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监系统计量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24-04-21

在质监系统计量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共6篇)

篇1:在质监系统计量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质检系统计量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一年来计量工作的经验,表彰二OO六计量管理和计量技术机构先进单位,研究部署今年的计量工作,动员全省计量工作者,按照省局“围绕一个中心、确保两个安全、搞好三项建设、提高四种能力”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计量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省

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关于2006年计量工作回顾

刚过去的2006年,是计量事业快速发展的一年。在省局党组和主管局长的领导下,在全省计量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全省计量工作以十六届五中、六中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局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全省计量工作要点,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质量技术监督中心工作,坚持以法制计量为重点,以科学计量为基础,以整合计量技术机构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为努力方向,守住了旧阵地,开拓了计量工作新领域,圆满完成了暨定的各项任务目标。为保证全省量值准确可靠,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国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服务社会,不断提升计量工作的良好形象。

流通领域的计量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涉及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我们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维护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的高度出发,加强了流通领域的监管工作。

1、在全省开展了三项放心活动。一是“进入高速路河北段,加油计量请放心”活动。为加强高速路段加油站的监督管理,引导消费,使高速路段加油站更好的为过往车辆服务,对高速路段的加油站进行了一次全面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加油站进行了限期整改。活动中,秦皇岛市局督导高速公路加油站张挂横幅,对社会做出服务承诺,提请用户监督;邢台市局指导和帮助高速公路加油站建立和完善计量保证体系,使高速路段加油站都通过了计量保证能力合格确认,保证了加油计量准确。

针对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对廊坊固安两加油站利用加油机作弊,克扣消费者的情况报道,省局安排了对全省在用加油机的突击检查。在廊坊召开了“防范加油机计量作弊研讨暨工作会议”。提出了防范加油机计量作弊的12条措施。会后各地在中石化、中石油、加油机生产企业的配合下对所有加油站的每一台加油机的主板和芯片进行了铅封。邯郸、邢台、沧州、张家口等市局出台了“加油站计量监督管理及维修规定”,石家庄、廊坊、保定、张家口、秦皇岛等市局使用了统一的防伪铅封。沧州市局编制了加油机管理软件,对加油机进行动态管理。利用加油机计量作弊现象得到了遏制。

二是,“农民粮食上市场,收购计量请放心”活动。对全省各大粮食收购市场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邯郸、邢台、衡水、秦皇岛、唐山、保定等市局对收购用衡器、容重器、水分测量仪等计量器具全部进行了检定,并在较大的粮食收购市场设置了告示牌,公布了举报电话等,得到了政府和农民的好评。

三是,“居民使用液化气,罐装计量请放心”活动。对城镇罐装液化气站进行了规范管理,确保了罐装液化气残液量符合有关规定,做到秤准量足。邢台市局为配合活动的开展,专门制定了《邢台市液化石油气罐装销售计量管理办法》,对罐装液化气的标示、钢瓶自重、净含量等做了明确规定。石家庄市局对液化气市场进行了全面检查,较好地规范了销售液化气的计量行为。

2、开展了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监督检查。去年对面粉、方便面、食用油、肉制品、乳制品等共计5类定量包装商品进行了检查。本次共抽查627家企业,抽查商品834批次,合格652批次,平均合格率为78.2,其中面粉抽样合格率为66%;食用油为91%;肉制品89%;乳制品93%;方便面为89%。结果表明大型企业明显高于中型企业,而中型企业又明显高于小型企业的抽样合格率。对抽查不合格的企业已限期进行了整改并向全省进行了通报。此次对定量包装商品的监督抽查绝大部分市局高度重视,进行了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3、开展了电能表和互感器标准装置的计量监督检查。组织开展了电能表和互感器检定装置的计量监督检查。此次检查了9个市级、83个县级计量技术机构;10个市级、132个县级的电力公司计量站。共检查电力系统电能表检定装置179套,检查互感器检定装置135套。检查发现,电力部门的检定装置都没有通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检定,所用计量标准都没有通过计量行政部门的考核,省局已要求各市局对擅自检定的机构按照计量法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向省政府和省编办写出了情况报告,要求协助技术监督部门落实电能表等强制检定的监督管理职能。

4、开展了全省餐饮业的计量监督检查。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安排对全省餐饮业进行了监督检查。本次共检查餐饮店4415家,检查在用衡器5289台件,在用衡器检查前受检率49.5,合格率58.7,检

篇2:在质监系统计量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一、强化党风廉政教育,进一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1、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和艰苦奋斗教育。坚持每年安排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两次以上反腐倡廉学习;坚持党组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至少讲两次党课;加强对重点岗位的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丰富每年7月份的主题教育月活动的载体,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把反腐倡廉教育,同领导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内生活的锻炼。

2、把党风廉政教育融入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改进领导作风作为促进质监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把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有机融入党员干部教育之中,贯穿到学习和工作实践之中,通过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和纪律意识。

3、继续深入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党章和法纪学习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筑牢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

4、加强正反典型教育。继续开展“以案说法”等警示教育活动,通过案件剖析,始终保持警钟长鸣;大力宣传勤廉兼优、廉洁救灾等方面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强化典型示范教育;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

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确保履职到位

5、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遵守政治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深入开展政治纪律宣传教育,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局党组保持高度一致。对违反政治纪律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纪给予惩处。

6、加强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中履职行为的监督检查。着重抓好市局党组应对金融危机提出10条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纠正和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顶风违纪行为,打造高效、优质、规范、一流的软环境,积极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三、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7、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意识。正确处理“发展、服务和创收”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维护好政策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宽严相济、处置适当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抓好权力与责任、责任与纪律、法律的关系,继续解决新形势、新要求与传统的工作方法、工作理念、工作思维不相适应的问题。

8、积极营造凝心聚力干事业的良好氛围。抓紧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评价体系,支持改革者,鼓励实干者,弘扬先进者,教育失误者,惩处腐败者,保护举报者,调动一切有利于发展的积极因素,确保我市质监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9、加强对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监督检查。积极推进领导干部问责制,把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作为重点,严肃查处失职渎职行为,严肃追究损害质监部门形象的行为。

四、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规范权力运行

10、加强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的监督。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全市质监系统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要在每年4月1日前将上一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情况报市局纪检监察室,以及时更新、充实领导干部廉政档案;要开好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民主生活会。

11、加强对干部任用工作的监督。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公开、公平和公正,防止和纠正“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等问题,严肃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行为。

12、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纪检监察部门要全程监督财务预算、政府采购和固定资产的评估等工作,加强对协会收费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收费行为。

13、加强对行政履职行为的监督检查。加强对行政审批行为的规范和监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从根本上消除滥用权力的问题。进一步落实“调查、审理、执行”三分离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切实提高执法管理水平。不断完善 “阳光审案”,增强行政执法活动的透明度。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认真做好政风行风热线工作。

14、加强对技术机构工作行为的监督。严格按照省局《关于严格管理技术机构检验检测工作的通知》(皖质办发[XX]177号)要求,对伪造数据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超授权范围开展检测或违规出具测试报告的、承担法定检测任务时不执行国家收费标准的、不按相关检测协议进行检测或者只收费不检测的、不具备检测能力承担法定检测任务的等方面的问题,加大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严肃责任追究,视情给予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

五、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15、切实减轻各类企业负担。对系统内各类培训、收费和发证活动进行清理和规范;切实加大对涉企收费行为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打着服务旗号,巧立名目的搭车收费,超标准、超项目、超范围收费等乱收费行为,坚决查处名牌评比、检验检测、协会服务、行政执法中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抓住反面典型,严肃整治行业不正之风。

16、保障关系民生的专项工作的落实。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重点,加强对立足以质取胜、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确保食品安全、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落实情况的检查,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严肃处理产品质量重大安全事故和特种设备安全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行为,坚决纠正和查处各类不作为、乱作为和失职渎职行为。

