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建设交流资料

2024-04-16

经开区建设交流资料(精选9篇)

篇1:经开区建设交流资料

2020年XX经开区效能建设工作要点

2020年效能建设工作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和会议精神,紧紧围绕XX经开区中心工作,提升行政服务效能,锤炼过硬作风,树牢为民、创新、发展理念,为XX经开区高质量、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锤炼过硬作风,树立勤政为民的公仆形象,全面提升效能建设水平。

一、强化政治建设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政治建设作为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的关键,切实抓实抓好,时常提醒机关干部牢固树立岗位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不断增强做好效能建设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学习《2020年XX县效能建设工作要点》和《2020年全县效能建设考评实施办法》,抓好相关制度学习,深刻领会其实质内涵,引导党员干部强化政治责任,转变工作作风。

二、健全制度体系

成立以县委常委、工委第一书记为XX经开区效能建设

工作第一组长,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为组长,纪工委书记为副组长的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机构和效能办主任,落实具体工作人员和信息员,按照上级关于效能建设工作的决定和要求,为效能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证,定期召开效能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效能建设工作任务,确保效能建设工作有效落实。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办事办文限时制、AB岗制、一次性告知制、离岗告示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逐步形成完善的机关效能制度体系,加强考勤管理制度,严防迟到、早退、工作日饮酒等现象,严格请销假制度、值班管理制度,全面提升行政运转效能,提高办事效率。

三、推动政务公开

充分利用“阳光村务”监督作用,加大对

“小微权力”的规范和约束,推动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的常态化、长效化。与各区直部门保持沟通,对需要公开的村级事务,及时督促人员对平台信息进行更新,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加强对重大村务决策、村级财务收支等村务管理执行情况的监督,动员群众关注,保障群众知情权,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四、加强监督检查

加大对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社会反映强烈问题的督查力度,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效能建设系列活动,制定印发《XX经开区开展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监督检

查实施方案》,认真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做好监督检查。对效能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自查,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确保取得实效。同时抓好机关内部效能建设的日常工作,持续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完善明查暗访方式方法,开展不定时、全覆盖暗访。规范效能投诉办理流程,做到效能投诉件件有着落。

篇2:经开区建设交流资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始终坚持安全发展理念,持续开展“六项机制”建设和“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统筹推进建筑领域创新发展。着力强化质量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不断提升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以杜绝亡人事故、减少一般伤害事故为目标,深入开展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园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水平。

一、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方式,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1.创新政府监管方式,落实部门监管责任。进一步强化政府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互联网+监管”工作机制,加快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手段,充分运用和发挥“XX市建设行业监管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实现政府监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公开化,实现信息互通、共享,过程留痕管理、责任可追溯,落实政府部门质量安全监管责任。

2.加强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加大质量安全信用评价工作力度,建立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联动机制,充分运用XX市建设云平台,实现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促使企业和责任人员更加注重依法守规较好履行质量安全责任。

3.积极落实建设项目审批和竣工验收制度改革再提升。依托XX政务服务网,按照“一码运转、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总体要求实行电子化审批,积极落实联合验收制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好园区建设。

4.扎实开展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运用,督促企业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控体系,推进质量安全行为管理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安全控制标准化。加强工程质量安全基础建设,督促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认真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要求,推进标准化建设。

5.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质量安全意识。充分发挥企业质量安全教育培训主体职能,持续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重点抓好一线操作人员、“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和岗前安全交底,切实落实三级教育,筑牢质量安全基础。

二、扎实开展工程质量提升行动,持续推进质量水平提升

1.狠抓工程原材料质量,杜绝假冒伪劣材料用于工程建设。深入开展违规使用海砂治理行动,加大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质量抽查力度,严厉打击使用“瘦身”钢筋、冒牌产品等行为,确保工程质量。

2.严格工程实体质量监管,确保基础和主体结构安全。进一步加强结构实体质量监管,开展结构实体抽查检测,加大结构混凝土质量抽查检测频次,严厉打击假试块、假报告行为。

3.落实装配式建筑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建设。熟悉并掌握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控制和检测要点,建立健全装配式建筑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质量安全全过程管控,强化装配式建筑主体责任,严格监督把关,稳步推进园区建筑产业化健康发展。

4.提升建筑节能水平,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全面落实民用建筑65%节能设计标准,持续开展外墙保温系统质量提升行动,保证外保温系统质量。贯彻落实《XX市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认真执行XX市《XX市民用建筑楼面保温隔声工程技术要求》(X建设〔2019〕X号)等关于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现行地方标准要求,持续推进园区绿色建筑发展。

5.扎实开展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持续提升建筑品质。积极落实样板引路制度,加大防渗漏、防空鼓脱落、防墙面和楼板裂缝、防门窗开关不灵等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力度,严格落实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提升建筑工程品质,减少住户质量投诉。

三、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深化整治行动成果

1.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及有关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制度化规范化,认真研究部署园区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督促各责任主体认真落实各次安全专项检查,制定应急预案并演练,全面进行风险辨识、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并有效落实防范措施。

