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普模式

2024-04-24

肯普模式(共5篇)

篇1:肯普模式

教学设计模式——肯普模式

肯普(J.E.Kemp)认为,一个教学系统应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学生、方法、目标和评价。也就是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这个教案或教材是为什么样的人而设计的?希望这些人能学到什么?最好用什么方法来教授有关的教学内容?用什么方法和标准来衡量他们是否确实学会了?

肯普认为这四个基本要素及其关系是组成教学系统开发的出发点和大致框架,并由此引伸开去,提出了一个教学系统开发的椭园型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该模式有几个特点。

肯普模式

首先,肯普列出了10个教学设计的“因素”,而不称之为步骤,以表示它的整体性以及设计过程之弹性。10 个因素虽然根据逻辑顺时针排列,一般在设计一个新教学方案时可以按照这些顺序进行,但肯普没有用线条和箭头将各因素连接起来,说明在某些情况和条件下,可能根本不必考虑或进行全部的因素(环节),或是由任何一个因素作为设计的起点,再依实际情况继续下去。肯普以椭园形将10项因素圈在整个系统中,并以外围的“评价”和“修改”表示这是两件整个设计过程中持续进行的工作。这更显示出系统方法的分析设计评价反馈修正的工作策略实际上是在模式中每一因素(环节)中均执行的基本精神。因此,这个模式在形式上比其他许多流程型的模式更能反映系统论的观念。肯普模式的另一个特色是将“学习需要”、“教学目的”、“优先顺序”和“约束条件”置于中心地位,以强调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随机拿这几个因素作为参考的依据。如前所述,教学系统是由一组有共同目标和相互关联的因素所组成的,其作用范围是人为设定的,因此,肯普将学习需要和教学目的置于中心正是突出了系统方法的以系统目标为导向的本质。同时,教学系统的设计过程离不开环境的制约:先考虑什么,后考虑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等,都必须以环境的需要和可能为转换。

肯普模式不象其他许多模式那样只能按线性结构按部就班地进行设计,而是设计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需要,选择某个因素为起始点,并将其余因素按照任意逻辑程序进行排列;说明因素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如某些情况下不需要那一个因素便可不予考虑,避免了形式化;说明了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性,一个因素所采取的决策会影响其他因素,一个因素决策内容变动,其相联系的因素必须作一定的修改。

篇2:肯普模式

这一模式由肯普(J.E.Kemp)在1977年提出,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改才逐步完善(见下图)。该模式的特点可用三句话概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强调四个基本要素,需着重解决三个主要问题,要适当安排十个教学环节。

⑪ 四个基本要素:是指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肯普认为,任何教学设计过程都离不开这四个基本要素,由它们即可构成整个教学设计模式的总体框架。

⑫ 三个主要问题:肯普认为任何教学设计都是为了解决以下三个主要问题:① 学生必须学习到什么(确定教学目标);② 为达到预期的目标应如何进行教学(即根据教学目标的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③ 检查和评定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评价)。

⑬ 十个教学环节:是指①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为此应先了解教学条件(包括优先条件与限制条件);②选择课题与任务;③分析学习者特征;④分析学科内容;⑤阐明教学目标;⑥实施教学活动;⑦利用教学资源;⑧提供辅助性服务;⑨进行教学评价;⑩预测学生的准备情况。

篇3:肯普模式

(一) 商业模式的内涵

商业模式是一个组织在明确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 用于整合组织本身、顾客、供应链伙伴、员工、股东或利益相关者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创新意图和可实现的结构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的集合。

企业商业模式包括三个含义:其一, 任何组织的运作模式都隐含有一个假设成立的前提条件, 这些条件构成了组织运作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其二, 组织的运作模式是一个结构或体系, 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了模式的各种运动。其三, 组织运作模式所包含的创新还是一种战略变革, 是使组织能够获得长期优势的制度结构的连续体。

(二) 对商业模式的理论研究及观点

1. 战略思想论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F·德鲁克最早将商业模式称为组织的或公司的经营理论。加拿大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明兹伯格把企业组织的商业模式称为“战略思想”, 他指出:“与战略规划截然不同, 战略思想是综合性的, 它包含直觉和创造精神。战略思想的成果是企业的一个整体的概貌, 一个愿景目标的不太精确的阐述。”

