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初荷-叙事散文

2024-04-11

初读初荷-叙事散文(通用12篇)

篇1:初读初荷-叙事散文

初读马良散文

我是一个很随性的人,但有一点我很固执——喜欢藉文字来断人。我喜欢凭借看文字的感觉,来判断一个人的文化内涵;我习惯以文字,来界定一人的内在气质;我还惯从文字里,来判断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古人不是云“言为心声”吗?进入网络世界以后,我小小篡改了一下,我就像一个质检员,拿着“字为心声”这把尺子,来衡量我走进的和走进我的世界的朋友。我认真地阅读着他们的文字,感受着来自不同心灵的抒发,并以此来决定他们是可以成为博友,还是不可交,抑或是可以深交。马良,就是这样一个顺利通过尺度衡量的朋友。

我一向偏爱绿色和红色,所以我的博客以绿色为主调,养眼又爽心!那天,我无意地走进了马良的博客。说实话,吸引我的并不是他的那一大堆头衔——长安中国画院院长、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西安中国画院特邀画家。我这个人最懒得看的就是博客首页的“自我介绍”、“关于我”。网络世界太虚无,那些都是可以通过堆砌来虚构的,但当文字定格成诗、定格成文时,那凝固下来的气质和品格,却是一个人怎么也无法刻意掩饰和粉饰的。

点开博客页面的那刻,首先吸引我的是那满屏的中国红和那黑白色调的图标。现在这年头,敢将自己的头像做图标的人,无外乎这几种:功成名就者,行为磊落光明者,自信者,有个性者,毛头楞青者。但凡以自己头像为图标的人,又都会选择最得意的彩色相片做蓝本。可眼前,一屏耀眼的中国红一角,缀一黑白相片作图标,有个性!

我信手点开日志,浏览起来:“独守心房而不移情,抱定傲骨而不思迁。”、“依旧作我不入流俗的小块文章”、“夸张地伸了个懒腰,让筋骨从过电状态徐徐松开,拾起来坐拥被温贪婪地过着烟瘾。舒醒过后,靸上软拖去洗漱间挃饬模样,磨蹭黑牙。喂过鱼儿狗儿音哑宠物,心境恢复秩序。”“形粗容陋,不敢示人。读书无多,动辄撰文断字。嘘!知欧阳而不知(修)羞也。”好一个懒人儿,趣人儿,丑人儿!还真有个性!文字的表现力蛮强哟。一时好奇心起,我就把他的日志从第一篇一直往后点读着,看到会心处,止不住笑出了声。

这个朋友的心性到底如何?我继续在文字里寻找着答案。“绘画其实就是雅玩,精神愉悦始能玩出率意,尽显性情,过于上心就意味着失去洒脱。”瞧瞧,这就是马良《滋润堂心语》的首段;“良莠不知,只管悦了自己,随他人怎么评说。”看看,这就是马良《滋润堂花鸟册自序》的尾段;“废纸扫去千堆雪,老砚洗黑十亩湖。”读读,这是马良《丹青赋》的颔联。一个放性而行,淡泊随意,独立特性的画坛苦行者的形象就跃然纸上。此时,再去读他的`《粽子》“身着衣草非等闲,胸怀丹心意志粘。坐迎皓齿无惧色,直褪遮羞慰流涎。”你除了笑还是笑!你可以笑他用词有点俗,细细品咂之下,你更多的是会意地笑!因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那么,生活中的马良又是一个啥人呢?笛韵斋主持贺新建的《马良速写》里有勾勒:“好面食,喜辣,狂歌,信舞”,“酒量半斤有余”,“给他认为投缘的人,他很大方,不知把‘一文不值’的画作送出去多少张。但生活中有人千金难买他的画作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好一个趣人儿!有趣!有趣!

读到这里,我这才想起要去看看他的“自我介绍”和“关于我”。细读之下,咱就实话实说,没劲!还是有点俗。可好奇心燃起来了呀,我又点开了他的相册,哎!不错!“参加希望工程,救助失学儿童,捐助公益事业”那贺主持没打诳语。“马瘦毛长”?我看呀,毛长是实,瘦?那就谈不上啰!“形粗容陋”?咱就不做评说了吧。有照片为证。哈哈!好一个“丑”人儿!画家?院长?那咱得好好读读他的画呀!我又点开了他的相册——马良中国画展馆。《老子出关图》、《相马图》、《米颠拜石图》、《神龟献瑞图》、《庄周梦蝶》、《将进酒》《钟公在此保平安》《琴瑟合奏享清闲》……呵呵呵,好家伙,那一幅一幅的画儿,都在挑逗着我的眼,检验着我的学识,轻笑着我那不成体的字。

我是一个教师,原本就不怎么懂得欣赏画的,但欣赏到这两幅画时,我还是乐了。第一幅《卖油翁》。画面上,扁担斜倚,油担并放,夸张的帽子高耸着,那夸张的油勺呀,细又长。旁边捻须闭目一油翁,微躬着上身,神情悠然地注油入芦。画面的上方则被那独特的马良体或长或短地占据着。深深浅浅的点染,绽放着墨的韵致;长长短短的勾勒,炫耀着线的意趣。墨实疏淡得法,恣睢酣畅随性,古拙之风扑面而来。好画!虽然不擅长写古体诗,我还是忍不住胡诌打油诗来,键盘高低欢跳之间,我就落下了评论:“百步穿杨啥傲气,线油入孔手熟呗。捻须闭目神悠定,浓淡干湿显淡然。”呵呵,我就这人,高兴起来就爱胡诌。我才懒管对方是啥身份,是不是名人呢。

