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艺考叙事散文写作

2022-10-08

第一篇:编导艺考叙事散文写作

编导艺考叙事散文的写作方法及实例解析

编导艺考叙事散文的写作方法及实例解析 ?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着一定的方法的。适当有效的方法不但可以提升完成一件事情的速度,还可以增强一个作品的相对质量。而方法却不一定是通用的,有的人适合于这样,而有的人又习惯于那样。写作就更是应该讲究方法的。适当的写作方法可以使散文更加完美。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找出一套真正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

严格说来,写作是不是有方法,是文学界争论的话题之一。但在准备散文考试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值得提请注意的能够有利于我们发挥的步骤。 ?

第一,审题。

?? 审题是写散文极其重要、极其关键的一步。这一步的好坏,直接决定全篇文章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决定构思能否按正确的方向展开。考生一定要先用足够的时间对题目做一番审读、揣摩。在准确理解题意后,再构思运笔行文。这一审读、揣摩的思维过程应包括:把握题目内涵、弄清相关要求和限制范围。

题目的含义往往是比较丰富,超乎字面的,如《冻雨》 、《墙角树和孩子》 、《网》 、《乱》 等,它们绝不仅仅是现实意义上的“冻雨”和“网”。考生只有细细琢磨出它们的比喻义、象征义,才能准确地把握题目的含义。审清题目含义必须紧扣题眼(题目中透露出的重点的、寓意的字眼),把握住题目中关键性的有效信息。

作文题在“要求”内容对文体、字数、表达方式等,都会作出明确的规定,考生必须把“要求”这项内容搞清楚,并且在行文中切实遵照执行。对于某些特殊性要求,虽然不在卷面上列出,但是仍然会在公开发布考场守则中提到,如“文中不可出现真实校名和姓名”等,考生也不可马虎大意。文中出现的具体校名、人名等一律要用“x ”代替。 ?

第二,立意。

??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立意的高下实际上决定了文章的优劣。审题完毕后,考生必须选择恰当的角度,妥善确立文章的中心和主旨。具体而言,考生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叙事立意要深刻:文章要力求写出深度,不能仅仅就事论事,罗列和堆砌细节事情,作表层化或一般化地泛泛而谈,而要根据题目充分联想,找出立意深远、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达到以小见大、见微知着的效果。主旨立意要新颖:文章主旨贵在创新,因而立意要面向实际、张扬个性,要富于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考生既可以选择“反弹琵琶”,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也可以变换切入角度,角度一新,立意也便随之一新。立意要鲜明、集中

。切不可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

第三,叙事。

?? 在艺术专业考试中,叙事散文的写作手法和我们平时写的随笔式抒情散文或者议论性散文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叙事散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通过叙述一个事件或者塑造一个人物表达个人的情感体验,而抒情散文则偏重情感的直接抒发,基本上不需要事件或者人物为依托或者是载体。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抒情散文的语言:

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

起了母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想起了母亲,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想起了母亲,羁旅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的心愿;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

时光如水,年华易逝,似水流年淡去我们多少回忆,却始终不改我们对母亲的绵绵思念。莺归燕去,春去秋来,容颜渐老,白发似雪。儿女在一天天长大,母亲却在一天天衰老。当儿女望见高堂之上的白发亲娘,他们都会投入母亲怀抱,热泪涟涟!

这是三段文字是从一篇歌颂母爱的抒情性散文上摘抄下来的,文笔优美流畅,称得上是情真意切的美文。但是在专业考试所要求的叙事散文中,这样的文字却是绝不能出现的。因为抒情散文表达情感的方式太直白,而缺少含蓄之美。叙事散文应该是通篇都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但是读者对这情感的体悟却是从文章的字里行间里感知到的。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胡适先生写的叙事散文《我的母亲》一文中的片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侯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一句,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

气的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这段文字向

我们呈现了一位爱子无痕,润物无声的母亲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我们能够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以至于产生共鸣,从而想到我们自己的母亲,在一种感动中升华对母爱的理解,使其成为天地间一股永恒的浩然眷恋。但是,我们却没有从这质朴的文字里看到诸如“感激、怀念”等等看似直白讨巧但相对稚嫩简单的形容词。作者的那些感人的挚情都蕴涵在不加修饰的叙述性语言里,而这正是叙事散文的要求。

