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教学反思

2024-05-04

囚绿记教学反思(精选8篇)

篇1:囚绿记教学反思

《囚绿记》教学思路的考虑:

一、抓住“绿”字,突出“绿”的象征意义。课文“绿”的象征意义,共有三层:

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2.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3.永不屈服于黑暗。

但是这种解读方式,势必涉及文章的背景分析,并且将它图解为一篇充满政治色彩的革命宣言。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是否有这个意图,我们的解读是否为误读?

二、抓住“囚”字,层层深入,分析作者内心的冲突。作者在 《〈囚绿记〉序》里说:“我是感情的奴役,也是理智的仆隶。我没有达到感情和理智的谐和,却身受二者的冲突,我没有得到感情和理智的匡扶,而受着它们的轧轹;我没有求得感情和理智的平衡,而得到这两者的轩轾。我如同一个楔子,嵌在感情和理智的中间,受双方的挤压。”。《囚绿记》就是一篇表现作者理智与感情冲突的作品,通过对词语句子的解读分析,挖掘作者的从“喜欢”到“留恋”到“占有”的心理历程。这是一个不错的解读方式,但是仅仅分析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不仅课时安排上时间有多余,而且对文章的理解也仅限于表层,如何把课文分析与学生自身生活结合起来,我也存在很大的疑惑。

三、抓住“抒情散文”,传授有关抒情的知识。抒情式表达方式的一种,也是学生作文比较欠缺的一个方面。但是把《囚绿记》简单的肢解成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或是肢解成正反对比、侧面描写等写作手法,那么就会将语文课变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

四、拈出一个主题“快活”,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品读,分析作者在绿色中获得快乐的原因,分析他在囚绿时失去快乐的原因,从而联系生活,懂得如何在生活中获取快乐,并避免不快。

课后有老师提出,是否应该介绍一下作者,联系时代背景。但是我以为,最后一个思路虽然突破了传统对《囚绿记》的解读方式,但是这样主题式的语文教学,既没有脱离课文文本,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整个课堂学生能够有话说,乐意说,并且最终有所得。如果介绍作者并联系抗日背景,不仅主题解读比较牵强,而且因为作品距离学生年代久远,所以学生反而不能理解文章主题。造成教育的无效。

一篇文章的解读应该是多元的。这次备课冥思苦想了很久,就在快要放弃时,灵感忽现,有了一个比较满意的教学思路,这也是提醒我备课要多下苦功吧。

篇2:囚绿记教学反思

【摘 要】以《囚绿记》的教学为例,对教学设计、课堂节奏、合作探究学习的组织以及提升学生能力等方面进行反思。

【关键词】教学设计 课堂节奏 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B-0074-02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他提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由此可见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李镇西曾根据自身的成长实践,给出“反思型教师”的定义:所谓“反思型教师”,通俗地讲,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的平凡工作,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为了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在反思中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收获成熟的果实,笔者试以《囚绿记》的教学为例,对教学设计、课堂节奏、合作探究学习的组织以及提升学生能力等方面进行反思,以为“反思型教师”的养成提供一定的镜鉴。

反思之一:教学设计和课堂节奏是否合理。

备课时的设计是,因为这个班的进度慢了,所以要赶课。结果这节课上得很满,问题很多,学生却好像特别迟钝,学生回答不出,笔者只好一一点拨:“请看第几段倒数第几行,好,就是这句,请大家一起朗读这一句,边读边在句子下面划横线,这——就是答案”。整节课都是笔者在自问自答,自我陶醉,口干舌燥,最后却发现学生没有太多参与感,仍然一脸茫然。课后,笔者满身疲惫,带着深深的挫败感,开始反省:第一,在备课时笔者的方向就错了,不能为了赶课而赶课,如果仅仅是为了赶课,水过鸭背地讲完一节课,然后心安理得地告诉自己“这节课我已经讲完了”,这肯定是不对的。这样做不仅效率低,还浪费时间,倒不如让学生自己慢慢品读文章得到的感悟深刻。第二,上课时笔者抛出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给学生思考时间本来就不够,细碎的问题又把课文切割开来,阻碍了学生对课文整体的感知,所以学生回答不出来也很正常,偏偏笔者又心急,就把课堂包揽下来,不仅自己累,学生也一无所获。

