习方法。

教师: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秋天和天的?

学生回想。可能会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找句子。”、“加表演读。”、“配音乐朗读。”、“说说读得怎么样。”

(学生说的可能不按顺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说的加以概括,并用课件点出。最后,大屏幕出示学习步骤:找句子一自己读一指名读一表演读一评一评一配乐读)2.布w任务:刚才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了两个季节了。还有两个季节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季节学一学。学好以后教给班里的其他小朋友。学习的时候。小组长就是小老师了。由你来安排大家学习。成员们如果有自己的想法可以给组长提出来。好了。开始学吧。肴看哪一组的小老师教得好。

3.学生开始小组合作,教师走到组内进行指导。如果学生在小组内出现意见不和。有的想学夏天,有的想学春天。教师可以帮助小组长进行调节。如果小组长的安排不是很合理。教师随时可以加以引导。

4.汇报交流。

教师:哪组的小老师们来把自己学的教给大家(指名上台)?

其他同学认真学。肴看谁是你最喜欢的小老师(学生讲哪一节,教师就在大屏幕上出示那一节)。

请几组小老师上台带领人家学习在小组内学习的小节,其他也学习本小节的小组可以进行补充。

5.评选。

教师: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小老师。为什么喜欢他?

请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小老师和喜欢他的理由。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及时进行奖励。

(四)朗读全文(大屏幕出示0篇课文)教师:看着大屏幕,用你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

四、扩展、延伸

(一)放关于四季的录像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写春夏秋冬的儿歌。想不想到春交秋冬肴一看?

学生肯定异口同声地说想肴。

教师提要求:小朋友们认真看。看谁观察得最仔细。

播放录像。

(二)根据录像编儿歌教师:你看到了什么。能不能也像课文那样说几句儿歌?

(引导学生根据录像中观察到的,创编新句子。学生可能会说:“荷花开了。她对青蛙说:‘我是夏天。”,、‘。苹果红了,她红着脸说:‘我是秋天。”,、’‘枫叶红了。她对小河说:‘我是秋天。”’、“雪花飘飘。她对小朋友说:我是冬天。”……)如果学生说得很好。那就及时予以鼓励、表扬。

如果学生说得格式不是很标准。可以请其他小朋友帮助修改。

如果其他学生也修改不好。那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以肯定。然后帮助学生修改。修改时可以说:“如果这样说是不是更好一些?”、“加上这个词读起来是不是更好听?’’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三)根据头饰、图片编儿歌教师:拿出课前收集的图片、制作的头饰。根据上面的事物和小组里的伙伴商录商最,肴看可以怎样编儿歌(教师要随时指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收集的图片、制作的头饰合作创编新儿歌。创编完成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桃花开了。她对小蜜蜂说:“我是春天。”电风扇转了。他对大家说:“我是夏天。”黄叶飘飘。他对大地说:“我是秋天。”圣诞老人出来了。他对小朋友说:“我是冬天。”……)教师:(激励学生)小朋友们说得太好了,下课后。老师一定把咱们自己编的儿歌编成小册子。让其他班的小朋友都看一看。

学生肯定情绪高涨。有一种成就感。

五、拓展练习

篇3:《四季》教学设计

课文《四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首诗歌。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四种具有代表性事物的描写, 展现了一年四季的特点。诗歌分四节, 篇幅短小。读起来朗朗上口, 优美流畅, 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热爱。

设计理念:

教学本课时, 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学习刚刚告一段落, 已经能够借助拼音来认读课文, 且对四季的特征有所了解, 所以教学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课前布置收集有关四季的相关资料, 让学生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四季的不同特点。课堂上则以读代讲, 图文结合, 理解、感悟四季的变化, 激发学生想象, 在有创意的阅读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4个生字。学会两种笔画, 认识“口、禾、雨、月”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 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 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引入课题

1. (课件展示四季美景) 今天, 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一组图片, 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你知道这些图片展现的是什么季节的美景吗?