叙事散文往往因为其表达的情感的含蓄和克制,而显示出其与众不同的韵味。至少有一点是勿庸置疑的,就是在叙事散文中,那些隐藏于文字后面的情与思,越厚重越真挚,就越能打动读者,越能呈现出经验和事实的力量。着名作家毛姆说过:“要把散文写好,有赖于好的教养。散文和诗不同,原是一种文雅的艺术。有人说过,好的散文应该像斯文人的谈吐。”——我想,“教养”、“文雅”和“斯文人的谈吐”,一定是要有深厚的人生经验作为支撑的,它必定暗含着对生活和存在的独特发现,同时,它也一定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否则就不会是“文雅的艺术”了。 ?

第四,真情。

?? 叙事散文写作本身就应该是一件富有一定情感因素的事情,有了内心真实情感的投入,才会得到读者真诚的回应。人生如酒自斟酌,文章似茶随调和。一篇好散文的成功之处,就是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叙事散文虽有它自己独特的一些规定和范畴,但只要是发自内心的文字,谁不为之感动呢?

在这里涉及到了一个选材的问题,我认为叙事散文的素材应该来源于我们熟悉的生活,人物和事件都应该是曾经使你产生过心灵震颤或者让你记忆深刻的,你可以在行文的时候有具体细节上的修饰和加工,但不能失去生活的本来面目。国学大师余光中先生在《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一文中说:“在一切文体之中,散文是最亲切、最平实、最透明的言谈,不像诗可以破空而来,绝尘而去,也不像小说可以戴上人物的假面具,事件的隐身衣。散文家理当维持与读者对话的形态,所以其人品尽在文中,伪装不得。”

我们很多同学在写叙事散文的时候,用情很不老实,不是一味拔高,歌功颂德,就是情绪低落,盲目的贬低。其实这是叙事散文行文的大忌。前苏联剧作家维?罗佐夫谈自己写作的经验,他这样说:“按照自己心灵的吩咐”。我的理解是叙事散文应该注重个

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和自然流露。

在采访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系主任张先的时候,他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 “许多人认为情感是可以编造出来的,是可以拿来随便煽情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错误。情不是一个技巧,情也不是一个手段,情是你的一个生活内容。因为你在生活中就应该是一个有丰富的情感的人,情不是拿来伤感的,也不是拿来哗众取宠的,情是人的一种本质状态。很难想象一个对他的父母没有任何情感的人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也很难想象一个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的人能成为一个优秀艺术家。”

有些考生抱怨自己的阅历少,写不出那些波澜起伏、缠绵悱恻的叙事散文。我觉得那不是真正的原因,本质的原因是你对生活的观察不够。我们的好多学生,都有这么一个误解,就是人要产生感情,要表达自己的一些内心的情感,非得以一个比较大的事为依托不行。其实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很平淡很简单的,现实中没有那么多的生死离别。其实情感并不必须要很大的事件来刺激,很细微的一些小事也能表现出你丰富的情感。有很多的考生在考卷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是奶奶死了就是爷爷死了,有时严重到一个考场四十多个人,几十个考生的家人去世,这是很可笑也是很可悲的事情。父母在家生活得很好,你为了考试不惜把父母写死了,你这样不尊重自己的家人,老师会怎么想呢。这实在不应该是考生再犯的低级错误”。

我想张先老师的话对我们应该怎样在叙事散文中运用自己的感情有着很重要的启示。通过对一个事件的描述,来抒发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情感,永远是叙事散文写作中最重要的要求和任务。 ?