再看第二幅《桃园三结义》:桃园三结义,这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典出小说《三国演义》。故事述说了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英雄,为了干一番大业,在桃园,举酒结义、对天盟誓的故事。可你看看这画面,一无绚烂的桃花桃林,二无美酒香炉。只有三个宽袍大袖的老憨汉。就连张飞呀,那个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的猛张飞;那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的悍张飞;那个燕颔虎须,豹头环眼的彪形汉张飞;那个歇后语里“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张飞上阵——横冲直撞”、“张飞讨债-——气势汹汹”的硬汉张飞,在画面里,垂眸低首,躬身拱手,竟成了最谦恭的人。可这一点也不影响读者读到“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铮铮誓言。这构图就更别致了,关、张居右,题诗虽是左右两分,但以右为多,本应该给人右重左轻之感,可画者只在刘备的右袖上拉一笔重墨,再寥寥数笔淡墨,就将刘备的袖袍拉大拉宽,你再看看这画面,嘿!意气相投,言行相依之境,清雅内敛之韵全出!苍拙又不失柔润。读画,我读到了一个集才情与孤傲,率性与慎独,坚守与淡然于一体的粗犷汉马良!好!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要是兴奋起来呀,对方的麻烦可就跟着来了。我定会把对方的博客翻一个底朝天!没大没小,笑侃嬉闹一番;没尊没卑,胡诌乱评一气。呵呵,结果呢,那天,就这样一通胡诌之下,我恁是赚回来一个画家朋友。

故事还没完哟,还记得我的日志《观自在图》吗?——勾皴点染诠傲骨,疏密聚散逸古拙。笔随意走悦心语,兰茗扇书一卧翁。就这四句四不像的歪诗呀,我还趁机拐了人家一幅画呢!

嘘——打住!打住!还想继续听故事呀,那就耐心地等着《再读马良》、《三读马良》的出炉吧。

篇2:初读初荷-叙事散文

读国学经典,识中华民俗文化

初读《桃花源记》

湖州爱山教育集团510班韦一笑

家庭地址:湖州港湖西区7幢407室 联系电话:外公***

国学经典,在我心里就像是一座文化大山,壮严巍峨,高不可攀,但又令人无限向往。尽管已经学过不少唐诗、宋词,可是学习文言文,对我而言,还是大姑娘上花轿——第一次。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我小心翼翼地开始阅读古文《桃花源记》。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晋太元中”就一下子把我打晕了,“这是写什么呀?”我自言自语地嘟囔。不管了,先读下去再说,哪怕是囫囵吞枣。好不容易读完了,哎——真是很可怜,全文中我只有“桃花林、”“杂树、”“芳草鲜美”几个词还有点明白,其余的就是一头雾水了。好在读之前方老师指导过:学古文不要怕,读时要心静,反复诵读,细细体会,不懂的字、词、句要对照注释、字典来理解。于是我定定心,稳稳神,又开始读第二遍。这次读,我边读边把不懂的字、词用笔划出来,然后再看旁边的注解,有的就干脆去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或到网上去搜。读完第二遍,我发现整篇文章差不多都被我用红笔划满了,但那些原先不懂不理解的字、词、句,却有了一个粗浅的了解。这下我心里很有些小小的成就感,于是一鼓作气地开始读第三遍。读完第三遍我忽然想起了“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于是连忙打开了我的《中国成语故事》,嘿,里面就有“世

外桃源”这个成语,还有译成现代汉语的《桃花源记》,边上还配着一幅精美的插图。

查阅完相关的资料,当我再读《桃花源记》的时候,文章里描写的地理环境、乡村美景、各种人物开始在脑海里清晰起来,渐渐地变得生动了。我仿佛看到了一幅精美绝伦的水彩山水画:一条清澈的溪流从远处的群山中奔流而来,溪流的两岸是灿若云霞的桃花林,而远处的群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我又仿佛来到了一个宁静、美丽、富饶、和谐的乡村,那里有平坦肥沃的庄稼地,有排列整齐而又整洁的农家房屋,有四通八达的乡间小路,池塘清清,桑竹茂盛,鸡鸣狗叫互相呼应,还有勤劳、淳朴、好客的庄稼人。而他们一声叮嘱“不足为外人道也”又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智慧。

更加让我吃惊和佩服的是这么一篇精美的文章,写了时间、地点、风景、人物,而且文中还有对话,而作者仅仅用了300余字,真是“惜字如金,”也可以感受到作者“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写作精神。因为是古文,所以有许多字、词的运用和现代是大有不同的,我打算在下一次阅读时再细读体会。还有,这个“桃花源”为什么就找不到了呢?这个问题我也要好好想想,或去请老师指点。

有老师的指点,工具书的帮助,我初读了《桃花源记》,瞥见了国学经典这座文学宝库中绚丽的风景。我爱文言文,它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是祖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见证。其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智慧,我要终身享用它。

注:《中国成语故事》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条形码9787807627500

篇3:初读《中国通史》有感

西安石油大学学生工作处 周鈺桐

作为一个理工科毕业的人,平时稍有关注文史哲类的东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性质的变化,深深地觉得自己的学识浅薄,专业技能的提高与学历的提升,让我们这一代很多人成为了可悲的有知识没文化的可怜人,故此,工作之余看看小书,读读历史,不说以史为鉴,至少也免去在日后偶然碰见时的尴尬局面。

之所以选择这本吕思勉编著的《中国通史》,也是有自己的考虑:其

一、吕老著书让我想起了老一辈学者那种不知浮躁为何物,专心通读二十四史的学习精神,这也是当代社会浮躁的镇定剂。其

二、《中国通史》是很多的文史类学生的必读课外书,期包含的信息是全面、完整的,是可以在像我这样的文史类荒漠的大脑中带来绿洲的书。其

三、也是本书的亮点,是最为吸引我地方,全书的一多半介绍了中国的文化,尽管叙述的过程中引用的经典使得文章看起来比较拗口,但是面向读者,无论是中国人,亦或者是外国人,都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我以前认为的历史,是本书中所介绍的政治历史,所以一直有认为历史就是某个人对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某件事情的一个记述,然而历史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而社会的根基是一个个普通的个体,而这些个体的行为就是反应的文化,文化同时也决定了历史的进程,所以研究历史不能将文化割裂出来,因此以前的想法就是一个误区。我们这代人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的文化我们又能有多少的了解,而且文化影响了政治历史故而文化史应该是我们更加需要了解的。

