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消防管理机制

2024-05-12

常态化消防管理机制(通用8篇)

篇1:常态化消防管理机制

建立应急管理常态化机制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到201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突破7.4万公里,设有收费站3000多个,收费人员近10万人,我省高速公路已达3000公里,设有收费站159个,收费人员近5000名。高速公路通行费征收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已普遍实行了联网收费和分级现场监控,中高层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即可洞悉收费现场情况,分析和处理数据,实施指挥和调度。尽管如此,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仍然无法代替收费现场管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实施和现阶段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社会矛盾造成的各种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国家对应急管理工作更加重视。收费站作为一个最基层的管理单位,处于高速公路管理的最前沿,而且地处偏远,全天候工作,现场管理人员少,发生突发事件的概率相对较高,因此,加强对收费现场的管理仍然十分重要和必要,尤其是要重视应急管理,完善应急机制,积极应对突发事件。高速公路收费现场应急管理概述

高速公路收费现场的应急管理既是收费管理的内容之一,也是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的必然组成部分,是应急管理的要求在收费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1.1应急管理概述 1.1.1应急管理的概念

应急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定义。在应急管理的研究中,对应急管理的定义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认识:

(1)应急管理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基于对突发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进行分析,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相关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预警、控制和处理的过程。

(2)应急管理是指组织或者个人通过实施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处理己经发生的突发事件,以减少损失,甚至将危险转化为机会的过程。

(3)应急管理是指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过程,主要任务是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

1.1.2应急管理的阶段

应急管理一般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4个阶段。这4个阶段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且往往是交叉的,但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而且每一阶段又是构筑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因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相互关联,构成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一个动态的循环改进过程。

1.1.3应急管理的原则(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6)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

2.高速公路收费现场应急管理的含义

高速公路收费现场应急管理是把收费现场管理与应急管理的要求相结合后产生的一个合成概念,是指为应对收费现场可能发生的影响车辆通行费征收的各种突发事件而实施的预防、准备、处置和恢复等具体管理行为,它是应急管理要求在收费现场管理中的运用。由于收费现场管理的主要责任单位是收费站,受其工作职能、行政权限、人员配备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全面履行应急管理的全部任务,如监测与预警、应急救援、重建等任务应由有关单位和上级单位来承担。

3我公司收费现场应急管理的现状 3.1高速公路收费现场的特点

基于高速公路的特殊性和高速公路管理的实际,高速公路收费现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远离城区。由于修建高速公路采取“近城不进城”的原则,收费站的布局一般远离市区和乡镇,离最近的集镇少则三公里,多则十几公里,收费站之间的距离一般也在七公里以上,使应急响应的周期较长,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置。

(2)全天候工作。由于收费工作具有延续性,收费站必须保证24小时上班,而一般相关单位(公安部门、医院),包括上级管理部门,在工作时间之外,只有部分人员值班,因此收费站有70%以上的时间处于外援力量稀少的状况,一旦夜间和节假日发生突发事件,收费站将面临巨大压力。(3)收费现场管理人员偏少。按照收费站的编制,一般收费站管理人员8-10名(1-3名站长、5名监控员、1名综合管理员,有的收费站有1名机动人员),在某一具体时段的现场管理人员可能只有1至2名,仅可以独立处置一般性突发事件,在发生较大突发事件时,则需要得到足够的支持。

(4)收费现场一般性突发事件发生率高,主要集中在与司乘因车型、载重吨位、是否符合“绿色通道”相关规定、或有逃费嫌疑等车辆发生的纠纷,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等其他突发事件发生概率较低,收费现场管理人员的应急处置经验不足。

我公司收费现场应急管理状况

目前,我公司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依托完善的监控系统和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了应急机制、出台了应急预案,对相关部门的应急管理责任和协同配合职责作了相应的规定,应急管理能力得到增强。同时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在应急知识宣传、应急意识培养、应急预防和准备、应急演练等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加强。

与之相适应,各收费站在应急管理方面也作了大量工作,出台了文件,建立了相应的应急机制,但与应急管理的要求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应急宣传不够,应急意识不强,应急储备不足,应急演练不到位,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不够,应急管理还没有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还处于“临时抱佛脚”的状态,特别是对发生概率低的较大和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明显不足。

3.3加强收费现场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收费站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基层单位,是各级领导和社会各届了解高速公路的窗口,代表着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形象,同时也是突发事件发生频率较高,社会影响较大的地方。收费现场曝光于社会视野之中,发生在收费现场的突发事件极易被外界发现和传播。由于客观上存在的高速公路收费与社会对便宜、便捷通行高速公路要求之间的矛盾,现场处置稍有不慎,就可能激化矛盾,还很可能被曝光。因此,收费现场应急管理成为我公司管理的“软肋”。做好收费现场的管理,是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突发事件对收费工作和收费人员造成损害的需要,是提高高速公路的收费效益的需要,是维护高速公路和交通部门形象的需要。各单位应当把收费现场作为应急管理的重点部位,不断提高基层收费站应急管理能力。我公司收费现场应急管理机制的构建