六、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

17、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对中央、省委、市委和市局党组的决策部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泄露党和国家秘密,编造传播政治谣言以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参与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等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行为,坚决维护中央、省委、市委和市局党组的权威。

18、严肃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坚决落实中央对公务购车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出国(境)经费等支出实行零增长和市局“招待费和商品支出经费在去年基础上继续下降5%”的规定,继续开展治理“小金库”和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规范和控制领导干部职务消费,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和高消费娱乐活动,坚决纠正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挥霍等不良风气。

19、继续推进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以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案件为重点,严肃查办利用审批许可、执法稽查、检验检测、认证评审、名优推荐等工作之便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的案件。总结完善“五查一监管”的做法和经验,经常查一查有没有违规审批或违规执法、不当执法的行为;查一查有没有以权谋私、牟取非法利益,索贿受贿行为;查一查有没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以及其他不负责任的行为;查一查监管制度、监管手段有没有薄弱环节和漏洞;查一查有没有违反国家规定搞地方保护主义的行为。

20、切实增强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认真研究新形势下质监系统违纪违法案件的新特点,充分发挥查办案件在堵塞漏洞、健全制度、强化管理等方面的治本功能。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件投诉反映和每一条案件线索,切实做到有信必办、办则必果,有案必查、查则必果。要重视查处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严肃处理重大质量安全事件,坚决查处责任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行为和腐败问题。

七、全面实现“五个突破”,切实推动纪检监察工作迈上新台阶

21、完善机制,在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上实现突破。建立分管领导定期听取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汇报制度,进一步细化、量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指标,并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推动质监系统各项工作责任制的贯彻落实。今后,对各区县局、各直属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实行问责制。管辖范围的中层干部出了问题,单位“一把手”、分管领导和纪检组长要到上一级机关说明情况,查找原因,承担责任。

22、求真务实,在效能监察上实现突破。围绕市局重点工作的部署,以提高机关工作效能、改进工作作风、增强“三大服务”能力为中心,切实加强效能建设,坚决纠正和查处行政许可、行政执法、检验检测等履职活动中的不作为和乱作为行为。效能监察的结果要纳入年终目标管理体系,作为考核、使用和提拔干部的一项重要依据。

23、关口前移,在创新监督工作机制上实现突破。贯彻重在预防的方针,实现监督关口前移,以及时督促基层单位正确履行职责,确保市局党组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巩固反腐倡廉制度推进年活动的成果,注重强化制度的贯彻执行力,组织开展制度执行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真正形成“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工作机制。

24、纠建并举,在政风行风建设上实现突破。加强与当地主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建立联动互访机制。把政风行风建设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对政风行风评议位列当地后三位的,实行“一票否决”,单位及单位主要负责人当不得评为称职以上等次。深入开展群众性创建文明单位和文明行业活动,进一步提升质监部门的公信力和良好形象。

篇3:在质监系统计量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过去的一年, 各地对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尤其是2009年北方采暖地区供热计量改革工作唐山会议后, 各地都采取了许多行动。

一是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2009年唐山会议后, 河北、青海、山东、山西、甘肃等地纷纷召开供热计量改革工作会, 贯彻唐山会议精神, 主动积极地研究问题, 出台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 落实责任, 部署任务, 供热计量推行比较顺利。河北省规定, 2010年采暖季前各市既有大型公共建筑要全部完成供热计量改造, 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完成2000万平方米以上;所有新竣工建筑和完成供热计量改造的既有建筑, 全部实行供热计量收费, 全省供热计量收费面积达到3000万平方米。山东省要求, 2010年采暖季前安装温控与热计量装置的所有建筑, 全部试行按热量计价收费。地级城市中有31个地级城市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供热计量改革的实施方案或实施意见, 明确了供热计量改革目标以及建设、发改、物价、财政等部门责任分工等。

二是分户计量收费面积稳步增加。2009年出台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办法的地级以上采暖城市有48个, 实现供热计量收费1.5亿平方米, 比2008年增加了1亿平方米。天津市、山东省、河北省、吉林省、山西省、甘肃省等地的物价和建设主管部门还及时制定了供热计量价格指导性文件。这些文件的发布对推进供热计量改革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是新建建筑供热计量设施安装比例有较大的提高。北方地区大部分省市都出台了新建建筑强制安装供热计量装置的政策和文件。2009年北方采暖地区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新建建筑3.4亿平方米, 其中达到安装分户供热计量装置的有1.6亿平方米, 占新建建筑总量48%, 比2008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地级以上采暖城市中有61个已经明确规定了必须按照供热计量要求进行设计、安装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否则不予出具施工图审查合格证明、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不予验收备案、不得销售、不予供热等。这个“五不”政策的出台大大促进了供热计量改革。有没有执行“五不”政策已经成为检验一个地方是真改还是假改、是忽悠上级改还是利国利民改的重要标准。

四是“十一五”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有望按期完成。截至今年7月底, 北方采暖地区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1.2亿平方米, 占国务院下达的“十一五”期间1.5亿平方米改造任务的80%。加上正在改造的, 预计今年采暖季前, 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面积将达到1.7亿平方米。

五是2009年供热计量检查结果通报。2009年底我部开展了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检查, 其中供热计量改革检查涉及14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2 5个地级城市和9个县级城市。天津、河北、山东、北京等省 (直辖市) , 西宁、长春、青岛、东营、延安、呼和浩特等地级以上城市以及榆中、迁安、志丹等县级城市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目标明确, 责任落实, 政策配套, 措施有效, 工作成效明显。检查发现, 黑龙江等省, 中卫、定西等地级城市, 肇东、中宁、共和等县级城市供热计量收费相对进展较慢。在受检的123个新建建筑工程项目中, 发现没有安装供热计量装置, 违反工程建设标准的项目19个, 并下发了执法通知书。其中:北京市1个 (金顶街三区经济适用房项目) ;河北省石家庄市1个 (中基礼域项目) , 秦皇岛市1个 (湾海一号项目) ;山西省太原市1个 (和泰小区1号楼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1个 (蒙西世纪城项目) ;陕西省西安市3个 (中海国际社区熙岸项目、雅逸花园项目、玄武花园项目) ;辽宁省大连市1个 (幸福e家五期6区6-1号楼项目) ;吉林省长春市1个 (万盛理想国1期E组团3号、14号住宅楼项目)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个 (远大都市名都项目) , 鸡西市1个 (丰烨名居8号楼项目) ;甘肃省兰州市1个 (金地商务大厦项目) 、定西市2个 (正立瑞丽佳苑项目、中华路中学教学楼项目) ;宁夏自治区银川市1个 (园丁家园项目) , 中卫市1个 (美利城市花园项目) 、中宁县1个 (世纪花园锦绣苑项目) ;青海省海南州1个 (民族中学教学楼项目) 。

二、供热计量改革取得的经验

各地在推进供热计量改革的过程中, 积极探索, 取得了许多很好的经验。这些经验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借鉴和运用。概括起来, 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是供热计量改革的基础。供热计量改革只有在省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明确各部门分工和责任, 建立强有力的督查机制, 才能顺利推进。河北省将供热计量改革列入省政府对基层45个考核指标中的一票否决内容, 以省政府名义给各市下达供热计量收费指标, 要求市长亲自抓。新疆自治区把供热计量改革作为各城市参加“天山杯”竞赛评比的主要指标。天津市制定《供热单位供热计量量化考核办法》, 对先进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青岛市制定供热计量收费奖励政策, 2009年对实行供热计量收费的三家供热企业给予了3 0 0万元奖励。这些经验证明, 供热计量改革搞得好还是坏, 与政府主导作用成正比。城市主要领导能不能带头、能不能出面号召、能不能亲自动员对推进供热计量改革非常关键。