2.坚守安全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严把安全关。强化盲目赶工期、抢进度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到位等不安全行为的监督检查,始终坚持将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坚决杜绝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换取生产效益的行为。

3.严格监管执法。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及实施细则,认真履行“三必须”行业监管职责,实现建设主管部门对辖区建设领域监管全覆盖。正确处理放管服的关系,杜绝只放不管或简单化限制执法,在做好服务的同时,严格对企业的安全监管。建发局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适时带队,深入园区企业和项目现场开展监督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尤其是涉及安全生产的市场行为问题、关键岗位人员不在岗履责的问题、重大危险源安全措施管控不力问题,一律该停就停、该关就关,从严处罚。

4.扎实开展除患排查治理。要深入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建立隐患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措施、整改时限,隐患问题整改实现闭环管理。杜绝安全整治流于形式、走过场,整改问题要盯住不放,形成隐患排查治理有效机制。

四、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确保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1.突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确保建筑领域生产安全。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实现建设工程有序复工,加强复工前和复工后建筑领域疫情防控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人员健康排查建档、防控物资储备和使用、重点区域消毒和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培训,制定科学防控预案,统筹谋划,周密部署,认真落实,坚决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产,实现生产总目标。

2.建筑施工。一是起重机械、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隐患问题。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严格执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施风险全过程有效管控。二是赶工期、抢进度,特别是疫情防控和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问题。对建设单位盲目要求赶工期、抢进度和违反规定强行组织施工,以及施工单位违章指挥、强行施工等行为,坚决予以查处,确保生产安全。三是施工企业无相关资质证书或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及违法分包、转包工程问题。重点整治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施工企业无相关资质证书或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及转包违法分包、关键岗位人员违规变更、未实行建筑工人实名制等行为。充分运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守信激励机制和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制度,落实对建筑市场相关失信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和信用修复。四是施工现场易发多发事故隐患常改常犯问题。重点整治临时用电乱拉乱接和漏电保护失效、高处作业防护措施不落实、起重吊装违章作业等安全管理缺失,以及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走过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等问题。加强过程监管针对性检查,加大处罚力度,坚决采取停工整改、信用惩戒等措施倒逼责任单位落实主体责任。

3.城镇燃气。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把城镇燃气安全各项工作做实做细。一是非法经营问题,协同半汤街道、应急管理局、公安、市场监管、消防等有关单位或部门依法依规打击无证无照跨区域经营、非法充装、非法使用等违法行为,取缔“黑气”点。二是瓶装液化气行业市场经营问题,会同有关单位或部门查处瓶装液化气非法储存和配送站点、充装非自有钢瓶等违规行为。三是严格落实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督促燃气企业履行安全主体责任,重点开展燃气场站和加气站、燃气管道隐患排查整改,确保燃气储存、运输和使用安全。四是用户使用环节安全隐患问题,组织燃气企业做好用户使用环节的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告知用户,并协助用户整改到位。

4.消防安全管理。按职责整治建设领域火灾防控方面问题,加大燃气场站和加气站、建筑工地检查整治力度,严格落实火灾防范预控各项措施。重点整治燃气场站和加气站火源管理和违章操作问题,建筑工地动火作业审批、易燃易爆品管理、员工宿舍区管理、电动车安全充电问题。督促企业建立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建立应急预案,并开展应急演练;严格落实特种作业人员持有效证件上岗,严格按安全守则操作;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并有效,灭火器材按规定配备到位,尤其是高层建筑工地消防水源、消防管道、消防栓、消防水带水枪按要求设置到位;临时设施搭设使用满足防火性能要求的材料,施工现场搭设的活动板房芯材满足A级防火要求、有产品合格证。

5.强化重点时段安全专项整治。切实做好春节期间、全国“两会”、五一、夏季高温汛期、国庆中秋和冬期等重点时段的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强化针对性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6.加强建筑工地食品安全管理。项目总包单位是工地食品安全的责任单位,项目负责人是建筑工地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严格执行食品采购、加工、储存等卫生标准要求,加强日常管理,及时排除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各种隐患。工地食堂要持证经营,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体检健康合格证明上岗,规范操作,严格生熟食分开,严防食品交叉污染;加强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清洗消毒餐饮具,并保持环境清洁卫生,落实分餐、错时用餐等措施;未开设食堂的建筑工地,加强务工人员安全用餐管理,消除食用工地周边无合法资质餐饮单位和流动商贩供餐风险。

篇3:经开区建设交流资料

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有西城、南海子2个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和1个国际合作的云南 (曲靖) 国际农业食品科技园。位于珠江的源头, 爨文化的发祥地, 云南省第二大城市—曲靖市的中心城区。为建造美丽幸福经开区, 2014年建成瑞和公园、泰丰公园, 完成“麒沾马”快速通道绿化、亮化工程, 2015年启动白石江中央商务区段河道治理及景观提升工程 (开发区市民广场) 建设、龙街上坝水库周边景观提升工程建设。以寥廓山为核心, 引领三山环绕、群山拱卫为特征的区域性整体生态风貌形象。结合河道治理, 将白石江、潇湘河作为城市水体景观绿化带进行重点打造和生态建设, 构筑城区“五水”为主体的水网交织相互连通的水系布局结构。