反省之后,笔者给另一个班上这篇课文,课堂安排如下: 首先结合预习的资料,教师介绍作者经历及时代背景。

然后在黑板上写出问题,给足时间让学生阅读思考。问题如下:(1)前四段的作用是什么?(2)作者为什么喜欢绿?(3)作者为什么囚绿,被囚禁的绿藤有什么特征?(4)你能理解作者“囚绿”这一行为吗?(5)作者为什么怀绿?(6)回忆《雨巷》,什么是象征?本文有什么象征意义?(7)学生分小组交流,请学生代表回答,教师引导拓展,给学生讲生命的意义,讲老舍、三毛、海明威生命过早凋零;讲史铁生、司马迁、斯宾塞、尼克胡哲生命顽强地生长,生命要向着光明、向着希望、顽强不屈地生长。这节课,让学生细细品读,慢慢思考,互助互利地合作,笔者只是一个引导者,一个欣赏者,一个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人,一个燃放烟花让学生看到生命之美的人。学生与教师,各有所得。

反思之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是否高效。新课改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般是分三步走:第一,在黑板写出问题,先让学长自主研读课文,思考问题。第二,小组交流。第三,请小组代表发言。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如果仅仅这样做的话,学生学习的效果其实并不够明显,比如交流的时候,因为学生天性不一样,有些学生要么趁机聊天要么游离于交流圈之外;比如应该派小组代表的时候,这些学生却一个推给一个,结果谁也不愿意站起来回答问题,最后还是要教师点名。这样的问题,在上《囚绿记》时也一一暴露。课后笔者也做了反思:大致的方向有了,笔者还能不能做得更细一些,监督和激励机制再完善一些?经过一番思考,笔者对学习小组提出进一步要求:第一,每一个小组都要有组长,负责组织活动;要有记录员,负责记录大家交流总结的要点;要有纪律委员,负责维持纪律,提醒组员不能随便聊课堂以外的事,不能走神。组长、记录员和纪律委员由组员轮流担当。第二,每一个组员都必须按照学号的顺序,轮流在最后的发言中,陈述本组的观点。第三,思考的问题,本组只要有一个人会,就负责把全组人交会。所以在全班面前的总结,不是个人智慧的体现,而是全组智慧的体现,看哪一个组更强,更团结,更有凝聚力,笔者当堂表扬。这样一来,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效率高多了。反思之三:引导学生课后提升能力的方式是否有效

一篇课文讲完了,难点重点讲完了,配套练习讲完了,学生真正掌握了吗?学生能力真正提高了吗?学生可以回答得出,《囚绿记》的主旨,它用的艺术手法,用得好的字词句;能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去慢慢体会作者的感情,在练习中,遇到类似的艺术手法,类似的优美的字词句,也能够大致体会得出来。好,这篇课文学习,到此为止。

但是在课后反思中笔者追问自己:还能够更多地激发学生的潜力吗?能,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要求学生不仅仅要具备阅读能力,更要具备表达能力,学过的手法也好字词句也罢,要能够融入学生的表达当中,表达学生真实的内心和真实的生活,最好能够做到信手拈来。

于是,笔者的课后作业,是一篇小作文。长的七八百字不嫌多,短的一两百字就一个段落也不嫌少。比如,之前学习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写人语言精练传神,课后作业是命题作文《让我欢喜让我忧的TA》,要求学生用最简练的言语,在事件中展现叙述对象“为何让我喜为何让我忧”;《荷塘月色》里有几个句子用了通感,课后就请学生自己选择描写对象,至少有两个句子用了通感的手法来表现叙述对象的特征。这次的作业要求,任选一物,用象征的手法。有一位同学写了一首诗: 马