第五,细节。 ???细节是事物的细部特征,在叙事散文写作中尤其要注重细节描写。因为细节不但是你形象思维(这是影视工作者必备的素质)的一个展现,而且往往会成为文章中的一个亮点,对刻画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性格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细节包含很多种,像人物的动作刻画,人物的神态刻画,个性化语言的刻画,当时环境的刻画,人物内在心理的描摹等等,不一而足。

在这里我重点说一下人物的动作刻画。在叙事散文中,对人物的动作描写有一个通用的要求,就是要通过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的心理。这里就涉及到了细节的典型性的话题。其实人物的举手投足都是细节,但并不是这些举手投足的动作都能让我们印象深刻。真正打动人心的细节是具有典型性的,但又是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的。比如有一篇散文写一个经济

条件不允而被迫辍学的女孩子,全班同学为了这个女生送行,吃饭的时候,作者描写了这个女生夹豆腐的细节,她怎么努力都无法把豆腐夹进嘴里。这就是一个生活

中常常被忽略的地方,作者把她夹豆腐的神态和对生活无能为力的感伤描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细节是刻画人物的有力武器,通过细节刻画人物,才能让人物鲜活有力,性格清晰可见。

另外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细节一般采取白描的手法,鲁迅在谈到白描时这样说:“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这种手法在鲁迅的文章里有着极为有力的应用,例如在《故乡》中描绘杨二嫂的形貌时,鲁迅这样写道:“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小脚伶仃的圆规。”简单的几笔勾画就把杨二嫂尖酸刻薄的形象塑造的淋漓尽致。再如刻画杨二嫂时还有这样一个动作描写“她一面忿忿的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幅手套塞在裤腰,出去了。”片言只语,将杨二嫂的自私、贪小便宜的性格刻画的神形兼备。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这里的细节描写,已经不再是客观地对某一场景或特征的叙述,而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外在体现了。

细节如雕塑,面无表情的塑像虽然威严但生硬。要是在塑像上雕出这人微微翘起的嘴角,这个雕塑马上便生动活泼起来。好的细节描写,往往可以打动考官并会留下深刻印象。但是细节一定要运用有度,并不是越多越好,整篇文章都是细节,便成了流水账,不但没有妙用,反而显得累赘。一篇文章中有两三个细节就已足矣。 ?

第二篇:艺考编导命题散文创作知识点

编导专业对考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有一定要求。具体是:考生应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用画面与声音来表现自己的创作构思。反映在散文写作中,要求考生在现阶段能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并且是具有形象思维特点的文字表达能力。这一点,使编导专业的散文写作考试有别于一般的散文写作。例如:小形参加完考试,觉得自己临场发挥不好,心情很沮丧。这句同描写相似,只是增加了对人物心情的陈述。注意,只是陈述,不是描写。陈述是用概念来告诉读者,如:他哭了,他笑了,他很开心,他很难过。而描写是用生动的细节刻画人物的动作——肢体动作、表情动作,来让读者自觉地感受到人物的精神情感。

命题散文首先要做到文章语言要质朴,要有真情实感,不能只着重于华丽的语言。尽量要写一些自己经历过,有过感触的事情,毕竟凭空想象是很难体会真实情感的。同时也要避免堆砌辞藻,成语。同样,文章的感情脉络要清晰。清晰的脉络是需要坚持的一点,老师在改卷的时候,如果陷入了迷茫,弄不清楚作者的感情走向,甚至作者本身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写些什么、写这些有什么意义,那就坏了。对文字的驾驭能力要强,没有错别字。

老师改卷时读完一篇文章,对作者的文学功底和文字能力就已经有判断了,这两点是判断一个学生程度好坏的重要依据,不可小视。

叙事散文的立意要准确鲜明、突出重点、不偏题,要独特新颖、力求深刻,不能人云亦云。立意即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作品的灵魂。在文学作品中,立意要通过文学形象来实现。散文的立意,是通过作者在文学作品中描绘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形象表现出来的。在叙事散文中,立意体现在作品中描绘的人和事上。要准确鲜明,独特新颖,力求深刻。

如果同学写的是与人物有关的散文,要尽量从自己这个视角出发,选择典型性人物。不能用直白的议论去说这个人是好是坏,而是应该通过“我”和人物关系的变化,从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感情色彩,让读者不自主地就站在你那一边了,而不是硬让读者去认同你的评论。