二是推进立法是供热计量改革的保障。目前天津、河北、山东、北京、山西等省市以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供热管理条例等形式将供热计量改革纳入了地方性法规或行政规章。《天津市供热用热条例》规定, 供热单位不按照供热计量规定实施计量收费的, 由市和区、县供热办公室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 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河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规定, 新建民用建筑未配套建设供热采暖分户计量系统, 未安装温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各地回去后, 要参考这些处罚规定, 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本地区处罚规定, 处罚手段不仅可以包括罚款, 还可以包括吊销执照、许可证等。

三是发挥供热企业主力军作用是供热计量收费的关键。天津开发区泰达热电公司将供热计量收费作为法律赋予企业的神圣职责, 加强六大环节管理, 切实发挥了供热计量收费主力军作用。承德市热力集团自2003年开始实施供热计量, 采取了“四步走”的政策, 既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又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在不增加热源的情况下, 供热面积增加了1/3。连续3年不仅没有出现计量和温控装置欠账问题, 并同步实现了计量收费的全覆盖。从这些经验可以看出, 推进供热计量收费, 必须明确供热企业是实施主体。对拒不实施计量改革或计量收费的供热企业经教育拒不改正的, 要尽快撤换企业负责人。

四是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促进供热计量收费的有效途径。合同能源管理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天津、承德、石家庄、唐山、长春、安阳等城市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推进供热计量改革, 效果非常好。实践证明, 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 把市场和政府的力量组合在一起, 不仅可以解决供热计量资金困难的问题, 同时还可以解决供热企业在节能诊断、改造、计量收费、热表检测、热表维修等方面力量不足的问题, 而且用户的节能积极性也可以调动起来。所以说, 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供热企业、用户、节能服务公司三方都可以获得利益, 国家也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五是多渠道筹集资金是可持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有效方法。山东、山西等地将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与建筑抗震加固改造、旧城和城中村改造、小区综合整治相结合, 有效地节约了资金, 降低了成本。内蒙古、山西财政按中央奖励资金1:1比例制定地方配套资金政策, 石家庄市财政今年安排1亿元专项用于供热计量改造, 寿光市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给予20%财政补贴。国家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正在发挥。

三、供热计量收费严重滞后

2009年虽然供热计量改革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但改革总体进度极不平衡。截至2009年底, 北方采暖地区安装供热计量装置的面积约4亿平方米, 实现供热计量收费面积1.5亿平方米。有2.5亿平方米安装了供热计量装置但是仍然没有实现计量收费, 不仅造成了资源的严重闲置和浪费, 更关键的是节能潜力被遏制, 节能空间远未发挥。2009年的新建建筑实现供热计量收费面积约为1600万平方米, 占当年新建建筑安装供热计量装置面积的10%, 还有90%没有计量收费。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宁夏自治区等省市新建建筑基本没有实现供热计量收费。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完成后, 实现供热计量收费约7000万平方米, 至少30%以上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完成后, 没有同步实现计量收费。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 组织领导不力。从省级层面来看, 虽然各省建设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都建立供热计量改革领导机构或协调机构。有些机构领导不力, 有些机构没有奖罚。有些机构没有开展工作, 供热计量改革还没有纳入省级政府工作议程。从城市级层面来看, 目前开展供热计量改革的城市有86个, 占69%。基本没有开展供热计量改革的城市有39个, 占31%。其中包括甘肃省8个, 河南省6个, 陕西省6个, 辽宁省4个, 吉林省4个, 黑龙江省4个, 内蒙古自治区3个, 山西省2个, 山东省1个, 宁夏自治区1个。在已开展供热计量改革的86个城市中, 只有31个地级城市以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的名义印发了供热计量改革的实施方案或实施意见。大部分城市没有明确横向的部门分工和合作, 供热计量改革工作形成不了合力。

第二, 供热单位收费主体责任不明确。尽管供热计量改革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政府积极倡导、居民呼声很高。但由于供热单位收费主体责任不明确, 导致供热计量装置的选型安装与计量收费脱节, 装表不收费现象日益严重。2008年建设部《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早已明确规定:供热单位是计量收费实施主体, 必须由供热企业负责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的选型、购置、维护、管理以及计量收费。但是目前这些责任在很多城市都没有落实到供热企业身上。供水、供气、供电的表都是由供水、供气、供电公司安装的, 唯独供热的表许多地方还是由开发商自行安装, 这种现象很不正常。开发商装的计量表质量较差, 有些仅是为了应付验收, 供热企业不愿按表收费。有一段时间市场上甚至出现了只有烂表、坏表才有销路的局面。出现这种局面, 严肃一点讲, 就是主管部门在与国务院节能减排的要求对着干。由于供热计量收费责任没有落实到供热企业身上, 再加上部分供热企业本来对供热计量改革就不积极, 导致供热计量收费严重滞后。

第三, 计量价格和收费政策不配套。北方采暖地区125个地级以上采暖城市出台供热计量价格的只有48个, 占38%。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政策缺位已经成为供热计量改革的一大瓶颈。希望在座的各位省市领导回去立即组织落实, 尽快出台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政策。

第四, 监管不力。2009年北方采暖地区新建建筑3.4亿平方米, 其中没有安装分户供热计量装置的有1.76亿平方米, 占新建建筑总量52%。新建建筑设计阶段基本都能够按照供热计量的要求进行设计, 但是施工阶段预留安装位置或安装质量低劣的计量装置等不到位现象仍非常严重。在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中, 一些省市没有同步安装供热计量装置, 节能改造与供热计量改造脱节。形成新建建筑供热计量装置安装不到位、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不同步的主因就是监管不力。目前很多省市虽然下发了一些文件, 但由于责任不明确, 措施不配套, 部门之间配合不够, 没有形成部门联动, 缺乏监管合力。在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质量监管、验收, 特别是质量监管和验收两个环节上缺乏有效监管。虽然供热计量已经成为《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供热计量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的强制性条文, 但很多地方没有严格执行, 导致新建建筑供热计量设施形成新的欠账。有的地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时, 也没有同步进行供热计量改造, 用户室内温度提高了, 但能节不下来, 只好开窗散热。有些地方没有严格按照《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从2007年10月1日强制新建建筑安装供热计量装置, 而是随意改动强制执行时间。

第五, 有些地方选用了不成熟的计量方法。《供热计量技术规程》在正文中指明目前成熟的供热计量技术路线包括户用热量表和热分配计法。虽然在说明中提到了流量温度法、通断时间面积法两种方法, 但是这两种方法目前还没有配套的产品标准, 在相关的产品标准出台前, 只应在一定范围内试点和实验, 不应大规模推广应用。但由于相关部门缺乏对供热计量技术的引导和监督, 目前不仅流量温度法、通断时间面积法, 还有不在规程内的温度法, 各地也在应用。这些没有产品标准的计量方法的大规模应用势必为计量收费埋下纠纷隐患。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做了一系列战略部署, 今年我部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质检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意见》。下一步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重点就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和四部委意见。具体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大力推行按用热量计价收费。从现在开始, 我们应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各地回去以后要按照要求, 制定供热计量收费实施方案, 倒排时间表, 全面取消以面积计价收费方式, 全部实行按用热量计价收费方式。各地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要在今年采暖季前报我部城市建设司, 统一公开登报发布。

二是完善供热计量监管体制机制。切实加强新建建筑供热计量工程监管, 在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验收和销售等环节, 落实建筑节能标准和供热计量装置安装的监管。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层层落实和分解责任, 哪个环节出问题, 就追究哪个环节负责人的责任。未达到供热计量要求的建筑一律不得发放相关证件。建立计量装置安装与计量收费衔接机制, 严格执行《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 制定供热单位选型、购置、维护管理供热计量器具的实施细则。热量表和温控阀一定要由供热单位统一公开购置, 不能再任由房地产开发商购置。对符合供热计量条件的建筑, 供热单位必须无条件地实行供热计量收费, 并负责供热计量器具的日常维护。对于只进行了节能改造的项目, 必须按照“谁欠账, 谁还”的原则, 要求相关单位补装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否则, 不予通过验收备案, 不予拨付中央奖励资金。