2. 商业模式变化的环境条件论

布兹-艾伦&汉密尔顿公司管理咨询顾问艾伯特·维西奥认为整个系统必须产生额外的系统价值, 而非仅仅只是这五个构成部分的个别价值, 系统价值主要取决于决定组织内部与外部需要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加强管理各构成部分的绩效标准。

3. 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论

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公司战略学助理教授阿兰·阿福亚赫博士认为, 应当把商业模式看成是公司运作的秩序, 公司依据它使用其资源、超越竞争者和向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 依据它获利。因此, 应当把商业模式看成是公司为自己、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客户创造价值的决定性来源。拉菲尔·阿米特和克里斯多夫·左特认为, 商业模式是企业创新的焦点和企业为自己、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客户创造价值的决定性来源。

总之, 对于企业组织来说, 商业模式并不仅仅代表一种经营思想、价值观念或者某种营销创新思路, 而是一种经营创新思想的具体实现形式,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套完整系统的经营机制, 重点强调的是企业组织内部各组分之间的有机联系。

(三) 非寿险公司的商业模式

1. 非寿险公司商业模式的涵义

如同一般企业的商业模式, 非寿险公司的商业模式即为其所构建的一整套提升企业与客户价值的要素集合。

商业模式的结构为三个基本的组分:顾客、供应商和股东, 在这三个组分中, 顾客、供应商与企业构成一条价值创造链, 股东影响到企业的产权结构和初始的资源条件。因此, 对于非寿险公司而言, 其选择什么样的商业模式主要受到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一是公司本身, 另一个则是顾客。前者是商业模式的设计者、选择者和决定者, 后者是商业模式作用的对象。企业是模式的主体, 采用何种模式与企业需要在多大范围内实现其公司价值有关。比如, 采用传统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与采用集中战略的企业不同, 其实现价值的范围不同, 涉及到的细分市场不同;对于顾客而言, 在与企业进行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时, 也存在顾客价值的实现问题, 意味着顾客需要与多少个企业组织产生交易关系, 也就是顾客实现其价值需要时所发生的交易的对象数量。

一般而言, 组织商业模式设计的三个方向:最佳产品, 客户解决方案和系统锁定。因此构成三种相应的商业模式类型。对于处于服务业高端地位的金融行业来说, 三种模式皆有实现的合理基础。但由于服务行业的特殊性, 以及金融产品的特质所决定, 金融行业采取客户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最具有合理性。该模式强调给客户带来的价值, 以及客户的学习效应。通过一系列产品和服务的组合, 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这种商业经营战略的重点是锁定目标顾客, 提供最完善的服务;实施手段是学习和定制化。实施这种商业模式往往意味着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和客户进行合作和联盟, 大家一起来为客户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因此, 非寿险业的拓展, 必须依赖于对于目标客户中心的一些列组织行为, 以此集合企业内外的各种要素, 才能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

2. 影响非寿险公司商业模式的因素

第一, 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深刻地影响着市场中企业的商业模式。无论是行业内的大型, 或者是小型企业, 都需要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寻找利润最大化的生产供给均衡点。而不同的市场结构决定了这些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均衡点是不同的。

第二, 企业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

企业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是否有效, 会对商业模式的实施产生极大的影响。企业组织结构是形成企业架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包括股东及其权力机构, 决策机构, 监督机构以及执行机构等主体, 以及各主体之间关系的制度安排。管理模式则是这些制度安排的关系类型, 是保障企业有效运作的基本制度安排模式。任何公司的商业模式需要直接依托于一定的组织机构, 人员, 以及约束机制, 才能进入到实施阶段。非寿险公司也不例外。如果没有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与高效率的管理模式支持, 即使非寿险公司的商业模式设计再完美, 也不可能获得持续的成功。

第三, 监管法律与制度。

金融监管法律与制度, 直接制约着非寿险公司的市场活动范围与空间。如金融领域曾经普遍实行的“分业管制”, “禁止兼业”等管制措施, 极大地限制了非寿险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与种类。这对非寿险公司寻求多元化经营, 追求范围经济效应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 对商业模式拓展与创新构成约束条件。而一旦管制放松, 则非寿险公司的业务模式将会产生大规模的变化。