2. 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特点, 就像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四季》。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3. 课文用优美的语句描写了四季的迷人景色,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课文, 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二、感知内容, 随文识字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拼读音节, 还可以问问同桌的同学。多读几遍, 把课文读熟。

2. 教师范读, 学生边听边小声跟读, 并检查自己的读音是否准确。

3. 自由读、指名读, 齐读课文。

三、图文结合, 情景识字

1. 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 学生说出图中所画景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生字。

2. 出示“图、秋、雪、肚”4个带拼音的生字, 要求学生读准确后将这4个字的偏旁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并说出这些偏旁的名称。

3. 指名读生字。

4. 去掉拼音读生字。

5. 打乱顺序认读生字。

6. 说一说, 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7. 练读生字。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竞赛读、打乱顺序读。

四、学习课文, 感知四季特点

1. 小组合作学习。

在组内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读一读课文, 再说说读完课文后自己看到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最后选择一个季节说说自己还了解这个季节的哪些美景。

2. 学习春季部分。

(1) 小组齐读课文的第1小节。

(2) 读了这节课文, 你知道了什么?

(3) 学生汇报:春天来了, 小草发芽了, 树也穿上了绿衣裳, 小草高兴地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4) 学生再次读课文, 感受春天的美丽怡人。

(5) 你还可以从大自然的哪些变化知道春天来了? (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 小组派代表发言。)

(6) 春天真美呀, 你能美美地读好描写春天的这一小节诗吗?

3. 学习夏季部分。

(1) 出示夏季图。指导观察:小青蛙站在圆圆的荷叶上, 他们正在说着悄悄话, 想一想他们会说些什么。

(2) 学生看图后朗读第2小节。

(3) 指导朗读。 (教师引读) 夏天来了, 池塘里的荷叶长得非常茂密, 他骄傲地对青蛙说——— (学生齐读) 我是夏天。 (教师引读) 夏天来了, 荷花开得非常美丽, 她自豪地对夏天说——— (学生齐读) 我是夏天。 (教师引读) 夏天来了, 池塘里清澈的水微笑着对夏天说——— (学生齐读) 我是夏天。

(4) 师生对读, 感受夏季美景。

(5) 还有谁知道夏天来了, 大自然会有哪些奇妙的变化? (学生交流。)

(6) 过渡:送走了炎热的夏天, 告别了荷叶、荷花、池塘、蚂蚱……大自然迎来了金黄色的秋天, 在丰收的季节里, 农民伯伯会欣喜地看到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第3小节。

4. 学习秋季部分。

(1) 学生自由读这节课文。

(2) 为什么谷穗会是弯弯的?文中还写到他鞠着躬, 鞠躬这个动作是怎样的?谁来表演这个动作。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 谷穗长得沉甸甸的, 他的心情怎么样?怎样用朗读表达这样的心情? (学生感情朗读, 在朗读中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

(3) 想一想:秋天里, 还有哪些农作物也成熟了?果园里会有哪些喜人的变化? (学生自由表述。)

5. 学习冬季部分。

(1) 过渡:如果说春天充满生机, 夏天热情似火, 秋天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那冬天会带给我们哪些不一样的感受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第4小节。

(2) 哪些同学喜欢冬季?请站起来读一读冬季这一节。

(3) 冬季来了, 天气会有哪些变化?在北方还会下雪, 小朋友堆起了雪人, 你看, 课本上的这个雪人怎么样?从哪个动作我们知道他很调皮? (从他“大肚子一挺”就知道了, 请学生上讲台表演, 感受雪人的调皮、可爱。)

(4) 请喜欢冬季的同学模仿雪人的动作读一读这小节课文。

6. 小结:

春夏秋冬景色各异, 各有迷人之处, 它是大自然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我们要珍惜它们。现在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课文, 把四季的不同美景读出来。

7. 指导背读课文。

(1) 四季真美呀, 让我们把不同季节的特点牢记在心中,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背诵出来。

(2) 指名分季节背;分小组轮流背。

(3) 全班同学看提示背诵;个别表演背。

(4) 最终把整首诗歌背诵完。

五、巩固识字, 指导书写

1. 出示“七、儿”两个字, 认读。

指导观察: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 这个笔画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笔画“竖弯钩”。 (教师示范该笔画折角运笔的方法, 提示转弯处要写得圆润。学生先描红, 再自主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2. 出示生字“九、无”, 认读,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新笔画“横折弯钩”。

六、拓展延伸、发展思维

1. 课件出示有关四季特征的图片,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 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谈谈季节的特点和发生在这个季节的趣事。如:蝴蝶、蜜蜂、桃花、知了、成熟的苹果、葡萄、梅花、北风等。

2. 学习了这篇课文, 我们也来当个小诗人, 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你心中的四季。

篇4:《四季》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目标:

1、在认识11个生字的过程中,学习“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巩固借助拼音识字的方法。运用观察田字格的方法指导书写笔画“竖弯钩”和“七”“儿”两个生字。通过观察、比较认识“雨字头”“月字旁”“大口框”3个偏旁,初步感受汉字的造字规律。

2、通过范读、指读、同桌读、带动作读等多种方式培养语感,感受四季的特点,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在朗读的基础上,关注“草芽尖尖,他对……”这样的词语搭配,学习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

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观察田字格,正确书写两个字。

教学难点:在朗读的基础上,关注“草芽尖尖,他对……”这样的词语搭配,学习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引入新课

1、老师这里有一张春天的图片,能说一说你眼中的春天吗?观察要有顺序,可以怎样观察?你能按顺序说一说你看到的景物吗?