三是引入节能服务公司模式。节能服务公司模式是一种体制外促进体制内改革的好办法。引入节能服务公司模式介入计量收费, 可以热力站为分界线, 由节能服务公司负责换热站、二次管网及用户的计量表安装、节能改造、运行维护和计量收费, 再加以中央奖励资金的激励和引导, 不仅可以消除供热企业的垄断, 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利用节能服务公司推行计量收费的新模式, 另开了推行计量改革的新路。目前国务院转发了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 提出了具体措施。各地要积极探索, 重点扶持一些有实力的节能服务公司, 利用市场机制, 进行节能改造、计量改造和收费。

四是加强供热计量产品质量监管。各级供热主管部门要配合质量监督部门做好供热计量产品质量监管。要建立企业监管档案, 依法强化供热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和制造许可监管, 严厉查处无证生产、不按产品标准和已批准的型式进行生产以及将不合格产品出厂销售的行为。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依法组织开展供热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抽查结果要向社会公布, 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要依法进行处理。同时, 各地供热主管部门要明确供热计量产品的质量要求、售后服务标准, 严把产品的使用门槛, 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

五是保质保量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目前正在组织实施的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近6000万平方米, 各地要精心组织, 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十一五”期间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我部将联合财政部密切跟踪改造进度和质量, 根据各地工作进展和节能改造的积极性, 及时对改造任务指标做调整和奖罚, 将任务指标向改造积极性高、改造项目效果好的地区倾斜, 并公布那些未完成任务的地区和单位, 给予通报批评。

六是加强检查和督促。我部将实行供热计量改革进度公开公示制度, 定期公开各省市供热计量进展情况。对推进不力的省市, 将给予通报批评。各省级建设主管部门也应对各城市建立供热计量改革进度公开制度, 对推进不力的城市给予通报批评。我部今年将对已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的北方采暖城市进行复查, 凡是住宅供热计量收费面积占集中供热总面积的比例低于25%的, 必须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 取消资格, 全国通报。

五、几点具体要求

一是提高认识。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约为28%左右, 而且逐年上升。建筑能耗是刚性的, 北方地区不实行计量收费, 用户自身很难调节。北方地区建筑总量占全国建筑总量的比例不到10%, 但所耗能却占了40%以上。北方建筑能耗有两大板块浪费严重。最大的一个板块就是供热能耗, 占了40%。第二个板块是大型公共建筑的耗能, 比发达国家能耗高30%左右。所以说, 供热是北方地区最大的建筑节能领域, 必须下决心实行供热计量改革。

二是健全组织机构。各地必须明确责任和分工, 要把供热计量改革的压力和任务分解到各城市、各部门。物价部门不出台计量热价, 就追究物价部门责任。物价部门出台了计量热价, 建设部门不执行, 就追究建设部门责任。供热企业拒绝按用热量计价收费, 就追究供热企业领导责任。这些责任都要非常明确。各地必须把供热计量改革目标完成情况, 作为各级建设主管部门以及供热企业的负责人业绩考核的最主要内容, 实行一票否决, 并公之于众。

三是尽快制定供热计量价格。没有出台计量热价的城市, 建设部门要积极配合物价部门尽快在今年采暖季前制定出台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办法。两部制热价中按面积收取的基本热价比例按30%、按热量收取的计量热价按70%执行。在制定计量热价时, 应将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的维护、更换、管理等成本纳入热价成本。这项工作我们将在今年采暖季前全面检查, 并将结果通报全国。同时, 我个人也会根据检查结果给相关的书记、市长写信, 督促供热计量改革工作。各省级建设部门回去后要赶紧布置这项工作, 对北方采暖城市没有出台计量热价的城市要督查出台。对没有出台计量热价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城市、园林城市等要限期整改, 整改不合格的取消其称号和国家财政奖励资金。

四是制定实施方案。各地要依据《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 制定供热计量工作实施细则或管理办法, 编制供热计量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 制定供热计量工作实施方案。各省 (直辖市、自治区) 及地级以上的城市要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质检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意见》 (建城[2010]14号) 文件的要求, 明确计量收费目标, 并分解落实。实施方案今年采暖季前由各省级建设主管部门汇总后报我部城建司备案, 并将纳入到今年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检查的重要内容。

五是规范计量方法。各地要按照《供热计量技术规程》的要求, 开展供热计量方法清理规范, 对于不符合《供热计量技术规程》的地方标准要予以修改, 没有国家产品标准的计量方法可以试验示范、但不得大面积推广。

篇4:在质监系统计量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办公室工作、宣传思想工作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传达学习全省党委、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精神,围绕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决策部署,总结交流办公室工作和教育宣传工作经验,部署当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办公室和教育宣传工作。

过去的一年,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条主线,谋发展、推改革、促公平,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十二五”教育规划胜利收官。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凝聚着办公室同志和教育宣传工作同志的心血和汗水,离不开大家公而忘私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大家恪尽职守的忘我奉献。大家功不可没。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对大家的工作是肯定的。一年来,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以习近平总书记“5·8”重要讲话为指导,以“五个坚持”为统领,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大势,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充分发挥中枢、桥梁和参谋助手作用,在参谋辅政、统筹协调、督导检查、保障运转、应急处突、优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实效,调研、文稿、信息、督查、文件、会议、事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较好地适应了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的要求,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服务保障。一年来,全省教育宣传工作围绕委厅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主流媒体在教育宣传中的主力军、主阵地作用,主动适应教育宣传工作新形势、新任务,主动迎接网络新媒体、新技术的挑战,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教育关切,对教育舆情分析研判处置的意识、能力不断增强,云南教育网网站、《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学生新报》等刊物的教育宣传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在此,受周荣厅长和其他委厅领导的委托,我谨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通过你们,向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和教育宣传工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

刚才,杨红琼主任传达了全省党委、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精神,陈兴华社长宣读了教育宣传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表彰决定。昆明市教育局、永平县教育局、澜沧县教育局、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学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6家单位办公室同志围绕业务工作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很有启发,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午,我们还邀请到省教育厅原厅长杨崇龙同志、省政府办公厅督查一处处长陶致东同志进行办公室业务工作和教育宣传工作业务培训,机会很难得,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一并抓好落实。

下面,我就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和教育宣传工作分别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