《中国通史》中文化史介绍从婚姻、族制、政体一直介绍到阶级、兵制、学术、宗教,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方法,从个体出发一直到社会,从基本的衣食住行到各种体制,研究是循序渐进,有点及面的。类似于我们的学术研究,正所谓方法相通。仔细品读,深觉震撼,吕老不仅在结构上设计精妙,在行文中更是体现出大家沉淀后的才华于渊博的知识,在文中引用的经典,说明各种文化现象、行为的出处,又使人觉得一切就是那么的自然。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是十分值得我们仰望和学习的。看过通史中的引用,在想想自己论文中的引用,感觉生涩突兀,我们需要学习的还很多,正所谓终生学习,突然间觉得自己离开学生这个身份之后缺少了那种对知识的敬畏,一切变得无所谓,变得不那么谦卑。幸好寒假无所事事之时,心血来潮,弄到了一本,及时的让我有了思想的转变。

篇4:初读《艺术哲学》有感

对于我这样一个曾对文科十分抵触的不折不扣的理科生来说,“艺术” 这个词很难在我心中荡起涟漪,我也从未对它的意义进行过任何思考。它更像是“高雅” 与 “神秘” 的代名词,似乎只要人们给什么东西加上了 “的艺术” 的形容修饰,就使它变得更高雅、更有格调、更让人难以触及。至于 “什么是艺术“ 这一根本性的问题,我也未曾思考,将它留给了艺术家与艺术评论家们来解答;艺术对于之前的我来说就是他们所定义的 “艺术”,哪怕他们真的 “指鹿为马“ 我应该也不会丝毫怀疑而认为那是因为艺术的 “高深莫测” 以及 自己的 “才疏学浅“ 罢了。研读王德峰老师所著的《艺术哲学》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艺术的意义、价值进行了重新的思考与理解,以及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什么是艺术?

接下来我会谈谈读完这本书后,我收获的对艺术的理解与认识。首先我能得出的最确定的一个答案是 “什么是艺术“ 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并不是读了几本书,听了几次课就能够取理解透彻或者回答的一个问题。艺术本身是超越性的,是一直在发展的;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艺术审美与创作的实践,我们或许能够发展出趋近于艺术真实的一些方面的理解,这当然是不够的,但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能收获许多不可言喻的美好,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吧。

艺术是很难的也是抽象的,于是我选择从更具体的、在我们生活中能接触得到的 “艺术作品” 入手;尝试从其中得以一瞥艺术的真容。“艺术作品” 是艺术实践的产物,是艺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具象体现,那么艺术作品是什么,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艺术品都是人实践活动的产物,也就是具有书中所说 “作品存在” 的存在方式。在溪边捡起一块精美无比玉石;我们惊叹其美丽,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我们称它是自然的瑰宝但我们绝不会将它认为是一件艺术品。而一块大理石,在经过雕塑艺术家的创作之后,就能作为一件雕塑艺术品呈现在我们面前。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没有人作为创作主体的参与,因此我得到了判定艺术品以及艺术的第一个必要条件:人的参与。

那么是只要有人的参与的过程所得到的产物就能进艺术品的行列呢?当然不是,艺术品必须具有物性存在这一特性;书中将其更通俗地解释为 “能被人感知的“。比如科学定理,数学公式这些也都是人参与创造的产物,但它们当然不能被归于艺术;它们不能被人所感知,而只是作为特定条件下的存在的一些逻辑关系。

艺术品除了需有人的参与以及物性存在的特性,还要存在特定的形式。虽然形式不是艺术的核心,我们也相信艺术的创作是一个 “自由” 的过程;但也没有艺术是能够完全脱离形式而存在的。我们不会认为一个孩童在白纸上的胡乱涂画是艺术品,我们能够轻松辨别噪声和音乐、白话与文学作品。每一个类别的艺术都有属于它自己的特定形式,音乐考虑旋律、节奏、调式、音色;古诗考虑韵脚、平仄、意象;绘画考虑布局、颜色、线条、笔触等等。只有在这些各种各样的形式之中,我们才能最感受到一件艺术品给我们带来的最直接、简单、诚挚的美 —— 作品的“形式美“。

具备以上特性的人的产物应当可以被称为一件工艺品,但工艺品并非艺术品;它们之间有着最本质、最难以跨越的鸿沟,而这其中就是我理解艺术的真谛。这里我想引用房龙在其《人类的艺术》一书中的一段话:“天才是精湛的技巧+别的什么东西。‘别的什么东西’何所指,我们一时还搞不清楚,但是有一点,我是非常清楚的,一旦我听到或看到了上面,我就能马上认出,那就是 ‘别的什么东西’。这神秘、特殊又让人难以描述的东西之中蕴含着艺术的真理、艺术的内在美,可以说它是让艺术成为艺术的点睛之笔。而我认为它就是书中所说,艺术创作者通过艺术构建的 “生存世界”;我们艺术审美的关键就是进入艺术中的 “生存世界” 中去自由地观照、感受其中的真理与美。

