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发展简介

2024-05-06

农村信用社发展简介(共8篇)

篇1:农村信用社发展简介

农村信用社是由社员入股组成和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和社区群众服务的地方性银行类金融机构。陕西省农村信用社简称 “ 陕西信合 ”,其诞生于 1951 年 12 月 1 日。经过 56 年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机构遍布城乡、从业人员众多、业务规模壮大、经营机制灵活、服务客户广泛、结算手段先进、服务功能齐全的金融机构,在陕西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的重要作用。

1951年-1958年,为农村信用社组建和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农村信用社,资本金由农民入股,干部由社员选举,通过信贷活动为社员的生产、生活服务,基本保持了合作制的性质,成为支持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

1959年-1980年,是农村信用社经历曲折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受极左路线的影响,农村信用社曾先后下放给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后来又交给贫下中农管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受到严重挫折。

1980年-1995年,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起步阶段。从 1980 年开始,首先将农村信用社交由农业银行管理,使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逐步走上了正轨。

1996年-2003年,是农村信用社发展壮大的阶段。1996 年10 月。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农村信用社从省到地市成立了自己的行业管理机构,由人民银行和自身的行业管理机构分别承担对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职能。脱钩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朝气和活力,各项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2003 年至今,是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阶段。2003 年 6 月份,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通知,陕西省作为全国首批八个改革试点省份之一,于2003

年底启动了深化改革工作。按照深化改革试点精神,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交给了省级政府。2004年8月,由全省107家县级联社发起组建成立了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代陕西省政府行使对全省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职能。深化改革以来,省联社带领全省农村信用社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创新固本,求真务实,以规范、质量、效益为主题,不断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强化内部管理,转变业务增长方式,全面规范经营管理,努力提高业务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经营状况明显改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截止 2007 年 11 月底,陕西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贷款余额为1084.25 和778.18亿元,分别占到全省金融机构份额的 12.91% 和 15.58%,位居全省同行业第四位和第一位,实现利润达到 14.09 亿元。在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省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飞跃发展,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在全省107 县(区、市)联社共计 3004 个网点(网点覆盖率为 100%)成功上线运行。首次实现了全省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业务的通存通兑 ;实现了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业务功能和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业务功能 ;实现了与中国银联的系统联网,成功发行了农村信用社自己的银行卡一富秦卡,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支付结算和金融服务能力。

篇2:农村信用社发展简介

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自1951年建立以来,经过五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如今已建立了遍布城乡的营业网络,业务渗透到农村各个产业、企业和城乡居民家庭。截止2010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共有营业机构近5600个,从业人员40000余人,肩负着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县域经济的重任。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全省农村信用社在省政府的指导下推行了以改革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完善服务功能、落实扶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全面改革。改革过程中成立了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并于2005年6月正式开业。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是由辖内县级联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对辖内县级联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行使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

省联社成立5年来,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农村信用社紧紧抓住改革带来的历史机遇,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以“勇于肩负助农致富的历史使命,奋力开拓与农共舞的伟大事业”为己任,坚持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立足社区,服务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着力服务创新,加大信贷投入,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村信用社又好又快发展,被广大

农民誉为“四川人民自己的银行”。截止2010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421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802亿元,年创利92亿元,存贷款规模居全省金融机构第二位,贷款规模居全省第一位。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通过财政补贴、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优惠政策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扶持,壮大农村信用社实力。深化改革,使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基本理顺,历史包袱得到初步消化,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助农致富工程成效显著,内控监管日益完善,金融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经营状况明显好转,为农村信用社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篇3: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恢复阶段 (1979-1984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改革措施和政策方案是恢复和成立新的金融机构, 进行了以恢复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业务经营上的灵活性 (即所谓的“三性”) 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形成了农村金融市场组织的多元化和竞争状态。加强了中国农业银行对信用合作社方针和政策的领导, 并强调信用社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不是农行的附属机构, 而且还开放了对民间信用的管制, 允许多种融资方式并存。

第二个阶段, 改革与整顿阶段 (1984-1996年)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 这一阶段更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提出了要建立一个能够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及时、有效服务的金融体系的口号。更具体地说, 这一农村金融体系包括以工商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商业性金融机构 (中国农业银行) , 主要为农户服务的合作金融机构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 , 以及支持整个农业开发和农业技术进步、保证国家农副产品收购以及体现并实施其他国家政策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第三个阶段, 深化改革阶段 (1996年以来)

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1997年开始的通货紧缩后, 在强调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 对金融风险的控制也开始受到重视, 客观上强化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开始在国有专业银行中推行贷款责任制;收缩国有专业银行战线;打击各种非正规金融活动, 对民间金融行为进行压抑;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确定到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上。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信用社一直随着我国国情的改变进行改革, 但是在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出现了背离了合作金融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并导致了我国农村信用社面临着一些困境, 具体表现为以下五方面。

1产权归属不清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产权状况非常复杂。从信用社股金的构成来看, 有农户社员股、信用社职工社员股、国家股、法人股、乡村集体股等;信用联社的股金过程更为复杂, 除了上述构成部以外, 至少还包括基层信用社的入股。不同的信用社在股金构成方面还呈现出巨大的差别。长期以来入股社员对自己股金的产权只是表现为名义上的所有权, 而使用权、让渡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都受到各种各样的禁止或限制, 入股社员长期得不到贷款优惠, 不能转让自己的股份, 很难退股, 很少得到分红派息, 不能参与信用社的日常经营管理。这些都表明, 入股社员在信用社拥有的产权是残缺和模糊的。

2体制不顺畅

按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 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要实现管理上的民主性, 在民主性原则下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决策机制和激励机制。从内控机制上看, 一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而是内控制度不健全, 内控能力差。从激励机制上看, 由于长期形成的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制上的弊端, 金融组织的经营管理者已成为企业的“内部控制人”, 这些“内部控制人”不仅事实地掌握了企业的全部“剩余索取权”, 甚至还产生较为眼中的寻租行为和道德风险。从决策机制上看,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最高权利机构应该是社员代表大会。但是目前农村信用社确是被动地执行中央银行和农业银行的决策, 并受到地方政府干预, 而且农村信用社的实际决策权完全由经营者所把持。

3管理体制不顺

管理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产权制度决定的。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管理体制, 由于产权归属不明, 结果造成管理体制不顺、监管职责不清、金融风险增大。在政府主导的金融制度安排下的强制性合作金融制度变迁, 使我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同时受到中央银行、各级政府以及农业银行的领导, 这大大影响了基层社的积极性。

4资本金不足、贷款质量差

资本金不足, 贷款质量差, 信用社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弱。农村信用社服务手段单一, 经营风险大, 经营负担沉重, 加上地方集资, 摊派、收费名目繁多, 使农村信用社不堪重负。