收费现场应急管理机制是我公司应急管理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建立应急管理常态化机制是应急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4.1总体思路 收费现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普及应急知识,增强应急意识,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落实应急储备,密切各方联系,形成职工参与、部门协同、社会动员、快速响应的应急管理新局面,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打造“平安高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4.2主要目标

通过构建收费现场应急管理机制,要实现以下主要目标:建成基层单位应急管理组织领导体制、指挥体系和主要的工作机制;明确管理人员和收费人员职责,落实协同行动方案;根据公司的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建立应急处置程序;坚持每年开展一次协同演练。

4.3关于应急管理常态化机制构建的对策与思考

1.完善应急领导和指挥体制。以统一指挥、高效运作为原则,在各基层单位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明确各单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对现有各类应急管理资源进行充分有效的整合。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后,必须成立或启动现场指挥机构,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领导下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2.编制应急预案。要以上级总体应急预案为统揽,逐步形成相互衔接、完整配套的应急预案体系。预案编制要结合实际,符合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的规律及特点,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预案要分清职责,明确措施,落实任务,规范程序。应根据形势发展和情况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与完善。

3.注重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通过编印资料、画册,开设宣传橱窗、教育专栏等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进行应急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规划、应急预案以及防范、预警、避险等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将应急技能和应急管理知识纳入基层员工和管理人员培训内容,将应急管理预案发放到每个职工。按照规划和预案的要求,定期开展专项演练、合成演练和综合演练,切实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其自救互救技能。编印常见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案和处置案例,推广先进的处置经验。

4.健全应急管理工作运行机制。以科学高效、规范有序为标准,分阶段、有步骤地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制定防范预警、信息报送、先期处置、预案启动、指挥协调、现场救援、服务保障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的程序规范。

5.健全应急管理保障系统。平时要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以确保应急之需。遇有突发事件时,要在本站或上级的统一领导下,既做好承担的应急处置工作,又根据职能做好协助保障工作。

6.加强对外联系和信息沟通。要争取上级管理部门的领导,向其他站学习交流,与路政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与驻地派出所进行经常性联络,与交警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所在地方医疗卫生、消防、电力、应急救援队伍的情况,掌握其联系方式并及时更新,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联合、内外联系的应急预防与处置工作网络,不断提高应急管理的水平。

篇2:常态化消防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

为加强推进多彩贵州文明行动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工作,2015年,平坝区建立完善了领导督办、‚网格化‛管理、督查督办、城市管理、宣传曝光等长效机制,继续加大市政基础设施投入,城乡环境卫生秩序明显提升,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工作逐步走向常态化管理。

平安广场(图为:平坝区平安广场)

完善领导督办机制,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各乡镇、各职能单位都把整脏治乱视为 ‘老大难’ 工作,‘老大难’,领导重视就不难‛。

在9月6日全区‚多彩贵州文明行动‛及文明创建工作 推进会上,区委书记芦忠于要求区领导和各乡镇、各单位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工作,并建立和完善了领导督办机制,为推进‚多彩贵州文明行动‛提供组织保障。

为加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整治,建立完善了领导督办机制。将城区主干道划分为9个重要节点路段,把城区划分为9个网格,分别明确一名区领导牵头,对城区主次干道卫生、交通、市场秩序进行重点督办,督促网格内责任单位开展卫生清扫、秩序整治、文明宣传活动。

为加大突出问题整治力度,分别明确一名区领导牵头,成立了窗口服务整治、广告整治、交通秩序整治、市场秩序整治等8个重点突出问题整治组,对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我区成立了督办、包保、整治等30个工作组,每个组分别由1名区领导任组长。‛平坝区文明办主任黄伦说,现在领导机制健全了,工作推进快了,成效明显了。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改善城区环境

‚通过数字化平台,可以看到城区主次干道交通情况,发现问题,指挥中心立即通知路段交警和巡逻交警及时处理‛。

在平坝区交警大队数字化交通指挥中心,平坝区交警一中队队长越信吉说。

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2015年下半年,投入1700余万元,设置安装2个路口电子警察、36个抓拍球,施划道路标线1500米,设置停车标志16套,设置主次干道道路交通标志,维修维护公交站台,完善了交警大队数字化交通指挥 中心;新建了3座公厕,升级改造了7所公厕,升级改造了2个农贸市场,完善并启用了2个农贸市场;添置垃圾自卸车、垃圾收运车等环卫设施,城乡环境明显改善。

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强大合力 为加强城区主次干道环境卫生秩序整治,在领导督办机制上,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强大合力。