我们可能没办法清楚的说明 “生存世界” 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但是当你在欣赏一件艺术品的过程中若有幸能够进入其中时,你会为它的真切而感动。艺术中的 “生存世界” 是由艺术创作者所创造的,但它不只是艺术家自己的功劳;它还属于艺术家所处的时代的历史与审美经验。“生存世界” 的创造需要艺术家对自己世界深刻的认识与观照,认真观照后有所思有所感,以及创作时真切诚挚的情感流露。当我们进入了艺术家所构建的 “生存世界”,我们就挣脱了现实生活中情感的束缚,不再受情感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影响而能够对“生存世界”进行自由地静观,使我们的生存情感最强烈的显现出来并获得最真实的生存体验。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莎士比亚创作的悲剧人物的悲惨经历,我们必然会感到痛苦不堪而承受不住甚至崩溃。同样我们也能在 “生存世界” 中真切地体验到人物的痛苦,可是我们却并不觉得难以承受,反而从中获得了愉悦的感受。这就是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并不受其影响,而能够自由地感受其中的生存情感。

艺术的目的与意义

由上面对 “什么是艺术“ 这一问题的讨论,我想延伸到自己对艺术的目的与意义的理解上。这里我从观赏者和创作者两个角度来进行阐述。首先作为观赏者,我们去欣赏艺术不应是为了修饰我们自己,让自己显得 “有文化”。人们可能会说欣赏艺术能给我们带来快乐,难道艺术仅是像其他娱乐项目一样给我们带来趣味与愉悦的一个活动吗?我认为,艺术固然是能给人带来快乐愉悦的,但这种快乐与一顿美食、一个游戏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有所不同,它有着不一样的深度与强度。它源于我们对艺术中 “生存世界” 最真切的观照以及我们情感最自由的共鸣,我们所有对艺术的体验与感受都上升了到对人类的生存真理的感受与体会。就像书中所说,艺术是有自律性的,他不能被还原为其他精神活动及其价值,它作为真理的原始发生;而我们是为了人的生存的真理而艺术。

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艺术的意义与目的又是什么呢?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些艺术品的诞生是伴随着其他功利性与实用性的目的的。比如我们现在认定的最早的艺术品——史前人类的壁画就被考古认定是一种巫术仪式的产物,文艺复兴时期很多艺术品为宗教文化的传播而服务,艺术也曾作为巩固政权的一种方式;历史上艺术创作曾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媒介不可否认,但这不应是是它真正原本的意义。那艺术对于创作艺术的艺术家们更根本的意义是什么呢,我很认同书中所说的一个观点——“艺术教人学会观看”。之前我说,艺术家创作艺术的精髓在于构建一个“生存世界”,而要构建一个“世界”谈何容易,这定需要艺术家对于那个“生存世界”细致入微的观察与认识;不只是靠眼睛,也不只靠艺术家们的感官,还靠书中所说的“性灵——人类心智的最高能力”。对 “生存世界” 的观看只是第一步,用艺术去表达则是第二步;艺术家通过艺术来表达自己对 “生存世界“ 的体会与所有感性的认知,在艺术品中融合自己的 ”生存情感“。这两点相结合我认为艺术对于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意义

篇5:初读星孩文集有感

昨晚一口气把韩星孩诗歌选《卖句子的人》看完。并且看了涂国文老师等人的评论。他们对韩星孩的诗歌评价都蛮高。涂老师觉得韩星孩活得很真实,诗歌也写得很真实。他的生活是诗歌化的,他的诗是生活化的;他作为一个农业时代的诗人,质朴、感伤,充满了个人在滚滚红尘中的无力感,同时也是对这个快速变化的商业时代的质问和批判。这样,他的诗歌就获得了一种存在的意义,既是自己个体的记录,也是时代的反映。几年前,在城北的一次聚会上,我曾经问过星孩:“你认为自己到杭州后所写的诗歌,比以前是写得更好呢,还是没什么长进?”他说当然更好。当时我不以为然,觉得他说嘴硬,不敢承认自己的退步。但现在看来,似乎他到杭州之后的作品,更加成熟,反映的社会面更广,生活也更丰富,应该是有拓展的。

今早起来,再看他的评论集《感官时代的感伤》。我是倒着来阅读的,不像读他的诗歌选集。诗歌创作是有顺序的,我是按照他中学、大学、三门工作、杭州打拼这样的次序来阅读的,感觉他的诗作是有进步的。但评论没有时间的逻辑。韩星孩是个勤奋的创作者。这是他农民本色在文学创作中的自然迁移和流露。星孩喜欢读书,喜欢看电影,喜欢泡吧。他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每次看完书,或者看完一部或数部电影,或者泡完一次吧(顺便也泡一下妞),都要写日记,不管多晚,除非他醉得无力。他的文字都有明确的写作时间,不少是写于深夜的。他记日记不同于他人,他是要把它写成一篇可以阅读的文章。或者说,他是很有意识地将日记整理成可以让人阅读的独立篇章。这是一种在我看来比较可贵的品质。他抑制不住的才气和幽默便在这一篇篇具有记录性质的文章中显露。其实,历史上许多名人名作,都具有日记性质的,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比如郁达夫的《迟桂花》。韩星孩的创作,可以说是很好地继承了这一传统。如果没有这么勤快的记录和有意识的创作,我们就看不到他那么有趣的文章,而星孩也就泯然众人一般。其实,普通人的人生之所以普通,也许就在于他们没有像星孩这样有心,有心去记录和创作。王国维先生说,生一百政治家不如生一文学家。因为文学家能够创造出超越现实功利的另一世界,让我们跳出日常来关照人生,这样,日常的生活就具有了审美的特质。可以说,星孩是一个在琐碎而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特别会创造审美情趣的有心人。这就使得他与众不同。