5国家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不够

这主要表现为税负不公平、对历史形成的不良资产不能客观对待、计划色彩浓厚的呆账准备制度、货币政策倾斜不够和财政政策补偿较少。

产权是制度的核心, 我国农村信用社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由于产权制度不明晰造成的, 现在各种针对着产权进行的改革多种多样, 农村信用社是否合作制还是股份制的争议很大, 但是事实总是解决问题的最好依据, 以下鄞州银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半个世纪以来, 鄞州银行积极投身于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 并始终走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前沿。1987年, 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 成为全国最早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的六家农村信用联社之一;1998年, 经原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批准, 成为沪、浙、闽地区首家实施一级法人核算管理试点的信用联社;2001年11月,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实施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的试点, 2003年3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复开业。

鄞州银行经历了两次改革才造就了现在的成绩。一次是1987年从农业银行“脱钩”的改革。1987年前的鄞县联社与全国其他各地的信用社一样, 按照国务院对信用社的管理体制的规定:信用社既是集体金融组织, 又是国家银行在农村的基层机构;信用社的资金应当纳入国家信贷计划, 人员编制应当纳入县集体劳动工资计划, 职工待遇应与人民银行基本一致。事实上, 信用社成为中国农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鄞县信用社的改制历程从1987年5月起, 县联社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着手一系列“脱钩”准备工作。先后指定了联社章程, 拟定了机构设置, 商定了结算汇划办法, 并且确定了开户和资金归属处理等方面的工作。1987年12月5日, 由原52个农村信用社入股的股份制信用合作联社宣告成立, 这比全国范围内推行与农业银行“脱钩”的行动早了九年。另一次是1998年实行一级法人核算体制的改革。1996年8月,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明确指出, 在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 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分工写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同时, 重点是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改革的核心是按照合作制规范农村信用社, 把农村信用社改造成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1997年6月, 中国人民银行内设专门的农村合作金融监督管理部门, 承担对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和监督职能, 加强了农村信用社的县级联合社建设。1999年, 农村信用社行业自律组织开始组建试点。正是在这一背景下, 鄞县联社与1998年第二次在沪浙闽地区率先实施一级法人管理的信用联社。在这两次改革的基础上, 又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努力, 鄞州银行终于成立了。

鄞州银行是农村信用社改革成功的典范, 农村信用社究竟是采用合作制, 股份制或者是合作制与股份制兼有, 这都是要看农村信用社自身的情况而定的。在以农户为主要生产单位的广大农村地区, 农村信用社进行合作制改革既有必要, 也有可能。在不以农户为主要生产单位的非农产业发达的农村地区, 农村信用社进行合作制改革既无必要, 也无可能, 必须进行股份制改革。鄞州银行所处的宁波市就属于前一种情况, 它选择了合作制道路, 事实证明鄞州银行的选择是正确的。所以, 农村信用社在改革与探索的同时也要考虑当地的实际状况, 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

摘要: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力军, 自1979年以来就不断地进行改革, 但是仍然存在产权不明确, 体制不顺畅等问题。产权制改革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 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应根据当地情况确定是进行合作制改革还是股份制改革。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鄞州银行

参考文献

[1]陈雪飞.农村信用社制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2]郭田勇, 郭修瑞.开放经济下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博弈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篇4:农村信用社如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村经济;推动;发展

一、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农村信用社是为促进农村发展而设立的金融机构,因此农信社的经营活动要以帮助农民提高生活水平、支持农业发展为宗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农村信用社有助于农民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农信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民从农信社贷款不仅手续简单,而且贷款门槛低,需要贷款的农民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拿到贷款,为农民提供了方便。第二,农村信用社通过贷款给农民,优化了资金结构。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主要用于贷款,通过收取利息盈利,以往农信社的资金没有借贷出去,造成资金的利用率不高。农信社把资金贷给农民,既充分利用了资金,又为农民提供了帮助,促进了农业发展,进而带动了农村的经济。第三,农民利用贷款对农村各项设施进行改善,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基础。比如,农村的灌溉设施对农田的意义重大,交通设施对农村与外界的交流有重要作用,这些设施的完善需要贷款支持。修缮各项设施既方便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第四,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较低。民间借贷的缺点是利率高,贷款人难以背负高利息,而且容易发生借贷纠纷,不利于农村的和谐建设。从信用社贷款利率低,而且手续简便,这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1.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信用社要对产权制度进行改革优化,明确产权归属。为贯彻“三农”政策,有必要对信用社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以进一步体现信用社的支农本色。同时通过改革,划分产权归属,加强信用社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业务水平,能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另外,明晰产权可以对信用社的经营起到激励作用,改进企业管理模式,有利于对风险的预防和规避。信用社在产权制度改革中,要顾全大局,坚持逐渐过渡、稳中求进、因地制宜。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各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自然环境、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也不相同,导致各地区信用社的效益也有高低之分,因此在改革产权制度时要考虑各地的不同情况。每个信用社要根据各自的自身条件、当地的经济水平、企业管理理念采取不同的产权关系,对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可以把信用社改革为股份制企业;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不宜采用股份制,可以把信用社改革为更适合当地经济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对经济发展适中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产权制度。

2.农村信用社需要创新业务品种,多层次服务“三农”

农村信用社的宗旨是服务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其业务范围主要是为农民提供贷款、理财等服务,可以说信用社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一要坚持信用社扶持农村的宗旨,通过加大基层网点的覆盖率,提供多品种的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吸引农民通过信用社融资、贷款,为需要贷款的农民提供贷款,为需要存款的农民创收,加快农村资本的流通,以达到帮助农民,为信用社增加效益,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信用社是农民自己的银行,只有逐步完善信用社的金融服务才能使农民和信用社双方都得到发展。二要提高信用社的信用度,使农民真正从信用社得到实惠。构建良好的信用度是金融机构发展的关键,县乡级政府要明确信用社的具体负责人,并鼓励村干部发挥宣传、带头作用,为信用社信用度的构建工作打好群众基础。信用社只有提高信用度才能吸引更多的农民,切实起到扶农助农的作用。三要在信贷业务中建立客户经理制度,信贷业务是信用社的主要业务,需要一批专业的金融人才来管理,同时客户经理也可以为农民解答疑问,提供咨询服务,为农民推荐更优惠的服务品种,并给农民介绍国家最新的贷款政策和各种信息。客户经理不仅能推销信用社的信贷业务,又能为农民选择最实惠的服务。