身披赤色丝毛,蹄下万里成娇。不管腥雨血染,只把长空对嚎。

暂且抛开诗歌各种严格的要求,对于象征这个手法,这位同学已经能够活学活用了。在写作业的前一天,这位同学因为段考成绩不佳,情绪很低落,他找笔者聊天,笔者鼓励了他一番,他最后是眼神坚定地走回教室。“蹄下万里成娇”,是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不管腥雨血染,只把长空对嚎”,是他不管面对学业上多大的困难,都会执著、坚定走下去的决心。虽然只是一首诗歌,没有按照要求写一篇短文,但是训练的目的已经达到,不仅巩固“象征”这个知识点,也提高了学生表达自我情感的能力。

以上从备课及课堂节奏、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提升能力等方面对《囚绿记》教学进行的反思,不一定完美,却实实在在地让笔者得到了一些进步,也让学生得到了更好的学习空间。

篇3:《囚绿记》教学实录

学生预习课文, 疏通字词, 把握“不蠡之测、涸辙之鲋、茎叶、纤细”等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明确题目“囚绿”的含义。

教师收集作者陆蠡的基本资料和本文的写作背景;收集《爱莲说》和《礁石》两篇文章, 为课堂拓展做准备。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通过“囚绿”所得到的感悟;

2.掌握并学会运用作者在本文中表达感悟的方法, 即托物言志。

三、教学方法教师点拨、学生感悟互动法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课

(展示《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相关图片)

在《荷塘月色》中, 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走过深夜时分月光笼罩的夏日荷塘, 体会他那“颇不宁静”的心情;接着, 郁达夫先生又引领我们踏进《故都的秋》, 去感受故都那来得特别的清、静、悲凉的秋色, 让我们收获一份新的人生感悟。那么今天, 陆蠡先生又会带给我们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囚绿记》。

2.检查预习效果

(1) 字词 (用多媒体展示) 不蠡之测、涸辙之鲋、茎叶、纤细

(2) 题解

“绿”指常春藤;“囚绿”指作者把常春藤的枝条牵进自己屋里。

(以上两个环节由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3.鉴赏文本

(1) 要求:阅读课文, 勾画出作者具体描写常春藤的语句, 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作者笔下常春藤的特点;同时, 勾画出表示作者对常春藤的情感态度的语句。 (多媒体展示)

(2) 学生拿起笔, 阅读全文, 根据要求圈点批注。

(3) 请学生找出文章中描写常春藤的句子并概括常春藤的特点。描写常春藤的句子集中在4-11段, 此环节教师尽量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观点并作适当引导;文章4-9段主要突出常春藤的“生机勃勃, 活力无限”, 表现作者“喜悦而满足”的心情;10-11段突出常春藤的“固执”和衰弱, 主要表现作者对它的敬佩。 (在这里许多学生认为表现作者“恼怒”, 第11段作者的确提到“恼怒”, 但请注意“恼怒”不是作者的主要情感, “敬佩”主要在第12段中体现。)

(4) 教师点拨:作者突出常春藤的“生机勃勃, 活力无限”以及“固执”和衰弱究竟有何用意? (先让学生思考一分钟;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日军侵华时的照片;接着展示作者本人在此阶段的一段“心灵告白”以及对“孤岛文学”的介绍。)

常春藤是作者笔下的“物”, 结合刚才对背景的介绍, 大家思考作者想要抒发怎样的“志”?

