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采访材料

2024-04-19

名老中医采访材料(精选6篇)

篇1:名老中医采访材料

名老中医采访材料

采访教授:

何天有:(针灸医药)专业特长

针药结合治疗面瘫、耳聋、腰突症、头痛等及男性病等疑难杂病。详细介绍

主任医师,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科——针灸学学科带头人,甘肃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针灸学会理事,甘肃省针灸学会第一副会长,甘肃省针灸临床中心副主任,甘肃省领军第一层次人才,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针刺研究》杂志编委,2002年援外医疗期间获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总统骑士勋章。2007年被评为“甘肃省名中医”。

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主要致力于针药结合从肝论治难治性疾病、传统灸法的创新研究和皇甫谧针灸学术思想与临床运用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内外医学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次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关于“敦煌针灸文献研究”和“皇甫谧针灸学术思想研究”主题演讲,受到国际学术同行的高度评价。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厅局级奖励6项。获国家自然基金地区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重大中医药科研项目1项,在研项目研究经费39万元。主编《中医通法与临证》,重视气机与气化理论,主张从肝论治难治性疾病,结合经络学说首创“三阴穴”新穴,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功能性阳痿、慢性妇科炎症、下肢根性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取得全新突破。主编出版《华佗夹脊治百病》,拓展了“颈夹脊”概念,结合中医学五脏核心整体观发展了“华佗夹脊”在脏腑病、肢体病、头面病方面的治疗意义。主编出版《何氏药物铺灸疗法》,在传统长蛇灸的基础上实现了灸药结合,首创“留灸”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灸法理论。

其余名老中医: 王道坤:(消化系统)专业特长

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中晚期癌症及口腔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腹泻、便秘、胰腺炎、肾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紫癜、低血压等。详细介绍 甘肃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临证近四十年,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中晚期癌症及口腔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腹泻、便秘、胰腺炎、肾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紫癜、低血压等。

曹玉山:(心脑血管)中医?特色手法? 专业特长

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卒中、血管性痴呆、脑萎缩、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炎、心肌病、高脂血症、痛风、肥胖症、糖尿病等。详细介绍

甘肃省名中医,主治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卒中、血管性痴呆、脑萎缩、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炎、心肌病、高脂血症、痛风、肥胖症、糖尿病等。

刘宝厚:(泌尿系统)西转中,培训 专业特长

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炎、肾病、肾小管、肾间质疾病、尿路感染、肾盂肾炎、急慢性肾衰竭及肾虚等病症。详细介绍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西安交大医学院,1957年参加工作,一直在兰州大学医学院工作。1959年参加甘肃省首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1962年毕业。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原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中医教研室主任。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004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肃省名中医”称号。现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二届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一、二届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委。主持完成多项科研课题,分获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内科诊断与治疗》等专著4部。2006年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收录入《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家传》。擅长采用“中西医双重诊断,中西药有机结合”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等相关疾病。

张士卿:(儿科)专业特长

小儿咳嗽、哮喘、腹泻、厌食、儿童多动症、癫痫、病毒性心肌炎、过敏性紫癜及疑难病症。详细介绍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儿科杂志》主编。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著名专家政府津贴,1988年获卫生部“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1995年至2003年期间曾任甘肃中医学院院长,在中医界德高望重。2004年获得“甘肃省名中医”荣誉称号,现为全国第三批、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1980年7月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获硕士学位。曾拜全国老一辈著名儿科医家王伯岳先生为师在北京西苑医院从事医学研究。1990年又师承甘肃著名中医专家于己百教授。受益名师,尽得真传,学识渊博,功擅儿科。在40余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学术上有较深的造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临床诊疗特长,擅长治疗小儿精神神经疾病、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及老年病,尤其研制的院内制剂“小儿开胃增食合剂”,临床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赢得了患儿家长的广泛赞誉。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出版及参编学术论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赵健雄:(内科、妇科)专业特长

擅长中西医结合内科、妇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习惯性流产等。详细介绍

甘肃省名中医,全国著名的敦煌医学研究和中西医结合医学家。岳美中、方药中教授学术继承人。原兰州医学院院长。现任兰州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药品审评专家,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汇通中西,善用经方,擅长中西医结合内科、妇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习惯性流产等。