3.坚持以农为本,提升农业产业化升级

新时期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是发展生产力,改善农民生活,实施民主管理,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发挥如下作用:一要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比如农产品品种的升级、收割设施的购置等,提高农民、政府和信用社的收益。二要支持农村开拓休闲产业,利用农村独特的环境优势和原生态生活方式,赋予农村的各项资源以商业价值。比如“农家乐”产业可以让人体验乡村生活,农村观光产业可以让人体验种植的乐趣,这些产业发展都需要信用社的支持。三要大力支持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业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大规模的养殖业不仅能给农民创收,还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推动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四要支持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疏通道路交通,完善灌溉设施,改进电路设施,从而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三、结论

可见,农村信用社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不仅可以为农民解决资金困难,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而且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繁荣,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信用社只有通过完善产权制度,提供多种类的业务,促进农村产业的多样化,才能更好地提升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1]赵志星.农村信用社如何助推县域经济发展[J].中国-东盟博览,2013(09):125-126

篇5: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介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称河北省联社)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05年6月29日挂牌开业,由河北省辖内3家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154家县(市、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其中包括三家改制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自愿入股组成,在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是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注册资本2.018亿元。河北省联社贯彻执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根据省政府的授权,河北省联社承担对社员 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以为社员社提供服务、促进社员社的健康发展为宗旨,不对公众办理存贷款金融业务。

河北省联社实行民主管理,社员大会是本联社的权力机构。社员大会由173人组成,其中社员社代表157人,本联社员工代表16名。社员代表每届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

河北省联社设理事会,理事会是社员大会的执行和监督机构,由15名理事组成,其中社员社理事11名,本联社职工理事不超过20%。理事由社员大会选举产 生,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任职资格审核后行使职责。理事每届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河北省联社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1名,理事长为省联社的法定代 表人。省联社高级管理层由主任和副主任组成。

河北省联社在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邢台、邯郸等8个设区市设有办事处。办事处是省联社的派出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在省联社授权范围内依法履行职责,其民事责任由省联社承担。河北省联社有16个内设部门:办公室(党委办)、人力资源部(组织部)、教育培训部(宣传部)、纪检监察室(纪委办)、计划财务部、稽核部、改革发展部、信贷管理部、业务拓展部、风险资产管理部(法律事务部)、安全保卫部、信息科技部(网络)中心、电子银行中心、资金营运中心、结算中心、机关服务中心。河北省联社办公地址为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159号河北农信大厦。

农信历史:

农村信用社诞生五十多年来,始终扎根农村,面向城乡,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逐步发展成为全省营业网点最多、服务区域最广、存贷款规模最大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截至2008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349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58亿元。多年来,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农业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90%以上,是联系广大农民的金融纽带、沟通城乡经济的地方金融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历经人民公社、农业银行、人民银行、银监部门管理。在2003年开始的全国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中,国家把农村信用社交由省级政府负责管理,2004年10月,河北省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经过筹建、创立,2005年6月29日,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挂牌开业,正式履行对全省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以此为标志,农村信用社进入了联合发展壮大的新时期。

创立过程:

2004年10月,按照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部署,河北省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郭庚茂任组长,副省长宋恩华任副组长的河北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启动了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2004年12月,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制定的《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组建方案》获得省委、省政府同意,该方案明确了省联社的性质与任务、股权设置、法人治理结构、内设机构编制及经费、行业管理及党的领导体制、筹建步骤等内容。2005年2月1日,中国银监会批复原则同意《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05年2月16日,根据河北省委组织部有关通知,成立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筹备组。2005年2月1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组建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2005年6月9日,省联社创立大会暨第一届社员大会成功召开,6月10日省联社第一届社员大会审议通过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章程(草案)》等规章制度,选举出第一届理事会,并选举出省联社理事长、副理事长等理事会领导成员,聘任了省联社副主任等经营管理层成员。6月29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正式挂牌开业。

领导成员: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常委、书记、理事长:王文进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常委、副书记、副理事长:何福魁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王联卿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常委、主任:李子洲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常委、副主任:花连水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常委、副主任:齐晓冬

篇6:农村信用社发展简介

为鼓励农民讲诚信,我们采取浮动优惠利率定价机制。讲诚信利息低,不讲诚信利息高,到我们农信社存款可以得到利息优惠。

每个月需要交的钱固定是12‰,也就是贷10000块钱每个月都要交120块钱。这120块钱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利息,一部分是诚信保证金。诚信保证金要在你结清贷款的时候退还给你。退还多少根据你还款的情况决定,你还得好就退得多,你还得不好就退得少甚至不退。以贷款10000块钱为例:

1.只要你每个月都能够按时还你的贷款利息和诚信保证金120块钱,最后要退给你每个月39块,相当月你每个月只交了81块钱利息。

2.如果你有贷款要求你还利息的时候你推迟了几天还但没有超过当月的月底,那这个月你的120块钱一分钱都不退给你,而且以前每个月都要算你99块钱利息,而不是81块钱利息;以后每个月也是要收你99块钱利息。

贷款本金到期了,如果你暂时没有那么多钱还本金,只要你能够还是每个月按时还120块钱给我。最后我会给你每个月退21块钱,而不是39块钱。因为你拖欠本金了。

3.如果利息拖欠跨月,以前和以后每个月都收取120块钱利息。

4.你有钱了,就要存到信用社来,可以帮你减少利息。如果你有足够的存款,可以帮你把存款金额的那部分贷款抵成6‰的利息。

海南省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主要产品

2.“一小通”整贷整还模式

特点:无需任何抵质押担保,只需5户联保。

对象:有信誉及有生产能力的妇女(20-55周岁)。

额度:最高3万元。

贷款期限:3个月至10年。

利率:按农信社统一利率定价机制执行。(见挂历第二页)还款方式:按月还息,到期一次性还本。

3.大海卡绑定贷款

特点:“一次核定,余额控制,随借随还”。

额度:根据农户信用等级确定贷款额度,一般控制在20000元以内,最高不超过30000元。

期限: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周期确定,原则上不超过一年,最长不得超过两年。

利率:按农信社统一利率定价机制执行。(见挂历第二页)还款方式:按月还息,到期一次性还本。

4.“一抵通”小额贷款

贷款方式:用房产或其他抵押物进行抵押贷款。

贷款金额:根据抵押物的金额确定。

利率:按农信社统一利率定价机制执行。(见挂历第二页)还款方式:根据客户与信用社商定的还款方式进行。

5.党员“双带致富”小额贷款

(一)联保贷款。

对象:由党员或者村干部带头组建的五户联保小组,小组内至少有一名党员或者村委会干部。小组组建好后,由乡镇党委、村党支部进行推荐。

金额:30000元以下。

(二)担保贷款。

对象:担保贷款的贷款对象必须是党员或者村委会干部,可以不组建联保小组,单户贷款即可。但必须由村党支部书记、市县担保公司、国家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干部、教师和医生提供担保。