1. 打通断头路, 服务型行业飞速发展

开发区内城市交通网络发达, 与昆明至曲靖、曲靖至罗平、宣威至曲靖三条高速公路公路相连, 贯通全省, 连接贵州。随着三江大道三岔断头路, 翠峰西路东村断头路, 长征路鲍花村断头路打通, 开发区内瑞和西路、三江大道、学府路、宁州路、胜峰路、和兴街、环北路、翠和路、翠峰西路、靖阳路、长征路等环状交通网路已经基本形成。贵昆线、南昆线及沪昆高铁贯穿境内, 开发区距新昆明长水国际机场80公里。庞大的立体交通网络, 使开发区发展具备便捷的交通条件。区内有恒大名都、曲靖盛世锦华、境胜房地产、保障性住房投资公司、云南工投曲靖公司、曲靖安厦房地产等房地厂开发成片小区, 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国家级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附近拥有本科院校1所, 高等专科院校1所, 高中初中5所, 小学12所, 开发区近年来努力吸纳各类技术人才, 逐步完善了人才政策环境, 为优秀人才的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 围绕小区、学校发展, 建造休闲公园

泰丰公园南起三江大道, 北至瑞和西路, 经开区充分利用曲靖优越的气候资源, 结合公园所处位置的地形地貌以及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公园的设计重点突出“四季有花开, 常年有果摘”特点, 融入历史文化元素, 致力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生态与文化互融的欣欣向荣景象。公园于2014年10开工, 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 公园效果初显, 处处是景, 美不胜收。整个公园规划面积约为15.21万平方米, 河道总长度1492米,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态河道及驳岸建设、园路与广场、园林绿化、园林景观设施、园林给排水、园林照明等, 工程总投资约为6000万元。公园的建设, 是保护曲靖母亲河、提升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 不但推动白石江流域水体污染的治理, 同时为周边居民休闲游憩提供活动场所, 集文化、休闲、游览、健身、生态河道和防洪河道为一体。

瑞和公园位于曲靖师范学院,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旁, 总规划面积11.56公顷, 亭台、楼阁、湖泊、绿化景观遍布全园, 公园景观功能共分为七个区, 分别是:综合活动区、儿童体验活动区、林下健身老年活动区、花卉种植观赏区、特色植物科普区、滨江封闭式景观区、滨江开放式景观区, 该工程于2014年3月中旬开工建设, 总投资3500万元, 9月底全面完工, 依白石江河道建造, 开园后可容纳游人2500人, 为周边居民、企业员工及学校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娱乐、休闲、运动场所。

3. 推进人居工程建设, 建造美丽经开发区

2014年12月12日, 曲靖市委常委、副市长保明顺宣布白石江综合治理景观工程、白石江中央商务区段河道治理及景观提升工程开工。

白石江综合治理景观工程是提升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 工程南起翠峰西路, 北至瑞和西路, 项目总规划面积约为23万平方米, 河道总长度约2.6千米。项目建设主要包括生态河道及驳岸建设、园路与广场、园林绿化、景观设施、给排水、照明等。工程概算总投资约1.8亿, 工程计划分期实施, 一期主要完成瑞和西路至三江大道河岸治理、园路、绿化工程, 规划面积约15万平方米, 工程造价约3000万元。建设生态河道及驳岸1.5千米、铺设园路14.6万平方米, 园林绿化工程11.56万平方米。

白石江中央商务区段河道治理及景观提升工程地处开发区中心片区核心位置, 占地432亩, 总投资2.5亿元, 规划设计按照“一轴、一环、两带、三区”的空间结构, 重点建设中央景观轴、景观漫步环、休闲景观带和入口景观区、滨水休闲区、文化展示区, 充分体现“麒麟城下, 有凤来仪, 千年爨乡, 文脉传承”的文化内涵和独特景观, 打造曲靖山水园林城市的新亮点, 力争建成曲靖中心城区最靓丽的城市名片。工程概算总投资约2.5亿, 工程计划分期实施, 一期启动北园一期一标段, 总面积16.18公顷, 施工内容主要为铺装、水景、绿化工程。

以上两个项目该项目建成后, 将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态品质, 不断提升城市发展品位, 筑起一道科学发展的绿色屏障, 使白石江河岸美化绿化得到极大的改善, 当地市民的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提高, 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曲靖开发区在通行的贵昆铁路、沪昆高铁两侧设置宽度各50米以上的防护绿带。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高速公路两侧、河流两侧设置防护绿带。保护原有生态系统, 恢复和修复生态受损地区, 实施低影响开发, 构建海绵城市。打造“珠江源头第一城, 爨乡福地”的城市名片, 营造“山水相映、古今交融、宜居田园、滇东明珠”的城市特色景观设计意象。