第4段中的“绿色是多宝贵啊!它是生命, 它是希望, 他是安慰, 他是快乐。”启示我们常春藤的“生机勃勃, 活力无限”象征着“对生命活力的向往和追求”。

第9段常春藤“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固执”象征追求光明和希望;第12段“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常春藤象征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4.方法总结第一步:确定象征物;

第二步:找出突出描绘象征物特征的句子并加以概括;

第三步:根据象征物的特点, 结合文化传统、作者经历、写作背景等进行相关联想;

第四步:形成象征意义并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5.拓展阅读, 体会“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1) 用多媒体展示:

①爱莲说

(宋·周敦颐)

②礁石

(艾青)

(2) 师生互动交流托物言志在以上两首诗歌中的运用。 (详细过程略)

六、教后反思

篇4:《囚绿记》教学反思

这部作品写于抗战前期,作者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树常春藤。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房间里,作者怀着“过于抑郁的心情”,自然对富有生命力,充满生机的绿色常春藤无比眷恋,于是作者由于恋绿,将常春藤从窗外牵进阴暗潮湿的房间,囚系住它,引为“绿友”,来“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但是作者慢慢地发现,这“绿友”“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而在它见不到阳光的地方,“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黄”。最终,作者“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这是一篇比较含蓄的散文,品读以后,再加上在教学中和学生共同探讨后,我更坚定这部作品有很深的象征意义。

首先,文学作品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在我看来,任何作家创作一部文学作品,一定是与他当时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而环境会在无形中影响了他本人的情感倾向。所以,一定的文学作品或多或少会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这篇《囚绿记》中唯一的背景环境的表现就是那几个字“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因此,结合此大环境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是有必要的。

其次,当时我在分析完课文内容时,安排了一个讨论,即针对作者的整个对绿滕的行为及其“绿”的表现来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感想,我记下了这么一些学生的想法:(1)爱着的东西不一定要得到,占有即是自私;(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有一种爱叫做放手;(4)知错能改,善莫大焉;(5)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6)强扭的瓜不甜等等,当然,这其中的思想和感悟有深层次的,也有浅层次的,然而我比较感兴趣的是(5)——“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因为这个观点与其他的不一样,其他观点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来感受,而此观点是从“绿”这方面来体会到的。我当时问了这个学生,怎么有这个感想,怎么看出来的,他说如一些语句:“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么固执啊!”“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他说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绿还努力地向着窗外,向着光明生长,让他忽然之间想到这句话,所以就有了这个感想。当时由于时间关系,自己没有深入探究,但课后我一直在想学生的这个观点。

“囚绿”本意是把“绿”关起来,人为的作用,那可以理解为绿藤处在最艰难的状况,因为人为的作用违背了植物本身生长的自然规律,所以那样成长很难。那么可不可以理解为国家命运的艰难呢?这样的话,“绿”的行为不就象那位学生所讲的那样吗?

另外,从作者陆蠡的角度看,他创作这部作品时,正是国家处于危难时期,并且从他的性格特点来说,他不光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宁死不屈的抗日烈士,一位坚贞的爱国者。他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因此,这篇散文有它一定的象征意义在里面。“绿”已经是一种精神与气节的代表了,“绿”的行为就暗示着人民冲破黑暗,追求光明,坚强不屈,坚忍不拔,哪怕“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即人民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付出的流血牺牲)也始终坚持向着光明的地方生长。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常春藤,更是我们坚忍不拔的民族象征,包含着作者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仰。同时,这常春藤也象征作者本人向往光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高尚品格。他在常春藤上寄寓了一个正直爱国者的情感和愿望。

篇5:《囚绿记》教学反思

所以我以为,要理解好主旨,应从绿入手。理解绿的含义,就离不开对植物外部特征、内在品质、生存环境、他人评价多个方面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还是需要会抓、读文中关键词句。想好需要教学的内容,就需要将教学的结构梳理出来,从哪里切入呢?如何让它更具条理性?我反复斟酌后,决定从题目切入,“囚绿”二字化为问题,绿是什么?为什么囚绿?如此一来,问题简单了。前问探讨绿的含义,我将之具化为:感受绿的形象,感悟绿的深层含义;后者探讨主旨。教法设定为学生活动为主,自主阅读、研讨、交流,我在一旁适时引导学生。希望在让学生理解文本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掌握借物抒情类散文的鉴赏方法。