金额:5万元以下。

6.农村诚信青年创业小额贷款

对象:40周岁以下的诚信城乡青年。

额度:每人或单户贷款额度一般在10000元(含)以内,最多不超过50000元。贷款金额在10000元(含)以下的可不提供担保手续;10000元以上50000元(含)以下的必须提供担保手续。

贷款方式:五户联保或者团员干部担保。

利率:按农信社统一利率定价机制执行。(见挂历第二页)还款方式:按月还息,到期一次性还本。

7.农民自建住房小额贷款

贷款对象与条件:

(一)借款人申请贷款建造的房屋,需经有权部门批准,符合国家住房产业政策和地方发展规划。

(二)诚实信用,20-55周岁的农户,原则上为妇女。借款人无不良信用记录,品行端正,遵纪守法。

(三)除信用贷款外,能提供符合要求的担保。

(四)借款人须在信用社开立个人结算账户,并自愿接受信贷监督和结算监督。

贷款用途:贷款必须用于旧村改造、农民自建房、农民安臵房、农村住房改造等项目。

贷款方式:农民住房小额贷款除小额信用贷款外必须提供有效担保,贷款方式分为联保贷款、担保贷款和抵质押贷款。

贷款金额:农民住房小额贷款的额度应根据借款人的合理资金需求、资信情况、偿债能力等情况综合确定,一般不超过建房资金总额的50%。3户联保单户最高贷款5万元,5户联保单户最高贷款8万元;有担保人员担保的贷款最高10万元;抵质押贷款按照抵质押物的价值确定。

利率:按农信社统一利率定价机制执行。(见挂历第二页)贷款期限: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约定,最长期限不得超过

5年。

8.林权抵押小额贷款

林权抵押小额贷款主要以借款人的林权证及其所属林地林木资源作为抵押物,为客户提供小额度、持续不断的贷款支持,以及其它的金融服务,提高农户自主创业、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农民摆脱贫困,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对象和条件: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确认的、农村信用社认可的本人或第三人合法拥有的森林资源资产及使用权证作为抵押物的农户。

额度:贷款金额根据林权评估价值确定。

期限: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二年。

利率:按农信社统一利率定价机制执行。(见挂历第二页)

9.农民专业合作社小额贷款

对象:依法登记、规范运行、合法合规、正常经营的合作社社员,过去在信用社贷过款且无不良记录。

额度:最高可贷50000元。

利率:按农信社统一利率定价机制执行。(见挂历第二页)贷款方式:同一合作社的5名社员构成联保小组;合作社提供担保;合作社理事长提供无限责任担保。

10.工资担保小额贷款

贷款对象:个人工资担保贷款的对象,自保的借款人必须是有固定、可靠工资收入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在岗工作人员;

担保人可以是在岗工人员或社会统筹的离退休人员,但离退休人员必须在年龄70岁以下。

贷款期限:五年以内。

贷款利率:根据不同贷款金额及实施项目不同。

贷款额度:10万元以下。

还款方式:等额本金或等额本息。

11.“惠民一卡通”小额贷款

贷款对象:拥有“惠民一卡通”的农户。

贷款期限:3个月-10年。

利率:按农信社统一利率定价机制执行。(见挂历第二页)贷款金额:2万元以内。

还款方式:按月还息,到期还本。

12.商户联保贷款

特点:无需第质押担保,只需3-5户联保,方便、快捷。对象:经营年限在三年以上,具备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及其他证件的个体工商户;

额度:一次性最高2万元。

期限:一年以内。

篇7: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943年,陕甘宁边区在延安南区沟门建立了全区第一个农村信用社。同年11月《解放日报》专门介绍了沟门信用社办社经验。1946年山西省壶关县百尺乡建立农村信用社,信用社主任王松牢发动手工业铁业工人自发的把自己工资集中入股,解决了手工业因无资本而未能生产的困难。王松牢又利用自己会打铁的专长,一有空就打铁,以此收入弥补信用社开支,使信用社越办越好,成为全国信用社一面旗帜。为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普设农村信用社积累了经验。

4、建国初期,农村信用社主要作用与高利贷作斗争,解决社员生产生活资金困难。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缺乏资金,有些农民不得已求借高利贷。由此高利贷死灰复燃,所以建国之初信用社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与高利贷作斗争。这里介绍一下什么是高利贷。它是一种贷放货币为主要形式,以榨取高额利息为目的的封建性质剥削活动。产生于原始社会瓦解时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获得广泛发展。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信用形式。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取代了高利贷的垄断地位。但高利贷并未消灭。旧中国高利贷还比较猖獗。当时绝大部分地主富农乃至家境殷实的富裕中农他们开设的当铺、钱庄、银号都放高利贷。高利贷主要形式有信用借贷、担保借贷和抵押借贷。借款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内,其中六个月至一年较多。高利贷种类有支青、倒灌利、双日利、大加

三、折实利、劳役利、借钱押房利、出门利等等。它使广大贫苦农民深受其害而又无可奈何。电影《白毛女》,黄世仁逼债逼死杨白劳,霸占其女“喜儿”顶债的悲惨事例在旧中国并不少见,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些贫苦农民深受高利贷剥削,卖房卖地,倾家荡产。解于县赤社村贫农吕太平全家五口人,病倒了三口。第一次贷款看病钱不够,他准备廉价出售房屋看病。赤社信用社及时上门再贷款。治好了家人病,吕太平感激地说:“信用社真是及时雨,救了我全家人性命。”1952年夏收时买一把镰刀只需5角钱,而没钱赊账的农民麦收后就得归还4公斤小麦。赤社信用社清醒的认识到,这就是高利贷剥削,及时给农民发放贷款,使高利贷失去市场和阵地,从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底,全国乡一级信用社基本普及,有力的占领了农村金融阵地。

5,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村信用社的主要作用是:支持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1953年12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要求把农业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作为对小农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三种形式同步进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全国普及以后,主要任务是“支持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当时,农村信用社就按这一方针政策支持农业生产的。解于县赤社村信用社主任吕开化同志,他认识到随着农村形势发展单靠信用社扶持农业生产发展是不够的。他把自己的想法向乡党委汇报后,乡党委及时召开了农业社、供销社、信用社联席会议,根据农业社全年生产投资计划,结合自有物资和资金,提出了供销社负责供应物质,信用社提供资金,信用社和供销社结合起来为农业生产服务,并制定了“三结合”合同。如金井庙农业社计划打砖井240眼,小型井196眼,需要配套,信用社资金不足,他想了一个办法,用一根麻绳,一端绑一个铁环,和农业社水利股长王华南同志深入到476眼井台,逐个测量水位深浅,绘制了一幅水利规划图,能用机器浇水的画个圈,能用水车浇水的点红点,又建议农业社水车和机器交换使用。这样,在减少投资的情况下,解决了农业社浇水问题,为此,1955年4月《人民画报》以两个版面刊登了赤社乡六幅图片,重点介绍了信用社送资金,供销社送物资。广大社员踊跃存款。中国农业银行乔培新行长亲自著文。这就是信用社支持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一个缩影。