4. 建成美丽经开发, 欢迎高薪产业投资

曲靖发展方向:“北拓、南限、西强、东控”。“西强”就是以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和马龙现代产业园区为基础, 引导城市产业适度沿G60城区段聚集, 增强西片区产业竞争力。曲靖经开区地处珠江源头, 随着桥头堡建设的快速推进, 将站在“一带一路”建设新起点上, 北连丝绸之路经济带, 南连海上丝绸之路, 一条新的通往世界的“丝绸之路”即将开启。随着南小线建成通车, 宣曲高速公路、沪昆高铁即将建设, 高快客运站投用, 曲靖开发区将灯火辉煌, 白石江综合治理景观工程、河道治理及景观提升工程等人居工程建成, 开发区内居住环境越来越好, 到处是一片繁华的景象。为开发商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物流进程飞速发展, 你到曲靖开发区来投资, 曲靖人民将为你创造更多的财富。

摘要:2014年以来, 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新的总体规划, 结合曲靖市“四城”联创、人居环境提升、打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3年攻坚战要求, 围绕生态宜居主题, 高标准、高品位编制开发区生态规划, 本着“提升开发区生态环境, 创建整洁、优美、文明的人居环境, 着力打造生态、休闲、宜居精品城市,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景观和谐发展。

关键词:建造,美丽,经开区

参考文献

[1]孙永福、叶方华《谈美丽浙南水乡建设—以温州经济开发区治水为例》[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4年第4期 (73-77) ;

[2]沈凌云, 李明慧《基于产城融合理念的产业园区发展探索—以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5-8) 。

[3]蔡芳、苏琴、罗志远等《植物景观设计与人文精神—以曲靖市两江沿河景观整治工程为例》[J]《林业建设》2010年第6期 (30-34) 。

篇4:经开区建设交流资料

简要汇报

自市委实施“***”战略以来,为适应***新城开发建设对人才的现实需要,同时也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好***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下发的《关于在我省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人才发展试验区的实施意见(试行)》文件精神,**经开区党工委高度重视人才试验区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解放思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积极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拓宽引智渠道,采取社会选聘、机关选调等方式,积极引进各类人才17人,其中:从社会选聘高端人才2人,从省、市机关中选调15人,这些人才在新城融资、招商引资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努力营造了尊重人才、重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浓厚氛围。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融资工作取得了新突破。为解决管委会融资人才短缺的实际,我们从**实业集团、**铁路局多种经营公司引进2名擅长资本运作的高端人才,分别担任融资顾问和开发区中小企业创业投资担保公司经理。他们到任以后,积极为**建设融资出谋划策,献计出力,使经开区管委会融资能力大幅提升。一是为解决银行贷款不能全面满足**工业新城开发建设资金需求的难题,提出并探索运作了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探讨租赁融资、BT代建等形式融资。经过不懈努力,经开区22亿元土储贷款已通过审批; 1

合力公司发行14亿元企业债已进入后期外部审核阶段;发行中期票据工作已经正式启动;与有关部门共同推进的BT代建项目已顺利签约两个,其规模近20亿元。二是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出利用政府优势搭建融资平台,让开发区担保公司为入区企业融资服务。经过积极努力推动,开发区中小企业创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从两区(经开区、高开区)分设之前注册资金2亿元,增至2011年末注册资金10亿元、净资产17.3亿元的规模,对外担保能力最高担保总额高达了100亿元。

2、招商引资取得了新成果。为弥补招商力量不足的实际,我们从市经合局、外资企业中引进人才15人,分别从事外资招商工作。这些同志到岗以后,能够充分发挥特长,迅速进入角色,做好项目跟踪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招商实绩。仅2011年,成功引进外资额达到了1.2亿美元,占开发区外资实际到位额的五分之一,为***招商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经开区党工委组织人事部

篇5:经开区宣传方案

城市梦想 工业力量

——泾渭工业园更名扩区,七十平方公里再解构!

一、总体思路

立意

工业力量,始终是城市梦想的强力支撑。

十年来,泾渭工业园以新秀的姿态,屹立于区域版图。并以其非常规的发展,成为先进制造产业的主战场和重要承载区,烛照着西安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金凤科技、盾安电气、中钢西重、陕汽集团、西部超导、西部金属、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这块区域,从来不缺乏让人侧目的实力。

2010年,泾渭工业园更名为泾渭新城。

紧随其后,泾渭新城扩容,新增30平方公里土地,整体面积增加至70平方公里。从30平方公里到70平方公里,不仅仅是面积的扩容,也是泾渭新城进行产业升级打造西部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契机;从园区到新城,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动,更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助推器„„

泾渭新城扩区,为经开区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围绕扩区找准突破口,构筑制高点,进一步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促进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发挥泾渭新城的辐射引领作用,成为泾渭新城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目的此次宣传,将以以泾渭工业园更名为节点,泾渭新城扩区为主线,围绕泾渭新城各方面的成果、举措和展望、制造热点、挖掘新闻点、寻找亮点、形成焦点。重点唱响泾渭新城品牌,起到以正视听的作用。