星孩的这些作品,有的发表在报纸上,有的发表在不太有名的文学刊物上,更多的是没有正式发表,只贴在他自己的博客上,供大家免费阅读。星孩是个没有社会身份的名人。在大学里,他是个有名的校园诗人;在三门教书时,他是个会写诗的韩老师。写诗让他被作家李杭育相中并召唤到杭州编辑先锋刊物《鸭嘴兽》,从此开始杭漂生活。在杭州的文学圈里,韩星孩与那些著名作家、诗人、诗社厮混,名气是早就响亮在朋友圈里。但他还是没身份。他不是作协会员,没有加入什么社会组织,甚至民间组织。因此我能体会到他发表作品的困难。有那么一次机会,他可以发表他的这本评论集。但是,他把这个机会给了他的岳父,他把他的岳父的小说《生命》发表了。许多人惋惜星孩失去了一次发表的机会,也就失去了一次得到组织或者主流认同的机会。但在我看来,这恰恰是星孩质朴本质的显现。如果是我,我也会做这样的选择的。

幸好,这个时代还有网络,星孩的更多作品虽然无法在纸媒上印成铅字,但能以数字的形式存在。他通过卖文字而使银行卡里的数字得到增加。“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在《双城记》里的这句话已经被引烂了,但我还是要倒过来再说一遍: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有才而无名分(有名的社会身分)的人虽然发表无望,但依然有他存在的空间,他顽强地存在,依然倔强地挣扎着,对抗着寒风与冰霜,显示出人性的高贵和猥琐,照出社会的不公与公平。

篇6:初读《有效教学十讲》

《有效教学十讲》一书,早就引起了我的兴趣。文章第一个章节,就点出了教学有效性的衡量指标。

文章指出: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要落到哪里?落到学生的学习上,有这三个方面的指标:第一个指标是学习速度。学习速度就是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速度实际上就是指学习效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越少,说明你学习效率越高。第二个指标是学习结果,就是经过学习学生所发生的变化、进步和取得的成绩。文中主要把学习结果定位或局限在认知这个层面,希望每节课,或者说每次学习之后学生都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它主要表现在:从不知到知、从知之少到知之多、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等等。这个变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效性,这是考察有效性的一个核心的指标第三个指标就是学习体验。第三个指标就是学习体验。文中用两个词描述学生的学习体验,一个词是伴随。这个“伴随”讲的就是一种状态,学生以什么样的状态——是生气勃勃、喜气洋洋、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冷漠呆滞——进行学习,效果是很不一样的。另外一个词叫“生发”。学生可能觉得学习过程没那么有趣,但是学完以后觉得蛮有价值,心理学把前面叫作“过程兴趣”,这叫做“结果兴趣”。他可能对过程不是很感兴趣,但是他对学习结果感兴趣,这个就是生发出来的兴趣。伴随着某个学科学习的进展,或者说你的学科知识获得的越来越多,那么你对学科学习的兴趣是不是越来越强,这个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一节课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文章告诉我们,目标要全面、具体、适宜、具可测性。全面是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兼顾三维目标;具体是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课程标准中的具体目标,确定具体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看了之后明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会做什么;适宜是指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考虑学生的发展性等。

三维目标的制定中应先考虑哪一维目标呢?在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相对来说具有显明性和确定性,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潜隐性、不确定性和随机生成性。在学科教学中,知识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成要以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依托和中介,脱离了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会失去根基。也就是说,学科教学中,“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根”是扎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建构之中。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应该确定好本节课“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确定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后,要进一步研究、分析,这一“知识与技能”,是怎样获得的,需要经历怎样的科学探究过程,需要用到哪些科学探究的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确定“过程与方法”目标。最后,根据本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方面,确定本节课可以渗透、培养学生哪些情感。

篇7:初读《老子德道经》心得

初读《老子德道经》心得

慧泉华子-4-11

感谢甘肃张掖的祁振宸老师来苏州上开发光体时推荐的《德道经》,让我有机会透过熊春锦先生的系列著作的引导,简单正确读《德道经》。

3月底从北京德慧智邮购了部分书籍,前面几天读《慧性图文思维教育》,意识到诵的重要性。4月1日开始每天清晨6点在小区河边读大本简体带拼音的《德道经》,从头读到尾刚好一个小时。出门前将小丫读诵的《德道经》CD放入机器里,让孩子在它的背景中醒来。

不到一个星期,九岁的孩子突然要求要学习做饭菜,说自己学会了以后妈妈如果不空或不想做饭时他就可以为大家做。在与外人接触时也越来越变得彬彬有礼,愿意主动招呼(不知是听经的原因还是从他爸爸身上潜移默化来的,过去他是和我一样对人为外冷内热型不愿意主动招呼)。他向我们提的问题也充满哲理。比如:钱物和人哪个重要?世上最难的事情是什么?大人为何喜欢追究过去、争来争去、自己都没有做好却喜欢指责批评小孩子?这些问题其实在德道经中都有答案。大人学习读诵,孩子在无为(仅听CD没有读)中即获得。这不得不让我们惊叹经典的力量。读到《国学道德经典导读》一书第三章第五节熊春锦先生讲述汉字是道德文化的记录时,萌发了学习繁体字的.决心(过去曾不解先生王彦S在追求效率速度的现今社会为何还坚持写繁体字,现在通过学习了解古人造字的非凡前瞻性,才终于豁然开朗对他心生敬意),便立即换简体版为熊春锦先生校注的《老子德道经》繁体竖版。身边喜欢读书的年轻姑娘姬晓晨花了两天时间抄写完繁体竖版的《老子德道经》后与我分享,说开始抄写德篇时很费力,坚持抄完到道篇时就变得出奇的顺利。不知她的这一体验是否可证明了要得道定要先修德以及熊春锦先生校注时恢复《德篇》放前《道篇》置后还《老子德道经》原貌的重要意义?事实上我在开始大声读诵时也有和晓晨类似的体验。4月9日读到附在《老子德道经》一书后的《经典诵读心诀》,立即改变之前没有目标的盲读,而是在练习完开发光体课程所学的七个能量之后,借着全身在光的沐浴时观想老子与自己融合再读,发现诵读变得更加轻松,明显感应到声音的共鸣。再将自己诵读过程中得到的启发与熊春锦先生的校注对照(前面仅读繁体经文并没有看注释),发现不谋而合的地方越来越多了,或许这就是频率接近后能与古人居,与古人谋吧。今天早上在平江客栈禅修和儒教两房外的花园里读时,右小腿前面开始有阵阵热流。声音的启动结合观想能产生更大的能量共振,这是与由杨子军、郑锦燕导师传授的起源于美国欧林的开发光体课程www.orindaben.com原理殊途同归。看来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在很早就都已经发现宇宙能量的秘密。这两位华人心灵导师能将美国的开发光体课程教导传授得比起源中心还要成功,这其中一定得益于导师从小对国学经典的学与实践www.iamone.com.tw(四年前在上海锦燕导师曾说过她这辈子离开之前要完成的三件事:一、创办掌上明珠学苑,二、讲道德经还此经之真貌,三、传讲龙华经)。不断调整改变自己到自然(即自燃,甘愿燃烧自己为世界服务)的状态,依照经典或上师(品德高尚,思想光明之师)引导去乐行,就能掌握简单诀窍获得宇宙大能。