篇2:名老中医采访材料

关于**申报**市名中医专家推荐材料

**,*,现年***岁,中共党员,主任医师,****长,19***年*月毕业于****学院中医系,5年制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获学士学位,同年被分配至****医院工作至今,**年**月晋升主治医师,***年11月晋升副主任医师,****年***月晋升主任医师;***年任***主任,***年**月任****主任,2007年9月任******院长。

该同志毕业后一直在临床一线从事内科临床工作,热爱中医药事业,具有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功底和良好的技术素质,能正确应用中西医理论处理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能独立处理内科急危重症。曾随诊于***名医、地区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内科主任****老师二年,受益非浅,中医水平明显提高,能灵活应用中医理论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1989年在***中青年中医知识竞赛中获第一名(三人团体),1995年在首届***省优秀青年中医评选活动中被评为**省优秀青年中医(*****唯一一人)。

1990年开始在承担内科医疗工作的同时,主要从事内分泌重点是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工作。曾赴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随国内著名糖尿病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林兰教授学习糖尿病诊治技术,多次参加全国、省地糖尿病学术研讨会及学习班,了解糖尿病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本院组建了糖尿病专科门诊和病区,组建了市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和病友联谊会。他主持的糖尿病专科是市级重点专科。在我市率先开展了诺和灵系列、无针胰岛素注射器治疗糖尿病,中效胰岛素纠正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小剂量胰岛素+口服(或鼻饲)静脉补液结合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新技术、新疗法。在中医方面认为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消渴虽与肺、脾(胃)、肾有关,但主要病变部位在脾,主要是脾失健运,不能升清降浊、浊毒入血所致,创见性的提出了消渴病“脾轴心”说和“浊毒”致病理论,治用健脾益气,化浊解毒,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还开展了中医药纠正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SFS)的临床研究,充分利用中医中药解决这一医学难题,发现大多数SFS病人都有脾虚痰阻血瘀之征象,脾气亏虚、痰瘀互结是导致SFS主要原因,据此制定了健脾益气、化痰祛瘀的治疗原则、精选中药组成了纠正SFS的协定处方——启敏汤,疗效明显。对于老年性糖尿病他发现其阴虚燥热并不明显,常出现气虚血瘀之征象,治疗采用王清任之补阳还五汤加减,即可降低血糖,消除和减轻临床症状,同时也可有效防治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他在应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于糖尿病性便秘,认为主要属于虚秘,消渴日久,气阴两虚,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阴津亏乏则大肠失于濡润,非单一气虚或阴虚所致,治宜气阴双补,益气育阴通便,疗效显著。对于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病变机理复杂,现代医学无理想治疗方法,他认为其主要机理是瘀血阻络,“不通则痛”,治宜活血祛瘀通络,用活络效灵丹,恒多奇效。接诊收治大量糖尿病人,临床疗效非常显著,许多四处求医无效的病人经他治疗获得控制,深受广大糖尿病患者信赖和好评,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我市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的学科带头人,具有较大的辐射面和影响面。《**日报》、《**晚报》、《大众中医药》、《中原油田报》、《科苑群英》等众多报刊都报道过他的事迹。认真做好带教工作,先后带教**中医药大学、***医专、***中医药学校实习生2000人,曾受聘***医专、***卫校讲授“中医学基础”、“中药方剂学”、“伤寒论”、“中医内科学”等课程。是***中医药大学、***医专兼职教授。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国家及省级杂志发表14余篇,主编和参编学术著作3部,完成地市级科研3项,分别获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他工作中仔细认真,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从无漏诊、误诊及任何差错事故发生。担任副院长后,认真做好分管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方案和细则,工作井井有条,认真负责,以身作则,为医院稳步快速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先后被聘为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会员,**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市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市青医协会理事,二次被选参加市卫生系统职称晋升中级评委会,同时担任****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市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库成员,市科技专家库成员。

他政治上要求进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胡锦涛书记的“八荣八耻”,严格以医德规范要求自己,从不以医谋私,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坚决拒绝商业贿赂。工作上勤奋努力,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结同志,顾全大局,对病人真心实意,对医术精益求精,对利益不贪不沾,对工作认真负责。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模范共产党员,行风信得过标兵。1993年在菏泽地区“争星夺杯”(白求恩杯)竞赛活动中被评为明星个人。2006年8月获得****市人事局、****局全市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标兵,并在全区进行了巡回讲演。2007年1月被评为全市卫生先进工作者,2006年12月获得全省卫生系统医德标兵,2007年7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医务工作者。

篇3:名老中医采访材料

刘刘堂堂江江:我按采访顺序来介绍三位嘉宾。1990年, 我采访魏书生, 时任盘锦实验中学校长;1993年, 我采访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1999年5月, 采访高密一中校长李希贵。3个人都是我的老朋友。现在我问一个敏感的问题。你们三位对自己的教育家身份敢不敢答应?

