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文言知识点归纳

2022-08-22

第一篇:劝学文言知识点归纳

语文劝学知识点归纳

《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语文劝学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语文劝学知识点

一、通假字

1.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有:通"又")

2.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

5.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6.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只")

7.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毛:通"苗")

8.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错:通"措")

9.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

二、古今异义

1. 蚓无爪牙之利(爪牙:古:动物的爪子和牙齿。今:帮凶)

2. 金就砺则利(金:古:金属;今:黄金)

三、词类活用

1.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动,使……弯曲)

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3.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一:数作形,专一)

4.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作动:游水)

四、文言句式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宾短语后置)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宾短语后置)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介宾短语后置)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判断句)

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

7.輮以为轮(省略句)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五、重点字词解释

1. 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2.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中:合乎;輮:使……弯曲)

3. 輮使之然也(然:这样)

4. 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

5.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疾:强;彰:听得清楚)

6.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到达)

7.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作动:游水;绝:渡)

8.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借)

9.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得:获得;备:具备)

六、一词多义

1、而、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转折,但)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转折,但)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而且)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⑤吾尝跂而望矣(连词,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⑥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前:修饰;后,转折)

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前:修饰;后,转折)

⑧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转折,但)

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转折,但)

⑩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顺承,就,于是)

2、绝

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断绝)

③以为妙绝(极)

④佛印绝类弥勒(十分)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3、强

①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壮)

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多)

④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勉强)

4、假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

③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

④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

5、望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远望)

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③先达德隆望尊(名望)

④适冬之望日前后(农历每月十五)

6、闻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听见)

②博闻强志(见闻,知识)

③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名誉)

七、翻译句子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译: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即使又晒干了,不再直了,这是因为人使它弯曲变成这样的。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那么就会智慧明达而行为没有过错了。

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译:我曾经整天地思考,比不上一会儿所学的东西收获大。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积累善行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想也具备了。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聚半步,没有用来达到千里的办法;不积集小的流水,没有用来汇成江海的办法。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中途停止雕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放弃地雕刻,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

劝学观后感

大家都知道,《劝学》是荀子的名篇。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彻,耐人寻味。荀子写的《劝学》无疑是围绕着三个主题写的:第一:着重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它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即提高思想认识和加强品德修养。第二:写学习能使人增长才干,有了知识、学识才可以“善假于物”,比一般不学无术的人高明。第三:是写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应当是循序渐进,积少成多,不断积累,持之以恒的。这样才可以取得成效,甚至是事半功倍的。所以说,看了《论语》治天下,看了《劝学》学习忙。

下面,就让我们在《劝学》中找到学习的真谛吧!

《劝学》上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意思是说:积土成为高山,风雨就在山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渊,蛟龙就在里面遨游。这里与学习暗藏的关系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你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地学习,就会积少成多。比如说你每天挤出一点时间,阅读大量的书,并坚持下去,你的课外知识肯定会自然提高一大截子。

这是多么有价值的真理呀!

其实说白了,学习的真谛就在于天天积累新的知识,“九层高台在于垒土,”,就是说,九层高台是一筐一筐垒起来的,知识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什么叫好学?就是说你每天知道一些过去不知的,每月不忘记已经掌握的,并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来对待,就那么简单。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一个脑瓜子反应并不十分敏捷的人,每天天刚亮,就去读书,背定律,由于他的勤奋,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和优秀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卓越的实验胚胎学家,他就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童第周。他的成功印证了古代的一个词,叫“笨鸟先飞”,你自身有缺陷,你就必须用你的勤奋去弥补。别人一个小能掌握的知识、能弄懂的道理,你不妨花两小时。“铁棒磨绣针,功到自然成”。

而你弥补的条件是什么呢?没有捷径,只有刻苦!勤奋!勤奋能补拙,要用勤去补拙。

反过来说,你如果聪明,那你更要勤奋了,因为你比别人聪明,别人读五次记下的,你要读一次就可以记下,充分利用你的聪明,别人读五遍记住一篇文章,你可以记住五篇,但不能骄傲。