2、春天来了,小溪睡醒了,柳树发芽了,嫩嫩的、绿绿的,红红的桃花和青青的小草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其实不仅仅春天这样美丽,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是?(出示:春夏秋冬四张卡片贴在黑板上)

3、大自然就像一支神奇的画笔把一年四季描绘的各有各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课四季(板书课题)

【图片导入,复习了观察图片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春天的特点,提炼出“白云、小鸟、桃花……为下面照样子说话做铺垫;出示“春夏秋冬”四个字自然识字,解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四季

1、现在我们一起走进一年四季,轻轻地打开书翻到61页。听老师读课文,听清楚每一个字的读音,小手指到每一个字。

2、多么美丽有趣的四季啊!同学也来读一读吧!注意不认识的请拼音来帮忙,还要把这个字读两遍,再往下读。

3、找4名同学,每个同学读一个季节,我们来合作吧!

【通过教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初步感受四季的不同特点,在读文中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三、品读课文、随文识字

1、在多彩的四季当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预设1:春天

(1)为什么喜欢春天?

(2)能找到书中描写春天的语句,读一读吗?

(3)指导按符号停顿和按词语断句的方法。

(4)带着你对春天的喜爱来读一读,评价。

(5)你想找哪个伙伴来比赛读。

(6)刚刚同学们在朗读中已经和两个新的生字交上了朋友,它们是“对”“说”(出示字卡)

预设2:夏天

(1)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啊?

(2)看!池塘里的小青蛙在与荷叶说悄悄话呢!谁来读一读。

(3)指名读,评价(读出不同的感受)

(4)小荷叶来到我们的课堂(出示“叶”)除了荷叶你还见过什么叶?

(5)荷叶圆圆的,你在哪里见过“圆”?(鼓励在生活中识字)

(6)观察“叶”“圆”这两字有相同的部分吗?认识“大口框”“口字旁”。

【口字旁和大口框是两个常见偏旁,如果让学生生硬的单独识记会有一些困难,这里把“叶”“圆”两个字放在一起对比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预设3:秋天

(1)秋风一吹,叶子变成了金黄色,沉甸甸的谷穗笑弯了腰,谁来读一读。

(2)弯弯的谷穗什么样?你能做个动作吗?边做动作边读。

(3)同桌两个人边做动作边读。

预设4:冬天

(1)我们都是“冰城”的孩子,冬天我们可以做什么?

(2)带着你对冬天的喜爱读一读吧!

(3)出示“是”“就”它们俩是一对好朋友,可以组词为“就是”。

(4)有“就是”说一句话。

(5)(出示动态课件)看!小雪花来了,还带来了一个新朋友“雪”。雪这个字当中,有你认识的部分吗?像雨不是雨,认识雨字头。

(6)一场又一场的大雪,我们可以堆雪人了,看这是?(课件出示“雪人”)看看它的肚子里藏了一个什么字?学习“肚”,摸一摸你的肚子。这个字当中有你认识的字吗?月+土就念“肚”,把认识的字组合在一起组成新字,这种方法叫做“加一加”的识字方法。

(7)月字旁的字还有很多,老师也带来了几个新朋友(课件出示:“胸”“腰”“脚”)

【此环节补充了3个月字旁的字,让一些有学前基础的孩子补充学习,而且与律动操结合减轻了识字负担】

律动:我们来活动活动身体吧!做《幸福拍手操》“跺跺脚、伸伸腰、拍拍肩……”

【此环节随文识字,根据学生的随机汇报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为导的教学思想。课中呈现了听教师范读,学生个人读,学生自由读、同桌对读,做动作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识字。在朗读中自然出现所学生字加深印象,对所教学的语文知识一一落实也是此环节的亮点】

四、生字复现、巩固学习

1、刚才我们学习了“加一加”的识字方法,观察黑板上的生字,哪些生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

【巩固“加一加”的识字方法】

2、生字朋友摘掉了拼音帽子,和它的好朋友站在了一起你还认识它吗?