通过本次宣传,加强人们对泾渭新城的认识,了解泾渭新城未来的产业发展、城市规划等。将经开区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大力提升产业竞争水平、精心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核心区的理念喊出去,从而扩大经开区及泾渭新城的品牌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视野

关天经济区背景下先进制造业高低的区域视野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构建的历史视野

全球产业分工浪潮下的国际视野

产业规划与城市发展的人文视野

建设者、参与者、普通企业、普通群众的平民视野

方式

广泛选择平面媒体,各有侧重,张弛有度,采取软硬结合的方式,内容多彩,形式多样。媒体选择

陕西日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城市经济导报

二、具体设想(以时间为序)

1、预热阶段(5月 日)

硬广告:《泾渭新城:打造关天经济区制造业高地——热烈祝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渭工业园更名为泾渭新城》

媒体:初步计划在陕西日报、西安晚报、城市经济导报进行投放。

目的:在签约仪式后,在各大报纸刊发泾渭新城更名消息的同时,采取硬广告投放的形式,加深外界对泾渭新城的认识。

要求:广告设计力求简单明了、信息精确,要突出泾渭新城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联系。同时在广告下方附属恭贺单位,以泾渭新城内的制造业企业为主。

2、集中宣传阶段(5月日——5月日)

稿一:泾渭新城更名扩区

主稿:《从园区到新城关天先进制造业核心区雏形初现》

内容:十年时间,泾渭工业园已成为西安制造产业的重要支撑。在关天经济区规划、西部大开发十年起航,行政中心北迁等系列发展机遇面前,泾渭工业园的发展已经到了亟需转身的关键时期。通过本篇稿件,力求让外界了解泾渭工业园更名扩区的前后缘由,重现泾渭新城十年奋争之路。

采访经开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了解泾渭工业园更名的经过,重现其具体过程。

稿件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工业园扩区更名(泾渭工业园扩区更名前后经过,为何更名,扩区的主要目的以及意义所在。)

新城的机遇(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实施、西部大开发新10年启航、行政中心北迁等诸多历史机遇,且自身已有多年的产业发展基础。更名后面临的压力以及动力。)

产业承载升级(更名、城区扩容后,泾渭新城的产业承载能力将获得较大的提升,城市产业与城市功能前后的变化。)字数3000

配稿:《泾渭新城城市产业化的新标尺 》

区域经济研究专家专访,站在城市发展产业支撑的角度,谈泾渭工业园扩区之后对经开区乃至西安构建西部制造业高地的支撑作用。字数1000

撰写:王辉

稿二:城市建设方面

主稿:《泾渭十年经开区的“造城运动”》

内容:

在中国诸多开发区中,城市功能一直都是处于比较尴尬被弱化的位置。城市产业、功能提升、功能区与城市如何衔接?这是大多开发区都面临着的矛盾。

泾渭新城在城市功能设计上,兼顾了产业功能与城市的生活功能。这片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拔地而起的不仅仅是企业的厂房,同时还有住宅、商业等生活设施。

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下,泾渭新城的产业功能和城市生活功能取得长足进步,各项工作有序进展。按照规划,这座新城将容纳60万人。

通过本稿件,力求让外界了解泾渭新城十年以来的发展情况,包括其产业基础、配套情况、城市规模等方面。着重表现关天经济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泾渭新城所肩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稿件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泾渭十年(十年来的发展情况,产业基础、配套建设、城市规模等方面)

制造业高地(关天经济区规划要求将西安打造成为西部的制造业高地,此背景下,泾渭新城将作为制造业高地的核心区域、重点支撑。)

大都市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要求西安人口将达到千万以上,泾渭新城扩区后的人口规划为60万,其将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的重要一极。)字数3000

配稿:《以敬畏之心向西安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西安经开区管委会主要领导署名文章。(拟好稿件,由领导确认,可是署名文章,也可是专访文章。)字数1000

撰写:董娜娜

稿三:产业建设方面

主稿:《产业革命泾渭新城七十平方公里再解构》

内容:更名后准备做什么?泾渭新城扩容后的产业规划,目前的发展态势是怎么样的?扩区以后,新城在产业、项目、环境等方面该如何去承载?其整体规划情况。

稿件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从园区到新城(从园区到新城体现的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产业发展理念上的变化,不再是单独的产业发展,更加着力于产业与城市的互助。产业打造的同时,在城乡统筹、军民融合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侧重于理念方面的变化。)

新城的产业使命(泾渭新城扩容后的产业规划,准备做什么事情?新增加的30平方公里面积将给西安制造业带来怎样的机遇?侧重于产业规划方面。)

挑战与机遇(西安本地开发区的竞争已经进入到一个白热化的阶段,在传统的“四区一港两基地”的竞争格局上,陕西又新设立了泾渭新区和沣渭新区,对经开区及泾渭新城的压力日益迫近。)字数3000

配稿:《****在泾渭新城筑兵器工业腾飞之梦!》

兵器工业集团总经理署名文章,科技资源统筹的角度。(可提前拟好稿件,由对方确认。字数1000)