办公室处在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的枢纽位置,是各级机关的中枢。习近平总书记在1990年3月撰写的文章《秘书工作的风范——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中曾言简意赅地说:“办公室,是一个单位、一个系统、一个机构的关键部门。办公室工作如何,对党委乃至一个地方全面的工作影响很大。”“办公室工作做好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就有了可靠保证。”在座的大多是办公室主任,还有许多同志在办公室岗位上一干就是10多年,对办公室的职责、定位、工作重点都很熟悉,对办公室在本单位、本部门中的重要作用更是深有体会,办公室的每一项工作都是本单位、本部门的大事,都会对推动工作落实产生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办公室工作,2014年5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中办调研,召开座谈会并发表了“5·8”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对做好新形势下办公室工作和办公室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从大的方面看,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国家、省的各项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对未来五年的发展进行了总体布局;从全省教育系统来看,当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时期,改革任务多、涉及面广,提升教育整体水平的压力大。这是总的形势,我们教育系统办公室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总的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紧紧围绕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好全省党委、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精神,切实推进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要摸清家底,在调查研究上有突破。调查研究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有人说,调研是办公室主任的“营养源”。办公室主任只有不断吸收调研的营养,才能使自己头脑中的“材料库”逐渐丰富起来,才能变得耳聪目明、脑清手顺。我们办公室每年都要写很多报告、总结以及各式各样的材料,写好这些材料的基础是家底清、情况明,关键就在于是否深入调研、真实调研,掌握了真实情况。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把调研作为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要准确把握影响全局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领导关注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安排专门的经费和时段,每年组织力量对本区域内的教育总体情况、分类型教育发展情况以及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一轮深入细致全面系统的调研;各校办公室则要对本校师生思想情况、教学情况、校园安全情况等进行摸底分析并与其他同类高校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摸清家底现状、找准问题根由、提出对策良方,每年要形成几份高质量、高时效、高水平的调研报告,让更多的调研成果进入领导视野,转化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要写好材料,在以文辅政上有提升。写材料是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形象工作、基础工作,是办公室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办公室的“脸面”,这项工作抓不好其他工作抓得再好都徒劳无益,办公室工作也很难得到领导的认可。做好文稿起草工作,是办公室出谋划策、以文辅政的主渠道,也是办公室能力和水平的直接体现。办公室工作不论是决策参谋、信息调研,还是督促检查、综合协调、后勤保障,都要倚重文字这个工具,其中文件、领导讲话等文稿是机关、学校实施决策和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一直充当着办公室的主要“产品”,事实上已成为衡量办公室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随着教育交流的增多与交流层次的提升,以及各级教育领导班子配备进一步专业化、知识化和年轻化,要求材料的内容更新颖、范围更广泛、实效更鲜快、情况更明晰,对材料的内涵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写好材料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提升以文辅政的水平非常迫切,办公室工作面临新的考验。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加强调查研究,抓好文稿起草服务队伍的建设,要把写好材料作为首要任务切实给予保障、部署和安排,要在吃透上级精神、领会领导意图、掌握基层工作的基础上,用新思维、新观点、新理论来阐明领导意图、反映工作情况,做到立意高、文风实、语言精,多出有分量、有反响的精品之作。文稿起草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办公室的领导要多关心文稿起草人员的学习、生活、成长进步,竭尽全力为他们排忧解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要加强协调,在保障运转上有优化。一个单位,就像一台大机器,机器要运转,处在中枢位置的办公室很关键。今年,全省政府系统办公(厅)室的工作主题为:服务质量效率提升年,目标是形成“内外顺畅、上下联动、运转协调、各方一致、优质高效”的工作合力,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效率。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弹好钢琴”,进一步强化“一盘棋”意识,建立健全内部各部门、科室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项工作任务不掉链子、不断档,不拖沓、不延误,形成左右协调、上下一致、快捷高效的良好格局。要让日常工作顺起来,统筹做好公文运转、会议管理、信息报送、保密等工作。要让重点工作统起来,特别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系统性综合性越来越强的背景下,许多工作需要各部门合力攻坚、联合施策,对重点工作的统筹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办公室要牵头抓总,着力形成统筹有力、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确保重点工作高质量完成。要让应急反应快起来,事实证明,部分地方和学校办公室在紧急情况快速反应机制上还不完善,反应迟缓、协调配合差。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的应急反应,加强应急值守,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并迅速上报有关情况,科学应对媒体,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谐。

四要补齐短板,在能力提升上有进步。何金平秘书长在全省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上分析了办公室工作中还存在的“三大短板”,分别是能力的短板、机制的短板和责任心的短板。这些问题在我们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中,也不同程度存在。如“在善学、善思、善谋、善用上离领导、离基层、离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公文旅行时间过长,运转效率还不够高”“制度设计还存在盲点、错位、缺位”“在办文办会办事过程中,‘差错漏误迟等现象时有发生,责任心不到位”等等问题,可能就发生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要坚持抓学习,结合“两学一做”,原原本本学习研读习近平总书记“5·8”讲话精神,要奉为经典、熟记于心、经常对照,把握核心要义、领会思想精髓,在学习中提升本领、在学习中促进人格修养升华。要抓机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能力,要进一步优化政务流程,将“流程化”的理念贯穿于所有岗位、各个环节,做到工作规则制度化、工作流程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机关运行成本。要抓作风建设,坚持以优良的作风带行风促政风,把握政治关、法律关、政策关、程序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动真格,用心用情用力工作,力争工作零失误、细节零缺陷、服务零缝隙。

五要强化督查,在狠抓落实上有韧劲。今年年初,在全省政府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期间,套开了省政府督查室成立以来第一次全省政府督查工作会议,刚才杨红琼主任传达了有关会议精神,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认真领会,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做好教育系统的督查工作。今年还是搭建教育改革主体框架的关键之年,对教育系统全面深化改革政策措施落实的督查任务重、要求高,要树立“人人都是督查员、个个都是落实者”的全员督查理念,引导教育系统办公室干部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形成统筹协调抓督查、齐心协力促落实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加强省、州(市)、县(市、区)以及学校办公室联动督查机制,整合力量,构建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横向配合、纵向联动的常态化“大督查”格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教育重要决策部署分解立项、统筹督办,对定下的督办事项要雷厉风行、务必见效,对发现的问题扭住不放、一抓到底,切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落实,推动省委、省政府和委厅决策部署“落”下去,让狠抓落实效果“实”起来。要牢牢盯住省领导对重点问题的批示要求、在调研时做出的指示、交办的事项以及委厅重要会议做出的决策、重要文件提出的要求以及明确的工作任务,要把握决策部署的核心、抓住事关全局的轴心、瞄准贯彻执行的靶心、找准狠抓落实的中心,分清轻重缓急、主次先后,做到有的放矢、综合平衡、循序渐进,全力推进关键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的重点工作、重大事项、重点项目落地落实。

二、关于教育宣传工作

近年来,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敏感度、期望值空前提高,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教育公平问题成为最大民生问题之一备受社会关注。就我省而言,“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矛盾仍然突出。客观解读教育政策措施,理性分析教育需求,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凝聚人心,营造良好氛围仍然是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保障。新媒体的兴起,使得舆论传播方式多样化、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速度快捷化,如何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如何开展好教育宣传,宣传什么、怎么宣传?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教育宣传工作者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理性对待,快速反应。当前我省教育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三五”规划勾画了云南教育发展的战略蓝图,要把战略构想变成美好现实,把各项规划变成实际行动,需要教育宣传工作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

(一)要努力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在教育改革发展面临复杂形势和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下,教育宣传工作要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式,将工作精力和工作重心转向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走向等方面上来。要敢于直面热点、难点、焦点,要善于回应社会和网民关切,尤其是对于教育或校园突发事件,要充分认识负面信息传播的危害性和不可控性,快速反应,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抢占舆论制高点,全力以赴做到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第一时间回应关切、第一时间阐释政策,力求把利益格局讲明白,把相关背景讲清楚,把现实困难讲透彻,最大限度避免将突发事件演化成媒体事件。各地各校要从稳定教育发展大局的高度予以审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社会关注面广、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诸如教育公平公正、阳光招生、师德师风、校园突发事件、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收费、择校等等,解释清楚,回应及时到位。

(二)要通过树典型、出精品不断扩大云南教育的影响力

树典型,出精品,是教育宣传工作的着力点。要着力宣传教育一线和各个工作领域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塑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有影响的教书育人楷模,使他们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典型经验和典型人物来自于基层,来自于学校,关键在于挖掘和提升,树典型既是新闻媒体的工作责任,也是各地各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树典型,出精品,是一项需要智慧、需要投入、需要创新的艰巨工作,需要我们建立教育新闻资源共享机制,上下联动,合作共赢。各地各校要具有新闻敏感意识,具备策划意识、高端意识和联动意识,经常筹划与组织采访活动,经常与主流媒体保持沟通联系,经常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媒体进行合作,借水行舟,借势发力,共同做出精品,创出品牌。去年,省内主要媒体及云南教育网、《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和《学生新报》主动发挥教育宣传主阵地、主渠道的功能和作用,围绕重点工作,开辟专栏专版,推出系列报道,宣传效果显著。如,《云南教育》编辑了各地州教育改革发展的专刊(栏),深入报道了地方教育改革发展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成功经验,对各地起到了典型引领、经验借鉴的作用。去年,教育媒体记者深入基层,报道了许多长期扎根贫困山区、边疆民族地区,为云南教育发展默默奉献的教师,用优秀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鼓舞广大教育工作者,起到了典型引领、正面宣传、传播正能量、鼓舞干劲的作用。今年,这样的宣传报道方式要继续发扬,再树先进典型,再出宣传精品。