一是将城区5条主干道划分为9个重要节点路段,城管、市场监管、交警等责任单位每个重要节点路段明确1名责任人包保,实行‚路长制‛。各路段建立综合整治组,严格按照整治标准,开展卫生、交通、市场秩序整治。

二是将城区划分为9个网格100个区域,明确100个区直属单位包保,制定了5条包保责任,各单位按照包保责任,一周开展一次卫生清扫、秩序整治、文明宣传等活动,社区进行日常保洁;各督办领导采取日常督办和一周一督办方式,督促各单位开展整治。形成了环卫保洁主次干道和公共区域、包保单位保洁背街小巷、社区保洁城中村管理模式,确保了城区保洁不留死角。

完善督查机制,严查重罚促实效

为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把‚多彩贵州文明行动‛纳入年终目标考核扣分内容。区纪委、区督查督办局、区文明办组织成立了督查组,采取一天一督查、一周一通报方式,督促职能单位、包保单位加大整改力度。各督办领导采取日常督办和一周一督办方式,对存在的问题现场督促职能单位整改。督查组根据《平坝区2015年多彩贵州文明行动考核方案》,对未整改或整改不彻底的单位在媒体进行曝光,对曝光后仍未进行整改的由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对责任领导和责任人进行问责的督办程序。

2015年,督查组到乡(镇)督查150余次,发现问题320余个,责成乡镇整改落实的320个;在主城区暗查200余次,发现问题600余个,责成有关部门整改的600余个,下发督查通报报42期,对1个责任单位领导班子进行诫勉谈话,对一个乡镇、4个责任单位领导进行约谈,确保‚多彩贵州文明行动‛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完善城市管理机制,逐步实行常态化管理

在区文明委建立完善相关推进机制的同时,各乡镇、各职能单位也逐步建立完善城市管理机制。

(图为:靓丽的迎宾大道)

区城市管理局制定落实了路长制、错时上班制、周末值班制,加强了越门占道经营、乱摆摊设点、音响促销、人行道停车等整治。

区交通运输局制定落实了定点督查、路上巡查机制,加强了城区主次干道、乡镇、车站、收费站等交通运输秩序的管理整治,加大了公交车、出租车不文明行为整治。

区公安交警大队制定落实了错时上班制、周末值班制、路段包保责任制,对次干道实行单行管制,加强主次干道交通秩序管制。

各乡(镇、街道)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分别成立了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多彩贵州文明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3人以上工作人员,专抓‚多彩贵州文明行动‛工作,加强了集镇、村(社区)环境卫生秩序整治,着力打造环境整洁,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完善宣传曝光机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成立了宣传曝光组,对重点突出问题、多次督促未整改问题等进行曝光。建立了‚平坝区多彩贵州文明行动‛微信群,对督查中存在问题发送到微信群里曝光,督促职能单位整改。

在区政府网站、贵安在线设置‚多彩贵州文明行动‛专栏,在平坝电视台开设‚创建进行时‛、‚创建新动态‛、‚创建曝光台‛、‚创建表扬栏‛、‚创建小常识‛五个子专栏,利用微信、QQ群等媒体,利用LED、宣传栏、广告牌、公交车 和出租车车身、建筑围挡等户外宣传媒介,采取宣传车流动宣传、志愿者上街宣传、包保单位和街道办事处入户宣传、学校开展‚小手牵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宣传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2015年,在电视台滚动播出公益广告2100余次,各单位、服务窗口制作宣传栏120余块,市政设施公益广告33块,设置大型户外公益广告42块,34块大型LED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建筑围挡墙广告1800方米,103辆出租车和全区客运车、公交车设置车载公益广告,制作8辆宣传车每天2辆轮换流动宣传,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人次,入户宣传10000余人次,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通过建立和完善6个机制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城区环境干净整洁,市场秩序、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市民创建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篇3:常态化消防管理机制

1.1 缺乏先进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堪忧, 除了危险性高、生产工艺复杂、设施落后、人员素质低等客观原因之外,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于消防安全的管理方式仍然比较落后, 这是大部分化工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一些企业由于独立性差、待遇与风险不对应、缺乏消防安全意识等因素的影响, 其管理方式通常是“经验型”或“事后型”的, 这种方式过于看重经验, 对事故的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 总是在事故发生后才开始吸取教训。而对安全防火等工作来说, 许多化工企业一般会采用计划、检查、总结等的方法加以管理, 并未建立系统化、日常化的管理机制。这样, 就无法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发生事故时就会束手无策、无力应对, 最终导致难以估量的重大损失。

1.2 消防安全的审核、验收等工作不到位

有些化工企业, 尤其是中小型的化工企业, 由于生产规模有限、技术水平偏低, 导致企业管理者的随意性大、法制意识不高, 往往会在工厂区域内任意更改或扩建存放危险品的车间、仓库以及其它设施, 且不认真申报相关的消防行政审批手续, 最终造成厂房的设计无法达到要求, 消防器材等防火基础设施不完善, 给企业消防安全的预防与管理埋下了火灾隐患。