李希贵:我不敢答应。从小到大, 我一直是听着魏老师和冯老师的报告——变老的。尽管“教育家”现在变俗了, 但在我内心里定位还是比较高的, 我从魏老师身上学自主管理, 从冯老师身上学课程开发, 在两位老师面前, 我只能算是老教师、老校长。

冯恩洪:我目前指导着1344所学校, 每天奔波在路上, 我希望优质教育能够大面积进入寻常百姓家, 在这个目标没有实现前, 我要选择李希贵的答案。

魏书生:我就是打工的, 干活的, 早年种过地, 也当过工人, 费了好大的劲儿教上书, 咱就好好干, 没想过什么“家”, 总想干好, 把活干好不就完了嘛!话说回来, 各个地方都有舞蹈家、音乐家协会, 医生也分专家门诊, 如果说干得好可以称家, 我还可以。高的定位, 不敢当。

刘刘堂堂江江:尽管你们自个儿不承认, 但我相信, 在大多数同行眼里, 你们就是我国当下著名的教育家。那么, 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教育家呢?

冯恩洪:发展学生, 发展教师, 发展自己, 发展教育, 这四个“发展”是未来教育家成长的轨迹。

魏书生:像温总理说的, 一辈子从事教育, 有教育理想, 把自身、家庭、国家……把天下的利益统一起来, 帮助自己, 帮助学生, 成长, 发展, 生存, 这么一个理想。操作层面上, 好好教课, 办学, 写点东西, 我觉得, 也就这些吧。

李希贵:我认为像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 在教育领域, 有所建树, 有所改变, 有一定影响, 如此就可以称为教育家了。

二问:你们的成长道路上有哪些关键节点?

李希贵:我说三个吧。我刚当校长时, 听魏书生老师的报告, 对“事事有人管, 人人都管事”印象特别深刻, 于是就把魏老师治理班级的思想放到学校管理里。再后来, 到建平去学习校本课程开发, 我还到冯老师家里合过影。1999年, 刘堂江老师到高密, 欣赏我的“为40岁做准备”的办学理念, 在火车站临别时, 刘老师对我说, 你不要离开学校!这直接堵塞了我的政治前途——我有当组织部长的机会, 后来还有当市领导的机会, 一句你“不要离开学校”把我的政治命运断送了! (众笑) 这就是我最重要的几个节点。

魏书生:下乡种地, 种好了就教书。教了两年, 成了全地区先进个人, 因为书教得好就进了工厂。感觉还是喜欢教书, 请求了6年, 第二次教书, 越教越高兴。以后没啥节点, 1986年当校长, 1997年当局长兼书记。现在办民办学校, 书生中学, 浙江, 5万平方米, 4900人, 完全中学, 股份制, 我是董事长, 私立的。我现在退了, 局长当到60.5周岁。这算节点。

冯恩洪:我的教育人生分三个阶段, 1985年前, 做了20年的教师;当了18年建平中学的校长, 2003年, 我请辞建平集团总校长……这张登机牌是我本年度的第216张, 云游四方, 这是我的现状。1993年, 建平中学誉满天下, 招生时, 有个处长孩子差3分, 没有考进, 他找到我谈话。外面有两排长队等着我, 处长生怕我溜掉——我的人格尊严被伤害了。回到家, 爱人问我为什么一脸的不高兴, 等她知道了原委, 说:“如果我是那个孩子的家长, 我也会像他一样……”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 引发了我要把学校变成集团, 成规模发展, 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第二件事, 受重庆市教委的委托, 指导40所初中和60所农村小学, 搞“领雁工程”。在重庆听课时, 《幸福在哪里》语文课, 一个女同学这样发言:1岁时妈妈离家出走, 7岁时父亲惨死, 13岁爷爷撒手……在无依无靠的环境下, 没有感到孤独, 课堂是如此的快乐, 幸福就在我身边……我当时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落泪了。打造卓越课堂, 继续追求优质教育进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我的全部。

三问:您成功的理念、秘诀是什么?