(1)自由读。

(2)开火车读。

3、生字朋友排成了整齐的队伍等着我们来检验呢,利用62页生字条,同桌互考,如果他认对了,就在生字下面画个对号,不认识的同桌教会,全认对了就在认字条的右下角画个笑脸。

【此环节有效运用了教材的认字条,检验不带拼音的生字。同桌是最好的学习的伙伴,第一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反馈】

五、认真观察、静静书写

1、认识笔画“竖弯钩”

2、教授觀察田字格的方法:先观察这个字由几笔组成,再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最后观察这个这个字哪个笔画更突出一些,也就是找出这个字的主笔。在书写主笔时尽量做到舒展。

3、指导书写“七”,评价,反馈。

4、自己观察书写“儿”字。检验,指导,评价,反馈。

【在教学“儿”这个字的时候逐步放开手,让学生试着写一写,再用以上步骤来检验自己的书写情况,在纠错与互评中运用观察的方法进行反馈,做到了边指导,边示范,边训练,边反馈。“端端正正地写字,写出端端正正的字。”在这样扎实的写字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但能把字写好,而且能陶冶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操,所以低年级的语文课一定要重视写字的指导,本环节的设计用意就在于此。】

六、回顾全文、熟读成诵

1、同桌两人合作读文。

2、借助插图,背诵课文。

七、图片再现、拓展练习

1、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关注过这样的词语“( )尖尖、( )圆圆、( )弯弯”说一说。

2、你能试着说一说在生活中什么圆圆?什么尖尖?什么弯弯?

3、(再现春天的图片)绿绿的柳树可以说成“柳树绿绿”,你能接着说一说吗?

篇5:《四季》教学设计

——以《四季》为例

爱山小学

王娟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草芽、荷叶、谷穗和雪人的描述,表现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儿歌用拟人化的手法、排比的形式来写,语言亲切、生动,是进行朗读和说话训练的好材料。[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熟悉一般的教学常规,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基本能做到收放自如。由于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课前也已布置任务:了解四季分别有哪些景物,收集相关的图片或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季节。因此,学生对于四季的特征已有了初步的了解。[设计理念]:

《四季》一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可以大量地挖掘文本以外的信息,进行拓展训练。设计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搜集了一些图片和动画,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说话训练的材料,另一方面,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持久性不够的特点,借助这些手段可以图文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春、夏、秋、冬,了解四季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逐渐达到背诵课文。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四季不同的美。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教学和朗读教学。

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受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看,初识美

(一)引言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去认识一位神奇的漂亮妈妈,她的名字叫大自然.大自然妈妈有四个非常可爱的女儿,这四位小姑娘各有各的本领,她们可以让花儿变红,草儿变绿;可以让太阳变成火球,晒得我们直淌汗;可以让沉甸甸的果实爬上枝头;还可以呀,让世界一夜之间变得一片雪白。(二)出示课件,学生欣赏

我这儿有美丽的四季的短片,请大家欣赏。(三)说说你的认识

看了这些美丽的画,说说你眼中的四季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引发情感冲动,为进入新课学习储备必需的情感因素。]

二、听,感悟美

(一)师范读

四季的景色可真美,一位作家把它写成一首优美的小诗,老师把这首小诗读给你们听听吧!谁听得最认真,就能收到老师的礼物噢!(二)送词卡

(收到词卡的同学被邀请当小老师)生领读,并放到合适的季节下面(三)课中操

表演读(动作,表情),读词卡

[设计意图:在设计这部分教学时,我引领学生在画面的转换和教师的诵读中提前进入文本,从而激发学文的热情。并随机设计课中操识字读词,为学生理解文本作铺垫。]

三、读,品味美

(一)走进春天 1.领读1小节,女生读

2.春姑娘请我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草芽为什么是尖尖的吗?那么在朗读时,应该怎么读? 品读:草芽 尖尖 3.齐读<<轻轻地>> 4.是呀,小草也是有生命的,也会疼的,我们要让小草笑起来,让我们用轻柔的语气表演读这一小节(课件播放轻柔音乐),看哪株小草最高兴。

5.联系生活,说说春天还有什么变化?(结合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春天的美景。)

(由文本引向生活,让学生自己发现春天,感受春天。)6.春天真美,再美美地读一读,试着美美地背背。

(多媒体画面唤起了学生对春天的美得共鸣,更好地感染学生,把学生带入到美的情境中,让美读水到渠成!)