1.3 未对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当前, 许多化工企业由于对消防安全重视不足等原因, 对其从业人员并未进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导致企业员工甚至不了解化工物料的基本特性, 未掌握操作的规程与注意事项, 就上岗进行操作了。这样就容易出现从业人员因违反操作规定而造成事故, 且出现事故后又不会使用消防器材、不懂火灾消防方法与逃生技巧, 最终出现小火酿大灾的尴尬局面。

1.4 化工设备与工艺技术老化, 存在众多隐患

一些化工企业由于存在的历史较长, 其化工设备运行的时间通常远远大于正常使用年限。因此, 企业中老化的设备就会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生产现场中设备非常容易出现跑、冒、漏等现象。同时, 企业中的工艺技术老化、安全管理方式落后、对操作流程的监控较少, 甚至存在靠手动阀门或人工取样等落后的控制手段, 如果一旦出现意外, 这些化工设备与工艺技术根本无法应急反应或紧急停止。此外, 有些工艺管道埋在地下, 企业对其并未进行定期地检测, 某些泄漏现象也就不能获得及时处理, 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是十分危险的了。

2 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日常化的对策

2.1 逐步建设现代化先进的管理体系

当前, 很多化工企业都在建设一种国际先进的HSE (即健康、安全、环境) 管理体系, 这对于化工企业来说, 是加强其安全管理、提高竞争力、谋求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相关的消防部门也应利用化工企业消防安全意识提高的机会, 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 并结合化工企业建设HSE管理体系的实践经验, 把重点防火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纳入到该体系中, 把企业管理与消防安全管理结合在一起, 以便使企业以前那种消极被动的消防管理, 逐步转变成一种积极主动的管理。同时, 化工企业还可以借助市场推动力, 在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中逐步形成链式反应, 不断推动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2.2 对消防设备与器材进行日常管理与维护

化工企业的消防设备与器材装备不能用于非消防性救援中, 任何人不能擅自使用、损坏、移动消防设备与器材, 对违反规定者应该根据相关的消防法与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处罚, 如果情节严重, 还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另外, 更好灭火器材的工作应交由消防部门负责, 清楚标明器材的使用期限, 对已过期的或无法使用的灭火器材进行填充或更换, 以保证这些防火措施作用的正常发挥。

2.3 加强教育培训力度, 制定事故预案

化工企业要制定与完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并要求从业人员在遵守生产操作规程的基础上, 严格执行企业制度的消防安全规定。化工企业必须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事故处理方法的培训等, 并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并可以组织从业人员进行演练, 以便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操作技能, 提高其在事故中的应变能力。

2.4 积极改善老化问题, 提高消防安全管理要求

为了消除化工企业中的事故隐患, 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无论新老型的化工企业, 都必须严格依照消防安全管理的规范与标准, 不但加强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 以确保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例如, 上海市的消防规划:对那些处于化工生产划定区域中, 符合现代化产业发展要求, 采用先进技术与成熟工艺的化工企业, 应该鼓励并帮助其发展;而对与那些距离城市密集区较近的, 工艺与设备相对落后, 不符合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的化工企业, 就应该加以限制, 并逐步促使其自然萎缩。近年以来, 出现了许多新建的化工企业, 这些现代化工企业的生产相对过去的生产已经有了很大变化, 其消防安全管理也比较到位。而那些老化工企业, 由于历史的原因, 其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对这些企业来说, 必须积极进行技术改造, 按照现代消防安全标准, 采用以新带老的方式逐步改造企业的安全技术, 尤其是消防安全设施方面, 更应当设置一些经过检验、有效、可靠的消防设备, 以保证灭火扑救的质量, 把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

结束语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 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防范火灾的能力, 实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化、常态化, 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与稳定, 是企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切实做好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才能推动化工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缪鹏飞.化工企业消防安全及管理对策的探讨[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 2010 (23) .[1]缪鹏飞.化工企业消防安全及管理对策的探讨[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 2010 (23) .

[2]吴欣慧.浅析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的防火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 2010 (36) .[2]吴欣慧.浅析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的防火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 2010 (36) .

[3]李文豪.现代化工企业火灾隐患及消防安全对策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1 (5) .[3]李文豪.现代化工企业火灾隐患及消防安全对策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1 (5) .

[4]张旭威.中小型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J].皮革与化工.2010 (3) .[4]张旭威.中小型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J].皮革与化工.2010 (3) .