课上完了之后,我对这节课颇多遗憾,文章解读任务完成,作为拓展的比较阅读朱自清的《绿》只能留作作业了,主要问题在课堂进度前松后紧,说明设计还是有问题。再加上借班上课,对学情把握不够准,与学生的默契度也不够,学生找的关键点与评价深度与预设有些出入,使得文本解读推进较慢。反复思量后,我觉得在以下方面还是可以再做斟酌:

首先,导入的诗歌谜语引入可以选择更浅显些的。我所选的费冠卿的《挂枝藤》一诗““本为独立难,寄彼高树枝。蔓衍数条远,溟濛千朵垂。向日助成阴,当风藉持危。谁言柔可屈,坐见蟠蛟螭”,本意是展现藤看似柔弱,却懂得借力壮大自己的特点,再加上“枯藤老树昏鸦”的“枯藤”萧瑟忧愁的意象特点,能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心境人眼中看来是不同的,借此让学生思考陆蠡眼中的藤是如何,体会他的心境。可惜,刚上高一的学生毕竟古诗文积淀不够,刚看到诗,学生哑壳了。解释诗句用了些时间,学生最后也猜出是藤,但学生注意力转移到知识理解层面,没能真正进入情境。

其次,是不是每一课都得把文章分段,概括段意呢?课后,我试着把这一环节去掉,发现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把握依然明确,对文章理解根本不受此影响。由此,我得到一点启示,何必拘泥于旧例呢!教学角度是丰富的,紧紧围绕教学中心,一课一得有何不可?若能让这个“得”再深刻些,学生的收获才是真实的。如果每篇散文都照着分段、概括段意与中心、分析内容、鉴赏写作特色等一路下来,学生学到的内容往往是泛化的。倒不如结合学生需求,按照文章的特点,每篇课文一个侧重点,实效性更佳。

再次,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我设置了质疑环节。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将疑问提出,我将之收集起来,归纳整理,然后再课堂上解决。教学过程中感觉这个环节是必要的。

在围绕教学目的完成教学步骤时,文本中还有些语句问题学生不明白的,那么通过这个环节就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只是,在初步接触课文时,学生提出的问题部分或是较浅,或是纠结于某个词句的意思;但在学习进入一个阶段后,学生发现问题往往更有深度、更有价值。所以,课后我想,是不是将初始问题打出来,有些在下文探讨中就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就放后解决,有些难解的小细节点,简单点拨下,时间不应分配太多。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随着讨论深入生成新的问题,放在后期探究学习阶段质疑、交流、互答,也许能给老师们带来更多惊喜。我们应该记得:孩子的创造力是无穷的,集体思考比教师单人思考的力量大得多。

还有,重结果更要重过程。学生在读过两遍课文后,很快能找出绿对光明、自由的向往。但谈来谈去就在这一层上了,难以深入,而文章对绿的形象塑造明显是非常丰富的,但是作者评价绿就用了一大堆生命、慰安、希望等等词汇,还把它视作自然的代表等。显然,得出结果容易,但把文章读深、读透,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去咀嚼字里行间的深意。要教会学生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建立绿的形象,抓关键词,尤其是反复出现的修饰语。显然,在我巡查更小组研读课文时,我强调了读懂形象的方法,有些学生就能找得更集中些,如外部形态,作者反复强调的“柔软”等相似的词,就是要强调常春藤弱者的形象,再深想下为何一定要强调这一点,这就与作者自身的境遇与心情有关系了。

篇6:囚绿记教学反思

《囚绿记》是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主要学习写景散文。不同的散文表达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源于文中不同的形象。因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紧紧抓住文章的情感和形象,设计思路围绕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通过分析形象理解作者的情感。

学生对于现代文的阅读往往会有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很容易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但要进行深入分析就无处下手。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通过设置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他们思考,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很好的方法。另外,问题化教学贴近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因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采用了设置问题的方法。

问题的设置需要有层次,由易到难。我让学生在初读文章是思考“哪几段是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达到了梳理文章结构的目标。接着又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喜欢绿?”借这个问题引出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理解“绿”的象征意义。之后的两个探究问题有一定的难度,“称呼的变化说明什么?”以及“怎样理解‘魔念’?”需要学生结合全文,仔细体会作者的情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问题层层推进的同时,学生也深入理解了文章。