(三)要始终重视教育宣传干部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从目前形势看,教育宣传必须有一支专职队伍来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进一步健全省教育宣传机构,云南省教育宣传中心负责统筹、协调与指导全省教育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各地各校都要组建相应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地本校的宣传工作。其次,要配备和选拔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同志充实到新闻宣传和通讯员队伍中来,建立健全各地各校通联站,加快形成与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保障。此外,还要把媒体素养提升作为教育宣传干部队伍建设的“必修课”。客观讲,我们现在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部分干部同志“面对媒体不知该怎么说”,有的干部还患有“媒体恐惧症”,这说明我们的媒体素养还是很欠缺的。各地各校要加强教育宣传工作相关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与媒体协调沟通的能力,使他们敢于、乐于、善于与媒体打交道,想用能用善用媒体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要着力培养教育宣传干部队伍的危机公关意识,学习和掌握与媒体沟通的技巧,提高教育和校园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能力,妥善处理和化解教育舆论危机事件,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

(四)要进一步发挥优秀教育报刊主阵地作用

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大力加强教育舆论阵地建设。教育厅网站、教育报刊社以及各地各校所属的各类教育媒体,都应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凝心聚力,共谋大局。目前,由省教育厅主管、云南教育报刊社主办的“两刊一报”在教育宣传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不断加强,已形成品种齐全、覆盖各级教育的格局。《云南教育》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公益性原则,面向全省教育系统,着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委厅有关政策部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获取先进教育理念与方法的重要途径。《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办刊坚持服务教育科研、服务基层教学的指导思想,着力研究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及时反映教改成果,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学生新报》是中国教育学会指导的一份质量优良、颇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少儿读物。自创办以来,一直以“向全省各族少年儿童提供丰富营养的精神产品”为己任,为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

各地各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好《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刊物的宣传发行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学生新报》的推荐和使用工作,切实把订阅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扩大“两刊一报”的覆盖面;要集中力量抓一批发行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学校,及时总结宣传,着力解决“两刊一报”在宣传订阅工作中存在的空白点。最后,还要强调一点,各地各校要加强对教育报刊宣传工作的管理,防止放任自流,坚决制止质量低劣或内容不健康的报刊进入校园。要充分利用我省教育“两刊一报”这一宣传阵地,积极组稿、投稿,努力扩大优秀教育报刊的覆盖率,增强优秀教育报刊引导舆论、交流信息、树立新风、培养新人、维护稳定的功能。

篇5:在质监系统计量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靳道强(2011年7月8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上半年全省质监工作情况,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会上,13个市局和5个技术机构分别作了发言,省局监察室通报了上半年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上半年全省质监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全省系统按照年初省局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四增一保”的总体要求,履职尽责,扎实工作,既定目标顺利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概括上半年工作,主要有五个特点:

(一)促进经济转型有为有位。一是质量振兴工作深入推进。积极做好质量强省筹备工作,完成《省长质量奖管理办法》和《质量强省目标考核细则》初稿。继续推进质量兴市,对徐州、盐城和沭阳的“质量兴市”活动组织了省级验收。苏州市、南通市率先开展质量强市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二是宏观质量管理得到加强。

用管理标准化工作,全省35633家单位顺利达标。上半年,全省累计发生各类特种设备事故2起,死亡3人,未发生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5起,死亡人数减少2人。三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良好。抽查重点工业产品8682批次、平均合格率为96.14%,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抽查食品5373批次、平均合格率为96.09%,实现获证企业和发证单元监督抽查全覆盖,同比上升2.56个百分点。加强季节性、时令性产品专项抽查频次,抽查妇女用品263批次、平均合格率为92%,抽查儿童用品222批次、平均合格率为98.6%,均比上年专项抽查有新提升。四是“双打”行动成效显著。“双打”期间,全系统共排出56个重点整治区域、12类重点整治产品,出动执法人员27555人次,立案查处案件1721起,查获违法产品货值17525万元。经过综合整治,全省56个重点整治区域的产品抽查合格率从64%上升到97%,出厂检验合格率从62%上升到89%。《中国质量报》专题报道了江苏“双打”工作成效,总局在苏州召开了“双打”总结会议。

(三)推进惠企利民有板有眼。一是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工作成效显著。各市、县局全面加大了系统应用力度,从验收结果看,运行情况总体优良。今年1月1日至6月15日,全省系统(不包括南京局)网上行政行政许可办件量达44308件,网上行政处罚案件办理量达2616件,均超过系统开通至去年底办

准筹建道路照明等7个省中心,完成机械刀具及零配件、电梯及零部件、船用金属材料、液压机械等项目的筹建方案论证,完成皮革橡塑、洁净设备等项目的验收工作。二是法制建设得到加强。首次面向社会公开征求立法修改意见,完善《江苏省服务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着眼提高执法水平,编辑出版《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疑难案例解析》。三是机构队伍建设取得了新成绩。市县局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机构调整、人员定岗、干部选拔等工作顺利实施,在机构数量、机构规格、领导职数方面有了新的加强。认真做好市县稽查人员落实编制工作,精心制定政策文件,先后三下两上、十易其稿,为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坚持阳光操作,全程接受监督,做到政策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目前,直接认定和考评选拔工作已经完成,市县稽查人员落实编制工作接近尾声。开展了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工作,组织了144项志愿服务活动。四是党风廉政建设创新发展。扎实推进“三联”预防工作,制定出台工作方案,遴选了130家企业联系点和联络员,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积极探索“三效”评价机制,以“效率、效益、效果”为核心,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动态评价模型。此外,全省系统政务、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老干部工作得到加强,协会、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

(五)争创“三甲”活动有声有色。2010年是开展“争先进位创三甲”活动的起步之年,全系统上下同心、联动推进,掀起了

济发达地区质监局为坐标,自加压力,奋力争先。其中,无锡局在列出的30项争创指标中,有21项指标进入地级市质监局“三甲”。

上半年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省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奋发进取、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局党组,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省系统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当前质监工作面临的形势

谋划下半年质监工作,必须对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对形势总的判断,仍然是“三个越来越高”。结合当前实际,从以下五个方面作进一步分析:

第一,从政治层面看,胡总书记“七一”讲话为我们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了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初步解读胡总书记讲话,有很多新思想需要我们深刻领会和把握。一是“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党”。二是“两个硬”和“两个只有”,“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

第三,从企业层面看,转型发展对我们提出了改进服务和参与事务的双重要求。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关系复杂多变,国际汇率磨擦和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国内通胀压力日渐明显,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加强,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江苏企业发展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企业对质监部门的服务需求进一步提升。这次赴江阴、泰兴调研,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企业对我们提出的需求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改进服务。广大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要求我们充分发挥技术标准的先导作用,帮助他们抢占国际标准制高点;要求我们大力实施名牌战略,进一步提高打假保名优的力度;要求我们加大软、硬件投入,加快建设高水平的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产品换代、技术创新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技术服务。另一方面,参与事务。不少重点企业提出,企业独立或者与质监部门合作建立检测机构,质监部门应更多地把检验检测交给第三方机构承担,应把许可证审查等事务交给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办理等。对这些需求,我们要深入研究、准确把握、积极回应,不断提高服务企业、促进发展的有效性。

第四,从社会层面看,以食品安全为代表的产品质量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接二连三,人民群众对此议论纷纷,“不知吃什么好”的说法不绝于耳。今年以来,媒体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进一步升温,周周甚至天天都有“热门”

下半年,全省系统要按照省局全年工作部署,继续大力推进、抓紧落实,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重点做好以下12项工作:

(一)全面推进质量振兴。一是谋划推进质量强省。争取省政府启动质量强省工作,设立省长质量奖,建立质量强省工作领导机制、推进机制和考核机制。鼓励条件成熟的地区先行开展质量强市活动,把质量振兴工作提高到新水平。二是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建立完善名牌发展政策体系,争取7月底前出台《江苏名牌管理办法》和《江苏省名牌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实施名牌战略提供政策依据。强化品牌培育,开展2011年江苏名牌产品申报评价工作,力争全年培育发展500个以上的江苏名牌。三是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质量信用评价工作,年底前完成省级名牌企业、质量奖企业、省级发证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的质量信用评价,启动特种设备制造、计量器具制造、强制性认证企业质量信用评价工作。加强质量信用评价信息化建设,7月底前成立专项课题组,组织开展全省质量信用信息归集、使用平台研发工作,争取年底前实现质量信用评价管理信息系统试运行。

(二)大力实施标准战略。一要提高企业标准化水平。继续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确保年底前全省采标增长15%。深入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标准化试点工作,指导新建

1分类分级监管有效性,年底前对50%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实施分类分级监管,对全省电梯维保企业开展首次星级评定。三要加强重点产品监督抽查。立足保民生、保安全,对食品获证企业按照发证单元实施监督抽查全覆盖,对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加大跟踪抽查力度,对中秋国庆热点食品、冬季防寒用品、年货等时令性和季节性产品开展专项监督抽查。

(四)加快装备载体建设。一是,国家中心建设要倒排工期。国家中心建设要能快则快,快则赢得机遇,慢则丧失时机。确保年底前完成7-8个国家中心建设任务,其中有机食品、食品包装、硅材料、盐化工、丝绸及服装等5个国家中心具备验收条件,白酒、中低压配电设备、半导体照明等3个国家中心完成基建和设备采购等工作。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力争今年总局新批筹建3-5个国家中心。二是,省中心建设要快马加鞭。8月底前完成配电设备、农用化工、精密模具、饲料、数控加工设备等5个省中心建设任务,组织项目验收;9月底前完成新光源、道路照明、环保设备、石化装备、太阳能光热、石油机械、救生设备等7个省中心建设方案论证,编制筹建任务书;年底前完成电光源、高性能纤维、五金工具、茶叶、机械零部件及刀具、船舶金属材料等6个省中心建设任务,组织项目验收。三是,技术机构资源整合要乘势而上。抓住食品检验机构实施资质认定的契机,推动5至8家市县食品实验室资源整合,逐步解决县级食品检验机构

3体要做到“四全”:第一,全面整改。省局层面,主动邀请相关专家,进行预考核;市局层面,要对照省局的整改意见,逐条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报告要在8月底前报省局;县局层面,整改工作由市局组织落实。第二,全部覆盖。从7月1日起,新建区局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全部开通。各市局要确保从9月1日开始,所有区局实现行政权力事项100%在网上运行。9月份,省局将组织“回头看”,评定各市局考核等次。第三,全程监督。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法制监督、电子监察工作网络,落实相关制度,细化工作标准,实现法制监督、电子监察的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第四,全力试点。一方面,抓好规范权力名称和裁量标准试点,争取年底前基本到位;另一方面,抓好行政权力网上运行与部门核心业务融合试点,争取年底前基本实现认证和质量条线部门核心业务与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系统有机融合。

(六)切实提高执法效力。一要端正执法宗旨。质监部门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坚守公益性是执法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始终把维护国家和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执法准则,由更多地考虑部门利益、单位利益,向更多地考虑促进社会进步、增进民众福祉转变,以执法来保安全,以执法来保民生,以执法来保发展。要按照突出重点领域、保障质量安全的总体要求,加强和改进对各市局执法工作的考核,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二要开展专项整治。

5保年内实现节煤20万吨的目标。四要发挥认证的节能促进作用。积极拓展节能认证领域,扩大节能产品认证范围,组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推进变压器、线缆桥架等自愿性节能产品认证。

(八)扎实抓好行评工作。今年,省委、省政府对包括质监部门在内的10个执法部门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全系统省、市、县三级机关及技术机构均须参加评议,下级机关的评比成绩直接影响上级机关的总分构成。为此:一要落实责任。本次行评是全行业参评。各单位要守土尽责,班子成员要群策群力,做到迎评重担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标。二要加强沟通。质监工作是群众性工作,要以行评为契机,多汇报、多沟通,争取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要主动向四套班子领导和当地行风建设主管部门汇报工作,向市委委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情况,向广大企业征求服务意见和建议。要通过门户网站以及设立专门电话等方式,倾听群众对质监部门的诉求。三要抓好融合。行风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融合在各项工作中。要将行风建设与争先进位创三甲活动、与做好职能工作有机融合,善于利用各项工作推进行风建设,通过各项工作展示行风建设成果。四要务求实效。抓行风建设,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要认真梳理排查近年来社会各界在行风评议、作风评议、软环境建设评议中提出的收费、办班、技术服务、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利用今年参加评议的契机,从易到难、从急到缓,切实解决

一、两件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问

篇6:在林业系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加强生态建设,保护森林资源,促进产业发展

努力实现兴林富民的新跨越

——在林业系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年月日

高玉柱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及中共扎兰屯市委五届八次

全委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年工作,研究部署年工作,加强生态建设,保护森林资源,促进产业发展,努力实现兴林富民的新跨越。

一、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年林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及上上级林业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指导下,我们从开发绿色生态产业入手,以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保护森林资源,强化政府职能为重点,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务实创新,狠抓落实,胜利完成了各项工作,林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抓规章、建制度,规范管理

为加快和适应林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在年制定的林场管理办法、基层林业站管理规定、局机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年又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同时制定出台了机动车辆管理制度、备品管理制度、招待管理办法、木材生产及销售管理制度、扎兰屯市退耕还林工程工作制度等,使各林场、林业站及局各部门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基本上达到了管理规范化、行政法制化、办公自动化、产业发展科学化、经济发展快速化的目标。

(二)抓生态、强管护、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工作

年我市退耕还林续建任务为万亩,新建工程任务是亩,工程任务大、责任重,由于全体退耕还林工作人员认真按照《扎兰屯市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区保护管理办法》办事,深入现场严把种苗质量和造林技术关,全面完成退耕还林工程任务,工程质量受到上级好评。、薪炭林建设工程全面实施

通过向上级争取,年得到国家投资万元,对雅鲁河流域两岸进行生态治理,在卧牛河、高台子、成吉思汗三个镇,共营造柳树及胡枝子林万亩。既改善生态环境,又为农民提供薪炭材,是一项兴林富民工程,现已完成工程任务。、市区周边公益林建设正式启动

年月,市林业局协助市生态建设小组向社会公开招标,签订责任状,由林业局提供种苗,中标户投劳,落实“谁造谁有、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其中招标造林亩,承包荒山造林亩,归户管护亩,使市区周边的亩荒山绿化落到实处。、次生林归户管护工作全面推进

年生态办及林场共发包归户管护次生林面积亩,现已实现归户管护总面积达多万亩。由于山林权属明确,责权利统一,群众生态建设投入大、质量高,使当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归户农民得到了经济实惠,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森林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年,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严管强护措施,共出动各种宣传及林政防火检查车辆多台次,查处涉林案件起,打击处理违法行为人人,行政拘留人,收缴木材立方米,收复林地亩,收回林木损失费多万元,取缔无证木材加工点处,流动火锯处,有效地打击了犯罪分子。

全面做好防火工作,由于领导重视、职工努力尽责、宣传到位、准备工作到位、火源管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措施得力,取得了春秋两防无火灾的好成绩,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表彰。

(三)抓项目,促发展,拉动林业经济

年,我局继完成了成吉思汗标准化苗圃建设及哈多河胡枝子基地建设工程任务后,又完成了一万亩薪炭林建设工程任务。随之呼伦贝尔市岭东三旗市防火设施建设项目和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工程也争取到位,将于年得到实施。届时,将对我市的生态环境的改善、森林资源保护、林业经济发展、职工安置就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

(四)抓产业、建龙头,带动基地发展、基础产业稳健发展

年,我局畜牧业发展迅猛,牲畜头数由万多只已发展到万多头只,牧业产业为职工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哈多河胡枝子基地建成达效,共采集胡枝子种子余斤。、新建龙头企业投产达效