篇4: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措施:建议

一、关于高职院校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情况调查

志愿者指不以谋求物质利益为目的,基于道德、信念与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指大学生在有组织的情况下,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的,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主动去参与一些义务活动。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类型按照组织者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国家政策性志愿服务,如西部计划、 “三支一扶”等,参与对象主要为毕业班学生:二是以政府或学校为主导的志愿服务,如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的交通协管活动、图书馆志愿活动、雷锋月志愿活动等,涉及面广、类型多、层次多;三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志愿服务,如义务献血或以个人名义进行的爱心募捐等。按照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来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期稳定的志愿者组织,招募有专业特长和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开展公益性和经常性的志愿者活动,如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在线义工“E公益”分会:另一种是组织重大活动或安排专项工作临时招募的志愿者,虽然参与时间较短,但解决了活动对大量临时性服务人员的需求,如王屋山登山节志愿者、玉阳山清洁卫生志愿者等。

针对上述志愿类型,笔者选取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的300名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第一,毕业班学生对国家政策性志愿服务了解较少,所以报考人数较少。报考的学生意向强烈,但是最终能够通过笔试和面试选拔的人寥寥无几。

第二,大学生在校参加的志愿活动,多数由政府、高校组织。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对专业要求不高的环保志愿服务、图书馆志愿服务、大型活动或赛事的志愿服务等,志愿者中低年级学生是主要参与者,比例大概有三分之二。

第三,高职院校中还有一部分学生思想觉悟比较高,他们非常愿意自发参与志愿服务,愿意利用自身的时间、技能等资源,为大家服务,做一些公益事业。

二、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志愿服务活动缺乏长效性

虽然经常组织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但是对学生而言,随着志愿服务的开展,大学生志愿者会感到工作像例行公事那样索然无味,逐渐失去热情和耐心。所以在志愿者协会纳新时,报名人数较多,学生的积极性也高,很多志愿活动得以顺利有序地开展。但时间长了,大家对类似的活动失去了新鲜感,积极性大大降低,到了后期,几乎成为为数不多的组织者带领刚刚入会的大一新成员在开展工作,长此以往,极大地影响了志愿活动的长效性。

(二)志愿服务队伍较为涣散

由于是志愿性组织,因此,志愿活动更需要的是学生的自愿和自觉精神,但事实证明一些高职院校的志愿者队伍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一般情况下,志愿活动都是以共青团的名义来开展工作的,缺乏一定的组织和管理制度,志愿者来自不同的专业和班级,参加志愿活动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活动过程中会出现一部分志愿者不听从统一的组织和安排,工作起来我行我素、偷懒涣散,并且志愿者队伍里骨干成员的带头号召作用发挥得也不明显。

(三)志愿者服务的形式和内容趋于简单

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我国传统的节日,青年志愿者都会根据固定的主题举办一些相应的活动,这些活动注重形式而非内容,无非就是拍张照片留个资料,没有自己的服务基地以便长期坚持开展活动。这种活动方式,不利于青年志愿者的队伍建设和整体面貌的提升。另外,因为高职院校的知名度和社会的认可度有限,其志愿者到社会上开展的活动形式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造成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其服务形式过于老旧和单调,缺乏创新性与丰富性。志愿活动在服务内容的多样性上也体现出不足,目前所开展的志愿服务大多集中在环保服务、助人工作等,缺乏一定程度上的扩展和延伸,不能根据学校及社会的实际需要及时灵活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四)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激励机制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不但要实现良好的制度管理,也要充分运用精神或物质的激励机制,表彰取得卓越成就的大学生志愿者,激励他们投身志愿服务。但是通过调查和实践,笔者发现在实际活动中,组织者往往只关注活动的开展情况,忽视对活动效果的评价和反思,这会影响志愿者积极性的提高和活动的良好开展。即使有的志愿活动会有奖励措施,但是因为名额有限,上级部门一般会优先考虑组织者,这极大地挫败了广大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建立志愿者服务常态化机制的措施

(一)加强志愿者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根本

志愿活动不仅是引导大学生传承志愿精神的具体载体,还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实践。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因此,要使志愿服务能够常态化,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关键。只有志愿者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才能使志愿服务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组织者应引导学生在志愿活动中提高认识和思想觉悟,在实践中树立志愿者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培养他们积极奉献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等。让志愿者体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理念,理解“我助人人,人人助我”的爱心传递精神,使志愿者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将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转变为实际行动,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

(二)丰富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是关键

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是建立志愿者服务常态化机制的关键,要丰富志愿活动的内容。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志愿者技能的培训和指导来延伸志愿服务的内容,如会议或活动安排、环境保护知识、老年人护理知识等的培训,使志愿者都能够掌握一定的工作管理经验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将服务的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广大志愿者要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志愿服务工作中来,这不仅有利于自身专业技能的熟练与巩固,而且有利于志愿服务工作整体质量的改善和提升。例如: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的“E公益”志愿者队、护理系的义诊服务志愿小分队、机电系的家电维修志愿服务队、冶金化工系的环保志愿服务队,依靠其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大力开展社区服务、医疗服务、环保监测等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健全志愿服务活动的激励机制是保障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志愿者也渴望通过荣誉或奖励来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赞许,获得自我满足。因此,社会和高校需要对大学生的志愿者行动给予必要的激励。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调动他们参加志愿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首先,制定明确的考核依据,根据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次数、志愿服务的内容以及达到的具体效果等方面来确立奖励的标准,量化考核标准比人情化去模糊标准更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其次,奖励的形式要多样化,把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并且扩大受奖励的人员范围,让更多的志愿者从中受益,这也是对他们工作的一种肯定和褒奖。