然而,正如课后讨论时一位老师说的一样,采用设置问题的教学方式,学生反应会很生涩。整堂课上下来,课堂气氛并不活跃。赞科夫说:“对于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应具有适中的复杂程序和难度。”要想所设计的问题难易适度,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实际能力来确定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偏难或偏易。由于经验的缺乏,我对高中学生学情不够了解,有的问题设计得过难。比如第二个探究问题“怎样理解‘魔念’?”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而我在提问前并没有做好足够的铺垫。如果先让学生说说“魔念”是什么?再来理解“魔念”在本文中的含义,可能效果会更好。

篇7:囚绿记教学反思

师: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今天让我们带着一双慧眼,一起去寻找那片绿。 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请问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呢?(我请了两位穿着绿衫的同学来回答。)

生:我们一般很难想象得到将绿色囚住,很新颖。

生:我感觉在一个很封闭的环境中,满眼都是绿色,但为什么囚住的是绿色呢?

师:恩,很好,这两位同学即充满了想象,又提出了自己的质疑。那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质疑一起阅读这篇文章,请同学勾画出有关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二、阅读课文(学生阅读大约3分钟)

三、合作探究

师:好,大部分同学已经阅读完毕。那么请大家看看课题,囚绿之“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生:(齐)常春藤。

师:什么地方的常春藤?

生:(齐)窗外。

师:能不能将视野再扩大一些呢?

生:(齐)北平的一家公寓。

师:这是几星级的公寓,三星级?四星级?

生:(呵呵直笑)没星级!很简陋。

师:(笑)那是什么吸引了作者住进这所公寓呢?找找文中的原句。

生:(齐)“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师:那作者与这绿色是日久生情呢还是……

(没等我说完,学生抢着回答。)

生:(齐)一见钟情!

师:(笑)文章当中是怎样说的?

生:“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师:作者喜欢这绿色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师:那我怎么没有从你们的朗读中体会到绿色的宝贵啊?我们一起再读一遍。

(学生齐读,明显在语气上加强了。)

师:让我们具体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学生思考,短暂的沉默。)

生:作者说“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还有“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河辙的鱼盼等着雨水”,这些都写出了作者对绿色的怀念,焦 急的等待之情。

师:也就是说绿色给他带来了什么呢?

生:生命和希望。

生:“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这句话反映了作者获得绿的急切心情。

师:那除此以外呢,这句话还反映了作者什么心情?

生:哦,“视同至宝”说明他把绿当作宝贝一样珍爱着。

生:作者说有了绿色他就不再孤单了,说明绿色给与他慰安。

师:我们同学回答得非常好,仿佛和作者一起在享受着这片绿,那么让我们继续这样绿的享受吧。

生:作者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留念于这片绿色。

师:看来时间长了,这一见钟情变成了什么?

生:依赖。

生:不仅仅是依赖,作者的欢喜之情好像又有加深。

师:(迷惑状)咦,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作者说:“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我觉得这不仅是欢 喜,简直就是惊喜嘛!(很有感情)绿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希望还有快乐。

(学生鼓掌。)

师:(微笑)这位同学慷慨激昂的发言也给我们大家带来快乐。

生:作者是以一种“揠苗助长的心情”来看常春藤的生长。

(指导学生朗读这段。)

(女生齐读5~7段。)

师:请同学们以“绿是如此……”句式来造句,我们以接龙的形式来进行,好吗?

(学生思考。)

生:绿是如此的可爱。

生:绿是如此的温柔。

生:绿是如此的生机勃勃。

生:绿是如此值得我们留念、依赖。

生:绿是如此的寂寞。

……(这里例举一二)

师:是啊,绿色在作者笔下显得如此寂寞而又温柔,犹如温润的玉在胸中融化。请同学们三看课题,如此美好的绿却被“囚”禁住了,是 什么促使作者“囚绿”呢?