二、非寿险公司的管理模式

(一) 管理模式的界定

管理模式是在管理人性假设的基础上设计出的一整套具体的管理理念、管理内容、管理工具、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论体系并将其反复运用于企业, 使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自觉加以遵守的管理规则。

管理模式的形成过程, 是以一定的管理理论或者管理思想为指导思想, 结合管理环境的具体情况, 采用一定的基本思想和方式, 形成一套成型的、能供人们直接参考运用的完整的管理体系, 通过这套体系来发现和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规范管理手段, 完善管理机制, 实现既定目标。因此, 可以将管理模式理解为在管理过程中固化下来的一套 (操作) 制度系统。

(二) 管理思想的变革与管理模式的新理念

现代管理思想和模式得到了迅速发展, 到20世纪70年代现代管理思想体系已基本形成, 表现出的思想特征可归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人本观念突出, 注重对人的积极性, 创造性激励的管理思想。二是系统观念突出, 即注意组织内管理层次、环节、部门、人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 旨在优化整体功能的管理思想。三是择优决策观念突出, 即决策必须是多角度、多因素分析之后的多方案比较。四是战略观念突出, 它强调管理行为要高瞻远瞩, 管理者要具有超前思维。五是权变观念突出, 即管理行为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 必须是随机应变, 灵活调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企业管理模式的变迁突出表现为三种具体理念的兴起:

第一, 企业再造。一是从传统的从上至下的管理模式变成信息过程的增值管理模式;二是企业再造不是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基础上的渐进式改造, 而强调从根本上着手。

第二, 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未来企业的模式。

第三, 组织结构的倒置, 即未来企业组织中将产生权力的大规模转移。传统的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式的, 最上面的是企业的总裁——中间层——基层。经济的快速发展, 顾客的个性化日益突出, 就要求将上述金字塔式结构倒置, 应为:顾客——一线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现场决策由一线工作人员决定, 而上层领导变为支持服务。

以上三个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企业“人本思想”导向的管理模式的特征。

(三) 非寿险公司的管理模式

1. 非寿险公司管理模式的内容

非寿险公司管理模式的核心, 即在于如何树立管理模式构建的理念与类型选择。作为典型的金融服务业形态之一, 非寿险业务的市场需求要求非寿险公司贴近市场, 贴近多元化的客户需求。因此, 非寿险公司管理模式构建的理念首先应该是“以人为本”,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以员工激励为条件, 以此塑造企业文化, 在此基础上构建非寿险公司的管理体系。那么, 对于传统的非寿险公司来说, 面临的企业再造及流程优化任务, 必须以围绕客户需求的发掘与满足, 加强市场反馈信息的传递与沟通能力, 进行组织结构调整, 重点是“倒置型”结构的建立, 保障资源投入以基层为重, 以一线为先, 实现对公司高、中、基层员工的全面激励。

2. 非寿险公司管理模式的决定因素

第一, 来自于公司内部的公司治理结构因素。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公司决策与监督力量之间的权力分布和制约关系, 也就决定了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的关系。这重关系是构建管理模式最重要的决定力量。国内非寿险公司基本上都是股份制企业, 通过股份制企业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进而约束公司管理模式的构建, 这是国内非寿险公司管理模式的主要决定因素。

第二, 公司决策层的管理理念与公司的企业文化。如前分析, 公司决策机构的管理理念决定了管理模式建立的导向。公司文化是这种理念的外现, 会直接反映出管理模式的内质。

第三, 来自于外部的法律规定与公司文化传统因素。一个国家 (地区) 对公司的法律性规定, 以及整个外部社会环境中的公司文化氛围, 都会影响非寿险公司的管理模式设计原则。

三、非寿险公司的经营模式: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统一

经营模式是企业配置资源并藉此持续不断地获取利润的方法集合, 一般表现为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等的方式与途径。非寿险公司经营模式是指非寿险公司配置各种资源并藉此持续不断地获取利润的方法集合, 一般表现为提供产品或服务、营运销售、盈亏衡量、风险管理等等诸多经营行为与管理活动。

本文认为:企业的战略因素决定了管理模式的长期生存能力, 而战略的决策方向与实施则取决于商业模式的设计。一定的商业模式决策了相应的战略取向与实施路径。如果企业的管理模式与该战略不相匹配, 那么, 经过一个长的时期以后, 客观形势必将逼迫企业管理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进。所以, 非寿险公司的商业模式对其管理模式的运行会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同时, 为实现战略而开展的各种商业模式活动, 如营销活动等, 均需要一定的管理模式与其适应, 如此才能顺利推动这些执行活动的顺利实施。