(四)发挥志愿者组织和社会公益活动的协同作用

通过调查,高职院校的青年志愿者组织有着自身不能回避的劣势,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青年志愿者组织与济源在线义工的合作为例,笔者发现了高职院校志愿者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与社会公益组织的协同恰恰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之一。首先,社会公益组织对于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对专门人员的组织管理应该会做得更专业、更高效。其次,社会公益组织成员多为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奉献的人士,他们来自民众,服务民众,最了解民众的需求,与大学生志愿组织一起参加志愿服务的话,可以使志愿服务的内容更广泛,更有实效性。再次,社会公益组织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大学生作为有知识的青年代表,与公益组织协同活动,对形成全社会热心公益、奉献爱心的文明风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篇5:常态化疫情防控触发机制工作措施

为全力做好市民服务中心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快速反应处置、精准有效防控,现制定常态化疫情输入风险防控触发机制,具体措施如下:

一、国内某地出现新冠肺炎阳性病例后,按照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要求,实行疫情防控联防联控机制,要在2个小时内自行启动风险防控触发机制,立即对疫情发生地自病例发病日(如未公布具体发病日期,以病例报告之日为准)前14天以来的返来桦人员主动开展排查管控和核酸检测,在2天之内实现排查清仓见底,确保不漏一人,及时发现并上报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外地新冠肺炎阳性病例在我市出现行程轨迹后,驻中心各窗口单,要先行展开自行排查,在接收上级密接协查函后,第一时间启动内部流调工作,开展全员排查,同步利用大数据追踪与病例行踪轨迹有重叠的人员,确保疑似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全部核实并上报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市民服务中心一楼监测点工作人员,要严格落实发热人员和涉疫地区人员排查、登记、报告制度,强化提级管控。

四、对排查到的涉及疫区返来桦人员,要及时上报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积极配合各级常态化疫情防控排查、流调、检测、转运等专业队伍,强化日常检测和应急演练,确保接到指令后,能够迅速启动,高效处置。

篇6:常态化消防管理机制

如今,不少家庭都有自己的小药箱,药品储量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过期药的数量也日益增多。调查显示,70.1%的居民储存过期药品的时间超过半年,且多数居民表示并没有有效的途径处理过期药品,对过期药品带来的隐患表示担忧。

一是误食过期药品引发病症。我国《药典》明确规定,一旦过了有效期,药品就成为劣药,不仅意味着药性失效,有些还可能发生霉变,若不小心误食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疗效,还有可能加大药品的毒副作用,直接危害健康。有调查显示,我国存有备用药家庭中,有82.8%的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过期药品的习惯。市民李女士反映,自己的母亲就曾经因误食过期的药品而致上吐下泻的情况。二是丢弃过期药品引发污染。过期药品被明确归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属于重要环境污染源之一,一些挥发性强的过期药品可能成为过敏源,一旦大量过期药扔到生活垃圾站里并随土填埋,会对土壤以及水源造成巨大危害。调查显示,有90.1%的人有将过期药品随生活垃圾丢弃的经历。村委会工作人员反映,由于农村很多地方没有垃圾桶,不少人直接把过期药品丢在路边或田埂周围。三是转卖过期药品危及农村。基层反映,不少药贩子将收集的过期药品进行包装再加工后,运往缺医少药的农村或偏远山区或是卖给城乡结合部的一些黑诊所,黑诊所再高价卖给患有慢性疾病并经济困难且无医保的农民群众,导致一些患者花了钱,病情却没见好转,有的还出现了病情加重、生命垂危的情况。

篇7:常态化消防管理机制

前言:“创先争优”活动,即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实践证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推动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和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举措,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径。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是口头,而应落实在行动上。因此,必须将“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使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确保我们党有旺盛的生机和蓬勃的活力。如何推动创先争优活动顺利进行,确保取得明显成效,获得切实的成果,其关键就是要看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的长效机制是否有效建立。本文围绕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建立长效机制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历史背景

2010年4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要广泛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创先争优活动。同日,中组部、中宣部召开会议,中组部李源潮部长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相继全文刊发中央办公厅转发的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至此,全国上下轰轰烈烈的创先争优活动迅速开展起来了。之所以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后,紧接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从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先进性的实际出发,是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客观需要。