在十一天的时间中虽然仅凭自以为然的方式在读《德道经》,也很清楚继续下去的收获定会更多,终因无法等待忍不住内心的冲动写下上述初读的心得,期望能吸引更多的朋友加入诵读经典、为人格播下积极正面的种子为命运收割成功富裕的果实,为全国各地不断在身体力行推广德慧智的经销商们喝彩。相信有越来越多家庭的诵读,中国的国学道德之光定会在全世界绽放。要提醒大家的是,万法归一,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修正自己行为让其合道与自然融合之法),这需要在对自己充满信心(信心不足者推荐利用简单的心理学科技工具--内在交谈全脑开发大师之金头脑组合www.innertalk.com.twwww.fule.org对自己潜意识作有效改变、提升)的前提下开放、积极、脚踏实地去发现,切忌死搬硬套、东施效颦让自己失去自由,徒生烦恼而误解经典归罪上师。

感谢一直在世界各地不遗余力传播国(医)学文化的当代国学名家熊春锦先生,将自己的智慧凝结成清明正义的文字、简单生动的图表,竭力还经典之原貌,让一直在迷茫甚至错误中等待的人能重新认识老子,吸收《德道经》中的精华,做道德的修真者。推荐有信心的朋友读上的熊春锦先生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老子德道经》导读报告--浅论道德救世,定会受益匪浅。

祝福所有朋友

道德之路精进

篇8:初读《故乡》-500字作文

这个星期,我有幸读到了鲁迅先生写的《故乡》。这本书讲述了鲁迅小时候的生活,可以说是鲁迅的童年既快乐又不是真正的快乐。

童年的鲁迅家里忙月时认识了一个玩伴,叫闰土。鲁迅和他是一见投机,便对对方产生了好感。闰土非常机灵,也非常聪明,还让鲁迅知道了乡村许多好玩而又有趣的事情,让鲁迅的童年变得丰富多彩。

当鲁迅长大的时候,闰土也长大了。待闰土再来看鲁迅时,闰土思量了一会,没有叫一声“迅哥儿”,而是称呼鲁迅:“老爷”。鲁迅愣了,他突然想到了社会的.风气和大部分富人的习性,心里不由得一冷,他意识到,闰土的心灵已经被束缚了,他在真正意义上,已经失去自由。从此,鲁迅开始写一些有意义的文章,不为别的,只为了解放当时社会上最底层人民的心灵,让他们获得自由。

读了这本书,我深有感悟。我既为那时的人民默哀,在当时,人民得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生存,还得忍受国民 党的压迫,许多人的心灵已变得麻木不仁,人民的生活可以说是雪上加霜;我也为鲁迅勇于为人民写文章而欣慰,鲁迅在国民 党的严厉威胁下,仍不屈不服,仍旧写一些能让民心奋起的文章,这个举动真是让我十分敬佩。

篇9:叙事散文:感恩生活

有人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着它笑,它也对着你笑;你对着它哭,它也对着你哭。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潮起潮落,有得有失,有苦也有乐,种种失败和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面对和豁达处理。

感恩,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感到慰藉,在冷落时得到温暖,在困难时获得勇气和动力。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会将感恩化作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感恩还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不忘他人恩情萦绕心间的情感。

在美国东部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推销员克雷斯的.汽车坏在了冰天雪地的山区。野地四处无人,克雷斯焦急万分,因为,如果不能离开这里,他就只能活活冻死。这时,一个骑马的中年男子路过此地,他二话没说,就用马将克雷斯的小车拉出了雪地,拉到一个小镇上。当克雷斯拿出钱对这个陌生人表示感谢时,中年男子说:“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尽力去帮助他。”

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将那位中年男子对他的要求同样告诉了他所帮助的每一个人。

6年后,克雷斯被一次骤然发生的洪水围困在一个小岛上,一位少年帮助了他。当他要感谢少年时,少年竟然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永远也忘不了的话:“我不要求回报,但你要给我一个承诺”克雷斯的心里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

篇10:小桔灯-叙事散文

听着侃侃的《滴答》,窗外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像音乐一样滴答滴答,雨声和音乐声在耳中互相伴奏着。突然音乐戛然而止,只剩单调的雨声,黑暗扑面而来,停电了!