李希贵:有人在网上替我总结关键成功因素, 第一, 我愿意寻找制高点, 最高的地方在哪里, 谁在这个领域最有权威, 哪本书必须读, 哪个地区做得最好, 一直在寻找。我真有这个习惯的, 哪个地方有好的经验, 有改革举措, 我一定去学。第二, 我愿意把教育行业以外的经验模式嫁接到教育领域里。我喜欢看企业管理的书, 最好的管理不在学校, 在竞争激烈的商场。第三, 我愿意找一些有特点、有建树、有个性的朋友, 愿意和他们走在一起, 切磋琢磨……网友总结了七八条, 我觉得说得还可以。

冯恩洪:我19岁教课, 那时的优秀老师不叫“特级”叫“超级教师”, 全上海有两位, 小学叫袁珞, 中学叫高润华。我听高老师的课, 得知高老师53岁了, 我自负地宣誓:“苍天作证, 大地作证, 在座的老师作证, 本人不用到53岁, 就要上出像高老师这样的课来……”年少气狂的我, 发誓当老师就要做中国最好的老师。这可以说是我的一个奋斗目标。后来做了建平中学校长, 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上海《文汇报》组织专版大讨论, 一夜之间, 把我卷入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深水区, 我懂得了, 感觉只能解决现象, 理论才能解决本质问题, 所以我发奋学习。1980年起, 每天自学一小时, 一直到昨天晚上, 几十年坚持每天自学一小时。我考取了同济大学高级工商企业管理的研究生, 研究企业。教育对社会变革的适应性不如企业快, 为什么, 我要研究。第三个特点,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最好是一时的, 更好是永恒的。人要有生长性, 不能在涨停板上津津乐道, 不能躺在过去的荣誉和成就上沾沾自喜, 天天想曾经上过的课是多么卓越, 那就不会成长了。要勤反思, 不断开始新的生长。我的教育生涯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如果一定要说成长的关键词, 我列三个:目标、读书、反思。

魏书生:一靠民主, 二靠科学。一开始, 我不会教书, 就跟学生商量着怎么学习, 我是学生的助手, 学生也是我的助手, 商量着, 和学生一起进步成长, 班级管理, 强调民主。第二点, 科学。科学就是研究规律、认识规律、把握规律, 根据规律制定规矩, 定了规矩执行规矩, 规矩过时修改规矩, 规矩过简细化规矩, 规矩过细简化规矩。按规矩办事, 科学省劲, 规律之外的东西, 屏蔽。我在官场, 既不吃请, 也不请吃。我做人的原则是永远不骄傲, 永远不懈怠, 永远不折腾。

四问:教育家成长的规律是什么?

魏书生:爱事业, 静下心来育人, 不想杂七杂八的事, 不受诱惑, 这是成长的规律。千万别说教师这个职业太阳底下最光辉, 各行各业都光辉, 最要紧的是全身心地干这个活。再一个, 深入课堂, 要真正地把课教好。把自身, 把家庭, 把人类的命运串起来思考, 大的问题看历史阶段, 小的方面扎根课堂。

李希贵:放眼全世界, 教育家往往并不产生在有名气的学校、优秀的学校, 这个现象值得关注。许多名家往往诞生在薄弱学校, 就像逆境出英才一样。顺风顺水, 一教就好的学生, 不会产生教育家。我同意魏老师的说法, 顶天立地, 和学生绑在一起, 和国家的命运绑在一起。

冯恩洪:李嘉诚办公室悬挂的唯一的一幅书法, 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诗句:“发上等愿, 结中等缘, 享下等福;择高处立, 寻平处住, 向宽处行。”这24个字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就是胸怀远大抱负、只求中等缘分、过普通人生活;“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 则是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该留有余地。

我非常感谢我所处的上海这个开放的社会环境。建平中学就像一块红色根据地, 有组织挂靠, 但没有太多“婆婆”来管。当时, 上海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对我说:“我怎么想学校发展, 也超不过你天天想的校长。创造什么样的环境, 我来帮你创造, 学校发展的事情, 我一点也儿不过问。”我的成长得益于这个环境。

李希贵:我有篇文章还未发表过, 题目是《为什么不太听话的校长能成功》, 后来又改成《为什么那些好学校的校长总是不听话》 (众笑) ?无论什么家, 有一个东西必须要有的, 叫“灵魂”。我主张有选择地听话。三中全会提出“放权”, 我感觉, 在教育系统放权没有多少价值。人事、财务、招聘、招标, 都不在教育系统手里, 已经无权可放。于是, 就去管更具体的, 在教学进度、教学模式、订购资料上, 全都要管。校长无权, 就收教师的权, 课堂上讲10分钟还是8分钟, 都有规定。教师再收学生的权, 层层收权, 不容乐观。土壤, 不是很好, 必须洗一洗, 铲除一些东西, 这是我的一个基本判断。