在全县上下掀起“创先争优”活动的大背景下,特吾里克镇在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进行的同时,积极研究如何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建立长效机制问题,并通过理论学习,参考创先争优活动相关论述,结合镇属各社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践经验,形成了本篇调研报告,用以指导今后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

二、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建立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建立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的必然要求。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是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党在新形势下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早在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就曾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必须把做好经常性工作与适当的集中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加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可以说是与我们党开展的历次学习教育活动一脉相承,其实质就是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党的历次教育活动,都非常重视长效机制建设,当前的创先争优活动也不例外。

(一)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是全面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的客观需要。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通过不断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来实现,其中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和长期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党是一个拥有7000多万党员,领导着13亿多人民的执政党,如果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来保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那么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将会是一句空话。因此,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形成一整套科学实用的规章制度,是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先进性的制度化、规范化的根本保障。

(二)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是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的基层组织所面临的形势和情况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做好适应和应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准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遇到了新的挑战。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有利于为广大基层党组织树立标杆、明确方向,从而采取措施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是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需要。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党组织的先进性,要靠每个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党员没有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存在党性观念淡漠、宗旨意识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问题,一定程度影响和损害了党的形象。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有利于规范落实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规章制度,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完善不合格党员处臵办法,及时把不合格党员清除出党员队伍,从而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四)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一两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不可能立刻解决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所有问题。比如,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素质能力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必须在平时的工作和长期的实践中来不断转变和改善,特别是已经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和习惯,都非一日所能够改变的。因此,只有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才能持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建设,从而推动科学发展观的持续贯彻落实。

三、创先争优活动目前存在的问题

从活动开展情况来看,总体保持了良好态势,但仍存在少数基层党组织活动开展不平衡的现象。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认识不够致使重视不够。一是有的认为创先争优活动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刚刚结束之后,又一次搞集中性政治运动,认为活动太频繁,有厌倦心理;二是有的认为创先争优过去也在搞,现在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意义不大,有懈怠情绪;三是有的认为自身工作任务本来就很重,压力大,认为创先争优活动是额外增加负担,有畏难情绪。

第二,方法脱节导致事倍功半。有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没有认识和把握创先争优活动的规律和方法,导致创先争优活动找不到切入点、摸不准结合点、抓不住着力点,产生空转、偏向、脱轨的现象。一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载体与自身实际脱节,照搬县上或是其他县市的主题载体,不符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导致活动搞了不少,但得到干部群众认可的少;二是创先争优活动与业务工作有脱节现象,仅限于就活动抓活动,与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结合不紧密,造成“两张皮”现象,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一种形式,没真正达到创先争优推进跨越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和谐稳定,强化服务群众,强化基层组织的目标;三是创先争优活动承诺事项同自身实际、岗位职责相脱节,不符合实际,虚夸承诺却无法实现承诺,失去承诺意义和价值,同时,很容易导致群众因为活动觉得党组织、党员不诚信、不作为,使党的整体形象受到影响。

第三,活力缺乏致使不够深入。具体表现在:个别党支部对创先争优如何开展活动、开展哪些活动没有做到心中有数,活动形式单

一、内容单调,缺乏针对性,对党员群众的吸引力不强。党支部缺少必要的活力,缺乏激励党员创先争优的源动力,缺乏使老百姓真正受益,得实惠的具体事例和活动,造成党员难以找到发挥作用的舞台,群众也难以感受到创先争优活动存在的意义。尤其是,社区居民党员绝大部分是下岗或退休,年轻的要外出打工,养家糊口,年老的体弱多病。因此有部分党员对学习实践活动热情不高,有的不能参加创先争优,造成部分党员、对创先争优活动开展采取应付行为。个别党支部只注重评先选优的结果,年终算总账,缺乏有效的日常考评,导致年终考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失真失实。

四、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几点方法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以落实制度体现机制效能

制度与机制密不可分,制度是机制的构成要素,机制是制度的联动和有效运行。要有效运行创先争优活动的长效机制,关键要从建立全局性、根本性的制度入手,通过建立和落实规范化、科学化的制度来体现机制的有效运行和长效保障作用的发挥。

1、完善党员干部学习制度,制定以镇党委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重要载体,以加强干部自身学习为重点的学习制度,进一步明确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和学习要求,并建立监督和评议办法,对各类学习效果进行点评和检查,对发现的不认真学习、应付差事的人及时予以纠正,屡教不改的要予以通报批评直至给予行政纪律处分。同时,注重结合身边的典型,通过新闻报道、事迹报告会、座谈会、撰写体会文章等形式,大力宣传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对照先进找差距、学习先进见行动、立足岗位作贡献。

2、建立公开承诺制。建立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公开承诺制,明确党组织争创“五个好”、党员争当“五带头”的承诺目标、承诺内容、履诺措施等。采取“党员自己提、支部共同议、群众广泛评”的方式展开讨论活动,广泛发动党员和群众参与,多方征求意见。重点围绕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承诺;围绕如何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出承诺,并采取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采取措施和办法确保公开承诺事项都切实落到实处。