我打开手机找到了家里的一板蜡烛,都快放一年了,还是在网上买东西送的。是那种圆圆的铁盒里装满白色蜡油的小蜡烛,芯很小,亮光微弱。我点了三盒蜡烛,屋里立刻笼上一圈黄晕的光,像撒下一片温柔的月光。

没有了电脑电视,我有点茫然了,儿子和老公还没回来。我突然想起前两天答应儿子一起做个小桔灯的`,不如我先做一个,给他一个惊喜。

我找到一个桔子,用刀从一头削掉一块桔皮,小心翼翼的扒出了里面的桔瓣,用剪刀沿着四周剪了四个窟窿,找来彩纸条穿起来,桔皮变成了小小的花篮,最后我把蜡烛放了一盒进去。立刻,烛光透过桔皮变成了桔黄色,暖暖的,照的地方很小,但是这微弱的烛光像初生的太阳一样,照得整个房间变得朦胧温馨,让人想起小时候那温暖的火炉。

小桔灯照的心里温暖起来,想起了小时候学过的课文《小桔灯》,想起那个乐观勇敢坚强的小姑娘,想起小姑娘给冰心做的小桔灯,想起小时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做的小桔灯,原来那昏黄的光一直在心头亮着。

窗外漆黑一片,只听到雨声窸窸窣窣,像窃窃私语的情侣。慢慢的适应了这微弱的烛光,便觉得屋里亮多了,虽然没有电棒的皎洁,但这氤氲的烛光却让心变得更加柔和。

儿子敲门了,我提着小桔灯打开门,果然,他惊喜的叫道:“小桔灯,好漂亮!妈妈你怎么自己做个小桔灯啊?”我说:“正好停电了,我没事儿。就做了个小桔灯,一会儿我们再做一个好不好?”儿子欣然赞同。

我们又做了两个小桔灯,儿子高兴地说:“妈妈,你看我们一人一个。”我看着烛光中他灿烂的笑脸,心里暖暖的。

篇11:感人叙事散文欣赏

那个“疯子”的疯故事

暖暖的午后,微风轻轻地吹着,舒服的让人如猫儿般慵懒。我一个人安静地站在门前,不远处还有两只小狗在地上打架,很可爱的样子。微闭双眼,抬起头,浑身沐浴在阳光下,周身都散发着阳光的味道,馨香极了。这样暖的时光,让人不禁放松身心,张开双臂,深深地呼吸,享受其中,真是莫大的幸福。

最是喜欢这个时节的家乡,眼目所及之处,到处皆是绿油油的麦田,那样好看动人。记得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到麦田里奔跑打滚,后面还会跟着家里的小狗,人狗如疯子般的在麦田里疯玩。风吹起的麦浪,一浪一浪的将娇小的我淹没其中,累了,便躺在麦地里睡觉,睡饱了,便拍拍衣服回家。所躺之处,麦子已经被压弯了,但过后又会站起来。小的时候总是好奇,都被折磨成那样子了,还能恢复,真是不可思议。长大后才明白,年轻的时候,正直生机勃勃的时候,永远都是倔强不屈的,跌倒了,依然坚强地站起来;当长大后,成熟了,懂得越来越多的时候,才会低下头来,因为岁月的沉淀让我们学会了从容淡定,懂得了做事要内敛低调。就像那曾经被年幼的我压弯了的麦苗。

看着这些让人心情愉悦的麦田,心里总是万般的留恋,更是泛起了柔柔的情愫。抬起头天空依然那么蓝,家乡依旧那么暖,而我却在这样暖暖的时光里出落成了一个大姑娘了。伸手抚顺那被风吹起的长发,抬眼的瞬间,从发丝间看见远处摇摇晃晃的走来的他,仿佛从小时候的那抹光阴里晃晃悠悠的走进我的记忆深处……

他,我讨厌的他,总爱傻笑的他;他,我反感的他,总爱叫我“歌唱家”的他;他,我嫌弃的他,唾沫横飞的他……似乎在我的记忆里,对他,总是没有丝毫的喜欢。

记得,小的时候看见他就要跑,因为他老是叫我“歌唱家”,他说我唱歌好听,但尚不懂事的自己,总觉得被一个疯疯癫癫的人这么叫着是一件丢人的事。但是他虽然疯傻,却不坏,他每次这样叫我的时候,我总是特别凶的对他吼,他每次都会笑着说:“真的哦,真的哦,真厉害的丫头啊!”有时候其他的孩子,甚至会拿东西砸他,故意取笑他,他也只是傻笑,不会生气。

说起他的身世算是可怜的,他跟着他父亲长大,没有母亲,听说很早就死掉了,那个年代的命似乎不被人当着一回事,死掉了也就真的死掉了。他的父亲,没有再娶,眼睛有些瞎,又瘦又高,长得分不出是什么样子,邋里邋遢的。而他,也是一辈子没娶,在记忆中他似乎有过女人,但最终还是只剩了他一个人。如今,他真的只剩下了自己一个人,父亲也死了。从我记事起,他便和他的父亲一起去讨饭,两个大男人有胳膊有腿,但却都选择了讨饭为生,哪怕家里有田,他们依旧出去讨饭。我想,讨饭就是他们的工作,和我们的工作是一样值得坚持和尊重的。

听妈妈说,自从他的父亲死后,便再也没人照顾他了,也再也没有人管着他了,他整天喝酒度日,嗜酒如命。喝了酒,就撒酒疯,见到人就鞠躬,见到人就磕头。实在疯极了,就到人家门前闹,抱着玉米秸撒在人家门口,嘴里还不停地骂骂咧咧的`,致使别人气的拿铁锹打他。就这样,他还是如此,永远不停的说着听不懂的话,干着疯事。有一次他躺在人家门口死活不走,主人气急了,不知从哪找来粪便倒在他的头上,过了多少天,他的脸上还留着已经干了的粪便。