年,我局共新上产业项目两个,即森林食品生产与加工项目和食用菌开发项目,两个项目的开发对合理保护与开发森林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开辟了道路,林业局系统广大职工积极投身生态产业建设,共入股万元,创建了蒙森森林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现产品已上市,公司运行良好。成吉思汗林场多方筹集资金,成功地种出了黑木耳、香菇、平菇等食用菌,为系统的食用菌开发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目前,成吉思汗苗圃又利用采伐剩余物及食用菌生产剩余物研发炭棒生产项目,预计前景很好,实现了创办一个产业、带动一片基地、发展一方经济、解决一部分就业、打造一个品牌,全局上下抓经济、求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抓队伍、树形象、重实效、双文明建设又上新台阶

年,我们狠抓了职工队伍建设,使我们干部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树立了林业职工队伍的形象,造就了一个团结、勤政、廉洁、务实的班子,形成了一个万众一心谋事业求发展的政治氛围,努力为单位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济沁河林场解决了多年梦魅以求的常电,各林场、林业站都更换或配备了车辆,逐步改善了办公条件,为今后林业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林业局环境大大改善,职工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二、年工作部署

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中共扎兰屯市五届八次全委会议精神为指导,紧扣全市“生态立市”和“兴林富民”战略,打破林业工作上传统的思维定势,结合我局实际,从转变经营观念提高认识入手,以做好森林保护、公益林管护工作为重点,以耕地、草场及林下资源为依托,合理开发利用林下资源,发展非林非木产业,做大做强林区生态畜牧业、种植业及森林食品采集与加工业,以草场重新划分和落实公益林承包管护二项工作为切入点,最大限度地安置林业职工及家属就业。努力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奋斗目标,实现兴林富民征途上的新跨越。

(一)加强政治学习和理论武装,统一职工思想,提高干部素质

要继续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要从理论性、实效性和广泛性三个方面入手,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组织集中培训和职工自学,做到学习有记录、人人有体会、次次有总结,努力提高林业职工队伍的政治素质,为我局的林业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政治保证和人才支持。

(二)增强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是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目前,资源危困及生态恶化的现状并未得到完全遏制,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仍很艰巨,如何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是时代赋予我们林业人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增强生态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要摆脱不适应时代和社会的传统观念,传统思维方式,树立发展是硬道理,能快就不能慢与时俱进的进取观;克服平平淡淡无所作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平庸意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通过提高业务素质,开发启用人才、引进人才、不断增强干部职工队伍的发展能力和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彻底打破封闭意识,树立兼容并蓄、互惠互利的开放观,将我们所需的人才及技术引进来,产品打出去,提高我们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要增强法制观念,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牢牢掌握生态建设及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要竭力改变重索取、轻投入、粗放经营、效益低下,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经济增长观,树立以保护资源,改善生态,生态与经济双赢的资源开发观,要树立人人有岗位、户户有产业,共同致富的经济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树立大局意识,强化纪律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管理,提高效率,恪尽职守,完成本职工作,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发展。

(三)努力做好森林保护工作,加强生态建设力度,完成四项职能任务

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及滥砍乱牧、滥捕监猎是森林的四大灾难,如何保护好森林资源是我们林业职工的重要职责。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要认真履行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及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的职责,要结合林业产业发展、公益林承包管护、次生林归户管护等工作,将森林资源保护、封山禁牧工作与林下资源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深化林业管护体制改革,建立家庭生态林场,家庭或联户公益林管护区。严格落实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责任制,实施“谁管护、谁开发、谁受益”的优惠政策,有效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森林资源。防火办要积极抓住呼伦贝尔市岭东三旗市防火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到位这一机遇,贯彻严管钱、质为先的原则,把我市的防火设施建设搞上去,提高我市对森林火灾的防扑能力。确保我市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病防办要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做好我市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扑救工作。各林场、林业站要因地制宜地引导林场职工,建立保护和开发利用森林资源责任制,在严格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林下资源,努力将林下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让管护者受益。

——要认真做好森林法的宣传工作,加大依法治林工作力度,认真贯彻“两法两条例”,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的两个素质,要做到勤政、廉洁、高效、务实,要依法维护林权证的合法权益,要严厉打击滥砍盗伐,滥挖乱牧、滥捕滥猎、毁林开荒、非法占用林地的犯罪行为。要采取电视曝光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依法治林变为公民的自觉行动,彻底杜绝一切人为破坏森林的行为,切实保护好我市的森林资源。

——要进一步加大浅山区次生林归户管护工作力度,坚持“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将浅山区不变管护的次生林全部承包给附近农民,不留死角,使全市的森林资源全部得到有效保护,确保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要积极争取国家生态建设的项目资金,加大生态建设工作力度,努力做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薪炭林建设、公益林管护工作。积极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投入生态建设领域,使全市的荒山早日活起来、绿起来。

——公益林管护工作,要按照国家关于公益林管护的要求,认真搞好公益林管护,确保国家此项工程的顺利实施。

(四)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壮大非林非木产业

拓宽职工就业渠道,提高职工生活水平,是我们林业工作的另一重要任务,是衡量我们干部为民办事、造福于民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为职工寻求一个生态及经济双赢的产业项目,想方设法利用好林下资源,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开发新的市场前景好造血功能强的工业企业。年,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科学管理,发展高效生态畜牧业

林区畜牧业是我局职工脱贫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随着该项产业的发展,一些负面效应也不断产生出来,林牧矛盾,草畜矛盾、时有发生,为确保该项产业健康发展,我们要进一步科学引导,科学管理,使之成为一个生态,经济双赢的项目,为此,年我们要采取以下措施:()要对国家级公益林、山坡地、幼林地实行全面禁牧;()要划分牧地,实行牧地有偿使用;()划分后的牧地要实行轮牧,确保山野菜,中草药草籽等草本植物的生态恢复,以及采收冬草;()要确定载畜量,每头牛不低于亩,每只羊不低于亩,不得超载放牧;()引进牛羊要经过检疫,禁止系统外人员进山放牧,及林场职工圈点招牧;()要引导职工科学调整牲畜品种,提高转产牧业职工的经济效益。、深化改革,调整结构,稳定发展种植业。

种植业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户播种市场需求大、利润大的农产品,实行订单农业,依农致富。要抓住目前我市畜牧业生产发展快、饲草供应缺口大的机遇,播种饲草、青贮玉米及粮草双丰的大豆等作物,确保农业生产的高产、丰收、高效。、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培育发展绿色产业

年,我们要以蒙森公司为龙头,以食用菌开发为切入点,做大做强食用菌、山野菜的生产与加工项目。各林场、林业站要因地制宜地管好本施业区内的林下资源,科学管理严格保护,适时组织采集,努力将我们施业区内的绿色森林食品采下来,运出去。蒙森公司要做好产品加工及产品促销工作,提高我们山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时,要充分利用我局现有的野玫瑰、小黄芪、金莲花、杜鹃叶、红景天等林下资源,抓紧实施野玫瑰系列保健茶的开发。此外,各林场要在前两年生产黑木耳的基础上,继续加大黑木耳的种植规模,使我们的产业形成规模,占领市场。

要将个万工程落到实处,哈多河林场要将胡枝子基地做大做强达到万亩;新立林屯林场要利用好本施业区的灌木榛子林,建立榛子林基地万亩;成吉思汗林场要科学规划,在年内营造樟子松林万亩。今后,各林场、林业站都要利用好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建立自己的基地,形成独特的优势产业。

成吉思汗林场要认真研究开发炭棒加工项目,成功后予以推广,努力使炭棒加工项目成为各林场的一个新的经济生态双赢项目。

南木养鹿场要继续在产品深加工上做文章,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力度,努力开发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大的新产品,提高养鹿业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永嘉游记作文500字下一篇:《-感谢您-老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