因此, 经营模式包括了商业模式与管理模式, 是二者的集合。企业的商业模式与管理模式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者相互影响, 互为支持。其中, 商业模式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 是企业发展的“灵魂”;而管理模式则构成企业运营的基础框架, 是企业的“骨骼”, 对商业模式的贯彻实施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也就是说, 如果没有商业模式的创新及有效发展, 管理模式不可能长期持久成功;反之, 如果缺乏管理模式的支持, 商业模式的实施效率将会大打折扣, 以至于失败。因此, 中国非寿险公司的改革与发展, 一定需要商业模式与管理模式的齐头并进, 以商业模式的创新改进为导向, 以管理模式的变革与提高为支持, 共同促进非寿险公司经营模式的转型与推进, 二者不可偏废。

篇4:肯普模式

关键词:微型学习;学习活动设计;肯普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0-0034-03

一、引言

随着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一个标志,微型学习成为人们在各个学习领域比较“时髦”的一种非正式学习的新型模式(尤其在成人学习及培训领域)。众多研究者尝试用微型学习辅助日常学习,或者进行混合式学习,由此也设计出了自己认为合理的微型学习活动,但是笔者认为这些微型学习活动有很多不可取之处。肯普模式作为第一代教学设计模式,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也有自己优于其它模式的特点,这些优点可以为微型学习模式提供一些启示。

二、 基本概念

1.肯普模式

肯普模式是由肯普提出的,是第一代教学系统设计。他认为,一个教学系统应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学生、方法、目标和评价,这四个基本要素及其关系是组成教学系统设计的出发点和大致框架,并由此扩展,提出了一个教学系统设计的椭圆型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由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处于最中间的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考虑的,而中间的十个环节则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经历的部分,最外面的环节则是贯穿始终的。它可以用以下三句话概括:强调四个基本要素(学生、方法、目标和评价);适当安排十个教学环节;着重解决三个主要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怎样)。

2.微型学习

微型学习是指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习相对短小的知识内容的学习活动,根据这个定义,微型学习是很早以前就存在的,比如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小知识块。而在新媒介时期下,奥地利学习研究专家林德纳(Lindner)将微型学习表述为一种指向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 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1]。

它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学习内容短小、学习活动时间短、学习者有自主选择权、学习平台(使用的媒介)多样化等。

(1)学习内容小而精。微型学习的学习单元主题小而明确;内容单元是模块式的,每个模块呈现特定的信息;学习内容的呈现简单多样化,可以是文字、图片、音频或者视频等等。

(2)学习活动时间短。由于微型学习最开始是成人或者培训机构为了快速达到学习目的而进行的一种学习,学习活动时间不能持续太久。一般学习者都是用零碎的时间来学习的。

(3)学习者有自主选择权。微型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所以内容的选择和媒体的使用都是由学习者来决定的。

(4)媒体使用随意性。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学习者不仅可以使用PC机,多媒体来进行学习,也可以用便携式的移动通讯工具(比如智能手机,ipad,iphone等手持设备)来进行学习。

(5)学习方式多样化。学习者可以选择自己通过微型媒体来学习,也可以选择面对面的一对一或者一对多通过多媒体来进行学习。

三、现有微型学习活动设计的分析

笔者在中国知网中分别输入 “微型学习”和“微学习”,找到了2008年到2014年之间相关论文99篇,其中有关学习活动设计的文章共10篇,这些微型学习活动设计涉及到的基本都是英语类知识的学习。本文选择了其中的一个微型学习活动进行分析(因为此微型学习活动选自核心期刊并且将英语的知识点归纳的非常详细,活动也进行了实施,所以比较具有代表性)。

在这个微型学习活动的设计中,设计者将学习内容的分类和要训练的技能划分的很明确,学习活动也设计的非常详细,并且强调由于学习设备、学习者需要的差异,每个学习活动环节的具体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节,这也体现了学习活动设计的灵活性。而且“移动查询”、“移动听说”这样的环节是依托移动终端的,体现了微型学习的随时随意性。

但是设计中还是存在以下一些不合理之处:

1.对于语言类知识的学习,听、说都是需要一个语言环境作为支撑的,即建构主义所强调的情境式学习,旨在让学习者融入现实环境,而设计者却只在说的环节设计了学习者之间进行合作学习,虽然指出了合作,但合作并不代表有互动、有交流。

2.读和看都需要进行美文赏析,而读和看一般是结合在一起对英语学习才更有效,毕竟眼过千遍不如口动一次,而且在美文欣赏的过程中,一些简单的单词也会被学习者记住。

3.在这个微型学习活动的设计中,并没有很明了地体现出评价的环节。评价也是互动的一种,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它是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检验。针对学习者的表现则每个阶段给予合适的评价,可以使学习者了解到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没有掌握,也可以作为一种外部动机鼓励学习者更加努力的学习,所以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主体的重要性,微型学习也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但是在一些环节中并没有体现出这些。比如 “输入型内容”的“热点话题”环节,它体现出的是教师为学习者选择好内容让学习者进行学习,并不是学习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内容的。

5.学习活动设计中的一些环节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合并,但是设计者只是指出时间长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并没有提到某些环节也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经历与否的,所以学习活动的安排也不是很灵活。

通过分析以上的微型学习活动,可以发现在微型学习活动设计时,设计者容易将微型学习视为传统的学习活动在时间上进行压缩,学习目标、任务和内容都缩小。忽略了微型学习的真正含义,即:让学习者利用零碎的片段化时间随时随地、轻松愉悦进行学习的学习方式,它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学习者对更好、更有效的非正式学习体验的需要。所以,微型学习活动的设计者要时刻考虑到学习活动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习者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此外,由于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微型学习都是基于社交平台和移动便携终端的,这就要求设计者充分重视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不管是赞、分享还是转发,它们都是对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肯定,这会促使学习者更好的去学习,更深入的去交互,从而更彻底地掌握学习内容。但是有些学习活动的设计并没有很好的将互动环节表现出来。互动是学习者之间进行问题解答、知识分享和传达,证明学习者有没有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不管是学习之前还是学习之后,互动都应该贯穿其中。

四、肯普模式对微型学习活动设计的启示

作为第一代教学设计模式,肯普模式不合理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典型的以“教”为中心的、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模式,因为整个教学过程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只是一个“刺激-反应”的联结,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它也有优于其它模式的地方,这些对微型学习活动结构设计和内容设计都有所启示:

1.在结构上

(1)肯普模式将贯穿始终的环节(修改和评价)在环形圈内标出,是为了表明评价和修改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所有的活动设计都要采用环形,而是设计者应该让学习者在进行微型学习的过程中能随时随意地进入到必要的环节,比如互动。随着社交工具和移动便携工具的快速发展,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体现了人们对分享的需要。所以应该让互动环节融入到每个学习活动环节中去。

(2)肯普模式将学生的需要和约束条件放在了最中间,是为了指明这些因素应该随时被考虑到。所以设计者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将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没有学生的需要,也就没有进行微型学习的必要了。而且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要进行微型学习所需要依附的终端,比如小型多媒体、PC机、智能手机、ipad、iphone等等。

(3)肯普模式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灵活的过程:因素之间相对独立性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某个因素,避免按部就班地使用模式禁锢教学过程,造成形式化,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合理安排这十个教学环节,所以在设计微型学习活动时,也应该如此,因为微型学习是一种强调学习者按照自己的需要随时进行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因素之间具有相互联系性,即一个因素所采取的决策不会过多的影响其他因素,这有点像模块化的思想:高内聚,低耦合。

2.在内容上

(1)肯普模式强调了四个基本要素:学生、方法、目标和评价,在设计微型学习活动时也应该以这四个基本要素为根本。

(2)肯普模式强调了评价的重要性,使评价贯穿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可知评价的重要性。所以设计者在设计微型学习活动时,也要认真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如何考量,什么时间考量,以便学习者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然后更好、更有效的去学习。

五、结语

微型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学习方式,在基于社交工具和便携移动终端的微型学习中,更是强调了互动的重要性,所以设计者在设计微型学习活动时要时刻考虑到学习者的自主选择权,不管是对媒体终端的选择、社交平台的选择还是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而且也要让学习者随时进行互动交流,因为互动也是判断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检验环节,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激励,可以促使学习者更好、更轻松、更有效的进行微型学习。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徐志斌.社交红利[M] .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社,2013.