听着妈妈说的这些,我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感觉,我不相信他真的疯到好坏不分的地步。为什么心里总希望他还像以前就好,随着时光的流逝,他可以老,也可以更邋遢,但只要他的疯傻保持原样就好。

去年过年的时候,我亲眼看见他在大车到来之前,横躺在马路上不让车子过去。司机下车给他钱,给他烟他都不要,就是死活不肯起来。司机也不敢去碰他,后来后面接连赌了很多车,一个个司机都下来,忍无可忍的把他硬是从马路中间拖到了路边。当那些汽车一个个扬长而去的时候,除了天空中扬起了厚重的尘埃,再也没有留下什么。围观的人们骂骂咧咧之后,也相继离开,唯独剩下躺在路边如死尸的他。嘴里依旧不停地说着已经被酒精麻痹掉一半的话,四肢还不时的抽搐着。

亲眼看过之后,心里除了莫大的震撼,就是莫大的悲凉。当时真怕,他就这么死掉了,真怕被酒精麻痹后的他没意识的倒在路边,被车压死,或者在这样寒冷的冬天里冻死在黑漆漆的夜里。曾经那么不愿看到的人,如今却只希望他能安好的度过晚年。真想再听他叫我一次“歌唱家”……

当我从漫长的回忆中回过神来的时候,他已走到我家门前,我傻傻地看着他笑,他也傻笑着叫我的小名:“妮妮,回家了啊。”我傻傻地说:“恩,昨天回来的。“此时的他无比的正常,比我记忆中任何时刻都要正常。他说他是去南边背些柴火,过了将近半个小时,他果真背了一堆柴火回来了。走过我家门前时,他把柴火放下,坐在我家门前休息,嘴里又开始念念有词,一会儿怒,一会儿喜。马路上走过来一个陌生人,他也挥手打招呼,吓得人家加快了脚步。我就站在后面看着这一切,茫然的不可思议。片刻后,他起身,对着西方鞠了个躬,跪下磕了个头,又背起他的柴火摇摇晃晃的走了。

篇12:儿女亲家-叙事散文

1月10日傍晚,钟点工做完饭临走时说家里有急事,明天得赶回去。这下我们就发愁了。年前钟点工大都回家去了,很难找到。老伴身体有病,我又不太会做饭。正巧这天亲家老陈的.小儿子、儿媳带着小孩回安徽儿媳娘家去了,要过五六天才回来。所以,当女婿打电话请他父母来我家住几天,帮忙做饭时,他们一口答应。

第二天中午,女婿开车将他父母从杨浦区内江路接到我们家。临走时,给我们四位老人每人一百元“赌钱”,让我们抽空在家里打打麻将。亲家还带了一些菜过来。我说:“你带菜干什么?”他说:“我们那里买菜比你们这里便宜,我就顺便买了些带来,能省就省一点嘛。”

下午,我们围坐在饭桌前,一边打麻将,一边聊天,谈笑风生,其乐融融。一直玩到4点多钟,才收起麻将。老伴陪同亲家母一起看电视,我和亲家公老陈进厨房干活。我淘米、烧水、闷米饭。老陈洗菜、炒菜,轻车熟路,动作麻利。我上前帮忙,他说:“我做饭一个人就够了,不要别人插手帮忙,你来只会越帮越忙。”我拗不过他,只好离开厨房,回到客厅。

6点钟前,女儿、女婿、外孙都回来了。老陈将一盘盘刚炒好的菜端上饭桌,热气腾腾,香气扑鼻。我赶紧去厨房盛饭,女儿跟进来端饭。一家人围在一起,热热闹闹,共进晚餐。饭后,女儿、女婿、外孙驱车回家。我忙着收拾饭桌,洗碗涮锅,清洁厨房。老陈要进来帮忙,我赶紧推他出去:“你炒菜够累了,快休息去吧。洗碗是我的事,不用你帮忙。”他风趣地说:“那你辛苦了,谢谢啦!”我忙说:“这叫什么话!你帮我们做饭,该谢谢你才对。”

忙完活,我们又开始打麻将,直到10奌钟左右才进房间睡觉。我们腾出主卧,换上干净床单、被套、枕巾,让亲家早点睡觉休息。亲家母推辞说:“还是你们睡主卧吧,我们睡次卧。”老伴说:“别客气了,还是你们睡主卧。入冬后,为了少用空调,我们早就一起睡在次卧了,习惯了。”

一觉醒来,天巳微亮。我习惯早起晨炼,立即穿衣起床,洗脸刷牙,烧开水,用豆浆机煮制五谷豆浆。这时,亲家老陈也起来了。我说:“这么早你起来干什么?”他说:“我在家每天5点多钟就起来了,习惯了,到时候就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为啥那么早起来?”“不早起不行呀,吃完早饭,7点钟前要赶到小儿子家带小孩,儿子、儿媳一早要去上班。起来晚了就来不及了。” “你们老俩口又要带小孩,又要买菜、做饭,真够辛苦的。”老陈乐呵呵地说:“现在还不太老,身体还可以,能帮一把就帮一把,这也是当父母的应尽义务。等到以后我们真老了,身体不行了,也就不管他们了。”唉,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晨炼结束后,我提着刚买来的早点匆匆回家。吃完早点,老伴和亲家一起去农贸市场买菜,我留在家里熬中药,擦地板,抹桌子,开窗换气。等到他们买菜回来,赶紧关上窗户,打开中央空调。一会儿,大客厅里就暖和多了。午饭后,外孙天天进书房复习功课,我们在客厅里抓紧时间打麻将,连午睡也顾不上了。

就这样,天天忙着买菜、做饭、洗涮、清扫、打麻将,连电视也没空看。

上一篇:泥泞中的小径优秀作文1000字下一篇:教师节对学生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