生:自私的念头,作者想和绿色更亲近点。

师:那么我们请同学齐读这段,具体来体会作者这“自私”的念头。

(学生齐读。)

师:作者有这样自私的念头归根结底是什么原因呢?

生:喜欢绿色!

(师板书:喜欢。)

师:有个成语是“引狼入室”,我们在此处可以称什么呢?

生:(齐)引绿入室。

师:那引绿入室最初给作者带来怎样的情感体验呢?

生:给作者带来了“生的欢喜,超越了任何种的喜悦”。

师:我们一起来大声的读一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

师:我怎么好像没有体验到那种“超越任何种的喜悦”呢,是哪里出了问题?

生:(齐)我们自己。

(学生再次齐读。)

师:(笑)恩,我感觉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兴奋起来了,不错不错。

师:这种喜悦使作者开始给予这绿色以更亲昵的称呼。

生:(齐)绿友。

师:作者已经把它当作自己的朋友,请问你有好朋友吗?

生:有!

师: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

生:能够互相关心、帮助,互相理解、信任。

师:说得很好,看来作你的朋友很幸福呀。那我们的这位“绿友”有没有和作者一样体会这种“生的欢喜”呢?

生:(齐)没有。

师:这位绿友怎么了?

生:它依旧向外生长,向着阳光的方向。

师:看看还有没有变化?

生:绿友“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师:最初“绿友”是什么样子的?

生:浆液丰富的柔条。

师:给人什么感觉?

生:饱满,仿佛手轻轻一碰就会有水溢出。

生:我倒觉得怜爱。

师:(微笑)感觉如同这柔条一样丰富嘛。看着绿友的固执、衰弱作者情感有那些变化呢?

生:作者有些恼怒。

生:自尊心受到伤害了。

(师板书:恼怒。)

师:从最初的引绿入室带来的喜悦到如今的恼怒,作者情感上大起大落啊。我们现在请男生朗读一下8~11,体会一下情感的变化。

(男生朗读。)

师:文章看到此处我不禁要问,同学们,你们有哪些启示呢?请你们互相讨论一下吧。

(生热烈地讨论。)

四、扩展延伸

生:这常春藤给我以启示,当遇到挫折时也要执著于自己的方向,向着阳光生长。

生:我觉得作者喜欢它继而占有它是自私的,反而伤害了它。所以喜欢它不一定要占有。

(生鼓掌。)

师:(笑)看来同学们很认同这个观点,那我想问,“它”可以指什么?

生:可以指朋友,比如我看重朋友的某样东西,但我不可以自私的占有。

生:可以指爱情吧。

(笑,同学都笑起来。)

师:(笑)好的,我们同学谈到了友情爱情,“它”可不可以指亲情?

生:父母对我们过分的爱其实就是伤害。

师:那种爱叫什么呢?

生:(齐)溺爱。

五、主旨探究

师:(微笑)我们同学说得很好哦。那么这些是不是陆蠡想要表达的主旨呢?

生:(齐)不是。

师:你们怎么那么肯定?

生:因为这篇文章最后说卢沟桥事变发生了。

师:对,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了。我们一起看看最后作者写了什么内容。

(全体同学齐读。)

师:这段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生:一方面写了当时历史背景,另一方面作者终于释放了这绿色。

师:最触动你的是哪一句话?

生:“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师:最后我们再看课题,“囚绿”在这里发生了变化了。

生:(齐)囚人。

(板书:绿囚。)

师:请同学们在最后一个方框中填上字。

生:人。

师:什么人?

生:(齐)中国人。

师:中国人有没有屈服于这“方框”中呢?

生:没有。

板书:

中绿囚国人

师:请看这“绿”和“中国人”之间,作者是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的?

生:运用象征手法,绿其实象征了不屈服于黑暗,渴望自由、阳光的中国人。六、总结全文

师:其实我也想通过这样的思路告诉同学们,同一个人面对同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背景中可以有不同的启示。背景知识对于我们把握文

章主旨是很重要的。但是不是我们同学收获的启示错了呢?