细节的描写也是很重要的,要学会以小见大。要挑出具有感情色彩的细节加以描写,放大。一个好的细节描线不仅仅可以体现同学观察生活的细心和超强的感悟能力,更能为整篇文章添加色彩。

汇声教育——让你更动听

第三篇:编导艺考:命题小品写作(七)剧本创作

学艺术高考 上昕丽艺术

编导艺考:命题小品写作(七)剧本创作

今天,我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了电影小品构思一些基本规律。我的教学

剧本创作

经验告诉我,对于初学的作者说来,“磨刀不误砍柴功”这话是个真理。小品练习是个“磨刀”的过程,直到现在我还经常地找些题目来作小品训练。有趣的是,这样的活动不仅活跃了我的思维,而且积累起来的小品有的时候会成为我后来创作大剧本的一个部分。您如果觉得我说的有点道理,就拿起笔来试试看吧.

朋友知道我在写戏,最常的反应就是会说:「你好棒!那你一定很会

第一节:剧本创作不是无中生有

编故事喽?真了不起。」

可是我心里想的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戏剧写作并不等于编故事,而实际的情形,编剧多半是「有所本」的。

通常,戏剧不一定要「说故事」,但说故事的戏剧占最多数。戏剧里的故事可以有故事的所本,同样人物有人物的所本,场景或情境都可能有所本,同时媒体或剧场形式风格也都有可以参考借镜的对象。

严格地讲,「编剧」比「写剧本」这个用词,其实更像是内行人说的语言。

第二节:编剧取材有其诀窍与重点,针对重点取材,题材用之不竭

学艺术高考 上昕丽艺术

俗语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但剧本创作的取材并不是毫无范围漫无标准的,懂得戏剧取材的重点,可以使创作素材用之不竭,同时碰到一堆资料或面对当事人的回忆,也能知道如何判断,到底适不适合戏剧来表现。

以最通俗讲故事的剧本,也就是有故事情节的编剧而言,取材的重点在于「能否化约成人物、场景(故事发生的时间与地点)、情境、及有首有尾的事件」等要素。这是戏剧创作异于小说、诗歌、音乐、绘画、雕塑等其它艺术表现最主要的地方。若是一个题材无法化约成上述要素,不如转到其它艺术表现方式去创作。

要将写作的素材化约成上述的戏剧要素并不难,只要稍加练习人人都办得到。但要将上述要素进一步铺陈为一出有首有尾的戏剧,便需要创作者对题材里的人物遭遇能够「感同身受」。﹙这是最主要的,一个初学者虽有分场大纲,但迟迟无法下笔的原因,多半是因为对题材中的人物、情境等他不熟。从另一角度而言,若剧作者处理的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故事,往往就没有这类的问题,原因也在此。初学者若要建立起戏剧写作的信心,先处理自己熟习的人事物或是自己本身的故事,会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节:戏剧与人生是有差别的,掌握差别处,做文章正如「滚雪球」

戏剧取材自人生,但戏剧与人生毕竟是有所区别的,能掌握其中的区别,是剧作家的第一项本领。

戏剧有时「高」于人生,有时「低」于人生,掌握戏剧什么时候高于人生,什么时候戏剧又低于人生,就能充分掌握「文章」的难易。

一般而言,戏剧写作被严格限制在少数的场景、集中的时间、真实的人物与文学的语言,此时戏剧的形式是「高」于人生的,它的创作难度就高。

学艺术高考 上昕丽艺术

相反的,若戏剧的写作没什么严格的限制,反而是场景越多越好,时间﹙戏剧时间﹚可以中断,可以中间经过许多年,人物倾向夸张、类型化或功能性,语言低调或能交代情节就够了,则此时的戏剧形式是「低」于人生的,创作起来难度并不高,所谓「滚雪球」的写戏就是指这种情形。

剧本写作的程序包括取材,编写大纲,调整大纲,逐场填入人物、对

第四节:剧本写作的程序

白、场景及动作等说明(或舞台指示)。难就难在如何选择有潜力的题材,以及最佳的表现形式(同样一种媒体就有许多不同的风格,更不用说戏剧还可以诉诸不同的媒体来表现﹚。好在这两方面都是可以透过后天努力来充实的,要做到这点,多看、多阅读、多观摩、多想为什么、勤做笔记,是最有效的方法。