(二)走进夏天

有一个季节,有小朋友最爱吃的冰淇淋.雪糕,还可以到游泳池里泡一泡,什么季节呢? 1.4人小组尝试合作学习第2小节。(介绍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轮流读,齐读,一人读其他3人听想)2.交流合作学习成果。

与同伴合作得愉快吗?(找一个小组展示他们合作学习的方法)你在小组的共同学习下,了解了哪些新知识,认识了哪些新的生字朋友,把它介绍给大家。3.表情朗读。4.试背。

(三)走进秋天

1.说说自己秋天的发现。

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是从哪儿发现的?谁帮秋姑娘发来电报啊? 2.朗读第3小节。请这些会观察、会发现的小朋友读秋天的小节 3.理解:鞠躬。

谷穗为什么像人一样鞠躬呢? 鞠躬感谢谁呢?(出示谷穗在风中摇摆的图片)与谷穗对话。

金黄的谷穗满带着丰收的喜悦,自豪地说:我代表金灿灿的秋天.请你们也带着喜悦的心情读这一小节吧!(课件播放快乐的音乐)

(四)走进冬天 1.猜谜语:雨 雪。

2.1人表演读,多人读,齐读。(顽皮的样子)3.师讲述自己小时侯冬天的快乐。

听了小朋友的朗读,老师仿佛一下子回到了自己小时侯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的快乐中,等今年的冬天大雪纷飞的时候, 小朋友可一定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个大大的雪娃娃,好吗? [设计意图:在设计这部分教学时,我注重为学生阅读创设美妙的情境,采用了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体现 “整合”思想,将朗读感悟、词语理解、猜谜语、表演等方式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感受课文语言和意境美,提高学生对四季的认识,培养学生表达的能力和良好的听说习惯.。在学生读时利用课件进行了配音乐朗读。让学生在美妙的乐声和特定的情境中朗读,从而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更深地体会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四、说,留住美

(一)读全诗

不知不觉间,我们一起聆听了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的快乐告白,也完成了一次美妙的四季之旅。让我们再读读这首美丽的小诗吧!(二)修改文本

1.今天,我们也学着作者当一回小诗人,想想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草芽、荷叶、谷穗、雪人?(如:草芽嫩嫩……)(学生说,老师课件出示。)(编成一首小诗)

2.读读咱们创作的小诗吧![设计意图:这些事物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因此学生必定会有话可说,我们既要让学生理解文中的词语,也要充分挖掘教材以外的资源,丰富学生的语言。学生说,老师课件出示,也能增强学生的兴趣。](三)还可以怎样来描写四季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充分利用搜集的图片让学生按一定的句式进行语言训练,训练中可以让学生先想象说话,如有困难,再出示图片,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效果,编织一个有文、有图、有声、有色的教学场景,让信息技术真正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四)出示四季动画,学生有选择的说话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操作电脑,在四季动画欣赏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动画进行说话训练。从图片到动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了,这时再给学生提出新的要求,让学生说得更好。让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教学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板书: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草芽图

荷叶图

谷穗图

雪人图

(各季节下贴词卡)

[教学反思]:

一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虽然在发展,但无意注意仍然占优势,他们注意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新鲜的刺激所吸引,受兴趣和情绪所支配。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一、课始,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通过课件的欣赏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发学生的情感后,随之转为无意注意,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对文本有更好的理解,对语言有更深的感悟,对爱美的思想得到了更高的升华。

二、课中,利用多媒体来促进学生的读

通过配音乐朗读、画面展示来美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注重联系生活学语文,注重了多种形式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注重了语文的实践与综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读美了课文,读懂了课文。

三、之后,又利用多媒体来辅助学生的说

文、图、声、色综合的多媒体,让有一定生活积累的学生从各个器官受到了美的熏陶,在学编小诗中,多方面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世界。

篇6:《四季》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1页。

教学设想:

《四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以儿歌的形式,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文章语言亲切、生动、文字优美,并且四幅插图艳丽,是一篇适合朗读且体现新课标合作学习为主的,培养学生初步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教材。

根据本课特点及语言特色,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1、采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及在读中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分析、自己解决问题、表达情感,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2、儿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整个过程以孩子们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培养他们主动观察,团结合作的精神。

3、为适合低年级儿童特点,采用激情导入法、游戏法、表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4、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灵活选择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教学过程:

一、课题的导入

1.边播放音乐边朗读诗:

秋天到,秋天到,

园里果子长得好,

枝头结柿子,

架上挂葡萄,

黄澄澄的是梨,

红彤彤的是枣。

2.启发谈话

儿歌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一年中除了秋季你还喜欢哪个季节?