生:(齐)没有。

师:是啊,站在21世纪的我们从《囚绿记》中又收获了新的启示,这也是文章生命力所在。而70年前处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囚绿记》既是血泪之作,又是前行的动力所在,这是陆蠡留给后人的财富。

师结束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那片绿色,更是寻找光明!

篇8:囚绿记教学反思

师:有人说,《囚绿记》的作者对绿的爱有些变态,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结合课文具体语句陈述。

生:“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因为自己心情抑郁,就借绿来装饰心情,因为自己孤独寂寞,就囚住绿为自己歌唱,为自己解忧,这种爱完全是为自己着想,是强行占有,太自私了,太狭隘了!

师:说得好,还有补充意见吗?

生:“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我对它的善意是什么?我为什么不快?还是因为它伤了我的自尊心。在这里,作者还是一心为自己着想,还是为了一己之私,与其说是植物固执,我觉得倒不如说是作者对植物的爱太固执!

师:你的回答很有见地,表达也很完整。

生:“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不能原谅”说明产生了愧意,自责,可是却又不纠正错误,继续囚禁,让错误一错再错,这种想法确实太固执了,有些畸形,有些变态!……

师:原来作者对它的这种爱是禁锢,是占有,让它窒息,让它走向死亡。这样看来,作者对它的爱确实有些变态了!我们再来听听另外一种观点。

生:“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你看,作者对绿的爱是多么细腻,多么温柔,这种爱是真诚的,不是矫揉做作,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一往情深,一片痴迷。

师:你的解读很有说服力。

生:“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作者因为爱最终珍重地开释了绿,并给绿美好诚挚的祝福,这是一种真正的爱。

师:这里的“珍重”包含着哪些情感?

生:珍惜,尊重,敬重。

师:敬重什么?

生:敬重常春藤的顽强抗争精神,敬重常春藤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再说说作者的囚绿行为还是变态的吗?

生:这样看来不变态了,作者是要赞美绿的精神,赞美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师:是啊,作者是想把自己的写作意图巧妙地融合文中,特意而为之。

生:其实作者就是那根常春藤啊,执着而坚强,任何人都无法囚禁他那颗向往自由的心!

师:是啊,作者是借绿,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爱,对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的爱。小小的常春藤,竟然蕴含了如此丰富的内涵,作者真可谓是匠心独运啊。

师:文中的作者对绿不仅有热爱,更有深深的赞美和敬意,你能选一段话读出这种情感吗?

教师总结:同学们,巴金曾用这样的话来评价陆蠡:“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在和崇高的灵魂接触。”的确,今天我们透过这一株常春藤触摸到了作者那崇高的灵魂和黄金般的心,希望同学们也能像作者一样拥有一颗黄金般的心!

【案例反思】

《囚绿记》是我国现代散文家、翻译家陆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写成的一篇托物言志散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回忆了一段自己与常春藤绿枝条“交往”的故事,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处境艰难中的中华名族不畏强暴、追求自由光明精神的赞美之情,抒发了作者忠于祖国的情怀。

这篇文章的主题含蓄,蕴藉深厚。正如作者所说:“在这矛盾和轇轕中,我听到我内心抱怨的声音。有时我想把它记录下来,这心灵起伏的痕迹。我用文字的彩衣给它穿扮起来,犹如人们用美丽的衣服装扮一个灵魂;而从衣服上面并不能窥见灵魂,我借重文采的衣裳来逃避穿透我的评判者的锐利的眼睛。我永远是胆小的孩子,说出心事来总有几分羞怯。”因此,如果把它简单的肢解成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或是肢解成正反对比、侧面描写等写作手法,如此对文章的表面化解读,就会使这篇情感深沉的课文变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学生也势必只会得到粗浅的认知印象,很难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和饱含的深情意蕴。

上一篇:局文明交通简报下一篇:5a景区标准评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