魏书生:希贵谈得好, 我深有体会。管13年基建、财务、人事, 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 没有多少自主性。体制, 没办法。那咱就眼睛向内, 小事, 上边还没有时间管, 我们就把自己的小事做精做细。难是难, 再难, 还能比释迦牟尼、孔子、耶稣、苏格拉底难?这四个人比咱苦多了。咱的环境, 可为的空间, 还是有的。有更宽松的环境, 当然更好。没有宽松的环境, 咱也得好好干活。岩松, 它也想在故宫后花园里生长啊。进不去怎么办?只能在岩石里扎根, 照样努力生长, 照样苍翠挺拔。不管有没有好环境, 都要好好儿干活, 这一点最重要!

五问:非语文教师如何成为教育家?

刘堂江刘堂江:现在中国当代的教育家, 像斯霞、于漪、霍愗征、李吉林都是教语文的。好像语文教师更容易成为教育家, 你们三位也都是语文学科的。其他学科好像难一些。请问非语文教师如何成为教育家?

李希贵:跟学科没有多大关系, 只不过能写文章, 更容易让别人知道。有一大批教师, 不会写文章, 但他们真是教育家, 只是不被人知道罢了。我们十一学校, 就有几十个教师, 达到了教育家的境界, 学问很深, 造诣很高, 深受学生爱戴。更多的无名教育家, 没有时间写文章, 也可能不太会写文章。当然, 如果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口若悬河, 讲得非常棒, 影响自然会扩大。写作能力挺重要的, 不管对哪个学科都一样重要。

冯恩洪:不能说语文教师才能成为教育家, 今天来参会的上海建平中学的杨振锋校长, 是我从南京师大引进的人才, 中学生物高级教师, 公认的教育行家。前不久, 我在铜仁收的最后一个关门弟子, 徐洋, 22岁, 教数学的, 也很优秀。不管哪个学科, 都要研究教育规律, 遵循学习之道, 给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平台, 多搞问题探究式教学。

魏书生:像希贵说的, 勤写作, 能力提高得快。把问题当课题, 研究研究, 写一写, 看看别人是怎么处理的, 商量商量怎样解决……把研究过程写下来, 这样成长进步比较快。不写, 在头脑里印象不深刻, 逻辑关系不严谨, 一写下来模糊的事情会更清晰。我提个建议, 把问题当课堂, 高高兴兴地写。

六问:怎么理解教育家办学?

李希贵: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讲过,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那个时代, 优秀校长对改革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今天, 从校本课程的开发到国家课程校本化, 生生有特长, 校校办特色……再仅仅靠一个校长是很难办到的。要实现教育家办学的梦想, 只有在一所学校里, 有一大帮志同道合的人, 怀有教育家的担当、责任和智慧, 影响学生发展, 推动学校进步。教育家应该是一个群体, 在自己熟悉的领域, 不断产生思想的火花, 引领周边的同伴, 追求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那个时候, 这所学校才能实现教育家办学。

冯恩洪:现代教育强调多元智能, 肉眼看得到的差异容易识别, 如身高啊体重啊什么的;但有很多差异是肉眼不容易看得到。教育工作者要紧紧盯住肉眼看不到的差异, 如强势智慧、心理情感。教育的真谛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与人的个性化的和谐发展。发展学生的强势智慧, 要打破“课程”与“时间”僵化的组合, 减少“圈养”学生的时间, 增加“放养”学生的时间。大数据时代, 能力比知识重要, 情商比智商重要。顺应学生的发展, 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 才是教育家办学。

魏书生:我觉得校长、教师和学生, 共同寻求心灵深处求真向善崇美的那种感觉, 不断强化, 不断发展, 追逐真理, 务实工作——也就是提高追求的层面吧。

七问:当下制约教育家办学的因素有哪些?