根据回答,相应板书:

3.揭示课题:

小朋友这么喜欢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性,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小朋友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四季》(板书课题)

二、对课文进行感知性阅读:

提出要求:

1.请小朋友借助汉语拼音试着自己指读课文,读准字音。

篇7:《四季》教学设计

按照新课标的特点,本课教学按“朗读、领悟、赏析、延展”四大块来层层推进。

“朗读”是基础环节,首先强调的是教师的示范作用,其次要注意多种朗读方式的灵活运用,按照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要求从语速、语调、重音等方面做一些指导,使学生有感情的读文,达到“美读”的要求。

在“领悟”的环节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质疑、答疑、讨论、评价,注意渗透情感、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

“赏析”就是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通过对句子的理解,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延展”就是将语文由课内向课外拓展,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密切语文课堂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同时也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培养了创新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2、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使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3、体会文中形象、生动的词语及富有哲理的语句,从而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生命四季”的深刻寓意。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富有哲理的语句。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师:年年有四季,但每个人的四季却又迥异的。谈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和喜欢的理由。

二、朗读

1、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体会作品的语感和感情。

2、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生示范朗读,几名学生各选择读一季的内容,比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举例示范朗读要点。

5、学生挑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要求读出感情。

三、领悟

1、师:文章以“生命的四季”点明题旨,那么“春、夏、秋、冬”各寓意人生哪个时期?

2、作者给“四季”赋予了深刻的寓意,结合本文思考每个季节具有怎样的生命特点,从文中找出依据。同时谈谈每个季节中作者所持的人生态度。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进一步感知,赏析文章。)

3。 师:大家有过作者这样的人生感悟吗?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季,写一段话说说你在这一时期将如何去做?

(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相互交流讨论。)

四、赏析

师:本文许多语言有生活哲理。能够引发人们对人生诸多思考,请同学们从中选择你欣赏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或欣赏的理由。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分析后再朗读。)

五、延展

1、师:在作者眼中“生命的四季”、在你眼中生命如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2、在四季中任选一季,用一段优美的文字描绘你眼中这季的景象。字数100―200字。

(写完后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

六、学生读“生命的春季”,“生命的秋季”,试背诵。

七、作业

1、从网上或书籍中找寻其他有关描写四季的文章,选取片段与本文比较,写出异同点。

2、背诵“生命的春季”、“生命的秋季”两段。

[板书设计]

我的四季

张洁

春――少年时期――播种劳累

夏――青年时期――艰难探索

秋――中年时期――获取收获

篇8:四季《教学设计》

何大草的小说《刀子和刀子》中杜撰了一个“泡桐树中学”, 描绘了一段耐人寻味的高中生活。这样的故事不必详提, 要提的是中学的校训———像泡桐树一样茁壮成长。看到这样的校训, 家长非得破口大骂不可, 要知道泡桐树成年后逐渐纵裂, 长不成良木。所以这句校训绝对是骂人的话, 这与家长对孩子的期许是绝对相悖的。

而今的“得分”教学就是在教唆学生去做一个最符合社会规范的螺丝钉的过程, 而不是以人的发展为教育的核心。教育被这样无辜地嵌入一个激烈争斗的社会机制中。在巨大的物质和欲望面前, 年轻人都变成了充满嫉妒、仇恨和绝望的个体, 生命在孩子们看来变得不值得思考, 每个人的青春变成一张盗版的光碟, 在厄运面前不堪一击。

如何前行?青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无比珍贵, 教育应该给孩子以信许, 而不应任由他们在荒野里流浪, 颓恨着度过一生。

本文就以高一语文 (苏教版必修一) 中张洁的《我的四季》, 敷演出现实的困境和几句经验。其实世界上可说的事情并不多, 但生命本身所焕发出来的东西———“四季”, 是可以有更多的诠释的。

二、不起眼的角落, 体认真实的生命

《我的四季》首段是起笔, 也是全文的主旨句:“生命如四季。”我认为对这句话的理解, 是引领我们全文阅读的步伐和方向。自然里有春夏秋冬, 而文章安排也是按季节更替, 那么是否人生的度过也如四季更替顺序呢?