撰写:赵延

稿四:收尾稿件

《城市副中心骨架初成泾渭新城未来猜想》

内容:展望式稿件,通过泾渭新城规划的理解,展现出西安城市的副中心——泾渭新城未来的生活场景。字数3000

篇6:襄阳经开区调研报告

一、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

自2008年4月深圳工业园建园,特别是2010年9月国家级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以来,特别是近几年,襄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把经开区建成为襄阳未来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新龙头”这一目标,抢抓发展机遇,大力招商引资,培育支柱产业,增强综合实力,优化产业结构,奋力打造工业经济最佳投资地。经过三年努力,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产业集群初步形成,超常规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全区呈现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区共引进项目103个,项目总投资210亿元,已初步形成五大优势主导产业集群,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1、以骆驼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长源东谷、东润、光瑞、超亿公司为主导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骆驼蓄电池工业园一期投资为15亿元,建设年产800万KVAH免维护汽车蓄电池项目、1500万套电池槽盖项目、3000万平方米隔板项目和高性能车用动力锂电池项目、3000万平方米隔板项目和高性能车用动力锂电池项目。此外,长源东谷投资17亿元,兴建汽车零部件项目;湖北东润专用汽车项目一期投资5亿元,主要生产各类专用汽车及配套产品,产值在10亿元以上。

2、以新日电动车工业园、卓灵科技园、湖北源光电器、康明斯再制造等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新日电动车经开区项目一期投资10亿元,年生产电动助力车、专用电动汽车等各类电动车200万辆,年销售收入50亿元左右。

3、以襄阳珠江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襄阳博亚机械有限公司等为主导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珠江数控襄阳基地规划建设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一期投资20亿元,总投资额将超过50亿元,建设数控装备研究中心和科研基地,提供高端、精密机床设备及其部件、精密铸件、专用设备、成套设备以及配套产品,建成国内一 1

流、华中地区领先的数控装备产业基地。襄阳博亚机械有限公司装备制造工业园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主要生产建材装备、涂层装备、冶金装备、工业控制设备等,预计“十二五”期间可实现产值30亿元。

4、以襄诚为主导的轻工业产业集群。湖北襄诚鞋业有限公司是台商独资企业,公司投资总额为5800万美元,年生产1500万双运动鞋。

5、以佳海、万安为主导的中小企业孵化器产业集群。武汉佳海公司在经开区投资12亿元,兴建佳海工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项目,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可入驻企业约300家,产值约100亿元人民币。万安项目拟在深圳工业园区投资人民币约10亿元,兴建企业总部基地、创业孵化园、会展中心等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引进60家中小企业落户。这两家企业的落户,使深圳工业园初步形成了“孵化器、标准厂房、工业园区”这样一个适宜企业成长的环境!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迅速扩大经济总量为目标,培育支柱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发挥开发区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化基地;管理上进一步创新,从侧重项目引进向重视引进技术、资金、人才和管理转变;体制上进一步革新,积极探索,在开发区土地经营、科技创新和招商引资上取得重大突破。

(一)创新招商方式,培育新型产业

经开区通过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形成一批能够带领经开区在“十二五”期间冲击千亿元级开发区目标的龙头企业。如:珠江数控将在园区兴建产值100亿元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新日及其配套企业将建成年产值150亿元的电动车生产基地,佳海公司将建成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年产值超100亿元的中小企业创业园,骆驼集团将建成年产值100亿元的电池生产基地等。紧紧围绕“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大基地”的发展格局,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创新管理方式,创造三减一免的企业发展环境,推进企业加速发展。

(二)创新服务理念,推动园区建设

经开区充分利用市委、市政府优化工业项目审批流程的改革成果,创新服务理念,打造快捷高效的项目建设平台,营造服务项目

建设良好环境。目前入区企业的手续由经开区指派专人负责,集中到市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办理,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在入区企业办证过程中,速度最快的从签约到办完开工仅用4天时间。

(三)明确产业定位,实现跨域发展

经开区的总体定位是:建设工业新区,发展现代新城。以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和汽车零部件等为主导的产业定位,确立全力冲刺2000亿元的发展目标,全面完善园区功能,创新体制机制,拓展发展空间,强力招商引资,成为襄阳跨越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四)设置合理分工,项目建设有序

2011年以来,经开区解放思想,奋勇拼搏,扎扎实实为“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同比加速增长,坚持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的建设发展模式(即市政府工程建设部为中心,城投公司、市建委、区县委、项目建设部为四个基本点)。城投公司负责资金的筹措,职能等同于经开区的投资部;襄阳市建委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职能等同于经开区的工程部;襄阳市政府负责土地拆迁,职能等同于经开区的拆迁部;襄阳市政府负责项目建设的落地,职能等同于经开区的项目部;各部门合理分工合作,充分展示了国家级开发区的形象,有效推进了经开区体制机制、规划建设、社会事务管理等工作,机构看似松散,实质是紧密型的。

三、对我市省级开发区建设的启示

(一)广开资金来源,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观念,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