6、拨乱反正及改革开放时期,农村信用社主要作用是:支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了题为“乘胜前进”的元旦社论。社论提出:“深入揭批„四人帮‟是我们全年的中心任务,把„四人帮‟揭深批透,把思想战线搞清楚,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我们的各项工作就一定能够搞好。”农村信用社和全国各条战线一样,全力以赴投入到揭批“四人帮”的斗争,进而推动信用合作工作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首先从农村突破,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么,农村信用社主要作用是支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夏县为例,首先调整资金投向和服务对象,放宽贷款政策,扩大贷款范围,对包产组、包产户、包干户的贷款,视同对待社队集体企业一样,谁用谁贷谁还,贷款利率对种植业、养殖业、农业生产贷款,按社队农业贷款对待。在贷款方针政策上,坚持贯彻绝不放松支持粮食生产的同时,支持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支持多种经营和社队企业以及社员家庭副业。

7、县信用联社建立时期,农村信用社主要作用是:支持农村商品经济发展。1980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讨论银行工作时指出:“把信用社下放到公社办不对,搞成官办的也不对,这都不是把信用社办成真正的集体经济金融组织,信用社应在银行领导下,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它要办的更灵活些,不一定受银行一套规定的约束,要起民间借贷作用。”从1984年国务院下发105号文件算起,全国信用社县级联社逐步建立,这标志着信用社改革向前迈进一步,适应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需求。以夏县为例:夏县有山有川,有丘陵有盆地,适宜种植粮、棉、油、菜、瓜、果、林、草等作物,是个典型的农业县,这种状况决定了信贷资金的投向,必须以种植业为主,兼顾养殖业和加工业。所以,在资金投向上,主要在十个方面给予支持。支持粮棉生产基地,支持蔬菜生产基地,支持杂果基地,支持山楂板栗木耳基地,支持苹果葡萄基地,支持养殖业,支持加工业,支持乡镇企业,支持科技兴农,支持脱贫致富。

8、现在,农村信用社主要作用是:全方位支持“三农”。1996年,随着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特别是2003年6月,全国省市区信用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相继建立,使信用社逐步走向了规范化管理道路,加之各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管理以后,撤并了设在农村的网点机构,这有从客观上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重任,落在了农村信用社的肩上,这对农村信用社是挑战也是机遇。以夏县为例:夏县信用联社为了肩负支农重任,全方位支持“三农”。一是实施“信用工程”,对农户小额贷款、对象、用途、利率、资金评定、贷款期限、贷款发放与管理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实施细准。在全县开展评定信用户,建设信用村工程。实行优质服务四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工作作风到位,支农资金到位,信贷服务到位。对农户核定的小额贷款额度定期上门服务,实行贷款计划、程序、额度、用途、利率“五公开”。信贷人员出柜台、进农户、拉家常、结对子,面对面为农民办理贷款手续。所以农民高兴的说:“手持小红本,贷款一个准。”进而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二是随着电子化步伐的加快,汇兑结算渠道畅通,信用卡的实施,解决了农民发展商品经济结算难的问题。三是拓宽服务领域。信用社开办中间代理业务,农民交电费、交水费、交电话费以及国家惠农补贴等款项,都由信用社承办。所以说农民一时一刻都离不开信用社。这就是今天农村信用社的作用。

二 农村信用社在艰难曲折中前进

大家知道,信用社的管理体制一直固定不下来。六十年来,信用社管理体制几经变革。人民银行管理、农业银行管理、乡镇政府和人民公社管理、生产大队(村委)管理、农金体改办管理、省政府管理、就是今天这种体制也还在商榷中。这样以来,信用社婆婆更换频繁,信用社的政治经济地位一直处于弱势,所以信用社的艰难曲折路程可想而知。

1、信合老前辈艰苦创建信用社。战斗在信合战线上的同志们,包括已谢世的前贤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使信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就是信合的企业精神。崔如玉,1948年8月在垣曲县蒲掌镇办起了山西省运城地区第一家信用合作组织——信用部。他动员胞弟崔如珠、农民王永祥、刘发堂等人,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在蒲掌镇盖起了简易办公室;他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一天步行百十里路,一月磨破三双鞋,吃的是窝窝头,喝的是山泉水,不分白昼和刮风下雨,跑遍了蒲掌镇山庄窝铺,动员群众有钱出钱,有物出物,向信用社入股;他把收回来的木炭、木柴、烂水桶、废铁等生产生活物资,又拿到供销社变卖成现金。就这样,动员了97户农民入股295元,初步搭起了信用部的架子。这就是信合老前辈艰苦创建信用社的一个缩影。

2、“大跃进”及“三年自然灾害”,给农村信用社带来影响。1958年大跃进,刮起了“共产风”和“浮夸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个萝卜六亿三,全国人民吃一天等等。反映在信用社也不例外,那时存款投资双管齐下,现金实物同时并举,信用社为了完成高指标的存款任务,违背存款原则,把社员住的房屋和房前屋后生长的树木以及正在使用的家具,作价存入信用社,而信用社又将实物存款贷给生产大队。这种严重的虚假现象,搞乱了国民经济,破坏了存款政策,使广大群众对信用社的信誉失去了信心。

1960年我国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低标准,瓜菜带”,是那时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当时,国家对吃的、穿的、用的都实行票证供应,粮票、布票、肉票、糖票等,凭票购物。那一段时间,信用社下放到生产大队管理,又是几个生产大队管理一个信用社。职工口粮由几个生产大队分摊,你推他,他推你,长期得不到解决。副食品供应更是没有着落。向公社要,公社说你不属于社办人员,向生产大队要,生产大队说你不是我大队社员。那个时候信用社职工真成了“无娘儿”。