回眸过往和即将来临的日子, 四个景色分明的季节, 我们是否可以把每一个季节单列开去, 并将之领会成个人这一辈子里特定的某一个时段呢。

或许今天是春天, 万物萌新, 或许从明天开始的一整年、一辈子都处在夏天里, 有突如其来的暴雨和惊雷, 是惊喜也是折毁。有时人生就是这样无法预感地发生着, 譬如春天意味着人生里播种理想的时候, 夏天意味着人生里拼尽力气在奋斗的时候, 秋天意味着生命收获的时节, 那么冬天就是反思人生的时候。

由此我引导学生去认识生命的四季指向, 告诉他们其实生活并非一定要或者根本不会按照自然更迭的秩序变化着。这样的顺序从来都是不定的, 正如人生的无知无常, 它从来不会按规律出牌, 历程有时也意味着温情和敬意, 有时却无情和冷酷。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时遭遇挫折, 有时收获果实, 有时做一些事情去安慰别人, 或者伤害自己, 可这就是我们的人生, 这个我们正在经历并将继续进行下去的人生。

三、用希望去体验世界

自然力的春天, 是用来播种希望, 这是我们对世界的最好的期许了, 然而我们在春天里又收获了什么呢?

文章的第二至四节展示了这样的画面。在“紧扶锈钝的犁耕作”的场景里, 有“细瘦的身躯”、“驽钝的工具”、“深埋的磕绊”、“成倍的消耗”。这里没有春的气息, 有的只是苦厄惨烈的场面迎面而来, 那样切实实地堆在了我的眼前———“处境”是艰难的, 孤立无援。

如此不堪里, “而我懂得了, 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我紧实地扣住这句并请学生谈谈看法, 各人的心灵都获益良多, 如众多的生命一起蹚过同一条水流, 但在各人的身体上留下了深浅不一的水痕。

学生谈及的词语颇为动人———“一致”。述说这样的道理给我听:生命与责任是一致的, 我们常常在拥有一个生命的同时也就拥有了无法推卸的责任, 履行了生命的同时也就是在履行义务和责任。有一学生说她去超市买咖啡, 可是店家搞活动偏要连带赠杯一起卖, 捆绑式的买卖让她很不情愿, 于是忍着没有买下两件套, 后来她明白了, 人收获了一种欢喜的东西的同时有时也不得不付出一些不太喜欢的东西的代价, 也许这就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这也许是政治理论在生活里的生动演绎, 但这更是鲜活的生命哲理。我们的生活不正是由这样无数的矛盾组成的吗?

对生活能有这样深切的洞察力让人惊叹, 如同与学生一起携手完成了生命的探寻。

此外, 有学生还梳理出另一条生命的道理———倔强的精神。课文里这样写道:“我绝不企望有谁来代替, 因为在这世界上, 每个人都有一块必得有他自己耕种的土地。”一个人既然拥有了生命, 他就有责任为自己的生命即自己的人生负责, 在人生行进的过程中不要指望别人来为你做什么, 生命的质量是要由自己来决定和完成的。

蔡康永先生在《有一天啊, 宝宝》里告诉了宝宝, 也是在告诉读者:“有些人的生命是没有风景的, 是因为他只是在别人造好的, 最方便的水管里流过来, 流过去。你不要去理会那些水管, 你要真的流经一个又一个风景, 你才会是一条河。”

我们在这样的文字中读出了生命的真谛、体悟成长的快乐:拥有希望, 不放弃。我们领略到一个人必须自力更生, 真正从苦难里走出来的人才是坚强的人。

四、生命力在心间

人只有在拥有信念, 有所向往的时候, 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奋斗。于是在充满苦难的夏天, “我”遭遇了人生的苦难。教到这里, 自然要提问学生作者到底遭遇了哪些人生的苦难。学生学会去正视那些苦难背后的痛苦, 才能用客观的良好的心态去更好地面对以后的人生。

第一次, “雨滴啊, 那是怎样焦灼地盼望, 望眼欲穿, 望眼欲穿啊, 可一阵风过去, 吹到了另一块地上了。我恨, 我妄想, 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阅读时看到这样的文字, 心里琢磨着作者是如何经历这番痛彻的过程, 一字一句饱含着自不量力的可笑, 更渗透着深深的可悲———渴望得到的得不到。