过去听过有人为了写特种营业者的生涯,便真的下海去执业、体验这

第一项:「感同身受」的能力

附:做剧作家需要哪些能力

个行业的心情与遭遇。这个举动是否绝对有必要,似乎是见仁见智的。

剧作家最大的法宝之一就是具有「感同身受」的能力。「感同身受」让一个创作者不必亲身经历与故事情节完全相同的情境与遭遇,也能准确地描绘出合适的情境气氛与人物感受。

同样是面对一篇人物报导或自述,有的人能深刻体会到当事人的感受,有的人主观上排斥痛苦的经验,有的则没有感觉。通常剧作者是当中感受最强烈的人,同时他还比一般人多一份想要用自己的方式,把故事说出来的强烈企图心。

学艺术高考 上昕丽艺术

第二项:具体化的能力与想象力

剧作家的任务就是要能将简单的故事叙述、变化成具体的人物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所发生的事件及其经过。换句话说,剧作者平时对周遭生活的情境与人物的感情状态,就必须具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感受力与观察力。

通常故事的叙述口吻多半是单一的,不是用第一人称就是用第三人称来叙事。可是在最大多数的戏剧风格里,剧中人物永远是用第一人称来说话的﹙某些传统戏曲的语言风格会用到第三人称叙事口吻的情形﹚。剧作者或多或少必须能仿真每个剧中人物的心理、性格与情绪状况,这样才能「说一人像一人」也就是「代剧中人说话」。

戏剧写作牵涉到「搬演」或「呈现」的因素,也就是必须提出如何在

第三项:很强的组织能力

观众面前把故事「演」出来的解决方案。

剧作家不仅必须熟习各种媒体与剧场风格的特性,从其中找出最适合的方式,把故事在观众面前「演」出来。同时就是在私下用笔作业的时候,也能有条不紊地将脑海里的「剧场」上或「镜头」前所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地「搬」到稿纸或计算机屏幕上。

选择合适的「演出」形式的考量,可以用想要的「戏剧与观众的距离」做思考的起点;而无论是采用哪种剧场风格或媒体,举凡人物、化妆、服装设计、语言、布景设计、灯光、音效、人物的走位、画面的安排等各种因素,都需要相互搭配彼此协调,以营造出想要的整体的「演出风格」与独特的气氛。虽然这些牵涉到其它艺术家后续加工的因素,但合格的剧作家所提出的最初的、做为讨论基础的纲要式的解决「蓝图」,是不能彼此冲突或流于拼凑松懈的。

学艺术高考 上昕丽艺术

通常剧作家在写戏时,都是先将媒体或场景布置等环境及形式的因素确定下来,接着他会决定每场戏开场时的故事情境,然后让合适的人物在合适的时间出现说适当的话(有时也加上音效灯光变化的穿插),他会像是交响乐的指挥家那样,同时处理节奏与气氛的冷热调剂等,这也是剧作家工作时最大的乐趣之一。这意味剧作家需要很强的组织力与整体感的直觉。

第四篇:作品分析编导影评写作艺考冲刺总结(xiexiebang推荐)

作品分析编导影评写作艺考冲刺总结

影评写作艺考冲刺总结

影评写作一开始的分析很重要,分析的首要任务就是破题所谓的破题就是对电影题目的认识,目的是为了寻找影片是不是有这种主题,破题是一种评论性的写法有修饰关系的题目的能破题。

我讲一下对于三种电影的破题,第一:用历史事件、人名、地名或事件名作为题目的不用破题,如《我的1919》。第二:表现情调或情绪的题目,破题时要主要抓住“情”字,如《嗨,弗兰克》。第三:表达感受的题目要看完影片后再破要找出母题,如《寻枪》中“寻”字为母题,《紫日》中“日”为母题。

看影片对于写影评也很关键,这一点不用多说大家很清楚,讲一下看影片应注意的五个问题:

1、把握整部电影的情节脉络

2、要分清影片的叙述线(即人物关系)分清主线和辅线了解其作用

3、注意电影的表现手法(即蒙太奇、音乐、音响、场景转换等)

4、了解影片的主题以及与现实的联系

5、破题抓住题目所包含的信息

题目的拟定原则上不要太大那样不易讨论,所规定的题目一定要涵盖具体的问题要有可感性因为题目首先定义写作的方式,规定写作的主体方向体现文章的风格特点。题目的格式可以分为九种即赞誉式、论断式、设问式、并列式、转折式、拟人式、比喻式、哲理式和格言式。

电影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1、论述现象。若把现象作为观点结论来用就必须加以论述,电影中若发现叙述线如提及就要论述出来,不要有意无意地扩大论述范围。

2、评论视角的确定。主题、矛盾冲突、人物

第五篇:叙事散文写作

一. 什么是叙事散文

就是指以些人、记事为主要内容,以塑造人物和表达情感为目的的散文。 叙事散文在形式上和一般散文一样,具备灵活自由,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是在内容上,它强调通过对具体事件的记叙与描写来刻画人物,抒发作者情感,表达作者思想。

比较灵活,不像小说那样有严密的故事逻辑,可有叙有议,可以有比较大的时空跨越性与内在描述空间,当然所描写的人物可以使性格片段的展现。

叙事散文一般是作者亲身经历或者亲眼所睹之事,或者是间接了解的事情,总之是客观存在的实有的事情,是非虚构性的。叙事散文可以展现人物比较完整的性格,也可以选取人物性格的局部和侧面,加以描绘。不要求事件的完整,可以逻辑清晰地叙述一个事件,也可以只采取事件的局部场面,或者某个细节,线索单纯,情节比较简单。在叙述的角度和方法上,叙事散文诗作者用以表情达意的载体,作者往往事边讲故事边表达感受和见解。

二. 文体特征

1. 内容丰富 题材广泛

2. 思想精辟 诗意盎然

3. 短小精悍 自由灵活

4. 直抒胸臆 自具风格

5. 殚精竭虑 文采斐然

三. 怎样进行叙事散文写作

1. 选材

选材要真实,尽量选取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事件。

2. 立意

立意要准确,突出重点,不偏题,要独特新颖,力求深刻,不能人云亦云。 立意即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又叫主题或主旨。立意是作品的灵魂,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所在。在文学作品中,立意是通过文学形象来实现的。散文的立意是通过作者在文学作品中描绘的人物、事件、场景等表现出来的。在叙事散文中,立意体现在作品中描绘人和事上。

(1) 准确鲜明

(2) 独特新颖

(3) 力求深刻

3. 细节

细节指人物神态动作描写、周围环境的刻画、人物心理状态的描摹等。叙事散文细节的描绘,不是客观地对某一场景特征的叙述,二十作者心底情感潜流的外在体现。它在文中已经不仅仅是充当叙事的角色,而是在传达某种情感。在叙事散文中,至少需要一个闪亮的细节支撑文章。要把最令人难忘的细节充分挖掘好,不要直抒胸臆,要说的话包含在人物、事件的细节描绘中,通过文章的细节传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感情。

4. 结构

结构要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5. 语言

四. 注意的问题

1. 叙事散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长时间的观察和洞悉。考生要写

好就离不开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2. 来源于生活的东西是最打动人的,情感要真挚,带感情写事件,叙述性文字是情感性的东西。

3. 命题叙事散文写作,细节情节性的东西要尽量细致,要加强语言气势,文笔要生动。

4. 题材要新颖,角度要独特,语言要精美,不要有大量的抒情和评论性的文字。

五. 往年考题选登

09年上戏广编《城市天空》、《扫墓》1500左右2小时

中戏导演《生日》、《不眠之夜》1500以上,2个半小时

中戏戏文《风波》1500~2000两个半小时

中戏管理《昨夜无梦》、《没有季节的街道》1500以上 2个半

南艺导演北京考点《春暖花开》2000,2个半

上一篇:变电运行技术工作总结下一篇:补充习题答案数学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