3、文化大革命,信用社更是雪上加霜。1967年上海一月风暴,全国上下掀起夺权斗争,不管是不是走资派,不论单位大小,统统夺权,就连小小信用社,连八品芝麻官都够不上,也未能幸免。夏县大吕信用社就是在这个时候夺得权,正副主任靠边站,红卫兵组织掌了权。1969年,《人民日报》报道了河南省嵩县阎庄贫下中农管理信用社的经验,这样一来,全国信用社由贫下中农管理,贫下中农代表进驻信用社,管人、管财、管资金使用。这下可乱了套,一个小小的信用社形成了多股势力,即:原正副主任是一股,红卫兵组织是一股,理监事委员是一股,贫下中农代表是一股,信用社职工是一股。一人一杆号,各吹各的调。搞乱了思想,搞乱了组织,业务萎缩,贷款沉淀,亏损加大,信用社面临崩溃的边缘。

4、建立县联社并不是一帆风顺。改革开放以前,农村信用社一直处于“有脚无头”状态,要不是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信用社恐怕还处在那种状态。建立县联社有理论问题,有认识问题,更有权力分配问题。尤其是在建立县联社同时,农业银行也实行企业化管理,这样,农业银行作为国有金融企业,领导信用社集体金融企业,一个企业领导另一个企业,农业银行有意无意出于本企业的利益考虑,伤害了信用社利益。可想而知,县联社就是在这种状态下生存,多么不容易!县联社的建立,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最棘手的是联社工作人员的工资费用如何解决。因为县联社像刚出土的嫩芽一样,要想生存和发展,就不能靠基层社摊派费用过日子,况且有些基层社连维持自己生计还有困难,哪有力量负担联社费用呢!夏县信用联社首先从资金富裕社拆借资金,发放贷款,拾遗补缺,在银行和基层社顾及不到的角落开展联社自营业务。1984年,联社自营业务收入除了购置固定财产,人员工资费用外,实现盈利2.2万元。这一尝试给联社开拓了思路,为后来联社成立营业部、办经济实体打下了基础,而且使联社自身业务越办越大。到行、社“脱钩”前,联社没有向基层信用社摊派一分钱。

农行实行企业化管理以后,处于本行业的利益,无形中扣押信用社结算手续,所以就出现了“结算难„的问题,有些客户感到信用社结算不方便,纷纷将账户转移到其他专业银行,直接影响着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现金紧缺时又出现了“提现难”的问题。当时县联社在人民银行没有户头,农业银行将仅有的现金支付给农行客户,信用社客户一时拿不到现金,又出现了客户不愿意在信用社开户的危机。为提取现金,营业所和信用社经常闹矛盾。为解决信用社“结算难”和“提现难”的问题,联社想尽办法。以夏县为例:1986年夏县联社开办县辖往来业务,信用社与县联社之间发生了账务往来,这样,联社营业部利用本身结算手段,为信用社结算和提现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方便,缓解了结算难和提现难的矛盾;1987年随着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信用社县辖结算办法适应不了形势发展需要,农民肩挑、手提、自行车带,每天经蔬菜和其他农副产品拿到周围县市出售,这样,县辖汇兑就无法结算。针对新情况新问题,联社又研究制定了《对县联社办理跨县直接结算业务的构想和具体处理手续》的办法,争得农行同意,和周围市县联社协商,双方共同制定方案并遵守执行,从而又解决了农民到周围县市出售农副产品结算的要求;1989年10月由于农行停止信用社使用的《省内限额结算凭证》,这又给农民发展商品经济设了一道屏障,联社又提出一个设想:县联社营业部能否视同农行营业所那样,参加农行省辖汇兑结算,并制定了一套实施办法,经过多次申请,争得了山西省农行批准,夏县联社第一批参加省辖汇兑结算,这给农民发展商品经济插上金翅膀。

通货膨涨,农村信用社承受的压力。1988年,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了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制约着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党中央国务院指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大致方针,在金融方面,国家对存、贷款利率一提再提,最高达到月息1.8分,又对三年以上定期存款实行保值贴补,最高达到月息6厘。专业银行保值贴补国家财政补助70%,而农村信用社自行消化。这就是说,三年以上定期存款最高月息2.4分,而贷款浮动后才达到最高1.8分。这种存贷利率倒挂的现象,历史少见,中外少有。给农村信用社经营造成很大困难。到1996年底以前,全国信用社大面积亏损,而且亏损额度十分惊人。加上大环境影响,信贷资产低下,职工思想混乱,经济案件不断出现,农村信用社又面临生死考验。

6、按合作制原则规范信用社、县联社。1996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会议。颁布了《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从此,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2003年6月,国务院印刷了《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通知》,从而拉开了逐步建立省市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序幕。2005年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宣告成立。这就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明确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使农村信用社从低谷中看到了希望。全国信用社按合作制原则进行规范。以夏县联社为例:夏县信用联社在按合作制原则规范信用社、县联社期间,实施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宣传发动阶段、清股扩股阶段、民主选举阶段。

(一)准备阶段。联社由理事长李锋杰挂帅成立规范领导小组。组织职工学习有关文件,深入调查,分类排队,制定计划,确定重点。

(二)宣传发动阶段。拟定宣传提纲,利用大小会议、广播电视、散发传单、大幅标语、街头演讲等形式让农户和企业了解规范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清股扩股阶段。对原股金逐户核实,造册登记,张榜公布。对历年拖欠股金红利一次分配兑现。在此基础上发展个体社员股、职工股、企业股。全县股金总额比规范前增加18.6倍。

(四)民主选举阶段。加强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兑付工作,制定清收和处置计划。一是认真请收。按不低于置换资金总额3%比例超额完成任务。二是有效取证。按照《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考核操作程序》的要求,完成了处置工作。三是人民银行按时拨付票据置换五千多万元,使农村信用社甩掉了多年沉重包袱。

在此基础上,由入股社员民主选举社员代表。从信用社到县联社,分别召开社员代表大会。投票选举新一届理事会、监事会。从而健全和完善信用社领导班子建设,即:理事会、监事会、管委会。这就从组织上提供了保证,农村信用社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三、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是保证信用社健康发展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信用社由“试办”到普及,上级就注重加强管理,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此后,又在各个历史时期,按照党的方针政策,不断的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保证了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

1、首先介绍两位信合老前辈执行制度的典范。1952年刘道悟在担任山西省闻喜县东凹底信用互助小组会计期间,创造了“三年千日无差错”的先进事迹。主要做法是三要:一要定下心来,他从不为个人利益影响集体事业,他对家人说:“群众对自己信任,比任何事情都重要,耽误咱一点不要紧,影响到群众是大事。”二要勤学苦练。1953年9月,信用社改成新式账簿,对文化基础较低的他来说确实困难不小,但他不懂就问、边干边学,不到两个月时间基本上掌握了会计手续处理的全部业务。三要严格执行制度。当日事当日清,做到日清月结季公布。1956年光荣的出席了“全国金融先进工作代表会”。受到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接见。