魏书生:人财物吧, 给学校更多的人事权、招聘权、中层干部的任免权。财呢, 这也不是咱教育口自己说了算的事 (众笑) , 反正, “财政部”要相信“教育部”能把钱管好、用好。只要透明公开, 谁管都无所谓。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好多事一公开, 全都没问题。对教育本身, 特别是具体教育教学, 千万别管那么紧……当然国家也正在放开, 这需要一个过程。希望能有个更宽松的环境, 校长对教师也是如此。教师有了宽松的环境, 搞个实验, 做点研究, 乐乐呵呵地, 更容易百花齐放。

冯恩洪:我在全国各地都遇到了一个复杂的课题——教师职业倦怠, 唯独上海不明显, 为什么?早在1995年, 上海就打破铁饭碗, 施行聘任制, 年终要接受学生的考评……这种最优化管理, 不是经济问题能解决的。机制上, 要释放教师的潜能。上海的普教战线, 教师珍惜工作机会, 珍惜讲台, 把工作当成了事业, 这恐怕和机制有关系。简单地说, 管、办、评三权分开, 采取校长负责制, 教师聘任制, 社会监督制。

李希贵:年, 我与哥德学院谈合作, 定好了时间, 对方却狐疑地问了三遍。问到第三次的时候, 我问他为什么这么不放心, 他说他跟中国三个校长谈过合作, 最后全都变卦了。我苦笑着解释说:“你不了解中国, 你们的校长只有一个上级, 中国的校长碰到的全是上级。”到国外, 校长陪你一天, 一个电话没有, 没人找, 没有那么多上司。所以, 要给中国校长减少上级, 把权力还给学校, 我呼吁制定《学校法》, 已经呼吁了十几年。要通过法律明确政府和学校各方面的关系, 这样学校生态会更加健康。

八问:办好一所学校, 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冯恩洪:截止到上个星期五, 我听了4675节课。课堂有三个要素——教材、教师和学生。不管你是卓越课堂, 还是幸福课堂、生本课堂, 都离不开这三大要素, 关键的是“书”和“人”的关系没解决好。人的强势智慧是不一样的, 不同的学生却要面对相同的教学目标, 相同的教学进度, 甚至连测评都是相同的, 大一统, 书和人的关系无法协调!第二, 人和人的关系, 即师生关系, 怎么教, 怎么学?要高度关注。哈佛大学研究表明:讲授式、被动式学习是低效的, 合作的、探究的课堂是高效的。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 撬起教育质量的支点是变革课堂, 我认为这就是关键因素。

李希贵:“谁”认为这所学校是好学校, 这个判断主体很重要!如果是从学生的感受出发来判断, 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美国有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在研究同伴关系, 研究结果是, 在孩子眼里同伴关系是最重要的。孩子到校不是为了学习, 是为了寻找同伴。同伴关系是好学校最重要的标准。这个关系的主导是教师, 判定是学生。没有优秀的教师群体, 就不会有良好的同伴关系用陶西平的一句话概括, 好学校就是“好的教师实施的教育”。

魏书生:办好一所学校, 最关键的要有三个条件。第一, 民主, 在学校里, 师生有主人翁责任感, 互相尊重, 感觉很舒服;第二, 科学, 符合人性的, 符合教育规律的;第三, 好的物质条件。一句话, 学校应该像个家, 老师同学是咱兄弟姐妹……在家里, 当然要研究过日子, 大家齐心协力, 好日子就过出来了。

九问:校长如何引领教师成长为教育家?

李希贵:我们学校处于转型期, 4100多名学生, 1960个教学班, 有的是一个学生一个教学班, 没有平行班, 没有班主任, 这样的学校没法管理。因此, 在我们学校, 领导就是服务, 为每个岗位上的教师去服务, 解决困难。这是我说的第一点, 校长要服务于教师的发展。第二点, 要给教师内在的成长动力。校长要给教师平台供他打拼。在十一学校, 每个教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 但我们有共同的价值观, 那就是求真务实、不断创新。我初到十一, 前三年没干事, 就和教师讨论学校的文化。讨论十一学校60年的成功基因, 规划未来的进取方向。共同的文化追求, 共同的价值判断, 个性的文化展示, 个性的行为方式, 使得教师的发展成为一种自觉, 一种自愿, 一种自主。没有内在的动力, 仅靠校长的引领, 想成为教育家型的教师, 是远远不够的。

冯恩洪:最重要的是要引领教师的精神成长, 很多校长都在关注教师的钱袋子是否鼓起来了。像北上广这些大城市, 钱袋子鼓了, 脑袋里是不是也富裕了?不见得。所以, 要把引领精神发展放在首位, 要让老师们感觉, 来到地球上, 不能白白走一趟, 要建功立业。