针对武汉实际,只要我们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产权换资金、以市场换项目、以存量换增量的思想和“你发财,我发展”的观念,算大帐而不算小帐,算长帐而不算短帐,舍小利而求大利,让近利而谋远利,通过实施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战略,完全有可能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一是努力改善和优化利用境内外资金发展环境,提高整体环境竞争力。二是积极研究引资的新思路和工作重点,提高利用境内外资金的速度、质量和水平。三是作好项目的储备和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创新招商引资的新方法。

(二)加快园区建设步伐,探索一套新机制,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的突破

篇7:西安经开区战略招商推进产业集聚

此前,由26家企业、6个科研机构发起成立的经开区新材料产业联盟,则使成员单位在科研、信息、检测、加工等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仅联盟下的新材料试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征集各类设备411台套,价值3.65亿元,为同行企业提供试验检测服务高达3600多次,不仅省却了单个企业购置相关设备的高昂费用。同时,企业申报的380个检测项目获得管委会服务补贴费用200万元。

“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完善的产业链条或产业配套,是一种短期内难以复制的比较优势,它的规模经济效应将会不断的加速产业集聚和扩张。”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郭学民表示,这正是经开区实施战略招商的重要依托和主要内容。

在战略招商全新思路下,经开区招商引资不局限于过去对单个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招商服务,而是着眼于整个产业或产业集群发展的平台建设,做战略规划和政策支持,做基础性配套和支撑服务体系,尤其注重在同行企业和科研院所中穿针引线,在市场配置基础上促进产业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加速产业集聚。

目前,在新材料产业,经开区已聚集西部钛业、西部金属、西部超导、宝钛美特法力诺等企业40多家。2009年,经开区新材料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步伐加快,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54亿元,同比增长33%。在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下,西部金属、菲尔特金属、海镁特镁业、赛特金属等企业分别以增资、扩建等形式在经开区建设多个项目,总投资近10亿元,西部超导还考虑投资18亿元建设特种材料工业园。

针对产业集聚中城市服务功能和商务配套环境薄弱这一“短板”,在战略招商思路下,经开区以管委会投入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的方式,全力提升区域环境。总投资近4亿元的经开区文化中心,总投资60亿元的首创国际城,总投资15.3亿元的西安正尚国际金融广场等项目相继开工,仅2009年管委会投入的城市建设资金就达15亿元。同时,大力引进服务于制造业运营和市民工作生活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全年新引进项目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商业流通和销售服务类项目超过50个。

在以单个项目为主导的传统招商,向以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为主导的战略招商转变的过程中,经开区管委会将更多力量投入到产业环境培育和战略性大项目的引进上。以市场的导向作用和产业的内在关联为驱动,有效激发大企业、大项目的产业吸引力和招商积极性,使他们走上经开区以商招商的前台。

去年11月17日,投资20亿元的中国电子西安产业园项目签约经开区。根据规划,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将组织下属相关企业、国内外知名企业与战略合作伙伴,有计划地向西安产业园转移,至2015年将引进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50家以上,从业人员不少于1万人,年销售收入将超过70亿元。

6月10日,总投资150亿元的兵器工业西安科技产业基地在泾渭新城全面启动,首批投资超过50亿元的9个项目开工建设。中国兵器集团将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吸引周边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高新技术应用、新材料与新能源、光电、化工及装备制造等企业入驻,预计五年内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税收超过10亿元。

“以中国兵器、中国电子为代表的项目‘组团式’入驻成为经开区招商引资的一个突出特点。”经开区管委会招商负责人表示,以区域优势为支撑、政府推动为引导、市场导向为杠杆、产业吸引为纽带的战略招商模式与单一的政府主导型招商相比较,招商引资的整体性、系统性显著增强,招商环节中各主体的职责更明晰,招商积极性得到充分挖掘,产业关联度更强,有利于主导产业资源集聚、规模扩张。

篇8:经开区“两新”党建信息报道

近年来,***开发区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为目标,结合实际、科学引领、多措并举,“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开发区成立“两新”党委,全面领导“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同时设立“两新”党委办公室,安排专人指导、协调“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目前,已组建**家“两新”党支部,并对**名党员登记造册,建立了党建工作台帐,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夯实了“两新”组织党建基础。

二、加快组建力度,确保“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覆盖面。针对“两新”组织党员流动性大、分布面广的特点,按照“为组织发展所需要,为法人代表所支持,为单位党员所欢迎,为职工群众所拥护”目标要求,采取“单独建、联合建、依托建”等多种组建形式和方法,100%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对没有党组织、没有党员的“两新”组织,采取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办法,100%实现党建工作指导。

三、加深作用发挥,展现“两新”组织党建成效。通过开展 “坚持科学发展,服务县域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和“创先争优”等主题实践活动,激励“两新”组织党员和广大青年职工争当岗位能手、争创文明标兵,争做**县域经济优秀建设者。2011年6月,经开区“两新”党组织推荐的**有限公司董事长***同志被评为第**届“***市十大杰出青年”;建党90周年期间,“两新”组织中有1名同志当选县党代表,多名同志被评为市、县级优秀共产党员。