[3]祝智庭, 张 浩, 顾小清. 微型学习———非正式学习的实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2):10-13.

[4]顾小清,顾凤佳.微型学习策略:设计移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8,(3):17-21.

[5]陈维维,李艺.移动微型学习的内涵和结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8,(9):16-19.

[6]程志 ,龚朝花. 活动理论观照下的微型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1,(4):21-26.

[7]朱琦,李兆君. 大学英语课程微型学习的内容选择和活动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2,(8):77-79.

[8]吴明超,李子运.微技术支持的微型学习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2-115.

[9]朱学伟,朱 昱,徐小丽. 基于碎片化应用的微型学习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91-95.

[10]左洪真,韩佳伟,贾艳阳. 基于手持终端的微学习设计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6):17-18.

篇5:南.肯普纳:女王进化论

狮子座女王:利用天赋做一个极品女人

“被人谈论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为什么不让你自己成为一个大人物?”

1930年7月24日。加利福尼亚州最大的汽车代理商艾伯特·施莱辛格(AlbertSchlesinger)迎来了女儿南施莱辛格的诞生。他的妻子厄玛施莱辛格(Irma Schlesinger)是当时小有名气的美人。作为家中独女,尽管南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却依然受到母亲厄玛的严格管教。生于狮子宫,仿佛已预示着南今后会成为令人瞩目的名流,最闪耀的社交女王。

作为社交名流,厄玛非常明白上流社会的游戏规则:想要脱颖而出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她重视自己的外表到达了病态的程度,同时她也非常关注女儿的外表。在南12岁的时候,厄玛认为她太胖了,于是开始让她节食。厄玛和南的祖母一起采取各种手段使南的身材能像晾衣架那么完美。小姑娘当时正处于发育期,她不得不用看菜谱的方式来抑制自己对美食的欲望;14岁的时候,她开始借助抽烟来转移注意力。她选择了“国会”(Parliaments)牌香烟,那是她祖母的最爱。和祖母一样,南喜欢这款香烟的凹形滤嘴,“这样就不会弄得满嘴焦油味”,她说。不过,长年吸烟,使她的嗓音遭到了永久性的损害,最后导致她死于肺气肿。

除了明白保持苗条身材的重要性之外,南还从母亲和祖母那里学到了对穿着的独特品位。她曾回忆道:“祖母总是穿着时髦的丝质衣服睡觉,床上还铺着与之相匹配的床单。”而她的母亲永远只穿红、灰、黑三种颜色的衣服,在母亲眼中,“其它颜色不存在”。她们对衣服的极度挑剔让南从小练就了对时尚的敏感。南的第一套专属礼服是一套白色的Dior紧身装。

在结束了自己的高中学业后,南来到康涅狄格于州女子学院上大学。她偶尔会去巴黎,学习绘画等课程。大三时,一次南在从巴黎飞回纽约的航班上,偶然遇上了自己在旧金山的朋友克拉伦斯·海勒,和他在一起的还有银行家托马斯·肯普纳。克拉伦斯热情地向南打招呼,托马斯却看她不顺眼,他认为她的Dior裙子太短了。当晚,在猴子酒吧,不服气的南找托马斯理论,两个人吵了整整一晚上。最终,对彼此的厌恶转化成了火热的爱情,他们开始约会。1952年,两人走入了婚姻殿堂。结婚一年后,南随丈夫移居到纽约。两人的婚姻一直维持到2005年南去世,中间有过一次分居和几次小波折。

南·肯普纳的大方、优雅和特立独行的作风,使得她成为社交界的不朽神话。即便在她晚年的时候,她依然能轻易成为任何场合的焦点。南·肯普纳辉煌的一生充分证明了女人可以利用自己的天赋——外貌与才智成就自己的事业,事实上它们就是她的事业。通过后天努力不断完善自己的心智,同时绝不浪费自己与生俱来的外貌优势。正如母亲对她的期望一样,在众多名流中她有着女王的霸气,她就是要美丽、要时尚、要有个性、要引人注目。“这是一种自我肯定。”南‘肯普纳说,“被人谈论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为什么不让你自己成为一个大人物?”然后,她又谦虚地说:“我并没有做非同寻常的事。我既没有发现月球,也没有研制出新药品。没有人仅付出一点儿就会取得成功。不过,当你开始尝试去做,过程会很美妙。”