魏书生:校长引领什么?引领大伙享受幸福快乐。我在盘锦当校长局长, 工作计划年年印发, 人手一册, 每页上都印着“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 每天都看到这句话, 年年都是这一句话, 页页都是这一句话。人, 都需要学习, 做点事, 尽点责, 帮助别人——只要你活着。我到监狱给犯人作报告, 也强调把这种观念守住, 守不住, 不就进来了 (众笑) 。要帮助老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 否则越陷越深。守住, 不动摇, 不折腾, 不懈怠;做深, 做细, 做大, 做强。守住, 我们就能高楼住得, 茅屋居得;高官做得, 百姓当得;顺境处得, 逆境受得;表扬经得, 批评听得。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受教育者, 也包括教育者本人抓住机遇、守住自己, 学习、工作、尽责、助人, 坚守坚守再坚守。

篇4:名老中医坐诊

潘文昭,香港注册中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香港注册中医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本刊编委。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逾50年,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及尿路结石等。

镇静安神新组方

方药及用法

元胡、甘草各12克,牡丹皮10克,苏木9克,郁金13克,远志8克。加水1000毫升,煎沸后改用文火(即小火)煮40分钟,分2次温服。其中第2次在睡前3小时服,以加强安眠效果。

适应证

适于生活工作压力大,夜间失眠者,亦可用于更年期烦燥失眠。

注意事项

感冒发热、中重度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患者和孕妇忌服;如已服安眠西药者忌服;睡前忌饮咖啡、浓茶之类有兴奋作用的饮品,不看惊险刺激的影视片和小说。

方解

方中元胡又名延胡索,味辛、苦,性温,有活血行气、止痛之效。现代研究发现,元胡能显著提高人对疼痛的敏感度,有良好的镇痛和镇静催眠作用。口服可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多梦干扰。此外还可用于胸胁痛、腹脘痛、痛经、跌打肿痛和心绞痛等的治疗。

牡丹皮味辛、苦,性微寒,有凉血、活血、散淤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牡丹皮有抗菌消炎、抗过敏、抗惊厥和镇静安神作用。

苏木味甘、咸,性平,有活血祛淤、消肿止痛和镇静安神作用,可增加睡眠时间与深度;郁金味辛,性寒,有活血祛淤、消肿止痛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郁金含的姜黄二酮有明显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能够加深睡眠和延长睡眠时间,其优化睡眠的作用优于中成药朱砂安神丸。

远志味辛、苦,性温,有宁心安神、祛痰止咳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其主要有效成分远志苷,不仅有镇静安神作用,而且有抗炎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导致失眠的脑衰退;甘草味甘,性平,能调和诸药,稳定药性,共起镇静安神、抗郁减压之效。

随证加减

(1) 高血压出现头痛、口苦者,加夏枯草13克,罗布麻15克,槐角12克,以降压、安神、护脑。

(2) 烦躁不安、口苦者,加龙胆草8克,山栀子6克,石菖蒲13克(后下)。

(3) 胃脘胀满不适影响睡眠者,加枳壳10克,木香6克(后下),炒川楝子9克,以宽中和胃。

(4) 更年期潮热影响睡眠者,加地骨皮15克,知母9克,黄柏6克,以清潮热安神。

篇5: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1、胡黄连——口疮属心脾积热,见多处溃烂,灼热而痛,口臭便干,此药为我的首选,起泻火化浊之用,临证也可以用泻心汤加减,也可以加蒲公英清热解毒。

2、细辛——疮家圣药,起收湿疗疮之用,又能止痛,但不适合虚火引起的口疮。

3、肉桂——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炎引起的口疮,可引火归元,此型口疮此愈彼起,反复发作,有阴虚体征,治疗时在养阴解毒基础上加肉桂收浮游之火是很必要的,一般我用5G,

4、蜈蚣——曾治疗一例顽固口腔溃疡,局部溃烂严重,用清热敛疮等常规疗法效果不明显,后来我按毒瘀论治,在原方基础上加蜈蚣,皂角刺破瘀攻毒,很快的取得了效果,此药我也用来治疗臁疮,褥疮等。

5、黄芪——疮口久不愈合,遇劳加重,,伴脾虚之象,此类为黄芪特长,黄芪擅长托毒生肌,对虚弱而疮口不愈合的很适合,只是在剂量上要用重剂方可显效

乳腺增生

1,生麦芽——乳腺增生初期可能因情志所伤,引起肝气郁结而发病,久病也多因此加重或复发,生麦芽可以疏肝解郁,治疗肝气郁结,也可以抑制催乳素释放,从而达到治疗效果,肝郁较重加柴胡,生麦芽我一般用100G。小了无效。