1954年夏县鲁因乡信用社主任贾宏元,在筹备建立信用社期间,按照《山西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准则)》,制订了《鲁因乡信用社章程(草案)》,共六章三十二条,对信用社的性质、任务、社员的权利和义务、业务范围、会计核算等作了明确规定。按照社章规定,筹备组首先向农民宣传建立农村信用社的目的意义,动员农民向信用社入股,股金额度一至三元不等。在入股的基础上,由入股社员民主选举产生社员代表,一般一个村民小组产生一名代表,社员代表大会是信用社的最高权力机构,它有权通过或否定社章修订,有权决定信用社的业务发展,财务计划和盈亏处理等重大事项,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权罢免信用社主任。同时,社员代表帮助信用社发展股金、动员存款、介绍贷款。社员要求贷款时,必须由所在的村民小组社员代表介绍。1954年7月召开了首届社员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社章,选举产生信用社理事会和监事会。理事会由七人组成,监事会由五人组成。社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理事会行使职权。理事会每季度研究一次业务计划执行情况,财务收支情况以及贷款投向等。监事会每半年检查财务收支情况,年终结算时,全面检查账簿单据,平时搜集社员对信用社的意见或建议。

2、县联社建立以后,加强对信用社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因为县联社是信用社改革的产物,它从娘胎里一出来,就带有管理信用社的职能,也只有把信用社管理好才能体现县联社存在的必要性。同时,过去由于信用社婆婆更换频繁,没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有些制度参照银行制度去执行,很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所以县联社首先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入手,加强对信用社的管理。以夏县联社为例:1984年夏县联社建立后,立即着手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上级有关规章制度精神,结合本县实际,联社对社务、业务、财务、稽核、人事劳资、安全保卫、党风廉政建设以及信用站管理等制定出草案,发至有关股室和信用社,让大家充分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比如,在职工队伍管理方面,主要制定了职工自学制度和考核考评制度。在业务方面,制订了贷款投向、贷款审批、贷款程序、贷款三查以及清收不良贷款等项制度。在财务方面,制订了会计监督、主任审批、长款归公、短款自补以及费用管理等项制度。并且按照各个时期随时修订规章制度。并将制度和办法汇编成册,发至有关单位遵照执行。由于贯彻执行了各项规章制度,1996年以前,夏县联社实现了无刑事案件、无经济案件、无偷盗案件,会计出纳实现了“六相符”。3、1996年以后,随着各省市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的建立,上级按照现代化企业管理办法,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办法。从目前来看,信用社各个职能部门制度和办法基本齐全。主要问题是如何认真学习和领会制度,如何认真贯彻执行制度,这是我今天要讲的要点。(一)农民是上帝。当你一进到商店随处可以看到“顾客是上帝”或者“顾客至上”的口号和标语。对信用社而言农民就是上帝。

竞争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突出的特点就是引进竞争机制。信合系统也不例外,要发展业务,提高市场占有比例,就必须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占领市场,以服务要效益。这里我着重讲一下文明优质服务用语。一是要求每个员工在接待顾客时做到:当顾客进门时,“您好!请问有什么事?”当顾客一时说不清楚时,“请您慢慢说,别着急。”当自己未听清楚时,“对不起,请您说详细点好么?”或者“请您再说一遍好么?”当你正忙着处理公务时,“对不起,请稍等。”或者说“让您久等了,这就给您办。”二是遇到客户咨询时做到:如果客户咨询不是你份内工作时,“对不起,这不是我负责的业务,请您到XX处询问。”当客户咨询需要领导解释时,“对不起,这不是我负责的业务,请我们领导给您解释好么?”当客户一时听不清楚时,“没关系,我再给您说一遍。”或者说“您听明白了么?还有什么不太清楚的?”三是受理到客户的错票或者票据不全时做到,“同志,您的票据有些不清楚,请您纠正一下好吗?”或者说“对不起,请将您的票据补全后再来。”并详细告诉需要补充的票据。当客户一时不理解时,“对不起,这件事有具体规定,我向您解释一下好么?”四是当客户态度不冷静是做到:“您别生气,坐下来慢慢说好么?”当客户还不理解时,“实在对不起,请你多原谅。”或者说“这件事确实不能办,请您配合我们共同执行国家规定。”五是客户办完事做到:“您慢走。”或者说“请走好。”“欢迎您下次再来。”(二)遵守职业道德。遵守职业道德,是信用社在群众中就能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信用社的业务就红红火火门庭若市。反之,客户流失,信用社坐冷板凳,直至关门倒闭。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要求每个员工遵守文明服务公约和临柜人员修养。文明服务公约是:严格执行国家金融政策,自觉维护信用社信誉;忠于职守,不以权谋私、不索礼受贿;接待顾客要热情周到,不得推诿扯皮;注意仪容仪表,言谈举止要大方文明;做到处理业务准确,快捷,提高办事效率;上班不得喧哗、聊天、办私事;保持工作环境优美,严禁存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遇到重大事宜要及时上报,不得拖延或隐瞒不报;人人关心支持“三防一保”工作,防止各类刑事案件的发生;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不擅离职守,严格请销假制度。临柜人员修养是:大人小孩一个样;业务繁简一个样;对内对外一个样;生人熟人一个样;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

(三)认真学习各项制度。培训班结束以后,同学们将要回到各自工作岗位。你在学好本单位大的制度的同时,一定要学好本岗位各项工作制度。如果你是会计员,要学习《会计法》、《全国农村信用社会计出纳制度》、《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联行结算制度》等等。如果你是保卫员,要学习《内部管理制度》,即:单位安全保卫制度、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制度、金库管理制度、守库值班制度、押运制度、带班值班巡逻制度、枪支弹药管理制度、防火制度、门卫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还要学习《安全保卫工作处罚细则》共十三章一百零六条等等。总之,不论你从事什么岗位工作,都要学习领会本岗位规章制度,只有这样,你才能逐步成为一个合格的员工。

(四)坚决贯彻执行制度。能否贯彻执行制度,是关系到信用社生死存亡的问题,也关系到你本人命运攸关问题。我说这话绝不是危言耸听,打个比方,金库管理按规定库钥分管,如果你违反制度一人管理,而且金库失盗,对单位来说,是不是生死存亡的问题?对个人来说,是不是命运攸关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千万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根据目前信用社的业务范围和业务运作架构,主要涉及到柜台业务、法人信贷业务、个人信贷业务、资金交易业务和代理业务五个方面。现就柜台业务操作风险控制讲一些意见。