第二次, “我”没有充分准备地上路, 即便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依然不可避免地得到惨痛的结局, 而且知道“真正痛心的是并非不能”———可以得到的要放弃。

第三次, “我”最后眼睁睁地看到初长成的谷穗被无情地打击, 剩下的是永远不曾尝到的成熟的滋味———唯一拥有的遭厄运。

这是怎样的接二连三的人生坎坷。陷于诡谲的生活悲剧中, 人要如何自处, 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 也是学生迄今未多深想的态度。这里作者给予了明确而真实的经验, 我也只是带领学生去理解并汲取这样的好句子:“重新开始吧”, “强者会留下, 继续走完自己的路”。于是在课堂上学生和我一起体会这些句子背后的不平凡的力量:每个人都会有失误的时候, 那些惨痛的教训, 那些与机会擦肩而过的瞬间, 或者与美好感情相遇无缘的时分, 都是人生应然的片段, 重要的是人要提起勇气, 振作精神, 重新开始。用尽万钧的力气告诉自己:“重新开始吧!”因为生命唯有重新开始, 坚强面对。

作者告诉我们一切生命的法则皆能在自然中找到, 所谓狂风、暴雨、冰雹, 这一切的困难和厄运都有过去的一日, 风雨有时, 彩虹有时, 有时我们需要的只是安心地等待日子的过去。也许那些不被人待见的困苦, 换个角度来看都是无比珍贵的经验, 这些经验只能在痛苦里获得, 而人的一生里, 任何的经验都是有用的, 于是“我把它们捧在手里, 紧贴着心窝, 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了。

生命力不在别处, 在我们微笑的时候, 在我们落泪的时候, 更存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田。即便没有雨露, 没有泉水, 我们还拥有自己的生命, 度过了这些苦难也就度过了人生。

五、自我的救赎

在收获人生的秋天, 继续走向生命的冬日, “我”没有迎来丰硕的收获, 也没有迎来该获得的褒扬, 得到的只是“干瘪的谷粒”和毋需“哀叹和寂寞”的自我解慰。那些“干瘪的稻穗”其实根本就算不得收获, “寂寞的屋子里, 仍然会有刻薄的人敷演出利剑将我一条条的切割。”在困惑和难过里, “我”是如何获得自我的救赎, 或者说“我”所认为的幸福的、值得的人生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值得学生去讨论。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发言, 值得思考, 也确实引起了广远的探讨。饱满、充实的生活, 有血有肉、有起有落的人生或许更加值得一过。有时过程和感受要比结果来得更加重要, 即便有时我们感怀付出远多于我们的收获, 但我们至少可以骄傲地谈起过往, 微笑着含着泪光说起“我经历了人生”, 这便是一种获得, 一种值得。“真正的尺度”就在于“认真地活过, 无愧地付出过”。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留笔:“悲欣交集”, 以此作为人生完美之境, 这样的结语让学生与我都受益良多。

六、结语:阅读使人善良的信念

作家毕飞宇在谈及阅读的意义时说, 阅读使人善良, 善良并不意味着要学会婆婆妈妈, 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眼眶必须拥有丰盛的内分泌。善良也许意味着我们更愿意并且能够面对生活的真相, 不论这个真相存在于历史、现在或未来。善良的人首先必须是自立的人, 目光不会被自己的泪水所淹没, 不容易被瞒过去, 更不容易被骗过去。

一个人要在心地里下功夫, 这便是身心的修养, 也是学问的最终目的。《论语》里讲:“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说的便是人是不会在一顿饭的短时间里就违背做人的境界, 忘却生命的信念。有创造有作为需要“仁”这个信念, 有颠沛有倒霉的时候也需要这“仁”的修养而安然处之。得意了, 要依仗一个信念去成功;失败了, 也要依靠这个信念去安稳。

“乐坛好孩子”王筝唱起青春的“雅歌”———《我把我唱给你听》, 那里有关乎青春的美好期待和无法按捺的情怀。她唱道:……趁现在年少如花∕花儿静静地开放∕装点你的岁月我的枝桠∕谁能够代替你呢∕趁年轻尽情地爱吧∕最最亲爱的人啊∕路途遥远我们在一起吧∕我把我唱给你听∕把你纯真无邪的笑容给我吧∕我们应该有快乐的∕幸福的晴朗的时光∕我把我唱给你听∕用我炙热的感情感动你好吗∕岁月是值得怀念的留念的……

上一篇:幼儿园普通话学习下一篇:成功人士需要具备的18个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