2,白芥子——肝郁日久,化热生痰凝淤,形成结节,又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此结节恰恰就在皮里膜外,而白芥子又擅长消痰散结,岂能舍而不用。

3,穿山甲——此病结节多属痰淤互结,祛瘀药里,功居首位的当属此药,通乳大家都知道,更何况破瘀节,因劳动用力过度牵拉而引起乳痛发作的,可按外伤加土鳖虫祛瘀疗伤。 4,白僵蚕——久病结节难消,应软坚散结,白僵蚕能化顽痰,散结节,通经络,与浙贝,海藻合用,对此病乳腺结块有消散作用。

5,鳖甲——鳖甲可以治疗肝纤维化,对此病也该有效,研细末吞服2月,复查,完全治愈。

篇6:名老中医之路读书心得

首先是学习方法。面对浩瀚的医林,我也迷惑过,甚至还浪费了许多的时光,现在进了中医药大学到第五年才领悟到如何来学中医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期间真是走了很多的弯路,我很遗憾自己没有在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就可以读一读它。不过我还是很庆幸,至少我比其他更多的人先走进了中医学习的殿堂。

学习中医首先是要背,背什么,背《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这些是基础。再有就是背《内经》,《金匮》,《伤寒》。《内经》的重要条文,《金匮》,《伤寒》的重要条文,带方的条文都要可以信手拿来。 其次要看书,我以为比较好的方法是先看《金匮》,《伤寒》,然后由次上述至《内经》,下循至医学各家著作。四大经典要精,要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程度。其他医家的著作要做到博览群书。对主要经典著作要扎扎实实下功夫,读熟它,嚼透它,消化它。读每本书都要在弄清总的背景的前提下,一字字一句句地细扣,一句句一字字地读懂。任应秋老中医读《内经》时由个不错的方法。先从篇章句读下手,根据文章的含义把每篇文章分节,然后在对《内经》原文熟悉的程度下再细读注家的著作,比较值得推荐的是张介宾的《类经》。姜春华老中医学习《伤寒杂病论》,以为掌握仲景配伍的规律最为重要。刘渡舟老中医推荐学习《伤寒论》要先把《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和《长沙方歌括》学懂吃透,并要背诵如流,牢记不忘。在此基础上,再看不带注解的原文。至少看它四五遍,并对其中的六经提纲和一百一十三方的适应证都牢记熟背。在此基础上就可以看注了,推荐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解》,及徐大椿的《伤寒论类方》,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丹波元简的《伤寒论缉义》。《金匮》的学习方法类似于《伤寒》。注家方面比较值得推荐的是尤在泾的《金匮要略心典》,曹颖甫的《金匮发挥》,陆渊雷的《金匮今释》。对于这几本经典在熟读原文和注解之后就可以带着问题去阅读,直到掌握精神实质。“每一本书皆作数过尽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读经典要遵循读书宁涩勿滑的原则,但也要钻得进去,跳得出来,读好书不求甚解,不要钻牛角尖。在读完经典后也可涉猎历代名医的著作。姜春华老中医推荐可以从《外台秘要》中统计治疗某种主治的药物,然后再以仲景配伍之法辨证论治以解决仲景方药少不够用的困难,读诸家的医书要懂得由博反约,就是从全面的资料之中归纳出几个重点,从不同的现象之中,找出其共同的规律,也要懂得取舍,后世诸家难免由一家之言,故应客观对待,择其善者从之。

其次要善于写,边读边写,边临床边写,勤于积累。读书可以写概括和缩写,把已读过的书的内容,作一个非常概括而简短的叙述,扼要说明某一本书的内容,主要讲的是什么问题。可以写纲要笔记,即写作提纲,依原文的次序进行简明扼要的复述,体现全书或全篇的逻辑性。另外就是摘记,可以结合自己研究方向相近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专题摘要积累,主要的加以标志,散漫的贯以条理,怀疑的打上问号,领悟的作出分析,大胆地附上己见。另外还可以写心得笔记,把自己的收获,体会见解,用自己的话记录下来。临床时要认真记录下病人的病情,用药,可资今后的分析。

上一篇:代扣个人所得税会计及税务处理例解下一篇:竹外桃花三两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