总体来说,不管你聪明与否,要想成功靠的就是勤奋、刻苦。可刻苦背后是什么?是恒心,是毅力!只有恒心加上汗水才等于成功。而这,又符合了《劝学》中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几句话的道理。

从《劝学》中我们可以明白许多道理,但如果你想知道怎样把才能刻苦学习,我送你一句名人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这就是我读荀子劝学的心得体会。

《劝学》中心思想

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是古代论述回学习的重要文章。这答里节选的三段,着重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作者反复论证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学习和积累取得的。即使是圣人的思想,也可以在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中具备。所以,任何人都应当持恒专一,脚踏实地,不断学习。

语文劝学知识点归纳

第二篇:劝学文言知识点总结

学习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吸取经验以及总结中进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劝学文言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劝学文言知识点总结【1】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

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通“曝”,日晒)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通“至”,达到)

(2)古今异义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参 古义:验,检查。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

疾 古义:强。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

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用心 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3)词类活用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故木受绳则直(直:形作状,变直)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善事)

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4)一词多义

于:寒于水 (比)

善假于物也 (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取之于蓝 (从)

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递进关系,并且)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并列关系)

终日而思矣 (表修饰)

而见者远 (表转折)

锲而舍之 (顺承关系)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原因)

者:假舟楫者 (代词,指……的人)

不复挺者 (……的原因)

焉:风雨兴焉 (兼词,意为在这里)

圣心备焉 (语气词)

(5)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

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

輮使之然也(省略句:輮(之)使之然也)

劝学文言知识点总结【2】

一、文学及文体常识:

《劝学》作者是____,也叫____,后世尊称他为____,战国后期____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属于_____学派。在《劝学》这篇文章里,作者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课文从中选取了三段,着重论述了学习的____和学习应持的____。文章紧扣____________这一中心论点来论证,反复阐明了人的____、____、____

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由学习和积累取得的。课文三个段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论证中心论点:第一段从____;第二段从____;第三段从____,提出了三点:要____、要____、要____。文章善用比喻,____、____是这篇文章的特点。

二、写出本文的二个成语:

________和________

三、写出下列加【】内的字词的拼音:

1.木直【中】绳()2.金就【砺】则利()

3.须【臾】之所学()4.而闻者【彰】()

5.假舟【楫】者()6.君子【生】非异也()

7.声非加【疾】也()8.故不积【跬】步()

9.【骐骥】一跃()()10.【驽】马十驾()

11.功在不【舍】()12.【锲】而舍之()

13.金石可【镂】()14.用心【躁】也()

15.【假舆】马者()()16.【?】而望矣()

17.虽有【槁】【暴】()()18.蟹六跪而二【螯】()

19.日【参】【省】乎已()()20.【?】以为轮()

21.【靛】青【蓼】蓝()()

四、古今异义词:

1.学不可以已可以: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2.蚓夫爪牙之利爪牙: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3.金就砺则利金: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4.輮以为轮以为: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5.故木受绳则直绳: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五、找出下列通假字并释义:

1.虽有槁暴________通________意为________

2.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通________意为________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____通________意为________

六、解释下列黑体字的意思:

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木直中绳

3.輮以为轮4.其曲中规

5.虽有槁暴6.金就砺则利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8.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9.吾尝?而望矣10.声非加疾也

11.而闻者彰12.假舆马者

13.而绝江河14.而神明自得

15.故不积跬步16.驽马十驾

16.驽马十驾17.功在不舍

18.锲而舍之19.金石可镂

20.下饮黄泉21.用心一也

22.蟹六跪而二螯23.用心躁也

七、活用情况:

1.輮以为轮________用法,意为________

2.非利足也________作________,意为________3.非能水也________作________,意为________

4.上食埃土________作________,意为________5.下饮黄泉________作________,意为________

八、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中心词+之+定语模式

九、一字多义:

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善假于物也

之:

锲而舍之

筋骨之强

青,取之于蓝

蚓无爪牙之利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使之然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而:

顺风而呼

而青于蓝而闻者彰

而寒于水而致千里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而绝江河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而神明自得

吾尝终日而思矣

锲而不舍

吾尝而望矣

蟹六跪而二螯

登高而招

而见者远

劝学文言知识点总结【3】

一、古今异义:

1.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2.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

二、通假字:

1。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2。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干。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三、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弯曲)

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5、下饮黄泉: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四、特殊句式

(一)介词结构后置句:

1、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2、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3、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二)定语后置句: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五、固定格式

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六、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古义:介词以+动词为,使成为。

??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古义:两个词。用,介词,因为;心,心思?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藏身?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今:人格高尚的人)

七、一词多义

(1)于

青,取之于蓝。(从,介词)

而青于蓝(比,介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于,介词)

(2)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但是,连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而且,连词)

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连词)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表顺接,就,于是,连词)

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连词)

第三篇:高中语文劝学的文言知识点

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劝学的文言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劝学的文言知识

一、重点字音

輮以为轮(róu)虽有(yóu)槁暴(ɡǎo pù)

参(cān)省(xǐnɡ)跂而望(qì)

舟楫(jí)蛟龙(jiāo)跬步(kuǐ)

骐骥(qí jì)驽马(nú)锲而不舍(qiè)

二、文学常识

1、《劝学》节选自《荀子·劝学》。

2、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最后一个代表人物,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其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三、通假字

1、輮以为轮(“輮”通“煣”, 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四、古今异义

1、爪牙:古,爪子和牙齿。今,帮凶、走狗。

2、金:古,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黄金。

3、省:古,检查。今,探究并领会

4、以为:古,介词“以”+动词“为”,使……成为。今,认为。

5、博学:古,广泛地学习。今,学问广博精深。

6、用心:古,两个词,用,介词,因为;心,心思。今,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7、寄托:古,藏身。今,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8、君子:古: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今,人格高尚的人。

五、一词多义

1、于

青,取之于蓝(从,介词)。

而青于蓝(比,介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于,介词)。

2、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但是,连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而且,连词)。

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连词)。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表顺接,就,于是,连词)。

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连词)。

六、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

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5、下饮黄泉(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七、文言句式

1、介词结构后置

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2、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3、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高中语文劝学的读后感

《劝学》读后感

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非常重视学习教育,并留下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学教思想,其中含有许多积极的、合理的成分,具有超越时空界域的永恒性价值。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我重读荀子《劝学篇》,仔细推敲揣摩,在读书学习,修身处事上颇有收获,带给大家分享。

一、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要深刻、全面、到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这两句话讲的是一个人要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整天地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人与人之间的资质本性并没有差别,只不过在于后天学习与否,用功与否。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知明而行”与“善假于物”,“明”不学何知?物不学焉能“善假”?这就需要在学习上下文章,换言之,学习即是为人、修身、处事的基础与凭借。

二、学习的态度要谦虚、端正、严肃认真。

首先,学习态度要谦虚,虚怀若谷。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这句话说的是一个人如果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至于先王遗言,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理解为先哲的至理名言更为恰当一些。“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说的也是这么个道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自身的修养有不足与缺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盲目自大。

其次,学习态度要端正、沉稳,摒弃浮华。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响矣。”

学习浮躁,动辄沾沾自喜,是学习大敌。荀子讲到: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罗嗦;浮躁罗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再次,学习要严肃认真,要严格要求。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真正的学者。我们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更要高要求,绝对不能敷衍了事,走走过场,要拿出实实在在的绩效出来才行。

三、学无止境,因此学习的方法就要便捷高效,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这段话说的是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言简意赅,发人深省。《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切近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习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当中,要特别重视向身边的人学习,“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缀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当中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平凡,要秉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胸襟与魄力,才能领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学习境界。

四、学习的最终归宿是造福人民,服务大众。

荀子看来,读书的最高境界为:“其致好之也,如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权利不能倾,群众不能移,天下不能荡”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等达到完全醉心于学习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心里贪图拥有天下一样。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党员,机关干部,再也不能浮浅的认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放松了学习,思想落后于形势,就会丧失先进性,试精神世界陷于低级趣味,就难以抵挡利欲的诱惑。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对于我们今天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具有不可低估的借鉴价值。

高中语文劝学的翻译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的孩子,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生长在高山之上,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旦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诗经》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古有瓠巴弹瑟,水中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拉车的马会停食仰头而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微弱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秘而不被发现。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润泽,珍珠掉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做善事(难道是)不能累积(的)吗?哪有积善成德而不被广为传诵的呢?