社交女王——秘诀是个性

“我父亲说,你不可能永远都靠脸蛋吃饭,你要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婚后不久,南就加入了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青年委员会,迅速成为了社交圈的常客。60年代末,她开始担任Harper’s Bazaar的时尚版编辑;70年代,她则是蒂凡尼(Tiffany)的设计顾问和法国时尚杂志Vogue的驻美编辑;后来她又成为了克里斯蒂(Christie’s)拍卖行的国际代理人。同时,她参加了大量慈善活动。她将自己出书所得的钱全部捐给了思朗科特林(Memorial Sloan-Kettedng)癌症中心。30#来,她一共为癌症中心筹款7500万美元。

“我父亲说,你不可能永远都靠脸蛋吃饭,你要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人们将她定义为社交家和慈善家,但她却固执地说她讨厌被称为社交家,而且声称自己“还没有富到可以当慈善家”。她形容自己的作风是“刻意地放松”,“我总是喜欢被人关注,我为此努力……”她大方承认自己喜欢整容,正如她所说,她只是去“做一个尝试”。

这位社交女王从不掩饰自己的个性。有一回,南和丈夫穿着便服到饭店吃饭,不料,那家饭店禁止穿裤装的女宾入内。南当即脱下自己的裤子,将自己的束腰上装当作裙子,并对将她拦下来的人说:“希望你会更喜欢我这样。”尽管在吃饭的时候她根本不敢弯起膝盖,并且不得不用餐巾遮住大腿。在出席了重大的聚会之后,上至宾客的人数,下至现场的装饰,她和她的朋友们总是要就此评论一通。她们毫不客气地谈论着纽约名流们,不放过任何一点儿新闻爆料。里根总统去世时,她病得很厉害,不得不带上氧气瓶去参加葬礼,但回来之后她照样和她的姐妹将葬礼大肆八卦了一番。

当然,南本身对如何举办一个成功的派对非常在行。她年轻时曾在伦敦呆过一段时间,每个星期日晚上,她都会请她的朋友们到家中吃意大利面。南认为,或许在格林尼治,没有比一碗意大利面更好的待客之道了。“神经紧张的女主人会毁了派对。”南说,要举办一个精彩的派对的秘诀不在于丰盛的食物或者装饰的鲜花,而在于“想象力和好朋友”。作为一个如此有才华和风趣的女主人,谁也不会拒绝她的邀请,尤其是当你知道参加派对的都是哪些人的时候——很可能是戴安娜王妃或者南希·里根。

全世界有成千上万的派对都向她发出邀请,但她最喜欢的是自己结婚50周年的纪念派对,那次派对设在纽约植物园,共有476人参加。所有的桌子都用常春藤装饰着。她的好朋友、花饰设计师卡洛琳·勒姆穿着一件袖子上缀着栀子花的礼服出场,因为邀请函上写着,宾客的衣服上要装点着花朵。她将奇思妙想作为灵感,一切枯燥的社交事物在她手上都变得新奇而有趣;再加上恰到好处的排场与因地适宜的食物,她成了当之无愧的社交女王。

时尚女王:要当艺术家

“我要光着身子被下葬,我知道我要去的地方是一家时装店。”

曼哈顿上东区的名流们排斥使用具体名称来为住宅命名,他们喜欢用门牌号来表达住宅主人的地位和声望。而南·肯普纳著名的家正是公园大道79号。这是一套带有16个房间的复式公寓,是以诱人的乡村风格闻名的加利福尼亚设计师麦克泰勒的手笔。在这里,南度过了近50年的岁月。

这个奢华、时尚、精益求精的住宅中,处处都体现着南看似漫不经心的精心布置。她刻意

突出了起居室:带着凫蓝和豹纹的暗色亚洲风格的屏风映衬着墙壁,屏风上画着小麦色的画。盆栽的蕨类植物被放置在壁炉下方;到处都能见到毕加索或其它著名画家的作品。靠近楼梯的墙上,用红漆喷上了抽象图形,沙发和椅子上都搁着舒适柔软的厚垫,窗帘是驼色的,上面带有红色条纹。整个房间充满艺术感而不乏温馨。桌上放着一本书和一两杯玛格丽特红酒,南经常在这里接受采访。