3、建立联系点制。根据镇党委的实际情况,规定每名领导干部每人联系包联一个社区或场作为党建工作暨创先争优活动的联系点,每名党政领导包联两名贫困户。全镇13名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包联了26户贫困家庭,并适时深入联系点了解开展党建工作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现场指导和检查,了解包联贫困户脱贫致富情况,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联系点信息沟通与工作协调制度,帮助解决问题,明确努力方向。指导联系点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求突破,在加快科学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和做法上求创新,在工作业绩上争创一流,下大力把联系点和包联户培育成为党建暨创先争优活动的示范点和示范户。

4、建立分级点评制。建立并认真落实领导分级点评制度,通过召开创先争优活动集中点评、专项点评、现场点评等多种形式,对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等情况进行点评,并针对一些重大突出问题,提出整改计划和整改措施,切实使点评取得实效。同时,集中点评也可与党建推进会相结合,通过书记对各社区开展党建工作情况和创先争优进行专项点评和会议点评,也可根据创先争优活动进展情况适时进行不定期点评,以点评促改进、促提高。

5、建立群众评议制。采取述职测评、发放调查问卷、召开群众评议会、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党员和居民群众的意见,对于居民群众的意见要高度重视,对于各类意见要及时认真的解决和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居民群众。同时,及时通过公示栏、座谈会等各种形式向群众公布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关情况,并认真梳理汇总群众评议情况,提出整改措施,以整改的实际成效提升群众满意度,真正把创先争优活动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

6、建立活动工作日志。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日志是创先争优活动的真实记载,是履诺践诺的执行手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书面见证,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备的档案资料,应当及时建立党支部和党员承诺践诺情况日志、点评情况日志、创先争优活动日志,办实事办好事记录等。

(二)加强领导,建立领导责任机制。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要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履行好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指导。增强“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意识,明确镇党委书记是创先争优第一责任人,分管党建副书记、组织干事是具体责任人,社区书记是直接责任人的创先争优工作责任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工作格局。分管党建副书记、组织干事、各支部书记要认真履行起职责,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关于创先争优方面的要求,将责任细化到各项工作中,落实到每个党员和干部头上,使创先争优活动由“软指标”变成“硬任务”。

(三)建立健全创先争优奖励机制。

一是研究制定与党支部职能和党员岗位职责相适应的奖励措施,并与社区干部绩效考核奖励等相结合,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进行一定精神和物质奖励。二是积极争取组织、人事、财政部门的支持使先进和优秀的党员干部的工资和待遇逐步得到提高,并积极向组织部门争取,使社区优秀党支部书记、主任得到提拔和重用。三是采取创先争优典型事迹报告会、“七一”表彰会、总结表彰会以及通报表扬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通过正面教育、典型引路,营造出比学习、比工作、比服务、比奉献,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创先争优浓厚氛围,激发党员干部群众敬业奉献,争创一流的工作热情和自觉行动,使创先争优成为每个党员干部、每个居民群众乃至全社会的价值取向。

(四)注重过程,建立督促检查机制。

篇8:常态化消防管理机制

重新修订定点零售药店协议。今年泉州市医保中心在原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协议》 (2008版) 的基础上对协议文本进行重新修订。为了做好协议修订工作, 泉州市医保中心多次召开各级医保经办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座谈会, 将协议条款由原来的24条增加至31条, 协议条款更为细化, 对应违规行为制定了相应处罚措施, 为经办机构加强对定点零售药店的管理提供了依据。

强化和完善定点零售药店常态化管理的基础工作。一是对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公开常态化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 将相关管理措施直观体现在违规扣分、处罚拒付两张表格中;二是加强对本市三大医药批发企业及一些医药连锁企业的医保目录药品流通情况的调查, 摸清本市流通的医保目录内药品底数, 加强医保备药率检查, 检查工作每周不少于两次, 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定点零售药店的名单通过计算机随机抽取产生, 检查期间检查人员须关闭通讯设备并交由市医保中心人秘科集中管理。检查过程中, 检查人员互相监督, 检查结果次日录入管理系统, 泉州市医保中心人秘科负责整个检查工作过程的监督, 并协调处理被检查对象相关投诉。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管理。开发定点零售药店常态化管理信息系统, 将定点零售药店收费终端的IP地址、社保PSAM卡、收费员三者进行捆绑, 防止定点零售药店因违规被暂停定点服务后, 通过其他连锁药店或电脑终端进行刷卡结算;同时, 建立12分制考核制的动态管控机制, 对每一分值的处罚措施 (暂停或注销医保定点服务) 均可即时实施、期满即时解除处罚 (启用恢复医保定点服务) 。

上一篇:2024年度辅处乡林业站工作总结下一篇:带着出发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