篇9:经开区二次创业之“新赛得”模式

当前,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处于产业创新与战略转型的“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是开发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从2005年8月, 长春经开区启动“二次创业”以来, 开发区持续探索开发区转型的方向, 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明确了“从生产制造基地向科技创新基地转变, 从单纯依靠行政管理向管理服务转变, 从总体开发向特色开发转变”的转型方向, 大力实施“一区三园”战略和“三二一”工程, 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经过“二次创业”的努力, 经开区已经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完备、特色产业突出、体制机制灵活、软环境优良及与区域经济实现融合发展的5大比较优势, 已经步入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长春首创新赛得模式

长春经开区地处内陆, 尽管不具有先天的区位优势, 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寻求其潜在的优势, 扬长避短, 走出了一条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成功之路, 其10年间的成功经验一直被称之为“赛得”模式。

在完成一次创业以来, 开发区继续不断积极探索, 在二次创业的新时期, 针对开发区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 长春经济开发区不断对“赛得”模式进行创新, 形成了新的发展模式, 即“新赛得模式”。

“新赛得模式”的核心, 主要体现为“一二三四”的发展路径——“实施一个战略、促进两种创新、推进三项建设、实现四个转型”, 即:按照“三为主, 二致力, 一促进”的指导方针, 秉承“艰苦奋斗、永不满足, 超越自我”的“赛得精神”, 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为主线, 积极实施“一区三园”战略, 促进体制机制创新、企业自主创新,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城市建设, 努力实现经开区的发展观念转型、产业战略转型、管理模式转型和开发模式转型。

在“新赛得模式”中, “一个战略”是指针, “两种创新”是动力, “三项建设”是基础, “四个转型”是方向和目的。

首先, 开发区进行转型, 需要全局性、战略性的统筹规划, “一区三园”战略和“三二一”工程的实施, 指明了长春经开区转型和“二次创业”的工作重心, 明确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生产力空间布局优化的基本方向, 确立了差异化、特色化的产业发展模式, 为“二次创业”中其他各个方面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具有重要的指针作用。

其次, 开发区转型的持续深化, 需要深刻变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政企关系要求, 需要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企业科技创新, 长春经开区形成了自主良性发展的组织条件和技术条件, 并已经成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为“二次创业”的深入推进, 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源泉。

再次, 开发区转型的真正实现, 需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通过投资环境建设, 长春经开区形成了良好的软硬件基础, 促进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 提升了城市建设管理水平;通过和谐经开建设, 形成了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的发展环境, 促进了社会建设;通过引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形成了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 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三个方面的建设, 为长春经开区转型和“二次创业”提供了最为坚实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基础。

通过以上各项举措, 长春经开区在总体上实现了四个方面的转型, 即:在发展观念上, 实现从单纯强调经济建设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建设的转型;在产业战略上, 实现从生产制造基地向科技创新基地的转型, 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在管理模式上, 从单纯依靠行政管理向管理服务的转型;在开发模式上, 实现从总体开发向特色开发的转型。从而, 使经开区成为特色产业集群的基地、企业自主创新的示范区、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新赛得”模式的启示和借鉴

长春经开区转型和“二次创业”的“新赛得模式”, 对全国经开区, 尤其是中西部经开区转型而言, 在产业发展模式、管理体制改革、科技创新模式、软环境建设和和谐经开建设等方面, 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 主导产业选择与自身比较优势、区域发展战略和国家产业政策充分对接, 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

长春经开区转型和“二次创业”的成功经验, 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立足全局、统筹规划, 实施了“一区三园”战略和“三二一”工程, 这体现为“三个对接”, 即:主导产业选择与自身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充分对接, 抓住重点、形成特色;主导产业选择与所在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对接, 统筹协调、差异化发展;主导产业选择与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充分对接, 用足用好各项优惠政策。

2. 围绕经开区核心职能, 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建设服务型机构

十七大提出, 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经开区在过去20多年得到快速发展的原因, 重要一点就是体制机制的灵活高效。当前, 在国家对经开区政策做出较大调整的情况下, 如何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接轨的体制环境, 无疑已经成为经开区继续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经开区的管理体制改革, 既需要在党和国家有关建设服务型政府政策的指引下, 又需要结合经开区实际情况积极有序推进。长春经开区建设服务型机构的经验, 启示意义体现在:

3. 建立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以政府投入为引导, 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作为一个中部和东北地区的经开区, 如何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后来居上, 形成自身产业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强化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开发区无疑是必由之路。长春经开区近年来取得的成绩, 是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争创企业自主创新优势密不可分的, 其经验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主要在于:

4. 以文化建设为着力点, 狠抓软环境建设

相对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等硬环境, 软环境所涵盖的政策、法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稳定性、经济体制、技术和管理水平、办事效率等因素, 在开发区转型中更具有标志性。长春经开区转型和二次创业的重要经验之一, 就是大力加强软环境建设, 以优良的投资环境最大程度上吸引国内外优秀企业入区。

5. 民生为本、城乡统筹, 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上一篇:叔于田原文翻译及赏析下一篇:学校发卡片四年级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