学习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到《礼经》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今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啰嗦;浮躁啰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切近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习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向下一顿,毛就完全顺了。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是办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学习本是件很需要专心至致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而坏的行为多,桀、纣、拓就是那样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

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己错误的习惯性情来保持养护。使眼不是正确的就不想看、耳不是正确的就不想听,嘴不是正确的就不想说,心不是正确的就不愿去思虑。等达到完全醉心于学习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心里贪图拥有天下一样。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对。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对,那就是成熟完美的人了。到那时天显现出它的光明,大地显现出它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则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

高中语文劝学的文言知识点

第四篇:劝学字词基础知识归纳

《劝学》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6个)

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揉”,使„„弯曲)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通“三”,多次)

3.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5.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6.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

二、古今异义(10个)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輮以为轮。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3. 声非加疾也;疾风知劲草。

疾古义:强,这里指声音宏大;今义:疾病,快。

4. 假舆马者。

假古义:凭借,借助;今义:与“真”相对。

5. 金就砺则利。

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今义:金银。

6. 蚓无爪牙之利。

爪(zhǎo)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7. 用心一也。

用心 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今义:读书用功或者对事物肯动脑筋。

8. 蟹六跪而二螯

跪古义:脚或腿;今义:跪下。

9.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寄托古义:容身,托身;今义: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10.君子曰:学不可可以已。

君子古义: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今义:泛指才德出众的人。

11.

黄泉古义:地下水;今义:阴间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②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二)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 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②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③ 积善成德 (善,形作名善行)

2.形容词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

(四)数词作形容词(一说是数词作动词)

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四、一词多义 (重点字词在文中不同句子中含义)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 ,横渡)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强健、强壮 )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假,借助、利用)

4.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望,远看)

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闻,听见)

重点虚词——掌握文中所有“而” “于” “之”的意思和用法

五、特殊句式(固定格式)

(一)判断句

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② 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③ 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二)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三)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四)省略句

① 輮以(之,省代词,它)为轮

②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

(五)固定句式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第五篇:初中文言知识归纳

古诗分类集锦

一、诗中四季:

(一)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二)夏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 送林子方》)

(三)秋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四)冬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诗中景

(一)诗中山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二)诗中水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3.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1

(三)诗中日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3、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四)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五)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六)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七)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4.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八)诗中雪

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三、送别类: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 维 《送元二使安西》)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 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毕业送别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好友分别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6、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四、思念故乡、亲人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五、富含哲理的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困境中蕴含着希望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不同的角度看事物,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应保持年轻乐观的心态。

六、其他

(一)看到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二)看到有人浪费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三)感谢、报答母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四)珍惜友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五)劝学、惜时: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六)读书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七)战争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5、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八)奉献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 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七、诗中名胜

黄鹤楼、芙蓉楼、岳阳楼、钟山、 天门山、 庐山、 桃花潭、西湖、巫峡、

姑苏、白帝城、锦官城、阳关、 玉门关

八、诗中高洁情操

1、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明)于谦 】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清郑燮】

3、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唐 王昌龄】

九、关于诚信、正直等品德修养的名言

诚信:

1、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4、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道德修养:

1、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2、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林斯基

3、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莎士比亚

十、环保宣传标语

1、 让绿色的旋律环绕每一个生命!

2、让绿色的希望从校园萌芽!

3、追求美好生活,应先拥抱绿色!

4、追求绿色时尚 拥抱绿色生活

5、同建绿色温馨家园 共享清澈碧水蓝天

上一篇:企业管理部岗位职责下一篇:企业工会年工作计划