而南本人的卧室像个明亮而通风的鸟巢,主色调是浅色,苹果绿的墙纸上绘着小岛图案,使人感到宁静而愉悦。她的床被各种报纸覆盖着,包括《纽约时报》,《纽约日报》和《纽约邮报》(当然是八卦版)。在青苔色的天鹅绒沙发上放着带针绣花边的坐垫,上面绣着“万物女王”几个字;镶金边的梳妆台上放着一张全家福,一盆蓝绣球花平添了几缕色彩。壁炉的另一边,一面具有亚洲风情的镜子使卧室更具有华丽感。

作为时尚界的代表人物,南每年都会到巴黎和米兰参加服装秀。她偏爱古典风,几乎从不缺席圣劳伦特(St Laurent)的服装展。除此之外,她喜欢的品牌还有Mainbocher,Valentino、Balmain、Bill Blass和Dior。尽管买高档时装,对于她来说,完全不存在经济上的限制,但是她的丈夫,还是嫌她在穿着上花了太多钱。接下来的事让她得意地笑了,“博物馆总是问我要衣服,事实证明了我是一个艺术收藏家”。她还被选人时尚名人纪念馆,并且在大都会博物馆开时尚讲座。购物是她的终身兴趣,直到72岁时,她还在购买迷你裙和比基尼:“我要光着身子被下葬,我知道我要去的地方是一家时装店。即使我快死了,我也要找个摄影师替我照相”,她说。衣服是她的生命,她珍藏了大量时装,最后不得不将孩子的房间改装成额外的藏衣间。

作为一个眼光独到的服饰鉴赏家,她对自己的身材极其挑剔,她每天必做的事包括散步、练瑜伽和称体重——要是发现自己变重了就开始节食。纤细的身材令南可以穿得上模特走秀用的半价样衣。尽管她消瘦得仿怫从来不吃东西,实际上她还挺能吃的。她的早餐包括咖啡、水果、酸奶、抹着花生酱的热果冻甜甜圈(或者吐司)。不过她在罗德群岛新港拥有了一艘属于自己的小船之后,就不再吃花生酱了,因为花生将让她反胃。“花生酱不再成为每一天的例行食品,这倒不是因为它不好吃。”若非逼不得已,她绝不吃汉堡,有时候她会在午餐或晚餐的时候吃点火腿莴苣番茄三明治。为了减少淀粉的摄入量,她还常用生菜三明治代替面包。

安徒生在《海的女儿》中说:“女人为了虚荣是要吃苦头的。”这句话用在南身上再合适不过。有一次,她在家试穿一双John Galliano设计的8英寸高跟鞋,正当她准备吻她丈夫的时候,她拌了一跤,结果不小心扭伤了臀部,为此她动了好几次手术。但是这对于狂热的时尚女王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她依然痴迷于高跟鞋。

对于“有型”的定义,南说:“就是充分展示你的个性,并有将各种装饰合理拼凑的本领。你必须明白在什么场合要穿什么衣服,它们是否舒适,是否吸引人。”她还建议年轻爱美的女孩“多睡觉”、“常娱乐”、“做自己”,“试衣服的时候,要看看你坐下和背面的样子。”

在南限中,时尚就是要毫不吝惜地展示自己各种最美的时候。

2005年3月,南·肯普纳因肺肿气与世长辞。同年年底,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服饰馆展出她的私人服装收藏,这次展览一直持续到第二年3月。Harold Koda在展馆里再现了南的衣橱,这里陈列着362件针织衫、354件外套,以及满满一架帽子:带羽毛的浅顶软呢帽、宽沿草帽等等:还有约3000件来自Yves saint Laurent、Valentino、Balmain和Jean Paul Gaultier的高级定制服装和配饰。

有人提出要建一个社交人物蜡像馆,这样子孙后代就能知道南·肯普纳的长相。看起来完全没必要,作为St. Laurent的灵感女神和媒体眼中近50年来的完美拍摄对象,她已经留下了大量靓照,足够贴满公园大道。

万物女王:自信是王道

“我绝不错过任何一扇打开的门。”

上一篇:保密合同书下一篇:对亲人失望看透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