篇8:农村信用社发展简介

农业是一个强位弱势的产业群体, 是人类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基础, 也是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基础, 同时极易受自然力与环境因素的影响, 是高风险与低积累率的弱质性产业;其次, 农民经济实力较弱, 积累率低。金融支农对于破解“三农”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仅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同时也支撑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金融作为资源流动与配置的重要机制, 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农信社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 合作制经营原则丧失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以合作制原则而设立的农村金融机构, 覆盖农村区域, 依照互助、自愿、非盈利性和民主管理性的原则进行经营, 并以此服务农业经济。但是在我国金融机构商业化经营背景之下, 农村信用社合作制原则在现实当中愈加偏离, 商业化经营目的愈加明显。分析我国当前的农村信用社服务目标, 可以发现“三农”弱势群体并不是其主要的服务群体, 而区域内部对非社员却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贷款总额, 主力资金并未能倾注在农业支持方面。同时, 农村信用社所能提供的金融资金有限, 面对资金缺口较大的农村经济, 农信社的资金价格被推高, 在商业化经营目标下, 经营利润成为服务主导, 三农所得到的资金支持的比例逐渐降低。

(2) 资产规模较小

相比于我国农业银行以及其他商业银行, 农信社的资金实力非常薄弱, 从资产规模来看, 农村信用社资产规模只是农业银行的一半左右。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 资本规模越大, 资金平均成本也就越低, 因而支农效率越高。由于其基础薄弱, 资产规模小, 服务功能弱化, 信贷供给利率高额度小, 缺乏竞争力。且贷款方式以抵押担保为主, 而农村抵押物稀缺, 缺乏有效担保, 导致贷款难。特别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农村经济主体对信贷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农村信用社受其自身资产规模的限制, 导致信贷服务水平不高、信贷投放力度不够, 制约了其有效支农。

(3) 农业资金金融支持力度较弱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不但体现在对农民收入的拉动效应, 也体现在对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等多方面。近几年我国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逐步提高, 但虽然资产规模增长较快, 农村区域金融仍然面临着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相对于东部地区,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国四分之一, 投资幅度处于低位平台。不仅如此, 大多数区域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并非通过投资和金融支持, 而是来源于农村区域的自我积累和滚动发展。产业之间, 农业等第一产业所获得的资金投入非常有限, 不足第第二、三产业的五分之一, 且投资规模小而分散, 集约化程度不高。这些问题, 与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信贷的限制有关, 农业发展所需固定资产投资难以从农信社获得金融支持。

(4) 金融创新较为滞后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 农民的资金需求多种多样, 因此亟待农村信用社提供符合“三农”需求和特点的新型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但是, 目前农村信用社仍然以存款、贷款、结算三大传统业务为主, 金融技术、金融工具、金融理财等创新产品几乎是一片空白, 金融创新滞后, 服务功能不完善, 难以满足新时期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要。我过农信社最主要的服务是储蓄业务, 信贷业务由于农业担保困难一直成为阻碍中小农户获得农业贷款的主要障碍。

2 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

农村信用社在支农过程中, 特别要对农业产业化、农民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实行重点支持, 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改进服务以适应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 重点支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由于传统农业已不适应新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甚至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因此农村信用社应加大对传统农业转型的支持力度;第二, 农村信用社要为倡导产业化经营的企业提供借贷支持, 使其由传统、闲散的非产业化向现代、集约.的产业化方向转变, 从而提高农村企业的生产率;第三, 农村信用社应当对发展前景好并且有竞争力的农村中小企业进行重点资金扶持和帮助, 使其作为龙头企业并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努力拓展资金规模

农村信用社要重视扩展资金来源, 扩大资产规模, 树立融资是立社之本的思想。首先, 应当在农户心中树立良好的金融服务机构形象, 适当扩大经营网点, 巩固自身农村区域金融机构的稳固地位, 通过品牌效应吸收企事业单位的低成本存款, 如企事业单位的社保资金、财政资金以及住房公积金等。同时还应当不断扩大农村信用社的融资渠道和资金来源, 才能有充足的资本金来满足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迫切需求。与此同时, 解除经营区域的限制, 加强相邻区域、相邻机构之间的合作力度, 从而扩大对农村信用社的资产总额达成最适支农规模, 降低个别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成本。

(3) 加大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资

近几年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进步, 但这些基础设施以及农业机械用具等等, 大多是由个人或组织的经营积累和滚动发展所带来的, 并非由金融支持扶植而发展而来。但是, 大型农业近处设施建设难以通过小额资本运作达成, 因此农信社非常有必要通过提高对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完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来为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同时, 农信社应当抓准时机, 适当介入, 增加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科技、资金投入, 促使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竞争力增强。只有当农村经济得以发展, 农民人均收入得以提高, 才能使农村地区存在一定的资本积累, 通过供给带动需求促使货币的创造能力不断增强, 资金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 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4) 开发创新农业金融服务产品

在我国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背景下, 开发创新农业金融服务产品, 提升服务质量, 是农信社金融改革的当务之际。农信社首先应当深入了解农村农村经济主体的不同金融需求, 以此来针对农户来开展消费信贷, 打开农户解决消费信贷市场。同时, 针对农业经济金融需求, 应当针对农村信贷群体以及其担保方式, 开发出农业信贷产品, 打通农村信贷担保模式, 放宽贷款审批门槛, 通过金融模式的创新来帮助具有强烈金融需求的农林牧渔等农业经济来获得所需资金支持。与此同时, 还可以加大农村地区的金融电子化产品投入, 提高农村经济主体对电子银行业务的认识和使用的积极性, 拓宽服务范围, 满足农村地区不同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不同需求。

3 总结语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牵连着国民经济, 而农村金融支持则对第一产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要服务机构, 农业金融发展的状况预期直接相关。在当期的背景之下, 只有不断加大农村金融创新, 提高农业经济的支持力度, 开展抵押、担保、承兑贴现服务, 提高贷款额度, 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使农村经济得到金融支持, 提高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效率。

摘要:农村区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对我国数亿农民来说至关重要。在我国经济大步发展之中, 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并行其中, 农村金融作为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不仅仅能够为农村金融体系和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优质服务, 还能够影响农村区域经济的结构调整以及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在我国, 农村区域金融网点主要又合作性质的农信社构成, 农信社成为农村最为信任与依赖的金融机构, 以此为背景, 笔者通过分析农村信用社以及农村区域经济的支持策略, 来探讨如何通过农信社来支持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体系,区域经济,农业金融

参考文献

[1]师荣蓉, 徐璋勇.基于随机边界分析的农村信用社利润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11, (9) .

[2]潘沁园.海峡两岸农村信用社制度改革绩效比较[J].西南金融, 2010, (11) .

上一篇: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繁星》教案设计下一篇:宣传部的部门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